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4.00 KB
  • 2022-04-22 11:15:57 发布

行政管理学课后习题及答案.doc

  • 3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名词解释1.政治的分析单位——政治理论的构建单位,或立论的前提和出发点。迄今为止,在政治学中,个人、集团和阶级三种分析单位为政治学的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洞见。(1)以个人为分析单位的政治观。政治学中的古典自由主义是这一政治观的典范,其中个人的重要性体现在两个方面。古典自由主义传统的核心内容就是。人是作为“个人”而存在的。社会由无数的个人组成,没有个人,社会也就成了一个空洞的概念。其次,在分析维度上,古典自由主义对个人的设想是理性和能动的。亦即个人不但了解自身的需要,而且在特定的环境中能够做出最合乎自身利益的判断,并具有选择的能力,能够采取有见识的行动。(2)以团体为分析单位的政治观。基于现实经验的考察,多元主义者发现在政治活动中非常活跃,发挥重大作用的不是个人,而是各种各样的团体,亦及所谓的利益集团。在美国政治中,利益集团的作用如此显著,以至于本特利认为,只有理解利益集团才能理解美国政治。因此,多元主义将团体作为自己的分析对象。事实上,多元主义一词中的元指的便是组织。政治学的分析单位遂由个人转向团体。(3)以阶级为分析单位的政治观除了个人和团体,阶级也是政治的一种分析单位。尽管在马克思之前的历史学加和政治经济学家们就已经发现了阶级的存在,但正是马克思对阶级分析方法作出了最大的贡献。马克思阶级理论的出发点或前提是线面的论述: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自由民和奴隶、贵族和平民、领主和农奴、行会师傅和帮工,一句话,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在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不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这种对立在资本主义社会则体现为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剥削/压迫和斗争/反抗关系.2.政府政治观——国家机构被视为公共的是因为它们对社会的共同社会负有责任,其耗费的公共开支源于于税收。市民社会是由家庭,家族,私人企业,工会,俱乐部,社区组织等组成的,它们之所以被视为是私人的,是因为它们由个体公民设立并运作,以满足他们自己的需要,而不是为了满足更大的社会需要。*3.非政府政治观——主要指对政党和利益集团的研究。*4.公域与私域——“公共领域”是一种不受官方干预,独立于政治权力之外的社会公民自由讨论公共事务、参与政治的活动空间或公共场所。“私人领域”指的是在理想状态下既不受公众监视,也不受国家权力干预的那部分个人生活。*5.政治与行政二分法——根据行政特殊功能及其规范化要求,建立独立于政治系统的行政运作体制,实行党政的分离,避免行政运作过多地受到党派政治的干扰和冲击。*6.政党分肥制——指执政党的领导人,把政府公职、官位大量分配给本党党员的用人制度。7.权力——广义的权力是指某种影响力和支配力,它分为社会权力和国家权力两大类;狭义的权力指国家权力,即统治阶级为了实现其阶级利益和建立一定的统治秩序而具有的一种组织性支配力。8.经典权力观——9.激进权力观——10.权力的合法性基础——公共性是一切国家行政权力的重要特性,行政权力的公共性是行政权力合法性的基础。11.分权学说——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方国家政治制度借以建立的理论指导。分权理论可以追溯到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的混合政体学说。柏拉图认为混合政体综合了君主政体的智慧和德性,民主政体的自由,是最好最稳定的政体。12.制约与平衡——是指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权力各自分立而又相互牵制和协调. 思考题1.如何看待政治概念界定中的多元纷争?对于政治概念界定中的纷争与歧义可从不同的角度揭示政治理解的多种可能性。以及这种理解所具有的开放性和演变性。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于理解政治的复杂性而言,还可以依据其它维度维持下去。对政治现象的复杂性理解,有助于我们时刻提醒当下认识的局限性。借用盲人摸象的比喻,不同角度看到的政治犹如盲人摸到的大象的不同部位。因此,多元视角以及由此产生的比较优势,可以拓展我们的眼界。丰富我们对政治的想象力。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对政治的理解不只是一个如何客观认识的问题,也不只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语言问题,对它的界定渗透着不同意识形态。折射出不同的价值理念。对政治的理解必须放在更大的时代和理论脉络中来进行,其理盖源于此。2.你赞成哪种权力观?为什么?经典权力观古典多元主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学们自由发挥。)3.政治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如果说权力是政治的核心概念,那么围绕权力而发生的问题便是政治的核心问题。从理论上说,与经典权力观相关的问题有:权力的必要性、权力的合法性基础、权力的制约机构、权力的功能与范围、权力的行使方式、权力行使的效率与效能、权力的更替以及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权力面临的挑战等。在这些问题中,权力的合法性基础与权力的制约结构最为重要,因为前者涉及民主的基本原则,后者则体现了宪政的基本精神,它们一起构成了政治或政治学的核心问题。名词解释1.公共管理——是对公共事务的管理,公共事务是公共管理的起点,决定了公共行政走向公共管理的必然态势2.行政管理——是运用国家权力对社会事务的一种管理活动。也可以泛指一切企业、事业单位的行政事务管理工作。3.公共组织——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共利益为目的,拥有法定的或授予的公共权力的所有组织实体。4.公共行政——国家行政机构依法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有效活动。5.统治行政——6.管理行政——7.官僚制——是指所有大中型组织中由受过训练的专职人员组成的行政管理机构。8.政治与行政二分原则——威尔逊认为:行政与政治不同,1“行政管理是置身于‘政治’所特有的范围之外的。行政管理的问题并不属于政治问题。虽然行政管理的任务是由政治加以确定的,但政治却无需乎自找麻烦地去直接指挥行政管理机构。”2“行政是一切国家所共有的相似性很强的工作,是行动中的政府,是政府在执行和操作方面最显眼的部分,政治是政府在重大而且带着普遍性事项方面的国家活动,而行政是政府在个别、细致而且带技术方面的国家活动,是合法的、明确而且系统的执行活动。”3“政治是政治家的特殊活动范围,而行政管理则是技术性职员的事情。政策如果没有行政管理的帮助就将一事无成,但行政管理并不因此就是政治。”9.行为主义运动—— 行为主义是指坚信社会科学应该建立在可观察的人类行为基础之上、并只能就可量化的数据展开研究的观点。*1.第三部门——即“通过志愿提供公益”的NGO或NPO。从范围上讲是指不属于第一部门(政府)和第二部门(企业)的其他所有组织的集合,它独立于政府和私人部门之外,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标,强调非营利性、志愿性的合法组织,主要为民政部门注册的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及未注册的草根组织。我国大部分学者采用陈振明先生的概括:第三部门是介于政府部门与营利性部门之间,依靠会员缴纳的会费、民间捐款或政府拨款等非营利性收入,从事前两者无力、无法或无意作为的社会公益事业,从而实现服务社会公众、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为宗旨的社会公共部门。2.非政府组织——是英文Non-GovernmentalOrganizations的意译,英文缩写NGO。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在各种场合越来越多地提及非政府组织(NGO)与非营利组织(NPO),把非政府组织与非营利组织看作在公共管理领域作用日益重要的新兴组织形式。3.P途径——公共政策途径(thepolicyapproach)4.B途径——企业管理途径(thebusinessapproach)5.政府再造——是指对公共体制和公共组织绩效根本性转型,大幅度提高组织效能、效率、适应性以及创新的能力,并通过改革组织目标、组织激励、责任机制、权力结构以及组织文化等来完成这种转型过程。6.参与治理——是指与政策有利害关系的公民个人、组织和政府一起参与公共决策、分配资源、合作治理的过程。7.合作治理——是社会力量成长的必然结果,是对参与治理与社会自治两种模式的扬弃,通过社会自治而走向合作治理将是一个确定无疑的历史趋势。思考题8.如何理解公共管理的概念?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祉与公共利益。公共管理作为公共行政和公共事务广大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重点在于将公共行政视为一门职业,将公共管理者视为这一职业的实践者。公共管理的性质在于:  (1)承认政府部门治理的正当性;  (2)强调政府对社会治理的主要责任;  (3)强调政府、企业、公民社会的互动以及在处理社会及经济问题中的责任共负;  (4)强调多元价值;  (5)强调政府绩效的重要性;  (6)既重视法律、制度,更关注管理战略、管理方法;  (7)以公共的福祉和公共利益为目标;(8)将公共行政视为一种职业,而把公共管理者视为职业的实践者。9.论述公共管理产生的历史前提后工业社会,全球化浪潮10.公共行政是如何向公共管理转变的?*直接原因是公共部门的生存环境发生变化11.公共管理的出现是否意味着公共行政的终结?*两者区别:A.在研究对象上,公共行政学以政府为研究对象,而公共管理学以公共组织为研究对象B.研究内容上,公共行政学主要研究政府自身管理,而公共管理主要研究公共产品的生产和运营 C.研究目标上,公共行政学以追求效率为主,而公共管理学以提高公共服务质量为主D.在社会治理体制、运行机制、组织建构以及可资使用的方法和技术等各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的理论和观点1.论述公共管理学与公共行政学的联系与区别公共管理学和公共行政学是关于两种不同社会治理模式的不同的学科。在历史的维度中,他们有着前后相继的关系;在横向的理论逻辑中,公共管理学又将公共行政学纳入自己的学科体系中,成为公共管理学的一个构成部分。公共行政学以国家的行政系统一政府为研究对象,而且主要是研究政府自身的管理问题,希望通过政府自身管理问题的解决为政府外部职能的实现提供保障。公共管理学则着重研究多元社会治理主体之间在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上的合作行动。具体的说,公共管理研究的是作为社会治理主体的公共管理关系、社会治理活动和所运用的手段。 (抛开公共性质而言,相同点是二者都包含了一种管理事实要素,不同点是公共行政重于公共价值要素与管理事实要素的相结合,而公共管理则侧重于公共价值要素和管理事实要素的相分离。二者都研究公共领域的问题,具体而言,公共管理是一种不包含政治价值倾向的社会科学,而公共行政则是一种保护政治价值倾向的社会科学。)2.论述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研究对象:作为社会治理主体的公共组织(包括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以及其他社会自治力量)之间的关系、社会治理活动和所运用的手段。研究内容:1、负担着认识公共管理这一新型社会治理模式的学科使命;2、需要为公共管理的系统构建提供理论支持和全面规划;3、需要努力把握人类社会后工业化、全球化过程中的新的社会现象对社会治理的影响;4、需要特别关注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在公共管理过程中的运用问题;5、还应承担起人类社会治理历史的重新梳理的任务。3.论述公共管理的研究途径1、公共政策途径(P途径);2、企业管理途径(B途径)。4.论述公共管理学的学科特征1、公共管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科学具有交叉性的特征,它是人们应用各种学科知识研究公共管理过程的一个综合型的研究领域;2、公共管理学是一门以应用为取向的科学,是一门理论见诸实践的科学;3、公共管理学是实证性和规范性的统一;4、公共管理学是公共性与科学性的统一;5、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需要科学的和有效的方法。5.“政府再造”运动是在何种背景下展开的?1、各国政府不同程度存在着“财政压力”;2、“政府失灵”日渐显现,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发生根本性的改变;3、全球化和信息革命成为政府改革的重要推动力量;4、后工业化的压力变成政府改革的动力。6.简述信息化时代对各国政府改革的影响1、由于知识爆炸性的增长,使得政府原来的管理模式和运转方式越来越不适应,无法发挥应有的效力和作用;2、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政府治理理念和范式的变革提供相应的技术基础;3、信息社会的信息共享和决策分散化的变革,他使得社会团体和广大公民在社会权利结构中日益重要,自主能力得到了增强,既能够对政府的治理进行监督,又能够实现自我治理,形成与政府一道开展合作治理的局面。7.如何理解服务行政是公共行政发展的新阶段8.为什么说合作治理是公共管理的理想形式? 合作治理从根本上排除了政府中心主义的倾向,其结果是代之以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以及其他社会自治组织在治理过程中的平等和平等基础上的合作。在具体的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他们之间会展开竞争,但在公共利益实现的问题上他们之间无条件的合作。在合作治理中,专业性的特征将会加强,但政府统揽全局的地位没有变。但是,他不再凌驾于非政府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之上,而是合作体系中一个构成要素。政府对非政府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的活动提供引导,发挥着引导型的职能。但是,在这种引导型职能实现的过程中,政府所扮演的是类似于“教练”和“导师”的角色。名词解释:1.管理伦理——从政府行为-组强行为和个人行为三个方面探讨了管理伦理的原则-措施和指导企业管理实践的方法。*2.公共管理伦理——是指公共管理领域的基本伦理维度、公共管理行为的基本道德规范,以及通过公共管理行为与公共事务所集中体现出来的社会公共精神。3.权利意志——把求权利无理性和乐观精神相结合,又称为行为主义.*4.法的精神——法律符合人类理性的必然性和规律性。(法的精神曾经替代了权力意志而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建立起作为终极依据的地位)5.伦理精神——在后工业社会的治理过程中,伦理精神将会作为一种基本依据而存在,伦理精神将替代法的精神在社会治理过程中的已有地位。*6.社会公正——是和谐社会的本质和基石,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首要价值。社会公正实际上是由两个部分组成,即“实质公正”和“程序公正”,两者缺一不可。7.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最初于1972年提出,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早期认为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随着发展问题的进一步暴露以及认识的加深,人们对可持续发展认识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经济的发展(更不是经济增长的意思),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四大支柱是经济、社会、环境和文化,只有四个方面协调发展,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8.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是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即人的智力和体力的充分、统一的发展。同时,也包括人的才能、志趣和道德品质的多方面发展。9.科学发展观——是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2003年7月28日的讲话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写入党章,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之一。10.道德控权机制——11.道德责任合作治理——道德治理是政府、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携手合作对道德领域突出问题进行克服与消除的活动和过程。*12.信任——人际信任的经验是由个人价值观、态度、心情及情绪、个人魅力交互作用的结果,是一组心理活动的产物。思考题13.如何理解伦理精神进入了社会治理过程? 伦理精神是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由社会整体所承载的文化心理状态,它对一个社会或一个历史阶段中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具有指导意义,是一种无形的规范,能够发挥把人的社会生活整合成有机性的和谐整体的作用。或者说,伦理精神是一个社会中人们之间的伦理关系的文化心理形态。伦理关系是人的社会关系的一个最为基本的构成部分,伦理精神则是这种客观的伦理关系的反映。同时,它又反过来作用于人的思想和行为,通过人的思想和行为去改造和型塑人们的社会关系,使人的社会关系或者社会关系的某些方面以伦理关系的形式出现。伦理精神是一个社会或一个历史阶段中的人们共有的文化心理状态,它具有相对于个人的客观性,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能够对个人的行为发挥规范作用,并且会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而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思想内容。一定的社会群体也是这样,其社会活动以及该群体的利益实现都会受到它所在社会中的伦理精神状况的制约。对于一个社会来说,它的伦理精神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的秩序以及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在人的社会生活中,以客观精神的形式出现的除了伦理精神之外,还有权力意志和法的精神。权力意志是人的等级关系的精神形态,它在通过人的行为表现出来的时候,是以支配性行为的形式出现的,会导致人身依附的结果。法的精神产生于人的个人生存与利益实现的要求之中,是对个人的生存和利益要求加以普遍性承认的文化心理状态。总的说来,法的精神得以产生的现实根据是人的社会、经济关系和活动。其一,在走向近代社会的过程中,人的迁徙和流动造就了陌生人社会,使熟人社会中的等级关系解体,造成了陌生人之间的形式平等状态;其二,人们在经济交往特别是物品交换的过程中必须是平等的和自由的,只有这样,才能使经济活动得以维系;其三,个人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个人的生存与利益实现是作为一项权利而提出的,并要求在社会生活中得到普遍承认。所以,法的精神是普遍承认人的自由、平等基本人权的文化心理状态。伦理精神从一开始就是产生于人的群体生活的要求的,有着深刻的社会生活根源。因为,人的群体生活和社会生活需要得到秩序的保障,而伦理精神恰恰是这种秩序的精神依据。也就是说,伦理精神可以在作用于人的行为的过程中去维系和保证一个社会中的秩序。当然,伦理精神具有很强的历史性特征,在人类历史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内容和形式。在权力意志发挥主导性作用的历史阶段中,伦理精神既起到辅助权力意志得到贯彻的作用,又在矫正基于权力意志的行为方面起到规范的作用。在法的精神发挥主导性作用的历史阶段中,虽然因法的精神与伦理精神在性质上的冲突而致使伦理精神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受到排斥,但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层面上,即在法的精神无法得到有效贯彻的领域,伦理精神依然发挥着规范人的行为、调节人的社会生活、提供某种自然秩序的作用。人类社会治理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演变过程,在农业社会所产生的是一种统治型的社会治理模式,王朝治理是它的典型形态;到T.I业社会,出现了管理型的社会治理模式,公共行政是这种社会治理模式的代表;现在,人类正在走向后工业社会,以公共管理为标志的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正处在生成的过程中。王朝治理是人的等级关系在社会治理过程中的体现。因为,当一个社会是由具有不同等级身份的人所构成的时候,当不同等级构成了一个层层叠叠的金字塔式的体系的时候,自上而下的压迫和统治就是不言自明的了,处在金字塔的最高层级的也理所当然的是王室贵族,而国王则是贵族的代表。等级关系与统治型社会治理模式之间的必然联系可以概括为:第一,只要人被按照等级身份的形式拼成一个体系,在等级之间就会自然而然地生成权力,而权力也自然而然地会转化成权力意志;第二,较高等级的生存与利益要求必然要通过较低等级去实现,这个实现过程就会表现为权力支配过程,因而出现了统治与压迫;第三,每一个等级间的统治与压迫只不过是系统化的统治与压迫的一个环节,从而要求有一个终极性的统治与压迫机构及其代表去统领这个系统。这就是王朝治理得以产生的逻辑。权力意志具有任性的特征,会在落实到支配行为的时候走向极端,从而摧毁和压垮被统治、被压迫的等级,如果这样,统治和压迫等级的利益也不可能得到持续性的实现。为了不使权力支配行为走向极端,一方面,需要在等级序列中让更高等级去矫正和约束下一个等级的权力支配行为;另一方面,需要用伦理精神去对权力意志和权力支配行为作出普遍性的约束。所以,在统治型社会治理过程中,基于伦理精神的道德规范是必要的矫正和约束力量。 经过工业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人类创设了现代意义上的由政府执行社会治理任务的模式。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中,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其中,最为根本的就是复杂的等级关系被简化为两大对立的阶级,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关系。由于等级关系被打破,统治和压迫结构瓦解了,权力就在整个社会的层面上失去了等级关系的支撑而无法成为支持统治和压迫的力量,也就是说,权力无法直接地在统治与压迫的意义上表现为支配行为。当然,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现代政府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执行着统治职能,这是因为存在着两大对立的阶级,也是由资产阶级的剥削性质所决定的。然而,社会统治结构已经不存在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也只能是一种暂时的统治,而且,由于权力支配已经无法作为一种社会性的普遍行为模式而存在,在资产阶级实施统治的过程中,不得不求助于以法律为代表的社会性规则体系。事实上,人们的平等意识、权利观念的生成,也为法律成为普遍性的社会规则体系提供了基础,并使法律成为社会治理的基本工具和基本原则。随着法律在社会治理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不断增强,这一因素也促进了法的精神的成长,并对统治机制造成了极大的冲击,或者说,使统治主体以及统治对象都变得模糊不清了,政府依据以法律为代表的规则体系而开展的社会治理活动逐渐地蜕去了统治的色彩,管理的色彩则相应地得到不断增强。结果,造就了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而公共行政则反映了这一治理模式的典型特征,那就是执行公意、维护公共利益以及在多元利益诉求之间保持价值中立等。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在围绕着法的精神这一价值展开的过程中,所注重的是社会治理过程中的工具理性和科学化、技术化的可操作性,因而排斥了伦理精神。事实上,它也不需要得到伦理精神的支持。不过,近代以来的社会也是一个组织化的社会,各种各样的组织迅速地生成并成为人们开展社会生活的基本途径,权力在社会的层面上消失之后,却退居到了组织之中。政府是一切社会组织中最大的和发展最完备的组织,所以,权力在政府中也有着最广阔的施展空间。这样一来,组织自身既是一个权力作用体系,又是管理结构和管理机制最为严密的系统,支配行为、科学原则和规则的严肃性这三个本来矛盾的方面在这里得到了融合,正是这种既矛盾又统一的状况使管理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对伦理支持的需求。所以,近代以来的社会治理是排斥伦理的,而发生在组织中的管理却需要伦理的支持,存在于组织中的这种伦理需要对于伦理精神的维系和发展来说,有着积极的意义。此外,在社会治理过程的边缘地带,在人们的日常生活领域中,伦理的规范作用一直得以维系。20世纪80年代,人类社会的后工业化迹象越来越明显,在工业社会中所建立起来的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开始日益显现出不能适应社会治理要求的问题,因而呼唤着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的出现。公共管理就是在这一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它意味着和代表着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取代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的可能性。所以,我们需要在新型社会治理模式的意义上去自觉地建构公共管理这一治理方式。就公共管理产生的历史背景来看,人们已经不满足于由法律规则体系的普遍性所提供的人们之间的形式平等关系,而是要求深化到实质平等的层面。人的实质平等可以归结为社会公平、正义和公正等价值的实现。当然,在法的精神中也包含着社会公平、正义和公正等价值,但为什么它不能转化为实质平等的结果呢?那是因为,政治层面上的代议制民主以及行政层面上的政府垄断社会治理,决定了只有少数人有权诠释社会公平、正义和公正等价值,但公众对这些价值却有着不同于政治家以及政府官员的理解和要求,在诠释与要求之间出现冲突的时候,就只能撇开这些价值的实质性内容而保留其形式。所以,法的精神在转化为现实的社会治理活动的时候,就只能造就出形式平等,并且与公众的实质平等要求渐行渐远。在后工业化的过程中,公众的实质平等要求成了社会治理变革的原动力,也成了社会变革的基本动因之一,而且,它的实现取决于伦理精神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得到贯彻的程度。公共管理是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的形式。对于这一新型社会治理模式而言,治理主体是多元化的;治理内容是服务导向下的公共产品供给;治理方式是通过合作的途径展开的,是包含了法治的全部积极成果的“德治”;治理目标是要建构一个拥有和谐秩序的社会。因而,公共管理必然是建立在伦理精神的基础上的,必然要依据伦理精神去开展社会治理活动。1.为什么说公共管理对伦理精神提出了强烈的要求?*(结合15题答案看吧)2.如何理解公共管理伦理对管理伦理的超越?* 公共管理中的伦理和道德可以直接追溯到管理活动中的伦理和道德上来。1,管理的性质决定了管理活动中存在着伦理的问题。管理的本质是协调,管理的终极目标是促进人的完善和发展,管理活动是与环境互动的过程。2公共管理的性质决定了它应当把伦理的问题放在第一位。第一,公共管理的目标是为了社会的健全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目标决定了公共管理必须基于伦理精神去开展一切社会治理活动。第二,公共管理活动的开展也是公共权力的行使过程,而公共权力的行使需要得到道德规范的制约。第三,公共管理在治理过程中有着明确的服务导向特征,而且,公共管理体系所拥有的就是一种服务结构。第四,公共管理的个性化特征决定了只有公共管理者所拥有的伦理精神和道德意识才能使它面对所要处理的复杂问题时作出正确的行为选择。1.公共管理伦理的治理功能有哪些表现?作为一种新型社会治理模式,公共管理与以往一切社会治理模式的根本性不同是由其伦理所决定的。在一切社会治理形态中,人们对善治的追求都将在公共管理中得到实现,而公共管理伦理就是善治理想得到实现的保证。第一,公共管理伦理是“公意”不受歪曲的保证;第二,公共管理伦理是公共利益实现的保证;第三,公共管理伦理保证了公共管理体系及其活动的开放性和公开性;第四,公共管理伦理是公共管理者在合作治理过程中的自主性的保证;2.如何理解公正对公平与效率的超越?3.公共管理与科学发展观的关系是怎么样的?*做对社会及人们生活有益,要计究可行性及采用合理的方针,满足公共管理的需要。4.公共管理者的道德责任有哪些?仁爱是公共管理者的第一项道德品质,也是一个人成为公共管理者的最为基本的品性。实事求是和一切从实际出发既是公共管理者开展公共管理活动时必备的科学态度,也是他的道德品质,概括地说,就是公共管理者的一种求实精神。宽容是对他人的言论和行为,特别是那些与自我的信念判断相冲突的言论和行为的容忍、谅解和尊重。当公共管理者有了宽容的道德品性时,就能够对公共管理这一合作系统提供有力的支持,就能够超越一切外在的规定和约束,把合作行动转化为他自身的内在要求。公共管理者还需要有节制的道德品性,要能够理性地面对自己的情感和物欲,在处事处人的过程中都自觉地做到自我节制。5.如何理解公共管理的伦理机制就是公共权力的道德控制机制?公共管理的伦理机制也就是公共管理活动中的道德控权机制,它是建立在伦理关系的基础上和得到道德规范的系统化的、有机性的权力互动过程,是公共组织以及公共管理者正确地行使公共权力的保障。6.如何理解公共管理的合作治理体系?建立在伦理精神基础上的公共管理包含着完整的公共权力道德控制机制,体现了道德规范在公共管理活动中的作用,它通过一系列道德化的制度设置而保证公共管理者能够怀着道德信念投入到公共管理的活动中来,从而使公共管理表现为一种合作互动的社会治理过程。公共管理的合作治理过程是在信任的基础上展开的。7.信任在公共管理合作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哪些体现?*公共管理的合作治理过程是在信任的基础上展开的。作为资源的信任是软性、结构性的资源。公共管理的基本属性和原则决定了信任必须成为一种资源,而且是公共管理所有资源中最独特、最广泛和最基础的资源,其根本内容是不同于习俗型和契约型的合作型信任关系。 名词解释1.绩效——从管理学的角度看,是组织期望的结果,是组织为实现其目标而展现在不同层面上的有效输出,它包括个人绩效和组织绩效两个方面。2.绩效管理——是指各级管理者和员工为了达到组织目标共同参与的绩效计划制定、绩效辅导沟通、绩效考核评价、绩效结果应用、绩效目标提升的持续循环过程,绩效管理的目的是持续提升个人、部门和组织的绩效。3.绩效计划——是被评估者和评估者双方对员工应该实现的工作绩效进行沟通的过程,并将沟通的结果落实为订立正式书面协议即绩效计划和评估表,它是双方在明晰责、权、利的基础上签订的一个内部协议。绩效计划的设计从公司最高层开始,将绩效目标层层分解到各级子公司及部门,最终落实到个人。对于各子公司而言,这个步骤即为经营业绩计划过程,而对于员工而言,则为绩效计划过程。4.绩效管理实施——科学高效的绩效管理工作的流程包括制定绩效目标、确定绩效标准、实施绩效考评、实施绩效面谈、制定绩效改进计划、实施绩效改进指导等6个阶段。5.绩效评估——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职能之一,是指评定者运用科学的方法、标准和程序,对行为主体的与评定任务有关的绩效信息(业绩、成就和实际作为等)进行观察、收集、组织、贮存、提取、整合,并尽可能做出准确评价的过程。6.绩效反馈——就是将绩效评价的结果反馈给被评估对象,并对被评估对象的行为产生影响。绩效反馈是绩效评估工作的最后一环,也是最关键的一环,能否达到绩效评估的预期目的,取决于绩效反馈的实施。7.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在系统介绍了平衡计分卡的概念和理论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对平衡计分卡在中国公共部门应用的必要性、可行性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并对中国公共部门应用平衡计分卡的框架设计、指标构建、运行管理制度设计和考核应用体系等方面的问题展开了探讨。8.绩效目标——是指给评估者和被评估者提供所需要的评价标准,以便客观地讨论、监督、衡量绩效。9.3E评价法——“经济”(economy)、“效率”(efficiency)、“效益”(effectiveness)的“3E”标准体系,10.标杆管理法——是一项有系统、持续性的评估过程,透过不断地将企业流程与世界上居领导地位之企业相比较,以获得协助改善营运绩效的资讯。11.平衡计分卡法——在于找出超越传统以财务量度为主的绩效评价模式,以使组织的「策略」能够转变为「行动;经过将近20年的发展,平衡计分卡已经发展为集团战略管理的工具,在集团战略规划与执行管理方面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解释,平衡计分卡主要是通过图、卡、表来实现战略的规划.平衡计分卡发展经历三代发展。12.360度绩效评估法——又称全方位绩效考核法或多源绩效考核法,是指从与被考核者发生工作关系的多方主体那里获得被考核者的信息,以此对被考核者进行全方位、多维度的绩效评估的过程。思考题 1.简述绩效和绩效管理的含义绩效:概括而言,绩效可以分为个人的绩效和组织的绩效两种。从个人绩效层面看,其内涵可分为绩效结果说和绩效行为说。绩效结果说认为,绩效是个人最终行为的结果,是员工行为过程的产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业绩”。绩效行为说则认为,绩效是人们实际做的,与组织目标有关的且可以观察到的行动或行为。这些行为是完全可以由员工个体自身控制的行为。绩效管理是指利用绩效信息设定统一的组织目标,从而进行最优的资源配置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计划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和。2.简述绩效管理的基本特征第一,绩效管理是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组织总体战略框架之下进行的,因此绩效管理体系应该与组织的战略相一致;第二,绩效管理所依据的各项指标应是有效的;第三,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而不是一个简单的步骤;第四,绩效管理是一个动态性的过程,主要表现在沟通和循环过程上;第五,卓越的绩效管理应该对组织的成长和组织目标的实现有着不可替代的促进意义3.绩效管理活动包括哪些环节?(1)制定绩效计划;(2)绩效指标体系建构;(3)绩效管理实施;(4)绩效评估;(5)绩效反馈;(6)绩效评估结果应用。4.试述公共部门引入绩效管理理念的可行性人们普遍认为在公共部门实施绩效管理是完全可能的,从管理的意义上讲,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有许多共同之处。第一,公共部门同私人部门一样,都需要为顾客提供服务以及各种各样的产品,力求使顾客满意。第二,无论绩效管理是以结构为导向还是以行为为导向,都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所以,应用绩效管理,毫无疑问是有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的。5.简述绩效评估和绩效管理的关系绩效评估与绩效管理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绩效评估与绩效管理的联系是:(1)绩效评估是人力资管理中技术性最强的环节,通过绩效评估可以为组织的绩效管理提供许多的基本信息和资料,从而帮助组织获得理想的绩效水平。(2)绩效管理是由绩效评估手段支持的一个管理系统,它为绩效评估提供评估内容和对象,并在绩效评估的基础上进行决策和加以改进。绩效评估与绩效管理的区别是:(1)从时间点上看,绩效评估反映的是过去的绩效,仅对过去一段时间内员工的绩效进行总结性评价;绩效管理是为了改进未来的绩效而进行的着眼于未来的管理过程。(2)从性质上看,绩效评估是绩效管理的一个环节和手段;绩效管理是以绩效评估为中心的一套完整的管理系统。6.简述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体系的建立过程第一步:进行工作分析;第二步:进行工作流程分析;第三步:初步确定绩效评估指标;第四步:修订绩效评估指标。7.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基本方法有哪些?(1)3E评价法:目的是更好地控制政府财政支出,从而节约成本,体现在审计工作中就是把审计重心从单一的经济性审计转向经济、效率、效果并重的审计。(2)标杆管理法:泛指一个公司通过将自身和其他公司进行比较来实现超越的活动。(3)平衡计分卡法:强调从财务和非财务的角度综合评估绩效,通过四个层面来管理部门的绩效:顾客、财务、内部业务流程、学习与成长。(4)360度绩效评估法:此法属于一种综合性的评估方法,从多个角度、多种渠道收集、反馈被评估者的信息,使评估结果尽可能公正而且全面。被评估者不仅可以获得多角度的反馈,也可从中更加清楚地了解自我,便于今后自身绩效的提升。8.公共部门绩效管理存在哪些困难? 1、大多数公共部门的产品都是无形的服务,其质和量缺乏确定性和可度量性;2、公共部门的产出和最终的社会效果之间存在时间的滞后性;3、很多服务都是公共部门为作为整体的公众提供的服务,无法衡量每个人从这些服务中所能得到的益处及耗费;4、没有提供同样服务的竞争单位,无法取得可比较的成本与收益的数据。1.分析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改进方向1、法治政府,是指政府受到法律的约束和支配的法制建设过程。建设法治政府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用法律约束权力;二是用权力约束权力;2、有限政府,与之相对应的是无限政府,可以看做是法治政府的另一种说法,只是侧重点不同;3、民主政府,是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需求;4、服务政府,更加准确的表述是服务性的政府,它是民主政府的职能回归,也是现代政府的角色定位;5、透明政府,是对民众知情权的尊重;6、责任政府,是指政府能够积极地对公众的要求作出回应,并采取积极的措施,公平、有效率的实现公众的需求和利2.公共部门绩效管理需要怎样的管理环境?上层领导的推动、科学研究的支持、高效绩效管理部门的推进、完善的法律制度保障。名词解释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以国家行政组织为主要对象,依据法律规定对其所属的人力资源进行规划、录用、任用、使用、工资、保障等管理活动和过程的总和。2.人事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第一阶段(有时也作为广义的“人力资源管理”的代称),是有关人事方面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信息和控制等一系列管理工作的总称。3.人力资源——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中,处于劳动年龄、未到劳动年龄和超过劳动年龄但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之和。或者表述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人口中减去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口之后的人口。人力资源也指一定时期内组织中的人所拥有的能够被企业所用,且对价值创造起贡献作用的教育、能力、技能、经验、体力等的总称。狭义讲就是企事业单位独立的经营团体所需人员具备的能力(资源)。4.人力资源主体——5.人力资源规划——所谓人力资源规划(HumanResourcePlan,HRP)也叫人力资源计划,是指为实施企业的发展战略,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根据企业内外环境和条件的变化,通过对企业未来的人力资源的需要和供给状况的分析及估计,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组织设计,对人力资源的获取、配置、使用、保护等各个环节进行职能性策划,制定企业人力资源供需平衡计划,以确保组织在需要的时间和需要的岗位上,获得各种必需的人力资源,保证事(岗位)得其人、人尽其才,从而实现人力资源与其它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激励、开发员工的规划。狭义:企业从战略规划和发展目标出发,根据其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人力资源供需预测,并使之平衡的过程,实质上它是企业各类人员需求的补充规划。广义: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与战术计划即具体的实施计划的统一。6.工作分析——是对组织中某个特定职务的设置目的、任务或职责、权力和隶属关系、工作条件和环境、任职资格等相关信息进行收集与分析,并对该职务的工作做出明确的规定,且确定完成该工作所需的行为、条件、人员的过程。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其分析质量对其他人力资源管理模块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7.职位评价——职位评价(postevaluation)也称工作评价(jobevaluation),就是根据各职位对组织目标的贡献,通过专门的技术和程序对组织中的各个职位的价值进行综合比较,确定组织中各个职位的相对价值差异。它是薪酬级别设计的基础。职位评价(iob evaluation)就是根据各职位对企业经营目标的贡献,对企业中的各个职位的价值进行综合评价,决定企业中各个职位相对价值的大小,从而确立一个合理、系统、稳定的工作结构,开发一个工作价值的等级制度,在此基础上确定各职位的薪酬级别和职位待遇。1.人力资源获取——是指组织为了发展的需要,寻找、吸引那些有能力又有兴趣到本组织任职,并从中挑选出适宜人员予以录用的过程。该获取可以保证所吸纳的员工素质优良。有利于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等。2.招募——是指组织为了吸引足够数量的具备相应能力和态度,从而有助于实现目标的员工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3.甄选——在审查的基础上进行选择。主要是表明在进行选择之时是有根据的,是通过了各种条件的审核之后才得出的结论而不是随意的选择。4.录用——招聘工作的最终目的是录用企业所需人才,因此,使用正确的录用策略至关重要。目前,应用较广的录用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层层淘汰策略、总分式录用策略、多岗位录取策略。5.人力资源激励——通过各种有效的激励手段,激发人们的需要、动机、欲望,形成某一特定目标,并在追求这一目标过程中保持高昂的情绪和持续的积极状态,最大限度地发挥潜力,以达到预期目标的手段。6.绩效考核——指企业在既定的战略目标下,运用特定的标准和指标,对员工的工作行为及取得的工作业绩进行评估,并运用评估的结果对员工将来的工作行为和工作业绩产生正面引导的过程和方法。7.薪酬管理——是企业整体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EMBA、MBA的主流商管教育均对人事薪酬管理体系建设有所介绍。[1]薪酬管理包括薪酬体系设计与薪酬日常管理两个方面。8.人力资源开发——是指一个企业或组织团体在组织团体现有的人力资源基础上,依据企业战略目标、组织结构变化,对人力资源进行调查、分析、规划、调整,提高组织或团体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使人力资源管理效率更好,为团体(组织)创造更大的价值。9.培训——是一种有组织的知识传递、技能传递、标准传递、信息传递、信念传递、管理训诫行为。目前国内培训以技能传递为主,时间则侧重上岗前。10.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思考题11.什么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是公共组织在特定的环境下以相关人力资源为对象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和。它是公共组织有意识、有选择的吸收、借鉴私营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的结果,是对传统公共人事管理进行变革的产物。12.简述公共部门从人事管理转向人力资源管理的历史脉络1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主体可划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部分。国家立法机关或权力机关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宏观管理主体;中观管理主体包括全国和国家各级人力资源管理或公务员管理部门,以人力资源管理为主要职能是这类部门的主要特征;公共组织中专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部门和个人构成了微观的人力资源管理主体。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环境主要分为价值环境和制度环境。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有哪些?人力资源计划、人力资源获取、人力资源开发和纪律与惩戒。2.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和私人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区别是什么?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的联系可以归结为“继承”和“发展”两方面。一方面,除了个别环节外,公共部门已经借鉴了私人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技术和方法。另一方面,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结合公共部门的特点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部分内容进行了修正,使人力资源管理更具有普遍适应性。源于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公共管理与企业管理、公司部门人力资源两个群体之间的差异,公用部门与私人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也存在着一些明显的不同。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的差距更多的集中在价值层面,从管理的技术和方法上看,两者在许多方面都是相同或相似的。3.公共管理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着什么挑战?价值冲突、制度匹配和管理制度的可行性。4.什么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如何进行人力资源规划?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是指公用部门评估现有人力资源供给、预测人力资源需求进而既定有关计划和措施以保障人力资源供求在数量、结构、质量上达到平衡、匹配、合格要求的过程。分为以下几步:1、收集有关信息;2、人力资源需求预测;3、人力资源供给预测;4、确定人力资源净需求;5、制定人力资源规划;6、实施人力资源规划;7、评估人力资源规划;8、人力资源规划的反馈和修正。5.什么是工作分析工作分析,又称职位分析,是收集、分析、确定公共组织中职位的定位、目标、工作内容、职责权限、工作关系、绩效标准、专业知识资格等因素的过程,其主要成果是职位说明书。6.什么是职位评价职位评价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客观的程序去对职位进行价值比较进而建立组织职位价值序列的过程,他最重要的作用是为组织自身的薪酬体系提供依据。7.什么是人力资源获取人力资源获取是指在人力资源规划和预测的基础上,根据组织战略和人力资源规划,通过各种手段识别、选取、发掘组织所需人才的过程。8.什么是绩效考核?如何实施绩效考核?绩效考核的主要内容是通过一系列科学方法对公职人员的绩效表现进行评估,本根据评估结果力图发现其现有表现与组织既定绩效目标之间的差距。绩效考核实施过程:1、确定绩效考核的目的,制定绩效考核详细的计划,明确绩效考核的标准,建立适用于考核的指标体系;2、进入绩效衡量阶段,搜集用于评估的资料,根据事先确定绩效评估的目的,通过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分析所收集的资料,形成综合性的分析结果;3、考核者与被考核者就绩效考核结果进行双向沟通;4、制定绩效改进计划。9.什么是薪酬?薪酬从表面上看,是雇佣关系中受雇一方所获得的各种形式的金钱回报、有形回报和福利的总和。而在实质上,薪酬则是满足员工内在需要的手段和要素,是用来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从个体层面提高工作绩效的途径。10.公共部门中常见的薪酬制度包括哪些?职务薪酬制、职等薪酬制、职务等级薪酬制、结构薪酬制、技术等级薪酬制、岗位技能薪酬制。 1.什么是人力资源培训?公共部门中的人力资源培训是指公共组织根据自身需要,为提高公共部门生产力及其整体绩效,改善员工的知识结构、提高技能和素质从而进行知识增进、能力和技能提高以及价值观改造等活动。2.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从事工作经历的总称,职业生涯规划突出地反映了组织和员工之间的互动。思考题1.马克思韦伯的官僚制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三种典型的权威及其统治类型(1)魅力型组织行使权威是基于领导者个人的人格;(2)传统型组织中命令和权威的基础是先例和惯例;(3)合理合法型组织是建立在相信统治者的章程所规定的制度和规则之上的,它以组织内部的各种规则作为权威的基础。2.官僚制组织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官僚制组织是一种理想型的高度理性化的组织:(1)它是正式建立的持续统一的规则系统;(2)它是具有明确的职责范围限定的行政机构;(3)它的机构和职位都是按照等级原则进行管理;(4)通过技术性的或法律性的规则控制官员;(5)行政人员是与行政管理物质和生产物质完全分开;(6)任职人员不得有任何把职位占为己有的行为;(7)行政管理实行文书和档案管理。3.官僚制组织在20世纪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其发展经历了哪几个主要阶段?主要原因:1、官僚制组织的理性主义思路符合工业社会的要求;2、官僚制组织满足了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要求;3、官僚制组织符合现代政治发展的需要。主要阶段:1、实践的探索阶段(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2、官僚制组织的黄金时期(20世纪40-60年代);3、官僚制组织受到批评时期(20世纪60年代后)。4.官僚制组织的技术优势有哪些?(1)权力的层级结构保证了决策的可靠性;(2)官僚制组织的层级节制原则保证了对组织成员的控制,使组织活动具有非人格化特征;(3)专业技术知识的运用是官僚制组织的一个重要优势;(4)官僚制组织具有普遍的适应性。5.官僚制组织与常规组织的主要区别体现在哪些方面?任务型组织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不同于以官僚制组织为代表的常规组织。常规组织以确定性的思路解决确定性的问题,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注重行为的规则导向。不同于常规组织以组织的稳定性、确定性保证解决去确定性问题的效率,任务型组织采用不确定性的思路。任务型组织的不确定性首先反映在组织结构上,任务型组织的结构是一种灵活性的结构,是具有充分张力和随时变化着的结构。6.任务型组织的突出作用是什么?1、任务型组织为危机事件的处理提供了新的思路;2、任务型组织可以提高政府的回应力;3、任务型组织可以发挥抑制组织规模膨胀的作用。7.任务型组织的两种设立方式有何区别? 任务型的组织可以是回应性的设立,也可以是前瞻性的设立。(1)回应性的设立时任务型组织设立的主要形式,在新任务出现时通过回任务型组织的设立回应任务需求;(2)前瞻性设立要有一个必要条件,是如何在任务出现之前对其有准确的认识。前瞻性设立要以组织成员的合作体系的存在为条件。前瞻性设立尤其需要良好的信息整合机制。前瞻性的设立离不开现代科学技术这个基础的,更离不开掌握解决任务所需知识的专家个人的贡献,而且后者尤其重要。1.任务型组织的资源获取与常规组织有何不同?1、任务型组织的获取资源仅仅是为了满足特定任务而进行的一次资源聚合。不同于常规组织长期地保有资源甚至储备资源;2、任务型组织获取资源更多的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合作而不是竞争;3、与常规组织资源获取上的竞争和控制相比,任务型组织在信任和合作基础上的资源获取显得更加有效;4、任务型组织对外部资源的依赖性更高。2.任务型组织的解散有哪些主要的路径?1、延展;2、回归;3、转化合并。3.非政府组织的概念及主要特征是什么?概念:非政府组织是指以社会公共利益为目标,不以营利为目的,与政府相对应的一种公共组织形式。特点:1、正规性;2、非营利性;3、民间性;4、自治性;5、志愿性;6、公益性。4.如何理解非政府组织的社会作用?1、促进经济发展;2、增加就业机会;3、促进社会公平;4、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5、培养志愿精神;6、监督和制约政府权力;7、协调国际事务。5.当前中国社会自治力量的主要类型有哪些?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以及业主委员会。6.作为职业化管理者的行政人员具有哪些基本特征?1、个人是自由的,仅仅在事务上服从官职的义务;2、处于固定的职务等级;3、拥有固定的职务权限;4、根据契约受命,及建立在自由选择上;5、根据专业业务资格任命;6、采用固定货币薪金支付报酬,大多数有权领取养老金;7、把他们职务视为唯一的或主要的职业;8、可看清自己的前程:职务“升迁”取决于年资或政绩,或者兼而有之,取决于上司的评价;9、工作中完全同“行政管理物资分开”,个人不得将职位据为己有;10、接受严格的、统一的职务纪律和监督。7.公共管理者的基本素质要求有哪些?技术性技能、人际关系技能和概念性技能。思考题1.如何理解民主概念的复杂性和民主类型的多样性?答:民主从其字面上来看,代表著由人民统治。民主通常被人与寡头政治和独裁政治相比较,在这两种制度下政治权力高度集中于少数人手上,而没有如民主政治一般由广大人民控制。民主是一种政治制度,在这种制度中,全体公民有权并且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积极或消极地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过程。作为一种制度,民主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以公民的意志作为其政治合法性的基础,政治决策以公民的意见为最终依据。至于民主的统治方法、以及其“人民”的构成范围则有许多不同的定义,但一般的原则是由多数进行统治。在政治理论家之间一直有许多不同的可实施民主概念,这些概念差异也经常是争论的话题。(1)直接参与民主理论:民主就是人民统治,即所谓的“人民当家作主”,民主的实现途径就是大众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决策和管理,实现“自治”。(2)代议制民主(自由民主)理论理论:反对传统的个人、家族或帮派式的专制暴政;反对“暴民政治”和“多数人暴政”;反对政府滥用公权,侵害公民自由权利。(3)精英民主(现实主义的民主)理论:古典的“人民统治”的民主从来没有实现过,将来也不可能实现;政治权力从来都由社会“精英集团”所掌控,通过竞取选票来实施统治。 (4)多元民主理论:现代民主是一个开放和竞争的舞台,不同的利益和团体为了影响社会而展开竞争,否认一个单一的统治精英集团的存在;在一个开放的民主社会,权力在不同的团体之间得到广泛的分配;决策就是具有影响力的不同团体之间讨价还价的结果。这些民主的理论都是围绕于一个民主制度应该变成怎样的问题上。另一种相当不同的理论则被称为公共选择理论,主张民主所发挥的功能是让创造它的团体和个人能在制度里扮演其“角色”,这种理论认为占据这些职位并运行这些功能的人都是出于其私利的。这种理论是由经济学家所创造,有时候也被称为经济学的民主理论。由于民主有著许多不同的概念和定义,因此民主的历史相当复杂,民主的类型也相当广泛。(1)直接民主,是一种人们直接投票决定政府政策的制度,例如决定是否接受或废除某种法案。之所以称为直接是因为决策的权力直接由人们所行使,而不经过任何媒介或代表。(2)代议民主是较常被采用的制度,之所以称为代议制是因为人们并非直接投票决定政府政策,而是选出民意代表来参与政府实体或议会。民意代表可能是由全体选民选出(如比例代表制)或代表特定的区域(通常是依据地理划分的选举区),一些制度则混合了这两种方式。许多代议民主制也结合了一些直接民主的成分,例如公民投票。(3)马克思主义的一党制民主,又称为民主集中制。此外,除了用作统治国家的制度之外,民主的原则也适用于其他有着统治行为存在的领域。如:许多非政府组织以投票方式决定政策和领导人;在商业上,公司通常以投票方式选出董事会,选票的份量则是根基于每个股东所拥有的股份;工会通常以选举方式选出他们的领导人等。1.巩固民主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弱意义上的民主巩固的条件第一个条件,进行体制内的制度创新 第二个条件,就是创新出来的民主形式一定要及时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并增强制度规定的可操作性。第三个条件,民主创新时应按照阻力最小原则推进,这样一来,民主的成果容易巩固下来。第四个条件,创新的民主形式必须得到多数人的赞同和支持。换句话说,必须有群众基础。第五个条件,上一级领导机关的持续支持,以及更高一级乃至中央的宽松政策环境。第六个条件,民主创新之后的继任者的政治品性与执政风格。 强意义上的民主巩固的条件第一个条件,民主的推进要从单兵突进发展为整体推进。第二个条件,民主的范围和层面要扩展到其他领域,不要存在盲区。第三个条件,也是最重要的条件,即民主应内化为一种信念,没有民主信念的基层民主是不稳固的。2.如何见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答: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2、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处理好党的领导、发扬民主、依法办事的关系。党的领导是关键,发扬民主是基础,依法办事是保证,绝不能把三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3、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必须坚持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不能削弱和放弃人民民主专政;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能搞西方那种议会制度;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能削弱和否定共产党的领导,不能搞西方那种多党制。 4、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逐步发展的历史过程,需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在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我们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规律,不断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使它在二十一世纪展现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名词解释1.政治发展——政治发展是与经济发展相伴生的概念。在现代化政治学中,政治发展既可以用来指某种过程,又可以用来分析作为政治变迁的结果。作为过程,政治发展是指政治目标的运动或政治运动的方向。作为结果,政治发展是一个复合概念,即政治发展包括若干不同的成分,而其中的不同成分又是相互关联的。2.三代人权——第一代人权概念是以《国家人权宪章》为依据的。它们侧重个人的公民和政治权利,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以这一代人权概念为中心的国家人权法被称为“个人人权法”。第二代人权概念是国际人权文件所确认得民族自决权。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一条第二项的规定,民族自决权得到了国际社会的确认;1960年联合国大会《给予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独立宣言》对此作了更具体的规定;1966年两个人权公约均在第一条规定“所有人民都有自决权”。以这一代人权概念为中心的国家人权法被称为“自决权法”。第三代人权概念以国际人权文件所确认的发展权为核心。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一系列决议,包括《自然资源永久主权》决议、1966年《社会进步和发展宣言》、1974年《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宣言》和《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宪章》等,承认发展中国家人民享有发展权。以这一代人权概念为中心的国家人权法被称为“发展权法”。3.公民权利——公民权利是为公民所拥有、为宪法和法律所保障的合法权利。公民权利分为四类:法律权利、政治权利、社会权利和参与权利。4.身份认同——是对主体自身的一种认知和描述,包括很多方面比如,文化认同、国家认同。5.差异政治——6.治理——使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的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四个特征:过程、协调、公共的和私人的、持续的。7.新公共治理——新公共管理运动主要关注公共部门对市场机制和企业管理技术的引进*8.网络分析——是关于网络的图论分析、最优化分析以及动力学分析的总称。网络分析是对网络中所有传输的数据进行检测、分析、诊断,帮助用户排除网络事故,规避安全风险,提高网络性能,增大网络可用性价值。网络分析是网络管理的关键部份,也是最重要的技术。网络分析一般包含以下分析情况:快速查找和排除网络故障;找到网络瓶颈提升网络性能;发现和解决各种网络异常危机,提高安全性;管理资源,统计和记录每个节点的流量与带宽;规范网络,查看各种应用,服务,主机的连接,监视网络活动;分析各种网络协议,管理网络应用质量。思考题9.人权与公民权利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一、二者的概念不同1、公民的基本权利也称宪法权利,是指由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的主要的、必不可少的权利。公民的基本义务也称宪法义务,是指由宪法规定的公民必须遵守和应尽的根本责任。本专题分析了国籍、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义务的内容与特点。2、所谓人权,就其完整的意义而言,就是人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或者说,就是人人基于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自由、平等权利。二、内容不同(一)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公民的平等权。所有的公民都平等地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所有公民的合法权益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任何公民都不享有法律以外的特权;任何公民都不得强迫其他公民承担法律以外的义务。简言之,就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也是社会主义法制的一个基本原则。这一宪法原则包括了司法平等,即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也包括了公民在守法上一律平等。2.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即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有权参加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权利,及政治上表达个人见解和意见的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3.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正常的宗教活动受国家保护。但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4.公民的人身自由。公民的人身自由是公民正常地生活、学习和工作的保障,是公民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参加国家政治生活、享受其他权利和自由的前提条件,也是公民最基本的人身权利。我国公民的人身自由包括任何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等。5.公民的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和取得赔偿权。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为了保障公民的批评、建议和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权利的行使,宪法还规定,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任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依据宪法,刑法对国家工作人员侵害公民行使上述权利的行为也作了惩罚性规定。宪法和国家赔偿法同时规定,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受害人有依法取得赔偿的权利。6.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物质保障,宪法对公民享有的社会经济权利作了具体的规定。在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社会经济权利,这些权利包括公民的劳动权、休息权,以及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权和物质帮助权。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劳动就业和获得相应劳动报酬的权利,以及为保护身体健康和提高劳动效率而休息和休养的权利。值得一提的是,劳动也是公民的一项光荣义务,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必须通过积极参加劳动,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宪法还规定了公民在退休后,有获得生活保障的权利;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后,有权从国家和社会获得帮助。7.公民的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宪法规定了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接受教育,既是权利,又是义务。作为权利,公民只要达到一定的年龄,就有权进人各类学校或通过其他教育设施和途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任何人包括其监护人在内都无权剥夺公民的受教育权;国家要重视发展教育事业,以保证公民受教育权的充分实现。同时,受教育作为一项义务,公民又必须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在一定形式的教育设施中,接受科学文化知识的教育;其监护人也有责任帮助公民接受教育。另外,宪法还规定了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国家对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要给予鼓励和帮助。8.其他方面的权利。宪法除对所有公民应普遍享有的权利和自由作出规定外,还对特定群体的公民,作了专门规定,给予特别保护。主要是指保护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以及华侨、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等。(二)中国当代人权思想 中国政府和人民从自己的历史和国情出发,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长时期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在积极参与国际人权领域中的活动和对外人权斗争中,将人权的普遍性与中国历史、文化和现实的特殊性结合起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人权观。这种人权观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人权普遍性的原则必须同各国国情相结合——第一是指人权主体的普遍性,即人权是一切人,或至少是一个国家的一切公民或一个社会的一切成员,不分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政见、国籍、社会出身、财产状况、文化水平等,都应当享有的权利;从国际上说,则是所有民族和国家都应当享有的自由和平等权利。第二是指人权原则和人权内容的普遍性。2、人权不仅包括公民政治权利,而且包括经济、社会、文化权利;不仅包括个人人权,还包括集体权。3、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人权——生存权和发展权是首要人权,没有生存权、发展权,其他一切人权均无从谈起。4、人权是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人权是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是我国人权观的基本原则之一。5、稳定是实现人权的前提,发展是实现人权的关键,法治是实现人权的保障——人权的实现离不开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和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民主和法制的保障。6、人权在本质上是一国主权范围内的问题。7、评价一国的人权状况不能割断历史,脱离国情。8、对话与合作是促进国际人权发展的唯一途径——国际社会维护和促进人权的唯一正确的途径是对话和合作。我们主张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开展人权领域的对话和合作。三、人权与公民权的特征不同1、人权  ①人权是指作为一个人应该享有的权利。  ②人权不是抽象的,不是天赋的,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通过斗争取得的。因此在阶级社会里,人权总具有阶级性。  ③人权实践总要受到一国历史、社会、经济、文化等条件的制约。  ④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生存权是首要人权;而国家的独立权和发展权是生存权的保障。  2、公民权  公民权是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本国公民所享有的权利。人权是公民权的基础和源泉;公民权是人权的体现和保障。从总体上讲,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具有广泛性、平等性、现实性和一致性四大特点。1.如何理解公民权利结构的内在紧张?2.从统治到治理的转变意味着什么?治理一词的基本含义是指在一个既定的范围内运用权威维持秩序,满足公众的需要。治理的目的是指在各种不同的制度关系中运用权力去引导、控制和规范公民的各种活动,以最大限度地增进公共利益。从政治学的角度看,治理是指政治管理的过程,它包括政治权威的规范基础、处理政治事务的方式和对公共资源的管理。它特别地关注在一个限定的领域内维持社会秩序所需要的政治权威的作用和对行政权力的运用。“治理“(governance)与“统治“(government)从词面上看似乎差别并不大,但其实际含义却有很大的不同。治理作为一种政治管理过程,也像政府统治一样需要权威和权力,最终目的也是为了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这是两者的共同之处。但两者至少有两个基本的区别。首先,治理与统治的最基本的,甚至可以说是本质性的区别就是,治理虽然需要权威,但这个权威并非一定是政府机关;而统治的权威则必定是政府。统治的主体一定是社会的公共机构,而治理的主体既可以是公共机构,也可以是私人机构,还可以是公共机构和私人机构的合作。治理是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合作、政府与非政府的合作、公共机构与私人机构的合作、强制与自愿的合作。所以,治理是一个比政府更宽泛的概念,从现代的公司到大学以及基层的社区,如果要高效而有序地运行,可以没有政府的统治,但却不能没有公共机构的治理。 其次,管理过程中权力运行的向度不一样。政府统治的权力运行方向总是自上而下的,它运用政府的政治权威,通过发号施令、制定政策和实施政策,对社会公共事务实行单一向度的管理。与此不同,治理则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它主要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确立认同和共同的目标等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治理的实质在于建立在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认同之上的合作。它所拥有的管理机制主要不依靠政府的权威,而是合作网络的权威。其权力向度是多元的、相互的,而不是单一的和自上而下的。治理与统治的区别:治理一词的基本含义是指在一个既定的范围内运用权威维持秩序,满足公众的需要。治理的目的是指在各种不同的制度关系中运用权力去引导、控制和规范公民的各种活动,以最大限度地增进公共利益。从政治学的角度看,治理是指政治管理的过程,它包括政治权威的规范基础、处理政治事务的方式和对公共资源的管理。它特别地关注在一个限定的领域内维持社会秩序所需要的政治权威的作用和对行政权力的运用。作为一种政治管理方式,治理有以下四个特征:治理不是一整套规则,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治理过程的基础不是控制,而是协调;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或包括私人部门;治理不是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1.结合中国政府体制改革的历史与现实谈谈你对治理的看法2003年10月14日,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主义市场体制若干的决定》,提出了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一系列的新的构想。笔者认为,十六届三中全会在中国改革开放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启动改革开放,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价值目标。十六届三中全会则在过去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终于为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了一个非常清晰的思路和框架,与此同时,也给政府体制改革提供了一个非常清晰的思路。如果说,过去的20多年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到今年为止,可以说已经是驾着船过河或者架着桥过河的阶段了。  要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关键是要改革行政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如果政府职能不转变,行政管理体制不改革,政府发展不到位,市场经济也很难得以完善。这是10多年来建设市场经济的经验教训。《决定》特别强调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具体提出了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和举措,提出了划分中央和地方经济社会事务管理责权的基本原则,确定了政府职能转变的具体方向。这说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已经到了具体实践的阶段。也可以预料,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职能转变将迈出实质性的步伐,政府行为的法制化、政府决策的民主化化、政府信息的公开化、政府职能的有限化、政府管理权力的多中心化(地方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将取得实质性的成果。从组织、效率与的框架来看,中国政府体制改革的未来趋势依然将遵循组织逻辑、效率逻辑和政治逻辑三个逻辑主线,在三个领域展开:组织变革、职能转变和配置以及政治体制改革。在此期间,可能出现一些变数,但其基本趋势如下:  在未来的20年里,中国政府还将进一步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进行机构改革,精简具有计划经济色彩的部门,把内阁级的机构继续逐步精简,并实现机构和编制的法定化,但是这需要进一步实行政府职能转变,并需要实质性的政治体制改革。因此,组织方面的变革至少在今后10里将不会是改革的重点,也就是说,本届政府和下届政府,都不会大幅度精简政府机构数量。今后10年里,政府体制改革的重点,将转向职能转变和职能配置的领域:转变政府职能,从投资型的经济发展型政府走向公共服务性的经济促进型政府,政府的主要工作不是通过直接投资来发展经济,而是通过提供公共服务,改善公共管理,解决公共问题,制定公共政策,来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服务。转变政府职能,继续减少微观管理职能,强化执法职能,进行综合执法改革,解决执法层次过多、职能交叉、人员臃肿、权责脱节和多重多头执法的问题。改进管理方式,推行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依法规范中央和地方的职能和权限,处理中央垂直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关系,即条块关系。在改革的基础上推进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改革,实现政事分开,让现有的事业单位,或者恢复政府机构的身份,或者走向企业化改革,或者保留事业单位身份,但与政府分开;进一步改革财政制度,逐步提高人代会在财政预算方面的权力,以建立公共财政制度。进一步改革人事制度,在起草和公布《公务员法》的基础上,着眼于反腐败,并着眼于人才兴国,进一步推进党政领导干部和一般公务员的制度变革。为了给组织效率的改革进一步拓展空间,并顺利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和职能在不同层次和不同部门的合理配置,必须提高政治效率,政治体制改革,是中国政治文明发展的关键。但就的趋势来看,如果没有特别的变化,本届政府和下一届政府,将会认真思考政治文明的发展问题,但都不会实质性地启动政治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将是两届政府以后的事情了。但即便如此,新一届政府政府改革的任务依然是艰巨的。今后每一届政府的工作都不会轻松。在推进改革的进程中,政府应该关注如何在多个层次推进改革,在操作、集体和立宪三个层次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协调中央与地方关系,并继续推进政府实现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型。与前五届政府的政府体制改革相比,其所面临的挑战在很多方面是共同的,但可以预料,今后的几届政府,势必会遇到政治改革的挑战。如何使政府改革给政治改革创造条件,让政府改革适应政治改革,适应政治改革的需要进行政府改革,显然是新几届政府所面临的新的也是艰巨的挑战。当然,在未来10年里,政府体制改革的动力基本上来是来自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政府体制改革的目标,除了自身组织效率目标和政治效率目标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从而更好地为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发展服务。而在两届政府之后,政治体制改革,很可能成为主导政府体制改革主旋律的逻辑了。结语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结构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市场经济已经逐步取代了计划经济,非公经济已经得到了飞速发展,产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都是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基础,也是中国政府体制的改革基本背景。回顾20多年来五届政府的努力,我们可以发现中国政府体制改革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果,实现了组织效率,提高了职能配置效率,也改善了政治效率,在多个方面实现了政府治道变革。当然,中国政府体制改革的挑战依然是严峻的,任务也依然是艰巨的。对于这些严峻的挑战,我们需要着眼于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的基础上进行长期思考,理解发展的长期趋势,了解当前行动的空间,着眼于当前的行动,针对当前所面临的具体问题,提出短期的实质性的可行对策和长期改革的战略,从而确保政府治道稳定成功地变革,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政府体制的良好条件。名词解释1.利益集团——具有共同利益的人们为了共同的目的而集合起来,采取共同行动的社会集团。2.院外活动集团——西方国家中,为了某种特定利益而组成的、企图影响议会立法和政府决策的组织。3.保护型团体——“保护型团体”,因保护自身特殊的、排他性的局部狭隘利益或行业部门利益而得名,因此也被称为“私益团体”或“部门团体”和“功能团体” ,如雇主集团、工会、行业联合会以及其他职业团体等。这类利益集团的行动目标就是全力保护其成员的利益而不顾及其他,因此其成员往往能够比较积极地参与团体事务且比较稳定,相应的财政资源和人力资源都比较丰富。1.推动型团体——推动型团体也可称为“促进型团体”,因其致力于推动一项事业而得名,因而也被称为“事业团体”。这类团体着重表明某种态度或意见,而非自身具体的物质利益,因而又被称为“态度团体”或“意见团体”。更具体地说,这类团体的行动目标是增进是增进共享的价值、理念或原则,例如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世界和平、核裁军、反对电视暴力、善待生命以及捍卫传统的价值观等,明显超越了其成员的自身范围,因而也被称为“公益团体”。相对而言,这类“推动型团体”的成员极其广泛和庞大,但却不能稳定和持续地积极参与团体事务。相应的,这类团体也缺少足够和稳定的资金来源以及影响政府的特殊手段,因而它们不能不直接地诉诸公众和媒体。2.内部团体——3.外部团体——4.中介组织——是指依法通过专业知识和技术服务,向委托人提供公证性、代理性、信息技术服务性等中介服务的机构。5.多元主义——指事物的发展,到了一个很丰富的境界,有多种理想观点和主张,同时也有多种分歧意见的总称。还有分化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意见分化到多种。6.法团主义——法团主义试图提供关于社会结构的若干理想型,用来描述国家和社会不同部分的体制化关系,它的重心在功能单位和体制的合法化关系。法团主义关注的不是个人的或非制度性的关系。“法团主义,作为一个利益代表系统,是一个特指的观念,模式或制度安排类型,它的作用是将公民社会中的组织化利益联合到国家的决策结构中去”,“这个利益代表系统由一些组织化的功能单位构成,它们被组合进一个有明确责任(义务)的、数量限定的、非竞争性的、有层级秩序的,功能分化的结构安排之中。这些功能单位得到国家的认可(如果不是由国家建立的话),它们被授予本领域内的绝对代表地位,作为交换,它们的需求表达,领袖选择,组织支持等方面的行动受到国家的一定控制。”思考题7.为什么说利益集团的产生是必然是?*利益集团是在多数人的利益驱动下各利益集团内部成员具有共同或基本一致的利益和目的,在维护和扩大自己利益过程中,往往具有统一意志,并能够采取统一行动而形成的。很明显,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每个人的能力是不同的,所欲望的东西也不尽相同。组合成团,各自发挥自己的特长,互相帮助获取利益。8.为什么要对利益集团的活动进行管理? 1.政府与利益集团的良性互动关系是怎样的?2.如何理解中国场景下的利益集团问题?结合实例讨论这一问题。答:在政治学领域,所谓“利益集团”是由享有共同利益或共同态度的公民个人和组织所构成的、通常是正式组织起来并将其集体资源投入政治行动的集合体,是“自立于政府或政党之外……并试图影响公共政策的组织”,是特殊的“政策参与者”。它必须符合四个基本要件:a.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对稳定的关系结构。b.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社会地位,并为政府与社会所认可。c.对自身利益具有清晰的认识和把握,并将维护自身利益作为组织设定的目标。d.利用合法手段向政府和公众表达这些利益,而不是否定政府权威或从事其他非法行动。在现实社会政治生活中,利益集团针对政府事务和公共政策施加影响的渠道主要是利用公共舆论媒体、各类政府机构及政党影响利益集团和各种政策。以下摘自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陈尧的《利益集团与政治过程》,供大家参考:中国的改革过程,实际上就是社会各阶层、群体间利益的调整过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就是让社会各个阶层、群体在市场规则所带来的相对自由的环境条件中去争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而,充斥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中的是大大小小的利益集团博弈。不管人们承认与否,他们总是某种现实的或潜在利益集团中的一员,而各个集团利益的加总又不能等同于公众利益或国家利益。不同的人群或阶层的政治影响是以不同的权重进入执政者效用函数的。因此,执政者在进行决策时,要综合社会各方面的利益,但首先要考虑某些强势集团的要求和支持。任何国家的执政者都可能对社会中某些群体有着特殊的依靠,并提供相应的庇护。正如舒尔茨(1988)所指出的那样,“处在统治地位的个人在政治上依赖于特定群体集团的支持,这些集团使政体生存下去。在这个意义上讲经济政策是维持政治支持的手段。”尽管所有的官方意识形态都提出这样的命题:现行的政策是为全体公众利益服务的。但作为一种权威性社会价值分配的政策,还是倾向那些能够更为有效地参与政治生活的群体。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曾经说过,“国家的权力并不是悬在空中的,波旁王朝是大地产的王朝,奥尔良王朝是金钱的王朝,波拿巴王朝是农民的王朝。”简言之,公共政策不是决策者为了所谓的“全民利益”而设计出来的,实质上是各个利益集团竞争的结果。   社会中利益集团之间展开竞争,不同的利益集团在说着自己的话,展示着自己的力量,这是现实,也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在各种各样的利益集团面前,政府需要提供的是制度平台,实现利益表达、博弈、调控的制度化,提供开放的合法的利益表达渠道,让各种力量在相互博弈和沟通中达成共识。从长远来讲,面对社会中不同的利益集团,政府还要从利益集团的政治性影响和政府能力的提高方面建立合理的政治参与体制。一方面要建立制度化、规范化、公开、透明、公正的利益表达机制和决策参与机制,将利益集团行为纳入制度化轨道;另一方面要实现利益调控的制度化和制度设施的民主化,同时要提高政府在利益集团政治中的自主性,防止政权丧失自主性。在目前尚未承认政治利益集团的合法地位的背景下,中国社会正在出现一种不平等的政治参与。这种政治参与以政治利益集团(包括潜在的利益集团)为主体,以影响政府政策及政府官员为主要的活动方式。不认可利益集团的存在并不意味着利益集团在中国不存在,恰恰相反,中国的利益集团广泛分布于社会各个领域。一些强势利益集团凭借自身拥有的强大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本,以超政治权力的方式,在制度的边缘和政权的默认下,日益收获因影响公共政策所带来的超额租金。而弱势群体、阶层,由于资源和社会资本的匮乏,其表达利益诉求的活动受到制度的强制而无法得到合法化,只能以潜在利益集团的形式存在于政治生活中,缺乏有效的政治参与效果。这种政治利益集团和潜在利益集团在政治参与中的不平等,反过来巩固和加剧了不同阶层、群体或集团之间在资源和社会资本拥有方面的结构性不平等,这或许是中国社会未来堪忧的一面。名词解释1.政党——是以执政为目标的政治组织,在代议制民主政体里,政党争取执政一般以参选为手段,并有时结成政治联盟,在必要时联合执政。政党通常有特定的政治目标和意识形态,针对国家和社会议题有各自的主张,定立政纲展示愿景。2.政党功能——1.凝聚阶级的利益要求和政治意识2.集合和发展阶级政治力量3.影响和领导社会政治生活4.培养本阶级的政治骨干分子5.影响国际政治和国际事务3.政党类型——对不同的政党体系进行分类可以得到两大项:非竞争性政党体系和竞争性政党体系。非竞争性政党体系,包括无党制与一党专政;竞争性政党体系又可区分为威权主义一党制,优势一党制,两党制,两党半制,温和多党制,与粉碎多党制。4.政党制度——是一个国家通过政党进行政治活动的方式或状态。5.政党结盟——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政党或政治派别,为了共同目的而结成的政治联盟。参加联盟的各个党派仍然保持各自的独立性和政治特征。6.政党非结盟化——7.政党再结盟化——8.选举制度——是一国统治阶级通过法律规定的关于选举国家代表机关的代表和国家公职人员的原则、程序与方法等各项制度的总称,它包括选举的基本原则、选举权利的确定,组织选举的程序和方法,以及选民和代表之间的关系。思考题9.如何理解“现代政治就是政党政治”这句话?答:现代的政治是从近现代的国家上发展出来的,来自于市民社会的兴起。这形成了一种以私人利益为基础的社会关系,从而经济生活对政治生活产生了控制,政治需要从经济中寻求合法性的支持,政治的职能变成了维护经济利益的展开。因此马克思提出,政治是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以政治权利为核心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政党政治指一个国家通过政党行使国家政权的形式。狭义的政党政治就是政党执掌政权的活动,广义的政党政治是指各国政党为实现其政治纲领和主张而展开的一切政治活动和斗争。 现代意义上的政治生活,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政党为中心而展开运作的。政党既是具有相同政治信念或意识形态立场的公民个人聚集在一起以推行其政治主张的组织实体,又是与其他同类政治实体展开各种形式的竞争以夺取政权的核心力量,因此政党是最重要的政治组织。通过系统的政纲、以往的历史成就以及党员组织发现、长期培训和着意推荐,政党选择和推举其最具资格的成员出任政治领袖和担当社会公职,因此政党又是联结社会大众与政府机构的桥梁。在世界近现代历史上,政党既是西方民主宪政和议会民主的产物,同时也是民主宪政和议会民主的重要标志。现代政党是随着选举权的普及和政治参与的大众化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同时又是选举权普及和政治参与扩大进程的主要推动者。正因为如此,政党政治已经成为一种普遍性的世界现象,也成为现代政治学必须研究的对象,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现代政治就是政党政治。1.如何认识政党的社会基础与阶级基础之间的关系?答:政党产生于不同的政治分歧和利益冲突,立基于不同的社会阶级、阶层与特殊群体和集团的分裂与政治分野。特定的社会阶级、阶层与特殊群体往往会对某一特定的政党采取亲近或接近的态度,会在重大政策问题上赞同这一政党的主张,在选举活动东中支持这一政党。社会阶级阶层的分化结构首先会对政党制度的发展形成重要的影响。出自不同的阶级的人们会选择支持代表本阶级利益的政党,会在大选中将自己的选票投给能够代表本阶级要求的政党。因而一国具有何种特色的阶级阶层结构,就会决定这一国家具有相应特色的政党格局与政党制度。但同时,社会的分化结构又是多维度的,因而在那些因为独特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发展造就了独特的社会分化结构和样式的国家,必然又有着更加特殊的政党发展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独特的政党制度。2.政党组织形态的历史演变说明了什么?名词解释1.政治信息——是指通过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报道的单纯事实消息*2.媒介——使双方(人或事物)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往往指买家和卖家或者其它两者之间交接的工具。3.大众传媒——是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处于职业传播者和大众之间的媒介体。指复制、传递信息的机械和传播组织、团体及其出版物和影视、广播节目。4.公共舆论——又称舆论(publicopinion),或“公众意见”。相当数量的公民对某一问题具有共同倾向性的看法或意见。它是社会意识形态的特殊表现形式,往往反映一定阶级、阶层、社会集团的利益、愿望和要求。5.民意测验——测量特定人群在某一问题上所持意见的分布情况的一种工具。又称舆论测验。通过它可以分析、揭示人群中持某种意见的强度及其产生的原因,从而测出人群在此问题上的态度和行为倾向,比较准确地分析和估计社会舆论。6.选举——是由统治者来选择统治者,或者说是以“贤”选“贤”(“贤”不含褒贬义),即还是通过少数来选择少数,但它又是被相当强韧地客观化和制度化了的,不以个人的意志和欲望为转移。它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选择。7.投票——是选举人使用自己选举权利的一种方式,有选举人将所要选的人的姓名写在票,或在印有候选人姓名的选票上做出标记,投入票箱.可以填写投票人自己的姓名也可以不写,不写则成为不记名投票。投票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民意,对参与投票的人的行为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8.社会运动——是指有组织的一群人,有意识且有计划的改变或重建社会秩序的集体行为,用意则在促进或抗拒社会变迁。可分成四种形式:改革运动、革命运动、反动运动与乌托邦运动。9.信访—— 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活动。思考题1.试论述政治沟通与政治参与的关系政治沟通有两种,广义的政治沟通是指传递政治信息、交流政治思想的全部活动.狭义的政治沟通是政治体系在输入输出过程中政治信息的交流和转换.政治参与,亦称参与政治,顾名思义就是一定的政治主体从事政治的活动.政治参与的一般意义就是普通的公民通过一定的方式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府的决定与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的政治行为.当然政治沟通渠道的畅通、宽阔与否对实现公民政治参与深度与广度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政治沟通和政治参与的主体不同,政治沟通的主体是很广泛的,可以包括特定与不特定的人、事、物、思想、意识等等!而政治参与是特定的主体——人,去参与,所以讨论研究的内容是不同的。2.大众传媒与公共舆论的关系是什么?1)大众传媒正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社会控制的工具和手段,大众传媒主要通过舆论导向与舆论监督、建立和巩固信仰、社会暗示及教育实现其社会控制功能;大众传媒既有社会控制的正功能,也有负功能。大众传媒的负功能将对社会控制产生消极的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对社会政策的过度干预会削弱正式控制力量、舆论导向的不确定性影响控制效果、不合理的社会暗示容易误导社会成员、公众对大众传媒的过度依赖影响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和社会关系的和谐。2)公共舆论是公众对社会政治问题所持有的某种看法。第一,公共舆论针对的不是个人的偏好,而是社会和政治问题,是与人们的集体生活紧密相关的事务。第二,舆论所针对的通常是存在的问题,因为对于真理或大家公认的事情是不会形成相关的舆论的。第三,公共舆论的主体是公众,它由三部分组成,即普通公民、积极公民以及政治和舆论精英。他们在“公共舆论”中所占比例与其影响力成反比。3)两者关系,a.大众传媒通过公众舆论中的舆论导向与舆论监督等实现社会控制b.大众传媒通过建立和巩固信仰实现对公众舆论的社会控制,大众传媒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实现对社会成员的信仰控制:一是通过塑造典型,控制公众个人理想。二是通过对意识形态的培养和灌输,引导形成共同的价值观,从而控制公众舆论。d.公众舆论中的舆论导向的不确定性影响社会控制效果,大众传媒固然可以起到舆论导向和舆论监督的作用,但舆论控制的不确定性往往会使大众传媒的控制效果大打折扣。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同一时间不同媒体的传播内容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相互矛盾的论调;二是在同一媒体不同时期的传播内容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自相矛盾的言论和观点。毫无疑问,公众舆论不确定必然会降低舆论的权威性,影响社会控制效果。e.公众对大众传媒的过度依赖影响社会成员整体素质的提高和社会关系的和谐。3.不同的政治参与方式如何实现互补?1)所谓政治参与,就是试图影响政治系统决策过程的活动。在这里,“政治系统”是一个开放的概念,政府、政党、利益集团等都可以包括在内。而“试图影响”也不规定参与的方式,即可以合法地影响,也可以非法的影响。即可以有效地影响,也可以无效地影响。因此,这个定义是比较符合原义的。 2)政治参与方式的多样性源于人类行为方式的多样性,而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政治制度又造就了各具特色的参与方式。主要包括投票、选举、社会运动和信访等。各种政治参与方式之间是互补的:a.投票是人民主权的制度体现,一直被作为政治参与的主要途径之一,不同的投票方式不公可以使人民通过选举议会代表间接表达其主权,也可以通过公民投票直接行使政治决策权。b.选举是公民最重要的政治参与手段和行为。现代民主政治中,选举成为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公民通过选举显示的政策将成为当选者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据,因此许多政治学家都倾向于将选举视为民主的本质。c.虽然投票和选举都是非常重要的参与政治的方式,但二者也具有相同的缺陷。首先,在时间维度上,两者都被划入“一度现象”,都是在法定期限内进行的,受到时间上的限制;其次,在活动的影响力度方面,两者都有所不足。d.抗议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冲突等另类政治与都是体制外的政治参与,属于社会运动的具体表现形式。社会运动是人们对特定的社会和政治问题的有组织的集体表达,其目的是为人们所关心的问题做点事情,以便能对现状有所改善。由于社会运动是在体制外展开的,因此它面临着一种持久的分化压力,但作为一种政治参与手段,它的存在有其必然性,它弥补了体制内政治参与渠道弹性的缺点。对体制内的政治参与起到一定的互补作用。e.主动接触与信访是西方与我国一种主动与政府部门表达意见、提出建议或者投诉请求的活动,其它信访活动包括参与类、求决类、诉讼类三类,分别履行了政治参与和权利救济,在中国政治系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投票、选举、社会运动等政治参与方式的一种有利补充。名词解释1.政治文化——政治文化作为潜在地影响人们政治行为的心理因素,所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一般来讲,政治文化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基本成分,即政治认知性成分、政治情感性成分和政治评价性成分。2.大众文化——主要指的是一地区、一社团、一个国家中新近涌现的,被大众所信奉、接受的文化。3.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平民文化、草根文化、山寨文化相对立而产生的文化现象。即,不适应嘈杂的物质社会,它是人们内心渴求却常常被世俗生存需求驱逐时才能感悟到的,它是在人们静心思索或遭遇物质失利而需要情感慰藉时才冉冉上升。4.社会资本——是指个体或团体之间的关联——社会网络、互惠性规范和由此产生的信任,是人们在社会结构中所处的位置给他们带来的资源。5.政治社会化——就是社会成员在政治实践活动中逐步获取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政治意识和立场的过程。它是社会成员与政治体系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互动过程,是社会意识继承与创新的统一,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思考题6.政治文化研究的问题意识是什么最核心的是民主制度的稳定问题7.试论述社会资本理论与政治文化研究的关系*1.政治文化:政治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政治文化作了定义。根据阿尔蒙德观点,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政治信仰和感情,它由本民族的历史和当代社会、经济和政治活动进程所促成。在阿尔蒙德定义的基础上,派伊(lucian pye)认为,政治文化是政治系统中存在的政治主观因素,包括一个社会的政治传统、政治意识、民族精神和气质、政治心理、个人价值观、公众舆论等等,其作用在于赋政治系统以价值取向,规范个人政治行为,使政治系统保持一致。维巴在分析政治文化的构成和作用时进一步指出,一个社会的政治文化由经验基础上形成的一系列信念、符号和价值所构成,它决定了人们行为的条件,为人们提供了参与政治的主观意向。根据他们的解释,我们可以为政治文化做出如下定义:政治文化是一国国民长期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对于生活其中的政治体系和所承担政治角色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它与政府、政治组织等制度性结构相对应,成为政治体系的主观因素。  政治文化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基本成分:政治文化的认知性成分,政治文化的情感性成分,政治文化的评价性成分.政治文化的认知性成分是指人民对于政治组织,政治过程,政治角色,政治产品等方面的认识.它构成了人们对政治体系进行判断以及选择行为目标和行为方式的基础.政治文化的情感性成分是指对政治体系和政治活动的感情.政治情感是人们在政治生活中对政治体系,政治系统活动或政治实践所持有的一种直观的评价.政治文化的评价性成分是指人们依据一套他们认为是正确和合理的准则,信条,或明确或含蓄地对政治体系进行价值判断.它主要包括政治价值观念和政治评价的心理过程两部分.2.社会资本:关于社会资本的概念尚无一致的定义,到目前为止,以下三种界定比较值得关注:1)狭义社会资本观:指的是个人的“联系”或“关系”,将社会资本看作是社会关系的功能和形式,即一个人与朋友、同事的关系或者更一般的联系。2)过渡社会资本观:也就是中观层次的社会资本定义,这一定义强调社会资本的公共产品性质。3)扩展的社会资本观:即宏观的社会资本定义,将社会资本与集体行动和公共政策联系起来。认为社会资本指的是社会组织的特征,如信任、规范和网络,它们可以通过促进合作行动而提高社会效率。社会资本包含的最主要的内容就是社会信任、互惠规范以及公民参与网络。1.政治社会化的功能是什么1)定义:总体而言,我们认为,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传递与社会资本再生的过程,是政治文化形成、维持和改变的过程,是政治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过程,是个人与系统互动的过程,是一个复杂、多元、持续的过程2)第一,为政治系统培养合格的“政治人”,维持政治体系的有效运转。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提出了“人是天生的政治(社会)动物”的观点。政治生活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必需的,人只有在政治生活中才能实现其价值,才能满足是市场经济无法满足的需求。但参与政治生活所必需的政治知识、技能、价值却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一个需要个人不断学习和训练的过程。第二,传承和发展政治文化,为政治系统提供合法性支持。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得以传播、继承的主要途径。能否正确将一个社会占主导力量的政治文化传递给下一代人,保持代际之间稳定的政治价值观和政治行为方式,将直接影响到一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名词解释1.古典自由主义——发源于17世纪和18世纪,经济学上的投入产出原则,认为一国的真正财富不是金银总量的增加,而是其国民创造的商品服务的数量。是一种支持个人先于国家存在的政治哲学,强调个人的权利、私有财产,并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认为政府存在的目的仅在于保护每个个体的自由。2.现代自由主义——主张政府介入经济,并应确保每个人在贸易时的平等权利。3.有机社会论——把人类社会等同于生物有机体的社会理论。它是19世纪下半叶在生物进化论影响下形成的社会思潮。4.民族认同——狭义:民族认同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它不但包括个体对群体的归属感,而且还包括个体对自己所属群体的积极评价,以及个体对群体活动的卷入情况等。广义:不仅包括个体对本民族的信念、态度和行为卷入,而且还包括个体对他民族的信念、态度和行为卷入情况 1.政治民族主义——一般所指的民主民族主义,是表现于政治层面的一种民族主义倾向。它的主要内涵就是强调民族国家的构成不仅仅在于共同文化,更在于共同政治和民主、自由、人权等政治观念。2.修正主义——是在共产主义运动之中歪曲、篡改、否定马克思主义的一类资产阶级思潮和政治势力,是国际工人运动中打着马克思主义旗号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机会主义思潮。3.社群主义——20世纪80年代后产生的当代最有影响的西方政治思潮之一。社群主义的哲学基础是新集体主义。它反对新自由主义把自我和个人当作理解和分析社会政治现象和政治制度的基本变量,而是认为个人及其自我最终是他或他所在的社群决定的。因此,社群才是政治分析的基本变量,而认为个人及其自我最终由他或他所在的社群决定。用公益政治学代替权利政治学是社群主义的根本主张。核心价值:a原子式的个人(individual)与社群界定的自我;b普适主义与特殊主义(universalismverusparticularism);c个人权利与共同的善(commongood)思考题4.古典自由主义与现代自由主义的主要区别是什么?答:古典自由主义(Classicalliberalism)是一种支持个人先于国家存在的政治哲学,强调个人的权利、私有财产,并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3],认为政府存在的目的仅在于保护每个个体的自由。古典自由主义发源于17世纪和18世纪,也因此,它通常被视为由于工业革命和随后的资本主义体制而产生的一种意识形态。言论自由、信仰自由、思想自由、自我负责,和自由市场等概念最先也是由古典自由主义所提出,后来才陆续被其他政治意识形态所采纳的。古典自由主义反对当时绝大多数较早期的政治学说,例如君权神授说、世袭制度和国教制度,强调个人的自由、理性、正义和宽容[4]。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都受到了古典自由主义的影响。古典自由主义认为政府的干预经常是阻碍了经济的增长,因此主张将政府排除出经济领域,让经济生活自行其事,让追求自身利益的无数的个体理性的计算来引导经济生活的调整,即“谁会应当尽量从政府干预中摆脱出来,尽量的自由”,“管得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现代自由主义:在19世纪,多数的民主国家都延伸了选举权,19世纪产生的社会自由主义(Socialliberalism)成了第一个从古典自由主义里分裂出来的重要流派,社会自由主义主张立法禁止童工和规定劳工的最低工资,而这些都是主张自由放任经济的自由主义者所视为妨碍自由的政策,更认为这些政策会影响经济的发展。到了19世纪末,这些从自由主义产生的分裂已经逐渐扩大,他们认为为了要达成自由的目标,个人必须得到为达成目标的条件,包括教育和免于受剥削的保护。在1911年由霍布豪斯(LeonardTrelawnyHobhouse)所著的自由主义一书里,他总结了新自由主义(Newliberalism)的概念,也就是主张政府介入经济,并应确保每个人在贸易时的平等权利。由于霍布豪斯的自由主义与古典自由主义的差异实在太大,哈耶克甚至指出那应该被称为“社会主义”比较正确[11](霍布豪斯的确曾自称他的理论为“自由社会主义”)。古典自由主义和现代自由主义两者的异同:1)都关注自由和平等之间的关系,但前者强调自由,后者更重视平等,在自由观念上,前者信奉消极自由,强调个人应该享有不被强近和干涉的自由,更少的限制意味着更大的自由。而现代自由主义信奉积极自由,强调自由是个人发展和实现其潜能的自由,是获得技能、知识和自我实现的自由。在国家的观念上,前者认为国家是必要的恶,它时时都可能侵犯个人的自由,而社会则是自由的领域,因此应该限制国家的作用,反对国家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信奉凯恩斯主义和福利国家。2)古典自由主义主要派别和代表人物有霍布斯、洛克、边沁、詹姆斯· 密尔、杰斐逊、潘恩、亚当·斯密、斯宾塞。.现代自由主义主要派别和代表人物约翰·斯图亚特·密尔、格林、霍布森、霍布豪斯、杜威、罗尔斯。3)两种自由主任都有共同的核心价值:主要包括个人主义、自由和有限政府、理性和进步、多样性和政教分离。1.“第三条道路”是否走得通?走不通。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于人民共和国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1、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不适合中国国情。在西方国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对象是封建势力。在中国,这个革命的对象除了封建势力外,还有帝国主义。这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帝国主义列强来到中国的目的,不是为了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是为了掠夺中国来发展自己的资本主义。因此,他们扶植自己的代理人——清政府、北洋军阀和国民党政权,通过这些带有浓厚封建性和买办性的反动阶级的统治,把中国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殖民体系内。因此,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帝国主义所不允许的。2、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不符合中国人民的意志,不为中国人民所欢迎。在十月革命胜利以前,资产阶级的思想和文化曾被视为医治中国贫穷落后的良方。康有为、严复、孙中山甚至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志士仁人都热心地提倡过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学习。但是,学习西方的结果,并没有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相反,帝国主义列强日益加紧的侵略,彻底打破了中国人学习西方的迷梦。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帝国主义的侵略、剥削和社会主义俄国的支持、援助形成了鲜明对比。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自然不为广大工农群众所欢迎。3、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是中国国内封建势力所不允许的。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北洋军阀和国民党政权是独裁专制的政权,为维护自己的阶级利益,他们必然排斥、镇压一切先进的思想。前者扼杀了孙中山亲手创立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后者在抗战胜利前后,封杀了中国民主同盟等民主党派希望建立的英美式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并继然拒绝了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建立包括蒋介石集团在内的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4、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从根本上决定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夹缝中生存、发展起来的,这就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经济上不发达和政治上软弱的状况。同时,在近代中国,外有帝国主义的侵略、内有封建势力的残酷统治,中国民主革命的敌人是异常强大和残暴的。因此,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也没有能力打败强大的敌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5、中国共产党的正确政策及其领导的中国革命的不断胜利,促使民族资产阶级放弃了“第三条道路”。中国革命的历史充分证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资产阶级的共和国让位于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2.如何看待社群主义对自由主义的批评?*这些批评主要集中在普遍主义、自我观以及共同体观念等方面。社群主义反对罗尔斯自由主义的普遍主义,反对其超验和先验的自我观,强调一种共同体决定个人的身份与特性的社群主义观念。社群主义的批评虽然并非都可得到合理的辩护,但它推进了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发展。名词解释1.意识形态—— 是一套多少能够自洽的观念体系,这套观念,不管它们是倾向于保存、修改还是推翻现有的权力体系,总之为有组织的政治行动提供了基础。因此,所有的意识形态:(1)对现存的秩序提供了一种解释,通常是以世界观的形式;(2)对于值得期待的未来,提供了一种模式;(3)勾勒了政治变迁怎样才能够发生。1.文化霸权(葛兰西)——强调了掌握文化霸权在无产阶级革命中的重要性,重视知识分子在夺取文化领导权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代表了二十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中一股最富有创新性的潮流,不幸的是,在1935年身体垮掉之前,葛兰西无法系统地阐述霸权理论。2.曼海姆悖伦——曼海姆悖论是一个社会学研究领域的概念。由格尔兹提出,他将知识社会学因坚持相对主义而造成的自身的悖论性存在称为“曼海姆悖论”。格尔兹指出,曼海姆一方面宣称所有的社会政治思想总是与思想者的现实生活境况密不可分,即宣告了所有社会思想的意识形态性,另一方面又把建构一种价值无涉的意识形态概念作为其全部学说的精要,形成了知识社会学的特有悖论形式。3.意识形态词法(弗里登)——4.意识形态的功能——一)导向功能.就是为所有成员指出前进的目标和方向,使全体成员拥有共同的信仰和追求.二)辩护功能.主要是为政党的存在、执政以及政党行为提供“合法性”辩护.三)凝聚功能.一个政党的意识形态是政党内所有成员所共有的,它集中反映了全体成员的意志和愿望.所以,它有助于成员之间彼此达成认识上的一致和行动上的统一,保持政党内部的团结和稳定.四)动员功能.这一功能在政党内部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是激发起所有成员的信心和热情,坚定他们实现行动目标的决心.另一方面,使政党的长远目标更具吸引力、说服力,以获得所有成员的支持,并为未来利益作出牺牲.五)约束功能.提供是与非、优与劣的判断标准.因此,政党意识形态能够约束或修正政党及其成员的行为,减少错误现象的出现.值得注意的是,政党意识形态的约束力,只是一种思想、道德上的“非正规约束”,是一种“软约束”,不能取代执行和监督的制度保障.5.意识形态的终结——是20世纪50年代西方学者对冷战在观念上作出的直接反应,其核心主张是:发端于19世纪人道主义传统的普遍性意识形态已经走向衰落,新的地区性意识形态正在兴起,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存在的"左"、"右"论战已经丧失意义。思考题6.试分析意识形态与科学的关系对于意识形态和科学的关系之认识,可以归纳出两派:一派将科学和意识形态对立起来,认为意识形态不是科学,因为科学的目的是追求真理,意识形态则掩盖真理,所以科学研究要排除意识形态的影响。这是在贬义上使用意识形态,持这种观点的既有左翼思想家如马克思、早期的阿尔都塞、曼海姆,也有右翼思想家如波普尔和熊彼特,当然也包括各学科的实证主义者和结构功能学派。另一派则并不认为科学和意识形态是对立关系,这一派之中又可分为两种观点:一种观点(包括知识社会学、科学知识社会学、当代科学哲学中的激进派以及阐释学哲学家)认为科学研究无法避免意识形态的影响,甚至有些学者宣称科学知识和其他门类的知识并无本质上的差异,从而在认识论上模糊了科学知识和意识形态之间的严格界限。另一种观点(最主要的是法兰克福学派)则认为在发达工业社会中,科学和技术本身已经成为意识形态,从而在社会和政治功能上将意识形态与科学同等看待。7.试分析意识形态的政治功能(1)认识框架 (2)政治认同和整合(3)提供合法性(4)政治动员(5)经济功能1.如何看待意识形态终结的观点关于意识形态是否终结的争论和意识形态扮演的角色密切相关。马克思认为意识形态是对真理的歪曲,随着无阶级社会的到来,意识形态产生的根源被铲除,意识形态当然也就终结了。这种观点是建立在马克思对意识形态的本质(对物质生产的错误发映的虚假意识)的看法上,也建立在他对意识形态和科学关系的看法上。理解意识形态终结论和历史终结论的关键是“终结”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这个词同时也有目的的意思。在西方思想传统中,从古希腊开始就有源远流长的历史目的论传统,认为历史的发展有其预定的目的,历史就是按照一定的路径演进,最后达到这一目的。目的达成、展现之后,历史的意义也就完全实现,于是不再有发展和变化,历史也就终结了。名词解释1.行政权——是依照法律规定,组织和管理公共事务以及提供公共服务的权力。是国家权力的组成部分之一。2.行政体制——又称行政管理体制,主要是指政府系统内部中行政权力的划分、政府机构的设置以及运行等各种关系和制度的总和。从国家的层面看,是指行政机关与立法、司法机关的权力的划分。行政体制是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体制决定行政体制。3.国家元首——国家元首是一国的最高首脑,是一个国家在实质或形式上对内对外的最高代表。4.政府首脑——指一国政府或内阁的领导,名称各有不同,如“国务院总理”,“内阁总理(大臣)”,“首相”,“部长会议主席”等等。在一个议会国家中,政府首脑一般称为总理。5.政府——即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6.内阁——是政府最高级官员代表政府各部门商议政策的组织。7.官僚制——指一种有效执行公共政策的理性体系或组织结构。2.指由职业文官,而非由选举的官员担任行政职务政府管理体制.8.政府各部——政府组成部门,即国务院组成部门。9.专门行政管理组织——思考题10.分析总统制、议会制、半总统制在行政体制上的特点【总统制】1.行政权完全独立于立法权之外;2.实行行政首长个人负责制。【议会制】1.元首“虚位”2.议会主权3.责任内阁 【半总统制】1.总统由议会体制整体中的“虚位”元首变成了一个大权在握、凌驾于其他国家权力机构之上的“仲裁者”。2.与议会制政体相比较,议会的权力被大大削弱。3.政府不从议会中产生,但需向议会负责。1.现代国家元首承担的主要功能有哪些?答:(1)象征功能.国家元首具有象征国家的统一。表现社会的目的,体现国家整体的政治观念等作用。(2)代表功能.国家是一个拥有一定地域,人口和主权的政治组织。对于这样一种政治组织来说,无论从组织自身存在的需要出发。还是作为区别于其他组织的标志。都必须拥有有一个最高代表,以国家的名义,代为表示意志,代为行动。(3)纽带功能.现代国家的权力结构中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分权,这是现代政府功能分化的必然要。但国家权力的行使必须是完整的,这就要求在国家权力各个部分之间发生冲突或是不能有效运作的时候必须存在一定的协调机制。2.分析官僚制在现代国家政府中的作用和影响作为现代政府的一部分,非选举产生的职业文官与现代民主制度融合的理论基础是要严格限定他们的职责并能对其进行有效控制。为此,现代文官制度的基本原则中强调两官分治,即将由选举产生的政务官和由考试录用的职业文官进行区分,前者创制政策,后者接受政治领袖们的领导,并在其政策指导下活动。在政府机构的层级设置上,二者的从属关系必须得到明确的体现。而事务官在执行公务过程中严守政治中立被认为是忠实的执行政府政策的必要保证。然而,由于职业文官掌握着专业知识并具有持续性,使他们有力量阻挠或控制那些有可能决定政策的政治家。一项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要经过论证、起草、资金配置、确定可行性方案等许多阶段,哪个阶段也离不开职业官僚的工作。他们可以向主管的部长、总理提出政策建议、决议草案、改革方案,也可以驳回各种“异想天开的”、“不现实的”、“耗资昂贵的”要求或建议。在某种意义上,强大的行政机构,特别是部分高级行政官员,已经取得一定的独立性,形成了一个可以影响甚至抵制政府决策的压力集团。而随着当代国家文官制度的不断改革,原有的一些基本原则正逐渐被突破,职业文官参与政治的权力日益扩大。职业文官们非经民主选举,无须对公众负责,却越来越多的参与决策,这一现象与明主原则之间的冲突已经引发了大量争论。名词解释1.代议制——是指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是间接民主的形式。2.议会制——也称议会民主制或内阁制,是民主政治制度的一种,特点是其政府首脑(台湾宪政学者与文献称之为「行政首长」,以有别于国会领导人)的权力来自议会(即国会)的支持,而这种支持通过两种途径落实:第一是国会改选后的多数议席支持,第二是行政首长赢得国会的信任投票。因此,所属政党未能赢得国会大选的政府首长连同其内阁必须提出辞职,而未能通过国会信任投票的政府首长,连同其内阁也必须辞职。由国会重新在席位居多数的党派中协商选举产生新的首脑与内阁。3.总统制——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与议会内阁制相对称,指由选民分别选举行政和立法机关,由总统担任国家元首,同时担任政府首脑的制度。 1.半总统制——议会执政府制又名半总统半议会制,是一种具有总统制的实质,但在形式上保留议会制的外衣,而且总统作为国家元首又在实际上掌握行政权力的政治体制。半总统制的内阁有相对较稳固的地位,国会(议会)权力相对缩小。2.一院制——是指国家的议会只设一个院的制度。在这种制度下,立法和通过议案比较简便。认为代议制的立法机关是人民的代表机关,它的立法意见是人民的意见。人民在同一时间内,对同一问题,主流上应该只要一种意见,因此代表人民的机关只应有一个。3.两院制——指一个国家内存在两个并立的立法机关,共同行使立法权。4.议会委员会——5.议会立法权——议会,也称“国会”,是国家代议机构的总称,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也是资产阶级民主制的核心和主要标志,是实行三权分立原则国家的最高立法机关。世界各国议会的职权各自由其宪法规定,但议会最重要的、最基本的权力则是国家的立法权。*6.议会财政监督权——税收,举债的批准权;对政府预决算案的审议批准权7.议会行政监督权——有监督政府行政行为的职能和权力,议会对政府行使监督权主要通过以下制度体现出来:质询制度,弹劾制度,不信任投票制度,调查制度。思考题8.比较分析议会制和总统制的不同特点总统制的总统有政治权,但受到最高法院和国会的监督议会制是首相有政治权,议会是有最高的权利,可以监督首相。9.分析当代国家议会委员会在立法活动中的主要作用(1)对议案的初审淘汰。现代国家议会立法领域和数量在不断扩大,议会在每个会期中收到的立法提案过多,就会造成提案量与议会辩论和表决的承受能力之间的矛盾。(2)对议案的修改和定型,一项议案从提出到最后的通过成为法律,从形成到内容往往会有较大的变化,有的甚至是面目全非。在这个过程中,委员会起了主要作用。10.试分析当代国家议会的主要职权(1)立法权,即制定和修改法律的权力,是议会的首要权力。立法权是资产阶级在近代议会制度形成的过程中。通过与封建势力的反复较量确立下来的一种政治特权。(2)财政权,确切的说是财政监督权,也被形象的称为钱袋的权力。是议会的又一项基本权力。A税收,举债的批准权B对政府预决算案的审议批准权(3)行政监督权严密监督政府的每项工作,并对所见到的一切进行议论,乃是代议机构的天职。议会对行政机构的监督权也是议会的一项基本权力,但各国议会的行政监督权的大小和方式是与政府体制的类型相联系的。议会进行行政监督的方式主要包括:1.质询.2.不信任投票.3.调查(4)其他权力除上述基本权力外,不同国家的议会还因法律规定或惯例而享有其他方面的职权。A.准行政权。在现代国家中,议会对于某些行政事务具有一定的影响,因其发挥的作用不同于行政部门,因此有学者称其为准行政权。除了在政府行政预算方面的影响外,现代国家议会在行政方面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外交和一定的人事任免权。B.准司法权.会的司法职能主要体现在一些国家的议会所拥有的弹劾权和司法审判权 C.选举权.大多数国家的议会都拥有部分或全部的选择政府首脑的权力。在议会制政府体制下,议会对内阁总理有间接的选举权。名词解释1.民族国家——是指一个独立自主的政治实体,乃20世纪主导的现代性民族自决和自治概念及实践。与18及19世纪传统帝国或王国不同,民族国家成员效忠的对象乃有共同认同感的“同胞”及其共同形成的体制,认同感的来源可以是传统的历史、文化、语言或新创的政体。因此,从一个民族构成政体,或者由数个民族经同一共享的政体构成的国族,都是民族国家的可能结合型式。2.立宪君主制——是相对于君主独裁制的一种国家体制。君主立宪是在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通过立宪,树立人民主权,限制君主权力、实现事实上的共和政体。3.共和制——即“共和政体”,国家最高权掌握在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国家机关或公职人员手中的政权组织形式。共和制是指国家的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政权组织形式。共和政体区别于君主政体,而且是作为君主政体的相对面而存在的。4.联邦制——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政治实体(共和国、州、邦)结合而成的一种国家结构形式。5.公民社会——是指围绕共同的利益、目的和价值上的非强制性的行为集体。它不属于政府的一部分,也不属于盈利的私营经济的一部分。换而言之,它是处于“公”与“私”之间的一个领域。通常而言,它包括了那些为了社会的特定需要,为了公众的利益而行动的组织,诸如指慈善团体、非政府组织(NGO)、社区组织、专业协会、工会等等。6.极权国家——极权主义是具有集中权力的意涵。其指的是“权力主义”,通常意旨:某一人或政党、特定群体以独裁的方式垄断政权。一切决策、政治权力、经济政策皆由独裁者所掌控,没有第二人或是政党可以分享其权力。7.主权——是一个国家对其管辖区域所拥有的至高无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权力,简言之,为“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也是对内立法、司法、行政的权力来源,对外保持独立自主的一种力量和意志。8.国际体系——在国际社会中,各个国际行为主体之间相互影响与作用所形成的有机统一整体。9.全球治理——全球治理理论是顺应世界多极化趋势而提出的旨在对全球政治事务进行共同管理的理论。阐述了全球治理的概念、价值以及全球治理同全球安全、经济全球化、改革联合国和加强全世界法治的关系。思考题10.现代民族国家有哪些特征*特征:民族意识强,推崇自己民族的宗教信仰,具有相关保护民族利益的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应的经济制度.民族国家与民族国家出现前的国家有一系列不同的特征。首先是它们对于其领域的不同姿态。最重要的特征是一个国家在什么程度上在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中使用民族团结作为国家的政策。 民族国家促进经济统一,废弃内部的关税和路税。在德国德意志关税同盟是统一国家的前身。民族国家典型的是拥有制造和维持国家运输基础设施的政策,促进贸易和旅行。较之其前身民族国家一般更加中央化,其公共管理比较一致。地方特征服从民族特征。一般地方管理机构服从中央政府。民族国家最重要的影响在于通过国家政策制造了一个统一的民族文化。民族国家的模型表示其居民由一个民族组成,通过同一祖先、同一预言和许多分享的文化统一在一起。假如一个国家缺乏这样的一个统一性,它一般趋向于制造一个统一性。通过语言政策它促进民族语言的统一。建立一个国家性的统一得之见基础教育和一个比较统一的中等教育是普及民族语言的最有效的方法。这些学校也教育民族历史,往往掺入宣传性的和传说性的内容。尤其在危机时期有些国家至今依然进行这样的教育。有时这些语言和文化政策也会导致负作用,比如镇压非民族元素。语言压迫加速民族语言的普及,降低少数民族语言。在一些情况下这些政策导致了非常顽强的抵抗和分裂运动。在其成功的地方文化一致性和单一性提高。同时在边界地区文化的差别加强。1.结合中国现实,读读你对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的看法中国是发展型国家。如果说福利国家模式中国家干预社会主要在于社会公平,那么发展型国家模式中国家力量渗入社会则更多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提升国家经济实力。发展型国家的特点有:1.有一个具有高度凝聚力的经济官僚机构,2.政商合作,国家鼓励加强私人商务、公共部门和其他国内利益之间的合作和协商。3.以快速工业化为国家安全提供保证。这些国家采用的国家主导型快速工业化战略,可以看成是对战后国际环境压力的一种民族主义的反应。因为发展型国家利用国家权威广泛干预社会经济事。2.全球化对国家主权有哪些影响全球化对国际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一,全球化带来了国际格局的变化。冷战以前的历次国际格局的形成和打破。都是军事实力发生变化的结果,全球化改变了国际政治格局转换的动力和方式,经济因素成为影响国家间关系的重要条件。第二,全球化改变了安全,权力等国际关系概念的内涵。传统的军事安全观受到经济安全观的冲击,经济安全成为各国的首要考虑。亚洲和拉美经济危机爆发后,世界各国深感经济的重要性,因为一旦发生金融危机,不仅会使国家经济倒退若干年,导致社会动荡和政权更变。在国际经济组织的附带条件的援助下,还会影响到国家主权的完整性。第三,全球化使原来属于一国的问题变成了全球性的共同议题,贫穷,环境,能源,生态等问题成为影响各国的问题,全球相互依赖与合作加深。第四,全球化对民族国家的主权提出了挑战,全球化使民族国家处理国内和世界事务的能力降低,有学者提出,这将会导致空心国家,无边界社会的出现。第五,世界社会体系要求用一种新的秩序来处理民族,宗教,及全球问题,一种新的世界秩序正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