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68.05 KB
  • 2022-04-22 13:36:08 发布

2016年保险业行业分析报告

  • 3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2016年保险业行业分析报告前言:过去四年我们的策略报告基本延续了统一的研究思路,从而维持行业研究的整体性和连贯性。保险行业是重资产行业,因此保险行业资产的周期调整相对经济波动具有滞后性,从而导致保险行业呈现后周期的特征。对于保险公司而言,利润对经营的影响远远小于现金流对经营的影响。按照企业规模和成立目的,我们将保险公司划分为五类: 1、综合类、规模型保险公司(国字头、平安、太保、泰康、阳光、新华等)第一类保险公司主要是成规模成气候的保险公司,经营理念和经营战略比较清晰,成立时间较早,过去20年积累了较大规模的资产,这类公司拥有庞大的保险资产,投资比较稳健,尤其注重保险资产的配置。2、银行类保险公司(建信、工银、农银、中邮等)第二类保险公司拥有强大的渠道和股东背景,过去三年保费增速较快,资产累积的速度较快。这类公司是未来比较有潜力上升到第一梯队的公司。缺点是渠道过于单一,个险渠道相对较弱。  3、平台类保险公司(安邦、华夏、生命、前海等)   第三类保险公司过去三年保费迅速增长,这类保险公司更加注重资本运作,对保费规模要求较高,对保险产品的价值要求不高。这类公司在投资方面比较抢眼,而产品以高现值、高收益、短期化为主,退保和现金流压力较大,对投资要求较高。因此一旦银保出现较大下滑,现金流压力就会增加,预计下半年这类公司对电商平台的需求很大。  4、合资类保险公司  第四类公司过去20年难见抢眼的公司脱颖而出,由于合资股东的限制,在国内发展较为缓慢,我们简单将这类公司定义为外国人在中国的PE投资。  5、中小中资保险公司  未来成长空间不清晰,能否做大做强更多取决于股东背景,我们认为未来这类保险公司的趋势是被收购或者转型为平台类公司。一、行业内企业发展的决定因素1、市场的需求如今,保险已是我国城市居民家庭重要的理财和保障措施之一。这巨大的消费潜力已经吸引众多国内外保险公司的关注。而加入世贸,意味着中国保险业要与国际保险市场全面接轨。而目前中国保险业的现状却不尽如人意,还存在诸多问题。本小组成员立足于中国保险行业的现状,探讨中国保险市场的需求及现状并给予分析,并对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试图为中国保险业的稳健发展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自1980年中国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保险行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据保监会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全年保险业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9784.1亿元,同比增长39.1%,是2002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其中,财产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2336.7亿元,同比增长17%;寿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6658.4亿元,同比增长49.2%;截止2008年末,中国保险市场主体由2007年的120家增加到130家,保险专业中介机构2445家,兼业代理机构136634家;保险业总资产3.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5.2%。保险行业在优化资产配置,化解投资运作风险,保障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保险市场的基本现状和存在问题中国保险业存在的问题 1.管理模式落后,经营机制陈旧。中国的保险业基本上还是计划经济时期的传统经营方式,重规模不重效益,贪大求全,专业性不强,缺乏客户至上的服务意识,没有高效的资金运营渠道和手段。  2.产品结构单一,缺乏产品开发体系。险种开发无论从速度、数量还是从质量上都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3.专业人才欠缺,而又不注重培训储备,势必会给未来的竞争带来被动。4.保险法规有待完善,虽然《保险法》己于1997年颁布,但原则性的东西多,细则性的东西少,在操作上尚有许多盲点,不能满足保险业稳定发展的需要。【2015年中国保险深度为3.59%】根据保监会和各省区政府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中国保险报数据中心初步测算出2015年中国大陆各省区保险密度与保险深度。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全国保险密度为1766.49元/人(271.77美元/人),同比增长19.44%;保险深度为3.59%,同比增长0.41个百分点。 从目前中国保险公司机构的分布而论,30家中外保险公司的总部基本上都设置在北京和中国沿海城市。保险公司分支机构虽然在大陆已普遍设立,但多数又集中在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城市,这就造成了保险市场发育不均衡性。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数据:可以看出多数人还是可以接收保险的从上面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保险 2、上市公司综合竞争力比较从表可以看出,我国保险行业发展还是竞争挺大的。除了中国人寿,其它的保险市场占有率都挺小的,因此,我认为,保险公司应该扩大市场占有率,增加人们对保险的认可程度。企业未来的盈利前景预测 我国保险市场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二十多年来取得了十分骄人的成绩,无论是市场规模、保险市场主体的数量,还是保险深度、保险密度;无论是保险中介市场的发展,还是保险对国民经济、对人民生产生活的影响,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近几年来,中国的保险市场却开始出现了一些值得思考的现象:一方面老百姓对保险的依赖度在提高,一方面对保险业的不满也在增加;一方面人民群众对保险的需求在增长,另一方面保险业的增长速度却在放缓,某些领域某些地区甚至出现了负增长,保险业的发展似乎遭遇到了新的困难。现在保险业正处于最好的发展时期。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给中国的国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持续稳定发展也给保险业的发展创造了十分难得的机遇。我国保险行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诚信缺失严重以前一直以为是保险营销员不诚信,其实这是少数,大多是我们的高管不诚信,特别是基层保险公司高管,对保险代理人员的承诺不兑现,对保险公司员工不诚信,高管们今天吃开办费,明天换单位,有的人一连一年换五个单位。对广大投保人的不诚信,主要表现在有些高管不承诺赔付,人情赔、惜赔很多,有部分公司高管们首先自己没有法律意识,对保险法尚不熟悉,就能做保险公司高管,真是笑话。(二)市场混乱,监管自律不到位当前,我国保险市场十分混乱,代理手续费混乱,回扣,商业贿赂,洗钱等在保险业内出现多,恶性竞争越来越突出,整个保险市场特别是代理人市场很乱,我国保险监管机构本身没有发挥出重大作用,监管很不到位,一是省级保监局人手少,管不过来,二来地市级行业协会自律由于诸多原因落实很难,行业自律要发挥作用有待时日。(三)民众保险意识不高买保险为了什么?有身价过亿的企业家,也有一般的工薪阶层,他们的回答大多简洁、干脆、直白---为了多赚钱。 一句“为了赚钱”,也许从另一个侧面揭示了眼下人们对保险的认识。这也是前几年中国股市一路上扬时,开户人数也随之一路暴增,基金一经推出即被一抢而空的背后原因。人们把自己在职场朝九晚五的辛苦所得,在剔除柴米油盐的开支后,拿出一部分满期希望又心情复杂的投入了他本不熟悉的虚拟经济领域。在经历了大起大落后,开始考虑稳健的投资方式,所以选择了短期的分红型保险,而忘记了保险真正存在的价值是保障,买保险就是为了保障。“保险是穷人才需要的东西,真正的富有者是不需要保险来保障的。”在业内,经常会有伙伴在开拓高端市场时听到这样的言论,让人哭笑不得,所以,高端保险本来是个很大的市场,但能在这个市场中站稳脚跟的却只在少数。其实,相比普通大众,成功人士肩负着更重的使命,要付出更多的心力,为社会、为行业、为公司员工、为家庭成员创造价值,理所当然应获得完善的保障。但之所以现在大家有这样的认识,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大家对保险的功用认识不清。保险并不只是穷人的保障工具,成功人士也同样需要。保险是什么?李嘉诚说:“保险就是后路。在春风得意时布好局,才能在四面楚歌时有条路。有钱时,钱不值钱;没钱时,人不值钱。要想让人永远值钱就必须让不值钱的钱变成值钱的钱。人寿保险恰能做到这一点!提早规划,提早安心。没有后顾之忧的人才能在事业上大展拳脚。”保险是给生命定价的唯一的可靠的方法。有些人跟我讨论说,保险形象不好。我就不爱听这话了,我说你告诉我,哪个行业形象好?教师形象好吗?现在好吗?偶尔体罚,偶尔性侵犯。医生形象好吗?偶尔拿红包,偶尔乱开药。政府公务员形象好吗?贪污受贿不干正事。(四)保费较高,险种少以香港AIA(友邦香港)的一款“进升危疾保障计划”和中国人寿的“国寿康宁终身重大疾病保险(2012 版)”为例来对比香港和内地的重疾险。AIA的产品涵盖了56中危疾(53钟严重疾病和3种非严重疾病),而国寿的产品涵盖了50中重大疾病(40种重大疾病和10种特种疾病)。虽然数量相差不是很多,但是根据其对疾病的定义来看,国寿的疾病限制条件多范围窄,保障力度和水平远不如AIA产品。AIA的这款产品的年交保费按投保时的投保年龄计算,并不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递增。以10万港元的基本保额来说的话,一个30岁的男性年交保费957港元并连续10年交清,而国寿的这款以79064元人民币(1港币=0.7906人民币换算)为保额,一位30岁的男性年交保费为4308元并连续10年交清。从这两组对比数据可以看出,香港的保费确实要比内地有吸引力,同样的保障,保费整整高了四倍多。国寿的这款产品在发生赔付时以订立保险合同时所确定的基本保险金额为上限,保额不具有时间价值;友邦的这款保险保额将在保单生效的首五个保单周年续保时自动增值,每年的增幅为主要保额的5%。AIA的产品包括三种非严重疾病,其赔付额分别为主要保额的10%、20%和50%;而国寿的产品中对特定疾病的赔付额都确定为保额的20%。(五)宣传不够,消费误区多很多时候看新闻,老是看到报道哪家公司误导消费者购买保险。怎么就没看到新闻在播报时报道说某某公司给哪户人家送救命钱(理赔款)。 曾问过一部分来办理保全业务的客户,你觉得保险怎么样?很大一部分人回答我朋友都说保险是骗人的。。我想说,保险,是保你赚钱的能力。马寅初博士说:“人寿保险不是保寿,是保护一个人的生产能力,这种能力因老、伤、死而灭失时,能用经济的力量来维持他的意思,所以保寿不是投机,不保寿确实真投机。我想说,如果媒体、政府多做一些正面宣传,让民众了解保障的意义。也许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人因看不起病而放弃治疗,不用报道那么因病致贫的新闻请求民众的捐款。在我们的政府还不能解决我们看病难、看病贵的时候,保险是保障自己、保障家人最好的工具。保险市场发展的基本趋势分析保险市场发展的基本趋势分析保险业的格局会不会因互联网而改变?听起来,这是一个没边没沿的设想,但今天,谁也不可否认互联网对保险业的影响和渗透正日益加剧,不管是众险企将网销作为一个新兴渠道大力打磨以期带动转型发展,还是那些“搅局”的互联网企业应用新的技术手段和互联网思维在网上“玩”保险,致力打造新保险王国,在网络经济时代下,新技术真的在给保险带来旺盛的生命力,虽然能在多大程度上拯救乏力的保费增长还有待检验,但技术引领创新的趋势是明朗的。在今天的保险买卖关系中,客户还只是个被动的接受者,保险公司有什么产品,客户只能挑选什么,而且大多时候的选择还不是客户主动做的,而更多是由销售人员推荐的。所以不可避免的,掌握更多主动权的经营者会以产品为中心,同时提升强化代理人的销售能力,而服务和客户关系维护也更多是基于销售的缘由,服务好了,关系维护好了,才会赢得客户的认可,增强与客户的粘性。所谓的“以客户为中心”其实还只是一个意愿和口号,在现有的环境下基本很难实现。 互联网有一个好处,可以通过这个系统进行不同的组合,满足个性化的需求。目前大公司、小公司在互联网销售的产品基本差不多,大部分互联网站都有一些价格上的比较,但是看不到关键的东西,那就是保险责任有没有差异,而且不同差异中可不可以筛选。我们的网络有没有费率分解的能力,无数个保险责任,能不能从商家处得到一目了然的答案?如果未来的第三方网站有一个很强大的精算团队,根据我所需要的风险进行量身定做,进行相应的产品开发,那么,它就不仅仅是一个价格的营销,二十保险风险的组合,在互联网上,消费者应该是真正的主导方,但是目前互联网保险销售中客户还不是主导方,而是被动的,要就要,不要就不要。最关键的是价格,从价格表中我判断不出来它是否符合我的需求,除特定的保障功能外,那些我不需要的就是不想花钱。这样一来,互联网保险和网上银行不一样,银行转账很简单,但是买保险尽管是个人行为,但是个人的选择权很大,随着市场开发的深入,第三方的网站如果能够把这个选择权的问题进行解决,那些具有刚性需求的保险产品在网上会掀起很大浪潮。但是目前刚性需求的产品能够在网上销售的,都是比较简单的,能够满足一般的基本需要,但在目前的状态下,互联网还是比较弱的,作为消费者,目前没有办法按照个人需要进行真正意义上的量身定作,既然没有办法实行量身订作,而且保险这种刚性需求的引导性和启发性的东西不一样,比如我在网上也买车险,我打开网站,我看第三方责任险的最高保额谁便宜。我们最担心的是怕撞人,自己的车开了三五年以后刮蹭无所谓,钱就花了。但要撞了人,麻烦就大  了。但是这种比较相对也有,但你再比较一下车损险的责任险概念很简单,但车损险遭遇的风险是不同,各有差异。 因此,无论是公司自建的网上平台,还是第三方网上平台,如何在个性化需求方面打开一个突破口至关重要,打开这个突破口就需要创新,倒逼新产品创新。这种创新产生将会带来很大的变革性的动力。能够在个性化的需求上进行突破,在费率分解上,各项保险责任在整个价格体系中,纯保费比例是多少,未来互联网保险如果不能解决这方面,将会很难。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几点建议(一)尽快建立独立的保险监管体系鉴于当前我国保险监督机构力量薄弱,保险公司众多,很多时候保监的监管依赖保险合行业协会,个人认为应该改变这种局面,保险行业协会与保监局应该分开经营,保险行业协会应当从保险公司层面出发探讨可行形式,而保监应该从客户利益方面出发共同寻求保险行业的发展道路。而不能将保险行业协会当做保监检查保险公司的工具,大部分时候只考虑对上,而忘记了为下服务。(二)适度拓宽保险资金的运用范围保险业的投资组合多元化是国际保险业进入资本市场的共同做法。如美国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保险公司就已经成为美国重要的投资机构之一,在中长期贷款市场上,保险公司为美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源源不断的资金来源。我国保险业由于受历史因素影响和外部环境的制约,保险投资渠道一直比较狭窄,投资金额很低,所以〈保险法〉对此缺点有具体措施。(三)增强保险业的抗风险能力 针对我国保险业存在的问题,我们有必要吸取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及早采取措施,努力做好市场风险的防范工作,一是要淡化保险公司的政府色彩,严格界定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的界限,将挂靠在政府机构下的保险公司关系转入行业分会,一方面避免保险市场的风险波及到社会保险事业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有效地防止非保险企业介人保险市场竞争,整顿保险市场秩序。二是要研究设立我国投保人保护基金制度,完善保险公司经营失败的处理机制,切实保护投保人利益,三是要对保险公司的业务和财务状况实行某种程度的公开,接受社会的监督。四是要建立科学的以偿付能力为核心的风险监测指标体系,加强对经营风险的早期预警,同时尽快引进国外保险公司的信用等级评级制度,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信用评估制度。五是要完善保险法规,加快制定与《保险法》相配套的行政法规和业务规章,将保险业纳入法制化轨道。保险是生活的哲学,生命的美学,是风险规划的科学,互助和谐的文化,是生活方式的艺术,让我们再生存的时候创造精彩,在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依然可以续写人生的辉煌。中国保险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是促进社会安定,保障人民生活水平稳定的中坚力量。新华社上海6月12日专电(记者王淑娟、吕冬)中国保监会主席项俊波12日表示,2015年全国实现保费收入2.4万亿元,行业总资产达到12.4万亿元,实现利润2824亿元。2016年以来,保险业发展继续呈现加速态势。  项俊波在“2016陆家嘴论坛”上指出,今年1月至4月,全国实现保费收入1.4万亿元,同比增长40%。可以说,保险业在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已经具备一定的实力和基础。   项俊波指出,接下来保险业总的思路是做到四个着力。一是着力优化保险供给,推动保险产品和服务升级,为消费者提供更全面、更贴心、更便捷的保险保障。顺应人民群众老有所养的期待,推动个人税收递延型保险落地,推动传统养老模式向医养转变。顺应人民群众病有所医的期待,大力发展商业健康保险,树立大健康的理念,推动保险业从单纯的报销向病前、病中、病后综合性的健康保障管理方向发展。  二是着力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围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独特优势,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加快发展科技保险、重大技术装备保险以及信用保证保险,化解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风险,推进融资模式和征信机制创新,助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三是着力补齐社会保障的短板,充分发挥保险的社会稳定器功能,把商业保险建成社会保障体制的重要支柱,成为政府改进公共服务、加强社会管理的有效工具。在服务精准上有所作为。有效避免一人得病全家致贫,防止脱贫以后一人得病全家返贫。目前,大病保险已实现全覆盖,保障人群超过9.2亿,使参保群众的大病报销比例普遍提高10个至15个百分点。 四是着力增强社会托底水平,为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为促进就业妥善安置下岗职工贡献力量。2015年,我国保险业新增从业人员180万人。今年,截至4月底保险业又新增从业人员56万人。保险业还可以通过发展养老社区、健康产业以及长期复利等保险业务提供大量就业岗位。项俊波表示,下一步将发挥保险行业优势,精准发力,不断深化保险改革创新,推进监管现代化建设,提升保险服务品质,持续增强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能力。过去10年行业发展状况10年弹指一挥间。在原中国保险学会会长罗忠敏看来,十六大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推进和完善,保险业发生了深刻变化。“从某种程度上说,过去10年,就是保险业实现飞跃的10年。”   从业20多年,从保险公司到地方保险监管官员、再到曾经的全国性保险学术团体的掌门人,过去10年来关乎保险业的大大小小的事件,在罗忠敏的记忆中仍然近在眼前。“10年的时间应该说不算短,但对保险业来说,变化实在太大了。”  事实上,10年来保险业变化之大,数字是最好的证明。  从保费收入来看,2002年全国保费收入仅为3053亿元,2011年已经达到1.43万亿元,是2002年的4.8倍,年均增长18.7%,保险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2011年,我国保费收入世界排名从第15位跃居第6位,比2002年上升了9位。我国保险市场已经跃上一个新的发展起点,成为全球重要的新兴保险市场。  从市场体系来看,2002年,全国只有57家保险公司;2011年,保险公司数量达到158家。其中,保险集团和控股公司10家,非寿险公司63家,人身险公司66家,专业再保险公司8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11家。从保险公司资本国别属性来看,中资保险公司98家,外资保险公司60家。2002年,全国专业保险中介机构262家,2011年达到2554家,其中,保险专业代理机构1823家,保险经纪机构416家,保险公司机构315家。  至此,我国保险市场已基本形成了多种组织形式、多种所有制并存,综合性公司与专业性公司、中资与外资保险公司共同发展、公平竞争的市场格局。  从资产规模来看,2002年,我国保险业总资产仅为6494.03亿元,2004年4月末,我国保险业总资产首次突破1万亿元。截至2011 年底,保险行业总资产达到6万亿元,是2002年的9.25倍,已经成为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说,十六大以来的10年,保险市场规模快速壮大,整体实力明显增强,是我国保险业历史性大发展的时期。“既是一个实现飞跃的10年,也是为实现新的腾飞打下基础的10年。”罗忠敏说。  在他看来,数字上的变化固然可喜,但更重要的是,过去的10年,基本奠定了商业保险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有地位。2006年,国务院23号文件《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发布,首次从“顶层设计”的高度明确了保险业的定位:保险具有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的功能,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是金融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当说,这标志着党和政府开始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看待保险行业,商业保险被看作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元素,也是完善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元素,现在各级地方党委、政府和社会各个方面对保险业重要性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罗忠敏说。  10年来,保险业主动置身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坚持“想全局、干本行,干好本行、服务全局”,发挥“推进器”和“稳定器”的作用,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索。  初步统计,仅在2002至2011年,保险业累计赔款和给付支出近2万亿元,平均每年赔付2000多亿元。截至2011 年,全国农业保险农作物承保面积从2003年的不足1亿亩增加到17亿亩。保险业受托管理各类医保基金105.5亿元,覆盖2475万人次,5家养老保险公司受托管理资产1376亿元,占企业年金法人受托业务的70%。目前,保险业共为全社会未来养老和健康积累准备金超过3.4万亿元。2011年,中国信保实现承保金额2538.9亿美元,全年服务客户数2万多家,其他保险公司也纷纷推出“小额贷款担保保险”“贷款人意外人身险”等产品,积极承担扩大出口、拉动内需、破解“融资难”和鼓励城乡居民创业的积极角色。  截至今年7月底,保险业资金运用余额6.1万亿元,其中债券投资2.7万亿元,证券投资基金和股票投资7444亿元。保险机构已成为债券市场第二大机构投资者和股票市场的重要机构投资者,为资本市场的发展改革提供了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促进了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协调发展。  “过去10年保险业是在跌宕起伏、坎坷当中往前行的,既取得很大的发展,也有很多经验教训。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保险业终于清楚地认识到,作为一个服务行业,只有立足于服务,通过服务才能带动行业的发展。如果服务水平上不去,行业地位再重要,功能作用再强大,都无法体现出来,行业发展的后劲就会大打折扣。” 罗忠敏说。  他认为,近年来可喜的一个变化就是,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都提出了“以服务带动销售”“以服务立业”“以服务打造形象”等理念,并在实践中逐步得到了体现。特别是今年以来,无论是监管部门还是市场主体,“抓服务”都被放在了首要的工作位置,这说明全行业已经深刻认识到了信誉风险潜在的危害性。  他还认为,过去10年来的发展,也使保险业深刻认识到了抓好行业发展的根本问题——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文化是灵魂,保险业未来的发展,从根本上讲要靠文化育人,靠文化立业。如果不用先进的文化来武装,就有可能导致行业偏离正确的发展方向。”“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一个保险大国,今后的目标就是向保险强国的迈进,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在过去10年发展的基础上,全面转变发展方式,提升中国保险业在国际上的核心竞争力,这将是保险业不得不面对并且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罗忠敏说。据了解,从中国保险学会会长岗位上退休以后,罗忠敏牵头主编了《中国保险业竞争力研究报告》,该报告已列入了国家蓝皮书系列,即将发布。“转型的艰难起步”,这是罗忠敏给这本书起的一个副标题。 利润状况在今年经济转型与下行压力加大、利率持续下行、资产荒加剧的判断下,绝大多数保险公司都下调了今年的保费目标和投资收益水平。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这或将是今年保险行业贯穿始终的主题。保监会日前发布一季度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保险行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1979.12亿元,同比增长42.18%,但受投资拖累,预计一季度保险业利润为389.36亿元,同比下降55.29%。事实上,对于2016年的业绩目标,记者从业内了解到,在今年经济转型与下行压力加大、利率持续下行、资产荒加剧的判断下,绝大多数保险公司都下调了今年的保费目标和投资收益水平。“虽然中国保险公司业绩有了不错的增长,但是估值却处于纪录低点,就我们所知,投资者的首要担忧在于险企能否负担得起负债成本。” 高华证券分析师李南指出。  保费首破万亿难挽利润颓势  如此前业内一致预期,今年“开门红”中保险业务充分显示出逆周期的特点。保监会数据显示,一季度,单季度原保险保费收入首次突破万亿元,保险市场增幅同比上升近21.81个百分点。其中财产险业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2154.40亿元,同比增长8.85%;寿险业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8459.28亿元,同比增长50.18%;普通寿险和健康险业务分别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5790.02亿元和1168.7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87.81%和79.23%。不过,保费的快速上涨并未抵挡住净利下滑的趋势。一季度,保险公司预计利润总额同比减少481.51亿元,其中产险公司预计利润总额133.77亿元,同比下降36.52%;寿险公司预计利润总额154.84亿元,同比下降72.56%;再保险公司预计利润总额14.90亿元,同比下降38.00%。 针对保费增而利润降的现象,保监会统计信息部统计管理处处长白云解释称,主要是受到宏观经济形势和资本市场波动影响,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下滑。而近日中国人寿(601628,股吧)也发布了业绩预减公告,预计2016年第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2015年同期减少55%至60%。2015年一季度国寿净利润为122.71亿元,照此测算,2016年一季度净利润介于49.08亿-55.22亿元之间。“净利润大幅负增长原因在于利率下行带来的投资收益减少,以及传统险准备金折现率假设下调带来的责任准备金增加,另外去年同期的净利润基数较高也是净利润减少的原因之一。”对此海通证券(600837,股吧)分析师孙婷表示。  权益投资收益减少超千亿 对于一季度投资收益率的显着下降,业内也有着充分的预期。“去年底基本上各家保险公司都已经调低了今年的预期投资收益水平。不仅资本市场收益率下行加大,实体经济投资回报率也在下降,我们资产配置的难度可想而知。”一位大型寿险公司资管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仅数据就可显示出保险资管的“压力山大”:截至3月底,10年期国债和国开债收益率降至2.84%和3.28%,AAA级10年期企业债收益率降至3.80%;1年期银行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从年初的4.7%降至3月末的4.2%;一季度权益市场波动剧烈,沪深300指数较去年末下跌13.8%。据保监会统计,截至一季度末,资金运用余额119942.74亿元,较年初增长7.29%,其中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合计占比14.03%,较年初下降1.15个百分点;资金运用收益共计1385.47亿元,资金运用平均收益率1.20%,同比下降1.03个百分点。这意味着,一季度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投资收益同比减少了超千亿元,这显然对当期预期利润的结果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李南看来,中国寿险公司的季度盈利往往波动极大,权益投资盯市冲击是最大的摇摆因素。据他测算,在过去5年中,季度盈利同比增速处在-439%至+333%的宽幅区间之中。 事实上,中国人寿2015年一季度实现投资收益383.86亿元,同比增长58.8%,总投资收益率7.67%,对此有分析师认为其中约40%来自于股票价差收入。相对今年一季度沪深300指数下跌13.8%,2015年一季度沪深300指数上涨了14.6%。“权益投资收益率的悬殊差异是造成盈利锐减55%-60%的主要原因。”李南指出,实际上中国人寿今年一季度的盈利同比降幅已较 2015年三、四季度74%、81%的降幅有所收窄,当时股指分别下跌28%和上涨17%。  而对于今年险企经营效益的总体预期,上述大型寿险公司资管负责人表示并不乐观,“投资收益同比下滑幅度或超过30%,行业平均投资收益率预计很难超过5%。”  那么,既然今年利润率的压缩已是大概率事件,中国保险公司是否最终难逃利差损?对此记者注意到,目前业界普遍认为尚未有证据显示保险行业近期将面临利差损。“新增负债的资金成本上升,但各公司差异显着。有别于部分在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前十年经历利差损的日本、中国台湾险企,在最终结局锁定之前,中国大陆保险公司仍有一个窗口期。”李南称。保险行业产品结构分析互联网保险以条款简单、费用小额的险种为主。因为此类保险产品易于标准化,消费者可在互联网上实现自助购买,且费用小额,消费者对其价格敏感度较低。互联网保险仍以财产险为主 具体险种而言,财产险相比人身险更易标准化,在互联网保险中占比较高,尤其是车险,是互联网保险中贡献最大的险种,2014年互联网车险保费收入占比56%。同时随着互联网渗透率的加深,人身险占比逐渐提升。其中,又以理财型的万能险为主,在互联网保险中保费占比24%。2014年我国互联网产品结构及占比  相关报告:中国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6-2022年中国互联网保险行业市场监测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保险行业价值链 中国传统的保险产业链虽然比较完整,但如何将潜在的保险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一直是摆在保险业面前的重大难题。  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保险公司逐步从规模竞争、价格竞争转向价值竞争、服务竞争。但这种因市场环境变迁做出的被动调整,不能从根本上改善保险公司的竞争地位。当前,缺乏价值链建设意识是中国保险行业的顽疾,主要表现为:资源和要素获取方式单一;价值链整体水平不高,协同优势发挥受到局限;管理效率低下,导致经营效益较差。  中国财产保险公司当前急迫待研的核心课题,就是如何在满足客户效用最大化的前提下,重新梳理并优化企业价值链条,清理价值产生为零的环节,堵塞价值流失的漏洞,强化价值增值的关键节点,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从而最大限度为客户创造价值。  中国财产保险市场经历了从寡头垄断到市场竞争的过程,但仍处于市场竞争的初级阶段,在此阶段中的粗放发展和薄弱管控,令保险公司价值链最大化偏离了价值;特别是自我补充资本金能力的不足,造成全行业效益低下。因此,构建好保险行业价值链,对中国保险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另一方面,如今的保险产业不再仅仅是一个企业与另一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早已演变成一条价值链与另外一条价值链的竞争;也不再仅仅是行业内部各价值链之间的竞争,而是升级为行业整体价值链与其他可替代行业价值链之间的竞争。可以说,价值链的竞争力,决定着保险行业的竞争优势;进一步说,价值链的管理能力,将逐步成为保险公司的核心竞争能力。  2006年,《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国十条”)颁布,针对保险业实际情况提出改善保险业发展环境的一系列重大举措,为保险行业价值链更好地渗透到国民经济各行各业提供了政策空间,有利于提升保险产业价值链的增值空间。  在政策环境方面,“国十条”明确提出,要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根据不同险种的性质,按照区别对待原则,对涉及国计民生的政策性保险业务,鼓励就税收优惠等进行探索。多年来,各级政府都为保险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客观环境,也为保险行业加强价值链条建设提供了更好的经济基础。  为了拓展保险行业新的价值链空间,中国保监会最近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产保险公司投资型保险业务管理的通知》、《关于保险资金运用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保险公司拓宽资金应用范围和运营管理渠道,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强保险资本自我补充能力,以提高公司承保能力和盈利能力。  对于具备条件的保险公司,中国保监会支持其通过重组、并购等方式,发展成为具国际竞争力的保险集团公司;同时,保监会也在稳步推进对保险公司实行综合经营试点,探索保险业与银行业、保险业与证券业之间更广领域和更深层次的合作。   构建产业价值链已成为保险行业建设的核心,是促进行业有序、高效发展的长期性和基础性工作。因此,必须从战略层面出发,将保险产业价值链建设纳入行业发展规划中统筹考虑,统一保险产业价值链条的建设方式和路径,明确不同主体在保险产业价值链条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高起点、高水平地推动保险产业链建设。保险行业在行业结构和价值量上的分布 中国保险企业整体实力近年持续走强,垄断竞争格局特征鲜明,且东部与中西部发展极不均衡。从保险公司的市场价值分析,人身险公司市场价值最大;保险集团公司次之;财险公司最低,但也最具发展潜力。从投资收益率角度看,市场价值大的保险公司由于可运用资金规模较大,在投资收益率上并无优势,即市场价值与投资收益率负相关。郝联峰林鹏辉任国良/文 近年来,中国保险业的发展总体不断向好。2011年,欧债危机和较低的利率环境对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情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保险行业经历了艰难的一年,全球保费收入下降了2.7%,国内保险行业也未能摆脱大市场的低迷态势。  2012 年,随着市场整体的缓和、政策的刺激,保险行业扭转了负增长的局面,但由于市场对于保险产品认知的调整,行业的发展速度放缓,以至保险深度有所下降,但保险密度的上升显示出人们对于保险行业认知的良性改观,行业的成长空间因此更加凸显。  2013年,保险业务增长平稳回升,全年实现保费收入1.72万亿元,同比增长11.2%,扭转了近几年业务增速连续下滑的态势。保险企业整体实力持续走强,保费规模全球排名第四,平安保险集团入选全球九家系统重要性保险机构。保险经营风险得到有效防范,妥善应对集中满期给付和退保高峰的冲击,个别地区集中退保风险得到有效处置。寿险费率市场化增强了市场活力,资金运用改革拓宽了投资渠道、优化了资产结构,全行业实现投资收益3658.3亿元,收益率5.04%,是近年最好水平。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在农业保险、责任保险、出口信用保险、大病保险和重大灾害保险等领域发挥积极作用。  然而,由于各家保险公司不论是在险种上、规模上,还是在保费收入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差异,因此,人们往往对保险公司的全貌缺乏了解,对不同保险公司之间的竞争格局更是莫衷一是。  保险公司经营的目标是价值最大化而非利润最大化。根据保险公司动态非线性一般均衡定价模型(InsuranceCompanyPricingModel,简称ICPM定价模型),在对中国全部保险公司(含保险集团公司、财险公司、寿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共146家)市场价值进行精确定价的基础上,基于保险公司市场价值视角下的中国保险市场竞争格局一览无余。  人身险公司市场价值最大   保险公司业务基本由财产险、人身险和投资三部分业务构成,其市场价值也主要来源于财险公司和人身险公司的价值贡献。保费收入是保险公司价值的核心,具体来说,人身险收入一直占据保费收入的最大组成部分,1999年1月至2014年6月平均占比为71.28%,2014年1-6月为68.47%。2013年全国保险业原保费收入1.72万亿元,同比增长11.2%。其中,人身保险业务原保费收入1.1万亿元,占比63.9%,同比增长8.4%。财产险业务原保费收入6212亿元,占比36.1%,同比增长16.5%。全国保险业原保险赔付支出6213亿元,同比增长31.7%;业务及管理费2460亿元,同比增长13.3%。2013年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7.69万亿元,同比增长12.2%。其中,保险公司银行存款2.26万亿元,同比增长-3.4%;投资5.42万亿元,同比增长20.3%。2013年末,保险业总资产8.29万亿元,同比增长12.7%;净资产8475亿元,同比增长7%。  从保险公司的市场价值分析,2013年12月31日,中国保险公司市场价值总计为2.8万亿元,到2014年6月31日,已上升至3.13万亿元。其中,人身险公司总体市场价值1.48万亿元,占保险公司市场价值的47.4%;财险公司总体市场价值0.47万亿元,占15.1%;人保集团、人寿集团、平安集团、再保集团、太保集团、太平集团、华泰集团、安邦集团、阳光集团和中华控股等十大保险集团的市场价值1.17万亿元,占37.5%。总起来看,人身险公司市场价值最大,保险集团公司次之,而财险公司市场价值占比最低,但也最具发展潜力。   呈垄断竞争格局  目前中国保险业的竞争呈现垄断格局。市场价值最高的前三大保险公司(或集团)的市场集中度(CR3)为34.3%,前五大保险公司的市场集中度(CR5)为46.4%,前十大保险公司的市场集中度(CR10)为64.6%,表明行业整体竞争度不足。  在财险方面,2014年市场价值排名前三、前五、前十大财险公司的市场价值占比分别为53.7%、62.3%和76.5%。财险行业的保险公司的市场价值集中度如此之高,也间接反映了这一行业以垄断竞争为主。  在人身险方面,经测算发现,前三、前五、前十大寿险公司的市场价值占整个寿险行业市场价值的比例分别为50.4%、62.4%、77.9%。总体来看,市场集中度维持在50%以上,说明寿险市场的整体竞争程度跟财险行业极为相似,垄断竞争特征明显。  另外,考察不同产权、不同业务属性下的市场价值分布情况发现,中资寿险和中资财险公司的数量和市场价值占比都具绝对优势,而合资寿险公司的数量也比较多,有27家,但是市场价值占比很小。外资财险公司的数量目前也达到17家,但是其总市值仅180亿元,在中国市场的竞争力还较弱。目前中国主要有3家合资财险公司,其市场价值之和也非常小,仅42亿元 决定投资策略 2016年我国保险行业全年资金运用收益率达7.56%左右,为08 年以来最高。近年来我国保险公司尤其是上市险企在资产配置斱面的理念更加成熟。预计固定收益转另类和权益投资趋势继续,投资收益率难超越2015年。固收资产配置斱面偏好低久期产品静待利率拐点。偿事代实施,股票投资将偏向主板股票和集中持股。海外资产配置在外汇额度放开之前难有突破。信用风险对于保险公司的影响不大,但仍需警示风险。保监会清理保险资管通道类业务,对保险资管影响甚微。中小保险公司频举牌趋势2016年下半年或将延续,但有所降温。  资本:偿事代1季度正式实施,大&美受益  “偿事代”监管模式对于规模大、运营好的保险公司来说较为有利,仍这一点上来说,大型上市险企基本符合。对于致力于冲规模的中小险企来说,在2016年前后,可能会有补充资本的需求。  热点问题探讨:我们对低利率环境下保险行业的发展情冴和上市公司转型保险行业进行了探讨,具体可参考我们的报告内容。  投资建议:  三因素分析来看:2016年保险行业投资收益率较高,带动今年保费收入仍将维持增势,但预计今年为拐点;保险行业投资收益理念渐趋成熟,预计2017年上市保险公司资产配置平稳,投资收益率将较2016年有所回落,但预计仍在5%以上;上市险企本身偿付能力充足,且偿事代的实施对大型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有提升,不极成影响今年保险投资的因素。我们认为今年保险行业可期待的政策主要是养老税延落地,将带来养老保险的快速增长。维持行业“强于大市”评级。   推荐关注三类公司:一是新华保险、中国太保和中国人寽等大型上市险企;事是旗下险企已盈利迈入高速成长期的天茂集团、华资实业等;三是保险业务可以与原有业务产生协同效应的,或者公司投资能力比较强的拟新设保险公司的上市标的,如腾邦国际等。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债券投资信用风险;平台类保险公司的流动性风险;利率下滑较快或出现急速上升,对于保险公司投资收益带来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