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5.56 KB
- 2022-04-22 11:30:18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第一章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1、名词解释生产力: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人和自然卷发生一定的关系,这一关系称为生产力。生产关系: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人们相互之间发生一定的关系,这一关系称为生产关系。所有制:①生产资料所有制作为经济范畴,其内部结构由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等经济关系组成。②所有,是一个归属问题。作为所有者,可以按自己的意志处置归自己所有的生产资料。占有,是一种有条件的归属关系,即占有者不能任意处置占有的生产资料(如不能售卖)。支配是指对生产资料的处置和管理,它由所有和占有决定。使用是指人的劳动对生产资料的直接作用,是人们运用生产资料进行的生产活动。③其中所有是所有制关系的基础。所有权:①所有权作为法律用语是指对象的排他性,一个人或某个集团垄断地占有某物,从而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该物。②所有权作为经济用语是指人们占有某物并据此实现的经济利益关系。③所有制性质决定了一个社会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而所有权是在一定所有制关系下产生出来的,且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还涉及和反映着许多派生的权利。产权:①产权是以财产所有权为主体的一系列财产权利的整合。②产权包括所有权及其衍生的“四权”: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和支配权。③产权的基本特征有:⑴其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⑵是权利束而不是某项权利;⑶具有排他性、可转让性和收益性。产权制度:①产权制度是关于产权界定、保护、运营等的体制安排和法律规定的总称。②产权制度反映的是在财产使用过程中,所有者、使用者、经营者之间的财产利益和责任的法律及其经济的约束关系。③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产权制度的特征是:两权分离。生产方式:获得物质资料的方式,它总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产生、发展和变化的。人类社会历史上相继出现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这五种生产方式。制度创新:①是创新主体为实现更高的制度效率而对制度进行的一种重新安排;②制度创新的动力来源于创新利润;③制度创新的过程表现为:从制度均衡到制度创新,再到制度均衡,又到新的创新2、生产、交换、分配与消费的相互关系生产与消费的关系1)生产与消费是同一的。一方面,生产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消费(生产性消费);另一方面,消费品的消费又是再生产劳动力的生产。2)生产和消费具有相互决定的关系:①生产决定消费,表现在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和方式。②消费也决定着生产。一方面,只有通过消费才能使产品成为现实的产品;另一方面,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消费又创造出现实的生产。84
生产与交换的关系1)生产决定交换,表现在:①生产的性质决定交换的性质,商品生产对应商品交换,非商品生产对应非商品交换。②生产的发展程度决定交换的发展程度,交换的广度和深度是由生产过程中分工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决定的。2)交换决定着生产,表现在:①在生产进行之前,首先要进行生产资料、劳动力等要素的交换。②在生产出某种产品后,需要进行产品交换或商品交换。生产与分配的关系1)分配有两种:产品的分配和资源的分配。这两种分配与生产的关系是不一样的。2)在产品分配上,生产决定分配。表现在:①分配的对象是生产的产品。②分配的方式也是由生产决定的,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决定了其在分配过程中的地位。3)生产资料和社会成员在生产过程中的分配(资源的分配)决定着生产。4)产品分配对生产也具有决定作用。分配不仅仅是被动的生产结果的分配,它对效率具有激励作用。收入分配的方式不仅会直接影响劳动的效率,也会直接影响生产要素配置的效率。3、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主要内容1)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整个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它决定并支配人们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决定着产品的分配和交换关系。在一个社会中可以有多种所有制存在,其中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决定该社会的性质。2)①生产资料所有制作为经济范畴,其内部结构由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等经济关系组成。②所有,是一个归属问题。作为所有者,可以按自己的意志处置归自己所有的生产资料。占有,是一种有条件的归属关系,即占有者不能任意处置占有的生产资料(如不能售卖)。支配是指对生产资料的处置和管理,它由所有和占有决定。使用是指人的劳动对生产资料的直接作用,是人们运用生产资料进行的生产活动。③其中所有是所有制关系的基础。4、如何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统一于生产方式。生产力是生产的自然物质方式,而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方式,表示人类社会在一定阶但得社会性质。2)生产力是社会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经常处于变化之中,与其相比,生产关系则相对稳定。84
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中,生产力起决定性的作用,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着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变化,生产关系的变革要以生产力的发展为物质基础。4)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相适应时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则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他们的矛盾运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性质,是人类共同的规律,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该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对应。当一种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发展时,它就会成为阻力,这时候就要进行适宜的改革。5、简述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基本关系。①在政治经济学中对经济制度有两种规定:一是反映社会性质的根本性制度。它反映生产关系的本质特征。当今各国的社会经济制度,从本质上分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两类。二是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是某一社会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是支配经济单位之间可能竞争与合作的方式的一种制度安排。这两种制度都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但前一种制度与一定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直接联系,是一种深层次的生产关系;而后一种制度是一种表层次的生产关系,属于经济运行中的制度安排。②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经济体制以各种形式外化经济制度。在一定社会形态下,经济制度具有相对稳定性。经济体制作为形式反映经济制度,它的变化具有相对独立性,不可能像经济制度那样稳定。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实行同样的社会经济制度,其经济体制会有差异。同样的社会经济制度也会有不同的经济体制模式。经济体制的变化不一定会改变经济制度的性质。6、其他概念生产力包含三个要素,即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第一章商品和价值1、名词解释商品①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②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是二者的对立统一。③商品体现了一种生产关系。商品经济①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的,包含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经济形式。②商品经济是在自然经济的基础上产生的,与自然经济相对应的经济形式。使用价值①指物品和服务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物品和服务的有用性。②84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由它的自然属性决定的,同一种商品可兼有多种使用价值。③商品的使用价值不等于一般物品的使用价值。⑴它必须是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⑵不是针对生产者自己有用,而是针对他人、针对社会有用的。⑶必须让渡给他人才能进入消费。④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⑤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而不是社会生产关系。交换价值①商品能够通过买卖同其他商品相交换的属性,是商品的交换价值。②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关系。③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①价值是人类抽象劳动的凝结。②价值体现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经济关系。③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是一个历史范畴。具体劳动①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②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③是劳动的自然属性,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永恒性的范畴。抽象劳动①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称为抽象劳动。②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③抽象劳动是一个历史范畴,体现了商品经济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价值量①指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即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量。②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③只能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个别劳动时间①各个商品生产者实际耗费的劳动时间。②由个别劳动时间形成的价值是商品的个别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84
是在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复杂劳动①指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学习,具有一定技术专长的劳动。②复杂劳动还原为简单劳动计算价值量的时候,其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量可以多倍于简单劳动。③复杂劳动转换为简单劳动的不同比例,是在生产者背后由社会过程决定的,是在反复的交换中自发形成的。简单劳动①指不经过专门训练和学习就能胜任的劳动。②复杂劳动与简单劳动的区别不是由自然或生理条件决定的,而是由社会条件,主要是由社会分工和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别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程度决定的,衡量标准是相对的。劳动生产率①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②劳动生产率可以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也可以用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用公式表示为:劳动生产率=产品量/劳动时间③劳动生产率同商品的使用价值成正比,同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市场经济①市场机制是通过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②市场经济是在商品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资源配置①所谓资源配置,是指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各种现实的生产性资源在不同部门之间的分配和不同方向上的使用。②在任何社会中,都存在着生产资源的相对稀缺性与需要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因此,如何合理、有效的分配使用各种有限的资源就成为了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1、生产商品劳动二重性及其理论意义是什么?1)劳动的二重性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二重性质。①其中具体劳动是从劳动的具体形态来考察的劳动,它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是从劳动的抽象形态考察的劳动,它撇开了劳动的具体形式,是同质的、无差别的、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②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在时间上、空间上都是不可分割的。③具体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体现了劳动的自然属性,是一个永恒的范畴;抽象劳动则体现了劳动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生产所特有的范畴,商品生产的历史性决定了抽象劳动的历史性。84
④只有在商品经济中,具体劳动才需要还原为抽象劳动,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才形成价值;在不存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人类的劳动就只表现为具体劳动。2)理论意义:劳动二重性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①它阐明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商品价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基础。②它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为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③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等政治经济学的一系列重要理论的创立也都同劳动二重性学说有关。1、怎样理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两种含义及其相互关系?(重点!)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定义:是在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一种含义是在生产同种商品的不同生产者之间形成的,它涉及的是同种商品生产上的劳动耗费。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二种含义是指在生产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形成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它涉及的是社会总劳动时间在各种商品上的分配,其作用的是不同商品的价值量被社会接受的程度。不同商品的供求状况会直接影响或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生产条件:如果供过于求,优等生产条件就会成为平均生产条件,引起商品价值下降,结果平均生产条件将向上移动;反之如果供不应求,……。可见供求关系对价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生产条件实现的,而决定价值的仍然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4)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种含义具有相关性,共同决定商品的价值。如果说第一种含义是指价值的决定,那么第二种含义则是指价值的实现。不过两种含义在分析角度上又各有区别:第一种角度是从社会生产条件的角度来说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第二种含义则是从社会需要的角度来说明的;第一种含义决定的是单位商品的价值,第二种含义决定的是部门总商品的价值;第一种含义涉及劳动消耗,第二种含义则涉及社会规模的使用价值。经济调节的目标就是,社会总劳动时间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配置到各个部门。4、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重点!)1)先论述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含义及其矛盾:①私人劳动是指生产资料归不同利益主体所有。②社会劳动是指社会分工决定了劳动具有社会性质。③二者的矛盾表现为直接的私人劳动和间接的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④二者矛盾的解决要依靠商品交换的实现。2)再论述为什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因为:①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内在各种矛盾的根源,如使用价值和价值矛盾的根源。②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了商品经济发展的全过程。84
③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了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即:若私人劳动成功转化为社会劳动,则再生产顺利进行;若私人劳动无法转化为社会劳动,商品生产者会破产。5、论述市场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及其形式。①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依据商品的价值来进行,实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因此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②价值规律具有三大作用:⑴调节作用。指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的分配。⑵刺激作用。指刺激商品生产者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加强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在竞争中努力降低商品价格。(3)分化作用。指价值规律作用导致优胜劣汰,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③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6、怎样理解科学技术和管理在商品价值创造中的作用?(重点!)1)在现代经济中,技术、管理在经济增长、价值创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重要。2)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也是生产劳动者,他们和普通工人的具体劳动共同创造了使用价值,他们和普通工人的抽象劳动共同形成了价值。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劳动大多是复杂劳动。复杂劳动是倍增的简单劳动,能比普通劳动创造更多的价值,所以也该获得更多的报酬。在现代社会中,复杂劳动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大。3)科技人员的劳动创造价值不等于科技本身创造价值。科技人员的劳动是一种活劳动的形式,科技则是一种物化劳动的形式。商品的价值只能由活劳动创造,而物化劳动形式的科技本身不创造价值。科技在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时,分别作用于生产力中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一方面,科技在生产上的应用使劳动对象的范围更广、性能更好;另一方面,科技可以培养出素质更高的工人、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高素质的人的因素和高效能的物的因素的结合形成了新的生产力,从而使得社会平均劳动的性质出现了新的变化,最终体现在商品的价值创造上。第一章货币与货币流通量1、名词解释货币①货币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②货币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随商品交换过程的发展而发展的。③货币具有5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最基本的职能。价值形式84
①价值形式是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5种价值形式中可能单考其中一种或几种,最重要的是简单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②简单价值形式可以表现为:一种商品=另一种商品等式左边是“相对价值形式”,右边是“等价形式”。相对价值形式表现自己的价值,等价形式不表现自己的价值,而用自身的使用价值表现相对价值形式的价值。③等价形式的3个特征:⑴使用价值成为它的对立物价值的表现形式。⑵具体劳动成为它的对立物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⑶私人劳动成为它的对立物社会劳动的表现形式。价格①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②价格的变动主要有两个原因:商品价值的变动和货币价值的变动。价值尺度①是指以一定量的货币来衡量和表示商品的价值。②货币具有价值尺度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也是商品,也有价值。③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可以是观念中的货币。流通手段①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②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是现实的货币。③纸币一类的价值符号可以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贮藏手段①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作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贮藏起来的职能。②货币具有贮藏手段职能是因为货币是一般等价物,因而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③货币执行贮藏手段职能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④货币贮藏具有自发调节流通中货币量的“蓄水池功能”。支付手段①是指货币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利息、工资等的职能。②支付手段是随着商品交换过程中赊帐买卖的出现而产生的。84
③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一方面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又扩大了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世界货币①是指货币在世界市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②货币执行世界货币职能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③世界货币是货币在国内职能的延伸,首先是充当支付手段,用来支付国际收支差额;其次作为购买手段,用于单方面向国外购买商品;再次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在国与国之间转移。货币流通①是指货币作为购买手段在买者、卖者之间不断交换位置。②货币流通以商品流通为基础,并为商品流通服务。③货币流通量必须满足商品流通的需要。通货膨胀①是指由于货币符号发行失去控制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货币现象。②通货膨胀是与纸币流通有密切联系的经济现象,只有在纸币流通条件下才有可能出现。通货紧缩①是一种与通货膨胀相反的经济现象,表现为社会需求不足,物价水平疲软或下跌。②从本质上说,通货紧缩是流通中货币相对不足而引发的一种货币现象。1、货币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本质和职能是什么?1)货币的产生:货币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随着商品交换过程的发展而自发形成的,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探求货币的起源,必须考察价值形式的发展历史。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最后发展为货币形式。2)货币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一般等价物。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具有5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最基本的职能。2、货币流通量是怎样决定的?纸币流通量又是怎样决定的?1)货币流通量是由货币流通规律决定的。其基本规律是:流通中的货币量必须满足商品流通的需要。在不考虑支付手段职能的条件下,可以用公式表示为:一定时期内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流通中的商品价格总额/同一货币单位的平均流通速度(次数)在进一步考虑支付手段职能的条件下,可以用公式表示为:一定时期内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流通中商品的价格总额-赊售商品价格总额+到期支付总额-互相抵消的支付总额)/同一货币单位的平均流通速度(次数)84
2)纸币流通量也是由货币流通规律决定的,但其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表现在:不管纸币发行了多少,流通纸币总量必须同它所代表的流通金量相等。即:单位纸币所能代表的货币金属量应该是:单位纸币所代表的货币金属量=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金属量/流通中的纸币总额所以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必须以货币流通规律为基础,发行并调节纸币的流通量,以保证宏观经济的顺利运转。1、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主要有哪些?汇率也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影响外汇供求的因素,最终都会影响到汇率的变动。经济因素是最根本的。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1)国际收支状况会产生直接影响。一国国际收支发生顺差,就会引起外国对该国货币需求的增长与外国货币供应的增加,顺差国的币值就会上浮,汇率增加;相反,逆差国币值下跌,汇率下降。(2)一国物价水平会影响其商品、劳务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能力。物价上涨一般会导致出口商品的减少和进口商品的增加,进而导致汇率的变动。同时,一国货币对内币值的下降不可避免地影响其对外价值,削弱该国货币子国际市场上的信用地位,从而导致汇率下浮。(3)国际间利率的差距,将会引起短期资金在国际间的移动,若一国发生资本内流,该国货币汇率就会趋于上浮,反之,资本外流,汇率下浮。(4)一国的货币政策特别是利率政策,是重要影响因素。如果一国财政预算出现巨额赤字,这表明政府支出过度,通货膨胀和经常项目收支状况将进一步恶化,结果汇率自动下浮,反之,自动上浮。2、货币层次划分的标准和意义是什么?①货币层次的定义②货币层次划分的标准 M0是边界最窄的货币界定,通常称为现金,具有很高的流动性。M0和M1称为狭义货币,或交易货币,即主要用于交易目的而持有的货币。把M2、M3、M4…称为广义货币,是对货币外延的扩大,在一定条件下,广义货币可以转化为狭义货币,通常被称为一种潜在的购买能力或支付能力,需要经过一定时期才会对经济运行产生影响。③货币层次划分的意义是为了把握流通中不同口径货币的特点、性质、运动规律以及它们在整个货币体系中的地位,货币层次的划分对于考察市场均衡,进行宏观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不同流通性的货币层次对经济活动的影响程度不同,中央银行调控货币流通量时就不能同样对待,应选择流通性强,与经济活动最为密切的层次作为重点,从而便于进行宏观经济运行监测和货币政策的实施,同时,中央银行对不同货币层次的监测和控制,也促使各种金融机构作出相应的反应。第一章资本及其循环和周转1、名词解释84
资本①资本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②资本是一种运动,不是物体,它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③资本是一个历史的范畴。生产成本①就是为生产商品和实现资本的价值增殖而发生的资本耗费。②生产成本的范畴对于企业经营具有重要意义:⑴生产成本构成了企业产品出售价格的最低界限,也是衡量企业盈亏的界限,对于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有重要影响。⑵生产成本是企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体现。⑶生产成本也影响着企业持续发展的潜力。⑷此外,生产成本的回收状况,也关系到企业对原有正常生产规模的维持能力。利润①是商品价值扣除生产成本后的余额。②利润是剩余价值的一种转化形式,如果把价值增值额与全部预付资本比较,即看作是大于预付资本的增值额,则是利润。利润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③利润概念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利润率①是指利润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又称资本利润率。②用公式表示为:利润额=利润率/全部预付资本*100%③决定和影响利润率高低的因素有:劳动的因素、资本的因素、市场的因素。④利润率客观反应资本的增殖程度。资本积聚①资本积累引起了资本积聚。②资本积聚是指单个资本依靠自身的积累来使实际资本在价值形态和生产要素形态上实现量的扩大。③资本积累是资本积聚的前提和基础,资本积聚则能通过资本规模的扩大来增强资本积累的能力。资本集中①是指把若干个已有的、规模相对较小的资本合并重组为规模较大的资本。84
②资本集中的主要途径有:并购、联合和发行股票债券等。资本经营①是指资本产权的主体以价值形态的资本为经营对象,通过调整、交易、优化重组等方式,以实现资本价值量的保值增殖的一系列市场行为。②资本经营的区别特点:(1)内容和对象差异。(2)方式差异。(3)市场差异。(4)收益和风险差异。③资本经营的方式:(1)利用证券市场或其它形式的产权市场进行资本的收购、购并、托管、租赁等,包括投资性买进卖出股权等形式。(2)利用金融市场进行投机性交易。(3)对资本存量或所积累的资产增量进行调整,用以改变资本的使用价值的物质形态,以改变投资规模、方向与结构。(4)无形资产经营。风险投资(重点)①风险资本的运营即风险投资,是资本经营的一种特殊类型。风险投资就是将资本投向蕴含高风险、高收益和高成长可能性的中小型高技术企业或项目,并以一定方式介入该企业或项目的管理和运行,在取得成功后既获得资本的高额增殖又实现资本回收的投资行为。用于风险投资的资本通常是通过一定机构和方式向社会各类机构和个人筹集,因而风险投资也是融资行为和投资行为的结合。经营风险资本的机构和个人就是风险投资者。②与一般的资本经营相比,风险投资的主要特点是:⑴投资对象是高技术,新兴产业的企业或项目,因而是一种具有创新效益的资本。⑵追求未来高额资本收益并主动承担高风险。⑶在投资的同时往往也参与管理或提供辅导、咨询等服务,目的是降低投资的风险。⑷具有资本主动退出的要求和机制。资本循环①指产业资本从其最初的形态即货币资本形态出发,依次经过购买、生产和售卖等阶段,并相应变换资本的职能形态,然后又回到原来的出发点,这一过程就是产业资本的循环。②资本循环的目的是实现价值增殖。③产业资本的循环公式为:G—W(Pm、A)…P…W’—G’。G—W(Pm、A)…P…W’—G’﹣G—W(Pm、A)…P…W’—G’﹣G—W(Pm、A)…P…W’—G’(其中G代表资本的货币形态,A代表劳动力要素,Pm代表生产资料,W代表商品形态,P…代表生产过程,W’代表包含剩余价值的产成品)从G到G’观察货币资本循环,从P到P观察生产资本循环,从W’到W’观察商品资本循环。资本周转84
①资本连续不断、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就叫做资本周转。②资本周转的重点在于周转速度,而资本循环的重点在于实现条件。固定资本①是指以厂房、机器设备、生产工具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那部分生产资本。这部分资本在使用价值形态上全部投入了生产过程,并可以较长期的在多个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它们的价值是根据其使用价值的逐渐损耗一部分一部分的逐次转移到所生产的产品中去,并随着商品的出售以货币形式逐渐回收。直到使用寿命结束,其价值才全部转移完毕。②固定资本的比重越大,全部资本的周转速度越慢,反之越快。③是价值的转移方式。流动资本是指以燃料、原料以及动力、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形式存在的以及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其特点是在生产过程中价值的一次性转移和在流通过程中价值的一次性回收。折旧①折旧是实现固定资本更新的基本途径,是固定资本价值周转所采取的特殊形式。②折旧就是指对固定资本价值转移量的计算以及从商品销售中逐步提取和回收这部分价值的方式。③折旧率低,表明固定资本使用年限长,它可以降低分摊到每一产品上的固定资本费用,但会减慢固定资本的周转速度,不利于及时采用新技术和减少无形损耗。折旧率高则正好相反。1、概述资本的一般特点和主要形态。1)资本的定义:①资本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②资本是一种运动,不是物体,它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③资本是一个历史的范畴。2)资本的一般特点:①增殖性。不断地和无限地追求自身的价值增殖,是资本区别于一般货币的根本特征。②运动性。资本只有在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相统一的运动过程中才可能增殖。资本运动速度的快慢反映了资本增殖能力的强弱和形成一定时期内资本增殖量的多少。③返还性。投资者在开始投入资本的时候,就蓄意要回收它。①风险性。资本具有收益和风险并存的特点。一般情况下,收益越大,风险也可能越大。3)资本的主要形态:84
①货币资本形态。即以货币形态表现的资本,它是资本最一般和初始的形态。在资本的运动过程中,货币资本主要存在于资本的购买阶段,用于购买其他生产要素。②实物资本形态。是以物质形态表现的资本,包括投入商品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一切物的要素和待售的产出品,也称物质资本。③无形资产形态。是指市场主体所占有和使用的以知识形态存在的特有经济资源。它可以较长期的为该主体提供一定的特殊权利,或有助于该主体取得一定的收益,通常包括: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和版权等。④虚拟资本形态。是指能定期带来收入的,以有价证券形式表现的资本。1、谈谈资本经营的特点及主要的资本经营方式。(重点)1)资本经营的定义:资本经营就是资本产权的主体以价值形态的资本为经营对象,通过调整、交易、优化重组等方式,来实现资本价值量的保值增殖的一系列市场行为。2)资本经营的特点:①内容和对象的特点。资本经营一般不注重资本的物质内容,而主要着眼于价值化、证券化的资本。②经营方式的特点。资本经营主要通过各种形式的资本的结构调整、资本置换、资本交易、资本扩张与收缩等方式来优化资本。③市场的特点。资本经营除企业内部的资本结构调整外,主要依托资本市场、产权市场来开展企业并购、股权转让和长期融资,此外也涉及外汇、期货、黄金市场的交易行为。④资本经营的收益和风险都比较大。⑤资本经营更多的依赖产权主体的明确、要素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和产权市场的存在,还要有一批有运筹资本能力的、敢于冒险也善于避险的、有创新精神和活力的资本经营者。3)主要的资本经营方式:①利用证券市场或其他形式的产权交易市场进行资产的收购、出售、购并、托管和租赁等。包括投资性买进和卖出股权等形式。②利用金融市场进行投机性交易。通过低买高卖赚取差价,或通过投机性交易提高公司股票市值。③对资产存量或增量进行调整,用以改变资本使用价值的物质形态,从而改变投资的规模、方向和结构。在这点上体现了资本经营与商品、市场的经营的直接结合。④无形资产的经营。无形资产的所有者可以通过协议转让、拍卖所有权或使用权,或运用特许经营等方式转让使用权,来实现无形资产的价值增殖。⑤风险投资。是资本经营的一种特殊类型。风险投资就是将资本投向蕴含高风险、高收益和高成长可能性的中小型高技术企业或项目,并以一定方式介入该企业或项目的管理和运行,在取得成功后既获得资本的高额增殖又实现资本回收的投资行为。84
1、试分析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条件和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1资本循环正常进行的条件:(2005年考过,不用看了!)1)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同时并存。全部产业资本必须按一定比例分为相应的三个部分,使他们同时并存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这三个只能形式上,各自执行其相应的职能。否则,就不能做到三种循环形式的相互交错和相互衔接,资本的循环运动就会发生停顿。2)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的循环在时间上的相互继起。三种职能形式的资本在循环中必须各自相继的经历三个阶段并相应转换为其他职能形式,最后又回到原来的出发点;并且各自的职能形式的转换过程能够前后衔接、相互更替;而且还要求三种职能形式的相互转换在时间上能够前后紧密的衔接。产业资本的三种资本职能形式在循环中的并存及其相互继起,是互为条件、互相制约的。并存是继起得以形成的前提,没有并存,就不可能有不同职能形式各自的循环,也就不存在它们之间的相互继起;继起是并存得以维持的保证,没有继起,资本职能形式的转换到了某一阶段就停滞下来,不同职能形式的并存就不会存在下去。2影响资本周转的因素:研究资本周转的重点在于资本的周转速度(00名解,2分),从这个角度来说,影响资本周转的主要因素有:①资本的周转时间,指预付资本以一定的形式为起点,到它带着利润以同样的形式返回出发点所耗费的时间,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资本生产时间包括:(1)劳动时间(2)劳动过程的正常中断时间(3)生产要素的储蓄时间。资本流通时间包括(1)购买时间(2)售卖时间。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反映了资本周转的速度,资本周转依次所需时间越长,资本的周转速度越慢,资本周转时间的影响可以用公式表示为:n=U/u,其中n代表资本周转次数,U表示年,u表示一定资本量周转一次的时间;因此,资本的周转速度和周转次数成正比,和周转时间成反比。②生产资本的构成,即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率,固定资本的比重越大,周转速度越慢;流动资本的比重越大,周转速度越快;③预付资本的总周转,指包括固定资本、流动资本在内的预付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的平均周转速度,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公式为: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固定资本年周转价值总额+流动资本年周转价值总额)/预付资本总量由此可见,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不仅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各自所占的比重有关,而且也和固定资本、流动资本各自的周转速度有关,在实践中,提高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以便带动资本的总周转速度,是企业经营管理中受到很大重视的问题。第一章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市场实现1、名词解释84
单个资本(不重要)①指各自独立地发挥资本职能的资本,实现价值增殖。②各单个资本都是社会资本的有机组成部分,单个资本的增殖与风险受社会资本的构成及社会资本运动的质量所制约。社会资本(重要)①以社会分工和市场交换为条件,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全社会各单个资本的总和,又称为社会总资本。②社会资本的构成具有广泛性和系统性。1)广泛性是指社会资本所包含的单个资本,不仅有投资在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资本,也有投在消费资料生产部门的资本;不仅有投在物质生产领域的资本,也有投在服务业的资本。2)系统性是指构成社会资本这个有机整体的各产业及产业内部各部门的资本投放都必须符合一定的客观比例;而且投在各部门和产业的资本,其各自运行也必须互相配合。③社会资本的整体功能不等于组成社会资本的各部分资本的简单算术和,社会资本的内部构成状况决定了其整体的功能是大于还是小于部分之和。两大部类社会总产品在物质形态上,根据其最终用途,区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相应地,马克思把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Ⅰ)是由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产领域;第二部类(Ⅱ)是由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活消费领域。三次产业①是按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的历史发展序列和社会分工的发展过程来划分的,它同时也反映了社会生产的历史阶段和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②按照三次产业的分类,第一产业主要指农业,包括直接以自然物为劳动对象的农、林、牧、渔等行业;第二产业主要指工业,包括制造业、建筑业等在内的对初级产品进行加工的行业;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如商贸、旅游、金融保险、科技教育、医疗卫生等;③三次产业分类法的优点是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卖方市场①指因产品短缺而供不应求的市场形势,此时卖方在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市场竞争主要表现为买者之间的竞争;②卖方市场中价格趋于上涨。买方市场①指产品供大于求的市场形势,此时买方在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市场竞争主要表现为卖方之间的竞争;84
②买方市场中价格通常趋于下降。③供给略大于需求的买方市场最理想,买方市场是市场经济中的一般市场状况。1、怎样认识社会资本运动与单个资本运动的联系和区别?1)社会资本运动和单个资本运动的定义:①单个资本运动是指单个资本经过循环过程和流通过程,依次变换不同的资本形态,独立进行循环和周转,实现着单个资本的再生产。②社会资本运动是指互为条件、互为前提的单个资本运动的总和。2)社会资本运动和单个资本运动的联系:社会资本运动是单个资本运动的有机组合,单个资本运动是社会资本运动的组成因子。①从运动过程看,二者都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②从运动形式看,在循环过程中都需要经过三个阶段,相应地采取三种职能形式;③从运动目的看,都是为了实现价值增殖。3)社会资本运动和单个资本运动的区别:①单个资本运动只涉及生产消费,社会资本运动不但包括生产消费,而且包括生活消费;②单个资本运动只涉及媒介生产消费的资本流通,社会资本运动不仅包括媒介生产消费的资本流通,而且包括媒介个人消费的一般商品流通;③单个资本运动只涉及预付资本的运动,社会资本运动不仅包括预付资本的运动,而且包括剩余价值的运动。2、怎样认识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研究社会再生产,一方面要考察社会总产出的各个部分如何从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即实现价值补偿,另一方面要考察社会总产出的各个部分在转化为货币资本形式之后,又如何再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产品和服务,即实现物质补偿的问题。社会总产出的实现问题(市场实现)是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包括价值补偿和食物替换,这是因为:首先,社会资本再生产反映了资本的现实运动,资本从商品形式向货币形式的转化(价值补偿过程),是资本运动之“惊险的跳跃”。它表明既有生产过程是否能顺利完成,也同时表明下一个生产过程能否正常开始;其次,社会再生产的进行,不仅要求生产中所消耗的资本在价值上得到补偿,而且要求资本价值所反映的实际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得到实物的替换,也就是使用价值的替换问题,这种替换不仅要在总量上得到满足,而且要在结构上也得到满足。(未按教材更改)所以,社会总产出的实现包括了价值补偿和使用价值替换,也包括了总量补偿和结构性的补偿,所有这些补偿和替换过程就是社会总产出在价值和使用价值形态上都得到实现的过程,它是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84
1、试解释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及两大部类产出各自的平衡关系如何才能成立。1)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定义简单再生产是指社会剩余产品是用于消费而不是用于积累的,生产再维持原来的规模上重复进行。扩大再生产是指社会生产再社会总资本循环运动中不断扩大规模,它可以通过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或生产要素产出效率的提高或二者同时发生而得以实现。2)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及两大部类产出的平衡关系:P90①基本实现条件:,即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加剩余价值,应等于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第一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即第一部类的所生产的生产资料价值的总和,应等于两个部类不变资本价值的总和。第二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即第二部类每年生产的消费资料总价值,应等于两大部类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的总和。2)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及两大部类产出的平衡关系:(00年简答,10分,扩大再生产的两个前提条件)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即第一部类为第二部类提供的生产资料同第二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以及第二部类提供给第一部类的消费资料同第一部类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第一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第二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扩大再生产的两个前提条件:,其中为剩余价值中资本所有者的消费量。设剩余价值中用于积累的部分按一定的比例分为追加的不变资本和追加的可变资本。3)两大部类产出各自的平衡关系的实现过程:简单或扩大再生产条件下两大部类之间的产出交换包括三个方面:(1)在第一部类内通过交换而实现:简单在生产IC,扩大再生产I(C+⊿C)。(2)在第二部类内通过交换而实现:简单再生产:II(V+m),扩大再生产II(V+⊿V+m/x)。(3)两大部类之间互换,使第一部类的消费需求得到补偿,第二部类的生产消费得到交换。简单再生产I(V+m)和IIC,扩大再生产I(V+⊿V+m/x)和II(C+⊿C)。2、结合实际,分析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的特点。1)卖方市场的含义:84
①指因产品短缺而供不应求的市场形势,此时卖方在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市场竞争主要表现为买者之间的竞争;②卖方市场中价格趋于上涨。2)买方市场的含义:①指产品供大于求的市场形势,此时买方在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市场竞争主要表现为卖方之间的竞争;②买方市场中价格通常趋于下降。③供给略大于需求的买方市场最理想,买方市场是市场经济中的一般市场状况。3)卖方市场的特点:在卖方市场中,消费者主权的行使是比较困难的,企业也往往缺乏研究市场需求,改进技术和经营管理的动力,社会缺乏活跃的微观经济基础。4)买方市场的特点:在买方市场中,消费者的地位上升,市场对企业的约束力加强,市场需求对生产的导向作用明显,企业的竞争意识强烈,创新较为频繁,资源配置趋于优化,微观经济的活跃会带来宏观经济的繁荣。因此一定的买方市场形势是优于卖方市场形势的。但是,若供给过多的超越了现实的需求,买方市场的正面作用也会走向反面:大量产品积压造成社会劳动的浪费,微观和宏观效益下降,失业率上升,即期需求会趋于消极,发生信用危机的可能性会增大。第一章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1、名词解释商业信用①是指以赊帐方式出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时买卖双方之间相互提供的信用。商业信用是最早出现的信用形式,直接为生产服务。②以这种方式买卖商品,在商品转手时,买方不立即支付现金,而是承诺在一定时期后再支付。这样,双方形成了一种债务关系,卖方是债权人,买方是债务人。卖方所提供的商业信用相当于把一笔资本贷给对方,因而买方要支付利息。赊销的商品价格一般要高于现金买卖的商品价格,其差额就形成了赊购者向赊销者支付的利息。③商业信用具有以下特点:⑴商业信用是商品生产者之间以商品形态提供的信用,贷出的资本就是待实现的商品资本;⑵商业信用主要是职能资本在商品买卖中相互提供的信用;⑶商业信用的发展程度直接依存于商品生产和流通的状况。④商业信用是银行信用乃至整个信用体系的基础。84
银行信用①是指银行以存款、放款等形式提供的以货币形式为主的信用。②银行信用是适应产业资本循环周转和再生产运动的需要而产生的。银行通过借贷关系,将再生产中游离出来的闲置货币资本和社会上的闲置资本集中起来,再把它们贷给需要货币资本的企业。③银行信用具有以下特点:⑴银行信用的实质是银行作为中介使货币资本所有者通过银行和职能资本之间发生的信用关系;⑵银行信用的对象是货币资本;⑶银行信用有可能突破商业信用的局限性,扩大信用的规模和范围。④银行信用在信用体系中占主导地位。国家信用①是指国家借助举债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的一种信用形式;②国家在这种信用关系中处于债务人的地位;③国家信用在国内的基本形式是国债,它通常以发行公债券和国库券的形式来实现;④只要政权稳定,国家信用的信用度就是最高的。消费信用①是指工商企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提供的信用。②消费信用的方式主要有赊账、分期付款和发放消费信贷等等。③赊账是利用结账信用卡,凭信用卡先购后支付。分期付款是消费者购买商品后,先支付部分现款,然后根据签订的合同,分期加息支付余下的贷款;在货款未付清前,商品所有权属于卖者;分期付款多用于耐用消费品的交易。如果说赊账和分期付款属于商业信用的范畴,那么发放消费信贷则属于银行信用的范畴。根据接受贷款对象的不同可以将信贷分成两类:一是买方信贷,银行直接对商品消费者发放贷款;二是卖方信贷,由银行凭分期付款单据作为抵押,对销售商品的企业发放贷款。消费信贷是推销商品、扩大销路、刺激需求的手段。④消费信用是工商企业、银行或其它信用机构向缺乏货币购买力的消费者提供贷款的活动。股份有限公司指公司股东的责任仅以所认缴的股票面额为限的公司,这种公司的主要特征是:①公司的全部资本划分为等额股份,且股票可以在社会上公开出售;②公司的股份可以自由转让,但不能退股;84
③股东个人的财产与公司的财产相分离,股东凭股票分享公司的收益,但对公司负债只负有限责任,即以股票面值为限。④公司破产清算时,公司债权人可以对公司的资产提出要求,而无权直接向股东起诉,公司以本身的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负责。实体资本是本身具有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挥实际作用的资本。实体资本与虚拟资本存在对立统一的关系。虚拟资本①是指能定期带来收入的,以有价证券形式表现的资本。是一种资本商品,具备资本和商品的性质。②虚拟资本主要有两种形式:⑴信用形式上的虚拟资本。主要有期票、汇票、银行券、国家债券等,同一笔货币被反复使用便产生虚拟资本;⑵收入资本化形式上产生的虚拟资本。主要由股票、债券构成,以资本所有权证书的形式进入流通,同一张所有权证书或债权凭证反复交易就形成纯粹的虚拟资本。③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股指期货、外汇期货等则是由股票、外汇交易衍生出来的,可以说是虚拟资本的进一步衍生。④虚拟资本是信用制度发展的结果。实体经济指农业、工业交通运输、商贸物流、建筑业、服务业等提供方式在商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虚拟经济①虚拟经济是市场经济中信用制度与资本证券化的产物,是源于实体经济又相对独立于实体经济的虚拟资本的活动。②虚拟资本是信用制度和资本证券化的产物,但各种信用工具和证券化的资本形式并不必然是虚拟经济。③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泡沫经济①是指虚拟资本及其衍生出的虚拟经济的过度发展导致的投资过度的经济现象。②泡沫经济的主要表现有:表现形式:一种或一系列资产在经历了连续涨价之后市场价格远远高于实际价值的一种经济现象。表现领域:房地产、股票等。⑴在利息率偏低的刺激下,企业有高负债投资的冲动。但高负债的投资若没有回报,不能回流,就会产生泡沫经济。(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泡沫经济)84
(2)股市、房地产市场和外汇市场上的过度投机。(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3)2000年初,纳斯达克市场上高科技股价格猛跌所表现的IT产业的泡沫经济。④泡沫经济的危害是,其发展和破灭会对经济产生灾难性影响。使国民经济总量虚假增长、结构扭曲。1、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1)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的定义:(也可以按照上面的名词解释多写一点!)①商业信用是指以赊账方式出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时买卖双方之间相互提供的信用。商业信用是最早出现的信用形式,直接为生产服务。②银行信用是指银行以存款、放款等形式提供的以货币形式为主的信用。2)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联系:P101商业信用的发展是银行信用产生的基础,具体表现在两方面:①商业信用工具需要银行信用工具来替代;②银行信用的产生是克服商业信用局限性的需要。3)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区别:P99(各自特点)①商业信用是商品生产者之间以商品形态提供的信用,贷出的资本就是待实现的商品资本;而银行信用的实质是银行作为中介使货币资本所有者通过银行和职能资本之间发生的信用关系,银行能把社会上各种闲置资本集中起来,银行信用不受个别资本的数量和周转的限制;②商业信用主要是职能资本在商品买卖中相互提供的信用,商业信用的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职能资本;而银行信用的对象是货币资本,银行信用对企业来说,属于间接融资;③商业信用的发展程度直接依存于商品生产和流通的状况,在再生产周期的繁荣或高涨阶段,以商业信用方式出售的商品也多;相反,在危机阶段,商业信用也相应陷入萎缩状况;而银行信用可以突破商业信用的局限性,扩大信用的规模和范围,一方面,银行信用不受个别资本数量和周转的限制,另一方面,银行信用也不受商品流转方向的限制。2、论述信用制度与虚拟资本的关系。1)虚拟资本的含义:①是指能定期带来收入的,以有价证券形式表现的资本。②虚拟资本主要有两种形式:⑴信用形式上的虚拟资本。主要有期票、汇票、银行券、国家债券等,同一笔货币被反复使用便产生虚拟资本;⑵收入资本化形式上产生的虚拟资本。主要由股票、债券构成,以资本所有权证书的形式进入流通,同一张所有权证书或债权凭证反复交易就形成纯粹的虚拟资本。84
③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股指期货、外汇期货等则是由股票、外汇交易衍生出来的,可以说是虚拟资本的进一步衍生。2)信用制度对虚拟资本的影响——虚拟资本是信用制度发展的结果:①在高度发达的信用制度基础上逐步发展的货币虚拟化是虚拟资本产生的前提;②借贷资本信用关系是虚拟资本产生的根据。股票,债券等资本所有权证书,可以获得定期收入,并且可以在证券市场自由买卖,实现价值增殖,也逐渐被视为可以独立的获取收入,成为具有不同于现实资本存在形式的虚拟资本;③社会信用制度的逐步完善是虚拟资本产生的基础。股票,债券的成功发行并从购买者手中获得现实的资本,并投入生产经营过程依托于庞大的信用体系,特别是离不开银行信用的参与。3)虚拟资本也对信用制度,特别是银行信用产生了越来越深刻的影响:①银行资本本身的虚拟化。随着有价证券独立运动的发展以及有价证券高收益的性质,银行在发放贷款时逐渐同意债务人用有价证券来担保获得贷款。这使银行资本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现金(银行券),二是有价证券。银行资本的虚拟化不仅表现为发放贷款时作为担保手段吸纳的股票、债券等,还有相当部分是银行作为一项投资直接购入的企业股票、债券;②虚拟资本还导致大量金融衍生品的产生和发展。金融衍生品指以货币、外汇、股票、债券等传统金融工具为基础衍生出来的,作为买卖对象的金融商品。如利率期货,股票指数期货和股票期权等。这些金融衍生品具有双重的虚拟性:一方面是实物资产价值在传统金融工具上的虚拟,如股票,债券等;另一方面是已虚拟的传统金融工具对金融衍生证券的进一步虚拟。衍生证券的利润已经与实业投资没有什么关系,而是源于衍生证券市场上的利润再分配。1、说明虚拟资本与实体资本的区别和联系。1)虚拟资本和实体资本的含义:①虚拟资本的含义:是指能定期带来收入的,以有价证券形式表现的资本。②实体资本的含义:是与虚拟资本相对应的资本,直接以商品资本,生产资本或货币资本的形式参与生产和流通过程并发生价值增殖。2)虚拟资本与实体资本的联系:①虚拟资本的存在和运动要以它所表现的实体资本为基础:⑴实体资本的运动状况决定虚拟资本的运行状况,证券发行者的生产经营状况决定着证券投资者的收益;⑵实体资本运用的规模影响着虚拟资本发行的规模,社会再生产规模决定着证券投资规模;⑶实体资本的循环周期影响虚拟资本的周期波动。②虚拟资本对实体资本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制约作用:⑴虚拟资本和现实货币资本都是实体资本循环运动的起点,从而影响实体资本运用的过程和规模;84
⑵虚拟资本的流向影响着实体资本的分配比例和结构;⑶虚拟资本扩大了实体资本的活动范围。3)虚拟资本与实体资本的区别:虚拟资本虽然是实体资本的价值表现和纸质副本,但其价格却不是由实体资本的价值决定的,而是由预期收入和平均利息率决定的。这样一来,虚拟资本的价格变动就会与实体资本的价值变动相背离,其价值不随实体资本价值的变动而变动,呈现出相对独立的运动。虚拟资本价格运动的特点是:①虚拟资本价格与预期收益大小和预期收益的可靠程度成正比;②在预期收益率一定的情况下,利息率按相反方向调节虚拟资本价格;③虚拟资本价格的涨跌与证券市场的供求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1、论述虚拟经济的正、负效应。1)虚拟经济的定义:①虚拟经济是市场经济中信用制度与资本证券化的产物,是源于实体经济又相对独立于实体经济的虚拟资本的活动;②虚拟资本是信用制度和资本证券化的产物,但各种信用工具和证券化的资本形式并不必然是虚拟经济;③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2)虚拟经济的正效应:它的发展在总体上可以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具体表现在:①虚拟经济的发展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融资工具;②虚拟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实体经济存量的重组和结构调整;③虚拟经济的发展可以降低实体经济中的投资风险;④由于虚拟经济的金融资产在企业和居民的资产组合中会占越来越大的比重,虚拟经济的市场状况会产生明显的财富效应。虚拟经济正效应的发挥是建立在健全的市场制度和信用关系的基础上的。正确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的关键是健全市场制度和信用体系,要使虚拟经济的市场具有自动调节虚拟经济规模的功能。3)虚拟经济的负效应:集中表现在因投机过度而引发的泡沫经济上。①泡沫经济是虚拟资本及其衍生出的虚拟经济的副产品,如果调控不力,就可能对经济产生灾难性影响;②培育理性的市场主体是防止泡沫经济的微观基础,因而也是发展虚拟经济的必然要求;③防止泡沫经济,还需要建立严格的虚拟经济发展法规和政策。84
第一章竞争与垄断1、名词解释资本集中①就是个别资本结合形成更大的资本。②资本集中是竞争的结果,又因为科技进步和信用制度的完善而不断得到强化。垄断指少数企业凭借其控制的巨额资本、足够的生产经营规模和市场份额,通过协定、同盟、联合参股等方法,操纵或控制一个或几个部门的商品生产和流通,以获取高额利润。卡特尔①同类商品的企业在划分销售市场,规定商品产量,规定价格达成的协议,形成一个初级的垄断组织。②它受协议约束,但在生产、经营、销售、法律上独立。自然垄断①一般指城市供水、煤气、电力等产业部门中,由一家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比由两家以上企业共同提供产品、服务成本更低的情形。②它决定着某些行业由一家企业垄断经营的合理性,并由政府的市场准入管制加以保障。完全竞争①又称为纯粹竞争,是指一种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②完全竞争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⑴市场上有许多的竞争者和消费者。他们都是市场上既定价格的服从者,而不是决定者。⑵不存在产品差别。⑶各种生产资源都可以完全自由流动而不受任何限制。⑷市场信息是畅通的。⑸不存在外部性。完全垄断①是指某个产业上,卖方只有一家企业企业,其产品没有替代品,新企业进入为不可能的市场结构。②完全垄断形成的原因是进入障碍。⑴关键性资源为一家企业所拥有。⑵政府给与一个人或一个企业排他性生产某种产品的权利。⑶自然垄断。③完全垄断除了仍存在某些公共事业中的自然垄断外,越来越成为关于市场结构的一种纯粹理论假说。寡头垄断①是指由提供相似或相同产品的少数几家企业组成的市场结构。②寡头垄断的形成是竞争的必然结果。也是某些产业部门的技术经济特点使然,是客观的经济现象。84
③形成原因:⑴长期竞争导致某些产业部门只有少数企业存续而绝大多数企业退出的结果,必然形成寡头垄断的格局。⑵产业技术特点决定了某些产业部门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具有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效果,导致该产业部门由少数大企业进行大规模生产经营的合理性。⑶寡头垄断也是产业内的企业子需求约束下自觉调节供给与需求矛盾的结果。垄断竞争①是一种介于垄断和竞争的之间、既具有某种竞争的特点、又具有某些垄断特征的市场结构。②特征:⑴产业内的企业数量多。⑵存在产品差别。产品差别是垄断竞争的最主要原因。⑶企业可以不受任何限制进入或退出一个产业。③在垄断竞争条件下,如何扩大产品差别,维护产品差别,是企业竞争的重要手段。产品差别①指同类产品由买方的偏好而形成的具有不完全替代关系的状态。②造成产品差别的原因主要有:⑴产品的物理差异;质量、性能、结构、设计等方面存在差异。⑵买方知识的差异,如不了解质量,只看外观;⑶买方的主观差异,如广告宣传造成的对商品品牌的偏好;⑷服务方面的差异;⑸特殊销售活动;⑺销售地理位置的差异。在多种因素中,企业研究与开发、销售活动是最基本的原因。③在垄断竞争条件下,扩大和维护产品差别是企业间竞争的重要手段。过度竞争①是企业数量多、非集中的竞争性产业中常见的现象。②判断一个产业呈现过度竞争状态的标准主要是两条:⑴企业过度进入该产业;⑵该产业中过度进入的企业长期不能从该产业中退出,造成该产业生产能力的较多闲置或产品的大量积压。③过度竞争会对资源配置产生一系列消极的影响,1、难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2、阻碍价格机制正常作用。3、加大竞争成本、损害创新能力。有效竞争就是既有利于维护竞争,又有利于发挥规模经济作用的竞争格局,其具体含义可以概括为:84
①从短期看,如果现实的市场背离了完全竞争的某个条件,那么最好在其他条件下也有所背离,这样的竞争才是有效的;②从长期来看,存在潜在竞争和替代品竞争的产业或市场,就是有效竞争的产业或市场;③工业生产经营的多样化也具有竞争的性质。1、论竞争与资本集中的关系。1)资本集中的含义:①是指把若干个已有的、规模相对较小的资本合并重组为规模较大的资本;②资本集中的主要途径有:并购、联合和发行股票债券等。2)资本集中是竞争的结果:①同一部门中不同企业之间的竞争引起了资本集中竞争的分化作用使某些优势企业发展壮大,而弱势企业缩小破产,客观上造成了资本向优势企业的集中。②不同部门之间企业的竞争也在引起和扩大资本集中由于现实中的进入和退出某个部门都是有障碍的,为了超越进入壁垒,弱化退出壁垒,减少沉没成本,不同部门企业争夺有利投资领域的竞争越来越主要采取建立企业集团、实现跨行业多角化经营的方式来实现,从而导致巨型企业或企业集团的出现,直接推动了资本集中。3)资本集中是竞争的结果,又因为科技进步和信用制度的完善而不断得到强化:①竞争引起的资本集中具有了越来越充分的技术基础⑴机器大工业体系建立后,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为资本向先进技术企业的集中创造了基本条件。⑵第二次工业革命和二战后的新科技革命呼唤出了一系列需要采取大规模生产方式的新兴产业部门,如汽车,钢铁,电子等,规模经济效应是这类产业的生命。②信用和股份公司是资本集中得以加速的杠杆(03年辨析,4分)03辨析:资本主义信用制度是促进资本集中的强有力杠杆。随着信用制度的发展,股份公司逐渐成为现代企业最重要的资本组织形式。在股份公司制度下,一方面企业可以利用社会信用关系,通过发行股票方式把中小资本和其他分散的社会资本集中起来,进行巨额投资活动或组建大型企业,直接加速了资本集中;另一方面,股份公司制度也为企业间的兼并和合并提供了最简便的形式,为资本集中创造了便利条件。2、谈谈垄断的各种类型及成因。1)垄断的定义2)垄断的类型:P12084
①按照垄断主体存在的不同领域,可以把垄断区分为经济垄断和行政垄断(如地方保护主义)。其中经济垄断有以下4种:⑴自然垄断,一般指城市供水、煤气、电力等产业部门中,由一家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比由两家以上企业共同提供产品、服务成本更低的情形,它决定着某些行业由一家企业垄断经营的合理性,并由政府的市场准入管制加以保障;⑵技术垄断,指经济主体对技术专利的排他性占有和使用的权利;⑶市场垄断,指少数企业或组织排他性的控制要素和产品市场;⑷由产品差别引起的垄断,指由于企业生产的同类产品的差别化,而在事实上形成排他性的生产、经营,如品牌效应。②按照垄断行为来划分至少有以下3种:⑴价格垄断行为,如垄断高价或低价;⑵非价格垄断行为,如广告,研发,销售,售后;⑶组织垄断行为,如购并。2)垄断的成因:P119竞争引起的生产和资本集中为垄断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与必要性:①生产集中使垄断成为可能由于社会生产越来越集中到少数大企业手中,在一个产业部门中,少数大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已经占据了绝对优势的份额,这使得少数大企业有可能超越单个企业组织的局限,在一个产业或若干个相关产业部门之间进行更高层次组织协调。②生产集中也使垄断具有必要性和必然性:(02年简答,6分)02简答:为什么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引起垄断?⑴生产集中使企业规模扩大,大企业的生产能力迅速膨胀。而在一定时期的特定市场上需求总是有限的。如果企业仍遵循自由竞争的规律各自开足马力进行生产,势必导致生产过剩,利润减少,也造成资源的损失与浪费。为了保持与扩大利润,大企业间有必要结成垄断组织,瓜分市场份额,以调节生产;⑵生产集中使大企业规模巨大资本雄厚,产品及企业形象在公众中有一定地位,这对中小企业进入大企业的生产经营领域构成了较高的进入壁垒,自由竞争受到限制,逐步形成了少数大企业寡头垄断的格局;⑶少数大企业之间势均力敌,为了避免过度竞争造成两败俱伤的灾难性后果,必然寻求某种妥协,达成垄断协定。1、论垄断条件下竞争的基本形式。竞争引起垄断,但垄断的形成并不会完全消除竞争,而只是改变了竞争的集体目的和手段、形式和后果。1)垄断条件下竞争的基本形式有两种:一是垄断资本与非垄断资本的竞争;二是垄断资本之间的竞争。84
2)垄断资本与非垄断资本之间的竞争,是指垄断企业与部门内部及外部非垄断组织的中小企业之间发生的竞争关系。其手段主要有:①依靠进入壁垒排挤中小企业。进入壁垒包括多种形式,其中主要有:⑴由垄断企业的巨大规模形成的壁垒;⑵大垄断公司在产品差别、垂直联合、生产多角化等方面形成的壁垒;⑶由于垄断组织控制投入品而形成的壁垒;⑷由于庞大的销售费用形成的壁垒;⑸通过倾销手段而形成的壁垒。②通过转包等形式控制中小企业,在一定条件下,控制中小企业可能比排挤中小企业对垄断企业更为有利。③通过买方垄断掠夺中小企业,当一个市场中购买企业的集中达到较高程度,而出售原材料或投入品的又是众多分散的中小企业时,就会发生买方垄断。3)垄断资本之间的竞争主要在两个领域内展开:一是同一部门内部垄断企业之间的竞争;二是不同部门之间垄断企业的竞争。同一部门内部垄断企业之间竞争的主要形式有:①在价格协调的同时进行公开或隐蔽的价格竞争;②广泛的非价格竞争(主要形式)和市场外竞争:非价格竞争包括促销、质量和服务方面的竞争;市场外竞争只要是指争夺原料,人才,专利等生产要素的竞争。③改进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以降低成本。不同部门之间垄断资本的竞争主要发生在两个方面:①垄断企业在相关垄断部门之间的竞争,表现在纵向经济联系上,如一个垄断资本为另一个垄断资本提供原料;②垄断企业在非垄断部门内部的竞争,表现在部门内的剩余资金在其他投资领域的竞争。1、论过度竞争的资源配置缺陷。(1)定义及其判断标准①是企业数量多、非集中的竞争性产业中常见的现象。②判断一个产业呈现过度竞争状态的标准主要是两条:⑴企业过度进入该产业;⑵该产业中过度进入的企业长期不能从该产业中退出,造成该产业生产能力的较多闲置或产品的大量积压。(2)过度竞争会对资源配置产生一系列消极的影响:84
①过度竞争使生产者进入过密,高估或低估市场需求,难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②过度竞争阻碍了价格机制的正常作用。过度竞争对生产者来说必然是库存增加,或者说只有通过降价来减少库存,从而给生产者造成损失。③过度竞争会加大竞争成本,从而导致产业利润率过低,并损害了企业或产业的创新能力。过度竞争在资源配置中的缺陷表明,竞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积极作用是有条件的。1、论反垄断的作用与局限。1)反垄断政策通常通过立法(反垄断法)对垄断行为进行规范和制约,具有较强的约束力。具体内容有:①预防形成垄断市场结构的政策,包括保护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政策以及对企业合并的审查制度等;②对垄断性市场结构的事后调整政策,包括对垄断企业实行肢解、分立等;③禁止或限制企业间的共谋,卡特尔和不正当的价格歧视,对欺骗,行贿和压制竞争者的行为进行裁定等。2)反垄断的作用从西方发达国家的反垄断实践来看,反垄断政策和反垄断法的运用,对于限制垄断行为,克服垄断弊害,维护有效竞争发挥了重要作用,表现在:①对生产的过度集中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这种作用主要是通过对企业合并的某种限制实现的;②对企业间的勾结行为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使公开的垄断组织已不能合法存在。3)反垄断的局限从反垄断法的具体实施来看,并没有起到象法律条文界定的那样达到反垄断、保护、促进竞争的目的,也没有限制住资本集中的不断加强和垄断行为的扩张。这些法令在实施过程中,始终未能完全摆脱内容空泛,条文笼统,词义含混,可以被人随心所欲的加以解释的弊病。如在美国,①立法机构,不断采取修改条文、另立特别法、制定豁免条例等办法,使许多垄断组织得以逃避反垄断法的制约;②行政机构则通过司法部保护垄断组织,按照“三权分离”原则,司法部可以通过不起诉,使垄断组织得以逃避反垄断法的制裁;③法院对案件的判处,也可以利用法律条文的含糊不清,做出无罪的决定。因此,反垄断法事实上未能阻止垄断组织迅速膨胀及各种形式的企业勾结、联合的发展。而且,反垄断法的实施与否经常取决于政府的需要。资本主义经济84
第一章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生产1、名词解释资本原始积累①是指资本生产方式确立之前,通过暴力剥夺直接生产者,使生产资料与劳动者分离,生产资料和大量货币财富再资本家手中迅速积累的过程。②实质上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③这个过程一方面使社会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以及货币转化为资本,另一反面使直接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雇佣劳动制度①是指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雇佣劳动为其生产,并从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中获取剩余价值的制度。②雇用劳动制度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特征。③劳动者成为商品是雇佣劳动制度建立的前提。④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重新结合是在雇佣制度下实现的。劳动者和生产资料一样,是作为资本的生产要素存在的。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不但创造自己的工资收入,而且无偿的为资本家创造出利润。因此,雇佣劳动制度是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劳动成果的剥削制度。劳动力商品①劳动力商品是指作为商品买卖的劳动力;②劳动力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是劳动,价值由维持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包括三个部分:一是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这用于再生产劳动力;二是劳动者繁育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这用于延续劳动力供给;三是劳动力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这用于提高适合资本主义再生产需要的劳动力;③劳动力转化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④劳动力称为商品的两个基本条件:1、有人身自由;2、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剩余价值①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时间,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一部分是剩余劳动时间,用于无偿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②剩余价值就是雇佣工人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内支出的剩余劳动的凝结。③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就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剩余价值率84
为表明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成都,剩余价值率m’即剩余价值m和可变资本v的比率,有两种表示方式:①物化劳动表示法,剩余价值率等于剩余价值比可变资本,它表示雇佣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中,资本家和工人各占多少份额;m’=剩余价值/可变资本=m/v。②活劳动表示法,剩余价值率等于剩余劳动时间比必要劳动时间,它表明在工人的一个工作日的全部劳动时间中,有多大部分用于补偿劳动力的价值,多大部分用来无偿的给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m’=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不变资本①根据在剩余价值生产或价值增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可以把全部预付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②以生产资料的形式存在,它在生产过程中被消耗,生产出新产品,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所以叫不变资本。③通常以C表示。可变资本①根据在剩余价值生产或价值增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可以把全部预付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②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这部分资本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即价值增殖,所以叫可变资本。③通常以V表示。④可变资本是剩余价值的源泉。剩余价值规律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它的内容是: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和动机是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是不断扩大和加强对雇佣劳动的剥削。1、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是从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中产生的?后者的解体使前者的要素得到解放?”这是马克思在考察资本主义制度形成时提出的论点,包含两个含义:⑴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于封建社会内部。⑵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主义制度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⑴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于封建社会内部中世纪晚期西欧城市的兴起,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力的提高以及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使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逐渐解体,为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准备了必要的条件。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于日益发达商品经济中,小手工业生产者发生分化,一部分上升为最早的工业资本家,而大部分成为雇佣劳动者。84
⑵取代解放生产力资本原始积累是资本主义为生产方式奠定基础的变革的序幕。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工业革命不仅引起了生产技术的革新,使生产力获得了空前的巨大发展,开创了人类物质文明的新时代,而且引发了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并最终使资本主义制度得以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取代封建主义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规律的历史体现。1、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什么?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雇佣劳动制度,即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雇佣劳动者为其生产,并以雇佣者的剩余劳动中获取剩余价值的制度。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直接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的分离。②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雇佣劳动制度。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重新结合是在雇佣制度下实现的,劳动力除了自己的劳动力外一无所有,不得不将自己的劳动力出卖给资本家。与生产资料重新结合起来进行生产活动。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劳动者与生产资料一样,是作为资本的生产要素存在的。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劳动者不仅创造出自己的工资收入,而且无偿为资本家生产利润,因此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是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劳动成果的剥削制度。③资本主义作为一种剥削制度,其基础和历史上存在的其它制度一样,也是生产资料私有制。而使它相区别的特征是,雇佣劳动制度这样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方式。2、为什么说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只有劳动力成为商品,货币才能转化为资本,因为如果劳动力不是商品,货币就无法购买到劳动力,则即使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也无法让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结合,无法使货币成为资本。①劳动力商品的定义劳动力商品是指作为商品买卖的劳动力;劳动力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是劳动,价值由维持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②货币转化为资本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是在不断运动过程中谋求自身增殖的货币,货币转化为资本是为了使货币资本带来剩余价值,这正是资本总公式(G-W-G’)中价值量发生变化的原因。③关联一、资本家为了进行生产经营,需要掌握一定量的货币,以便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但是,货币本身并不是资本。资本流通公式,G(货币)-W(商品)-G’(更多货币),从形式上看,资本总公式通价值规律相矛盾,价值规律要求等价交换,但资本总公式表明,货币资本在流通过程中发生了增殖,就是资本总公式的矛盾。二、剩余价值既不能在流通中产生,又不能离开流通而产生,必须以流通过程为媒介,这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01年辨析,3分)84
三、价值增殖不会发生在G-W阶段货币上,因为价值量并没有增值,货币作为购买手段或支付手段,也不可能发生在W-G阶段,因为此时商品价值是既定的。则价值增殖必然发生在G-W阶段的商品上。四、货币所有者必须购买到某种特殊商品,这种商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通过对它的使用能创造比它本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这种特殊商品就是劳动力。因此,劳动力成为商品并为资本家所雇佣,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1、剩余价值是如何生产出来的?⑴定义剩余价值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部分,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⑵生产过程资本主义生产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商品生产,其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所以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①劳动过程在劳动过程中,资本家要工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和剩余价值的物质承担者,首先把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作为价值形成的过程来考察,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用具体劳动生产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并把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商品中去,同时,劳动者的劳动作为抽象劳动,又形成商品的新价值。②价值增殖过程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劳动力本身的价值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价值增殖的过程,就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新价值的形成过程。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两部分,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剩余劳动时间用于无偿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剩余价值就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时间的凝结,是物化的剩余劳动。2、剩余价值生产包括哪两种基本生产方法?剩余价值的生产包括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1)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长度而产生的剩余价值,而高劳动强度实际上等于变相延长了工作日。工作日的最高界限受到两个因素的限制:生理界限和道德界限。除此之外,工作日的长度还取决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力量对比。2)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资本家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剩余价值生产方法。它主要是通过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来降低劳动力的价值,从而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的。84
3)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作为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两种基本方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资本家对雇佣劳动的剥削来看,这两种方法是一致的。但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资本主义剥削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必须将工人的劳动时间绝对的延长到必要劳动时间以上,否则就不可能生产剩余价值。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则是以工作日已经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为基础的,由此来进一步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的延长剩余劳动时间。但它们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上起着不同的作用。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初期,由于生产工具没有重大变化,生产力发展比较缓慢,绝对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加重剥削的主要方法。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科学技术在生产中广泛应用,生产力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作用就日益突出了。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1、为什么说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经济规律?(重点)在一个社会经济形态的经济规律体系中起主导作用的经济规律,就是基本经济规律。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剩余价值规律,因为:1)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就是实现资本的价值增殖或者说生产剩余价值,资本家从事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的决定性动机,就是为了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动力。2)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资本主义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等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都是以获取剩余价值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的。表现在:①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是剩余价值的创造过程;②资本主义的流通过程是剩余价值生产的准备过程和剩余价值的实现过程;③资本主义的分配过程实质上是分割剩余价值的过程;④资本家的个人消费是消费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雇佣工人的个人消费是劳动力再生产过程,它是资本家剥削工人剩余劳动的必要条件。3剩余价值规律还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及其历史趋势,表现在:①资产阶级为了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总是设法进行技术创新,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和销售市场,从而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②正式由于资产阶级为了追求剩余价值,不断扩大和加强对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的剥削,从而不断激化和深化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而这种矛盾的发展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必然为更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的生产方式代替。第一章资本主义的分配1、名词解释工资84
①工资是与利润、利息、地租相并列的一种分配形式和分配范畴。②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③资本主义工资在现象上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是由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决定的,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④资本主义工资基本形式分为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平均利润①定义:是指各部门资本家按照平均利润率所获得的利润,不同部门资本家通过竞争重新瓜分剩余价值的结果。平均利润率实质是把社会总资本作为一个整体看待时得到的利润率,可以用公式表示为:平均利润率=剩余价值总额/社会总资本②反映:平均利润是预付资本和平均利润率的乘积,它的形成实际上是不同部门的资本家通过竞争重新瓜分剩余价值的结果。生产价格①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的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即商品不再是按照成本价格加剩余价值的价值出售,而是按照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的价格来出售了,这种由商品的生产成本和平均利润构成的价格就是生产价格;②生产价格用公式表示为:pp=K+p其中pp表示生产价格,K表示生产成本(=C+V),p表示平均利润;③生产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④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价格围绕生产价格pp上下波动。不是对价值规律的违背,只是价值规律起作用的形式发生了变化。一、虽然从个别部门来看,资本家阶级获得的平均利润总额与本部门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不一致。但从全社会来看,整个资本家阶级获得的利润总额与工人阶级所创造的剩余价值总额还是相等的。二、从个别部门来看,商品的生产价格同价值不一致,但从全社会来看,商品的生产价格总额也必然和价值总额相等。三,生产价格随商品价值的变动而变动,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了,生产价格就会降低,反之上升。⑤生产价格的形成是以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为前提的。利润率①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84
②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是同一剩余价值量用不同方法计算出来的另一种比率,剩余价值率揭示的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而利润率表示的是全部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利润率在量上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m’=m/v),它掩盖了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③利润率的公式为:。商业利润①定义:商业资本家经营商业所或的的利润。②形成过程:产业资本家把商品按照低于生产价格的价格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然后商业资本家再按照生产价格把商品卖给消费者,这种售价大于进价之差,就是商业资本家获得的商业利润;③本质:商业利润的本质是生产领域中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是由产业资本家转让给商业资本家的;④商业利润的确立受平均利润率的支配。⑤体现关系:商业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共同剥削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资本有机构成①含义资本的技术构成:从物质形态上看,资本是由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由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技术构成。资本的价值构成:从价值形式上看,资本由一定数量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构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价值构成。资本的有机构成: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有机构成。②关系技术构成变化时,价值构成可以不变;有机构成变化可以与技术、价值资构成不一致。借贷信息①实质上是产业工人创造的、由职能资本家(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让渡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它体现了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②行程过程:1、职能资本家借款目的:获得利润;借贷资本家为了获得利息。2、职能资本家把利用借贷资本获得的平均利润分割为两部分,一部分作为对借贷资本家出让资本使用权的报酬,采取了借贷利息的形式;另一部分归职能资本家所有,采取企业利润的形式。3、利息率必须大于0但是小于平均利润率。级差地租84
①是与土地等级相联系的地租形式,它是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②级差地租由于形成条件的不同而分为两种形态,即级差地租I和级差地租II。级差地租I是由于土地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不同而产生的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一是土地肥沃程度,二是土地的地理位置不同。级差地租II是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的资本生产率不同而产生的级差地租。级差地租I是级差地租II的基础。③土地的有限性所引起的土地经营的资本主义垄断是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④原因:土地经营权的资本主义垄断。源泉:农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优等地和中等地的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超额利润。客观条件:土地好坏的差别。实质:体现了农业资本家和大土地所有者共同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绝对地租①由于土地私有权的存在,农业资本家租用任何土地都必须交纳的地租,就是绝对地租;由农产品价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所形成的超额利润所构成。②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农业中私有权的垄断阻碍了资本向农业部门的自由转移,从而使农产品的价值不参与利润平均化的过程,而是按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价值出售。这部分超额利润就形成了绝对地租。③原因:土地所有权的垄断。④实质上是由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而来的,体现的是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对雇用工人的剥削关系。1、如何理解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而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1)劳动力是潜藏在人身体中的劳动能力,而劳动是劳动力的使用。劳动不是商品,但劳动力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可以成为商品,它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工人在出卖劳动力时,同任何商品的出卖者一样,实现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同时让渡了劳动力的使用价值。由此可见,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2)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但在现象上却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这是由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决定的:①从资本和劳动的交换关系看,在劳动力的买卖中一般人只会注意等价原则,而对商品是劳动还是劳动力则不太关心;②从工资的支付形式看,资本家通常是在工人劳动以后才支付工资的,这也造成了工资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的假象;③从工人的立场看,劳动是工人谋取生活资料的手段,所以工人很容易把工资看成是劳动所得;84
④从资本家的立场看,他总希望以尽量少的货币换取尽量多的劳动,以便取得利润。实际上,这个利润是劳动力价值和劳动力的使用所创造的价值之间的差额,但是,资本家为了掩盖剥削关系,把工资说成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⑤从工资的实际运动看,劳动时间越长,熟练程度越高,工资也越高,这也造成了工资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的假象。1、为什么说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范畴?①定义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m’=m/v。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p’=m/c+v。剩余价值率还可以用剩余劳动与必要劳动的比率来表示,用公式表示为m’=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②不同的范畴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二者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范畴,主要体现在:⑴两者表示关系不同。剩余价值率揭示的是资本家与工人对新创造价值占有的比率,而利润率是表示预付资本的增程度。⑵两者在量上也不相同。因为全部预付资本>可变资本,所以利润率p’<剩余价值率m’.⑶剩余价值率表明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是可变资本,而利润率却掩盖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从而进一步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2、商品的价值是如何转化为生产价格的?(重点)1)生产价格的形成以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为前提在平均利润形成以前,商品按照价值出卖。随着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的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即商品不再是按照成本价格加剩余价值的价值出售,而是按照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的价格来出售了。这种由商品的生产成本和平均利润构成的价格就是生产价格,用公式表示为:pp=K+p。其中pp表示生产价格,K表示生产成本,p表示平均利润;2)生产价格和价值之间存在一定的差额在质的方面,生产价格只同资本相联系,同活劳动没有联系;在量的方面,生产价格和价值经常不一致。3)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商品按照生产价格出售,不是对价值规律的违背,而只是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4)资本有机构成不同——等量资本不能获得等量利润——竞争(部门内和部门间)——部门内同一类商品形成统一的社会价值,部门间资本转移——P’平均利润的形成3、商业利润、借贷信息和地租的本质是什么?它们是如何形成的?84
1)商业利润①商业利润是指商业资本家经营商业获得的利润;②商业利润的本质是生产领域中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是由产业资本家转让给商业资本家的,体现了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共同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③商业利润的形成过程是:产业资本家把商品按照低于生产价格的价格让渡给商业资本家,然后商业资本家再按照生产价格把商品卖给消费者,这种售价大于进价之差,就是商业资本家获得的商业利润。2)借贷利息①借贷利息的本质是产业工人创造的,由职能资本家让渡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它体现了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②借贷利息的形成过程是: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所获得的平均利润分割成两部分:一部分作为对借贷资本家出让资本使用权的报酬,采取了借贷利息的形式;另一部分归职能资本家所有,采取企业利润的形式。3)地租含义:级差地租是与土地等级相联系地租形式,它是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绝对地租是由于土地私有权的存在,农业资本家租用任何土地都必须交纳的地租。①绝对地租的本质是由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而来的,体现的是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对雇用工人的剥削关系;级差地租的本质是超额剩余价值的一部分。②不同地租的形成有所不同:⑴土地的有限性所引起的土地经营的资本主义垄断是极差地租形成的原因,按照不同极差地租形成的条件不同,级差地租I是由于土地肥沃程度和地理位置不同而产生的级差地租,级差地租II是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的资本生产率不同而产生的级差地租,级差地租I是级差地租II的基础;⑵绝对地租形成的条件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而农业中私有权的垄断,阻碍了资本向农业部门的自由转移,从而使农产品价值不参与利润平均化过程,而是按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价值出售,这部分超额利润就形成了绝对地租。⑶特殊状况:在农业资本有机构成超过工业部门的条件下,地租的形成会有所不同。它或者是来自对农业利润和农业工人工资的扣除,或者是来自农产品市场的垄断价格。第一章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企业1、名词解释企业制度①含义:企业制度是指企业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结合的社会形式,是调节企业内工人与工人、资本家、企业家之间关系的各种社会规则;(已按教材更改)84
②体系:企业制度是一个多层次的制度体系,包括企业产权制度、分配制度和管理制度等内容,其中产权制度是企业制度的基础,它反映了企业的所有制性质,分配制度和管理制度是产权制度的表现和实现形式。分配制度是支配企业收入分配的具体规则,是企业产权制度的表现,管理制度也是产权制度的实现形式,企业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归根到底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虚拟企业①虚拟企业是指某一企业或若干企业以一种或多种的优势资源为核心,为实现特定的企业目标,仅保留企业中最关键的功能和职能部门,而将其他的功能和职能虚设,实现资源的最佳组合而建立起来的企业组织;②虚拟企业主要有三种类型:网络型虚拟企业(如亚马逊网上书店)、品牌型虚拟企业(如耐克)和联盟型虚拟企业(如Wintel)。利益相关者①利益相关者就是在某一企业里享有一种或多种利益关系,并与企业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个体或群体;②在现代商业社会中,有众多的个体或群体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从多元化社会和企业本身也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看,对企业经营拥有法定的利益或权力要求的,一是内部相关者,包括股东和雇员;二是外部相关者,包括消费者、供应商、社区成员和政府等;③从企业治理的角度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意义在于,管理层在做出经营决策时,除了保证投资者即股东的利益和投资回报外,还要充分考虑其他相关者的利益或权利要求,以实现各方利益的均衡。1、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论述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的特征。资本主义企业制度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之上的。1)从生产力方面看,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的具体形式是随着社会生产力和企业技术组织形式的发展而发展的。从生产力的组织形式看,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经历了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三个生产力的发展阶段,资本主义企业制度也逐步形成了从个人业主制向公司制和其他社会化程度更高的企业制度的过渡。2)从生产关系方面看,资本主义的企业制度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①资本主义企业是以资本与雇佣劳动的交换或劳动力的自由买卖为前提的;②资本主义企业的治理结构是以资本所有权为中心的,作为资本的所有者,资本家拥有对企业进行监督和指挥的绝对权利,这种权利是资本所有权中派生出现的,是资本的属性和职能;③资本主义企业的分配制度是以剩余价值规律为基础的,它的基本特点是:生产出来的产品属于资本家,而不属于工人,其中一部分产品价值作为劳动力的价值支付给工人,超过劳动力价值以外的剩余价值归资本家占有,尽可能多的占有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2、为什么说“两权分离”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质?①资本雇佣劳动仍然是企业所有制关系的本质,但是,在现代股份公司高度分散化的产权结构中,工人、管理人员通过持有一定份额的股份也兼有资本所有者的身份。84
②企业所有权的分散化,以及同样相联系的所有权证券化、市场化,使得任何一个所有者都无法绝对控制、支配企业,也没有必要去支配、控制企业资产,所有者通过委托代理关系将自己的财产交给最会经营管理企业的人来管理,以实现财产价值的增殖。③本来意义的资本所有权包括所有、占有、收益、处置等完整的权利,在现代股份公司企业出资者或资本所有者的所有权主要体现子分享收益和最终处置财产的权利上,不能直接支配、任意使用企业的财产。④股份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并不意味着所有权控制力已经不存在了,索取企业剩余利润仍然是资本的本性,股份制的出现,一方面适应了生产社会化的发展,提高了资本社会化的程度,改变了资本主义企业的内部结构。另一方面,它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企业制度的本质,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1、当代高新技术条件下,资本主义企业组织形式发生了哪些变化?1)企业组织的扁平化:即企业正在从自上而下实现纵向命令和控制的多层级的管理转向减少中间层次的扁平式的结构。这是因为:①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信息可以在同一层次上快速传递和共享,过去传递信息和命令的中间环节变得多余了;②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大量基于网络的管理软件在企业中的应用,传统的中层经理的组织和协调功能已经被计算机网络所代替;③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技术创新和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也要求企业快速对市场做出反应,从而要求信息传递方式的改变。2)企业组织的小型化:这是因为企业规模的过度扩张往往会降低组织效率,降低对市场的应变能力。3)虚拟企业的出现: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产品创新周期的缩短和个性化的需要,一个企业必须发挥自己的核心优势,而不是像过去那样把各个环节的业务都做完。在这种形势下,将单个企业的优势以比较灵活的方式结合起来,建立比较松散、动态的跨企业间的合作关系,就形成了虚拟企业。虚拟企业主要有网络型、品牌型和联盟型三种。2、为什么说职工持股和股票期权制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种局部调整?①职工持股、利润分享和股票期权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种局部调整,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企业中劳资双方的利益矛盾。②表现:1、随着西方国家年龄老年化问题的加重、工作时间的减少和各种福利的增加,劳动力供给已成为一个不容企业家忽视的问题,且掌握先进技术知识的专业人才已成为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保证企业员工的稳定,激发其持久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已成为企业的头等大事,而雇员持股和股票期权为此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之路。84
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达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中的企业职工现在更为关注的是社会的、尊重的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满足这些需求能够带给他们较大的激励。而拥有企业股份为以上三种需求的满足提供了一定的客观条件,其激励作用较明显和持久。3、但是,雇员持股、利润分享和股票期权并没有改变私有财产制度以及资本与劳动之间的根本关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缺陷和这种经济制度的不合理性,是不会通过职工持股就能够消除的。第十一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及其对经济的干预1、名词解释垄断价格①是指垄断组织在销售或购买商品时,凭借其垄断地位所规定的,应在保证获得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②垄断价格=成本价格+垄断利润。③包括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两种形式。垄断高价是指垄断组织在出售商品时规定的高于生产价格的价格。垄断低价是指垄断组织在购买非垄断企业所生产的原材料等生产资料时规定的低于生产价格的价格。④垄断价格的产生没有否定价值规律,它是价值规律的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作用的具体表现。⑤垄断价格的实质是垄断资本攫取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间接手段。垄断利润①是指垄断资本凭借其在社会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②形成的关键是垄断组织在经济活动中的决定作用,阻碍了资本的自由转移。③基本来源是垄断企业中雇用工人剩余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还包括利用垄断价格占有的普通消费者工资收入以及不发达国家劳动者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与国家相结合的资本主义,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①政府代表国家占有一定的生产资料;②政府对经济的运行进行调节和干预。其表现在:国家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成为经常和一般的现象,国家的经济职能已经和市场机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共同维护和保证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稳定运行和发展。凯恩斯主义(一般不考)①凯恩斯主义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创立的宏观经济学理论。②凯恩斯理论的基础或核心内容就是就业理论,包括内容有以下:一、非自愿失业的存在性。84
二、产生非自愿失业的原因是因为有效需求的不足。社会总需求低于社会总供给,总需求不足主要是因为投资需求不足和消费需求不足。三、投资量不足的原因:1、投资决定了资本边际效率即投资的预期利润率有递减的趋势。2、投资与与利息有关。四、政策主张。即主要由国家进行需求管理,由国家设法刺激和扩大总需求。国家干预(一般不考)①是指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克服市场失灵,国家运用管制和宏观调控等手段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以校正、补充市场缺陷的活动的总称。②以各种政策措施为手段,对宏观经济进行广泛调节。主要措施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收入政策等。1、资本主义垄断是如何形成的?1)垄断的形成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科技的发展为生产集中和垄断提供了需要和可能: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电气化、石油加工、钢铁冶炼、自动装配流水线等一系列技术革命成果的涌现,形成了一些具有规模收益递增效应的新兴产业。这些新兴产业对垄断的形成提出了客观要求。2)生产和资本的集中自然而然的引起了垄断:因为少数垄断企业之间容易达成协议,对产量和价格进行控制以获取高于自由竟争条件下的平均水平的高额利润;同时正是由于企业的规模巨大限制了资本在部门内和部门间的自由转移,压制了竞争,从而产生了垄断的趋势。3)竞争和信用是生产集中和垄断的两个强有力的杠杆:①在竞争中,大资本能够采用具有规模优势的新技术,在竞争中容易打败中小资本,使其破产,进而实现对他们的合并。②信用的发展,一方面通过贷款加强了资本的实力,加速了大资本吞并小资本的进程,另一方面,还将大量分散的中小资本通过股份公司的形式集中为大资本。2、什么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它是如何产生的?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含义:国家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其表现是国家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成为经常和一般的现象,国家的经济职能已经和市场机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共同维护和保证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稳定运行和发展。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的必然结果。具体来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主要原因是:84
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占有形式发生变化,这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物质基础;②战后的经济恢复要求建立国家垄断资本主义;③为克服经济危机,实现经济的稳定发展,需要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④国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要求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3)产生和发展(三个时期)①19世纪70年代到一战(产生时期)表现为:国家通过直接投资和将私人企业国有化,建立国有经济以及对整个国民经济实现集中统治。②一战结束到二战表现为:国家对整个国民经济进行干预和调节。③二战后的新发展表现为:已成为涉及资本主义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各个环节的生产关系体系。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本质是什么?它有哪些形式?(不会考)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具体形式可以区分为以下四种:①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国有企业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典型形式;②国私共有合营企业是战后一个时期内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③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是又一种形式;④二战后以宏观调控和微观管制为表现形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虽然有多种形式但本质是一样的,都属于私人资本主义或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P198①国有企业从表面看是国有的,但实质仍然是垄断资本主义所有制,是为私人垄断资本服务的;②国私共有合营企业,其实质则是通过这种形式,可以使私人垄断资本直接利用国家资本来增强自己的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以利于它们攫取高额垄断利润;③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对私人垄断资本有利是十分明显的。2、资本主义市场调节具有哪些局限性?(重点)市场调节的局限性主要有:1)外部性问题难以得到解决。所谓外部性问题,是指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两个方面。所谓外部不经济,是指经济主体在追求自身利益的过程中,对其他经济主体的利益构成损害。所谓外部经济,是指有些经济主体不付任何代价便可得到来自外部的经济好处。2)市场运行主体的行为目标具有短视性。这就决定了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不一致,微观经济活动与宏观经济总体运行的要求相背离,个别企业的组织性与计划性与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的矛盾。84
3)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由于竞争,经济主体往往不顾社会资源的约束拼命盲目投资和扩大生产,这就必然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破坏。同时,由于从价格形成、信号反馈到产品生产有一定的时间差,企业和个人掌握的经济信息不足和社会生产活动的惯性,从而供求已经平衡或供给已经过剩时,生产仍有进一步增长的可能;而在供求平衡或供给已经短缺时,生产却可能会继续收缩。这些都将导致社会劳动的浪费。4)市场调节会造成人们收入分配上的不公平。在市场调节下,由于人们的智力禀赋不同,特别是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中的不同地位,收入水平的差距会不断扩大,从而偏离社会公正原则。收入分配不公会引发社会矛盾,也会引起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影响社会经济的均衡发展。5)市场调节不能解决社会再生产中的矛盾。这些矛盾主要有:①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矛盾;②产业结构和经济协调发展的矛盾;③资本周转与社会再生产的矛盾。1、资本主义国家宏观调控有哪些手段?(重点)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有:1)财政政策:指通过财政收入政策(主要是税收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主要是政府购买支出和转移支付)来影响社会消费总量和投资总量,以求得社会经济的稳定增长。包括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2)货币政策:指由国家银行或中央银行增加或减少货币供应量,扩大或紧缩信贷,以影响利息率,进而通过利息率的升降来增加或减少投资,促进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施货币政策的工具主要有:利率、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等。3)产业政策:即国家通过确定扶持、鼓励哪些产业,限制哪些产业,以促进经济结构合理化和组织结构合理化的政策。一般包括两方面内容:1、政策目标,国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趋势及某些特定的目的而不确定的发展目标。2、政策手段,为了实现政策目标,从实际出发所采取的各种措施。4)收入政策:是指通过控制工资水平来控制通货膨胀,进而抑制失业上升和经济衰退。收入政策的主要形式有:①工资——价格指导线,即由政府根据长期劳动生产率增长趋势来确定工资和物价的增长标准,要求把工资——物价增长率限制在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平均增长幅度以内;②实现工资——物价管制,即由政府颁布法令对工资和物价实行管制,甚至暂时加以冻结;③以税收为基础的政策,即政府以税收作为惩罚或奖励手段来限制工资增长。84
1、资本主义国家干预具有什么作用?为什么说资本主义国家干预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经济危机?(重点)1)国家干预的作用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8个方面:①有利于协调部门比例,改进地区结构,推进产业结构高级化,改善生态平衡和环境污染,弥补单纯市场调节的不足和弱点,促使微观效益和宏观效益得到一定程度的结合;②通过国有垄断资本的活动和各项经济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运用和经济计划的实施,使再生产周期发生了变化,经济危机的时间缩短,程度减轻;③可以集中大量的资金投入科技研究,投入私人物理承担或不愿承担的大型工程或耗资巨大、技术密集的新兴工业部门,使战后新技术、新产业迅速发展起来;④利用巨额投资改造传统工业部门,建立现代化基础设施,加快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⑤可以建立和发展数额巨大的国有经济,可以在整个社会范围内发挥巨大的作用,这是任何私人垄断资本所无法比拟的;⑥国家用其强大的经济力量参与社会资本再生产,组织、参与、兴办一些投资大、风险大、利润无保障的事业,为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⑦利用经济计划在一定程度上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规模、结构和方向进行调节,对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⑧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劳资矛盾,工人生活条件有所改善。2)为什么说资本主义国家敢于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注意基本矛盾和经济危机?但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其干预和调节经济的成效是有限的,它只在一定程度上缓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一些矛盾,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干预和调节虽然对经济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可以改变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表现形式,却不能改变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性发展规律,无法根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经济危机。第十二章经济全球化和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关系1、名词解释经济全球化是指以资本、技术、信息等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流动和配置。各国经济相互联系依赖程度不断提高。表现为: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布雷顿森林体系(一般不考)84
①1944年7月,联合国的44代表国参加了在美国召开的布雷顿森林会议,建立了旨在稳定国际金融、改善国际贸易环境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这一体系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②主要有四点内容:1、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2、确立了国际储备资产。3、协助会员国调整国际收支,4、取消外汇管制,具体包括: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规定其它各国货币按含金量与美元挂钩,市场汇率波动若超过一定幅度,各国政府有义务进行干预,由此形成了固定汇率,这一制度促进了国际贸易与金融关系的稳定与发展。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和表现是什么?它是如何形成的?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经济全球化是以资本、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流动和配置,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具体表现为:①贸易自由化程度提高;②金融国际化趋势增强;③全球生产经营网络形成;④区域经济集团化向纵深发展;⑤世界各国在全人类共同关心的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等方面合作与联系日益增强等。2经济全球化的形成:①经济全球化并不完全是一个新现象,自从资本主义来到这个世界以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就开始了,它是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的扩展相伴随的;②19书记末20实际初的经济全球化进程被两次世界大战所打断,战后的胜利国建立了新的世界经济体系,即布雷顿森林体系。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各国都在降低关税和贸易壁垒,减少各种限额,逐渐形成了一个经济一体化程度更高的资本主义全球经济;③战后经济全球化的第二次高潮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在90年代逐渐加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潮流。具体来讲,引起经济全球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⑴科技的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出现,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⑵跨国公司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适宜的企业组织形式;⑶市场经济体制成为各国的选择,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赖以存在的资源配置机制。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有:1生产的全球化,包括国际分工从传统的垂直型向水平型的过渡;水平型国际分工在一部门之内、它的形成为生产全球化奠定了基础。2贸易的全球化,主要表现为国际贸易的迅速扩大,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参与贸易的国家急剧增加,其标志是国际贸易增长率大大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率;84
3金融的全球化,表现在:①国际债券市场融资规模迅速扩大;②国际股票市场和基金市场迅速发展;③国际金融市场高度一体化;4企业经营的全球化。其标志是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体。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使资本、生产和商品的国际化进一步深化,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1、经济全球化对不同的国家有什么影响?1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影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发源地,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得的是大量的利益,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制定规则获得好处;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贸易获得好处;③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国际资本流动中获得好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通过不对等的国际制度,可以获取更大的收益和承担更小的成本,这反过来又进一步加强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优势地位和对国际制度的主导权,也就是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仅因历史延续可以在经济全球化中获取更多的利益,而且这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自我加强和自我维持的。2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后发性,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首先,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主要表现在:①改善资金和先进技术不足的局面;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机会吸引资本、技术,接手外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国内工业化的完成。②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全球性产业转移对发展中国家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实现工业化,是一个极为有利的条件,为发展中国家实现较快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③推动对外贸易的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基础上促进产业升级,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促进了本国经济发展。④在参与国际合作中维护自己的权益;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为自身在国际经济中争得一席之地,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自身的权利和利益。⑤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发展中国家从开放和参与全球市场中,可以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科技和文化体制,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全球化。84
其次,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讲,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利益,同时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巨大的风险。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发达资本主义国际与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经济地位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差距,目前的国际经济机制在很大程度上是发达国家政策协调的结果,大多数的国际规则都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利,或者干脆就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制定出来要求发展中国家接受和服从的。此外,全球化还给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如:①资本流动的冲击;②冲击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使他们的民族经济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和挑战;③降低国内政策的有效性等。1、为什么说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协调不能消除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关系中的矛盾?①定义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协调是指各资本主义国家代表本国垄断资本的利益,对资本主义国际化再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矛盾,摩擦进行共同协商和调节。形式有三种:国际经济组织的协调、区域经济联盟的协调、政府首脑会晤的协调。②不能消除的原因尽管战后资本主义国际协调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从总体上讲,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际协调仍远远落后于经济全球化水平,具体表现在四方面:一、全球经济的游戏规则仍然以发达国家的利益为核心,许多制度安排未将发展中国家考虑进去。这是由各国的力量对比所决定的,发达国家有明显优势。二、国际组织在促进全国经济联系加强的同时,并没有找到一条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模式。三、全球一体化程度低于区域一体化程度。目前全球缺乏统一的一体化规则。四、全球一体化规则最终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利益分配,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资源配置一向不平等。可见,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际经济协调与合作的加强,是客观经济形势使然,乃大势所趋,但是,各发达国家之间在经济发展中的经济关系表现为矛盾与协调并存,又因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协调作用是十分有限的,经过调节,旧的矛盾得以缓解,但新的矛盾又会产生,协调不断进行,又不断被破坏,因此,协调过后是更为剧烈的摩擦。2、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目标和原则是什么?①定义国际新秩序是指在国际经济交往中消灭剥削和控制,建立起真正体现平等互利、互相合作原则的世界经济体系。②目标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84
1、变革现有的国际生产体系、国际贸易体系和国际金融体系,让发展中国家以平等的地位参加国际分工;要求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降低对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关税好或非关税壁垒,提高发展中国家初级产品的价格和竞争能力,要求为发展中国家解决货币与发展资金问题,增加技术的转让,使发展中国家的产品顺利进入世界市场。2、确保发展中国家能够有效的控制住本国的资源,并享有限制和监督跨国公司行为的权利,取消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发展中国家不利的限制性商业活动。3、要使发展中国家能够充分地、平等地参与国际经济事务的决策,改组现有的国际机构,要求加强联合国在国际经济合作方面的作用,从而改变发展中国家在处理国际经济事务方面无权的状况。③原则1、各国在政治上互相尊重、共同协商,经济上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文化上互相借鉴,共同繁荣,安全是互相信任。2、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异同,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通过平等对话增进互相信任,通过互利合作促进共同安全,反对各种霸权形式,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3、维护世界多样性,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实现不同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合作竞争,取长补短,求通存异、共同发展。4、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一员、都拥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任何国家都不应该谋求霸权、推行强权政治。5、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之间的一切分歧和争端、而不应该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通过多边、双边协调合作逐步解决彼此间的矛盾和问题。6、在平等互利基础上加强和扩大经济、科技、文化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与繁荣。④中国在这方面的主张中国是建立国际新秩序的积极倡导者和热情推动者,中国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第十三章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1、名词解释相对人口过剩①是指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力的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要。②是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又反过来成为资本积累的杠杆,甚至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一个条件。③构成了劳动力市场和剩余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机制和条件。④相当人口过剩的存在,意味着子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失业问题是制度性的,是资本主义制度的顽症。⑤存在3种形式:流动的相对人口过剩、潜在的相对人口过剩、停滞的相对人口过剩。84
创造性毁灭①创新是资本主义的动力所在,只有不断进行产品创新,才能为资本家带来超额利润,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新的市场需求,这种不断破坏旧结构,创造新结构的过程,被有的经济学家称作是“创造性毁灭”的过程。②这个创造性破坏的过程,就是资本主义的本质性事实。资本主义经济危机①是指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生产相对过剩危机,由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因素引起。②它是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决定阶段,既是前一个周期的结束点,又是新周期的起点。③主要特征:商品生产过剩、价格猛跌,利息率上升,信用关系遭到破坏,生产急剧缩小,失业急剧增长,工资下降。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是使经济危机爆发成为不可避免。⑤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再生产周期(重点)①从一次危机的开始到下一次危机的开始称为一个再生产周期,一般情况下,一个再生产周期包括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四个阶段,其中危机是再生产周期的决定性阶段,它既是上一周期的结束点,又是新周期的起点。②危机阶段:主要特征是生产猛烈下降,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生产能力和有支付能力需求之间的矛盾经过危机获得暂时性的强制的解决。萧条阶段:生产停滞、物价低下、资本家开始固定资本更新。复苏阶段:生产逐渐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高涨阶段:生产水平增长超过前一周期最高点,失业人数减少,消费增加,物价上涨,导致新的危机爆发。资本有机构成①含义资本的技术构成:从物质形态上看,资本是由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由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技术构成。资本的价值构成:从价值形式上看,资本由一定数量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构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价值构成。资本的有机构成: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有机构成。②关系技术构成变化时,价值构成可以不变;有机构成变化可以与技术、价值资构成不一致。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①是指资本主义必然要过渡到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私有制必将被社会主义公有制所代替的历史发展趋势。84
②马克思指出,以个体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为资本主义所代替,这是对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但是,资本主义生产本身发展的规律性,又造成了对它本身的否定,这是否定的否定。这种否定不是要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基础上,建立联合起来的社会个人的所有制即生产资料公有制。1、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①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一种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以资本家占有工人剩余劳动为本质的剥削制度,这种剥削制度与奴隶制和封建制相比有不同的性质。1、资本主义生产的产品是商品,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一切经济规律得以展开和发生作用的基础。2、资本主义生产以雇佣劳动为基础,劳动力转化为商品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前提条件,剩余价值的生产是它的直接目的和决定动机。②资本主义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资本主义造成了商品关系的普遍性,推动了生产资料和劳动过程的社会化,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具有世界性。2、对剩余价值的追求使资本主义社会具有前所未有的创新动力,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整个人类社会的进步。3、商品关系的普遍化特别是劳动力的商品化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推动了生产力的不断发展。2、什么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它在资本主义经济中集中体现为哪些方面?①定义1、资本主义知道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2、这一基本矛盾是商品经济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3、这个基本矛盾在资本的积累过程中通过平均利润率下降,资本和人口的相对过剩以及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表现出来。②集中体现1、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条件和实现方式之间的矛盾,即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和按比例发展的客观规律之间的矛盾。2、社会再生产中生产和消费的矛盾,即生产的无限扩大同有效需求相对落后之间的矛盾。3、资本主义生产与分配的矛盾,工资与利润的对立,决定了资本家必然竭力压低工资水平。总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不断激化使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遭到严重破坏,从而使经济危机的爆发成为不可避免,这也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它必将被社会主义制度取代。3、为什么说“相对人口过剩”和“平均利润率下降”是资本积累的两大社会经济后果?84
1)随着资本积累的发展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社会总资本中不变部分和可变部分的比例会发生变化,可变资本部分相对减少,不变资本部分相对增加。而对劳动的需求不是由总资本的大小决定的,而是由总资本中可变部分的大小决定的。所以在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条件下,它随着总资本的增长而按比例的减少。对劳动的需求,同资本量相比相对的减少,并且随着总资本量的增长以递减的速度减少。从表面上看,总资本的可变部分的相对减少,好像是由于工人人口的绝对增长总是比可变资本增长的快。但事实是,资本主义积累不断的并且同它的能力和规模成比例的生产出相对的,即超过资本增殖的平均需要的,因而是过剩的或追加的工人人口。这种人口过剩既不是绝对的,也不是自然的,而是由资本主义制度造成的相对于资本增殖需要而言的人口过剩。相对人口过剩是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同时反过来又成为资本积累的杠杆,甚至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一个条件,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构成了劳动力市场和剩余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机制和条件,这是因为:①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可以调节和满足在经济周期的不同时期资本对劳动力的需要,从而祈祷劳动力蓄水池的作用;②过剩人口形成一支可供支配的产业后备军,不仅可以随时为资本增殖的需要提供劳动力资源,而且通过劳动市场的竞争,对工人的就业和工资水平的形成施加压力,从而把劳动力市场的作用范围限制在符合资本增殖需要的界限之内。2)在剩余价值率不变的情况下,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必然导致平均利润率的下降。为了抵消利润率下降造成的损失,资本家只得提高积累率,增大积累量,从而使总资本急剧的增大,结果使得利润率下降的同时利润总量却增加了。积累的不断扩大、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又会进一步造成利润率下降的压力,为了减少这种压力,资本家只得更多的积累。正是这样一机制推动着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同时又不断加剧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内在矛盾。表现为:①平均利润率的下降表现为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剩余价值的实现之间的矛盾;②平均利润率的下降还表现为生产的扩大和价值增殖之间的矛盾;③平均利润率的下降还会引起人口过剩时的资本过剩。1、为什么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必然产物?①定义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指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直接相关,由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因素引起的经济危机,即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②必然产物的原因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必然产物。原因如下:1、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是资本基本矛盾的集中体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流通公式为G-W-G’,价值的增殖是生产和交换的唯一目的,而使用价值仅仅成了价值增殖的一种手段,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这个根本特征必然导致生产和消费的严重冲突。84
2、对剩余价值的无止境的追求与竞争的外在压力相对结合,使生产具有无限扩大的趋势,劳动生产率越来越高,物质产品越来越富,需要社会购买力相应增加作保证,否则社会再生产过程会中断,但是,工人阶级既是生产者,又是自主消费者这个双重身份,带来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个矛盾,劳动与资本之间的对抗关系,会使社会财富分配两极分化严重。生产和需要的这种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导致生产普遍过剩的经济危机,危机既是资本基本矛盾的表现形式,又是这一过程得以强制性缓解的方式。1、如何理解固定资本更新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存在的物质基础?(重点)固定资本更新之所以能成为经济危机周期性发生的物质基础,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为暂时摆脱危机,促进复苏和高涨阶段的到来准备了物质条件。当经济进入停滞阶段,出于竞争的需要,资本家开始了新一轮的投资,对原有设备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并大量增加新的技术含量更高的技术设备。大规模的投资带动了经济的增长,从而使生产摆脱危机。但是,随着经济的复苏,投资以加速的方式进行,把经济迅速推向繁荣的极限,从而为下一次经济的全面失衡创造了条件。2固定资本的大规模更新在推动了生产增长的同时,又为下一次危机的到来准备了物质条件。大规模的技术更新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更进一步的层次上激化创造了条件,这表现在:一方面,新的、效率更高的技术设备的采用进一步推动了生产社会化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日益提高的资本有机构成使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或绝对减少,这又进一步推动了相对过剩人口的增加,从而使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进一步减少。这两方面因素的发展,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日趋尖锐化,并孕育着下一次危机的到来。2、为什么说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必然导致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指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一基本矛盾是商品经济基本矛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①必然的原因1、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长期运动的产物,社会主义不是主观想象,而是依据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矛盾运动本身提出的,用以解决这种矛盾的必然方式、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要求。②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发展主要表现在:一、由于资本积累的发展,由于机器大工业技术上必然性决定了工厂内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二、各个部门企业之间分工协助的高密发展和相互联系日益紧密。三、发展成为统一的国内市场,进而发展为世界市场。③生产的社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导致资本的社会化,资本的社会化是生产的社会化在资本主义占有方式内部的必然表现,同时,又进一步证明资本主义占有方式的历史局限性。④资本主义经济从自由竞争向垄断、从垄断到国家垄断向国际垄断的发展表明,与生产的社会相联系的生产的集中,代表着社会大生产的主流。与生产的集中相联系的生产资料占有的社会化具有更加坚实的基础。⑤资本社会化程度也有了空前的发展,造成了对它本身的否定,这是否定之否定,这种否定不是要重新建立私有制,而在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的基础上,建立联合起来的社会个人的所有制即生产资料公有制,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使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84
社会主义经济部分第十四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发展1、名词解释科学社会主义①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摒弃了空想社会主义的空想色彩,从而使关于社会主义是社会进步合乎规律的结果的学说,代替了乌托邦的幻想,把社会主义思想发展的进程推进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一次巨大的飞跃。②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历史上发展的客观规律,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规律,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本规律。③资本主义必将被社会主义所代替不再仅仅是个猜想,而是现实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战时共产主义①也称‘军事共产主义’。是苏联1918-1920年在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时期所采取的一项战时经济政策。②其主要措施内容有:1、对大中小型企业一律实行国有化。2、国民经济管理高度集中,生产资料国有,3、日用消费品实行配额制度,禁止私人贸易。4、实行余粮征集制,禁止私人贸易。5、实现普及于一切阶级的劳动义务制。③这些制度对动员社会资源,赢得战争胜利起了重大作用,但是是临时的。新经济政策①1921年后实施的,在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掌握国民经济命脉的条件下,充分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利用市场,建立城乡联系,发展经济的措施。②主要内容:1、用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2、发展商业,在一定限度内允许自由贸易和私商的存在。3、在国营企业中,实行经济核算制。③实行新经济政策的结果,重新建立了工业与农业之间正常的经济联系,巩固了工人与农民的联盟,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为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有利的条件。2、怎样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认识社会主义制度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立的历史事实?①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制度变革的基本原理按照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认识,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个基本矛盾的运动,决定着社会性质的变化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方向。84
社会主义革命率先在苏联和中国等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发生并成功,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率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立,是国际资本主义内部不可克服的基本矛盾逐渐激化的必然结果,是这种基本矛盾转嫁到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使其具备了发生革命的全部客观依据的必然结果,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验证和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②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率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立不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背离和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违反,原因如下:1、从苏联、中国等国家当时的国内情况看,一方面资本主义的发展使社会生产力从手工作坊向大工业发展,由此择偶按此了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无产阶级,另一方面,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遇到了最反动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严重阻碍。2、从国际条件来看,一方面,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内部不可克服的基本矛盾逐渐计划,帝国主义列强之间为争夺势力范围而发动两次世界大战,极大地削弱了国际资本主义力量。另一方面,帝国主义对本国人民和殖民地国家的残酷压迫,使社会主义革命发生不可避免,并取得成功。3、从历史上,经济落后国家越过特定的发展阶段,跳跃式地进入更高的历史阶段并不少见,这是一种特定的跳跃方式。1、怎样理解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重点)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是科学社会主义的胜利,但同时又使社会主义事业不可避免地要遇到由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产生的一系列困难,并使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1、生产力落后因素的制约。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前都发生过长期的战争,这些战争,使原本就落后的生产力遭受到严重的破坏从而更加落后,在这样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不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是不可能接近或赶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制约。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取代旧的经济制度的过程中,充满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即使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起来,它所面临的历史任务依然是非常艰巨复杂的,必须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才能最终完成。3、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从总体实力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直要比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强大的多,它们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种种形式的武力进攻和和平渗透。这种态势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都不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社会主义将面临更大的挑战。社会主义的建设和经济发展将是长期、艰巨的任务。4、历史上其他社会制度的更替,只是用一种私有制代替另一种私有制,一种剥削阶级代替另一种剥削阶级,尚且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必须经历一个漫长的曲折过程,对此一定要有充分的认识。2、谈谈你对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一般特征的理解。一、本质要求的理解84
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的展望和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社会主义本质为:①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也是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基础。②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要在生产发展的基础是那个,不断满足全体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这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之一。③(新增)社会和谐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社会和谐是经久不变的主体之一,人的发展是建立在个体高度自由自觉基础上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全体社会成员的发展,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实现了真正的统一,社会发展不再以牺牲某些个人发展为代价。二、经济制度的理解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的发展和坚持事物发展分阶段的方法论和观点分析实践中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一般特征可以概括为:P2731)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力不是判断社会经济制度的唯一标准,也不能说生产力发达的制度就是社会主义,但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主义一定要有不断发展并最终高于资本主义的生产力。2)建立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公有制形式和所有制结构。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和经济制度的基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之一在于他们的生产关系不同。但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公有制在整个社会主义经济中占的比重大小和采取的形式,要与社会主义不同的发展阶段相适应。3)实行与生产力发展要求和所有制关系相适应的分配形式。分配关系是所有制关系的实现,其宗旨是要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究竟实行何种分配形式,要根据生产力发展和所有制关系的要求而决定。4)建立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社会主义上层建筑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化而不断改革、不断完善,使之成为保护经济基础,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完善的重要力量。1、试论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建设具有本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各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提供了理论的指导,但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各国的具体国情是不同的,社会主义制度赖以建立的基础条件,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发展阶段等都有差异,所以,自傲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在遵循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性的同时,必须从本国的国情出发,建设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②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和毛泽东、邓小平,都为我们做出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理论联系实际的光辉典范。84
③要把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推向胜利,必须坚持前人继承的基础上,勇于和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科学的态度,站在时代前列,立足于新的实践,大胆进行探索,只有这样,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得以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社会主义在几十年的发展中,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积累了正反两个方面的宝贵经验,但是从它的长期发展过程来说,它还处于实践和发展的初期,还不成熟、不完善,根据不同的国情,在科学社会主义指导下,探索具有本国特点的社会主义道路,依然是摆在各国人民面前的艰巨任务。第十五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基本经济制度1、名词解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①我国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这样一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立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那个阶段。②有客观依据:1、由我国生产力的发展状况所决定的,2、由我国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性质决定的。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证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和实践意义,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坚持把马克思的普遍真理同我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结晶,另一方面,它是指导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①是指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②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③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2、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需要发展多种制经济。3、已是我国现实经济中客观存在的事实。④具体而言,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也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所以,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关键是要提高公有制经济的整体质量,提高公有制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第二、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84
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对于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创造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有重要作用。要进一步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放宽国内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领域,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采取措施,实现公平竞争;依法加强监督和管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以充分发挥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积极作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①是指把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②我国现阶段存在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个人收入分配方式,是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形式及生产力状况相适应的,是由我国现阶段的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主要表现在:1、是由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所有制结构所决定的。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实行。3、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的。1、为什么说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认识这一问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是什么?①定义我国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这样一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家,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立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那个阶段。②依据我国现在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客观依据如下:首先是由我国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的,生产力水平低,社会化大生产不发达,商品经济落后等历史事实决定了我国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的相当长时期内,生产力的落后仍然是主要的矛盾。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生产化程度低,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城市化程度低等,由这些情况决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社会主义只能是处于初级的、不发达的阶段。其次,是由我国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性质决定的。从生产关系看,经过长时期努力,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已经确立,但由于生产力总体水平不够高和多层次、不平衡发展,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我们还必须允许和鼓励多种非公有制经济充分发展,允许某些非劳动要素参与分配过程。从上层建筑看,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已经占社会统治地位,但还存在一些缺陷,有时还相当严重。③理论意义和和实践意义首先,社会主义初级理论的提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坚持把马克思的普遍真理同我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结晶,正确认识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是党制度路线、经济纲领和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理论依据和出发点。其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指导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就是适应现代化建设和改革的需要,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来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84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是什么?为什么?①主要矛盾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方面,长期受“三座大山”压榨的贫苦的中国人民,在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后,迫切要求提高生活水平。另一方面,从旧中国继承过来的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造成的生产力水平非常低下的经济,社会物质财富非常贫乏,远远满足不了广大人民对物质文化的需要。这两方面形成极大的反差,使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这一主要社会矛盾必然更加突出,另外,解决这一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大力发展生产力。②根本任务由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当代中国,把握社会生产劳动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采取切实的措施,不断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这是因为:1、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制度。2、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3、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4、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维护国家主权独立。总之,中国解决问题的关键是靠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应是我国现阶段的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确定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根据是什么?①是指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②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2、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与这种状况相适应,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3、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存在和共同发展已是我国当前现实经济中客观存在的事实。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什么要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如何实行这一制度?84
我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马克思构想的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阶段相比,无论是生产力的发达程度还是生产关系的完善程度都有差异,经过对几十年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总结和理论探索,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多层次和不够高的状况是分配方式呈现多样性的最深层次的原因。第十六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经济体制改革1、名词解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①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②其基本内容包括以下6点:1、规范的现代化企业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要以充满活力和规范的微观主体为基础,必须以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为基础。2、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要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必须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3、健全的宏观调控体系,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4、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维护广大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和发挥积极性有重大的作用。5、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保持社会稳定,有重大意义。6、与以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具体内容相配套,还必须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科技、教育体制和完备的法律体系。从而形成一整套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素市场①是“生产要素市场”的简称。是指能形成生产能力的各种基本要素的交换场所及其交换关系的总和,主要包括:金融市场、技术和信息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和产权市场等。②生产要素市场由以下市场构成:1、金融市场。金融市场是货币、外汇、贵金属以及有价证券的交易场所和一定空间内货币资金融通的总和。2、劳动力市场。它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劳动力的供给、劳动力的需求和劳动力的价格。84
3、房地产市场。它由三个组成要素:交易的主体、交易的客体和交易的行为。4、信息市场。信息产业部门与信息需求者双方进行有偿转让交易的活动场所和信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称之为信息市场。5、技术市场。就是指买卖技术技术商品的场所,是以技术商品交换为核心的各种经济关系的总和。1、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是什么?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含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即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它强调的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而不是说市场经济本身还有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性质的区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性,又具有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特殊性。2)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市场经济的共性:资源配置以市场为基础,企业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宏观调控间接化,市场管理法制化等。3)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状况和基本经济制度所决定,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自己的特点:①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上;②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结合在一起,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目标;③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方向服从社会主义发展的大目标。2、如何建立和完善现代市场体系?①现代市场体系的定义现代市场体系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各类市场的有机统一体,它不仅包括消费品和生产资料等商品市场,而且包括资本、技术、劳动力、信息、土地等生产要素市场。②方法1、发展和完善商品市场。商品市场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基础,是国民经济中物质商品和服务交易的基本场合,可分为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2、发展和完善金融市场。金融市场在社会主义市场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大力发展金融市场。3、发展和完善技术和信息市场。科学技术和信息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其作用日益突出,是促进科研与生产接合的纽带。4、发展和完善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能够迅速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和布局。84
5、发展和完善房地产市场。是我国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居民消费结构调整等方面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6、发展和完善产权市场。促进企业改革、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行业的整合。1、谈谈你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性质、道路的认识。从1978年开始,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我国进行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经济体制的改革的理论探索和伟大实践。①关于改革性质和方向问题。改革经济体制,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这种改革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应该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作为检验一切改革得失成败的最主要标准。②关于改革的目标问题。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经历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探索的过程,这一目标的确立,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是我国对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贡献。③关于改革的道路、方式问题。成功地采取了渐进式改革的道路。在渐进式改革的道路上,我们妥善地处理了几个重要关系:1、整体推进和局部突破的关系。2、体制内改革和体制外推进的关系。3、关于改革的方法论问题。在改革探索中,我们逐步形成了内容极其丰富的“改革方法论”,它告诉我们:①坚持正确的改革目标,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渐进式改革的核心;②改革就是解放生产力,必须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③改革启动必须敢于打破旧的平衡,必须允许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④改革要从发展的需要出发,要促进发展,不要搞“一刀切”、“一哄而起”;⑤改革是群众的事,不行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着眼于调动群众的积极性;⑥改革是破立结合,不立不破,改革必须着眼于机制创新和制度创新;⑦改革是做前人未做的事业,要勇于实践、大胆探索,对了的就要坚持,错了的就要改正;⑧观念转换是改革的先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一个不停顿的过程;⑨要始终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观点,不做抽象的无谓的争论。第十七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1、名词解释市场经济中的交易主体①在市场活动中,交易关系是最基本的经济关系。市场作为交易关系的总和,将各个由社会分工所形成的处于分离状态的利益主体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形成在社会分工基础上的交易关系和协作关系。这些参与市场交易的利益主体,就是市场交易主体。②经济学中一般将市场交易主体概括为三类:个人、企业和政府。③总之,在市场经济中,所有参与交易活动的买方、卖方,都是市场交易的主体。现代企业制度84
①是指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反映市场经济的要求,企业真正成为面向国际、国内市场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的一种企业制度。又称为“现代公司制度”,其基本形式是股份制。②其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础。③现代企业制度的具体形式一般表现为公司制,法人治理结构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④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公司治理结构①即以股东为核心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相制衡关系的泛称。②其核心是在法律法规和惯例的框架下,保证以股东为主体的利益相关者利益为前提的一整套公司权利安排、责任分工、约束机构。1、作为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企业具有哪些基本特征?(重点)1)自主经营,即企业拥有自主的经营权。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的独立的经营主体和交易主体,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有权决定自己的经营方向和经营目标,有权决定经营什么、经营多少和怎样经营,有权按效益最优化原则配置资源。2)自负盈亏,即在扣除成本、税收后的盈利归企业所有,亏损由企业自己负责,这是核心特征。只有自负盈亏,企业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才有足够的经营动力和压力。3)自我发展,即企业规模的扩展、经营链条的延伸、跨行业甚至跨国经营,都取决于企业自身的能力并由企业根据市场状况及其预期的获利空间自主决策。企业投资资金主要靠自我积累,或主要凭借自身能力或信誉通过直接融资、间接融资途径获得。规模扩张受硬预算的约束。4)自我约束,即企业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企业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从自身利益出发,要在成本与收益、风险与收益的比较中,形成自觉的约束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只有具备以上四个方面的基本特征,才能成为真正的市场经济活动主体,其中自负盈亏是核心,企业不能自负盈亏,就不可能自我发展,更不可能形成自我约束的机制,自主经营也难实现。2、为什么作为计划经济体制微观经济基础的国有企业不能直接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因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存在以下几个弊端:1)产权不清,因而不具备作为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企业那样的投资主体责任,不能形成有效的委托——代理关系,从而也无法形成有效的克服代理问题的激励——约束机制。2)政企不分,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应该是自主经营的,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缺乏基本的自主经营权,企业的基本权利分散在与企业发生直接和间接关系的各级政府部门手中。3)权、责、利不明,在市场经济中,不仅权、责、利应该分明,而且对于每一主体,权、责、利既要具有统一性,又要具有对称性,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具有竞争动力和约束力。而在计划经济体制中的国有企业在各方面的主体之间不仅权、责、利的界区不明确,而且不统一、不对称。普遍存在有权无责、有责无权或有权有责而无利等情况。同时在分配中存在严重的平均主义。84
4)管理不科学,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在利润动力和市场竞争压力的双重驱动下,不断的进行制度创新,加强管理。而计划经济中的国有企业由于产权不清、政企不分和权责利不明,行政管理代替企业管理,尤其是企业缺乏进行制度创新和加强管理的动力,因而,不可能形成科学的管理制度。1、结合中国实际,你认为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企业制度创新?国有企业改革问题得到实质性的解决,根本途径是通过制度创新,将改革向纵深推进。1)国企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产权明晰、政企分开、责权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也称现代公司制度,其基本形式是股份制。2)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是形成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所谓公司治理结构,即以股东为核心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互相制衡关系的泛称,其核心是在法律、法规和惯例的框架下,保证以股东为主体的利益相关者利益为前提的一整套公司权利安排、责任分工和约束机制。在我国,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3)公司治理结构是否有效发挥作用,关键是组成治理结构的各个权益主体能否充分发挥经营管理的积极性,同时能够对他们的行为实施有效的制约。从一般意义上讲,要形成有效的能克服代理问题的治理结构,需形成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包括:①健全的行之有效的法规体系;②形成股东可以“用脚投票”的健全的股票市场;③竞争性的职业经理市场的作用;④有效的激励机制;⑤健全的严格的财务及其相关信息的披露制度。4我国目前转轨时期制度创新的途径:①基本制度创新,加强一般性的基本制度建设:1)建立健全与公司制度相关的法规体系,尤其是要严格执法。2)规范证券市场,强化证券市场的监督和约束功能。3)形成竞争性的职业经理市场,强化经理人市场的约束功能。4)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等等。②借鉴国际经验。更为重要的是,在合理有效借鉴具有典型意义国家的公司治理结构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切实从中国实际出发,在制度创新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并行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这需要我们不断创新,大胆探索。2、对比分析美、中、日、德现代公司产权结构、治理结构的异同。84
①法人治理结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公司制企业都必须建立的一种比较规范的企业领导制度,其基本构成是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以及经理层。法人治理结构,便是这些机构之间形成互相制衡的权责利关系的制度化表现。②由于改革国家的文化传统、法制体系、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过程的差异、企业的股权结构不尽相同,因此在法人治理结构的具体表现形式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讲,大致上分为下面三种类型:一是美国为代表的英美模式,二是以日本为代表的亚洲模式,三是以德国为代表的大陆模式。1、美国模式美国模式下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典型的市场导向型体制,有非常发达的金融市场,公司股权广泛分散,公司控制权市场十分活跃。产权结构特点是:①产权结构分散化。②在法人持有的股份中,以金融机构持股为主。③在金融机构持股中,以共同基金、保险公司、养老基金等非银行金融机构持有的股份比重为主。英、美的公司治理结构完全是按照当代股份制企业理念而设计,尤其是美国,属于正统的法人治理结构。股东大会是最高的决策机构。美国的公司治理结构与其它各国的区别主要在于美国公司一般不设监事会,而是由董事会去履行监督职责。1、日本模式相比较而言,在亚洲模式的代表——日本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典型的网络导向型体制。公司的股权比较集中,控制企业股权的主要是法人、金融机构和公司。银行在融资和公司监控方面有实质性的参与。日本的产权结构模式可称为内部控制模式。产权结构特点是:①产权结构法人化。②在法人持股中,以金融机构持股为主,其中又以银行持股为主。③一般实业公司之间互相持股现象比较突出。在日本,对公司经营者进行监督的约束力量主要来自公司外部的两个方面:一是交叉持股的持股公司。二是银行的监督。股票市场的波动对经理层造成的压力相对弱化。3、德国模式大陆模式主要以德国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模式为代表。德国模式建立在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制之上,不依赖资本市场和外部投资者,以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子公司治理结构中发挥重要作用。德国公司治理结构也可称为共同主导型模式,有一个重要特点是双重委员会制度,即有监察委员会和管理理事会。德国公司治理结构特点:①股权集中程度比较高,银行参与公司治理。②以“监事会”之名行使董事会职能,以“董事会”之名行使经理人员职能。③职工参与决定制。1、如何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制度?要继续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具体措施如下:1)在坚持国家所有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①国家要制定法律法规,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84
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②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大型国有企业、基础设施和重要自然资源等,由中央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其他国有资产由地方政府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③中央政府和省市(地)两级地方政府设立国有资产管理机构,继续探索有效的国有资产经营体制和方式;③各级政府要严格执行国有资产管理法律法规,坚持政企分开,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使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2)要进一步探索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在大力推进企业制度创新的同时,实行技术和管理创新;3)除极少数必须由国家独资经营的企业外,积极推行股份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4)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重要的企业由国家控股;5)推进垄断行业改革,积极引入竞争机制;6)通过市场和政策引导,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7)进一步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第十八章社会主义宏观经济运行1、名词解释社会总产出①社会主义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根据社会需要和生产资源的供应状况,将全社会的生产要素有效的结合起来,进行供社会消费和使用的各种物质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即社会总生产,社会生产的总成果称为社会总产出或社会总产品;②社会总产出的实物构成按社会生产成果存在的形态,可分为物质产品和服务两部分。③分析社会总产出可以从总量和结构两方面来考察,社会总产出的总量及其价值构成可用系列总量指标来衡量,如GDP、GNP、NI等。社会总产出的结构即其生产门类划分和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亦即产业结构和社会总产出的地区分布。投资需求①又称投资支出,是指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货币资金的支出形成的对投资品的需求。②从构成上看,社会总投资可分为对固定资产的投资和对流动资产的投资。从资金来源上看,社会总投资可以区分为重置投资和新增投资两部分。重置投资是指用折旧费进行的投资,它主要用于重新购置、替换和更新已经报废的现有固定资产及企业的改建。由于这种重置、替换和更新通常与企业的改造结合在一起,因此又称为更新改造投资。84
新增投资是指用社会积累资金进行的投资。投资结构①合理的分配和使用投资,以及由此形成的各部分投资之间的分配比例及其相互关系,就是投资结构。②投资结构具体包括投资的部门结构、地区结构、技术结构、再生产结构、规模结构、主体结构等。③由下列因素决定:1、一定时期产业结构的状况。2、科学技术的进步;3、社会总产出的地区分布。社会消费水平①消费需求的总量即社会消费水平,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人们实际消费的消费资料和服务的数量和质量的总和,它表明消费需求得到满足的程度。②决定消费需求规模的因素,从根本上说,是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进而收到国内生产总值水平制约的,此外,还收到一系列社会、历史和文化因素的制约。1、试分析投资规模及其决定因素。1)投资规模是社会在一定时期内用货币资金支出所形成的对投资品的总需求。划分投资类别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主要有:①从投资补偿的时间和形式分,可分为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产投资。前者又可分为重置投资和净投资,以及经营性投资和非经营性投资等;②从资金来源分,可分为预算内投资和预算外投资;③从管理形式分,可分为计划内投资和计划外投资;④从投资主体分,可分为国家投资和各微观经济主体投资;⑤从时间跨度分,可分为年度投资和在建投资。2)投资规模的主要决定因素有:P334①社会在一定时期内的国民收入增长率在国民收入分为积累资金和消费资金的比例一定的条件下,社会用于新增投资的规模将取决于国民收入的数量及其增长率:国民收入数量越多,可用于投资的数量越多,投资规模越大;国民收入增长率越高,投资增长幅度越大;②消费率与积累率在国民生产总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率与积累率之间是此消彼长的:积累率提高,投资规模增大;消费率提高,投资规模减小;③社会在一定时期内所能提供的物力和人力由于投资支出终究要转化为现实的生产要素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国内生产总值划分为消费和积累的比率必须同社会所能提供的物力和人力及其构成相适应;④投资效益的高低投资规模与投资效益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投资效益的提高对投资规模的扩大具有促进作用;⑤经济体制对投资主体行为的影响84
在传统的社会主义中央高度集权下,企业完全不承担投资风险,并且国家下达给企业的主要经济考核指标以及企业领导人的主要晋升依据,是看产值的增长,因此企业有强烈的投资冲动,从而导致投资规模的膨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投资规模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受到理性决策的影响。1、联系我国实际,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总供求失衡的可能性和形式。1)社会总供求失衡的可能性:①源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中存在的内在矛盾由于货币的出现,产生了供给和需求的分离:一些已经卖掉商品的货币持有者不立刻重新买进商品,急于卖掉商品的生产者难以马上脱手,如果这种情况扩大至全社会,就会导致社会总供求的失衡。②微观方面的原因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和个人的经济活动都是分散进行的,其活动不可能与国民经济运行的整体目标完全一致,由此产生了社会总供求不平衡甚至失衡的可能性。③宏观层面的原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或者由于信息不对称及人们处理信息能力的局限性,或者由于宏观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和宏观调控不力等原因,都会造成社会总供求不平衡甚至失衡。④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除了上述原因外,体制因素是造成这一可能性的重要原因。2)社会总供求失衡的形式:①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通常称为需求膨胀或供给短缺,表现为:经济过热、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双膨胀”、信用过分扩张和市场秩序混乱,作为以上几种状态的综合表现,严重时可引发通货膨胀。②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其表现是:经济增长乏力,投资不足,消费需求不足,出口不振,企业开工不足,失业、下岗增加,这种情况也被称为供给过剩或有效需求不足,严重时可导致通货紧缩。2、运用本章介绍的社会总供求关系原理,分析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宏观运行出现的新问题。1997年以前的长时期内,我国社会总供求失衡主要表现为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有人将其称之为“短缺经济”。但从1997年依赖,社会总供求失衡表现出与以往几乎完全相反的情况,即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从我国1997年下半年以后出现的通货紧缩趋势看,主要原因既有长期积累的原因,也有短期特殊原因。1、属于长期积累的深层原因主要有:①结构问题。长期重复建设和盲目引进,导致部分生产能力过剩,产品结构失调,并由此造成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不相适应,部分产品积压和市场不景气。②管理问题。长期以来,我国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和劳动力素质提高不快,导致产业结构升级缓慢,产品质量不高,市场竞争能力不强。84
③分配问题。在较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居民收入增长幅度落后于经济增长,与此同时,个人消费分配中又有不合理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一部分集中了比较多的收入,投资人权不足。另一部分人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影响了实际购买力的增加。④物价水平问题。由于多次发生通货膨胀,物价总水平实际上处于较高的位置上。1997年遇到东亚金融危机特殊的国际环境和需求不足的特殊国内环境,物价持续下降即具有一定的必然性。2、属于短期特殊原因:①东亚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使出口需求下降。②从1993年开始,我国国民经济增长波动处于收缩期,1997年后国民经济运行处于经济增长波动低谷。受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影响,投资增长率和消费增长率必然有所下降。这样的经济波动状态与东亚金融危机重合在一起,是导致我国需求不足和物价持续下降的重要原因。③某些改革措施的阶段性效应。1997年前后,我国在国有企业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和投资体制改革等方面出台了一些重大措施。从短期来看,体制转换需要时间并需付出成本,所有这些都会时市场需求减少。④某些宏观措施的惯性作用。针对1992-1993年出现的经济过热情况,自1993年下半年我国实行以紧缩为取向的宏观政策是必要的,但由于惯性作用,1997年又突然遇到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所以我国的宏观政策尽管作了比较适合的调整,但国民经济在短期内未能转变到正常状态,相反却出现了持续几年的需求不足。第十九章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1、名词解释经济增长1)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因就业人数增加、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等原因,经济规模(包括物质产品和劳务)在数量上的扩大和增加,它反映了一国国民经济总量的变化状况。2)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分为生产要素的投入增加和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生产要素投入特别是劳动就业量对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3)衡量经济增长,通常采用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GDP增长率、NI增长率等总量增长率和人均增长率等指标。经济发展①不仅包括经济总量和人均占有量的增长,而且强调经济结构的基本变化,特别是本国人民作为经济结构变化的主体参与发展过程、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态平衡的保持,环境污染的治理,整个社会经济生活质的变化等。②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有多个,公布了“人类发展指数”,按语气寿命、成年人识字率、实际人均国内生产总之三个变量计算。84
③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两者是密不可分的,经济增长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必要物质条件,没有经济增长就没有经济发展。但是,经济增长又不同于经济发展,单纯的经济增长可能会出现“只增长不发展”的现象,即只有经济增长但没有经济结构的优化,经济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产业结构①是指社会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各产业之间、各部门之间以及产业部门内部各企业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结喉关系和比例关系。②它是国民经济结构的一个基本方面。③一般说来,产业结构的变动可以从两个方面衡量:一是产值的部门构成,二是劳动力的部门构成。④产业结构的变动呈现两个重要趋势:1、产值部门结构的高度化趋势;2、劳动力部门构成二、三次产业倾斜的变动趋势。区域结构①是指一国范围内各个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状况与相互关系,它涉及经济增长要素的空间分布。主要包括:区域产业结构、区域空间结构、区域基础结构。区域结构的优化对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②我国和其它发展中国家一样,在区域间存在二元结构,即经济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并存,总体上看,呈现出东、中、西三大地区总体分布,东部地区发展主要依靠市场拉动,中部发展“承东继西”,西部地区有丰富资源,我国正大力推进西部大开发。二元经济指的是采用现代技术的现代部门同采用传统技术的传统部门并存的一种经济结构。二元经济是发展中国家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演进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是在资本积累不足、劳动力素质普遍不高、科学技术极为落后、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严重缺乏等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的现代化需要经过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和谐社会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员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②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它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员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84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切实贯彻和实现。新型工业化道路①是指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②与传统工业道路相比,有以下特点:⑴新的要求和新的目标。新型工业化道路所追求的工业化是要做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并实现这几个方面的兼顾和统一。⑵新的物质技术基础。新型工业化必须建立在更先进的技术基础上。⑶新的处理各种关系的思路。要从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不平衡、城乡简单劳动力大量富余、虚拟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善且风险较大的国情出发,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1、试分析决定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因素。1)经济增长的含义: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因就业人数增加、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等原因,经济规模(包括物质产品和劳务)在数量上的扩大和增加,它反映了一国国民经济总量的变化状况。2)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①生产要素投入特别是劳动就业量对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②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对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③其他要素对经济增长的制约作用:⑴投资增长率和投资效率;⑵科技进步程度及其应用;⑶自然资源的数量与开发利用程度;⑷制度或体制。⑸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经济增长还要受到该国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状况的制约。上述各种因素相互联系,共同对经济增长发挥作用,因此,应当通过实现各个因素的互相协调,彼此配合来促进经济增长。2、我国为什么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如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1)经济增长方式的含义:决定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的结合方式和实现经济增长的途径,称为经济增长方式。84
2)经济增长方式有两种类型:粗放型增长方式和集约型增长方式。两种增长方式相比,粗放型增长方式是单纯的数量扩张型的外延式增长方式,效益相对低下;而集约型增长方式是质量效益型的内涵式增长方式,效益相对较高。3)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要性:建国初期,我国的工业基础比较落后,只能实行粗放型增长方式。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深入,这种粗放型增长方式在我国生产、建设和流通领域的弊端也逐渐显现,主要是:①产品质量差,品种单一,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缺乏市场竞争力;②资源消耗量大,浪费严重;③设备利用率低,工业流程落后;④单纯热衷于上新项目,铺新摊子。这些问题极大地损害了经济增长质量和经济效益。在这样的情况下,加快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如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①走新型工业化道路(05年论述,13分)05论述:信息工业化道路特点并说明我国如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1、定义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指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2、特点⑴新的要求和新的目标。新型工业化道路所追求的工业化是要做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并实现这几个方面的兼顾和统一。⑵新的物质技术基础。新型工业化必须建立在更先进的技术基础上。⑶新的处理各种关系的思路。要从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不平衡、城乡简单劳动力大量富余、虚拟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善且风险较大的国情出发,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3、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⑴必须正确处理工业化与信息化的关系。⑵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84
⑶大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⑷要大力发展交予,使我国丰富的人力资源转换为雄厚的人力资本投资。⑸要处理好内需和外需的关系,坚定不移地扩大国内需求。②发展科技:⑴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和实现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基础,要实现经济增长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科技进步具有十分突出的作用;⑵我国首要是解放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解决科技发展的结构性矛盾;⑶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一方面是形成独立的高科技产业群,另一方面是以高新技术成果对广大的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③大力发展教育:⑴教育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基础;⑵在体制上解决好教育投资收益的归属和投资者长期行为问题,措施主要有:ⅰ教育投资的主体要由过去单一的政府主体转向政府、企业、居民共同办教育多元主体,形成多元投资主体的格局。ⅱ为了使有限的教育经费带来更大的效益,必须调整和优化教育结构,实现教育投资的有效配置。ⅲ做好再就业培训工作。④创新自主创新,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1、为什么要实行自主创新?①定义和作用自主创新是相对技术引进、模仿而言的一种创新活动,是指通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特的核心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新产品的价值的过程。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涉及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当今时代,创新越来越成为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标志,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长远发展的内在需要。当代社会,科学技术已成为经济社会安装的决定性力量,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就是自主创新能力的竞争。加快科学技术发展,关键在于自主创新;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关键也在于自主创新。实践证明,在一定条件下科学技术可以引进,但自主创新能力永远不可能通过引进而获得。②现实意义8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技术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劳动力素质也有了相当提高。但总的来看,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变革,面对日益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面对以创新和技术升级为主要特征的激烈国际竞争,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的问题已经日益成为发展的瓶颈制约。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十一五”时期引导我国经济发展的终于任务,具有以下重要的现实意义:1、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2、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3、有利于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竞争力。4、有利于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必须看到,没有科学技术创新的发展是难以持续的,依靠较低技术的产业基础也成不了经济强国,我国已经进入到必须依靠自主创新才能加快发展的新阶段。1、如何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1)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含义: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在现有技术和资源条件下,生产要素得到合理配置,各产业间能协调发展,并能产生良好经济效益的过程。产业结构高度化是指产业结构向着产业内部综合生产率水平、技术结构水平更高的方向演化的过程。2)我国产业结构的低水平和不合理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正常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必须选择正确的产业发展战略,寻求有效的调节机制,推动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实现优化升级。3)我国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基本方向,是要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4)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具体措施有:①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大力推进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②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③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努力提高我国工业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④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水利建设,健全综合交通体系,优化能源结构,改善布局和结构;⑤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2、试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道路。中国二元经济的现代化,关键是要解决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而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解决,一方面要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另一方面要加快城镇化进程。1、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8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建设新农村的总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任务,针对制约农村生产力发展的突出问题,要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思路,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加大财政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力度,建立以工补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第二、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第三、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第四,坚持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稳定和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广辟农民增收渠道,逐步建立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形成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第五、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大改革力度,全面增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活力。第六、加快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培育造就新型农民。第七、加大农村扶贫开发力度,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2、我国城镇化道路1)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2)发达国家城市化的特征是:现代部门集中在城市,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方向与城市化方向一致。3)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我国的情况则不同,我国城市劳动力剩余相当严重,如果农业剩余劳动力再大量流向城市,必然同城市本身的劳动力剩余产生尖锐矛盾,因此,发展中国家一般以农村城镇为中心,发展以当地资源为基础的小型劳动密集型工业化,通过农村工业化来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从而推动二元经济的现代化。4)我国改变二元经济现状还有自己的特点:①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多层次多渠道的,既有离土不离乡,去小城镇就业;又有不离土也不离乡,在经营农业的同时兼营家庭工业和家庭运输业等;还有离土离乡,到城市就业。②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顺序也是灵活的,就我国而言,农业剩余劳动力可以同时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其中第三产业吸收剩余劳动力的潜力较大。③要坚持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④强调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和推动非农产业发展不能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第二十章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对外经济关系1、名词解释84
国际竞争与合作①是指在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为了加强自己的经济实力及在与他国的经济往来和市场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积极参与全球化,国家间进行合作的同时又参与竞争的过渡。②竞争与合作是国际经济关系的本质特征。国家间竞争与合作择偶格式同时并存,如何处理其中的关系就成为一个两难的问题。国家经济安全①是指一国根本的经济利益免遭侵害的一种经济状态。②其主要内容包括:1、一国经济主权独立、基础稳固、运行健康、增长稳定、发展持续。2、在国际经济生活中具有自主性、抗风险和竞争力。3、不至于因为局部问题的演变而使整个经济受到冲击和遭受过多损失。4、能够避免或化解可能发生的局部性或全面性的危机。③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危害国家经济安全的主要因素有:1、国家支付危机;2、金融风险;3、产业安全和贸易被控;4、资源被侵害;5、信息和技术损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实行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为保证国民经济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在对外开放中,要是否注意维护国家经济安全。1、我国对外开放的理论依据和客观依据是什么?1)对外开放是指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与世界各国和地区广泛的开展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及其他方面的往来活动,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2)我国对外开放的客观依据有:①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01辨析,3分)01辨析:实行对外开放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②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总结得出的科学结论;③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④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的需要。3)我国对外开放的理论依据:首先,是国际分工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1、由国内分工向国际分工延伸,会促进参与国的经济发展和世界繁荣,2、不同程度上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从而给交换双方在经济上带来利益,3、利用比较优势理论,发挥自己的优势弥补自己的劣势,用较少的劳动耗费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从而使对外经济关系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其次,是国际价值与国际价格理论。84
1、国际市场商品价值不是由个别供给国生产,而是由国际商品生产的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2、正常的国际市场价格以国际市场价格为基础,并围绕国际价值这个中心随国际市场供求情况上下波动,时涨时落。3、社会主义国际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也必须遵循国际价值规律,国际价值与国际价格理论是对外经济关系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1、结合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当前世界金融危机的教训,分析如何在开放的条件下保持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①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由泰国开始,之后进一步影响了邻近亚洲国家的股票、货币市场和它的资产价值。给我们的直接启示是: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外资的流入和流出、外汇市场的波动对一国经济特别是金融系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我过子对外开放的同时,必须加强金融市场的管理,抵御金融风险,保持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②在开放的条件下保持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为保证在开放的条件下保持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我国在引进外资方面要注意以下:1、要合理利用外资,规避金融风险。加强对外汇的管理,注意外资结构的优化。2、深化外汇体制改革。3、保持充足的外汇储备保证政府平衡外汇市场的干预能力。4、发展各类国际金融市场。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即会推进国际资源的优化配置,也会对国家经济安全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在对外开放中,我国要十分主义维护国际经济安全,具体措施如下:1、在对外开放的同时要强化自主创新,发展民族产业。2、要加强金融市场监管和市场调控。3、建立国家经济安全预警机制。4、维护国家经济资源和信息技术免遭侵害。5、积极与国际社会合作构建国际经济安全体系。第二十一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职能和宏观调控1、名词解释宏观调控①是指政府以满足人民需要和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为目标,综合运用经济的、计划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整个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进行调节和控制;②宏观调控的基本要求是,使宏观经济活动通过市场中介和微观经济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保持总供求的基本平衡,顺利实现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财政政策84
①是指政府在一定时期内,为了实现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通过变动财政收入和支出,以影响宏观经济活动水平的政策。它由财政收入政策和财政支出政策组成;②根据财政政策对总供给和总需求调节的作用和方向可将其划分为: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平衡性财政政策;③财政政策手段主要有:国家预算、国家税收、国家信用、财政补贴等。货币政策①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的通过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手段,来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②货币政策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扩张的货币政策、紧缩的货币政策和平衡的货币政策;③货币政策的具体手段有: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率、存款准备金率、利率手段等。收入分配政策①是对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进行调节的政策,是政府根据既定的目标而制定的个人收入总量及结构的变动方向,以及政府调节个人收入分配的基本方针和原则,它包括国民收入分配总量政策、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政策和个人收入分配政策等。②社会主义经济中实施收入分配政策的目的是:促进国民经济的总量平衡,避免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促进分配的公平和效率,避免收入分配差距过大;调动劳动者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③收入分配政策是通过工资、财政预算、税收等手段实施的。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有哪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仅是重要的政治组织,同时又是重要的宏观经济管理与调控组织。作为宏观经济管理与调控组织,政府的主要职能是:1、经济调节。①政府实行科学决策,制定一定时期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规划,确定重要指导性指标。②政府制定并实行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分配政策在内的宏观政策,引导和调节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调节收入分配,达到发展经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2、市场监管政府通过健全法律体系,规范各类经济主体的行为,限制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维护政策的市场秩序。3、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政府提供完善的法律、法规和基本制度与规则,以奠定市场经济顺畅运行的前提;提供道路、交通、公共卫生、义务教育等方面的建设和投资。84
4、管理国有资产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在坚持国家所有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坚持政企分开,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使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1、简述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的模式、目标与手段。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宏观调控模式,则应该是既能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又能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导向性作用,实现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1)宏观调控的模式P409主要有两种:高度集中型的指令性计划经济模式、以间接调控为主的市场经济模式。前者的基本特征和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造成的危害:影响范围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后者的特征有:①整个宏观调控是在市场调节的基础上进行的;②计划的形式和作用的范围发生了重大的变化;③对企业的调控方式以间接调控为主;④调控手段由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手段相结合,逐步转向以经济、法律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仅仅作为辅助手段。2)宏观调控的目标P410①促进经济增长促进经济增长,是指保持合理的增长速度。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一方面要紧紧抓住有利时机加快发展,有条件发展快的就尽量快一些;另一方面又要搞好综合平衡,重视比例协调,讲求效益,走出一条既有较高速度又有较好效益的国民经济发展的路子。②增加就业增加就业,是指尽可能消除非自愿失业,使每个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工作的劳动者都能有平等的就业机会。要通过大力发展经济,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发展多种就业方式,千方百计扩大就业。③物价稳定物价稳定,是指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即将物价变动保持在经济顺畅运行所允许而居民又能承受的范围内。这是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物价总水平稳定的主要标志是:零售商品物价总指数上升的幅度应低于银行存款利率,职工生活费用指数上升的幅度应低于职工平均工资的增长幅度。④保持国际收支平衡84
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主要指资本流入、流出的平衡和进出口的平衡。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收支平衡对于社会总供求的平衡具有重要影响。应结合国内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状况,调控好国际收支的规模和结构,以保持国内总需求和国际收支的综合平衡。3)宏观调控的手段P412①经济政策是由政府制定的用于调整各种经济主体利益关系和指导、影响经济活动的准则和规则。它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最主要的经济政策有: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汇率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结合不同时期国民经济运行的不同态势科学而灵活地运用这些政策。②经济计划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离不开经济计划的指导,经济计划因而成为必要的宏观调控手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经济计划主要是指建立在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基础上的指导性计划,是体现宏观管理目标、任务、各项宏观平衡和各种基本比例关系,并由相应的指标体系和政策措施所组成的计划。这样的计划是建立在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的基础上,并以指导性计划和中长期计划为主。③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法律手段主要指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一方面,国家通过经济立法,制定各种必要的经济法规,规定企业行为的基本准则和政府行为的规范,调整各方面的经济关系,保证各种经济政策、经济措施、经济合同等的贯彻执行,以保证社会生产和流通的有序进行;另一方面,政府还可通过经济司法,制止和纠正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消极现象,打击和惩办各种经济犯罪活动。行政手段主要指依靠行政机构采用强制性的命令、指示,规定和下达带有指令性的任务或某些具体限制等行政方式调控经济的运行。在一定时期内这种手段有它存在的必要性,但也容易产生消极影响,必须谨慎使用。1、如何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和财政体制改革?①金融体制改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积极稳妥的建立和发展资金市场,推行专业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组织的企业获、商业化,同时要优化金融资源配置,进一步强化改进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职能,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使金融更好的为经济发展服务。在已有改革的基础上,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是:1、加快发展货币市场,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2、逐步建立现代银行制度,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3、加强金融监管,完善金融监管体系。4、大力支持银行发展中间业务。5、继续扩大金融对外开放。②财政体制改革84
深化财政政策改革的重点是:1、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加快推进财政预算制度改革2、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3、着力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4、推行政府采购制度,规范政府公共工厂管理5、明晰各级政府的财权和事权,进一步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6、积极稳妥地推进税费改革7、健全税收制度,强化税收征管8、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和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提高财政保障能力,主义防范财政风险9、严格财政管理,逐步建立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公共财政框架1、结合我国体制转轨期的实际,分析如何综合运用金融手段和财政手段来促进国民经济的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主题,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转轨,即从传统的、封闭的自然经济向现代化、开放化、市场化经济转轨。中国经济体制逐步由计划经济转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封闭半封闭变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对外开放。1)我国体制转轨时期的实际情况:①总供求方面看,上世纪90年代前半期,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经济过热,有通货膨胀趋势;90年代后半期,由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持续几年出现了通货紧缩的趋势,总需求小于总供给,主要表现为:物价持续下跌,社会消费占GDP的币值持续下降,净出口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逐年下降。②从结构看,失衡问题突出。我国在转轨时期,产业结构不合理,区域结构不平衡,城乡结构二元经济趋向成熟并开始向一元的现代经济转化,国有商业银行呆坏账问题严重,金融风险加大,经济运行内部各种矛盾显突。2)政府针对以上情况采取的财政、货币手段进行调控:①财政手段,1、促进总量平衡方面:对于90年代前半期的需求大于供给状况,政府采取的是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即紧缩性投资支出和消费支出,增加税收,抑制了需求过剩的趋势,收到一定的效果;对于90年代后半期出现的供给大于需求,经济过冷,有效需求不足,政府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扩大预算赤字,增加国债发行,加大政府支持,要通过加大政府投资带动社会投资。2、促进结构优化方面84
1、调整所有制的结构,2、调整行业结构,3、调整产品结构,4、调整技术结构。②货币政策,1、促进总量平衡方面:97年前需求过旺,采取了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97年后需求不足,采取了稳健货币政策。中央银连续多次下调利率,并开始征收利息税,同时适度增加了货币投放和信贷投放。2、促进结构优化方面政府通过加大货币投放和信贷投放,使结构失衡在有力资金的支持下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综上,在面对转轨时期的过程中,政府和央行要加大协调,采取“逆经济风向行事”的综合行动,当经济过冷或过热要配合采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加以控制和调节。并加强对经济形势的预测,避免事后调节,加大事前调节的力度,以保证国民经济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8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控制工程导论》(周雪琴 张洪才 著)习题答案-阳光大学生网.pdf
- 《控制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MATLAB语言与应用(第2版)》薛定宇_课后习题答案.doc
- 《操作系统(四版)》习题解答.doc
- 《操作系统》习题解答.doc
- 《操作系统》练习题及答案.doc
- 《操作系统精髓与设计原理·第五版》习题答案.docx
- 《操作系统精髓与设计原理·第五版》复习题及答案.doc
- 《操作系统精髓与设计原理·第五版》练习题及答案.doc
- 《操作系统精髓与设计原理·第六版》中文版答案.doc
- 《政治经济学》课后答案.pdf
- 《教师招聘直通车》练习题答案.doc
- 《教师招聘直通车》综合练习题答案.doc
-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2016版】.docx
- 《教育学》章节习题及答案.doc
- 《教育学》试题库(共三十三套)【每份试卷均有标准答案】.doc
- 《教育心理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doc
- 《教育方法概论》所有历年考试习题(配答案)超全.doc
- 《教育管理心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1).doc
相关文档
- 施工规范CECS140-2002给水排水工程埋地管芯缠丝预应力混凝土管和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施工规范CECS141-2002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施工规范CECS142-2002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铸铁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施工规范CECS143-2002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预制混凝土圆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施工规范CECS145-2002给水排水工程埋地矩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施工规范CECS190-2005给水排水工程埋地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cecs 140:2002 给水排水工程埋地管芯缠丝预应力混凝土管和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含条文说明)
- cecs 141:2002 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条文说明
- cecs 140:2002 给水排水工程埋地管芯缠丝预应力混凝土管和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条文说明
- cecs 142:2002 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铸铁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条文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