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7.50 KB
  • 2022-04-22 11:16:05 发布

袁明《国际关系史》思考题答案.doc

  • 3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袁明《国际关系史》思考题答案绪论国际关系史:主要指国际社会中各主权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生、发展及演变的历史过程。国际关系体系:指一批独立或较独立的政治实体的集合,这些政治实体相当频繁地、按照大致规则的过程相互作用。国际体系的结构(或称国际格局):一般最重要的是国际权势的基本分布状况及其重大变化,它们在现代尤其突出地表现在强国的数目、规模及其事实上的等级排列,连同强国的兴起、衰落及其力量对比更替。第一章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和欧洲五强的崛起一、名词解释:三十年战争:发生于1618年至1648年,它是欧洲封建时代向资本主义时代跨进,中世纪国际关系转向近代国际关系交替时期在欧洲所发生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战争,是在神权受到削弱的条件下,欧洲世俗专制政权之间争夺权力与财富的集中体现。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镇压捷克新教徒,“掷出窗外事件”成为“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索。战争从德国内部的教派之争逐渐发展到后来的争权夺利、扩疆拓土的混战。一方以法为首,包括瑞典、丹麦以及德意志新教诸侯;另一方以神圣罗马帝国为首,包括西班牙、奥地利以及德意志天主教诸侯。战争绵延三十年,历经四个阶段,最后法国、瑞典占优势。三十年战争的结局,破除了中世纪以来形成的以罗马教皇为中心的神权政治体制,确立了主权平等和独立的民族国家所组成的国际社会,在欧洲建立了一个相对均状态的政治格局。《乌得勒支和约》:1700年的西班牙王位结成战争,吸引了欧洲列强的注意力,英荷乘机与法作战,神圣罗马帝国则鼓动德意志诸邦与丹麦瑞典结成反法同盟。后来由于同盟内部的分歧和法在西班牙地位的稳固各国不得不妥协,终于与1713年4月签订合约。内容:(1)哈布斯堡王室的力量得到恢复和加强,继续保持大国地位,发挥重大作用;(2)菲力浦五世保留了西班牙王位,但放弃对法国王位的继承,法西两国永远不合并;(3)英国在合约中受益最多,保住了海上优势,国际地位逐步上升;(4)法国的霸权不复存在,尽管保住了大陆强国地位,但海上势力被大大削弱了;(5)肯定了普鲁士的存在为日后争夺德意志的领导权奠定了基础。评价:瓜分了西班牙王国,并成为划定后来欧洲民族国家疆界的基础。北方大战:1700-1721年俄国为争夺波罗的海出海口和霸权与瑞典进行了北方大战。彼得一世利用波罗的海沿岸诸国与瑞典的矛盾,以及西欧各国忙于准备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无暇东顾的有利时机,与南方的土耳其达成妥协,并同丹麦、波兰等结成“北方同盟”,最终打败瑞典。1721年俄国与瑞典签订了《尼斯塔得和约》。通过此和约俄国在波罗的海获得了出海口及沿岸地区,使俄国从一个内陆国家扩张成为一个濒海国家,俄国步入欧洲强国行列。从此,俄国开始在欧洲国际政治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而瑞典则丧失了它所有的波罗的海省份,只保留了芬兰的大部分地区。俄普奥三次瓜分波兰:波兰在17世纪曾是欧洲一个大国,但是到了18世纪时,它已经被称为是“欧洲病夫”。国内政治腐败,贵族斗争不已。1773年----1775年波兰国内发生了王位继承战争,无力抵御外力的干涉,此时的俄国和普鲁士又不断进行领土扩张,使波兰感到无所适从。奥地利在丧失了重要工业区西里西亚之后,更不能坐视普鲁士无限制扩张。1772年、1793年及1795年,俄、普、奥三国对波兰进行了瓜分。1772年进行了第一次瓜分,俄国得到了第聂伯河以东地区;普鲁士占领了瓦尔米亚等地;奥地利得到了加西里亚,使波兰失去了三分之一的人口和领土。1793年进行了第二次瓜分,俄国得到了乌克兰和立陶宛的一部分,普鲁士得到了担泽和波滋南。由于俄国和普鲁士在瓜分前缔结了条约,瓜分之后才通知奥地利,奥地利在这次瓜分中没有得到任何好处。1795年进行了第三次瓜分,并在1794年俄国与奥地利签定了瓜分波兰的条约,因此在这次瓜分中,俄国得到了立陶宛等地,奥地利则占领了克拉科夫和卢布林,普鲁士则得到了波兰首都华沙。评价:俄普奥三分波兰,是欧洲强国在扩张中玩弄的强权政治和秘密外交,牺牲弱国利益的典型例子之一,俄普奥的欧洲大国地位也因此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二、问答题1、威斯特伐利亚和会在国际关系和国际法发展中的意义是什么?答: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对近代国际关系和国际法的产生与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其意义在于:第一,开创了以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第二,划定了欧洲大陆各国的国界,承认了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并鸣国家主权、国家领土、国家独立等原则已经确立为国际关系中应遵守的准则;第三,首次创立并确认了条约必须遵守和对违约的一方可施加集体制裁的原则;第四,承认新教和旧教享有同等的权力,打破了罗马教皇神权统治下的世界主权论。第五,在欧洲开始确立常驻外交代表机构的制度,各国普遍建立了外交使节,进行外事活动2、试述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时期的欧洲国际关系。答:(1)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战争时期欧洲国际关系实际上是法国与反法同盟之间的对抗关系。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陷巴士底狱,拉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自由、平等和博爱”的口号很快席卷了整个欧洲,震惊了欧洲各国,于是欧洲封建专制国家迅速结成反法同盟积极进攻法国,企图扑灭这场资产阶级革命。1792年普鲁士和奥地利首先结成同盟进攻法国,普奥联军在瓦尔密被法军打败,这使一贯主张实行传统政策的英国下定决心直接干涉法国的资产阶级革命。1793年英国首相庇特策动成立了第一个反法同盟,由英、普、奥、西班牙、荷兰等多国组成。反法同盟进攻法国,以罗伯斯庇尔为首的雅各宾派取代了吉伦特派执政,扭转了不利于法国的战场形势。1794年7月法国发生了热月政变。热月党人与普鲁士和西班牙分别签订了巴塞尔和约,普西两国退出了反法战争,法国集中力量同英国、奥利斯和撒丁作战,从而粉碎了反法同盟的第一次进攻。(2)1799年第二次反法同盟成立,俄国加入反法同盟,俄奥联军在意大利打退了法军。面对反法同盟的积极进攻,热月党人显得无能为力,法国再次发生雾月政变,拿破仑上台执政,法国开始了拿破仑时代。拿破仑积极展开外交活动,利用俄国与英国在马耳他岛的矛盾来挑拨俄英关系,促成了俄国对英国的武装中立,反法同盟失去的两个主要国家而变得无力反法,1801年奥地利与法国签订了吕内维尔和约,第二次反法同盟宣告失败。1802年英、法、西班牙、荷兰等国签订了亚眠和约,但是拿破仑并没有遵守该条约,在签约不久就吞并了庇蒙特和厄尔巴岛,侵入瑞士,并将势力延伸到德意志,这促使1805年英俄两国签订同盟条约,旨在建立第三次反法同盟。同年12月,拿破仑在奥斯特里茨战争中大胜奥俄联军,拿破仑与奥地利签订普雷斯堡和约,第三次反法同盟又宣告失败。普雷斯堡和约签订后,英国又策动了第四次反法同盟,俄国、瑞典和普鲁士参加了同盟。拿破仑又一次粉碎了这个脆弱的同盟。拿破仑在与反法同盟的斗争中,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在拿破仑积极开展外交活动的形势下,1807年法国与俄国签订了提尔西特和约,法国同意俄国对土耳其领土的一些要求,俄国同意帮助法国,参加反英的大陆封锁。拿破仑在外交活动中获得的一个个胜利,促使其有了称霸欧洲的野心。实行传统政策的英国不允许欧洲大陆上任何一强独霸欧洲,1809年,英国组织了第五次反法同盟。1812年拿破仑粉碎了第五次反法同盟,在胜利的驱使下拿破仑开始进攻俄国,从而激怒了俄国,俄国联合普鲁士、英国和瑞典建立了第六次反法同盟,拿破仑这一次没能阻挡反法联军的进攻,1814年3月1日,英、俄、普、奥驶过在法国城市肖蒙签订了肖蒙条约。3月底,拿破仑被流放到厄尔巴岛。1814年9月维也纳和会召开,会上列强发生严重分歧,致使拿破仑于1815年逃出厄尔巴岛,集结旧部发动了“百日政变”,英俄普奥立即建立第七次反法同盟,在滑铁卢大败拿破仑的军队。FaGuo改变欧洲版图称霸欧洲的野心被彻底粉碎。第二章19世纪的欧洲国际关系 一、名词解释门罗主义:1823年12月2日美国总统罗在国情咨文中提出的美国对外政策的原则,史称“门罗主义”。它是美国对外扩张政策的重要标志。19世纪20年代欧洲的“神圣同盟”企图干涉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为它插手拉美事务提供了时机。1823年12月2日,门罗总统在致国会咨文中宣称:美国将不干涉欧洲列强的内部事务或它们之间的战争;欧洲列强不得再在南、北美洲开拓殖民地;欧洲任何列强控制或压迫南北美洲国家的任何企图都将被视为对美国的敌对行为。提出“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的口号。实际上,宣布拉丁美洲属于美国的势力范围。从某种意义上讲,门罗主义在客观上起到了防止已独立的拉美国家再沦为欧洲列强的殖民地的作用。但是门罗主义在运用过程中日益暴露出其侵略性,因此也可视为美国侵略拉丁美洲的一种政策。克里米亚战争:性质:1853至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东方战争)是一场非正义侵略战争。主要原因是沙俄与英法之间在近东争霸,尤其是争夺君士但丁堡和黑海两海峡控制权。在英法的纵勇下,1853年9月26日,土耳其对俄宣战,但其舰队很快被俄全歼;1854年英法对俄宣战,奥地利也敌视俄国,俄最终战败。克里米亚战争充分暴露了沙俄专制和农奴制度的腐朽无能,加快了国内革命形势的高涨。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正意味着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的崩溃,从而促成了俄国农奴制的改革。克里米亚战争是继拿破仑战争之后的又一次大国争霸战争,将所有欧洲大国都直接、间接地卷了进去。欧洲政治格局也暂时由英、俄居优势转变为英、法占主导的均势。维也纳体系,由于未能阻止大国战争的重新爆发,也走到了尽头。《圣斯特法诺和约》:1877年4月,俄国正式对土耳其宣战。俄土战争开始。俄国与奥匈签订了《布达佩斯条约》,因而同年6月开始,俄军就渡过多瑙河,越过巴尔干山脉。1871年1月,俄军直逼君士坦丁堡城下。土耳其被迫于1月31日与俄国签订停战协定。英、奥对海峡出现的新局势极为不满。在英、奥抗议和武力威胁下,俄国只得把军队驻扎在离君士坦丁堡10公里的小镇圣斯特法诺。因为双方都打得筋疲力尽而实现了停火,1878年3月3日,俄土双方签订《圣斯特法诺条约》。条约规定:土耳其承认门的内哥罗的独立;塞尔维亚完全独立;俄国获得比萨拉比亚西南部以及阿达罕、卡尔斯、巴统、巴雅西特;建立大保加利亚公国,其版图北起多瑙河,南至爱琴海;东起黑海、西至奥赫里德湖,并包括几乎全部的马其顿。它隶属于土耳其苏丹,由俄军占领2年。大保加利亚公国的建立是俄国泛斯拉夫主义的主张。法俄同盟:法国和俄国为对抗三国同盟于1891~1893年间形成的秘密军事同盟。法国自普法战争以来长期陷于德国的外交包围中,急需结束这种孤立困境。1887年德、俄关系急剧恶化,沙皇政府购买军火,推销公债,都指靠法国。法国利用俄国这种财政依赖性,促成法、俄结盟。德、俄《再保险条约》的终止,三国同盟条约的再次续订,英国同三国同盟的接近,都迫使沙俄政府向法国靠拢。1891年8月27日,俄国驻法大使与法国外交部长A.F.J.里博达成一项政治协定,提出法、俄两国中的一方受到侵略威胁时,双方应立即同时采取措施。它为法、俄结盟奠定了基础。1892年8月17日,法、俄两国在彼得堡签订军事协定。主要内容:①当法国遭到德国或意大利攻击时,或俄国遭到德国或奥匈帝国攻击时,双方都以全部兵力相互支援;②如果三国同盟或其中一国动员兵力,法、俄一经得知,不需任何事先协议,应立即将兵力调到边境;③法国用于对付德国的兵力应为 130万人,俄国用于对付德国的兵力应为70万或80万人。这些军队应尽速全部参加战斗,迫使德国在东西两线同时作战。协定原定有效期限与三国同盟相同,但自1899年以后就无限延期,一直存在到1917年。协定经1893年12月27日和1894年1月4日俄、法互换批准函件开始生效。法俄同盟使欧洲大陆形成两个实力大致相当的对峙集团,即三国同盟与法俄同盟。二、问答题1、简述维也纳体系的形成与特点。答:(1)1814年9月战胜拿破仑帝国的欧洲各国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召开了长达10个月之久的维也纳会议。除了土耳其奥斯曼帝国之外,所有欧洲国家都参加了会议。在会上,大国们进行了激烈的争吵,相互妥协达成协议,于1815年6月通过了“最后议定书”,该议定书任意宰割和兼并小国、弱国土地,以满足强国的霸权要求,其主要内容是:①俄国夺得华沙大公国大部领土,波兰只在克拉科夫及其毗邻地区组成一个共和国,并由俄、普、奥共同“保护”。俄国继续占有前几年取得的芬兰和比萨拉比亚。②英国在战胜法国后继续占有马耳他、法国殖民地多巴哥、圣卢西亚和毛里求斯。另外,锡兰(今斯里兰卡)以及开普、部分圭亚那和洪都拉斯也都成为英属殖民地。英国还拥有对伊奥尼亚群岛的保护权。③比利时与荷兰组成为尼德兰王国。瑞士定为永久中立的联邦国家并由19增加到22州。撒丁王国收回萨瓦和尼斯,且兼并了热那亚。④奥地利失去比利时而从意大利获得伦巴第和威尼斯作为补偿。它还获得提罗尔、萨尔茨堡、的里雅斯特、伊利里亚和达尔马提亚。⑤普鲁士获得2/5的萨克森、吕根岛和波美拉尼亚,又在西部取得莱茵-威斯特伐利亚地区。⑥德意志邦联由34个君主国和4个自由市组成。各邦政府的代表产生邦联议会,由奥地利代表担任议长。⑦瑞典将芬兰让给俄国而从丹麦取得挪威。丹麦把从瑞典得来的波美拉尼亚换取普鲁士的劳恩堡。⑧继法国之后,西班牙、葡萄牙、德意志和意大利境内各邦的旧王朝复辟。罗马教皇也恢复教皇领地。⑨会议解决了3个带有普遍性的欧洲国际问题:订立国际河流的航行规章,规定外交官员等级的划分和各国关于禁止贩卖黑人奴隶的宣言。(2)欧洲各国通过这次维也纳会议确立了维也纳体系,重新划分了欧洲的政治版图,重建了欧洲封建统治秩序,暂时调整了欧洲各大国的矛盾,在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内(殖民地)形成了难得的和平环境。因此,维也纳体系是欧洲大国们妥协退让的产物,具有不平衡的特点,该体系中矛盾重重,尽管大国后来极力维护这一体系,可它还是没能阻挡住波澜壮阔的欧洲革命的冲击,1848年维也纳体系瓦解。2、试述普法战争爆发的背景、进程及其结果。答:(1)19世纪上半期的德意志是一个十分松散的联邦,由十几个大小国家组成,其中较为强大的是普鲁士和奥地利。1861年意大利的统一给德意志诸国,尤其是经济上比较发达的北方诸国以很大的影响,北方诸国要求统一的愿望十分强烈。1861年,普鲁士的威廉一世即位,启用俾斯麦为宰相,开始致力于德意志的统一事业。1864年普鲁士联合奥地利发动了对丹麦的战争,战争的结果是普奥军队战胜丹麦军队,取得了胜利。1866年6月普鲁士发动了对奥地利的战争,战争持续了七个星期,普军在萨多瓦大败奥军。8月23日,普奥签订了布拉格条约,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归法国所有,奥地利同意在美因河以北成立一个德意志国家联邦。1867年北方德意志联邦正式成立,德意志北部地区实现了统一。(2)一个趋于统一的德意志就要崛起,法国感到了来自德意志的真正威胁,阻止德国统一成为法国的主要外交目标。普鲁士在俾斯麦的带领下,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和进行军队建设,增强军队战斗力。借助西班牙王室发动政变之机,1870年7月19日普法战争爆发。法军面对经过改造和屡次炮火洗礼的普鲁士军队显得一点战斗力都没有,1870年9月2日,在色当一役中,法军大败,统帅成为俘虏。(3)普法战争的结果是法军大败,普鲁士军队获胜。1871年5月10日,德意志与法国签订了法兰克福条约,法国向德国赔偿50亿法郎,阿尔萨斯和洛林割让给德国。俾斯麦通过战争手段取得了统一战争的胜利,德意志结束了四分五裂的局面,实现了统一3、简要说明俾斯麦外交体系的形成与解体。 答:1871年普法战争结束以后,德意志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并向欧洲强国迈进。普法战争中法国遭到普鲁士的沉重打击,战败割地赔款,实力受损。(1)为了防止法国东山再起,德意志外交政策把孤立法国作为其首要目标。为此,俾斯麦积极进行外交活动,在1873年10月促成俄奥德三国订立协议,史称“三皇同盟”。但是三皇同盟实际上是一个松散的联盟,外部有英法等国的猜忌,内部矛盾重重。1874年“东方问题”的出现并激化,恶化了俄奥的同盟关系。1878年6月13日柏林会议召开,俾斯麦企图利用柏林会议促成柏林成为欧洲事务的中心,进一步孤立法国,于是充当起调停欧洲其他列强矛盾的角色。然而,聪明的英国人却借这次柏林会议和德国人调停的机会沉重地打击了俄国人,俄国外交在柏林会议上的失败使俄德关系迅速恶化,三皇同盟分崩离析。俄奥、俄德关系恶化,俾斯麦开始考虑与奥匈结盟,就在奥匈外交大臣安德拉西辞职的前期,于1879年促成了俄奥军事同盟的建立。但是俄奥同盟的建立没有给俾斯麦带来安全感,为了防止法俄结盟,俾斯麦积极接触俄国,要求与俄国进行谈判,征得俄方同意,俾斯麦把奥匈拉进了谈判的行列。奥匈原本打算联英或联俄,但是英国自由党格拉斯顿取代保守党狄斯累里组阁,其在“东方问题”的立场是绝对不支持土耳其,不与奥匈结盟,摆在奥匈面前的就只有联俄,于是接受俾斯麦的建议参加了与俄国的谈判。三国于1881年6月18日在柏林签订协定,恢复了1873年的三皇同盟关系。德奥军事同盟以及俄奥俄三国同盟的建立标志着俾斯麦的外交体系开始建立起来。(2)为了巩固这个新建立起来的外交体系,俾斯麦开始将注意力移向南方国家—意大利。1870年的普法战争,意大利从中受益,得到了罗马,并以罗马为首都实现了国家统一,统一以后的意大利在外交活动中没有作为。十九世纪的后半期列强纷纷向经济落后地区扩张,意大利也不例外,将北非的突尼斯列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可是法国想染指突尼斯,与意大利发生矛盾。1881年法国出兵占领突尼斯,法意矛盾尖锐起来,在外意大利一时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与此同时,国内的教皇领地问题也困扰意大利,为了摆脱困境,意大利开始向外寻找盟友。于是便伸手接过俾斯麦递来的外交“橄榄枝”,俾斯麦在向意大利示好的同时,也积极向奥匈施加压力,要求奥匈采取与德同样的外交政策,即与意大利结盟.1882年5月20日,德奥意三国同盟正式在维也纳成立,意大利政府在三国同盟签字以后立即发表声明,所签条约在任何时候“都不得认为是针对英国的”。不与英国为敌是意大利始终坚持的一个原则。特别提出的是1881年6月28日,奥匈与塞尔维亚签订了奥塞条约,1883年10月30日奥罗条约签订,这两个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俾斯麦外交体系扩大。三皇同盟和三国同盟构成了俾斯麦外交体系的重要基础。(3)十九世纪后期的欧洲大国外交活动频繁。1887年是俾斯麦外交活动重要的一年。1887年2月12日,英意奥三国订立了第一次地中海协定,维持地中海以及亚得里亚海、爱琴海和黑海的现状。2月20日,到期的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在柏林续订。6月28日德俄签订了“再保险条约”。(由于德奥同盟保证了奥匈在德国与法国作战时中立,德俄条约又保证了俄国的中立)1887年12月12日英意奥签订了第二次地中海协定。两次地中海协定的签署国,有三国同盟中的两个国家,俾斯麦没有出面,就利用奥匈和意大利将英国拉向德奥意同盟。加上1887年5月意大利与西班牙成立的另一个地中海协定,至此,俾斯麦构筑的外交体系网坚固起来。再保险条约和地中海协定是俾斯麦外交的登峰造极之作。面对俾斯麦构筑起来的外交网络,法国已经完全被孤立起来。但是,这样的外交体系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就因为俾斯麦的下台而解体了。第三章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的帝国主义列强与世界一、名词解释两C计划: 英国是一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扩张是其帝国本质。英国为了实现对非洲大陆的控制,从而制定了从开罗到开普敦的“两C计划”。英国首先同法国在埃及进行争夺,然而,英国担心俄国会借此时的“东方问题”介入到埃及问题中,因此不能与法国完全决裂,遂决定与法国共管埃及。1881年9月至1882年6月,英国两次镇压了埃及人民的起义,并在1882年9月占领了埃及首都开罗,进一步占领了整个埃及,实现了其计划中的第一步。但是随后在与德国争夺南非的活动中失败,德国势力进入非洲地区,尤其是南部非洲。英德由此形成尖锐矛盾。但是英国并没有就此放弃两C计划,1894年5月英国与利奥波德二世签定了对刚果自由邦的条约,条约规定:英国以埃及的名义,把尼罗河左岸的地区转让给刚果邦,而刚果则将坦葛尼喀湖北断至走廊地区转让给英国,英国目的是用这狭长地区修筑从开普敦到开罗的铁路,为其实现两C计划奠定条件。1890年罗得斯出任开普敦的总督,策划夺取南非的德兰土瓦,英德矛盾因此更加激化,德国反对英国的行动,英国遭到失败。因此,英国炮制的两C计划没有得到实现。《中俄伊犁条约》:中俄伊犁条约》是清光绪七年(1881)沙俄强迫清政府在彼得堡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同治十年(1871)沙俄乘中亚浩罕国军官阿古柏(约1825―1877)侵占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并向东亚进犯之际,出兵侵占了伊犁地区。清政府与之多次交涉,沙俄拒不撤兵。光绪元年,清政府任命陕甘总督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三年左宗棠进军新疆,当年十二月击平阿古柏,收复了除沙俄侵占的伊犁地区以外的全部新疆国土,粉碎了俄、英通过支持和利用阿古柏变南疆为其殖民地的阴谋。这时,清政府任命崇厚为出使俄国头等钦差大臣,赴沙俄京城谈判收复伊犁事宜。中俄谈判从五年正月上旬开始,历时近9个月。八月十七日(10月2日)崇厚在沙俄胁迫下,未经清政府允许,擅自与沙俄在黑海之滨的里瓦吉亚签订了《交收伊犁条约》(即《里瓦吉亚条约》)。按约中国仅收回伊犁河上游谷地,划失伊犁西部、南部及南疆、北疆边境土地甚多,此外还要偿付“兵费”500万卢布(约合中国白银280万两)。这显然是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朝野纷纷反对。在全国舆论压力下,清廷不予批准。并于十二月十六日将崇厚革职治罪。六年正月初十改派驻英公使曾纪泽赴俄修订崇约;同时命令左宗棠统筹部署新疆南北两路边防事宜,以备谈判破裂后,武力收复伊犁。七年一月二十六日(2月24日),曾纪泽与沙俄代理外交大臣吉尔斯和布策签订了《中俄伊犁条约》和《改定陆路通商章程》。《中俄伊犁条约》当时称《改订条约》,又因签约地点在彼得堡,亦称《彼得堡条约》。主要内容是:一、沙俄归还被其强占的中国伊犁地区,而仍割去伊犁西部霍尔里斯河以西、伊犁河南北两岸的原属中国的大片领土。斋桑湖迤东一带中俄边界“有不妥之处”,要两国派员“勘改”。所有尚未设界碑的中俄各段边界都要派员“勘定,安设界碑”,为沙俄进一步侵占中国领土制造了依据。二、赔款增至900万卢布(合509万两白银),限两年内偿清。三、俄商在新疆各地贸易,改“均不纳费”为“暂不纳税”。四、俄商只能到嘉峪关,免去到西安、汉口通商,仅许于肃州(甘肃嘉峪关市)和吐鲁番两地增设领事。五、伊犁居民“愿迁居俄国入俄籍者,均听其便”。这就为沙俄武力逼迫中国各族居民迁入俄境的罪行获得了根据。这个条约和《里瓦吉亚条约》相比,除赔款增加了400万卢布外,在界务和商务方面,中国都争回了一些主权。但它仍是一个俄国通过武力威胁和外交讹诈逼使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严重地损害了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给西北边务、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造成了极大的恶果。《中俄伊犁条约》签订后,沙俄又根据该约中关于修改南、北疆边界的原则规定,于光绪八年到十年强迫清政府订立了伊犁界约、喀什噶尔界约、科塔界约、塔尔巴哈台西南界约和中俄续勘喀什噶尔界约等5 个勘界议定书,分段重新勘定了中俄西段边界。沙俄通过中俄伊犁条约和上述这些勘界议定书,共割占了塔城东北和伊犁、喀什噶尔以西约7万多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法绍达事件:1898年英、法两国为争夺非洲殖民地在苏丹发生的一场战争危机。法国为扩大其在西非、中非的殖民地,积极向东推进。企图从佛得角至索马里建立一横贯非洲并连接阿尔及利亚的殖民地。英国自1882年占领埃及后,继续向南扩展,企图征服苏丹,并把英属南、北非殖民地连接起来。1898年7月,由J.马尔尚上尉率领的一支法军占领了尼罗河上游苏丹的法绍达(1904年改名科多克)。同年9月,H.H.基钦纳率领的英军也抵达法绍达。英国要求马尔尚撤出法军,遭拒绝,两国关系紧张,几乎导致战争。最后,法国由于没准备好同英国在海外作战,又担心同英国冲突会削弱法国在欧洲大陆上的地位,特别是担心德国乘机再次进攻法国,便作了让步。1898年11月3日,法国政府命令马尔尚从法绍达撤退。1899年3月21日,英、法两国达成协议,基本上以乍得湖、刚果河和尼罗河流域为双方殖民势力范围的分界线,法国放弃对尼罗河上游地区的领土要求,承认英国在苏丹的统治权。作为补偿,法国取得乍得湖流域和瓦达依。法绍达冲突的和平解决为后来英、法两国在1904年进一步妥协和接近、共同对付德国开辟了道路。《朴资茅斯条约》:1904年2月,日本未经宣战突然袭击在旅顺口和仁川的俄国舰队。日俄战争正式开始。这是一场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的战争。1905年9月5日签订了《朴资茅斯和约》,结束了日俄战争。根据和约规定,俄国承认日本吞并朝鲜;俄国将辽东半岛,包括旅顺、大连的租界权、南满铁路及有关特权无偿转让给日本;以北纬50度为界,将库页岛南部及其附近岛屿割让给日本;俄国自中国东北撤兵,除辽东半岛外,东北的一切地方均交还中国。日俄战争影响深远。标志着日本的崛起。它的外交与军事力量经过了一场帝国主义战争的考验。这对于远东的国际政治格局产生了很大影响。日俄战争的主要战场在中国。《朴资茅斯和约》又承认了日本在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势力的增强。对于朝鲜人民和中国人民来说,这是又一场灾难。三国干涉还辽:19世纪末俄、德、法三国为了各自的侵略利益,联合干涉日本,要求将辽东半岛归还中国的事件。19世纪末,沙俄为争霸远东,开始修筑西伯利亚大铁路,中国东北地区成为沙俄重要的侵略目标。日本在中日甲午战争中侵占了中国辽东半岛,并在随后签订的《马关条约》中规定中国割让辽东半岛给日本。沙俄得知后,立即联合德、法两国对日本施加压力。1895年4月23日(光绪二十一年三月二十九日),俄、德、法三国驻日公使分别向日本政府递交了内容相同的声明,“劝告”日本放弃对辽东半岛的占领。在三国的联合压力下,日本政府不得不同意“放弃对辽东半岛之永久占领”,条件是向中国增索赔款3000万两。11月8日,清政府派李鸿章与日本驻华公使林董在北京签订《中日辽南条约》,规定:1895年11月16日中国将库平银3000万两交与日本后,日军即于3个月内从辽东半岛撤走。日本还辽后三国以干涉还辽“有功”,向中国索取种种权益。沙俄诱逼清政府签订《中俄密约》,逐步使中国东北地区成为沙俄的势力范围。致克鲁格电报:1896年1月3日,德皇威廉二世发给南非特兰斯瓦邦总统克鲁格的电报,祝贺他击退来自英国控制的开普殖民地的詹姆森入侵部队,该电报恶化了英德关系。二、问答题1、简述19世纪后期欧洲主要大国的对外扩张政策。 答: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后,西方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向垄断阶段过渡。资本的高度集中以及垄断使欧洲列强更加重视原料来源和投资场所,这不仅加剧了他们之间的关税战和贸易战,还促使他们积极向外进行掠夺,建立海外殖民地和势力范围,于是掀起了瓜分世界和重新瓜分世界的争斗,欧洲主要大国纷纷抛出了自己的扩张政策。(1)英国是一个老牌殖民主义国家。十九世纪后半期欧洲其他列强的向外扩张激起了英国参与瓜分世界的斗争,英国某些鼓吹殖民主义的人要求英国尽快寻找殖民地,从海上和陆上将英国的势力带向世界各地。此时的英国的政府也设立了殖民地大臣,专管殖民地事务。英国在广大的亚非地区扩张的重点是阿富汗、伊朗、中国、缅甸、埃及和南非等地。在非洲,英国企图实现从开罗到开普敦的“两C计划”,控制自北到南的非洲大陆。(2)法国是除了英国之外的又一个殖民大国。法国一个经济学家认为对法国来说,殖民主义是一个有关生死存亡的问题,法国要成为一个主宰非洲的强国。法国殖民主义者在统治集团里的代表人物是茹尔•费里,被成为现代法国殖民帝国的奠基人。法国扩张的重点也是在亚洲和非洲,即埃及、阿尔及利亚、突尼斯、越南和中国。(3)德国是继英法之后又一个欧洲殖民大国。一位德国亲王说,“对于一个年轻的国家来说,没有扩张就没有前途,没有海外政策就谈不上扩张,而没有海军就谈不到海外政策。”德国在积极建设海军的同时,还在非洲强占多哥、喀麦隆,企图把德属东非和西南非洲连成一片,建立一个由大西洋到印度洋的德属殖民帝国。在亚洲,德国将中国视为自己扩张的主要目标,企图在中国建立自己的势力范围。(4)俄国、意大利和比利时等国也积极推行自己的扩张政策。俄国的扩张重点在中亚的阿富汗、伊朗和中国。意大利的扩张重点在北非突尼斯和东非以及埃塞俄比亚。比利时扩张重点则是在非洲中部列强还没有侵占的地方。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被称为“殖民主义之王”,其实想和言行在当时的欧洲帝国主义活动中很有代表性,他以“科学考察”和“探险”的名义向非洲腹地侵略。2、试述19世纪后期日本在东亚侵略活动的开始与发展。答: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其国力大增。到了七十至八十年代,日本发展了一支相当庞大的军事力量,成为远东地区一个富有侵略性的国家。日本的崛起是东亚国际政治中的新因素,崛起后的日本积极参与对外侵略活动,尤其是在东亚的侵略活动。(1)由于琉球群岛位于台湾岛和日本九州岛之间,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日本处于自己的战略考虑,于1872年出兵占领了琉球群岛,将琉球群岛纳入自己的版图之内,与此同时,日本对中国的台湾也表现出占有的欲望,企图占领台湾,积极制定侵台计划。(2)日本占领琉球群岛以后,感觉朝鲜的地理位置也十分重要,因为朝鲜与中国接壤,是通向中国大陆的桥梁。虽然美法等国也对朝鲜进行过侵略,但未成功。日本继法美之后对朝鲜实行“炮舰外交政策”。1875年4月,三艘日本军舰驶进汉江,逼近朝鲜京城汉城。1876年,日本强迫朝鲜签订了江华条约,在签约之前,日本对清朝政府施加压力,逼迫清朝政府同意朝鲜向日本开放,遭到清政府拒绝。日本通过江华条约,逼迫朝鲜开放了釜山、元山和仁川,在汉城设立了日本领事馆,日本把朝鲜变为自己的殖民地,企图通过朝鲜进一步侵略中国。(3)1894年1月,朝鲜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朝鲜政府请求中国清朝政府出兵帮忙镇压。清朝政府出兵前照会日本,但是日本却早已经出兵。朝鲜农民起义镇压之后,中日两国协商从朝鲜撤兵,但中国运兵船驶离朝鲜回中国途中,遭到日本军舰的袭击,中日甲午战争爆发。这次战争中,中国的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中国战败,同日本签署了中日《马关条约》,日本通过《马关条约》要求中国承认朝鲜独立,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向日本赔款2亿两白银,开放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日本向中国卖出了侵占的第一步。3、简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三次战争及其后果。 答: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掀起了重新瓜分世界的狂潮,是这一时期国际政治中的重要特点,其中,最重要的战争有三次。(1)1898年美国为夺取西班牙属地古巴、波多黎各和菲律宾而发动的美西战争,是列强重新瓜分殖民地的第一次帝国主义战争。新兴的美国拥有雄厚的经济、军事潜力,已建立起一支较强大的海军。西班牙早已衰落,在国际上陷于孤立。特别是古巴和菲律宾两地人民反对西班牙殖民统治的武装斗争,钳制着大量西班牙军队。西班牙军对古巴起义者的残酷镇压激怒了美国人民,并危及美国资本家在该地的经济利益。1898年2月15日,美国派往古巴护侨的军舰“缅因”号在哈瓦那港爆炸,美国遂以此事件为借口,于4月22日对西班牙采取军事行动,西班牙于4月23日向美国宣战。战争在加勒比海和太平洋两个战场打响,拥有绝对实力的美国海军击溃了两个西班牙舰队,战争只进行了4个月,西班牙就无力同美国继续作战,美西战争的结果是美国获得了胜利。1898年12月10日,美西两国签订了《巴黎和约》。和约规定:西班牙承认古巴独立,将波多黎各、关岛和菲律宾转让美国;美国为获得菲律宾向西班牙交付2000万美元作为抵偿。美国在1899—1901年又向菲律宾起义军发动进攻,血腥镇压了菲律宾人民的反抗,把菲律宾变成了美国的殖民地。古巴虽然名义上获得了独立,但是美国利用《普拉特修正案》把古巴变成了美国的“保护国”。(2)1899年英国同荷兰移民后裔布尔人建立的南非共和国和奥兰治自由邦为争夺南非领土和地下资源而进行的一场战争,是继美西战争之后的又一场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战争。19世纪下半叶,在南非班图人世代居住的奥兰治和德兰士瓦,先后发现了蕴藏量十分丰富的金刚石矿和金矿。欧洲移民大批涌入,开矿寻宝。英国垂涎这些丰富的资源,想占为己有。为此,在1899年10月11日发动了英布战争,战争延续了2年7个月,分三阶段进行,英军消耗战费2.5亿镑,死亡21942人;布尔人死于战场3990人,死于集中营27927人。布尔人被迫同英国妥协。1902年2月开始和平谈判,5月31日签订和约。布尔人答应停止军事抵抗,交出全部武器,承认德兰士瓦共和国和奥兰治自由邦并入英帝国。英国则保证:战后的军事管制将尽速由民政代替,只要情况许可,就将成立导向自治的代议机构;在实行自治以前不给予非洲人选举权,即使将来授予他们选举权,也严加限制,以保证白人的绝对优势。英国政府将支付300万英镑用来恢复布尔人的家园。(3)中日甲午战争之后,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野心更大了,疯狂推行其侵略中国、吞并朝鲜的“大陆政策”。这样,就同沙皇俄国推行的侵略中国、吞并朝鲜、独占亚洲、称霸太平洋的“远东政策”发生了尖锐矛盾。《马关条约》规定割让辽东半岛给日本,引起了沙俄的不满,沙俄为获得不冻港旅顺,控制我国东北地区,联合法、德对日施压,最后中国给日本白银3000万两作为“赎辽费”赎回辽东半岛,史称“三国干涉还辽”。对此,日本怀恨在心,伺机报复。逼日还辽不久,沙皇俄国便以“还辽有功”为借口,攫取了在中国东北修筑中东铁路及其支线等特权,后来,又强行向中国政府租借旅顺和大连。而日本经过10年备战,实力大增,决心在东北地区卷土重来,建立霸权,取代俄国在东北的地位。1904年2月8日派遣海军偷袭停泊在旅顺港外的沙俄太平洋舰队,并击沉在朝鲜仁川的俄国军舰。日俄两国遂于2月10日同时宣战,又一场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战争在中国的领土上打响了。日本在海上和陆上取得了对沙俄的军事胜利,打败了强大的俄国。1905年9月5日,日俄两国在美国签订了《朴次茅斯和约》,背着中国,擅自在中国东北划分“势力范围”。根据条约,俄国将过去所霸占我国的库页岛南半部(北纬50度以南)及其附近一切岛屿割让给日本,将旅顺、大连及附近领土领海的租借权让给日本,俄国还承认朝鲜为日本的“保护国”。条约签订后,日、俄两国立刻逼迫清朝政府给与承认。1905年12月,在日本的压力下,清朝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除了接受日、俄《朴次茅斯和约》中的所有规定外,还额外给日本以某些权益。日俄战争是一场帝国主义之间不义之战,是交战双方站在对立的立场同时侵略中国、重新划分势力范围、争夺利权的战争。第四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战时国际关系一、名词解释:阿尔几西拉斯会议,波斯尼亚危机,意土战争,萨拉热窝事件 阿尔几西拉斯会议:1906年1月16日~4月7日,欧洲列强在西班牙南部海港城市阿尔赫西拉斯举行的谋求平息德、法两国关于摩洛哥冲突的国际会议。参加会议的有英、德、法、美、西、意、奥、俄、荷、比、葡、瑞(典)和摩洛哥13国代表。德国要求各国在摩洛哥享有的权益绝对平等,反对法国把摩洛哥变为自己的“保护国”。会议的主要议题有两个。一是摩洛哥警察权问题。德国主张设立国际机构管理摩洛哥警察,法国要求由它管理或至多由它和西班牙共同管理。二是对摩洛哥银行实行监督问题。德国要求列强在该银行中拥有相等的股份。法国同意摩洛哥银行国际化,但要求在银行的固定资本中拥有比其他国家略多一些的股权。会上,出于各自的利益,英国支持法国。俄国急需法国的贷款,劝告德国对法国让步。美国着眼于欧洲的均势,也倾向支持法国的立场。西班牙和意大利对法国已有许诺在先,其他与会国则以多数国家的意见为自己的意见。奥匈帝国是支持德国的唯一国家。德国陷于孤立。4月7日,会议通过《最后议定书》,共123条,声称承认摩洛哥独立,但规定:摩洛哥的警察组织和治安权力交由法国和西班牙管理;对摩洛哥财政实行国际监督。由与会的几个大国提供资金,成立国家银行,法国占较多股份,业务活动受法国法律的管辖;外侨可以购置土地,从事商业、采矿等活动;关税由一名政府代表、一名外国代表和一名国家银行代表组成的常设委员会管理。这次会议实际上是欧洲几个大国以牺牲摩洛哥主权为代价,推行帝国主义强权政治的一次交易。波斯尼亚危机:1908年,由于奥匈帝国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而引起的一次国际冲突。它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德、奥、俄等帝国主义争夺巴尔干地区的尖锐矛盾。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两省居民大部分是塞尔维亚人和克罗地亚人。1878年《柏林条约》规定:这两省由奥匈帝国代管,但名义上仍属土耳其。20世纪初,巴尔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奥匈帝国企图吞并这两省,作为向巴尔干半岛扩张的基地。1908年,土耳其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的独裁统治,国内局势动荡。奥匈帝国乘机拉拢俄国共同瓜分土耳其的属地。俄国也想乘机修改黑海海峡制度,以便推行它的南下政策。1908年9月15日,奥国外交大臣A.L.von埃伦塔尔与俄国外交大臣A.П.伊兹沃利斯基在布赫劳城举行会谈,双方达成秘密协定。俄国同意奥匈帝国兼并波、黑两省,奥匈帝国则支持俄国召开国际会议修改《柏林条约》,同意黑海海峡向俄国军舰开放。会后,伊兹沃利斯基前往欧洲各国游说,争取英、法等国对俄国计划的支持。正当伊兹沃利斯基在法国谈判时,10月7日,奥匈帝国正式宣布将波、黑两省并入自己的版图。俄国因自己的目的还未达到,便向奥匈帝国提出抗议,并要求召开国际会议解决争端。奥匈帝国的兼并行径激起了南部斯拉夫人的愤慨。波、黑两省人民也反对奥匈帝国的统治和奴役,强烈要求与塞尔维亚合并。塞尔维亚政府向奥匈帝国提出抗议,并开始军事动员,同时向俄国求援。奥匈依仗德国的支持,拒绝召开国际会议,并在奥、塞边境集结军队,进行威胁。1909年2月,亲德的土耳其政府在德国影响下,与奥匈签订协定,以250万英镑的代价放弃了波、黑两省名义上的主权,这使德、奥态度更趋强硬。3月,德国向俄国发出威胁性照会:要求俄国促使塞尔维亚承认奥匈帝国兼并两省的既成事实;如俄国继续支持塞尔维亚,德、奥将对俄作战。俄国被迫让步,并对塞尔维亚施加压力,强迫其放弃反奥战争的动员和停止一切反奥行动。3月31日塞政府被迫声明取消抗议,一场几乎导致战争的危机趋于平息。波斯尼亚危机使沙俄与德、奥以及塞、奥的矛盾进一步加深,它加剧了协约国和同盟国在巴尔干的争夺,使巴尔干成为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火药库。意土战争:又称的黎波里塔尼亚战争或利比亚战争,是意大利为夺取奥斯曼帝国的北非省份—— 的黎波里塔尼亚和昔兰尼加(今利比亚)而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在战争中意大利开创了使用飞机完成军事任务的首例,引起世界各国的瞩目和效法,从而大大促进了军事航空事业的发展。战争起因:由于的黎波里塔尼亚的战略地位重要,它与西西里岛对峙,可控制地中海中部较狭窄的海面。可是的黎波里被土耳其控制,法国想兼并的黎波里塔尼亚,这一企图遭到欧洲列强,特别是早就想在北非建立殖民地的意大利的反对。因为意大利也想兼并这块区域。为此,意大利积极展开外交活动,使得各列强承认了意大利在北非的利益,从而为兼并的黎波里做了充分的准备。第二次摩洛哥危机事件发生后,意大利便以在的黎波里塔尼亚和昔兰尼加地区意大利人受到不公正待遇为借口,先发制人,抢在土耳其出兵北非之前,于1911年9月28日向其发出最后通牒,威胁入侵上述地区。土耳其呼吁各国制止意大利的侵略企图,可是各大国却都劝土耳其接受意大利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意土战争爆发了。战争过程:9月29日,意军5万多人,首先从海上向的黎波里、胡姆斯等城市进行炮击。土耳其帝国在该地区防守兵力很弱,只有一个师约7000多人。10月4日夜,意军登陆部队1600多人,未遇激烈抵抗便占领了的黎波里和胡姆斯。11日,意大利远征军3.5万人开始在的黎波里登陆,击退了为数不多的当地守军,占领了托卜鲁克和德尔纳。19日,意军舰队掩护一个步兵师在班加西登陆,经两天激战,占领了该城。由于战争开始后,意军封锁了战区海岸线,英国又不允许土军通过埃及,使土军无法向北非增援。至10月底,意军已控制的黎波里塔尼亚和昔兰尼加的一些主要海滨城市。这次战争意大利动用了飞机参战,在较大优势的条件下,取得了初战胜利。随着战争的继续,各列强逐渐不能容忍意大利的行动,起来进行干涉。1911年11月5日,意大利宣布兼并的的黎波里并恢复其旧称利比亚。1912年10月18日,意土两国缔结了洛桑条约。土耳其正式放弃了的黎波里。评价:意土战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爆发的几场局部战争之一。意大利借土耳其日趋衰败和有利的国际环境,发动了这场侵略战争,占领了的黎波里塔尼亚和昔兰尼加,并将两地合并为一个殖民地,称利比亚,实现它多年来在北非建立殖民地的野心。这场战争归根到底是由意大利殖民扩张野心恶性膨胀引起的,同时这也是一场所谓“先进”的国家运用人类文明制造出的最新式武器,对“落后”的阿拉伯人民进行的大杀戮。它既暴露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也显示了的黎波里塔尼亚和昔兰尼加人民不畏强暴,敢于同拥有先进武器装备的侵略者作殊死斗争的反抗精神。意土战争在军事学术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开创了飞机参战的首例。意军把飞机用于实战,执行昼间和夜间侦察,为炮兵和战列舰校射和象征性轰炸等任务,使飞机在北非上空成功地显示了其作战威力,从而大大加快了军事航空事业的发展,引起了现代战争战略、战术的深刻革命。受其影响,1912年的巴尔干战争,希腊、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土耳其等国纷纷从法国和意大利购买飞机和雇佣飞行员参战。自此人们认识到,不应把飞机仅仅看成是一种用途有限的辅助武器,而应该把飞机看作是战争大家族中除陆军和海军以外的第三位“兄弟”。意土战争开创了飞机参战的新纪元。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帝国主义国家矛盾空前激化,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触即发。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为了对塞尔维亚进行军事恫吓,奥匈选定塞被土耳其征服的"国耻日"(1386年6月28日)在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举行军事演习,以示其侵略野心。塞尔维亚民族主义组织决定派人去暗杀指挥这次演习的好战分子奥匈皇储斐迪南大公。6月28日上午,斐迪南夫妇检阅军事演习后,对萨拉热窝市区进行巡视。加·普林西波冲上前去用枪打死斐迪南大公夫妇。“德奥集团在暗杀事件发生后,欣喜若狂的叫嚣道:“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经过“七月危机”,由此而引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于8月初全面展开了。二、问答题1、试述19世纪90年代后期的英德矛盾及其主要表现。 答:19世纪90年代的德国因为实现了国际统一,生产力高度发展,国力日渐强盛起来。德国依靠洛林的丰富的铁矿资源,迅速发展了自己的工业。电力、化学、自然科学技术、医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等都有了巨大的发展。强大起来的德国在对外政策中的政治路线也明确起来,制定了自己的“世界政策”,即德国要依靠海洋,发展自己的商船船队和海军,将德国变为世界帝国。世界政策标志着德国走上对外殖民扩张道路的开始。在世界政策的主导下,德国积极发展海军,并以殖民帝国主义英国为主要对手。1897年德国强租中国的胶州湾,企图在远东地区建立海军基地。为了能使自己的海军力量能够力压英国,1898年德国通过了为期20年的庞大海军计划,1900年又将该项计划扩大了一倍。1900年7月德国派出远征军到中国镇压义和团运动,其目的是要向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尤其是向英国展示德国军队的实力,扬出德国军队的威风。德国的世界政策引起了英国的重视和忧虑。此时的英国已经逐渐失去了昔日的霸主辉煌,在地球上出现了众多的竞争对手,奉行大陆均衡政策的英国开始调整自己的对外政策。1898年—1901年英国同德国进行谈判,希望在英日同盟建立之前,能够缓和同德国的关系,以保障自己的利益,但是谈判却没有取得进展,19世纪70、80年代的英德矛盾又进一步深化。2、简述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最终形成。 答:19世纪70年代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都不约而同地走上了对外殖民扩张的道路,并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但此时的世界已经被老帝国主义国家瓜分完毕,新崛起的帝国主义国家凭借着强大的经济实力要求重新瓜分世界,新老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凸显出来。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主要在欧洲列强之间展开,矛盾虽纷繁复杂,但是基本的矛盾有三对,即法德矛盾、俄奥矛盾和英德矛盾。法德矛盾在普法战争后十分尖锐,法国力图复仇,收回被德国夺取的阿尔萨斯和洛林,进而吞并德国的萨尔矿区,夺回失去的原来在西欧和中欧的霸主地位。德国要继续遏制和削弱法国,不让它东山再起。除了实行孤立法国的外交政策外,还积极扩军备战。法德矛盾成为欧洲大陆的主要矛盾。俄奥矛盾则主要表现在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上,英德矛盾主要体现在由于德国的过分强大违背了英国的大陆均衡政策。为此,欧洲列强开始寻求建立同盟,以对付自己的对手。(1)19世纪七八十年代,德国、奥匈和意大利建立了针对俄国和法国的三国同盟。在争夺巴尔干半岛的斗争中,德国支持奥匈帝国。1879年,在俾斯麦推动下,德奥缔结了旨在共同反对俄国的“同盟条约”。这是两大军事集团形成中首先缔结的条约,是列强争夺巴尔干地区的必然结果。后来由于意大利在同法国争夺突尼斯的斗争中失败,俾斯麦趁机拉拢意大利,共同对付法国。1882年德、奥、意三国在“同盟条约”签字,三国同盟正式建立。三国同盟的核心是德国。(2)三国同盟形成以后法俄都感到不安,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两国逐渐接近,1892年两国缔结军事协定。法俄同盟形成后,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它也是向三国协约方向推进的第一步。三国协约形成的决定性步骤是英国放弃其传统的外交政策与法国结盟。随着在殖民地问题上冲突的加剧,英德矛盾发展成为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英国不得不放弃维持欧洲大陆均势的“光荣孤立”政策,调整其与法国、俄国的关系。英国首先与德国的宿敌法国接近,而法德矛盾也促使法国向英国靠近,1904年英法缔结协约,调整了两国在瓜分非洲等殖民地上的矛盾。1907年英俄签订协约,调整了两国在亚洲争夺殖民地的矛盾。(让学生阅读教材中有关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内容的小字,强调指出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都是背着有关国家签订的帝国主义分赃协定。)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的签订,意味着以英国为核心的英、法、俄三国协约的建立。这样,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3、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它的性质是什么? 答:(1)20世纪初期,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各国疯狂扩军,掀起了军备竞赛,最终导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战争爆发的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矛盾的尖锐化。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王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到萨拉热窝检阅陆军演习,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刺杀。这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一个月后,奥匈帝国在德国的支持下,以萨拉热窝事件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接着,德、俄、法、英相继投入战争。交战的一方为同盟国的德国和奥匈,以及支持它们的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另一方为英国、法国、俄国以及支持它们的塞尔维亚、比利时、意大利、日本等国。到1918年大战结束时,共有31国参战,其中参加协约国作战的有27国。战火从欧洲蔓延到亚洲、非洲,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世界规模的战争。(2)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对交战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战争。尽管塞尔维亚是为了保卫自己的主权和独立而战,它所从事的战争具有正义的民族解放战争性质,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从战争的起因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各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必然结果,是帝国主义国家为重新瓜分殖民地而发动的。战争过程中,各帝国主义国家提出的战争目标和瓜分领土的要求,露骨地显示了这次战争的侵略性质。如德国要求夺取英国、法国、比利时、葡萄牙等国的殖民地,把势力扩张到南美,同时扩大其在巴尔干的势力。英国的目的是为了打败德国,保持世界霸权地位,夺取德国在非洲的殖民地。日本是为了抢占德国在中国和太平洋的势力范围和殖民地等等。③战后召开的巴黎和会是帝国主义战胜国的一次分赃会议,更体现了一战的帝国主义战争的非正义性。第五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和对它的最初冲击一、名词解释热那亚会议:1922年4月10日~5月19日在意大利热那亚城讨论欧洲经济问题的国际会议。亦称热那亚国际经济会议。参加会议的有英、法、德、意、日、苏俄等29国代表,美国派观察员列席会议。 会议召开的背景和经过 苏俄粉碎外国武装干涉后,力争巩固已经取得的和平共处局面,于1921年10月28日照会英、法、意、日、美等国建议召开国际会议讨论列强和苏俄的关系并缔结和约。资本主义国家中主张与苏俄建立经济联系的势力有所增长。帝国主义国家中有的集团鉴于武装干涉未能扼杀苏维埃政权,转而采取外交、经济压力企图迫使苏俄屈服。1922年1月6日协约国最高委员会在法国戛纳开会,根据英国首相D.劳合��������乔治提议通过决议召开热那亚会议。戛纳决议提出举行热那亚会议的6项先决条件:任何国家均不得将本国的所有制、国家经济生活和管理制度强加给别国,每个国家有权选择自己喜爱的制度;保障外国资本、财产和利润不受侵犯;凡希望得到外国贷款的政府,应明确承认该国历届政府的一切债务,归还或赔偿被接管的外国人财产;保证财政货币流通以利贸易;放弃颠覆别国的宣传;停止对邻国的敌对行动。2月25日,劳合��������乔治和法国总理R.普恩加莱在布伦会谈,决定取消原定在会议上讨论德国赔款和修改《凡尔赛和约》问题;约定只有苏俄政府接受协约国提出的各项经济要求,各国政府才能予以承认。3月20~28日在伦敦召开协约国专家会议,秘密研究“俄国问题”并拟定备忘录(史称《伦敦专家备忘录》),要求苏维埃政府偿还沙皇和临时政府以及地方当局总计180多亿金卢布的债务,发还或赔偿被收归国有的外国人在俄财产,取消对外贸易垄断制,允许外国人在苏俄享有治外法权,由协约国监督苏俄财政。备忘录同时确认苏俄可按照《凡尔赛和约》第116条的规定向德国索取赔款。  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欢迎召开欧洲经济会议,任命人民委员会主席В.И.列宁为代表团团长,外交人民委员Г.В.契切林为副团长,并决定,列宁因工作繁忙不能离开俄国,由副团长代行团长一切权力。为了应付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2月22日苏俄与乌克兰、白俄罗斯等8个苏维埃共和国签订议定书,委托苏俄在热那亚会议上代表各苏维埃共和国的利益。1922年3月底,苏俄代表赴会途中在里加与波罗的海沿岸3国(拉脱维亚、波兰、爱沙尼亚)达成在会议上一致行动的协议。4月初在柏林与德国就建立两国正常政治、经济关系进行谈判。双方保证在会议上保持密切接触。   会议的议程和结果  4月10日,契切林在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宣读苏维埃代表团声明,阐述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和平共处的可能性,双方必须在平等互利、互相承认的基础上实行经济合作。苏俄准备把一部分耕地、森林和矿产资源租让给外国经营开发。提议各国普遍裁军。坚决拒绝任何不平等交易。  契切林的建议引起与会者和舆论界的关注,但因西方列强代表坚决反对而未列入议程。在接着召开的分组会议和全体会议上,主要议题是赔偿债款问题。4月11日,苏俄代表团收到《伦敦专家备忘录》。4月14~15日,在同英、法、意、比代表谈判中,苏维埃代表提出了反要求:协约国应赔偿武装干涉和封锁给苏俄造成的390多亿金卢布损失。劳合乔治为争取苏俄放弃反要求,表示准备削减战时债务并延长支付债款利息的期限。法国代表反对作任何让步和妥协。直到会议结束,双方仍未能达成协议。  在热那亚会议过程中,4月16日,契切林和德国外交部长W.拉特瑙在拉帕洛签订《德国和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协定》(通称《拉帕洛条约》)。决定两国自订约之日起在法律上互相承认,恢复外交关系。条约规定双方相互放弃赔偿要求,根据最惠国待遇原则发展贸易并进行经济合作。这样,西方列强建筑在损害俄德两国利益基础上的复兴欧洲经济计划宣告破产。《拉帕洛条约》的签订是苏德两国的外交胜利。它使苏俄突破帝国主义图谋建立的反苏统一战线,也有利于德国摆脱受协约国摆布的处境。《洛桑条约》(1923):1922年11月20日,以英、法、意、日、希、罗、南斯拉夫等协约国为一方,土耳其为另一方,在瑞士洛桑召开和会。1923年7月24日协约国与土耳其签定了《洛桑条约》。主要内容是:(1)黑海海峡问题 条约规定,任何国家的船只不仅在平时,而且在战时(在土耳其中立的情况下)都可以自由通过海峡;在土耳其参战的情况下,中立国军舰可以自由通过海峡,其他国家的军舰能否通过由土耳其政府决定;海峡地区解除武装,由非黑海国家组成国际委员会监督。(2)摩苏尔的归属问题因为摩苏尔生盛产石油,英国坚持该地区应脱离土耳其而归属伊拉克,土耳其则与美国达成协议,摩苏尔归属土耳其,美国可以开采摩苏尔的石油。所以这一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留给了英土继续会谈。(3)协约国承认土耳其的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洛桑条约》的签订使土耳其摆脱《色佛尔条约》的奴役枷锁、获得在本土范围内的独立。贝尔福宣言:贝尔福宣言是英国政府支持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的最早的政策性文件。1917年11月2日,英国外交部长贝尔福(1848-1930)代表英王陛下政府以通知的形式致函犹太复国主义联盟副主席莱昂内尔-沃尔特。罗思柴尔德勋爵,宣称只要巴勒斯坦现存的非犹太团体的公民利益和宗教权或其他国家犹太人民所享有的权利和政治地位不受到损害,英国则支持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民族之家”。这一宣言得到所有协约国政府的确认,成为1920年圣雷莫会议上国际联盟委任英国统治巴勒斯坦的主要依据。《宣言》为犹太复国主义者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国提供了依据,也埋下了犹太复国主义者和阿拉伯人之间的纠纷和冲突的祸根。道威斯计划: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协约国于1924年制定的德国赔款支付计划。由于德国财力枯竭,加上帝国主义战胜国争夺德国赔款的矛盾,德国按《凡尔赛条约》(见巴黎和会)支付赔款问题成为20年代资本主义国际经济与政治中难以解决的纠纷。根据英国提议,协约国赔款委员会于1923年11月增设两个专门委员会,一个研究平衡德国预算和稳定德国金融之方法,一个调查德国资本外流情况并设计引回的方法。两个专门委员会以美国银行家C.G.道威斯为主席。12月由法、比、意、英、美 5国代表组成的国际专家委员会赴德调查,研究德国赔款问题。1924年4月9日道威斯拟定一项解决赔款问题的计划,史称道威斯计划。该计划经同年7月16日至8月16日之伦敦会议(英、法、意、日、比、希、葡、罗、南、美参加)讨论并通过,同年9月1日生效。该计划企图用恢复德国经济的办法来保证德国偿付赔款。主要内容是:由协约国监督改组德意志银行,实行货币改革,并由协约国贷款8亿金马克(折合1.9亿美元)以稳定其币制,在赔款总数尚未最后确定的情况下,规定德国赔款年度限额,即由第1年度(1924-1925)10亿金马克开始,逐年增加,到第5年度(1928-1929)增至年付25亿金马克;德国支付赔款的财源来自关税、烟酒糖专卖税、铁路收入及工商企业税。发行110亿金马克铁路公债、50亿金马克工业公债。德国的金融外汇、铁路运营以及税捐征收事务受国际监管。德国以法、比两国从鲁尔撤军作为接受赔款计划的条件。1924年8月16日,计划被双方接受。道威斯计划的执行,对20年代后半期德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同期,外国资本、特别是美国资本大量涌入德国。1924~1929年德国支付赔款110亿金马克,获得外国各种贷款约210亿金马克。1928年德国声称财政濒于破产,无力执行该计划。1930年为杨格计划所取代《洛迦诺公约》:925年10月16日英、法、德、意、比、捷、波七国代表在瑞士洛迦诺举办的会议上经过的8个文件的总称。 1924年以后,因为道威斯方案的支援,德国实力日增。法国深感威胁,请求保持《凡尔赛和约》规则的国土和边境现状。德国亦试图调整对法联系,争取复原大国位置。英、法、德等七国在美国支撑下举办洛迦诺会议。条约于1925年12月1日在伦敦正式签字,其重要内容囊括:洛迦诺会议最后议定书;德、比、法、意、英《互相保障公约》,又称《莱茵保安条约》,规则德、法、比相互保障德比、德法边境不受进犯,恪守《凡尔赛和约》对于莱茵区非军事化的规则,英意充任保障国,承当支援被侵略国的任务;德比、德法、德波、德捷之间的《仲裁公约》,规则德国和比、法、波、捷用和平形式解决彼此间的纠葛,每一组缔约国辨别建立一个常设调停委员会处置双方间的问题;法波、法捷间的《保证公约》,规则在抵抗蒙受无故攻击时相互增援。条约保障德国与西部邻国的边境现状,对改善法、德联系,稳固欧洲形势有积极意思,但未给予德国与其东部邻国的边境以保障,即不自由德国向东扩张。条约签署的后果,使法国受到减弱,流失作为战胜国对德国的制裁权,本身平安需求英、意的保障。德国是重要受益者,获得与法国对等的位置,为其复原政治大国奠定根底。希特勒上台后,于1936年3月派兵进驻莱茵非军事区,并公布不再受《洛迦诺条约》的自由,1939年4月正式公布废止《洛迦诺条约》。二、问答题1、简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和主要内容。 答: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战胜国先后召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按照改变后的力量对比重新瓜分世界,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和亚太地区的关系,建立了帝国主义的统治秩序,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它包括凡尔赛体系和华盛顿体系两部分。(1)1919年,6月28日,一战的战胜国召开巴黎和会,主要讨论如何处置德国等战败国的问题。在美、英、法首脑操纵下,签定了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及对奥、保、匈土等条约,对战败国及其领土进行了再分割,由此形成了凡尔赛体系。该体系建立了资本主义世界战后的新秩序,使欧洲和中东政治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对战败国尤其发动战争的德国进行了严惩和限制,暂时调整和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的关系,一定程度上利于战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但是体系下的矛盾重重,一方面,和约对战败国掠夺性的惩罚,加深了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另一方面,战胜国之间分赃不均,矛盾依旧。同时,还有帝国主义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因此,世界并不太平。(2)《凡尔赛和约》虽然签订了,但是美国国会认为美国的利益没有实现,因而美国国会没有批准,又因为战后的美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为此,美国为了DIZHI日本独家占有中国,拆散英日同盟,消弱英日的海上力量,挽回在巴黎和会上的损失,筹划召开了新的国际会议。1921年11月22日,美、英、法、日、意、中、荷、比、葡九国在华盛顿开会,1922年2月6日会议结束。华盛顿会议上先后签定《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和《九国公约》,这些条约修改和补充了《凡尔赛和约》中一些条款,解决了巴黎和会上未解决的问题,建立了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在亚太地区新的国际关系,即华盛顿体系。美国通过华盛顿会议束缚了日本在亚太地区的扩张,也限制了英国在这一地区势力的发展,为争霸亚太地区的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华盛顿体系的建立,暂时调整缓和了列强在亚太地区尤其中国的利益冲突,它意味着帝国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基本上完成了战后关系的调整和对世界秩序的重新安排,战后的国际关系新格局最终形成。2、试述苏维埃政权成立后在对外关系中的主要特点及其表现。答: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以后,俄国建立了社会主义苏维埃政权,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国对俄国的此举非常不满,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过程中,协约国一直将苏维埃政权排除在外。为了进一步阻止布尔什维主义的蔓延,协约国在1919年—1920年,组织了对俄国的三次大规模武装进攻,企图消灭社会主义俄国。在这种情势下,苏维埃俄国对外关系主要方面有:(1)粉碎协约国的武装进攻。为了保卫十月革命得来的胜利果实,苏联成立了红军,粉碎了英美法意对苏俄的三次武装进攻,捍卫了苏维埃政权。(2)突破经济封锁。苏维埃政权建立后,资本主义列强对苏俄实行经济封锁,企图阻止苏俄的经济发展。为此,苏俄展开积极外交活动。1921年3月,苏俄在伦敦与英国签订了《临时贸易协定》,两国建立通商关系并互派享有相当外交特权的商务代表。这一协定的签订标志着苏俄打破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此后,苏俄先后与德国、挪威、奥地利、丹麦等国签订了贸易协定。1922年4月10日,苏俄参加了热那亚会议,这是苏俄政权建立之后参加的第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苏俄的对外关系由此进入到了一个与资本主义国家和平共处的时期。在对中国的关系上,苏俄宣布废除沙俄时期与中国签订的所有不平等条约。(3)突破外交孤立。苏俄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在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之后的1924年,英国政府第一个承认了苏联。随后,挪威、希腊、奥地利、瑞典、丹麦和FaGuo等国家先后承认苏联,在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只有美国拒绝承认苏联。获得了多数国家的认可,标志着苏联成功打破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外交的孤立3、试述巴黎和会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及主要表现。答:第一次世界大战将亚非广大地区裹挟进了国际政治的漩涡中,经过战争的洗礼,亚非地区的民族意识觉醒。一战结束后,这些地区民族主义高涨,极力要求民族独立。具体表现有:  (1)中国的五四运动。巴黎和会作出了决定以及日本帝国主义的“二十一”条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国家与民族的利益,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1919年5月4日,中国北京大学等各校学生三千多人在天安门前举行*会和游*示*,发动了五四运动。运动迅速席卷全国,学生的爱国精神得到了各地学生、商人和工人的支持,爱国运动迅速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中国国内的巨大的反对声浪使中国赴巴黎和会的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后的1921年,中国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的反帝反封建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2)朝鲜的“三•一起义”。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朝鲜沦为日本的殖民地。1919年巴黎和会召开前夕,朝鲜民族主义者要求派代表参加和会,但是遭到列强的拒绝。1919年3月1日,汉城学生召开大会,宣读了《独立宣言》,进行了游行示威 ,遭到了日本当局的残酷镇压。随后,三•一运动引发了朝鲜各地的抗日示*和起义,起义达半年之久。在日本的镇压下,三•一起义失败,但它动摇了日本在朝鲜的殖民统治。朝鲜人民不断地反抗日本的殖民统治,要求民族独立的解放运动进入到了下一个阶段。(3)印度人民的反英大起义。印度在19世纪的四五十年代就沦为英国的殖民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印度提出了独立要求,但是遭到英国的拒绝。1919年3月英国殖民当局颁布了《罗拉特法案》,目的在于镇压印度人民的抗英运动,印度人民举行了游*和示*活动,英国殖民当局残酷镇压,并且制造了“阿姆利则惨案”。随后,印度的国大党领袖甘地号召人民发起了不合作运动,把印度人民的反英运动推向了高潮。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进入了战后活跃的新阶段。(4)埃及人民的反英斗争。由于埃及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英国一直对其进行控制。一战结束后,埃及人民要求独立被英国拒绝。以扎格鲁尔为首的埃及民族主义者成立的华夫脱党,领导人民进行反英运动,英国殖民当局残酷镇压,逮捕了扎格鲁尔。但是,埃及人民的积极的反英斗争动摇了英国在埃及的统治,推动了非洲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第六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解体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一、名词解释:《胡佛宣言》:指1931年6月20日美国总统胡佛发表的〈缓债宣言〉。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使德国赔款与战债双双面临危机。1931年6月20日,德国总统兴登堡致电胡佛,竭力强调德国因财政困难无力交纳赔款,请求美国给予支持。美国当时也处于危机之中,不愿使德国经济崩溃而使自身危机加重。于是胡佛当天发表此宣言,称(1)美国政府建议,各国政府间的债务、赔款的本息均停付一年;(2)德国的赔款问题是一个欧洲问题,与美国无关;(3)其他国家对美国所欠战债不能取消。经过反复磋商,1931年7月下旬,美英法意比日德7国伦敦会议通过了该计划。但是,赔款和战债问题并未就此了结。但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帝国主义间深刻的矛盾,最终赔款与战债问题不了了“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指1931年9月18日在中国东北爆发的一次军事冲突和政治事件。冲突双方是中国东北军和日本关东军。根据冲突爆发的日期,史称「九·一八事变」。由於当时中国东北地区称为满洲,因此日本方面将这次事变称为「满洲事变」。1931年9月18日傍晚,日本关东军虎石台独立守备队第2营第3连离开原驻地虎石台兵营,沿南满铁路向南行进。夜22时20分左右,部队长官柳条湖分遣队队长河本末守中尉为首一个小分队在奉天(现沈阳)北面约7.5公里处的柳条湖南满铁路段上引爆小型炸药,炸毁了小段铁路。并将3具身穿东北军士兵服装的中国人尸体放在现场,作为东北军破坏铁路的证据。爆炸後,驻扎中方北大营和沈阳城的日军兵分南北两路,向中国军队驻地北大营进攻。南军为平田幸弘指挥关东军第2师步兵第2旅第29团,北军为岛本正一指挥的铁路守备队第2营。当时,北大营驻守的东北军第七旅毫无防备,被打得措手不及。而事前张学良曾训令东北军不得抵抗,驻守部队并未做出激烈反击。第七旅三个团中有两个团按指示撤走,只有王铁汉的620团未及时接到撤退命令,被迫自卫抵抗,最後突围撤走。由於执行不抵抗命令,北大营逾万名守军被只有500多人的日军击溃。九·一八事件爆发後,日本与中国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而在日本国内,主战的日本军部地位上升,导致日本走上全面侵华的道路。这次事件爆发後的几年时间内,东北三省全部被日本关东军占领,因此被中国民众视为国耻,直至今日,九月十八日在中国许多非正式场合都被称为「国耻日」。在国际上,这起事件经常被拿来与纳粹德国的国会纵火案相提并论。柏林—罗马轴心:系30年代德国、意大利、日本三个法西斯国家通过一系列双边或多边国际条约而构成的法西斯侵略扩张体系。1936年10月,德国和意大利在柏林达成了一项秘密协议,史称“柏林-罗马轴心”协定。此后,日本不断向德国靠拢,并于1936年11月25日与德国在柏林缔结了《日德关于共产国际的协定》。在此基础上,意大利于1937年11月6日宣布加入《日德关于共产国际的协定》,从而最终形成了所谓“柏林-罗马-东京轴心”。此轴心的形成、使德、意、日三国的关系更趋密切。不久、日本宣布承认西班牙佛朗哥法西斯政权,承认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的吞并,而德意则承认由日本一手炮制的伪“满洲国”。继德国、日本退出国际联盟之后,意大利于1937年12月亦宣布退出国际联盟。在意大利加入《日德关于共产国际的协定》之后,匈牙利、伪“满州国”以及西班牙亦于1939年先后宣布加入该协定。“柏林-罗马-东京轴心”的形成,标志着法西斯主义已经成为一种国际势力和侵略性国家集团,它己使战争不可避免。此轴心的形成是30年代国际关系中的严重事件,对其后国际关系及战争进程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中立法案》:1935年8月31日和1936年2月29日,美国曾先后颁布《中立法案》。由于形势的变化,美国政府在上述法案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修改,并于1937年5月1日颁布了罗斯福总统签署的新《中立法案》。     该法案规定:只要总统宣布在美洲以外存在战争状态,就禁止向交战国出口武器弹药;经总统指定可以出售的某些物资,在从美国出口前必须把款付清,并必须用外国船只运载;交战国向美国购买所有其他商品都必须现金交易,但可以用美船只运载。此外,该法案还禁止美国公民乘交战国船只旅行,禁止向交战国提供贷款。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国会于1939年11月4日修订了中立法,允许交战国购买美国武器和军用物资,实际上支持了英、法两国。张伯伦:亚瑟·内维尔·张伯伦(ArthurNevilleChamberlain,1869年3月8日—1940年11月9日),英国政治家,1937年到1940年任英国首相。他由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对希特勒纳粹德国实行绥靖政策而倍受谴责。张伯伦出生于英国的一个政治世家,他父亲约瑟夫曾担任伯明翰市长、内阁殖民大臣,他的异母长兄奥斯汀曾担任英国邮政总长、财政大臣、印度事务大臣、掌玺大臣、保守党领袖、外交大臣等。1937年5月28日张伯伦正式成为英国首相。张伯伦鉴于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灾难,极端希望以任何代价在欧洲维持和平,认为可以通过谈判避免战争。张伯伦是受传统欧洲政治体系教育的人,他的政治对手都承认他是一个诚实的人,他的思路与时代不合,因此他不顾自己内部的反对,尤其来自丘吉尔的反对,力图和希特勒达成和平,他自己称之为执行一个“绥靖政策”。纳粹德国暗杀奥地利总统,吞并奥地利,张伯伦政府认为这是一件无法挽回的事件,为此保持沉默。当德国进攻捷克苏台德区,宣称保护当地的德裔居民。张伯伦又和法国总理达拉第一起在慕尼黑和希特勒签署协定,允许德国对苏台德区的占领,几乎答应了希特勒的一切要求,只是要求希特勒不再发动新的战争。回国后,在机场张伯伦就挥舞着协定宣称“这是历史上第二次英国首相从德国带回保持尊严的和平,我相信这就是我们一个时代的和平。”张伯伦所执行的绥靖政策纵容了德国的侵略,因而倍受指责。苏德互不侵犯条约:1939年8月23日苏联和德国在莫斯科签订的条约。1939年3月10日И.В.斯大林在联共(布)第18次代表大会上宣布战争危机紧迫时苏联的外交政策是维护和平,同所有国家友好相处。警告德国不要把战争矛头指向苏联。批判西方国家执行不干涉政策,同时表示愿意同它们一道阻止德国发动世界大战。1939年3月15日,德国侵占捷克斯洛伐克全境。23日又占领立陶宛滨海城市默麦尔。4月3日下达旨在消灭波兰的“白色方案”。5月22日又签订《德国意大利军事同盟条约》。苏联在4~8月多次主动采取行动同英、法在莫斯科举行关于缔结互助条约和军事协定的谈判,争取建立反侵略的统一战线。但英、法仍奉行绥靖政策,无意与苏联合作。与此同时,英国同德国进行一系列秘密谈判,力求实现英、德合作,把战火引向苏联。在这种情况下,苏联也采取措施调整同德国的关系。1939年7月18日苏、德恢复贸易谈判,8月19日签订贸易协定。在此期间,苏联外交人民委员В.□.莫洛托夫在8月15日向德国大使提出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创议。8月16日德外长J.von里宾特洛甫指示德国驻苏大使向苏联方面表示他准备赴莫斯科谈判并签约。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在莫斯科签字(1939.8):1939年8月中旬,苏联的国际处境十分险恶。日本继1938年在中苏边境张鼓峰挑起反苏武装冲突后,1939年5~8 月又在中蒙边境诺门坎地区向苏联、蒙古军队发动大规模进攻,严重威胁苏联东部地区的安全。日本处心积虑要同德国建立反苏军事同盟,加紧对苏联的战争准备。同时,德国即将进攻波兰,世界大战有一触即发之势。为了苏联的安全,斯大林于8月21日接受A.希特勒提出的、立即缔结互不侵犯条约的要求。8月23日苏联同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有效期10年。条约规定,缔约双方彼此互不使用武力,任何一方将不参加直接或间接反对他方的国家集团;当一方受到第三国进攻时,另一方不给予第三国任何支持;就彼此有关问题,密切接触,交换情报;和平解决相互间的一切争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国家公布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附加议定书》,内容为确定双方在东欧的势力范围。 该条约的签订使苏联得以暂时置身于战火之外。但希特勒之所以签订条约完全是为避免两面作战的权宜之计。条约签订不到两年,德国在西线得手后,便迫不及待地于1941年6月22日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挑起苏德战争。近年来,中国一些世界史工作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中,对苏联决定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利弊得失以及对条约《附加议定书》的评价,提出了与上述分析不同的观点。二、问答题1、试述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的背景。答:(1)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德国在一战中经济遭受了重创,处于恢复经济阶段,同时又担负向一战战胜国赔款。经济危机的到来,给德国的经济形势雪上加霜。广大的人民处境十分悲惨,垄断资本家和容克地主组成了统治集团面对严重的形势变得无力,国内要求强权人物出现的呼声极高。在这种形势下,阿道夫•希特勒为首的纳粹党积极活跃起来,宣扬生存空间论和建立强权国家。1933年1月希特勒在德国建立了法西斯独*统治,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迫不及待地带领德国走上了重整军备的道路,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扩充军队,将军队开进莱茵非军事区,退出国联。希特勒的种种行为将法西斯德国迅速变为了欧洲战争的策源地。(2)亚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1929年的经济危机席卷了岛国—日本,给日本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影响。工业产值迅速下降,人民处境悲惨,农民纷纷要求减租减息,在外的殖民地又爆发了大规模的反日起义,面对这样的形势,日本的地主和垄断资本家也试图通过对内加强统治,对外实行战争来摆脱困境,这种要求迎合了日本军部的右翼法西斯分子,他们通过发动政变、刺杀等事件,加紧夺权,加快侵略步伐。民进党执政后,法西斯势力得到加强,他们对外积极实行扩张,中国东北成为其首要目标。日本帝国主义针对中国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侵略中国的上海、察哈尔、关内等地。积极建设海军,反对《华盛顿协定》,退出国联。日本的种种行为表明亚洲战争的策源地形成了。2、美国的中立注意和英法的绥靖主义政策出现的原因及其影响是什么? 答:(1)美国中立政策出现的原因。在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日益加剧时,美国奉行了一种表面不偏不倚的中立政策,奉行这种政策有着复杂的原因:第一,美国统治集团有相当一部分人指望利用法西斯国家来抗衡社会主义苏联。第二,美国国内存在着不加区分地反对一切战争的和平主义情绪。第三,美国传统上对欧洲实行的孤立主义外交政策仍然有着重要的影响,三十年代的大危机使更多的美国人要求将注意力集中在国内事务上。第四,美国的福特、洛克菲勒等大财团与德国保持着密切的经济联系。第五,中立主义的旗号可以为美国和法西斯国家之间的肮脏交易披上合法的外衣。(2)英国绥靖政策出现的原因。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行径之所以会顺利推行,在于英法推行绥靖政策,英法之所以实行绥靖政策,也是有着复杂的原因的:第一,英法在一战中是尽管是战胜国,但是其经济地位和军事地位也受到了严重的消弱。1929年开始的经济危机使英法统治集团的部分人士不敢同法西斯国家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第二,一战后举行的凡尔赛和会将发动一战的一切责任全部归罪于德国,这给英法国内民众造成一种负罪感。第三,一战的残酷性使英法国内出现了和平主义的思潮,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造成了英法政局的动荡,统治集团内部斗争加剧,无暇对外事务。第四,英法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苏联的仇恨,对弱小国家固有的蔑视,是英法实行绥靖政策的主要原因。(3)美国的中立政策和英法的绥靖政策都产生了同样的影响,即纵容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行为,并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政策,推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加快了战争危机的到来。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有何异同?答:1939年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原因上与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样,都是由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的,掀起了对世界权力争夺的斗争,两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品角色都是德国。第一次世界大战从性质说是帝国主义的侵略掠夺战争,是非正义的战争。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不同的。(1)英法等西方国家与法西斯国家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具有明显不同的责任。法西斯国家是为了达到重新分割势力范围和扩张领土的目的,一再威胁使用武力和使用武力,而英法则是为了避免使用武力,尽管他们实行的绥靖政策鼓舞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2)德意日国家的法西斯主义代表了一种极端反动的思潮和政策,这种思潮和政策以奴役世界各国人民和反对一切进步力量为目的。因此,法西斯国家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敌人,开展反法西斯的斗争是一切反法西斯国家面临的首要任务。(3)英法等西方国家反对德国的斗争无论是在客观上还是在主观上都具有反法西斯的性质,都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由此可见,第二次世界大战从其性质来说是反法西斯的正义的战争。第七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雅尔塔体系的建立一、名词解释《租借法案》:租借法案(Lend-LeaseProgram)是美国国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通过的一项法案,目的是在美国不卷入战争的同时,为盟国提供战争物资。法案在1941年3月11日生效,为第1776号案,授权美国总统「售卖、转移、交换、租赁、借出、或交付任何防卫物资,予美国总统认为与美国国防有至关重要之国家政府」。租借法案改变了原来军事物资需要现金交易的惯例,亦改变了原来「中立国」的意义。法案最初授权总统借出不多於十三亿美元的物资。罗斯福总统在1941年10月即以此案向英国提供超过十亿美元援助,而至今英国仍在偿还当时之贷款。在法案通过之前,美国已在1940年透过与英国达成的基地租用协议,向英国及加拿大提供驱逐舰,以换取使用英国在西半球的基地。租借法案对盟军在二次大战取得胜利有直接影响。特别是美国於1941年12月参战前,英国、苏联等盟国在战略物资生产皆处於下风。而在美国正式参战后,租借法仍然继续为盟国提供物资,一直至1944年。接受租借法援助的国家包括英国及英联邦(占约60%)、苏联(占约32%)、自由法国、中国等,共38个国家,总值达五百亿美元。《大西洋宪章》:亦称《罗斯福丘吉尔联合宣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英两国政府首脑会晤后宣布对德作战目的的纲领性文献。1941年8月9~12日,美国总统F.D.罗斯福和英国首相W.L.S.丘吉尔在大西洋东北部的纽芬兰阿根夏湾的美国军舰“奥古斯塔”号上举行会晤。8月14日发表了联合宣言,史称《大西洋宪章》,凡 8条,主要内容是:两国不追求领土或其他方面的扩张;反对未经有关民族自由意志所同意的领土变更;尊重各民族自由选择其政府形式的权利,恢复被剥夺权利的国家;努力促使一切国家取得世界贸易和原料的平等待遇;促成一切国家在经济方面最全面的合作;在彻底摧毁纳粹暴政后确立和平,以使各国人民都能在其疆土之内安居乐业,使全体人类自由生活,无所恐惧,不虞匮乏;一切人类可以横渡公海大洋,不受阻碍;放弃使用武力,在永久的普遍安全制度建立之前解除侵略国的武装,以减轻爱好和平人民对于军备的沉重负担等。宪章对鼓舞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促进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起了积极的历史作用,并成为以后联合国宪章的基础。宪章也反映了美英的现实考虑和长远利益,暴露了它们之间的利害冲突。罗斯福力图把“机会均等”和“航行自由”等原则列入宪章,图谋打入并控制英国殖民地,遭到丘吉尔的强烈反对。苏联代表于1941年9月24日在伦敦召开的同盟国会议上宣读了苏联政府同意大西洋宪章基本原则的声明,同时表示有一定的保留,并强调指出在实际运用时必须与各国状况、需要和历史特点相适应。中国共产党1941年8月19日发表的《中共中央关于最近国际事件的声明》中指出,联合宣言表示了英美打倒法西斯主义的决心,有利于苏联,有利于英美,有利于中国,有利于世界,全中国人民都欢迎宣言。同时又指出宣言未提日本之名,第4条暗示可与日本通商及供应原料,第7条暗示允许日本移民,仍在企图拉拢现状维持派,表示其愿与日本妥协的一面珍珠港事件:珍珠港(PearlHarbor)是一位于美国夏威夷州瓦胡岛上的海港,位于该州首府檀香山西方。东距火奴鲁鲁约10公里。面积89平方公里。由3个呈鸟足状深入陆地的海湾组成,仅一窄口与大洋相通;湾内水深10-20米,通航水域面积26平方公里。港区掩蔽条件好,水域回旋余地大,为世界著名天然良港。因水域内曾盛产珍珠而得名。1887年美国获得在此建立加煤站和修船站的特权。1898年美国吞并夏威夷后,开始兴建大型海、空军基地。1908年开始作为深水军港使用,也是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的总部所在地。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曾遭日军突袭轰炸造成重大伤亡,史称“珍珠港事件”或“偷袭珍珠港”,此事件直接导致美国对日宣战,正式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太平洋战场部分的战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进行了重点改建和扩建,港区多深水码头,可停泊巨型舰只;附近的海军造船厂建有大型干船坞,可制造和修理各类军舰。是美国太平洋舰队总部所在地,也是第七舰队军需物资供应地。东有火奴鲁鲁国际机场和一个军用机场,与火奴鲁鲁之间有高速公路相连。《开罗宣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3年11月22~26日,中、美、英三国政府首脑在开罗举行的国际会议。会议签署了《中美英三国开罗宣言》,简称开罗宣言。会议结束后,开罗宣言经И.В.斯大林同意于1943年12月1日公布于世。宣言声明:对日作战的目的在于制止并惩罚日本侵略,决不为自身图利,亦无拓展领土之意;剥夺日本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地区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日本攫取的中国的领土,如满洲(中国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日本亦将被逐出于其以暴力或贪欲所掠夺的所有土地;在相当期间,使朝鲜自由独立。宣言最后声称:将坚持长期作战以迫使日本无条件投降。开罗宣言是确定日本侵略罪行及战后处理日本问题的重要国际文件。中国人民一贯拥护和坚决贯彻开罗会议的决定,为战胜法西斯主义日本,争取国际和平进行了英勇斗争。美国和英国为了打击日本竞争者,影响舆论和提高国际地位,同意签署宣言。但不放弃在远东的殖民利益。宣言规定剥夺日本占领的太平洋岛屿统治权后,却避而不谈如何处理。关于朝鲜独立日期只作含糊规定。对中国香港的地位亦不明确规定。这些都反映了美、英的各自意图。日本投降后,美国政府便把从日本占领下解放出来的许多地区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后来又长期阻碍朝鲜和平统一,霸占中国领土台湾,违反了《开罗宣言》的原则和规定。布雷顿森林会议:联合国货币及金融会议的别称。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的华盛顿山大旅社举行。45个国家通过了将在以后28年内控制世界贸易和货币体系的一项综合性协定。 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间,全球性的经济萧条和各国间激烈的贸易战,促使各国努力建立比较稳定的国际经济秩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英建立了较为紧密的伙伴关系,为召开国际会议进行了认真的准备。1944年7月1~20日,布雷顿森林会议举行,会上通过了美国的提案,达成了《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参加会议的国家同意建立一个国际货币制度,由新成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其辅助机构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来加以管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保持国际汇率的稳定、多边贸易和货币的可兑换性而设立。根据协定,确定了一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的官价。成员国货币的平价按一定数量的黄金和美元表示,美国承担接受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由此建立起美元与其他成员国货币间的固定比价,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体系。布雷顿森林会议在国际经济合作上具有历史性的意义,它第一次以世界性的协定形式明确规定了国际货币制度的规则以及执行和维护其原则的手段。布雷顿森林会议所取得的协调一致,反映了各国的需要,同时,各国公开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本国的经济主权,以适应全球经济复苏的需要,在以后的几十年中,也确实促进了国际贸易和收入的增长。但是,布雷顿森林会议也取决于各国经济上的实力,反映了美国在国际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欧洲、日本等的经济实力增强,而美国经济地位相对下降。60年代以后,多次发生美元危机,西方主要货币相继实行浮动,开始与美元脱钩。1973年,布雷顿森林会议所建立的体系解体。《联合国宪章》::《联合国宪章》被认为是联合国的基本大法,它既确立了联合国的宗旨、原则和组织机构设置,又规定了成员国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以及处理国际关系、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遵守联合国宪章、维护联合国威信是每个成员国不可推脱的责任。1945年6月26日,来自50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旧金山签署了《联合国宪章》。《联合国宪章》于同年10月24日起生效,联合国正式成立。1947年10月,联合国大会把10月24日定为“联合国日”。《联合国宪章》的制定和联合国的诞生是现代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二战后规划和平体制的一项重大成就,它反映了各国民众的和平愿望。从酝酿建立联合国到签署《联合国宪章》历时约4年之久。1941年6月,英美法等国的代表在伦敦发表《同盟国宣言》,提出了维护和平、制止侵略和促成国际合作的原则。1941年8月,美英发表《大西洋宪章》,促进了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国代表在华盛顿签订了《联合国家宣言》,表示支持《大西洋宪章》,并第一次使用“联合国”一词。1943年10月30日,中、美、英、苏4国在莫斯科发表《普遍安全宣言》,声明有必要建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组织,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1944年8月至10月,苏、英、美3国和中、英、美3国代表先后在华盛顿的敦巴顿橡树园举行会议,提出了组织联合国的方案,并拟定出《联合国宪章》的基本轮廓。1945年4月25日,50国代表开始在旧金山举行“联合国国际组织会议”,6月25日一致通过了《联合国宪章》,并于次日举行签字仪式。《联合国宪章》作为联合国组织的总章程,除序言和结语外,共分19章111条。它表达了使人类不再遭受战祸的决心,并且为防止战争、维持和平建立起一套完整、可行的运作机制。宪章规定,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制止侵略行为”、“发展国际间以尊重各国人民平等权利自决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和“促成国际合作”等。宪章还规定联合国及其会员国应遵循所有会员国主权平等、各会员国应以和平方式解决其国际争端、各会员国在它们的国际关系中不得对其他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以及不得干涉各国内政等原则。《宪章》规定,为实现上述宗旨,联合国及其会员国应遵循下列原则:联合国组织基于所有会员国主权平等;各会员国应忠实履行它们依宪章规定所承担的义务;各会员国应该以和平方法解决它们的国际争端;各会员国不得对别国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联合国对任何国家采取防止或强制性行动时,各国不得对该国提供协助;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联合国应要求非会员国遵循上述原则;联合国除执行决议外,不得干涉任何国家国内管辖的事项。《宪章》规定联合国成员一律平等,相互尊重主权、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反对使用武力或武力相威胁解决彼此间的纠纷,提倡通过对话和谈判方式化解争端。《宪章》第一章第一条、第二条,第五章第二十三条,第六章第三十三条等条款均对此有所规定。 《宪章》强调安理会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的权威性,规定只有安理会有权采取包括军事手段在内的一切必要措施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而且强调只有所有非军事手段被证明无效时才可诉诸武力。《宪章》第五、第六和第七章对上述原则有详细的表述。7、波茨坦会议(PotsdamConference) :亦称柏林会议。1945年7月17日至8月2日美、英、苏二国政府首脑在柏林郊外波茨坦举行的国际会议。参加者有美国总统杜鲁门、英国首相丘吉尔(7月28日后是新任首相C.R.艾德礼)和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斯大林及他们的外长和顾问。1945年5月8日德国无条件投降,日本法西斯还在负隅顽抗。为了研究处置德国,商讨对日本作战和解决欧洲其他问题,美、英、苏三国举行了波茨坦会议。8月2日签署了《美英苏三国的柏林(波茨坦)会议议定书》和《柏林(波茨坦)会议公报》两个文件,通称《波茨坦协定》。三大国首脑经过斗争和妥协:1)决定设立中、苏、美、英、法五国外长会议,进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缔结和约的准备工作和商讨成员国间有关的其他问题。2)讨论德国问题和波兰问题3)讨论了如何处置德国的附属国的问题4)讨论了处置战犯及其他一些问题5)确定了战后处置德国的政治经济原则,决定解除德国全部武装,彻底摧毁德国的法西斯纳粹主义,重建德国的民主政治。会议后期中美英三国还发表了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波茨坦会议是战时美、英、苏三国首脑最后一次会议,对迫使日本早日投降,巩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果,维护战后世界和平,起了积极作用。暂时维护了战时盟国的团结,并成为确定战后盟国的团结和欧洲秩序的基础。但会上苏联与西方国家之间在国际事务中的分歧和矛盾已有明显表现,这对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发展有重大影响。这次会议后,美英与苏日趋对立,成为二战盟国的一个终点站。二、问答题:1、试述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和结局所产生的影响。答:(1)1939年德国闪击波兰,占领丹麦、挪威等国,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但法西斯德国在西欧加紧对外侵略扩张时,苏联发动了对芬兰的战争,与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进行谈判等,构筑了“东方战线”,将它的疆域推移到了西部,还与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然而,这些没有阻挡德国对它的侵略,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向苏联发起了全线攻击,苏德战争爆发。战争初期,苏联遭受严重挫折,但是在苏联共产党的领导下,苏联人民和苏联的武装力量在莫斯科保卫战中取得了胜利,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从根本上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形势。苏德战争对二战的影响在于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合作。苏德战争的爆发使英美认识到了德国的战争野心,感受到了来自法西斯德国的威胁,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积极加强了彼此的合作。1941年8月《大西洋宪章》发表,英美两国正式结为政治同盟。《大西洋宪章》对于动员世界人民,加强反法西斯联盟,打败德、意、日侵略者,无疑起着积极的作用。(2)1937年7月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打响了。日本在侵略中国的同时,又制定了“南进战略”,企图建立大东亚共荣圈。日本南进战略的制定以及实施,严重威胁到了美国的利益。日美进行谈判而陷入僵局,日本决定通过战争的手段打破僵局,1941年12月,日本发动偷袭珍珠港的美国海军基地,并且取得了巨大成功。珍珠港事件迫使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太平洋战争对二战的影响是促进了反法西斯国际统一战线的形成。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加拿、新西兰、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迅速对日宣战,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第二次世界迅速扩展开来。2、试述反法西斯国际统一战线形成的经过及作用。 答: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国家之间的合作。《大西洋宪章》的发表奠定了英美的政治合作,使英美结为政治同盟。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20多个国家迅速对日宣战,扩展了第二次世界大战。面对反法西斯的浪潮,德日意法西斯国家进一步加强了彼此的合作,签订了《德意日联合作战协定》。与此同时,为了更为有效地开展反法西斯战争,反法西斯国家彼此加强了合作,反法西斯国际统一战线逐步形成。1941年12月12日,美英两国在华盛顿举行会议,商讨全面合作的问题,苏联派代表出席了会议。1942年元旦,美英中苏加澳印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宣言规定了战胜法西斯必须遵守的两个重要方针:第一,保证在与德意日及其附庸国作战时“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第二,保证实行相互合作,“不与敌人单独缔结停战协定或和约”。《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反法西斯国际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该战线的形成,对于反法西斯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取得最终胜利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3、在雅尔塔会议以及其他一些国际会议上盟国对战后世界秩序作出了怎样的安排?答:盟国对战后世界秩序的安排体现在雅尔塔会议以及其他的一系列国际会议上。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的时候,根据以往习惯,盟国把关于战后世界秩序安排的问题提到了日程,相继召开了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以及战后的巴黎和会讨论世界秩序问题。(1)雅尔塔会议对世界秩序的安排。  1945年罗斯福、斯大林和丘吉尔在苏联的雅尔塔举行会议,会议研究了彻底击溃法西斯德意日的问题,重点讨论了对战后世界秩序的安排问题,包括全球性的安排和地区性的安排。第一,讨论了巴尔干权力问题。英美苏在这一问题上没有达成一致,英、苏想在巴尔干地区确立自己的势力范围,而美国想独占巴尔干。第二,讨论了波兰问题。关于波兰的疆域,会议最后确定了斯大林提出的波兰东部边界以冦松线为界,西部边界经斯德了向南沿奥得河再向前沿西尼斯河为界。在波兰的政权组成上,三国同意成立“波兰全国统一临时政府”,苏美英与其建立外交关系。第三,关于德国问题。三国达成一致决议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同时成立“一个中央管制委员会执行互相协调管理控制的工作”。第四,重建远东秩序。美国想要建立苏美英中四国神圣同盟来防止日本的崛起,同时增加美国在远东抗衡苏联的力量。但为了争取苏联尽快对日作战,美国不惜牺牲中国主权来满足苏联的要求。而苏联则想要在远东,特别是在中国东北建立属于自己的势力范围。(2)波茨坦会议对世界秩序的安排。1945年7月7日,苏美英三国在德国柏林附近的波茨坦举行会议。主要讨论了:第一,德国问题。进一步确定了苏美英法对德国分区占领的原则,规定了德国境内的最高权力由四国总司令遵本国政府命令,分别在其各自的占领区内实行。在经济上,对德国实行经济管制,在德国赔偿问题上,美英基本上接受了苏联的方案,但未确定赔款总额。第二,重新确立了波兰的政府和边界。三国承认临时政府,撤销对流亡政府的承认。关于波兰西部边界由和约来解决。三国政府还同意,在波兰西部边界最后划定之前,原德国的东部领土由波兰政府管辖,不得视为苏联在德占领区的一部分。此外还讨论了对意、罗、保、匈、芬等国的政策及其加入联合国组织的问题。(3)巴黎和会对世界秩序的安排。1946年7月29日,和会在巴黎卢森堡宫开幕。会议作出决议:第一,罗马尼亚将比萨拉比亚和北部科维纳割让给苏联,匈牙利收回特兰西尼亚,恢复战前罗匈恩恩边界。罗马尼亚还得将南布多加转让给保加利亚,捷克将从匈牙利收回的外喀尔巴阡转让给苏联。第二,芬兰把北部的贝辰摩、位于北极海岸和波罗地海之间的芬兰中部地区、芬兰湾上的卡累利阿省割让给苏联,苏联宣布放弃汉科半岛的租借权。第三,意大利放弃非洲原有的殖民地,对这些殖民地的处理应提交联合国大会解决。第八章两大阵营的形成与激烈对抗一、名词解释乔治·凯南: 美国著名外交家、苏联问题专家、外交政策评论家和历史学家。凯南被国际关系史和外交史学界称为"遏制之父",他的一生与美国外交政策的设计、执行、批评和研究一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对战后美国的外交政策有着极大的影响。1904年,凯南出生于美国中西部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市的一个富裕的中产之家,1917年后相继受教于圣约翰军事学校(1917-1921年)和普林斯顿大学(1921-1925年),1925年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26年,凯南进入外交机构,经过培训后被派驻欧洲。1927-1928年,凯南先后在瑞士的日内瓦、德国的汉堡和柏林、爱沙尼亚的塔林及拉脱维亚的里加等地的美国领馆或使馆任职。1929-1931年,凯南进入柏林大学,攻读俄国语言文学和历史;1931-1933年在里加的美国大使馆任职,成为当时为数不多的苏联问题专家.1946年4月,凯南奉调回华盛顿,任国防大学副校长,1947年5月出任新组建的国务院政策设计室主任,进入美国外交决策核心,参与制定了马歇尔计划、复兴日本计划等政策。1950年,凯南因与国务卿迪安��艾奇逊(DeanAcheson)发生分歧后辞职,后到普林斯顿大学高级研究所任职。1951年秋,凯南返回外交机构,并出任美国驻苏大使(1952年5-10月)。1953-1974年,凯南担任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授。他在担任驻苏联大使馆代办期间曾向美国总统罗斯福发回了一份长达八千字的电报,在电报中首先分析了苏联对外政策的前提和根源。凯南认为,苏联对外政策的前提是它的国际政治观,即苏联领导人相信苏联社会主义与西方资本主义之间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这种世界观源于俄国传统的和本能的不安全感,而历史的不安全感使得苏联的对外政策具有扩张性;目前,苏联的扩张是在马克思主义及其口号的伪装之下进行的。凯南指出,苏联对外扩张的根本目的是削弱西方主要国家的实力和影响,增加苏联的力量及其势力范围,最终推翻资本主义制度,以共产主义统治全球。鉴于苏联对外政策的性质及其目的,凯南认为美国和苏联之间不可能达成永久的妥协,因此建议美国政府采取一种实力对抗政策。一方面,西欧各国羸弱不堪,美国必须为其提供安全保护;另一方面,苏联"对理智的逻辑无动于衷,但对实力的逻辑却极为敏感",因此,美国政府应充分显示其实力意向,它就"无须诉诸任何形式的大规模军事冲突"而解决美苏之间的问题。乔治��凯南也因此而得名。马歇尔计划::《欧洲复兴计划》的通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争夺全球战略的重点—欧洲的扩张计划。1947年6月5日,国务卿G.C.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说,首先提出援助欧洲经济复兴的方案,故名。他说。当时欧洲经济濒于崩溃,粮食和燃料等物质极度匮乏,而其需要的进口量远远超过它的支付能力。如果没有大量额外援助,就会面临性质非常严重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危机。他呼吁欧洲国家采取主动,共同制订一项经济复兴计划,美国则用其生产过剩的物资援助欧洲国家。1947年7-9月,英、法、意、奥、比、荷、卢、瑞士、丹、挪、瑞典、葡、希、土、爱尔兰、冰岛16国的代表在巴黎开会,决定接受马歇尔计划(1948年4月,德国西部占领区和的里雅斯特自由区也宣布接受),建立了欧洲经济合作委员会,提出了要求美国在4年内提供援助和贷款224亿美元的总报告。1948年4月3日美国国会通过《对外援助法案》,马歇尔计划正式执行。计划原定期限5年(1948-1952),1951年底,美国宣布提前结束,代之以《共同安全计划》。美国对欧洲拨款共达131.5亿美元,其中赠款占88%,余为贷款。马歇尔计划实施期间,西欧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25%。马歇尔计划是战后美国对外经济技术援助最成功的计划,它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对西欧的联合和经济的恢复起了促进作用,同时,也缓和了美国国内即将发生的经济危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也称“北大西洋联盟”或“北大西洋集团”,简称“北约”。是战后美国为了维护其在欧洲的地位,联合西方国家建立的军事政治组织。其建立标志着战后长期对峙的两大集团之一------西方集团的核心的形成,加深了东西方的对立,加剧了美苏之间的冷战。    1949年4月4日,美国、加拿大、比利时、法国、卢森堡、荷兰、英国、丹麦、挪威、冰岛、葡萄牙和意大利在华盛顿签署了北大西洋公约,决定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同年8月24日各国完成批准手续,该组织正式成立。希腊、土耳其于1952年2月18日、联邦德国于1955年5月6日、西班牙于1982年正式加入该组织。 进入90年代,随着华沙条约组织的解散和苏联的解体,欧洲的政治与安全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北约的职能转变为政治军事组织。1991年12月,北约首创成立了由北约国家、前华约国家、独联体及波罗的海三国组成的北大西洋合作委员会。1949年1月在布鲁塞尔举行的首脑会议一致通过了同中欧、东欧国家和俄罗斯建立“和平伙伴关系”的方案。1997年5月,为“把北约与伙伴国的政治军事合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加强欧洲和大西洋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北约国家与伙伴国家外长共同决定成立欧洲北大西洋伙伴关系委员会。该组织的宗旨是缔约国实行集体“防御”,任何缔约国同他国发生战争时,必须给予援助,包括使用武力。华约解体后,北约谋求扩大其使命,如维持和平和通过对话促进区域稳定等。该组织的主要机构为北大西洋理事会(部长理事会)、防务计划委员会、计划与分析委员会、常任代表理事会、国际秘书处和军事委员会。北大西洋理事会为北约的主要决策机构,它经常举行大使级的会晤,每年至少举行两次外长级会晤,必要时举行首脑会议。军事委员会为北约最高军事指挥机构,下辖欧洲盟军司令部、美国—加拿大区域联合防空计划小组等,军委会每年开会两至三次,负责就北约防务问题向部长理事会和防务计划委员会提出建议,其主席由军委会成员选定,任期两到三年。除法国、西班牙和爱尔兰外,所有成员国都指派一些本国军队由北约统一指挥。1991年12月,北约设立了北大西洋合作委员会,作为同它原来的东欧集团对手中的国家进行对话的一个论坛。   北约成立以来的主要活动是通过部长理事会和防务计划委员会就高级国际重大政治问题密切磋商、协调立场;在军事方面研究和制定统一战略和行动计划;每年举行各种军事演习。柏林危机:1948年在柏林发生的一次美苏斗争,历时11个月,最后以双方互相妥协而告终。史称这次斗争为“柏林危机”。这次危机是美国蓄意分裂德国、恶化美苏关系而制造的一次事件。战后,德国战败,美、苏、英、法四国分区占领了德国。1945年6月5日,占领区当局在柏林开会,联合发表《关于德国占领区的声明》,规定东区由苏联占领,西南区由美国占领,西北区由英国占领,西区由法国占领;柏林由四国共管。随后成立了盟国管制委员会,对德国实行管辖。1945年以后。为了解决德国问题,四国曾举行过数次外长会议。1948年2月,美国、英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六国外长会议在伦敦召开。在此次会议上,美国加紧推行分裂德国的步骤。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推行欧洲复兴政策。这次会议于6月7日结束后发表公报,决定在德国西占区拟订“基本法”,召开“制宪会议”;美、英、法拟议建立德国西部国家;在德国境内西区进行币制改革;六国组成国际管理机构对西区的工业生产进行管理等。伦敦会议是由美国操纵的,排斥苏联在德问题上的发言权,试图单独解决德国问题,并在德国西部建立一个国家,以此为桥头堡,建立反苏阵线。对此,苏联非常不满。1948年3月20日,苏联宣布退出盟国管制委员会。6月19日,针对美国于6月18日宣布将于20日在德境西区进行币制改革的声明,苏联发表了政府声明,指出大柏林属苏占区内,是苏占区的一部分;宣布为了防止对苏占区货币流通的破坏,苏联将采取措施加强管理、控制西方国家进入柏林的通道。柏林危机由此开始。22日,苏、美、英、法在柏林召开会议讨论柏林货币问题。苏联代表在会上宣布,苏联决定在柏林发行新货币,美国随即宣布把德境西区货币改革扩大到柏林西区。由于柏林是由四国共管,苏美都声称有权在柏林推行新货币,并且命令柏林行政管理当局执行各自的货币政策。23日下午,柏林市政当局采取折衷方案,决定在苏占区实行苏联发行的新币,在柏林西则实行美英法的新币。 24日,苏联针对这种情况,全面封锁了柏林,中断柏林铁路、公路、水路交通线。美国以此提出抗议,英法政府支持美国的立场。三国随即也宣布对两个德占区即苏联占领区和美、英、法占领区之间和柏林西区与苏占区之间的交通、运输和贸易进行限制。柏林危机全面爆发,一时苏占区和德境西区关系非常紧张,交通、运输中断、居民来德被限制,柏林市政管理陷入混乱,人心惶惶。战争气氛笼罩着柏林。美国为了进一步实现其分裂德国的阴谋,推波助澜,大肆宣传核恐怖,并有意制造第三次世界大战即将爆发的假象。以迷惑人心。美国还运送了大量武器、物资到美、英、法占区。8月2日,斯大林指出美国破坏德国的统一,使西方失去共管柏林的法律基础,建议用柏林苏占区的新币代替西区的新币。美、英、法驻苏大使在听取了斯大林的建议后,提出了各自的立场,坚持其分裂德国的政策。1949年1月31日,斯大林在会见美国国际新闻新欧洲分社社长时就柏林问题建议;如果美、英、法三国同意把建立单独的西德国家推迟到研究整个德国问题的外长会议召开时,那么苏联可以取消对柏林的交通管制。4月8日,美、英、法三国外长在华盛顿签署关于德国的协议,单独就西德的成立以及西德与三国的关系作出规定。经过苏联与美、英、法的谈判,5月5日达成协议,四国政府在莫斯科、华盛顿、伦敦和巴黎同时发表公报宣布:5月12日解除德国各占领区和柏林之间的交通限制;5月23日将在巴黎召开四国外长会讨论德国问题。5月8日,西德制宪议院委员会通过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通称“波恩宪法”)。5月12日,美、英、法三国批准了该宪法。5月12日,柏林的“封锁”全面解除,至此柏林危机结束。5月23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宣告成立,首都为波恩。10月7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宣告成立。板门店:在朝鲜西南部砂川河畔,京义线上一小村。位于北纬38°线南5公里,开城东南8公里处。1953年朝鲜停战谈判签字的地方。现为朝鲜南北方联络特别委员会会址所在地。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由于美国的参战,中国应朝鲜人民军的请求以志愿军的形式参加了这次战争。在朝中两国军队的努力下,经过艰苦的战争,于1951年6月10日与美国“联合军”和李承晚军队实现了停火,并在开城拉开了谈判的帷幕。但美国此时没有谈判的诚意,还先后发动了夏季攻势和秋季攻势,并派出战机对中朝军队的阵地和交通设施进行轰炸,中朝军队奋起抵抗,粉碎了敌人的军事冒险。在强大的舆论压力和美国国内以及西方阵营矛盾发展的情况下,美国艾森豪威尔政府同意停战,1953年朝中方面首席代表和美方首席代表在板门店签署了《朝鲜停战协定》和关于停战协定的《临时补充协议》、《中立国遣返委员会的职权范围》等两个文件。《朝鲜停战协定》规定:(1)确定以三八线附近的实际控制线为军事分界线,双方各自由此线后退两公里,以建立一非军事区;(2)自协定签定后12小时起,双方停止一切敌对行动,停止自朝鲜境外进入增援的军队和武器;(3)协定生效后60天内,双方应将一切坚持遣返的战俘分批直接遣返,将其余未直接遣返的战俘交中立国遣返委员会处理;(4)双方军事司令官向有关各国政府建议,在“停战协定”生效后3个月,召开双方高一级的政治会议,协商从朝鲜撤退一切外国军队以及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因此,板门店由此扬名于世界,并成为国外观光客的旅游点。大凡到北方访问的客人一般都被安排去板门店参观。韩国也把板门店作为一条旅游路线。但是来这里观光的游客不准穿牛仔裤、凉鞋、短裤或者运动服等,头发也必须整齐。如不遵守上述规定,就有可能被对方指责。此外,游客也不准随意走动。乘坐的车辆也要在外围的波尼法斯军营换乘联合安全区的专车,经过两道宪兵哨卡检查后,方可进入板门店。日内瓦协议: 1954年4月26日,为谋求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印支问题的日内瓦会议开幕。参加会议的有中、苏、美、英、法和朝鲜、越南、老挝、柬埔寨等23个国家。1954年7月21日的最后一次全体会议上通过了《日内瓦会议最后宣言》。该宣言以及会议通过的关于在越、老、柬停止敌对行动的三个协定以及其他的有关文件通常统称为“日内瓦协议”。该协议的主要内容是:(1)结束在印度支那的敌对行动,在北纬17度线以南、九好公路稍北规定越南的临时分界线,以北为越南人民军集结地区,以南为法兰西联邦军队集结地区。(2)成立两个平行机构-----联合委员会和国际委员会----监察或者监督停战协定的实施,前者有双方司令部的代表组成,后者由波澜、加拿大和印度的代表组成,有印度代表担任主席。(3)印度支那三国承担义务不容许在本国领土上建立任何外国军事基地,并保证不参加任何军事同盟或军事协定。(4)越南将在1956年7月内举行全国自由选举,老挝和柬埔寨将在1955年内举行全国自由选举以实现民主基础上的和平统一。(5)与会国保证“尊重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的民族独立。统一和领土完整,并对其内政不予任何干涉”;法国军队将从印度支那撤出,但在双方协议以留驻少数规定地点这不在此限。日内瓦协议不仅符合印度支那人民的利益,也符合法国人民的利益。舒曼计划:1949年12月13日,欧洲委员会咨询议会通过决议,建立成立欧洲超国家的钢铁高级机构,以协调管理西欧各国的钢铁工业。决议还建议在煤炭、石油、电力和交通运输等方面也建立类似的高级机构。1950年5月4日,法国外交部长舒曼致函欧洲委员会秘书处,表示法国对上述建议感性趣。5月9日,舒曼举行记者招待会,发表了一项声明,提议“把法国、德国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各成员国之间的煤钢流通将立即免除一切关税”。舒曼的这一声明,通常被称为“舒曼计划”。根据舒曼的建议,1950年6月20日,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六国在巴黎开始谈判。六国达成协议,于1951年4月18日签订了为期50年的欧洲煤钢联营条约。欧洲煤钢条约签订后,苏联照会法国政府,谴责“舒曼计划努力的目标是恢复西德的战争工业,努力加紧西德的军国主义化。”万隆会议:万隆会议又称亚非会议,是亚非国家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下自行召开的会议。由印度尼西亚、缅甸、锡兰(今斯里兰卡)、印度、巴基斯坦五国发起,于1955年4月18日至24日在印尼的万隆召开。有阿富汗、缅甸、中国、印度、日本、埃及、印尼、伊朗、苏丹、巴基斯坦、黄金海岸、埃塞俄比亚、利比利亚、利比亚、约旦、柬埔寨、伊拉克、老挝、黎巴嫩、菲律宾、沙特阿拉伯、锡兰、也门、土耳其、越南等2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出席会议。会议讨论了国际形势和有关亚非国家人民共同利害关系问题。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在大会发言中阐述中国政府的基本政策主张,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为各国代表普遍接受,为会议的成功奠定了基础。会议最后发表公报,共有10项,被人们称为“万隆精神”。万隆会议是亚非国家民族解放运动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二、问答题:1、试述杜鲁门主义出笼的背景及影响。 答:(1)1945年4月2日,杜鲁门成为美国总统。此时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进入后期,反法西斯同盟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随着法西斯势力的崩溃,美苏在战时建立起来的同盟基础不复存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使美苏在战后的世界安排和欧洲等一系列国际问题上的利益矛盾和冲突日益尖锐化和表面化。杜鲁门认为,罗斯福时期设计的通过大国合作特别是美苏合作的模式,维护战后世界秩序的战略构想,已经不能适应国际形势的发展,美国的对外政策尤其是对苏联的政策应该作出调整。1945年7月16日凌晨,第一颗原*子DAN在美国新墨西哥州阿拉默多尔空军基地的沙漠地区爆炸成功,美国掌握了制造原*子DAN的秘密,随后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DAN,使美国以及世界其他国家认识到了原*子DAN的威力。美国成功爆炸了原*子DAN,拥有了制造原*子DAN的秘密,这成为美国对苏联政策的一个决定性因素。基于这样的背景,杜鲁门主义在经过18个月的酝酿,即1947年3月正式出笼,美国对苏联采取强硬外交政策。杜鲁门主义的核心是遏制战略,杜鲁门主义认为,在世界上任何地区发生社会主义革命,都会威胁到美国的安全。美国要担当“世界警察”的责任,防止共产主义在世界任何地方出现。因此美国实行“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国家,解救他们战后的贫困,以防止发生革命。大力发展军备,美国仅在1948年一年内就将核武器的储备从13枚扩展到50多枚。(2)杜鲁门主义的提出具有重要的影响。第一,使美国在谋求建立世界霸权过程中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自此以后,美国承担起了“国际宪兵”的角色,到处伸拳插足,干涉别国内政。第二,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标志着美国的对苏政策发生了重要转变。美国政府放弃了罗斯福时期的对苏联政策,转而强硬起来,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成为美国的首要目标。第三,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美苏关系的一个分水岭,美苏在战时建立的同盟关系破裂,从而转为全面的冷战,对抗成为主流。第四,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深刻地影响了战后的整个国际关系,在美苏对立的基础上,形成了两大对抗的阵营—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两极格局构成了战后格局的基本特征。2、试述西方同盟体系和社会主义同盟体系的形成与发展。答:(1)西方同盟体系第一,形成阶段。在杜鲁门主义的指导下,美国为了实现对苏联的遏制,竭力从经济、政治到军事方面将西欧置于自己的全面控制之下。鉴于战后西欧经济状况的困难,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对西欧实行援助,帮助西欧恢复和发展经济,使西欧国家形成了对美国的严重依赖。政治上美国要求西欧与它采取同样的对外政策,即遏制苏联和对苏联实行封锁。美国在推行马歇尔计划的同时,通过支持西欧的联合运动积极策划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军事组织。为了促进组织的形成,杜鲁门政府确定了一项被称为大西洋联盟的政策。1948年7月6日,美国、加拿大、英国、FaGuo、比利时、卢森堡和荷兰等国在华盛顿就建立大西洋联盟举行会谈。1949年3月18日,会议正式通过了《北大西洋公约》,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了。在美国的拉拢下,丹麦、挪威、冰岛、葡萄牙和意大利先后进入到北约。北大西洋公约的缔结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西方同盟体系的形成。第二,发展阶段。北约建立以后,美国积极在太平洋地区活动。为了遏制共产主义在亚洲的发展,美国利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最早提出的订立包括太平洋地区所有愿意参加的国家的太平洋公约的要求,加紧筹建“太平洋集体防务”。美国分别与澳新、菲日等进行谈判,1951年8月30日菲美在旧金山签署《美菲共同防御条约》,9月1日,美澳新在旧金山签署《澳新美安全条约》,此后,美国与日本签订了《日美安全保障条约》,通过这些条约,美国在南太平洋地区获得了牢靠的战略后方,把日本、菲律宾、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拉进了同盟体系中,形成了对社会主义阵营的半月形包围。朝鲜战争结束后,1953年8月美国与韩国又签订了《美韩共同防御条约》,1954年9月英、法、澳、泰、巴基斯坦等签署了《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1954年12月,美国同台湾地区的蒋介石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在中东地区与伊拉克、土耳其签订了《巴格达条约》,1954年9月,FaGuo、西德、意大利、英国、加拿大、美国等个国家在巴黎签署了巴黎协定。通过这些条约和协定,美国进一步发展了西方同盟体系,加强了与苏联的抗衡力量。(2)社会主义同盟体系。第一,形成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东欧国家普遍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1947年美苏全面冷战开始,1948年北约成立,使苏联感到了来自西方国家的威胁。为了把东欧各国团结在苏联周围,苏联加强了与东欧国家的联系。1947年苏联与东欧国家成立了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成立了情报局。1949年1月苏联和东欧国家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彼此加强了经济合作。1949年8月,苏联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DAN,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苏联通过在这些组织以及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与捷克、南斯拉夫和波兰签订的友好互助和战后合作条约、与罗马尼亚、匈牙利和保加利亚签订双边条约缔结的军事合作关系,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同盟体系。第二,发展阶段。1949年社会主义中国成立了。苏联第一个承认中国,并且积极派专家和提供贷款帮助中国发展。1950年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署,中苏结为同盟关系,增强了社会主义国家的力量。1955年《华沙条约》签署,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华沙条约组织,以此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同盟体系扩大了,巩固和加强了苏联同东欧国家的军事同盟关系,也标志着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的正式形成。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经过和深远意义是什么? 答:(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1953年9、10月间,中印两国总理通过外交途径商定,双方政府代表就解决中国西藏地方同印度的关系问题12月在北京开始谈判。谈判中,中国总理周恩来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的原则,用此原则来指导中印两国的关系,得到了印度代表团的赞成,1954年4月两国签订了《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在日内瓦会议期间,两国又重申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强调该原则不仅适用于它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各国的关系,也适用于一般的国际关系。(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后的结果。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充分尊重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和自主权利的,世界各国不分大小强弱,不论其社会制度如何,都是可以和平相处的。该原则提出后,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指导各国的普遍原则,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它尤其促进了具有不同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亚非国家的团结和合作。(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意义:首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促进了亚洲及世界各国对于新中国的了解和合作,对中国打破帝国主义的封锁和包围,结成新的国际统一战线是极其有利的。其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策划的强权外交、“实力政策”是一个勇敢的挑战。最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倡导和提出,为国际间和平解决争端提供了规范,成为维护世界和平和谋求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础。第九章两个阵营的分化与第三世界的崛起一、名词解释欧洲经济共同体:又称欧洲共同市场。1957年3月25日欧洲煤钢共同体成员国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六国在意大利首都罗马签订《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建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通称《罗马条约》),1958年1月1日条约生效,欧洲经济共同体与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同时成立。总部都设在布鲁塞尔。1967年7月1日,欧洲经济共同体与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及1952年成立的煤钢共同体的主要机构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共同体的决策机构是部长理事会,它负责协调成员国的一般经济政策,代表各国政府讨论并决定与共同体有关的所有问题,拥有共同体的绝大部分立法权。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宗旨是通过建立共同市场,使各成员国经济政策逐步接近,来推动整个共同体经济活动的协调进行,促进共同体不断地、平衡地和稳定地发展,提高其生活水平并在各成员国间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长远目标是建立经济联盟。新日美安全条约:称《日美共同合作和安全条约》。日本和美国继《日美安全条约》后的又一干事同盟条约。1960年1月19日日美双方于华盛顿签订了《新日美安全条约》,6月23日生效。条约共10条,主要内容为:美国继续有权在日本驻扎军队和使用军事基地;日美两国将通过“有效的自助和互助”,“维持并发展它们抵抗武装进攻的能力”;在日本领土上日美任何一方遭受武装进攻时,双方将“采取行动以应付共同的危险”;条约的有效期为10年。在条约期满时,1970年6月23日,佐藤荣作内阁通知美国政府,宣布自动延长该条约的有效期。苏伊士运河危机:苏伊士运河危机(SuezCrisis)也被称为苏伊士运河战争、第二次中东战争、西奈战役或卡代什行动,是一次于1956年发生在埃及的国际武装冲突,当时埃及与英国、法国和以色列的军队爆发战争。英、法、以三国的结盟是一种利益的接合:英法两国对苏伊士运河有着贸易利益,而以色列则需要打开运河,以便让以色列船只得以通航。到战争结束后,只有以色列获得了巨大的获利。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该运河为英法殖民者控制。战争中,英国控制该运河,1956年6月,英军撤离埃及,结束了对埃及长达74年的占领,但是英法殖民者仍然控制该运河。1956年7月26日,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将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与英法发生了矛盾。英法为了夺回运河的控制权,一面积极策划和准备军事冒险。一面拉拢美国对埃及进行施压。10月22日,英法以三方在巴黎举行了秘密会议,制定了周密的夺取苏伊士运河的计划。10月29日以色列突然入侵了加沙地带和西奈半岛,并迅速向运河区挺进。次日英法两国向埃及、以色列发出最后通碟,要求两国立即停火,并从运河两岸各向后撤退10公里。以色列方面接受停火,但纳塞尔总统拒绝,从而为英法两国入侵埃及,夺取苏伊士运河并推翻纳塞尔政权提供了借口。10月31日,英法两国调动了100多艘舰艇,200余架飞机从塞浦路斯、马耳他上起飞,对埃及进行轰炸并摧毁埃及的空军力量。两国调动的飞机数量如此之多,以致于必须启用另一个已经没有保养的临时机场。11月5日,英军第三空降营的1,000多名伞兵在塞得港登陆,第42和第40皇家海军陆战队的2.2万名战士则占领了海滩,从而占领了运河部分地区,塞得港遭到巨大损害。在西奈的埃及主力军队不得不后撤保卫运河,让以色列乘虚而入,占领整个西奈半岛。英法以三国的行动遭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指责。作为三国盟友的美国也不满这次秘密行动,他们将英法的侵略看作是殖民主义的再次体现。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直接致电英国首相艾登施压。经济上,美国政府还故意抛售英镑,导致英磅汇率浮动,贬值15%,否决英国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申请,停止向英国的经济援助。美国在联合国安理会也提交议案要求英法立即撤军,遭到英法两国否决后又敦促联合国大会召开紧急会议,正式通过决议要求停止战争并从埃及撤除所有外国军队。另一方面,忙于匈牙利事件的苏联也插手苏伊士运河危机,甚至警告英法两国,必要时苏联将动用核武器(虽然北约的情报显示苏联当时还根本没有能够直接从本土袭击巴黎或伦敦的导弹)。美苏两国的介入动机各不相同:美国希望能够拉拢一批刚刚从英法等老牌殖民国家统治底下独立出来的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避免他们倒向苏联阵营;而苏联则能通过插手苏伊士运河危机还淡化国际社会对出兵匈牙利的关注。11月6日,在强大的国际压力下英法两国被迫接受停火决议,以色列也在11月8日同意撤出西奈半岛。苏伊士运河危机也导致了英国艾登政府的垮台。标志着英帝国的正式崩溃,英国在战后希望能继续保持世界帝国的梦想彻底破碎,英国的政府开始意识到,英国只有依靠美国才能够在全世界发挥影响力或保护自己的利益,英法两国在全球的庞大帝国加速瓦解。此外,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成为真正主宰中东乃至全世界的力量。法国政府意识到美国并不是一个可靠的盟友,只有拉拢欧洲其他国家才可能与美国和苏联抗衡,制造第三股平衡力量。艾森豪威尔主义: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冷战时期提出的一项对外政策。50年代,在中东和北非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形势下,为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对中东的影响,艾森豪威尔于1957年1月5日正式向国会提交一份关于中东问题的特别咨文。其中心思想是“中东出现的真空必须在俄国人近来之前由美国来填补”,要求国会授权他在中东实行“军事援助和合作计划”。3月7日美国国会通过决议。3月9日由艾森豪威尔签署生效。决议宣称:保持中东地区国家的独立和完整关系到美国的重大利益,授权总统动用2亿美元,给这些国家以经济和军事援助:美国可在这一地区使用武力,以对付所谓“国际共产主义的武装侵略”。1958年7月,根据艾森豪威尔主义,美国出兵黎巴嫩,干预该国国内事务。欧佩克:欧佩克是石油输出国组织的英文简称。它是世界主要石油生产国联合进来,为协调和统一各成员国的石油政策,并确定以最适宜的手段来维护它们各自和共同利益的组织。该组织成立于1960年9月14日,创始国是伊拉克、伊朗、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委内瑞拉。欧佩克目前有11个成员国,除5个创始国外,还有阿尔及利亚、阿联酋、卡塔尔、利比亚、尼日利亚和印度尼西亚。欧佩克总部设在奥地利的维也纳。欧佩克的最高权力机构是石油输出国组织大会,由成员国石油部长率领的代表团组成,下设理事会和秘书处。欧佩克成立后一直进行不懈的斗争,让制定油价和控制石油生产的权力掌握在成员国自己手中。77国集团: 发展中国家为维护自身的经济利益、反对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而形成的国际经济组织。长期以来,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领域一直处于被剥削的无权地位。1961年第一届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提出,发展中国家应联合行动以抵制不平等的国际贸易。在发展中国家的呼吁下,1963年第18届联合国大会决定召开贸易和发展会议。亚非拉75个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提出了《发展中国家联合宣言》,从而形成了“七十五国集团”。1964年4月,在日内瓦召开了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七十五国集团”扩大为七十七个国家和地区并发表了《七十七个发展中国家联合宣言》。“七十七国集团”由此得名。到九十年代初,有成员国128个。该组织没有常设机构和章程,宗旨是使其成员国在国际经济领域内加强接触和协商,协调立场,统一行动,逐步打破旧的国际经济秩序,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在每届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召开之前,该组织都要举行部长级会议。1974年联合国大会特别会议通过了“七十七国集团”起草的《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宣言》。“七十七国集团”是发展中国家最大的经济组织,在国际经济领域为维护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权益发挥着重要作用。二、问答题:1、试述古巴导弹危机发生的原因及影响。答:(1)1959年1月1日,古巴人民在卡斯特罗的领导下推翻了巴蒂斯塔独*政权,建立了人民革命政权,美国对此极为恼火。1961年1月,美国宣布同古巴断绝外交关系,并且组织了1600名古巴流亡者发动了武装叛乱,但是没有成功,不甘受挫的肯尼迪政府一面加紧对古巴实行经济和军事压力,一面策划新的军事干涉。苏联与古巴在1960年建立外交关系,并积极扩大苏联在古巴的影响力。1961年猪罗湾事件后,苏联竭力以援助为手段实现对古巴的全面控制。此时的苏联执政者赫鲁晓夫采取对美强硬、与美平起平坐的外交政策,为了对抗美国,苏联企图在古巴秘密部署中程陆基弹道导弹,1962年7月,苏联和古巴就部署导弹一事达成协议。随后部署工作迅速开始,在7月下旬导弹运抵古巴。直到9月2日,苏联才公开宣布,根据苏古两国达成的协议,苏联将向古巴供应武器和提供技术专家。此时,苏联的武器和专家的运输计划已基本完成,部署工作已近尾声。在此期间,苏联在公开场合一直否认在古巴拥有任何进攻武器。赫鲁晓夫在给肯尼迪的信中表示:苏联不需要为了击败侵略,为了进行报复性的打击而将自己的武器转移到其他任何国家,例如古巴。1962年8月29日美国发现了苏联设在古巴的导弹发射场。10月14日两架美国U—2飞机从南向北飞过了古巴西部上空,进一步摄得了正在建设中的,可以用来发射陆基中程弹道导弹的6个导弹发射台。10月16日,美国总统肯尼迪得知上述情况,对赫鲁晓夫欺骗他的行为非常恼怒,并立刻意识到这件事关系重大,苏联在古巴建设导弹基地对美国是一种严重的威胁,要是不猛烈回击,那就会有损他的政府在国内外的形象,激起公众对他的不信任,并使美国如芒在背。肯尼迪决定,要使苏联明白美国不惜一战的决心。10月22日晚上7点,肯尼迪向美国和全世界发表广播讲话,通告了苏联在古巴部署核导弹的事实,宣布武装封锁古巴,要求苏联在联合国的监督下撤走已经部署在古巴的进攻性武器。美国如此强硬的态度着实让赫鲁晓夫吃了一惊,于是他下令加快向古巴运送导弹及苏式轰炸机的速度。  (2)古巴导弹危机对美苏关系以及两个阵营的内部产生了重要影响。第一,古巴导弹危机推动了美苏的军备竞赛,两国都想建立自己的军事优势。第二,古巴导弹危机又进一步推动了美苏之间的军备控制谈判。第三,美苏在古巴导弹危机中的表现,引起了盟国的不信任和猜疑,从而加剧了两个阵营内部本已存在的矛盾和冲突。2、不结盟运动形成的基础及意义是什么? 答:19世纪60年代初期,在东西方两大阵营的分歧和冲突中,第三世界脱颖而出,其重要标志是不结盟运动的形成,参加不结盟运动的主要国家是亚非拉美国家。不结盟运动代表着广大亚非拉美国家打破旧的国际政治秩序和经济秩序的要求。不结盟运动的形成并非偶然,而是有其必然性的,其基础主要有:(1)战后亚非拉美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大量的亚非拉美国家诞生,为不结盟运动的形成提供了组织基础。(2)五十年代在亚非拉美国家逐步发展起来的发对集团政治的中立主义为不结盟运动的形成提供了思想基础。(3)团结起来,在反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扩张主义的斗争中相互支持的要求为不结盟运动的形成提供了最后动力。(4)殖民主义国家的衰弱以及美苏的相互对立为不结盟运动的形成提供了客观条件。1961年首届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会议通过了《不结盟国家的国家和政府首脑宣言》,确立了不结盟运动的独立自主的活动原则和反帝反殖的立场,独立于美苏之外的第三种国际政治力量正式形成,这标志着第三世界的兴起,它将吸引更多的发展中国家加入到这个世界,并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斗争。3、试述60年代两大阵营内部关系的变化。答:二战结束以后,美国为了遏制苏联和社会主义的发展、推行全球战略而以北约为中心建立了资本主义阵营,并且建立了世界同盟军事网络。苏联为对抗美国与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了以华沙条约为基础的社会主义阵营。社会主义中国成立以后,在外交上实行一边倒的政策,与苏联建立同盟关系,加入到了社会主义阵营里,大大增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两大阵营的成立,加剧了在世界范围内的对抗。然而,20世纪60年代,两大阵营内部都出现了矛盾,内部关系发生变化。(1)资本主义阵营的变化。19世纪50年代资本主义阵营内部矛盾突出出来。50年代的西欧和日本的经济迅速发展,实力大增。而此时的美国经济发展却相对衰弱。西欧国家经济发展的同时,军事力量也逐渐强大起来,英国、法国先后拥有了核武器,打破了美国的核垄断,与军事相关的工业、科学技术也获得发展,西方国家的经济军事对比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反映在政治上,则表现出了复杂的矛盾。20世纪60年代,随着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西欧和日本在外交政策上表现出了对美的独立性的倾向,西欧国家尤其是法国对美的抵制尤为明显。1966年法国退出北约。欧共体、日本的发展在资本主义阵营内部对美形成了挑战,资本主义阵营内部由此发生了重大变化。(2)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变化。20世纪50年代末中苏在斯大林问题和意识形态上出现分歧,这种分歧导致60年代中苏关系进一步恶化,苏联撤走了在中国所有的苏联专家,在中国的塔城和伊犁地区进行大规模的颠覆活动。在中苏关系逐渐恶化的过程中,阿尔巴尼亚站在了中国一边,苏联领导人对此极为不满,撤走了在阿尔巴尼亚的苏联专家,驱逐阿尔巴尼亚留学生,与阿尔及利亚断绝了外交关系。罗马尼亚在中苏的论战中采取的独立自主的立场,并在实行工业一体化中坚决抵制赫鲁晓夫的政策,也使苏联与罗马比亚的关系出现变化。总之,两大阵营在20世纪60年代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重大变化。第十章两极体系的瓦解和走向多极化的世界一、名词解释1972年年中美《联合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国政府一直采取敌视政策。但是,由于新中国不断壮大,在国际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这就迫使美国逐步改变它对中国的做法。1971年10月,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了恢复新中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掀开了新的一页。尼克松表示:“自己过去的观点同杜勒斯有相似之处,现在认为美国和中国的关系应该改变,要顺乎潮流,否则将为潮流所掩没;美国同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较好的关系,将对所有国家有利。2月21日下午,毛泽东会见尼克松,两位领导人就中美关系和国际事务认真、坦率地交换了意见。访问期间,周恩来总理同尼克松总统,姬鹏飞外长同罗杰斯国务卿,对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和双方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广泛、认真和坦率的讨论。尼克松一行访问北京后,还访问了杭州和上海。2月27日,中美双方在上海就联合公报达成协议。2月28日,《中美联合公报》在上海发表。《公报》指出: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和对外政策有本质的区别。但是双方同意,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根据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中国方面重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个时,“解放台湾是中国的内政,别国无权干涉”。美国方面声明“在台湾海峡两边所有的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并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上海公报》为两国关系正常化开辟了新的前景,对缓和亚洲及世界局势做出了贡献,给中美建交奠定了基础。新东方政策:1969年联邦德国勃兰特政府推行的改善与苏联、东欧关系的外交政策。50年代联邦德国执行以外交部国务秘书之名命名的哈尔斯坦主义,即坚持联邦德国在国际上代表整个德国,拒不承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边界和民主德国,除苏联外不与任何同民主德国建交的国家建立和保持外交关系。此政策使联邦德国与苏联东欧长期对立,加深对美国的依赖。1969年勃兰特出任总理,放弃哈尔斯坦主义,正式推行新东方政策。包括:①改善与苏联的关系,1970年与苏联在莫斯科签订条约,双方保证战后欧洲边界不可侵犯,承认民主德国与波兰以奥得—尼斯河为边界线;②改善两个德国的关系,1972年两个德国签署《关于两国关系基础的条约》,实现了国家间的关系正常化,1973年两国同时加入联合国;③改善与东欧其他国家的关系,分别与波兰、捷克斯洛代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新东方政策反映联邦德国在国际形势缓和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摆脱美国的控制,谋求独立的外交,提高国际地位的倾向,对欧洲国际关系产生巨大影响。《赫尔辛基宣言》:1972年11月在赫尔辛基举行35个国家大使级“欧安会”筹备会。经过两个阶段数千次会议,才拟定出“欧安会”的“最后文件”。 1975年7月30日至8月1日,举行第三阶段35国的首脑会议。出席会议的有美国总统福特、苏共总书记勃列日涅夫等。会议签署了《欧洲安全与合作会议最后文件》,即《赫尔辛基宣言》,其中包括《指导与会国之间关系的原则宣言》《关于建立信任的措施和安全与裁军的某些文件》《人道主义与其他方面的合作》《经济科学技术和环境方面的合作》等。文件提出“边界的不可侵犯性”,“禁止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满足了苏联急切希望固定欧洲边界现状的要求。但在西方国家的坚持下,又写上“边界可以根据国际法,以和平手段和通过协议加以改变”。关于建立信任措施方面,规定与会国在离边界250公里以内地区举行15,000人以上的军事演习时,应在21天前通知与会国,并邀请它们派观察员观看演习。关于经济技术合作方面,只是希望与会国注意彼此给予最惠国待遇。西方最感兴趣的是人员交流问题,希望以此促进苏联和东欧的“自由化”。文件规定要“促进各国人员、机构和组织之间更自由地往来和接触”,有关家庭团聚、不同国籍的公民结婚、青年会晤等,应予方便等。“欧安会”的召开,是70年代东西方关系缓和的一个高潮。第四次中东战争:又称为“斋月战争”,爆发于1973年10月6日。伊斯兰教规定,穆斯林每年在该教历大阳年9月斋戒一月。是年10月正逢上“斋戒月”,故称“斋月战争”。与前三次迥然不同。这次战争是埃及、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游击队奋起反对以色列侵略的正义战争。6日这一天,埃及部队超过苏伊士运河向以色列全线进攻,不到两天就成功地摧毁了以色列吹嘘为“不可逾越”的最现代化防御工事——“巴列夫防线”,收复了一部分西奈的领土。叙利亚军队同时出击,曾一度打到太巴列湖。巴勒斯坦游击队则在后方打击以色列军队。这次战争,得到全世界各地人民的同情和支持,阿拉伯产油国宣布对以色列及其支持者实行石油禁运,一些非洲国家派兵与埃、叙军民并肩战斗,32个发展中国家和以色列断绝了外交关系,以色列在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受到沉重打击。这次战争打破了以色列不可战胜的神话,是阿拉伯人民反侵略史上的光辉篇章。《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1991年12月欧共体外长会议在丹麦的马斯特里赫特小城召开,会上提出了建立欧洲联盟的计划。1992年欧共体首脑会议,达成了实行欧洲统一货币联盟的条约,即《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该条约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经济与货币联盟条约》,另一部分是《政治联盟条约》。条约规定在1993年实现欧洲统一大市场后,最晚于1999年1月1日实现欧盟内货币联盟。该条约将欧共体改名为欧洲联盟,简称欧盟。规定了三项主要任务:1、经济上,建成欧盟内统一的货币,要求在2002年1月1日实现欧盟所有成员国实行统一的货币—欧元,2002年7月1日,欧元成为欧盟内唯一的货币,从而最终形成超国家的货币联盟;2、在现有的安全与外交合作的基础上,提升为高层的新外交与安全统一机制,必要时向外交政策与安全一体化发展。3、加强各国内务与司法的合作。《马约》的签订,为欧洲联盟实现统一货币规定了时间表,欧元现已发行,这必将促进欧洲一体化进程,增强欧盟的整体实力,在国际格局中成为强大的一级。二、问答题:1、试述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外交政策调整的背景、内容及其影响。答: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面临严重的困难。二战结束后,美国为了在全球范围内遏制苏联和社会主义的发展,推行美国的全球战略,充当起了“国际宪兵”的角色。与苏联展开军备竞赛,编织世界军事同盟网络,实行全球性的军事部署,到处伸拳插足,介入地区性争端,干涉别国内政。这种对外政策实际超出了美国应有的能力,特别是侵越战争更是给美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美国的经济不堪重负,进行全球战略的大调整,成为美国最迫切的任务。尼克松上台之后,从美国的实际出发,开始调整美国的外交政策,确立了美国新的全球战略,提出了“伙伴关系”、“实力”、“谈判”的三原则,对外政策具体涉及四个方面:(1)改善与西欧、日本的关系。改变过去美国处理与盟国的关系的做法,即改变美国支配一切和负责一切的做法,以适应新的环境和变化。(2)结束与越南的战争,从越南撤军。美国民众厌恶战争的情绪高涨,结束战争和撤军成为美国的当务之急。(3)改善美中关系。美国政府长期以来采取敌视中国的态度,此时不利于美国,借中苏关系恶化之机,谋求与中国对话,可以有效地制衡苏联。(4)从实力出发,与苏联进行谈判。尼克松一面强调发展美国的军事力量,一面宣示愿意与苏联在対德问题和军备问题上进行谈判。20世纪70年代美国对外政策的调整使国际关系出现重大变化,成为二战后世界由两极走向多极化的分水岭。2、试述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苏联外交政策调整的背景、内容及其影响。 答:1985年3月11日,戈尔巴乔夫上台时,苏联正面临着严重的经济、社会、文化和政治问题,尤其是经济困难尤为突出。几个五年计划实施下来,苏联的经济处于停滞和无效的阶段,严重影响了苏联这个超级大国的经济基础,人民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工业消费品质量很差数量很少,粮食和副食品严重匮乏。对外与美国继续冷战和军备竞赛,在许多地区同美国继续对抗,严重拖累了苏联的经济发展,在这样的形势下,戈尔巴乔夫进行经济改革,并且提出了一系列被称为“新思维”的观念,在新思维的指导下,对苏联的外交政策作出了调整。具体内容有:(1)缓和苏美关系,推进两国的军备控制谈判,是苏联这一时期的首要任务。1985年3月苏美开始进行军备控制谈判,并在1987年的12月两国签署了中导条约,规定了双方的中程导弹的数量。(2)在欧洲问题上缓和东西方之间的关系,提出构建“欧洲大厦”,推动欧洲外交。在苏美进行谈判期间,东西方领导人频繁接触,在欧洲的相关问题上达成协议。1986年欧安会第三次续会在维也纳进行,苏联参加了此次会议,在安全和裁军问题上与相关国家进行了磋商,并签署了《维也纳最后文件》。(3)减轻同美国在第三世界中的对抗。长期以来,苏美在热点地区一直进行对抗,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后,主张在这些地区上改善与美国的关系,1988年苏联开始从阿富汗撤军,作出了与美改善关系的行动。在安哥拉问题上与美达成协议,两伊战争中苏联支持美国,并在中东问题上苏美达成了谅解。(4)戈尔巴乔夫在东欧国家实施“自由选择”的原则,对东欧各国的政治动荡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5)实现苏中关系正常化。20世纪60年代末苏中关系恶化,中美建交,美国利用中国制衡苏联,戈尔巴乔夫执政改变这一对苏联不利的局面,开始缓和苏联与中国的关系。两国在1989年实现了关系正常化。戈尔巴乔夫对苏联作出的外交政策的重大调整,缓和了苏美、苏中关系,但是其“新思维”主导下的对东欧国家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解体,对国际关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3、为什么说世界正在走向多极化?答:20世纪70年代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虽然世界还处于美苏两极格局的统治下,但是经济上已经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主要表现有:(1)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美国的经济地位受到消弱。1944年美国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加强了美国的经济地位,然而,到了70年代,美国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布雷顿森林体系于1973年瓦解了。此时美苏争霸激烈,苏联攻势强烈,美国不得不转攻为守。(2)西欧实力增强。1967年欧洲共同体形成。1973年—1986年欧共体成员国扩大到12国,在推动经济一体化的同时,欧共体启动了政治一体化,建立了政治合作机制。通过联合,西欧的经济实力大为增强,对外政策也日益协调一致,对美更具有独立性,在许多重大的国际问题上,形成了自己的主张。(3)日本经济实力日趋增强,提出了“多边自主外交”。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在科技领域内迅速发展并且处于领先地位,经济发展更为迅速,在资本主义世界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经济实力的强盛使日本的外交政策发生变化,对美独立倾向日趋明显。改对美的一边倒的外交政策转而实行“多边自主外交”,做政治大国。(4)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7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1971年,中国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中美关系缓和,中日邦交正常化。1982年,中国制定了更为明确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985年,中国同世界上133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日渐加强。(5)发展中国家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重要的力量。不结盟运动的发起、七十七国集团的建立、第一次南北对话的开始,南南合作的加强、东南亚国家联盟的成立、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的建立等,这些使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迅速提高,在联合国和其他的国际组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上述,世界经济出现了多极发展的态势,多极化趋势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