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44.50 KB
  • 2022-04-22 11:24:06 发布

“民汉合校”普通高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8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第一章总论1.1项目概述1.1.1项目名称某地区富蕴县“民汉合校”普通高中建设项目1.1.2项目建设性质新建1.1.3项目单位及负责人项目法人:实施学校:1.1.4项目建设地点1.1.5项目建设主要内容及规模项目拟建校舍总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1.1.6项目建设期项目建设期2012年4月-2012年10月。78 1.1.7项目投资总规模项目建设投资3000万元。其中工程费用2000万元,前期费用,附属工程及设备投资概算1000万元。1.1.8资金筹措方案项目建设投资中,申请“民汉合校”建设项目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3000万元。1.2项目单位概况富蕴县教育局位于富蕴县卧龙湾路。是管理全县教育事业协调发展的职能部门,内设机构包括局办公室、基础教育办、教学研究室、职业与成人教育办、招生办、勤工俭学办、人事教育办、基建项目办、核算中心、电教室、工会等,单列一个政府教育督导室,全额拨款事业编制41人,其中局领导8人。2006年富蕴县被自治区评委“自治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先进实验区”,2007年富蕴县教育局荣获某地区“教育工作综合评比先进单位”,被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教育局评为全州中小学“双语”教师培训先进单位。各部门主要职责如下:局办公室:负责综合协调局机关重要政务、事务工作;负责起草教育局工作计划、总结及有关文字材料的综合;负责会议的组织安排和会议议定事项的督办;负责文秘、机要、档案、保密、信息和后勤管理等工作;负责对外宣传、接待工作。教学研究室:78 根据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进行教育思想、教学理论、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教育教学各个方面的研究,帮助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计划地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实验活动,指导和帮助教师进行学科课外活动;跟踪教改热点,为学校、教师提供咨询服务。基础教育办公室:综合管理全县基础教育工作;负责组织实施全县九年义务教育;负责全县基础教育学校的体育、卫生健康教育工作;统筹协调指导全县各类学校德育队伍建设;负责检查教育经费的管理和使用情况及教育经费“三个增长”执行情况的监测。职业与成人教育办公室:负责全县师资培训、继续教育工作;负责教师支教工作;负责职业技术培训中心、职业高中、初中职业教育“2+1”分流班工作;负责全县各类幼儿园的审批、管理工作;指导乡镇场开展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指导农牧民文化技术教育工作;负责教育局机关党建工作。招生办公室:协助地区招生办开展普通高校、中专、成人高校招生和自学考试的宣传、报名、建档、考试等工作以及普通高校的体检工作;组织开展内地新疆班和区内初中班的报名、考试、体检、政审等相关工作。勤工俭学办公室:检查指导中小学勤工俭学、后勤保障及学生人身保险等工作,负责全县各级各类学校国有资产和劳动实习基地使用情况的管理工作,指导学校建立健全财产使用、管理制度;负责各级各类学校安全、卫生工作的监督和管理;负责局机关及监督直属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核算中心:负责全县78 教育经费的预决算、安排使用及监督管理工作;负责教育财务内部审计、统计、分析上报工作;负责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经费的申请、划拨和管理工作;负责县本级“一费一金”使用计划以及征管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和落实;对教育经费“三个增长”执行情况进行监测,拟定教育经费和教育投入增长的措施、计划和规划;负责有关工商税务、财务检查、财务审计等方面的协调工作;负责机关财务管理及机关固定资产的管理和购置工作;负责局机关内设科室财务收支的统一管理工作;负责对学校校长、财务人员进行预算编制制定和财务管理能力的培训,并协同有关部门拟定学校收费项目,协同有关科室检查监督学校收费情况。电教室:规划、协调学校现代远程教育装备和实验室、各类功能室、图书室的建设工作;负责组织开展实验教学和各类功能室的配备、管理、使用等方面的指导工作。指导开展自制教具实验科研活动;负责对中小学实验教师、电教人员及管理人员的配备标准及业务培训进行指导;拟定各级各类学校计算机的配备和电化教育硬件的装备方案;协助组织各级各类学校大宗教学装备的招投标工作;规划和指导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电化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实验、研究和培训工作,和对中小学校实施电化教育等级评估工作;组织电化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推广电教科研成果;购置和管理电化教育教材和资料,为基础教育服务;协助基础教育办公室,组织和指导中小学师生开展相关科技创新等竞赛活动;做好学校电教、仪器装备基本情况的统计工作。人事教育办公室:78 负责教育系统党务工作,做好党风廉政建设、纪检纠风和信访接待工作;负责局机关和指导直属单位人事管理、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管理、指导教育系统机构编制、人事、劳动工资等工作;制定学校管理队伍培训规划和年度计划,指导协调学校管理队伍建设,指导全县幼儿园、小学、中学校长培训工作;负责贯彻《教师资格条例》有关工作;组织并指导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管理机关和直属事业单位、直属学校离退休干部工作,协调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负责县教育系统普法和依法行政工作,负责机关的行政执法、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协调社区管理工作;完成局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基建项目办公室:负责全县校园校舍规划、改造、维修工作;负责全县教育项目库的建立、健全工作;负责教育项目的申报、立项和争取工作;负责教育系统在建项目的监督、管理工作;负责全县学校布局调整、校舍维修计划审核上报工作;拟定全县教育基本建设项目的各种规划、计划;负责教职工住宅建设工作。工会:监督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国工会章程》的贯彻执行情况;组织和指导全县教育系统工会开展各项工作;加强工会的自身建设,建立健全各级工会组织和完善工会领导体制、运行机制;做好工会干部的选拔、培养、考核和协管工作,建设好工会干部队伍;指导基层工会协助学校办好教职工集体福利事业;组织教职工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文娱体育活动;对有关职工利益的重大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向县78 教育局及有关部门反映教职工的意见、愿望和要求,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参与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有关政策的制定;对侵犯教职工合法权益的重大事件进行调查并提出处理意见;依法维护女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和特殊利益;参与教职工伤亡事故的调查处理;负责教育系统妇委会工作;负责教育系统计划生育工作;负责教育系统军民共建及双拥工作;指导、协调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做好上级工会交办的其他工作。教育督导室:负责辖区内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办学方向、教育质量的督导、评估;对教育收费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学校安全、学生“减负”、控制辍学等工作进行督促检查;负责全县“两基”实施状况的监测工作;负责对全县德育、素质教育实施情况进行督导。1.3可行性研究工作范围和内容通过对项目背景分析,结合当地教育事业发展需求分析,按照自治区教育厅、发改委核定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二期“民汉合校”建设项目中的建设规模,制定建设方案;对项目实施的外部条件、环境保护、职业安全卫生与消防、项目组织管理、实施进度、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项目风险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1.4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国务院国发〔2007〕32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3、国务院国发[2002]14号《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新党发[2004]2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5、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新政办发[2004]63号78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自治区中小学校点布局规划指导意见》;6、国家建设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教育部建标[2002]102号《城县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7、教育部《城镇普通中小学建设标准》、《中等师范学校及城县一般中、小学校舍规划面积定额(试行)》;8、新疆发展计划委员会新计社会[2004]1516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计委关于做好自治区民汉合校建设规划的通知》;9、《新疆教育事业“十一五”规划》;10、自治区教育厅、发改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二期“民汉合校”建设规划》;11、2007年《新疆年鉴》、《新疆统计年鉴》;12、富蕴县人民政府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13、《富蕴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14、富蕴县教育事业“十一五”规划;15、项目法人提供的项目建设相关资料。16、富蕴县教育局就本项目可研报告编制与新疆国际工程咨询中心签订的技术咨询合同。1.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详见表1.5-1。78 表1.5-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值备注1建设规模1.1项目学校数所11.2校舍建设平方米14660⑴实验楼平方米3370⑵办公楼平方米1130⑶学生宿舍平方米3457⑷食堂平方米1673⑸澡堂平方米300⑹体育馆平方米4200⑺厕所平方米500⑻警卫室平方米302建设投资万元22002.1工程费用万元22002.2其他费用万元02.3预备费用万元03资金筹措万元22003.1中央专项资金万元22003.2地方配套资金万元03.3其他万元4建设年限年2010-20105学校指标5.12009年现状指标⑴学校占地面积平方米108000⑵服务半径公里15⑶覆盖人口万人2.76⑷班数个27⑸教职工数人105⑹在校生数人1252其中:住宿生数人401⑺校舍面积平方米11145其中:教学及辅助用房平方米6836生活服务用房平方米2301其中:学生宿舍平方米1668学生食堂平方米500⑻危房面积平方米 ⑼计算指标①在校生住宿率%32.03②生均校舍面积平方米/人8.978 ③住宿生生均宿舍面积平方米/人4.15④生均食堂面积平方米/人1.255.2项目建成后指标⑴学校占地面积平方米108000⑵服务半径公里60⑶覆盖人口万人6.77⑷班数个30⑸教职工数人126⑹在校生数人1500其中:住宿生数人750⑺校舍面积平方米14660不含原高级中学面积其中:教学及辅助用房平方米4500生活服务用房平方米10130其中:学生宿舍平方米3457学生食堂平方米1673⑻危房面积平方米⑼计算指标①在校生寄宿率%50②生均校舍面积平方米/人17.2③住宿生生均宿舍面积平方米/人3.41④生均食堂面积平方米/人1.455.3比较指标⑴服务半径增加公里45⑵班数增加个3⑶在校生增加人248⑷寄宿生增加人349⑸校舍面积增加平方米14660剔除原高级中学面积⑹危房面积减少平方米⑺在校生寄宿率提高%17.97⑻生均校舍面积增加平方米/人8.3学生增加大于校舍面积增加。⑼住宿生生均宿舍面积增加平方米/人1.05⑽生均食堂面积增加平方米/人0.278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2.1项目建设背景我国是由多民族组成的国家,汉语文已成为我国各民族人民经济、文化往来,生活交往的通用语。因此,处理新时期的民族语文和汉语文关系的正确方法是在通用民族语言的地区以民族语文为主,兼学汉语文,逐步达到“民汉兼通”。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和《义务教育法》中明确规定:“在以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或者班级,可以用本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并使用全国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没有本民族文字的,直接使用全国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用本民族语言辅助教学。”同时还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的文字。”这两项法案中都明确要在民族学校中进行双语教学。各少数民族地区都根据本地区的实际制定了“民汉兼通”的双语教育方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一个多民族、多语种、多文种的地区。在新疆2050万人口中,少数民族人口1237.84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60.83%。新中国成立后,新疆的民族教育事业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极大关注,党的各项民族政策得到落实。在新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蒙古族、锡伯族等民族都建立了用各自民族语言文字进行教学的学校。以民族小学、中学以及高等院校中民语授课班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教育体系已初步形成。78 少数民族语文是少数民族社区主要的交际工具,因此在学校使用民族语文,无论在促进民族语文的发展上还是在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化传媒手段的普及,民族间文化、经济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势必需要进一步使用功能最强的全国通用的汉语文,这已成为少数民族群众的迫切需求。汉语是在世界上传播最广、使用人数最多的五大语言之一,又是联合国使用的六大工作语言之一,在国内、国际交流中占有重要地位。掌握汉语已经成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获取就业优势和增加经济收入的有利条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飞速发展和我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汉语在国际上所起的作用和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在我国多民族、多语言文字的国情下,实施双语教育是提高民族教育质量,培养少数民族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所需人才的根本措施,也是执行党的民族语文政策,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在此背景下,进入“十一五”以来,根据基础教育发展和中小学布局调整的要求,自治区决定在“每个县市建设一所民、汉合一的中学”。大力推进“民汉合校”建设,构建各民族师生互相学习、彼此加深了解、增进友谊的学习、生活环境,进一步提高教育投资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双语”教学环境,加快“民汉兼通”人才的培养步伐,在涉及20个县(县)的第一期20所“民汉合校”校舍建设的取得良好成果的基础上,适时启动了涉及全区30个县(县)的第二期30所“民汉合校”校舍建设工程,并把“民汉合校”工程建设,同国务院加快中等职业教育等项目结合起来进行统筹安排,进一步加快新疆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步伐。78 本项目由富蕴县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根据自身实际提出,经自治区教育厅、发改委核定后,被列入自治区第二期30所“民汉合校”校舍建设项目。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自治区教育发展的必然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作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等重大战略部署。所有这一切,都对教育、科技和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为自治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这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必然要求。在新疆如何提高占总人口的60%以上,1200多万少数民族人口的教育质量,是保证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关键。在总结20年少数民族教育工作的基础上,为贯彻国务院制定的《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自治区党委先后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和《关于加强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的意见》,确定了以推进“双语”教学为突破口,努力提高少数民族教育质量的工作思路。改变少数民族学生因语言障碍的限制,在基础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的知识更新和信息交流不畅,教师的教学方法陈旧,缺乏创新所造成的学习欠缺,全面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整体素质。根据自治区基础教育发展和中小学布局调整的要求,以实施各项工程为契机,强化县(县)统筹,以县乡集中办学为主,大力推进“78 民汉合校”。但由于历史、自然、经济等多方面的原因,新疆依然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在2006年国家确定的重点扶持贫困县中,新疆有27个县位列其中,同时还有自治区确定的省级贫困县3个。上述贫困地区有人口554.7万人,占自治区总人口的27.06%,教育发展中存在着诸多困难。大部分县市的中学规模普遍偏小,办学条件严重不足。全区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的比例不足20%的仍有27个县市,有一半的县市亟待通过新建和扩建学校来提高高中阶段教育的入学率。靠自治区自身的力量很难完成每县市建设一所民、汉合一中学的任务。因此必须依靠国家的大力支持,才能促进该项工作的正常顺利进行。2.2.2加快少数民族“民汉兼通”人才培养的需要国家和自治区充分认识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重要性,坚持把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放在优先的、突出的重要位置,采取倾斜、扶持政策,增大教育投入,努力改变少数民族教育基础设施的落后状况,自治区少数民族教育取得长足发展,形成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从普通教育到成人教育,规模适应、结构渐趋合理的较为完善的体系。全区各级各类少数民族在校生人数占在校生总数的57.3%,少数民族专任教师占自治区教师总数的55.8%。自治区在教材建设、课程设置、教师培训、学校管理等诸多方面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和措施,坚定不移地推行“双语”教学,适应少数民族期望各民族相互学习和交流,提高本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客观要求。自治区始终坚持把加强少数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学作为“稳疆兴疆、固边富民”战略的重要举措来抓。目前,78 自治区民汉合设学校已由2000年的461所,增长到2007年的787所,增长了71%。同时各地还创造条件支持少数民族学生在自愿基础上进入汉语言学校就读,自治区中小学阶段进入汉语学校(班)学习的少数民族学生直接进入汉语学校的少数民族学生由2000年的7.9万名增加到2007年的21.1万名,增加了3倍。“双语”教学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双语”教学“从小抓起、从教师抓起”的指导思想得到确立,全区少数民族“双语”教学工作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自治区“双语”教学从中学下移到小学和学前阶段,由城县延伸到乡(镇),规模成几十倍增长,许多地区的“双语”授课班已从数、理、化三科使用汉语教学发展到除母语课外,其他学科均使用汉语教学的新模式,自治区“双语”教学多元发展格局已经形成,呈现出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高位推动、各级党政重视支持、师生员工广泛参与、人民群众积极拥护的良好局面。建设民汉合一的学校,不仅是改善我区高中阶段教育办学条件的需要,也是培养“民汉兼通”人才,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更是保证国家安全、维护民族团结的基础工程。新疆第二期“民汉合校”校舍建设项目均是30所县镇所在地的民汉合一的完全中学,且大多数集中在南疆地区。南疆各县市原有的汉语完全中学规模小,随着“双语”教学的不断推进,许多少数民族学生直接进入汉语学校学习,造成汉语学校的生源爆满。南疆各县市已经完成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任务,目前正在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南疆地区是自治区高中阶段教育最薄弱的地区,也是国家和自治区重点扶持和促进发展的地区。2007年,全国初中毕业生的升学率已经达到79.3%,而自治区尚不到40%。自治区“十一五”规划确定了“78 协调发展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65%左右”的规划目标。为此,亟待新建和扩建学校来提高南疆地区和部分北疆薄弱县市高中阶段教育的入学率,加快少数民族“民汉兼通”人才的培养步伐。2.2.3是反对“三股势力”、维护祖国统一的需要境内外“三股势力”在加紧对新疆进行干扰破坏的同时,始终把自治区各级各类学校作为其渗透、干扰的重点,把争夺下一代作为他们积蓄力量、与我进行长期较量的一个战略性步骤,对自治区的社会稳定和现代化建设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新疆的反分裂斗争形势十分严峻而复杂。中小学校作为培养下一代的阵地,历来是“三股势力”重点渗透的场所。因此,发展边疆地区的教育事业,建设民汉合一的学校,提高各民族青少年及儿童的入学率是保证国家安定、民族团结的重要政治任务。2.2.4加强民族团结,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需要在全区大力推进“双语”教学的形势下,自治区每一个县市均有建设1~2所“民汉合校”的必要性。近年来,自治区正处在中小学加快改善办学条件的进程中,采取“民汉合校”、民汉学生“混合编班”78 等措施,优化了中小学的校点布局,扩大了办学规模,达到了提高办学效益和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目的,从而缓解了汉语学校生源爆满的矛盾。从国家安全和维护民族团结的角度观察,建设民汉合一的学校,各民族学生从小学习、生活在一起,增进了各民族学童之间的了解,增进了各民族青少年之间的感情交流。同时也为各民族教师共同提高教学水平、增进友谊、一互相学习提供了平台。2.2.5提高民族地区教学质量的需要新疆地域广大,人口居住分散,学校布点多,校均规模小,教育成本高,教育质量很难提高。由于大多数学校是按语言分设的,教学语种多,从而使民语和汉语学生的学习、交流受到了环境的制约。为少数民族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自治区开展了少数民族学生使用“双语”的授课实验,实践证明效果很好。为此,建设民汉合一的学校有利于实验成果的巩固和扩大;有利于校园网等现代化教学设施的推广和使用;有利于缩小少数民族教学在质量上的差距;更有利于推进各民族教育事业的共同发展,为全区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目标奠定坚实的人力与智力基础。项目完成后将会产生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项目县市的办学条件得到较大的改善,可以进一步优化民、汉师生学习、交流的育人环境,促进当地教育事业发展。第二期30所“民汉合校”校舍建设项目实施后,预计项目学校的校均规模由1500人增加到2800人,增幅达86%;生均校舍面积达到7.5平方米,项目学校可消除危房,图书室、实验室等配套用房基本可以满足教学的要求,在校生的巩固率达到98%以上,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将会有明显的提高。2.2.6有利于实现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构建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必须实现教育小康。相比经济上的收益,78 教育在政府提供的众多公共产品中更加具有公益性,教育小康更注重的是社会效益的产出,通过公共财政和公立教育保障每位社会成员享有的同等的接受教育的权利。教育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因为和谐社会的建立,是社会不同利益群体能够协调、和谐、共存和发展的社会。教育能够在这个问题上调节利益关系,给社会各种利益群体的人以公平的教育机会,实际上就是给各种利益群体的人都有公平发展的空间和发展的机会,为个人或群体的未来发展提供扎实的基础。公平的教育机会,有利于调解了各种利益关系。所以,处理好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保护不同利益群体教育机会的公平,使所有的人都有受教育和发展的机会,对建设和谐社会是非常重要的。同时教育有利于为社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激发爱国情感,增强社会凝聚力。另外国家通过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同时优化公共教育资源的配置结构,这些举措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我国国民社会性教育经费的支出,降低国民教育费用在日常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2.2.7有利于自治区新农村的建设农村教育是建设现代文明的基石,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居于重要的战略地位。新疆是一个农业大区,有近1300万人口在农村,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发展差距大,“三农”问题突出。人口的文化素质整体不高是造成自治区农村贫困的重要原因78 之一,据新疆统计年鉴2007年资料显示:自治区总人口中平均每万人人口中有大学生97.2人,有中学生767.07人,有小学生1023.4人。除小学生外,其余都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较低的文化程度直接影响到自治区农村经济的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在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的同时,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面对新农村建设的宏伟目标,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守法纪、讲文明”的新型农民,培养农村现在和未来建设者可持续发展价值观和能力将是时代赋予新疆城镇普通中学教育的重要使命。民族教育水平的发展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标志,而且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变革和进步,促进农村中最丰富的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的重要动力。综上所述,新疆第二期“民汉合校“项目的建设对维护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和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提高教育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项目建设是国家教育公平政策的具体体现,是自治区教育发展的必然,对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义重大。通过第一期项目建设的实效,也充分反映出项目建设取得的良好的社会效益。因此项目建设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78 第三章需求分析3.1需求现状在自治区各级各类教育中,普通中学的教育担负着极为重要使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普通中学不但承担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最后阶段初中,也肩负着为高等教育输送合格学生的重任。详见表3.1-1。表3.1-1新疆各级各类学校学生情况(2006年)序号名称或种类学校(所)毕业生招生数在校学生数合计其中:少数民族合计其中:少数民族合计其中:少数民族人数比重(%)人数比重(%)一高等教育5745922149843042698032.002845299922534.871研究生1628215314734010.80842191510.872普通高等学校314418218068592482017734.061992517671238.503成人高等学校1011649386621909646329.50768572159828.10二中等职业学校1713125713775657522532338.511464266006941.021普通中专67225158451455361375630.211081313639333.662成人中专20323222677199330745.94148071046070.643职业中专845510305713017826063.46234881321656.27三普通中学189150169730421752242529502456.47157250290773557.731高中486115422469931428535507938.5640232114996337.272初中140538627525722437957223994563.21117018175777264.76四小学481537386223817333799421969365.002097975132944363.37五特殊教育96845878012616.15484356311.63六幼儿园137924922013369953.6535092015842345.15七成人中学39482246337344713897.19八成人技术培训学校1569977910562580118130175724864.10九成人初等学校3187709761515849396589377.5878 自治区教育统计资料显示,2006年新疆普通中学有1891所,其中高中486所,初中1405所;有毕业生50.17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30.42万人;当年招生52.24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29.50万人,占当年招生数的56.47%;在校学生数达157.2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90.77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57.73%。从自治区总人口构成考察,2006年普通中学在校生人数占自治区总人口的比例已达7.67%。从1985年至2006年自治区普通中学的在校生人数增加了70.94万人,平均年增长率为5.14%,远远高于同期自治区的人口平均自然增长率13.108‰的水平。详见表3.1-2及图。表3.1-2新疆自治区普通中学发展情况表年份学校数量(所)教师人数(人)在校生数(人)招生数(人)毕业生数(人)199019586581486311829764129723519951792629347497882863182157562000171175895113291241879030822520051961102168158785053992247462120061891106975157250252242550169778 从表中可以看出,在普通中学在校生数量大幅增长的同时,学校的数量则保持相对稳定,学校的规模在不断扩大,每所学校的平均在校生人数从1985年的98人/所、1995年的491人/所,增加到2005年的796人/所。而根据统计,2006年普通中学初中在校生中,少数民族学生已占到64.74%;高中在校生中,少数民族学生为37.27%。详见表3.1-3。表3.1-3新疆普通中学分民族在校生情况表(2006年)序号民族初中生人数比重(%)高中生人数比重(%)备注总数1170181100.00402321100.001汉族41240935.2425235862.732少数民族75777264.7614996337.272.1维吾尔族61518152.579854024.492.2哈萨克族721196.16237155.892.3回族412533.53155763.872.4乌孜别克族4190.043140.082.5柯尔克孜族119731.0222090.552.6锡伯族16830.1413970.352.7满族8510.079390.232.8蒙古族78410.6744171.102.9达斡尔族2490.021890.052.10塔塔尔族1900.021450.042.11塔吉克族20870.185150.132.12俄罗斯族3610.034370.112.13其他35650.3015700.39截止2006年末,新疆普通中学共有1891所,其中初中学校1405所,高中学校486所。上述学校中,汉语学校有676所,占35.75%;少数民族语言的学校(包括维吾尔语学校、哈萨克语学校、蒙古语学校、锡伯语学校、柯尔克孜语学校)有891所,占47.12%;民汉合校的学校有324所,占17.13%。详见表3.1-4。表3.1-4新疆普通中学分语言学校情况表(2006年)学校合计汉语学校维吾尔语学校哈萨克语学校蒙古语学校数量(所)比重(%)数量(所)比重(%)数量(所)比重(%)数量(所)比重(%)普通中学189167635.7569136.541658.73130.69初中140544531.6755439.431349.5490.64高中48623147.5313728.19316.3840.8278 锡伯语学校柯尔克孜语学校民汉合校数量(所)比重(%)数量(所)比重(%)数量(所)比重(%)普通中学40.21180.9532417.13初中30.21161.1424417.37高中10.2120.418016.46从普通中学在校生数量分析,新疆普通中学中采用汉语教学的共有78.12万人,占49.68%;采用少数民族语言教学(包括维吾尔语、哈萨克语、蒙古语、锡伯语、柯尔克孜语)的共有79.13万人,占50.32%;普通中学中采用民汉双语教学的有4.68万人,仅占2.98%。详见表3.1-5。表3.1-5新疆普通中学按教学语言划分的在校生情况表(2006年)在校生合计(人)汉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蒙古语数量(人)比重(%)数量(人)比重(%)数量(人)比重(%)数量(人)比重(%)普通中学157250278124149.6868944243.84829315.2763290.40初中117018149826242.5859534450.88621575.3142150.36高中40232128297970.349409823.39207745.1621140.53锡伯语柯尔克孜语其中:双语教学数量(人)比重(%)数量(人)比重(%)数量(人)比重(%)普通中学13180.08112410.71467892.98初中7630.0794400.81356243.04高中5550.1418010.45111652.78从普通中学校舍数据分析,2006年新疆的普通中学校舍情况详见表3.1-6。表3.1-6新疆普通中学校舍情况表(2006年)单位:平方米学校占地面积校舍建筑面积合计一、教辅用房二、行政用房合计普通教室实验室图书室微机室语音室普通中学715415871136521956973203916200792975245906256216938311271311初中4416309951478962859054203131938429011806313875344115617918高中273784886217323283826618848814086851278431174634971665339378 三、生活用房四、其他用房校舍面积中校舍面积中危房面积当年新增框架砖混砖木土木普通中学3196679119990946784091026512282849124110829690183135初中11431515277732667645443843042164062790654049126841高中2053528672136201076365881924068506132017564156294此外,在新疆普通中学的校舍面积中,生均占有面积为7.23平方米,其中高中为15.43平方米,初中为4.40平方米;新疆普通中学中危房面积占校舍面积的比例为4.12%,其中高中为3.23%,初中为5.18%。3.2需求预测3.2.1人口庞大的人口数量一直是中国国情最显著的特点之一。虽然中国已经进入了低生育率国家行列,但由于人口增长的惯性作用,当前和今后十几年,中国人口仍将以年均600-1000万的速度增长。按照目前总和生育率1.8预测,2010年和2020年,中国人口总量将分别达到13.7亿和14.6亿;人口总量高峰将出现在2033年前后,达15亿左右。根据国家统计局2008年2月28日发布的“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7年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21亿人,比上年末增加681万人。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17‰。其中0~14岁为2.57亿人,占总人口的19.4%。 78 新疆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一直高居全国前茅,2006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仅次于西藏,列全国第二。具体数据详见表3.2-1。受西部大开发等多种因素影响,实际的人口增长率更高。人口数量也由1985年的1361万人、1995年的1661万人,增加到2006年的2050万人。21年间人口增长689万人。按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新政办发(2007)36号)相关指标,提出到“十一五”末期自治区人口总数控制在2200万人以内,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6.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1‰以内,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达到95%以上。考虑到未来流动人口的增长情况,若按平均15‰的增长速度测算,到2010年新疆的人口数量将为2176万人。到2020年将达到2525万人。表3.2-1新疆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指标表单位:‰年份出生率自然增长率198021.2813.66198519.8013.41199026.4118.60199518.9012.45200017.5712.17200116.8211.13200216.3010.87200316.0110.78200416.0010.91200516.4211.38200615.9710.94富蕴县若按照现7.61‰的增长速度测算,到2010年当地的人口数量将为23.6万人。到2020年将达25.4万人。3.2.2在校学生根据统计资料分析,2006年普通中学在校生人数157.25万人,占新疆总人口的比例7.67%。按此水平测算,到2010年新疆普通中学在校生将增加到167万人,2020年将达到194万人。同比例测算,富蕴县到2010年普通中学在校生将增加到1.8万人,2020年将达到2.0万人。78 3.2.3民汉合校教育为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双语”教学环境,加快“民汉兼通”人才的培养步伐,构建各民族师生互相学习、彼此加深了解、增进友谊的学习、生活环境,进一步提高教育投资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根据自治区基础教育发展和中小学布局调整的要求,自治区做出了“每个县市建设一所民、汉合一的中学”决定。为大力推进民汉合校的建设,自第一期20所“民汉合校”工程实施以来,自治区计划在2008年~2010年期间实施第二期30个项目县市的30所“民汉合校”建设项目。具体见表3.2-2。表3.2-2新疆第二期“民汉合校”建设项目表序号地县名称项目学校建设内容一伊犁州直1伊宁县第一中学(高中部)教学楼、宿舍楼、食堂2霍城县江苏中学教学楼、宿舍楼、食堂3尼勒克县第一中学(高中部)教学楼、宿舍楼、食堂4特克斯县高级中学教学楼、宿舍楼、食堂5察布查尔县第三中学教学楼、宿舍楼、食堂二塔城地区6乌苏县第五中学教学楼、宿舍楼7额敏县第三中学综合教学楼三某地区8富蕴县第五中学教学楼、宿舍楼、食堂9富蕴县第一中学实验楼、宿舍楼、食堂10富蕴县县中学(高中)教学楼、宿舍楼、食堂11哈巴河县县中学(高中)教学楼、宿舍、食堂四哈密地区12哈密县高级中学综合教学楼五巴州13轮台县县中学教学实验楼六阿克苏地区14阿克苏县第八中学教学楼15库车县第六中学(高中)教学楼16沙雅县第三中学(高中)教学楼、宿舍楼78 17拜城县实验中学教学楼、实验楼18阿瓦提县第三中学(高中)教学楼、宿舍楼19温宿县第一中学教学楼、宿舍楼、食堂七克州20阿合奇县同心中学(高中)宿舍楼、食堂21乌恰县实验中学(高中)教学楼、宿舍楼、食堂八喀什地区22疏勒县八一中学教学楼、宿舍楼、食堂23英吉沙县民汉合校中学教学楼、宿舍楼、食堂24莎车县第二中学教学楼、宿舍楼、25泽普县民汉合校学校教学楼、宿舍楼、26叶城县第五中学综合教学楼27岳普湖县民汉合校中学教学楼九和田地区28和田县第三中学教学楼、宿舍楼、食堂29民丰县第二中学教学楼、宿舍楼、食堂十昌吉州 30奇台县第一中学实验楼、教学楼、宿舍楼本项目即为列入自治区第二期“民汉合校”建设项目的30个项目之一。3.2.4项目学校需求分析富蕴县新组建的民汉合校高级中学服务范围包括该县全境,服务半径150公里,覆盖人口6.77万人。该校由县第一中学、县第二中学于2006年合并而成,市全县唯一一所高级中学。目前全校共27个班,学生数为1252人,其中寄宿生其中寄宿生401人;根据预计项目建成后在校学生数将达到3100人,住宿生达到950人。依据城镇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及相关设计标准、规范,拟建项目学校按照建成后指标测算的校舍需要量指标见表3.2-3`,通过该表可以看出,该校在校舍面积方面尚存在很大的缺口。78 表3.2-3项目学校校舍需求情况表单位:平方米序号指标名称现状标准需求1教学及辅助用房884379142办公用房124912493生活服务用房216851432975其中:学生宿舍166828931225学生食堂500225017504其他用房合计1101114306422478 第四章项目建设条件4.1自然条件4.1.1区位条件富蕴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阿尔泰山南麓、准噶尔盆地北缘,地处东径87°25′~88°06′,北纬47°22′~49°11′之间。西北部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接壤,东部毗邻蒙古,边境线长218公里,是我国西部唯一与俄罗斯接壤的边境区,南北长200公里,东西宽49~82公里,呈葫芦形,总面积10357.35平方公里,县城与首府乌鲁木齐直线距离420公里,交通线长620公里。4.1.2地形概况富蕴县境内高差悬殊,随着海拔增高自南向北分为3个区,北部高中山区,海拔1300米以上,中部丘陵盆地干旱区,海拔650-1300米,平原区,海拔650~454米。4.1.3工程、水文地质富蕴县水资源及其丰富,共有大小湖泊319个,各类冰川210条。地面径流主要有额尔齐斯河、富蕴河、海流滩河等,水域面积92.75平方公里,地表水年径流量达74.72亿立方米,额尔齐斯河多年平均径流量31.8亿立方米。富蕴78 河是额尔齐斯河支流,自北向南纵贯全县,平均径流量42.73亿立方米,地下水文地质条件较好,地下水资源储量5.14亿立方米。4.1.4气候条件富蕴县属北温带寒凉区大陆性气候,其特点是气候寒冷,春季干旱升温快,冬季严寒而漫长,夏季短少炎热,多风少雨,蒸发强烈,年际变化大,关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北部寒冷湿润高中山区,年平均温度1~4℃左右,无四季之分,没有明显无霜期,年降水量在400~600毫升左右;中部丘陵盆地冷凉半干旱区,年平均气温零下1~3℃,无霜冻期70~140天,年降水量200~400毫升,≥0℃积温2000~-3200℃;温凉干旱平原区,年平均气温4℃左右,无霜冻期142~153天,年降水量120~200毫米,≥0℃积温3200~3300℃。南部干旱区,海拔470~1588米,年平均气温3~4℃。无霜冻期130~140天,年降水量200毫米上下,≥0℃积温2600~3200℃。富蕴县主要气候参数如下:历年平均气温4.5℃极端最高气温36.8℃极端最低气温-37℃年平均无霜期(≥0℃)150天最大冻土深度1.5米冰冻期112-157天主导风向西北年平均风速为2.7米/秒极端最大风速34米/秒78 年17米/秒大风平均天数6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824.5小时年最高日照时数3300小时最大年降水量130.8毫米最大积雪深度300毫米年平均降水量180.8毫米年平均蒸发量为1812.2毫米平均相对湿度60%年平均气压为934.5百帕4.1.5自然资源富蕴县土地总面积1581万亩,耕地面积32.8万亩,有宜农荒地190万亩,草原面积1227万亩,天然夏牧场最高载畜量达135万只羊单位。森林面积21.06万公顷。已探明的矿藏资源富品高,有铅、锌、铜、白云母、滑石粉、石灰石等36种。野生动植物资源已知植物有83科298属798种,有冬虫夏草、赤灵芝、麻黄、大芸等各种名贵药材300余种有驼鹿、豹、大头羊、北山羊、白天鹅、马鹿等珍惜鸟兽160余种。鱼类有鲟鱼、哲罗蛙、长领白鲑、细磷鲑、西伯利亚齿鳊等多种冷水性淡水鱼。有27种如雪豹、棕熊、雪兔等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对象,某林蛙、极北蛇、胎生蜥蜴等在国内仅产于喀纳斯。全县共有旅游资源32处,喀纳斯自然风景名胜区,是国家5A级景区,是新疆最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区之一,列新疆五大景观之首。78 4.2社会经济条件4.2.1历史沿革古称蒙古西部草原。清光绪三十年,富蕴归某办事大臣管辖。民国初期,沿袭清朝旧制,某作为特区,直属北京中央政府管辖。1919年后,称“富蕴县”,属阿山道管辖。1950年8月,在富蕴县城召开了首次各民族各界人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了富蕴县人民政府。4.2.2行政区划及社会环境富蕴县隶属毅力哈萨克自治州某地区,富蕴县辖1个镇、5个乡、1个民族乡,分别为富蕴镇、窝依莫克乡、杜来提乡、阔斯特克乡、冲乎尔乡、也格孜托别乡、禾木喀纳斯蒙古乡,县人民政府驻富蕴镇。2006年末全县总人口67653人(少数民族46982人),由哈萨克族、汉族、回族、蒙古族等21个民族组成,少数民族人口占69.4%。农村人口44603人,占65.9%。2006年,富蕴县被国家建设部命名为首批“国家园林县城”之一,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首批创建“中国旅游强县”的4个试点县之一。2006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69002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969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7229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2804万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3034万元,其中农业产值15142万元,林业1377万元,牧业15603万元,渔业167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7400万元。地方财政收入3732万元,地方财政支出19136万元,财政自给率19.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892万元,职工年均货币工资14522元。78 4.2.3交通、通讯条件富蕴县是某地区西三县的交通中心,217国道贯穿全县。同时,以县城为中心,319省道经吉木乃县直抵哈萨克斯坦迈哈布齐盖口岸,227省道与哈巴河县相连,此外还有遍布全县的县乡道路、农村道路以及旅游专线公路,交通通达便捷。富蕴县域内通讯发展迅速,固定电话已全部实现程控化,运营商有中国电信、中国网通、铁通。移动通讯覆盖全境,运营商有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还有中国电信的无线小灵通。邮政业务、计算机互联网业务也快捷方便。富蕴县2006年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84万元,电信业务总量918万元。年末城镇固定电话用户7816户,农村固定电话用户2166户,移动电话用户15552户。年末广播人口覆盖率98%,电视人口覆盖率92%。4.2.4地方教育富蕴县教育局坚持“富蕴发展,教育先行”的理念,全面实施“科教兴布”战略,认真落实教育法律法规,以解决制约全县教育发展突出问题为着力点,推动了教育事业快速发展。78 2009年,我县有各级各类学校18所,其中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所,高级中学1所,初级中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7所(民汉合校4所,独立设置少数民族学校3所),小学8所,教学点13个,青少年活动中心1所,幼儿园3所(民办2所)。全县小学共220个班,城镇49个班,农村171个班;全县初中共60个班,城镇27个班,农村52个班;高中27个班;幼儿园52个班,城镇20个班,农村32个班。全县共有在校学生11458人(其中少数民族8350人)。其中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2人;少数民族114人,高中在校生1252人(其中少数民族723人);初中在校生2703人,其中少数民族1975人,(城镇1261人,其中少数民族712人,农村1442人,其中少数民族1263人)。小学在校生5593人,其中少数民族4311人。(城镇801人,中少数民族412人,农村984人,其中少数民族770人)。全县有寄宿生2951人,(其中小学1235人,初中1208人,高中401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07人)。全县共有教职工1028人,其中少数民族671人(汉语言461人,哈语言567人)。初中教职工352人,其中少数民族229人,(城镇106人,其中少数民族52人,农村246人,其中少数民族177人);高中职工105人,其中少数民族52人;小学教职工534人,其中少数民族361人,(城镇128人。其中少数民族43人,农村406人,其中少数民族318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职工19人,其中少数民族9人;幼儿园教职工48人,其中少数民族10人。78 全县有专任教师890人,少数民族563人,(汉语言教师408人,哈语言教师482人)。初中专任教师282人,其中少数民族179人。(城镇93人,其中少数民族43人,农村189人,其中少数民族136人);高中专任教师92人,其中少数民族46人;小学专任教师488人,其中少数民族324人,(城镇123人,其中少数民族39人,农村365人,其中少数民族285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专任教师16人,其中少数民族7人;幼儿园专任教师12人,其中少数民族7人。全县初中占地面积218833平方米,校舍面积34246平方米,教学及辅助用房14573平方米,办公用房6052平方米,生活用房12474平方米;高中占地面积108000平方米,校舍面积11145平方米,教学用房及辅助用房6836平方米,办公室1208平方米,生活用房2301平方米;小学占地面积595219平方米,校舍面积43573平方米,教学用房及辅助用房23816平方米,办公用房5244平方米,生活用房9143平方米。4.3学校及场址条件4.3.1场址现状1、地点与地理位置富蕴县高级中学地处富蕴县五彩湾路。项目建设场址为该校校园内,实验楼位于该校南侧教学区,与教学楼相邻;学生宿舍、食堂位于该校中部的生活区,与体育运动区相邻。2、土地权属类别及占地面积富蕴县高级中学所占用的土地为国有土地,面积108000平方米,土地使用权为富蕴县高级中学,用地类型为教育用地,使用类型为划拨。本次项目用地范围内土地权属清晰,无争议。3、部门意见及土地现状根据富蕴县建设规划部门、国土部门对项目建设的意见,项目建设符合富蕴县城镇总体规划,项目用地符合富蕴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现状用地范围内为空地,无其他建、构筑物,也无林木、电杆。78 4.3.2项目学校情况该校成立于2007年8月,行政隶属县教育局,负责全县高中阶段的基础教学及相关教育。校内机构设置包括教务处、政教处、教研室、总务处、校办及团支部、工会、妇联。有教职工108人,其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有105人,包括高级职称39名,中级职称36名,初级职称30名。学校设立以来,2006年~2009年生源情况为:2006年学生1178人,其中民语言学生500人,汉语言学生678人。2007年学生1151人,其中民语言学生491人,汉语言学生660人。2008年学生1155人,其中民语言学生493人,汉语言学生663人。2009年学生1252人,其中民语言学生656人,汗语言学生596人。该校现有各类校舍建筑面积11010平方米,其中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8843平方米,生活服务用房2168平方米,各类图书11986册,并拥有占地面积150亩的勤工俭学基地。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由于70%左右的学生来自农牧区,学校学生宿舍、食堂严重不足,同时教学辅助用房河设备处于缺失状态。硬件不足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后续发展,办学规模河办学质量难以扩大河提高。4.3.3办学条件富蕴县高级中学成立于2007年8月。由富蕴县第一中学(民语)和县第二中学(汉语)合并而成,是全县唯一一所高级中学,该校的设立实现了富蕴县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集中办学、管理高效的目的。78 目前该校师资力量、基础设施都位居全县首位。本项目实施后,学校的生均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学生生活用房面积都科达到国家相关标准;特别是县教育局通过选派“双语”骨干教师参加国家、自治区河地区级培训,组织县级短期培训班等形式,使该校骨干教师全部参加过“双语”培训,为学校“双语”教学的推进奠定了基础。4.3.4工程地质条件根据某建筑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在拟建场址区所做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拟建场区在地理位置上属克兰河上游河谷东岸,微地貌属于河谷堆积阶地,场地地形开阔,地势东高西低,地面平坦。拟建场址区域工程地质条件基本如下:⑴拟建场地地层构成主要为粉土和卵石,未发现不良地质现象,属稳定场地,场地土类型为中硬土,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⑵上部粉土结构松散,物理力学性质较差,建议全部挖除;第②层卵石在场地内分布均匀,层位稳定,厚度大,力学性质稳定,其力学性质建议指标fak=300kPaρo=2.0g/m3E0=30.0Mpa⑶根据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综合考虑拟物的建筑、结构特点,建议拟建建筑以卵石层作为基础持力层,地基承载力按fak=300kPaE0=30.0Mpa采用。⑷拟建建筑场地地基土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机构中的钢筋无腐蚀性。⑸拟建场地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地震分组为第二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设计特征周期值为0.40s。属抗震有利地段。78 注: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50011-2001),本项目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建筑。富蕴县抗震设防烈度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05g。地震作用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一般情况下,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⑹拟建建筑场区未发现不良地质现象,冻土深度1.80米。⑺是次勘察不含地道等人工地下隐蔽物水文勘测内容,建设单位应通过调查或委托专项勘察,确认场地是否存在地道等人工地下隐蔽物,并及时告知勘察设计人员和其它人员,以便及时提出处理方案。⑻是次勘察采用相对高程,以拟建场地中的已有建筑物散水为BM点,假定BN=100.0m。.⑼勘察在拟建场地未见地下水出露。4.3.5施工条件由于项目建设需要采用招标方式进行,从施工单位的选择方面考察,许多具备相应建设资质的施工单位都有在当地进行施工建设的经历,相应的建设施工技术人员、设备等都有较高保障。从建材供应分析,区域内交通条件较好,具有较好的外部建材供应条件,钢材、水泥、木材等供应保障程度极高。总体而言,项目施工条件良好,前期准备工作落实,建设条件具备。78 第五章建设规模与建设内容5.1建设规模依据自治区教育厅、发改委核定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二期“民汉合校”建设项目的建设规模,富蕴县高级中学校舍建设建筑面积为14660平方米。具体包括实验楼3370平方米、办公楼1130平方米、学生宿舍3457平方米,食堂1673平方米,澡堂300平方米,体育馆4200平方米,厕所500平方米,警卫室30平方米。5.2建设内容根据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和自治区教育厅、发改委的要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二期“民汉合校”建设项目是在建设好一期20所“民汉合校”工程的基础上启动的,项目建设的学校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学生数,参照相关建设标准及规范,按照“牢固、实用、够用、方便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原则进行建设。本次项目建设只进行学校校舍建设,一般包括教学楼、学生宿舍、学生食堂三类用房。未考虑配套设施(教具、床具、炊具等设备购置及取暖、供水等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学校的具体建设内容详见表5.2-1。表5.2-1项目学校校舍建设工程明细表序号项目名称单位数量特征校舍建设项目合计平方米1466078 1实验楼平方米3370钢砼框架、多层2办公楼平方米1130砖混、多层3学生宿舍平方米3457砖混、多层4食堂平方米1673砖混、多层5澡堂平方米300砖混、一层6体育馆平方米4200砖混、一层7厕所平方米500砖混、一层8警卫室平方米30砖混、一层78 第六章建筑方案6.1项目建设指导思想与原则6.1.1指导思想1、贯彻国家教育公共政策,合理配置利用现有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2、从自治区实际出发,满足各族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努力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对初级、高级中学学习的需求,充分体现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尤其为提高自治区教育薄弱县(县)高中阶段教育的入学率奠立基础保障各族学生公平接受教育的权利,提高全民族素质。3、通过第二期“民汉合校”校舍建设项目的实施,创造适合青少年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校环境,改善和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生活环境,解决寄宿问题,带动入学率、巩固率的提高。4、在全面普及、巩固和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成果的基础上,实现教育质量高层次的提高,使当地教育总体水平上一个新台阶。6.1.2建设原则1、生活用房的建设要本着“牢固、实用、够用、方便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原则,新建和改扩建后的校舍使用寿命必须在50年以上。2、科学合理的安排学校校园规划和校舍面积指标,保证学校建筑的安全、适用、经济,并注意美观。78 3、注重协调发展,项目的建设应按照各拟建学校所在地的总体规划,充分考虑基础设施配套能力,做到功能适用、经济合理。4、妥善处理工程建设与正常教学的关系,将施工对学校教学和学生生活的干扰降到最低。6.2项目总体方案6.2.1总平面布置项目建设应按照城镇普通中学校建设标准(试行)执行,在平面布置宜按教学区、体育运动区、生活区等不同功能要求进行合理布置,力求做到分区明确、布局合理、联系方便,互不干扰。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校园内各建筑之间、校内建筑与相邻的校外建筑之间的距离,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卫生防护、日照、防火、通风等有关规定。2、校园内生活区通往其他功能区的交通道路宜便捷,并应避免穿越体育运动场地。3、生活区建筑群组的布置应尽可能组成庭院空间,注重校园的绿化和美化。本项目布置详见后附图纸。6.2.2建筑特征与结构1、技术指标校舍建筑标准应因地制宜地确定、充分利用地方建筑材料进行建设,保证建筑物符合安全、适用、卫生,并注意美观的要求。78 ⑴建筑层数:为节约用地,主要建筑物应尽可能建造楼房。本次拟建的学校各建筑层数应结合各自学校用地实际及规划指标确定。其中普通教室宜在5层以下,不宜超过5层。学生宿舍根据使用要求确定层数,食堂可设置为1层,也可结合其他校舍建设一并考虑。⑵主要用房层高(坡屋顶楼地面至屋架下弦的距离):学生宿舍为3.0米,普通教室不宜低于3.8米,专用教室、公共教学用房层高不宜低于3.9米,其他按使用要求确定。⑶学校建筑用地的建筑容积率计算(即建筑面积与建设用地之比)不宜小于0.8。当地城镇总体规划或规划部门另有要求的,从其要求。⑷耐火等级:楼房不低于二级,平房不低于三级。2、结构应根据校舍的使用功能、平面和空间可以改变的要求,以及保障安全和抗御较大自然灾害的要求进行结构设计。建筑材料和建筑构件的品种、规格、型号、标号、质量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⑴结构形式:教学楼为钢砼框架结构,其余建筑为砖混结构。⑵基础:采用条形毛石砼或钢筋砼。⑶墙体:采用粘土砖墙围护,外设100毫米厚笨板保温,墙(柱)体结构应按地震裂度和抗风要求设防。⑷楼板: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陶粒砼垫层保温、隔音。⑸屋面: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平屋面,SBS卷材防水、陶粒砼或轻质砼块保温。上人屋面要相应增加活荷载,面层铺设室外防滑地砖,并应设置女儿墙或安全防护拦,净高不低于1100毫米。78 ⑹楼梯:采用现浇钢筋砼,楼梯的形式和宽度应严格执行建设标准中的相关规定。⑺门厅、走廊:教学楼的门厅宜适度宽敞,有利于人流集散通行和短暂停留;教学楼宜采用外廊或单内廊,廊净宽不应小于2100毫米;中内廊净宽不应小于3000毫米。办公用房的廊宽不应小于1500毫米;门厅和走廊的楼地面不宜设台阶。走廊楼地面、走廊与房间楼地面略有高差时,应采用防滑坡道,高差较大必须设置台阶时,台阶不得少于三级;外廊栏板或栏杆净高度不应低于1100毫米;教学楼内,应在走廊、过厅旁边的合适位置设置饮水处。3、建筑设计楼地面:食堂采用防尘、易清洁的水磨石楼地面,学生宿舍采用水泥砂浆地面。普通教室和各种专用教室、门厅、走道、楼梯,均宜采用防尘易清洁、耐磨的楼地面。化学实验室宜采用耐酸碱腐蚀的楼地面。音乐教室、多功能教室、体育活动室等宜采用软性(如木地板等)楼地面。语言教室、计算机教室等需要埋设管线的部位,楼地面的做法要有利于管线维修。计算机教室地面还宜采用能导出静电的材料。厕所等用房宜做防滑易清洁的楼地面,应有可靠的防水和排水设施。室内墙面及顶棚:采用水泥砂浆抹面,喷刷白色或浅米黄色的乳胶漆饰面;墙裙可采用颜色较深、易于清洁的油漆饰面。建筑外沿:可根据保护墙体结构、周围建筑环境、学校建设规划等要求进行普通装修。4、建筑装修78 建筑内装修:墙面、顶棚一般宜做普通装修,音乐、语言、计算机、视听等专用教室可根据需要及经济条件装修。所有内墙的阳角和方柱均宜做成圆角。走廊、门厅、楼梯间内均宜做高度不低于1200毫米,易清洗、不易污损的墙裙,饮水间、浴室、厕所宜做高度不低于1500毫米,便于冲洗的墙裙。建筑外装修:应根据城县建设规划和校园景观的整体要求,因地制宜地进行装修。装修材料应能防止雨水渗透,其色彩应与周围建筑环境协调。6.3公用工程项目实施学校基本均在县(县)建成区内,近年来新疆各县(县)在城建方面不同程度的得到国家、自治区的支持,城建方面发展建设较快,城镇建成区的各项基础设施也基本配套齐全。同时,教育专项资金的扶持使拟建学校的公用设施也得到了配套,给排水、供电、供暖设施基本完备。根据项目法人提供的公用设施配套证明材料,项目建设后公用设施供应均能够得到保障。6.3.1给排水工程项目用水主要是新增入住学生及工作人员生活用水以及卫生清洁用水,按照自治区生活用水定额,本次建设学校可列入初等教育及中等教育范围,不考虑区域划分,住宿部分统一按有住宿人员按照70升/床·日,无住宿人员按照25升/人·日标准计算;食堂统一按10升/人·餐计算,就餐人数按照相关标准以新增学生数的70%计算就餐人数;教学部分按照78 20升/人·日标准计算;适当考虑教职员工及未预见水量(消防用水未计入用水量),综合后考虑项目用水标准进行估算。现有自来水系统,供水量、水质均满足宿舍、食堂等用水需求。项目产生的污水为一般生活污水,可直接排水当地排水系统。具体新增用水量及污水量详见表6.3-1。6.3.2供电工程本项目用电负荷负荷为二级负荷。项目用电主要考虑照明、生活用电设备(餐饮、洗浴),综合用电量按10瓦/平方米计,本次建设整体方案为利用项目学校现有供电设施。当个别容量不足的需另增设干式节能型变压器以及低压开关柜、低压电容器柜、配电箱等配电设备(不在本次校舍工程建设范围内)。具体新增用电负荷详见表6.3-1。6.3.3供热工程项目供热主要考虑冬季采暖,供热量按70千卡/小时·平方米计,供热热源利用学校现有供热系统、城镇建成区现有集中供热系统或协商后,由周边供热单位供热。具体新增用热负荷详见表6.3-1。78 表6.3-1项目学校水、暖、电负荷估算表序号项目名称给水量(M3/d)排水量(M3/d)用电负荷(KVA)采暖负荷(KW)1实验楼25.0520.0469.78283.082办公楼1.741.6635.20142.803学生宿舍47.1537.7257.09231.594食堂餐厅2.782.2234.64140.535澡堂8.667.3215.5689.336体育馆26.638.9999.15352.237厕所10.2210.018.3252.318警卫室1.10.92.1812.22合计123.3388.86321.921223.0978 第七章节能、节水措施7.1节能7.1.1执行标准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3、国务院《关于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关于加快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意见的通知》;4、原国家经贸委和国家计委《节约用电管理办法》、建设部《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5、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及审查指南;6、《公共建筑物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926—95、《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CJ134—200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32-2001、《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7.1.2节能措施为保持能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本项目将采取以下措施,合理利用和节约能源,主要有:1、必须使用节能型建筑材料、器具和产品;2、采用保温隔热性能良好的墙体材料及门窗型材78 ,以加强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建筑设计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以降低单位建筑面积能耗;3、照明设备的选用及节能措施:照明灯具采用高光效、高显色、低眩光、长寿命格栅日光灯;日光灯采用长寿命、低损耗的电子镇流器(功率因数不小于0.95)。选用国家推荐的节能型产品和设备,采用照明智能控制系统来实现对食堂、宿舍等场所人工照明的智能控制,以达到最大的节能效果,实现绿色照明。同时尽量降低峰值负荷和缩短运行时间,起到最大节能效果;4、室外照明采用太阳能路灯,既节约能源,又减少室外电缆的投资;5、尽可能采用地面辐射供暖系统,提高建筑物的节能性和舒适性;6、热力管道均作保温处理,减少热损失;7、做好水、电的计量,利于管理;8、做好设备和管道的维护、检查工作,提高设备使用效率,杜绝跑、冒、滴、漏;9、机电、电气设备要求采用国家有关部门推广的定型节能产品。7.2节水7.2.1执行标准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法促进》;2、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业和生活用水定额。78 7.2.2节水措施本项目耗水主要是生活用水。主要节水措施主要为:1、项目建设施工中应当采用节水型工艺,建设相应的节约用水设施,并在主体工程施工时投产使用。2、热水供应系统管线、热水管网设计要合理、温控装置和配水装置的性能要符合节水要求,减少水资源浪费。3、安装使用节水型设备和器具,推广使用有限流装置的节水型淋浴设施、节水型水龙头、两档式节水型便器系统。4、加强热水系统的运营管理,防止诸如管道保温层脱落,系统温控或排气装置失灵所造成的增大使用中无效冷水的排放量。5、推广干冰清洗、微生物清洗、喷淋清洗等节水清洗技术。6、注重绿化节水,种植耐旱性植物,推广喷灌、微喷、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7、努力做到水的循环使用,节约资源,减少排放。8、严格按照自治区制定的生活用水定额控制,严禁超额,杜绝浪费。78 第八章环境保护8.1环境现状项目拟建学校地处当地人民政府所在地,为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区,交通方便,其四周基本为县属各类单位用房、民居,环境安静优雅、周边没有大的污染源。8.2环境的影响分析及保护措施8.2.1编制依据及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标准》(GB12523-90)、《城县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8.2.2项目建设期环境影响分析1、建设期环境影响因素⑴78 施工扬尘对环境的影响:在整个施工期,产生扬尘的作业有土地平整、基础开挖、回填、建材运输、露天堆放、装卸和搅拌等过程,如遇大风,施工扬尘将更严重。⑵施工噪声对环境的影响:施工的噪声源主要有装卸、挖掘机、搅拌机、振捣棒、电钻、卷扬机、切割机、电锯及各种车辆等。⑶施工排水、弃土及垃圾对环境的影响:施工期间,施工人员日常生活需排放一定量的生活废水;施工过程中将产生一定量的建筑废弃物,同时在建设施工期间需要挖土、运输弃土,运输各种土筑材料,如砂石、水泥、砖瓦、木料等。2、建设期环境保护措施项目应严格按照当地有关规定进行文明施工,落实具体的安全文明施工措施。⑴施工扬尘对运输砂石、水泥、建筑垃圾等车辆应严密覆盖,绝对防止散落;对施工场地和道路应实施洒水抑尘;对露天砂石等建筑材料堆场必须用帆布或塑料纺织布封盖。⑵施工噪声施工过程中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加强高噪声施工设备的维修管理,减少设备非正常的噪声;装卸建材时做到文明装卸,轻拿轻放;施工车辆的运行路线和时间尽量避开噪声敏感区和噪声敏感时段;除特殊要求必须连续作业外,尽量不在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施工作业。因特殊要求需夜间施工的,报环保部门审批,并且告示附近居民及在校师生,施工噪声标准执行GB12523-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中的标准的规定。78 ⑶施工排水、弃土及垃圾施工过程中的泥浆废水、机械清洗废水、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需处理后方可排放;不能综合利用的建筑垃圾及多余建筑材料,不能随意堆放,应及时清运、妥善处理。8.2.3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1、水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产生的污水为盥洗、厕所和厨房含油废水,均为生活污水。报请当地环保部门审批后,对项目产生的生活污水采用排污管道统一收集后,达标排放至当地污水管网进行统一处理。对周边水体环境无直接影响。2、声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投产后,各主噪声基本在55-85dB之间。各声源中分体式空调及配电等声源经墙体隔音后,对外界环境影响较小;厨房设备噪声经厨房内合理布局和隔声处理,基本可以控制在50dB以下;学生活动噪声主要在白天,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Ⅱ类区标准:昼间:60dB(A),各边界昼间噪声叠加值均可达标。3、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废气排放主要为厨房油烟废气。油烟经净化处理装置达标后排放;燃料尽可能采用清洁燃料,并配置消烟除尘装置,经净化处理后排放。因此本项目废气的排放对周边的环境影响较小。另外学校停车场汽车尾气排放量较小,汽车尾气中主要为CO、NOX、HC等物质,对周边环境影响相对很小。78 4、固体废弃物影响分析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是生活垃圾及食堂废料。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交由环卫部门处理;食堂饭、菜剩余物也可委托环卫部门处理,食堂隔油池泔水油要求由专业的废弃食用油收集处理资质的单位进行收集和处理。各类固废物经合理处置后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本项目通过采取以上环保措施,尽量减少项目运营对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项目的建设对环境影响不大。根据国家有关环境影响评价管理规定,建设单位应按照环保部门要求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分析工作。具体环保措施按照经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批复的环境影响评价分析相关内容执行,并严格执行“三同时”规定。8.3项目水土保持方案项目在施工建设中的地基开挖及施工车辆的频繁往来将不可避免地损坏原土地的自然地貌和地表植被,造成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因此要严格做好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处理好场地的排水,防止发生水土流失,并接受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机构的监督检查。施工建设过程所需沙石料在运输途中,应防止沙石料抛洒路面造成新的水土流失;施工过程中,应尽量做到挖填同步;完善排水设施,筑好排水沟,有效汇集水流,避免水流冲走砂土,破坏周边水土,施工结束后,应及时对场地进行平整和复原;按照要求及时进行植被恢复,建设好草皮及植树绿化工作,以保护当地的天然生态环境。8.4项目施工对在校师生的影响分析78 考虑新疆的气候特点,项目施工期不可避免的要跨两个学期,为减少施工噪音等污染对在校师生的影响,项目应严格按有关标准及规定进行安全、文明施工。将现教学生活区与扩建项目区用临时围墙隔离,现场周边设立围护设施,严格按规定设置施工标牌,施工人员、材料及工程机械设专用出入通道;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将高噪音等对师生影响较大的施工项目安排在周末及暑期等学生不在校期间施工;施工现场与学校现教学生活区的距离设置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减少项目施工对学校师生及附近居民的影响。78 第九章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9.1劳动安全9.1.1电气安全严格按照《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J50052—95)要求进行电气安全设计。设备全部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进行布置;所有正常不带电的电器设备金属外壳均妥善接地,电气设备和线路绝缘良好;设备的电气控制设安全开关,尤其加强变压器附近和配电房的安全防护措施。各建筑的电缆进线处均应可靠的重复接地,各用电设备不带电的金属外壳、电缆的金属外皮、电线的保护钢管均需与保护线可靠连接,每路照明干线中设有专用接地线,配电箱至插座(箱)回路应设专用接地线。高压侧10kv为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低压380/220v系统保护采用TN-S系统,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其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所有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金属外壳,构件等均须与接地系统连成电器通路。电源插座设置带接地孔、密闭式,安装高度不低于1.70米。在各建筑物内主要通道和出入口均设应急照明和疏通指示灯。9.1.2防雷78 按三类防雷建筑设置防雷装置,在屋顶明缚镀锌圆钢避雷带作为接闪器,采用层面板内钢筋做接闪器,梁、柱、钢筋做引下线,基础钢筋做接地体的防雷设施,要求接闪器、引下线、接地极相互焊接连通,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9.1.3安全各建筑物以及各类设施必须严格按照有关建筑设计规范和国家规定的卫生安全标准进行建造和采购。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制度,做好安全工作。针对学生易发生的各类事故,做好危险物品的管理存放,做好学生安全教育工作。9.2卫生项目学校应严格执行卫生部、国家教委的有关规定和要求,校舍、教具、采光、照明、卫生设施、娱乐器具及运动器械等必须安全并适合学生身心健康发育的需要,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要求。建立健全各项卫生保健制度,提高学校卫生保健工作质量,保证学生身心健康。主要包括:生活制度、饮食制度(饮食卫生、营养)、体格锻炼制度(锻炼时间、内容)、健康检查制度(入校检查、定期体检)、卫生消毒及隔离制度(环境卫生、个人卫生、消毒隔离制度)、预防疾病制度(计划免疫、体弱学生管理)、卫生保健登记统计制度以及家校联系制度。9.3消防设施9.3.1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建筑工程消防监督审核管理规定》、《78 消防监督检查规定》;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修订版);4、各有关消防法规的要求。9.3.2概述工程项目消防设计应严格贯彻执行国家颁布的现行各种消防规范,以防止和减少火灾危害,贯彻“预防为主,消防结合”的方针,积极采用先进的防火技术,做到安全生产,方便使用,经济合理。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楼房建筑不得低于二级,平房建筑不得低于三级。1、总图布置:各建筑物间均留有符合消防要求的防火间距,所有建筑物四周均设有环形消防通道,学校内道路呈网络状,宽度>6米,满足防火要求。2、建筑部分:根据《规范》要求,合理布置建筑物的建筑面积,各建筑物疏散走道和安全出入口按规范设置。9.3.3消防给水根据《规范》要求项目拟建学校各建筑均设室内外消防。室外消火栓用水量:25L/S。室内消火栓用水量:15L/S。自动喷淋30L/S。室内外消火栓系统:在室外连接成环状并沿道路两侧按间距100米78 设置室外消火栓,在每层楼层内设置室内消火栓。在校内建筑最高部位设置高位消防水箱。9.3.4火灾报警项目设置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装置。校内设消防报警控制室,电源经双电源切换箱切换后供给报警控制器,报警控制器拟选用智能型火灾控制器。在各建筑物内安装烟感探测器,在走道及楼梯间安装并联动消防泵开泵。并专设火警电话,与当地公安消防部门建立通讯联系,以便失火时当地公安消防队能够及时施救。78 第十章组织管理10.1组织机构10.1.1组织机构设置方案本项目组织机构设置依据我国现行工程建设管理体制制定。结合项目建设实际需要和自治区对“民汉合校”建设工作的要求,为保证“民汉合校”建设工作的顺利实施,自治区成立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同时要求项目地、县成立相应的管理机构。自治区负责指导项目学校的规划,地州负责监督项目县规划与工程的进度和质量,确保建设工作按项目管理的要求组织和实施。区、地、县分别成立相应的项目管理办公室。按照自治区的要求,在自治区、地州两级“民汉合校”项目领导小组之下,本项目成立以县(县)政府、教育局、发改委、财政、建设、国土、审计等有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县级项目领导小组,领导小组负责对当地项目的组织、实施及协调辖区内各相关部门关系,保证项目如期完成。10.1.2管理机构设置方案按照自治区对“民汉合校”建设工作的职责分工,县级项目领导小组设组长、副组长及成员。县级项目领导小组下设“民汉合校”工程项目办,该办设在教育局内,具体负责项目建设管理、资金管理等实际工作。本项目管理机构具体设置如下:1、县级项目领导小组78 组长:由富蕴县主要领导担任。全面负责基建项目,负责项目建设方案的审定、工程质量的检查、资金落实、使用等项目建设、运营全过程的管理。副组长:由县分管领导担任。协助组长负责基建项目在整个建设全过程管理协调工作。成员:包括发改委、教育、财政、审计、建设、国土、监察、水利、电力等部门领导。2、“民汉合校”工程项目办“民汉合校”工程项目办设在教育局,主任由教育局负责人担任。内设管理办公室和财务部。管理办公室:该办公室主要负责具体协调各相关部门的关系,制定项目的实施计划,确定招标代理机构,协助代理机构完成招标文件的编制和施工、监理单位的确定,并负责签订合同、施工期工程项目管理,竣工验收交付使用等全部建设工作。财务部:负责基建项目资金使用和调配,建设期拟建项目的日常财务核算、资金管理等工作。项目竣工决算直至项目建成移交前的全部财务管理、核算工作。项目组织机构见下图:项目拟建学校组长副组长及成员管理办公室财务部工程项目办组织机构示意图78 10.2工程管理1、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以教育局为项目法人,对工程质量终身负责。认真做好前期各项工作,施工过程中严把工程质量关,确保本次校舍建设项目最低使用寿命在50年以上。2、做好项目的勘察和设计。按要求办理立项及有关报建手续,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地质勘察和工程设计。杜绝“三边”工程,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3、实行公开招标。施工单位必须具有相应资质具备相应条件,严禁搞“人情招标”和“买卖发包”,杜绝工程转包。4、搞好工程监理和监督。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监理机构,按照建设监理细则进行全过程建设监理,严格检查建筑材料质量、施工工艺、施工进度、施工质量等各个环节。加强监督杜绝出现重大安全事故和工程质量问题。5、抓好项目竣工验收。按国家《建设项目(工程)竣工验收办法》的规定,及时组织竣工验收,办理竣工备案手续和固定资产移交手续。10.3资金管理本项目资金根据工程总体方案和实施步骤,实行项目管理,统筹安排,突出重点,集中投入,专款专用,保证效益。1、项目资金集中在县(县)级管理,不得下拨至乡镇和项目学校;要专款专用,不能挤占挪用或变相挪用。278 、各级政府主管部门要加大对中央专项资金使用的检查力度。项目完工后,省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对项目资金进行专项审计。3、建立项目资金管理责任追究制度。杜绝挤占、挪用、截留项目资金,疏于管理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等行为。4、实行专户储存、专项管理、专款专用。根据财务制度,设置独立的财务账簿和台帐,项目单位应向项目主管部门报送项目基本情况、资金到位情况、项目执行情况以及工程形象进度等,实行动态跟踪管理。5、项目法人保证按申报计划的要求落实配套资金,按工程进度核拨工程款。请本级审计部门负责财务审计,保证建设资金按时到位。10.4运行管理县教育部门要根据本次拟建学校的具体特点,有针对性的制定本区域拟建学校管理办法,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学校正常运转。1、选拔任用事业心强、政治和业务素质过硬的校长,建立激励机制,调配具有强烈责任心的教师到学校任教。2、举办学校校长培训班,对项目学校校长进行全面培训。配合自治区、地州两级的“民汉合校”工作,做好“双语”教师师资配套工作和教师培训工作。3、要统筹协调有关部门整治学校周边环境,开展以“防破坏、防火灾、防事故、防爆炸、防垮(坍)塌、防中毒”为主要内容的安全检查,切实保证学生的安全。10.5人力资源配置78 10.5.1人员配置学校工作人员本着精简、高效的原则配置,按照其基本工作职能,充分利用原有职工,配置后勤服务人员,个别新增专业性要求较高的岗位,采用公开招聘,择优录取。10.5.2人员培训各岗位工作的工作人员均应具有适应各自岗位的专业技能,良好的职业道德,同时了解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人员培训应着重于提高各岗位(管理、卫生、餐饮、工勤)工作人员的工作技能和职业道德修养。10.6招标方案10.6.1方案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2、国家计委令《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3、国家计委令《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增加招标内容以及核准招标事项暂行规定》;4、国家计委关于印发《国家基本建设大中型项目实行招标投标的暂行规定》的通知;5、建设部《建筑工程设计招标投标管理办法》;6、国家发改委、建设部、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水利部、民用航空总局、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第2号令《工程建设项目勘察设计招标投标办法》;78 7、国家发改委、建设部、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水利部、民用航空总局《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10.6.2招标范围建设项目主体工程的勘察设计、建筑安装施工、工程监理和主要设备、材料供应,按照工程建设程序,分阶段实施。根据有关规定:工程勘测、设计、监理等服务费用,单项合同估算在30万元以下时,可以不招标:单项合同估算在30万元以上时,必须进行招标。建筑及安装工程,单项合同估算在100万元以上时,要进行招标。设备及材料采购,单项合同估算在50万元以上时,要进行招标。10.6.3招标方式按规定项目应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项目招标采取项目法人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招标代理单位代理招标的形式,由招标代理机构会同项目法人共同组织招标。代理单位负责编写招标文件、组织开标、评标和定标工作。10.6.4招标程序建设项目的开标由项目法人和招标代理机构主持,邀请投标单位、政府主管部门和其它有关单位(监督、公证等部门)代表参加。并按照招标投标法的有关规定,负责组建评标委员会。78 评标委员会负责评标。评标委员会由项目法人、主要投资方以及受聘的技术、经济等方面的专家组成。评标委员会依据招标文件要求对投标文件进行综合评审和比较,并按顺序向项目法人推荐二至三个中标候选单位。项目法人从评标委员会推荐的中标候选单位中择优确定中标单位。中标单位确定后,项目法人正式发出经主管部门审核备案的《中标通知书》,并将全部评标结果,按项目隶属关系,报相关部门备案。78 第十一章项目实施进度计划11.1建设工期按照自治区发改委、教育厅关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二期“民汉合校”建设安排及要求,确定项目整体的建设期为1年,即2010年4月至2010年8月。11.2进度安排项目实施分为以下阶段:前期准备阶段:包括项目立项、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审批、初步设计审批、施工图招投标及设计。时间安排在2008年底前全部结束。项目实施阶段:施工招投标、工程施工及竣工验收。应在一年时间内进行完毕该阶段工作。项目正式交付使用阶段:条件为工程经验收达到设计要求;校舍建筑质量合格;做完竣工决算且经过审计认可;办理完交付使用的其他必备手续。在完全满足以上4项要求的基础上,校舍由教育局正式交付学校使用。项目单位应尽快落实项目前期准备阶段的各项工作,根据规划安排和资金到位情况,综合考虑人、财、物等各方面因素及其变动的可能性,科学合理地安排项目实施各环节的实施进度,努力缩短建设工期,合理使用资金,控制建设成本,促使项目建设早日完成,更好地发挥预期效益。78 78 第十二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2.1投资估算12.1.1建设投资1、估算内容本项目建设投资包括建筑工程费及相关的前期工程费和工程预备费。2、估算依据⑴建筑工程按当地建筑工程单位估价汇总表,并参考当地同类工程项目实际造价水平估算;⑵项目前期费根据有关部门规定,参考实际综合测算。3、估算指标⑴建筑工程根据建筑物结构、装修标准,采用相应的估算指标。⑵其它费用考虑当地有关优惠政策后酌情计取,按工程费用的5%。⑶由于工期较短,且比较简单,基本预备费按工程实际适当计取。4、建设投资经估算,本项目建设投资2200万元。其中工程费用为2200万元,占建设投资的100%.详见表12.1-1、12.1-2。12.1.2流动资金估算78 项目经营期内,维持项目正常运营所需要的流动资金应与学校整体运营状况一并考虑,本建设项目不单独计取。表12.1-1项目建设投资估算明细表单位:万元序号 工程及费用 分项构成合计 百分比(%) 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其它费一工程直接费2200   22001001校舍工程2200   22001.1实验楼505.73   505.731.2办公楼169.58   169.581.3学生宿舍518.79   518.791.4食堂251.06251.061.5澡堂45.0245.021.6体育馆630.29630.291.7厕所75.0375.031.8警卫室4.54.5二其它费用   1前期费用          三预备费    基本预备费           建设投资合计2200  2200100.00比例(%)100  100.00 表12.1-2项目建设投资估算汇总表单位:万元序号费用名称金额比例备注1工程直接费2200100% 2其他费用00% 3预备费00% 建设投资合计2200100.00% 12.2资金筹措项目拟投入建设投资2200万元人民币。资金来源于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具体构成及比例详见表12.2-1。78 表12.2-1项目资金筹措计划表序号名称单位数值比例 资金筹措万元2200.00 1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万元2200.00100%2自治区配套资金万元根据项目建设需要及自治区统一要求,拟建项目所在县人民政府已为出具了项目建设地方配套资金承诺,保证地方配套资金按时、足额到位。78 第十三章效益评价项目的实施,能让新疆各族人民更深体会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充分享受改革开放为百姓带来的成果;有利于宣传党的政策;有利于维护边疆稳定大局和民族大团结;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项目的实施,有利于促进新疆贫困、边境、少数民族聚居区县(县)群众,尤其是广大中低收入家庭及农牧民子女上学的积极性;不断提高自治区普通中学中少数民族学生的入学率和巩固率以及初中升高中的比例;能够积极促进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设施水平的提高;有利于自治区人口素质的整体提高。项目的实施有利于整合教育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城镇、农村教育均衡发展,保证《义务教育法》的贯彻实施。本项目实施后的各项指标,预期效益如下:1、项目实施学校的服务半径增加45公里;班数增加3个;在校生增加248人;住宿生增加349人;校舍面积实际增加14660平方米,剔除原高级中学11140平方米校舍后,净增14660平方米;在校生住宿率为50%,提高了17.97%;住宿生生均宿舍面积为17.2平方米/人;生均食堂面积为1.45平方米。2、项目学校的教学、学生宿舍、学生食堂等教辅用房和生活服务设施得到进一步健全。78 3、项目学校的校舍短缺问题得到明显改善,可逐步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项目的实施将有力地推动当地乃至自治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民族之间和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对自治区的社会进步、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具有明显的、良好的社会效益。78 第十四章风险分析及保障措施14.1项目主要风险因素分析根据学校校舍工程的特点,项目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有施工风险、经营管理风险、资金风险等。14.1.1项目施工风险和危害1、本项目施工风险主要来自建筑企业水平,其中包含承揽项目的建筑队伍人员素质、装备能力、施工期间的成本控制及质量管理等。2、主要危害为工程质量不合格、工期拖延、工程造价突破预算、出现大的安全事故等,造成工程不能如期投入使用,导致项目不能正常运行,造成经济损失和负面影响。14.1.2项目管理风险和危害1、本项目管理风险是指在项目提供服务和管理过程中,由于管理者的行为疏忽或管理不善,造成在校住宿学生发生饮食卫生、流行疾病控制以及人身安全事故;不能满足在校住宿学生的学习、生活需要。2、造成危害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声誉,导致生源减少、设施闲置,并影响到学校的招生、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造成上述风险的主要因素包括管理者的业务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和管理制度等。78 14.1.3项目资金风险和危害1、项目实施期间,物价上涨、建筑材料价格调整、设计变更、配套资金不落实,项目实施过程中管理办法和管理制度不完善、执行不严,造成工程计量超合同、材料超供应等方面的不确定性。2、造成危害主要是工程费用的增加和资金成本的加大。14.2保障措施14.2.1建立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民汉合校”校舍建设项目的建设和管理是一项影响面广、工作难度大、要求高的社会系统工程,项目的建设涉及教育、发改、财政、城建、土地、环保及公用设施配套管理等多个部门。通过建立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构和统一、高效、科学、务实的管理机构和运行机制。负责全面协调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各项工作,督促检查相关配套政策的执行情况,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14.2.2政策保障措施普通中学教育中初中教育是我国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中教育又是为高等教育、职业教育输送合格生源,为社会劳动者提供走向社会必备知识基础的必经阶段。普通中学教育作为纯公益性机构,政府在项目建设中应依法制定优惠和约束政策,并加大政策落实和执行的力度。如对项目建设用地以行政划拨方式提供,适当减免建设过程中涉及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县政公用设施配套费、拆迁管理费、工程质量监督费等)。建立78 “民汉合校”校舍建设项目建设的“绿色通道”,在立项、设计、招(投)标、报建、资金调拨等方面实行优先。教育部门作为项目主管部门,应协调政府其它相关部门的关系,沟通信息,减少不必要的办事环节,提高工作效率,切实保证各项有关优惠政策的落实。14.2.3资金保障措施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落实工程建设所需的各项资金。积极争取各方面对工程建设的资金投入。在用好、管好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的同时,抓紧地方配套资金的落实,制定切实可行的资金筹措方案,保证各项建设资金能够及时到位。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密切关注县场建筑材料的价格变化情况,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将工程招标放在建筑材料县场价格较低的时间,降低工程建设费用。在建设中还应加强项目财务收支管理,节约财务支出,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加快项目建设进度,要求工程监理人员对施工过程的工程量计量、结算进行全过程监控,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及时调整工程的费用,保证工程项目建设的进行。14.2.4工程施工保障措施78 做好设备采购和工程招标工作。实行公开招标,选择资质等级高、社会信誉好,同时投标技术方案成熟、施工组织设计完善、工程报价合理的施工、监理企业参与本项目的工程建设。从源头堵住由于施工企业能力不足可能造成的风险因素。在施工过程中,按照预期制定的总进度计划,实施阶段落实。要求施工企业建立质量保证和进度控制体系,要求施工现场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对工程进度、质量、安全实行全过程控制。14.2.5管理保障措施建立健全在校住宿学生的管理制度,规范学生行为,提高学校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和职业道德。注重人才队伍建设和各项设施配套,加强对学校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专业知识培训,激励工作人员大胆创新,不断提高工作质量,更好地满足学校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需求。78 第十五章研究结论与建议15.1结论普通中学的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新疆工作,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共同步入小康社会是已成为党中央及各级政府共识和日常工作的着眼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一期“民汉合校”建设项目共有20所中学,自一期项目实施以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本项目为自治区“民汉合校”建设项目的第二期,共涉及新疆30个县(县),包括30所普通中学。项目建设后,对自治区社会经济及各项事业发展的积极的、长期的影响力巨大。项目的实施既可以解决少数民族学生学习汉语的需要,又可以合理改善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同时项目的建设还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促进乃至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初中升高中的比例。项目的建设是极为必要的。研究表明项目的各项建设条件具备,建设方案合理,建设资金落实,项目建设是可行的。15.2建议1、新疆“民汉合校”校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教育部门要与发改、财政和建设等部门建立协调联系制度。积极争取有关部门及时调拨建设资金,办理报建手续,落实优惠政策。78 2、项目建设单位要按照已经批准的项目计划,制订每个项目的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相关方案要严格执行建设标准及规范。3、加强项目建设中设计、施工、招投标、监理、质检、验收等工作,确保校舍工程建设质量,确保使用者安全。4、项目主管单位要检查督促项目学校在安全、卫生、饮食、集体活动的组织管理等方面建立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5、项目涉及部门要通力配合,高度重视,将“民汉合校”建设的各项工作做好、做扎实。努力推进项目建设,力争项目建设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78 新建维吾尔自治区第二期“民汉合校”建设项目某地区富蕴县“民汉合校”校舍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富蕴县教育局二零一零年一月4 目录第一章总论11.1项目概述11.2项目单位概况21.3可行性研究工作范围和内容61.4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61.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7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102.1项目建设背景10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2第三章需求分析193.1需求现状193.2需求预测23第四章项目建设条件284.1自然条件284.2社会经济条件314.3学校及场址条件34第五章建设规模与建设内容395.1建设规模395.2建设内容394 第六章建筑方案416.1项目建设指导思想与原则416.2项目总体方案426.3公用工程45第七章节能、节水措施487.1节能487.2节水49第八章环境保护518.1环境现状518.2环境的影响分析及保护措施518.3项目水土保持方案548.4项目施工对在校师生的影响分析54第九章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569.1劳动安全569.2卫生579.3消防设施57第十章组织管理6010.1组织机构6010.2工程管理6210.3资金管理624 10.4运行管理6310.5人力资源配置6310.6招标方案64第十一章项目实施进度计划6711.1建设工期6711.2进度安排67第十二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6912.1投资估算6912.2资金筹措70第十三章效益评价72第十四章风险分析及保障措施7414.1项目主要风险因素分析7414.2保障措施75第十五章研究结论与建议7815.1结论7815.2建议78附件:1、项目法人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2、当地建设规划部门对项目建设的意见4 3、当地国土部门对项目用地的初审意见及国有土地使用证复印件4、当地环保部门对项目建设的预审意见5、当地有关部门出具的公用设施配套证明6、富蕴县人民政府出具的项目建设配套资金的承诺函7、富蕴县人民政府对出具的项目资料真实性申明附图:1、拟建项目学校区位示意图2、拟建学校规划平面图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