• 152.50 KB
  • 2022-04-22 11:22:33 发布

《传播理论研究》题库题目与答案.doc

  • 3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传播理论研究复习题课程代码152604一、名词解释(共计59题)1.传播指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传播的基本特点是:P59K第一、社会传播是一种社会共享活动。第二、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第三、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第四、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同的意义空间。第五、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传播是传递、是有意图的控制、是共享、是撒播、是游戏和叙事、是权力2.拉斯维尔五W传播模式美国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认为传播过程由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受传者和传播效果5个要素和环节组成,即五W传播模式。3.人内传播(自我传播)也称内向传播、内在传播或自身传播,指的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如果把个人看作是社会传播系统中的个体系统,那么自我传播就是个体系统内的传播。社会是由作为意识和行为主体的个人组成的,从这个意义上,作为个体系统之活动的自我传播也是一切社会传播活动的基础。4.大众传播大众传播是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书籍、部分互动媒体(如互联网、手机中的部分传播)等由固定的中心向不确定的大众的信息发布。5.组织传播指组织体所从事的内部和外部信息活动。包括组织内(组织成员之间)和组织外(组织与组织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6.跨文化传播拥有不同文化感知和符号系统人们之间进行的交流,跨文化传播不仅表现为不同种族、民族、国家之间的交流,人们因分属不同群体或阶层而形成的各种亚文化之间的交流,也会不同于所在亚文化内的交流,形成“事件”。7.符号互动论社会心理学家米德被认为是符号互动论的开创者。符号互动论认为人的行动是有社会意义的,人们之间的互动是以各种各样的符号为中介进行的,人们通过解释代表行动者行动的符号所包含的意义而做出反应,从而实现他们之间的互动。8.议程设置大众媒体具有地位赋予功能,大众传播媒体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显著性"的方式,影响公众对社会环境,社会问题及社会活动的关注度和认知9.数字鸿沟在数字化技术的革命中,接触先进信息技术的人(拥有者)比缺乏先进信息技术条件的人(匮乏者)拥有更多获得信息的机会,能够享受到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和发展个人能力的机会,他们之间的差距随着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大,这种现象被称为“数字鸿沟”。10.公共领域在一种开放的私人小群体中,人们在身份平等的基础上,理性地交流彼此的观点。只要是能够贯彻自由、开放、平等、理性精神的,独立于国家和市场,由公民参与的论坛,都可以被称为公共领域。11.传播批判学派31 传播批判学派是用来区别实证主义取向的管理学派的一个大而化之的名称,其包括法兰克福学派、政治经济学派、文化研究学派等。12.准社会互动人们把电视等主流大众媒体中的人物或媒体名人看做真实的交流对象,与其发生互动并建立某种关系。13.休眠效果低可信度信源的传播效果随时间逐渐回升的现象被称为休眠效果。14.多数(元)无知是指个人对他人的意见具有相同的错误感知15.社会责任论自由主义理论的演变可分成两个阶段,第一是古典的自由至上主义,第二是加入一些社群主义的较为中庸的自由主义,即社会责任论。16.选择性理解在大众传播的大量信息中,受众所感知到得往往是那些与自己的既有兴趣,习惯,需求等一致或接近的部分。17.两级传播两级传播:大众传播并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这个中间环节,即“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这就是两级传播概念的产生。18.意见领袖在人们做出投票决定的过程中,有一些对他们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即意见领袖。19.编码/解码理论传播者将特定的内容以一定的符码形式表现出来的过程,即编码活动,亦即信息的采集,筛选,加工和制作活动。受传者在接收到传来的符码以后,必须经过对符码的阐释和理解才能从中得到意义;因此,受传者对符码的理解和阐释过程,即解码活动、释码活动。20.法兰克福学派提出的“文化工业”德国学者西奥多·阿多诺及马克斯·霍克海姆等提出的概念,用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下大众文化的商品化及标准化。他们认为文化产品在工厂中凭借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以标准化,规格化的方式被大量生产出来。并通过电影、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大众传播媒介传递给消费者,最终是文化不再扮演激发否定意思的角色,反而成为统治者营造满足现状的社会的控制工具。21.大众传播的地位赋予功能大众媒介授予社会问题、个人、团体及社会运动以地位。大众媒介可以使个人和集体地位合法化,提高其权威性。地位授予功能并不只是指授予个人地位,还包括社会问题和社会运动,使人们认为它们很重要,值得关注。22.电视的主流化效果这里所说的主流化并不意味着向人口中大多数人靠拢,而是向居于统治地位的社会精英所设定的意识形态靠拢,它是便于顺利统治而制造的“主流”。23.偏时间的媒介/偏空间的媒介偏时间的媒介指的是石刻文字、泥板文字之类能够保存较长时间的媒介;而偏空间的媒介则指的是像埃及莎草纸和中国纸这样轻便容易携带、扩散范围较大的媒介24.“媒介即讯息”麦克卢汉最著名的一个论断。它想表达的是任何一种媒介—即人的延伸—都会创造出一种全新的环境,对“整体的心理”和“社会的复合体”产生影响。不同的内容呈现格式改变了人们感知世界的方式和理解环境的框架,最终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25.传播中的“刻板印象”(stereotype)直接或间接经验导致的判断常常成为偏颇的“刻板印象”。现实中我们往往需要在短时间内对事物做出判断,于是我们经常根据基模来推断缺失的信息。我们对一个群体了解得越少,越容易用旋板印象来看待这个群体中的成员,认为他们都是一样的,容易产生负面印象;而我们对一个群体了解得越多,则越容易把他们看做是不同的个体,容易产生正面印象。31 26、萨匹尔-沃尔夫假设该假设认为,我们所使用的语言决定着我们对世界的想像,即我们的语言限制和规定了我们对身外世界的把握。萨匹尔-沃尔夫假设说明了语言观念系统的重要影响。27、拟态环境(pseudo-environment)拟态环境,也即信息环境,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28、“媒介事件”戴扬和卡茨提出“媒介事件”的概念,他们把那些在电视上进行现场直播的国家级历史事件,称为媒介事件。29、知识沟随着大众传媒向社会传播的信息日益增多,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人将比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这类信息。这两类人之间的知识差距即为知识沟。30、传播过程的控制论模式传播过程的控制论模式是指以控制论为指导思想的传播过程模式。此模式引入反馈机制,更准确地反映了现实传播过程。31、伪事件指为了得到媒体报道而人为制造的新闻事件。于1961年由美国学者布尔斯廷提出。32、米德的“主我”和“客我”米德认为自我意识对人的行为决策具有重要影响,自我可分解为两个相互联系、作用的方面:一方面是作为意志和行为主体的“主我”,它通过个人对事物的行为和反应具体表现出来;另一方面是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之代表的“客我”,它是自我意识的社会关系性的体现。33.作为传播学批判学派的文化研究学派又称伯明翰学派,其目标是积极地干预现实,反对权力的压迫,帮助我们追求自由。大众媒介始终是其研究焦点,尤其是对电视的研究极为关注。34.作为传播学批判学派的法兰克福学派法兰克福学派被视为“新马克思主义”的典型,并以从理论上和方法论上反实证主义而著称,自许为“正统马克思主义与自由民主主义的批判者”。其社会政治观点集中反映在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哈贝马斯等人的著作中。35.作为传播学批判学派的政治经济学派传播的政治经济学派并不是一个紧密的团体,而是一个对现代社会的现象存在着大致相同观点,并有着相似研究方法的松散的学术共同体。批判的传播政治学反对把文化简单还原为商品,注重分析文化商品背后的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36、内容分析理论研究中获取数据的方法之一便是内容分析,是指对大众传播的显性内容进行的客观的、系统的、定量的分析。内容分析已经不仅限于大众传播的内容,还包括一切象征符号,而且分析方式也不仅限于定量研究,还加入了定性研究。37、大众传播的麻醉负功能促进社会平衡的社会结构被称为功能,反之破坏社会平衡的社会结构则是负功能。拉扎斯菲尔德等人认为,大众媒体会使广大群众在政治上冷漠和迟钝,把大量时间用在阅读、收听、思考大众媒体中,而不是投入到有组织的实际行动中,是一种麻醉负功能。批判了大众媒体传播对民主政治的负面影响。38、文化帝国主义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存在信息流动不平衡现象。大部分(主要是发展中国家,也包括像法国这样的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依附于少数发达国家。39、媒体等同31 巴伦·李维斯和克利夫·纳斯通过实验的方法证明个人会像对待真实的人和真实的空间一样对待电脑、电视和新媒体,例如儿童认为倒立电视会使电视节目中的爆米花掉出来。他们把这一理论称为“媒体等同”。40、有限效果理论有限效果理论是对早期“魔弹论”的否定,主要观点是:大众传播没有力量直接改变受传者对事物的态度,在人们作出某种决定之际,许多其他因素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个人政治、经济、文化、心理的既有倾向,受传者对信息的需求和选择性接触机制,群体归属关系和群体规范,大众传播过程中的人际影响等等。41、信息王君君信息是事物状态和特征的反映。任何反映或“表述”事物存在及其互相作用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大致包含物理信息,生物信息和社会信息。任何社会信息都要传达一定的意义,而这种意义只有通过一定的载体或符号(如文字、音声、图画、影像、表情、动作等)才能表达出来。信息是在一定的系统内运行的,这个系统包括信源、媒介、信宿、传递和反馈渠道等各种环节和因素。人类社会的传播活动,是通过信息的授受而进行的社会互动行为。42、意义王君君是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给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43、符号王君君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44、魔弹论西方早期的一种传播理论,又称“皮下注射论”或”靶子论”,流行于一战至30年代。核心内容是: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身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至40年代这一理论便为宣传的实践所打破。45、大众社会理论王君君从个人、社会与媒介的三者关系出发,通过对媒介活动及其客观结果的定量定性研究而获得的系统知识。它影响公众、传媒工作者,传播的立法、司法和行政,社会科学的传播效果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再确保大众传媒发挥强大力量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又要对它实行社会制衡,最大限度地防止其可能造成的负面效果。46、恐惧诉求恐惧诉求通常是运用“敲警钟”的方法唤起人们的危机意识和紧张心理,促成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向一定方向发生变化,这是一种常见的说服方法。47、可说服性是指在传播过程中,接受传播者的态度可能沿传播者说服意图的方向发生变化48.纯粹接触假说王君君心理学实验揭示了这样一个效应,即如果某人多次重复接触某物(并不指在了解程度上有何变化),会增加对该物的喜好程度,此谓纯粹接触效应.该效应被视为广告心理学甚至恋爱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原理,在生活中也广为有意或无意地使用。49、潜意识说服王君君传播学的说服包含三种含义:态度说服,行为说服,以及潜意识说服,潜意识说服是以前两者为基础,再加上被改变的行为能够持续相当长的时间,使之内化成为自己的一部分。20世纪70年代传播学者威尔逊·布莱恩·凯(WilsonBryanKey)认为广告中包含一些隐藏的或潜意识的诉求,这些诉求可以渗透到消费者的无意识的心智中。因为从传统上来说,受众通常会对说服性信息进行理性的仔细审核,但是潜意识的说服信息绕过了这种理性审查,所以在刺激受众的行为方面,潜意识说服信息特别有效。50、被动学习卢一31 克鲁格曼和哈特利提出,受众在被动的情况下也能学习。以电视为例,当人们完全放松的时候,脑电波会呈间歇性的阿尔发波,进入半睡眠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虽然人们的思考能力下降,看似电视的说服效果降低,但另一方面,此时人们对说服性信息的防御性也有所降低,通过潜意识认知,人们也会对电视广告的信息产生感知行为,在恰当的时候回忆起看到的内容。这个过程被称为被动学习。51、强化效果卢一拉扎斯菲尔德等人认为,在大众媒体的激活、强化和改变三种效果中,选举宣传在改变选民的投票决定方面影响不大,而对于大部分选民来说,大众媒体的宣传只是激活或者强化了他们既有的政治倾向。52、准统计感官卢一诺尔-纽曼认为每个人都拥有一种准统计感官,能够判断什么是主流意见,感知外在的氛围。53、意见气候卢一是指自己所处的环境中的意见分布情况,包括现有意见和未来可能出现的意见。主要来源于所处环境中的群体意见和大众传播。(答案选自百度百科)54、第三人效果卢一大众媒介对“他(们)”(语法上第三人称)的影响,被称为“第三人效果”。这里的“第三人”有两种定义方式:一是和我(们)、你(们)相对的第三人称的他(们);二是站在信息发出者的角度,即作为信息传递过程的旁观者的第三者。55、媒体间议程设置卢一对媒体议程的研究发现,具有影响力的媒体或新闻来源常常设置其他媒体的议程,这一过程被称为媒体间议程设置。56、把关卢一“把关”是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提出的概念,狭义的把关定义为在讯息传播的过程中,各个环节对所经过讯息的筛选与过滤,广义的把关概念泛指讯息的整个编码过程。57、地球村卢一麦克卢汉推导出来:电子媒介导致的“内爆”使差异消失,国界消失,整个地球被联结成为一个整体的“地球村。”58、媒介决定论卢一媒介决定论即为技术决定论,被分为硬媒介决定论和软媒介决定论两种。硬媒介决定论指信息系统对社会具有必然的、不可抗拒的影响。软媒介决定论指的是媒介提供事件产生的可能性,事件的状态和影响是诸多因素的结果,而不仅仅是信息技术的结果。59、意识形态卢一意识形态可被理解为一种具有理解性的想像、一种观看事物的方法,存在于共识与一些哲学趋势中,往往是一组观念的集合。二、简答题(共计40题)1.简述知沟产生的主要原因答:蒂奇诺等人总结了几个可能的原因:(1)传播技能。(2)信息传播。(3)相关的社会交往。(4)对信息的选择性接触、接受和记忆。(5)大众媒介系统的性质。总的来说,这些原因可以分成两大类,一是主观原因,受众自身的兴趣、能力与社会交往影响了不同群体对公共事务和科学信息的知晓;二是客观原因,即印刷媒体的目标受众是那些有商业价值的主流人群,所以社会经济地位较高者获得的知识多,社会经济地位较低者则很难在其中找到适合他们接受水平的信息。2.简述李普曼对传播效果研究的贡献答:沃尔特·李普曼(1889-1974):美国政治家、专栏作家、美国现代新闻学与传播学奠基人之一。他对传播效果研究的主要贡献有:(1)舆论及宣传研究(2)提出“拟态环境”“刻板印象”(3)大众传播效果的洞见(4)把关研究(5)传播与民主政治的分析。3.简述传播学的“四大奠基人”及其贡献答:20世纪20年代后,有四位学者的研究活动对传播学的成立起到了奠基作用。他们是:1)拉斯韦尔—宣传研究的权威,最早概括了传播的基本社会功能,并提出了“5W”模式;31 2)拉扎斯菲尔德—首先开始传播效果研究,系统地运用社会调查和量化方法研究传播过程,对传播理论的体系化起了重要作用。3)卢因—“把关人”理论的创立者;小群体动力学;4)霍夫兰—把心理实验法引入传播效果研究;开创了“信息的中介因素”理论4.简述传播效果研究的主要特点答:1)主要关注大众传播短期内对个人所造成的认知、态度和行为方面的外在影响2)能及时对讯息及宣传技巧的影响作出明确的、定量的说明,因而得到了政界、商界的支持,容易获得相关组织和基金会的资助。3)把信息的传播与效果放到社会群体和人际网络的背景中加以考察。4)成果容易被利用信息影响受众的人运用。5.为什么会受众会对信息进行选择性接触答:受众成员的媒介接触活动是一种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的活动。受众的需求不仅与他的性格、兴趣等个人属性相关联,而且受到他所处的环境或社会条件因素的制约。“使用与满足”研究得出了这样的成果,研究把受众成员看做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做是苦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要得到“满足”的过程。6、什么是“国际信息传播新秩序”?(郭庆光,《传播学教程》P244)答: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是巨大。发达国家对新闻和信息生产、流通的控制,依然在维持着发展中国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发达国家的依附关系。发展中国家逐渐认识到,要真正改变受压榨、受控制的局面,必须改变现行不平等的信息传播体制。1973年,第四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在阿尔及尔如开,会上通过的了下述宣言:“现在的传播渠道不仅是罪恶的殖民地时代的遗产,而且阻碍着各国之间自由、直接而迅速的传播与沟通;发展中国家必须共同采取行动,来改变现在的传播渠道。7、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经历了几个阶段,各自的特征是什么答:1)外部讯息作用于人们的知觉和记忆系统引起的知识量和知识构成的变化,属于认知层面上的效果。2)作用于观念、意识而引起的情绪或感情的变化,属于心理和态度层面上的效果。3)这些变化外化人们的言行,即成为行动层面上的效果。从认知到态度再到行动,是一个效果累积、深化和扩大的过程。8、受众的“使用与满足”行为有哪些基本类型?答:对日间广播剧的调查:(1)感情释放;(2)愿望的想象;(3)解决生活问题的有用建议。对报纸的调查:(1)获得外界消息的信息来源(2)日常生活的工具(天气、交通、购物等);(3)休憩的手段(从读报中获得安静和休息);(4)获得社会威信的手段;(5)社交的手段;(6)读报本身的目的化对电视的调查(1)心绪转换效用;(2)人际关系效用;(3)自我确认效用;(4)环境监测效用。9、简述凯瑞(JamesW.Carey)关于传播“传递观”和“仪式观”的观点答:31 美国学者JamesW.Carey(也译为詹姆斯·卡里)给传播下的定义是:传播是一个制造、保持、修补和转换现实的象征性过程。通过传播,一定群体的人们共享民族、阶级、性别身份、信仰等。换句话说,他们共享着相同的文化。传播塑造和定义着“我们”,把“我们”与“他们”区别开。由于我们天天依赖于传播的这一功能,就像鱼相忘于江湖,反而不易察觉。他提出,传播就是仪式。传播仪式是一种对主体的召唤,邀请读者参与到传播中,获得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这种传播仪式是对现实的再现与建构。所以,传播的仪式观并不把新闻看做是简单的信息,而是把它看做戏剧。传播不是描述世界,而是描述权力、行动的舞台,我们被邀请参与其中。因此,重要的不是我们通过传播获得了什么信息,而是通过传播我们与其他人获得了内在的联系,获得了对现实共同的理解。10、简述葛兰西(AntonioGramsci)的“霸权”(又译文化领导权)概念的内涵答:意大利马克思主义者葛兰西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的统治一方面依赖强制性的暴力和国家机器,另一方面在合理性上依赖于意识形态的霸权(又译“文化领导权”)。与暴力不同,霸权重视的是文化方面的控制。霸权的推广不是建立在强制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同意的基础上,它是控制者与被控制者之间妥协与合作的结果。葛兰西的观点由于兼顾结构与能动性,得到了学者们的重新关注11、简单对比主流化理论与传统培养分析理论的异同答:培养分析是一个非常独特的理论,总结起来,它具有以下一些特征:第一,培养分析理论主要关注商业体制下电视对观众的影响。第二,培养分析理论把重点放在电视的虚构性内容而不仅限于对新闻的研究。第三,培养研究并不关注单条信息的影响,而是考察整个讯息系统中重复出现的、稳定的内容模式的宏观影响。第四,培养分析主要关注的是电视造成的长期的、相对稳定的、一致的、广泛共享的后果,而不是效果研究所追求的变化。第五,培养分析虽然不否定观众的主动选择能力,但该理论认为由于讯息系统长期积累的培养,要摆脱其影响是不可能的。第六,培养分析考察的是电视对受众现实感知的影响。第七,深入地看,培养理论又是一个关于社会控制的理论,它描述了居于主导地位的群体(社会精英)是如何通过商业体制(没有宣传家的宣传)实现其整体利益的。主流化研究是培养分析研究的转向。第一,它从关注不同观看量的电视观众之间的培养差异,转而关注重度观众内部的趋同;第二,它从关注暴力问题,转而关注更为一般的意识形态、霸权和社会控制问题。12、社会网络中的意见领袖具有哪些特征答:1)意见领袖与被影响者基本属于同一阶层。2)一般来说,意见领袖只在某些特定领域上具有权威性。3)在多数情况下,意见领袖具有通过适当的媒介把本群体与群体环境的对应部分联系起来的功能。4)意见领袖具有易接近的特点。5)一般情况下,意见领袖的影响要大于大众传播的影响。13.简述“第三人传播效果”的理论假设答:该假设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戴维森于1983年提出,指的是人们普遍认为大众媒体对“我(们)”、“你(们)”不能产生影响,却能对“他(们)”产生影响。人们认为传播内容对他人的影响大于对自己的影响,这种媒体对他人影响较大的估计将导致他们采取某些行动。14.简述传播的“使用与满足”论答:31 “使用与满足”论是站在受众的角度,从动机使用的方向探讨受众对媒体的使用。该理论认为受众是主动的,应该研究受众对媒体做了什么,而不是仅仅研究媒体对受众做了什么。1974年卡茨首先提出该理论,他将媒介接触行为概括为一个“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媒介期待——媒介接触——需求满足”的因果连锁过程,提出了“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15、什么是传播流研究?它有哪些主要成果答:信息从大众传播,经过群体、意见领袖等中介,最后到达个人的流动过程,这一过程被形象地称为传播流。传播流研究主要进一步探讨了大众传播的信息是如何通过意见领袖流向个体的,个人影响的流动路线是什么,这些意见领袖具有什么特点,他们是如何影响其他个体的,意见领袖与大众传播具有何种关系等问题。在这些研究中,最关键的是确定谁是意见领袖。传播流研究与两级传播具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即把信息的传播与效果放到社会群体和人际网络的背景中加以考察。这与之前大众社会理论抽象地理解个体育大众传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一取向受到了当时社会学中比较流行的小群体研究的影响。传播流与两级传播研究,正是在这样一种重视小群体及人际关系的背景下展开。意见领袖是指存在于一定小群体中的,可以面对面接触的个体,一般与被影响者之间处于同一阶层。16、简述沉默的螺旋理论的主要内容答:德国学者伊丽莎白·诺尔-纽曼发现,沉默的扩散和优势意见的大胆表达,令公众对意见气候产生了错误的感知。于是在公共场域内,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大,而另一方则在减弱甚至消失,双方的势力消长呈螺旋状。这个过程被她称为“沉默的螺旋”。沉默的螺旋理论描述了民意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它由两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描述了社会孤立恐惧动机对个人行为的影响;第二部分描述了个人如何感知意见气候(民意)。我们可以把它总结为以下几点:(1)社会运用孤立恐惧来对付背离者。(2)个人一直会感受到孤立恐惧的威胁。(3)对孤立的恐惧使得个人不断地估计社会接受的观点是什么。(4)个人采用准统计感觉能估计社会的意见气候,在亲身经验、人际传播、大众媒体几种感知方式中,大众媒体常常成为个人估计意见气候的主要依据。(5)估计的结果影响了个人在公开场合的行为,特别表现为是公开表达自己的观点还是保持沉默。(6)意见的公开表达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张君)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内容:它描述了民意的形成过程。它由两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描述了社会孤立恐惧动机对于个人行动的影响;第二部分描述了个人如何感知意见、气候(民意)。17、简述电视传播研究的“培养理论”(又译涵化理论、教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答:培养理论最早是由美国传播学者格布纳和格罗斯在1976年提出的,通过一系列有关电视暴力内容的研究,对电视暴力进行内容分析,以及测量电视对受众态度的影响,最终提出了“培养理论”。格布纳认为,随着电视的普及,它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大众媒体。我们接触电视的时间越长,就越容易把电视中所表现的世界当作是真实的世界,模糊了媒体的象征环境与真实环境之间的界限。培养分析探讨了电视对受众现实感知过程的影响,它把电视讯息看作一个整体,认为不同的节目类型中都有一些持久不变的内容模式,反复灌输给受众。日久天长,影响受众对现实的感知,甚至塑造其思维方式。格布纳认为,电视的培养就像“冰川效应”一样,在较短时间里,人们感觉不到温度微小的变化,但是长期的积累,就会产生沧海桑田的巨变。到目前为止,培养分析已经远远超出了电视暴力的范畴,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以后,培养分析已经转向更一般的“主流化”研究,涉及性别角色、老龄化、政治取向、家庭、环保、科学、健康、宗教信仰、少数民族、职业等。更确切地说,培养分析是关于社会文化的理论,它是社会文化指标研究项目中的一部分。具有以下一些特征:a)培养分析理论主要关注商业体制下电视对观众的影响。b)培养分析把重点放在电视的虚构性内容而不仅限于对新闻的研究。从叙事角度来看,电视新闻和电视剧没有本质的区别,它们都是关于世界的故事。培养理论本质上是关于叙事(故事)的理论。31 a)培养研究并不关注单条信息的影响,而是考察整个讯息系统中重复出现的、稳定的内容模式的宏观影响。b)培养分析主要关注的是电视造成的长期的、相对稳定的、一致的、广泛共享的后果,而不是效果研究所追求的变化。该理论认为,电视最大的效果不是使我们的态度和行为发生变化,而是使它们保持稳定。c)培养意味着系统的文化形象、实践、生活方式和信仰结构的潜移默化。培养分析虽然不否定观众的主动选择能力,但该理论认为由于讯息系统长期积累的培养,要摆脱其影响是不可能的。作为一个宏观理论,培养分析并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受众的使用过程和意义解释过程等微观问题上,而是把精力放在整个讯息系统长期的影响上。d)培养分析考察的是电视对受众现实感知的影响。它并不认为电视具有不可抗拒的强大影响,但是却认为它在塑造我们关于现实的共同观念上具有累积的影响。18、简述框架效果理论(framing)的主要观点答:在新闻传播中,框架概念可以作两种理解:一是媒体工作者通过选择、突出、排除、提供细节等方式报道某个问题,它强调的是新闻生产过程;二是新闻生产过程产生的结果。甘耐姆把媒体的框架分为四个维度:(1)新闻涉及的话题(内容的取舍);(2)外在表现(编辑中的篇幅和位置);(3)认知上的属性(被包含进框架的细节);(4)感情属性(全篇的基调)。因此可以认为属性的取舍、强调、排列也是框架的一种,但是框架本身所包含的内容要比属性的设置更加丰富。框架除了表现在具体细节之外,还是一种格式塔(整体的感觉),比如甘耐姆所说的感情属性、风格、语气等。1+1很可能会大于2,把一些属性加在一起,还可能产生某些“化学反应”,超过属性简单相加产生的效果。所以议程设置的第二层与框架并不能画上等号,框架效果所涉及的影响要大于属性议程设置的影响。此外,框架研究包含的内容也涉及新闻生产、分配和消费以及结果的全过程。尽管如此,从属性议程设置的角度研究框架效果,可以使我们进一步深刻理解框架的作用机制,特别是在信息传播的效果方面。艾英戈认为,“框架”是对判断和问题的陈述或表现的微妙改变。而“框架效果”则是指这些改变对决策的影响。他把电视新闻的叙述方式分为两种框架,一是故事框架,指用具体的故事来表现公共事件、个人经历。另一种是抽象的主题框架,它把公共事件放到更一般或更抽象的语境中来理解,指向一般性的结果或条件。和议程设置第二层研究不同的是,艾英戈并没有单纯研究这种框架中属性显著性的传递,而是走得更远,关注这两种框架导致的公众对问题责任归因的变化。与铺垫效果研究的前提一样,这个理论也认为普通人对问题的归因是不连贯的,常常依问题而定。人为了追求判断过程的简单化,一般依赖容易想到的事情来归因,很少全面考量所有因素。因此媒体对事件的叙述框架将影响公众对事件责任的归因。一般来说,故事框架容易导致受众将问题的原因归结为被报道的具体个人,而主题式框架则导致他们将问题的责任归结于国家领导人或社会。19、为什么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要提出社会责任论?答:国家的传播管理制度是影响媒体生产的重要力量。1956年,美国学者弗雷德里克·赛伯特、西奥多·彼德森、威尔伯·施拉姆联合撰写了一本《报刊的四种理论》,系统地讨论了四种不同的传播管理制度及其背后的政治哲学理念。这四种理论分别是:威权主义、自由至上主义、社会责任论和苏联共产主义理论。这四种理论产生于冷战时期,不可避免地带有意识形态之争的色彩。严格说来,这四种理论其实只是一种——自由主义的理论。按照该书的划分,自由主义理论的演变可以分成两个阶段,第一是古典的自由至上主义,第二是加入一些社群主义的较为中庸的自由主义,即社会责任论。自由至上主义主要来源于英国的自由主义传统,它认为个体优先于集体,主张最大限度的消极的自由。在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上,古典的自由至上主义强调个人自由和幸福高于国家利益,坚决反对政府干预。31 古典自由至上主义的最大问题是对人性和意见的自我修正过于乐观,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了各种问题。比如人虽然拥有理性,但并不一定会随时使用理性,追求快乐的本性可能使其放弃使用理性;保证人们的表达自由不受侵犯,并不意味着人们的意见一定被他人所知;我们虽然向往真理,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判断标准,通过辩论却不一定能得到一个双方接受的真理;反对政府干预媒体表达,却导致媒体为了经济利益,为所欲为地刊登有损公众利益的内容;实现大众媒体的表达自由,却不一定保证能实现公民的表达自由……为了促进媒体在享受表达自由权利的同时,承担起必要的社会责任,新闻自由委员会提出社会责任论。包括:(1)媒体应该承担对社会的义务。(2)媒体应该真实、准确、客观地向公众提供与他们有密切关系的内容,不仅要提供简单的事实碎片,而且要对其意义做出说明。(3)媒体应该成为公众交流的论坛,刊登各种不同的声音。(4)媒体要有职业精神,遵守职业道德。(5)媒体应该保持独立与自由。(6)在某些情况下,政府为了公众的利益,应该对媒体进行干预,促进自由的实现。20、简述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答:麦克卢汉最著名的一个论断是“媒介即讯息”,它真正想表达的意思是任何一种媒介——即人的延伸——都会创造出一种全新的环境,对“整体的心理”和“社会的复合体”产生影响。媒介的影响在于引入了一种新的尺度,不同的内容呈现格式改变了人们感知世界的方式和理解环境的框架,最终影响了人们的交往方式,“媒介是社会交往的讯息”。麦克卢汉极力反对“媒介是中性的,无所谓好坏,内容决定着媒介影响”的常识。他认为,不是人在使用媒介,而是媒介在使用人,在麦克卢汉笔下,媒介不是一个单纯的工具,它具有某种自治性,当我们使用某一种媒介时,不由自主地形成了对它的依赖,按照该媒介所规定的框架和感觉方式来感知世界,一个时代的主导性媒介塑造了这个时代大多数人的行为方式,进而影响着社会的所有方面。在麦克卢汉媒介的理论里,中心概念是“感觉”。不同媒介延伸了人的不同部分,也延伸了不同的感觉器官。麦克卢汉认为听觉是最理想的和最平衡的感知世界的方式,它是全方位的、整体的,触觉也具有同样的特征。如果因为使用某种媒介而使人的某种感觉器官延伸,那么人类就会处于感觉不平衡状态,人类文明就会向危险的方向发展,只有整个人身都得到延伸,社会才会进入一个理想状态。麦克卢汉的这种看法,也被称为感觉平衡论。口语媒介产生了部落化的社会形态。人们主要依赖听觉、嗅觉、味觉来感知世界。口语的传播范围很小,人们结成面对面的亲密社群,共同参与生产和仪式。离开了群体,个人无法生存。这一由口语塑造的时代,被麦克卢汉称为“部落化时代”。它是美好的过去,得乐园的时代,是麦克卢汉的老师利维尔斯所说的“有机的时代”。拼音文字的出现破坏了感觉平衡。字母表延伸了人的视觉,同时使听觉和视觉分离。印刷媒介的出现使文字所造成的影响进一步加深。由字母表和印刷媒介所塑造的理性的、碎片的、个人的、中心的、民族的文化,被麦克卢汉称为“脱部落文化时代”——这是一个失乐园式的黑暗时代,它肇始了现代社会的种种弊端。电子媒介的出现,让人类重新回到黄金时代。麦克卢汉认为,电子媒介时代感觉器官的延伸不再是单个器官的延伸,而是整体的延伸、神经中枢的延伸,也可以称为声觉空间的延伸。人类在电子媒介时代重新恢复了感觉的平衡,恢复了部落化时代的特征,人类重新走向整体化。但是电子媒介并不只是简单地恢复了部落文化时代的特征,而是在新的基础上发展了部落文化。电子媒介使印刷时代距离越来越远的人又重新走到一起,地球村使整个人类联成一个整体。尤其是电子媒介光速的传播速度,令空间已经不再成为障碍,原因和结果已经很难区分。麦克卢汉把电子媒介看成是人类的复乐园,将其称为“重新部落化时代”——也有人把他这种过度乐观的思想称为“电子乌托邦”。通过对媒介发展史和社会发展史的诠释,麦克卢汉说明媒介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他以感觉为中心,建立起以媒介为中心的历史发展轨迹:主导媒介影响了人类感觉和理解世界的方式,这种方式反过来塑造了社会的形态与结构。他把媒介的发展分为口语—拼音文字、印刷媒介—电子媒介三个阶段,分别对应着部落化时代—脱部落化时代—重新部落化时代。21、传播研究中的因果性和相关性有什么区别?钟景西31 (此题实在是没有找到确切的答案,只能看看其他同学有没有更好的答案)答:相关性:我们在观察某个研究对象时,如果发现,它的变化总是与另一个对象的变化同步,那我们就说这两者是相关的。教科书中对相关性含义的解释是,变量A的变化总是伴随变量B的变化,则说A和B是相关的。需要注意的是:教科书的解释中,用的是伴随。如果说变量A的变化,总是引起变量B的变化,则它们不仅有相关性,而且这种相关性是由于它们之间存在一种因果关系。22、大众传播的主要功能有哪些?答:1)赋予人物、事件和社会活动以某种社会地位。大众传播可以使社会事件和人物等正当化,树立威信,得到显著地位;也可使之威信扫地,败下阵来。2)社会控制中介作用。大众传播处于上层社会控制和广大成员之间的中介领域,能将某种公德和社会规范得到宣传和明朗化,广为人知,取得社会承认,使腐败现象受到舆论谴责。3)模拟社会环境。大众传播给人们提供的消息和知识,即“头脑中的影像”能在人们生活中起到环境的作用。23、什么是政治既有倾向假说?钟景西答:传播学研究表明,受众的群体背景或社会背景是决定他们对事物的态度和行动的重要因素,这种影响有时甚至超过大众传播的影响。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提出了著名的“政治既有倾向假说”:在人们就选举或其他政治问题作出决定之际,这种决定并不取决于一时的政治宣传和大众传播,而是基本上取决于他们迄今所持的政治倾向。24、个人接收创新的决策过程有那几个阶段?宋慧欣答:个人接受创新的决策过程划分为五个前后相继的阶段:(1)认知阶段:个人(或其他决策单位)了解到某项创新的存在并对它的功能有所认识。(2)说服阶段:个人(或其他决策单位)对创新形成赞同或反对的态度。(3)决策阶段:个人(或其他决策单位)对创新做出或采纳或拒绝的选择行为。(4)实施阶段:个人(或其他决策单位)将创新付诸使用,也包括再创新和修改创新。(5)确认阶段:个人(或其他决策单位)为已完成的创新—决策寻求进一步证实,或者改变先前做出的接受或拒绝的决定。25、人际网络对创新的扩散会产生什么作用?宋慧欣答:人际网络的同质性和异质性不仅影响着创新扩散的速度,而且影响着传播网络的信息交流潜力。(1)人际扩散网络大都具有同质性。但是同质性也可能成为信息交流的无形障碍,因为同质性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仅仅是水平流动。而新观念通常通过社会地位较高而且比较具有创新精神的成员进入系统。高度同质性阻碍了创新的垂直流动,相反,异质性网络则有利于加快扩散。(2)研究发现传播网络的信息交流潜力与两个因素呈负相关关系,一是沟通相近度,二是同质性,即交流者之间关系越远,差异性越大,则传递的信息越有价值。26、人际传播在新闻扩散中起着什么作用?韩菲菲答:在新闻的扩散过程中,受众并不只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且会主动传递信息。同时,事件的重要程度会影响受众从他人处获得该信息的比例。但该比例并非呈直线增长,而是遵循“J曲线模式”。不对一般人不关紧要而对少数人重要的事件,扩散的范围不大,但是从个人信源处获知的人数处于中等。而普遍公认对一般公众都重要的事件,通常是当天的主要新闻报道,从个人信源获知者得比例是最低的。极端紧迫,重要和极具戏剧性的事件,媒体虽然会重点报道,但是却有超过一半的人是从个人信源处获知。在该事件中,由于人们充满不确定性或信息源不足,人际传播或流言非常明显。31 27、影响第三人效果的因素有哪些?韩菲菲答:首先,对信息的评价会影响第三人效果。其次,因为第三人效果中的“他人”除了泛指其他人外,也可以指某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对讯息的评价会影响人们判断媒介对自己的影响,社会距离则会影响人们判断媒体对他人的影响。此外,个人的自我形象感知也会影响第三人效果。最后,个人的群体归属也会影响第三人效果。28、议程设置给大众传播效果研究带来了哪些新思路?李响(女)答:议程设置是指传媒具有的为公众设置社会生活的重要“议事日程”的功能,是大众传播媒介影响社会的重要方式,其观点主要来自政治学,李普曼的《舆论》最早提出该思想,被认为是传播学领域的奠基之作。其带来四条新思路:第一,大众媒介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者某一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某些事实和意见,以及他们对一轮的先后顺序。新闻媒介提供给公众的是他们的议程。第二,大众传媒对事物和意见强调程度,与受众的重视程度成正比,该理论强调,受众会因为媒介提供议题二改变对事物重要性的认识,对媒介任务重要的事件首先采取行动。第三,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为各种"议题"赋予不同程度的显著性,从而影响了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 它是舆论导向的第一个阶段,即传媒通过有选择的报道新闻来把社会注意力和社会关心引导到特定的方向,加强公众对特定价值的认同。第四,在具体的政治传播过程中,如何通过议程设置来提高政治传播效果,加强政治沟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29、铺垫效果和经典的议程设置理论有和异同?李响(女)答:铺垫效果是议程设置向纵深方向的发展,是在研究电视新闻的影响中发现的。艾英戈(Iyengar)等人把电视新闻的铺垫效果定义为:“通过唤起对某些问题的注意,并忽略另外一些问题,影响观众对政府、总统、政治和公职候选人进行评价的标准。”简而言之,电视新闻不仅可以成功地告诉人们"想什么"而且可以成功地告诉人们“怎么想”铺垫作用于经典议程设置理论的关系,目前存在不同看法。有人认为,他们的心理机制相同,甚至有研究认为议程设置只是铺垫效果的一种表现。但韦弗等人认为,铺垫效果于议程设置是两个不同的过程。议程设置关注问题排序从媒体到公众的传递(想什么),而铺垫效果更关注的是,议程设置的后果(consequence)个人意见的形成过程(如何想)。议程设置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铺垫作用。当然从心理模型上来看,议程设置和铺垫作用还是存在一定差别的议程设置涉及的是公众对有争议问题的重要性的认知,仅仅是判断一系列问题中的孰轻孰重而艾英戈等人提出的电视铺垫作用,则涉及对另一个对象的评价标准。在这个过程中,公众所接触的事件与所判断的客体是不同的,它是一个符号意义的迁移过程。尽管人们在做价值判断时,可能追求效率和省事,它仍需要调用信息处理者更深层次的经验与判断。因此,即使这两种理论间存在诸多相似之处,它们在心理机制的运行深度和作用对象上是不同的。与铺垫作用更相近的,恐怕是议程设置的第二层,即框架作用(framing)这也是艾英戈继《至关重要的新闻》后写的另一本著作《有人负责吗?》的主题。经典的议程设置模式描述的是问题显著性等级从媒体向公众传递的过程。但是对于一个具体问题而言,它是多面的,具有许多属性(attributes)例如对于一个事件来说,其中还会有许多方面,会由一些更小的次级事件组成,而且从不同角度来看,这一事件还会有许多不同的特征,就像鲁迅说的,一部红楼梦不同的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出不同的主旨。31 从心理作用深度来看,铺垫效果与框架效果,均超过了经典的议程设置的层次,涉及到了对事件的价值判断。但细究起来,二者仍有区别,框架效果中媒体所提到的事件与公众判断的是同一事件;而铺垫效果中媒体提到的事件与要判断的客体却不同,媒体通过影响受众的判断标准,从而影响受众对另一客体的判断。30、培养分析有哪些独特之处?何苗答:培养分析理论主要关注商业体制下电视对观众的影响;培养分析把重点放在电视的虚构性内容而不仅限于对新闻的研究;培养研究并不关注单条信息的影响,而是考察整个讯息系统中重复出现的、稳定的内容模式的宏观影响;培养分析主要关注的是电视造成的长期的、相对稳定的、一致的、广泛共享的后果,而不是效果研究所最求的变化;培养分析并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受众的使用过程和意义解释过程等微观问题上,而是把精力放在整个讯息系统长期的影响上;培养分析考察的是电视对受众现实感知的影响;培养理论是一个关于社会控制的理论,它描述了居于主导地位的群体(社会精英)是如何通过商业体制实现其整体利益的。31、格布纳所说的文化指标是指的什么?文化指标研究包括哪些内容?何苗答:文化指标,是和经济、社会指标相比较而言的。格布纳认为,除了衡量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状况的各种指标(如GDP)以外,我们还需要一个量化指标来衡量国家的文化状况。由于电视是美国最普及的文化代理人和最显著的文化象征符号的传播者,所以将电视节目内容的衡量及其影响的评估作为文化指标的主要依据。文化指标的研究设计三个相互联系的研究项目:1体质过程分析:影响大众媒体内容生产的程序、压力和限制条件是什么?2讯息系统分析,媒体讯息中占显著地位的、共同的形象、讯息、事实、价值和教训是什么?3培养分析,对这些讯息的注意和受众对社会现实的感知之间存在什么关系?32、议程融合理论和培养分析理论对大众传播功能的评价有何不同?庞宁答:议程融合理论认为:在现代社会中,个人必须通过加入某个社会群体来降低人之不协调,获得安全感和确定性。它从媒体使用的角度研究议程设置,受众的需求是该理论关注的重点。培养分子是通过测量同一群体中重度观众与轻度观众对现实感知的差异,以及来自不同群体的重度观众对现实感知的相似性,解释出电视叙事对观众环境认知的影响。两种理论相比:议程融合理论更看重媒体在社会整合方面的潜力及其对民主制度的促进;而培养分析理论则认为这种主流化过程其实是一个社会控制过程。培养分析理论的目的是要揭示大众传播为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和意识形态服务的本质,包含着对资本主义大众传播现状的批判态度和改革意向。二者的分歧在于不同研究范式背后的政治观不同,议程设置持多元主义的政治立场,而培养分析则带有批判的视角。33、人们从媒体获得的满足来自于使用中的哪些方面?庞宁答:适用与满足理论研究是从受众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受众的媒介接触动机以及这些接触满足了他们的什么需求,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人们从媒体获得的满足一般来自三个方面:(1)媒体内容。人们会因不同的需要而接触不同的媒体内容。媒体内容带来的满足主要是各种信息可以满足人们获得教育、信息、知识、学习、研究等方面的需求(2)媒体接触和使用过程。媒体接触本身,不仅是媒体的内容,也会给人带来欢乐。(3)导致接触不同媒体的社会环境。对于某些媒体接触的需要来自于人们所处的特定环境的要求。34、什么是使用与满足的预期价值理论?尚艳蓉答:31 “期待”作为受众的一个心理变量,在传播学关于媒介使用和影响的模式当中,期望价值模式,比较有影响力。它也是各种模式当中比较注重对受众心理因素分析。其基本的思想是,媒介能够为潜在的受众提供他们基于以往经验产生的期望的报偿,这些报偿可以被认为是个人对自己媒介经验进行评估所产生的一种心理效果。就此帕姆格林与雷伯恩提出一个相关过程模式,该模式基于这样一个原理:人们对媒介的态度是由其经验形成的信念的产物,也是个人偏好的产物。这其中,使用与满足就是期待从媒介中获得满足,它是一个心理变量——期待。它决定了后面的媒介使用行为。作为心理变量的期待,在这里是对结果的期待。是对媒介内容能够满足个体需要的价值的期待。在此,期待受两方面决定,一是对媒介供应能力的看法,二是对媒介内容的评价。35、媒体依赖理论主要观点是什么?尚艳蓉答:媒体依赖理论是由德弗勒和鲍尔•基洛奇在1976年提出的,它把媒介作为受众——媒介——社会这样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概括来说,媒介依赖理论认为“一个人越依赖于通过使用媒介来满足需求,媒介在这个人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就越重要,因此媒介对这个人的影响力就越大。”受众对媒介的依赖是互动的,但同时并非对等互动。德弗勒和基洛奇认为,“由于媒介资源对于受众而言比受众资源对于媒介更为稀有和独特,因而在这一双向依赖关系中,受众对媒介的依赖表现得更为明显和强烈。媒介的选择与依赖程度,会依不同的情景、不同对象及目的而有所不同,像是年轻人透过社交媒体获得资讯,年长者主要由电视书籍来吸收资讯。当一个媒体满足了人们在特殊社会环境下的资讯需求时,它就会影响人们的思想与行为。36、使用与满足理论和效果理论相比有何特点?张钦答:1、使用与满足研究与效果研究之间最大的差异,在于它不是站在传播者的角度讨论大众传播的影响,而是站在受众的角度,从动机使用的方向探讨受众对媒体的使用。2、“使用与满足”研究把受众成员看作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传媒接触活动看作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3、“使用与满足”研究揭示了受众媒介接触动机和获得的满足的一些基本类型,如“实用动机”、“休息动机”、“夸示动机”、“环境监视效用”、“心绪转换效用”、“人际关系效用”等,说明了满足受众的基本需求是媒介取得传播效果的前提。4、使用与满足理论的核心假设是受众具有主动性。受众的主动性对媒体的使用动机产生着多方面的影响。37、如何评价使用与满足理论?答:意义:1、提醒我们受众使用媒介的目的是不同的,而且在很大的程度上掌握控制权,引导我们更加关注受众,把十分满足受众的需求作为衡量传播效果的基本标准;2、认为受众的接触媒介是基于个人需求进行的,强调受众的能动性,推翻了受众被动论;3、指出大众传播对受众的基本效用,矫正了"有限效果论"局限:1、过于强调个人和心理因素,忽略了社会条件和所处环境的制约。2、受众的能动性是有限的仅限于"有选择的接触"范围,其接触行为通常是仪式化的,而非高度精心的;3、脱离传媒生产过程和社会系统来单纯考察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不能全面揭示受众与传媒的社会关系38、什么是媒体生产研究?它与媒体效果研究有何不同?张钦答:媒体生产研究即控制研究。“控制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考察外部制度对传媒机构及其活动的控制和影响,二是考察传媒机构的内部制度对信息的生产、加工和传播活动的制约。它与媒体效果研究的不同点包括:1、研究对象不同。前者的对象是传播者以及传播者的生产性活动,后者的研究对象是受众。2、研究目标不同。前者更关注传播的内容和过程,如大众传播中的“谁”、“说了什么”;后者更关产生了什么效果。3、在传播过程中的位置不同。前者位于传播过程的中端,后者则处于传播过程的末端。4、研究方法也有差异。前者的研究方法侧重于内容分析,后者侧重调查。39、什么是新闻的自由主义理论?答:31 强调新闻业不受政府干预的新闻观念。它是以“天赋人权”为主导思想提出的理论,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和资本主义社会前期的新闻学中占主导地位。渊源于17世纪法国哲学家R.笛卡尔、英国思想家J.弥尔顿,18世纪英国法理学家J.厄斯金、美国政治家T.杰斐逊和19世纪英国哲学家、政治家J.S.密尔顿等人的思想和学说。他们认为理性是判断是非的标准,主张任何人都可以不受限制地传播新闻和发表意见,在“观念的自由市场”中,通过“竞争”使正确的意见最终得到承认。反映了自由竞争时期资本主义的经济利益和政治需要。40、麦克卢汉是如何论述媒介变迁对历史的影响的?董宁答:通过媒介发展史和社会发展史的诠释,麦克卢汉说明媒介在人类历史上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他以感觉为中介,建立起以媒介为中心的历史发展轨迹:主导媒介影响了人类感觉和理解世界的方式,这种方式反过来塑造了社会的形态与结构。媒介的发展分为口语-拼音文字、印刷媒介-电子媒介三个阶段,翻倍对应着部落时代、脱部落时代、重新部落时代。这种三段发展式的历史宏大叙事,不由得让人联想期得乐园-失乐园-复乐园这样宗教主题和黑格尔笔下绝对精神的发展模式。三、论述题(共计30题)1、什么是“宣传”?你认为它的存在是否具有合理性?参考P112-113答:拉斯韦尔把宣传定义为:“它仅指通过重要的符号,或者更具体一点但欠准确地说,就是通过故事、流言、报道、图片以及社会传播的其他形式,来控制意见。宣传关注的是通过直接操纵社会暗示,而不是通过改变环境中或者有机体中的其他条件,来控制舆论和态度。”宣传的四个主要目标:(1)激起对敌人的仇恨;(2)与盟军保持友好关系;(3)与中立者保持友好关系,并且尽可能与其达成合作;(4)瓦解敌人的斗志。2、你是否同意“美国大众媒体对中国进行妖魔化”的观点,为什么?参考P114答:不同意。因为:第一,美国的媒体始终把褊狭的资产阶级国家利益放在首位。美国舆论妖魔化中国的核心原因与美国大资产阶级的国家利益有着密切的关系,美国大资产阶级的国家利益就是美国对外扩张的霸权主义倾向和美国必须保持世界上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美国媒体妖魔化中国的短期目的和长远利益有以下四个方面:(1)破坏中美关系吓跑外国投资者;(2)转移世界公众对美国在世界范围内搞霸权和扩张的注意视线;(3)给日本军国主义大气,鼓吹“美日统治下的亚太和平”,鼓吹美日联合对付中国;(4)刺激亚洲国家跟随美国建立反华军事联盟。3、你认为知沟假说对我国的信息系统建设有何启示?P156答:知沟假说是指随着大众传媒向社会传播的信息日益增多,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将比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得信息,因此,这两类人之间的“知沟”将呈扩大而非缩小之势。总体来说,知沟现象的原因有两类,一是主观原因,由于社会经济地位的差异,受众自身的兴趣、能力与社会交往也有差异,而这些差异影响了不同群体对公共事务和科学信息的知晓;二是客观原因,即印刷媒体的目标受众是那些有商业价值的主流人群,适应它们的兴趣与接受习惯,所以社会经济地位较高者从为他们量身定做的信息中获得的知识多,而社会经济地位较低者则很难在其中找到适合他们接受水平的信息。知沟假说重点讨论的是不同阶层的受众对信息的认知,从宏观的社会结构出发,提出社会经济地位对媒体信息认知效果的影响。大众媒体是促进知沟加深的重要因素,媒体报道得越多的话题,越容易产生知沟现象,如果仅仅增加传播中的信息量,而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结构带来的传播技能和兴趣上的差距,不但无法消除知沟,反而会加大知沟。我国在信息系统建设建设上首先要重视大众媒体,大众媒体已经从原来的报纸、期刊、广播、电视转向网络,在巩固原有大众媒体的基础上,对网络的建设提高重视,不但是基本的网络建设,主要注入精力的信息的传递过程,将对公共事物和科学信息的传播趋向简练明了,选题上不要专注过高,减少大量的信息轰炸。31 在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带来的社会和地区不平衡现象越来越显著,呈现城乡差距大,东西差距大,人民群众受教育程度差距大等现象。这些也造成了我国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之间普遍存在“知沟”现象,比如,城市居民比农村居民,东部发达地区比西部落后地区,文化城度高的人群比文化程度低的人群,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方式和手段更多,速度更快,而他们所关注的焦点也不同。尽管电视媒体目前已基本覆盖全国各地,但是电视媒体突出的功能是娱乐,对缩小“知沟”的作用不明显。缩小这些差距,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文化水平是我国目前面临的重要任务,这给我国的信息系统建设提出了要求,首先,大力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同时,也要加大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力度,使农村居民能够得到除电视以外的更多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渠道,例如报纸,网络;其次,继续大力推进西部开发,使信息传播网络覆盖到偏远贫困地区;再次,努力提高全民受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使群众在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能力和水平方面的差距缩小。通过这些以及其他一些方式,逐步缩小我国的“知沟”现象。4、谈谈大众传播的基本社会功能答:1948年拉斯韦尔概括了人类传播的三项基本社会功能:1)环境监测。2)联系协调。3)文化传承。1959年赖特在继承拉斯韦尔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四功能说”,增加了“娱乐”功能环境监测功能主要指大众媒体能够向个人或组织提供关于环境变动的最新信息。其原始动机来源于安全需求,例如媒体报道灾难,犯罪,疾病等反常信息。联系协调功能主要指对社会内部各子系统之间进行沟通、协调,使之能够正常运作。例如信息的沟通,深层价值协调等文化传承功能不单指文化知识,更多是泛指人类学上所说的群体的一切行为方式的总和,包括社会角色、社会规则、风俗习惯等。娱乐功能1948年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又提出了大众传播的三项功能:社会地位赋予:大众媒介授予社会问题、个人、团体以及社会运动以地位,可以使个人和集体的地位合法化,从而提高其权威性。强制执行社会规范:大众传媒可以通过“曝光”某些背离公共道德的行为,发起有组织的社会行动。进行舆论监督。麻醉的负功能:大众媒体的报道有时也会起到误导公众的反作用。比如地位赋予会让一些投机取巧者赢得名利,强制执行社会规范也可能使媒体或大众站在道德制高点,压制个人的选择与自由。1982年施拉姆从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一般社会功能三个方面对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进行概括。指出大众传播能够开创经济行为。5.谈谈新媒体的传播对社会的影响答:从19世纪的电报、电话、电影到20世纪的广播、电视、卫星通信、计算机网络,直到21世纪初普及的手机短信、数码相机,以及web2.0的各种新型传播方式,电子媒介对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媒介技术正在改变着这个世界。提出“网络社会概念的卡斯特”认为:“技术就是社会,而且若无技术工具,社会也无法被了解或再现。”电子传播媒介使接触他们的人的身体所处的地点,不再与其在社会上的身份、地位相关联。网络传播进一步提供了隐去身份参与交流的条件。多数电子传播媒介是作为一种共享的场地或平台存在的,服务于人们同时获取信息的需要。作为一种最为广泛的公共领域,它造就了传统的口语传播和文字传播远难以达到的信息共享程度,特别是电视与网络媒体。多数电子传播媒介将原来属于各个社会层面内部的场景推到了前台,从而整合了信息系统。声调和画面,无论经过怎样的准备,一旦显现,情感、情绪的隐秘就不可能完全被遮蔽。公开与私下场合的模糊,使得社会对许多模糊的社会类别给予了更多的宽容。电子传播媒介能够绕开空间的隔离,不再使人们限制在一个给定的信息系统中。电子传播媒介融合不同的知识场景,打破学科的界限,也为学科间新的对话开辟了道路。31 电子传播媒介无形中创造着新的行为方式和道德准则。当人们通过电子传播媒介教会个社团相互了解时,也就改变了社会团体之间的界限以及群体的周边范围。当电子传播媒介使“距离”的意义消失时,人与人接近在道德上便是一种好的选择。这些看起来能够使得每个人同时成为传播者与接受者的新传媒或新传播方式,在人们通过它们自由获得任何信息和自由发表意见的同时,也意味着受到更大的、更精细的控制。在传播科技日益发达的当今,继续分别讨论印刷媒介以及广播、电视、电话、网络等电子传播媒介的意义正在减弱。所有的传播媒介将在数字化技术的平台上得到新的融合。新的传播媒介形态的不断涌现这种现象自身,构成了一种新环境。6、什么是全球化,它对我国的信息产业具有哪些影响?答:全球化不是一个抽象概念,我们每个人都能切身感觉到身边全球化的存在。全球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相互矛盾的两个方面经常并存。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国家主权与信息自由、传统文化和全球流行文化、民族身份和全球公司身份之间不断出现冲突。全球化就是随着社会和经济联系延伸到世界各地,世界上不同的人群、地区和国家间不断增长的相互依赖性。全球化对“民族国家体系”、“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国际劳动分工”和“世界军事秩序”起巨大推动作用。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不断融入到全球化的浪潮中,也成为世界文化产业的生产地和市场。全球化对我国的信息产业具有以下影响:1.中国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民族主义意识增强,对本地文化的认同与保护也更加自学,近年来的传统文化热、方言影视剧的热播。2.全球化促进了新个人主义的兴起。信息和人口的流动,使我们拥有更多的机会改变自己。今天,国人能更容易地通过互联网获得最新的信息。我们不仅可以通过大众传媒“感受”各种各样的异国风情和生活方式,也可以通过因特网“漫游”世界。3.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提高对时间和空间的社会意义产生巨大影响,资本流动、信息流动、技术流动、组织性互动的流动、影像声音等象征符号的流动,产生深远了的文化后果,使中国的文化在全球范围内流通加剧。4.全球性化同使得全球性信息传播系统发展,增进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在传统社会里,人们很少有机会接触到异民族文化,《西游记》等中国古代小说中对女儿国、君子国的描述,也都建立在想象和虚构之上。而今天,我们对地球上几乎所有国家和民族都不再感到陌生。充斥市场的外国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随处可见。同样,中国的文化输出和文化传播比重出有所剧增,使外界对揭开中国的腐化、落后、陈旧的认识面纱。文化交流和融合也是当今时代全球传播的一大特色。7、谈对大众传播生产过程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哪些?赵姝娜答:1963年德国学者马莱茨克在其《大众传播心理学》一书中提出了马莱茨克大众传播场模式,马莱茨克大众传播场模式应用了“场论”的研究思想。它是指从环境与物体的关系上去把握物体的特征及环境的特性。场论是勒温在研究群体动力学提出,已经发展成为社会科学的一种研究方法,强调环境内复杂的因素和变量相互之间的影响。大众传播场就是大众传播过程中诸种社会关系的群集和总和,他认为无论是传播者还是接受者的行为,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磁场”中进行的,而在与社会的互动中显示其传播的性质和作用。31 藉此理论,对大众传播生产过程产生影响的因素可以归结为:①来自社会环境的约束。社会道德规范、社会文化规范和法律起着控制和制约传播者的作用。②来自受传者的约束。群众的舆论反映出对传播者的态度。③来自媒介组织的约束。各种大众媒介组织的宗旨、所有制形式和政策不同,而所有这些,对传播者个人来说都是重要的环境因素。④来自工作群体的约束。大众传播者总是在一个群体工作,他的自由在某种程度上受到工作群体的规范和价值观的限制。⑤来自传播者的个性结构和自我形象的约束。传播者都有自己的人格意识和个性结构,要考虑自己的行为准则在公众中的形象。这些都是制约传播者如何进行选择和制作信息的社会因素。在这个模式中,马莱茨克认为,接收者心目中的媒介形象导致接收者对媒介内容的期望,因而可以认为这种形象将影响到接收者对内容的选择、感受和反应的方式。媒介的知名度和可信性是这一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⑥来自大众传播媒介技术的发展的影响,技术的革新和发展,是影响大众传播方式的重大因素。从纸媒到互联网,大众传播生产过程正从单向的信息传播走向包括信息反馈的双向过程。8、谈谈大众传播“议程设置论”的提出和后来进一步的研究答:美国学者麦库姆斯和肖提出。他们在实证研究中发现,在人们对社会公共事务中重要问题的判断与大众传媒的报道活动之间,存在着一种高度的对应关系:传媒作为“大事”加以报道的问题,同样也作为大事反映在公众的意识当中;大众传媒给予的强调越多,公众对该问题的重视程度越高。根据这种高度的对应关系,麦库姆斯和肖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形成社会“议事日程”的功能,传播媒介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公众瞩目的焦点和对社会环境的认知。假说后来发展为“认知模式”、“显著性模式”和“优先顺序模式”。该假说有以下一些特点:第一,传播效果分为认知、态度和行动三个层面,“议程设置功能”假说的着眼点是这个过程的最初阶段,即认知层面上的效果。第二,“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所考察的是作为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的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活动所产生的中长期、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主要着眼的是传播媒介的日常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活动所产生的影响。第三,“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暗示了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也就是说,传播媒介对外部世界的“报道”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一种有目的的取舍选择活动。传播媒介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报道方针,从现实环境中“选择”出它们认为重要的部分或方面进行加工整理,赋予一定的结构秩序,然后以“报道事实”的方式提供给受众。该假说的意义是:揭示了大众传播在人们的社会认知过程中的有力影响,对效果研究摆脱“有限论”的束缚起了重要作用。该假说认为传媒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关,为考察大众传播过程背后的控制问题(议程设置的政治、经济的力学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假说的不足点是只强调了媒介“形成”社会议题的一面,而忽略了“反映”社会议题的一面。9.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对信息在群体中的扩散分别产生什么影响?赵姝娜答:大众传播是一种信息传播方式,是特定社会集团利用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影、电视等大众媒介向社会大多数成员传送消息、知识的过程。这一定义仅指传播的单向过程,没有包括反馈。随着大众媒介的发展,大众传播将成为双向过程。大众传播在信息扩散中,具有舆论引导作用,大众传播通过信息的大量生产、复制和大面积传播,能够在短时间内将同类信息传遍整个社会,造成普遍的信息优势;同时,大众传播的信息具有公开性、权威性、显著性和直达性,在群体中,信息扩散速度更快,更易产生影响。虽然面临冲击,大众传播仍然在当今社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政治的和文化的。在政治方面:①大众传播可以为民主政治过程提供公开讨论的场所,使政治候选人为公众所知并传递不同的信息及意见;②从政者及政府机构可以通过合法手段,利用接近媒介的优势实施其权力。在文化方面:①大众传播是建构社会现实的一个首要的信息来源,并且能够使大众分享共同的文化身份;②占用民众大量的闲暇时间,比其他任何机构对文化环境的影响都更大。人际传播是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直接的面对面的信息沟通和情感交流活动。人际传播具有明显的社会性特征。人际传播的语言是具有社会性的语言。每个人都是信息的发出者,同时又是信息的接收者,即在影响别人的同时,也受到他人的影响。基于人际传播媒体形式的差异,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把人际传播划分为直接传播和间接传播两种形式。人际传播对信息在群体中的扩散的影响如下:31 ①人际传播能够有效地把信息传递给受体。由于人际传播是通过人际关系的运转进行传播的,传播者处于主动地位,有目的的、有针对性的进行信息传递,因而比较容易以情感打动对方,使接收者易于认同。所以,其传播效果要优于其他传播方式。②人际传播可以较快的速度获得反馈信息,促进传播活动的改善。由于人际传播无需经过传播媒体的中介作用,通过人际关系的直接交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即能迅速收到反馈信息,重新调整传播战略和方法。10.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角色可以分成哪些类型?结合这些类型,请评价中国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角色存在哪些问题。答:韦弗和维霍伊特在二分法的基础上,对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角色做了细致的划分。他们列出了4个职业角色——传播者、解释者、对立者和动员者。传播者的角色将新闻工作主要定义为以最快的速度将信息散布到最广大的受众处;解释者则主要调查官方声明、分析复杂问题、讨论国家政策;对立者则与官方与商业机构保持对立状态;动员者是20世纪90年代新加入的一个角色,与公民新闻运动的产生有一定关系,它希望媒体把自己也看做是公民的一分子,不做旁观者,动员公众,将媒体作为论坛,积极地参与公共事务讨论和解决。新闻从业者的职业角色是一个随着历史发展不断变化的意识形态,它为新闻从业者的工作提供了一套合理性的话语,它们与特定的历史背景是分不开的。中国自近代引入现代新闻事业以来,一直以救亡图强为己任,或者推动改革,或者启发民智,或者宣传鼓动,或者推动民主自由的实现。不论是站在政府一边还是站在政府的对立面,参与者的角色认知始终占据主导地位。随着媒体的商业化,中立者的角色逐渐出现,它对于参与者的主题先行式报道,是一个有益的平衡,至少有助于媒体更加向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同时,我们也要反思中立者角色存在的问题,积极地寻找其他的可能性。11、关于大众传播受众看法存在几种不同的观念,它们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答:从受众主动性的表述来看,大众传播受众看法主要存在5种不同的观念,分别是:a)选择性。受众可以在众多媒体内容间进行辨别和挑选,并有计划地使用。b)功利主义。这是使用与满足的主要观点。使用的主动性就表现在使用特定的媒体满足自己的需要。c)目的性。受众的使用不是随意的,而是受到明确的目的指引。特别是对于有计划地收视、订阅的受众来说,这一点尤其明显。d)抵制影响。受众可能意识到信息中的说服性内容,回避或者积极地降低这种影响,即人们所说的“顽固的受众”。e)参与。这是一种全身贯注的接收状态,受众参与度越高,越会积极地思考或反馈,把媒体内容与自己的实际相联系,甚至会与他人就传播内容继续拧讨论。相反,低参与度的受众则心不在焉,缺乏对传播内容的理解与记忆。12、什么是文化帝国主义?你认为外来文化会对本土文化产生不良影响吗,为什么?答:文化帝国主义可以这样定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信息自由传播为由,依靠强大的信息资源与媒体实力,大量向发展中国家输出文化产品和新闻,以达到重塑发展中国家人民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制度和身份,使之服从帝国主义阶级的利益。外来文化是指通过信息、文化、民族融合等途径把外国的文化引入中国,融中外文化为一体的新文化体系。外来文化是否会对本土文化产生不良影响不能简单的下一个结论,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对待外来文化。当本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冲击时,可能出现三种态度:第一种态度,是更爱自己的文化。当民族国家处于衰败时期,以自己的文化认同为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民族,并将外来文化和国家存亡联系起来,导致封闭排外。或者认为外来文化的任何优点,都是自己的文化里早已具备的。第二种态度,是崇拜外来文化,认为自己一切都不如人,这是过分崇洋。31 第三种态度,是以自己的文化为本,客观地审视外来文化,接受外来文化里有益于自己的成分。充分地吸收外来文化不仅不会使自己原有的文化传统中断,而且会大大促进自身文化传统更快更健康地发展。当民族国家处于兴盛时期,文化认同不仅强烈,而且也易于接受外来文化,从外来文化中吸收有益于自己发展的东西。这个时期的文化态度通常比较开放,宽容。这是一个日趋多元的时代,各种价值观、各种文化形态以及各种各样的信息,都在改变着我们,不论是中国新生代,还是那些提议不能让新生代姓“西”的人们。随之而来的,这样的现实格局也必将影响着我们的文化性格。我们不再像一百年的中国人那样闭关自守,妄自尊大,我们开始具有了睁眼看世界的能力,我们变得开放而包容,这正是一个文化多元时代应有的文化性格,也正是绝不同于以往那种文化性格之所在。传统文化当然是不能丢弃的,但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却必然决定于,它能否与现代文化、现代文明相互交融。面对一个日益开放的大世界,我们恰恰需要丢弃的是传统文化中以中庸、封闭、内敛以及小富即安、无为而治为特质的民族性格。我们面对的真正问题,不是如何一古脑地回到传统文化中去,这本身就忽视了文化应有的发展性。因此我们要面对的,是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意识相融合,培养一种真正具有这个时代的特征的文化性格。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它的与时俱进性,无此,难以代表最先近的生产力。因此文化本身就喻含了一种“化”的能力,化干戈为玉帛,化腐朽为神奇,化人为我,化外为内,化西为中。所以对于焦虑于姓“西”现象的人而言,换言之,对于中国未来文化性格的养成而言,真正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在一种开放、包容的胸襟之下,建立一种“化”的机制,这种“化”,是一种拿来,但更有一种扬弃。如果没有这一点,一味复古,我想既不可能阻挡外来文化的进入,也不利于现代文化意识的生长。13.第三人效果在现实中有何表现?影响第三人效果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答:“第三人效果”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戴维森于1983年提出,指的是人们普遍认为大众媒体对“我(们)”、“你(们)”不能产生影响,却能对“他(们)”产生影响。人们认为传播内容对他人的影响大于对自己的影响,这种媒体对他人影响较大的估计将导致他们采取某些行动。在现实中的表现有:在涉及一些公认的“有害”内容(色情、暴力、烟酒广告、赌博广告、极端言论等)时,第三人效果常常导致人们支持对其进行限制。对社会精英和把关人来说,第三人效果常会使他们过于谨慎,导致信息的审查和限制,对表达自由产生消极影响。此外,第三人效果还经常影响传播者对于传播效果的判断和决策。例如在地震发生时,决策者和传播者会低估群众的判断力,认为如实报道灾情将在群众中引起恐慌,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对信息进行了封锁。这就是第三人效果在现实中的一中反映。造成第三人效果的主要心理原因是为了提升自我,使自我感觉更良好。除了这个关键原因外,还有其他几个因素也会影响第三人效果出现的强弱程度:1.对讯息的评价会影响第三人效果。如果人们认为某讯息对自己不利,或认为受某讯息影响显得自己十分不明智时,他们会不承认讯息对自己的影响,却认为它将对其他人产生影响,比如电视暴力、色情内容等讯息。2.社会距离会影响人们判断媒体对他人的影响。在人们心目中,“他们”与“我们”的社会距离越远,差异越大,媒体影响的差距也就越大。3.个人的自我形象感知也会影响第三人效果。如果个人认为自己比他人受到更多教育,在某个问题上知识更为丰富,则第三人效果会更容易出现。4.个人的群体归属及自我卷入程度也会影响第三人效果。如果个人对某个群体认同度较高,且认为大众媒体对该媒体怀有偏见时,容易出现第三人效果。5.在集体主义文化中,第三人效果比个体主义文化中效果要弱。集体主义文化更强调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会让人认为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差距不大,从而不容易出现第三人效果。14.比较传播学管理学派和批判学派的不同特征(理论基础、研究核心、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研究立场)答:理论基础:管理学派崇尚实证主义,而批判学派大部分与马克思主义有一定联系。31 研究核心:管理学派是肯定现有社会体制,帮助掌权的机构更好地进行社会控制;批判学派是通过理论实践,否定现有体制,解放大众。研究方法:管理学派把理论定义为可以用数学加以验证的经验命题的体系;批判学派认为理论研究必须是整体的,要联系整个社会实践。研究视角:管理学派把学术研究看做是一种社会分工,只是一种简单的认识活动,并不需要考虑理论对整个人类生活的影响;批判学派认为理论研究应该是历史的,要结合具体的历史环境做出判断。研究立场:管理学派对社会的科学研究可以做到价值中立,理论本身是客观的,忽略了理论与特定群体之间的复杂关系;批判学派认为理论和价值不可分割,必须对研究着自己的立场保持批判性和反思性,不能盲目地以客观中立自居。15、属性的议程设置假说(议程设置的第二层)与铺垫理论有何异同?答:(1)属性的议程设置假说(议程设置的第二层)理论是:在某一则新闻中,不同的属性一起又构成了重要性的排列等级,比如一则新闻中写进哪些内容省略哪些内容、强调哪些细节弱化哪些细节、支持或反对某种做法等。这些属性衣服在对象议程上,共同传递到公众那里,从而影响公众对某一事件特征的认知。议程设置的第一层传递的是对象的显著性,第二层传递的是属性的显著性,因此,麦库姆斯也将议程设置的第二层称为“属性议程的设置”。属性议程不仅可以影响受众对议程某一特征的重视程度,还会反过来影响对象议程的显著程度。也就是说议程设置的第二层会影响议程设置的第一层。研究发现,除了报道频率和数量会引起人们对某一问题的关注外,关于某一问题的报道风格(tone),也会影响人们对该问题的关注。麦库姆斯将这一效果称为“引人注目的论据”。即在同一类问题中,从性、冲突等“引人注目的论据”角度来报道(第二层)要比从其他角度来报道更容易引起人们对该问题的注意(第一层)。总结起来,传统的议程设置研究的是媒体对象议程向公众对象议程的传递,议程设置的第二层研究的是由媒体属性议程向公众属性议程的传递,在这两层之间,媒体的属性议程还会影响公众的对象议程。(2)铺垫效果理论:艾英戈等人把电视新闻的铺垫效果定义为:“通过唤起对某些问题的注意,并忽略另外一些问题,影响观众对政府、总统、政治和公职候选人进行评价的标准”。这一理论认为:人们不会对所有的事情保持专注,注意力具有高度的选择性。其次,人们在判断时,一般不会经过全面的分析,而是更喜欢试探式分析——比如直觉和常识。试探式分析的一种形式就是依据最容易得到的信息作出判断。大众传媒恰好是现代社会中公众最容易获得的信息资源。因此,如果某个观众最近经常看到外交方面的报道,这个信息在记忆中就会处于活跃状态,成为最容易获得的信息。如果这时恰好要他投票选总统,这一新刺激就会激活他对于相关新闻的记忆,他就容易把总统与信息联系起来(尽管这种联系可能是无意识的)。上述过程造成在对总统作总体评价时,总统在外交方面的表现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而其他方面就可能被忽略。铺垫作用所涉及,电视新闻不仅可以成功地告诉人们“想什么”,而且可以成功地告诉人们“怎么想”。关于铺垫作用与传统议程设置理论的关系,韦弗等人认为议程设置与铺垫效果是两个不同的过程。议程设置关注问题排序从媒体到公众的传递(想什么),而铺垫效果更关注的是议程设置的后果,个人意见形成过程(如何想)。同:都是大众媒体,通过制造信息环境,影响人们关于世界的想象的作用理论基础。在这两种理论的作用下,大众媒体能够“润物细无声”、“鱼儿不会注意水”一般,影响受众对世界的看法。异:(书上没有明确的比较,只能把所有的关于这两个原理的文字整理出来,大家自己思考发挥吧)16、你认为“网瘾”的概念是否合理?造成这种社会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根据使用与满足理论,从个人的角度来看,媒体的使用是一种功能性行为,由于我们紧张、对环境不确定、遭遇不顺或者孤独而产生某种动机,而接触媒体则能满足这些需求,使个人得到放松、了解环境、逃避不愉快的经历、进行社会交往(现实的和替代性的),保持平衡。互联网给人的满足来自于三个维度:媒体使用过程中的体验带来满足;媒体内容带来的满足;社会性的满足。31 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2005年以来,中国的大众媒体上掀起了一股讨伐互联网的潮流。各种青少年因网络犯罪、上瘾的媒体报道经常成为网络存在不良影响的证据,政府对网络的监管措施也更加严格。但是严格地说,迄今为止并没有任何有说服力的科学证据说明互联网是这些不良后果的肇事者,它更像是一只社会问题的替罪羊。目前对所谓“网络成瘾”的研究主要来自心理学界,它又把“网络成瘾”成为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网络成瘾障碍、强迫性网络使用等。但是对于什么是网络成瘾,并没有一个普遍认可的界定。但是,目前的临床心理学研究和上网行为的病理研究并没有考虑社会因素。从互联网使用动机的研究中,可以看到,如果在现实中缺乏社会的满足,就会转向网络或其他媒体。因此互联网使用与其说是“上瘾”的原因,还不如说是一个中介变量,因为上网行为离不开社会环境。很多使用者之所以沉溺于上网聊天或网络游戏,主要原因是为了满足现实生活中的社会交往缺失而产生的需求。我们很少担忧看书成瘾、看报成瘾、看戏成瘾,但是却在电影产生后就不断地对电影、漫画、电视、互联网等的“上瘾”现象担忧。这里面既有着印刷文化对视觉文化、电子媒介文化的偏见,同时也有家长和教育部门为了逃避责任和降低认知不协调等方面的原因。尤其是媒体大量报道少数非随机的奇闻轶事,容易以偏概全地让公众产生错误的印象,。有不少报道发现犯罪青少年因为上网或玩电子游戏而越轨,就得出互联网会导致青少年犯罪。这种混淆因果的逻辑就像人因为要吃饭而导致犯罪,从而推导出吃饭会导致犯罪一样荒谬。对青少年使用互联网的调查发现,互联网的使用并没有造成青少年学习成绩、体育锻炼、人际交往时间的明显变化。只要为青少年提供一个健康的生活学习环境,网络并不会造成不良影响。17、在网络条件下,议程设置理论会失效吗?为什么?答:首先解释一下议程设置理论。简单的说,议程设置是指新闻媒体“并不能成功地告诉人们怎么想”,但是却能够告诉人们“想什么”。大众传播媒体报道量越大的问题,越容易被公众认为是当前最重要的问题。议程是指在某一时间点,按照重要性等级进行传播的一系列问题。议程中的某个问题的相对重要程度,可以被称为问题的显著性。议程设置过程描述了某个问题由媒体议程向公众议程传递的过程。一些网上的争论、揭丑和“网络名人”经常见诸大众媒体,似乎给人一种印象:公众议程正在影响大众媒体议程,,传统的议程设置理论不再适用于网络。这种看法可能在一些问题上成立,但是在目前的条件下,做出这样的结论可能尚早。首先,这里对公众议程存在误解。议程设置理论中所说的公众议程是通过民意调查得出的普通公众的议程,目前中国的上网人数虽多,但还没有达到大多数人都以网络作为主要信息来源的程度。其次,网络上经常被拿来做例子的时事件,也只是部分网络用户关注的话题,比如像“芙蓉姐姐”,最早只是北京几所大学的学生关注,“韩白之争”也只是文学圈内的争论,如果没有大众媒体的报道,很难成为公众普遍关注的对象。因此,与其把大众媒体对网络议题的报道看做是公众议程影响媒体议程,还不如把这一过程看作是其它信息源对大众媒体议程的设置。中国记者任务较重、竞争激烈、普遍年轻化。这一群体缺乏信息来源和新闻线索,网络成为他们获取信息最简便、快捷的渠道。因此,网络上的风吹草动容易被记者关注,最终影响其他公众。在一个民主的国家中,媒体议程一般都来自于部分公众的议程,网络只是部分群体议程的表达渠道,它并没有改变整个制度结构,所以目前我们还不能说,在网络条件下会出现公众议程影响媒体议程的情况。但是网络确实对大众媒体的议程设置造成了冲击,它的表现不是设置方向发生逆转,而是大众媒体设置普遍性议程的能力下降。而这正是议程融合要讨论的问题。议程融合理论说明了,只要受众愿意接受并寻求大众媒体的引导,大众媒体仍然会产生强大的议程设置效果,议程设置效果本身并没有消失。18、什么说电视的培养与主流化是一种社会控制?答:31 培养分析理论最早是格布纳和格罗斯在1976年提出的。它的背景是电视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电视伴随我们一起成长。“培养”是一个来自农业种植的暗喻。它把电视讯息看做一个整体,认为不同的节目类型中都有一些持久不变的内容模式,反复灌输给受众。天长日久,影响受众对现实的感知,甚至塑造其思维方式。研究发现,在某个特定的人群中,看电视越多的人,对现实的感知就越容易与电视中最普遍的和反复出现的讯息保持一致。由于电视对现实做出不忠实地再现,长期培养将导致重度观众与轻度观众的现实感知产生差异,这种差异被称为培养差异。该理论认为,电视最大的效果不是使我们的态度和行为发生变化,而是使它们保持稳定。培养分析并不认为电视具有不可抗拒的强大影响,但是却认为它在塑造我们关于现实的共同观念上具有累积的影响。深入地看,培养理论又是一个关于社会控制的理论,它描述了居于主导地位的群体(社会精英)是如何通过商业体制——“没有宣传家的宣传”实现其整体利益的。在长期的培养中,电视观众不知不觉地将这些对社会精英有利的观念内化,与他们越来越一致。可以看出,培养分析并不是一个价值中立的理论,它具有批判理论的特征。20世纪八九十年代后,培养分析已经转向更一般的“主流化”研究。在与其他学者的讨论中,格布纳等人提出了电视的主流化概念。主流化研究是培养分析研究的转向。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主流化并不意味着向人口中大多数人靠拢,而是向居于统治地位的社会精英所设定的意识形态靠拢,它是便于顺利统治而制造的“主流”。研究显示,电视的主流化过程并不是简单地把不同群体向他们的中间位置拉近,而是共同向着更保守的方向运动。研究表明,电视中的暴力不但是娱乐,而且导致人们更加恐惧和不信任。这种不安全感会导致威全主义,1991年、1995年对西班牙儿童的调查发现,青少年中的重度观众更容易表现出威权主义的信仰,并支持威权主义的立法建议,比如他们赞成“政府应该做正确的事,即使多数人不同意”这样的看法。这说明电视暴力最终是为统治者服务的。电视对于边缘群体的表现,最终的结果也是有利于统治者。把科学神秘化的倾向将更加有利于统治者的“愚民”政策,便于社会控制。因此,格布纳提出了著名的“电视的3B”来描述主流化的控制过程。他写道,电视模糊了(blurring)由于文化、政治、社会、地区和阶层等产生的差异,使人们的态度混同于(blending)电视的主流,并使主流屈服于(bending)电视的政治和经济任务及其服务的体制。从电视的培养分析和主流化理论可以看出,电视的培养与主流化是一种社会控制。19、你认为影响受众的媒介使用动机的因素有哪些?答:使用与满足研究与效果研究之间最大的差异,在于它不是站在传播者的角度讨论大众传播的影响,而是站在受众的角度,从动机使用的方向探讨受众对媒体的使用。按照卡茨等人的定义,使用与满足关注的主要问题是:由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产生了需求,这种需求又导致了人们对大众传播或其他信源的期待,这种期待引起了不同类型的媒介接触(或者其他行为),其结果导致需求的满足和其他后果。根据使用与满足的研究,对受众的媒介使用动机归纳为:(1)获取信息,了解日常生活信息,认识外部世界;(2)休闲娱乐,满足精神和情感需求,感情释放;(3)学习知识,自我评估,拓宽视野;(4)社会接触,人际交往;(5)阅读本身带来的满足,或强迫性习惯。使用与满足理论的核心假设是受众具有主动性。学界对于受众主动性有5种不同的表述:(1)选择性;一个媒体是否被选择,取决于两个因素:使用回报的期待和费力程度。我们对使用它的回报期待越高,获得它的费力程度越低,它就越容易被选择。(2)功利主义;这是使用与满足的主要观点,使用的主动性就表现在使用特定的媒体满足自己的需要。(3)目的性;受众的使用不是随意的,而是受到明确的目的指引。特别是对于有计划地收视、订阅的受众来说,这一点尤其明显。(4)抵制影响;受众可能意识到信息中的说服性内容,回避或者积极地降低这种影响,即人们所说的“顽固的受众”。(5)参与。受众参与度越高,越会积极地思考或反馈,把媒体内容与自己的实际相联系,甚至会与他人就传播内容进行讨论。受众的主动性对媒体的使用动机产生着多方面的影响。使用与满足的预期---价值理论也强调了受众期待对动机的影响,帕姆格林从受众的媒体期待和评价角度,对使用动机类型进行了分类。这种分类说明,对媒体是否满足我们需要的期望影响着媒体的使用行为,同时也影响着我们使用媒体的主动性。31 从“预期---价值”的角度讨论使用满足中的使用动机,可以发现媒体使用动机与个人社会的需求和社会心理的需求之间的关系。个人的需求产生于复杂的心理机制,虽然外界条件会制约个人的主动性和使用动机,但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媒体的使用者仍然具有相当的主动性。因为即使外部环境起到很大作用,也不能排除内在需求的存在。特别是外在环境决定论无法解释固定接收、重复接收或忠诚度的问题。麦圭尔认为,人的使用动机可以从个人心理需求找到依据,他将使用动机分成四个维度,分别是:认知—情感、主动—被动、保持—成长、内部—外部。这些维度进行组合,就可以将使用动机的心理来源和结果列成一个包含16个项的矩阵。麦圭尔的动机矩阵全面清晰地概括了人们媒体使用需求的社会心理根源,从社会心理的角度解释我们的使用动机,这说明个人的需求离不开与他人的互动。卡茨等人也提出,我们使用大众传播的需求与满足并不完全是由个人决定的,它有着复杂的社会根源,有5方面的需求都来自于社会情境:(1)社会情境产生紧张与冲突,导致人们产生降低压力的需求;(2)社会情境导致人们意识到某个问题值得关注,产生环境监测和信息方面的需求;(3)社会情境导致个人在现实环境中无法满足某种需求,需要使用媒体替代性地满足社会交往的需求;(4)社会情境使某种价值得到重视,为了确认和强化这种价值,人们使用媒体;(5)社会情境导致人们对某种熟悉的媒体内容产生期待,为了维持群体成员的资格,人们使用媒体。20、什么是“公共领域”?你认为互联网上的BBS能称之为公共领域吗?答:国际大师级学者哈贝马斯在他的著作《公共领域及其结构转型》中探讨了公众意见的产生与变迁,在书中创造性地发展了这个概念,并结合历史,描述了他心目中曾经短暂存在过的这个理想时期和它的消亡过程。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的形成并不是一个普遍的过程,它产生于封建社会末期,宫廷权力衰弱,市场文化逐渐兴起的西欧。在一种开放的私人小群体中,人们在身分平等的基础上,理性地交流彼此的观点。在它们的影响下,形成了“公众意见”和带有自治性的,独立于行政国家和市场的“市民社会”。公共领域的前提是自由参与,它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一些出版物和报纸把市民阶层的私人成员联系在一起,逐渐造就了“公众”这样一个理性的群体。他们在考虑问题的时候,不仅仅局限于自己的权利,同时还本着理性的、“大公无私”的立场参与公共问题的讨论。如果不局限于公共领域的特定历史形态,把它看做是一个“理想类型”的话,只要是能够贯彻自由、开放、平等、理性精神的,独立于国家和市场,由公民参与的论坛,都可以被称为公共领域。它既可以是面对面的聚会,也可以是在此基础上代替直接交流的各种媒体。但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尤其是19世纪末以后,公共领域出现了转型和衰落。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垄断和经济危机的出现,国家被要求干预私人领域,承担更多过去所不具有的功能。另一方面,从生产组织到家庭等传统的私人领域,变得越来越公共化。这两种趋势,使国家与社会融合在一起,存在于它们间隙之中的公共领域失去了立足之地。简而言之,市场的垄断和国家职能扩在两个因素,导致了公共领域的转型。按照哈贝马斯的观点,虚拟社区带来公共参与的可能性,很可能形成一个公共参与的讨论空间,形成公共领域在当代的复兴。BBS是互联网上虚拟社区的一大主要形式,从概念上来看,公共领域是由私人集合而成的公众的社会生活领域,而BBS就是一群人通过计算机网络彼此沟通,集合在一起的一种社会生活领域,网民自由参与。互联网本身所倡导的自由平等理念,使得BBS具备公共领域所要求的平等、开放、理性批判、服务而非管理四大特征成为可能。平等指由于虚拟身份排除了社会地位的干扰;开放指对于进入BBS几乎没有什么限制;理性批判指BBS更多是针对话题而非个人之间情感,从而使许多分析、评论涌现;服务指BBS维护人员主要是保证BBS正常工作而不是一道讨论,也很少干预讨论。然而,实际上互联网的对话并不完全允许平等的参与。为了进入电子公共空间,公众必须拥有电脑,掌握必备的电脑操作技术和知识,以及一定的资金等。而理性的对话,也常常因为网络的虚拟身份而无法实现,一些威胁式的攻击他们或他人的行为,这种非理性的,甚至危险的对话使得许多BBS在特定的时候不得不关闭某些对话的渠道。同时,在特定的市场情况下,BBS的运营还要受到互联网内容监管部门的干预,无法达到自由、平等地参与,所以BBS并不能完全达到哈贝马斯的理想的对话情境的要求。总之,网络上的对话似乎是悖论式的:一方面,网络不能够形成一个理想的对话情境;另一方面,网络文化中本身又具有深厚的对话文化,这使得网络对话有可能演变成民主对话。毫无疑问,对话是互联网的核心,但是在目前,我们不能确定地断言这种对话能够带来公共领域的复兴。31 互联网作为一个仍然在不断发展的新事物,我们不必强求在短时间内就其对公共领域的影响做出完全解释。同时,我们也不能简单地断言互联网会带来公共领域的复兴或衰竭,而是必须对其进行实证考察,从多元的视角认真剖析网络对于公共领域的各项构成要素所带来的影响,并综合考虑其发展的社会环境,才能做出较为贴近现实的判断。21、你认为知沟是社会结构造成的还是个人兴趣造成的?为什么?王鑫阳答:我认为主要是因为社会结构造成的。所谓的“知沟”就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系统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同的群体或个人之间所形成的知识差距。总的来说,原因可以分成两大类,一是主观原因,受众自身的兴趣、能力与社会交往影响了不同群体对公共事务和科学信息的知晓;二是客观原因,即印刷媒体的目标受众是那些有商业价值的主流人群,所以社会经济地位较高者获得的知识多,社会经济地位较低者则很难在其中找到适合他们接受水平的信息蒂奇诺等人总结了几个可能的原因:一、传播技能。受教育程度高的人具有较大的阅读量和较强的理解能力,这有助于他们对公共事务或科学知识的获取。二、信息储备,或从先前的大众媒介接触与正规教育渠道得来的现有知识。当某一话题在大众媒介出现时,那些见多识广的人注意这一话题的可能性更大,也更容易理解有关内容。三、相关的社会交往。教育通常意味着日常行动圈子较大,参与更多的社会团体,人际交往更多,由此扩大了与他讨论公共事务话题的机会。那些积极的、社会整合程度较高的个体更专注与创新,起接受创新的速度也更快。四、对信息的选择性接触、接受和记忆。主动接触与受教育程度的关系通常比其他变量更为密切。希尔斯和弗里德曼认为根据态度作出的选择应称之为由教育程度差异造成的“事实上的”选择更为合适。但选择性接受与记忆,可能是态度与受教育程度综合作用的结果。人们往往以符合既有信仰与价值观的方式解释、记忆信息。五、发布信息的大众媒介系统的性质。美国传播学者蒂奇纳、多诺霍和奥利恩最早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他们指出,"当一个社会体系中的信息流量增长时,那些受过较好教育,具有较高社会经济地位的人们比教育较少、地位较低的人们更好地吸收信息。在现代信息社会里,"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低者更快更有效地获得和利用信息,因而,大众传播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信息格差和知识格差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也就是说,现存的贫富分化的经济结构决定了信息社会中必然存在两种人,一种是信息富有阶层,一种是信息贫困阶层.由于经济贫困者在已有知识的存储量上,在获得最新传播技术等方面处于明显劣势,随着时间推移他们与富有者之间的信息格差必然越来越大,而信息格差必然会变成知识格差.知识格差最初表现为学龄前教育程度的差异,进而表现在校学习成绩的差异和高等教育升学率上的差异,最终会表现为职业,收入和社会地位上的差异.信息格差和经济格差理论认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大众传播的内容和形式更有利于经济富有阶层,而不利于贫困阶层.因而大众传播越普及,传达的信息越多,两者之间的信息,知识和社会地位上的差距也就越大在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带来的社会和地区不平衡现象越来越显著,呈现城乡差距大,东西差距大,人民群众受教育程度差距大等现象。这些也造成了我国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之间普遍存在“知沟”现象,比如,城市居民比农村居民,东部发达地区比西部落后地区,文化城度高的人群比文化程度低的人群,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方式和手段更多,速度更快,而他们所关注的焦点也不同。尽管电视媒体目前已基本覆盖全国各地,但是电视媒体突出的功能是娱乐,对缩小“知沟”的作用不明显。所以说我认为知沟主要是社会结构造成的。22、电视暴力研究的结论对电视的制作有什么启示?耿芸31 答:20世纪90年代后,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了暴力节目与观众攻击性态度和行为之间可能存在着很强的相关性。在长期的研究中,学者们逐渐确立了一些解释电视暴力内容与受众攻击行为间关系的概念与理论,它们分别是净化、示范或社会学习、唤起、抑制解除、脱敏、铺垫(启动)、培养。通过以上研究结论,我们在电视制作中应加以改善修正。1.内容分级。美国《1996年电信法》规定电视机都必须装备一种“V芯片技术”,以配合电视节目分级。“V芯片技术”可以使父母限制孩子收看他们认为“儿童不宜”的电视节目或登录互联网站点。美国电视节目分4个级别:一般观众(TVG)、父母指导(TVPG)、父母特别注意(TV14)和成年观看(TVMA),体育和新闻节目是例外,不用评级。另外,对于儿童还有两个更细的级别:所有儿童观看(TVY)和仅限大龄儿童观看(TVY7)。电视内容分级是许多国家都已经采取的一种控制电视的通行做法,包括“以年龄分级”和“以内容分级”,前者以收视对象的生理年龄作为分界的评断标准,由电视公司在所传送的节目中标明分级讯号,限定收视年龄。后者则是一种描述性的分级方式,在分级讯号中显示将出现的特定内容代或标志,如加上性、暴力、粗口等标记,使家长能够根据这些特性判定是否适合孩子观看。“内容分级”保留了家长依据其不同价值观、信仰及适度信息进行判断的自主权,容易获得统一的标准。此后,许多国家相继采用了电视分级制与V芯片技术结合的手段来控制电视暴力内容的传播。中国目前还没有将这一技术引进电视,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业界也采取同样的方式或更好的方式保护儿童免受暴力内容侵害。2.作为电视媒介的管理机构,广电部门的相关政策加强了对电视内容的审查,可以有效监管电视媒介的传播行为。2004年,广电总局下发通知,要求全国所有电视台在观众收视最为集中的黄金时段,不得播放渲染凶杀暴力的涉案题材影视剧,而代之以适合青少年观看的优秀影视剧。广电总局的这一做法是应广大家长观众的意见和要求推出的,也是广电总局开始实施的净化工程的一部分。通过这项措施,一方面可以净化银幕,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另一方面也是要起到政策调控的作用,引导制作方控制这类影视剧的产量,刺激他们生产题材更加多样、健康向上的作品。凶杀暴力题材的电视剧不能在黄金时间播出,使电视屏幕能够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一个纯净的文化空间。23、什么是受众的主动性?你认为受众在媒介的使用中具有主动性么?为什么?耿芸答:(一)拜欧卡对讨论受众主动性的文献进行了归纳,发现学界对受众主动性共有5种不同的表述:(1)选择性。受众可以在众多媒体内容间进行辨别和挑选,并有计划地使用。(2)功利主义。这是使用与满足的主要观点。使用的主动性就表现在使用特定的媒体满足自己的需求。(3)目的性。受众的使用不是随意的,而是受到明确的目的指引。(4)抵制影响。受众可能意识到信息中的说服性内容,回避或者及基地降低这种影响,即人们所说的“顽固的受众”。(5)参与。这是一种全神贯注的接收状态,受众参与度越高,越会积极地思考或反馈,甚至会与他人就传播内容进行讨论。(二)受众在媒介使用中具有主动性。从遥控器、录像机、有线、卫星,以及各种新的录制、存储和重放技术,到今天遍及全球的高速电子信息网络,传播技术的发明和应用,使传统的受众角色——被动的信息接受者、消费者、目标对象将终止,取而代之的是搜寻者、咨询者、浏览者、反馈者、对话者、交谈者等诸多角色中的任何一个。自从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的互动(或交互)技术的出现后,受众的介入、反馈、选择、接近和使用媒介的能力明显强化,为受众提供了在更大范围内参与传播和进行交流的可能性,尤其是咨询型和对话型受众的出现,意味着受众主动性的恢复和增强,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互动技术所提供的可能。但是与此同时,交互性本身的潜在吸引力有多大,或者说是否有足够多的需求支撑互动网络的运转,仍然是非常不确定的。交互性表现为多种不同的形式,包括游戏、远程、信息查询等等。它虽然动摇了以往的受众经验,使受众经验多样化,但它仍然不是传统上人们所熟悉的“观看式”大众媒介的替代物。就是互动媒体完全投入使用,很大程度上也将从属于社会实践,从属于既有的对这一类技术的解说。24、你是否同意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批判?为什么?王媛媛答:(这个是否同意这个大家自由作答,我的观点是不同意)31 法兰克福学派是由德国的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构成的学术团体.成员都是高级知识分子类型的人物,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在本质上本来就是有差别的,大众文化注重的是娱乐消遣和享受,而法兰克福学派则以相对冷静和学院派的保守风格批判大众文化是被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创造出来的,文化产业,是缺乏反思性,在艺术方面缺乏了文化艺术的(光韵)以及神秘感和距离感,因而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持否定态度。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大众文化已经丧失了艺术应有的真实性和认识功能。现代大众文化虽然有着极其逼真的外表,但批判性、超越性维度的丧失决定了其本质的虚假。本质虚假的大众文化不但不具有艺术的认识功能,而且还在真实的外衣下实施对大众的欺骗,从而成为意识形态的工具,成为社会统治的帮凶。从表面上看,现代大众文化确实向大众提供了以前的艺术形式无法比拟的真实性。如现代摄影技术使电影和电视在图像上具有妙肖原物的逼真性,包括细节上的一览无余。现代录音技术使无线电和有声电影、电视剧提供的声音的逼真性也足以迷惑大众的听力。所以,在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文化工业中,几乎没有什么东西不能被再现出来,大众文化产品能够把社会生活的图画巨细无遗地展现在大众面前,比如“在云端飞翔的飞机的最时髦的照片,移动的机器的灿烂的灯光,经过仔细挑选的普通人的长满皱纹的额头”‘附’等。大众文化的这种逼真性使它已经大大超越了传统文化艺术的势力,并在人们文化娱乐生活中占据着绝对统治的地位。真实的东西不一定非得有逼真的外表,而极其逼真的外表之下却往往掩藏着虚假的本质。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大众文化就是这样,它的逼真的外表之下掩藏的是本质的虚假,其原因在于现代大众文化已经丧失了对社会生活的批判与超越。现代大众文化完全致力于物质的真实,它和现实生活之间已经没有距离,所以它不再具有高于现实的精神性和超越性,而变成了纯粹的物质、商品了。美学的真理在于艺术对现实虚假的揭露和批判,当大众文化丧失了对现实的反思和否定而仅仅成为现实的复制品时,其艺术真实性也就丧失了。丧失了艺术真实性的大众文化追求物理的真实和细节的真实。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家认为,对物理真实和细节真实的追求反映出现代大众文化“信息化”的特征。信息化就是注重细节不顾总体,注重表象不顾本质,注重事实不问原因。信息化的大众文化虽然不断地向大众提供大量的信息,告诉大众生活中发生的许许多多的真实事情,但它并不告知大众他们的真实生存境遇,也不对异化的社会现实做出反思,因而信息化的大众文化在客观、真实的表象下面掩盖的是歪曲和虚假。法兰克福学派认为,信息化的大众文化除了能满足大众的好奇心外,并不具有真正的认识功能。(这点可以扩充来说:当人们乘地铁上班时,一份报纸可以帮他们打发一段无聊的乘车时间。当人们吃饭时,电视上的画面让他们的眼睛有个停留和专注的地方。他们不求什么高雅的艺术性,也不想对什么事情做出多么深刻的思考和评判,他们只是需要有些新奇的东西能引起自己的注意,需要有些东西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能给自己带来消遣,让自己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什么事情在发生,使自己与生活的这个世界保持沟通和同步,使这个世界对自己来说不再显得陌生。可大众文化产品真的能带给人们真实的信息吗?好奇心真的能让大众对这个世界有真正的理解和认识吗)综合上面几点,法兰克福学派认为,大众文化在真实的外表之下对大众实施的是一种实质的欺骗,因而,大众文化并非大众的文化或为了大众的文化,它是自上而下强加给大众的,它真正代表的是政治统治者和经济统治者的利益和趣味,它是欺骗和奴化大众的工具,是社会统治的帮凶。法兰克福学派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大众文化的虚假性和欺骗功能的揭露和批判是非常深刻的,其巨大的理论贡献不容抹煞,但同时必须指出的是,该学派的理论也有极大的片面性。该学派完全否认了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大众文化的认识功能和启蒙功能。我们今天应当以尽量客观的态度,对该学派的大众文化理论作出公正的评价。转文化批判理论对大众文化进行了无情的批判,认为大众文化是一种成为“商业囚徒”的文化,它毁灭了文化应当具有的独特性和创造性,必定会导致形成兼具欺骗性和操纵性的意识形态。大众文化是时代的必然产物,而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显得过于高傲和偏激,它所倡导的“精英文化”早已陷入了艺术的空想和浪漫主义的审美“乌托邦”,完全忽略大众文化对社会和民众带来的积极作用,用独断论眼光去审视大众文化。虽然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批判思想存有一定的缺陷和局限性,但它有益于我们判明大众文化发展中可能暗含的种种弊端,引导大众文化的健康发展。31 25、媒体组织的目标是什么?他们之间是如何互动影响的?(张君)答:媒介组织的三大目标包括:大众传媒的经营目标,大众传媒的宣传目标,大众传媒的公共性与公益性。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必须分类论述,因为当代的媒介组织分为以美国为代表的私营媒介组织、以欧洲为代表的公营媒介组织和以中国为代表的国营媒介组织。每一种媒介组织类型的偏重点不一样,私营的以经营目标为主,公营的是公共性和公益性为重,国营的是以宣传为本。当然每种类型绝不是只简单的以一种目标来运行媒介组织。都是在主要目标的基础之上兼顾其他。还有就是没有另外两种目标的实现,主要目标要想实现也是很不现实的!(以上答案是本人从网上找的,具体的大家可以参考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具体的页码我忘了。应该是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那一章吧。)26、你认为麦克卢汉是个技术决定论者么?为什么?王苗答:(1)麦克卢汉最著名的一个论断是“媒介即讯息”,这里所说的媒介是指讯息在某种载体上呈现出来的特殊格式,他认为,这种呈现格式才是真正的讯息,影响社会。它真正想表达的意思是任何一种媒介——即人的延伸——都会创造出一种全新的环境,对“整体的心理”和“社会的复合体”产生影响。媒介的影响在于引入了一种新的尺度,不同的内容呈现格式改变了人们感知世界的方式和理解环境的框架,最终影响了人们的交往方式。(2)麦克卢汉极力反对“媒介是中性的,无所谓好坏,内容决定着媒介影响”的常识。他认为,不是人在使用媒介,而是媒介在使用人,在麦克卢汉笔下,媒介不是一个单纯的工具,它具有某种自治性,当我们使用某一种媒介时,不由自主地形成了对它的依赖,按照该媒介所规定的框架和感觉方式来感知世界,一个时代的主导性媒介塑造了这个时代大多数人的行为方式,进而影响着社会的所有方面。(3)技术(媒介)决定论本身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硬媒介决定论指信息系统对社会具有必然的,不可抗拒的影响。软媒介决定论指的是媒介提供事件产生的可能性,事件的状态和影响市诸多因素的结果,而不仅仅是信息技术的结果。硬煤介决定论具有牛顿主义科学观的特征,这正是麦克卢汉要反对的。麦克卢汉所主张的是一种普遍联系的,系统的媒介作用模式。其实也就是软媒体决定论。综上,麦克卢汉是一个技术决定论者。27、传播流研究存在什么不足?王苗答:传播流即大众传播的信息通过人际网络或直接流向大众的过程,是大众传播效果的一个理论成果。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大众传播短期内对个人所造成的认知、态度和行为方面的外在影响。传播流研究发现,大众传播不像大众社会理论所说的那样从大众媒体直接流向个体,而是经过人际网络(意见领袖)的过滤后,再传递到个人,这一过程被称为两(多)极传播。拉扎斯菲尔德等人进行的“人民的选择”社会调查研究最早提出了这个假说,同时他们通过设计周密的定量调查,得出下列结论:大众传播在改变选民的行为方面几乎没有什么效果,它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强化选民的政治既倾向上。传播流研究主要进一步探讨了大众传播的信息是如何通过意见领袖流向个体的,个人影响的流动路线是什么,这些意见领袖具有什么特点,他们是如何影响其他个体的,意见领袖与大众传播具有何种关系等问题。通过研究发现,意见领袖具有以下特点:1)意见领袖与被影响者基本属于同一阶层。意见领袖都与追随者具有相似的政治经济地位,通常都属于家庭、朋友和同事等同一个初级群体。(2)一般来说,意见领袖只在某些特定领域上具有权威性。现代社会,意见领袖一般只在一个或几个领域能够为他人提供建议,而且这种权威性是相对的,只要被影响者承认意见领袖的建议具有价值,此人就是意见领袖。在不同的领域,人们互为意见领袖。(3)在多数情况下,意见领袖具有通过适当的媒介把本群体与群体环境的对应部分联系起来的功能。(4)意见领袖具有易接近的特点。(5)一般情况下,意见领袖的影响要大于大众传播的影响。31 传播流研究不足主要在于,(1)它认为传播效果主要体现在态度的转变而不是态度的加强。(2)它只考虑传播流对态度和行为的影响,未考虑对其他方面的影响。(3)、只考虑对个人的传播效果,未考虑对社会和群体的传播效果。(4)、传播流研究范围比较局限,主要集中考察了具体传播活动的微观、短期效果,而忽略了更为广阔的社会环境和体制方面宏观的、长期的和潜移默化的效果。(5)传播流研究主要从传播者的角度考虑传播效果,而没有从受众的角度考虑。28、沉默螺旋的民意观与启蒙时代的民意观有何异同?(张君)答:沉默的螺旋的民意观和启蒙时代的民意很不一样,启蒙时代的民意强调的是理性,但是沉默的螺旋是学者伊丽莎白·诺尔-纽曼提出来的,它和大众社会理论里的民意观有相似之处。沉默的扩散和优势意见的大胆表达令公众对意见气候产生了错误的感知。于是在公共场域内,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大,而另一方则在减弱甚至消失,双方的势力消长呈螺旋状。这个过程被她称为“沉默的螺旋”。沉默的螺旋理论描述了民意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由两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描述了社会孤立恐惧动机对于个人行动的影响;第二部分描述了个人如何感知意见、气候(民意)。沉默的螺旋理论的三个不足:  (一)假说中所强调的“对社会孤立的恐惧”(趋同行为的动机)不应是一个不变的常量,而应是一个受条件制约的变量。  (二)“多数意见”的压力以及对它的抵制力,按照问题的类型和性质应有的程度上的不同。  (三)“多数意见”社会压力的强弱受到社会传统、文化以及社会发展阶段的制约。  (四)忽略了舆论的变化过程和“少数派”的作用。  十二、沉默的螺旋的两个贡献:  (一)它把对舆论形成过程的考察从现象论的描述引向了社会心理分析的领域,强调了社会心理机制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这正是传统的舆论学所忽略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它强调了大众传播对舆论的强大影响,并正确地指出了这种影响来自于大众传播营造“意见环境”的巨大能力。(以上答案是本人从网站上查找并整理的,不足之处请大家自己发挥)29、为什么在中国有时议程设置会失败?张铁答:1、“议程设置功能”作为一种理论假说,最早见于美国传播学家M.E.麦库姆斯和唐纳德.肖于1972年在《舆论季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题目是《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这篇论文是他们在1968年美国总统选举期间就传播媒介的选举报道对选民的影响所作的一项调查研究的总结。1968年,麦克姆斯和肖对总统大选进行了调查,看媒介议程对公众议程有多大的影响。1972年提出了议程设置理论,该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给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大众传播可能无法影响人们怎么想,却可以影响人们去想什么。议程设置是大众传播媒介影响社会的重要方式,其观点主要来自政治学,李普曼的《舆论》最早提出该思想,被认为是传播学领域的奠基之作。2、“议程设置功能”的主要观点是:1)大众媒介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是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某些事实和意见,以及他们对议论的先后顺序,新闻媒介提供给公众的是他们的议程。2)大众传媒对事物和意见的强调程度与受众的重视程度成正比,该理论强调:受众会因媒介提供议题而改变对事物重要性的认识,对媒介认为重要的事件首先采取行动。3)媒介议程与公众议程对问题重要性的认识不是简单的吻合,这与其接触传媒的多少有关,常接触大众传媒的人的个人议程和大众媒介的议程具有更多的一致性。4)不仅关注媒介强调哪些议题,而且关注这些议题是如何表达的,对受众的影响因素除了媒介所强调的议题外,还包括其他因素,这些影响包括对态度和行为的两种影响。3、“议程设置功能”的意义:1)"议程设置"理论从考察大众传播在人们环境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入手,重新揭示了大众传媒的有力影响,为效果研究摆脱"有限论"的束缚起了重要的作用。31 2)这个理论中所包含的传媒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的观点,重新提出了大众传播过程背后的控制问题。3)"议程设置"理论对我们详细考察传媒的舆论导向过程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4)它为人们认识传播与社会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4、“议程设置功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1)它只强调了传播媒介"设置"或形成社会议题的一面,而没有涉及反映社会议题的一面。 无论在哪个国家和社会,起源于民间、具有广泛社会关心的重要问题最终登上传媒“议程”的情况都是常见的。2)尽管"议程设置"功能是强大的,但是不能把它的效果绝对化。我国学者范东生指出:“传播媒介诚然有时可以造成平地起风波的惊人效果,但这并不说明社会舆论只能追随其后,接收指引。”他援引1976年周总理逝世前后“四人帮”的舆论操纵和“四五”时间的事例,指出“新闻媒介并没有随心所欲地为公众‘设置议程’的力量。”5、所以有时在中国议程设置会失败。30、议程设置是舆论引导么?为什么?答:1、“议程设置功能”作为一种理论假说,最早见于美国传播学家M.E.麦库姆斯和唐纳德.肖于1972年在《舆论季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题目是《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这篇论文是他们在1968年美国总统选举期间就传播媒介的选举报道对选民的影响所作的一项调查研究的总结。1968年,麦克姆斯和肖对总统大选进行了调查,看媒介议程对公众议程有多大的影响。1972年提出了议程设置理论,该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给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大众传播可能无法影响人们怎么想,却可以影响人们去想什么。议程设置是大众传播媒介影响社会的重要方式,其观点主要来自政治学,李普曼的《舆论》最早提出该思想,被认为是传播学领域的奠基之作。2、“议程设置功能”的主要观点是:1)大众媒介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是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某些事实和意见,以及他们对议论的先后顺序,新闻媒介提供给公众的是他们的议程。2)大众传媒对事物和意见的强调程度与受众的重视程度成正比,该理论强调:受众会因媒介提供议题而改变对事物重要性的认识,对媒介认为重要的事件首先采取行动。3)媒介议程与公众议程对问题重要性的认识不是简单的吻合,这与其接触传媒的多少有关,常接触大众传媒的人的个人议程和大众媒介的议程具有更多的一致性。4)不仅关注媒介强调哪些议题,而且关注这些议题是如何表达的,对受众的影响因素除了媒介所强调的议题外,还包括其他因素,这些影响包括对态度和行为的两种影响。3、舆论引导又称舆论导向,是一种运用舆论操纵人们的意识,引导人们的意向,从而控制人们的行为,使他们按照社会管理者制定的路线、方针、规章从事社会活动的传播行为。具体来说,舆论导向包括三方面内容:①对当前社会舆论的评价;②对当前社会舆论及舆论行为的引导;③就某一社会事实制造舆论。正向舆论能够对社会发展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而负向舆论则对社会发展起到破坏和阻滞作用。舆论导向的基本原则:党性原则;正面引导原则;真实性原则;分流原则;有度原则。4、传播媒介的“议程设置”过程背后存在着复杂的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的力学关系,具体来说就是传播媒介和占统治地位的信息源之间的关系。在资本主义社会,居支配地位的信息源是政府机构和垄断大企业,它们进行信息操作的手段通常有两种,一是定期举办新闻发布会公开发表见解,二是以“私下放风”的方式进行舆论引导。从本质上说是站统治地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势力对舆论进行操作和控制的过程。另一方面,“议程设置”研究与我国的舆论导向之间也有一定的理论接点。我国的大众传媒是社会主义媒介,不但不否认自己的舆论导向作用,而且旗帜鲜明的把引导舆论作为自己的一项基本任务。31 5、相对而言,舆论导向的含义更广泛一些,它包含了对社会认知、价值、态度和行动的全面引导;“议程设置”则是舆论导向的第一个阶段,即传媒通过有选择地报道来把社会注意力和社会关心引导到特定的方向。因此,“议程设置功能”理论对我们详细考察传媒的舆论导向过程是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的。6、所以,议程设置不是舆论引导。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