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50 KB
  • 2022-04-22 11:30:39 发布

党校讲课稿讲话稿 专家点评(解读)2014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

  • 2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2014全国两会精神两会主要内容以下为中国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主要内容摘录:--经济增长目标经过认真比较、反复权衡,把增长预期目标定在7.5%左右,兼顾了需要和可能。这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相衔接,有利于增强市场信心,有利于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实现今年经济增长目标有不少积极因素,但必须付出艰辛努力。--物价总水平目标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考虑了去年涨价翘尾影响和今年新涨价因素,也表明我们抑制通胀、保障民生的决心和信心。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但今年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不少,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做好物价调控。--财政和货币政策保持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完善宏观调控政策框架,守住稳增长好、保就业的下限和防通胀的上限,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今年安排财政赤字13,500亿元,比上年增加1,500亿元。但赤字率稳定在2.1%,体现财政政策的连续性。货币政策要保持松紧适度,营造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适度增长。今年广义货币M2预期增长13%左右。要加强财政、货币和产业、投资等政策协同配合,做好政策储备,适时适度预调微调。 --财税体制改革抓好财税体制改革,着力把所有政府性收入纳入预算,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各级政府预算和决算都要向社会公开,部门预算要逐步公开到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所有财政拨款的“三公”经费都要公开,打造阳光财政。把“营改增”试点进一步扩大到铁路运输、邮政服务、电信等行业,推动消费税、资源税改革,做好房地产税、环境保护税立法相关工作。抓紧研究调整中央与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逐步理顺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保持现有财力格局总体稳定。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把地方政府性债务纳入预算管理,推行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金融体制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扩大金融机构利率自主定价权。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扩大汇率双向浮动区间,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稳步推进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中小型金融机构,引导民间资本参股、投资金融机构及融资中介服务机构。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健全金融机构风险处置机制。实施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规范发展债券市场。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密切监测跨境资本流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和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国企改革加快混合所有制经济。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制定非国有资本参与中央企业投资项目的办法,在金融、石油、电力、铁路、电信、资源开发、公用事业等领域,向非国有资本推出一批投资项目。制定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特许经营领域具体办法。实施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在更多领域放开竞争性业务。--开创高水平对外开放从战略高度推动出口升级和贸易平衡发展。今年进出口总额预期增长7.5%左右。要稳定和完善出口政策,加快通关便利化改革,扩大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实施鼓励进口政策,增加国内短缺产品进口。提升中国制造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投资把投资作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中央预算内投资拟增加到4,576亿元,重点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农业、重大水利、中西部铁路、节能环保、社会事业等领域。--农村改革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抓紧土地承包经营权以及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引导承包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慎重稳妥进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推进新型城镇化要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行不同规模城市差别化落户政策,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支持。--医疗卫生推动医改向纵深发展,通过改革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全国推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创新社会资本办医机制。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不动摇,落实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政府工作报告》:拉动内需发展新“三大件”人民网北京3月5日电(王泽)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于2014年3月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上做《政府工作报告》。同一时间,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公司理事长孟晓苏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同步点评了2014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孟晓苏指出,中央和国务院所提出的增强内需拉动经济主引擎作用,适应中国当前的特点,应把新“三大件”作为主要发展方向,即住房、汽车和基础设施建设。孟晓苏指出,政府工作报告在谈到2014年的重点工作中第三部分就是增强内需拉动经济的主引擎作用是根据国内外经济环境所作出的重大判断。孟晓苏指出,李克强总理早在去年刚上任时就提出“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首先要扩大内需”。今年在中央政治局2月24号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就明确肯定了要增强内需拉动经济主引擎作用。扩大内需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也是重大的结构调整。孟晓苏表示,我国发展面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没有变,同时国际环境方面的内涵和条件发生很大变化。他认为,新时期中国经济发展“ 不再是简单纳入全球分工体系、扩大出口、加快投资的传统机遇,而是倒逼我们扩大内需、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机遇。”孟晓苏表示,在经济学上,扩大内需主要是国内消费和国内投资。早在1998年,国务院面对东南亚金融风暴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就提出把住房建设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有效地通过住房,后来又是汽车进入家庭,推动了国内居民消费升级。加上基础设施建设,就构成了中国国内内需的新“三大件”,取代了过去的老“三大件”。他指出,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老“三大件”持续拉动中国经济增长十多年,也促使中国的工业结构从轻纺工业为主的时期,进入到以重化工为主的时期。孟晓苏认为,今天面对着“产能过剩”的局面,更需要通过内需来消化产能,把这些产能组装成居民需要的最终消费品,加大住房、汽车、基础设施建设等对于经济拉动作用。他认为,中央和国务院所提出的增强内需拉动经济主引擎作用,适应中国当前的特点,要把新“三大件”作为主要的发展方向,释放十几亿人口蕴藏的巨大消费潜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带动作用。《政府工作报告》:保障房建设占城市住房的30%左右较适宜人民网北京3月5日电(李婧)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于2014年3月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上做《政府工作报告》。同一时间,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公司理事长孟晓苏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同步点评了2014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 网友问到保障房建设到底要建到多大的规模?孟晓苏认为,在中国的情况下,城市住房的30%左右作为保障房比较适宜。根据规划,我国到2015年全国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到20%左右,这是一个适宜的目标。香港地区和新加坡等都是用50多年的时间基本解决了住房保障问题,而现在香港的市民还反映保障房不足,为此,香港特区政府重开了居屋建设。我国城镇化正在加速过程中,各方面因素都需要加快保障房建设。《政府工作报告》:预计今年将下放更多行政改革审批事项人民网北京3月5日电(王泽)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于2014年3月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上做《政府工作报告》。同一时间,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同步点评了2014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预计,今年政府行政改革还将下放更多审批事项。魏建国认为,李克强总理在报告中谈到的“我们从政府自身改起,把加快转变职能、简政放权作为本届政府开门的第一件大事”,特别是“分别取消了416项行政审批”等一系列的数字充分表明了新政府在加强政府改革,从政府自身做起方面取得的成功。 魏建国还表示,416项行政审批改革还是少了一点,需要进一步加快。他相信政府既然能迈开这么好的一步,下一步会取得更好。他预计今年政府的行政改革还会下放更多的审批事项。魏建国敦促,政府的审批事项、政府的改革也应实现负面清单,让大家知道政府该干什么事情、不该干什么事情,这样政府下放的职能、转变职能、简政放权会有一个新亮点。《政府工作报告》:GDP目标增幅7.5%左右符合当前实际人民网北京3月5日电(王泽)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于2014年3月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上做《政府工作报告》。同一时间,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公司理事长孟晓苏、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尚希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同步点评了2014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孟晓苏指出,李克强总理今天提出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幅目标7.5%左右符合中国当前经济发展实际。“在两会之前,全社会都在议论今年国内生产总值目标会定在多少,”孟晓苏点评到,“今天李克强总理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增幅目标是7.5%左右,我认为这符合中国当前经济发展实际,是一个‘掂起脚尖能达到、跳起来能超过’的目标。”孟晓苏认为,中国经济经历了30年的高速增长,现在已进入到中高速增长阶段。他指出,根据目前的我国的经济总量,只要每年经济增幅达到7%以上,就能够达到党的十三大确定的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刘尚希则分析指出,2014年我国经济形势确实面临着很多不确定性因素,但依然有上升的因素。“ 总理的报告里也特别强调了这一点。这既有国际全球的因素,也有国内的结构性的变更以及经济、社会、生态等等各个方面相互交织的影响,”刘尚希认为,整体来看,2014年的经济增长依然有上升的因素,这其中最主要的是改革所带来的信心和良好的预期,可以对冲下行的压力因素。2014年全国两会精神解读2014-03-052014年全国两会精神解读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27日主持召开全国政协第十次主席会议,建议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明年3月3日在北京召开。“两会”是什么?“两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简称。每年3月份“两会”先后召开全体会议一次,每5年称为一届,每年会议称X届X次会议2014年全国两会前瞻距离2014年全国两会召开不足一月,政经走向尤为引人注目。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的全面深化改革序幕就此拉开,在为65周岁的共和国注入动力的同时,将如何开启新一轮的增长周期?“改革新政” 不仅让国内公众充满期待,国际社会也高度关注。春节刚过,2014年全国两会前瞻就成为焦点话题之一。当前的中国经济,改革与增长同行,短期因素与长期因素相互纠结,周期性影响与结构性影响并存,国际问题与国内问题相互作用,令宏观形势格外扑朔迷离。在新的一年里,诸如收入分配改革细则、国企改革指导意见等多项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改革方案将面世,民企参与混合所有制、养老金并轨等“硬骨头”有望获得积极进展。在一个即便是回家过年也能构成“世界上最大规模迁徙”的国度里,任何细微的政策调整都会涉及庞大人群。美国《时代》周刊在题为《对中国而言,2014年是成败攸关的一年》的文章中指出,在中国,2014年是马年。对世界其他国家的人来说,2014年也许将是中国年。该国面临历史性转折点:要么改革其经济体系,处理好日益严重的环境和社会问题,让自己做好准备迎接下一个增长和稳定的十年(这将确保其成为世界头号经济体);要么让2014年成为伟大的中国奇迹遭遇严重坎坷,并承受地震般后果的一年。在全面深化改革序幕就此拉开的时候,推进改革又有哪些焦点?会给企业和整个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一年一度全国两会的召开,使得13亿国人都把视线聚焦于中国,聚焦于北京。今年全国两会的聚焦点在哪里?我们着重从经济角度思考。2014年全国两会精神解读热点一新中国成立65周年:“中国梦”与“改革年”成为热词。实现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梦”将成为代表委员频繁提及的热词。大步向前的中国,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梦工厂”。十八届三中全会突破性地为中国改革“升级”,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全新主张。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份2万余字的纲领性文件,共计137次提到“改革” 一词。在既得利益群体已然存在、利益藩篱日趋固化的当下,改革,再成各界共识。在《决定》涉及的15个领域60项任务中,目前已经有至少23项陆续出台了相关措施或已着手细化改革内容。如何实现“中国梦”?两会代表委员的积极建言献策将会集中在:要让群众得到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增加环保投入等。热点二民生期待:新老“三难”话题最多,社会保障最受关注。“中国梦”是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事业不断改善的“民生梦”,是强国富民、改善环境的“小康梦”。最近五六年的全国两会上,除了经济方面的话题,食品安全问题、住房问题、上学问题、看病问题、就业问题、养老问题,也是老百姓的聚焦点所在。近年来,中国的民生成绩单亮点频现。但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角度看,民生领域一些体制性弊病仍然严重,公共服务领域欠账不少。“看病难、就业难、上学难”这“老三难”还没抖搂清楚,“养老难、入托难、出行难”的“新三难”又摆在面前。在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方面,实现弹性退休制、异地报销都会有提案涉及。企业退休职工和下岗职工确实非常困难,尤其是下岗、买断、失业老工人的生存艰难,企业退休人员连涨七年退休金才是同等条件的公务员1/3;“双轨制”是当今社会最大不公,从企业退休和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退休的养老金相差数倍。国家应把重点放在促进社会公正、缩小养老差距上。除了企业职工养老,特别关心农民的养老,让农民安心在农村生活。 热点三反腐倡廉:“打老虎”力度或将升级,制度反腐呼声更高。2013年末,陈安众、童名谦、李东生、杨刚和李崇禧,相继5名省部级官员被查。12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坚定不移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预示着中央将以频率更高、力度更强的“打老虎”动作把中国带入2014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党的纪律检查体制,要求巡视制度全覆盖,探索实行官邸制等。三中全会后,官方又接连释放出试点新提任领导干部财产公开、制定“裸官”任职岗位管理办法、分解一把手权力、制定干部待遇标准等反腐新政信号。新年开启,这些制度反腐的“硬骨头”如何啃,备受关注。人们更期待的是制度层面的新进展。廉政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问题在于:廉政法律体系不健全、不完善;法律观念淡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依然存在;有的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体系不健全。如何建立反腐倡廉的长效机制,如何加强对权力监督制约,需要两会代表委员发表真知灼见。做到要把权力关进“笼子”,还要“把钥匙交给人民”。热点四分配改革:盼望改革细则出台,抑制贫富分化。收入分配改革的进度将成为各方关注中国改革整体进度的一个窗口。2013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这与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尽快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 相比,有了一个更高的视角。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于缩小收入分配怎么表述,更为引人关注。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实施细则有望在2014年出台。“提低、扩中、控高”被公认为是中国收入分配改革的基本思路。要通过改革,消除初次分配领域的不公,对中低收入者减税,控制高收入,并消除社会保障上的待遇差异,最终形成“橄榄形”的收入分配格局。这是政府的思路。2014年全国两会精神解读《决定》突出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2020年上缴红利提到30%,更多的是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突破,也会引起人们对企业界的关注。热点五 经济运行:风险仍在加大,经济增速7.5%左右。2013年末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2014年经济增长的预期目标再次定为7.5%左右。这个数字显示出一方面要继续保持合理的增长速度;另一方面要加大改革力度,引导各方面把工作重心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上,放到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今年没有能够带动经济快速反弹的动力,改革启动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塑造经济增长的动力。经济还将围绕7.5%这样一个中枢窄幅波动,增速可能略低于2013年,主要考虑到目前的利率上升、融资成本高企可能对固定资产投资产生一定抑制作用,而消费和进出口的增速可能与上年持平。2014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风险点很多。外围环境,QE退出,产能过剩,金融风险,债务隐患,楼市泡沫,潜藏的风险在不断积累,对短期和长期的经济运行均构成威胁。2014年经济增长还面临产能过剩的制约。产能过剩首当其冲的是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行业,这不仅是某一个年度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且是未来几个年度需要解决的。产能过剩会制约需求水平,进而制约我国的经济增长,这是最大的风险点,是亟须解决的问题。热点六企业改革:国企改革方案出台,期待混合所有制发展。2014年是改革年,国企改革将成为三中全会深化改革路线图中的主要抓手和投资热点密集领域。国企改革在诸多改革中的确定性最大。备受关注的国企改革总体方案有望在2014年揭开真容。2014年国资国企改革将在界定国企功能、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企业内部改革、完善监管体制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等方面开展工作。在以后一段时间内,将会出现混合所有制改制的高潮,出现民营经济组团与国有企业相融合的现象;国有企业将退出一部分竞争领域,转型升级到产业链更高的层次去。但是,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可能会遇到较大阻力。民间投资空间的释放以及土地市场的改革虽然有利于相应投资板块的提升,但改革的复杂性和渐进性决定了民间投资和房地产投资在2014年难有大幅提升。热点七机构改革:新举措呼之欲出,转变职能是关键。行政体制改革将要动真格的。一要在“分权”上推进,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二要在“转职能”上推进,以转变职能为核心,继续简政放权、推进机构改革、完善制度机制、提高行政效能,稳步推进大部制改革等;三要在“减权” 上推进,减少和下放投资审批事项、减少和下放市场经营活动审批事项、减少资质资格许可和认定等。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成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2013年岁末,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即决定成立上述机构,由习近平任组长。这被解读为“有利于突破利益固化对深化改革的障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进行了6次较大规模的机构改革。这次可望在2008年大部制改革基础上,积极稳妥、循序渐进、成熟先行地继续推进行政体制改革。热点八生态文明:雾霾笼罩,“美丽中国”面临考验。笼罩140万平方公里的雾霾、地下水大面积污染……高污染、高消耗的传统发展方式再受拷问。十八大报告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罔顾生态环境的事件仍时有发生。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会进一步提出,下决心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大气、水、土壤等突出环境污染问题。与此同时,PM2.5监测指标也会再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与2013年“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相比,尽管工业依然是节能的重点领域。文章2014全国两会精神。但是“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是2014年的新措辞。其实,“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离不开龙头企业的参与,这意味着我国工业节能的着力点将从“淘汰落后产能”,逐步过渡到龙头企业的设备升级。热点九新型城镇化:新规划将面世,“大城市病”困扰多多。中国城镇化水平已超过52%,但城镇化也遭遇诸多困扰,对城市居民而言“ 堵车、污染、内涝、房贵”等“大城市病”困扰多多,对农民而言“被上楼”、“半城市化”等问题也仍待解决。酝酿已久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在今年出台也成定局。2013年底先后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均提出,要制定实施好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人们期待在两会上看到其更明确的路径。在两会上将引起关注的是,“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问题。一些地方盲目拉大城市框架,滥占耕地、乱设开发区,不断扩大城市面积。失地农民的数量还会大量增加,不仅危及国家的粮食安全,而且势必进一步加剧解决“三农”问题的难度。空间规划和城市规划问题。一些城市布局结构不合理,城市规划和管理脱节,影响城市运行效率,一些城市“城中村”和“城市贫民区”问题比较突出。热点十国际关系:外交看点频仍,企业走出国门有机遇。去年习近平、李克强7次迈出国门,访问22个国家,接待60余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来华,同300多位外国政要会见交流……新的一年面临可能存在的反弹压力,如何“中场守住”,挑战不小。两场贵宾云集的“主场外交”看头十足:时隔13年,APEC峰会再回中国,将于今年秋季在北京举办;亚信峰会将于5月在上海举行。大国关系方面亦是看点频频。中美在双边投资协定谈判方面有望取得实质性进展,中俄在投资、能源、高科技创新等领域的合作有可能取得新突破,中欧在落实《2020战略规划》、实现双方发展战略的对接方面将会有新举措。鉴于安倍日前的“拜鬼”行径,中日关系料难“破冰” 。2014年全国两会精神解读友好合作仍是今年中国周边外交的主基调。中国将在2014年主打经济外交,谋求与东盟关系的“钻石十年”,积极经营与南亚、中亚等关系,打造稳定友好繁荣的周边战略依托。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将加速。专家点评(解读)2014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孟晓苏]:【点评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宏观调控的论述】李克强总理报告中指出过去的一年困难比预料的多,结果比预想的好,成果的取得确实很不容易。在国内外经济环境错综复杂的情况下,改变了过去以抑制需求来调控的方式,大胆地推进改革。李克强总理报告中提出的这两只手并用,就是把改革开放作为发展的根本举措,放开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用好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回顾过去,曾经有一段时间,过度的调控,使得看得见的手成了闲不住的手,调控力度过大,反而造成经济的失调,造成房价调控一次上涨一次,越调控越上涨。而从去年国务院换届,特别是三中全会以来,确立了深化改革,发挥市场调控经济的决定性作用,这也使得宏观调控逐渐走向正确的轨道。总理报告中提到,去年国际上出现中国经济可能“硬着陆”的声音,以巴克莱资本为代表的国外经济学界提出了所谓“李克强经济学”,是要实行经济临时性“硬着陆” ,使GDP降低到3%,当时我就指出,这是一种误读,哪有打压经济的李克强经济学啊?李克强总理在去年10月份工会代表大会上也明确指出所谓硬着陆的声音是不了解中国的实际,中国经济去年克服重重困难,实现了稳增长。[魏建国]:【谈总体感受】我觉得李克强总理过去提了多次的“首次”,一是我们国家总体在对外贸易上,无论是对内对外都有突破,比如说城镇新增就业人口1310万人,城镇的登记失业率4.1%,这就是首次。我们进出口贸易突破了4万亿美元,这也是一个首次。服务业的生产增加值比重达到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这也是首次。我们在上海成立自贸区,也是首次。我觉得它的中心的关键词是困难比预料得多,结果比预料得好,确实达到了稳中有为、稳中提质、稳中有进的局面。这是在世界当前整个经济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很不容易的。应该说,中国在整个这一块做得比其他国家更好。克强总理的关于深化改革,把从政府自身做起放在头一条,这是从来没有的,在历届报告当中,把政府去年怎么做,我觉得这跟十八届三中全会实施全面深化改革,让市场在抓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完全是符合的。因为全面深化改革,关键的问题就是政府要放权,政府不放权,你不改革,你怎么作为一个指导全部的改革呢。 [刘尚希]:【着力深化改革开放,激发市场活力和内生动力】从李克强总理的报告来看,突破了传统的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特别强调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的有机配合。既要让看不见的手发挥决定性作用,也要让看得见的手更好的发挥作用。这与传统的经济学思维要么是政府、要么是市场的二元对立是不一样的。现在看得出来在中国的土壤里,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由原来的对立关系变成了分工合作的关系。[孟晓苏]:【解读“单独二孩”政策】前一段时间有不少人担心:中国的人口红利减退,其实他们所说的所谓人口红利减退不过是从每年出生3000万个孩子减少到了近年每年出生1600万个孩子。但1600万人口出生率不是小数,这相当于一年生两个保加利亚,两年生出一个加拿大总人口。三中全会根据中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快的实际,提出单独二孩政策,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落实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这将有效完善我国的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也让人们对老龄化的加剧和所谓人口红利减退减少顾虑。[魏建国]:【解读“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出“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应该看到这是当前市场经济的关键和核心。市场经济如果失去诚信,就会出现假冒伪劣产品以及政府公信力的丧失,这是一个最大的问题,要建立市场诚信体系、建立政府的公信力,这是当前首要工作[魏建国]:【让群众明白“转移支付”,打造阳光财政】“转移支付”,应该说过去老百姓确实看不明白,也是造成腐败的一个重大的原因。现在能够打造阳光财政,让群众看明白,特别是从转移支付这一块,专项的转移支付,这是最容易造成黑箱操作。所以,要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比例大有必要。 [魏建国]:【点评金融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放在财税体制改革的之后,完全必要。金融体制改革内容特别新颖,特别提出了“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引导民间资本参股”,还提出“促进互联网的金融健康发展”,这些都可以说新的一年,金融体制的改革任务艰巨、目标明确,但是也是改革的必由之路。[刘尚希]:【预判2014年经济形势】2014年的经济形势确实面临着很多不确定性因素,这对国家宏观政策的制定是一个新的挑战。这在总理的报告里也特别强调了这一点。这既有国际全球的因素,也有国内的结构性的变更以及经济、社会、生态等等各个方面相互交织的影响。但是整体来看,2014年的经济增长依然有上升的因素,这其中最主要的是改革所带来的这种信心和良好的预期,可以对冲那些下行的压力因素。[张立群]:【2013年宏观经济主要成绩】关于2013年的中国宏观经济增长,我觉得第一个是增长平稳,第二个是价格涨幅低,第三个是新增就业多,第四个是居民收入增长平稳,所有这些表明稳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确实是取得了预期效果。那么在这个基础上,中国经济应该说基本稳定在7%-8%这样一个增长区间,这个态势越来越明显,这将为经济社会转型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供非常重要的条件,也将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非常重要的条件。 第二,2013年经济社会发展面对的形势异常复杂,世界经济恢复的基础不稳定,新兴发展中国家经济出现较大的波动,中国经济增长在上半年出现了持续下行的情况,市场信心明显下降。面对这一复杂情况,党中央、国务院,统筹施策,科学分析判断形势,保持定力,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有针对性,有限度的调整,注意把稳定需求与改善供给增长紧密结合起来,注意把深化改革的效果与稳增长目标结合起来。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有效地控制了经济增长下行态势。第三,2013年稳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体系基本形成,财政的赤字率控制在风险线以下,货币供给量保持合理增长,财政货币政策的可持续性明显提高。同时,通过盘活存量,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引导货币资金投向,有效地支持了投资平稳增长;通过稳增长和支持就业的各项措施,保持了就业形势稳定,新增就业增加,支持了收入增长和消费增长稳定。还有加大出口的政策支持,保持出口增长总体平稳,这些为经济平稳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撑。另外,有针对性地加强节能环保方面的资金投入,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减少行政审批,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改善中小企业的发展环境,从供给侧改善经济增长基础,增强内生性的增长能力。稳增长政策从需求侧和供给侧同时着力,当前和长远紧密结合,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政策体系,这些为经济的平稳增长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保障,也积累了新时期宏观调控的重要经验。 [魏建国]:【点评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我非常赞赏克强总理的一句话,就是“我们从政府自身改起,把加快转变职能、简政放权作为本届政府开门的第一件大事”,特别是李克强总理提出“分别取消了416项行政审批”,一系列的数字,我觉得充分表明了新的政府在加强政府改革这方面,从政府自身做起方面取得非常好的成功,只不过416项行政审批改革还少了一点,还需要进一步加快。我相信政府既然能迈开这么好的一步,下一步会取得更好。我预计今年政府的行政改革还会下放更多的审批事项。我自己认为,政府的审批事项、政府的改革也应该要实现负面清单。以后把负面清单作为政府的改革,就让大家知道政府该干什么事情、不该干什么事情,这一点从我们国家的改革开始,政府下放的职能、转变职能、简政放权会有一个新的亮点,我认为在这方面,像自贸区一样,是负面清单的话,这一块会更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