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72.50 KB
  • 2022-04-22 11:44:50 发布

建筑结构课后作业参考答案.doc

  • 2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参考答案1-4答:通常把10层及10层以上(或高度大于)的房屋结构称为高层房屋结构,而把9层及以下的房屋结构称为多层房屋结构。1-8(B)(参考《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方鄂华钱稼茹叶列平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P13第二段弯曲型:层间位移由下至上逐渐增大。)1-9(A)(参考《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方鄂华钱稼茹叶列平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P10第一段剪切型:层间位移由下至上逐渐减少。)1-10(C)1-11(B)1-12(C)1-14(D)1-15(C)2-1答: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2-2答:作用指施加在结构上的集中力或分布力(称为直接作用,即通常所说的荷载)以及引起结构外加变形或约束变形的原因(称为间接作用)。直接作用是指施加在结构上的集中力或分布力,即通常所说的荷载。间接作用是引起结构外加变形或约束变形的原因。作用分为永久变形,可变作用和偶然作用。永久作用:是指在设计基准期内量值不随时间变化,或其与平均值相比可以忽略不计的作用。可变作用:是指在设计基准内其量值随时间而变化,且其变化与平均值相比不可忽略的变化。偶然作用:是指在设计基准期内不一定出现,而一旦出现其量值很大且持续时间很短的作用。2-3答:作用效应:由作用引起的结构或结构构件的反应。作用效应具有随机性的特点。结构抗力:结构或构件承受作用效应的能力。结构抗力具有随机性的特点。2-6答:极限状态: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就不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此特定状态为功能的极限状态。极限状态可分为:承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2-9(C)2-10(D)2-11(D)2-12(C)3-3答:钢筋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冷弯性能是检验有明显屈服点钢材的四项主要质量指标,对无明显屈服点的钢筋则只测定后三项。3-4答:-24- 冷拉是将钢筋拉伸至超过其屈服强度的某一应力,然后卸载,以提高钢筋强度的方法。冷拉后的钢筋,强度有所提高,但塑性降低。3-6答:经过连续冷拔后的冷拔低碳钢丝,钢筋强度可提高,但塑性显著降低,且没有明显的屈服点。冷拔可以提高钢筋的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3-7答:热轧钢筋分为,,及等三个级别,相应的数值为钢筋强度标准值。在热轧钢筋中,随着钢筋级别的提高,其塑性有所降低,钢筋强度提高。4-4在轴心受压构件中配置纵向钢筋和箍筋有何意义?为什么轴心受压构件宜采用较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答:轴心受压构件的纵向钢筋除了与混凝土共同承担轴向压力外,还能承担由于初始偏心或其他偶然因素引起的附加弯矩在构件中产生的拉力。在配置普通箍筋的轴心受压构件中,箍筋可以固定纵向受力箍筋的位置,防止纵向钢筋在混凝土压碎之前压屈,保证纵向钢筋一混凝土共同受力直到构件破坏;箍筋对核芯混凝土的约束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构件最终可能发生突然破坏的脆性性质。螺旋形箍筋对混凝土有较强的环向约束,因而提高构件的承载力和延性。混凝土强度对受压构件的承载力影响较大,故宜选用强度等级较高的混凝土。4-6轴心受压短柱的破坏与长柱有何区别?其原因是什么?影响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轴心受压短柱的破坏:无论受压钢筋咋构件破坏时是否屈服,构件的最终承载力都由混凝土压碎来控制。在临近破坏时,短柱四周出现明显的纵向裂缝,箍筋间的纵向钢筋压屈外鼓,呈灯笼状,以混凝土压碎而告破坏。箍筋和混凝土之间存在粘结力,两者的压应变相等。当达到极限荷载时,钢筋混凝土短柱的极限压应变大致与混凝土棱柱体受压破坏时的压应变相同;混凝土压力达到棱柱体抗压强度。若钢筋的屈服压应变小于混凝土破坏时的压应变,则钢筋将首先达到抗压屈服强度,随后钢筋承担的压力维持不变,而继续增加的荷载全部由混凝土承担,直至混凝土压碎。对于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长柱,轴向压力的可能初始偏心影响不能忽略。构件受荷后,由于初始偏心距将产生附加弯矩,而附加弯矩产生的水平挠度又加大了原来初始偏心距,这样相互影响的结果使长柱最终在轴向力和弯矩的共同影响作用下发生破坏,其破坏荷载低于同条件下的短柱破坏。对于长细比很大的细长柱,还可能发生失稳破坏现象。此外,在长期荷载作用下,由于混凝土的徐变,侧向挠度将增大更多,从而使长柱的承载力降低得更多,长期荷载在全部荷载中所占的比例越多,其承载力降低得越多。稳定系数主要和构件的长细比有关。4-10解:(1)选用正方形截面尺寸(2)确定稳定系数-24- 由查表得(3)计算(4)验算配筋率><选14+(,与计算误差为,满足要求),截面配筋如右图所示.4-11解:长细比查表得到全部纵向钢筋截面面积配筋率><故配筋率满足要求.该柱的极限承力:该柱的截面承载力满足要求.5-2答:阶段Ⅰ—弹性工作阶段当弯矩较小时,构件基本上处于弹性工作阶段,截面的内力很小,应力与应变成正比,沿截面高度的混凝土应力和应变的分布均为直线,与材料力学的规律相同,混凝土受拉区为出现裂缝。荷载逐渐增加以后,受拉区混凝土塑性变形发展,拉应力图形呈曲线分布。当荷载增加到使受拉混凝土边缘纤维拉应变达到混凝土极限拉应变时,受拉混凝土将开裂,受拉混凝土应力达到混凝土抗拉强度。阶段Ⅱ—带裂缝工作阶段当荷载继续增加时,受拉混凝土边缘纤维应变超过其极限拉应变,混凝土开裂。截面上立即开裂,截面上应力发生重分布,裂缝处混凝土不再承受拉应力,钢筋的拉应力突然增大。在开裂面,受拉混凝土逐渐退出工作,拉力主要有钢筋承担;随着荷载的增大,裂缝项压区方向延伸,中和轴上升,裂缝宽度加大,新裂缝逐渐出现;混凝土受压区的塑性变形有所发展,压应力图形为曲线形分布。-24- 阶段Ⅲ—破坏阶段随着受拉钢筋的屈服后,截面的承载力无明显的增加,但塑性变形急速发展,裂缝急剧开展,宽度变大,并向受压区延伸,受压区混凝土压应力迅速增大,构件挠度大大增加,形成破坏前的预兆。随着中和轴高度上升,混凝土受压区高度不断缩小。当受压区混凝土边缘纤维达到极限压应变时,受压混凝土压碎,构件完全破坏。钢筋混凝土梁是由钢筋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组成。由于混凝土本身是非弹性,其抗拉强度远大于抗压强度。随着增加,应力的改变,中和轴位置,应力图形改变;大部分阶段是带裂缝工作,应力与不成正比。均质弹性材料,应力与呈正比,中和轴位置,应力图形状不变,只有量的变化。5.3答:配筋率: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与构件截面的有效面积之比。(参考《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沈蒲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2版P68)(1)适筋破坏:配筋量适中。破坏特征:受拉钢筋首先屈服;随着受拉钢筋塑性变形的发展,受压混凝土边缘纤维达到极限压应变,混凝土压碎;钢筋和混凝土的强度都得到充分发挥利用。梁破坏前有明显预兆;呈塑性性质,这种破坏称延性破坏。(2)超筋破坏:当构件的配筋率超过某一定值时。破坏特征:则破坏是受拉钢筋不会屈服,破坏是因混凝土受压边缘达到极限压应变、混凝土被压碎而引起。发生这种破坏时,受压区混凝土裂缝不明显,破坏前无明显预兆,钢筋的强度得不到充分利用。是一种脆性破坏。(3)少筋破坏:梁的受拉区配筋量很小时。破坏特征:当梁的受拉区配筋量很少时,其抗弯能力及破坏特征与不配筋的素混凝土梁类似。受拉区混凝土一旦开裂,则裂缝就急速开展,裂缝处的拉应力全部由钢筋承担,裂缝处的钢筋拉应力迅速达到屈服强度并进入强化阶段,甚至钢筋被拉断;受拉区混凝土裂缝很宽、构件挠度很大,而受压混凝土并未达到极限压应变。这种破坏“一裂即坏”,破坏弯矩往往低于构件开裂时的弯矩,属于脆性破坏。5-4答:少筋破坏和超筋破坏都具有脆性性质,破坏前无明显预兆,破坏时将造成严重后果,材料的强度得不到充分利用。因此应避免将受弯构件设计成少筋和超筋构件,只允许设计成适筋构件。为了防止发生少筋破坏,要求构件的受拉钢筋面积不小于按最少配筋百分率计算出的钢筋面积。为了防止超筋破坏,要求相对受压区高度5-6答:(1)是截面受压区高度与截面有效高度的比值,即(2)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是适筋构件与超筋构件相对受压区高度的界限值。5.7答:(1)在下列情况下则需要采用双筋截面:①当截面承受的弯矩值较大时,即且截面尺寸受到限制不能调整时;②同一截面在不同荷载效应组合下受到变号弯矩作用时;③在抗震设计中,需要配置受压钢筋以增加时构件的截面延性时。-24- (2)为了保证受拉钢筋屈服和受压钢筋达到抗压强度设计值的条件,在双筋矩形截面的计算公式中,应当满足(3)当时,表明受压钢筋强度达不到,此时可假定,则混凝土应力合理与受压钢筋合力点重合,对该合力点取矩,得,解出5-8答:根据受压区的高度不同,T形截面可分为两类:当混凝土受压区时(亦即时),称为第一类T形截面;当混凝土受压区时(亦即时),称为第二类T形截面。当进行截面设计时,若,则为第一类T形截面,否则为第二类T形截面。在进行截面校核时,若,则为第一类T形截面,否则为第二类T形截面。考虑情况T形截面肋形梁独立梁①按计算跨度考虑②按梁(纵肋)净距考虑——③按翼缘高度考虑当——当-24- 当5-9答:(参考《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合编清华大学主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三版P78——P79)(1)对于连续梁的跨中截面,在破坏时,大部分受拉区混凝土早已退出工作,故从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观点来看,可将受拉区混凝土一部分挖去。只要把原有的纵向受拉钢筋集中在梁肋中,截面的承载力计算值与原矩形截面完全相同,这样做不仅可以节约混凝土而且可减轻自重,剩下的梁就成为有梁肋()及挑出翼缘两部分组成的T形截面。也就是按T形截面计算。(2)对于连续梁的支座截面,由于承受负弯矩,翼缘在梁的受拉区,当受拉区的混凝土开裂后,翼缘对承载力就不再起作用了,应按肋宽为的矩形截面计算。5-11答:剪跨比就是指集中荷载位置至支座之间的距离与截面有效高度的比值。在一定的剪跨比的范围内,随着剪跨比的增加,抗剪承载力降低。当较大,一般,斜截面斜裂缝贯穿全截面,抗剪承载力低,脆性显著。当适中,一般时,承载力较高,截面部分混凝土受剪压。当较小,,承载力较小,但抗剪箍筋作用发挥不好,较浪费,不经济。5-12答:(1)斜拉破坏当剪跨比较大(一般)且箍筋配置过少时,间距太大时发生。(2)剪压破坏当剪跨比适中(一般)或配箍筋梁适当,箍筋间距不大时发生。(3)斜压破坏这种破坏发生的剪跨比很小(通常)或腹板宽度很窄的T形梁或I梁上。5-13答:影响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1)剪跨比(2)混凝土强度(3)箍筋配筋率(4)纵向钢筋配筋率5-14答:梁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的适用范围是它仅适用于剪压破坏情况,不适用于斜拉破坏及斜压破坏情况。当发生斜压破坏时,梁腹的混凝土被压碎、箍筋不屈服,其受剪承载力主要取决于构件的腹板宽度、梁截面高度及混凝土强度。因此,只要保证构件截面尺寸不太小,就可以防止斜压破坏的发生。(参考《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沈蒲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2版P124)当配箍率和箍筋间距分别满足建筑规范中的最小配箍率和最大箍筋间距时,可防止斜拉破坏。5-15答:1.梁内的抗剪作用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箍筋与纵向受拉钢筋、斜裂缝筋的混凝土块及剪压区混凝土(包括受压钢筋)组成“桁架”体系,共同传递剪力,箍筋称为桁架的受拉腹杆;-24- 二是箍筋可以抑制斜裂缝的发展,增加斜裂缝间的摩擦力(也称骨料咬合力)。此外,箍筋与纵向钢筋形成空间骨架,便于施工和有利于混凝土强度的发挥。2.主要构造:梁的箍筋间距、箍筋直径不应小于最小直径,当时不应小于等,是钢筋最基本的构造要求,设计中必须遵守。此外箍筋的强度、箍筋的形状、箍筋的肢数、以及特殊要求均应满足建筑规范要求。5-22答:最大裂缝宽度公式:影响裂缝宽度的主要因素:受拉钢筋应力,受拉钢筋有效配筋率,纵向受拉钢筋的等效直径。(参考《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合编清华大学主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三版P231倒数第二段)5-23答:1.影响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刚度的主要因素有:(参考《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合编清华大学主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三版P221第二段)(1)截面有效高度,当配筋率和材料给定时,增大对提高抗弯刚度最有效;(2)配筋率,增大会使略有提高,但不经济;(3)截面形状,当截面有受拉或受压翼缘时,增大会使提高。(4)增大时,增大,因而增大,则相应地减少。(5)在常用配筋率的情况下,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对提高的作用不大。2.欲提高构件截面刚度措施:(参考《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沈蒲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2版P250倒数第二段)最有效的措施是增加截面高度;当设计上构件截面尺寸不能加大时,可考虑增加纵向受拉钢筋截面面积或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对某些构件还可以充分利用纵向受压钢筋对长期刚度的有利影响,在构件受压配置一定数量的受压钢筋。此外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也是提高受弯构件刚度的有效措施。5-25解:取,①选用HPB235级钢筋时:相对受压区高度:-24- (满足要求)受拉区钢筋面积>选,其配筋图如右图所示:②选用HPB400级钢筋时:(满足要求)受拉区钢筋面积>选其配筋图如右图所示:5-27解:(1)由,有解出则-24- 故该梁配筋不满足正截面承载力要求。5-29解:已知采用混凝土,,受压钢,受拉钢筋,取,则(1)单筋矩形梁正截面极限承载力:这就说明,如果设计成单筋矩形截面,将会出现的超筋情况。若不能加大截面尺寸,又不能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则应设计成双筋矩形截面梁。(2)考虑到弯矩较大,受拉区的受拉钢筋按双排布置,则取。此外,取,。。(2)选5Φ20(),下排3Φ20,上排2Φ205-30解:,,则,,钢筋强度,(1)由,知截面为适筋情况-24- 则该梁在配置钢筋情况下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为:故配筋不满足正截面承载力要求,不安全。(2)若采用单筋截面梁,取该梁的正截面极限受弯承载力为:故在不修改截面尺寸和混凝土强度等级条件下,应该采用双筋截面梁。(3)取(考虑弯矩较大,受拉区的受拉钢筋按双排布置),,则选受压钢筋()选受拉钢筋(),下排4Φ20,上排3Φ205-33解:(1)判断类型取,则该T形截面为第一类型截面。(2)配筋计算,选配,()-24- 5-34解:取,则,(1)判断类型该T形截面为第一类型截面。(2)求(3求故满足要求。5-36解:已知,,(1)截面尺寸验算,,截面尺寸满足要求(2)可否按构造配筋按构造配筋由解出选用φ6双肢箍(,),则由表5-7知,,故选φ6@180-24- 5-38解:,,(1)截面尺寸验算故截面尺寸满足要求(2)可否按构造配筋应按计算公式计算箍筋(3)箍筋计算解出选φ8双肢箍(,)查表5-7知故选φ8@2005-40解:采用混凝土,,,级箍筋,级纵向钢筋(1)斜截面受剪计算取,①φ6@200双肢箍筋,,,-24- 不满足最小配箍率因此,剪力设计值:,②φ8@200双肢箍筋,,,满足最小配箍率因此,剪力设计值:,(2)正截面受弯计算-24- 满足要求计算截面系梁跨中截面:解出经计算,当分别采用φ6@200双肢箍筋和φ8@200双肢箍筋时,梁能承受的荷载设计值均为。5-41解:取,,,弯矩设计值:则采用混凝土-24- 满足要求5-55(B)5-56(C)5-57(A)5-58(C)6-3答:大、小偏心受压之间的根本区别是截面破坏时受拉钢筋是否屈服,亦即受拉钢筋的应变是否超过屈服应变值()。区分大偏心受压和小偏心受压的界限状态,与区分适筋梁和超筋梁的界限状态完全相同,因而可得:当时,构件截面为小偏心受压当时,构件截面为大偏心受压当时,构件截面为偏心受压的界限状态。6-5答:(1)对于长细比小的短柱,侧向挠度与初始偏心距相比可以忽略不计。可以不考虑纵向弯曲引起的附加弯矩的影响,与成线性关系。构件的破坏是由于材料破坏引起的。当柱的长细比很大时(细长柱),构件的破坏已不是由于构件的材料破坏所引起的,而是由于构件纵向弯曲失去平衡引起破坏,称为失稳破坏。本质区别在于,长柱偏心受压后产生不可忽略的纵向弯曲,引起二阶弯矩。(2)偏心距增大系数的物理意义:考虑长细比比较大的中长柱受压后产生的附加弯矩对受压承载力的影响。6-8答:在对称配筋情况下,截面破坏是的轴向力(受压承载力)设计值,由相关曲线可知:当时,为小偏心受压;,为大偏心受压。6-13解:取,(1)偏心距增大系数及计算-24- 取及中的较大值,故对于偏心受压短柱:(2)偏心受压类型判断及计算故是小偏心受压,则(3)配筋计算(4)选择钢筋并验算垂直弯矩作用平面的轴心受压承载力弯矩作用的平面,每侧选,截面的面积为,满足要求。垂直弯矩作用平面的验算:对于轴心受压短柱:满足要求-24- 6-14解::取,(1)偏心距增大系数及计算取及中的较大值,故取,(2)偏心受压类型判断及计算故是大偏心受压,则(3)配筋计算(4)选择钢筋并验算垂直弯矩作用平面的轴心受压承载力弯矩作用的平面,每侧选,截面的面积为,满足要求。垂直弯矩作用平面的验算:-24- 对于对称配筋的大偏心受压构件,现有,因此可不作垂直弯矩作用平面的验算。满足要求6-16解:取,(1)偏心距增大系数及计算取及中的较大值,故取,(2)先按大偏心受压柱求由消去,有代入数据,有化简,有-24- 解得则假定正确,为大偏心受压该柱的极限受压承载力:故该柱的受压承载力满足要求。7-2答:钢筋混凝土纯扭构件有4钟破坏形式:(详细内容参考《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合编清华大学主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三版P188——P192)(1)当箍筋和纵筋均过少时,一旦裂缝出现,构件会立即发生破坏。此时,纵筋和箍筋不仅达到屈服强度而且可能进入强化阶段,构件破坏特征与素混凝土构件没有区别,其破坏形式类似于受弯构件的少筋破坏,承载力低,是脆性的“少筋破坏”。(2)“适筋破坏”两种筋用量合适,在扭矩作用下,纵筋和钢筋先达到屈服强度,然后混凝土被压碎而破坏,承载力较高,有征兆,其破坏形式类似于受弯构件的适筋破坏,设计用此。(3)“部分超筋破坏”当箍筋和纵筋其中一种用量合适,其中一种偏多,承载力较高,但征兆,不明显,可以使用。(4)“完全超筋破坏”在破坏时钢筋不屈服,导致混凝土局部压碎而突然破坏,也是脆性破坏,其破坏形式类似于受弯构件的超筋破坏。7-5答:沿截面周边均匀对称纵筋和沿纵向等间距箍筋共同组成。7-8(C)7-9(B)7-11(C)7-12(B)8-1答:(1)钢筋混凝土构件存在的缺点:正常使用荷载下混凝土受拉区开裂;高强度钢筋混凝土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构件截面尺寸较大。(2)其根本原因是由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很低,极限拉应变很小。大致为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抗压极限压应变的。8-3答:施加预应力的方法一般是靠张拉(或加热)纵向受拉钢筋(称为预应力钢筋)并将其锚固在混凝土构件内,依靠钢筋对构件的弹性压缩,从而是混凝土获得压应力。对于先张法构件,预应力的传递是通过钢筋和混凝土的粘结力实现的。后张法构件的预应力是通过构件端部的锚具直接挤压混凝土而获得。-24- 8-4答:(1)钢筋预应力钢筋在张拉时受到很高的拉应力,在使用荷载下,其拉应力还会继续提高,因此必须采用高强度钢筋。预应力钢筋宜采用钢绞线,消除应力钢丝和热处理钢筋。预应力钢筋宜采用钢绞线。(2)混凝土在张拉(或放松钢筋)时,混凝土受到高压应力作用。这种压应力越高,预应力的效果越好,因此预应力构件混凝土应采用强度等级高的混凝土、一般不低于;当采用钢丝,热绞线,热处理钢筋作预应力钢筋时,混凝土不易低于。8-6答:预应力损失有6种:①张拉端锚具变形和钢筋内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②预应力钢筋与孔道壁之间的摩擦力引起的预应力损失;③混凝土养护加热养护时,受拉的钢筋与承受拉力的设备之间的温差因此的损失;④预应力钢筋的应力松弛引起的预应力损失;⑤混凝土的收缩,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⑥用螺旋式预应力钢筋作配筋的环形构件,当直径,时,由于混凝土的局部挤压引起预应力损失;预应力损失值组合表项次预应力损失值的组合先张法构件后张法构件1混凝土预压前(第一批)损失2混凝土预压后(第二批)损失8-10(A)8-11(C)8-13(B)8-14(D)8-16(D)-24- 9—5答:(1)①单砖出现裂缝;②裂缝通过若干皮砖,形成连续裂缝;③形成贯穿裂缝,砌体完全破坏。(2)在轴心受压时,单砖处于拉、弯、剪、压复合应力状态。由于砌体横向变形时砖和砂浆的交互作用,砂浆处于三相受压状态,其抗压强度有所提高。9—7答:(1)块体和砂浆的强度。(2)块体尺寸和几何形状的影响。(3)砂浆性能的影响。(4)砌筑质量的影响。9—8答:高厚比和轴向力的偏心距对受压构件承载力的影响系数。9-11答:(1)梁端直接支承在砌体上时,由于梁的变形和支承处砌体的压缩变形,梁端有向上翘的趋势,下部的砌体并非全部起到有效支承的作用,因此梁端下部砌体局部受压的范围叫做梁端有效支承长度。(参见砌体结构施楚贤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P68)(2)当梁端直接支承在砌体上时,砌体的局部受压有两种情况:①无上部荷载的情况:钢筋混凝土梁直接支承在砖墙上,这种梁端下局部受压的承载力计算公式为:②梁端深入到墙内,上部有荷载传来,这种情况梁端支承处砌体的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公式为:9-13解:(1)该柱为轴心受压强度调整系数查表9-1,(2)控制截面在砖柱底部,砖柱自重设计值为:则,砖柱底部压力设计值:(3)求影响系数-24- 由于该柱为轴心受压,故,上式可化简为:(对于混合砂浆,)(4)验算故承载力满足要求。9-14解:(1)求影响系数,,,查表9-1,对于混合砂浆,,,(2)求截面面积强度调整系数(3)偏压方向验算,则,不满足要求(4)轴压方向验算,,故轴心受压方向满足要求。-24- 综上所述,该柱的承载力不满足要求。10—1答: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根据房屋的空间受力性能(主要是抗侧移刚度的大小),可分为三种静力计算方案:刚性方案、刚弹性方案、弹性方案。划分主要依据是刚性横墙间距及楼盖或屋盖的类型。10—2答:(1)横墙厚度:不宜小于;(2)洞口面积:横墙中开有洞口时的洞口水平截面面积不应超过横墙截面面积的50%;(3)横墙高度:单层房屋的横墙高度不宜大于横墙的长度;多层房屋的横墙高度,不宜大于横墙长度的2倍。10—3答:(1)保证墙、柱在施工阶段和使用阶段的稳定性。(2)验算公式墙、柱高厚比公式:——墙、柱的计算高度——墙厚或矩形柱与相对应的边长——自承重墙允许高厚比的提高系数——有门窗洞口墙允许高厚比的降低系数。10—4解:过梁上的荷载包括墙体自重和梁、板荷载。考虑墙体搭缝砌筑的拱作用,可按如下规定采用。(1)墙体自重对砖砌体,当过梁上的墙体高度时(为过梁的净跨),应按实际墙体的均布自重采用;当墙体高度时,应按高度为墙体的均布自重采用。对混凝土砌块砌体,当过梁上的墙体宽度时,应按实际墙体的均布自重采用;当时,应按高度为墙体均布自重采用。10—5解:(一)圈梁可以增强房屋的整体刚度,防止地基的不均匀沉降或较大振动荷载等对房屋引起的不利影响。在洞口处,圈梁尚可兼做过梁。(二)(1)宿舍、办公楼等多层砌体民用房屋,且层数为3~4层时,应在檐口标高处设置圈梁一道;当层数超过4层时,应在所用纵横墙上隔层设置。(2)多层砌体工业房屋,每层应设置钢筋混凝土现浇圈梁:①对砖砌体房屋,檐口标高为时,应在檐口设置一道圈梁;檐口标高大于时,宜适当增设;-24- ②对有电动桥式吊车或较大振动设备的单层工业房屋,除在檐口或窗顶标高处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外,并宜在吊车梁标高处或其他适当位置增设。(3)对软弱地基(如淤泥、淤质泥土、冲填土、杂质土或其他高压缩性土层构成的地基)上的砌体承重结构房屋,圈梁按下列要求设置:①在多层房屋的基础和顶层处宜各设置一道,其他隔层可隔层设置,必要时也可层层设置。单层工业厂房、仓库、食堂等,可结合基础梁、连系梁、过梁等酌情设置;②圈梁应设置在外墙、内纵墙和主要内横墙上,并在平面内联系成封闭系统。10—7解:(9-13):,,,故满足要求。(9-14):,(注意:最保险的是两个方向均验算)对于偏心受压(较长边长方向):对于轴心受压(较短边长方向):故满足要求。10—9(B)10—10(C)10—12(A)10—13(A)10—19(C)10—15(D)10—20(C)10—21(D)10—23(B)-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