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56.50 KB
- 2022-04-22 11:17:45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工程硕士培养方案建筑学院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和要求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应具有综合解决建筑学问题的基本能力,拥有较高的设计水平和设计理论基础,能够较好地解决生产实践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有潜力成为建筑行业中较为优秀的建筑师、规划师和高级管理人员。二、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五年。其中,课程学习中的实验部分,论文工作中选题报告、中期汇报、论文写作与答辩等主要环节必须在校内完成;论文研究工作时间(从选题报告通过之日起至论文送评阅前止)一般不少于一年半。三、适用领域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下的建筑学一级学科各专业。四、学分要求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需获得学位要求学分不少于30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2学分。具体如下:1.必修课程学分不少于23学分;2.选修课程学分不少于6学分;3.必修环节1学分。五、课程设置(一)必修课程(不少于23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0学分)1.自然辩证法(60610012)2学分(考试)2.外国语(60648003)3学分(考试)3.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82558001)1学分(考查)4.学科前沿讲座(69998012)2学分(考查)5.基础理论课3-4学分(考试)l建筑与城市设计(70000044)4学分(考试)(只限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方向必修)l文物保护规划及复原设计(80000484)4学分(考试)80
(只限建筑历史与理论方向必修)l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工程与应用(80008014)4学分(考试)(只限GIS方向必修)l建筑物理环境工程设计(70000104)4学分(考试)(只限建筑声学方向必修)6.专业基础和专业课(不少于11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11学分)l建筑评论(70000032)2学分(考试)l现代建筑引论(70000012)2学分(考试)l前卫建筑(80000561)1学分(考试)l城市历史与理论(70000142)2学分(考试)l近现代住宅(70000152)2学分(考试)l环境行为概论(70000022)2学分(考试)l人居环境科学概论(70000212)2学分(考试)l城市基础设施与规划(70000491)1学分(考试)l文化遗产保护(80000502)2学分(考试)l中国古典建筑与法式制度(70000072)2学分(考试)l中西建筑文化比较概论(80000332)2学分(考试)l文物建筑保护技术(80000511)1学分(考试)l中国古代建筑典籍文化(80000421)1学分(考试)l遥感数字图像处理与地图制图(80000342)2学分(考试)l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应用(80000382)2学分(考试)l室内音质设计(80008032)2学分(考试)l噪声控制工程(80008042)2学分(考试)(二)选修课程(不少于6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学分)l房地产开发与策划(80000031)1学分(考试)l建筑策划导论(80000302)2学分(考试)l城市改造理论与实践(70000261)1学分(考试)l体验建筑(80000411)1学分(考试)l室内设计(80000271)1学分(考试)l老年居住建筑设计研究概论(80000681)1学分(考试)80
l现代集合住宅设计原理及应用(80000701)1学分(考试)l城市政策与法规(80000221)1学分(考试)l建筑物理环境(70000303)3学分(考试)l数字城市概论(80000371)1学分(考试)l城市地理学(80000461)1学分(考试)l区域规划概论(80000471)1学分(考试)l城市规划方法论与应用技术(80000061)1学分(考试)l城乡土地利用规划(70000251)1学分(考试)l近现代城市规划引论(80000201)1学分(考试)l景观学史纲(80000622)2学分(考试)l景观学史纲Ⅱ(80000662)2学分(考试)l建筑声学测量(80008022)1学分(考试)(三)必修环节(1学分)1.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69990021)1学分(考查)2.中期汇报(69998000)(四)补修课程凡在本领域欠缺本科层次业务基础的硕士研究生,应补修若干门主干课程。补修课程学分不计入学位要求学分。六、学位论文工作要求1.选题论文的选题应当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必要的研究价值,可以来自以下几个方面:——实际工程设计任务;——设计招标、设计竞赛课题;——自选题目;——结合纵向科研课题的研究性设计,等。其中来自实际工程设计任务的题目,可以按照任务书中的具体规定、要求、限制条件等进行相关的研究性设计工作,也可以对原任务书中不合理的部分进行适当修改后再进行相关的研究性设计工作,但应对修改的原因进行说明和论证;其中来自设计招标、设计竞赛课题的题目,可以按照标书和竞赛要求的具体规定进行研究性设计工作,但设计周期可以不受招标、竞赛截止日期的限制;80
其中的自选题目,是指论文作者根据自己的实际调研发现具体的现实问题、经过相关的研究论证而制订的研究性设计题目,其任务书可以由论文作者在导师的指导下具体策划制订,可以没有具体的“甲方”,但必须有真实的具体地段和当地规划管理部门对该地段所在区域的规划设计条件;其中结合纵向科研课题而进行的研究性设计,可以按照所属课题的具体要求进行。2.论文内容论文的具体内容包括设计文本和设计图纸(表达)两部分(均应按照学校的统一规格装订成册),其中设计文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选题的意义、相关的论证、题目策划的依据、规划设计条件等;——所从事研究性设计题目在国内外的最新发展动态、相关设计理论和设计观念的评述;——与具体设计相关的有关场地、总图、交通、环境、景观、城市设计等方面的具体解决方案;——不同设计方案的比较、以及最终所选定方案的依据;——研究性设计方案在建筑艺术、功能解决、技术进步等方面的创新点和突破点;——研究性设计方案各方面的相关设计说明,如构思立意、功能解决、形象创造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设计图纸应不少于8张(A0),能够全面反映设计的具体情况,包括如下内容:——必要的分析图、构思草图等;——总图、各层平面图、各立面图、剖面图等;——反映设计效果的透视图若干;——为了充分表达设计意图所绘制的局部详图或室内设计图若干;为了充分表达作者的设计意图并真实反映设计效果,论文作者可以自行决定是否需要制作模型、多媒体演示文稿、动画等表达形式。3.组织实施为了统一标准,规范管理,确保研究性设计硕士论文的学术质量,研究性设计硕士论文应严格按照以下步骤实施相应的管理:3.1选题选择研究性设计题目作为硕士学位论文的硕士研究生,应该按照校研究生院的统一要求完成相关的“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环节,选题报告中必须确定拟从事的研究性设计的题80
目,并且通过由所在系(所)组织的选题报告会的审定,取得相应成绩和学分后方可进入论文阶段的工作,论文阶段的工作时间应不少于一年半。选题报告中拟订的题目一经确定就不应变更,如必需变更,则应重新履行上述手续,并完成相关环节的要求。3.2中期检查选择研究性设计题目作为硕士学位论文的硕士研究生,应当在正式答辩前3个月,参加由所在系(所)组织的论文中期检查工作,通过者方可申请日后的正式答辩。中期检查中存在问题的论文,应提交院学位(分)委员会组织审核,并由院学位(分)委员会做出相应的处理决定。3.3答辩选择研究性设计题目作为硕士学位论文的硕士研究生,应当按照研究生院的统一要求履行相应的论文答辩手续。其中,答辩委员当中应当至少有一位答辩委员是来自规划设计单位的专家(注册规划师或注册建筑师)。80
土木工程系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和要求培养在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深入的专业知识,掌握解决土木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化技术手段,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开拓创新精神,具备在土木工程、建设工程管理等领域独立担负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通过课程学习,掌握土木工程的基础理论与专门知识,具备良好的外语水平,熟练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和技术资料,了解土木工程学科的发展前沿,通过课题研究和论文工作训练,掌握科学研究方法,提高独立开展学术研究工作、总结研究成果以及综合运用理论和方法解决工程技术难题的能力。二、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五年,在学校学习时间累计不少于半年。其中,课程学习中的实验部分,论文工作中选题报告、中期汇报、论文写作与答辩等主要环节必须在校内完成。论文研究工作时间(从选题报告通过之日起至论文送评阅前止)一般不少于一年半。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完必修课程学分的一半后,可申请论文选题。三、适用领域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包括工程结构,防灾减灾,工程抗震,岩土地下,道路桥梁,市政交通,建筑材料,工程测控技术,土木工程信息技术等方向。四、学分要求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需获得学位要求学分不少于30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2学分。具体如下:1.必修课程学分不少于23学分;2.选修课程学分不少于6学分;3.必修环节1学分。五、课程设置(一)必修课程(不少于23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0学分)1.自然辩证法(60610012)2学分(考试)2.工程硕士英语(第一外国语)(60648003)3学分(考试)80
3.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82558001)1学分(考查)4.学科前沿讲座(69998012)2学分(考查)5.基础理论课(二选一)l工程硕士数学(60428004)4学分(考试)l运筹学(60428084)4学分(考试)6.专业基础和专业课(考试学分不少于11学分)l结构动力学(70030043)3学分(考试)l有限元及变分法基础(70030033)3学分(考试)l弹塑性力学(70030023)3学分(考试)l钢筋混凝土原理(70030103)3学分(考试)l系统规划决策基础(70030153)3学分(考试)l土力学理论及数值方法(70030212)2学分(考试)l钢结构稳定理论及应用(70030122)2学分(考试)l交通规划理论(70030053)3学分(考试)l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及应用(70030183)3学分(考试)l交通经济学(70030133)3学分(考试)lGPS卫星导航定位原理及应用(70030173)3学分(考试)l工程应用软件设计基础(80038013)3学分(考试)l水泥基复合材料断裂力学(80030223)2学分(考试)l土木与建筑工程CAE(70030082)2学分(考试)l水泥基材料结构与性能研究(70030113)3学分(考试)l工程结构耐久性与行为评估(80030302)2学分(考试)l工程建设管理(70040053)3学分(考试)l项目管理学(70048183)3学分(考试)l混凝土材料与工程进展(80030142)2学分(考试)l交通管理与控制(80030283)3学分(考试)l燃烧学(2)(70140103)3学分(考试)l灾害学(80030242)2学分(考试)l建筑工程抗火理论和方法(80030322)2学分(考试)l混凝土结构的抗火性能及其计算(80030312)2学分(考试)80
l阻燃技术与阻燃材料(申请新开课)学分(考试)(二)选修课程(不少于6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学分)l钢-混凝土组合结构(80030542)2学分(考试)l抗震工程概论(80030092)2学分(考试)l壳体和空间结构计算(80030082)2学分(考试)l面向对象设计方法(80030042)2学分(考试)l大跨及高层结构体系(80030112)2学分(考试)l水泥基材料化学与物理(90030024)4学分(考试)l遥感技术原理及应用(80030033)3学分(考试)l工程多媒体信息系统设计(80030232)2学分(考试)l建设与房地产应用法律(80910012)2学分(考试)l国际经济法(80510472)2学分(考试)l建筑工程管理计算机软件应用(70038003)3学分(考试)l数值图形显示(80030052)2学分(考试)l智能交通系统基础理论与应用(80030293)3学分(考试)l建筑防火(申请新开课)学分(考试)l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申请新开课)学分(考试)l火灾风险评估方法(申请新开课)学分(考试)(三)必修环节(1学分)1.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69990021)1学分(考查)2.中期汇报(69998000)(考查)(四)补修课程凡在本领域上欠缺本科层次业务基础的硕士研究生,应从下列课程中补修若干门。补修课程学分不计入学位要求学分。l结构力学l建筑材料l建筑施工组织建筑施工技术l测量学l混凝土结构(1)l工程项目管理(1)(2)80
六、学位论文工作要求论文工作应由校内外各一名导师联合指导,论文选题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深度和先进性,能够综合运用所学技术理论和方法,紧密结合工程实际问题,应选择具有明确工程应用背景的课题。要求学生在学习期间参加各种学术活动与学术报告,论文工作应反映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进展,或体现新工艺、新技术、新设计,或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及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论文工作的最终成果应以学位论文的形式提交,鼓励学生将研究成果以学术论文形式公开发表。80
水利水电工程系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和要求本方案适用于已经获得清华大学工程硕士入学资格的学员。每个学员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服从国家需要。经过硕士阶段的学习,应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同时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业务工作的能力。二、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课程学习阶段,或脱产在校内学习一年,完成学位要求学分;或者在校外具有办学条件和资格的地方,不脱产学习,在一年半之内,完成学位要求学分。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完必修课程学分的一半后,可申请论文选题。完成开题报告之后进入论文阶段,论文阶段的时间不少于1.5年。从课程学习开始至论文答辩的总时间不超过5年。三、适用领域水利工程领域四、学分要求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需获得学位要求学分不少于30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2学分。具体如下:1.必修课程学分不少于23学分;2.选修课程学分不少于6学分;3.必修环节1学分。五、课程设置以下所涉及到的研究生课程均可由相关的工学硕士课程所替代。(一)必修课程(不少于23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0学分)1.自然辩证法(60610012)2学分(考试)2.工程硕士英语(第一外国语)(60648003)3学分(考试)(专业外语不再单列,将融入基础外语中的科技外语阅读部分)3.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82558001)1学分(考查)4.学科前沿讲座(69998012)2学分(考查)80
5.基础理论课(不少于4学分)l工程硕士数学(60428004)4学分(考试)l运筹学(60428084)4学分(考试)6.专业基础和专业课(不少于11学分)l宏观决策与决策支持系统(80040083)3学分(考试)l经济法与合同法(70048232)2学分(考试)l社会主义市场经济(70048212)2学分(考试)l施工技术与概预算(70048202)2学分(考试)l项目经济学(70048192)2学分(考试)l项目管理学(70048183)3学分(考试)l岩土与结构工程数值方法(70048162)2学分(考试)l钢筋混凝土原理(70048152)2学分(考试)l计算机的工程应用(70040043)3学分(考试)l结构动力学(70048132)2学分(考试)l断裂力学(70048112)2学分(考试)l应用弹塑性力学及有限元(70048103)3学分(考试)l河流模拟及量测技术(70048082)2学分(考试)l水环境问题(70048072)2学分(考试)l港口航道规划(70048062)2学分(考试)l河床演变及河道整治(70048052)2学分(考试)l信息技术在水文水资源的应用(70048042)2学分(考试)l高等水文学(70048032)2学分(考试)l现代水资源规划(70048022)2学分(考试)l河流动力学基础(70040023)3学分(考试)l运筹学(70048003)3学分(考试)l河口与海岸动力学(70040223)3学分(考试)l波浪理论及波浪对离岸建筑物的荷载(70040183)3学分(考试)l工程流体力学(70040132)2学分(考试)l高等水工结构(70040104)4学分(考试)l工程建设管理(70040053)3学分(考试)80
l系统规划决策基础(70030153)3学分(考试)l城市水务管理(80048012)2学分(考试)(二)选修课程(不少于6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学分)l工程经济学(80510482)2学分(考试)l工程建设与管理(70048172)2学分(考试)导师选定的本领域或其它领域的研究生课程。(三)必修环节(1学分)l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69990021)1学分(考查)l中期汇报(69998000)(考查)(四)补修课程凡在本领域上欠缺本科层次业务基础的硕士研究生,应导师指定补修下列一门或若干门主干课程。补修课程学分不计入学位要求学分,考查、考试均可。l#工程力学(1)(20330354)4学分(考查)l#土力学(1)(30040263)3学分(考查)l#水力学(1)(30040242)2学分(考查)l水文学原理与应用(30040303)3学分(考查)l河流动力学(40040632)2学分(考查)#为本科生院级平台课。六、学位论文工作要求论文选题、论文结构形式及论文质量要求依照“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质量参考标准”执行。80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和要求根据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对环境保护的需求,结合环境工程与管理专业的特点,培养环境工程(含市政工程)领域高层次的工程技术与管理复合型人才。二、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五年,在职与脱产相结合。三、适用领域环境工程领域(含市政工程)四、学分要求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需获得学位要求学分不少于30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2学分。具体如下:1.必修课程学分不少于23学分;2.选修课程学分不少于6学分;3.必修环节1学分。五、课程设置(一)必修课程(不少于23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0学分)1.自然辩证法(60610012)2学分(考试)2.工程硕士英语(第一外国语)(60648003)3学分(考试)(专业外语不再单列,将融入基础外语中的科技外语阅读部分)3.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82558001)1学分(考查)4.学科前沿讲座(69998012)2学分(考查)5.基础理论课(不少于3学分)l工程硕士数学(60428004)4学分(考试)l运筹学(60428084)4学分(考试)l环境数学(80058013)3学分(考试)6.专业基础和专业课(在下列课程中选择不少于12学分)l环境学(70050132)2学分(考试)l可持续发展引论(90050012)2学分(考试)80
l高等水处理工程(70050042)2学分(考试)l废水生物处理的数学模型与新技术(70050262)2学分(考试)l污染控制实验技术(80050022)2学分(考试)l水处理过程化学(70050062)2学分(考试)l废水生物处理的过程控制与自动监控(80050112)2学分(考试)l多孔介质污染物迁移动力学(70050082)2学分(考试)l地下水污染控制理论与治理工程(70050172)2学分(考试)l现代环境生物学(70050072)2学分(考试)l高等环境化学(70050182)2学分(考试)l环境土壤学(70050192)2学分(考试)l大气污染防治原理(70050022)2学分(考试)l大气污染化学和物理(70050032)2学分(考试)l气溶胶力学(70050012)2学分(考试)l固体废物控制工程(70050102)2学分(考试)l固体废物资源化工程(70050092)2学分(考试)l固体废物热处理技术(70050232)2学分(考试)l环境风险分析(70050112)2学分(考试)l危险废物管理(80050122)2学分(考试)l环境核辐射及其示踪技术(70050252)2学分(考试)l清洁生产(80050102)2学分(考试)l环境遥感技术及其应用(70050222)2学分(考试)l环境经济(70050162)2学分(考试)l环境系统建模理论与复杂模型(80050092)2学分(考试)l环境规划(80050082)2学分(考试)l能源与环境(80050012)2学分(考试)l环境政策与法规(申请新开课)2学分(考试)l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申请新开课)4学分(考试)(二)选修课程(不少于6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学分)根据清华大学相关学科相应年度研究生实施的开课目录确定。(三)必修环节(1学分)80
l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69990021)1学分(考查)l中期汇报(69998000)(考查)(四)补修课程凡在本领域上欠缺本科层次业务基础的硕士研究生,根据导师要求可选择补修以下主干课程。补修课程学分不计入学位要求学分。补修课程费用按学校要求另交。l有机化学B(20440333)3学分(考试)l物理化学B(20440513)3学分(考试)l物理化学实验C(20440441)1学分(考试)l工程力学A(20330314)4学分(考试)l工程结构(30030234)4学分(考试)l流体力学(1)(20040083)3学分(考试)l流体力学(2)(20040122)2学分(考试)l环境工程监测(30050124)4学分(考试)l环境工程微生物学(40050013)3学分(考试)l环境工程原理(30050174)4学分(考试)l水处理工程(含实验)(40050455)5学分(考试)l城市与建筑给排水工程(40050414)4学分(考试)l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含实验)(40050424)4学分(考试)l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含实验)(40050444)4学分(考试)l环境数据处理与数学模型(40050434)4学分(考试)六、学位论文工作要求论文工作中选题报告,中期汇报与答辩等主要环节应在校内完成;论文研究工作时间(从选题报告通过之日起至论文送评阅前止)一般不少于一年半。论文按研究生院《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质量参考标准》要求执行。80
机械工程系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和要求工程硕士培养的目的是为国家和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要求掌握机械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掌握解决机械工程问题中必要的现代试验和理论分析与研究方法;掌握必要的计算机知识和一门外语;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担负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二、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1.工程硕士培养采取基础理论课程学习和工程实际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和方法,既要使工程硕士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又要培养其独立承担工程技术研究、设计、工程管理等方面工作的能力。2.工程硕士生的培养采取联合指导教师培养的方式,其中一位由有研究生培养经验的教授或副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人员)担任,另外一位由工程硕士生所在单位的具有丰富工程技术研发和管理经验的高级技术职称人员担任。指导教师成员名单由系审查批准并备案。3.学习年限一般不超过5年,其中在校学习时间累计不少于半年,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一年半。三、适用领域机械工程领域四、学分要求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需获得学位要求学分不少于30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2学分。具体如下:1.必修课程学分不少于23学分;2.选修课程学分不少于6学分;3.必修环节1学分。五、课程设置(一)必修课程(不少于23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0学分)1.自然辩证法(60610012)2学分(考试)2.工程硕士英语(第一外国语)(60648003)3学分(考试)(专业外语不再单列,将融入基础外语中的科技外语阅读部分)80
3.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82558001)1学分(考查)4.学科前沿讲座(69998012)2学分(考查)5.基础理论课(不少于4学分)l工程硕士数学(60428004)4学分(考试)l运筹学(60428084)4学分(考试)l其他研究生数学课程4学分(考试)6.专业基础和专业课(至少11学分,可在以下课程中选择)l机械系统计算机控制(60120013)3学分(考试)l机电系统自动控制原理(70120023)3学分(考试)l检测技术基础(70120033)3学分(考试)l有限元分析及应用(70120073)3学分(考试)l弹塑性力学(70120083)3学分(考试)l材料无损评价(70120113)3学分(考试)l材料加工计算机模拟与仿真(70120133)3学分(考试)l机械CAD/CAM(70128002)2学分(考试)l功率电子设备(80120053)3学分(考试)l机械系统数字仿真(80120183)3学分(考试)l塑性加工模拟技术(80120203)3学分(考试)l机器人工程基础及应用(80120532)2学分(考试)l现代制造企业信息管理系统(70128043)3学分(考试)l相关学科的其它研究生专业及专业基础课程(二)选修课程(不少于6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学分)l金属凝固(70120013)3学分(考试)l现代材料加工(70120063)3学分(考试)l金属物理(70120103)3学分(考试)l材料磨损原理及其耐磨性(70120143)3学分(考试)l材料学概论(70128063)3学分(考试)l金属材料学(70128072)2学分(考试)l多元相平衡图(80120013)3学分(考试)l现代焊接学(80120042)2学分(考试)80
l科技报告实践(80120062)2学分(考试)l现代激光加工(80120073)3学分(考试)l超声检测技术(80120143)3学分(考试)l现代材料分析技术(80120153)3学分(考试)l英文科技论文写作(70120151)1学分(考查)l现代材料工艺学(80120213)3学分(考试)l科技商务(80120222)2学分(考试)l近净成形先进技术(80120242)2学分(考试)l故障诊断技术(80120522)2学分(考试)l合金热力学(80120542)2学分(考试)l材料流变学及其应用(80120552)2学分(考试)l工程应用的有限元分析专题(80120562)2学分(考试)l生物制造工程原理与方法(80120572)2学分(考试)l功能材料概论(80120582)2学分(考试)l其它领域的研究生课程(三)必修环节(1学分)l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69990021)1学分(考查)l中期检查(69998000)(考查)(四)补修课程凡在本领域上欠缺本科层次业务基础的硕士研究生,应补修若干门主干课程。补修课程学分不计入学位要求学分。l工程材料基础(20120053)(考试)l材料加工原理(40120383)(考试)六、学位论文工作要求1.工程硕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认真做好论文工作计划与选题报告。硕士论文工作时间(从选题报告通过之日起至论文送评阅为止)一般不少于一年半。2.工程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者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密切结合工程硕士生所属企业面临的技术改造、革新、引进等技术难题或科研攻关项目。论文选题可以是研究型、开发型、设计型或实验型等多种类型。80
选题报告内容应包括文献综述、选题意义、研究方法、工作条件(经费、设备等)、预期达到的水平、存在的问题等。要求工程硕士生阅读的文献应不少于20篇,原则上外文文献应不少于5篇。硕士研究生的选题报告由各研究室负责组织,考核成员中应有3名副教授以上职称的专家(其中应含有一位来自企业的专家)参加。3.中期检查:在通过选题报告一年后至答辩前6个月进行中期检查,检查督促研究生的研究工作进展。由研究所组织,考核成员中应有3名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参加。4.学位论文引用参考文献篇数不少于选题报告要求的篇数,其它要求详见2005年修订的《清华大学关于攻读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规定》。80
机械工程系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和要求工程硕士培养的目的是为国家和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要求掌握材料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掌握解决材料工程问题中必要的现代试验和理论分析与研究方法;掌握必要的计算机知识和一门外语;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担负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二、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1.工程硕士培养采取基础理论课程学习和工程实际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和方法,既要使工程硕士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又要培养其独立承担工程技术研究、设计、工程管理等方面工作的能力。2.工程硕士生的培养采取联合指导教师培养的方式,其中一位由有研究生培养工作经验的教授或副教授(或相当职称的人员)担任,另外一位由工程硕士生所在单位的具有丰富工程技术研发和管理经验的高级技术职称人员担任。指导教师成员名单由系审查批准并备案。3.学习年限一般不超过五年,其中在校学习时间累计不少于半年,论文工作时间(从选题报告通过之日起至论文送评阅为止)一般不少于一年半。三、适用领域材料工程领域四、学分要求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需获得学位要求学分不少于30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2学分。具体如下:1.必修课程学分不少于23学分;2.选修课程学分不少于6学分;3.必修环节1学分。五、课程设置(一)必修课程(不少于23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0学分)1.自然辩证法(60610012)2学分(考试)2.工程硕士英语(第一外国语)(60648003)3学分(考试)(专业外语不再单列,将融入基础外语中的科技外语阅读部分)80
3.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82558001)1学分(考查)4.学科前沿讲座(69998012)2学分(考查)5.基础理论课(4学分,可在以下课程中选择)l工程硕士数学(60428004)4学分(考试)l运筹学(60428084)4学分(考试)l其他研究生数学课程6.专业基础和专业课(至少11学分,可在以下课程中选择)l金属凝固(70120013)3学分(考试)l现代材料加工(70120063)3学分(考试)l有限元分析及应用(70120073)3学分(考试)l金属物理(70120103)3学分(考试)l材料无损评价(70120113)3学分(考试)l材料磨损原理及其耐磨性(70120143)3学分(考试)l材料学概论(70128063)3学分(考试)l金属材料学(70128072)2学分(考试)l多元相平衡图(80120013)3学分(考试)l现代激光加工(80120073)3学分(考试)l现代材料分析技术(80120153)3学分(考试)l近净成形先进技术(80120242)2学分(考试)l合金热力学(80120542)2学分(考试)l相关学科的其它研究生专业及专业基础课程(二)选修课程(不少于6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学分)l机械系统计算机控制(60120013)3学分(考试)l机电系统自动控制原理(70120023)3学分(考试)l检测技术基础(70120033)3学分(考试)l弹塑性力学(70120083)3学分(考试)l材料加工计算机模拟与仿真(70120133)3学分(考试)l机械CAD/CAM(70128002)2学分(考试)l现代焊接学(80120042)2学分(考试)l功率电子设备(80120053)3学分(考试)80
l科技报告实践(80120062)2学分(考试)l超声检测技术(80120143)3学分(考试)l英文科技论文写作(70120151)1学分(考查)l机械系统数字仿真(80120183)3学分(考试)l塑性加工模拟技术(80120203)3学分(考试)l现代材料工艺学(80120213)3学分(考试)l科技商务(80120222)2学分(考试)l故障诊断技术(80120522)2学分(考试)l机器人工程基础及应用(80120532)2学分(考试)l材料流变学及其应用(80120552)2学分(考试)l工程应用的有限元分析专题(80120562)2学分(考试)l生物制造工程原理与方法(80120572)2学分(考试)l功能材料概论(80120582)2学分(考试)l现代制造企业信息管理系统(70128043)3学分(考试)l其它领域的研究生课程(三)必修环节(1学分)l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69990021)1学分(考查)l中期检查(69998000)(考查)(四)补修课程凡在本领域上欠缺本科层次业务基础的硕士研究生,应补修若干门主干课程。补修课程学分不计入学位要求学分。l工程材料基础(20120053)(考试)l材料加工原理(40120383)(考试)六、学位论文工作要求1.工程硕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认真做好论文工作计划与选题报告。硕士论文工作时间(从选题报告通过之日起至论文送评阅为止)一般不少于一年半。2.工程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者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密切结合工程硕士生所属企业面临的技术改造、革新、引进等技术难题或科研攻关项目。论文选题可以是研究型、开发型、设计型或实验型等多种类型。80
选题报告内容应包括文献综述、选题意义、研究方法、工作条件(经费、设备等)、预期达到的水平、存在的问题等。要求工程硕士生阅读的文献应不少于20篇,原则上外文文献应不少于5篇。硕士研究生的选题报告由各研究室负责组织,考核成员中应有3名副教授以上职称的专家(其中应含有一位来自企业的专家)参加。3.中期检查:在通过选题报告一年后至答辩前6个月进行中期检查,检查督促研究生的研究工作进展。由研究所组织,考核成员中应有3名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参加。4.学位论文引用参考文献篇数不少于选题报告要求的篇数,其它要求详见2005年修订的《清华大学关于攻读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规定》。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80
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和要求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侧重于工程应用,主要为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特别是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培养要求:1.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专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积极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2.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掌握机械工程领域的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门知识,以及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担负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3.掌握一门外语,具备良好的阅读、理解和撰写外语资料的能力和进行国际化交流的能力。二、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1.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采用系统的课程学习和论文工作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研究生可以采取边工作边学习的方式,各门课程(包括实验性课程)的要求和课时数须与全日制研究生要求相同。2.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五年,在校学习时间不少于半年,教学实验、选题报告、中期汇报、论文写作与答辩等主要环节一般应在校内完成。三、适用领域机械工程领域四、学分要求攻读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需获得学位要求学分不少于30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2学分。具体如下:1.必修课程学分不少于23学分;2.选修课程学分不少于6学分;3.必修环节1学分。五、课程设置(一)必修课程(不少于23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0学分)80
1.自然辩证法(60610012)2学分(考试)2.工程硕士英语(第一外国语)(60648003)3学分(考试)3.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82558001)1学分(考查)4.学科前沿讲座(69998012)2学分(考查)5.工程硕士数学(60428004)4学分(考试)6.专业基础和专业课(不少于11学分,由工程硕士生所在企业根据需要决定具体所选课程)l控制理论基础(70138002)2学分(考试)l机电控制系统工程(70130013)3学分(考试)l测试技术(60130023)3学分(考试)l测试信号分析与处理(60130013)3学分(考试)l现代CAD技术(70130103)3学分(考试)l计算机辅助制造(70130143)3学分(考试)l数控技术(80130183)3学分(考试)l现代制造系统(70130133)3学分(考试)l嵌入式微机及机电系统接口应用(60130033)3学分(考试)l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70130123)3学分(考试)l质量与人机工程(70130183)3学分(考试)l计算机控制系统(70130053)3学分(考试)(二)选修课程(不少于6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学分)l现代传感技术(80130162)2学分(考试)l振动理论(70130233)3学分(考试)l先进制造技术(90130032)2学分(考试)l最优控制与自适应控制(70130022)2学分(考试)l管理信息系统与信息技术基础(70130172)2学分(考试)l精密技术(80130052)2学分(考试)l机器人与仿生学(80130192)2学分(考试)l机械系统动态测试与分析(80130042)2学分(考试)l微米/纳米技术基础(90130022)2学分(考试)l微细结构制造原理(70130062)2学分(考试)80
l根据企业需要由双方共同商定的其他领域的课程2-4学分(考试)(三)必修环节(1学分)l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69990021)1学分(考查)l中期汇报(69998000)(考查)(四)补修课程根据工程硕士生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在机械工程领域上欠缺的本科层次业务基础主干课若干门。补修课程学分不计入学位要求学分,但必须达到规定的教学要求。六、学位论文工作要求1.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者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工程技术项目的设计或研究课题,可以是技术攻关、技术改造专题,可以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2.对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人员实行学校与工矿企业或工程建设部门合作培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设计)由学校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指导教师与合作培养单位的高级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联合指导。3.学位论文(设计)必须由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者本人独立完成,能体现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完成必要的技术方案设计、技术开发、项目管理等工作,并在所取得的工程实践成果基础上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4.论文研究工作时间(从选题报告通过之日起至论文送评阅前止)一般不少于1年半。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完必修课程学分的一半后,可申请论文选题。5.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质量要求按清华大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质量参考标准》执行;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版式与工学硕士相同,可参考清华大学2003年10月制定的《硕士论文版式参考标准》,该版式是按照清华大学研究生工作手册(2002年11月、第四版)的“硕士学位论文书写及答辩指南”中的学位论文的统一要求制作的。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80
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和要求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侧重于工程应用,主要为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特别是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培养要求:1.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专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积极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2.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掌握仪器仪表工程领域的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门知识,以及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担负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3.掌握一门外语,具备良好的阅读、理解和撰写外语资料的能力和进行国际化交流的能力。二、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1.仪器仪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采用系统的课程学习和论文工作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研究生可以采取边工作边学习的方式,各门课程(包括实验性课程)的要求和课时数须与全日制研究生要求相同。2.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五年;在校学习时间不少于半年;教学实验、选题报告、中期汇报、论文写作与答辩等主要环节一般应在校内完成。三、适用领域仪器仪表工程领域四、学分要求攻读仪器仪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需获得学位要求学分不少于30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2学分。具体如下:1.必修课程学分不少于23学分2.选修课程学分不少于6学分3.必修环节1学分五、课程设置(一)必修课程(不少于23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0学分)80
1.自然辩证法(60610012)2学分(考试)2.工程硕士英语(第一外国语)(60648003)3学分(考试)3.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82558001)1学分(考查)4.学科前沿讲座(69998012)2学分(考查)5.工程硕士数学(60428004)4学分(考试)6.专业基础和专业课(不少于11学分,由工程硕士生所在企业根据需要决定具体所选课程)l控制理论基础(70138002)2学分(考试)l机电控制系统工程(70130013)3学分(考试)l测试技术(60130023)3学分(考试)l测试信号分析与处理(60130013)3学分(考试)l现代CAD技术(70130103)3学分(考试)l嵌入式微机及机电系统接口应用(60130033)3学分(考试)l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70130123)3学分(考试)l质量与人机工程(70130183)3学分(考试)l振动理论(70130233)3学分(考试)l精密计量与测试(70130093)3学分(考试)l现代光学信息处理(70130083)3学分(考试)l计算机控制系统(70130053)3学分(考试)(二)选修课程(不少于6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学分)l现代传感技术(80130162)2学分(考试)l数控技术(80130183)3学分(考试)l管理信息系统与信息技术基础(70130172)2学分(考试)l精密技术(80130052)2学分(考试)l机械系统动态测试与分析(80130042)2学分(考试)l微米/纳米技术基础(90130022)2学分(考试)l微细结构制造原理(70130062)2学分(考试)l最优控制与自适应控制(70130022)2学分(考试)l先进制造技术(90130032)2学分(考试)l机器人与仿生学(80130192)2学分(考试)80
l根据企业需要由双方共同商定的其他领域的课程2~4学分(考试)(三)必修环节(1学分)l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69990021)1学分(考查)l中期汇报(69998000)(考查)(四)补修课程根据工程硕士生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在仪器仪表工程领域上欠缺的本科层次业务基础主干课若干门。补修课程学分不计入学位要求学分,但必须达到规定的教学要求。六、论文工作要求1.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者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工程技术项目的设计或研究课题,可以是技术攻关、技术改造专题,可以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2.对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人员实行学校与工矿企业或工程建设部门合作培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设计)由学校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指导教师与合作培养单位的高级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人员联合指导。3.学位论文(设计)必须由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者本人独立完成,能体现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完成必要的技术方案设计、技术开发、项目管理等工作,并在所取得的工程实践成果基础上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4.论文研究工作时间(从选题报告通过之日起至论文送评阅前止)一般不少于1年半。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完必修课程学分的一半后,可申请论文选题。5.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质量要求按清华大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质量参考标准》执行;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版式与工学硕士相同,可参考清华大学2003年10月制定的《硕士论文版式参考标准》,该版式是按照清华大学研究生工作手册(2002年11月、第四版)的“硕士学位论文书写及答辩指南”中的学位论文的统一要求制作的。热能工程系80
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和要求培养具有坚实基础理论知识和系统的动力工程领域的专门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二、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五年。论文研究工作时间(从选题报告通过之日起至论文送评阅前止)一般不少于一年半。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完必修课程学分的一半后,可申请论文选题。三、适用领域动力工程领域四、学分要求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需获得学位要求学分不少于30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2学分。具体如下:1.必修课程学分不少于23学分;2.选修课程学分不少于6学分;3.必修环节1学分。五、课程设置(一)必修课程(不少于23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0学分)1.自然辩证法(60610012)2学分(考试)2.工程硕士英语(第一外国语)(60648003)3学分(考试)3.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82558001)1学分(考查)4.学科前沿讲座(69998012)2学分(考查)5.基础理论课(不少于4学分)l工程硕士数学(60428004)4学分(考试)或数值分析A(60420044)4学分(考试)l运筹学(60428084)4学分(考试)l应用数学方法(60420074)4学分(考试)6.专业基础和专业课(不少于11学分)l工程传热学分析(70148013)3学分(考试)80
或高等传热学(60140014)4学分(考试)l高等工程热力学分析(70148023)3学分(考试)或高等热力学(70140014)4学分(考试)l流体力学(70148033)3学分(考试)或粘性流体力学(70140113)3学分(考试)以上课程至少选一门。l高等燃烧学(70148043)3学分(考试)或燃烧学(2)(70140103)3学分(考试)l热能利用系统工程(70148052)2学分(考试)l煤的清洁燃烧技术(70148002)2学分(考试)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理论及应用(80140092)2学分(考试)l燃烧工程分析(70148062)2学分(考试)l现代控制理论(60250074)4学分(考试)l分析与计算流体力学(70140023)3学分(考试)l流体机械流动理论(70140163)3学分(考试)l沸腾传热及两相流动(70140032)2学分(考试)l热力系统及设备最优化(70140042)2学分(考试)l叶轮机械气动热力学(70140072)2学分(考试)l空化、磨损与两相流(70140153)3学分(考试)l燃烧过程的数值方法(70140082)2学分(考试)l其他学位分委员会认定全校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任选课或本系、外系相关专业课程(二)选修课程(不少于6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学分)l经管类、环境类课程l计算机应用类课程l现代热工实验技术l系认定的其它选修课程(三)必修环节(1学分)l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69990021)1学分(考查)l中期汇报(69998000)(考查)(四)补修课程80
凡在本领域上欠缺本科层次业务基础的硕士研究生,应补修1-2门主干课程。补修课程学分不计入学位要求学分。l流体力学(20330274)4学分(考试)l传热学(30140284)4学分(考试)l工程热力学(20140064)4学分(考试)l燃烧学(1)(30140294)4学分(考试)六、学位论文工作要求在学校学习时间累计不少于半年。其中,课程学习中的实验部分,论文工作中选题报告、中期汇报、论文写作与答辩等主要环节必须在校内完成;论文文献综述应对选题所涉及的工程技术问题或研究课题的国内外状况有清晰的描述与分析;论文工作应综合运用基础理论、科学方法、专业知识和技术手段对所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能在某方面提出独立见解;论文工作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论文工作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或理论深度,论文成果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论文写作要求概念清晰、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文理通顺,版式规范。汽车工程系80
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和要求使培养出的工程硕士具有动力工程领域的坚实的基础理论和深入的专业知识;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担负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二、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五年。在学校学习时间累计不少于半年。其中,课程学习中无法在校外完成的实验部分,论文工作中的选题报告、论文写作与答辩等主要环节必须在校内完成。论文工作时间(从选题报告通过之日起至论文送评阅前止)一般不少于一年半。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完必修课程学分的一半后,可以申请论文选题。三、适用领域动力工程领域四、学分要求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需获得学位要求学分不少于30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2学分。具体如下:1.必修课程学分不少于23学分;2.选修课程学分不少于6学分;3.必修环节1学分。五、课程设置(一)必修课程(不少于23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0学分)1.自然辩证法(60610012)2学分(考试)2.工程硕士英语(第一外国语)(60648003)3学分(考试)(专业外语不再单列,将融入基础外语中的科技外语阅读部分)3.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82558001)1学分(考查)4.学科前沿讲座(69998012)2学分(考查)5.基础理论课³4学分l工程硕士数学(60428004)4学分(考试)l数学类公共课程4学分(考试)80
6.专业基础和专业课(³3门,³11学分)l流体力学(60330034)4学分(考试)l弹塑性力学(60330084)4学分(考试)l工程振动的试验与分析(60330063)3学分(考试)l高等动力学(70330124)4学分(考试)l高等内燃机学(70150063)3学分(考试)l机械最优化设计(80150013)3学分(考试)l汽车动力学(70150023)3学分(考试)l车辆控制工程(70150113)3学分(考试)l发动机控制工程(70150082)2学分(考试)l有限元分析及其应用(70158043)3学分(考试)l汽车电子学(70158022)2学分(考试)l动态测试与分析(70150104)4学分(考试)l汽车环境保护技术(80150052)2学分(考试)l本校其它相关学科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注:(1)经学位评定委员会同意,可根据培养对象和企业需求设置专业技术类课程;(2)在本科阶段已修过我校《汽车电子学》的研究生,不能以《汽车电子学》作为专业课。(二)选修课程(不少于6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学分)1.1-2门计算机应用及控制类课程2.1-2门工业工程或管理类课程,或企业需求的其它跨学科课程(三)必修环节(1学分)1.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69990021)1学分(考查)2.中期汇报(69998000)(考查)(四)补修课程凡在本领域上欠缺本科层次业务基础的硕士研究生,应补修两门主干课程。补修课程学分不计入学位要求学分。1.汽车构造(上)(40150432)2学分(考试)2.汽车发动机原理(30150153)3学分(考试)六、学位论文工作要求80
按照研究生院有关规定执行。汽车工程系80
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和要求使培养出的工程硕士具有汽车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深入的专业知识;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创新意识和具有独立担负工程技术工程和管理工作的能力。二、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五年。在学校学习时间累计不少于半年。其中,课程学习中无法在校外完成的实验部分,论文工作中的选题报告、论文写作与答辩等主要环节必须在校内完成。论文工作时间(从选题报告通过之日起至论文送评阅前止)一般不少于一年半。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完必修课程学分的一半后,可以申请论文选题。三、适用领域车辆工程领域四、学分要求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需获得学位要求学分不少于30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2学分。具体如下:1.必修课程学分不少于23学分;2.选修课程学分不少于6学分;3.必修环节1学分。五、课程设置(一)必修课程(不少于23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0学分)1.自然辩证法(60610012)2学分(考试)2.工程硕士英语(第一外国语)(60648003)3学分(考试)(专业外语不再单列,将融入基础外语中的科技外语阅读部分)3.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82558001)1学分(考查)4.学科前沿讲座(汽车及其动力发展前沿)(80150042)2学分(考试)5.基础理论课(³4学分)l工程硕士数学(60428004)4学分(考试)l数学类公共课程4学分(考试)80
6.专业基础和专业课(³11学分)l弹塑性力学(60330084)4学分(考试)l工程振动的试验与分析(60330063)3学分(考试)l高等动力学(70330124)4学分(考试)l汽车动力学(70150023)3学分(考试)l汽车电子学(70158022)2学分(考试)l车辆控制工程(70150113)3学分(考试)l发动机控制工程(70150082)2学分(考试)l高等内燃机学(70150063)3学分(考试)l汽车动态系统CAE与振动控制(80150083)3学分(考试)l有限元分析及其应用(70158043)3学分(考试)l可靠性设计与试验(70150043)3学分(考试)l动态测试与分析(70150104)4学分(考试)l机械最优化设计(80150013)3学分(考试)l试验模态分析技术(80150023)3学分(考试)l本校其它相关学科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注:(1)经学位评定委员会同意,可根据培养对象和企业需求设置专业技术类课程;(2)在本科阶段已修过我校《汽车电子学》的研究生,不能以《汽车电子学》作为专业课。(二)选修课程(不少于6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学分)1-2门计算机应用及控制类课程。1-2门工业工程或管理类课程,或企业需求的其它跨学科课程。(三)必修环节(1学分)1.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69990021)1学分(考查)2.中期汇报(69998000)(考查)(四)补修课程凡在本领域上欠缺本科层次业务基础的硕士研究生,应补修两门主干课程。补修课程学分不计入学位要求学分。应补修下列课程:1.汽车构造(下)(40150442)2学分(考试)2.汽车理论(30150213)3学分(考试)80
六、学位论文工作要求按照研究生院有关规定执行。工业工程系80
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和要求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工业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既懂工程技术、又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的应用人才。培养要求:1.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积极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2.工业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掌握工业工程领域的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掌握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对复杂生产系统、服务系统进行分析、规划、设计、管理和运作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担负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3.掌握一门外国语。4.具有健康的体格。二、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工程硕士培养要求分为课程教学与论文工作两部分。1.工程硕士生课程主要采用面授方式在企业或学校集中授课,也可采用远程教育手段进行。2.课程开设时间可根据企业的特点和具体情况灵活安排,但课程的实验环节和学科前沿讲座等需要进校学习。3.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五年。三、适用领域工业工程领域。四、学分要求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需获得学位要求学分不少于30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2学分。具体如下:1.必修课程学分不少于23学分;2.选修课程学分不少于6学分;3.必修环节1学分。80
五、课程设置(一)必修课程(不少于23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0学分)1.公共与专业基础必修课l自然辨证法(60610012)2学分(考试)l工程硕士英语(60648003)3学分(考试)l运筹学(70160414)3学分(考试)l应用统计学(80168052)2学分(考试)l系统仿真及应用(80168143)3学分(考试)l学科前沿讲座(80168112)2学分(考查)l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82558001)1学分(考查)2.专业必修课(不少于11学分,由本系及工程硕士生所在企业根据需要决定具体所选课程)l生产运作管理(70160393)3学分(考试)l质量工程学(70160023)3学分(考试)l管理信息系统(80168133)3学分(考试)l人因工程工作设计(80168153)3学分(考试)l工程经济学(80168042)2学分(考试)l本系或相近院系其他研究生课程(二)选修课程(不少于6学分,由本系及工程硕士生所在企业根据需要决定具体所选课程)l产品开发管理(80168102)2学分(考试)l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概论(80168122)2学分(考试)l项目管理(80160082)2学分(考试)l管理学基础(80510143)2学分(考试)l本系其他研究生课程(三)必修环节l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69990021)1学分(考查)l中期汇报(69998000)(考查)(四)补修课程80
凡在本领域上欠缺本科层次业务基础的硕士研究生,应补修若干门主干课程。补修课程学分不计入学位要求学分。六、学位论文工作要求(一)工程硕士生一般应由二名导师联合指导,校内导师一名,硕士生选送单位导师一名(必须具有高级职称)。(二)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工作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论文研究工作时间(从选题报告通过之日起至论文送评阅前止)一般不少于一年半。(三)工程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者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密切结合研究生所在企业面临的技术改造、革新、引进等技术难题或科研攻关项目,可以是研究型、开发型、设计型或管理型等多种类型。选题报告由研究生本人写出书面报告,其中包括文献综述和选题两部分(查阅中、外文资料数量一般应不少于20篇,书面报告一般应在8千字以上)。(四)论文工作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深度和先进性,论文应有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进展或是具有新工艺、新技术、新设计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并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五)论文答辩工作1.凡申请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的研究生,要填写“工程硕士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答辩审批表”。2.工程硕士生学位论文应有2位专家评阅,其中必须有一位是校外企业的专家。3.凡论文工作时间不足规定年限而需要提前答辩的工程硕士生,必须办理特批手续。4.对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应进行保密审查。5.要认真填写好答辩审批材料。有关论文书写规范、申请答辩程序及学位授予等内容,按研究生院有关规定办理。工业工程系80
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和要求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物流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既懂物流工程技术、又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的应用人才。培养要求:1.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积极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2.物流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掌握物流工程领域的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掌握解决物流工程实际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对复杂物流系统及供应链进行分析、规划、设计、管理和运作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担负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3.掌握一门外国语。4.具有健康的体格。二、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工程硕士培养要求分为课程教学与论文工作两部分。1.工程硕士生课程主要采用面授方式在企业或学校集中授课,也可采用远程教育手段进行。2.课程开设时间可根据企业的特点和具体情况灵活安排,但课程的实验环节和学科前沿讲座等需要进校学习。3.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五年。三、适用领域物流工程领域。四、学分要求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需获得学位要求学分不少于30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2学分。具体如下:1.必修课程学分不少于23学分;2.选修课程学分不少于6学分;3.必修环节1学分。80
五、课程设置(一)必修课程(不少于23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0学分)1.公共与专业基础必修课l自然辨证法(60610012)2学分(考试)l工程硕士英语(60648003)3学分(考试)l运筹学(70160414)3学分(考试)l应用统计学(80168052)2学分(考试)l系统仿真及应用(80168143)3学分(考试)l学科前沿讲座(80168112)2学分(考查)l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82558001)1学分(考查)2.专业必修课(不少于11学分,由本系及工程硕士生所在企业根据需要决定具体所选课程)l物流管理基础(80160143)3学分(考试)l生产与库存管理(80168083)3学分(考试)l交通运输与配送管理(80168033)3学分(考试)l物流系统信息技术(80168073)3学分(考试)l物流商务(博弈、沟通与谈判)(80160202)2学分(考试)l本系其他研究生课程(二)选修课程(不少于6学分,由本系及工程硕士生所在企业根据需要决定具体所选课程)l服务运作管理(80168062)2学分(考试)l工程经济学(80168042)2学分(考试)l项目管理(80160082)2学分(考试)l管理学基础(80168092)2学分(考试)l本系其他研究生课程(三)必修环节l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69990021)1学分(考查)l中期汇报(69998000)(考查)(四)补修课程80
凡在本领域上欠缺本科层次业务基础的硕士研究生,应补修若干门主干课程。补修课程学分不计入学位要求学分。六、学位论文工作要求(一)工程硕士生一般应由二名导师联合指导,校内导师一名,硕士生选送单位导师一名(必须具有高级职称)。(二)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工作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论文研究工作时间(从选题报告通过之日起至论文送评阅前止)一般不少于一年半。(三)工程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工程实际或者具有明确的工程背景和应用价值,密切结合研究生所在企业面临的物流系统规划、设计、运行与管理等问题或科研攻关项目,可以是研究型、开发型、设计型或管理型等多种类型。选题报告由研究生本人写出书面报告,其中包括文献综述和选题两部分(查阅中、外文资料数量一般应不少于20篇,书面报告一般应在8千字以上)。(四)论文工作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深度和先进性,论文应有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进展或是具有新技术、新设计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并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五)论文答辩工作1.凡申请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的研究生,要填写“工程硕士研究生毕业(学位)论文答辩审批表”。2.工程硕士生学位论文应有2位专家评阅,其中必须有一位是校外企业的专家。3.凡论文工作时间不足规定年限而需要提前答辩的工程硕士生,必须办理特批手续。4.对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应进行保密审查。5.要认真填写好答辩审批材料。有关论文书写规范、申请答辩程序及学位授予等内容,按研究生院有关规定办理。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80
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和要求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侧重于工程应用,主要是为国有大中型电力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以满足电力生产实际的需要。培养要求:1.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积极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2.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掌握电气工程领域的坚实基础理论和深入专业知识,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担负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3.掌握一门外语,可以熟练地阅读专业领域的外文资料;4.具有必要的经济知识,能够适应电力改革的需要;5.具有健康的体格。二、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攻读该学位的在职人员,采取进校不离岗的培养方式,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每半年到校集中授课一个月,工程硕士生在校学习时间累计不少于6个月;论文工作实际累计时间不少于一年半,但学习年限最长为五年。三、适用领域电气工程领域四、学分要求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需获得学位要求学分不少于30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2学分。具体如下:1.必修课程学分不少于23学分;2.选修课程学分不少于6学分;3.必修环节1学分。五、课程设置与要求(一)必修学分与课程设置(≥23学分)1.必修课程(≥11学分)80
(1)自然辩证法(60610012)2学分(考试)(2)工程硕士英语(第一外国语)(60648003)3学分(考试)(3)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82558001)1学分(考查)(4)学科前沿讲座(69998012)2学分(考查)(或电工技术和电力系统新进展)(80220012)2学分(考查)(5)基础理论课(≥4学分)l工程硕士数学(60428004)4学分(考试)l运筹学(70228134)4学分(考试)2.专业基础和专业课(≥12学分)l电力电子技术(70228003)3学分(考试)l电路与系统(70228103)3学分(考试)l电力系统分析与控制(70228023)3学分(考试)l电气设备故障检测与诊断(70228032)2学分(考试)l现代高电压实验技术(80220024)4学分(考试)l高电压工程(70228043)3学分(考试)l电力市场(80228103)3学分(考试)l交流电机及其系统暂态(70220082)2学分(考试)l电力市场技术支持系统与运行规则(80228093)3学分(考试)l电磁兼容(80220092)2学分(考试)l电磁暂态分析(80220162)2学分(考试)l电磁场理论(70228113)3学分(考试)l现代雷电防护技术(70228123)3学分(考试)l电路与系统(70220012)2学分(考试)l数字信号处理(64030023)3学分(考试)l现代控制理论(70220132)2学分(考试)l现代电力电子学(70220122)2学分(考试)l电磁场数值计算(70220022)2学分(考试)l高等电力网络分析(70220042)2学分(考试)l随机信号的统计处理(64030013)3学分(考试)l动态电力系统(70220052)2学分(考试)80
l气体放电(70220062)2学分(考试)l电磁测量选论(70220092)2学分(考试)l现代高电压实验技术(80220023)3学分(考试)l脉冲功率技术基础(80220032)2学分(考试)l演化计算及其应用(80220152)2学分(考试)l辨识技术(80220082)2学分(考试)l供电系统谐波(80220101)1学分(考试)l现代电力通信(80220112)2学分(考试)l电力电子与电机系统集成(80220122)2学分(考试)lFACTS/DFACTS的原理及应用(80220132)2学分(考试)l继电保护(80220232)2学分(考试)lLabVIEW编程及虚拟仪器设计(80220142)2学分(考试)l现代能量管理系统专题(80220221)1学分(考试)l电气工程仿真技术(80220211)1学分(考试)l电力规划理论与方法(70228143)3学分(考试)l交流电机数字控制(80228112)2学分(考试)l独立电力系统(70228152)3学分(考试)l电力系统不确定性分析(80220172)2学分(考查)l高电压外绝缘(80220191)1学分(考查)l设备故障诊断与状态维修(80220181)1学分(考查)l电力系统动态控制理论与技术(80220202)2学分(考查)(二)选修课程(≥6学分)l中国宏观经济分析(80228052)2学分(考试)l微观经济学(80228062)2学分(考试)l市场营销(80228072)2学分(考试)l经济法(80228082)2学分(考试)l计算机系统及应用(80228033)3学分(考试)l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技术(60220033)3学分(考试)l电力电子仿真技术(70228163)3学分(考试)注:选修课程,可从本领域或其它相关领域的专业基础和专业课中选择。80
(三)必修环节(1学分)1.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69990021)1学分(考查)2.中期汇报(69998000)(考查)(四)补修课程凡在本领域上欠缺本科层次业务基础的研究生,应补修若干门主干课程。补修课程学分不计入学位要求学分。具体补修课程视研究生的具体情况由系学位分委员会指定。六、学位论文工作要求(一)论文选题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背景,其研究成果要有实际应用价值,论文拟解决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论文要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先进性。论文应选择适合于研究生独立完成的难度和范围适中的课题,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选取:1.工程设计与实施;2.技术攻关、技术改造、技术推广与应用;3.新产品或新设备的研制与开发;4.引进、消化、吸收和应用国外先进技术项目;5.应用基础性研究、预研专题。(二)论文结构形式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形式可以是工程设计或研究论文。论文格式要严格按照研究生院统一要求的格式书写、排版、装订。论文内容主要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中英文摘要、关键词;2.独立完成研究工作的声明;3.选题的依据与意义;4.国内外文献资料综述;5.论文主体部分:包括研究内容、设计方案、分析计算、实验研究等;6.结论;7.参考文献;8.必要的附录:包括企业应用证明、项目鉴定报告、获奖成果证书、设计图纸、程序源代码、论文发表等。(三)论文质量要求80
1.文献综述应对选题所涉及的工程技术问题或研究课题的国内外状况有清晰的描述与分析;2.综合运用基础理论、科学方法、专业知识和技术手段对所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能在某方面提出独立见解;3.论文工作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或理论深度,论文成果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4.论文工作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从论文选题之日起至论文答辩止,全脱产的工程硕士论文工作至少一年,在职工程硕士论文工作一般不少于一年半;5.论文写作要求概念清晰、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文理通顺,版式规范;6.不同论文形式的要求:(1)工程设计类论文,应以解决生产或工程实际问题为重点,设计方案正确,布局及设计结构合理,数据准确,设计符合行业标准;(2)技术研究类(包括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预先研究、实验研究、系统研究等)项目论文,综合应用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分析过程严密、正确,实验方法科学、可靠,实验结果准确、可信,论文成果具有先进性和适用性。(3)侧重于工程管理的论文,应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研究成果应具有一定经济或社会效益,统计或收集的数据可靠、充分,理论建模和分析方法科学正确;(4)工程软件或应用软件为主要内容的论文,要求需求分析合理,总体设计正确,程序编制及文档规范,并通过测试或可进行现场演示。电子工程系、微电子与纳电子学系80
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和要求工程类型硕士生以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综合型工程人才为目标,应达到的目标是:①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品德良好,有较强的事业心,愿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②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及相关学科知识;掌握外语和必要的市场经济知识;③掌握现代工程技术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方法;④具有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和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合作精神;⑤体魄健康。二、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来自于本科毕业的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时间一般为一年,在校内完成。硕士论文在工程硕士工作站完成,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5年。“进校不离岗”的工程硕士生课程学习分为两种情况:一种由选送单位配合我们组织工程硕士生在选送单位利用业余时间上课;另一种为部分脱产或全时脱产上课。课程学习时间一般为一年半到两年。硕士论文在其工作单位结合自身工作任务完成,少部分确有困难,原单位无法安排的可申请并经批准后在学校完成论文工作。“进校不离岗”的工程硕士生实行弹性学制,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5年。所有硕士生在校学习时间累计不少于半年;论文工作时间(从选题报告通过之日起至论文送评阅前止)一般不少于一年半。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完必修课程学分的一半后可申请论文选题。三、适用领域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包含: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信息网络与复杂系统、空天信息工程、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等8个二级学科。四、学分要求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需获得学位要求学分不少于32,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2。具体如下:1.必修课程不少于23学分;2.选修课程不少于6学分;3.必修环节3学分。五、课程设置与要求(一)必修课程(不少于23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0学分)1.自然辩证法(60610012)2学分(考试)80
2.工程硕士英语(第一外国语)(60648003)3学分(考试)(来自于应届本科毕业攻读工程硕士的研究生限选工学硕士英语)3.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82558001)1学分(考查)4.学科前沿讲座(69998012)2学分(考查)5.基础理论课(来自于应届本科毕业攻读工程硕士的研究生限选工学硕士基础理论课)l随机过程(60230014)4学分(考试)l工程硕士数学(60428004)4学分(考试)l运筹学(60428084)4学分(考试)6.专业基础和专业课不少于11学分(来自于应届本科毕业攻读工程硕士的研究生不少于12学分,且必须选修专业基础课不少于2门)第一组:物理电子学专业基础课:l高等电动力学(70230104)4学分(考试)l量子电子学(70230223)3学分(考试)专业课:l导波光学(Ⅱ)(70230092)2学分(考试)l非线性光学(70230133)3学分(考试)l光电子学进展(80230092)2学分(考试)l光纤光学(80230102)2学分(考试)l质谱学导论(80230192)2学分(考试)l光通信网络导论(80230352)2学分(考试)第二组:电路与系统专业基础课:l现代电路理论与技术(70230073)3学分(考试)l结构化集成电路设计(70230183)3学分(考试)l高等模拟集成电路(70230243)3学分(考试)专业课:l电子系统仿真和VHDL(70230213)3学分(考试)80
lC/UNIX程序设计(80230082)2学分(考试)l模拟及混合信号系统的设计技术(80230132)3学分(考试)第三组: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基础课:l现代电磁理论(70230253)3学分(考试)l微波电路理论(70230163)3学分(考试)专业课:l毫米波技术(70230152)2学分(考试)l电磁场数值解法(70230173)3学分(考试)l电磁波传播(80230142)2学分(考试)l超高速电路(80230152)2学分(考试)第四组: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基础课:l通信网理论基础(70230193)3学分(考试)l现代信号处理(70230323)3学分(考试)专业课:l宽带信息网络(70230012)2学分(考试)l信源与信道编码(80230113)3学分(考试)l信源编码(80230202)2学分(考试)l信道编码(80230212)2学分(考试)l宽带接入网(80230242)2学分(考试)l无线通信工程(80230252)2学分(考试)l计算机通信网(80230332)2学分(考试)l现代雷达信号处理(80230372)2学分(考试)第五组: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基础课:l模式识别(60230023)3学分(考试)l应用信息论基础(70230063)3学分(考试)l统计信号处理(70230033)3学分(考试)l近代数字信号处理(70230233)3学分(考试)80
专业课:l智能信息处理(70230022)2学分(考试)l数字图象处理学(70230043)3学分(考试)l语音信号处理(70230052)2学分(考试)l数字视频及音频信号处理(70230082)2学分(考试)l图象分析(80230622)2学分(考试)第六组: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基础课:l半导体器件物理进展(71020013)3学分(考试)l数字大规模集成电路(71020023)3学分(考试)l模拟大规模集成电路(71020033)3学分(考试)l集成电路的计算机辅助设计(ICCAD)(71020053)3学分(考试)l结构化集成电路设计(70230123)3学分(考试)专业课:l微处理器结构及设计(81020022)2学分(考试)l大规模集成电路测试方法学概论(81020032)2学分(考试)l微电子封装技术(81020042)2学分(考试)l微机电系统(MEMS)(81020062)2学分(考试)lVLSI数字信号处理(81020082)2学分(考试)l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及设备(71020062)2学分(考试)*研究生制定培养计划时必须参照当年的开课目录选课。(二)选修课程(不少于6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学分)1.经济管理类课程:l市场营销(70510073)3学分(考试)l经营战略(70510083)3学分(考试)l管理信息系统(80510283)3学分(考试)l工程经济学(80510482)2学分(考试)2.其它专业课程l现代信息网络技术(80230282)2学分(考试)l微电子学最新进展(91020012)2学分(考试)80
l相关工科专业的专业课程(三)必修环节(3学分)1.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69990021)1学分(考查)2.中期汇报(69998001)1学分(考查)3.论文工作阶段书面报告(69998031)1学分(考查)中期汇报、预答辩、论文答辩等环节必须在校内完成。(四)补修课程凡在本领域上欠缺本科基础知识的工程硕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适当补修有关课程,补修课程所得学分不能计入学位课程学分。六、学位论文工作要求1.选题工程硕士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践或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的设计或其研究专题,或是某一企业技术攻关、技术改造大项目中子项目的设计或其研究专题;也可以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研制和开发。集成电路设计方向的工程硕士论文也可按照集成电路从设计到芯片制造的全过程培养模式,完成一个有实用价值的IC芯片设计与实施(包括设计、流片、测试)。2.指导方式(1)工程硕士论文由校内导师和从厂矿、企业等单位聘请有能力承担硕士论文指导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作为联合指导导师与我校导师共同指导,联合指导老师的职责是负责具体指导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研究和撰写工作。聘请联合指导导师需经校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批准。(2)校内导师职责:校内导师的主要责任是在论文选题和学位论文定稿上把关。学位论文工作期间,导师通过各种方式包括去现场对研究生进行经常性的学术指导。(3)工程硕士生在论文工作期间,每三个月必须向其校内导师提交一篇书面工作报告,报告含其论文工作内容及工作进展;每半年向其校内导师作一次书面学术汇报。3.预答辩工程硕士生在申请学位论文答辩前三个月必须作一次预答辩,预答辩考查小组除工程硕士生校内导师参加外,还要求至少有1~2位校内其他老师参加,其中至少有1位学位分委员会委员或由学位分委员会委员委托的1名正高职称的老师参加。4.论文要求80
工程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必须提交学位论文。论文至少满足下列条件之一:(1)工程设计类论文,应以解决生产或工程实际问题为重点,设计方案正确,布局及设计结构合理,数据准确,设计符合行业标准。提交该类学位论文时,要有设计说明,并附有设计图纸等必要的其他资料,及设计人、审核人和批准人的签字。如为新产品设计,还应有新产品研制报告。(2)技术研究类论文(包括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预先研究、实验研究、系统研究等),应综合应用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分析过程严密、正确,实验方法科学、可靠,实验结果准确、可信,论文成果具有先进性和适用性。提交该类学位论文时,至少要在核心刊物上发表一篇论文。如因任务保密、不宜公开,必须至少在内部刊物上发表一篇论文。(3)侧重于工程管理的论文,应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研究成果应具有一定经济或社会效益,统计或收集的数据可靠、充分,理论建模和分析方法科学正确。(4)应用软件为主要内容的论文,要求需求分析合理,总体设计正确,程序编制及文档规范,并通过测试或可进行现场演示。(5)工程规划类论文,需要有明确的工程目标,要对国内外类似工程规划有全面且明确的分析和评述,要详细论述本规划的意义、特色或创新性、具体实施内容和预期结果、各项技术路线或方案、关键问题的解决措施、时间进度和人力物力财力调配、可行性分析等。规划内容应有定量分析,具体指标应有理论计算或统计数据作为依据。提交该类学位论文时,需要提供该规划已被采用、或者该规划已经通过本单位的审核、批准正式提交规划委托方(或实施方)的技术文档。5.评审与答辩(1)评价工程硕士学位论文水平,应看其论文在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关键性技术问题中是否在工程技术上有新进展或创造;或所使用的工艺、技术、设计方案是否具有新颖性和实用性,并有足够的技术含量;或者其设计研制的成果或技术是否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攻读工程硕士学位的研究生,满足本方案中规定的学分要求和论文工作要求,方可申请参加学位论文答辩。(3)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评阅人应为2位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专家;答辩委员会应由3~5位专家组成,其中三分之二以上必须具有高级技术职称,并至少有1位学位分委员会委员参加;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中至少应有1位来自工程一线的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专家。(4)工程硕士生申请答辩必须提交的材料:①工作单位盖章的证明(80
证明学位论文工作为工程硕士生本人完成,同意该生以这篇学位论文申请工程硕士学位)也要附在硕士论文的后面一起装订。②工程硕士学位论文为研究型的,至少要在核心刊物上发表一篇论文;如因任务保密,不宜公开,必须至少在内部刊物上发表一篇论文。③工程硕士学位论文为工程设计型的,要将设计报告和验收报告的封面、目录、设计人、审核人和批准人的签字等复印件附在硕士论文的后面一起装订。④为新产品设计类,要将产品研制报告和鉴定报告的封面、目录、审核、批准、研制人的签字等页的复印件附在硕士论文的后面一起装订。⑤工程规划类论文,需要提供该规划已被采用、或者该规划已经通过本单位的审核、批准正式提交规划委托方(或实施方)的技术文档。6.学位授予通过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的研究生,由相关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批准授予工程硕士学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80
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和要求计算机技术领域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是面向大中型企业、西北地区、国防军工部门,培养复合式、应用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培养要求为:(一)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应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积极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二)工程硕士学位获得者应掌握所从事计算机技术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门知识以及管理知识;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化技术手段;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担负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三)掌握一门外国语,要求熟练地阅读专业领域的外文资料。(四)具有健康的体魄。二、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一)计算机技术领域工程硕士采用课程学习和论文工作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在职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一般采取进校不离岗的学习方式,课程学习时间最长为1年半,但要求在学校学习时间累计不少于半年,其中,课程学习中的实验部分,论文工作中的选题报告、中期汇报、论文写作与答辩等主要环节必须在校内完成;来自我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课程学习时间一般为1年,在校内完成,其硕士论文工作要在工作站完成。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完必修课程学分的一半后,可申请论文选题。论文研究工作时间(从选题报告通过之日起至论文送评阅前止)一般不少于一年半。(二)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5年。三、适用领域计算机技术领域包括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学科。四、学分要求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需获得学位要求学分不少于30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2学分。具体如下:(一)必修课程学分不少于23学分;(二)选修课程学分不少于6学分;80
(三)必修环节1学分。五、课程设置(一)必修课程(不少于23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0学分)1.自然辩证法(60610012)2学分(考试)2.工程硕士英语(60648003)3学分(考试)3.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82558001)1学分(考查)4.计算机学科前沿讲座(69998012)2学分(考查)5.基础理论课(不少于3学分)l组合数学(60240013)3学分(考试)l工程硕士数学(60428004)4学分(考试)l算法与算法复杂性理论(70240193)3学分(考试)6.专业基础和专业课(不少于12学分)l数据库系统设计与原理(70248013)3学分(考试)l多媒体计算机及应用(80248013)3学分(考试)l计算机图形技术(80248023)3学分(考试)l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70248033)3学分(考试)l密码学与网络安全(80248033)3学分(考试)l数字图象处理学(80240163)3学分(考试)lVHDL与集成电路设计(70248003)3学分(考试)l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70248023)3学分(考试)l软件工程技术和设计(60240033)3学分(考试)l分布式数据库系统(70240063)3学分(考试)l高等计算机系统结构(70240013)3学分(考试)l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70240023)3学分(考试)l分布式多媒体系统与技术(70240203)3学分(考试)l微计算机系统设计(70240233)3学分(考试)l计算机控制理论及应用(70240043)3学分(考试)l语音信号数字处理(70240123)3学分(考试)l微型计算机系统接口技术(60240063)3学分(考试)l高性能路由器体系结构与高速信息网络技术(80240143)3学分(考试)80
l软件项目管理(80240203)3学分(考试)l下一代互连网(80240173)3学分(考试)l根据企业的培养方向,可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中选课。(二)选修课程(不少于6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学分,可由专业基础和专业课代替)l项目管理(申请新开课)3学分(考查)l知识工程(70240103)3学分(考试)l市场营销(70510073)3学分(考试)l管理经济学(70160183)3学分(考查)l根据企业培养方向,还可从电子、管理、环境、社科、经济类专业方向选课。(三)必修环节(1学分)1.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69990021)1学分(考查)2.中期汇报(69998000)(考查)(四)补修课程凡在本领域上欠缺本科层次业务基础的硕士研究生,应补修2门主干课程。补修课程学分不计入学位要求学分。l离散数学(1)(20240013)l离散数学(2)(20240023)l操作系统(30240243)l信号处理原理(30240063)l程序设计基础(30240233)六、学位论文工作要求论文工作应包括选题、文献阅读(阅读20篇以上的文献)及调研,完成5千字以上的选题报告并由专家组考核通过;完成系统的设计、系统的实现、系统运行;论文的撰写与答辩。(一)论文选题工程硕士学位论文选题要求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背景,研究成果有实际应用价值。工程硕士研究生也可选择校内导师有明确工程背景的研究课题(应在学校完成)。论文拟解决的问题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一定的计算机软件或硬件实现的工作量;论文要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先进性。80
论文应选择适合于研究生独立完成的难度和范围适中的课题。(二)论文指导在企业进行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工作的研究生,应有两位论文指导教师,企业的联合教师和校内导师。校内导师负责确定工程硕士生论文选题、组织中期汇报、指导论文撰写和组织答辩;应定期听取汇报,给予指导,要对论文的水平和质量把关。联合指导教师负责协助校内导师确定工程硕士生论文选题,对论文工作进行具体指导,定期听取汇报和协助解决工作中反映出的问题。在校内进行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工作的研究生,按校内硕士研究生论文指导的要求。(三)论文答辩论文的评阅、答辩的审批、答辩、学位授予等执行清华大学研究生院的有关规定。自动化系80
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和要求1.控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获得者应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积极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2.控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获得者应掌握从事本工程领域的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门知识;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独立担负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3.掌握一门外国语。二、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1.攻读该学位的在职人员,采取进校不离岗的培养方式,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但要求在校学习的时间累计不少于6个月。其中,课程学习中的实验部分,论文工作中的选题报告、中期汇报、论文写作与答辩等主要环节必须在校内完成。2.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工作由校内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导师与工矿企业或工程部门内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联合指导。3.对于取得攻读工程硕士学位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在校修完研究生课程后,到工程硕士培养工作站从事不少于一年半的工程实践,并结合工程任务完成学位论文,回校申请答辩。4.论文研究工作时间(从选题报告通过之日起至论文送评阅前至)一般不少于一年半。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完必修课程学分的一半后,可申请论文选题。5.攻读工程硕士学位的年限一般不超过5年。三、适用领域(方向)控制工程领域(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企业信息化系统与工程)四、学分要求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需获得学位要求学分不少于30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2学分。具体如下:1.必修课程学分不少于23学分;2.选修课程学分不少于6学分;80
3.必修环节1学分。五、课程设置(一)必修课程(不少于23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0学分)1.自然辩证法(60610012)2学分(考试)2.工程硕士英语(第一外国语)(60648003)3学分(考试)(专业外语不再单列,将融入基础外语中的科技外语阅读部分)3.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82558001)1学分(考查)4.控制工程领域前沿问题讲座(80258012)2学分(考查)5.基础理论课(从下面课程中选择,不少于3学分,考试)l工程硕士数学(60428004)4学分(考试)l基础泛函分析(60420144)4学分(考试)l应用随机过程(60420094)4学分(考试)l组合数学(60240013)3学分(考试)l高等数值分析(60420024)4学分(考试)l最优化方法(60420194)4学分(考试)l系统与控制理论中的线性代数(60250014)4学分(考试)l随机过程(60230014)4学分(考试)l数值分析A(60420044)4学分(考试)l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60420123)3学分(考试)注:也可选本系《工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中所列的其他数学课程。6.专业基础和专业课(从下面课程中选,不少于12学分,考试)l线性系统理论(70250023)3学分(考试)l现代信号处理(70250033)3学分(考试)l模式识别(70250043)3学分(考试)l系统学(70250063)3学分(考试)l信息论基础(70250223)3学分(考试)l系统辨识理论与实践(70250283)3学分(考试)l非线性系统理论(70250253)3学分(考试)l最优化理论与应用(70250293)3学分(考试)l自动测试理论(70250273)3学分(考试)80
l应用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60250023)3学分(考试)l系统分析理论及方法(70250262)2学分(考试)l多传感器融合理论与应用(70250302)2学分(考试)l系统建模理论与方法(70250212)2学分(考试)l智能技术基础(90250072)2学分(考试)l最优控制(70250102)2学分(考试)l自适应控制理论与方法(70250202)2学分(考试)l通信信号处理(80250543)3学分(考试)lCIM系统总体设计基础(英)(70250172)2学分(考试)l人工神经网络(70250323)3学分(考试)l现代电子学及实验(80250013)3学分(考试)l计算分子生物学引论(80250553)3学分(考试)l多变量系统分析与设计(80250022)2学分(考试)l高等过程控制(80250032)2学分(考试)l稳定性理论(80250242)2学分(考试)l微弱信号检测及处理(80250412)2学分(考试)l鲁棒控制(80250282)2学分(考试)l鲁棒辨识(80250232)2学分(考试)l虚拟制造技术(80250332)2学分(考试)l先进制造系统基础(80250372)2学分(考试)l企业网络与系统集成(80250423)3学分(考试)l图像分析与计算机视觉(80250443)3学分(考试)l现代检测技术(80250102)2学分(考查)l控制网络及现场总线(80250452)2学分(考试)l认知科学引论(80250112)2学分(考试)l离散事件动态系统(80250142)2学分(考试)l动态系统的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80250152)2学分(考试)l敏捷供需链管理(80250252)2学分(考试)l统计学习理论导论(80250272)2学分(考查)l模糊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80250303)3学分(考试)80
l智能交通系统概论(82050342)2学分(考查)l高频数字系统设计方法(80250312)2学分(考试)l软计算理论及应用(80250362)2学分(考试)l电子技术专题(80250132)2学分(考试)l复杂网络系统的建模与优化(英)(80250463)3学分(考试)l复杂系统性能评价和优化(英)(90250052)2学分(考试)l微系统技术(80250402)2学分(考试)l通信技术的研究问题与创业机会(英)(80250522)2学分(考试)l摄动分析、马尔可夫决策和强化学习(英)(90250062)2学分(考试)l工业数据通信与控制网络(80250563)3学分(考试)l工业数据统计分析与应用(80250532)2学分(考试)l高级IT项目管理(80250631)1学分(考查)l企业建模理论与方法(80250622)2学分(考试)l生产调度及其智能优化(80250612)2学分(考试)l约束逻辑与算法设计(80250512)2学分(考试)l供应链协调和信息的动态性(80250591)1学分(考查)l盲信号处理(70250312)2学分(考试)l网络安全(70250332)2学分(考试)l数字电视(80258003)3学分(考试)l宽带信息网络(80250382)2学分(考试)l制造过程调度理论及其应用(70250342)2学分(考试)l产品数据与生命周期管理(70250352)2学分(考试)l系统与控制中的随机方法(70250362)2学分(考试)l现代运动控制理论与技术(80250663)3学分(考试)l多媒体数据智能处理技术(80250672)2学分(考试)l工业过程建模与优化(80250042)2学分(考试)l科学精神、道德与表达(70250371)1学分(考试)l统计学方法及其应用(70250383)3学分(考试)l数字家庭网络技术(80250712)2学分(考试)(二)选修课程(不少于6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学分)80
l数字视频处理及通信(双语)(80250692)2学分(考查)l智能信息处理专题(80250222)2学分(考查)l互联网信息处理专题(80250262)2学分(考查)l英文科研成果报告及相关问题(60250101)1学分(考查)l综合自动化理论与方法(80250582)2学分(考查)l经营过程重构和系统集成(80250602)2学分(考查)lCIMS应用工程案例(80250292)2学分(考查)l多媒体技术与应用(80250192)2学分(考试)l嵌入式系统的软硬件设计(80250503)3学分(考查)l单片机及其开发系统*(80250172)2学分(考试)l计算机控制系统*(80250183)3学分(考试)l现代控制理论*(60250074)4学分(考试)l运筹学*(70250124)4学分(考试)l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60250033)3学分(考试)l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应用技术*(60250094)4学分(考试)l微处理器应用系统设计*(60250084)4学分(考试)l数据结构(60240023)3学分(考试)l测试技术(60130623)3学分(考试)l软件工程技术和设计(60240033)3学分(考试)l数字视频及音频信号处理(70230082)2学分(考试)l技术经济评价理论与方法(70510103)3学分(考试)l管理信息系统(80510283)3学分(考试)l可持续发展引论(90050012)2学分(考试)l生物信息学专题(80250682)2学分(考试)注:带有*的课程不对本系本科毕业的研究生开。也可选修经导师同意的其他领域的课程。(三)必修环节(1学分)1.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69990021)1学分(考查)2.中期汇报(69998000)(考查)(四)补修课程80
凡在本领域上欠缺本科层次业务基础的硕士研究生,应根据课题需要,由导师指定补修的主干课程及门数。补修课程学分不计入学位要求学分。六、学位论文工作要求1.选题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可以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信息以及控制工程类的工程技术项目或工程项目的规划或研究,工程设计项目或技术改造项目,可以是技术攻关研究专题也可以是新的自动化装置、检测仪表、传感器的研制与开发课题,也可以是应用基础性研究、预研专题。论文选题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能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论文选题引用的参考文献至少在20篇以上。2.论文形式(1)工程设计或新产品开发报告(2)应用基础性研究、预研专题或结合工程项目的研究论文3.论文工作的指导(1)工程硕士论文由校内导师和从厂矿、企业等单位聘请业务素质和责任层次较高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作为联合导师共同指导。联合指导老师的职责是负责具体指导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研究和撰写工作。(2)校内导师职责:校内导师主要在论文选题和学位论文定稿上把关。在学位论文工作期间,校内导师可通过各种方式(包括去现场)对研究生进行经常性的学术指导。(3)工程硕士在论文工作期间,必须主动定期向其校内导师书面汇报论文工作进展情况。4.评审与答辩(1)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评价标准应侧重于考核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侧重于审查学位论文的技术难度,先进性和工作量;侧重于考查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进展;考查其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计的先进性和实用性;考查其创造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2)攻读工程硕士学位的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且成绩合格,方可申请参加学位论文答辩。80
(3)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评阅人应为2位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专家;答辩委员会应由5位专家组成,其中三分之二以上必须具有高级技术职称;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中至少应有1位来自工程第一线的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专家。七、学位授予学位授予执行清华大学研究生院有关规定。微电子与纳电子学系80
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和要求集成电路工程领域培养集成电路设计与应用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集成电路制造、测试、封装、材料与设备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集成电路工程领域的工程硕士要求具备本领域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以及管理知识,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掌握解决集成电路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承担解决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等方面实际问题的能力。二、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工程硕士生根据培养方式不同分为两大类:1.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考试,按照清华大学分数线由清华大学研究生院统一录取的“全日制”工程硕士生;或从应届本科毕业生中,按照清华大学免试推荐录取原则,经免试推荐择优录取的“全日制”工程硕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2~3年,论文工作时间从开题报告之日起至完成学位论文申请答辩之日止一般不少于一年。2.来源于企事业单位的委托、定向培养类不离岗工程硕士生,或不脱产攻读工程硕士学位的研究生,或来源于应届本科毕业生,经参加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并通过清华大学复试,由清华大学研究生院统一录取。课程学习时间一般为一年到一年半,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5年。论文工作时间(从选题报告通过之日起至论文送评阅前止)一般不少于一年半。三、适用领域集成电路工程领域四、学分要求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需获得学位要求学分不少于32,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2。具体如下:1.必修课程不少于23学分2.选修课程不少于6学分3.必修环节3学分五、课程设置(一)必修课程(不少于23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0学分)1.自然辩证法(60610012)2学分(考试)80
2.外国语(60648003)3学分(考试)(专业外语不再单列,将融入基础外语中的科技外语阅读部分)3.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82558001)1学分(考查)4.学科前沿讲座(69998012)2学分(考查)5.基础理论课(不少于4学分)l随机过程(60230014)4学分(考试)l工程硕士数学(60428004)4学分(考试)l运筹学(60428084)4学分(考试)经导师同意的工学硕士生培养方案中列出的其他数学课程。6.专业基础和专业课(至少选11学分)l数字大规模集成电路(71020023)3学分(考试)l模拟大规模集成电路(71020033)3学分(考试)l集成电路的计算机辅助设计(ICCAD)(71020053)3学分(考试)l数字集成系统设计(70260013)3学分(考试)l微处理器结构及设计(81020022)2学分(考试)l大规模集成电路测试方法学概论(81020032)2学分(考试)l微电子封装技术(81020042)2学分(考试)l微机电系统(MEMS)(81020062)2学分(考试)lVLSI数字信号处理(81020082)2学分(考试)l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及设备(71020062)2学分(考试)l集成电路设计与方法(81020142)2学分(考试)*研究生制定培养计划时必须参照当年的开课目录选课。(二)选修课程(不少于6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学分)1.经济管理类课程:l生产运作管理(70510023)3学分(考试)l市场营销(70510073)3学分(考试)l经营战略(70510083)3学分(考试)l管理信息系统(80510283)3学分(考试)l工程经济学(80510482)2学分(考试)l集成电路制造与生产管理(81020132)2学分(考查)80
2.其它专业课程l现代信息网络技术(80230282)2学分(考试)l综合信息网络(80238012)2学分(考试)l微电子学最新进展(91020012)2学分(考试)l集成电路设计实践(80260012)2学分(考试)l射频CMOS集成电路设计(71020073)3学分(考试)经导师同意的相关工科专业的专业课程(三)必修环节(3学分)1.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69990021)1学分(考查)2.中期汇报(69998000)1学分(考查)3.论文工作阶段书面报告(69999000)1学分(考查)中期汇报、论文答辩等环节必须在校内完成。(四)补修课程l微电子器件与电路(必修非学位课)(30260063)3学分(考试)l信号与系统(30230104)3学分(考查)凡在本领域上欠缺本科基础知识的工程硕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适当补修有关课程,补修课程所得学分不能计入学位课程学分。六、学位论文1.论文选题: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可以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或来源于校内的横向课题。学位论文选题应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技术难度,能体现工程硕士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位论文选题可以是一个完整的集成电路工程项目,可以是工程技术研究专题,也可以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集成电路与系统芯片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2.指导方式:a)对于在校内做论文的学生,可以实行单导师制;b)凡在企业进行论文工作的学生,除校内导师外还必须聘请资深技术或管理人员为联合指导教师。联合指导教师的职责是负责具体指导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研究和撰写工作,校内导师的主要责任是在论文选题和学位论文定稿上把关。80
工程硕士生在论文工作期间,每三个月必须向其校内导师提交一篇书面工作报告,报告含其论文工作内容及工作进展;每半年向其校内导师作一次书面学术汇报。3.论文要求:学位论文应包括:课题意义的说明、国内外动态、设计方案的比较与评估、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和途径、本人在课题中所做的工作、理论分析、设计计算书、测试装置和试验手段、计算程序、试验数据处理、必要的图纸、图表曲线与结论、结果的技术和经济效果分析、所引用的参考文献等,与他人合作或前人基础上继续进行的课题,必须在论文中明确指出本人所做的工作。具体要求如下:(1)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可以按以下两种形式提交:①结合工程项目的研究型论文;②从事工程设计、试验、实施的工程设计型论文。(2)工程硕士研究生申请学位必须提交学位论文。工程硕士学位论文为工程设计型的,要有设计说明;并附有设计图纸等必要的其它资料,及审核、批准、设计人的签字。如为新产品设计还应有新产品研制报告。研究型论文则要有研究课题的确定,研究过程及研究结果。(3)工程硕士学位论文为研究型的,至少要在相关领域学术刊物上发表一篇与学位论文工作有关的学术论文;如因任务保密,不宜公开,必须至少在内部刊物上发表一篇论文。(4)工程硕士学位论文为工程设计型的,要将设计报告的封面、目录、审核、批准、设计人的签字等页的复印件附在硕士论文的后面一起装订;为新产品设计类,要将产品研制报告的封面、目录、审核、批准、研制人的签字等页的复印件附在硕士论文的后面一起装订;工作单位盖章的证明(证明学位论文工作为工程硕士生本人完成,同意该生以这篇学位论文申请工程硕士学位)也要附在硕士论文的后面一起装订。4.评审与答辩:(1)评价工程硕士学位论文水平,应看其论文在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关键性技术问题中是否在工程技术上有新进展或创造;或所使用的工艺、技术、设计方案是否具有新颍性和实用性,并有足够的技术含量;或者其设计研制的成果或技术是否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80
)攻读工程硕士学位的研究生,满足本方案中规定的学分要求和论文工作要求,方可申请参加学位论文答辩。(3)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评阅人应为2位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专家;答辩委员会应由3~5位专家组成,其中三分之二以上必须具有高级技术职称。80
工程物理系、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和要求核能与核技术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和国家重点工程的需要,注重为该领域的工矿企业和工程设计与建设部门,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培养具有较高素质和较强工程能力的从事科研、设计、生产等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核能与核技术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严谨的科学作风和求实的科学态度,积极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应系统掌握本领域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攻读工程硕士期间,需获得学位要求学分不少于30学分,并独立完成具有工程硕士学位学术水平的论文。二、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培养方式可以脱产和非脱产两种方式;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五年。三、适用领域核能与核技术工程领域(包括核能工程与核安全、核技术工程、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同位素分离、可靠性工程、核化学工程、分离工程、核材料工程、新能源工程、管理工程等)四、学分要求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需获得学位要求学分不少于30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2学分。具体如下:1.必修课程学分不少于23学分;2.选修课程学分不少于6学分;3.必修环节1学分。五、课程设置(一)必修课程(不少于23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0学分)1.自然辩证法(60610012)2学分(考试)2.外国语(60648003)3学分(考试)(专业外语不再单列,将融入基础外语中的科技外语阅读部分)3.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82558001)1学分(考查)80
4.学科前沿讲座(69998012)2学分(考查)l核能科学与工程学科前沿讲座(80328212)2学分(考查)l辐射防护技术发展前沿(80328052)2学分(考查)l核燃料循环学科前沿讲座(80328152)2学分(考查)5.基础理论课(3-4学分)l工程硕士数学(60428004)4学分(考试)l运筹学(60428084)4学分(考试)(有关培养单位可根据工程领域特点提出其他研究生数学课程或其他基础理论课程)6.专业基础和专业课(不少于11学分)核能工程与核安全方向:l核反应堆工程概论(71010013)3学分(考试)l核反应堆工程与安全(71010023)3学分(考试)l高等反应堆物理(70320133)3学分(考试)l高等反应堆热工分析(70320143)3学分(考试)l能源与资源管理学(71010113)3学分(考试)l核电站的设计建设与运行(71010033)3学分(考试)l辐射剂量学(71010072)2学分(考试)l自动控制原理(60250043)3学分(考试)l环境风险分析(70050112)2学分(考试)l可靠性工程与风险评价(71010133)3学分(考试)l项目管理(80510762)2学分(考试)l管理经济学(70510133)3学分(考试)l工程建设管理(70040053)3学分(考试)l计算机应用与管理信息系统(70510423)3学分(考试)l工程数据管理与工程数据库技术(81010042)2学分(考试)l工程结构CAD/CAE技术(81010032)2学分(考试)l应用核物理(71010224)4学分(考试)l核反应堆物理设计(71010212)2学分(考试)l反应堆仪表控制系统(71010323)3学分(考试)l核能工程应用结构力学专题(71010053)3学分(考试)80
l核电厂系统与安全(80328063)3学分(考试)l核反应堆工程(80328032)3学分(考试)核技术工程方向:l应用核技术(71010093)3学分(考试)l加速器最新进展(80320023)3学分(考试)l电离辐射探测学(71010083)3学分(考试)l辐射成像原理(70320032)2学分(考试)l核医学仪器与方法(70320062)2学分(考试)l谱分析技术(70320042)2学分(考试)l数字图像处理学(70230043)3学分(考试)l蒙卡方法在核技术中应用(70320023)3学分(考试)l现代辐射探测与测量(80320042)2学分(考试)l辐射信息处理(71010333)3学分(考试)l嵌入式实时系统与微控制器(60320024)4学分(考试)l放射安全与测量(60320043)3学分(考试)l高等辐射防护技术(80328082)2学分(考试)l核仪器专题(80328092)2学分(考试)l电离辐射探测(80328322)2学分(考试)l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方向:l辐射剂量学(71010072)2学分(考试)l电离辐射探测学(71010083)3学分(考试)l能源与资源管理学(71010113)3学分(考试)l核反应堆工程与安全(71010023)3学分(考试)l现代辐射探测与测量(80320042)2学分(考试)l环境与辐射(80320082)2学分(考试)l环境学(70050132)2学分(考试)l辐射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71010342)2学分(考试)l辐射分子生物学(71010352)2学分(考试)l固体废物资源化工程(70050092)2学分(考试)80
l固体废物热处理技术(70050232)2学分(考试)l固体废物控制工程(70050102)2学分(考试)l多孔介质污染物迁移动力学(70050082)2学分(考试)l危险废物管理(80050122)2学分(考试)l环境风险分析(70050112)2学分(考试)l生态地球化学(80328113)3学分(考试)l电离辐射防护和辐射源安全(80328043)3学分(考试)l高等辐射防护技术(80328082)2学分(考试)同位素分离方向:l可靠性工程与风险评价(71010133)2学分(考试)l旋转流体力学(70320083)2学分(考试)l气体和等离子体动力论(70320103)2学分(考试)l同位素分离与应用(70328042)2学分(考试)l气体离心机及转子动力学(70328062)2学分(考试)l级联理论与水力学(70328082)2学分(考试)l激光分离同位素(70328033)2学分(考试)l同位素分离级联设计(70328072)2学分(考试)可靠性工程分析方向:l可靠性工程与风险评价(71010133)3学分(考试)l自动控制原理(60250043)3学分(考试)l环境风险分析(70050112)2学分(考试)l工程数据管理与工程数据库技术(81010042)2学分(考试)l概率风险分析方法(71010262)2学分(考试)核化学工程方向:l核燃料后处理过程与设备概论(71010192)2学分(考试)l溶剂萃取化学与工艺(71010172)2学分(考试)l核材料科学基础(71010162)2学分(考试)l材料化学进展(71010102)2学分(考试)l高等有机化学(70440023)3学分(考试)l高等无机化学(70440072)2学分(考试)80
l现代仪器分析方法与实验(60440023)3学分(考试)l化工传递过程原理(70340073)3学分(考试)l化工系统优化与综合(70340153)3学分(考试)l核燃料循环与材料(申请新开课)2学分(考试)l核材料学(80328202)2学分(考试)l化工分离技术(申请新开课)2学分(考试)l放射化学(80328272)2学分(考试)l材料腐蚀与防护(申请新开课)2学分(考试)l材料表面分析(申请新开课)2学分(考试)l核材料化学(申请新开课)2学分(考试)l核化学与核化工基础实验(80328222)2学分(考试)l核化学工程(80328192)2学分(考试)l核燃料后处理概论(80328182)2学分(考试)l核废物治理(80328242)2学分(考试)l化工原理(80320152)2学分(考试)l核燃料循环学科前沿讲座(80328152)2学分(考试)分离工程方向:l液液萃取化工基础(70340122)2学分(考试)l分离工程(70340142)2学分(考试)l化工传递过程原理(70340073)3学分(考试)l现代仪器分析方法与实验(60440023)3学分(考试)l分离方法基础与技术(70440072)2学分(考试)l分析化学前沿导论(80440252)2学分(考试)核材料工程方向:l核材料科学基础(71010162)2学分(考试)l材料化学进展(71010102)2学分(考试)l高等有机化学(70440023)3学分(考试)l高等无机化学(70440033)2学分(考试)l现代仪器分析方法与实验(60440023)3学分(考试)l化工传递过程原理(70340073)3学分(考试)80
l化工系统优化与综合(70340153)3学分(考试)l核燃料后处理过程与设备概论(71010192)2学分(考试)l溶剂萃取化学与工艺(71010172)2学分(考试)l核材料学(80328202)2学分(考试)l化工分离技术(申请新开课)2学分(考试)l核废物治理(80328242)2学分(考试)l核材料化学(申请新开课)2学分(考试)l化工原理与化学工程(申请新开课)2学分(考试)l材料腐蚀与防护(申请新开课)2学分(考试)l材料表面分析(申请新开课)2学分(考试)l载能离子束与材料的相互作用(申请新开课)2学分(考试)新能源工程方向:l氢能工程(71010292)2学分(考试)l先进二次电池技术与材料(71010272)2学分(考试)l能源与资源管理学(71010113)3学分(考试)l高等无机化学(70440072)2学分(考试)l计算机应用与管理信息系统(70510423)3学分(考试)l化工传递过程原理(70340073)3学分(考试)l现代仪器分析方法与实验(60440023)3学分(考试)管理工程方向:l专家系统与决策支持系统(70510043)3学分(考试)l决策理论(70510063)3学分(考试)l能源与资源管理学(71010113)3学分(考试)l决策与对策模型方法(71010124)4学分(考试)l工程数据管理与工程数据库技术(81010042)2学分(考试)(二)选修课程(不少于6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学分)核能工程与核安全方向:l计算机与信息系统导论(80510293)3学分(考试)l微型计算机系统接口技术(60240063)3学分(考试)l软件工程技术与设计(60240033)3学分(考试)80
l工程经济学(80510482)2学分(考试)l国际经济法(80510472)2学分(考试)l金融市场学(80510412)2学分(考试)l质量管理学(80510422)2学分(考试)l能源环境经济学(81010022)2学分(考试)l企业能源管理与节能(81010062)2学分(考试)l可持续发展引论(90050012)2学分(考试)核技术工程方向:l计算机与信息系统导论(80510293)3学分(考试)l微型计算机系统接口技术(60240063)3学分(考试)l软件工程技术与设计(60240033)3学分(考试)l工程经济学(80510482)2学分(考试)l英语写作(60640132)2学分(考试)l国际经济法(80510472)2学分(考试)l金融市场学(80510412)2学分(考试)l质量管理学(80510022)2学分(考试)l能源环境经济学(81010022)2学分(考试)l企业能源管理与节能(81010062)2学分(考试)l可持续发展引论(90050012)2学分(考试)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方向:l质量管理学(80510022)2学分(考试)l项目管理与评估(80510952)2学分(考试)l加速器最新进展(80320023)3学分(考试)l核反应堆工程概论(71010013)3学分(考试)l核仪器专题(80328092)2学分(考试)l核能工程概论(80328102)2学分(考试)l嵌入式实时系统与微控制器(60320024)4学分(考试)l可持续发展引论(90050012)2学分(考试)同位素分离方向:l计算机模拟物理(70320093)3学分(考查)80
l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60250033)3学分(考查)l高速旋转机械和转子动力学(70320113)3学分(考查)l真空与质谱(80320183)3学分(考试)l误差分析与量测技术(70328052)2学分(考试)l机电与控制(申请新开课)学分(考试)核化学工程方向:l辐射剂量学(71010072)2学分(考试)l可靠性工程与风险评价(71010133)3学分(考试)l核反应堆燃料元件(申请新开课)2学分(考试)l核技术在核材料研究中的应用(申请新开课)2学分(考试)l高等辐射防护技术(80328082)2学分(考试)l工程项目管理(80328162)2学分(考试)(三)必修环节(1学分)l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69990021)1学分(考查)l中期汇报(69998000)(考查)(四)补修课程凡在本领域上欠缺本科层次业务基础的硕士研究生,应补修若干门主干课程。补修课程学分不计入学位要求学分。六、学位论文工作要求1.工程硕士学位论文是工程硕士生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的集中反映,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由工程硕士生独立完成。2.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应是系统完整的学术论文,对所研究的课题应有新的见解,论文应表明作者在本学科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技术手段。3.在学校学习时间累计不少于半年。论文研究工作时间(从选题报告通过之日起至论文送评阅前止)一般不少于一年半。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完必修课程学分的一半后,可申请论文选题。80
工程物理系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和要求安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和国家重点工程的需要,注重为该领域的工矿企业和工程设计与建设部门,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培养具有较高素质和较强工程能力的从事科研、设计、生产等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安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严谨的科学作风和求实的科学态度,积极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应系统掌握本领域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攻读工程硕士期间,需获得学位要求学分不少于30学分,并独立完成具有工程硕士学位学术水平的论文。二、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培养方式可以脱产和非脱产两种方式;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五年。三、适用领域安全工程领域四、学分要求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需获得学位要求学分不少于30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2学分。具体如下:1.必修课程学分不少于23学分;2.选修课程学分不少于6学分;3.必修环节1学分。五、课程设置(一)必修课程(不少于23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0学分)1.自然辩证法(60610012)2学分(考试)2.外国语(60648003)3学分(考试)(专业外语不再单列,将融入基础外语中的科技外语阅读部分)3.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82558001)1学分(考查)4.学科前沿讲座(69998012)2学分(考查)120
l公共安全学科前沿讲座(80328232)2学分(考查)5.基础理论课(3-4学分)l工程硕士数学(60428004)4学分(考试)l运筹学(60428084)4学分(考试)(有关培养单位可根据工程领域特点提出其他研究生数学课程或其他基础理论课程)6.专业基础和专业课(不少于11学分)l复杂性科学概论(60320062)2学分(考试)l灾害探测与控制工程(80328073)3学分(考试)l性能化建筑防火分析与设计(80328023)3学分(考试)l概率安全分析(80328012)2学分(考试)l可靠性工程与风险评价(71010133)3学分(考试)l环境风险分析(70050112)2学分(考试)l管理经济学(70510133)3学分(考试)l工程建设管理(70040053)3学分(考试)l计算机应用与管理信息系统(70510423)3学分(考试)l工程数据管理与工程数据库技术(81010042)2学分(考试)l数字图像处理学(70230043)3学分(考试)l现代辐射探测与测量(80320042)2学分(考试)l辐射信息处理(71010333)3学分(考试)l决策与对策模型方法(71010124)4学分(考试)l火灾学基础(80328293)3学分(考试)l应急法规与标准(80328302)2学分(考试)l应急技术与管理(80328313)3学分(考试)(二)选修课程(不少于6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学分)l可持续发展引论(90050012)2学分(考试)l安全法规与管理(80328262)2学分(考试)l安全系统工程(80328252)2学分(考试)l灾害学(80030242)2学分(考试)l自动控制原理(60250043)3学分(考试)l项目管理(80510762)2学分(考试)120
l质量管理学(80510022)2学分(考试)l项目管理与评估(80510952)2学分(考试)(三)必修环节(1学分)l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69990021)1学分(考查)l中期汇报(69998000)(考查)(四)补修课程凡在本领域上欠缺本科层次业务基础的硕士研究生,应补修若干门主干课程。补修课程学分不计入学位要求学分。六、学位论文工作要求1.工程硕士学位论文是工程硕士生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的集中反映,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由工程硕士生独立完成。2.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应是系统完整的学术论文,对所研究的课题应有新的见解,论文应表明作者在本学科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技术手段。3.在学校学习时间累计不少于半年。论文研究工作时间(从选题报告通过之日起至论文送评阅前止)一般不少于一年半。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完必修课程学分的一半后,可申请论文选题。120
航天航空学院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和要求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侧重于工程应用,主要为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特别是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培养要求为:1.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积极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2.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掌握所从事工程领域的坚实理论和深入的专业知识,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负担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3.掌握一门外国语。4.具有健康的体魄。二、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1.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在职人员,采取进校不离岗的培养方式。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但要求在学校本部学习的时间累计不少于半年。其中,课程学习中的实验部分,论文工作中选题报告、中期汇报、论文写作与答辩等主要环节必须在校内完成;2.论文研究工作时间(从选题报告通过之日起至论文送评阅前止)一般不少于一年半。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完必修课程学分的一半后,可申请论文选题。3.对于取得攻读工程硕士学位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在工程硕士培养工作站至少从事一年半的工程实践工作,结合工程任务完成学位论文,回校申请答辩。4.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工作由校内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导师与工矿企业或工程部门内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联合指导。5.攻读工程硕士学位的年限一般不超过5年。三、适用领域:航空工程方向:航空飞行器总体设计与主动控制技术,航空飞行器结构先进设计原理与技术,航空发动机,飞行动力学与飞行控制,结构强度与结构动力学,状态检测及故障诊断技术。四、学分要求120
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需获得学位要求学分不少于30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2学分。具体如下:1.必修课程学分不少于23学分;2.选修课程学分不少于6学分;3.必修环节1学分。五、课程设置(一)必修课程(不少于23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0学分)1.自然辩证法(60610012)2学分(考试)2.外国语(60648003)3学分(考试)(专业外语不再单列,将融入基础外语中的科技外语阅读部分)3.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82558001)1学分(考查)4.现代力学与热科学进展(80330522)2学分(考查)5.基础理论课(任选一门)l工程硕士数学(60428004)4学分(考试)l数值分析(60420044)4学分(考试)6.专业基础和专业课(不少于11学分)l可靠性工程(70310022)2学分(考试)l航空宇航推进理论(80310104)4学分(考试)l高等动力学(70330124)4学分(考试)l计算动力学(70330114)4学分(考试)l运动稳定性(80310052)2学分(考试)l工程振动的实验与分析(60330063)3学分(考试)l飞行器制导、导航与控制(80310153)3学分(考试)l高等空气动力学(70310063)3学分(考试)l飞行器材料与结构(80310193)3学分(考试)l高等燃烧学(80330023)3学分(考试)l计算传热学(70330033)3学分(考试)l高超声速推进理论(70310052)2学分(考试)l空间推进技术(80310142)2学分(考试)l人机与环境工程(80310183)3学分(考试)120
l数字信号处理(64030023)3学分(考试)l微弱信号检测及处理(80250412)2学分(考试)l生理系统仿真与建模(74030053)3学分(考试)l嵌入式计算机及机电系统接口应用(60130043)3学分(考试)l嵌入式实时系统与微控制器应用(60320024)4学分(考试)l现代信号处理(70230323)3学分(考试)l无线通信工程(80230252)2学分(考试)l计算机通信网(80230332)2学分(考试)l信源编码与信道编码(80230113)3学分(考试)l现代雷达信号处理(80230372)2学分(考试)l数字图像处理学(70230043)3学分(考试)l微弱信号检测及处理(80250412)2学分(考试)l模式识别(60230023)3学分(考试)l任选课程(在导师指导下进行选修)≥5学分(二)选修课程(不少于6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学分)l1-2门管理类课程。l1-2门计算机运用类课程。l也可选经导师同意的其他领域的课程。l企业需求的其他跨学科课程(经学位评定委员会同意可另行设定)。(三)必修环节(1学分)1.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69990021)1学分(考查)2.中期汇报(69998000)(考查)(四)补修课程凡在本领域上欠缺本科层次业务基础的硕士研究生,应补修若干门主干课程。补修课程学分不计入学位要求学分。六、学位论文工作要求1.指导教师遴选和指导原则。应尽早为工程硕士生确定指导教师,一般应有两名导师联合指导,校内导师一名,硕士生选送单位或工程硕士培养工作站导师一名(必须具有高级职称)。校外导师须填写“清华大学工程硕士论文联合指导教师简况表”,经学位分委员会主席审查后,报系业务办公室备案,并由学位分委员会发给相应聘书。120
2.论文选题和选题报告。工程硕士生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后,应尽早开始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工作。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工作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背景,其研究成果要有实际应用价值,论文拟解决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论文要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先进性。论文应选择适合于研究生独立完成的难度和范围适中的课题,可以是研究型,开发型,设计型或实验型等多种类型。选题时要安排工程硕士生阅读文献和写出选题报告。选题报告由研究生本人写出书面报告,其中包括文献综述和选题两部分(查阅中、外文资料数量一般应不少于20篇,书面报告一般应在8千字以上)。选题报告要在有关教研组的专家、导师和企业有关技术负责人参加的专门会议上进行;并经与会者集体评议,写出评语,给出考核成绩;并填写“攻读工程硕士学位研究生选题报告考查记录”后,方能给予学分。120
航天航空学院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和要求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侧重于工程应用,主要为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特别是为国有大中型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培养要求为:1.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积极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2.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掌握所从事工程领域的坚实理论和深入的专业知识,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负担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3.掌握一门外国语。4.具有健康的体魄。二、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1.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在职人员,采取进校不离岗的培养方式。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但要求在学校本部学习的时间累计不少于半年。其中,课程学习中的实验部分,论文工作中选题报告、中期汇报、论文写作与答辩等主要环节必须在校内完成;2.论文研究工作时间(从选题报告通过之日起至论文送评阅前止)一般不少于一年半。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完必修课程学分的一半后,可申请论文选题。3.对于取得攻读工程硕士学位资格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在工程硕士培养工作站至少从事一年半的工程实践工作,结合工程任务完成学位论文,回校申请答辩。4.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工作由校内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导师与工矿企业或工程部门内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联合指导。5.攻读工程硕士学位的年限一般不超过5年。三、适用领域:航天工程方向:120
航天飞行器(含空间飞行器、运载火箭和导弹)总体设计,航天飞行器结构设计,航天飞行器飞行动力学,航天飞行器导航、制导与控制,航天飞行器推进技术与发动机设计,航天飞行器发射技术,空间通信技术,空间信息与图像处理技术,光电精密测量技术,人机与环境工程,载人航天等。四、学分要求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需获得学位要求学分不少于30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2学分。具体如下:1.必修课程学分不少于23学分;2.选修课程学分不少于6学分;3.必修环节1学分。五、课程设置(一)必修课程(不少于23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0学分)1.自然辩证法(60610012)2学分(考试)2.外国语(60648003)3学分(考试)(专业外语不再单列,将融入基础外语中的科技外语阅读部分)3.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82558001)1学分(考查)4.现代力学与热科学进展(80330522)2学分(考查)5.基础理论课(任选一门)l工程硕士数学(60428004)4学分(考试)l数值分析(60420044)4学分(考试)6.专业基础和专业课(不少于11学分)l现代航天技术概论(71140012)2学分(考试)l可靠性工程(70310022)2学分(考试)l航天任务分析与设计(80310093)3学分(考试)l航空宇航推进理论(80310104)4学分(考试)l高等动力学(70330124)4学分(考试)l计算动力学(70330114)4学分(考试)l运动稳定性(80310052)2学分(考试)l工程振动的实验与分析(60330063)3学分(考试)l飞行器制导、导航与控制(80310153)3学分(考试)l高等空气动力学(70310063)3学分(考试)l飞行器材料与结构(80310193)3学分(考试)l高等燃烧学(80330023)3学分(考试)120
l计算传热学(70330033)3学分(考试)l高超声速推进理论(70310052)2学分(考试)l空间推进技术(80310142)2学分(考试)l航天医学工程(60310013)3学分(考试)l人机与环境工程(80310183)3学分(考试)l载人航天工程概论(80310173)3学分(考试)l数字信号处理(64030023)3学分(考试)l微弱信号检测及处理(80250412)2学分(考试)l生理系统仿真与建模(74030053)3学分(考试)l嵌入式计算机及机电系统接口应用(60130043)3学分(考试)l嵌入式实时系统与微控制器应用(60320024)4学分(考试)l卫星测控技术(80310113)3学分(考试)l现代信号处理(70230323)3学分(考试)l无线通信工程(80230252)2学分(考试)l计算机通信网(80230332)2学分(考试)l信源编码与信道编码(80230113)3学分(考试)l现代雷达信号处理(80230372)2学分(考试)l数字图像处理学(70230043)3学分(考试)l模式识别(60230023)3学分(考试)l任选课程(在导师指导下进行选修)≥5学分(二)选修课程(不少于6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学分)l1-2门管理类课程。l1-2门计算机运用类课程。l也可选经导师同意的其他领域的课程。l企业需求的其他跨学科课程(经学位评定委员会同意可另行设定)。(三)必修环节(1学分)1.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69990021)1学分(考查)2.中期汇报(69998000)(考查)(四)补修课程120
凡在本领域上欠缺本科层次业务基础的硕士研究生,应补修若干门主干课程。补修课程学分不计入学位要求学分。六、学位论文工作要求1.指导教师遴选和指导原则。应尽早为工程硕士生确定指导教师,一般应有两名导师联合指导,校内导师一名,硕士生选送单位或工程硕士培养工作站导师一名(必须具有高级职称)。校外导师须填写“清华大学工程硕士论文联合指导教师简况表”,经学位分委员会主席审查后,报系业务办公室备案,并由学位分委员会发给相应聘书。2.论文选题和选题报告。工程硕士生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后,应尽早开始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工作。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工作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背景,其研究成果要有实际应用价值,论文拟解决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论文要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先进性。论文应选择适合于研究生独立完成的难度和范围适中的课题,可以是研究型,开发型,设计型或实验型等多种类型。选题时要安排工程硕士生阅读文献和写出选题报告。选题报告由研究生本人写出书面报告,其中包括文献综述和选题两部分(查阅中、外文资料数量一般应不少于20篇,书面报告一般应在8千字以上)。选题报告要在有关教研组的专家、导师和企业有关技术负责人参加的专门会议上进行;并经与会者集体评议,写出评语,给出考核成绩;并填写“攻读工程硕士学位研究生选题报告考查记录”后,方能给予学分。120
化学工程系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和要求培养具有基础理论知识和系统的化学工程领域的专门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运用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二、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至五年。三、适用领域化学工程领域四、学分要求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需获得学位要求学分不少于30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2学分。具体如下:1.必修课程学分不少于23学分;2.选修课程学分不少于6学分;3.必修环节1学分。五、课程设置(一)必修课程(不少于23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0学分)1.自然辩证法(60610012)2学分(考试)2.工程硕士英语(第一外国语)(60648003)3学分(考试)(专业外语不再单列,将融入基础外语中的科技外语阅读部分)3.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82558001)1学分(考查)4.学科前沿讲座(69998012)2学分(考查)5.基础理论课(不少于4学分)l工程硕士数学(60428004)4学分(考试)l运筹学(60428084)4学分(考试)l数值分析A(60420044)4学分(考试)6.专业基础和专业课(考试学分不少于11学分)l化工热力学(二)(必修)(70348082)2学分(考试)l分离工程(必修)(70348112)2学分(考试)120
l反应工程(必修)(70348122)2学分(考试)l化工传递过程原理(70348092)2学分(考试)l化工过程优化(70348142)2学分(考试)l液液萃取基础(70348132)2学分(考试)l膜分离技术原理(80340102)2学分(考试)l流态化方法(70348152)2学分(考试)l生物反应工程(70340102)2学分(考试)l生物分离工程(英)(70340132)2学分(考试)l分子生物学导论(英)(80340133)3学分(考试)l表面科学与多相催化(英)(80340112)2学分(考试)l环境微生物技术(80340122)2学分(考试)l分离过程(70340142)2学分(考试)l液液萃取化工基础(70340122)2学分(考试)l胶体与界面科学(80340152)2学分(考试)l专业英语交流技巧(申请新开课)1学分(考查)(二)选修课程(不少于6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学分)l全校任选课(培养单位根据工程领域特点和生源领域特点选修其它系研究生选修课程)(三)必修环节(1学分)l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69990021)1学分(考查)l中期汇报(69998000)(考查)(四)补修课程凡在本领域上欠缺本科层次业务基础的硕士研究生,应补修若干门主干课程。补修课程学分不计入学位要求学分。六、学位论文工作要求1.选题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工程技术项目的设计或研究专题,也可以是企业的技术攻关、技术改造项目,可以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研制和开发。2.指导方式120
一般应有二名导师联合指导,校内导师一名,选送单位导师一名(必须具有高级职称)。校外导师必修填写“清华大学工程硕士论文联合指导教师简况表”,经学位分委会主席审查后,报学校备案。联合指导教师的责任是负责具体指导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研究和撰写工作,校内指导教师可通过各种方式对研究生进行经常性的学术指导,主要责任是在论文选题和学位论文定稿上把关。3.论文评审与答辩要求(1)评价工程硕士学位论文水平,应看其论文在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关键性生产技术中是否在工程技术上有新进展或创造;或所使用的工艺、技术、产品设计是否有新颖性和实用性,并有足够的技术含量;或看其是否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攻读工程硕士研究生,必修完成培养方案中所规定的学分要求和论文工作要求,成绩合格,方可申请论文答辩。(3)工程硕士论文评阅人应有2位专家,答辩委员会应有3-5位专家,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中至少应有1位来自工程一线的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专家。120
化学工程系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和要求培养具有基础理论知识和系统的制药工程领域的专门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运用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二、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至五年。三、适用领域制药工程领域四、学分要求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需获得学位要求学分不少于30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2学分。具体如下:1.必修课程学分不少于23学分;2.选修课程学分不少于6学分;3.必修环节1学分。五、课程设置(一)必修课程(不少于23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0学分)1.自然辩证法(60610012)2学分(考试)2.外国语(60648003)3学分(考试)3.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82558001)1学分(考查)4.学科前沿讲座(69998012)2学分(考查)5.基础理论课(从下列数学课中选修,不少于4学分)l工程硕士数学(60428004)4学分(考试)l数值分析A(60428084)4学分(考试)(根据制药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知识需求,由分委会审批,选修化学类、生物类有关基础理论课程)6.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不少于11学分)l药品监督质量管理工程(申请新开课)学分(考试)l现代制药分离工程(80348024)4学分(考试)120
l制药工程与工艺(申请新开课)学分(考试)l药物制剂工程(80348032)2学分(考试)l药物代谢工程(申请新开课)学分(考试)l药物化学(申请新开课)学分(考试)l化工传递过程原理(70340073)3学分(考试)l高等化工热力学(70340063)3学分(考试)l反应器理论与分析(70340092)2学分(考试)l生物反应工程(70340102)2学分(考试)l生物分离工程(英)(70340132)2学分(考试)l分子生物学导论(英)(80340133)3学分(考试)l环境微生物技术(80340112)2学分(考试)l膜分离技术原理(80340102)2学分(考试)l胶体与表面科学(80340152)2学分(考试)(二)选修课程(不少于6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学分)l全校任选课(培养单位根据工程领域特点和生源领域特点选修其它系研究生选修课程)(三)必修环节(1学分)l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69990021)1学分(考查)l中期汇报(69998000)(考查)(四)补修课程凡在本领域上欠缺本科层次业务基础的硕士研究生,应补修若干门主干课程。补修课程学分不计入学位要求学分。l根据论文工作需要,在导师指导下补休本科相关课程。六、学位论文工作要求1.选题: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工程技术项目的设计或研究专题,也可以是企业的技术攻关、技术改造项目,可以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研制和开发。2.指导方式:120
一般应有二名导师联合指导,校内导师一名,选送单位导师一名(必须具有高级职称)。校外导师必修填写“清华大学工程硕士论文联合指导教师简况表”,经学位分委会主席审查后,报学校备案。联合指导教师的责任是负责具体指导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研究和撰写工作,校内指导教师可通过各种方式对研究生进行经常性的学术指导,主要责任是在论文选题和学位论文定稿上把关。3.论文评审与答辩要求(1)评价工程硕士学位论文水平,应看其论文在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关键性生产技术中是否在工程技术上有新进展或创造;或所使用的工艺、技术、产品设计是否有新颖性和实用性,并有足够的技术含量;或看其是否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攻读工程硕士研究生,必修完成培养方案中所规定的学分要求和论文工作要求,成绩合格,方可申请论文答辩。(3)工程硕士论文评阅人应有2位专家,答辩委员会应有3-5位专家,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中至少应有1位来自工程一线的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专家。120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和要求具有坚实的材料工程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领域的发展动向,掌握必要的实验、计算方法和技术,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解决工程问题或从事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的开发能力,掌握材料化学成分和组织结构的分析方法、材料的制造过程和质量控制方法、材料性能检测和分析方法、材料的改性技术、材料制品的加工工艺和技术等。二、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五年。在学校学习时间累计不少于半年。其中,课程学习中的实验部分,论文工作中选题报告、中期汇报、论文写作与答辩等主要环节必须在校内完成。论文研究工作时间(从选题报告通过之日起至论文送审前止)一般不少于一年半。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完必修课程学分的一半后,可申请论文选题。三、适用领域材料工程领域四、学分要求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需获得学位要求学分不少于30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2学分。具体如下:1.必修课程学分不少于23学分;2.选修课程学分不少于6学分;3.必修环节1学分。五、课程设置(一)必修课程(不少于23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0学分)1.自然辩证法(60610012)2学分(考试)2.外国语(60648003)3学分(考试)(专业外语不再单列,将融入基础外语中的科技外语阅读部分)3.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82558001)1学分(考查)4.学科前沿讲座(69998012)2学分(考查)120
(可从《材料科学前沿》、《高分子前沿讲座》、《新型功能材料专题》、《新型结构材料专题》等课程中选修一门)5.基础理论课(3~4学分)l工程硕士数学(60428004)4学分(考试)l运筹学(60428084)4学分(考试)l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60420123)3学分(考试)l其它全校数学类研究生课程6.专业基础和专业课(11~12学分)(必须选修1~2门3学分课程)l材料学基础B(申请新开课)3学分(考试)l材料热力学(70350203)3学分(考试)l材料中的相变(70350183)3学分(考试)l表面与界面(70350273)3学分(考试)l材料的电磁基础(70350303)3学分(考试)l强度与断裂理论(70350193)3学分(考试)l材料合成热力学(70350053)3学分(考试)l材料中的传输现象(80350153)3学分(考试)l电子显微学(70350033)3学分(考试)l材料显微结构分析方法(70350073)3学分(考试)l材料分析与表征B(申请新开课)3学分(考试)l材料物理与化学(选题)(70350222)2学分(考试)l薄膜物理基础(70350012)2学分(考试)l计算材料学(70350172)2学分(考试)l生物材料(70350132)2学分(考试)l光电材料(70350212)2学分(考试)l电子显示及显示材料(70350292)2学分(考试)l金属功能材料(80350353)3学分(考试)l科技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70350351)1学分(考试)l近代信息功能陶瓷材料(70350082)2学分(考试)l有机功能材料(80350222)2学分(考试)l电子器件与封装(80350192)2学分(考试)120
l传感器与材料(80350252)2学分(考试)l纳米材料及器件(80350113)3学分(考试)l纳米结构与测量(80350121)1学分(考查)lMEMS材料及微细制备技术(70350252)2学分(考试)l新型碳材料(80350202)2学分(考试)l材料超塑性及应用(70350262)2学分(考试)l先进结构陶瓷材料(70350232)2学分(考试)l材料断裂学(70350333)3学分(考试)l金属材料选题(70350242)2学分(考试)l金属材料先进制备方法(70350112)2学分(考试)l粉体与制备(80350162)2学分(考试)l环境材料进展(80350212)2学分(考试)l稀土材料进展(80350242)2学分(考试)l金属材料质量控制(70358042)2学分(考试)l机械零件失效分析(70358052)2学分(考试)l精细陶瓷工艺学(70358063)2学分(考试)l现代分析仪器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70358072)2学分(考试)l高分子动力学及相转变(80340082)2学分(考试)l聚合物表面与界面(80340032)2学分(考试)l聚合物近代研究方法(70340033)3学分(考试)l多组份聚合物材料(70348042)2学分(考试)l高聚物结构与性能(70340023)3学分(考试)l当代高分子化学(70340013)3学分(考试)l先进功能高分子材料(80340092)2学分(考试)l超微颗粒学基础(71010312)2学分(考试)l其它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相关的研究生课程(二)选修课程(不少于6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学分)l专业基础和专业课l管理类研究生课程l计算机类研究生课程120
l可持续发展类课程或经导师同意的研究生课程(三)必修环节(1学分)l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69990021)1学分(考查)l中期汇报(69998000)(考查)(四)补修课程凡在本领域上欠缺本科层次业务基础的硕士研究生,应补修若干门主干课程。补修课程学分不计入学位要求学分。l晶体结构与缺陷(30350123)3学分(考试)l相图与相变(30350143)3学分(考试)l材料物理性能基础(30350183)3学分(考试)l材料化学基础(30350093)3学分(考试)六、学位论文工作要求按照清华大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质量参考标准》和其它有关规定执行。120
化学系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和要求培养具有基础理论知识和系统的化学工程领域的专门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运用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二、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至五年。三、适用领域化学工程领域四、学分要求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需获得学位要求学分不少于30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2学分。具体如下:1.必修课程学分不少于23学分;2.选修课程学分不少于6学分;3.必修环节1学分。五、课程设置(一)必修课程(不少于23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0学分)1.自然辩证法(60610012)2学分(考试)2.工程硕士英语(第一外国语)(60648003)3学分(考试)(专业外语不再单列,将融入基础外语中的科技外语阅读部分)3.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82558001)1学分(考查)4.学科前沿讲座(69998012)2学分(考查)5.基础理论课(不少于4学分)l工程硕士数学(60428004)4学分(考试)l运筹学(60428084)4学分(考试)l数值分析A(60420044)4学分(考试)6.专业基础和专业课(考试学分不少于11学分)l化工热力学(二)(必修)(70348082)2学分(考试)l分离工程(必修)(70348112)2学分(考试)120
l反应工程(必修)(70348122)2学分(考试)l化工传递过程原理(70348092)2学分(考试)l化工过程优化(70348142)2学分(考试)l液液萃取基础(70348132)2学分(考试)l膜分离技术原理(80340102)2学分(考试)l流态化方法(70348152)2学分(考试)l生物反应工程(70340102)2学分(考试)l生物分离工程(英)(70340132)2学分(考试)l分子生物学导论(英)(80340133)3学分(考试)l表面科学与多相催化(英)(80340112)2学分(考试)l环境微生物技术(80340122)2学分(考试)l分离过程(70340142)2学分(考试)l液液萃取化工基础(70340122)2学分(考试)l胶体与界面科学(80340152)2学分(考试)l专业英语交流技巧(申请新开课)1学分(考查)(二)选修课程(不少于6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学分)l全校任选课(培养单位根据工程领域特点和生源领域特点选修其它系研究生选修课程)(三)必修环节(1学分)l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69990021)1学分(考查)l中期汇报(69998000)(考查)(四)补修课程凡在本领域上欠缺本科层次业务基础的硕士研究生,应补修若干门主干课程。补修课程学分不计入学位要求学分。六、学位论文工作要求1.选题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工程技术项目的设计或研究专题,也可以是企业的技术攻关、技术改造项目,可以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研制和开发。2.指导方式120
一般应有二名导师联合指导,校内导师一名,选送单位导师一名(必须具有高级职称)。校外导师必修填写“清华大学工程硕士论文联合指导教师简况表”,经学位分委会主席审查后,报学校备案。联合指导教师的责任是负责具体指导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研究和撰写工作,校内指导教师可通过各种方式对研究生进行经常性的学术指导,主要责任是在论文选题和学位论文定稿上把关。3.论文评审与答辩要求(1)评价工程硕士学位论文水平,应看其论文在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关键性生产技术中是否在工程技术上有新进展或创造;或所使用的工艺、技术、产品设计是否有新颖性和实用性,并有足够的技术含量;或看其是否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攻读工程硕士研究生,必修完成培养方案中所规定的学分要求和论文工作要求,成绩合格,方可申请论文答辩。(3)工程硕士论文评阅人应有2位专家,答辩委员会应有3-5位专家,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中至少应有1位来自工程一线的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专家。120
美术学院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和要求(一)培养目标:工业设计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侧重于工业设计系统整合和工业设计应用研究,主要是为政府管理部门、经济建设部门、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培养应用研究型、复合型管理人才和高层次工业设计、工程技术人才以及其他艺术设计应用研究人才。(二)培养要求:1.工业设计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积极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2.工业设计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掌握扎实的工业设计及相关学科基础理论和系统方法,较全面地了解国内外工业设计、工程技术和设计管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从而熟练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实验方法,具有在组织、协调、整合基础上的创新能力,并能具备工业设计推广、工程技术改进、产品开发、设计研究与应用的能力。3.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具备本学科前沿信息交流的能力。二、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一)学习方式:在职攻读工业设计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按照考生不同来源,分为不脱产和半脱产学习(A类)和脱产学习(B类)两种培养模式:⑴不脱产和半脱产学习(A类):考生所在单位已经与我校签订人才合作培养协议,学校同意为该单位录取的工程硕士研究生单独组班授课,则此类考生可按照不脱产和半脱产方式学习。⑵脱产学习(B类):除A类考生外,其他所有录取考生必须以脱产方式进校集中学习一年课程。(二)授课形式:授课主要分为课堂授课与现场教学两种形式。课堂授课主要是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现场教学主要是现场设计、观摩与讨论相结合。尽可能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同时采用模块化授课与专业方向交叉制教学相结合的形式。专业课以外的必修课程(A类生除外)、选题报告、中期汇报、论文答辩等主要环节必须在校内完成。专业基础课程中理论讲授部分、可持续发展方面和学科前沿讲座等环节必须以课堂授课形式完成。专业课程等可以根据研究方向特点和导师安排采用现场教学形式。120
(三)教师:除聘请学校学术造诣深、设计工程研究与工作经验较丰富、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导师外,还可聘请企(事)业或设计院、所相关的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或相关的工程技术管理人员担任联合指导教师。在培养院(系)统一管理下采用“双导师”制,共同指导工业设计工程硕士生。(四)被录取的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完必修课程学分的一半后,可申请论文选题。工程硕士研究生一般应结合企(事)业的实际问题在企(事)业进行论文研究工作。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论文完成后,可申请由我校组织的答辩。通过论文答辩,并经过校学位委员会审议通过后,可授予我校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五)学习年限:完成整个工程硕士的课程学习和论文工作时间最长不超过5年。三、适用领域工业设计工程领域,包含:设计管理类,应用系统设计类,信息传播设计类,城市规划、景观、室内、环境设计类,产品设计与应用工程类,艺术设计类等研究方向。四、学分要求攻读工业设计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需获得学位要求学分不少于31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3学分。具体如下:1.必修课程学分不少于24学分;2.选修课程学分不少于6学分;3.必修环节1学分。五、课程设置(一)必修课程(不少于24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1学分)1.自然辩证法(60610012)2学分(考试)2.工程硕士英语(第一外国语)(60648003)3学分(考试)(专业外语不再单列,将融入基础外语中的科技外语阅读部分)3.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82558001)1学分(考查)4.学科前沿讲座(69998012)2学分(考查)要求参加由本院组织的高水平的学科前沿讲座6次以上。每次应有不少于500字的小结,经导师签字后自己留存,申请答辩前交研究生主管部门记载成绩。5.基础理论课l设计方法论(70800021)1学分(考试)l设计艺术学(70800011)1学分(考试)120
6.专业基础和专业课(不少于14学分)各培养单位可根据自身特点酌定。(考试)(二)选修课程(不少于6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学分)各培养单位可根据领域和生源特点确定选修课程范围。(三)必修环节(1学分)l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69990021)1学分(考查)要求在查阅一定数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写出不少于五千字的书面报告,内容包括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两部分。考核成绩含书面报告和口头报告成绩两部分。l中期汇报(69998000)(考查)(四)补修课程凡在本领域上欠缺本科层次业务基础的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适当补修有关课程。补修课程学分不计入学位要求学分。六、学位论文工作要求(一)论文工作年限和进校环节:工程硕士学位论文工作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论文研究工作时间(从选题报告通过之日起至论文送评阅前止)一般不少于一年半。(二)论文(或研究报告)质量和形式:论文工作要有一定的深度、应用性和先进性;表明作者具有综合运用学术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及进行学术攻关的能力。论文(或研究报告)应有解决实际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进展或是具有新工艺、新技术、新设计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并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论文形式,可以是工程设计或产品研制报告,也可以是研究论文。120
建设管理系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和要求培养从事策划、评估、设计、建设、收尾等全生命期项目管理工作的专业化高级管理人才。这些人才将来可成为项目评估师、咨询专家、项目经理、计划经理等。项目管理工程领域工程硕士要求具备项目策划与评估技术、项目融资方式与策略、项目建设总体组织、项目采购与合同、项目设计与建设的管理、项目团队建设与激励等方面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宽广的知识面,熟悉项目管理在国内外的发展过程、现状和趋势,能独立从事某些工程领域项目策划、项目评估、项目计划与监控、项目融资、项目采购管理、项目合同管理等工作。具有较好的外语水平,能顺利阅读相关文献并能进行一定的口头和书面沟通。扎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理论与专门知识,了解学科的前沿进展,通过课程学习和研究论文的训练,提高科学研究能力以及综合运用技术与管理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和案例的能力。二、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采取脱产和非脱产学习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五年;在学校学习时间累计不少于半年,其中,课程学习中的实验部分、论文工作中选题报告、中期汇报、论文写作与答辩等主要环节必须在校内完成;论文研究工作时间(从选题报告通过之日起至论文送评阅前止)一般不少于一年半。学生在学完必修课程学分的一半后,可申请论文选题。三、适用领域项目管理领域各相关方向,从服务对象而言,项目管理涉及军事、航空航天、建筑与土木、信息和软件工程、制造、行政管理和服务等等各个经济和社会领域。从项目管理人员所从事的工作而言,可分为:项目管理理论、技术和应用的研究与开发,项目生命期各阶段的管理与咨询,项目管理人员的教育与培训等。四、学分要求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需获得学位要求学分不少于30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2学分。具体为:1.必修课程学分不少于23学分;2.选修课程学分不少于6学分;3.必修环节1学分。120
五、课程设置(注:楷体字体课程一般在春季学期开设,仿宋字体课程一般在秋季学期开设)(一)必修课程(总学分不少于23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0学分)1.自然辩证法(60610012)2学分(考试)2.工程硕士英语(第一外国语)(60648003)3学分(考试)(专业外语不再单列,将融入基础外语中的科技外语阅读部分)3.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82558001)1学分(考查)(前8周文献检索由图书馆开,后8周论文写作由系里开)4.学科前沿讲座(69998012)2学分(考查)5.基础理论课(二选一)l工程硕士数学(60428004)4学分(考试)l运筹学(60428084)4学分(考试)6.专业基础和专业课(考试学分不少于11学分)l项目管理学(70048183)3学分(考试)l项目管理(英)(70910072)2学分(考试)l项目计划与控制(70910062)2学分(考试)l项目经济学(70048192)2学分(考试)l房地产经济学(70910023)3学分(考试)l房地产金融(80910142)2学分(考试)l房地产投资(80910152)2学分(考试)l房地产投资项目评估与案例分析(80910062)2学分(考试)l工程建设管理(70910093)3学分(考试)l工程项目管理案例(80910032)2学分(考试)l项目采购管理(80910102)2学分(考试)l项目人力资源和沟通管理(70910052)2学分(考试)l风险管理(80910042)2学分(考试)l国际经济法(70910042)2学分(考试)l建设与房地产应用法律(80910012)2学分(考试)lIT与项目管理软件(70048242)2学分(考试)lIT与工程建设管理(80910052)2学分(考试)l建筑工程管理计算机软件应用(70038003)3学分(考试)120
(上述类似课程中不能重复选修,如项目管理学和项目管理、3门计算机应用课)(二)选修课程(从上述专业基础和专业课中未修课程和下列课程中任选,总学分不少于6学分,考试学分不少于2学分)l物业管理(申请新开课)2学分(考试)l区域和城市经济学(70910082)2学分(考试)l建设工程担保(80910121)1学分(考查)l工程与管理最佳实践(80910131)1学分(考查)l项目融资(80910092)2学分(考试)l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80910022)2学分(考试)l建筑施工前沿(80910072)2学分(考试)l系统规划决策基础(70910033)3学分(考试)l交通规划理论(70030053)3学分(考试)l交通流理论与应用(70030073)3学分(考试)l交通经济学(70030133)3学分(考试)l工程多媒体信息系统设计(80030232)2学分(考试)l交通管理与控制(80030283)3学分(考试)l计算机的工程应用(70040043)3学分(考试)l经济法与合同法(70048232)2学分(考试)l工程建设管理(70040053)3学分(考试)l城市交通与道路系统规划问题(70000312)2学分(考试)l环境风险分析(70050112)2学分(考试)l环境规划与管理(70050152)2学分(考试)l环境经济(70050162)2学分(考试)l知识经济与企业管理(80511172)2学分(考试)l网络时代的质量管理(80511382)2学分(考试)l质量管理学(80510022)2学分(考试)l保险与精算技术(80510793)3学分(考试)l组织行为学(70510013)3学分(考试)l财务管理(80910162)3学分(考试)注:也可选修经系里和导师同意的其他课程120
(三)必修环节(1学分)1.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69990021)1学分(考查)2.中期汇报(69998000)(考查)(四)补修课程本领域目前还没有本科,因此缺少下列课程知识的硕士研究生,应从中选择补修由导师指定的若干门课程。补修课程学分不计入学位要求学分。l概率论与数理统计l管理学基础l经济学基础l法律基础六、学位论文工作要求论文工作应有校内外各一名导师联合指导,论文课题要有一定的难度、深度和先进性,能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紧密结合实际项目中的一个或几个完整问题,选择应用性强的课题。论文工作应反映解决实际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和新进展,并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论文工作的最终成果应以学位论文的形式提交,鼓励学生将研究成果以学术论文形式公开发表。120
医学院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和要求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侧重于工程应用,主要为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培养要求:1.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积极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2.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掌握所从事工程领域的坚实的基础理论和深入的专业知识,掌握解决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担负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3.掌握一门外国语。4.具有健康的体格。二、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五年;在学校学习时间累计不少于半年。其中,课程学习中的实验部分,论文工作中选题报告、中期汇报、论文写作与答辩等主要环节必须在校内完成。三、适用领域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四、学分要求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需获得学位要求学分不少于30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2学分。具体如下:1.必修课程学分不少于23学分;2.选修课程学分不少于6学分;3.必修环节1学分。五、课程设置(一)必修课程(不少于23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0学分)1.自然辩证法(60610012)2学分(考试)2.工程硕士英语(第一外国语)(60648003)3学分(考试)120
3.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82558001)1学分(考查)4.生物医学工程前沿讲座(69998012)2学分(考查)5.基础理论课(不少于1门,不少于4学分)l工程硕士数学(60428004)4学分(考试)l运筹学(60428084)4学分(考试)6.专业基础和专业课(不少于5门,不少于11学分)生物医学与工程方向l数字信号处理(64030023)3学分(考试)l医学图像处理(74030042)2学分(考试)l生理系统仿真与建模(74030053)3学分(考试)l医学成像系统(74030042)2学分(考试)l医学统计学(84008012)2学分(考试)l医学生理学(74000022)2学分(考试)l生物医学电子学(84008033)3学分(考试)医学物理与工程方向l肿瘤放疗物理(7032 )3学分(考试)l核仪器与方法(7032)2学分(考试)l医学影像物理(或磁共振成像物理)(7032 )3学分(考试)l医学图像处理(7032)2学分(考试)l放射生物学(7032 )2学分(考试)l加速器最新进展(80320023)3学分(考试)l医学物理专题(7032 )2学分(考试)l临床肿瘤学(7032 )2学分(考试)l辐射防护及保健物理(7032 )2学分(考试)l核医学仪器与方法(70320062)2学分(考试)l现代辐射探测与测量(80320042)2学分(考试)(二)选修课程(不少于6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学分)1.经济、管理类课程l经济法(80510462)2学分(考试)2.计算机应用类课程120
l数据库设计与实现(84008022)2学分(考试)l计算机系统及应用(80228033)3学分(考查)l计算机语言(80228042)2学分(考试)lLabVIEW编程及虚拟仪器设计(80220142)2学分(考查)l多媒体技术基础与应用(80240083)3学分(考查)3.医学物理专业类课程l蒙卡方法在核技术中的应用(70320023)3学分(考试)l医学影像信息管理(7032 )2学分(考试)l辐射成像原理(70320032)2学分(考试)l电磁兼容设计(7032)2学分(考试)l辐射数字成像技术(7032)2学分(考试)l加速器技术与实验(80320072)2学分(考试)l放射治疗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7032)2学分(考试)l放射治疗计划制订(7032)2学分(考试)l机电控制(7032)3学分(考试)l核电子学(7032)2学分(考试)(三)必修环节(1学分)l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69990021)1学分(考查)l中期汇报(69998000)(考查)(四)补修课程凡在本领域上欠缺本科层次业务基础的硕士研究生,应补修1~2门主干课程。补修课程学分不计入学位要求学分。l信号与系统(44030183)3学分(考试)l微机原理与应用(20220124)4学分(考试)l辐射物理(40320412)2学分(考试)六、学位论文工作要求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背景,其研究成果要有实际应用价值,论文拟解决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论文要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先进性。论文应选择适合于研究生独立完成的难度和范围适中的课题,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选取:120
1.一个较为完整的工程技术项目或工程管理项目的规划或研究;2.工程设计与实施;3.技术攻关、技术改造、技术推广与应用;4.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新设备的研制与开发;5.引进、消化、吸收和应用国外先进技术项目;6.应用基础性研究、预研专题。论文研究工作时间(从选题报告通过之日起至论文送评阅前止)一般不少于一年半。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完必修课程学分的一半后,可申请论文选题。120
软件学院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和要求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是面向国民经济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面向企事业单位对软件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式软件工程技术和软件工程管理人才。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应当有较宽的培养方向,包括软件工程、软件体系结构、软件项目管理、软件测试、嵌入式软件及应用、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以及软件质量监控、系统管理与支持等方向。具体培养要求如下:1.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积极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2.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应掌握软件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备运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技术和工具从事软件分析、设计、开发、维护等工作的能力,以及工程项目的组织与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成为适合软件产业发展要求的高级软件工程开发与研究、软件项目管理技术人才,或软件项目经理、软件企业管理人才。3.掌握一门外语,具备良好的阅读、理解和撰写外语资料的能力和进行国际化交流的能力。二、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本领域采用系统的课程学习和工程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软件工程实践要求学生直接参与软件工程项目实践,完成必要的技术方案设计、软件开发、项目管理等工作,并在所取得的工程实践成果基础上完成学位论文的撰写。1.在职研究生可以采取边工作边学习的方式,各门课程(包括实验性课程)的要求和课时数须与全日制研究生要求相同。2.学校可以聘请具有丰富实践和教学指导经验的企业资深技术或管理人员参与课程教学,并对学生的软件工程实践进行联合指导。120
3.提倡和特别加强双语教学,包括直接采用英文原版教材、聘请国外教授讲课或讲学等。4.学习年限一般为2.5~5年,其中从事软件工程实践的时间不得少于1.5年。三、适用领域软件工程及相关领域四、学分要求攻读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需获得学位要求学分不少于30学分,其中必修课程考试学分不少于20学分,选修课程考试学分不少于2学分。具体如下:1.必修课程学分不少于23学分;2.选修课程学分不少于6学分;3.必修环节1学分。五、课程设置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课程体系遵循下述基本原则,即创新性、复合性和工程性,包括基础理论课程、技能培训课程、项目管理课程等。为加强软件人才的国际交流能力,要求不少于二分之一的课程采用双语(或英语)教学。(一)必修课程(不少于23学分,其中考试学分不少于20学分)1.自然辩证法(60610012)2学分(考试)2.外国语(60648003)3学分(考试)3.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82558001)1学分(考查)4.学科前沿讲座(69998012)2学分(考查)5.基础理论课(不少于3学分)l组合数学(74100043)3学分(考试)l经济数学(74100093)3学分(考试)l工程硕士数学(60428004)4学分(考试)6.专业基础和专业课(不少于12学分)l算法分析与设计(74100033)3学分(考试)l面向对象技术与应用(74100012)2学分(考试)l软件项目管理(84100062)2学分(考试)l软件体系结构(74100152)2学分(考试)l软件过程改进(84100072)2学分(考试)l计算机网络技术(74100022)2学分(考试)120
l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74100102)2学分(考试)l软件测试技术(74100132)2学分(考试)l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74100172)2学分(考试)l软件度量技术(74100142)2学分(考试)l数据库管理技术(74100062)2学分(考试)l软件平台与中间件技术(74100082)2学分(考试)l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74100072)2学分(考试)l软件需求工程(84100102)2学分(考试)(二)选修课程(不少于6学分,考试学分不少于2学分。可用学位课代替,可跨系选修2学分)l嵌入式系统及其软件工具(84100012)2学分(考查)l分布式系统(74100123)3学分(考查)l计算机图形学(84100093)3学分(考试)l知识工程(74100112)2学分(考查)l工作流技术基础(74100052)2学分(考试)lIT企业文化(84100022)2学分(考查)l现代数据库系统概论(74100162)2学分(考试)l机器学习与知识发现(84100082)2学分(考查)l自动机与形式逻辑(84100112)2学分(考试)l电子商务概论(84100122)2学分(考查)l电子政务导论(84100132)2学分(考查)l并行程序设计(84100142)2学分(考查)l图像处理(84100153)3学分(考试)(三)必修环节(1学分)1.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69990021)1学分(考查)2.中期汇报(69998000)(考查)(四)补修课程凡在本领域上欠缺本科层次业务基础的硕士研究生,学院建议补修如下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补修课程只记成绩,不计入研究生阶段的总学分。学院提供相应资源。120
l离散数学(1)(24100023)(考试)l数据结构与算法(34100044)(考试)lJAVA程序设计(34100023)(考试)l操作系统(34100053)(考试)l数据库原理(84100032)(考试)计算机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工学硕士培养方案中的相关课程也适合本方案。六、学位论文工作要求1.攻读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完必修课程学分的一半后,可申请论文选题。2.软件工程实践是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的重要环节,由学校教师或企业中经过学校聘任的资深技术人员或业务主管负责指导,由学校工程硕士教育管理部门负责监督和管理。具体操作方案是:由学院指派副教授以上的教师作为学生的第一指导教师。对于在校内选定有关工程项目做论文的学生,可以实行单导师制;凡在企业进行论文工作的学生,必须聘请联合指导教师。联合指导老师应是资深技术或管理人员,并具备以下资格之一: (1)具有博士学位且有三年或三年以上软件开发工作经验; (2)具有硕士学位且有五年或五年以上软件开发工作经验; (3)具有高级技术职称。3.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实际的软件工程,具有明确的需求背景和应用价值,可以结合软件项目、软件产品和软件项目过程管理、软件算法等进行研究。论文应选择适合于研究生独立完成的难度和范围适中的课题。论文选题应有一定的先进性、理论深度和工作量,能体现作者综合运用软件工程的基础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4.论文形式可以是工程项目技术报告、预研课题阶段成果报告、关键技术的研究论文等。论文主体部分包括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技术方案设计、算法研究、软件开发、软件测试与维护等。5.论文质量要求(1)文献综述应对选题所涉及的工程技术问题或研究课题的国内外状况有清晰的描述与分析;(2)综合运用基础理论、科学方法、专业知识和技术手段对所解决的工程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能在某方面提出独立见解;(3)论文工作应有一定的技术难度或理论深度,论文成果具有先进性和实用性;120
(1)论文工作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论文实际工作量一般不少于一年半;(2)论文写作要求概念清晰、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文理通顺,版式规范。6.通过课程考试取得规定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的研究生,由培养单位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批准后,授予软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12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临漳县驴业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生产煤矸石真空制砖设备及配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03-03-北京地区建设工程规划设计通则(试用稿)
- 扣件式落地钢管脚手架施工方案结构设计
- MTBE装置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生产污水处理工程工艺技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年产1.2亿块蒸压萤石尾矿标砖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临淄区太公社区棚户区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落地式脚手架施工方案的结构设计
- 生产污水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 MY市汽车实验驾驶培训学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劳动部施工组织总结构设计
- 落地双立杆钢管脚手架工程施工结构设计
- 2010年察右后旗牧区饲草料地节水灌溉工程建设方案
- 年产3.4万吨白莲深加工产品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灵璧向阳乡基本农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生产污水综合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硫氢化钠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相关文档
- 施工规范CECS140-2002给水排水工程埋地管芯缠丝预应力混凝土管和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施工规范CECS141-2002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施工规范CECS142-2002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铸铁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施工规范CECS143-2002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预制混凝土圆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施工规范CECS145-2002给水排水工程埋地矩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施工规范CECS190-2005给水排水工程埋地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cecs 140:2002 给水排水工程埋地管芯缠丝预应力混凝土管和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含条文说明)
- cecs 141:2002 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条文说明
- cecs 140:2002 给水排水工程埋地管芯缠丝预应力混凝土管和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条文说明
- cecs 142:2002 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铸铁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条文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