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04页

  • 1.04 MB
  • 2022-04-22 11:32:56 发布

灌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10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灌瓶项目非常用的术语、符号和代号说明一、术语说明1、化学品指各种化学元素、由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及其混合物,包括天然的或者人造的。2、危险化学品指具有爆炸、燃烧、助燃、毒害、腐蚀等性质且对接触的人员、设施、环境可能造成伤害或者损害的化学品。3、职业病职工因受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影响而引起的,由国家以法规形式规定并经国家指定的医疗机构确诊的疾病。4、事故隐患可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管理上的缺陷。5、特种设备由国家认定的,因设备本身和外在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事故,并且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人身伤亡及重大经济损失的危险性较大的设备。6、危险因素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7、有害因素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者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8、危险程度对人造成伤亡和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的尺度。9、评价单元根据被评价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安全评价的需要而将被评价对象划分为一些相对独立部分进行安全评价,其中每个相对独立部分称为评价单元。10、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82 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贮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二、符号、代号说明m:米MPa:兆帕s:秒kVA:千伏安t:吨kPa:千帕a:年℃:摄氏度d:天mm:毫米W:瓦m/s:米/秒P:泵V:容器R:反应器D:直径kg:千克h:小时min:分钟Nm3:标准立方米MPa(G):兆帕(表压)MPa(A):兆帕(绝对压力)LD50:口服毒性半数致死量、皮肤接触毒性半数致死量LC50:吸入毒性半数致死浓度82 第一章设立安全评价工作概述第一节设立评价目的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根据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查找、分析拟建项目中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预测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确定其与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范的符合性,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安全评价结论。通过设立安全评价为企业提供系统安全的最优方案,为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提供科学依据,提高建设项目本质安全程度,确保建设工程项目的安全卫生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保证建设项目建成后在安全方面符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定。第二节评价对象和范围本次评价对象是11111111111111111111气体有限公司拟建1760m³/a液氩、液氮、液体二氧化碳灌瓶项目,评价范围包括拟建项目总平面布置、选址与建设条件、工艺、设备设施、辅助配套设施等。该公司现有溶解乙炔、液氧充瓶项目(包括储存设施、生产装置及公用工程消防等)不在本次评价范围内。拟建项目所涉及的职业卫生、环保问题和危险化学品的道路运输问题,应执行国家相应有关规定和标准,不包括在本次评价范围之内。第三节安全评价经过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8号令《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办法》的有关要求,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程建设项目,必须进行劳动安全卫生预评价,以保障安全生产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不给安全生产工作留下隐患,11111111111111111111气体有限公司气体拟建1760m³/a液氩、液氮、液体二氧化碳灌瓶项目需进行设立安全评价。82 我公司接受11111111111111111111气体有限公司委托后,选择具有相关专业和评价经验的安全评价人员组成项目评价组,评价组依据《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安全预评价导则》(AQ8002-2007)、《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评价细则(试行)》以及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规、标准和规范,再根据该公司1760m³/a液氩、液氮、液体二氧化碳灌瓶项目的特点和实际情况以及该公司提供的《11111111111111111111气体有限公司1760m³/a液氩、液氮、二氧化碳灌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有关图纸,评价组成员对该项目拟建设地点进行了实地查看和调研后确定安全评价对象和范围的相关情况,通过定性、定量分析评价,编制完成了该项目的设立安全评价报告。为了提高本次安全评价的质量及评价过程的严谨性,评价过程中严格按照安全评价内部控制程序操作,最后与项目建设企业征求和交换意见,建设企业没有提出异议,之后出版、装订形成本评价报告。82 第四节评价程序根据《安全评价通则》、《安全预评价导则》的要求,该项目的设立安全评价程序如下(图1-1):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划分评价单元作出评价结论选择评价方法编制设立安全评价报告定性、定量评价与建设单位交换意见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前期准备图1-1设立安全评价程序框图82 第二章建设项目概况第一节建设单位简介11111111111111111111气体有限公司前身是0000000老龄委金星实业公司,于2004年6月改制后更名为11111111111111111111气体有限公司,该公司占地面积9.8亩,主要生产溶解乙炔与液氧、液氩等灌装项目。2006年,该公司又投资35万元,建设660m³/a液氧充装灌瓶装置,并取得了安全生产许可证。公司位于1111111111市1111111111区胜利路26号,00000000农场对面山脚下,为了促进企业发展,公司于2011年初进行了内部重组,并拟新建1760m³/a液氩、液氮、液体二氧化碳充装灌瓶项目。该工程分为两期建设,第一期建设660m³/a液氩充装灌瓶装置和440m³/a液体二氧化碳充装灌瓶装置,液氩充装灌瓶生产能力为4.84万瓶/年,液体二氧化碳充装灌瓶生产能力为3.63万瓶/年;第二期建设660m³/a液氮充装灌瓶装置,液氮充装灌瓶生产能力为9.24万瓶/年。第二节建设项目概况一、建设项目简介1)项目名称:1760m³/a液氩、液氮、液体二氧化碳充装灌瓶项目2)项目地点:1111111111市1111111111区胜利路26号,11111111111111111111气体有限公司现有厂区西南部和厂区东部中侧3)工程总投资:301万元4)工程性质:新建项目该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2-1。表2-1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主要装置1.1液氩充装灌瓶装置(一期)m3/a6604.84万瓶/年1.2液体二氧化碳充装灌瓶装置(一期)m3/a4403.63万瓶/年1.3液氮充装灌瓶装置(二期)m3/a6609.24万瓶/年82 2年操作日d3003主要原材料用量3.1液氩m3/a6603.2液体二氧化碳m3/a4403.3液氮m3/a6604公用工程及动力消耗量4.1电kWh/a1.354.2水t5005定员人86项目占地面积m22767项目投入总资金万元3017.1其中:固定资产万元2317.2流动资金万元708年销售收入万元4279投资回收期年3.62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产业政策的符合性近几年,我市石油、化工、医药企业已占全市国民经济的半璧江山,民营经济也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氩气、二氧化碳、氮气是基本化工原材料。工业上大量用于冶金工业、化学工业、机械工业、建材工业、国防工业及金属切割、焊接等方面。近年来,1111111111区工业发展迅猛,尤其00000000的扩建、新建项目比比皆是;民营经济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太阳能集热管、节能灯、钢结构活动板房等制造业迅速崛起,对于氩气、二氧化碳、氮气的需求与日俱增,原有的气体生产能力与品种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加快发展液氮、液氩、液体二氧化碳的经营销售工作已经成为当务之急。11111111111111111111气体有限公司为了解决市场供求矛盾,公司领导层审时度势,顺应市场需求,决定投资301万元,新上1760m³/a液氩、液氮、液体二氧化碳灌瓶项目,为公司和当地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82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国家发改委令第40号),该项目既不在鼓励类范围内,也不在限制和淘汰类范围内,属于允许类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三、主要技术、工艺(方式)和国内、外同类建设项目水平对比11111111111111111111气体有限公司气体充装项目采用氮(氩)加压气化充装工艺和二氧化碳加压充装工艺,该工艺是目前国内、外大多数中小型供气站普遍采用的工艺路线,已有几十年的应用历史,例如000000已运用该技术多年,工艺十分成熟,安全可靠。四、建设项目地理位置、用地面积和生产储存规模1、项目地理位置及周边环境11111111111111111111气体有限公司拟新建1760m³/a液氩、液氮、液体二氧化碳灌瓶项目项目位于11111111111111111111气体有限公司现有厂区内,11111111111111111111气体有限公司位于1111111111市1111111111区胜利路26号,1111111111石化第一化肥厂农场对面山脚下周围500m以内无居民和其他单位,西面30m为公泉路,厂区周边环境具体见附件《11111111111111111111气体有限公司周边关系示意图》。该项目所在厂区与《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4号)第十条规定的八大区域(居民区、学校、医院等人口密集区域;重要公共设施;供水水源、水厂及水源保护区;车站码头;农业生产基地;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军事禁区等)的距离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及其它相关规范要求。该项目所在厂区周围环境距离见下表2-2所示。表2-2项目所在厂区周围环境距离表序号方位名称与液氮、液氩装置实际距离(米)与二氧化碳灌装装置实际距离(米)标准规范距离结论1东山坡地451--合格2南山坡地543--合格3西山坡地6312--合格4北山坡地6930--合格由上表可以看出,该项目建设地点周围均为山坡空地,82 无《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10条规定的八类场所,安全距离符合要求。2、平面布置11111111111111111111气体有限公司位于1111111111市1111111111区胜利路26号,公司南北长约86.1m,东西长约72.6m,总占地面积5920m2,新建的氩气、氮气的储存与充装装置位于厂区西南部,,液体二氧化碳项目在厂区东部中侧,二氧化碳灌装间为原有闲置房所改造,拟新建项目总占地面积约为276㎡。大门设在厂区西北角。厂区西部,自北向南依次为原有的备品库、变配电室、闲置房、氧气灌装间以及新建的氩气、氮气灌装间。厂区中部,自北向南依次为原有的化验室、乙炔生产车间、工具房。厂区东部,自北向南依次为电石渣池、新建的液体二氧化碳灌装间、闲置房、电石库、乙炔气柜。消防水池在厂区东北侧。具体布局情况见总平面布置图。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该项目与厂区内其它建(构)筑物间距及该项目总平面布置间距见表2-3。表2-3该项目与厂区内其它建(构)筑物间距及该项目总平面布置间距(单位:m)建构筑物及设施方位相邻建构筑物及设施可研报告中总平面布置间距标准(米)依据标准结论氮气、氩气、灌装项目区西厂区围墙15GB50016-20063.4.12基本合格①北氧气灌装间1010GB50016-2006表3.4.1合格东北乙炔生产车间1012GB50016-2006表3.4.1不合格东南工具房66GB50016-2006表3.4.1合格南厂区围墙55GB50016-20063.4.12合格二氧化碳灌装项目区东厂区绿地紧邻------北电石渣池4.7------南闲置房紧邻------电石库1515GB50016-2006表3.5.1合格西乙炔生产车间12.912GB50016-2006表3.4.1合格(注)①82 :由于厂区外为山坡空地,无相邻单位,满足防火间距的要求,且该装置为戊类,可以不受距围墙5m间距的限制,故间距基本合格。由上表可以看出,该项目中氮气、氩气灌装项目与东北部乙炔生产车间的距离、不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3.4.12)的要求,在下一步的《安全设施设计专篇》应考虑设计符合规范要求的安全距离。其余周边装置的距离均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的有关规定。二氧化碳灌装项目区与南侧电石库的安全距离3、厂址的自然条件11111111111111111111气体有限公司拟建项目位于1111111111市1111111111区,该地区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春季风多雨少干旱;秋季天高气爽,冷暖适中,多晴天;雨季多在7-8月份。1)气温年平均气温12.9℃最热月份平均气温(7月)26.7℃最冷月份平均气温-2.8℃绝对最高气温42.1℃绝对最低气温-23℃2)空气湿度月份平均最高相对湿度83%月份平均最低相对湿度57%年平均相对湿度67%3)大气压年平均大气压101.58kPa月最高气压102.12kPa月平均最低气压99.78kPa极端最高气压103.97kPa82 极端最低气压98.03kPa4)降雨量年最大降雨量1337mm年平均降雨量733mm日最大降雨量230mm小时最大降雨量64mm十分钟最大降雨量23mm5)风风载荷(地面以上10米处)0.45kPa瞬时风速(地面以上10米处)40m/s年平均风速2.6m/s年主导风向南风、西南风6)雪最大积雪深度330mm雪载荷30kg/m27)雷暴日数年平均雷暴日数25.3d全年最多雷暴日数40d8)最大冻土深度最大冻土厚度(地面以下)0.5m9)地质情况该处地质属于第四纪地层。其中的土层自上而下依次为第一层杂填土、第二层粉质粘土、第三层粉土和第四层粉质粘土;承载压力标准值及压缩模量数值分别为:第二层fk=170kPa,Esl-2=5.0MPa;第三层粉土fk=180kPa,Esl-2=9.0MPa;第四层fk=200kPa,Esl-2=8.0MPa。10)水文82 该地区浅层地下水为第四系孔隙水,流向由西南向东北,埋深15-20m,主要用于农田灌溉。11)地震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附录A,1111111111区地震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4、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11111111111111111111气体有限公司拟新建1760m³/a液氩、液氮、液体二氧化碳灌瓶项目,第一期建设660m3/a液氩充装灌瓶装置和440m3/a液体二氧化碳充装灌瓶装置,液氩充装灌瓶生产能力为4.84万瓶/年,液体二氧化碳充装灌瓶生产能力为3.63万瓶/年;第二期建设660m3/a液氮充装灌瓶装置,液氮充装灌生产能力为瓶9.24万瓶/年。公司储存充装规模与产品方案见下表(表2-4):表2-4储存充装规模和产品方案序号产品方案单位储存/充装规模运输方式备注1液氩m3/a660外卖,汽车运输4.84万瓶/年2液体二氧化碳m3/a440外卖,汽车运输3.63万瓶/年3液氮m3/a660外卖,汽车运输9.24万瓶/年五、主要原辅材料和产品1、原料11111111111111111111气体有限公司气体拟建项目主要原料的种类、动力供应分别见表2-5、表2-6。表2-5充装装置原材料表序号原材料名称规格单位年需要量来源、运输条件1液氩99.999%m³660外购、低温液体槽车运输2液氮99.5%m³660外购、低温液体槽车运输3液体二氧化碳99.2%m³440外购、低温液体槽车运输表2-6动力供应表序号名称规格单位年需要量供应来源1水新鲜水t5001111111111管理处82 2电380/220VkWh13500一化肥专用线2、产品方案及产品介绍该项目的产品为瓶装氩气、二氧化碳、氮气气体。具体情况见表2-7(1~3):表2-7(1)工业氮技术指标(GB/T3864-2008)项目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氮气纯度×10-2≥99.599.598.5氧含量×10-2≤0.50.51.5水分含量露点oC≤-43表2-7(2)工业氩技术指标(GB/T4842-2006)项目指标氩纯度,10-2         ≥99.99氢含量,10-6        ≤5氧含量,10-6        ≤10氮含量,10-6        ≤50总碳含量(以甲烷计),10-6        ≤10水分含量,10-6    ≤15表2-7(3)工业液体二氧化碳技术指标(GB/T6052-93)项目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二氧化碳含量(V/V),10-2≥99.899.599.0游离水含量(m/m),10-2≤0.050.20.4油分不得检出不得检出-气味无异味无异味六、工艺流程和主要装置设施布局及其上下游生产装置的关系1、工艺技术方案⑴工艺技术方案的选择本项目生产工艺为液氮、液氩的加压、气化灌瓶、储存及运输;二氧化碳的加压、灌瓶、储存及运输。⑵工艺流程简述氮(氩)气充装流程:氮气与氩气的工艺流程类似,现以氮气的充装流程为例。外购的液氮82 (氩)由生产单位的车辆运至公司内,由生产单位人员将液氮(氩)充入公司的液氮(氩)储罐内。氮(氩)气钢瓶经检验合格存放于空瓶区,充装时将钢瓶与充灌排出气口连接。开启加压泵和气化器,液氮(氩)通过加压泵压入气化器。液氮(氩)被气化后经充灌排流入钢瓶,充装人员观察钢瓶内气体压力变化,当压力升至15±0.5MPa,充瓶时间大于30分钟,认为气体已充满,关闭钢瓶入口阀,取下钢瓶。充灌排可同时充装多个钢瓶。待所有氮(氩)气钢瓶都装满后,关闭加压泵进出口所有阀门,充装完毕。液体槽车液氮储罐低温液体充装泵汽化器充装排氮气瓶检验成品氮(氩)气充装工艺流程图二氧化碳充装流程:二氧化碳液体首先由汽车槽车运来,通过加压泵压入真空低温二氧化碳液体贮槽。充装时,将气体钢瓶称重、记录,接入气体充灌排的气体出口,开启灌装泵进口阀,起动灌装泵,开启灌装泵出口阀和钢瓶入口阀,二氧化碳徐徐流入钢瓶,观察钢瓶重量,当充液钢瓶重达到25kg时,认为已充满,关闭钢瓶入口阀,取下钢瓶。充灌排可以同时充装多个钢瓶,充满一瓶,取下,再换装一瓶,如此反复。待所有CO2钢瓶都装满后,关闭灌装泵出口阀、加压泵进口阀,充装完毕。成品液体槽车液体二氧化碳储罐低温液体充装泵充装排CO2气瓶检验二氧化碳充装工艺流程图2、主要生产设备设施该项目主要设备、设施见下表:表2-8主要设备明细表82 序号设备名称型号材质数量(台)备注1液氩充装主要设备1.1低温绝热液氩罐CFL-30/0.8CS1Ⅲ类压力容器1.2低温液体充装泵DWB50-500/165CS11.3高压汽化器300m3CS11.4气体充装排GC-20(10×2)SS12液体二氧化碳充装主要设备2.1低温绝热液CO2罐CFL-20/0.785CS1Ⅲ类压力容器2.2低温液体充装泵DYB60-50L/16.5CS12.3气体充装排GC-20(10×2)SS13液氮充装主要设备3.1低温绝热液氮罐CFL-30/0.8CS1Ⅲ类压力容器3.2低温液体充装泵DWB50-500/165CS13.3高压汽化器300m3CS13.4气体充装排GC-20(10×2)SS1⑵道路运输公司所经营的产品全部委托具有危险化学品运输资质的专业运输单位负责运输。生产装置区、产品储存区及成品运输区地面采取硬化、防渗措施。厂区内消防主通道宽度6m,次要道路宽4m,可以满足运输及消防要求。3、上下游生产装置的关系11111111111111111111气体有限公司气体充装项目的生产装置包括充装间和低温液体储罐,低温液体储罐为充装间的上游生产装置,为充装间提供原料,原料通过管线输送。上下游的设备及设施的生产能力能够满足要求。七、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1、供配电82 ⑴电源状况该项目依托现有变(配)电室,现有变(配)电室设一台150kVA变压器,单回路供电,现有项目电气安装总容量为30kW,拟建项目电气安装总容量为9kW,电气安装总容量为39kW,总用电负荷26%,用电负荷等级为三级,供电能满足生产需要。⑵供电方案①动力配电柜安装在配电室内,电源就近引入,电源电压380V/220V,三相四线,电源零线在配电柜处重复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4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应可靠接地,接地干线不少于两处与接地体连接。②低压配电柜采用放射式回路敷设至各用电设备,并采用TN-S的接地方式。室外电缆采用非铠装电缆直埋敷设,在氧气充装间及储罐区,采用硬塑料管配线。2、给排水⑴给水系统该项目生产不用水,主要是生活用水,取自1111111111管理处自来水管网,供水能力10000m³/年,该项目职工用水量为2m³/d,供水可满足正常生活需要。⑵排水系统①生产污水系统该项目不产生污水。②生活污水系统生活污水来自厂区化粪池,由人工定期清理。③雨水系统由于厂区较小,年均降雨量不大,地面径流系数较小,雨水可沿路顺坡排至厂外,不会出现厂区内积水、内涝及洪水淹没的危险。3、电讯82 该项目每人配手机一部,具备传真等基本的通讯设施,并开通宽带网进行电子商务。可以满足生产和对外联系的需要。4、消防设施厂区已设300m3消防水池一座,拟设消防泵组一套,拟敷设消防枝状管网并设置室外地上式消火栓(SS16型DN100)。按同一时间火灾次数为1次,消火栓用水量为10L/s,火灾持续时间为2小时计算,项目发生火灾时,室外消火栓的用水总量为72m³,故消防水池可满足消防水量的需要。同时液氩、液氮、液体二氧化碳储罐区各配置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型号:MFZL8)灭火器2支;其它充装间分别配置手提式二氧化碳(型号:MT5)灭火器2支,以备电器发生初起火灾。灭火器应设置在明显的便于人们取用的地点,并不得影响安全疏散。手提式灭火器宜设置在挂钩、托架上或灭火器箱内,其顶部离地面高度应小于1.5m,底部离地面不宜小于0.08m。5、通风生产厂房主要采用以自然通风为主,当自然通风达不到要求时则考虑局部机械通风。通风换气次数不少于3次/小时,事故换气次数不少于7次/小时。6、防雷、防静电⑴防雷对于充装车间屋面和备品库周围应设置避雷网。屋面避雷装置引下线充分利用建筑物主钢筋,接地极充分利用建筑物基础内钢筋。防雷接地电阻要求不大于10Ω。⑵防静电该项目低压配电系统采用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接地电阻要求不大于4Ω。动力负荷用电接地系统采用TN或TT系统;生活设施及照明系统采用TN-S接地系统,重复接地装置采用人工接地体,接地电阻要求不大于10Ω。82 7、储存装卸设施该项目储运设施设有30m3液氮、液氩储罐各1台,20m3液体二氧化碳储罐1台。储罐为双层圆筒形结构,夹层充满珠光砂,同时设置了经过特殊处理的吸附剂。装卸设施:液氮、液氩、液体二氧化碳由供应厂家的液体槽车分别注入液氮储罐、液氩储罐和液体二氧化碳储罐内;液氮、液氩分别经低温液压泵送入汽化器,气化后充瓶。液体二氧化碳直接由二氧化碳储罐通过液压泵打入灌充排按标准需要称重装瓶,装车:气瓶运输由具有危险化学品运输资质的公司承运,车辆停靠在装卸平台,由人工将气瓶装运至车辆。气瓶储存:充装好的气瓶均暂存于充装间内,因气瓶随充随发,充装间内暂存的实瓶数量最多约为50瓶(企业充装能力最多为35瓶/小时)。8、道路运输生产装置区、产品储存区及成品运输区地面采取硬化、防渗措施。厂区内主道路宽度6m,次要道路宽度4m。9、建筑概况依据工艺生产流程的要求,根据国家现行的标准规范,对该项目主要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方案选择分述如下:新建的氩气、氮气的储存与充装装置位于厂区西南部,液体二氧化碳灌瓶项目在厂区东部中侧,二氧化碳充装间利用厂区原有闲置建筑。大门设在厂区西北角。厂区西部,自北向南依次为原有的备品库、变配电室、闲置房、氧气灌装间以及新建的氩气、氮气灌装间。厂区中部,自北向南依次为原有的化验室、乙炔生产车间、工具房。厂区东部,自北向南依次为电石渣池、新建的液体二氧化碳灌装间、闲置房、电石库、乙炔气柜。消防水池在厂区东北侧。具体布局情况见总平面布置图。表2-9新建项目主要建(构)筑物一览表82 序号名称层数建筑面积m2结构形式耐火等级火灾危险类别1新建液氩充装间180钢筋混凝土二级戊类2新建液体CO2充装间180钢筋混凝土二级戊类3新建液氮充装间180钢筋混凝土二级戊类八、项目定员和培训1、公司人员配置:根据工作岗位需要,同时充分考虑人力资源的节约;本项目增加操作工8人,其他管理人员、安全员、化验人员等都依托公司现有人员。该项目建成后,生产采用间歇式生产工艺,每天工作8小时。2、人员培训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经过1111111111市安监部门组织的安全培训,经考核合格后分别取得生产企业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资格证书。气瓶充装操作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培训考核并取得1111111111市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特种设备监察机构颁发的充装人员操作资格证。其他技术及操作人员统一集中培训,包括工艺流程、生产操作、生产维修(维护)、生产安全等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设备安装、调试阶段,技术及相关人员要参加,熟悉生产过程。根据《1111111111省安全生产条例》的要求,新工人的培训请本企业技术人员进行理论培训后再进行实地实践操作,技术达标后方可上岗,技术培训同时安排安全知识的学习,安全培训时间应满足管理人员不少于48小时,新工人不少于72小时的要求,安全培训结束应通过考核合格后才准许正式上岗操作。82 第三章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结果及依据第一节拟建项目存在的主要危险物质本报告涉及到的危险物质以《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为准。11111111111111111111气体有限公司拟建1760m³/a液氩、液氮、液体二氧化碳灌瓶项目项目所涉及的危险化学品是氮、氩、二氧化碳。(具体分析过程见附件二:拟建项目存在的主要危险物质)第二节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依据一、危险有害因素的分类对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类的目的,是为了在安全评价时便于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分析和辩识。危险、有害因素分类的方法多种多样,安全评价中常用“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和“参照事故类别”的方法进行分类,①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分类,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分为6大类,36小类。②按“参照事故类别”分类,即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危害因素分为20类。即分别是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爆破、火药爆炸、瓦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③按照《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进行划分,将危险、有害因素分为生产性粉尘、毒物、噪声与振动、高温、低温、辐射(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及其他有害因素等7类。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依据对危险有害因素分类的目的在于安全评价时便于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本评价报告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按“参照事故类别进行分类”将生产中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类分析。本报告依据建设项目经营特点、储存82 设施、涉及的危险物质及其特性来进行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在辨识过程中分别应用了安全检查表法、预先危险性分析法、危险度评价法和泄漏、爆炸评价模型等安全评价方法,对建设项目存在的固有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预测和分析。第三节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分布一、建设项目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通过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的分析、预测、辨识,得出该项目潜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为:火灾、容器爆炸、中毒/窒息、灼烫,其它危险危害有机械伤害、车辆伤害、触电、噪声等。(具体分析过程见附件三:危险、有害因素的分析过程)二、危险有害因素的分布各种危险有害因素在各评价单元的分布情况见表3-1。表3-1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的分布危险因素单元火灾容器爆炸中毒/窒息灼烫机械伤害车辆伤害触电噪声气体充装间√√√√√√√√储罐区√√√√√√√公用工程√√√82 第四章安全评价单元的划分结果及其划分原因第一节评价单元划分的原则和方法划分评价单元是为评价目的和评价方法服务的,目的是便于评价工作的进行,有利于提高评价工作的准确性。评价单元划分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如下:1、以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别为主划分评价单元(1)对工艺方案、总体布置及自然条件、社会环境对系统影响等方面的分析和评价,可将整个系统作为一个评价单元。(2)将具有共性危险、有害因素的场所和装置划为一个单元。2、以装置和物质的特征划分评价单元(1)按装置工艺功能划分。(2)按布置的相对独立性划分。(3)按工艺条件划分评价单元。(4)按贮存、处理危险物质的潜在化学能、毒性和危险物质的数量划分评价单元。(5)根据以往事故资料,将发生事故能导致停产、波及范围大、造成巨大损失和伤害的关键设备作为一个评价单元,将危险、有害因素大且资金密度大的区域作为一个评价单元,将危险、有害因素特别大的区域、装置作为一个评价单元,将具有类似危险性潜能的单元合并为一个大评价单元。3、依据评价方法的有关具体规定划分。第二节评价单元的划分结果针对拟建项目的工艺特点,根据被评价装置、单元的相对位置和设备状况等因素,来进行评价单元的划分。由于该项目充装工艺简单,设备装置较少而且集中,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划分为以下四个评价单元来评价。一、安全管理单元二、经营管理单元82 三、储存条件单元四、消防及电气设施单元82 第五章安全评价方法的选择及理由第一节采用的安全评价方法1、评价方法的分类安全评价方法是对系统的危险性、有害性进行分析评价的工具。按是否运用数学方法评价危险性(量化危险性),可分为定性评价方法和定量评价方法。①定性评价定性评价是通过科学方法,找出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这些因素,从设计、工艺、设备、操作、教育、管理等方面提出对策措施,并加以控制,从而达到系统安全的目的。定性方法主要有:类比法、安全检查表、预先危险性分析(PHA),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MEA),危险度评价法等。②定量评价根据检测、统计数据、标准资料,运用数学模型对系统的危险、有害性进行量化评价的一种方法。定量方法主要有:蒙德法(ICI/MOND),道化法(DOW),事故树法等。③综合评价综合评价是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评价方法,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定性、定量的综合评价。2、评价方法的选择根据11111111111111111111气体有限公司气体充装项目的工艺特点和装置概况,结合对系统危险有害因素的分析,采用如下的评价方法:①安全检查表评价法②预先危险性分析评价法③危险度评价④爆炸评价模型评价方法的应用82 评价方法评价单元目的安全检查表目前阶段可检查到的单元采用安全检查表对整个项目进行逐一检查,分析评价其各项安全生产条件是否符合要求,并为下一步制定安全对策措施提供依据。预先危险性分析全部单元通过查找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产生的原因以及由其产生的危险、危害及其程度,制定安全对策措施,提高事故预防能力。危险度评价法储罐、充装间由物质、容量、温度、压力和操作等5个方面共同确定建设项目生产、储存装置的固有危险程度。爆炸评价模型储罐通过对储罐发生物理爆炸的后果分析,并在分析过程中运用数学模型,辨识出储罐发生爆炸事故时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以帮助企业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安全评价方法简介见报告附件一:选用的安全评价方法简介)第二节选择评价方法的理由一、选择安全检查表的原因1、事先编制,有充分的时间组织有经验的人员来编写,做到系统化、完整化,不致于漏掉能导致危险的关键因素。2、可以根据规定的标准、规范和法规、检查遵守的情况,提出准确的评价。3、表的应用方式是有问有答,给人的印象深刻,能起到安全教育的作用。表内还可注明改进措施的要求,隔一段时间后重新检查改进情况。4、简明易懂,容易掌握。二、选择预先危险性分析法的原因预先危险性分析方法是一种宏观的概略定性分析方法,在项目发展初期使用PHA有如下优点:1、能识别可能的危险,用较少的费用或时间就能进行改正。2、能帮助项目开发组分析或设计操作指南。3、该方法简单易行、经济有效。三、选择危险度评价法的原因82 危险度评价法是从安全角度出发,对所要分析的问题,确定其工艺及操作有关危险性,通过对工艺属性进行分析比较计算,进而确定那一个区域的相对危险性更大,对重点关键的区域单元进行进一步的评价。1、鉴别出预期综合危险最大和易发生事故的各个单元。2、鉴别出各个单元或工厂中预期综合危险最大或最易发生事故的关键物料特性、工艺条件或工艺特点。3、利用单元或装置预期危险性表征事故特性比用其他特性更明了。四、选择爆炸评价模型的原因在低温液储存灌装企业中,爆炸是较常发生的重大事故,经常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影响社会安定。通常一个复杂的问题或现象用数学模型来描述,往往是在一个系列的假设前提下按理想的情况建立的,有些模型经过小型实验的验证,有的则可能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出入,但对辨识危险性来说是可参考的。通过对爆炸的后果分析,并在分析过程中运用数学模型,辨识出液氩储罐发生爆炸事故时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以帮助企业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82 第六章定性、定量分析危险、有害程度的结果第一节项目固有危险程度的分析结果11111111111111111111气体有限公司气体充装项目所涉及到的氮、氩、二氧化碳都属于第2.2类不燃气体,项目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火灾、容器爆炸、中毒(窒息)、灼烫的危险,另外还存在触电、机械伤害、车辆伤害等危险、有害因素。1、建设项目中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状态、分布和潜在化学能量见表6-1:表6-1主要危险化学品数量明细物质名称最大储量状态危险特性分布情况氮30m3液态不燃气体储罐气态充瓶间氩30m3液态不燃气体储罐气态充瓶间二氧化碳20m3液态不燃气体储罐气态充瓶间2、针对建设项目涉及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理化性质、危险操作等,应用危险度评价法对充装间、罐区进行固有危险程度的分析得出:该公司充装间的危险度分值为4、储罐的危险度分值为9,其固有危险程度等级均为Ⅲ级(低度危险)。根据《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09]116号)和《关于推进化工企业自动化控制及安全联锁技术改造工作的意见》(鲁安监发[2008]149号),该项目不存在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及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过程,仅为储存和简单的加压、气化、充装等物理过程,原理简单,且危险度分值<16,不需设置DCS、PLC等自动控制系统。(详见报告附件四:定性定量分析危险有害因素程度的过程)82 第二节项目风险程度的定性、定量分析结果一、安全检查表法分析结果表6-2检查表分析结果表单元安全管理经营管理储存条件消防安全及电气设施合计实际检查4538653符合4532647不符合00100可研中未涉及00500符合率100%100%84.2%100%88.7%本检查表实际检查到53,其中符合47,占所检查到项的88.7%,其中有1项不合格,5项可研中未涉及,下一步的《安全设施设计专篇》应设计完善相关的内容使之符合相关的规定。二、运用预先危险性分析法分析结果通过预先危险性分析可知:该项目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有:火灾、容器爆炸、中毒(窒息)、灼烫、触电、机械伤害、车辆伤害等,其中火灾与爆炸、中毒窒息危险等级为Ⅱ~Ⅲ级;其余均为I~Ⅲ级。三、运用爆炸模型分析结果运用爆炸模型对液氩储罐发生爆炸进行分析,造成的后果如下所示:①建筑窗框损坏,ΔP为0.015,实际破坏半径R为12.24m。②对人造成轻微伤害,墙裂缝,ΔP为0.02,实际破坏半径R为9.9m。③人员造成重伤,墙大裂缝,屋瓦落下,ΔP为0.05,实际破坏半径R为5.76m。④造成人员严重损伤或死亡,ΔP为0.10,实际破坏半径R为3.96m。⑤造成大型钢结构破坏,ΔP为0.2,实际破坏半径R为3.06m。该企业液氩储罐距离东侧工具房为6m,82 可能对工具房内的人员产生影响,但因工具房外为实体墙,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大部分被围墙阻挡,不会造成人员的重大伤亡;液氩储罐距离氮气、氩气灌装间较近,一旦发生罐体爆炸时可能对灌装间及其内部的灌装工人造成重伤甚至致命打击,故在日常管理中应密切注意低温液体储罐,防止发生意外事故。四、重大危险源的辨识结果按照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辩识》中所确定的重大危险源物质目录,该单位储存经营的危险化学品氮气、氩气和二氧化碳均未列入目录,所以该灌装项目未构成重大危险源;根据56号文文件《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进行辨识,该项目的压力容器不属于重大危险源申报范围。82 第七章安全条件的分析结果第一节安全条件分析结果一、自然条件对建设项目的影响分析自然条件的危险有害因素主要包括地震、地质、洪水、雷击、高低气温、风等。因自然因素、地质、水文因素等原因,有造成厂房及设备坍塌倾倒、厂区内涝等的危险。1)地质、地震:a)地质情况:厂区位于鲁中山前平原前缘地带,地形平坦;地质属于第四纪地层。该项目灌装间采用砖混结构,储罐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地质状况可满足生产装置的要求。b)地震烈度:根据我国现行《地震基本烈度区划图》划分,该地区基本烈度为7度。根据GB50223—2008《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该公司建筑采用适度设防类,该建筑工程按7度设防设计,符合《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的要求。2)洪水:如果发生暴雨或遭遇洪水,而厂区内排水不畅,泄洪设施不能满足要求,厂区内积水过多,可能对该项目的设备设施和建(构)筑物造成破坏,威胁设备和人员的安全。该建设单位厂区内地势较平坦,地表水排水通畅,项目投产后做好防洪工程的维护工作,正常情况不会出现厂区内积水、内涝及洪水淹没危险。3)雷击:雷击能破坏建筑物和设备,并可能导致火灾区爆炸事故的发生,其出现的几率一般较小。雷雨天气,特别是雷雨季节,若工程的高大建(构)筑物、高大设备等避雷设施或接地设施的设计与施工不当,一旦被直击雷击中或发生感应雷击,就可能引起事故发生,可能导致设备管线破裂进而引起泄漏事故。只要该项目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按照《建筑防雷82 设计规范》中的有关规定设置,其工艺生产装置及建构筑物,均进行防直击雷及防雷电感应,并各做接地体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大于10欧姆,其它建筑物装设避雷网,雷击的影响可以接受。4)强风:如果建(构)筑物、设备在设计、施工过程中未考虑合适的风载荷,或者计算的风载荷有误,大风有可能对建(构)筑物或高设备造成危害,导致建(构)筑物或高设备倒塌,从而引发其它事故;事故状态下,厂区属散发窒息性气体场所,在下风向的人员有造成窒息危险。该项目液态氮、氩、二氧化碳储罐在进行设计、施工时,充分考虑强风的影响,将自然风的影响降低到较小限度。该公司没有特别高大的建构筑物,且均按设计施工,受风力影响较小或基本无影响。5)高温和低温:该项目建设地极端最高气温可达42.1℃,在高温环境下,低温液化气体物质容易挥发,可能造成人员窒息,如果挥发加剧,甚至发生胀裂导致物理爆炸事故;生产人员在高温环境中易出现操作失误。严寒可能导致储罐、设备、管道、阀门等冻裂,发生液氮、二氧化碳和液氩大量泄漏,导致人员冻伤甚至窒息等事故的发生。二、建设项目与周边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分析1、建设项目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该气体充装项目的液氮、液氩灌瓶项目拟建于公司厂区西南角,二氧化碳灌瓶项目拟建于厂区东侧中部,危险性最大的单元是储罐和充装间,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是火灾和压力容器爆炸。液氮、液氩灌瓶项目西侧和南侧为厂区围墙,围墙外为山坡空地,项目东北侧为乙炔生产车间,与氩气灌装间相距10m,项目东北侧为工具房,与液氩罐项目相距6m,项目西北侧为液氧灌瓶间,距离项目10m;二氧化碳灌瓶项目西侧为厂区绿地,北侧为电石渣池,与二氧化碳灌瓶项目相距约为4.7m82 ,南侧紧邻闲置房,闲置房南侧紧邻电石库,距离二氧化碳项目为11.4m,不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中安全距离为15m的要求;项目东侧为乙炔生产车间,二者间距为10m,安全距离不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中防火间距为12m的要求。在下一步的《安全设施设计专篇》的设计中应考虑设计合适的安全距离使之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防火间距的要求。另外,该项目建设地点周围无《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10条所规定的八类场所,故在设计完善了符合要求的安全间距后,该项目正常生产和储存情况下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2、液氩储罐发生爆炸事故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液氩储罐发生爆炸事故造成的后果如下所示:①建筑窗框损坏,ΔP为0.015,实际破坏半径R为12.24m。②对人造成轻微伤害,墙裂缝,ΔP为0.02,实际破坏半径R为9.9m。③人员造成重伤,墙大裂缝,屋瓦落下,ΔP为0.05,实际破坏半径R为5.76m。④造成人员严重损伤或死亡,ΔP为0.10,实际破坏半径R为3.96m。⑤造成大型钢结构破坏,ΔP为0.2,实际破坏半径R为3.06m。该企业液氩储罐距离东侧工具房为6m,可能对工具房内的人员产生影响,但因工具房外为实体墙,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大部分被围墙阻挡,不会造成人员的重大伤亡;液氩储罐距离氮气、氩气灌装间较近,一旦发生罐体爆炸时可能对灌装间及其内部的灌装工人造成重伤甚至致命打击,故在日常管理中应密切注意低温液体储罐,防止发生意外事故。3、周边环境对建设项目的影响周边环境的外来人员进入生产区域或危险品储存区域,意外损坏或故意破坏在用设备等,存在造成泄漏事故的危险。因此,要注意防止无关人员进入生产区域。82 第二节主要装置、设备、设施及其安全可靠性分析一、主要技术、工艺的安全可靠性该项目采用的液氮(氩)加压气化充装工艺和二氧化碳加压充装工艺是目前国内、外大多数中小型供气站普遍采用的工艺路线,已有几十年的应用历史,技术十分成熟,安全可靠。二、主要装置、设备、设施的安全可靠性该项目所有储罐均使用有相应资质的生产单位生产的产品的,其主要装置为氮、氩、二氧化碳低温液体储罐。该型设备为双层圆筒形结构,夹层充满珠光砂,同时设置了经过特殊处理的吸附剂,以延长储罐的真空寿命。储罐设置有供操作的各种阀门,其阀门布置于储罐底部周围。储罐设置有压力表、液位计。根据工艺生产技术特点,该项目采用配套仪表对现场温度、流量进行集中监测控制,操作危险性小。国内生产企业的成功安全运行已充分表明,该项目工艺、技术和设备、设施具有成熟、可靠的特点。三、主要装置、设备或者设施与危险化学品储存过程的匹配情况分析该项目主要生产设备根据设备内介质的性质,采用相应的特殊处理,属于压力容器的设置必要的超压泄放装置,如安全阀,保护装置生产运行和设备的安全,减少和避免人生伤害事故,能够满足生产要求。该项目设30m3液氮、30m³液氩以及20m³液体二氧化碳储罐各1台及相关充装设备,还设置有相对独立的氮气、氩气和液体二氧化碳充装间各1间,可满足充装及气瓶暂存的储存要求。气体充装量分别为液氩660m³/a、液体二氧化碳440m³/a、液氮660m³/a。按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方案,该项目储存能力能够满足公司正常生产经营的要求。因此,该项目主要装置设备设施与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相匹配。四、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的配套能力分析为项目工程配套的公用工程主要包括:电力、给排水、消防等方面。82 各种设施与主装置的配套性分析如表7-1表7-1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配套能力检查表序号项目与内容装置需要设计状况检查结果备注1供配电负荷等级动力和照明为三级负荷按三级负荷设计满足用电量装置总装机容量9kw该项目原有150kVA变压器1台,项目总用电负荷26%,供电能力能够满足生产要求。满足2给排水生活用水500t/a1111111111管理处自来水管网满足生产用水本项目生产不用水1111111111管理处自来水管网满足3消防灭火器按规范配置按规范配置满足消防通道道路宽最低4m厂内主要道路宽6m,次要道路宽4m满足4储存设施储罐液氮储罐液氩储罐液体二氧化碳储罐30m3液氮储罐1台30m3液氩储罐1台20m3液体二氧化碳储罐1台满足第三节重大事故案例分析储存经营过程中涉及的物料和产品具有火灾、容器爆炸、中毒窒息、灼烫、触电等危险、危害性,工艺具有潜在危险性。如一旦发生事故将会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针对企业新建工程项目中主要危险和有害因素,例举国内外与建设项目同样或者同类生产技术、工艺、装置(设施)在生产或者储存危险化学品过程中发生的重大事故案例,以便进行对比、预测、分析、思考,从中研究和吸取教训,采取安全防范措施,防止同类事故在本企业发生。案例一:二氧化碳气瓶爆炸事故1、事故概况和经过1999年5月13日上午10时许,徐州铸造总厂收到本市金陵气体供应站送来的15只二氧化碳气瓶,该批气瓶由江苏泰兴二氧化碳充装站充装。直接卸存在其露天仓库内。下午13点20分,其中一只气瓶发生爆炸,瞬间产生的冲击波将15只气瓶全部推到,其中一只气瓶向南飞出52m82 ,砸在机修车间的大门上,旋转进人车间,冲坏地坪,打翻工作台,翻落在墙根下。一只气瓶向西约15°角飞出43m,撞击在西墙上落地。一只气瓶被气浪冲倒后,向西南方向飞出15m,翻越1.2m矮墙落地。还有一只气瓶向南飞出11.3m造成瓶阀折断,落地泄压。此时现场一片白雾状,飞沙走石,气浪附近砖墙(8m×2m)被推到。距爆炸点l0m处有二层楼机房,门窗玻璃全部震碎,紧靠存瓶处有一砖瓦结构平房,工人在房内午休,所幸的是平房外停放一辆3吨铲车,缓解了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使平房没有倒塌,避免了人员伤亡。现场确定已有5只气瓶报废。爆炸气瓶残体距爆炸点西南方向约5.6m,落在块石结构的墙根下,残体瓶口向上,瓶底向下,呈直立状,瓶体展开,内壁面向东。爆炸气瓶的基本情况:气瓶编号02265,水压试验TPl8.8,公称工作压力WPl2.5,重量W45.1,容积V41.3,瓶体壁厚S4.5,气瓶制造代号JP,制造年月97.2,制造厂检验标记(检)。气瓶标注字样明显、清晰、完整。材质为碳锰钢、钢号为37Mn2A。2、事故原因气瓶爆炸的原因,一是气瓶超装;二为曝晒。(1)原始钢印很清楚地标明,该瓶工作压力是WPl2.5。我国1979年4月25日公布第二版《气瓶安全监察规程》已取消了设计压力12.5MPa的二氧化碳气瓶规格。该瓶的流通已埋下了事故的隐患。(2)原国家劳动总局1979年5月8日下达了(79)劳锅字31号文件《关于加强二氧化碳气瓶安全管理的通知》,重申取消1980年1月1日起设计的压力为12.5MPa的二氧化碳气瓶规格,制造厂不得销售,充装单位也不准以压力降为12.5MPa的气瓶改充二氧化碳。(3)按上述文件和《气瓶安全监察规程》规定,此类气瓶不应流通使用,更不能按工作压力为15MPa二氧化碳气瓶规定的系数(0.6kg/L)进行充装,否则将会严重超压。82 (4)气温较高。当日气温33℃,且气瓶在露天仓库存放,时至中午阳光曝晒,使瓶内压力急骤上升,成为爆炸的触发源。此次爆炸事故显然是由严重违反了《规程》要求,超装、超压、曝晒而引起的。3、事故教训(1)法规和标准已经明确规定,这种工作压力为12.5MPa的二氧化碳气瓶已不准生产、销售,但该类气瓶仍在市场上流通。要加强检验力度,从制造、销售、充装、使用、储存环节把关,杜绝不合格的气瓶在市场上流通使用,一经发现坚决销毁。(2)加强法规、标准的学习和宣传,要将新的规定和要求普及宣传到基层,不能束之高阁。此次爆炸的责任单位、销售单位、使用单位除对法规、标准缺乏必要的学习之外,对新的规定要求一片空白,意识淡薄,增加了事故的概率。(3)严格执行气瓶充装前的检验工作,是保证安全生产、防止事故发生的重要环节。这次二氧化碳气瓶爆炸事故,反映出充装单位基础工作薄弱,质保体系运转不正常、不健全。气瓶大循环、大流通使用状况很普遍。(4)二氧化碳气体充装一般都不被重视,普遍认为二氧化碳气体危险性小,压力相应低,不易发生爆炸事故。但据笔者了解,将12.5MPa的气瓶充装二氧化碳的也为数不少。更有甚者,收集报废气瓶充装二氧化碳,这是很危险的,呼吁不要为利而干这些冒险的事情。(5)近年来,气体供应站增加,但经销人员缺乏一定的培训和必要的安全知识教育,更谈不上有一定的气瓶知识;且气体供应站条件简陋,气瓶混存,管理混乱,什么样的气瓶都敢收。这次事故调查中发现,事故气瓶的产权、档案、登记编号缺乏追踪记录,无法确定气瓶的来源和产权单位,使事故调查没有划上圆满的句号。82 (6)尤其是夏季,气温偏高,事故发生率相应提高。一定要按照《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第九章的要求,在运输、储存和使用中避免曝晒,妥善保管。超装隐患既存,曝晒一触即发,我们要从这次事故中接受教训,提高执行《规程》的自觉性。案例二:某船厂二氧化碳泄漏事故1、事故概况及经过1990年11月22日13时15分,上海船厂某号机舱发生二氧化碳外泄中毒事故,导致7人死亡,11人受伤。当天13时许,该厂浦西分厂船体车间装配工滕某与同组装配工带班刘某登上停泊在部码头即将完工离厂的某轮,准备继续进行尚未完成的厨房油罩移位工作。当行至甲板第五货舱附近时,滕某看到同组外包工吴某坐在桅屋的二氧化碳灭火站室内,就跟着刘某自行进入二氧化碳灭火站室。当刘在二氧化碳灭火站室向吴布置任务时,发现滕某正在推动二氧化碳控制瓶瓶头阀操纵杆,立刻叫滕某“不要乱动”。但为时己晚,气控瓶头阀已被滕某启开,随着“砰”的一声,机舱灭火系统的128只钢瓶中93只钢瓶二氧化碳气体迅速通过管系和布置在舱内的33只喷嘴施放到机舱各个部位。当时,机舱内工作的共有39人。当二氧化碳气体喷入机舱发出阵阵声响时,正在机舱作业的人员纷纷向舱内扶梯等出入口奔跑。但由于强烈的气体在瞬时形成一片白雾,给人员的疏散带来了很大困难,有18人未能及时跑出,昏倒在机舱里,酿成了人员重大伤亡。    2、事故原因分析1)根据总厂新建船只的安全贯例,二氧化碳灭火站室的门锁钥匙有专人保管。而该厂对钥匙管理不严,随意转交,使本来不准随便进入的二氧化碳灭火站室变成了存放工具和生活用具的休息室,是诱发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一。    2)装配工滕某安全意识差,自行进入二氧化碳灭火站室,并随意推动二氧化碳控制瓶瓶头阀操纵杆,将瓶头阀启开,是造成重大事故的直接原因。3、对事故责任的处理82 l)对“1.22”重大事故肇事者滕某,由司法部门逮捕,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2)甲板主管盛某、带班刘某,因对二氧化碳灭火站室钥匙管理不严,使闲杂人员自行进入,客观上为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分别给予行政记过处分。3)浦西分厂副厂长阎某、工长张某,因对二氧化碳站室处于可工作状态下进行的瓶帽定位作业,在安全措施上布置、检查、督促不严,分别给予行政警告处分。案例三:氩气窒息事故原因分析1、事故经过1999年11月8日,某钢铁公司供气厂6000m³/h制氧二车间氩气充填站与制氧主控室联系送氩气,准备充填氩气作业。经管道置换和预压后,开始装瓶工作。此时因敷设在进收发室采暖沟内的氩气管道突发性泄漏未被发现(前日均正常作业,收发室内每日有人未觉异常)。9:30,厂氧气调度长去氩气收发室,检查氩气台账,此时室内已充满大量惰性(无味)氩气,当两人打开门时,将部分空气随两人同时带人,故两人进入室内瞬时未发现异常。但当比重大于空气的高纯度氩气不断由地下涌出,自下而上超过人体高度时造成两人供氧不足,发生窒息。9:53被他人发现,送往医院抢救无效而死亡。2事故原因分析(1)高压氩气管道与人室生活用采暖管道同一地沟敷设,去氩充填站的DN38×4mm无缝钢管设计压力15MPa,此前曾连续工作五年均未发现异常,且氩气收发室每天有人工作也未发现异常。因此推断为当日充气时地管瞬间穿透。该高压管道一旦发生泄漏,氩气会很快充满地沟,并通过地沟窜入室内。82 (2)原设计中,该管道为架空管道,后改为地沟敷设,并与热水管同沟,但未考虑地下地沟内湿度大,没有做加强型防腐。(3)在距该管沟西侧入口不到1m处地表植树,平时用水浇树又使得周该地区围土壤湿度增大,管道腐蚀加剧。(4)安全点检与检测不到位,对该管道在高湿度管沟内长时间未检测腐蚀情况,未能及时发现并予以清除。(5)氩气管道泄漏点是在地沟西侧入口弯头处,经检测为气焊烧灼损伤(经确认为安装施工时造成,未被发现),伤痕长20mm,宽16mm,烧灼深度>2mm,即该处管壁仅存厚度<2mm,且管壁下陷,致使管道内侧气体流通截面在此处变窄。当管道进入工作状态时,此处气体流速猛增,流经管壁较薄的受伤点处,在高压、高速的气体不断冲刷下该管道发生穿爆,使气体外泄,沿地沟窜入室内,从而造成两人工亡的严重后果。(6)事故发生后,由公司多家单位及该厂组成事故调查组,曾对现场进行模拟试验,即将室内门窗等恢复原状后按工作程序开始送气,送气仅2分钟,室内氩气浓度就已达80%以上,氧气含量仅为2%--4.13%。(7)氩气相关技术参数:氩气为无色、无味的稀有惰性气体,氩气与空气的比重为1.1397:1,该厂充瓶用氩气纯度为99.1999%,充瓶用氩气压力为15MPa。(8)该充装站为东西向建筑,收发室为充填站北面第一间,第二间内为充填休息室,与填充场所相连,第三间为瓶库。该收发室门向西侧,窗在北侧(该地区冬季常年刮西北风,且寒冷),故当人员进入收发室内时大都随手将门关上,以防冷空气进入。当时现场的情况是门关着,窗有一扇略开1/3,且窗面距地面高度为115mm,超过人在室内坐着的高度。由此推断,氩气由地下窜入收发室后,在地面聚集沿地面逐渐升高至充满室内,形成置换,据有关资料显示,人在这种情况下,只需5—8分钟即可窒息死亡。3、事故教训(1)82 在易发生窒息的岗位、班组,配备氧气测试报警器。在设备厂房和阀门室、操作间,安排强排通风换气装置,以防止窒息、火灾和爆炸事故发生。(2)将DN38×4mm氩气管道从采暖热力管沟内移出,在距离管沟400mm处,采用直敷设。(3)为防止DN38×4mm氩气管道再次发生泄漏事故,我们在该直埋管段外圈加装放散管套,管套两端开口并引出地面至300mm处,如一旦发生泄漏,漏出的氩气可通过管套及时排放到空气中,并在大气作用下很快得到稀释,避免存在高浓度氩气,从而根治了这一隐患。(4)加强直埋管段及其套管的防腐处理。该厂采用沥青防腐涂层,分为冷底子层、沥青涂层、加强包扎层、封闭层、沥青涂层以及外包扎层,共六层。最内层沥青为两层,每层厚度为1.15—2mm之间,加强沥青涂层厚度在2.18—3.15mm之间,总厚度>6mm。(5)DN38×4mm氩气管弯头,采用冷管制作,曲率半径>5D。(6)建立定期监测制度,对所有压力管道做有针对性的周期性的检查,每年一次,及时发现隐患,避免重复事故发生。82 第八章安全对策措施与建议为了使拟建项目建成或实施后能安全运行,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本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基于可行性研究报告已有的安全对策措施,结合公司实际情况,针对本次评价中检查出拟建项目存在的安全隐患。并从总图布置、功能分布、设施、设备、装置等方面提出了安全技术对策措施;从保证公司安全运行的需要提出了其他安全对策措施。以供本项目初步设计、建设施工、竣工验收、生产运行时参考。第一节安全对策措施建议的原则和依据一、在制定安全对策措施时,应遵守的原则:1、安全技术措施等级顺序当劳动安全技术措施(简称安全技术措施)与经济效益发生矛盾时,应优先考虑安全技术措施上的要求,并应按下列安全技术措施等级顺序选择安全技术措施:(1)直接安全技术措施(2)间接安全技术措施(3)指示性安全技术措施(4)若间接、指示性安全技术措施仍然不能避免事故、危害发生,则应采用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教育、培训和个体防护用品等措施来预防、减弱系统的危险、危害程度。2、根据安全技术措施等级顺序的要求应遵循的具体原则(1)消除。(2)预防。(3)减弱。(4)隔离。(5)连锁。(6)警告。3、安全对策措施应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经济合理性(1)针对性是指针对不同行业的特点和评价中提出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后果,提出对策措施。82 (2)提出的对策措施是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安全设计、生产、管理的重要依据,因而对策措施应在经济、技术、时间上是可行的,能够落实和实施的。(3)经济合理性是指不应超越国家及建设项目生产经营单位的经济、技术水平,按过高的安全指标提出安全对策措施。4、对策措施应符合有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安全设计规定的要求。总之,在评价中,应严格按有关设计规定的要求提出安全对策措施。二、制定安全对策措施的依据:制定安全对策措施的依据是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指导性文件和有关安全国家标准。另外制定安全对策措施还应满足以下要求:1、能消除或减弱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危害;2、处置危险和有害物,并降低到国家规定的限值内;3、预防生产装置失灵和操作失误产生的危险、危害;4、能有效地预防重大事故的职业危害的发生;5、发生意外事故时,能为遇险人员提供自救和互救条件。第二节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提出的安全对策与建议(一)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提出的安全对策措施1、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国家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2、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要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安全生产禁令》、《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化学品生产单位作业安全规范》,结合本厂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3、健全安全管理机构、牢固地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网络,企业法人代表是第一责任人,法人代表与专职安全员,须经过有关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培训教育,持证上岗。82 4、加强职工培训教育,所有专业管理人员都要经过专业部门培训教育后,方可持证上岗。全厂职工每年都要进行安全知识培训考核,考试成绩存档。新职工入厂要进行三级教育(厂、车间、班组)。职工都要做到应知应会,要掌握《安全操作规程》、《工艺操作规程》,提高安全生产意识,提高自救互救的能力。5、其它安全防护措施5.1为保证人身安全,电气设备正常不带电的金属外壳及框架结构均进行接地。5.2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查规程》、《在用压力容器检验规程》及《液化气体汽车罐车安全监察规程》的规定安装压力表、液面指示计、安全阀、温度计等。5.3每台设备都安装防护设施,按工艺要求安装放空管、液面计(带护罩),人(手)孔、进出料管、排污管等。5.4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6、预防措施①严禁外来人员进入生产区,操作人员持上岗证方可进入生产区。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交接班制,巡回检查制和设备维护保养制度,认真填写原始记录,严格按岗位工艺操作规程进行操作。②生产人员必须会正确使用消防用具和防护用品。防护面具选用正压自给式呼吸器。③严禁将防护用品、工具带出车间。上班必须穿工作服,④各岗位所管设备要彻底消灭跑、冒、滴、漏。⑤各工作岗位必须有2人以上方可开展工作。⑥岗位备急救药和冲洗药剂。建立卫生保健制度,定期体检,对患有中枢神经系统障碍、癫痫、肝、肾病、呼吸、肺疾病、贫血、皮肤病等不准上岗。⑦购置专业生产厂家制作的定型设备,并对其所设安全附件定期检验,确保安全。82 ⑧氩气、二氧化碳、氮气的运输应严格按其包装运输要求进行,不得随意简化包装和降低储存要求。履行严格的生产、储存包装操作规程,保证合理的流通渠道。第三节补充的安全对策与建议一、建设项目的选址方面的安全措施该项目选址合理,周边安全距离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的要求。周边环境中今后新建项目时,相关部门或单位应充分考虑该项目的危险性,与该项目相关设施保持符合要求的安全间距。二、主要技术、工艺或方式和装置、设备、设施方面的安全措施与建议1、液氮储罐、液氩储罐、二氧化碳储罐、泵、汽化器及充装排等设备在选用、购买过程中,公司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严把质量关,保证各设备、设施、阀门等的安全可靠性。2、罐区及充装设备的土建、电气、仪表等的施工和安装,要由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和人员承担,投入生产使用前应确保充装设备、储罐及其安全附件的安全可靠性。3、在装置正常使用和生产以后,应按规定定期对罐区内的防雷、防静电设施进行校验、检测,确保这些设备设施安全有效运行。4、公司使用的压力容器应定期进行检测,并按照规定到质监部门登记备案取得压力容器注册登记使用证。5、储罐安全附件(如:安全阀、液位计、压力表、温度计等)必须健全,并定期校验。6、管道上应漆有表示介质流动方向的白色或黄色箭头,底色浅的用黑色。7、管道穿过安全隔离墙时应加套管,在套管内管段不应有焊缝。管子与套管的间隙应以不燃烧的软质材料填充。8、公司必须对充装人员和充装前检查人员进行有关气体性质、气瓶的基本知识、潜在危险和应急处理措施等内容的培训。82 9、气瓶充装时必须在每只充气气瓶上粘贴符合国家标准GB16804《气瓶警示标签》的警示标签和充装标签。10、充装时充装重量应逐瓶复验,严禁过量充装。充装超量的气瓶不准出厂。11、充气单位应由专人负责填写气瓶充装记录。记录内容至少应包括:充气日期、瓶号、室温、气瓶标记重量、装气后总重量、有无发现异常情况等;充气单位应负责妥善保管气瓶充装记录,保存时间不应小于1年。12、严禁从罐车直接向气瓶灌装,不允许瓶对瓶直接倒气;充装后应逐只检查气瓶,发现有泄漏或其他异常现象,应妥善处理。13、气瓶必须专用,只允许充装与钢印标记一致的介质,不得改装使用。14、空瓶与实瓶应分开放置,并有明显标志;气瓶放置应整齐,配戴好瓶帽,戴好防碰胶圈。立放时,要妥善固定;横放时,头部朝同一方向。15、气瓶充装间建议增加机械通风系统,防止气体泄漏积聚,造成中毒窒息事故。16、装卸车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操作。17、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不得低于最高工作压力,装有安全泄放装置的压力容器,其设计压力不得低于安全阀的开启压力或爆破片的爆破压力。18、制造好的压力容器必须将产品铭牌和注册铭牌装设在明显部位。19、从事压力容器安装的单位必须是已取得相应的制造资格的单位或者是经安装单位所在地的省级安全监察机构批准的安装单位。20、压力容器在安装前,安装单位或使用单位应向压力容器使用登记所在地的安全监察机构申报。21、压力容器的使用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必须及时安排压力容器的定期检验工作,并将压力容器年度检验计划报当地安全监察机构及检验单位。22、电机、泵等运转机械应设置防护罩;电气设备和输电线路,确保绝缘合格,必要时加防护设施,以防触电。三、危险化学品生产或储存过程配套和辅助工程方面的安全措施与建议82 1、人员可能触及的生产设备的过冷部件,必须配置防接触屏蔽。2、工作场所、岗位的采光、照明照度的设计应符合《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34-2004)。3、施工建设时,应确保安全专项投资的切实实施,保证各项安全设施的正常投入和运用。4、电气线路的沟道、钢管在穿过不同区域之间墙的孔洞,应用非燃烧性材料封堵,且电力电缆不能和输送液氮等低温液体管道敷设在同一管沟内。5、充装间的紧急疏散门应设置向外开启,以利于发生火灾事故时,人员的紧急疏散。6、易造成人员伤害的危险场所应统一配备必要的劳动安全防护用品。四、建设项目中主要装置、设备、设施布局方面的安全措施与建议1、厂区道路的设计、车辆行驶、管理必须符合《化工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工业企业厂内运输安全规程》的要求。2、建筑物的耐火等级、防火间距、安全疏散等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设计,防雷采用避雷带防直击雷的办法。3、为了防止雨水积存侵害设备等,在竖向布置采取相应的雨水排除措施。4、为了减少管道输送过程中的冷量损失,以满足节能生产的要求,应尽量缩短储罐与机泵之间的距离。五、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器材、设备方面的安全措施与建议1、生产场所、作业地点的紧急通道和紧急出入口均应设置明显标志和指示箭头。2、建议公司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安全管理和防范,依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制订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兼职消防队伍,配备必要的消防救援设施,并定期组织演练。3、项目建成投产后,应结合新建工程项目的危险性,配备足够的事故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以应对突发事件。82 六、其他方面对策措施 1、要严格执行国家或行业的安全技术标准,采用非定型产品时要经过有关专家和专业认证机构的安全技术审查认定,符合安全技术条件的方可投入生产和使用。2、建设项目设施、设备在安装、调试和试生产前,施工单位必须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危害因素进行辨识和分析,制订安全施工的作业方案,对施工的管理和操作人员进行专题安全技术培训。3、强化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检查工作。在建设项目设施、设备安装、调试和试生产过程中,负责组织施工的单位要加强现场的安全监督检查,严格依照规定的作业计划、规定程序进行作业,防止违章指挥、违章作业,控制和减少现场人员。涉及多个单位交叉作业,可能危及对方安全的,应当与施工各方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安全职责和应当采取的安全措施,并指定专人在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与协调,严防"以包代管"。  4、制定专门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针对设施、设备安装、调试和试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及对周边产生的影响,施工单位要制订专门的事故应急预案。要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制定完善的事故应急处置措施,准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和材料,对施工现场的有关管理和施工人员进行相应的应急救援技术培训,保证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5、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建设单位要严格按照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三同时"制度的要求,认真组织建设项目设计审查,加强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严格试生产前的安全检查,确保安全设施符合设计要求,防止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建设项目投入生产和使用。6、该项目在施工之前,建筑工程设计图纸应到公安消防部门审核合格才能动工建设;在项目建成后,还必须经公安消防部门验收合格,才能投入使用。82 7、建立健全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切实落到实处。各级领导和生产管理人员必须重视安全生产,积极推广科学安全管理方法,强化安全操作制度和劳动纪律。8、在装置投产以前,要对职工进行职业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希望企业引起高度重视,认真落实职工的培训和教育工作,企业的安全主管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其他生产从业人员,应进行相应的安全技能专业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要熟悉相应的业务,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和事故状态下的应急处理方法。9、加强对新职工和转岗职工的专业培训、安全教育和考核。新进厂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和三级安全教育,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对转岗、复工职工应参照新进职工的办法进行培训和考试。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必须经有关部门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10、建立健全各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设施投入保障制度,并认真执行。11、从工程筹建起始就要建立安全技术档案,包括各种技术图纸、安全操作规程、安全规章制度、设备运行档案、安全部件检测记录等,为安全生产管理提供依据。12、建议在厂区大门及罐区设置醒目的安全告知牌,如实告知从业人员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安全告知牌的内容至少应包括物质名称,特性,健康危害,应急处理措施,灭火方法,人员防护,报警、急救、应急咨询联系方式等。13、特种作业人员如压力容器、气瓶充装等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有关部门的专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持证上岗。14、该项目如原定方案出现变动,本《报告》未曾涉及的部分,应在设计、施工时考虑变动对劳动安全卫生的影响,并按照相关法规、标准予以修改、补充、完善。15、82 建设过程中除了进行必要的工程质量、施工等方面的监理、验收外,还应委托具有检测资质的部门对装置的避雷及防静电设施检测合格,具有安全评价资质的评价机构进行安全验收评价,报请有关主管部门审批后,方可投入正常生产。16、液态氮、氩、二氧化碳储存过程中存在装卸环节,公司应严格执行《关于加强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销售危险化学品发货和装卸环节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的要求。17、公司应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44号)、《1111111111省安全生产条例》(2006年6月1日实施)、《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开业条件和技术要求》(GB18265-2000)、《关于加强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管理的紧急通知》(安监总危化[2006]119号)等国家关于危险化学品经营和运输安全管理的各项法律、法规和相关技术标准规范、规程的要求,并应落到实处,责任到人。18、公司应针对所经营销售商品的危险特性对所有从业人员和相关方履行安全告知义务。公司业务人员要熟知所经营商品的危险特性及应急处理措施,并对顾客负有安全告知义务。19、对于氮气、氩气、二氧化碳的运输,在炎热天气最好选择夜间运输。20、监督营运车辆,不要带病运输,车辆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和应急处理设施。运输过程中随车携带“一书一签”,驾驶员、押运员应熟悉所承运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21、实行值班制度和线路图制度,与运输中相关人员保持联系。22、对公司员工应经常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使其掌握本公司所经营的危险化学品的相关知识和发生意外后应急处理措施。23、逐步完善公司制度建设,并保证落实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82 24、公司应针对经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紧急突发事故协同负责危险化学品运输单位共同制定紧急突发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和培训。25、建设单位在进行气瓶充装经营前必须取得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发放的气瓶充装许可证。82 第九章设立安全评价结论第一节评价结果综合分析通过对11111111111111111111气体有限公司气体充装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分析、研究和对该公司的现场检查和调研,对该工程项目进行了职业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确定了该项目潜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为火灾、容器爆炸、中毒/窒息、灼烫,其它危险危害有机械伤害、车辆伤害、触电等。1、运用安全检查表评价,从该项目的管理条件、经营条件、储存条件以及消防安全与电气设施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氩气、氮气灌装装置与乙炔生产车间、二氧化碳灌装间与电石库之间的防火间距不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的要求,在进行《安全设施设计专篇》设计时考虑相关距离的设计使之满足要求后,建设项目的选址与周边环境的安全距离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要求,建构筑物耐火等级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的要求,总平面布置符合《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等国家有关法规、标准的要求,另有5项检查内容可研中未涉及,《安全设施设计专篇》中应考虑补充完善相关的内容。2、运用预先危险性分析评价法,提出了工程项目可能发生的危险因素及触发事件,找出了控制触发事件及危险的途径及方法。指出了该装置的主要危险因素是:火灾、容器爆炸、中毒(窒息)、灼烫事故,企业应重点防范和安全管理。3、通过运用爆炸模型分析得出:液氩储罐发生物理爆炸的危害范围为3.06m—12.24m,一旦发生爆炸,可能影响乙炔生产车间的正常运行,甚至可能造成工具间内工作人员的伤亡,故项目单位应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巡视制度,防止意外的发生。4、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该公司1760m3/a液氩、液氮、液体二氧化碳灌瓶项目未构成重大危险源。5、针对公司主要的危险有害因素:火灾、爆炸、中毒/窒息、灼烫的82 危险,我们给出了发生事故时,防止火灾、中毒/窒息事故扩大的指导性建议,以帮助企业依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更好地制定本企业的事故救援预案。(附件五: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的指导与建议)第二节评价结论和建议通过对该公司气体充装项目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识别、采用安全检查表法检查分析、危险度法、预先危险性分析法、泄漏、爆炸模型分析和重大危险源辨识,找出了11111111111111111111气体有限公司气体充装建设项目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是火灾、容器爆炸、中毒/窒息和灼烫,根据目前可研阶段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相应的整改措施及建议。对于本报告第八章第三节提出的补充建议和企业应采纳的安全对策措施的全部内容,希望引起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的高度重视。企业应将本评价报告提出的安全对策措施和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提出的安全对策措施落实到设计、施工、经营中去。设计单位在进行初步设计时,应使其满足标准规范的要求;企业在今后的经营过程中,应对主要危险因素进行重点防范,在满足建设项目“三同时”的原则下,确保在安全设施方面的资金投入,以实现安全生产。通过设立安全评价,评价组认为:该工程项目选址正确、总平面布置合理、采用的安全对策措施得当,安全条件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项目建成后1760m3/年液氩、液氮、液体二氧化碳灌瓶项目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可以得到控制,风险程度处于可接受程度。该项目今后应严格执行“三同时”的规定,在建设施工过程中严把质量关,并在投产后加强安全管理,切实落实本报告中各项安全措施建议和落实今后“安全设施设计”82 要求。本安全设立评价报告书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应在初步设计中进行改正与补充。同时,项目建成后必须对其安全设施进行认真验收,并落实各项安全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保证各项安全设施的有效运行。82 第十章与建设单位交换意见的情况结果在该项目设立安全评价的过程中,评价组根据国家相关的要求,向建设单位索要了项目的基础资料,并对厂区的周边环境、平面布置以及将要采用的工艺、设备和辅助、配套工程的能力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交流,交换了意见,最终形成了本评价报告。通过与建设单位交换意见,建设单位确认了本报告对危险、有害因素的分析,对本报告提出的各项安全对策措施表示认可,决定在今后项目的建设、运行过程中,将具体落实各项安全对策措施。交换情况和结果见下表。表10-1与建设单位交换意见的情况和结果一览表参加人员项目内容结果合同双方签定委托合同项目建设单位应提供有效期内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由项目建设单位提供合同双方报告完成期限建设单位提出:为更快完成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保证项目顺利进行,希望评价机构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安全评价报告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评价机构保证在资料齐全后20天内完成合同双方项目设立许可需提交资料根据《关于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和试生产(使用)方案备案工作的意见》鲁安监发[2008]2号文要求:该建设项目应进行设立安全审查和安全设施竣工验收,可不要求安全设施设计审查。设立审查时应提交下列文件、材料:(1)建设项目设立安全审查申请书;(2)建设项目安全条件论证报告;(3)建设项目设立安全评价报告;(4)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者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复印件);(5)建设项目安全许可管理分类确认书。由项目建设单位组织落实合同双方设立批准后工作内容建设项目设立审查批准后,建设单位应委托有设计资质单位进行设计并形成《安全设施设计专篇》报项目批准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同时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工程施工、监理。由项目建设单位组织落实合同双方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验收组织相关材料请有资质的单位对安全设施进行竣工验收,并出具安全设施竣工验收评价报告;安全设施竣工验收审查时应提交下列文件、材料:(1)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竣工的验收申请书;(2)施工单位的施工资质证明文件(复印件);(3)建设项目安全设施施工情况报告;(4)安全生产投入资金情况报告;(5)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安全评价报告;(6)建设项目安全许可管理分类确认书。由项目建设单位组织落实82 建设单位项目有效期限建设项目设立安全审查有效期为2年,有效期内未开工建设的,建设项目安全许可意见书自动失效。建设项目试生产(使用)期限一般不超过6个月。项目建设单位了解82 安全评价报告附件:附件一:选用的安全评价方法简介一、安全检查表法简介安全检查表(SCL)是系统安全工程的一种最简便、广泛应用的系统安全性评价方法。即为检查某一系统、设备以及各种操作、管理和组织措施中的不安全因素,事先将要检查的项目编制成表,以便进行系统检查的方法。编制安全检查表的主要依据是:1)有关的法规和标准、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2)国内外的事故案例;3)该单位的经验、教训;4)其他分析方法的结果。二、预先危险性分析法简介预先危险性分析(PHA)又称初步危险分析,是在工程的初级设计阶段为确定系统内可能产生各种危险、危害等因素而采用的分析方法。1、预先危险分析的功能(1)大体识别与系统有关的一切主要危害;(2)鉴别产生危害的原因;(3)估计事故出现时对人体及系统的影响。(4)判定已识别的危险等级或列出事故后果的状况,并提出消除或控制危险性的措施。2、分析步骤了解系统基本概况分析系统中可能出现的危害分析危险因素事故类型分析危险位置及其故障分析发生条件分析原因提出措施判断危险等级3、危险等级的划分根据危险性的大小及其对系统破坏性的影响程度,一般将各类危险性划分为4个等级,见下表:82 附表1-1预先危险性等级划分表级别危险程度可能导致的后果Ⅰ安全的不会造成人员伤亡及系统破坏Ⅱ临界的处于事故的边缘状态,暂时还不至于造成人员伤亡、系统损坏或降低系统性能,但应予以排除或采取控制措施Ⅲ危险的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系统损坏,要立即采取防范对策措施Ⅳ灾难性的造成人员重大伤亡及系统严重破坏的灾难性事故,必须予以果断排除并进行重点防范三、危险度评价法简介危险度评价法是借鉴日本劳动省“六阶段法”的定量评价表,结合我国国家标准GB50160-1992《石油化工企业防火设计规范》(1999年版)、HG20660-1991《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等技术规范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编制的“危险度评价取值表”(见附图1-1),规定了危险度由物质、容量、温度、压力和操作等5个项目共同确定。其危险度分别按A=10分,B=5分,C=2分,D=0分赋值计分,由累计分值确定单元危险度的评价方法。16分以上11-15分1-10分附图1-1危险度分级图操作0-10压力0-10温度0-10容量0-10物质0-10++++=16点以上为1级,属高度危险;11~15点为2级,需同周围情况用其他设备联系起来进行评价;1~10点为3级,属低度危险。物质:物质本身固有的点火性、可燃性和爆炸性的程度;容量:单元中处理的物料量;温度:运行温度和点火温度的关系。压力:运行压力(超高压、高压、中压、低压);操作:运行条件引起爆炸或异常反应的可能性。附表1-2危险度评价取值表分值项目A(10分)B(5分)C(2分)D(0分)82 物质(系指单元中危险、有害程度最大之物质)①甲类可燃气体;②甲A类物质及液态烃类;③甲类固体;④极度危害介质①乙类可燃气体;②甲B、乙A类可燃液体;③乙类固体;④高度危害介质①乙B、丙A、丙B类可燃液体;②丙类固体;③中、轻度危害介质不属左述A、B、C项之物质容量①气体1000m3以上;②液体100m3以上①气体500~1000m3;②液体50~100m3①气体100~500m3;②液体10~50m3①气体<100m3;②液体<10m3温 度1000℃以上使用,其操作温度在燃点以上①1000℃以上使用,但操作温度在燃点以下;②在250~1000℃使用,其操作温度在燃点以上①在250~1000℃使用,但操作温度在燃点以下;②在低于250℃时使用,操作温度在燃点以上在低于250℃时使用,操作温度在燃点以下压 力100Mpa20~100Mpa1~20Mpa1Mpa以下操 作①临界放热和特别剧烈的放热反应操作;②在爆炸极限范围内或其附近的操作①中等放热反应(如酯化、加成、氧化、聚合、缩合等反应)操作;②系统进入空气或不纯物质,可能发生的危险、操作;③使用粉状或雾状物质,有可能发生粉尘爆炸的操作;④单批式操作①轻微放热反应(如加氢、水合、异构化、磺化、中和等反应)操作;②在精制过程中伴有化学反应;③单批式操作,但开始使用机械等手段进行程序操作;④有一定危险的操作无危险操作附表1-3危险度分级总分值≥16分11-15分≤10分等 级ⅠⅡⅢ危险程度高度危险中度危险低度危险四、爆炸模型爆炸是物质的一种非常急剧的物理、化学变化,也是大量能量在短时间内迅速释放或急剧转化成机械功的现象。它通常是借助于气体的膨胀来实现。从物质运动的表现形式来看,爆炸就是物质剧烈运动的一种表现。物质运动急剧增速,有一种状态迅速的转变成另一种状态,并在瞬间释放出大量的能。1)爆炸的特征一般来说,爆炸现象具有以下特征:82 (1)爆炸过程进行的很快;(2)爆炸点附近压力急剧升高,产生冲击波;(3)发出或大或小的响声;(4)周围介质发生震动或邻近物质遭到破坏。一般将爆炸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物质的能量以一定的形式(定容、绝热)转变为强压缩能;第二阶段强压缩能急剧绝热膨胀对外做功,引起作用介质变形、移动和破坏。2)爆炸类型按爆炸性质可分为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物理爆炸就是物质状态参数(温度、压力、体积)迅速发生变化,在瞬间放出大量能量并对外做功的现象。其特点是在爆炸现象发生过程中,造成爆炸发生的介质的化学性质并不发生变化,发生变化的仅是介质的状态参数。化学爆炸就是物质由一种化学结构迅速转变为另一种化学结构,在瞬间放出大量能量并对外做功的现象。化学爆炸的特点是:爆炸发生过程中介质的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形成爆炸的能源来自物质迅速发生化学变化时所释放的能量。化学爆炸有三个要素,即反应的放热性、反应的快速性和生成气体产物。82 附件二:拟建项目存在的主要危险物质本报告涉及到的危险物质以《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为准。11111111111111111111气体有限公司气体充装项目涉及到的主要危险物质是氮、氩、二氧化碳。附表2-1主要危险物质特性表序号物质名称沸点熔点蒸气压危险标记火灾危险性1氮气-195.6℃-209.8℃1026.42kPa(-173℃)第2.2类不燃气体戊类2氩气-195.6℃-209.8℃1026.42/-173℃第2.2类不燃气体戊类3二氧化碳-78.5(升华)-56.6/527kPa1013.25/-39℃第2.2类不燃气体戊类一、主要危险物质的理化危险特性及储存、包装、运输条件A、氮(压缩的和液化的)标识中文名:氮;氮气 英文名:Nitrogen 分子式:N2 结构式:分子量:28.01 CAS号:7727-37-9 RTECS号:QW9700000 UN编号:1066 危险货物编号:22005 IMDG规则页码:2163 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气体。 主要用途:用于合成氨,制硝酸,用作物质保护剂,冷冻剂。 熔点:-209.8沸点:-195.6相对密度(水=1):0.81/-196℃ 相对密度(空气=1):0.97 饱和蒸汽压(kPa):1026.42/-173℃ 溶解性:微溶于水、乙醇。 临界温度(℃):-147 临界压力(MPa):3.40 燃烧性:不燃 危险特性:惰性气体,有窒息性,在密闭空间内可将人窒息死亡。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易燃性(红色):0反应活性(黄色):0 燃烧(分解)产物:氮气。 稳定性:稳定 聚合危害:不能出现 82 灭火方法:不燃。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储存容器及其部件可能向四面八方飞射很远。通知地方卫生、消防官员和污染控制部门。严禁将水喷到低温液体容器上。如果低温液体容器暴露于明火中或高温下很长时间,立即撤离到安全区域。 包装与储运危险性类别:第2.2类不燃气体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5 包装类别:Ⅲ 储运注意事项:不燃性压缩气体。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仓温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验收时要注意品名,注意验瓶日期,先进仓的先发用。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ERGID:UN1066(压缩的);UN1977(冷冻液化液体)ERG指南:121(压缩的);120(冷冻液化液体)ERG指南分类:气体-惰性的 毒性危害接触限值:中国MAC:未制定标准苏联MAC:未制定标准美国TWA:ACGIH窒息性气体美国STEL:未制定标准 侵入途径:吸入 毒性:嗅阈:气味不能可靠指示气体毒性大小。 健康危害:氮气过量,使氧分压下降,会引起缺氧。大气压力为392kPa表现爱笑和多言,对视、听和嗅觉刺激迟钝,智力活动减弱;在980kPa时,肌肉运动严重失调。潜水员深潜时,可发生氮的麻醉作用;上升时快速减压,可发生“减压病”。健康危害(蓝色):3 急救皮肤接触:脱去并隔离被污染的衣服和鞋。冻结在皮肤上的衣服,要在解冻后才可脱去。接触液化气体,接触部位用温水浸泡复温。注意患者保暖并且保持安静。确保医务人员了解该物质相关的个体防护知识,注意自身防护。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防护措施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呼吸系统防护:高浓度环境中,佩带供气式呼吸器。高于NIOSHREL浓度或尚未建立REL,任何可检测浓度下:自携式正压全面罩呼吸器、供气式正压全面罩呼吸器辅之以辅助自携式正压呼吸器。逃生:装有机蒸气滤毒盒的空气净化式全面罩呼吸器(防毒面具)、自携式逃生呼吸器。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防护服:穿工作服。 手防护:必要时戴防护手套。 其他: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泄漏处置: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直至气体散尽,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相应的工作服。切断气源,通风对流,稀释扩散。漏气容器不能再用,且要经过技术处理以清除可能剩下的气体。 B、氩(压缩的和液化的)标识中文名:氩;氩气 英文名:Argon 分子式:Ar 分子量:39.95 CAS号:7440-37-1RTECS号:CF2300000 82 UN编号:1006(压缩的) 危险货物编号:22011 IMDG规则页码:2105 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的惰性气体。 主要用途:用于灯泡充气和对不锈钢、镁、铝等的电弧焊接,即“氩弧焊”。UN:1951(冷凝液体) 熔点:-189.2沸点:-185.7相对密度(水=1):1.40/-186℃ 相对密度(空气=1):1.38 饱和蒸汽压(kPa):202.64/-179℃ 溶解性:微溶于水。 临界温度(℃):-122.3 临界压力(MPa):4.86 燃烧性:不燃 建规火险分级:戊 危险特性:惰性气体,有窒息性,在密闭空间内可将人窒息死亡。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稳定性:稳定 聚合危害:不能出现 灭火方法:不燃。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储存容器及其部件可能向四面八方飞射很远。通知地方卫生、消防官员和污染控制部门。若冷却水流不起作用(排放音量、音调升高,罐体变色或有任何变形的迹象),立即撤离到安全区域。 包装与储运危险性类别:第2.2类不燃气体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5 包装类别:Ⅲ 储运注意事项:不燃性压缩气体。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仓温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易燃、可燃物分开存放。验收时要注意品名,注意验瓶日期,先进仓的先发用。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废弃:允许气体安全地扩散到大气中。包装方法:钢质气瓶。ERG指南:121(压缩);12,0(冷凝液体)ERG指南分类:气体-惰性的 毒性危害接触限值:中国MAC:未制定标准苏联MAC:未制定标准美国TWA:ACGIH窒息性气体美国STEL:未制定标准 侵入途径:吸入 毒性:对环境可能有害。 健康危害:普通大气压下无毒。高浓度时,使氧分压降低而发生窒息。氩浓度达50%以上,则引起严重症状;75%以上时,可在数分钟内死亡。当空气中氩浓度增高时,先呈呼吸加速,注意力不集中,共济失调。继之,疲倦乏力、烦躁不安、恶心、呕吐、昏迷、抽搐,以至死亡。液态氩可致皮肤冻伤,眼部接触可引起炎症。 急救皮肤接触:若有皮肤冻伤,先用温水洗浴,再涂抹冻伤软膏,用消毒沙布包扎。就医。尽量防止进一步的组织损害,不要将冻结的衣服从冻伤处撕开。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防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82 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高浓度环境中,佩带供气式呼吸器或自给式呼吸器。高于NIOSHREL浓度或尚未建立REL,任何可检测浓度下:自携式正压全面罩呼吸器、供气式正压全面罩呼吸器辅之以辅助自携式正压呼吸器。逃生:装有机蒸气滤毒盒的空气净化式全面罩呼吸器(防毒面具)、自携式逃生呼吸器。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防护服:穿工作服。 手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其他: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泄漏处置: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直至气体散尽,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相应的工作服。切断气源,通风对流,稀释扩散。如有可能,即时使用。漏气容器不能再用,且要经过技术处理以清除可能剩下的气体。 C、二氧化碳(压缩的和液化的)标识中文名:二氧化碳;碳酸酐;碳酸气;碳酐 英文名:Carbondioxide 分子式:CO2 分子量:44.01 CAS号:124-38-9 RTECS号:FF6400000 UN编号:1013(气体或压缩气体) 危险货物编号:22019 IMDG规则页码:2111 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气体。无警示特性。低温时为压缩液化气体,或白色固体(干冰,薄片或立方体) 主要用途:用于制糖工业、制碱工业、制铅白等,也用于冷饮、灭火及有机合成。UN1845(固体,干冰)UN2187(冷冻液化气体) 熔点:-56.6/527kPa沸点:-78.5(升华)相对密度(水=1):1.56/-79℃ 相对密度(空气=1):1.53 饱和蒸汽压(kPa):1013.25/-39℃ 溶解性:溶于水、烃类等多数有机溶剂。固体在水中沉底并发生沸腾,产生可见蒸气云团。 临界温度(℃):31 临界压力(MPa):7.39 燃烧性:不燃 建规火险分级:戊 危险特性:窒息性气体,在密闭容器内可将人窒息死亡。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与水接触生成碳酸。多种金属粉末、如镁、锆、钛、铝、铬及锰悬浮在二氧化碳气体中时,能被点燃,并能引发爆炸。干冰与钠、钾、或钠钾合金能形成对震动敏感的混合物。液体或固体二氧化碳能腐蚀某些塑料、橡胶和涂料。 燃烧(分解)产物: 稳定性:稳定 聚合危害:不能出现 禁忌物:丙烯醛、胺类、无水氨、氧化铯、锂、金属粉尘、钾、钠、碳化钠、钠钾合金、过氧化钠和钛 82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气体比空气重,易在低处聚集。储存容器及其部件可能向四面八方飞射很远。如果该物质或被污染的流体进人水路,通知有潜在水体污染的下游用户,通知地方卫生、消防官员和污染控制部门。 包装与储运危险性类别:第2.2类不燃气体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5 包装类别:Ⅲ 储运注意事项:不燃性压缩气体。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仓温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易燃、可燃物分开存放。验收时要注意品名,注意验瓶日期,先进仓的先发用。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ERG指南:120 毒性危害接触限值:中国MAC:未制定标准苏联MAC:未制定标准美国TWA:OSHA5000ppm,9000mg/m3;ACGIH5000ppm,9000mg/m3美国STEL:ACGIH30000ppm,54000mg/m3 侵入途径:吸入 毒性:IDLH:40000ppm(大气中二氧化碳在12%以上可引起人昏迷或死亡)OSHA:表Z—1空气污染物NIOSH标准文件:NIOSH76—194 健康危害:在低浓度时,对呼吸中枢呈兴奋;高浓度时则引起抑制作用,更高浓度时还有麻醉作用。中毒机制中还兼有缺氧的因素。急性中毒:人进入高浓度二氧化碳环境,在几秒钟内迅速昏迷倒下,反射消失、瞳孔扩大或缩小、大小便失禁?呕吐等,更严重者出现呼吸停止及休克,甚至死亡。慢性中毒,在生产中是否存在,目前无定论。固态(干冰)和液态二氧化碳在常压下迅速汽化,造成局部低温,可引起皮肤和眼腈严重的低温灼伤。 急救皮肤接触:若有皮肤冻伤,先用温水洗浴,再涂抹冻伤软膏,用消毒沙布包扎。就医。冻结在皮肤上的衣服,要在解冻后才可脱去。接触液化气体,接触部位用温水浸泡复温。注意患者保暖并且保持安静。确保医务人员了解该物质相关的个体防护知识,注意自身防护。注意:可发生酸中毒。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如有条件给高压氧治疗。 食入: 防护措施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呼吸系统防护:高浓度环境中,建议佩带供气式呼吸器。NIOSH/OSHA40000ppm:供气式呼吸器。应急或有计划进入浓度未知区域,或处于立即危及生命或健康的状况:自携式正压全面罩呼吸器、供气式正压全面罩呼吸器、辅助自携式正压呼吸器。逃生:自携式逃生呼吸器。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防护服:穿工作服。 手防护:必要时戴防护手套。 其他: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泄漏处置: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直至气体散尽,建议庳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相应的工作服。切断气源,然后抽排(室内)或强力通风(室外)。漏气容器不能再用,且要经过技术处理以清除可能剩下的气体。 附件三: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过程82 一、生产过程工艺和设备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被评价装置所具有的主要危险因素是火灾、容器爆炸、中毒/窒息、灼烫,其它危险危害有机械伤害、车辆伤害、触电等。(一)火灾危险因素分析1、在进行电气焊检修作业时,气瓶及管路腐蚀老化会造成爆炸性气体外泄,引起火灾和爆炸事故。2、电气设备产生故障,操作过程中打火,电线老化、均可引起火灾。(二)压力容器爆炸危险因素分析1、储罐爆炸①液体氮、氩、二氧化碳系液化气体,储罐为三类压力容器,如果超期使用,内外腐蚀、机械损伤导致罐体强度降低,又不能及时发现,有发生罐体爆炸的危险;②储罐安全附件(安全阀、液位计、压力表、温度计)如果不健全,又没有定时校验,缺少了超压、超温显示和泄压措施,当发生超装、超温而造成储罐发生超压时,有发生储罐爆炸的危险;③储罐输入时,如果误操作发生超装,有导致储罐发生爆炸的危险;④液体储罐及管道存在物理爆炸的危险。液体储罐如果焊接质量不好,或设备管道腐蚀、氧化、维护安装不当、违规操作、管道堵塞,安全阀、防爆膜及仪表等损坏、失灵,都可能引起超压爆炸。气瓶涂色不清造成混充可能引起钢瓶爆炸。⑤氮、氩、二氧化碳储罐采用真空粉末绝热,真空粉末绝热是在绝热夹层内填充一定密度和粒度的粉末材料(大多数用珠光砂),从而在较低真空度下获得较好的绝热效果。若内筒与外筒之间的绝热夹层真空度不足,液氮、液态二氧化碳储罐表面会出现“冒汗”、“结霜”等现象。若真空度严重不足,会使蒸发量变大,储罐内部气体迅速膨胀,压力骤增,若安全阀失灵,有可能导致储罐物理性超压爆炸的危险。82 2、气瓶爆炸根据《气瓶压缩气体分类》GB16163-1996,氮、氩属于永久气体,二氧化碳属于高压液化气体,其气瓶均为高压气瓶。工作过程中使用或搬运不当可能造成物理性爆炸。发生爆炸的主要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①受热、超装引起爆裂或爆炸气瓶超期使用或腐蚀严重,磕碰、划伤,使气瓶严重受损。或气瓶材质不良,非资质单位制造的不合格气瓶,在充装气体时,即便不超过设计压力,若在储存期间遇到高温天气,气瓶内的压力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当超过了气瓶所能承受的压力时,就会发生爆裂;气瓶若充装过量,在遇到阳光曝晒或其他热源作用后,瓶内将产生极大的膨胀力,把气瓶胀破。②搬运违章导致爆炸气瓶在搬运时违反操作规程,被抛掷、碰撞、滚滑或堆放时气瓶放置歪斜、自行跌倒,气瓶受撞击机械强度下降,可能造成物理爆炸。③运输违章导致爆炸。气瓶超量灌装或运输过程中超速超载行驶、剧烈撞击容器或发生车辆碰撞、翻倒、坠入沟壑等事故可能造成容器爆炸。操作人员装卸及运输过程中不能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违章操作导致的容器爆炸事故。(三)中毒/窒息危险因素分析1)在充装过程中,如果装置发生泄漏,所在区域通风不良,人员在无防护的情况下大量接触,有导致人员中毒窒息的危险。2)在储存过程中,如果储罐发生泄漏,所在区域通风不良,人员在无防护的情况下大量接触,有导致人员中毒窒息的危险。3)氮、氩、二氧化碳均属于窒息性气体,若发生大量泄漏,所在区域通风不良,人员在无防护的情况下大量接触,有导致人员窒息的危险。(四)灼烫(冻伤)危险因素分析82 液氮、液氩、液态二氧化碳储罐区为低温作业区,其设备设施一旦出现泄漏粘在皮肤表面上,引起皮肤深度冷却造成冻僵。滴落入眼组织时特别危险,能够造成严重的外伤。因此,在处理低温液化气体时,应注意佩戴好防护用品,不能穿戴汗湿的衣服和手套,要穿戴干燥的保护服和手套。(五)机械伤害1、公司储存过程中使用的机泵、原料输送泵等机械暴露在外的转动部分,如果没有设计安装安全罩、网,作业人员作业时,存在受到机械伤害的危险。2、作业场所光线阴暗、空间狭小,若固定的设备的棱、角、尖等没有采取包扎、屏蔽、隔离等防护,人员不小心碰到,有发生机械伤害的危险。(六)车辆伤害企业的氮气、氩气、二氧化碳气体全部靠汽车运输,因此存在车辆碰撞、挤轧、擦刮设备与管线事故的危险,也有可能发生人员受到车辆伤害的危险。(七)触电该项目生产装置中使用的电气设备、电气线路等,若电气设备线路安装敷设不规范,电气设备缺少漏电保护装置及接地接零损坏失效,有发生触电事故的可能。(八)噪声该工序生产装置中有低温液体泵等转动设备,长时间在附近操作会产生噪音危害;另外,气体充装及检测、维修时泄放气、装卸钢瓶发生碰撞也会产生相当的噪声源。二、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危险、有害因素分析根据现场调研分析,公用工程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有:火灾、触电等。(一)火灾电力电缆、低压配电系统发生火灾在设计、安装、选材过程中,如果选择的电缆、电气82 设备及线路质量不好,选型不当,易引起事故,甚至造成火灾。①若布置不当,电缆、低压配电系统受潮湿或腐蚀等环境作用的影响而失去绝缘能力,安装、检修人员接错线路或接头不好,长期震动或冷热变化,使接头松动,铜铝混接时接头处理不当,接头氧化,或由于带电作业时造成人为碰线短路等原因,使绝缘被击穿,而发生火灾事故。②在运行过程中常年失修,没有定期检测其绝缘性能,电气线路过载、电源过电压,实际负荷超过了导线的安全载流量,在线路中接入了过多或功率过大的电气设备,超过了配电线路的负荷,容易造成短路而发生火灾。施工电缆或照明电缆、低压配电系统因过载发热,电缆绝缘层着火并引燃附件的易燃物质,而发生火灾。③有些开关柜、仪表盘的电缆、低压配电系统穿孔的空洞封堵不严,甚至没有封堵,导致发生火灾时火势蔓延,加重火灾事故;或密封不严,有小动物进入造成短路,酿成火灾。④在地沟内布置过低的电缆,经常被水浸泡,容易使电缆绝缘老化引起短路,导致火灾。⑤未设置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如没有安装有效的避雷设施及安全防护装置(如过电流、过电压、接地装置等),遭雷击时容易发生火灾事故。⑥配电设施不按规定及时清扫极易发生短路、电气火灾等。⑦没有建立健全电气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作业人员没有按规定进行安全知识培训,职工违章操作,造成电气线路短路而引发火灾事故。(二)触电触电危险主要发生在电源配电装置和储存设施的各种机泵的电动机(包括电力启动柜)、通排风设备以及动力、照明电气线路、照明和电焊作业上。82 在安装施工过程中,由于选用了质量低下的电气设备、器材或安装质量有缺陷而导致生产中发生故障,或在工作过程和维修保养过程中,由于作业人员不能按照电气工作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或缺乏安全用电常识的非电气技工对电气设施自作主张进行操作、维修,均可能造成触电危险事故的发生。触电的直接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配电开关箱、电动机等装置、设备未设漏电保护器或漏电保护失效,装置、设备产生故障、损坏漏电等会造成作业人员触电伤害。(2)电气设备工具、电缆绝缘层因为腐蚀性物料接触、受外力冲击导致绝缘层破损,绝缘保护失效等造成漏电也会造成作业人员发生触电伤害。(3)电气工作人员违反安全操作规程作业,非专业人员违章操作等也可造成触电事故。(4)在潮湿狭窄的金属容器内作业,未使用12V安全电压或未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等原因造成的触电事故。(5)检维修过程中手持电动工具不符合安全使用要求,或使用时未按要求佩戴安全护具。(6)带电线路短路或绝缘层被击穿时产生强烈的电弧、操作电器开关时由于负荷过大产生电弧均可能对人体的裸露部分造成灼伤。(7)储存、装卸车、维修过程中,由于乱拉临时线、电气线路绝缘层破损、电器绝缘层破损使金属外壳带电,有造成人员意外触电的危险。防止人员触电的预防措施:(1)经常检查电气设备及线路安全状况,不使用劣质电器及其电线。(2)严格遵守用电安全规程,停送电执行联络票制度。(3)电焊作业、电工作业必须由专业人员持证上岗。(4)保证电器设备外壳可靠接地,安装漏电保护器等措施,防止人员意外触电。(5)布线施工时应对电线、电缆进行穿管处理,禁止通信线路和电力线路同杆敷设,应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6)禁止线路超负荷运行,对电气设备进行操作时应佩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电气设备、开关等带电体应保持防护罩、绝缘层齐全、完好。82 (7)禁止乱拉乱扯临时线和临时用电设备,检修中用到的临时线在完工后要及时拆除,长期不用的电气线路应拆除或切断电源。(8)在容易发生触电的危险场所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防止人员意外触电。三、装置设施之间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1、生产装置与生产辅助设施之间的相互影响11111111111111111111气体有限公司液氩、液氮灌瓶项目位于厂区的西南部、二氧化碳灌瓶项目位于厂区西侧中部。该项目生产装置的物质为低温液化气体,辅助装置为储存液化气体的储罐,辅助装置与生产装置的防火间距符合要求,正常生产条件下相互之间不会产生影响。2、生产装置之间的相互影响该项目的生产装置主要包括充装间和储罐两部分,厂区中部为企业原有乙炔生产车间。生产装置之间安全防火间距符合规范要求,在正常生产过程中不会发生相互影响。但如果灌瓶装置发生严重的泄露、爆炸等事故,可能影响乙炔生产车间的生产,同样,乙炔生产车间若发生严重的火灾、爆炸事故,会影响拟新建项目的正常生产运行,甚至引发严重的次生事故。该单位应加强管理,严禁机动车辆进入火灾、爆炸危险区,该项目运送物料的车辆必须佩戴完好的防火帽。氮气、氩气灌装装置与乙炔生产车间、二氧化碳灌装间与电石库的安全距离不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的相关要求,其他生产装置之间、生产装置与生产辅助设施之间的安全距离符合相关规范的要求,因此在《安全设施设计专篇》设计满足条件的安全间距,并且在企业加强管理的情况下相互之间影响的危险程度可以接受。四、其他危险因素分析1、供电82 供电系统自身的可燃性(绝缘油和电缆绝缘物),易发生火灾事故。当电气设备发生故障或有缺陷(过热、电火花、电弧)、设备管线产生静电、操作人员误操作时都可引起燃烧,若防火措施不当,便会酿成火灾事故,造成重大损失。2、静电、雷电危险液体储罐、管道、建筑物等缺少避雷设施或避雷设施接地不良,静电接地电阻过大,都可能遭到雷击或雷电感应放电、静电积聚或静电放电。因此,对液体储罐、办公室等设施,要设置避雷设施和静电接地装置,并且定期检测,保持完好有效。3、建筑及其它危险在建筑设计或施工时,建筑材料达不到耐火等级,或用可燃材料做建筑材料,有可能在使用过程中引发建筑火灾,或发生建筑火灾时,建筑物达不到耐火极限而坍塌,使建筑物内人员来不及逃生造成人员伤害。4、消防企业应根据各个场所的火灾危险性、占地面积以及有无其他灭火设施等情况综合考虑,配置相应数量和型号的小型灭火器材。否则,可能导致失去及时扑灭初期火灾的机会。五、安全管理缺陷分析若企业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不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安全检查、安全教育与培训等落实不到位,存在造成安全事故发生或救援不利的可能。1、人的不安全因素若企业各级负责人违章指挥、操作人员违章操作、操作失误、技术水平低等原因均有导致事故产生,造成设备损坏和人员伤亡的危险。2、安全管理组织机构82 如果企业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不健全,缺乏应有的管理水平,可能造成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可能造成多方面的安全管理事故隐患。3、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如果企业没有健全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企业的各项安全管理工作无章可循,势必造成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无序合混乱,可能导致各种事故的频发。82 附件四:定性定量分析危险有害因素程度的过程一、项目固有危险程度的分析过程(1)定量分析①生产场所附表4-1生产场所危险有害物质的量名称单瓶充装量(kg)最大储存瓶数总储存量(t)氮气2.5500.125氩气2.5500.125二氧化碳2.5500.125②储存场所附表4-2储存场所危险有害物质的量名称储罐容积(m³)物质密度储存系数总储存量(t)液氮储罐300.810.921.87液氩储罐301.400.937.8液体CO2储罐201.560.928.08定量分析结果见表:附表4-3固有危险程度定量分析表序号危险物质名称数量(最大)浓度状态所在作业场所危险性1氮气0.125≥99.50%气充装间窒息2氩气0.125≥99.99%气充装间窒息3二氧化碳0.125≥99.80%液充装间窒息4液氮21.87≥99.50%液罐区灼烫、窒息5液氩37.8≥99.99%液罐区灼烫、窒息6液体二氧化碳28.08≥99.80%液罐区灼烫、窒息(2)定性评价运用危险度评价法对储罐区和充瓶间进行定性评价,结果如下:附表4-4单元危险度评价表项目装置单元存在介质物质评分容量评分温度评分压力评分操作评分总分等级储罐液态氮、氩、二氧化碳050229Ⅲ(低度危险)充瓶间氮、氩、二氧化碳气体000224Ⅲ(低度危险)由危险度评价可以看出:82 该项目储罐区和充瓶间危险度为Ⅲ级,为低度危险等级。该厂在气体储存、充装过程中,只要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加强日常安全管理,发生火灾、爆炸的危险可能性较小。二、定性、定量的安全评价分析过程(一)安全检查表分析评价过程1、安全检查表的编制安全检查表是系统安全工程的一种最基础、最简便、最广泛的系统危险性评估方法。本评价的安全表是对照我国有关法规、标准,并针对11111111111111111111气体有限公司气体充装装置及配套工程的实际情况编制而成的。主要从该项目的各项安全管理、经营管理、储存条件、消防安全以及电气设施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和分析评价。2、11111111111111111111气体有限公司1760m3/a液氩、液氮、液体二氧化碳灌瓶项目安全检查表检查结果安全检查表检查结果见下表:附表4-5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评价现场检查表一、安全管理项目检查内容类别检查记录结论1、制度规程有各级各职能部门及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有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A预评价阶段,不适合。2、机构人员按国家、省法律法规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A配备有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符合要求合格3、从业人员资格(1)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上岗资格。A预评价阶段,不适合(2)特种作业人员经有关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上岗资格。A预评价阶段,不适合(3)其他从业人员经本单位专业培训或委托专业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取得上岗资格。B其他从业人员经本单位专业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合格4、(1)有储存的经营单位,应按照国家安监局《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报设区的市级安监部门备案。A预评价阶段,不适合82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有储存的经营单位,应有应急救援组织或者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B预评价阶段,此项不适合。5、重大危险源管理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应当采取下列监控措施:(1)建立运行管理档案,对运行情况进行全程监控;(2)定期对设施、设备进行检测、检验;(3)定期检查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状态;(4)制定专门的应急救援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救援演练。应当至少每半年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报告重大危险源监控措施的实施情况。A无重大危险源。6、基础资料(1)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程项目应有建设规划批文(或选址意见书)及土地使用手续。A在原有厂区内新建项目,有土地使用手续合格(2)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设计、施工单位应具有相应资质,设计、施工、验收文件资料齐全。A预评价阶段,项目尚未施工,此项不适合。(3)新建、改建、扩建的工程项目必须经公安消防部门验收合格。A预评价阶段,不适合(4)防雷、防静电设施应由有资质的部门出具检测合格报告。A预评价阶段,不适合(5)特种设备按国家有关规定检测、检验合格,并取得使用登记证。A预评价阶段,不适合(6)安全阀、压力表等强制检测设备、设施应由有资质的部门出具检测合格报告。A预评价阶段,不适合7、安全标志经营、储存场所的安全警示标志应符合要求。B安全警示标志的设置符合要求合格二、经营管理项目检查内容类别检查记录结论1、经营限制(1)不得从未取得危险化学品生产许可证或者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企业采购危险化学品;不得经营国家明令禁止的危险化学品和用剧毒化学品生产的灭鼠药以及其他可能进入人民日常生活的化学产品和日用化学品;不得销售没有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化学品安全标签的危险化学品。A符合要求。合格(2)禁止经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版)》中规定的淘汰产品、《禁止进口货物目录》和《禁止出口货物目录》中的危险化学品。A符合要求合格(3)经营品种涉及监控化学品的,其经营活动应符合《监控化学品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A此项不适合(4)经营第二类、第三类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的,应按规定到安监部门备案。B此项不适合82 2、销售管理(1)在日常销售活动中存在发货和装卸环节的经营单位,应按照省安监局《关于加强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销售危险化学品发货和装卸环节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鲁安监发[2005]81号)的规定建立资质查验、车辆安全状况查验、装卸安全操作、安全核准和登记等五项制度,并按要求填写《危险化学品装车查验、核准登记表》。A预评阶段,此项不适合(2)强腐蚀性化学品经营单位应建立销售台帐记录。记录内容必须符合《关于加强强腐蚀性危险化学品购用管理的通知》(安监管危化字[2004]164号)文件的有关规定,记录购买单位的名称、地址,购买人员的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及所购强腐蚀性化学品的品名、数量和用途。A不销售强腐蚀性化学品(3)剧毒化学品经营单位应有销售台帐记录。记录内容应包括购买单位的名称、地址和购买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码及所购剧毒化学品的品名、数量、用途。记录应当保存1年以上。A不销售剧毒化学品。(4)剧毒化学品经营企业应当每天核对剧毒化学品的销售情况;发现被盗、丢失、误售等情况时,必须立即向当地公安部门报告。B不销售剧毒化学品。(5)剧毒化学品经营企业销售时应查验购买凭证、准购证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不得向无购买凭证、准购证的单位销售剧毒化学品。严禁向个人出售农药、灭鼠药、灭虫药以外的剧毒化学品。A不销售剧毒化学品。3、其他要求(1)剧毒化学品购买、运输必须符合《剧毒化学品购买和公路运输许可证件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A不销售剧毒化学品。(2)对剧毒物品的管理应执行"五双"制度,即:双人验收、双人保管、双人发货、双把锁、双本账。A不销售剧毒化学品。(3)储存单位应当将储存剧毒化学品以及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其他危险化学品的数量、地点以及管理人员的情况,报当地公安部门和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备案。A不销售剧毒化学品;无重大危险源。(4)应使用定点企业生产的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重复使用的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在使用前应当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检查记录保存2年。B预评阶段,不适合(5)危险化学品运输应由有危险货物运输资质的单位承运。A产品的运输由生产厂家委托具有危化品运输资质的单位送到该厂,符合规定要求。合格(6)需要租赁储存场所存放危险化学品的,必须与出租方签订安全管理协议,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B低温液体储存于储罐内,气瓶暂存于充瓶间。合格(7)没有也不租赁储存场所从事批发业务的单位,不得将所经营的危险化学品存放在业务经营场所。A根据可研,气瓶暂存于充瓶间符合要求。合格三、储存条件项目检查内容类别检查记录结论82 1、外部条件(1)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储罐区,周边安全防护距离必须符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十条的规定。A未构成重大危险源,周边安全距离符合要求。合格(2)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的厂房、作业场所和安全设施、设备、工艺应当符合下列要求:一、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划和布局;二、在设区的市规划的专门用于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的区域内。A符合规划和局合格(3)新的化工建设项目必须进入产业集中区或化工园区。B位于化学工业区内合格(4)厂址宜靠近原料、燃料基地或产品主要销售地。并应有方便、经济的交通运输条件,与厂外铁路、公路、港口的连接,应短捷,且工程量小。B厂区交通方便合格(5)企业的生产是否符合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划和布局。A符合相关的规划和布局合格企业生产装置、设施是否在设区的市规划的专门用于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的区域内。A位于化学工业区内合格(6)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危险化学品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储存设施,与下列场所、区域的距离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1)居民区、商业中心、公园等人口密集区域;(2)学校、医院、影剧院、体育场等公民设施;(3)供水水源、水厂及水源保护区;(4)车站、码头、机场以及公路、铁路、水路交通干线、地铁风亭及出入口;(5)基本农田保护区、畜牧区、渔业水域和种子、种畜、水产苗种生产基地;(6)河流、湖泊、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7)军事禁止、军事管理区;(8)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予以保护的其他区域;A不构成重大危险源,与下列区域和场所的距离符合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合格(7)厂址应具有满足生产、生活所必需的水源和电源。B水源和电源能够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合格(8)散发有害物质的工业企业厂址,应位于城镇、相邻工业企业和居住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不应位于窝风地段A此项不合适(9)厂址应具有满足建设工程需要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B厂址满足需要的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合格(10)厂址应满足工业企业近期所必需的场地面积和适宜的地形坡度。A满足场地面积和适宜的地形坡度合格(11)厂址应位于不受洪水、潮水或内涝威胁的地带。B厂址不受洪水、潮水或内涝威胁合格82 (12)下列地段和地区不得选为厂址:一、发震断层和设防烈度高于九度的地震区;二、有泥石流、滑坡、流沙、溶洞等直接危害的地段;三、采矿陷落(错动)区界限内;四、爆破危险范围内;五、坝或堤决溃后可能淹没的地区;六、重要的供水水源卫生保护区;七、国家规定的风景区及森林和自然保护区;八、历史文物古迹保护区;九、对飞机起落、电台通讯、电视转播、雷达导航和重要的天文、气象、地震观察以及军事设施等规定有影响的范围内;十、Ⅳ级自重湿陷性黄土、厚度大的堆积黄土、高压缩性的饱和黄土和Ⅲ级膨胀土等工程地质恶劣地区;十一、具有开采价值的矿藏区。A厂址未位于上述地区合格2、平面布置(1)生产、储存危险化学品的车间、仓库不得与员工宿舍在同一座建筑物内,并应与员工宿舍保持符合规定的安全距离。A未在同一座建筑物内,并与员工宿舍的安全距离符合规定合格(2)厂房的之间的防火间距应不小于GB50016表3.4.1的规定。A氮气、氩气灌装间与乙炔生产车间、二氧化碳灌装间与电石库安全距离不符合要求不合格(3)厂房的耐火等级、层数和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除本规范另有规定者外,应符合表3.3.1的规定。A耐火等级二级,为一层,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符合规定合格(4)厂房内严禁设置员工宿舍。A未设置员工宿舍合格(5)仓库内严禁设置员工宿舍。A此项不适合(6)厂房内的疏散楼梯、走道、门的各自总净宽度应根据疏散人数,按表3.7.5的规定经计算确定。但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1.1m,疏散走道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1.4m,门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0.9m。当每层人数不相等时,疏散楼梯的总净宽度应分层计算,下层楼梯总净宽度应按该层或该层以上人数最多的一层计算。首层外门的总净宽度应按该层或该层以上人数最多的一层计算,且该门的最小净宽度不应小于1.2m。B可研中未涉及--(7)厂区出入口的位置和数量,应根据企业的生产规模、总体规划、厂区用地面积及总平面布置等因素综合确定,其数量不宜少于2个。主要人流出入口宜与主要货流出入口分开设置,并应位于厂区主干道通往居住区或城镇的一侧。主要货流出入口应位于主要货流方向,并应与外部运输线路连接方便。B厂区较小,一个出入口可满足生产和运输的需要合格(8)安装场所必须有良好的通风条件或设有换气通风装置,并能安全排放液体、气体。A储罐露天安装合格(9)安装场所必须设有安全出口,周围应设置安全标志,安全标志符合GB2894的规定。A有安全出口,安装阶段设置安全标志合格82 (10)安装容器的基础必须坚实牢固,并应防火耐热A预评阶段,不适合(11)安装场所必须有充足的水源,场所必须有灭火器材,场所周围5m内不得有易燃易爆物,保持场地清洁干净。A安装场所符合要求合格(12)储存设备的安装场所应有槽车或消防车出入通道,并有足够宽度便于槽车或消防车通行。B通道符合要求合格(13)容器不准安置在出入口、通道、楼梯间或他们的贴近处。A未安置在上述地区合格3、工艺设备设施(1)储罐的设计、检测、维护保养应符合专业规范的规定。B储罐购自正规厂家,符合要求。合格(2)具有酸碱性腐蚀的作业区中的建构筑物地面、墙壁、设备基础,应进行防腐处理。A此项不适合(3)各种承压储罐应符合有关压力容器的规定,其安全附件应完好。A预评价阶段,低温液体储罐尚未安装,不适合。(4)根据危险度评价法,对化工企业各装置的危险度进行综合分析,危险等级在高度及以上的化工生产、储存装置必须实现生产过程中危险环节关键操作的自动化控制,温度、压力、流量、液位及可燃、有毒气体浓度等工艺指标的超限报警,生产装置的安全联锁停车。A危险等级为低级,不适合(5)压力容器的使用单位,在压力容器投入使用前,应按《压力容器使用登记管理规则》的要求,到安全监察机构或授权的部门逐台办理登记手续。A拟按规定办理手续合格(6)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30日内,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向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登记标志应当置于或者附着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A拟按规定登记,并将登记标志放在显著位置合格(7)压力表安装前应进行校验,在刻度盘上应划出指示最高工作压力的红线,注明下次校验日期,压力表校验后应加铅封。A拟按规定校验并加铅封合格(8)生产设备、管道的设计应根据生产过程的特点和物料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材料。设备和管道的设计、制造、安装和试压等应符合国家标准和有关规范要求。A可研中未涉及--(9)生产设备易发生危险的部位必须有安全标志,安全标志的图形、符号、文字、颜色均必须符合GB2893、GB2894、GB6527.2、GB15052等标准规定A拟设置相应的安全标志合格(10)高速旋转或往复运动的机械零部件应设计牢靠的防护设施、挡板或安全栏A拟设置相应的防护措施合格(11)化工装置内有发生坠落危险的操作岗位时应按规定设计便于操作、巡检和维修的扶梯、平台、围栏等附属设施A可研中未涉及--(12)化工装置、设备、设施、储罐以及建(构)物,应设计可靠的防雷保护装置,防止雷电对人身、设备及建构筑物的危害和破坏。防雷设计应符合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A可研中未涉及--82 (13)正常不带电而事故时可能带电的配电装置及电气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均应按《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要求设计可靠的接地装置A拟对相应部分进行接地处理合格(14)容器投入使用前,应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规定检查各种阀门、仪表、安全装置是否安全有效、灵敏可靠,以保证安全使用。A拟按规定进行相应的检查合格(15)化工装置的管道刷色和符号应执行《工业管道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B可研中未涉及--(16)在有毒有害的化工生产区域,应设置风向标。A设置风向标合格(17)生产设备易发生危险的部位必须有安全标志。安全标志的图形、符号、文字、颜色等必须符合GB2893、GB2894、GB6527.2、GB15052等标准规定。A设置安全标志合格(18)噪声与振动强度较大的生产设备应安装在单层厂房或多层厂房的底层。A安装在单层厂房合格四、消防及电气设施项目检查内容类别检查记录结论1、消防措施(1)木箱仓库、储罐区应设消防车道或消防回车场地,并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六章的规定。A设置有消防车道合格(2)根据经营规模的大小设置、配备足够的消防设施和器材,消防给水和灭火设备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第八章的规定。灭火器配置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A灭火器的配置符合《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的要求。合格(3)消防设施、器材应有专人管理,确保完好有效,消防器材应设置在明显和便于取用地点,周围不准存放其他物品。A消防器材设置在明显和便于取用地点,符合要求。合格(4)危险化学品仓库应设有消防、治安报警装置。有供对外报警、联络的通讯设备。B符合要求合格2、安全防护措施(1)有毒、有害工作场所,配置必要的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如淋洗器、洗眼器等)。B无有毒物质,此项不适合(2)按标准或者行业标准配备劳动保护用品。B符合要求合格(3)散发可燃气体、可燃蒸汽的甲类场所,应设置可燃气体浓度报警仪;散发有毒气体的储存区域内,应按规范要求设置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B此项不适合3、电气设施(1)木箱仓库和罐区的电气装置必须符合《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的规定。A此项不适合(2)甲、乙类物品库房设置的电瓶车、铲车应是防爆型的。A此项不适合(3)甲类库房,甲、乙类液体储罐,可燃、助燃气体储罐与电力架空线的最近水平距离不应小于电杆(塔)高度的1.5倍,丙类液体储罐不应小于1.2倍。A此项不适合82 (4)木箱仓库和罐区应有符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规定的防雷装置,并定期检测。A预评价阶段,不适合。(5)在爆炸、火灾危险环境内可能产生静电危害的设备、管道等应有符合相应规定的防静电措施,并定期检测。A此项不合适(6)库房内不准设置移动照明灯具,不准使用电炉、电烙铁、电熨斗等电热器具和电视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A库房内无电热器具、家用电器合格注:⒈类别栏标注“A”的,属否决项;类别栏标注“B”的,属非否决项。标注“A(B)”的:属本导则下发之日以后新建(含就地或异地迁建)、改建、扩建的经营单位按“A”;其他的按“B”。⒉符合安全要求的条件是:根据现场实际确定的检查项目,检查结果全部合格。⒊基本符合安全要求的条件是:根据现场实际确定的检查项目中,非否决项的检查结果5项以内(含5项)不合格,并且不超过实有非否决项总数的20%。⒋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条件是:根据现场实际确定的检查项目中,有1项否决项不合格,或者非否决项的检查结果超过5项不合格,或者非否决项的检查结果未超过5项不合格、但超过实有非否决项总数的20%。3、检查结果分析附表4-6检查结果分析表单元安全管理经营管理储存条件消防安全及电气设施合计实际检查4538653符合4532647不符合00100可研中未涉及00500符合率100%100%84.2%100%88.7%本检查表实际检查到53,其中符合47,占所检查到项的88.7%,其中有1项不合格,5项可研中未涉及,下一步的《安全设施设计专篇》应设计完善相关的内容使之符合相关的规定。(二)预先危险性分析评价过程预先危险分析的结果,一般采用表格的形式。表格的格式和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本评价方法格式见下表:附表4-7预先危险分析表格格式潜在事故危险因素触发事件(1)发生条件触发事件(2)事故后果危险等级防范措施1234567882 表中:1——系统内可能发生的潜在危险、危害种类2——造成或导致事故的危险、危害因素3——导致产生危险、有害因素的原因4——酿成事故的条件5——产生危险、有害因素的原因以及酿成事故条件的产生原因6——可能导致的后果7——危险性等级8——防范措施通过对装置潜在的火灾爆炸、容器爆炸、中毒(窒息)、灼烫、触电、机械伤害、车辆伤害等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与分析,鉴别产生危害的原因;估计事故出现时对人体及系统的影响和事故后果;提出消除或控制危险性的措施。详见11111111111111111111气体有限公司气体充装项目预先危险性分析表:82 11111111111111111111气体有限公司气体充装项目设立安全评价报告附表4-811111111111111111111气体有限公司气体充装项目危险性预先分析表潜在事故危险因素事故类型主要危险源位置或部位及其故障发生条件事故起因及触发事件事故后果及危险等级防范措施火灾、爆炸液氮、液氩、液态二氧化碳储罐等压力容器发生物理爆炸;气瓶充装超压发生物理爆炸;电气火灾1系统的有关设备、管线的如下位置或部件的故障:1)储罐发生泄漏以及各种机泵等设备本体破裂处导致低温液体泄漏2)管线(包括管道及其相关阀门、法兰等)自身破裂处导致泄漏3)系统的设备—阀门—法兰—仪表连接密封处失效致使泄漏2系统中的压力容器、设备与管道超压3低压配电装置、电缆等以及各种机泵、电力输送线等电负荷过载或发生短路、漏电4气瓶质量不合格,或充装超压发生爆炸1物理性爆炸发生的条件:压力容器的实际压力超过自身的设计压力A超压发生的原因1设计与制造、安装原因1)设计非标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失误或选用设备失误,安全附件的设计缺失或选用失误(选型错误或参数选定不当)2)非标压力设备的制造质量差3)设备安装、特别是压力管线的施工安装质量差2操作与维护原因1)操作控制失误或违章操作,致使超温、超压2)设备、管道被腐蚀,器壁厚度减薄,承受压力能力下降(未定时检测)3)监控仪表失灵事故后果:设备、管道破坏,物料跑损、人员伤亡、停产、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危险等级:Ⅱ~Ⅲ级A防止物理爆炸发生的措施1严格控制设备质量及其安装质量1)在压力设备与压力管道的设计和选用设备正确的前提下,非标设备的制作要严把质量关,还要把好设备与管道的安装质量关2)管道、容器等有关设施在投入使用前要按要求进行试压等检验3)在安全附件的设计和选用正确的前提下,施工安装时要选用质量好的合格产品,并把好安装质量关2加强维护、维修管理1)加强对压力设备、压力管道的管理,定期检查、鉴定,加强保养、维护,防止锈蚀、腐蚀2)坚持巡回检查,如工艺监控仪表失灵要及早发现和及时处理3)对安全阀、高低液位报警器、可燃气泄露检测报警器等安全附件或设施应特别注意经常检查和维护,保持完好状态3严格工艺纪律严格要求职工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杜绝“三违”,严守工艺纪律,防止超温、超压、超负荷的状况发生4严防车辆行驶时撞坏设备和管线89 11111111111111111111气体有限公司气体充装项目设立安全评价报告潜在事故危险因素事故类型主要危险源位置或部位及其故障发生条件事故起因及触发事件事故后果及危险等级防范措施火灾、爆炸液氮、液氩、液态二氧化碳储罐等压力容器发生物理爆炸;气瓶充装超压发生物理爆炸;电气火灾1系统的有关设备、管线的如下位置或部件的故障:1)液氮储罐发生泄漏以及各种机泵等设备本体破裂处导致液氮泄漏2)管线(包括管道及其相关阀门、法兰等)自身破裂处导致泄漏3)系统的设备—阀门—法兰—仪表连接密封处失效致使泄漏2系统中的压力容器、设备与管道超压3低压配电装置、电缆等以及各种机泵、电力输送线等电负荷过载或发生短路、漏电4气瓶质量不合格,或充装超压发生爆炸2电气火灾发生的条件:1)电缆过热使电缆着火2)外部火源引燃电缆B电气火灾发生原因1设计与安装原因1)电气设计存在缺陷,或其它原因使负荷过截、引起电气设备与电缆发热2)电气设备、材质选用不当,质量差3)电气设备与电缆在运输、安装中受损4)安装施工质量不好,电缆接头不好,接头材料选择不当,接头氧化、脱焊发热5)电缆沟被车辆压坏,造成套管破裂损坏,潮湿(或积水)引起短路6)电气设备与电缆隔热、散热不良7)引出线间距过小8)孔洞缺少封堵,其他部位的火灾从孔洞蔓延进入2维护原因电气设备与电缆绝缘老化,发生短路与漏电致使产生热能事故后果:电气设备、设施遭到损坏,人员伤亡,停产,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危险等级:Ⅱ~Ⅲ级B防止电气火灾的安全防范措施:1)避免电气系统超负荷运行的情况发生,首先要设计、计算正确,其次在生产运行中应监视各种电气仪表,发现异常状况及时分析和处理,严禁电负荷过载运行2)选择质量好的电气设备、电缆(在易燃易爆的生产区域和重要电源回路,应选用阻燃电缆或耐火型电缆)3)运输、安装及运行过程中要避免电气设备、电缆受损4)按规范要求安装电气设备、电缆及其他电气线路,并定期进行检查、维修、保养,保持完好状态5)采用电缆防火封堵设计,电缆沟内要防止油类等易燃物渗漏入内6)电缆接头区域采取防火措施7)运行中及时清扫电气设备、电缆上积聚的易燃物8)对配电间的孔洞严实封堵,避免小动物窜进、破坏电气设施与电缆而导致短路、漏电发生9)加强管理,杜绝高温物体和外来火种接触电气设备、电缆潜在事故危险因素事故类型主要危险源位置或部位及其故障发生条件事故起因及触发事件事故后果及危险等级防范措施89 11111111111111111111气体有限公司气体充装项目设立安全评价报告中毒(窒息)氮、氩、二氧化碳等气体泄漏引起中毒、窒息事故1泄漏位置或部位与火灾、爆炸项的1、2相同2氮、氩、二氧化碳排放不畅在厂房内积聚;3检修时对罐、塔、器、阀、泵、管等中的有毒、窒息性物料未彻底清扫排净而扩散到工作场所4、在容器内作业时缺氧1)氮、氩、二氧化碳的含量超过容许浓度2)缺氧1物料泄漏原因与火灾、爆炸项的A、B条相同2安全设施缺欠1)在可能的有毒物场所无(或失效)相应的防毒过滤器、空气呼吸器或其它防护用品2)通风设施发生故障,通风不良3安全教育不足1)缺乏对泄漏出来物料的危险、危害特性及其应急预防方法的知识2)安全意识差,不戴防护用品3)在窒息(缺氧)场所作业时无人监护4应急救护不当事故后果:物料跑损、导致人员中毒、窒息危险等级:Ⅱ级1严格控制设备及其安装质量,消除泄漏可能性,2严防车辆行驶时撞坏管线3泄漏后应采取相应措施1)查明泄漏源点,切断相关阀门,消除泄漏源,及时报告2)如泄漏量大,应疏散有关人员至安全处4定期检修、维护保养,保持设备的完好状态;检修时,要彻底清洗干净;并检测有毒物质浓度、氧含量,合格后方可作业,并要有人现场监护和抢救后备措施,作业人员要穿戴好防护用具5在特殊场合下(如在有毒场所抢救、急救等),要有应急预案,抢救时要正确佩戴好相应的防毒过滤器或空气呼吸器,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以防抢救时受到伤害6组织管理措施1)加强对生产装置的巡回检查,及时发现跑、冒、滴、漏等情况并采取采取相应措施2)教育、培训职工掌握有关毒物的毒性、预防中毒窒息的方法以及中毒窒息后如何急救3)要求职工严格遵守各种规章制度,操作规程4)设立危险、有毒、窒息性标志5)设立急救点(配备相应的急救药品、器材、洗眼器)6)培训医务人员对中毒、窒息等急救处理能力潜在事故危险因素事故类型主要危险源位置或部位及其故障发生条件事故起因及触发事件事故后果及危险等级防范措施89 11111111111111111111气体有限公司气体充装项目设立安全评价报告灼烫(冻伤)氮、氩、二氧化碳储罐泄漏,低温介质接触人体造成冻伤。1与低温液体有关的设备、管线的如下位置或部件的故障:1)储罐本体破裂处导致液体喷出2)输送低温液体的管线(包括管道及其相关阀门、法兰等)自身破裂处导致液体喷出3)上述装置的设备—阀门—法兰—仪表连接密封处失效致使液体喷出2压力容器、设备与管道超压爆炸或破裂导致低温液体喷出3低温液体系统的设备、管线的隔热保温层脱落之处4充装或卸车时,连接软管发生破裂或者连接不牢,导致低温液体喷出。1泄漏的低温液体直接喷射到人的体肤上2人体接触到与隔热保温层脱落的器体、管体1低温液体泄漏原因与火灾、爆炸项的A、B条基本相同2安全教育不足1)安全意识差,违章对在用设备、管线进行维修致使发生意外,低温液体喷出2)应急救护不当3装卸作业时无意触及低温液体;4、设备、管道、阀门、泵等连接处密封不良或腐蚀造成低温液体泄漏;5密封件损坏,紧固件松动;事故后果:导致人员烫伤危险等级:Ⅱ级1严格控制设备及其安装质量,消除泄漏可能性2泄漏后应采取相应措施1)查明泄漏源点,切断相关阀门,消除泄漏源,及时报告2)在进行维修时要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同时应注意不得在带压情况下进行维修3对隔热保温层应经常检查,发现有脱落的地方要及时修复好4防止泄漏首先采用质量合格的管线、阀门、容器等,并精心安装;5、合理选用防腐材料,保证焊缝质量及连接密封性;6、定期检查设备运行情况,杜绝跑、冒、滴、漏,保持釜、槽、器、管、阀完好,杜绝跑、冒、滴、漏;7、涉及低温作业的人员,必须穿戴相应的劳动防护用品,如防寒服、防寒手套、鞋及防护眼镜等;8、加强对有关低温液体冻伤的预防知识和应急处理方法的培训和教育;19、在重点危险部位设立警示标志。设立救护点并配备相应的治疗冻伤药品潜在事故危险因素事故类型主要危险源位置或部位及其故障发生条件事故起因及触发事件事故后果及危险等级防范措施89 11111111111111111111气体有限公司气体充装项目设立安全评价报告触电电流通过人体,发生电击、电伤事故1各种机泵、通排风设备以及动力、照明电气线路和照明电器等漏电2电源线断落在地面时,在其周围一定区域内3自然因素的雷电(直击雷、感应雷、雷电侵入波)电击1人体触及带电体2跨步电压触电3安全距离不够,空气击穿4电流通过人体强度超过50mA·S1设备及电线质量缺陷漏电2电气装备、设施绝缘老化、损坏而漏电,小动物搞坏电气设施的绝缘保护层3电气设施保护接地、接零不当4架空线路、户内线路,配电设备、用电设备及检修时的安全距离不够5防雷设施失效6电工违章作业,非电工违章进行电气作业7手持电动工具类别选择不当,疏于管理,防护用品和工具产品质量有缺陷或使用不当8多雨、潮湿、高温季节人体多汗,人体电阻大大下降事故后果:人员伤亡危险等级:Ⅱ级1配电间建筑结构、变配电装置及线路要严格按有关电气规程设计和施工2按规定对设备、线路采用与电压相符、与使用环境和运行条件相适应的绝缘,并定期检查、维修,保持完好状态3使用有足够机械强度和阻燃性能的材料,采用遮拦、护罩(盖)、箱匣等防护装置,以及保证安全间距,将带电体同外界隔绝开来,防止人体接近或触及带电体4架空线路、户内线路、变配电设备、用电设备、检修作业,应按规定要有一定安全距离5根据要求对用电设备做好保护接地或保护接零6在金属容器内进行检修等作业时,应采用12伏电气设备,并要有现场监护7电焊机接线端不能裸露,绝缘不能损坏,注意检测有否漏电现象,电焊时要正确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应注意夏季的防触电问题,在特殊环境下进行焊割要有监护,并有抢救后备措施8制定完善的并严格执行各类劳动防护用品或工具的采购、使用、保管、维修、检验、更新等管理制度;根据作业场所要求正确选择Ⅰ、Ⅱ、Ⅲ类手持电动工具,并根据有关要求正确作业,做到安全可靠9建立和健全电气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特种设备应采取培训上岗、专人使用制度89 11111111111111111111气体有限公司气体充装项目设立安全评价报告潜在事故危险因素事故类型主要危险源位置或部位及其故障发生条件事故起因及触发事件事故后果及危险等级防范措施触电电流通过人体,发生电击、电伤事故1各种机泵、通排风设备以及动力、照明电气线路和照明电器等漏电2电源线断落在地面时,在其周围一定区域内3自然因素的雷电(直接雷、感应雷、雷电侵入波)电击1人体触及带电体2跨步电压触电3安全距离不够,空气击穿4电流通过人体强度超过50mA·S1设备及电线质量缺陷漏电2电气装备、设施绝缘老化、损坏而漏电,小动物搞坏电气设施的绝缘保护层3电气设施保护接地、接零不当4架空线路、户内线路,配电设备、用电设备及检修时的安全距离不够5防雷设施失效6电工违章作业,非电工违章进行电气作业7手持电动工具类别选择不当,疏于管理,防护用品和工具产品质量有缺陷或使用不当8多雨、潮湿、高温季节人体多汗,人体电阻大大下降事故后果:人员伤亡危险等级:Ⅱ级10对职工进行电气安全培训教育,以及触电急救训练;根据工种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如绝缘鞋、绝缘手套、绝缘安全帽等)并正确使用11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杜绝“三违”12加强对高压线路的管理巡查、检修制度;对静电接地、防雷装置要定期进行检查、检测,保持完好状态,使之有可靠的保护作用13搞好配电室、电气线路和单相电气设备、电动机、电焊机、手持电动工具、临时用电的安全作业和运行14、严禁非电工进行电气作业潜在事故危险因素事故类型主要危险源位置或部位及其故障发生条件事故起因及触发事件事故后果及危险等级防范措施89 11111111111111111111气体有限公司气体充装项目设立安全评价报告机械伤害绞、碾、碰、割伤害人体1输送泵防护罩失效导致绞、碾人的衣物、肢体和头发2在检查、维修设备时,作业人员操作区域,如操作时不经意,也可能发生刮、碰、割、切等伤害1人体碰到或十分接近转动、移动物体2注意力不集中,发生意外1设备的转动部件处未设防护罩或防护罩锈蚀损坏导致强度降低失效2安全教育不足1)安全意识差,工作时注意力不集中发生意外或违章作业2)劳动防护用品未穿戴或穿戴不齐全不能起到防护作用事故后果:人体伤害危险等级:Ⅱ级1转动部位(如外露的靠背轮与轴等)应设有可靠的防护罩或防护栅栏2工作时要集中注意力,并严格按操作规程和维修规程进行作业3正确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潜在事故危险因素事故类型主要危险源位置或部位及其故障发生条件事故起因及触发事件事故后果及危险等级防范措施车辆伤害车辆相撞、车辆撞人造成伤人、毁物事故在汽车装运产品的场所、交叉路口发生交通事故车辆相撞、车辆撞击人体、设备、管线1驾驶员违章行驶(如酒后驾车、疲劳驾驶、抽烟聊天、精力不集中等)2驾驶员心境差、激情驾驶3车辆失修4交通道路上乱放设备、器具以及垃圾等事故后果:人员伤害、撞坏设备与管线等造成泄漏引发二次事故,停产、经济损失危险等级:Ⅱ级1装置内应禁止无关车辆入内2设置交通标志(包括限速行驶标志)3在交通道路上不乱放设备、器具以及垃圾等,管线等不设在紧靠马路边,保持路面状态良好4加强对行驶的车辆维护保养,保证作业车辆状态良好、安全设施齐全有效5加强对驾驶员的教育和管理(如在行驶时不吸烟、不谈话、不疲劳驾驶、不酒后驾驶、不激情驾驶、不超速行驶);驾驶时集中精力,并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违章行驶6教育职工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与车辆抢行89 11111111111111111111气体有限公司气体充装项目设立安全评价报告小结:通过对装置潜在的火灾、爆炸、中毒/窒息、触电等危险有害因素的识别与分析,得出危险等级最高的为火灾、爆炸、中毒/窒息和灼烫危害,其危险等级Ⅱ~Ⅲ级;其它危险有害因素的危险等级大都在Ⅰ~Ⅱ级之间,说明该装置潜在的火灾、爆炸、中毒/窒息和灼烫是最危险的因素,应重点加强对它们的安全防范和安全管理。(三)液氩储罐爆炸分析评价过程该项目渉及到压力容器及压力管道等带压设备,主要压力容器设备为液氮、氩、二氧化碳储罐,氮、氩、二氧化碳钢瓶,介质分别为氮气、氩气、二氧化碳。该项目压力容器及其连接的压力管道均存在物理性爆炸的可能性。装有惰性气体的各种压力容器受压破裂发生气体外泄,从而产生物理能量的突然释放而形成爆炸,是属于一种物理爆炸,即将高压气体的压缩潜能转化为动能,对周围介质起破坏作用,高压容器爆裂的主要原因是容器结构上的缺陷、机械撞击、疲劳断裂、表面腐蚀或外部火源加热等,这种爆炸产生的一次碎片具有相当大的杀伤力,会进而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一台设备在物理爆炸时能够释放出的能量的大小,是该设备危险性大小的重要指标。因此,定量计算设备的物理爆炸能量是评价其物理爆炸危险性重要的、也是基本的一步。为了对物理爆炸的能量进行定量的衡量,一般是将其与标准TNT炸药的爆炸能量进行对比,即计算其TNT当量。该项目的液氮、液氩储罐最高压力0.8MPa,汽化后气体在管道及钢瓶内的最高压力为16.0MPa,二氧化碳储罐最高压力0.785MPa,充灌工作压力10.0MPa,从设备体积和工作压力综合来说,液氮和液氩储罐发生爆炸产生的破坏性较大,因此本次分析过程主要按30m3液氩储罐的物理性爆炸事故发展进程:受限空间蒸气物理爆炸所具有的潜在危险程度及可能的事故后果进行了具体的模拟计算,给出了评价结果。104 11111111111111111111气体有限公司气体充装项目设立安全评价报告a)压缩气体与水蒸气容器爆破能量当压力容器中介质为压缩气体,即以气态形式存在而发生物理爆炸时,其释放的爆破能量为:(1)式中,E—气体的爆破能量,kJ;P—容器内气体的绝对压力,MPa;V—容器的容积,m3;k—气体的绝热指数,即气体的定压比热与定容比热之比。b)爆炸冲击波及其伤害、破坏作用压力容器爆破时,爆破能量在向外释放时以冲击波能量、碎片能量和容器残余变形能量三种形式表现出来。根据资料,后二者所消耗的能量只占总爆破能量的3%~15%,也就是说大部分能量是产生空气冲击波。1)冲击波是由压缩波迭加形成的,是波阵面以突进形式在介质中传播的压缩波。容器破裂时,器内的高压气体大量冲出,使它周围的空气受到冲击波而发生扰动,使其状态(压力、密度、温度等)发生突跃变化,其传播速度大于扰动介质的声速,这种扰动在空气中传播就成为冲击波。在离爆破中心一定距离的地方,空气压力会随时间发生迅速而悬殊的变化。开始时,压力突然升高,产生一个很大的正压力,接着又迅速衰减,在很短时间内正压降至负压。如此反复循环数次,压力渐次衰减下去。开始时产生的最大正压力即是冲击波波阵面上的超压△P。多数情况下,冲击波的伤害、破坏作用是由超压引起的。超压△P可以达到数个甚至数十个大气压。超压波对人体的伤害和对建筑物的破坏作用见表附表4-9和表附表4-10。附表4-9冲击波超压对人体的伤害作用超压△P(MPa)伤害作用104 11111111111111111111气体有限公司气体充装项目设立安全评价报告0.02~0.03轻微损伤0.03~0.05听觉器官或骨折0.05~0.10内脏严重损伤或死亡>0.10大部分人员死亡附表4-10冲击波超压对建筑的破坏作用超压△P(MPa)伤害作用0.006~0.015受压面的门窗玻璃大部分破碎0.015~0.02窗框损坏0.02~0.03墙裂缝0.04~0.05墙大裂缝,屋瓦掉下0.06~0.07木建筑厂房房柱折断,房架松动0.07~0.10砖墙倒塌0.10~0.20防震钢筋混凝土破坏,小房屋倒塌0.20~0.30大型钢架结构破坏2)冲击波的超压实验数据表明,不同数量的同类炸药发生爆炸时,如果距离爆炸中心的距离R之比与炸药量q三次方根之比相等,则所产生的冲击波超压相同,用公式表示如下:若则(3)式中,R—目标与爆炸中心距离,mRO—目标与基准爆炸中心的相当距离,m;qo—基准爆炸能量,TNT,kg;q—爆炸时产生冲击波所消耗的能量,TNT,kg;△P—目标处的超压,Mpa;△PO—基准目标处的超压,Mpa;α—炸药爆炸试验的模拟比。上式也可写成为:(4)104 11111111111111111111气体有限公司气体充装项目设立安全评价报告利用式(4)就可以根据某些已知药量的试验所测得的超压来确定任意药量爆炸时在各种相应距离下的超压。附表4-11是1000kgTNT炸药在空气中爆炸时所产生的冲击波超压。附表4-111000kgTNT爆炸时的冲击波超压距离RO(m)56789101214超压△PO(Mpa)2.942.061.671.270.950.760.500.33距离△RO(m)1618202530354045超压△PO(Mpa)0.2350.170.1260.0790.0570.0430.0330.027距离△RO(m)505560657075超压△PO(Mpa)0.02350.02050.0180.0160.01430.013综上所述,计算压力容器爆破时对目标的伤害、破坏作用,按下列程序进行。(1)首先根据容器内所装介质的特性,分别选用式(1)计算出其爆破能量E。(2)将爆破能量q换算成TNT当量q。因为1kgTNT爆炸所放出的爆破能量为4230kJ/kg~4836kJ/kg,一般取平均爆破为4520kJ/kg,故其关系为:(5)(3)按式(3)求出爆炸的模拟比α,即(6)(4)求出在1000kgTNT爆炸试验中的相当距离RO,即RO=R/α。(5)根据RO值在表3中找出距离为RO处的超压△RO(中间值用插入法),此即所求距离为R处的超压。(6)根据超压△R值,从附表4-9、附表4-10中找出对人员和建筑场的伤害、破坏作用。本工程:P=0.8MPaV=30m3K=1.30104 11111111111111111111气体有限公司气体充装项目设立安全评价报告通过计算可得:E=30400kJq=6.73kgα=0.18根据附表4-9和附表4-10,根据超压ΔP值查附表4-11,找出1000KgTNT爆炸时的立冲击波的超压及破坏半径Ro。①建筑窗框损坏,ΔP为0.015,破坏半径Ro为68m。②对人造成轻微伤害,墙裂缝,ΔP为0.02,破坏半径Ro为55m。③人员造成重伤,墙大裂缝,屋瓦落下,ΔP为0.05,破坏半径Ro为32m。④造成人员严重损伤或死亡,ΔP为0.10,破坏半径Ro为22m。①造成大型钢结构破坏,ΔP为0.2,破坏半径Ro为17m。根据找出的Ro值及可能发生物理爆炸时的超压,计算实际破坏半径R。若R/Ro=(q/q0)1/3=а,则ΔP=ΔP0式中:R——目标与爆炸中心距离,m;Ro——目标与基准爆炸中心的相当距离,m;q0——基准炸药量,TNT,kg;q——爆炸时产生冲击波所消耗炸药量,kg;ΔP——基准目标处的超压,MPa;a——炸药爆炸试验的模拟比。所以,R=Roα①建筑窗框损坏,ΔP为0.015,实际破坏半径R为12.24m。②对人造成轻微伤害,墙裂缝,ΔP为0.02,实际破坏半径R为9.9m。③人员造成重伤,墙大裂缝,屋瓦落下,ΔP为0.05,实际破坏半径R为5.76m。104 11111111111111111111气体有限公司气体充装项目设立安全评价报告④造成人员严重损伤或死亡,ΔP为0.10,实际破坏半径R为3.96m。⑤造成大型钢结构破坏,ΔP为0.2,实际破坏半径R为3.06m。后果分析:该企业液氩储罐距离东侧工具房为6m,可能对工具房内的人员产生影响,但因工具房外为实体墙,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大部分被围墙阻挡,不会造成人员的重大伤亡;液氩储罐距离氮气、氩气灌装间较近,一旦发生罐体爆炸时可能对灌装间及其内部的灌装工人造成重伤甚至致命打击,故在日常管理中应密切注意低温液体储罐,防止发生意外事故。三、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过程1、重大危险源辨识的依据本评价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所依据的是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在《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中明确了重大危险源就是“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高临界量的单元。”而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其单元的定义是“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于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对于临界量的定义是“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化学品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危险化学品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单元内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多品种时,若满足∑q/Q≥1,则定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根据国家安监局《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压力容器列为了重大危险源普查范围并加强管理:(1)介质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或中度危害的三类压力容器;(2)易燃介质,最高工作压力≥0.1MPa,且PV≥100MPa×m3104 11111111111111111111气体有限公司气体充装项目设立安全评价报告的压力容器(群)。2、单元内重大危险源的识别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所列危险化学品的种类及国家安监局《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中的规定,11111111111111111111气体有限公司气体充装项目在储存、充装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氮、氩、二氧化碳不属于GB18218-2009中所列物质,且无介质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或中度危害的三类压力容器和易燃介质,最高工作压力≥0.1MPa,且PV≥100MPa×m3的压力容器,也不属于《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所规定的九类场所,故该企业不构成重大危险源,但企业仍需加强内部管理,落实措施,以实现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104 11111111111111111111气体有限公司气体充装项目设立安全评价报告附件五: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的指导与建议一、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内容企业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组织有关人员和力量根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7号)及《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的要求编制了本单位的专项应急救援预案。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方面: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在危险源评估的基础上,对其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和可能发生的季节及其严重程度进行确定。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明确处置安全生产事故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3、组织机构及职责3.1应急组织体系明确应急组织形式,构成单位或人员,并尽可能以结构图的形式表示出来。3.2指挥机构及职责根据事故类型,明确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总指挥、副总指挥以及各成员单位或人员的具体职责。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可以设置相应的应急救援工作小组,明确各小组的工作任务及主要负责人职责。4、预防与预警4.1危险源监控明确该单位对危险源监测监控的方式、方法,以及采取的预防措施。4.2预警行动明确具体事故预警的条件、方式、方法和信息的发布程序。5、信息报告程序主要包括:104 11111111111111111111气体有限公司气体充装项目设立安全评价报告a)确定报警系统及程序;b)确定现场报警方式,如电话、警报器等;c)确定24小时与相关部门的通讯、联络方式;d)明确相互认可的通告、报警形式和内容;e)明确应急反应人员向外求援的方式。6、应急处置6.1响应分级针对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将事故分为不同的等级。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应急响应级别。6.2响应程序根据事故的大小和发展态势,明确应急指挥、应急行动、资源调配、应急避险、扩大应急等响应程序。6.3处置措施针对本单位事故类别和可能发生的事故特点、危险性,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如:机械伤害、锅炉爆炸、火灾、触电等事故应急处置措施)。7、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明确应急处置所需的物质与装备数量、管理和维护、正确使用等。二、编制事故应急救援需注意事项1、企业负责人应确保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所需的各种资源(人、财、物)及时、迅速到达和供应;2、企业负责人应与应急服务机构共同评估,是否有足够的资源来执行这个预案;3、演练与修订: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要定期演练,以保证先进和科学的防灾减灾设备和措施被采用;另外,通过应急演练可以验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合理性,发现与实际不符合的情况,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104 11111111111111111111气体有限公司气体充装项目设立安全评价报告1)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进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主要应注意以下事项:⑴在演练过程中,单位应让熟悉危险设施的现场人员、有关的安全管理人员一起参与;⑵一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完成以后,单位应向所有职工以及外部应急服务机构公布;⑶与危险设施有关的人员,如高级应急官员、政府安全监督管理人员也应作为观察员监督整个演练过程;⑷每一次演练后,单位应核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规定的内容是否都被检查到,找出不足和缺点。检查主要包括下列内容:①在事故期间通讯系统是否能运作;②人员是否能安全撤离;③应急服务机构能否及时参与事故抢救;④能否有效控制事故进一步扩大。2)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修订:①单位应把在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方案,并对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进行修订完善。②单位应在现场危险设施和周围环境发生变化时及时修改事故应急救援预案。③应把对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修改情况及时通知所有与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有关人员。4、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需要外部应急服务机构帮助的情况下,公司应弄清这些服务机构到现场开始进行抢救所需的时间,然后考虑在这个时间内现场人员能否抑制事故的进一步发展。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充分考虑一些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如由于工作人员生病、节日和危险设施停止运行期间工作人员不在岗位时,应配备足够的人员以预防和处理事故发生。104 11111111111111111111气体有限公司气体充装项目设立安全评价报告附件六:安全评价依据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及标准的目录一、预评价依据的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8]第6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0号)5、《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44号)6、《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49号)7、《1111111111省安全生产条例》(1111111111省人大常委会公告80号,2006年3月30日1111111111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8、《1111111111省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008年5月29日1111111111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2008年5月29日1111111111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9号公布,自2008年9月1日起施行)二、上级规定、通知及指导性文件1、《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2、《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和试生产(使用)方案备案工作意见》(国家安监总危化[2007]121号令)3、《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1号令)4、《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8号令)5、104 11111111111111111111气体有限公司气体充装项目设立安全评价报告《关于加强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的通知》(发改投资[2003]1346号)6、《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7、《安全预评价导则》(AQ8002-2007)8、《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评价细则(试行)》(安监总危化[2007]255号)9、《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10、《关于督促化工企业切实做好几项安全环保重点工作的紧急通知》(安监总危化[2006]10号)11、《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12、《关于加强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销售危险化学品发货和装卸环节安全监管工作的通知》(1111111111省安监局鲁安监发[2005]81号)13、关于印发《1111111111省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的通知(鲁安监发〔2009〕126号)14、《1111111111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鲁政发[2004]13号)15、《1111111111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鲁政办发[2006]110号)16、《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原国家经贸委令第36号)17、《关于〈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的实施意见》(原国家安监局安监管管二字[2002]103号)18、《1111111111省其他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评价导则》(鲁安监发〔2006〕114号)19、104 11111111111111111111气体有限公司气体充装项目设立安全评价报告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目录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09]116号)20、《关于推进化工企业自动化控制及安全联锁技术改造工作的意见》(鲁安监发[2008]149号)三、该项目有关技术文件、资料1、《11111111111111111111气体有限公司气体充装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11111111111111111111气体有限公司气体充装项目安全设立评价委托书3、建设单位提供的其它资料四、采用的主要标准、规范、规程1、《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R0004-2009)2、《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劳部发[1996]140号)3、《气瓶安全监察规程》(质技监局锅发(2000)250号)(2000年版)4、《气瓶安全监察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46号)5、《液化气体汽车罐车安全监察规程》(劳部发1995)6、《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2009)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8、《乙炔站设计规范》(GB50031-91)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年版)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11、《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12、《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GB50316-2000)(2008年版)1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14、《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15、《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2008)16、《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12158-2006)104 11111111111111111111气体有限公司气体充装项目设立安全评价报告17、《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85)18、《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1995)19、《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规程》(HG/T20675-90)20、《管道布置设计技术规定》(Q/HCY-JS0904-2002)21、《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22、《工业管路的基本识别色、识别符号和安全标识》(GB7231-2003)23、《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801-2008)24、《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GB/T8196-2003)25、《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26、《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GB15630-1995)27、《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28、《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HG20571-95)29、《气瓶充装许可规则》(TSGR4001-2006)30、《低温绝热压力容器》(GB18442-2001)104 11111111111111111111气体有限公司气体充装项目设立安全评价报告附件七:资料清单和附件1、安全评价委托书复印件2、11111111111111111111气体有限公司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3、建设项目安全许可管理分类确认书复印件4、11111111111111111111气体有限公司土地证明复印件5、11111111111111111111气体有限公司项目地理位置图、周边环境示意图、总平面布置图及工艺流程图复印件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