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4.50 KB
  • 2022-04-22 11:21:12 发布

语言学概论各章思考题及答案.doc

  • 6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思考与练习1.什么是语言学?概述语言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语言学是以语言作为专门研究对象的一门社会科学。其任务和目的,就是描述和分析客观存在的语言事实,通过这种事实的描述和分析,探讨并揭示语言的发展规律,以此指导人们的语言实践,使人们更好地掌握和使用语言,让语言在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更大的效益。语言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的领先学科和关键学科的重要地位。(一)语言学与人文社会科学语言的活动范围相当广泛,社会的一切文化、生活、风俗、习惯等在历史发展中大都由语言反映出来。同时,语言又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的这些特点决定了语言学和许多其他社会科学,例如文学、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考古学、民族学、教育学、哲学、心理学、逻辑学等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社会学、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等总是把语言事实当作提供社会历史信息的重要源泉,而语言学对于语言历史演变的研究,又为这些学科的研究提供了有用的素材和重要的参证依据,使语言这块“活化石”发挥了它应有的重要作用。语言学和心理学要共同研究言语生成和言语理解的心理机制,这两门科学相互渗透形成的心理语言学,着重研究人类大脑的语言机制;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符号学把语言作为符号系统之一,研究语言的一般符号性质。在科学体系中,语言学不仅受到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影响,而且也影响了其他人文社会科学。例如,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运用的比较研究法,为后来建立的比较文学、比较宗教学、比较法学等提供了方法的借鉴。(二)语言学与现代自然科学语言不但具有社会属性,同时它还具有自然属性,与自然科学相关联。在现代科学体系中,语言学是最接近自然科学的社会科学之一。由于机器翻译、自动控制、人机对话等方面对语言研究提出了迫切的需要,就使得语言学同数学、数理逻辑、物理学、信息论、控制论、概率论、计算机科学等建立了密切的联系。这是语言学自身发展的结果,也是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决定的。在现代科学体系中,语言学的重大作用已经超越了自身原有的边界,其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没有语言学,计算机就无法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20世纪以来,人们从物理学、生理学、数学、统计学、工程学、病理学、情报学、军事学等各个角度去探讨语言现象,形成了众多的边缘学科,例如数理语言学、病理语言学、生理语言学、工程语言学、军事语言学、方言地理学、神经语言学,等等。语言学与现代自然科学结下了不解之缘。随着科学的发展,语言学同其他科学将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2.以实例说明语言学同文学的关系。67 语言同文学就是密不可分的。人们习惯于把文学叫做语言的艺术,这是因为文学创作离不开语言的修养,文学描写生活、塑造形象都需要运用语言。丰富的词汇储备、一定的语言修养,是产生优秀文学作品的必备条件。不同作家表现不同的语言风格,而语言风格的研究正是语言学的重要分支。可见,文学创作的技巧,首先在于语言的运用,文学创作中的词语锤炼、句式选择、辞格运用及诗词格律等莫不与语言相关,语言理论对于分析文学作品、鉴赏作家风格等都有很大帮助。3.“在现代科学体系中语言学是领先和关键的学科。”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人们在各个领域的活动中都离不开语言,语言活动深入到人类生活的一切领域,这种情况必然使语言学和其他学科发生密切的联系,因此说,语言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处于领先和关键的重要地位。⑴语言学的特定研究对象,即人类的语言几乎牵涉到现代科学的每个学科。现代许多学科的发展最后都与语言问题、思维问题等有关,语言学的突破必将为这些学科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⑵语言学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围绕着语言学,已经形成了众多的边缘学科。第二节思考与练习1.怎样理解语言的定义?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特有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思维工具,是一套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这个定义包含着四个基本意思:第一,语言不是自然现象,是社会现象,作为社会现象,语言有着自身的特殊性。第二,语言是人类独有的,其他动物没有语言。其他动物的交际方式与人类的语言有本质的区别。第三,语言的基本功能是用于人类的交际和思维,尽管人类还可以使用其他工具来交际和思维,但语言无疑是人类最为重要的工具。第四,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它是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每个语言成分都是由声音和意义两个方面结合成的。前一个方面是语音,它是语言成分的形式;后一个方面是语义,它是语言成分的内容。2.谈谈语言和言语的关系。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特有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思维工具,是一套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言语:人们对语言的使用,至少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说话(或写作)时使用的一套符号系统,这套符号系统就是“语言”;二是说话(或写作)的动作,称为言语行为;三是说出来(或写下来)的话语,称为言语作品。言语行为和言语作品合称为言语。语言和言语是同一现象的两个不同方面,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区别主要在于:⑴语言是抽象的,言语是具体的;⑵语言是社会的,言语是个人的;⑶语言是现成的,言语是临时的;⑷语言是有限的,言语是无限的;⑸语言是稳定的,言语是多变的。67 语言与言语又有密切的联系,二者互相依存。一方面,语言来自言语,依存言语。语言系统是从具体的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中抽象概括出来的。个人头脑中所掌握的语言系统,是一种抽象的理性认识或理论知识。这种理论知识也是来自于对具体的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的观察和概括。因此,没有言语,就没有语言。另一方面,语言又制约着言语,指导人们进行言语实践。语言系统一旦形成,就成为人们进行语言交际的根据。因为语言系统是一套社会惯例,个人用语言进行交际,必须符合这种社会惯例。从这个意义上看,也可以说没有语言就没有言语。3.根据语言和言语的区分,分析下面三个句子中“言”的含义:(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2)约法三章,有言在先。(3)人有人言,兽有兽语。⑴言语行为⑵言语作品⑶语言4.什么是人工语言?它与自然语言有何关系?自然语言是社会群体在日常交际活动中作为母语或第二语言来学习和使用的语言,例如汉语、英语等。人工语言是依照一定的原理由人设计出来的语言。从用途角度看,人工语言可以分为三种:一是国际辅助语,例如波兰医生柴门霍夫(Zamenhof)在19世纪末创制的“世界语”(Esperanto);二是具有特殊用途的语言代码,例如电报代码;三是为某一科学技术领域设计的符号系统,例如计算机语言等。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都是为交际工具,人与人之间或人与机器之间,有些人工语言是在自然语言的基础上设计出来的。除了社会性和个人性、自然性与人工性的区别之外,还有一系列其他区别。自然语言具有民族性,人工语言具有国际性。自然语言充满了模糊性、多义性,人工语言一般比较明确,没有歧义。自然语言由全体社会成员日常使用,人工语言一般限于特定的范围使用。自然语言可以作为母语自然学会,人工语言不可能作为母语自然学会。自然语言有丰富的变体,例如社会变体、地域变体、语域变体等,而人工语言一般没有变体。狭义的语言仅指自然语言。第三节思考与练习1.古代希腊和罗马、印度、阿拉伯、中国的语言研究各自的主要贡献是什么?古希腊:在语言问题的哲学探讨时期,古希腊学家们从讨论词和物的关系开始语言问题的研究。这是人类关于语言表层和深层结构认识的最早萌芽。语文学时期,古希腊的语法研究,奠定了西方传统语法的基础。公元前1世纪左右,亚历山大里亚学派形成,语言研究也由哲学的论争转向语言学的立场,开始注重语言自身的现象和规则。狄奥尼修斯·特拉克斯(DionysiusThrax)写成了希腊语的第一部语法专著《希腊语法》。特拉克斯在确立词类时把词形变化作为首要标准,得出了一个在当时来说是比较完备的词法体系,形成了词法体系的基本框架,在后人的语言研究中,一直被广泛采用。公元2世纪,语言学家狄斯考鲁(ApolloniusDyscolus)写出了又一部希腊语语法著作《论句法》。书中集中分析和描写了希腊语的句法结构,区别了主语和谓语这两个句法成分,从分析名词与动词的关系入手,分析了其他词类跟名词和动词的关系,从而弥补了特拉克斯《希腊语法》只侧重于词法的不足。古罗马:67 其语言研究主要是借用希腊语法的体系来描写拉丁语法,建立了拉丁语法,编写出一些系统而实用的语法教材,通过教学传播了在希腊语法研究基础上形成的传统语法体系。此后,不仅拉丁语法一直沿用这一体系,其他语言的语法描写,例如希伯来语、阿拉伯语,也都采用了这个体系。瓦罗《拉丁语研究》一书中以形式为标准,划分了四大词类,在区分屈折和派生方面作出了贡献;多纳图斯的《语法术》是西方第一部为教学目的编写的语法著作;普里西安的《语法原理》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前人的语法研究成果。多纳图斯和普里西安被看作是传统语法的奠基人。另外,罗马的语言研究中还提出了朦胧的语言规范观念。公元1世纪,古罗马学者昆体良(M.F.Quintilianus)对语言运用提出过一些看法。印度:为了《吠陀》的传播和阅读,印度学者对古代梵文展开了研究,进行了最早的语法分析、词源解释和词典编纂等工作。公元前4世纪,著名语言学家巴尼尼(Panini)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写成了著名的语法学著作《梵语语法》,又称《八章书》。这部书对梵语的词法分析得相当准确、细致,代表了古代印度语言研究的水平,被公认为是保存至今的最早的印欧语言的语法描写,在语法理论研究和梵语语法分析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古印度的语言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语法方面:古印度的语法研究主要表现在对形态和词类问题的探讨上。语音方面:古印度对语音研究取得了非凡的成绩,学者们把语音看作是位于语法和实际话语之间的环节,他们细致地描写了梵语语音的发音动作,根据生理原则和物理原则对语音作了分类,区分出元音和辅音,塞音和擦音,半元音,长音和短音以及音节等。语义方面:探讨涉及词和句子意义的本质的许多问题。阿拉伯:阿拉伯的语言研究,是结合宗教文献研究进行的。阿拉伯学者们吸收了古印度语言学和古希腊语言学的经验,建立了阿拉伯语的语法体系。阿拉伯语法的奠基者一般认为是7世纪的阿布尔·阿斯瓦德(AbulAsvad),他主要研究伊斯兰教《古兰经》。阿拉伯语言研究中最著名的是波斯人西巴维希(Sibawaihi),他曾根据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和印度的语法体系写出了第一部有系统的阿拉伯语语法专著《书》。《书》大致上确定了从那时到今天的阿拉伯语法描写和教学的模式。中国:中国语言研究的萌芽,可以上溯到先秦两汉时期。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的不同,其语言研究大致体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关于语言哲学方面的探讨,二是方言研究,三是“小学”研究。在语言哲学方面的探讨时期,中国学者也对事物与名称之间关系、语言与思维关系、语言的稳定性与发展进行了探讨。方言研究主要体现为汉代扬雄的汉语方言学的第一部著作《方言》。小学研究早在秦汉之际已经比较系统。清代是我国传统“小学”的辉煌时期,音韵、训诂、文字都取得了卓著的成果。2.比较语文学阶段国内和国外在语言研究中的异同。相同:第一,都不是从语言的角度为语言而研究语言,大多侧重于对前人留下的文献作考证、诠释和评注,目的是为了帮助人们读懂古典文献。因此,这时的语言研究只是其他学科的附庸,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第二,只局限于某一种语言的研究,而且大多是本族语。第三,只研究书面语,对口语不予重视。第四,研究方法上多失之于零散、静止和片面,缺乏系统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不同:国内研究内容侧重文字形、音、义的研究;国外侧重语法研究,并奠定了某一语言的语法体系,因此,国外语言研究对后世的影响比较大。67 国外语言研究往往与宗教关系密切。在对语言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对语言本身的认识程度上,国内外研究不同。3.语文学阶段语言研究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第一,不是从语言的角度为语言而研究语言,大多侧重于对前人留下的文献作考证、诠释和评注,目的是为了帮助人们读懂古典文献。因此,这时的语言研究只是其他学科的附庸,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第二,只局限于某一种语言的研究,而且大多是本族语。第三,只研究书面语,对口语不予重视。第四,研究方法上多失之于零散、静止和片面,缺乏系统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4.历史比较语言学在语言学史中的重要作用是什么?历史比较语言学运用历史比较法研究有亲属关系的语言,从而把语言研究从哲学、逻辑学等学科的附庸地位中解放出来,把语言研究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一般认为,从这时起,语言学才开始走上独立的科学的道路。另外,历史比较语言学涉及多种语言,为普通语言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5.简述索绪尔语言理论的基本观点,并加以评价。索绪尔语言学的基本原理是:⑴区分了语言和言语两个重要概念。认为人的言语活动分为语言和言语两部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语言。⑵把语言学分为内部语言学和外部语言学。内部语言学研究语言体系,外部语言学研究语言同社会、民族、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关系。⑶区分了语言的共时性和历时性,进而,把语言学又分为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共时就是静态的,历时就是演化的。⑷提出语言是一种表示意念的符号系统,认为语言符号能指和所指的联系是任意的。⑸强调在语言中,各个要素及其构成成分都处于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中。⑹区别了词语的意义和价值。每个语言单位都具有意义,在语言系统中各个单位有连带关系,其中每个语言单位的价值都是因为与其他单位同时存在的结果。⑺认为语言是形式而不是实体。《普通语言学教程》规定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明确了语言学的范围,使20世纪的语言学对语言自身结构的认识有了长足的发展。从索绪尔开始,语言学的研究重心才开始转向共时的分析描写。索绪尔所提出的一系列重要概念,都已成为现代语言学的基本概念。索绪尔的结构主义理论还超越了语言学的界限,影响到哲学、文学等其他学科,在欧洲形成了结构主义思潮,使得语言学真正成为一门领先的科学。6.结构主义语言学主要分支学派有哪些?其主要观点是什么?结构主义语言学形成后,出现了5个流派:(1)布拉格学派。创始人是马德修斯,代表人物是特鲁别茨科伊、雅克布逊等人。这一学派发展了索绪尔的语言社会观,重视语言的社会功能,认为语言结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功能。他们突出的成就是音位学研究。67 (2)哥本哈根学派。代表人物是布龙达尔和叶尔姆斯列夫。其主要特点是把索绪尔的语言符号说发展到极端,认为语言是一种语音和语义构成的符号,因而他们研究的不是语言事实,而是抽象的关系结构。语言学应按照语言成分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对言语进行分析,以便得出语符这种不变单位。这一学派也被称作语符学派。(3)美国学派。代表人物是布龙菲尔德和萨丕尔。特点是重视实际语言的描写,在描写中注重分布,并在此基础上强调对语言各单位进行切分、归并、分类与组合。排斥语言的意义,认为阐明语义不是语言学的任务。(4)伦敦学派。代表人物是弗斯和韩礼德。特点是重视语言的社会功能,主张把语言放到社会环境中去研究。这个学派分为两个时期,前一个时期以弗斯为代表,后一个时期以韩礼德为代表。(5)莫斯科学派。代表人物是邵勉。其主要特点是把语言看作一种控制装置,认为这种控制装置能把一种语言信息改造为另一种语言信息,很重视语言的模式化的研究。又称控制学派。7.概述转换生成语言学的发展过程。转换生成语言学是由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NoamChomsky)于20世纪50年代创立的,乔姆斯基1957年出版《句法结构》,标志着转换生成语言学的诞生。转换生成语言学从产生到现在,大体上经历了如下五个阶段:第一阶段古典理论(ClassicalTheory)阶段(1957—1965)以1957年出版的《句法结构》一书为代表。主要特征是在分析语法时不考虑语义,认为语义同语法分析无关。第二阶段标准理论(StandardTheory,简称ST)阶段(1965—1970)以1965年出版的《句法理论概要》一书为代表。乔姆斯基接受了把语义分析纳入生成语法系统的意见,在基础部分规则中加入语义部分,使深层结构获得语义信息。转换规则只改变句子的结构,不改变它的意义。第三阶段扩展的标准理论(ExtendedStandardTheory,简称EST)阶段(1970—1979)以1970年发表的《深层结构、表层结构和语义解释》和1972年出版的《生成语法中的语义研究》为代表,其特点是表层结构对语义解释也起一定作用,转换不仅改变句子的结构,有时也改变意义。第四阶段管辖与约束理论(简称“管约论”,GovernmentandBindingTheory,简称GB)阶段(1979—1993)以1981年出版的《支配和约束讲演集》和1982年出版的《支配和约束理论的某些概念和结果》为代表。特点是研究重点从规则系统转到原则系统,原则系统包括题元理论、格理论、约束理论、界限理论、控制理论和支配理论等子系统,其中以支配理论为核心。第五阶段最简方案(MinimalistProgram)阶段(1993—现在)代表作是《极纯短语结构》(1994年)、《最简方案》(1995年)等。上述五个阶段归并为两大时期:1957年到1979年是标准理论时期,包括古典理论、标准理论、扩展的标准理论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是“原则与参数理论”(PrinciplesandParametersTheory)时期,分为管约论和最简方案两个阶段。8.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主要理论是什么?系统功能语言学包括“系统语法”(SystemicGrammar)和“功能语法”(Funcional67 Grammar)两个部分,但这不是两种语法的简单总和,而是一种完整的语言理论框架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系统语法是指将语言看做由若干子系统组成的系统网络(systemnetwork),又称作意义潜势(meaningpotential),而语言使用者使用语言表达意义,被看作从该系统网络中进行各种有意义的选择的过程。系统语法要研究的是语言这个系统的构成以及内部各个子系统的相互联系。功能语法试图说明语言是社会交往的工具,它基于这样一种假设,即语言需要完成的功能决定了语言的系统和形式。语言系统的形成正是人们在长期交往中为了实现各种不同的语义功能所决定的。同样,当人们在语言系统中进行选择时,也是根据要实现的功能而进行的有动因的活动。9.中国的语言研究有哪些特点?今后应该如何发展?⑴重事实、重材料;⑵中国的现代语言学研究,是在国外语言学理论的影响下开始的;⑶中国古代的语言研究,缺乏学科意识,传统的音韵学、训诂学、文字学之间的界限也不十分明显,现代中国的语言研究已经有了比较完备和健全的学科体系。一方面,强调重视事实的传统,注意借鉴国外理论,同时应该强调基于汉语事实的语言理论的建设。另一方面,应加快成熟的步伐,形成中国的语言研究自己的学派。10.现代语言学的发展特点是什么?谈谈现代语言学的发展趋势。同传统语言学相比,现代语言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⑴从研究目的看,人们开始从纯语言的角度研究语言,对语言系统作静态和动态的描写分析,并探讨其内部的结构规律和外部的社会功能,语言研究不再依附于其他学科,语言学真正成为现代科学体系中一门独立的学科。⑵从研究对象看,不仅仅局限于本族的书面语,而且也研究现代口语,包括方言土语;不仅仅研究古代语言,也探讨现代语言;不仅仅研究本民族语言,而且在研究具体语言的基础上,探讨各种语言的共同性问题及其发展规律;不仅仅研究自然语言,而且也研究人工语言、计算机程序语言等。⑶从研究方向看,不再局限于描写语言中某些个别的、零散的问题,或某一方面的问题,而是从个别到一般、从局部到整体、从具体到抽象、从语言实际到语言理论,把语言作为一个形式系统和意义系统来研究。研究的不同着眼点和不同方法又导致了不同的语言学派、不同语言理论模式的建立,并不断地推动语言学向前发展。⑷从研究程序看,不再是零散无序的经验主义的研究方式,而是具有了一些跟其他科学尤其是自然科学相同的特点,即先观察事实,再做出假设,然后通过验证,系统地进行研究,并提出一整套理论,逐渐形成了语言学的典型研究程序。这种研究程序从根本上否定了传统语言学对语言规则进行主观硬性规定的做法。(二)现代语言学的发展趋势⑴从语言系统的研究到语言使用的研究。⑵从侧重形式研究到兼顾语义研究。⑶从一家独尊到诸说纷纭。⑷从本体研究到边缘学科的建立。⑸语言学的重心从结构转向建构。第四节67 思考与练习1.什么是个别语言学?什么是普通语言学?二者的关系如何?个别语言学是以一种或几种具体语言为研究对象,又叫具体语言学。例如研究汉语的语言学叫汉语语言学。个别语言学既可以研究某种具体语言,又可以研究有亲属关系的几种语言。例如研究汉语、藏语、壮语等汉藏语的叫汉藏语言学。普通语言学以人类所有语言为研究对象,研究语言共有规律,从而形成语言的普遍理论,又叫一般语言学。关系:普通语言学着重研究人类语言的普遍性质、一般结构与规律,探讨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及语言学的构成与性质等问题。它是对个别语言学研究成果的综合概括,是在各种语言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个别语言学是普通语言学的基础。只有把个别的语言、语系或语族的研究成果加以综合概括,才能回答普通语言学所提出的问题。对各种不同语言研究得越多,普通语言学的内容就越丰富。另一方面,普通语言学对个别语言学研究成果概括得越多,它的理论就越有普遍意义,越有指导价值。因为普通语言学是语言学的理论部分,它比较注重研究语言的理论问题,是用理论去指导个别语言的研究的。2.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有何区别?共时语言学研究的重点是同时存在的语言结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是语言的关系性。历时语言学研究的重点是历时变化着的语言现象,是语言要素从古到今演变的连续性。3.语言研究可以分为哪些主要类型?为什么说语言研究可有类型之分,但无高低之分?主要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交叉研究。这三种研究的划分是相对的:第一,这三种研究并不存在一个绝对的界限。例如对语言和社会关系的研究,属于普通语言学问题,但也是社会语言学所关心的内容。一个研究内容是不同学科共同的研究对象。第二,某些语言学科可能是跨类的,例如专门研究语言运用的语用学,又是语言学和教育学的交叉学科。同时这三种研究,乃至语言学的每一分支学科,都是相辅相成的。例如,应用研究和交叉研究,离不开基础研究的成果,而基础研究也需要借鉴应用研究和交叉研究的成果,从而对语言有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甚至会形成普通语言学的理论。例如,心理语言学关心儿童语言发展的研究,对于研究人类语言的发生和发展、对于认识人类语言的共性,都有极为重要的价值。所以,语言学的各种研究虽有层次和类型的差别,但无高下之分。过分地夸大某种研究的重要性而轻视甚至排斥另一种研究,都不利于语言学的健康发展。4.你怎样理解应用语言学这一术语?语言的应用研究统称为应用语言学,它着重解决现实中与语言有关的各种实际问题,把语言学的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社会效益。根据研究范围的不同,应用语言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应用语言学”67 主要以语言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基本可以看作是语言教学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语言教学包括第一语言教学即本族语的教学和第二语言教学即外族语的教学。第一语言的学习非常重要,因为它是学习各门知识的基础和手段,也是进行各种交际活动的工具。第二语言教学包括本族人学习外族语及教外族人学习本族语。“广义应用语言学”是把语言学的研究成果同有关学科的某些实用研究结合起来,着重解决有关学科及语言学本身所涉及的应用方面的问题。它主要包括语言统计、信息传递、自动控制、情报检索、机器翻译、人机对话、人工智能、自然语言理解、语言文字信息处理等。此外,还涉及到语言规划、语言的使用等问题。5.举例说明语言学的交叉学科。语言的交叉研究大体上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研究语言和社会文化的关系的学科。例如研究语言和社会的关系的社会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是语言学和社会学相结合形成的交叉学科。它用社会科学的方法从语言和社会的关系角度研究语言,把语言结构和运用的各方面跟社会环境结合起来研究,着重探讨语言变体和社会变异的对应,涉及语言和方言、语言和交际、语言和民族、语言和政治等一系列问题。第二类是研究语言与思维认知的关系的学科。例如研究人们掌握语言和使用语言的心理过程的心理语言学。心理语言学是语言学和心理学相结合形成的边缘学科。它运用心理学的方法研究语言,从人的心理活动角度解释语言现象,对言语活动过程进行心理学的描写,着重研究人类大脑的语言机制。第三类是研究语言在各个领域的实际应用的学科。例如运用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研究语言的数理语言学。数理语言学是语言学和数学相结合形成的交叉学科。主要是运用数学中的一些理论和方法来分析和描写语言结构。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较多的是应用于人工语言。第五节思考与练习1.谈谈方法论在语言研究中的重要性。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属于语言学中的方法论内容,这是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言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必须有它自己的研究方法。语言,无论是它的组织系统,还是它的具体应用,都是非常复杂的现象。对语言进行研究,只有讲求正确的、科学的方法,才能取得成效。2.简述历史比较法的研究步骤和内容。(1)确定同源成分确定同源成分的主要原则是:语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关,语音上存在完整的或系统的对应关系。(2)寻找语音对应规律两种语言之间是否有亲属关系以及亲属关系的远近,主要看彼此间意义相同或相近的成分的语音是否有对应规律以及对应的严整程度。(3)建立词族语言的历史演变,不仅表现在语音上,也会表现在语义上。因此,历史比较研究,既要寻求同源词的语音对应关系,也要考虑到它们之间是否存在语义对应关系。这种对应关系可以有多种形式。(4)区分同源词和借词67 寻找语音对应规律,只能在同源词内进行,这就需要把借词剥离出去。剥离借词的方法,是按照内容来划界,看它是文化词还是基本词。这样的方法是比较笼统的,因为不能简单地认为所有的文化词都是外借的。还有一种方法,就是语义相同或相近,语音上有对应关系的就是同源词,否则就是借词,这是区分同源词和借词的一种有效方法。(5)构拟原始形式构拟原始形式的主要方法是比较不同语言对应形式之间差异,从差异中找到音变的线索及其音变顺序,构拟出原始形式。(6)重建原始共同语语言历史比较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构拟原始共同语。不是构拟零零星星的部分,而是要构拟出整体系统。3.结构主义语言学重要的研究方法是什么?其主要特征有哪些?静态描写法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的重要研究方法。这种方法的主要特征是记录语言现象、描写语言结构特点,并对语言结构进行分析研究,进一步从理论上做出解释。静态描写法着眼于语言结构的系统性,要求把每一种现象都放到语言系统中去考察。它主要用于描写语言的共时静止状态。4.你打算怎样学习语言学概论这门课程?从掌握丰富的语言材料、学习方法等方面入手。第二章语言的本质第一节思考与练习1.简述语言与社会的关系。⑴社会是语言产生和发展必备条件,语言依存于社会。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只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尽管人先天具备语言能力,但掌握语言需经过后天在社会中的学习。⑵语言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需要语言。语言也是维系社会各成员之间联系的纽带。语言是随着交际的需要而产生的交际工具。语言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条件。社会一旦失去了这个工具,就无法继续存在。2.怎样理解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既不是上层建筑,也不是经济基础。语言和上层建筑是有区别的:经济基础有适合与它的上层建筑,上层建筑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语言不是这样;上层建筑只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语言则一视同仁地为各个经济基础、各个阶级服务;上层建筑生命不长久,语言生命长久;上层建筑与生产及人的生产行为没有直接联系,语言与生产及人的生产行为则有直接联系,因为它是人类的交际工具。3.“社会的发展是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怎样理解这句话?语言是社会现象,社会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语言的产生和发展是同社会密切地连在一起的,语言是社会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中随之会出现很多新词;语言还会随着社会的消亡而消亡;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的。67 4.语言社会属性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⑴语言既不属于经济基础,也不属于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变化都不会从根本上影响语言。它不是在某种经济基础之上产生,也不是由某一阶级所创造,而是由社会全体成员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共同创造的,并一视同仁地为社会全体成员服务,它与其他的社会现象有着本质的不同。⑵语言同时还具有自然属性。例如,语音作为语言的物质存在形式,首先是一种声音,具有物理属性。语音的产生离不开发音器官及其活动,这些都是语言的自然属性。但是,什么样的声音和什么样的意义相结合,是由社会约定俗成的,语言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5.为什么已经掌握了人类语言的成年人,如果长期脱离人类社会就会逐渐丧失语言能力?因为语言是社会的产物,语言有社会性,只能存在于人类社会中。尽管人先天具备语言能力,但掌握语言需经过后天在社会中的学习。但如果离开了具体的社会环境,其语言能力就得不到开发,因此也就丧失了语言能力,即使是已经掌握了人类语言的成年人,如果长期脱离人类社会也会逐渐丧失语言能力。6.“我们和敌人没有共同的语言。”这是不是说语言有阶级性?不是。这里的话指的是思想内容。语言是全民的,没有阶级性。第二节思考与练习1.什么是语言能力和语言获得?语言能力是运用各种可能的语言和非语言手段来达到某种交际目的的能力。语言能力包括语言知识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和语言创新能力等,其中语言创新能力最为重要。语言获得即语言能力的获得,是多种因素协同作用的过程,是一个充满创造性和主动性的过程。2.人的语言能力是先天具备还是后天学会的?为什么?人完全形成后,便具备一种先天的语言能力,但是这种能力需要人处于社会环境中才能最终实现。语言的习得不是本能的、自然的过程。3.为什么说语言的交际功能是其他功能的基础?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思维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脑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现象的过程,是一种心理现象。语言作为“思想的直接现实”,是人类用以进行思维活动、表达思维成果的工具。语言不是思维的惟一工具,但却是思维的最有效、最主要的工具。思维作为人脑的一种心理机能,是不出声、不显形的,它经过语言传递之后,就转化为有声、显形的了。因此,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是思维成果的物化形式,抽象思维的成果是形成概念、判断、推理,这些理性认识的成果当然主要靠语言来固定和保存。即使是形象思维成果的储存往往也依赖语言。67 现实世界中还存在一些非语言的思维活动,例如先天聋哑人的思维活动。主要是形象思维,他们可以通过视觉、触觉和手势语等形式进行思维活动。先天聋哑人由于语言上的障碍,思维能力往往不如正常人。这些说明语言的交际功能是其他功能的基础。4.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⑴在人类社会形成过程中,语言是人们彼此之间互相联系的工具,是社会产生的重要条件。人类社会出现以后,语言更是人们之间交流思想、情感,维系生产、生活的不可缺少的工具。人们用它交际,交流思想,以便在认知现实、改造现实的过程中协调相互之间的行为,以取得最佳的效果。⑵语言在适用范围和功能上,都具有其他符号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文字、旗语、红绿灯、音乐、美术、化学公式等符号都是辅助性交际工具;这些交际工具是以语言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人的某些伴随动作,例如挥手告别、举手致意、鼓掌欢迎、吐舌惊讶等也可以起到交际工具的作用。它们服务领域受到限制,使用范围比语言狭窄。总之,语言之外的各种交际工具虽然都能起到一定的交际作用,但其重要性都不能跟语言相比,所以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5.如何科学地评价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萨丕尔—沃尔夫假说有两个部分:一是语言决定论。即一个人的思维完全由母语决定,因为一个人只能根据其母语中编码设定的范畴和区别定义来认识世界;二是语言相对论。即语言结构有无限的多样性,因此一种语言系统中所编定的范畴类别和区分定义为该语言系统所独有,与其他语言系统中所编定的范畴类别和区分定义不同。这些观点在很大程度上与洪堡特提出的语言“世界观”相一致。“萨丕尔—沃尔夫”假说提出以后,西方一些语言学家对“假说”进行了验证和论证,如今,绝大多数人采取的态度是,“假说”既不能全盘接受,也不能全盘否定。“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过分夸大了语言对思维的作用,显然是不科学的。世界上有几千种语言,如果说语言决定思维的话,那么就不存在全人类的思维规律了。所以,不能过分夸大语言对思维的作用。当然,语言也是离不开思维的,语言不能离开思维而独立存在。6举例说明非语言的思维活动。先天聋哑人没有接触过语言但却有思维,主要是形象思维,他们可以通过视觉、触觉和手势语等形式进行思维活动。例如,多数先天聋哑儿童能根据“a>b”和“b>c”,推断出“a>c”。7.为什么说语言是思维最有效的工具?思维作为人脑的一种心理机能,是不出声、不显形的,它经过语言传递之后,就转化为有声、显形的了。因此,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是思维成果的物化形式,古人所说的“言为心声”就是这个意思。抽象思维的成果是形成概念、判断、推理,这些理性认识的成果当然主要靠语言来固定和保存。即使是形象思维成果的储存往往也依赖语言。例如,见到某物体的颜色、形状,人们往往会用相应的词语进行表述,如银灰色、枣红色、三角形、波浪形等,有了这些词语的帮助,就容易记忆和表述,而对于那些不规则的图形和不常见的颜色,人们就很难找到相应的词语准确描述,相应地,它们也就很难记忆和表述。67 8.就语言和思维关系问题,有人说先有语言,因为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没有这个工具就无法思维;也有人说先有思维,因为语言是思维的结果,没有思维,就没有语言所表达的内容。你认为哪个观点正确?为什么?⑴语言是思维最有效的工具,但不是唯一工具。⑵思维先于语言出现。因为人类存在非语言思维。近代自然科学家采用了科学实验的证明思维先于语言而产生甚至可以脱离语言而存在。第三节思考与练习1.什么是语言的人文性?语言的人文性是指语言能通过自身的存在状态等各个方面表现出民族文化要素和特色的属性,也可以说是语言在发展变化以及应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文化特性。2.为什么语言本身也是一种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知识的总和,是人类理解和叙述事物的模式。从外延上看,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智能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四种类型。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中记载着一个民族所有的社会生活经验,反映着该民族文化的特征。人们在掌握运用一种语言的同时,也就是在了解该民族的文化。任何语言的语音、语义、词汇、语法都与本语言的民族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由于人类不同群体所处的环境各不相同,对客观世界的感知结果也不尽相同,因此,各种语言中词汇系统所代表的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都是特定的,受该民族特定的文化环境的制约。语言表达的方式也反映了民族的文化心理。因此,语言受文化的影响,也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3.举例说明文化对语言要素的影响。(1)文化对语音的影响:文化对语音的影响最常见的是由于借词的原因使语音系统发生某些变化。例如,海南黎语各方言中,大多数原来没有带[i][u]介音的韵母。后来,由于吸收汉语词,分别增加了数目不等的[i][u]介音的韵母。(2)文化对语义的影响:例如,英语“peasant”指“农民”,含有明显的贬义,而汉语农民属中性色彩。在跨文化交际中,如果对对方语言的文化背景不了解,就可能出现理解上的失误。(3)文化对词汇的影响。随着封建社会的消亡,许多表示封建社会称谓的词语,例如“皇后”“驸马”“状元”等,已经很少出现在现代人的日常表达中。受日本文化的影响,汉语汉语词汇出现了“宅”“XX族”这样的词语。(4)文化对语法的影响:在联合结构的词或词组中,汉文化尊卑有序、长幼有别的文化特色导致了特定的词语组合方式。例如“男女”“兄嫂”“夫妇”“男耕女织”等。表示处置关系的“把字句”大量出现和使用是受西方语言文化影响的结果。4.举例说明文化语言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那些方面。67 包括三个层面:人类的语言和人类的文化的一般关系,由普通文化语言学研究;一种类型的语言文化和另一种类型的语言文化的关系,由比较文化语言学研究;一种语言和一种文化的关系,由个别文化语言学研究。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以上内容经常是结合在一起的。5.文化对语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文化对语法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例如我们从汉语的构词法就可以看出汉文化对汉语的影响。在联合结构的词或词组中,尊卑有序、长幼有别的文化特色导致了特定的词语组合方式。例如“男女”“兄嫂”“夫妇”“男耕女织”等。另外,随着近代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吸收,汉语语法出现了一些欧化的倾向。第四节思考与练习1.为什么说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⑴符号是指代某种事物、概念的标记。包括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体,二者缺一不可。所有符号都是通过某种形式表示一定的内容。符号的形式和内容之间是约定俗成的关系。⑵语言也是一种符号,具备所有符号的一般特点。语言符号是由语音和语义相结合构成的,“语音”是语言符号的形式,“语义”是语言符号的内容,语音和语义结合是任意的,结合构成的符号可以代表现实现象。语言符号的形式和内容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一定的语音代表一定的语义,一定的语义要用一定的语音表达,二者相辅相成。2.除了任意性和线条性之外,语言符号还有哪些特点?语言符号还具有稳固性、可变性、生成性等特点。3.简述语言符号和一般符号的区别。⑴产生时间不同:语言符号第一性,实物符号第二性。⑵运用空间不同:语言符号开放性,实物符号封闭性。⑶信息容量不同:语言符号多义性,实物符号单义性。4.语言符号系统性表现在哪些方面?语言符号系统性指的是语言符号相互间存在着规律性的联系,组成一个严密的系统: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这种装置靠组合和替换来运转。语言是一种由不同层次组合起来的体系,这种体系可以从两个角度考察,一是从语音角度考察,语音是一种声音组合起来的系统,诸如音素、音位、音节;二是从意义的角度考察,语言又可以分成语素、词、词组和句子等。语言的层级体系兼顾了语言的两个考察角度,首先把语言分成两层:(1)底层:语言体系的底层是由语音组成的,在这一层面上,主要是音位和音节在起作用。(2)上层:在语言的线条性序列中,由音节形成的语素的次第出现所组合的语言单位不是平等的,单位和单位之间有着等级的差别,其中最小的单位是语素,由语素形成词,词组合成词组,词组形成句子,句子形成句群。句子上语言的使用单位,词和词组是句子的备用单位。语言的上层可以把句子作为最大的结构单位。67 5.任何一种语言所包含的句子的数量是无限的,那么人类为什么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语言呢?因为语言系统是一种分层装置,能够以数量有限的语言材料有规则地组成无限的句子。即上一级的结构单位由下一级的结构单位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构成。句子虽然是无穷的,但新句子无非是现有的旧材料的新组合,而新组合又依据一定的规则。所以人们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语言,根据需要创造新句子,而在听者也不会发生理解的困难,从而满足社会成员之间交际的各种需要。6.举例说明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基本关系,是语言系统的纲。⑴组合关系,就是符号和符号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起来的关系。语言符号的组合顺序是有条件限制的,顺序不同,位置不同,组合起来的关系就不同,意义也不同。例如“语音标准”和“标准语音”。可见,语言符号只有按照一定的顺序组合起来,才能表达意义。组合关系直接体现了语言的结构规则要求,并非是任意两个词就能构成组合关系。组合关系在语言各个子系统中普遍存在。例如,由音位组成音节,音节的构成成分—音位之间的关系就是组合关系,平时我们最常见的组合关系就是用词构成句子。⑵聚合关系就是语言结构某一位置上能够互相替换的具有某种相同作用的单位(例如音节、词)之间的关系,简单说就是符号与符号之间的替换关系。聚合关系也叫联想关系。就是说在一个语言结构中,看到其中的某个单位,会联想到是否存在另一个可以与之替换的单位,从而组合成新的结构。例如:我看书。“书”可以替换成功能相同的“电视”“电影”等名词性词语。⑶如果说组合关系是指符号之间的功能方面的联系的话,那么聚合关系就是指符号之间在性质上的归类。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基本关系,是语言系统的一个纲。7.为什么说组合关系是现实的,聚合关系是潜在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基本关系。组合规则之所以是显性的(现实的),就在于它反映的是语言的线条性,是基于相近关系的,即语言单位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成上一级单位,最后要借助语音这种媒介实现言语的交际功能。所以,语言符号的组合规则的显性正在于语流的线条性。聚合规则之所以是潜性的(潜在的),就在于聚合规则是基于联想关系,即语言单位可以互相替换的可能性。8.为什么说基本词汇和语法是语言结构系统的基础?基本词汇是词汇中具备全民常用性、稳定性和能产性特点的那部分词。基本词汇和语法是语言结构系统中最稳定的成分,它们在语言结构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决定着一种语言的基本面貌,构成了语言的基础。第五节思考与练习1.为什么说口语交际要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因为口语由于是靠声音来传播的,转瞬即逝,难以保存,距离太远也难以接受到。67 2.口语和书面语在语言风格方面有哪些不同?口语可以充分利用声音和体态,例如声音高低、长短等的变化,表情、手势等;用词浅显易懂,俚俗成分多;句子短小,结构欠完整,语序灵活,常出现省略、倒装等现象;表层语义欠完整,多需要语境的补充,关联成分少;话题灵活,焦点转移较快。书面语不能直接利用语音以及其他辅助手段表达思想;在词语的选择上,偏向于典雅甚至运用古语词、成语等;句子较长,结构严密完整,语序相对稳定;语义表达主要由具体话语来实现,关联成分很少省略;话题集中。3.口语和书面语是如何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一方面,口语是书面语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口语不断为书面语提供鲜活的材料促使书面语向前发展,不至于和口语差距太大,从而适应人们的交际需要。另一方面,书面语又可以影响口语,促进口语的规范化。书面语有自己的特点和独特的风格,具有保守的一面,其发展变化总是要落后于口语,同口语保持一定的距离,但距离不能太大。如果书面语同口语严重脱节,人们就会对书面语进行改革。4.什么是文学语言?它有哪些特点?文学语言指的是经过加工的、规范化了的书面语言。文学作品、电影、话剧、广播、科学、教育、政府机关等所使用的语言都是文学语言。作为规范化了的书面语,文学语言在语音方面采用的是取得社会认可的标准音,在语义和词汇方面采用的是社会普遍认可的标准形式,文学语言的语法规则运用准确而有系统,可以全面反映出全民语言的基本面貌。5.为什么说语言的实际存在形式是言语?无论是口语还是书面语,实际上都是言语作品,属于言语。第三章语音学第一节思考与练习1.什么是语音?语音是由人类的发音器官发出的、用于交际、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2.什么是语音学?语音学可以分成哪些类?语音学是研究语音的科学,确切地说,就是研究语音的成分、语音的结构、语音的发展与演变、语音的研究方法等。根据语音学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的不同,可以把语音学分成不同的类别:⑴普通语音学和个别语音学67 普通语音学是以人类各种语言的语音为研究对象,来阐述语音中的一般理论问题,例如语音的生理和声学性质、人类语音的成分及其分类、音位的特点、语音的系统性等,从而建立起语音学中的一般概念和一般的理论范畴。个别语音学是以某种具体语言的语音为研究对象的语音学。例如汉语语音学、英语语音学等。它的任务是要阐明一种语言所特有的语音系统,准确描写它的各种语音成分的发音特点以及这个语音系统所包含的各语音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语音变化和节律特点等。⑵共时语音学与历时语音学共时语音学又称描写语音学,是以某一种语言在某一时期的语音特点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主要通过描写的方法研究来阐述一种语言在一段时期内的语音特点。例如现代汉语语音学、中古英语语音学等。历时语音学是以某一种语言(或语系)的语音变化的历史现象和规律为研究对象,主要通过比较的方法来研究和阐释不同时期的语音如何演变,以及演变的特点和原因等。⑶应用语音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应用语音学专指语言教学中的语音教学法的研究。广义的应用语音学研究语音学的理论在其他领域的应用。⑷实验语音学是人们借助科学仪器,通过物理声学实验、生理实验和心理实验等方法来研究语音的发生、传送,听觉的感受等。它的特点是通过一定的实验得到可靠结果来论证语音的自然特性。3.语音学的作用是什么?⑴语音学是语言学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语音是语言或方言调查的工具。另外,对语法和词汇的研究也同样离不开语音学知识。语言中有许多语法现象和语音变化关系密切。词汇方面,汉语同源词的确定,首要条件就是这些词在读音上必须是相通的。⑵语音研究对于从事口头艺术的语言工作者,例如电影演员、话剧演员、广播或电视播音员等也具有重要的意义。⑶语音研究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它与现代科学技术的结合,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社会信息交流的水平。4.有人说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能实现交际功能的声音,人在打呼噜时发出的声音也是由发音器官发出的,因此也是语音。你认为对吗?不对。打呼噜时发出的声音虽然是由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但是,不用于交际,所以不是语音。第二节思考与练习1.语音有哪几个属性?其本质属性是什么?语音有三个方面的属性,即:生理属性、物理属性和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2.对照发音器官纵切面示意图按从前到后的顺序说出口腔发音器官的名称及其作用。口腔鼻腔咽腔1.上下唇2.上下齿3.齿龈4.硬腭5.软腭6.小舌7.舌尖8.舌面9.舌根10.咽头11.会厌软骨12.声带13.喉头14.气管15.食道3.语音的物理属性包括哪几个方面?音高和音强在汉语中是否有区别意义的作用?音高、音强、音长、音色。67 汉语的声调主要由音高构成,因此在汉语中有区别意义的作用,音强一般没有。4.语音的社会属性体现在哪几个方面?⑴语音传递意义的功能是社会集团赋予的。语音本身无意义,但具有传递意义的功能,这种功能只有当语音与一定意义结合成为语言里的语素、词语时才能体现出来。⑵在一种语言或方言里,什么意义用什么声音来表达是任意的,是约定俗成的,是社会因素决定的。不同的语言可以用相同或相近的声音表达不同的意义。当用某个音表示某个意义一经社会承认,就具有了社会效力,个人无权改动它。⑶不同语言有不同的语音系统。不同的语音系统中,语音单位的形式和数量以及作用是不完全相同的。社会因素是导致这些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不同的语言习惯使得语音具有不同的特点。5.“请勿高声说话”中的“高”指的是音高还是音强?请用学过的语言学理论加以解释。音强。音高指声音高低变化,可以形成声调,具有辨义的作用。音强就是声音的强弱,取决于发音时用力大小和气流量大小。声音的强度和响度虽然不是一个概念,但是有关系。发音时用力,语音往往比较强,听起来响度大。第三节思考与练习1.什么是音素?什么是音位?音素与音位有什么不同?音素是从声学角度切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音位是一种语言或方言中能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音位和音素虽然都是语音的最小单位,但其作用和内涵却不同。首先,划分的角度不同。音素是从语音的自然属性的角度划分出来的,而音位是语音的社会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其次,音位和音素的作用不同。音素是区别音质的,凡音质不同的都是不同的音素;而音位是区别意义的,意义相同音质不同的也属一个音位。第三,音位和音素不是一一对应的。一般地讲,一个音位总是包含两个以上音素。2.请举例说明音素、音位和音节划分的角度的差异。音素是从语音的物理自然属性的角度划分出来的,而音位是语音的社会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音节是从语音运用的角度划分出来的。3.国际音标的制定原则是什么?有哪些优点?国际音标的制定原则是“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音素”。与其他标音符号相比,国际音标有着突出的优点:第一,国际音标具有确定性。国际音标是根据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音素的原则制定的,不会出现标音含混的错误。第二,国际音标具有简便性。国际音标采用世界上很多民族通用的拉丁字母小写印刷体作为标音符号,容易为人接受,使用起来也比较方便。67 第三,国际音标具有完备性。国际音标对每种语言的每个音素都有相应的标音符号,在拉丁字母不够的情况下,又用别的办法进行了补充,可以精确地记录世界上各种语言的语音。同时还规定可以按实际需要进行修改和补充,不断吸收语言中的新音素。因此,国际音标适用于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具有很强的生命力。第四节思考与练习1.什么叫元音?什么叫辅音?它们有哪些主要差异?发音时,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或咽腔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叫元音;发音时,气流在口腔或咽腔受到阻碍而形成的音素叫辅音。元音和辅音的区别是:首先,气流的阻碍不同。发元音时,气流不受任何阻碍;发辅音时,气流一定在发音器官的某一部位受阻。其次,发音器官的紧张情况不同。发元音时,发音的各部位均衡紧张;而发辅音时,只有阻碍的部位紧张,其余部位不紧张。第三,气流的强弱不同。发元音时,气流较弱;发辅音时,气流较强。第四,响度不同。发元音时响度大;而发辅音时响度小。2.元音可以根据什么再分类?分成哪几个类?根据发音时舌头的位置可以把元音分为舌面元音、舌尖元音。㈠舌面元音又可以根据舌位高低的不同、舌位前后的不同以及双唇的圆展和开口度大小的不同再分类:⑴根据舌位高低的不同,可以把舌面元音分为高元音、半高元音、中元音、半低元音、低元音等。⑵根据舌位前后的不同可以把元音分为前元音、央元音、后元音。⑶根据双唇的圆展不同可以把元音分为圆唇元音和不圆唇元音。㈡舌尖元音根据发音舌尖所处的位置或状态分为舌尖前元音、舌尖后元音和卷舌元音。3.画出舌位图,并在上边标出八个定位元音。eiêkauɑɔo······4.辅音可以根据什么分类?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67 5.根据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可以把辅音再分成哪些类?(一)按照辅音形成阻碍的部位,可以分成十三类:双唇音、唇齿音、齿间音、舌尖齿背音、舌尖齿龈音、舌尖硬腭音、舌叶前腭音、舌面前腭音、舌面中腭音、舌面后腭音(舌根音)、小舌音、喉壁音、喉音(二)根据发音方法分类1.根据成阻和除阻的方式分类:阻塞音(塞音、擦音、塞擦音);响音(鼻音、颤音、闪音、边音、边擦音、半元音)2.根据发音时声带振动与否分类:据此可以把辅音分为清辅音和浊辅音两类。发音时声带不振动的为清辅音,发音时声带振动的为浊辅音。3.根据气流强弱分类:据此可以把辅音分成送气音和不送气音。第五节思考与练习1.什么叫音节?音节的划分的几种说法都是什么?音节是由不同的元音、辅音音素连缀结合在一起构成的最小的语音片段。元音说。由古希腊学者提出来的。这种说法认为一个字的音当中有几个元音就有几个音节。很显然这种说法不适合某些语言,如汉语。呼气说。是由奥地利的斯托尔姆(J.Storm)提出来的。这种说法主张一次呼气所发出来的语音单位就是一个音节,呼气力最强的地方就是音节的中心,最弱的地方就是音节与音节之间的分界线。响度说。是由丹麦的语言学家叶斯伯森(OttoJespersen)提出来的。认为可以按照声音的响度来划分音节。几个音素结合在一起时,可以看它们的响度有几个高峰,有几个高峰就有几个音节。响度的高峰就是音节中心,响度最低的地方就是音节间的分界线。肌肉紧张说。是法国语言学家格拉蒙(M.Gramont)根据说话时肌肉紧张的变化所提出的解释音节的理论,后经苏联的谢尔巴(Л.В.Щерба)又发展了这一学说。他们根据说话时肌肉紧张的变化来解释音节的形成和确定音节的界线。每次肌肉紧张程度由增而减就构成一个音节,认为紧张度最强的是音节的中心,音节的分界线在肌肉强度减弱之处。肌肉紧张一次就形成一个音节,紧张两次就形成两个音节。2.什么叫复元音?复元音的发音特点是什么?一个音节中两个或两个以上元音的并列组合叫复元音。复元音的发音有如下特点:首先,发音的整体性。复元音的音质不是两三个元音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音滑向另一个音,肌肉只紧张一次。例如发[ai]时,发音器官由低元音[a]向高元音[i]滑行时,经历了[a]—[ε]—[e]—[i],形成了一个协调的整体音质,肌肉紧张一次。67 其次,音质地位的不平等性。发复元音时,几个元音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其中只有一个元音最响,其他元音比较含混模糊。例如[uei]中的[e]最响。3.什么是复辅音?汉语普通话中有复辅音吗?一个音节中两个或两个以上辅音的并列组合叫复辅音,也叫辅音丛或辅音群。汉语没有复辅音。4.指出下面词中所含的复元音和复辅音:汉语:张开[tʂaŋ55k‘ai55]英语:fly[flai]green[ɡri:n]bell[bel]复元音:ɑiee复辅音:flygrll5.举例说明语流音变常见的有哪几种。(1)同化:语流中两个邻近的不同的音,其中一个受到另一个影响而变得跟它相同或相近,叫同化。施加影响而自身不变的音叫同化音,接受影响而发生变化的音叫被同化音。同化音在前,被同化音在后的叫顺同化。同化音在后,被同化音在前的叫逆同化。汉语面包[miεmpαu];(2)异化:语流中相同或相近的两个音相连或相近时,一个音受到另一个音的影响变得不同或不相近,叫异化。不起变化的音叫异化音,发生变化的音叫被异化音。汉语“美好”的声调[35214];(3)弱化:语流中一个较弱的音由于所处的地位或受邻近的音的影响而变成一个较弱的音,这就叫弱化。汉语喇叭[lAbə];(4)脱落:语流中一个较弱的音由于所处的地位或受邻近的音的影响而变成一个较弱的音,这就叫弱化。英语Let’sgo;(5)增音:语流连续发音时,有时增加了单念时没有的音素,叫增音。英语anapple;(6)换位:一个词内部的两个音互相交换位置的现象,叫换位。北京话言语[yεni]。第六节思考与练习1.什么叫语音的韵律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在语流中,除了包括元音、辅音按时间顺序排列成的音质单位外,还包括声音的高低、强弱、长短等音素。这些我们称之为语言的韵律特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语音中的抑扬顿挫。韵律特征具体表现为:音节层次上的声调、音节组合层次上的轻重音、音位层次上的长短音、语句层次上的语调等。2.声调有哪几个功能?请举例说明。⑴区别意义功能:在有声调的语言或方言中,声调能用它不同的调值和调型来区别不同的词汇意义。这是声调的最基本的功能。例如汉语普通话[tA]有四个声调:[tA55][tA35][tA214][tA51],这四个声调分别表示四种不同的意义。⑵构形功能:67 声调的构形功能表现在声调在语言结构中具有区别语法意义的功能。例如非洲的希鲁克语(shiluk)有高中低三种声调,可区别人称代词的主格、宾格和领格,以及名词的单数和复数。⑶音节分界功能:在有声调的语言或方言中,每一个有意义的音节都有声调,声调贯穿一个音节的始终,因此,在连续的语流中,音节的界限便常常表现为不同的声调的界限。汉语普通话中píǎo,我们之所以把它读成“皮袄”而不是“瞟”,在很大程度上是声调起着音节分界的作用。3.词重音可以从几个角度分类?举例说明。词重音根据构成因素不同可分为力重音和乐调重音。力重音主要是通过音强的加强来表示的重音。俄、英、德、法语中的词重音属于力重音。力重音根据在词中所处的位置不同可分为固定重音和不固定重音。固定重音是指词的重音在固定的位置出现。例如捷克语、拉脱维亚语、芬兰语、蒙古语等,词重音都在词的第一个音节上;维吾尔语、哈萨克语、法语等的词重音都在最后一个音节上;马来语、波兰语和世界语的词重音都在词的倒数第二个音节上。乐调重音主要是通过音高变化来表示的重音。梵语、古希腊语、立陶宛语、日语、挪威语、瑞典语等都是有乐调重音的语言。4.力重音和乐调重音有什么区别?构成因素不同,前者主要是通过音强的加强来表示,后者通过音高变化来表示。5.轻音有哪些特征?在有些语言中起到什么作用?语言中读得比其他音节轻而短的音节叫轻音。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例如“地道”重读是指“地下通道”,轻读则指“纯正”“真正”“纯粹”。6.举例说明长短音的辨义功能。例如英语seat[si:t](座位),sit[sit](坐),就是由于元音长短而区别意义的。广州话里“三”[sa:m]和“心”[sam]也是因此而区别意义。7.语调是什么?它由哪些内容组成?语调指的是整句话或整句话中某个语言片段的语音上的抑扬顿挫。由句调、节奏、重音组成。8.“他是一名大学生?”和“他是一名大学生。”口语中很容易判断前者是一个疑问句,后者是一个陈述句。用学过的语言学理论加以解释。语调具有某种句法功能。语调的类型与句型有一定的相对关系。所以,语调在口语中具有揭示不同句型的作用。“他是一名大学生?”在口语中读升调,因此是疑问句,他是一名大学生。”读平调,则是陈述句。第七节思考与练习1.音位的区别性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67 2.非音质音位包括哪些内容?汉语普通话中哪些非音质音位比较重要?英语当中的哪些非音质音位比较重要?非音质音位主要包括调位、重位和时位。调位。重位和时位。3.根据音位的区别性特征,写出下列汉语普通话的音位。(1)舌尖前不圆唇元音(2)双唇鼻音(3)舌尖前腭不送气塞擦音(1)/ɿ/(2)/m/(3)/tʂ/4.写出下面音位的区别性特征。英语:/dz//ɔ://æ//ʤ/英语:/dz/舌尖齿背不送气浊塞擦音/ɔ:/舌面半低圆唇长元音/æ/舌面前次低不圆唇元音/ʤ/舌叶前腭不送气浊塞擦音汉语:/p‘//ʨ//n//tʂ‘/汉语:/p‘/双唇送气清塞音/ʨ/舌面前腭不送气清塞擦音/n/舌间齿龈浊鼻音/tʂ‘/舌尖硬腭送气清塞擦音5.分析下列音位的对立特点:英语:/ʃ:ʒ//i:a/英语:/ʃ:ʒ/清:浊/i:a/高;低汉语:/i:y//p:p‘//ɑ:p//ə:ɑ/汉语:/i:y/不圆唇:圆唇/p:p‘/不送气:松气/ɑ:p/元音/辅音/ə:ɑ/央:低中:后6.在讨论语音时,英国学生说“[k]和[k‘]是同一个音位”,中国学生说“不对,它们是不同的音位”。你认为他们谁说得对,为什么?他们说的都对。因为他们都是在各自母语的前提下讨论[k]和[k‘]。在英语中,[k]和[k‘]不区别意义,是同一个音位,在汉语中,[k]和[k‘]是同一个音位,区别意义。第八节思考与练习1.怎样理解语音的发展变化?67 人类的语言的语音不是固定不变的,每种语言或方言的语音经常在发生变化。一种语言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中的有规律性的音变现象,叫历时音变。这种音变是已经固定下来的音变现象,而不是临时的音变现象,并得到了社会全体成员的认可。把一定历史时期内语言中所发生的语音演变过程概括成公式,我们称之为历时音变规律。历时音变规律涉及的是整类现象的有规则的变化,在一定历史时期、一定地域范围和一定条件下起作用。音变规律在限定的范围内具有高度的严整性。凡是时间、地域、条件都相同的某一类音,都按照规律发生相应的变化,如果出现“例外”,也可以在时间、地域、条件上找出特殊的原因。2.举例说明音位系统的发展变化可以体现在哪些方面?(一)音位的分化音位的分化是指某一个音位分化为两个不同的音位(或变为复合音位)。例如中古英语的/ɑ:/音位到了近代英语,一方面保留原有的/ɑ:/音位,另一方面分化出新音位/æ/音位。(二)音位的合并音位的合并是指由两个音位合并为一个音位。例如,由于浊音清化,中古汉语的一系列浊音音位到了现代汉语里都并入相应的清音音位。例如:中古汉语/t//t‘//d‘/三个音位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合并成了/t//t‘/两个音位。(三)音位关系的改变音位的分化和合并必然影响到音位之间的组合关系发生变化,如中古汉语/pp‘b‘/、/tt‘d‘/、/kk‘ɡ‘/三组塞音音位中各有清浊的对立,到了现代汉语普通话/b‘d‘ɡ‘/的消失引起清浊对立上的消失,以上三组音位只剩下/pp‘/、/tt‘/、/kk‘/送气与不送气的对立。此外,音位间的组合规则也在语音的发展中发生变化,古音中/tsts‘s/和/kk‘x/原来既可以跟开口呼,合口呼韵母相配合,也可以跟齐齿呼,撮口呼韵母相配合,后来,这组音位发生了分化和合并,跟齐齿呼,撮口呼韵母配合时都变成了/ʨʨ‘ɕ/,这样,在普通话中/tsk/两个音位就只能和齐齿呼和撮口呼韵母组合了,跟齐齿呼和撮口呼韵母组合的只能是/ʨʨ‘ɕ/。3.举例说明非音质音位的分化与合并。非音质音位分化的现象:例如古汉语中的“妻子”应读成[ʨ‘i55tsɿ214],“子”读成上声,而到了现代汉语中,“妻子”除了读成[ʨ‘i55tsɿ214]表示“妻与子”外,又分化出[ʨ‘i55tsɿ2],“子”读成了轻声,意思为“媳妇”,声调上分化出一个轻声调位。非音质音位合并的现象:例如古代汉语声调中的浊上归去。第四章语义学第一节思考与练习1.什么是语义?简述语义三角的含义。语义就是语言的意义,是以语音形式为载体所表现出来的语言和言语的信息内容。语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或现象的概括反映。“语义三角”理论是美国学者奥克登(Ogden)和里查兹(Richards)在《意义之意义》一书中首次提出的。他们认为词义、语音、客观事物三者之间是一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三角关系,具体来说,“语义三角”67 理论就是:词义A是对客观事物C的概括反映,二者之间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词义A和语音B之间的关系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语音形式表达语义内容,二者是表达与被表达的关系;语音形式B只有通过词义A才能成为客观事物C的符号,语音形式和客观事物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2.语义有哪些类型?利奇把词义分为七种类型,谈谈你对词义的认识。根据语言学对语言和言语的区分,我们把语义分为语言意义和言语意义两类。英国著名语义学家利奇(Leech)把词义分为七种类型:概念意义、感情意义、内涵意义、风格意义、联想意义、搭配意义、主题意义。利奇所主张的七种意义类型中具有稳定特征、完全属于语言意义的只有概念意义。其他六种意义是对概念意义的运用结果,往往与交际环境有关,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把它们看成言语意义更为恰当。3.什么是语义学?语义学有哪些分类?研究语义的科学叫语义学(semantics)。(一)从历时的角度,语义学可分为传统语义学和现代语义学。(二)根据研究对象和内容,语义学可分为词汇语义学、句法语义学。4.结构主义语言学认为词的语义不好确定,因而暂时抛开语义,着重语言结构形式的研究。谈谈你的看法。结构主义语言学造成了传统语义研究阶段对语义研究的单一和局限,致使语义研究远远落后于语音、语法研究。语义场理论的诞生解决了词的语义的开放性和分散性特点,从而使语义研究深入发展,作为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子学科而独立于世。第二节思考与练习1.什么是词义?词由哪些意义构成?词义是由词的语音形式固定下来的人们对客观事物或它们之间关系的认识与评价。词义包括两个方面:理性意义和色彩意义。2.词义的性质包括哪些方面?举例说明。词义的性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概括性、模糊性、民族性。⑴概括性词义是通过人的抽象思维的活动,提取某一类客观事物的共同的、本质性的特征。例如“车”的本质特性是“陆地上有轮子的交通工具”,不仅使这类客观事物同其他非“车”类的客观事物的区分有了可能,而且也避免了有无数的“车”就要起无数个名称的麻烦,从而使人们的信息交流能够顺利进行。而且,“车”在语义上具有的概括性特征,也使“车”这类事物无论其外观、构造等发生何种改变,都始终保持着基本的属性。⑵模糊性词所指称的事物的外延往往是游移的、不确定的,反映到词义上来就是词义所概括的事物、现象或关系在性态上的弹性或相对性,即模糊性。由于客观事物是普遍联系和连续运动的,而一个一个的词却是孤立的、离散的,因此由人类思维概括反映出的客观事物边界不清、亦此亦彼,形成词义的模糊性特征。例如“上午”“中午”“晚上”67 这三个词之间,很难划出确切的分界,因而也就很难确定“中午”这一词的所指范围,造成这个词的模糊性。⑶民族性不同民族的人在文化传统、文化心理等方面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会在对同一客观事物进行概括反映时体现出来,由此便使词义具有了民族性的特征。①在音义的结合上,不同的民族用什么语音去标志什么样的语义内容是有差异的。例如,同样是表示“水”这一意义,汉语用“[ʂui214]”这一语音形式表意,而英语则用“water”的语音形式来表示这一意义。②在词义的范围上,不同民族的语言在相应事物的词义概括上,范围有所不同。例如,“姨”和“姑姑”,这两个词在汉语中意义区别明显,而在英语中都用一个“aunt”表示。③在词义的色彩上,不同民族的语言即使理性意义相同,其色彩意义也往往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汉民族对“狗”持有厌恶的感情色彩,汉语中凡带有“狗”的词大都含有贬义,。而英吉利民族对dog(狗)情有独钟,英语中凡带有dog的词语一般都含褒义。3.词义为什么会有模糊性特点?词义的模糊性会不会影响交际?词所指称的事物的外延往往是游移的、不确定的,反映到词义上来就是词义所概括的事物、现象或关系在性态上的弹性或相对性,即模糊性。由于客观事物是普遍联系和连续运动的,而一个一个的词却是孤立的、离散的,因此由人类思维概括反映出的客观事物边界不清、亦此亦彼,形成词义的模糊性特征。不会影响交际。因为词义具有概括性,能够反映事物本质特征,且在某些特殊语境下,有些词语,如科技词语具有严格的明确性。4.什么是语义场?语义场有何特点?语义场就是具有共同语义特征,在语义上处于互相联系和制约关系中的一群词的聚合。语义场具有(1)系统性、(2)层次性、(3)相对性、(4)变动性和(5)民族文化性。5.如何理解反义词的对立统一关系。反义词统一于一个语义场,具有相同的意义范畴。“对立”即在意义上是相反或相对的。6.多义词有多项意义,使用中为什么不会影响对意义的理解?多义词虽然有几个意义,在使用中一般不会混淆,因为与之搭配的词会形成语境,使某一个意义凸显出来,排除其他意义。例如“当兵”“上等兵”的“兵”只能指称“拿武器的兵士”,“短兵相接”“秣马厉兵”的“兵”只能指称兵器,“兵法”“兵书”的“兵”只能指称关于军事或战争的事情。7.举例说明如何进行义素分析?义素分析有何意义?在具体分析时一般采用下面几个步骤:(1)确定语义场,明确分析的对象无论是对某一个义位或某些义位进行义素分析,都需要在适当的范围内即适当的语义场内进行比较。一个语义场内的各个义位不只是在意义上相关,而且在意义上互相制约、互相规定。确定分析的义场是义素分析的第一步,例如“教师—学生”“陆军—海军—空军”“凳子—椅子—沙发”就构成三个语义场。(2)通过比较确定共同义素和区别义素67 根据已确定的义场中的义位在语义上的共同点,加以提取,即为共同义素,用“+”表示;不同的语义特征即区别义素,用“-”表示。以“boy、girl”为例,可以得出如下分析:boy:[+human][-adult][+male]girl:[+human][-adult][-male](3)义素分析描写义素分析描写就是按照一定的方式把分析的结果形式化地表达出来。义素词Person(人)Animal(动物)Male(雄性)Adult(成年)boy(男孩)+++—girl(女孩)++——义素分析是任何一种有效的语义分析法的基础。义素分析的用处从理论上看有利于寻找人类“认知结构”的共性以及反映在不同语言中的个性;便于说明词语的选择限制,以保证生成有意义合语法的句子。从应用的角度看,义素分析的实用价值在于:(1)准确简明地说明词义;(2)有利于说明词语语义的搭配条件;(3)有利于无歧义的表达和理解。8.用语义矩阵图和语义结构式对下列两组词作义素分析.哥哥弟弟姐姐妹妹椅子沙发凳子桌子第一组语义矩阵图:义素词直系血亲平辈男性年长于己哥哥++++弟弟+++-姐姐++-+妹妹++--第一组语义结构式:哥哥:[直系血亲+][平辈+][男性+][年长于己+]弟弟:[直系血亲+][平辈+][男性+][年长于己-]姐姐:[直系血亲+][平辈+][男性-][年长于己+]妹妹:[直系血亲+][平辈+][男性-][年长于己-]第二组语义矩阵图:义素词家具坐具有靠背装有弹簧或厚泡沫等椅子++++沙发+++-67 桌子+---凳子++--第二组语义结构式:椅子:[家具+][坐具+][有靠背+][装有弹簧或厚泡沫等-]沙发:[家具+][坐具+][有靠背+][装有弹簧或厚泡沫等+]桌子:[家具+][坐具-][有靠背-][装有弹簧或厚泡沫等-]凳子:[家具+][坐具+][有靠背+][装有弹簧或厚泡沫等-]第三节思考与练习1.举例说明句义中包含哪几种成分。句义中包含四种成分,即谓词(predicate)、项(argument)以及描述成分和连接成分。谓词是句义中说明话题的成分。项是句义中表对象的成分,一般与语法中的名词、人称代词相应,也叫做谓项。描述谓词和项的成分我们叫做描述成分。连接成分是连接词、词组、句子或引出有关的项的成分,只要起连接作用的就是连接成分,不限于语法上的连词。例如:去年和前年夏天都很热。谓词:热项:夏天描述成分:去年前年都很连接成分:和2.语义组合要受到哪些条件的制约?语义组合是指语义单位在动态使用过程中按照一定条件所进行的搭配。语义组合要受语法规则、语义条件和语言实际三个方面的制约。3.句子的语义结构形成主要依靠哪些手段?句义的形成与表现,既要依靠语序、虚词、语调等语法手段,也要依靠词义、上下文和语境等非语法手段。4.歧义有哪些类型?如何消除下列词组的歧义?在路西的邮局反对的是少数人部分被侵占的国家开刀的是他父亲根据语言表达形式,可以分为口头歧义和书面歧义两大类。口头歧义主要指同音词所形成的歧义。书面歧义可以分为词汇歧义和组合歧义两类。消除歧义的手段主要有如下三种:⑴利用语音条件,口头上消除歧义。主要通过轻重音和停顿的不同来消除歧义。⑵利用句法手段消除歧义。主要有语序的变换、添加实词或虚词、词语的移位和替换等几种方法。⑶利用语境因素消除歧义。在路西的邮局:语音消歧在∣路西的邮局在路西的∣邮局句法消歧他在路西的邮局邮局在路西语境消歧小王在哪?你去哪个邮局?在路西的邮局。在路西的邮局。反对的是少数人:句法消歧她反对的是少数人少数人反对语境消歧她赞成哪一派?投票结果怎么样?她与多数人意见一致,反对的是少数人。反对的是少数人,多数人赞成。67 部分被侵占的国家:句法消歧有些被侵占的国家有些国家被侵占了部分国土语境消歧部分被侵占的国家联合了起来。二战期间,中国属于部分被侵占的国家,尚有部分国土没有沦丧开刀的是他父亲:句法消歧住院开刀的是他父亲开刀的医生是他父亲语境消歧听说小李的母亲手术了。给小李手术的医生是谁?不,开刀的是他父亲。开刀的是他父亲。第四节思考与练习1.什么是语境?语境有哪些类型?语境,就是语言运用的环境。语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语境指词语的前后语和句子的上下句,在话语或句子中则指位于某个语言单位前面或后面的语音、词或词组。广义的语境是指除了语言本身的上下文、在语言出现的环境中人们所从事的活动之外,整个社会环境、文化、信仰、参与者的身份和经历以及参与者之间的关系等等,都构成语言环境的一部分。2.举例说明语境对语义的制约作用。“打”在“打扑克”中是“玩”的意思,在“打蜡”中是“擦、涂”的意思。3.语义在语境中有哪些变化模式?语义在语境中的变化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反义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将独立于语境之外时具有褒义色彩或贬义色彩的词用作与原来相反的意义,这就是“反义”,反义也就是借助情景故意说反话。(二)转义转义是指受语言环境的影响使词语的原来意义发生了转化,具有了新的不同于原来的意义,但又并非完全不同或相反。(三)言外之意从具体的语境中产生的语义即“言外之意”,只能从词语的具体语境中去领略,从前后文中去联系,从关系中去推断,从人们的经验和联想中去体会。第五节思考与练习1.从历时的比较来看,语义有哪些发展变化?⑴扩大。扩大是指词义演变前所概括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范围小,演变后,所概括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范围比原来的大。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义项概括范围的扩大。另一种词义扩大的情况是词的义项的增加,成为多义词。⑵缩小。词义演变后所概括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范围比原来的小,这是词义的缩小。⑶67 转移。转移是指词义概括反映的本来是甲类客观事物,演变后,变为概括反映乙类事物,词的指称对象不同了。⑷深化。深化是词在所指的客观对象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人们对客观对象的本质属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而使词的理性意义有了更符合客观实际的变化。词义的深化往往是由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引起的。2.语义的发展变化有哪些原因?⑴语言的外部原因①社会原因。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社会的每一个引起人们注意的变化都及时地反映到语义中。社会的发展变化是推动语义演变的第一动力。②认知原因。人类思维最重要的功能是越来越善于抽象化,由认识物体的具体可感特征到认识事物的抽象的本质属性。这个认知规律推动着语义的演变。同时,随着人类认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有许多语义也科学化、现代化。⑵语言内部原因语言世界是语义的重要来源。词义变化的内部原因是由于词义系统内部词义关系的制约与调整而导致某一词义的变化。一个词的意义在词义系统中,并非处于孤立的状态,而是受别的词的意义制约的,因而当一个词的意义发生变化时,可能引起与它有关的词的意义的变化。3.从历时角度看,下列词义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汤瓦爪牙丈人勾当缩小:瓦爪牙勾当丈人转移:汤第五章词汇学第一节思考与练习1.如何理解词汇的含义?词汇是一种语言全部的词和固定词组的总和。词汇的定义包含下面两方面的含义:第一,一种语言中的词汇是一个互相联系、互相作用、互相对立、互相区别的完整体系。只有这样,词汇才能成为语言的建筑材料。所以,词汇是许多词汇成分的聚合体,是一个集合概念,单个的词不能叫词汇,只能算是词汇的成员。词和词汇是个体和集体的关系。当然,有的时候,词汇也可以指某个专业、作家或作品等特定范围的词语。例如医学词汇、老舍的词汇、《红楼梦》的词汇等等,但这里的词汇也是一个集合概念,而不是指个别的词语。第二,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没有词汇就没有语言,就好像没有建筑材料就没有房子一样。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如果把语言比作建筑物,那么词汇就是它的建筑材料,是交际的备用单位。人们正是从词汇这个备用材料库中提取合适的词语,并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恰当地交流思想、表达感情。2.词汇学有哪些分类?根据研究的对象、方法、范围等的不同,词汇学可分为不同的类型。(1)普通词汇学和个别词汇学。67 (2)共时词汇学和历时词汇学(3)广义词汇学和狭义词汇学3.词汇研究有何意义?第一,对语法研究的意义。词汇与语法都是语言的构成要素,语法包括词法和句法,而词法分析与词汇的词义研究是密不可分的。现代语法在注重对句法结构形式分析的同时也注意对句法结构中的语义研究,而词义研究正是语义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第二,对修辞研究的意义。修辞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使语言表达更容易和准确,以达到作者预期的表达效果。修辞的运用在很多方面与词汇有关。修辞里的修辞格,例如“对偶”,与词语的词性、词义内容有关,前者属语法研究,后者即属词汇研究。第三,对文学创作与鉴赏的意义。文学是语言艺术,它是把语言作为基本工具来反映现实生活。语言是文学创作必不可少的条件。作家的思想、题材再好,如果不能熟练地驾驭语言,便无从表达出来。词汇研究将有助于准确掌握词汇的含义和用法,对丰富作品内容,建立或分析作家作品的语言风格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第四,对社会文化历史研究的意义。语言为记录文化的符号系统,语言和文化相互影响和制约。语言直接反映社会的变化,特别是语言词汇对于社会的变化最为敏感,词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历史,我们通过词的研究就能看出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的轨迹来。词汇的历时性研究,反映出词义的演变,同时也反映出人的观念在不同时代的转变。此外,不同语言之间的词语对译,可以反映出不同语族对某些事物和观念的异同。词汇研究尤其是词义的研究对词语的文化含义、消除跨文化交际障碍、准确理解和翻译作品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第五,对语言应用研究的意义。词汇是语言运用的基本材料,因此,语言表达离不开对词汇的选择与运用,用词不当会对语言表达产生负面影响。与语言应用有关的几个领域,例如语言规范、语言教学、翻译等,词汇都是其中重要的部分。由此可见,词汇研究对揭示语言规律,促进语言应用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另外,在第二语言教学中,词汇的重要性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无论学习何种语言,词汇在所有的语言学习中都占着重要地位。第二节思考与练习1.词汇单位包括哪些?词和固定词组。2.如何区分词与词组?用是否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单位来区分词与词组。词是最小的,不能再切分。词组可以再切分为词。3.成语多是四音节,也有三音节和四音节以上的;惯用语多是三音节,也有超过三音节的,你如何区别成语和惯用语?67 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的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词组。成语的典型特征是定形定义、言简意赅、风格文雅。惯用语是一种表达习惯性比喻含义的具有口语色彩的固定词组。惯用语也有固定的结构和特定的意义。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风格色彩。第三节思考与练习1.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有何特点?二者关系如何?基本词汇就是语言中基本词的总汇,通常是由具体语言中生成时间比较长、使用范围广、全民常用的词构成,是语言中最主要最稳固的部分。基本词汇有以下三个特点:常用性、稳固性、能产性。词汇中,基本词汇以外的词构成一般词汇。同基本词汇相比,一般词汇的主要特点是:第一,不是全民常用的。一般词汇的词语往往不是全民常用,或者在某一时期内虽具有全民常用性,但较易产生变动,没有基本词汇那样稳固。第二,发展变化快。社会的各种变化首先都会在一般词汇中得到反映。所以,一般词汇所涉及的范围广、数量大,成分杂、变化快。第三,构词能力不强。一般词汇中的词大多数是由基本词通过派生或复合的形式再造出来的,所以,一般很难再利用构词法造出新词来。2.什么是网络词语?网络词语有何特点?网络词语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网络语言是指网民在互联网上进行交际的语言。广义的网络词语,除了包括狭义的网络词语外,还包括与网络有关的技术性词语。例如,鼠标、浏览器、防火墙等。网络词语是语言的社会变体,属于社会方言的一种。网络词语具有专业性、简约性、随意性、创新性特点。3.你是如何看待网络语言现象的,应该如何对其进行规范?⑴网络词语是社会科技发展在语言中的投影。网络语言的出现是语言中的正常现象。⑵网络语言具有其特殊的使用环境,在此前提下,网络语言(狭义网络语言)作为交际工具,具有其优越性:简约、便捷,生动活泼,丰富语言生活。⑶对待新语言现象态度应宽容。网络语言中存在合理的部分,可以吸收到日常生活中来;有些不合理、不健康的部分应规范。语言规范重在引导。第四节思考与练习1.举例说明词汇发展变化的一般情况。词汇的发展变化一般表现为新词语的产生、旧词语的消亡和词语的替换三方面。(一)新词语的产生。新词语就是新创造的词语,它或者指称的对象是新的,或者代表的概念是新的。例如“楼市”“复式楼”“次贷危机”“moonwalk(月面行走)”“ecocrisis(生态危机)”等,都是随着社会发展新出现的概念。(二)旧词语的消失。在词汇的发展过程中,有些旧词语由于不再为人们使用而逐渐消失,如秀才、八股文、禅让。67 (三)词语的替换词语的替换是指词语所指对象没变而能指发生了变化。这主要表现在一些外来词名称的改变上。例如,汉语中的外来词有些已经被对应的汉语意译词所替代,“表演”替换为“秀”。2.词汇的发展变化有何规律?⑴词汇的发展总是基本与社会同步。词的数量必然会不断增加,词的意义也可能多样化。⑵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互相影响的。在词汇的发展过程中,基本词汇具有很强的稳固性,只有极少数的个别调整,而一般词汇则往往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有较大幅度的变动。⑶语言内部要素间和词汇系统意义间处于动态平衡过程。3.试述词汇发展变化的原因。词汇的发展变化是与客观世界和人们的认识密切相关的。词汇的发展变化有语言的外部原因和语言自身的内部原因。(一)外部原因1.社会的进步。2.语言社团的相互接触。不同国家和民族的相互接触影响着词汇的发展变化。一种语言受另一种语言影响,因而出现词的借用现象。3.人们认识的提高。4.语用心理的驱动:求雅、求新、求简心理。(二)内部原因语言系统以及词汇系统内部的矛盾运动是词汇发展变化的内部原因。语言系统内部语音、语义、词汇、语法之间既相适应又不相适应的矛盾是导致语言系统及各分支系统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另外,词汇系统永远处于相对稳定又不断变化的动态平衡之中。新词语的产生,旧词语的消亡以及某些词语的变化,都会引起相互间关系的调整,从而导致整个系统的变化。第六章语法学第一节思考与练习1.什么是语法?词法和句法之间是怎样的关系?请举汉语普通话和你所学的一种外语说明。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则,是语言中由小的音义结合体组合成大的音义结合体所依据的规则。语法包括词法和句法两个部分,在词法层面上指词的构成和变化规则,在句法层面上指遣词造句的规则。两者关系:(1)词总是以确定的语法上的形式进入句子。例如英语的人称代词“I、me、my”进入句子的情况。(2)组词成句的某些特点决定于词法。例如英语fatherˊsroomthedooroftheroom同样是限定结构,但受定成分一个在后,一个在前。(3)词法和句法互相补充。2.一般认为,语法单位有语素、词、词组和句子四级。也有人认为应该把句群(句组)看作语法研究的第五级单位。你的看法如何?并说明理由。⑴句群的定义(对“群”“句组”的理解)67 ⑵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后多数观点认为句群是最大一级的语法单位,因为从句群的性质、划分的依据、划分的目的来看,属于语言学范畴,段落、篇章是文章结构的单位,属于文章学的范畴。3.结合母语和你所学外语,说明语法的性质。(一)抽象性语法是不能直接感知的客观存在,是对聚合的抽象和概括,它潜存于具体的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中。不论说话人、听话人的语法知识,还是语法学者对语法规律的描述,都是从具体的话语中抽象概括出来的。例如汉语中的“动语+宾语”这种结构方式及其结构规则,就是从“吃苹果”“看电影”“洗衣服”“读小说”等无数同类话语的聚合中抽象出来的。任何一条语法规则,都概括了大量具体话语的共同特征,而舍弃了其间的差异。(二)生成性语法提供的是各种组合规则,在不改变组合的前提下,适当替换不同聚合中的成分,可以生成无数新的言语作品。例如根据语法规则,可以把“中文系买了一批新书”变换成许许多多不同的话语:“中文系”前面可加上“渤海大学”“南开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许多不同修饰语,同时也可以把“中文系”替换成“资料室”“老王”“历史系”,“买了”前面可以加上“去年”“今天”“也”“又”“果然”等不同修饰语。这样,根据少数语法规则,就可生成无限多的话语。语法的生成性也表现在对话语的理解上。根据一定的语法规则,我们也可理解无限多的从未听说过的话语。(三)稳定性在语音、语义、词汇、语法等语言要素中,语法的发展是最慢的,表现出明显的稳定性特征。例如汉语“主语—谓语”结构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体词谓语句、定中性偏正结构在古代汉语中也是非常常见的形式。这都表现出语法的稳定性。稳定性并不是说语法是一成不变的。语法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也发生变化,例如古代汉语有“动语—宾语”“宾语—动语”两种动宾结构,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只保留了“动语—宾语”结构。汉语在发展过程中还从印欧语系借鉴和吸收了从句。这些都反映了语法的变化性。语法的稳定性源于交际的需要。(四)民族性各种语言的语法都有各自的民族性特征,表现为语法的民族性。例如在语法范畴方面,英语有数、格、体、时、人称、级等范畴,而一般认为汉语没有这些语法范畴。汉语量词丰富,而英语中没有量词。汉语说“三个学生”,英语说“threestudents”。语法的民族性表现的是不同语言之间在语法上的区别性特征,是和语言的共性相对的。4.什么是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举例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语法的内容就是语法意义,是抽象的、概括的意义,语法形式是语法意义的表现形式。任何语法意义都要通过一定的语法形式来表达,任何语法形式总要表达一定的语法意义。5.语法学可以进行下位分类,目前常见的分类标准和分类体系如何?语法学的分类可以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去考虑。从内部看,语法学可分词法学、句法学两部分;从外部看,语法学可以按照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67 内容分出不同的下位学科:普通语法学和个别语法学、共时语法学和历时语法学、理论语法学和应用语法学等。6.表述意义是语法意义的一种类型,谈谈你对此的理解。表述意义反映的是语法形式与所指事物、现象以及语言使用者的关系。表述意义可以分为称述意义和情态意义两种。称述意义反映语法形式与所指事物现象的关系,是从词汇意义中进一步抽象出来的意义。例如名词是指称事物的,动词是表示行为动作的。数、性、人称、时体等意义,也是一种称述意义。称述意义具有客观性。情态意义反映语法形式与说话人感情、态度、表述意图的关系。句子的各种语气、语态范畴,都属于这种情态意义。例如陈述、疑问等语气,主动语态、被动语态,与说话人的表述意图相关。情态意义具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7.语法意义的附着性都有哪些表现?请举例(母语和一种外语)说明。语法意义具有附着性。任何语法意义都是通过一定的语法形式表现出来的,没有语法形式,语法意义就无所依附。英语中“crying”表示“哭”正在进行,这个意义是通过语法形式“-ing”表现的,“进行”意义是附着在语法形式“-ing”上的。汉语对应的表达是“正在哭”,但是表示动作正在进行不是通过语法形式而是词汇形式“正在”实现的。另外,语法意义的附着性还表现在任何语法意义都是附着在词汇意义上的,例如“books”表示复数语法意义,语法形式“-s”表示的语法意义是在“书”这个词汇意义基础上生成的。8.一般对语法体系的理解有几种情况?请分别举一例说明。语法的体系性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首先,任何语法结构中的各个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从而形成严整、规律的系统,可以称之为客观的语法体系;第二,不同语法学家在研究语言现象中形成的个人观点,以及在这个基础上对某个客观的语法体系作出的表述,这个表述体系一般也称为语法体系;第三,不同语法学派在一定理论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个性特点的语法学说,例如形式语法、功能语法就是两个不同学派的语法观点。后两种语法体系一般称为主观的语法体系。9.怎样理解各级语法单位之间的关系?词法单位——语素词句法单位——短语句子语素可以组合成词,也可以单独构成词。词组合成短语,词也可以组合或单独构成句子。短语可与词或其他短语组合成句子,也可单独构成句子。语素是最基本的语法单位。句子是语言的使用单位,词和词组是句子的备用单位。10.结合实例说明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的不对应性。⑴各种语言中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之间的情况没有完整的对应关系。例如同样表示“多数”意义,英语中使用名词加词缀“-s”或内部屈折的形态,汉语一般用加“很多、一些”或具体数量成分等词汇形式实现。⑵67 一种语言内部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之间也不是完整的一对一关系,一个语法形式可以表现多种语法意义。例如英语中表示时体和复数语法意义时就使用相同的语法形式;一种语法意义可以通过不同的办法实现,汉语中表示名词的定指意义,既可以通过语序形式实现,例如“学校建成了”中,当光杆名词出现于动词之前,就表示定指意义,也可以通过前加指示代词等方式实现,例如“那学校是我的母校”中“学校”就是定指的。第二节思考与练习1.什么是语素?语素的分类标准有哪些?请结合母语和你所学外语进行说明。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最小的语法单位和语义单位。按照语素在构词中作用的不同,可以分为词根语素、词缀语素和词尾语素。例如“teachers”中,“teach”是词根部分,“-er”是词缀,表示“从事教育或教学的人”,“-s”是词尾,表示复数的语法意义。根据语素的构词能力,分为成词语素(自由语素)和不成词语素(粘着),如“美丽”,“美”是成词语素,“丽”是不成词语素。根据语素出现的位置,可分为定位语素和不定位语素。如“孩子”中的“子”总出现在词中的后位,是定位语素,“孩”是不定位语素。2.词是最小能独立运用的单位,如何理解“独立运用”?举例说明。所谓独立运用就是能够单说或单用。单说就是一个成分能单独回答问题,单用是指一个成分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或单独在句子中起作用。“学”“苜蓿”都可以单说;“了”“从”能够单用。3.构形法和构词法的关系如何?结合母语和你所学外语举例说明。构形法是用词形变化来表示同一个词不同语法意义的方法,有附加、内部屈折、重音移动、重叠、异根等方法。构词法是指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构成新词的方法。主要有附加、复合、内部屈折、重音、词组简缩等。构形法和构词法可以采用某些相同的语法手段。如“teach—teacher”属于构词,“teach—teaches”属于构形,手段都使用了附加法。区别:⑴构词法是构成新词的方法,构成的新词的词汇意义与各构词成分的词汇意义有关但并不相同。构形法不构成新词,只是表达了同一个词的不同的语法意义。⑵构词法构成新的词位,引起词汇意义的变化,构形法不构成新的词位,引起语法意义的变化。4.结合实例说明语法手段的分类情况。语法手段可以分为综合性手段和分析性手段两种。综合性语法手段:在词的层面上,通过词形变化来表现语法意义的是词法手段,叫综合性手段。综合性语法手段主要包括附加、内部屈折、重叠、异根、重音。分析性语法手段:从结构层面表现出来,通过结构的变化来表现语法意义的是句法手段,也叫分析性手段。分析性语法手段主要包括语序和辅助词。5.如何理解语法范畴?67 语法范畴是具有共同性质的语法意义抽象概括而成的类。例如现代英语在数的语法意义上,有单数和复数的区分,就概括为数的范畴。语法范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语法范畴是各种语法形式表示的语法意义的概括。从语法形式上看,包括所有显性语法形式和隐性语法形式,从语法意义上看,包括所有结构意义、功能意义和表述意义。狭义语法范畴是词的形态变化表示的语法意义的概括,又称形态语法范畴。词的形态变化是用附加、内部屈折、重叠、重音等方式构成,表示同一个词不同的语法意义。一般地说,判断一种语言中有没有某种狭义语法范畴,就是看这种语言是否用词形变化表示这种语法意义。通常所讲的语法范畴,多指狭义语法范畴。6.常见的语法范畴有哪些?结合语言实例说明。常见的语法范畴主要包括性、数、格、时、体、态、式、人称、级、有定无定等。⑴性主要是与名词、代词相关的语法范畴,表示名词、代词在语法上的性别类属。例如德语weib(妇女)、madchen(少女)、fraulein(年轻女士)在语法上是中性,在自然性别上都是女性。⑵数主要是与名词、代词相关的语法范畴,表示事物、现象量的特征。一般用名词、代词的词形变化区别单数和复数,在有双数语法意义的语言中需要区分单数、双数和复数。如现代英语有单数和复数。⑶格是表示词语之间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的语法范畴,一般用名词和代词的形态变化表示其与句子中其他词的关系。例如俄语名词、代词都有格变化,有主格(作主语)、宾格(作直接宾语)、与格(作间接宾语)、属格(作定语,表示领属)、工具格(作状语,表示工具材料)、前置格(作状语,表示方位处所)六种格。⑷时是与动词相关的语法范畴,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与参照时间(一般是说话时间)的时序关系,一般分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⑸体是与动词相关的语法范畴,表示动作行为的各种阶段和状态。在不同的语言中,体范畴的内容、数量、表达方式往往不同。俄语有完成体和未完成体。⑹态又称语态,是动词的语法范畴,表示主语与动词之间的语义关系。态分为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一般通过动词的形态变化来区分。⑺式也称语式、语气、情态,是动词的语法范畴,表示句子的语气或情态,即说话人对所言行为动作的主观态度,一般通过动词的形态变化来区分。俄语有陈述式、命令式和虚拟式之分,希腊语有陈述式、命令式和愿望式。⑻人称是表示动词与主语在人称上的一致关系的语法范畴,一般通过动词的形态变化来区分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⑼级是形容词和副词的语法范畴,表示性质状态的程度,一般通过形容词、副词的形态变化来区分原级、比较级和最高级。⑽有定和无定是在名词身上体现出来的一组指称性特征,表示说话人对所言事物的指称性的认定。在印欧系语言中,一般是用定冠词和不定冠词来表示名词的有定性和无定性。7.汉语人有数量多少之分,有阴阳之分,但一般却认为汉语没有数和性的语法范畴,谈谈你的理解。语法范畴是具有共同性质的语法意义抽象概括而成的类。数范畴和性范畴表示名词、代词在语法上的数量类属和性别类属,是用不同的语法形式(不是词汇形式)表示的,不同于词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数量以及自然性别。67 8.举例说明词的结构类型。单纯词和合成词。合成词包括复合式、附加式、重叠式。例子可举汉语、英语等。9.词的分类标准有哪些?应该如何使用这些标准?词的分类有意义分类和语法分类两种办法。具体地说,划分词类一般有三种不同的标准:语法意义、形态变化、语法功能。意义分类反映的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认识方式和认知结果,有一定的科学性。但是这样分出的类往往因为意义标准的模糊性而导致类属不清晰,而且有些词从意义的角度分类时,操作起来也比较麻烦。词的分类应该以语法功能作为主要标准,同时以意义标准(这里指概括意义的标准)作为辅助标准,这样的分类对世界各种语言来说,都有可操作性。10.如何理解“有定、无定”是一种语法范畴类型?结合语言实例说明。有定和无定是在名词身上体现出来的一组指称性特征,表示说话人对所言事物的指称性的认定。在印欧系语言中,一般是用定冠词和不定冠词来表示名词的有定性和无定性。例如英语中当表示有定时,一般是用定冠词“the”,不表示有定时,用“a/an”表示。汉语中表示有定、无定的意义,可以由语序实现,主语位置上出现的名词性成分倾向为有定,宾语位置上出现的名词性成分倾向为无定,例如“客人来了”和“来客人了”前者有定,后者无定。也可以通过指示代词“这、那”等实现。第三节思考与练习1.举例说明什么是词组的结构类和功能类。从词组的内部看,就是考察词组构成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从这个角度分出的类是结构类;从词组的外部看,就是考察它在更大的句法结构中体现出的句法功能,从这个角度分出的类是功能类。例如“readabook”这个短语中,read与abook是支配关系,是动宾词语,这是短语的结构类型;“readabook”在句法结构中往往做谓语,是谓词性词组,这是功能类型。2.词组的结构类型和句子的结构类型是否有平行性?结合语言实例说明。词组和句子的基本结构类型具有平行性,都有五种常见的基本类型。主谓:你好今天星期一。动宾:看小说看电影。偏正:特别冷Speakitclearly!联合:youandme中国和美国。补充:打得好跑得很快。3.句法结构的主要表现手段有哪些?67 句法结构的关系都是通过一定的语法形式表现出来的。不同语言表现同一种句法关系的语法形式不一定相同,同一语言中一种句法关系也可以通过不同的语法形式表现。概括起来,主要有语序、虚词、语调、形态等几种表现手段。4.什么是句子成分分析法?其分析程序,优点和缺陷有哪些?句子成分分析法是传统语法学分析句法结构的方法,因为它以寻找中心词为基本分析程序,所以也叫中心词分析法。句子成分分析法的基本操作程序是,首先把句子分析为主语和谓语两个部分,然后分别找到主语和谓语的连系成分,最终找到句子中的主语、谓语(含动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句法成分。句子成分分析法认为主语和谓语是句子中的主要成分,其他成分是次要成分。在句子成分分析法中,只有词可以充当句法成分,词组不能充当句法成分。句子成分分析法的分析结果是一个位于一个平面上的互不包含、互相排斥的句法成分的线性序列,主要成分连接起来表达句子的基本意义。句子成分分析法在很多方面表现出它的优点:(1)能清晰地反映句子的基本结构。句子成分分析法寻找中心词,明确句子主干,即主语、谓语,连带成分宾语,附加成分定语、状语和补语,这样主次分明,便于掌握句子的基本结构。(2)易于归纳句型。句子成分分析法依次找到句子主干,即主语、谓语,句型的归纳显得相对简便。(3)易于反映词类的功能和作用。句子成分分析法中词类和句子成分是一一对应的,这样就很容易发现词类在句子中的功能和作用。(4)易于发现语病,便于教学。句子成分分析法也有局限性:(1)轻视句子的层次结构。(2)轻视词组的句法作用。(3)轻视形式,偏重语义。另外句子成分分析法提取主干的做法也容易导致理解上的问题,例如“我根本不想他”经过句子成分分析法分析后的主干是“我想他”,与原来句子的意义正好相反。5.什么是直接成分分析法?其分析程序,优点和缺陷有哪些?直接成分分析法(IC分析法)是结构主义语法学的句法分析方法,因为它要分析出句子的层次,所以也叫层次分析法。直接成分分析法的基本操作手段是切分,基本操作程序是对句法结构进行逐层二分,找到各个层次上的直接成分,直到不能切分为止,所以也叫二分法。直接成分分析法的优点是:(1)注重句子构造的层次性。(2)能够区分同形异构的语法结构,分析歧义结构。直接成分分析法不足之处:(1)轻视对直接成分间结构关系的说明。直接成分分析法只注重揭示句子的结构层次,但不说明直接成分之间的关系,因而相同结构层次不同句法结构的情况没有办法区分。(2)重视形式,轻视意义。句法结构的分析中形式和意义是统一的,应该并重。直接成分分析法只注重形式的分析,不考虑直接成分之间的意义,导致它的分析能力有限。例如由于语义关系造成的歧义结构就没有办法用直接成分分析法分析。(3)适应范围有限。例如汉语中的连谓结构、双宾语结构和兼语结构就不好使用直接成分分析法进行分析。6.对比分析句子成分分析法和直接成分分析法。句子成分分析法是传统语法学分析句法结构的方法,因为它以寻找中心词为基本分析程序,所以也叫中心词分析法。直接成分分析法(IC分析法)是结构主义语法学的句法分析方法,因为它要分析出句子的层次,所以也叫层次分析法。67 相同点:分析对象都是单句。重形式,忽视对意义的考察。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同:句子成分分析法强调“词”在句子中的作用,除少数成分,能做句子成分的只能是词,忽视层次的考察。直接成分分析法强调句子结构的层次性,对关系的考察仅限于直接成分。7.变换分析法在句法结构分析中的重要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句法变换的作用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用于语言教学,二是用于语言研究。⑴在语言教学中,句法变换是学习一种语言语法规则的有效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外语教学中,通常都把句法变换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进行句法变换练习。⑵在语言研究中,句法变换是语法分析的一种有效手段,可以解释某些同形异义的歧义现象。,还可以分化某些结构相同而语义关系不同的同构异义现象。8.句法分析中为什么要进行句法变换?句法变换是语法分析的一种有效手段。句法变换常常可以解释某些同形异义的歧义现象。例如“鸡不吃了”有两种意思,用传统的句子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都无法解释产生歧义的原因。使用句法变换分析,就很容易解释。句法变换还可以分化某些结构相同而语义关系不同的同构异义现象。例如:他卖了一盆花。→他把一盆花卖了。→一盆花他卖了。他死了一盆花。他把一盆花死了。(×)一盆花他死了。(×)说明这两句话同构异义:前一句“他”是“卖”的施事,后一句“他”不是“死”的施事,只是“花”的领属者。9.句法变换的基本方法有哪些?结合语言实例进行分析。句法变换的基本方式有五种。(1)删除删除就是去掉句子的某些成分,这是最常用的一种变换方式,也称省略。例如:a他把书都看完了。b他书都看完了上述句子由a变换成b,句型发生了变化,由把字句变换成为主谓谓语句。(2)移位移位是改变词语的先后位置,也是很常用的变换方式,也称易位。例如:a小王骑走了自行车。→自行车小王骑走了。(3)添加添加是在句式变换时插入某些词语,一般是添加虚词或助动词、副词等。例如:Youknowhim.→Doyouknowhim?(4)替代替代是用一个词语替换句子中另一个或一些词语,通常是用代词替代句子中的词语。语调的转换通常也称为替代。英语由陈述句变为反意问句时,后面的简短问句的主语必须用代词替代前面的主语。例如:Yourbikeisoutside,isn’tit?(5)复写67 复写是在句法变换时重复某些词语。英语反意问句后面的简短问句,必须重复前面问句的动词或助动词。例如:Youhavenoclassestoday,haveyou?第四节思考与练习1.什么是语言结构的共性和个性?语言结构的共性,又称语言结构的普遍性,是指所有语言或大多数语言共有的结构特征。为某一种语言独有的结构特征,就是语言结构个个性。世界上第一部普遍语法著作《普遍唯理语法》首先提出了一些语言共性思想。《普遍唯理语法》认为,一切语言都是表达思想的,虽有民族之别,但存在着共同的特点和规律,任何语言的结构规律在本质上应是相同的,它们在表面形式上的不同只是同一体系的变体而已。2.乔姆斯基和格林伯格语言共性研究有何差异?两者都是对语言共性研究。乔姆斯基的研究是演绎性的,他认为语言共性可以从一种语言的详尽研究中发现。格林伯格的研究是归纳性的,认为语言共性应建立在多种语言抽样调查的基础上。3.语言结构的形态分类是什么样的?语言的形态类型主要有四种类型:(一)孤立语、(二)粘着语、(三)屈折语、(四)复综语还有一种更宽泛的划分,即分为综合语和分析语两类。4.为什么说汉语是典型的孤立语?孤立语,也称词根语。孤立语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孤立语的词形态变化少,形态标记不丰富;其次,孤立语构词主要采用词根构词,或者词根单独成词,或者通过词根复合构词;第三,孤立语词与词的关系主要通过语序和虚词的语法手段实现。汉语完全符合上述特征。5.屈折语和粘着语在语言结构上的差异有哪些表现?屈折语也用附加语素表示语法意义,但是和粘着语相比有不同之处:⑴屈折语不是一素一义,屈折语中的附加语素可以表示多种不同的语法意义。例如英语中的“-s”可以表示数,也可以表示人称、时、体。⑵屈折语的词根和附加语素结合紧密。屈折语的附加语素只有和特定的词根结合,才能表示确定的语法意义。⑶屈折语中一种语法意义可以用不同的语法形式表示。例如英语中的复数语法意义可以用附加的方法实现,也可以用内部屈折的方式实现。6.根据语法意义表达方式的分类有哪些?表达语法意义的语法形式不同必须了语言结构特征的差异,比较语言学按照表达语法意义的语法形式从形态的角度给语言进行了分类,主要有四种类型:(一)孤立语、(二)粘着语、(三)屈折语、(四)复综语。67 7.综合语一般使用哪些语法手段?综合语主要使用综合性语法手段,例如附加、内部屈折、重叠、异根、重音等,表示词与词之间的语法关系。8.分析语一般使用哪些语法手段?分析语主要运用分析性语法手段,例如语序、辅助词等,表示词与词之间的语法关系。9.如何理解英语是分析语?语序和辅助词不同形成不同的语法关系,是分析语的标志。现代英语的语序和辅助词也会形成不同的语法关系,主要使用分析性手段。第五节思考与练习1.语法发展演变的总体趋势是什么?为什么是这样?(一)语法的发展演变都是缓慢的语法发展演变表现为成分的发展、结构的变化、语法意义、语法范畴的消长等几个方面,但是不论是哪个方面的发展都是缓慢的。英语发展过程中性范畴的消失,双数范畴的消失,汉语内部屈折构词等都是经过很长的历史阶段才实现的。语法发展演变之所以是缓慢的,首先就因为它是语法的基础之一。语言的稳定首先在语法结构的稳定性表现出来。其次,最根本的原因,语言是为交际服务的,如果语法发生突变,就不能再用于交际。(二)语法的发展是不断趋近完善类化使语法趋简,异化使语法趋繁,但是不论是向简单方向发展,还是向复杂方向变化,最后都是使语法向完善的目标趋近,都是使语言更加适合人类交际。(三)语法和语言其他要素协调发展语言的各个要素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紧密联系,一个要素的发展变化往往引起其他要素的发展和变化。所以各个要素之间是一种协调发展的关系。例如汉语中很多原来的实词在虚化为词缀后,在词汇、语音方面都发生相应的变化,如“头”,虚化为词缀后,首先在词汇方面表现为附加构词,在语音方面,“头”变为轻声。2.语法发展演变的表现有哪些?语法是语言中最稳定的部分,它比语音、词汇等要素变化都慢。语言的稳固性主要是由语法的稳固性所决定的。但语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处于缓慢的演变之中。现代语言的语法结构是千百年逐步发展演变的结果。语法的发展变化主要表现在组合规则、聚合规则发展演变上。3.组合规则的演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举例说明。67 组合规则的发展主要表现为语序的变化。例如在上古汉语中有宾语前置现象,疑问代词作宾语和人称代词在否定句中作宾语,它们的位置都在动词前。汉代以后,这种前置的代词宾语才逐渐移到动词后面来。4.聚合规则的演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举例说明。聚合规则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形态的改变、语法范畴的消长和词类的发展等方面。原始印欧语形态极为丰富,据拟测,名词有三个性、三个数、八个格的变化,因而有性、数、格的语法范畴。而现代英语名词的“性”范畴已消失,“数”范畴只有单复数的对立,双数已经消失;“格”只有表生物的名词还存在属格的形式“—s”,其他名词和形容词都没有格的变化了。词类的发展在很多语言中都发生过。古汉语的名词、形容词、数词可以做动词用,例如“佗脉之”“范增数目项王”中的“脉”“目”都可以做动词用。5.什么是类化?类化的作用有哪些?类化也叫“类推”,即用某一种形式把表示同一语法意义的不同形式统一起来的过程。类推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它可以使一些不规则的形式规则化。例如英语动词的过去式和过去分词存在着许多不规则的变化,由于类推的作用,有些变得规则化了,或者出现规则和不规则并存的局面。类化减少了表示同一语法意义的语法形式,使语法形式趋于统一、规整化。6.什么是异化?异化有哪些作用?异化就是原来用同一种手段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后来为了互相区别而改用不同的手段,这种形式上的分化就叫异化。异化增加了表示语法意义的语法形式,使语法形式的内容更加丰富。7.怎样表述类化和异化的关系?类化和异化都是语法发展演变的表现形态,类化减少了表示同一语法意义的语法形式,使语法形式趋于统一、规整化;异化增加了表示语法意义的语法形式,使语法形式的内容更加丰富。8.虚化和类化、异化相比,有何特点?虚化,也叫语法化。虚化侧重意义的转化,类化、异化侧重语法形式。9.语法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⑴并存原则;⑵歧变原则;⑶择一原则;⑷保持原则;⑸降类原则;⑹语形滞后原则第七章语用学第一节思考与练习1.什么是语用学?语用学是研究语言使用及其规律的学科。2.哲学对语用学的产生有哪些作用?哲学为语用学的理论建构奠定了理论基础。哲学研究的中心课题发生了两次重要的转向。哲学本体论研究“存在是什么,世界的本质是什么”67 。后来本体论向认识论转变,认识论研究“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人的认识的来源、途径、能力、限制”,认识论转到了近代的语言论(语言性转向)。语言论研究主体间的交流和传达(intersubjectivity)。哲学研究语言是为了研究“存在”。他们认为,研究语言可以澄清一些由于滥用语言而造成的哲学问题。一旦澄清了语言,哲学问题自然迎刃而解。他们讨论语言问题,推动了语言学特别是语用学的学科发展,为语言学(其中包括语用学)提供了理论营养,也直接为语用学提供了一些重要的分析单元。哲学的“语言性转向”,以词语的意义为中心,客观上推动了语用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3.语义学和语用学都研究意义,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差异是什么?语用学与语义学都是研究意义的语言学的分支学科,但二者的侧重各有不同。语义学主要研究词语的字面意义,脱离语境。语用学是在语境的基础上研究交际中的语用含义。4.简述语用学和修辞学的关系。修辞学与语用学都关注语言使用问题,但是它们的研究角度、研究内容等方面还是有差异的。修辞行为就是语言交际中对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要素的选择活动,所以修辞学主要是从表达角度进行研究。语用学的研究也涉及语言要素的选择问题,但语用学是从表达和理解两个角度,对这个动态的交际过程进行整体研究。所以语用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要大于修辞学。修辞的研究也涉及适应题旨情境的问题,而语用学牵涉到的语言外要素更加广泛,它和社会文化背景、语言心理、美学情趣等要素紧密相关。此外,修辞学建构的理论基础远没有语用学丰富。语用学与哲学、逻辑学、语义学等学科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语用学的理论基础也促成了它有广泛的分支学科,而修辞学在这方面是不可相比的。5.参阅课外文献,说明语用学在国内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一)国外语用学的形成与发展语用学的形成一般认为是在20世纪20年代。当时因为发现并关注了一些长期为语言学家所忽视或有意回避的问题,开拓了理解和解释语言意义的途径,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但还没有出现“语用学”这个学科名称。20世纪30年代后期,美国哲学家查尔斯·莫里斯(CharlesMorris)在其所著的《符号理论基础》一书中把符号学分为语形学、语义学和语用学三个部分,首先使用了“语用学”这个术语。此后,语用学研究受到逻辑学和哲学的影响,主要是在逻辑学和哲学的范围内进行。语用学进入成熟阶段,是在20世纪70年代。1977年荷兰正式出版发行了《语用学杂志》,标志语用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得到了确认。20世纪80年代以后,语用学得到了长足发展。1983年,莱文森(StephenC.Levinson)的《语用学》和利奇的《语用学原则》出版。1985年9月在意大利召开了国际语用学研讨会,1986年初成立了国际语用学会,确定《语用学杂志》《语用学和其他学科》为国际语用学会的学术刊物。学会的成立、会刊的确立和学术成果的出现以及学科队伍的形成,说明语用学在这个阶段开始走向成熟并得到充分发展。(二)中国语用学的形成与发展在我国,语用观早在刘勰的《文心雕龙》中就有体现,涉及语用含义、语用原则、语用策略、篇章连接等问题。但没有建立起语用学学科。自胡壮麟1980年在《国外语言学》介绍“语用学”67 以来,这门新兴的语言学科引起国内语言学界的重视。所以中国语用学的形成一般认为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语用学前期的研究因为受到国外语用学影响,带上一些外来色彩,研究的独立性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即使如此,这一时期国内出现了诸如何自然、何兆熊、钱冠连、索振羽、姜望琪、左思民等研究语用学的专家学者,出版了《语用学教程》《汉语语用学》《认知语用学》等一批著作,各级各类刊物发表了大量语用学研究成果。进入21世纪以来,语用学在中国的研究表现出三个方面的特点:首先是研究的本土化受到重视,结合汉语实际的研究成果逐渐增多;其次是研究更加深入,范围扩大;第三是出现了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态势,出现了认知语用学、形式语用学、教学语用学、临床语用学等许多分支学科。6.语用学当下已经形成了较多的下位学科,其分类角度有哪些?举例说明。从研究视角和研究目的出发,可以把语用学分为形式语用学、描写语用学和应用语用学三个下位学科。⑴形式语用学是语用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研究语用的形式和范畴,语用形式化最恰当的方法,从意义与文化、语言与逻辑、语言行为与模式等方面探索语言在人类活动中的表现。形式语用学的代表如蒙塔古的语用研究。⑵描写语用学是语用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描写语用学着力对各种语用现象进行详细描写,主要研究人们来自经验的有关自然语言的应用原则,分析自然语言如何同语言环境相关联。⑶语用研究和理解话语有关的所有领域结合形成的分支学科,一般称为应用语用学。这些领域包括文学、修辞学以及应用语言学等诸多方面的研究,例如语言教学、人机对话和人工智能、语用对比等方面的研究。7.描写语用学的基本观点是什么?参阅课外文献,说明中国的描写语用学研究概况。描写语用学在20世纪70年代得到迅速发展。其基本观点是:语用角度和音位学、句法学、语义学一样,是描写和解释语言现象不可缺少的一个角度,而且有些语言现象只有从语用学角度进行描写和解释才是最佳的;语用学在解释某些语言现象时比语义学更加简单、充分;句子的基本意义和交际中使用者实际要表达的意义往往是有距离的,语用学可以帮助听话人在理解时弥合这段距离;语境因素能使听话人对话语做不同的理解,并使句子的功能类型发生变化。8.应用语言学的研究内容有哪些?主要有语言教学、人机对话和人工智能、语用对比等方面的研究。第二节思考与练习1.什么是言语行为理论?简述其发展过程。言语行为理论是第一个完整的重要语用学理论。其创始人是奥斯汀,后继者塞尔。言语行为理论讨论的是言与行、说话与做事的关系。2.“我根本没有去过”“明天必须把语言学概论作业交上来”“我非常不喜欢你这样对我”“我宣布2009级新生入学典礼现在开始”,上述行事行为各属于哪一种类型,各自的要点是什么?67 ⑴断言这一类的行事要点是说话人担保某事是这样的,所说的命题是真的。从词语到世界,即先有事实,再用词语去描述它。⑵指令指令类的行事要点是要听话人做某事,命题内容是听话人将做某事。⑶表达这一类的行事要点是表达真诚条件所标明的说话人对命题内容涉及的事态所抱的态度,也就是说话人的心理状态。⑷宣告宣告类的行事要点是要改变所提到的实体的现状。3.举例说明如何撤销会话含义。会话含义是在一定语言环境下,透过字面意义表达出来的隐含意义。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话语原来所具有的会话含义可以消失。例如:a1你不戴眼镜的时候很漂亮。B?a2你戴眼镜的时候同样漂亮。在这组对话中,b往往会把a1的话理解为“戴眼镜的时候不漂亮”,也就是说可能有这样的会话含义,就传达了语用含义。但是因为b直接回答了a1的问题,通过字面意义就可以理解,语用含义就被取消了。a1的补充部分a2就使原来的会话含义“戴眼镜的时候不漂亮”撤销。4.“该生组织能力比较强,在同学中有一定的威信和凝聚力”,请设置相应语言环境,说明特殊会话含义产生的过程。可以设计为针对某一特定方向的推荐信。5.会话含义在语境中能够分化同一词语的不同含义,请设置相应的语言环境分化“打”的含义。例如“打毛衣”“打篮球”“打的”“给车打蜡”等。6.“请您告诉我去科技中心怎么走”。“我不知道”。用会话原则理论分析上面的一组对话。符合了合作原则中的质量、关联和方式准则。答话人不知道怎么走,因此不说不真实、缺乏证据的话,回答与问题直接相关,同时又非常简单明了。7.阅读相关书目,分析并说明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的关系。礼貌原则和合作原则是互相补益的关系。首先,礼貌原则是对合作原则的补充。合作原则在语言交际中起到调节说话内容的作用,使交际双方在合作的基础上进行交际。礼貌原则具有更高一层的调节作用,它维护了交际双方的平等的地位和交际者之间友善的关系,使交际得以顺利进行,同时也保证了交际效果的最大化。在实际的交际中,为了维护礼貌原则可以违反合作原则。其次,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合作原则可以表现得比礼貌原则更加突出。合作原则的突出源于信息突出的需要。在有些交际环境下,受特定交际目的制约,交际参与者把信息的传递看作高于一切的需求时,就会最大限度地遵守合作原则,而把对礼貌的考虑放在次要的地位。亲密朋友之间逆耳的忠言,情急情形下的直言都是这样的表现。67 8.礼貌原则有没有绝对的区分原则或区分标准?请设计交际场景加以分析。没有绝对的区分原则或区分标准。礼貌原则在运用时要注意语境的约束性、礼貌的级别、礼貌的语用悖论。例如当被人称赞自己时,往往要违反一致准则而遵守谦虚准则。9.礼貌的基本准则有哪些?礼貌原则包括六条准则和十二条次准则。①得体准则减少表达有损于他人的观点,主要用于指使和宣布。包括两条次准则:a尽量少让别人吃亏。b尽量多使别人受益。②慷慨准则减少表达利己的观点,主要用于指使和宣布。包括两条次准则:a尽量少使自己受益。b尽量多让自己吃亏。③赞扬准则减少表达对他人的贬损,多用于表情和表态。包括两条次准则:a尽量少贬低别人。b尽量多赞扬别人。④谦虚准则减少对自己的夸耀,多用于表情和表态。包括两条次准则:a尽量少赞誉自己。b尽量多贬低自己。⑤一致准则减少自己与别人在观点上的分歧,多用于阐述,包括两条次准则:a尽量减少双方的分歧。b尽量增加双方的一致。⑥同情准则减少自己与他人在情感上的对立,多用于阐述。包括两条次准则:a尽量减少对方的反感。b尽量增加对方的同情。10.转移话题可能违反哪些会话准则?请举例加以说明。⑴违反质量准则。例如:A:你明天能参加我的生日晚会么?B:明天我有会议。B没有直接回答能或不能,而选择了委婉拒绝。⑵违反相关准则。例如:A:你去哪儿?B:天气不错啊。B不想告诉A自己的出行,因此回答了与问题无关的答案。第三节67 思考与练习1.“他办公室的东西是小李拿走的吗?””不是,是小张拿走的”。用预设理论分析句子中的焦点和预设。语义预设是从语句的意义或者命题的真假来考察或定义预设。语义预设以言语片断自身作为一个判断,从这一判断中逻辑地推出另一个判断并使这种判断之间符合一定的条件。这时,后一个判断就被认为是前一个判断的预设。语用预设是关于言语活动或命题态度的预设。一般表述为:存在话语S和S",只有当命题S’为交际双方共知时才是恰当的,则S在语用上预设S"。焦点:小李、小张预设:他办公室少了东西。2.阅读相关文献,说明莱文森对预设触发语的研究。莱文森列出了十三个类型,即确指描述语(Johnsaw/didn’tseethemanwithtwoheads.)、叙实谓词、蕴涵动词(Johnmanaged/didn’tmanagetoopenthedoor.)、改变状态动词(Johnstopped/didn’tstopbeatinghiswife.)、反复词语(Theflyingsaucercame/didn’tcomeagain.)、判断动词(Agathaaccused/didn’taccuseIanofplagiarism.)、时间从句(WhileChomskywasrevolutionizinglinguistics,therestofsocialsciencewas/wasn’tasleep.)、分裂句(Itwas/wasn’tHenrythatkissedRosie.)、隐性分裂句(Linguisticswas/wasn’tinventedbyChomsky)、比较和对照句(MariannecalledAdolphamalechauvinist,andthenHEinsultedHER.)、非限定性定语从句(TheProto—Harrappans,whoflourished2800—2650B.C.,were/werenotgreattemplebuilders.)、反事实条件句(IfHannibalhadonlyhadtwelvemoreelephants,theRomancelanguageswould/wouldnotthisdayexist.)、疑问句(IsthereaprofessoroflinguisticsatMIT?)。3.预设可以撤销吗?举例说明。对预设的传统研究认为,预设的特点之一就是其可撤消性。这种可撤消性是语用推理的共同特点。预设的撤销有两个途径:一是上下文的制约。如果把原话置于原来的上下文中,原来的预设就可能消失。二是否定共知。当共同认知的真实性被否定时,预设也就消失了。4.阅读相关文献,思考指示、指称、指别之间的关系。指别(deixis)源于希腊语,意思是pointing或indicating,表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指示副词等成分的一种功能。语用学术语,是一种依赖语境的指称。指称(reference):具有指别功能的成分所指的对象:说话人、说话时间、说话地点等,随语境要素而变化。语义学术语。指示(deixis):言语交际活动中交际各方理解所谈及的人物、事件、过程等与语境相联系的现象,反映话语和语境之间的关系。语用学术语,简单地说,就是指词语和语境的关系(如代词的所指)。5.67 人称指别成分可以分为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从指称对象数量的角度可以分为单数意义和多数意义,在使用中有没有跨人称和跨数量的使用现象?若有,这样使用有什么作用。有。例如在科技论中经常出现“我们认为……”“我们的结论是……”,“我们”是表多数意义的人称,这里实际上仅指一个人,人称跨数量的使用显得更加客观、。又如“这个人性格内向,少言寡语,你问他十句,他就答你一句。”“你”是第二人称,实际上指“我”,属于跨人称使用,可以拉近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距离。6.学习指别理论,思考“这样、那样”可不可以做指别成分,为什么?有观点认为,指别成分是就名词词组中的指示词语说的,与代词不同,代词是称代性的。有一部分代词可以做指别成分,如“这只猫”中的“这”,而“这是你的”中的“这”是称代性的。“这样、那样”只有称代功能,不能做指别成分。7.参阅课外文献,说明指别、指示、指称、指谓之间的关系。指别(deixis)源于希腊语,意思是pointing或indicating,表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指示副词等成分的一种功能。语用学术语,是一种依赖语境的指称。指称(reference):具有指别功能的成分所指的对象:说话人、说话时间、说话地点等,随语境要素而变化。语义学术语。指示(deixis):言语交际活动中交际各方理解所谈及的人物、事件、过程等与语境相联系的现象,反映话语和语境之间的关系。语用学术语,简单地说,就是指词语和语境的关系(如代词的所指)。指谓(denote)是哲学术语,侧重于词语的外延。可以理解为指某一专有名词用来指称某一特定对象的语言现象。如:“达尔文”(Darwin)指英国19世纪的伟大科学家,进化论的创立者。8.结合汉语使用实际情况,说明汉语的指别成分有哪些。你是否同意书中的说法?除了书中列举的类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指别成分?若有请举例说明。汉语指别成分主要可以分为时间指别成分(如:今天、前、从去年)、空间指别成分(如:这里、在桌子上)、人称指别成分(如:我、这、这些)、语篇指别成分(如:上回书、上文、前一部分、但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和事物指别成分(如:它、这些、这些个)。另外还有数量指别成分,如:第一、头等、四个。9.什么是明示?举例说明。“明示”是交际过程的一个方面。明示是对说话人而言的,说话人通过某种使听话人“显映的”方式进行编码、表达意图。所谓“明示”,就是指说话人“明确地向听话人表示意图的一种行为”,如果听话人能明了说话人所作的明示行为,那么我们就说这种明示行为便是向听话人显映的。明示行为可以是语言的,也可以是非语言的。例如:A和B在办公室里谈论某事,A很讨厌C,看到C进来,就向B努努嘴,或轻声地对她说,“C来了”。这里,A有可能通过努嘴或话语提醒B不要再说了。A的努嘴动作和话语都是明示的行为,他通过努嘴这个动作或话语行为向B表明了他的意图。67 10.参阅相关文献,说明关联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其基本观点如何。关联理论的形成与发展:⑴1979年,威尔逊在《现代语言学—乔姆斯基革命的成果》中首次披露关联性思想的一些内容,并强调关联性概念在任何语用解读理论中都将发挥中心作用。这是斯波伯和威尔逊第一次尝试提出关联理论。⑵1981年,威尔逊和斯波伯提出用关联原则统括格赖斯的合作原则及其各项准则。⑶1982年,斯波伯和威尔逊发表了《理解理论中的相互知识与关联性》。⑷1986年斯波伯和威尔逊出版《关联性—交际与认知》。分别讨论“交际”“推理”“关联性”“语言交际的一些问题”问题。这些标志其关联理论进入成熟阶段。关联理论的基本观点包括三个方面:⑴明示推理交际观:交际不仅涉及编码、解码,而且涉及推理。听话人不仅要明白词语的一般意义,更要明白说话人此时此地运用这些词语的特殊意义。“明示”和“推理”是交际过程的两个方面。⑵关联性的定义:①当,且仅当,一个设想在某语境中具有语境效应时,它才在该语境中有关联。②当,且仅当,一个设想在某一时刻,在某人可及的一种或多种语境中具有关联性时,它才在当时跟该个体有关联。③当,且仅当,某种现象所表明的一个或多个认识跟某人有关联,该现象才跟他有关联。⑶关联原则:任何明示性的交际行为都意味着本交际行为所传递的假设,具有最佳关联性。第四节思考与练习1.参阅相关文献,简要说明霍恩二原则提出的理论基础。格莱斯会话准则和齐波夫(Zipf)省力原则。省力原则或称经济原则,最早由美国学者GeorgeKingsleyZipf于1949年提出,Zipf试图用省力原则来解释人类社会的一切现象,省力原则不仅给语言学以很深的启示,同时它对信息学、计算机科学、经济学等诸多其它学科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Zipf是这样来解释省力原则的:第一,省力是一种平均量。一个人一生要经历很多事情,他在一件事情上的省力可能导致在另一件事情上的费力。反过来,在一件事情上的费力,又可能导致在另一件事情上的省力。第二,这只是一种概率而已。一个人不可能事先绝对地肯定某种方法一定能让他省力,他只能有一个大概的估计。省力原则具体应用到语言学领域中,认为有两股既相互矛盾而又相互影响的力量,一股是“统一的力量”,或者叫“说话人经济原则”。这股力量是以简化为目的的,即说话人希望自己说得尽可能少,最理想的情况是能用一个声音来表达一切意义,以减少自己编码时的困难。另一股力量是“分化的力量”,或者叫“听话人经济原则”。这是和第一股力量相反的,以反歧义为目的的力量。根据这条原则,听话人希望说话人尽可能说得多,最好是每一种意义都只能由一种表达方式来表示,以减少自己解码时的困难。语言活动要有效地进行,须在这两股力量之间达到一种平衡。67 2.霍恩二原则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其对格莱斯的理论有何发展?Q原则(基于听话人):要使你的话语充分(比较数量准则第一条)能说多少就说多少(以R原则为条件)R原则(基于说话人):要使你的话语只是必需的(比较关系准则、数量准则第二条次则合方式准则)不说多于所要求说的话(以Q原则为条件)对格莱斯理论的发展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将原理论的四个准则压缩为数量和关系两个原则。二是提出了语用分工理论。3.结合或设计交际实例,说明霍恩二原则的使用。霍恩二原则就是引导人们从最小极限化的表达形式中得到最大极限化的内容。霍恩提出语用分工的概念即数量原则是关于内容的,要提供充足的信息;而关系原则是关于形式的,说话人要采用最小的形式。如果有相应的无标记表达式时使用了有标记表达式,就会被解释成要传递有标记信息。例如:她有钱。根据关系原则,“有”隐含了“有很多”,因此“她有钱。”这句话就具有了“她很富有”的会话含意。4.莱文森的三原则对格莱斯的理论做了哪些修正?在莱文森的三原则中,数量原则和信息原则分别来自格赖斯的数量准则的第一次则和第二次则。根据莱文森的观点,就现时的交谈目的而言,提供过多的信息本身就是不相关联的,因此格莱斯数量原则的第二次则所要求的效果可以通过其第三准则“关联准则”来取得。格莱斯的方式准则基本保留为“方式原则”,并把各个原则都分为“说论人准则”和“听话人推论”两个部分。5.莱文森的三原则与格莱斯的四准则是什么样的关系?莱文森的“三原则”与格莱斯的“四准则”之间具有渊源关系。莱文森的“三原则”是在格莱斯的“四准则”基础上并对其进行进一步的修正和增补的,是对格氏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在莱文森的三原则中,数量原则和信息原则分别来自格赖斯的数量准则的第一次则和第二次则。根据莱文森的观点,就现时的交谈目的而言,提供过多的信息本身就是不相关联的,因此格莱斯数量原则的第二次则所要求的效果可以通过其第三准则“关联准则”来取得。格莱斯的方式准则基本保留为“方式原则”,并把各个原则都分为“说论人准则”和“听话人推论”两个部分。6.结合或设计交际实例,说明莱文森三原则的使用次序。当数量原则、信息原则和方式原则有矛盾时,这三个原则的运用次序是数量原则>方式原则>信息原则,即⑴符合“霍恩等级关系”的表达方式实行量原则的推导先于信息原则的推导;⑵其余情况则由信息原则得出特定的理解,除非提供足量的信息违反信息原则;⑶67 并存两个意义相同的表达形式,一个有标记,一个无标记;无标记的由信息原则推导其会话含义,有标记的由方式原则推导出无法应用恰当的信息原则推导出来的含义。⑷在数量原则里,小句含义(clausalimplicature)的推导先于等级含义(scalarimplicature)的推导。7.霍恩、莱文森的理论对格莱斯的修正表现在哪些方面?⑴霍恩Q原则源于格莱斯的数量准则第一条次则,R原则源于关系准则,但内容更加宽泛。⑵霍恩把格赖斯的方式准则分到Q原则和R原则当中,还认为Q原则和R原则之间的区分是形式是否简短,有无标记形式。在他看来,量和关系两原则(Grice的两条准则)是互为条件的。⑶格赖斯的第一条数量准则是“使你的话语如(交谈的当前目的)所要求的那样信息充分”,莱文森将它重新解释为“数量原则”,并对内容做了改动。8.简述霍恩二原则的形成与发展。霍恩原则的Q原则是在格赖斯的质量和数量原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推广,R原则也是在关系原则上发展扩大的,但还包括了第二数量原则和简短次则。他是从听话和说话人两方面来考虑分析,双方都希望自己能省力,即听话人听到最充分的言语,说话人说最少的话。在违反Q原则的基础上,产生会话含义。霍恩的结论是:我们特别清楚的看到,一个表达式的文体自然性跟它的相对短小简单以及用于定型情形之间的对应关系(Horn1984:31)。Levinson批评Horn的语用分工过于宽泛(甚至一些语例混淆了量原则和方式原则/准则),缺乏含义推理机制和中介。9.参阅相关文献,说明霍恩二原则、莱文森三原则的优势。⑴霍恩二原则表现出一定的解释力,尤其是语用分工论。⑵Grice的“四准则”主要是研究特殊会话含义,是以违反“四准则”中的一个或多个准则,再结合语境而推导出话语的特殊会话含意,而对一般会话含义却不注重,其中包括故意违反量的准则、质的准则、相关准则和方式准则而推导出的特殊会话含义。而对于一般会话含义研究甚少。Levinson的三原则既注重特殊会话含义,更注重一般会话含义,其“三原则”中数量原则和信息原则推导出来的都是一般会话含义。⑶格氏理论过于概括化和抽象化,而Levinson的理论则较具体化。Levinson在其原则中,则给出了较为具体的概念,如数量原则中引入了数理逻辑的方法,即荷恩等级关系,指出“强项蕴涵弱项,弱项否定强项”。另外,Levinson还规定,当数量原则、信息原则和方式原则有矛盾时,这三个原则的运用次序是:数量原则>方式原则>信息原则。⑷Grice的合作原则解释了会话含义的存在,但并未建构会话含义的理性推导机制:而Levinson则对会话含义推导的可能性作了详细说明。Levinson的语用推导较Grice的更具体、详细和理牲。10.参阅相关文献,说明霍恩二原则、莱文森三原则的缺陷。霍恩二原则的缺陷:第一,理论整体过于宽泛,未能明确会话含意的推导机制与中介基础;第二,语用分工理论可以被看作是“有标记”和“无标记”这一传统功能学派核心概念的变体,有旧瓶新酒之嫌疑。第三,更为致命的是,“67 通常表达”和“异常表达”之间的区别似乎与数量原则没有关系,将其划入方式原则更为合理。莱文森三原则的缺陷:第一没有涉及质量准则;第二,信息原则过于简单,难以解释复杂的情况。第八章语言的发展第一节思考与练习1.简述马克思主义语言起源学说的基本内容。⑴语言是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一同产生的。首先,自然环境的变化迫使古代类人猿改变营巢而居的生存方式,他们从树上移居到地面,为满足生存的需要,他们集群而居,结队觅食。其次,劳动使类人猿的手脚有了分工,他们逐渐利用前肢获取必要的生活资料,利用后肢直立行走,这迈出了从猿到人转变的关键一步。再次,类人猿在劳动过程中逐渐学会了使用劳动工具,这也为后来制造工具奠定了基础。另外,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这一人类特有的劳动标志促使了思维的产生,思维的产生客观上又促进了作为人类交际工具的语言的产生。⑵劳动为语言的产生提供了需要与可能。首先,在共同的劳动中,人类的祖先们渐渐感到需要彼此交换一些对事物的看法,彼此交换对劳动方法的建议,这时人类的祖先要想达到协作的目的必须用语言进行交际。劳动提供了产生语言的需要。其次,劳动不仅决定了人类创造语言的需要,还为语言的产生提供了可能。①劳动促进了人类发音器官的改进,使原始人能够具备语言所必须的声音材料。②劳动锻炼和完善了人类的听觉器官。③劳动促进了思维的产生,使语言所必需的意义要素产生。2.试述其他动物不能掌握语言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在于其他动物不会劳动,缺乏语言产生的需要和可能。3.有人认为,婴儿由不会说话到学会说话是语言的产生过程。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错误。语言的起源首先要研究的是人类从什么时候和怎样开始说话的。也就是说人类是怎样在什么条件下创造了语言和什么时候开始运用语言的。原始人类本身并不具备说话能力,也没有语言可学,更谈不上学习语言的环境,他们的语言形成只能通过不断地改善自身的条件和所处的环境。婴儿与原始人类的情况完全不同。4.谈谈你对语言起源研究的看法。⑴语言的起源问题是语言学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是阐明语言的本质特征和发展特征的必要前提。⑵语言既然是人类特有的符号系统,是社会的交际工具,其起源的研究便应当与人类起源和社会起源的研究密切联系起来。只有将语言产生的诱因、形成的条件、决定因素、形成过程同人类的形成、社会的产生问题联系起来进行研究,才有可能弄清语言是如何产生的。这是研究语言起源问题的正确途径,遵循这个途径,才会得到比较理想的研究成果。67 第二节思考与练习1.为什么说社会发展是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语言作为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它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社会的发展成为语言的基本条件。社会发展是语言发展的基础,这是由语言的社会本质决定的。⑴社会的进步推动语言的发展;⑵社会的分化和统一推动语言的分化和统一;⑶社会之间的接触推动语言的发展;⑷社会推动思维的发展,而思维的发展又给语言一定的影响。2.举例说明语言要素的相互影响促进语言的发展。⑴语言某个要素内部各个因素互相影响。例如现代汉语的“红”和“白”虽有一定的联系(例如“红白喜事”),但并非相反或成对,当“红”发展出“象征革命”意义时,“白”也发展出“象征反动”意义,例如“红军”“白军”等。在这个意义上,“红”和“白”成了一对反义词,这是词汇体系内部各个因素相互影响的例证。⑵语言各要素间相互影响。语言各要素间是相互联系和制约的,它们的发展变化是一环扣一环的,其中一个要素发生变化,也会影响其他要素发生变化,局部变化也会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①读音的变化也能引起词汇的变化。例如古代汉语单音节词占优势,单音节词之间互相都有区别,“机—基”“交—骄”“尖—艰”等每个词的读音都是不同的,后来由于浊音清化、辅音韵尾消失等变化,语音趋向简化,同音词大量增加,使语音符号的区别性逐渐模糊,给交际带来了困难。为了解决这一困难,汉语中出现了大量的双音节词,例如“基本”“机能”“交际”“骄傲”“尖锐”“艰巨”等。②语音的变化引起了词汇体系的变化,词汇的变化又带来语法的变化。随着双音节词的产生,一个词内部两个成分之间的关系又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轻音、儿化、变调,某些实词的词缀化(初,第,老,子,儿,头等)和派生词构词规则等,这又是词汇变化引起语音、语法的变化,从而使汉语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语言系统就是在这些组成要素的不断矛盾和解决的过程中发展着。③语义的变化也会影响到语法上的变化,例如汉语的“着”“了”“过”原来都是实词,但后来它们的词义虚化,由实词变成了虚词。3.语言发展为什么是渐变的?语言发展的渐变性首先是语言的本质特点所决定的,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存在于不间断的使用当中,不可能处于经常的变动之中,如果一种语言突然出现或消失,人们的交际就无法适应这种改变。4.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哪些方面?第一,不同语言或方言的发展速度是不一致的。这在亲属语言或方言的发展中表现得较明显,例如英语和德语都是从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发展来的,原先都属于综合语。但现代英语却具有分析语特征,主要靠语序和虚词表达语法意义;而德语还属于综合语。同一语言现象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地区也可以是不同的,它在有的地区是这样变,有的地区是那样变,有的地区不变,因而产生了方言的差别,例如同样在[i][y]前的[k][ts],在北京话里变成[tf67 ],广州话则不变,而苏州是[k]变[tf],[ts]不变。这是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在不同语言或方言的表现。第二,语言各要素发展是不平衡的。在语言的各组成要素中,词汇的发展最快,因为词汇是较直接地与社会各个方面的活动联系在一起,与人类的认识活动联系在一起,因此社会的变化、人的认识的更新,都随时在语言词汇中得到反映,它处于经常的变动之中。语音的变化是比较缓慢的。一方面是由于语音不像词汇那样与社会和客观事物有直接联系,另一方面还因为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它的变化往往涉及到许多语言单位,所以语音不会随着词汇的迅速发展而发生系统的变化。但语音系统本身仍在经常调整,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习惯的改变。语法的发展则更慢,语法作为语言的组织规则具有高度概括性。语法中每一规则的变化都牵扯到无数具体的句子、词组和词的结构,因此语法是不可能也不适宜于经常的变化的,它的稳定性比语音还要强。第三,某个语言要素内部发展不平衡。语言词汇变化是很快的,发展最快的是一般词汇,其基本词汇却是相当稳定的,不容易发生变化。5.语言自我调节功能的成因和作用是什么?语言的自我调节功能,是指语言在发展过程中本身有一套调节内在的各种关系的功能。语言之所以具有自我调节的功能,就是因为它是人类的交际工具。如果语言僵化静止不变,就很难满足社会和人类对于它的多方面的要求。其功能表现为:首先,语言的自我调节功能具有能产性,能够不断地自我增殖—产生新的要素;其次,是它在变动中总能够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关系,约束着整个体系不要走向破产和毁灭。6.简述语言潜显理论的内容和作用。内容:显,指的是显现在表层的、现实的状态;潜,指的是潜藏在深层的、过去和将来可能出现的状态。在语言的潜显理论中,强调的是语言的动态本质,显性语言潜性化和潜性语言显性化是语言发展的最基本形式,潜性语言的大量存在,使语言具备自我调解功能,这是语言潜显理论的核心内容。作用:⑴潜显理论确定的新型的语言观是一种辩证的、动态的语言观,在现代语言学理论体系的建构和完善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它有助于我们重新科学地认识语言的本质,建立新的语言观。⑵对语言本质认识的深化和语言观的转变,必然导致语言研究视野的扩大和语言学理论系统的进一步充实。⑶展示了语言研究的无限生命力,从而有助于语言研究更自觉全面的开发语言资源,更有效地服务于人类社会。⑷语言潜显理论,不仅是现代语言学中的新型语言观,也是科学的方法论,在推动和促进语言学的高层次科学化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⑸在语言应用与实践等领域也有积极的作用。它可以科学地揭示语言发展规律,预测语言走向。第三节思考与练习1.语言分化的原因是什么?结果有哪些?67 社会的分化必然导致语言的分化。言分化可以形成两种结果:方言和亲属语言。2.请结合自身所处的语言环境谈一谈社会方言在语音、语义、词汇、语法上的特点。社会方言指生活在同一社会的人们由于性别、年龄、职业、社会地位以及受教育的程度的差别而形成的不同群体所使用的语言,它是在全民语言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全民语言的社会变体。对于大学生而言,主要考虑其自身特点来谈其社会方言在语音、语义、词汇、语法上的特点。3.地域性方言与社会性方言有哪些区别?首先,确定的范围不同。地域性方言是以地区上的分布定范围的,在同一个区域内,一般只有一种地域性方言,这种地域性方言在这一区域内是全民性的;社会性方言不是按地区来划分的,在同一个区域内,可以有很多种不同的社会性方言,这些不同的社会性方言只给自己阶级、阶层、社团、行业服务,不为全社会服务,不具有全民性。其次,表现的特点不同。地域性方言的特点表现在语音、语义、词汇、语法各方面,特别表现在语音方面;而社会性方言的特点基本上表现在一般词汇方面,即在词汇方面有些特殊的词语。这些词语往往只有一组或几组,不涉及词汇的其他方面,特别是没有虚词。再次,发展的方向不同。地域性方言在结构方面有自己的语音系统、基本词汇和语法构造,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展成为独立的语言;社会性方言没有特殊的语音系统,基本词汇和语法构造,只在一般词汇方面有某些特点,没有自己的语法和基本词汇,它只限于集团内部使用,与集团外交际时仍然使用全民语言,所以社会性方言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发展成为独立的语言。4.什么是亲属语言?举例说明其形成过程。从同一种语言中分化出来的几种语言叫做亲属语言。例如拉丁语随着罗马帝国的解体,它的各个方言就逐步转变为后来的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罗马尼亚语等独立的语言。这些语言之间是从同一种语言拉丁语分化出来的,他们就是亲属语言。5.世界语言有哪些谱系分类?世界语言按照亲属关系可分为汉藏语系、印欧语系、乌拉尔语系、阿尔泰语系、非亚语系、高加索语系、科依桑语系、南岛语系、南亚语系、尼罗—撒哈拉语系、尼日尔—科尔多凡语系、达罗毗荼语系及其他一些语群和语言。6.语言的谱系分类和语言结构类型各自分类依据的标准是什么?同系属的语言在结构类型上是不是一定相同?为什么?语言的谱系分类标准是语言之间的亲属关系,语言结构类型分类标准是语法形式的形态差别。不一定。因为语言是不断发展演变的,有些语言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其他结构类型的语言的影响很大,而与来源语言的关系越来越远,结构差别越来越大。67 第四节思考与练习1.什么是共同语?共同语与国语有何区别?一个统一的社会一定要求有一个全社会统一的语言,以作为各地区人民之间的共同的交际工具。这种统一的语言就是民族共同语,简称为共同语。在多民族的国家中,往往出现一种供不同民族交际时共同使用的语言,叫国语。共同语与国语的区别在于前者以民族作为范围,后者以国家为范围。2.什么是基础方言?什么样的方言可以作为基础方言?共同语建立的基础就是基础方言。在同一语言的诸方言中,究竟哪种方言成为基础方言,主要决定于客观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人口等方面的条件。如汉语中的北方方言成为基础方言主要是政治的原因。伦敦方言成为英吉利共同语的基础方言就是由于经济上的原因。3.简述世界语的特点。首先,简单易学。世界语兼采印欧诸语言的词汇和语法,加以简单划一,与自然语言有密切的关系,模拟自然语言,没有矫揉造作感,很容易掌握,特别是懂印欧语的人更容易掌握。其次,逻辑性、科学性强,表现力丰富。世界语是在自然语言的基础上构成的,同时又对自然语言进行再加工,结构更合理,科学性更强,其语法规则十六条,无一例外,合乎逻辑规律,便于掌握,词汇构成富有弹性,足以产生丰富的词汇。第五节思考与练习1.语言借用表现在哪些方面?⑴词语的借用。被借用的词一般称作外来词,又叫借词,例如英语的state、people、nation、army、enemy、war、battle、peace、soldier等都是借自法语的;tea、silk等是借自汉语的。这些大大丰富了英语的词汇。⑵语音成分借用。主要表现为增加新的音位和音节。例如壮语原来没有央元音[ə],但由于吸收了汉语的“革命”“特别”“道德”等词后,现在也有了[ə]这个央元音。⑶语法构造借用。例如我国有些少数民族语言借用了汉语的一些虚词,例如侗语就吸收了汉语的结构助词“的”以及介词“比”“连”“为”等。2.以实例区分外来词、意译词和仿译词。外来词:博客、可口可乐、克隆、景气、引渡。意译词:青霉素、电话、电子邮件。访译词:黑板(blackboard)、蜜月(honeymoon)、足球(football)3.什么是双语现象?它在语言融合过程中有什么作用?67 双语现象指的是在一个统一的社会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成为全民的交际工具的语言现象。又叫语言的兼用。双语现象是各个国家各个地区不同程度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更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普遍特征,它是出现在融合过程中的重要现象,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统一为一种语言必须经过的阶段,但是双语现象不一定就意味着语言的统一,如果失去了共存的条件,双语现象也会消失。但不管怎样,语言的融合是于双语现象为先导的。4.简述语言混合的两种现象。语言间相互影响在借用的基础上加深加广,产生一种语言,其音义系统至少是两种以上语言的混合。这就是语言的混合。这种现象产生的语言叫混合语。最典型的混合语是皮钦语(pidgin)和克里奥耳语(creole)。皮钦语是当地人同外国人打交道过程中一种变了形的外语。这种变形首先起因于外来者,他们为了使当地人明白自己的意思,常常在语言上做出让步,简化自己的语言,加入一些当地语言的成分,于是这种变形的外语就成为当地人模仿的范例,另一方面,当地人在掌握这种外语时,会受到自己语言中语音、语法规则和表达习惯的干扰,又对它进行相应的改变,而这些改变又被外来者所接受,最后,双方仿佛在语言上达成了一种协议,产生了一种大家能够接受的交际工具,所以,皮钦语是当地人没有学好的外语,是外语在当地语言的影响下出现的变种。皮钦语的特点之一在于它是一定场合使用的特殊语言,没有人把它当作母语来使用。但在一定的条件下,它也可能被社会采用作为主要的交际工具,由孩子作为母语来学习,在这种情况下,皮钦语就变成了克里奥尔语。皮钦语一旦升格为克里奥尔语,就会从多方面扩大词汇,扩充语法构造,迅速发展丰富起来,最后,可能和其他语言变得一样完备。第六节思考与练习1.什么是语言规划?为什么要进行语言规划?语言规划又叫语言建设,或语言计划,一般指某个政府或社会团体为了解决在语言应用中出现的问题有计划有组织地对语言文字进行各种调整和管理的总称。⑴语言规划在政治上的作用表现在确定语言地位,协调语言关系,保障人民语言权利,强化国家统一意识,从而有利于国家统一,增进民族团结,促进社会进步,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⑵语言规划对促进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发展有重要作用。⑶语言的规范化、标准化,使语言文字规范、好用,从而增强语言的社会功能,提高交际效率和工作效率,适应社会生活不断发展变化的需要。⑷语言规划可以对语言的历史变化产生积极影响,使语言结构本身更加规范、精密,更适合现代社会的需要,并向符合语言使用者利益的方向发展。2.民族语言政策主要有哪些内容?⑴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在处理公共事务中,少数民族语言是否平等地享有同主体民族语言相同的地位和法律效力,这是如何对待少数民族语言的一个根本问题,也是民族语言政策中最重要的内容。⑵67 少数民族的语言教育。少数民族的语言教育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少数民族是否有接受本民族语言教育的权利;二是少数民族在各级教育机构中使用哪一种语言来接受教育。3.论述民族共同语的推广在当前社会有何现实意义?民族共同语就是全民族共同使用的语言,是超越地域界限的一种全民族共同的交际工具。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的标准形式就是普通话。要建成信息化的社会,就必须提高全民的教育水准,而要提高全民的教育水准,就必须使全民都能掌握民族共同语。否则,现代化和信息化将只是一纸空文。改革除了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之外,还要改革落后的语言状况和语言观念。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发展民族共同语,因为语言文字的现代化、规范化和标准化,也是国家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前提。可以说,民族共同语的推广,是国家统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标志与条件。4.以实例说明推广民族共同语的必要性。⑴民族共同语的推广作为语言文字本体规划最重要的工作在世界各个国家都给予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①工业革命以后,西欧国家和北美都把普及教育和推广共同语作为国家文化建设的基础工作。西欧和北美较早地形成并且普及了标准的共同语。共同语是现代教育的血液,共同语的普及推动了教育的进步,而教育的进步则推动了西欧和北美国家的现代化。②日本的共同语的推广工作也很有借鉴意义。日本的国语,原来以京都话为标准,迁都东京以后,东京话作为民族共同语。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仅仅二十年的时间就普及了以东京话为标准的国语,并做到了在学校和一切公共场所讲国语,可见,共同语的推广工作在一个国家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⑵我国的民族共同语推广工作是相当漫长而曲折的。汉民族共同语在春秋时代就有了,当时人们把它称其为雅言,明代改称为官话,官话是明代以来形成的通行较广的北方话。清末民初,称为国语。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召开了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确定把汉民族共同语称为普通话,主张向全国大力推广,会后经各方研究,确定汉民族共同语的三项标准含义,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自此以后,推广共同语工作进入了新的时期,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我们同时必须认识到,在我国全面推广和普及普通话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由于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语言、方言纷繁复杂,文化教育普及不够,人们综合素质不够高,国内统一市场还不够发达,推广普通话的工作任重而道远,还需做许多艰苦、扎实的工作,并且要长期坚持下去。5.阐释语言规范化与语言发展的关系。⑴语言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所以语言中经常会产生一些新的成分和用法。语言规划化就是要把那些符合语言发展规律的新成分、新用法肯定下来并加以推广,对那些不符合语言发展规律并且难以被公众接受的成分和用法,根据规范化的要求加以剔除,从而为共同语确定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标准,并用这些标准去引导人们的语言使用。⑵语言规范化的目的是为了使语言更健康地发展、提高交际效率,而不是限制语言的发展。在语言规范化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新的成分和用法在社会公众的使用情况。67 ⑶语言的规范化不是一个强制性的过程,而是一个通过倡导、宣传来引导社会公众自觉遵守的过程。语言规范化必须跟上语言发展的步伐。第九章语言学的应用第一节思考与练习1.有人说语言教学是语言理论的最为直接的运用,你是怎么认为的?语言教学是语言学知识最为直接的应用。一般来讲,语言教学中所涉及到的理论是语言学在实践中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体现的。外在表现形式就是语言理论的实际应用过程和所取得的效果。作为拥有语言学知识的教师,时刻都在运用语言学知识来发现和解决教学中的一切问题。2.简谈母语教育的现代化和“国学热”的关系。教育现代化,就是用现代先进教育思想和科学技术武装人们,使教育思想观念,教育内容、方法与手段以及校舍与设备,逐步提高到现代的世界先进水平,培养出适应参与国际经济竞争和综合国力竞争的新型劳动者和高素质人才的过程。具体包括教育观念现代化、教育内容现代化、教育装备现代化、师资队伍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等。对于中国来说,母语教育现代化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内容上侧重的是汉语,观念、装备、师资以及管理等多方面配合。国学热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学习的热潮。从内容上来讲,不仅是语言,还有中国传统的文化、观念等等。如果能够运用现代化的观念、技术和管理等来进行国学教育,可以达到促进的作用,但国学并不等于中国母语教育。3.以实例分析偏误分析和中介语之间的关系。中介语(interlanguage)是第二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概念,它主要是指语言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与母语和目标语都不同的个人独特的语言,或者说是没有学到家的目标语,它不断地在母语和目标语之间游移,处于一种动态性状态。对偏误的研究,近年来成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热点问题。偏误的类型包括词、句子和语篇等方面偏误。偏误分析的理论基础是中介语理论,特别是错误产生具有系统性。偏误产生的机制在于母语在向目标迁移过程中所出现的系统性语言错误。例如日本学生造出的句子:星期四我们有汉语试验。出现偏误的原因是因为日语的“试验”兼有汉语“试验”和“考试”两个意思。4.应用偏误分析的方法分析下面句子哪些有偏误,哪些没有。(1)他回家的时候,在这地方来了一个农民。(2)在北京最有名的饭店是北京饭店。(3)有的坐在椅子,有的散步,有的聊天,有的下棋。(4)有的人在公园打太极拳或跳芭蕾舞,有的人在马路上(练)长跑等等。⑴有。介词“在”应在句首,引介时间状语。⑵有。介词“在”冗余。⑶有。“在椅子”缺少方位词“上”。介词“在”与方位短语组合作补语。⑷有。连词“或”表示选择关系,主语表示罗列,不对应。67 5.盲聋哑语言文字教学中所体现的字母文字的借鉴的意义有哪些?中国古代就有“康熙盲字”,属于编码性质。以后有出现“心目克明”盲字,为拼音制。他们都借鉴布莱尔盲文浮雕六点制,但六十三个字符意义安排有所不同。“康熙盲字”利用它编排数码以表示音节。后面两者遵照用其声母,此外或者形同,或者单一字符表示汉语的韵母,构成双拼制。从使用字符数目来看三种汉语盲字方案都是双拼制,反映汉语拼音的特点。由此,我们认为应该大力推广《汉语拼音方案》。第二节思考与练习1.根据教材介绍简述自然语言信息处理所需要的语言理论。⑴形式语言理论。⑵句法分析理论⑶语义学理论⑷语音学理论⑸词汇学理论另外,还涉及词汇功能语法、功能合一语法、广义词组结构语法、中心词驱动的词组结构语法、语法和配价语法、格语法、定子句语法和蒙太古语法等一些语言学理论。2.对现在语言文字信息处理成果,你认为还有怎样的发展空间。从我国语言文字信息处理所取得的成果来看,已经走过了由字—词(分词、词性的自动标注)—词组—句子输出这样一个过程。当今自然语言信息处理已经步入“句”的研究阶段。以后可以深入的篇章阶段。3.关于语言文字信息处理需要研究的问题,除教材中已经举出的,谈谈你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民族语言文字的信息处理问题。中国境内民族比较多,民族语言的书写形式与汉字字符差别比较大,如何提高民族语言文字的信息处理效率,研制民族语言文字数据库等等。4.以”Flyingplanewasdangerous.”和“连鲁迅都不知道”为例,说明自然语言信息处理中需要的语言学理论和歧义对其的影响。“Flyingplanewasdangerous.”歧义的原因在于plane的施动性和受动不明确,如果plane是施动者,则相当于“飞行中的飞机对其他物体来说是危险的”,如果plane是受动者,相当于“飞行中的飞机处于危险中,易被其他物体撞击和伤害”。“连鲁迅都不知道”这种格式中产生歧义的原因在于鲁迅的施动性和受动(自动或非自动)性问题。如果鲁迅是施动者,则相当于“鲁迅不知道某事”;鲁迅是受动者,则相当于“某人不知道鲁迅这个人”。人脑可以通过语境和语义来消除歧义,但计算机无法达到。67 制约和提供语境的办法是消除计算机信息处理时的有效办法。制约和提供语境都是利用句法和语义条件,排除不能满足语境或条件语句从而达到理想的效果。可见,自然语言信息处理中需要语义学理论和句法分析理论的支持。第三节思考与练习1.谈谈传媒语言在各领域的应用与影响。传媒语言包括报刊、广播电视、网络以及广告语言等。其中广播电视(也包括报刊)作为大众传媒的主要工具,在社会中主要扮演“传播”者的作用。同时有声语言是广播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广播电视承载着信息传播和语言传播的双重使命。因特网的出现使得信息的传播速度大大提高,网络语言的研究日益得到关注。网络语言一般具有创新性、经济性、形象性、诙谐性和粗俗化等特点,但网络新闻标题语言却具有语法结构的简约性、省略性;词汇选择上的缩略语、新词语的使用;修辞手法的大胆运用;口语化趋势较为明显等。广告语言的简洁、艺术、夸张、构思精巧(有的带有地域性)却不失幽默、夹带一定的修辞手段的运用以达到情感诉求特点,在刺激消费者或鼓舞宣传者上起到鲜明的效果。媒体语言的影响力,指的是媒体对社会语言生活发挥作用的大小。不同媒体对大众的影响力是不同的。报刊主要是通过书面语的形式从视觉的角度来影响读者,广播电视主要通过有声(口语)的形式或书面的形式(广告)来影响大众,近些年的网络通过书面可视文字、声音这里图片、视频等,通过比广播电视更为开放的形式来影响大众。近些来的因特网的广泛普及,网络语言作为传媒语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广告语言具有一定的宣传性,商业广告语言有具有夸张、虚假性的特点对于吸引和刺激消费者的感官并达到促使其消费的影响力,如超市和商场的海报语言等。但(网络新闻语言和广告语言等)作为传媒语言的影响力远没有广播电视语言典型和影响力的巨大。因此,广播电视无疑是集权威性和社会亲和力于一体“强势媒体”,它对社会语言生活的影响是巨大的、无可比拟的。2.通过对人名、地名语言研究,说说语言应用的意义。以人名、地名中的语言文字、文化等为研究对象的学科被称为人名、地名学。人名学指的是研究人名产生发展的规律、人名的结构及其社会功能和地理分布的学科。人名一般是由有限音节组成符号系统。语音和指称意义之间是约定俗成的关系,因此人名具有语言符号的基本性质。人名是伴随人类社会发展而出现的,它与人类的语言、历史、文化、社会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有时一个时期的人名可以记录这个时期的历史、政治等状况,人名系统背后蕴藏着一个民族的信仰、习俗、价值观、审美观、社会心理、时代风貌、历史状况、社会发展等状态。地名学是研究地名的由来、语词构成、演变、分布规律、功能以及地名与自然和社会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地名也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但从地名的发展构成来看,有的是约定俗成的,有的则是有理据的。通过对地名产生、词语内部特征、名地之间关系和沿革演变的过程和结果进而来探讨来弄清地名的起源、发展和分布的一般性规律。通过地名语言分析和与地理景观相互关系的研究,对探索历史上的自然面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状况,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民族分布和迁徙以及方言、古语特征等可以提供有价值的资料。3.为什么语言翻译是对语言理论的直接应用?67 语言翻译是指将一种语言内容通过一定的手段和原则转换为另外一种语言内容的行为。翻译时候需要进行技巧的运用,如词义的选择、引申、褒贬。近些年,语言学界引进西方的语义场、义素理论,词汇意义越发引起人们的关注。翻译的三原则(信、达、雅)中“信”为首要原则。因此在翻译活动中,要关注一词多类、一词多义的现象。词义的基本义和引申义实际上就是一个词的内涵与外延,这些可以通过词义中的义项反映出来的。可见,语言翻译与语言理论关系密切,是对语言理论的直接运用。4.论述体态语和非语言交际的关系。体态语是一种非语言交际。这种非语言交际是通过身体发出的动作和部分表情传达信息完成交际需要的。体态语是非语言交际中主要的组成部分,此外的旗语、红绿灯、铁路专用语也是非语言交际的其他组成部分。5.简述体态语的几种基本形式和研究的意义。⑴情态语言。⑵动作语言。指人们身体的部位做出表现某种具体含义的动作符号,包括手、肩、臂、腰、腹、背、腿、足等动作,最典型的是手势语和姿态语。⑶空间语言。体态语研究是口语研究有力的补充和对比。尤其是手势语研究,对于语言习得研究非常有益。手势语的研究会给我们继续研究“有形”语言(非语言交际)提供有益的启示。另外,体态语研究有助于人际关系研究,指导成功人际交往。6.如今网络语言中常用来表达表情、感情的符号“笑脸、心、哭脸、摆手等”图片语言是属于纯粹的符号还是体态语的变化形式。可以举例说明。笑脸……摆手等图片属于体态语的变化形式。因为这些图片可以视为交际者动作、表情的体现,传达一定的交际信息。第十章文字学第一节思考与练习1.“文字是形、音、义三者的结合体。”对于这种看法,你如何评价?在记录语言时“字”的功能就是转换语言系统中的一个个最简单的要素:词、语素、音节或音素。但是,一种文字在记录某种语言时,它的“字”只可能主要与该语言系统的一种要素相对应:要么是词,要么是语素,要么是音节,要么是音素。笼统地说一切文字中的字都具有形、音、义的观点是不恰当的,至少不能把“义”一概理解为词的意义或语素的意义。形、音、义三方面,只有形是属于文字本身的,音和义都是属于语言的东西,而语言中音和义的结合又是十分复杂的。只有记录了语言的词或语素的文字体系的字才谈得上有形(字的形体)、音(词或语素的读音)、义(词或语素的意义)。只记录语言的音节或音素的文字就不可能有词或语素的意义。2.文字和语言有什么关系?67 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采用什么样的文字来记录一种语言和这种语言的特点有一定的关系。适应它所记录的语言,就能更好的辅助语言完成交际任务。文字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之后,又反作用于语言,对语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3.关于文字的作用,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一)文字突破了有声语言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扩大了语言交际的范围。(二)文字是人类积累知识的工具和传播科学的媒介。(三)文字导致了书面语的产生,促进了语言的规范发展。(四)文字是研究古代社会生活的绝好的材料,是文化的活化石。4.你是如何看待文字学和语言学的学科关系的?说明原因。文字学就是研究文字系统的科学。关于文字学的学科地位问题,主要涉及文字学与语言学的关系,而文字学与语言学的关系又涉及文字与语言的关系。对这个问题,主要有两种看法。一种看法认为:文字与语言不同,不是语言系统的构成要素,因此文字学和语言学不同,不是语言学的分支学科,而是和语言学平行的学科,就像语言学和文学一样。但是这两个学科的关系十分密切,所以经常并称为“语言文字学”。另一种看法认为: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两种形式,口头语言的形式是语音,书面语言的形式是文字。所以文字学是语言学的分支学科。不管理论上是否认为文字学是语言学的分支学科,实际上文字学的内容往往被包含在语言学的范围内。第二节思考与练习1.原始的记事方法有许多种,请简单介绍。并说明它们和文字产生的关系。⑴实物记事的方式有结绳、结珠和讯木等。其中结绳使用得比较普遍。如在绳上打结代表数字,每个单结表示“十”,每个双结表示“一百”等等。⑵图画记事,作为辅助性的交际手段,比实物记事大大前进了一步。人们利用各种线条和图形,可以对事物进行描摹,因而比实物记事简单、形象、明了。所以在古时候是一种重要的记事方法。从带有个人色彩的图画发展到符号性的文字是一个历史性的飞跃,也只有所有的语言成分都有固定的符号来表示时,文字才达到成熟的阶段,而这又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2.文字的发展大致有几个方向?情况如何?两个方向,一是表意文字,一是表音文字。⑴在公元前4000多年前,生活在西亚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民族,发明了一种文字,他们用象形的图形记录表示实物的词语,这种文字就是高度象形的古苏美尔文字。古埃及文字也是在图画文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根据使用场合的不同,它又分化出圣书体、僧侣体和大众体三种不同的字体。汉字是除了苏美尔楔形文字和古埃及文字以外影响最大,并且一直到今天还在使用的自源文字。三千多年来,汉字的字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汉字的性质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仍然是一种表意文字。67 ⑵文字的另外一个发展方向—表音文字,则起源于腓尼基人的创造。大约在公元前1300年左右,他们在借用古埃及文字来书写自己的语言过程中,第一次只采用表音符号而放弃了表意符号,这样就出现了不同于以往表意文字的辅音文字,也就是只写辅音音位不写元音音位的拼音文字。希腊字母产生于公元前10—9世纪,是在腓尼基字母的基础上增加元音字母,加以改造而成,是具有元音和辅音字母的书写符号系统,共有二十四个字母。拉丁字母产生于公元前7世纪左右,是罗马人在希腊字母的基础上,经过伊特拉斯坎字母的中介而创造的,最初有二十一个字母,后增加到二十六个。斯拉夫字母也是在希腊字母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腓尼基字母另一支发展方向最早出现的是希伯莱字母、阿拉马字母。后来由阿拉马字母又产生了粟特字母和阿拉伯字母。在粟特字母基础上产生了突厥语字母,其中重要的有古维吾尔字母。在古维吾尔文基础上又演变出蒙文字母、满文字母。在阿拉马字母基础上还产生了格鲁吉亚字母和亚美尼亚字母。南亚梵语的天城体字母也可能与阿拉马字母有关,印地文字母、孟加拉文字母和我国藏文字母也都是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第三节思考与练习1.举例说明文字的各种类型。⑴按照文字的来源,可以分为自源文字和借源文字。自源文字指独立发展起来的文字,文字的形体、体系都是自己独创的。汉字、埃及象形文字、楔形文字都是自源文字。借源文字指借用或参照其他文字的形体、体系建立起来的文字。现在世界上的文字大多是借源文字,文字的借用是非常普遍的现象。⑵按照字符和语言的音义关系来分类,可以分为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全部字符都是音符的文字是表音文字;表音文字也叫拼音文字,如:英语“run”。全部字符都是意符的文字是表意文字,如汉语“大”。表音文字根据字符所代表的语音单位,可以分为音节文字(日语的片假名)和音素文字(如英语),表意文字根据字符和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词语文字和语素文字。2.有人认为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你的看法如何?说明理由。全部字符都是意符的文字是表意文字。汉语的全部字符都是意符文字,所以汉字是表意体系文字。表意文字的字符既有表意符号,又有表音符号。一个字一般代表一个词或一个语素。例如“路”“月”“海”。有些字只代表一个音节,几个字合起来代表一个词或语素。例如“琵琶”“琥珀”“咖啡”“葡萄”“巧克力”“歇斯底里”等。世界上独立形成的古老文字体系都是表意文字,除了汉字以外,古苏美尔文字、古埃及文字、古玛雅文字也都是表意文字。但这些古老的文字都已经消亡,惟独汉字沿用至今,仍保留着表意文字的特征。由于词和语素都既有语音又有语义,所以表示词或语素的字一般都有字形、字音、字义三个要素。例如“月”“末”“休”“漂”“花”。只代表音节的字没有字义,只有字形和字音。例如“尴尬”“蟑螂”“尼龙”“加拿大”等。第四节67 思考与练习1.文字的改革有哪几种类型?文字改革有三种类型:在原有基础上的改进、字母体系的改换和文字类型的更换。⑴在原有基础上的改进是一种改良办法,多是正字法规则和字形的调整使文字在运用中更合理更方便,有利于学习和掌握。⑵字母体系的改换是指文字类型的性质不变,由一种字母体系改换成另一种字母体系。⑶文字类型的更换,主要是表意类型的文字换为表音类型的文字。2.简要介绍一下汉字改革的情况。汉民族用汉字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汉字不适应社会需要的方面也逐渐暴露出来。一百多年来,人们不断地进行汉字改革的研究,以新中国成立为界,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20世纪50年代,汉字改革研究有两个系统:一是汉语拼音运动,一是汉字简化运动。汉语拼音运动经历了切音字运动,注音字母运动,国语罗马字运动,拉丁化新文字运动,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未能取得最后的成功。建国前的汉字简化运动的目标是推行简体字。20世纪后50年,汉字改革工作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1954年12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成立。1985年12月,国务院把文字改革委员会改名为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并相继成立了各级地方性组织,保证了汉字改革工作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建国初期确定的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三大任务,经过广大语言文字工作者的努力,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简化汉字方面,国家先后正式公布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1955)、《汉字简化方案》(1956)、《简化字总表》(1964)。1986年,国家明令废止《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1977),并重新发表经过个别调整的《简化总字表》,作为简化字的规范。在推广普通话方面,1956年2月,国务院向全国发出《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制定了推普工作的十二字方针:“大力提倡,重点推行,逐步普及”。在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方面,1958年2月由全国人大批准推行的《汉语拼音方案》,是在过去各种方案的基础上形成的。公布之后,在给汉字注音、拼写普通话、编制索引以及计算机的汉语输入、存贮和输出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1982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决议采用汉语拼音作为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表明汉语拼音已在国际上确定了法定位置。1986年1月,国家教委和国家语委在北京联合召开了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确定了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和任务。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方针是:“贯彻执行国家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政策和法令,促进语言文字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继续推动语言文字改革工作,使语言文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更好的发挥作用。”当前语言文字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做好现代汉语规范化工作,大力推广和积极普及普通话;研究和整理现行汉字,制定各项有关标准;进一步推行《汉语拼音方案》,研究并解决实际使用中的有关问题;研究汉语汉字信息处理问题,参与鉴定有关成果;加强语言文字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作好社会调查和社会咨询、服务工作。”这次会议最重要的意义在于面对现代化建设和信息化时代的需要,调整和明确了现阶段语言文字工作的方向。在我国汉字改革的历史上,它将成为一座重要的里程碑。2000年10月31日67 ,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2001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这是我国第一部规范语言文字的法律,是我国语言文字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该法第三条明确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这就将我国长期实行的语言文字基本政策上升为法律。用法律形式保障普通话的推广和规范汉字的推行,将有利于规范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社会应用。3.文字规范化的内容包括哪些?文字规范化的内容包括字形规范、字音规范、字序规范、字符组合规范、标点规范和版面组合规范等。字形规范是规定标准的字形,废除异体字。字音规范是规定字的标准读音,消除异读字。字序规范是规定字的排列顺序,主要涉及汉字。用字规范是规定字的使用规范,对于汉字来说,主要包括规定繁体字的使用范围,确定人名、地名、译名的用字规范以及数字使用规则等。字符组合规范主要涉及拼音文字,包括大小写规则、分词书写、换行规范等。4.汉字与汉语相适应,从哪些方面能看出来?汉字和汉语相适应,主要是汉字的单音节形式和汉语的语素的单音节形式比较一致,用汉字记录汉语语素往往有一种对应的关系。汉字和汉语基本上相适应,表现在:第一,一个汉字代表音节,一个语素基本上也是一个音节,因此汉字和语素是相对应的,用汉字记录汉语语素非常合适。第二,汉语是没有形态变化的语言,语法意义、语法关系主要通过词序和虚词表示,而不像印欧语那样要用音素表示形态变化,所以汉语的特点决定了它用汉字记录是合适的。第三,汉字记录汉语可以非常有效地区别同音词。第四,汉字具有超时空特性,适应记录汉语的需要。汉字的超时空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认识:一是古今一致性比较强,二是具有沟通方言的特殊作用。5.汉字能否改革成拼音文字?谈谈你的看法。第一,文字必须适合它所记录的语言,汉字最适合汉语。第二,汉字与拼音文字各有长短。拼音文字适合记录音素、音节,不适合记录汉语这样的语言。第三,汉字与汉语形体分离,汉字不随语音的变化而变化。如果改革成拼音文字,会造成书面语割裂,方言会分化成不同的语言。第四,拼音文字不利于同音词分化。第五,拼音文字不利于继承中国古代文化遗产,尤其不利于继承书法艺术。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