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2.00 KB
  • 2022-04-22 11:30:28 发布

《教师招聘直通车》综合练习题答案.doc

  • 5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答案:练习题(一)一、选择题(共20题)(单项选择:10题)1.A2.B3.C4.A5.B[解析]教育的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的“无意识的模仿”。6.A[解析]教师的劳动对象是学生。根据研究表明,他们一般都有种“向师性”。所以也就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示范性。7.C8.A[解析]由于原有的的教育模式、教育课程适应不了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为此要求对教覃课程改革势在必行。9.C[解析]教学相长,是我国古代教育思想家的一份宝贵遗产。它首先见于《学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返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日教学相长也。”10.B[解析]心理学家根据人的身心不同方面有不同的发展期现象提出了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概念,所以说人的发展具有不均衡性。(多项选择:10题)11.ABCE[解析]由教师资格认定的制度内容可知,教师的聘任的主要形式有招聘、续聘、解聘和辞聘。12.ABC[解析]略。13.BCD[解析]对义务教育阶段家庭贫困的学生免收杂费、免教科书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14.ABCDE[解析]群众性课外活动是组织多数或全体学生参加的一种带有普及性质的活动。所以以上选项均为群众性活动。15.D[解析]1914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大纲》的出版被认为是教育心理学体系的确定,标志着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桑代克也被誉为教育心理学之父。16.BCD[解析]托兰斯调查发现,高创造性儿童有三个明显的特点:顽皮、淘气和放荡不羁;所作所为有时会逾越常规;待人处事不固执、较幽默,但难免带有嬉戏。17.AB[解析]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也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性质的中间科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均很强的独立学科。18.A[解析]痕迹衰退理论是一种对遗忘原因最古老的解释,它起源于亚里士多德。19.ABCD20.ABCD 二、判断题(共20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三、填空题(共20题)1.具体形象、直观性2.启发式、注人式3.循序渐近原则、因材施教原则4.教书育人5.大教学论6.学生的认识发展顺序7.心理、道德8.学会学习9.自我分析、自我评价10.评价11.教育实用心理学12.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讨论13.宪法14.I级15.鱼类 16.7月11日 17.中国 18.河南19.陆生海洋20.南极四、名词解释(共5题)1.最近发展区: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在他人帮助的情况下,可以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即最近发展区。2.自我效能感: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于1977年提出的,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3.教师人格:以教师角色为其重要的社会角色的教师主体,在其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履行角色责任和义务中自觉形成的相应的和相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4.晕轮效应: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它方面的特征。5.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交往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或心理距离。五、问答题(共10题)1.【答案要点】(1)比较——比较学习材料和学生已有经验之间的关联;(2)还原——把抽象的教学知识还原成具体、可感的形象;(3)转化——将课堂中的随机事件转化为教学资源;(4)开发——开发周边资源,对教材内容进行个性化、生活化、活动化再加工;(5)调整——运用更换、增删、归并等手段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6)挖掘一一充分挖掘教材含蕴,发现教材新意义。2.【答案要点】(1)提高教师职业道德认识; (2)陶冶教师职业道德情感;(3)磨炼教师职业道德意志;(4)树立教师职业道德理想;(5)坚定教师职业道德信念;(6)培养教师职业道德行为习惯。3.【答案要点】在通常情况下,课堂气氛可分成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的三种类型。(1)积极的课堂气氛是恬静与活跃、热烈而深沉、宽松与严谨的有机统一;(2)消极的课堂气氛通常以紧张拘谨、心不在焉、反应迟钝为基本特征;(3)对抗的课堂气氛则是失控的气氛、学生过度兴奋、各行其是、随便插嘴、故意捣乱。4.【答案要点】(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它强调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体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5.【答案要点】(1)学生的知识基础情况;(2)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情况6.【答案要点】(1)不重要和未经复习的内容易遗忘。(2)机械识记比意义识记、无意识记比有意识记易遗忘。(3)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规律表明。遗忘进程不均衡,有“先快后慢”的特点。(4)关于遗忘的原因,消退说认为不经复习强化的内容,逐渐完全遗忘;干扰说认为主要由前摄抑制、倒摄抑制引起遗忘。(5)遗忘还受动机和情绪的影响。7.【答案要点】《义务教育法》第一条规定:“为了发展基础教育,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法。”这规定了《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主要有三个方面:(1)发展基础教育。基础教育一般指普通中小学教育,它是一个奠定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基础教育的状况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和人口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2)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 (3)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8.【答案要点】(1)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2)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3)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4)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5)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6)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9.【答案要点】不合法,除法律规定的部门外,任何人不得开拆他人的信件。10.【答案要点】银杏树被称为“活化石”,它亦称白果树、公孙树,属银杏科。树木高达40米。六、论述题(共5题)1.【答案要点】(1)引起学生注意;(2)提示教学目标;(3)唤起先前经验;(4)呈现教学内容;(5)提供学习指导;(6)展现学习行为;(7)适时给予反馈;(8)评定学习结果;(9)加强记忆与学习迁移。2.【答案要点】(1)复习和检查过去的学习;(2)呈现新材料;(3)提供有指导的练习;(4)提供反馈和纠正;(5)提供独立的练习;(6)每周或每月的复习。3.【答案要点】(1)利用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新颖性,引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直接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利用电教手段,采用游戏、模拟等方式。(2)实施启发式教学,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识兴趣和求知欲。如在正式讲授内容之前,提出与课文有关的一些问题,以引起好奇心,是激发学生认识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创设“问题情境”,即是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造成一种不协调、一种悬念.从而引发强烈的解决问题的愿望。 (3)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不同难度的任务所需要的动机强度不同.对于简单的任务,需要较高的动机强度;对于困难的任务,则需要较低的动机强度。日常教学中的评价旨在促进学生能力和技能的发展,因而中等难度水平的任务是有益的。(4)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有效进行奖惩,让学生知道自己的进度、成绩以及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的成效,以便激起进一步学好的愿望;通过反馈知道缺点或错误,可以及时纠正。表扬鼓励比批评能更有效地激励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因为前者能使儿童产生成就感,后者则会挫伤儿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5)合理设置课堂结构,妥善组织学习竞赛。竞赛中学生的好胜心和求成的需要特别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大大加强,但要注意减弱竞赛的消极因素。(6)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进学生继续努力。教师要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优缺点,帮助他们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目标并引导其通过努力达到,从而增强自信。让学生明白失败的原因在于缺乏努力.而不是能力不够,只要付出努力,便会成功。4.【答案要点】(1)创造条件,采用多种手段,丰富儿童的表象和言语表象是想像的材料,表象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想像的水平。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形象化的材料.并经常组织学生参观、看展览、游览、看电影等。在实际活动中,要引导儿童广泛接触各种事物,仔细、全面、准确地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有时教师也可用丰富的情感和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口头讲述,带领学生有表情朗读以增强学生的感受,使儿童积累起丰富和准确的表象,保证想像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教师要重视用丰富、优美、正确、清晰、生动形象化的言语描绘事物。这对提高学生言语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想像,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2)结合学校的各种活动,进行想像的训练①结合各科教学活动,训练学生的想像。②通过形式训练.提高想像和联想的能力:对静物做动态想像,变无声为有声想像;对抽象词做具体形象想像;对物做拟人想像。此外,还可要求学生对无色的事物做有色的想像,对个别事物做慨括的想像等。通过这一系列想像的形式训练.儿童便能逐渐掌握静观默想、浮想联翩的本领。(3)正确引导小学儿童的幻想小学儿童幻想正处在由远离现实的幻想向现实的幻想过渡阶段,积极的幻想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具有直接推动作用的幻想,是富于现实性的。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幻想与现实紧密结合起来。 七、案例题【参考点评】用教育学知识点评。面对调皮捣乱的学生,班主任要做的第一步工作就是分析学生调皮捣乱的原因。一般有这样几种:一是想引起老师和同学的注意;二是缺乏主见,随波逐流型的,别人这么做,我也这样做。三是爱出风头,心态不平衡,为别人不敢为之事,觉得自己很是了不起。针对学生的问题,教师可以采取的处理方法有:1、“加官进爵”法。对于第一类学生,他的目的只是为了引起旁人的注意,那么就安排一下班级职务给他,让他感觉到教师和同学对他的重视。这样他就会对自己充满信心,积极投入到班级工作去了。2、“糖衣炮弹”法。对于第三类学生,由于本身脾气倔强,教师如果一味指责,只会激化学生情绪。老师可以在平时多与他们接触,多给他们关怀,让他们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也可以让与之关系较好的同学去做他的思想工作,这些同学一方面对包括老师在内的大人有抵触情绪,但对于同辈群体中的某些人却相当信任。利用同辈的力量去感化他,不失为一种方法。3、严厉警告法。对于第二类学生,教师开始时可以严厉警告他们,语气可以稍微尖锐些,然后再进行正确的引导,让他们明白该做些什么。总之,早预防,细分析,巧引导,是处理好这类事情的关键。根据此阶段青少年的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症下药。答案:练习题(二)一、选择题(共20题)(单项选择:10题)1.C[解析]由题干可知是在描述道德意志。2.A[解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是现代教育体系中的三大组成部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结合教育3.C[解析]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4.D[解析]学校是专门从事教育的机构,所以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是教学。5.A[解析] 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为此开展教育工作,首先需要确立教育目的。6.A[解析]“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为此在教学时,教师要有针对性。7.A[解析]意义识记是根据事物内部联系,反复领会、理解,揭示其实际意义的记忆方法。也称逻辑的或理解的记忆。8.C[解析]意义识记是根据事物内部联系,反复领会、理解,揭示其实际意义的记忆方法。也称逻辑的或理解的记忆。9.D[解析]赫尔巴特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强调课堂教学的作用,强调教材的重要性,强调教师中心地位,形成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故传统教学的“三中心”指教师中心、课堂中心、课本中心。10.A[解析]教育的生物起源说认为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的本能,是种族发展的本能需要。这是教育史上第一个把教育起源问题作为学术问题提出的教育起源说。11.C[解析]教师劳动培养人才的周期长。而“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正是教师劳动长期性的表现。12.C[解析]设计教学进程是一份教案的核心。13.D[解析]略。14.B[解析]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外,还要求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15.D[解析]孔子的“学而时习之”体现的是巩固性原则。16.B[解析]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17.A[解析]韩愈在《师说》中提出的。18.C[解析]“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指生物的普遍现象一一遗传。19.C[解析]概括是人脑把抽象出来的事物间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加以概括的过程。20.B[解析]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是通过书本或从教师那里学习间接经验。二、判断题(共10题)1.√2.×3.×4.√5.×6.×7.√8.√9.×10.×三、填空题(共20题)1.处理转换2.论语3.形象记忆4.福禄倍尔5.顺序、阶段6.发散、思维 7.学科基础知识、教育学科基础知识8.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9.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体态语言10.夸美纽斯11.钨丝蒸发12.应激性 13.合理的教育结构14.埃及15.李时珍16.5月17.树上18.木星19.翅膀 20.印度尼西亚 四、名词解释(共5题)1.学习迁移: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迁移广泛存在于各种知识、技能、行为规范与态度的学习中。2.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和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发生,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3.儿童的个体发展:指儿童在其成长过程中,伴随着生理的逐渐成熟与社会生活经验增长的相互影,其心理和生理能力不断提高的变化过程。4.气质:心理学把人在情绪体验和行为反应的强度与速度等方面的特点称作气质。5.心理素质:以自然素质为基础,在后天环境、教育、实践活动、诸因素的影响下逐步发生、发展起来的。心理素质是先天和后天的合金。五、简答题(共10题)1.【答案要点】可以,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应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未征得监护人同意而实施的民事行为无效。2.【答案要点】不可以。学校不能随意开除学生。3.【答案要点】中国民间“送灶神”时要吃粘牙的甜食,这是为了用糖粘住灶神的牙。中国的民间习俗还有很多,要是留心就会发现很多有趣的事情。4.【答案要点】非洲象与亚洲象的差别除栖地不同外,外形亦有差别。如:非洲象耳朵较大,亚洲象耳朵较小。非洲象象牙雌雄均明显外露,亚洲象只有雄象外露5.【答案要点】大不列颠岛是欧洲最大岛屿。它位于欧洲西部的大西洋中,面积22万平方千米。是英国领土的主要组成部分。 6.【答案要点】校园歌曲《童年》的词曲作者是罗大佑,这首歌曲至今仍为很多学子所喜爱。7.【答案要点】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表现了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的苦难与顽强斗争,表现了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8.【答案要点】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七绝《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写的是庐山风景。9.【答案要点】欧洲因其海上活动发达及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而使得南北美洲成为许多欧洲国家的殖民地,但葡萄牙不曾在南北美洲拥有殖民地。10.【答案要点】龟纹指的是在打样或印刷中由于阳图版的角度搭配不当所出现的一种不悦目的网纹图形。这种图形常常出现在蜡染中。六、案例题【参考点评】该老师对待提出质疑的学生的行为,严重挫伤了该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这种行为违反了“教师主导与学生自觉性相结合”的原则,特别是违反了“创造民主的教学环境”。民主的教学环境,能使学生的思维经常处于积极的活动之中,主动地探索新知,能使学生的聪明才智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从而使启发的效果处于最佳状态。答案:练习题(三)一、选择题(共40题)(单项选择)1、A[解析]略。2、C[解析]我国现代学校产生于19世纪末期。3、A[解析]智育的根本住务是发展学生的智力。4、C[解析]此题考查教学事项定义;5、C[解析]教师自编测验是为特定的教学服务的。 6、C[解析]教育民主化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的否定。7、D[解析]略;8、C[解析]古代教育具有阶级性,受教育是统治阶级的特权。被统治阶级只能在民间接受家庭教育。故有“学在官府”之说。9、D[解析]说明了教育的滞后性。10、C[解析]学校教育因素在诸多影响少年儿童品德形成的因素中占据主导地位,要注意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学校要主动同家庭和有关社会机构取得联系,互相协作、及时交流学生的表现情况,共同研究德育问题。11、A[解析]略。12、C[解析]最早提出“美育”一词的是席勒。13、A[解析]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观察法。14、A[解析]略。15、C[解析]此题旨在考查说课的本质,由说课的定义可知。16、A[解析]由排除法可知。17、B[解析]由三种教学计划的内在联系可知,教师在备课时应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进行书写计划。18、A[解析]生物性和社会性是人的特点。19、C[解析]“活到老学到老’’是终身教育特点的体现。20、C[解析]略。21、C[解析]馒头与除法是实际生活与抽象理论的关系,所以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22、C[解析]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23、A[解析]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的专著。24、B[解析]对于遗忘发展的进程,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其研究结果被绘制成曲线,这就是百余年来一直被广泛引用的经典的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25、D[解析]注意分配能力是教师注意力的特点的集中体现。26、A[解析]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的心理现象,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27、D[解析]自制性就是一个人自己控制和协调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举止行为的品质特性。而题干中所述正是意志品质的自制性。 28、A[解析]有意注意指有预定的目的,在必要时还需要做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故题干所述应为引起学生有意注意。29、A[解析]研究表明.干扰主要有两种情况.即前摄抑制和倒摄抑翩。早晨起床。大脑比较清醒,所以不受前摄抑制的影响:30、D[解析]完整的记忆活动分为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四个基本的过程。31、A[解析]知觉的基本特征包括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恒常性和知觉的理解性。而题干描述的是知觉的选择性。32、D[解析]一题多解,演绎推理,沿着多方向,多通道求异地解答问题称发散思维,也称求异思维。33、B[解析]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34、B[解析]儿童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在4岁。35、C[解析]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中的飞跃或“质变”,即有一个过渡的转折期,就是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关键年龄”,一般认为,关键年龄出现在四年级(10~11岁)。36、D[解析]略;37、D[解析]小学生记忆的主要方式是形象记忆,对低年级儿童而言.直接形象记忆、逻辑记忆较为发展,教学中注意要运用有关教学,并使记忆系统化。38、C[解析]人的心理反映的最高形式是意识。39、B[解析]有人做过研究,发现过度学习达到50%~l00%之间学习效果最佳,最不易遗忘,所花的时间也最经济,故此题选B项。40、D[解析]对问题的表征分为问题的表面特征和问题的深层特征,其中后者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二、判断题(共10题)1.×2.×3.√4.×5.×6.√7.×8.√9.×10.√三、填空题(共20题)1.学校教育2.必修课3.听觉、视听4.父母5.学科基础知识、教育学基础知识6.社会价值、个人价值7.生产力水平8.社会性认知、社会性交往9.教学程序10.单纯重复阅读11.教材12.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13.主题班会14.幼儿园之父15.官学、私学、书院16.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17.发散18.认知失调19.发展 20.智力年龄(心理年龄)、智力商数四、名词解释(共5题)1.聚合思维:是指从已知信息中产生逻辑结论,从现成资料中寻求正确答案的一种有方向、有条理的思维方式。2.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3.小学教育心理学:就是一门研究学校教育情景中学(学生)、教(教师)、环境三者相互作用(以前两者为主)时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4.生成性学习:就是要训练学生对他们所阅读的东西产生一个类比或表象,如图形、图像、表格或图解等。以加强其深层理解。5.问题教学:问题教学就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它是指在教学中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之中,然后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思维,利用和重新组织已知的概念和规则,形成相应的高级规则,最终达到解决问题。五、简答题(共5题)1.【答案要点】(1)在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2)在教学内容的易混淆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3)在思维的交锋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4)在思维的发散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5)在规律的探索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2.【答案要点】(1)入学适应不良问题;(2)与学习有关的心理问题;(3)人际关系失调问题;(4)不良人格问题。3.【答案要点】(1)认真研究和把握课程标准;(2)全面系统地理解课程标准;(3)严格执行课程标准;(4)以课程标准作为自己检查教学质量的依据。4.【答案要点】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答案要点】荷兰濒临北海,是世界上地势最低的国家。荷兰的海岸线曲折绵延,全长1075千米,但海堤竟两倍于海岸长度,总长达2414千米。六、论述题(共2题)1.【答案要点】(1)创造条件,采用多种手段,丰富儿童的表象和言语表象是想像的材料,表象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想像的水平。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形象化的材料.并经常组织学生参观、看展览、游览、看电影等。在实际活动中,要引导儿童广泛接触各种事物,仔细、全面、准确地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有时教师也可用丰富的情感和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口头讲述,带领学生有表情朗读以增强学生的感受,使儿童积累起丰富和准确的表象,保证想像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教师要重视用丰富、优美、正确、清晰、生动形象化的言语描绘事物。这对提高学生言语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想像,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2)结合学校的各种活动,进行想像的训练①结合各科教学活动,训练学生的想像。②通过形式训练.提高想像和联想的能力:对静物做动态想像,变无声为有声想像;对抽象词做具体形象想像;对物做拟人想像。此外,还可要求学生对无色的事物做有色的想像,对个别事物做慨括的想像等。通过这一系列想像的形式训练.儿童便能逐渐掌握静观默想、浮想联翩的本领。(3)正确引导小学儿童的幻想小学儿童幻想正处在由远离现实的幻想向现实的幻想过渡阶段,积极的幻想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具有直接推动作用的幻想,是富于现实性的。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幻想与现实紧密结合起来。2.【答案要点】这种建议有一定的道理。心理学研究表明,表扬与奖励比批评与指责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前者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对学习有促进作用;而后者恰恰起到相反的作用。虽然表扬和奖励对学习具有推进作用.但使用过多或者使用不当.也会产生消极影响。所以,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奖励,当然,对于某些学生而言,适度而善意的批评有时也能促进学习。 七、案例题【答案要点】这种做法违背记忆规律,也是行之无效的。学生识记的效果和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有关,在一定的时间不宜过多,否则,易引起起学生过度的疲劳,降低记忆的效果,同时,“漏一补十”“错一罚十”的做法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和记忆的信心和主动性。对进一步学习制造一些心理障碍答案:练习题(四)一、选择题(共45题)(单项选择题)1、A[解析]“矮子里找高个”“水涨船高”都是相对的,所以是相对评价。2、C[解析]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而题干的划分依据是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层次。3、D[解析]此题考查德育目标的定义。4、A[解析]四个选项均为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题干是常规管理的定义。5、D[解析]勒温曾将教师的领导方式分为集权型、民主型和放任型三种,不同的领导方式会形成不同的课堂气氛,其中民主型的课堂气氛最佳。6、A[解析]伦理的道德情感,即以清楚地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7、C[解析]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制度化教育。8、A[解析]义务教育的实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9、B[解析]由我国的教育发展史可知。10、A[解析]操练和练习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巩固和运用知识、掌握技能和技巧。这是各科教学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11、A[解析]教育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与人类几乎是同时产生的。教育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而国家是阶级斗争的产物。所以教育不会随国家的消亡而消亡。12、B[解析]由教育发展史可知。13、D[解析]素质教育是当代中国所提出的教育导向思想。14、C[解析]略。 15、D[解析]由教育的基本概念可知。16、D[解析]略17、D[解析]9岁是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年龄。18、D[解析]解决纪律问题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使包括有纪律问题的学生在内的所有学生得以好好地学习。而不是要追究责任,让学生“就范”。19、B[解析]《学记》中提出的“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意为如果教学不按一定顺序,杂乱无章地进行,学生就会陷入紊乱而没有收获。故要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即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的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20、B[解析]约翰.杜威,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功能心理学的先驱,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他的主要观点有: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增长,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儿童中心。21、B[解析]考察全面发展的含义。22、D[解析]略。23、A[解析]略。24、B[解析]由我国的教育教学发展史可知。25、D[解析]教育一词,据考证,在中国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26、B[解析]敬业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第一要素。27、B[解析]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教育情境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创造性。28、D[解析]考试主要包括命题,监考,阅卷三个阶段,其中命题是核心环节。29、D[解析]清政府颁布《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设定初等小学,并规定初等小学教育为义务教育。30、D[解析]由小学教育学制的历史发展可知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是五四制实验。31、C[解析]教育可以在人的发展中起到主导作用,但人的发展并不能由教育来完全承担。32、C[解析]匹配题是另一种可提供多种选择的考试形式。它的形式简单,能够有效地测量学生对知识联系的掌握情况,且易于计分。33、D[解析]分配学生座位时,教师最值得关心的应该是对人际关系的影响。34、C[解析]小学课程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教育目的和学校的培养目标。35、B[解析]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是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36、D[解析]目前,我国中小学教科书长期以来采用国定制。37、A[解析]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活动中两个最活跃的因素。他们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推动教育过程的发展。38、C[解析]制度化教育主要所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它从初等学校延伸到大学.并且除了普通的学术性学习以外还包括适合于全日制职业技术训练的许许多多专业课程和机构。39、B[解析]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人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疏导原则就是循循善诱原则,而颜回的话正是该原则的例证。40、B[解析]学生的思想品德足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多项选择)41、C[解析]略。42、A[解析]动机冲突的类型:(1)双趋式冲突,个体在有目的的活动中,同时有两种强烈的目标和动机,但由于条件所限制,只能取其一时,便产生了双趋式冲突。(2)双避式冲突,指个体处在两个具有威胁性的目标之中,必须接受一个,才避开另一个,需要做出抉择而不知取舍。(3)趋避式冲突,同一目标对个体既有利又有弊,同时具有趋近和躲避两种动机,利害得失难以权衡,从而使当事人左右为难:(4)双重趋避式冲突,这是两个目标具有双重或多重趋避的理由时产生的内心冲突的情境。43、ABCDE[解析]个性的特征:(1)先天性和后天性。人的心理有两大基础,即生理基础和社会基础,个性有遗传基础,但主要是后天的教育、训练、环境和社会活动造成的。(2)共同性和差异性。个性的形成、结构是共同的,但在质和量上存在着个体差异,体现出独特性。(3)稳定性和可变性。个性形成后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但也可以发生方向或程度上的改变。(4)独立性和统一性。个性是各种心理特征的统一体,但各种心理特征彼此独立。(5)客观性和能动性。44、AD[解析]谐音法这是利用相似的声音线索进行记忆的一种方法,是属于简单加工策略的一种。45、ABCD[解析]根据吉尔福特的观点,创造性思维具有敏感性、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再定义性和洞察性等特征。 二、判断题(共10题)1、×2、√3、×4、×5、×6、×7、×8、×9、√10、×三、填空题(共10题)1、闭眼 2、二氧化硫3、荷兰4、满月5、二氧化碳6、初级消费者7、冥王星8、蜂鸟9、铝10、6月22日四、名词解释(共5题)1、创造性: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开展能动的思维活动产生某种新颖的、独特的有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2、动机: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而展开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3、关系转换说:由格式塔心理学家于1929年提出,是概括化理论的继续和发展。他们强调“顿悟”是迁移的一个决定因素,认为迁移不是由两个学习情境具有共同成分、原理而自动产生的某种东西,而是由于学习者突然发现两个学习经验之间存在着关系的结果,即领悟学习情境中的关系是实现迁移的根本条件。对情境中的一切关系的顿悟是迁移的实质。顿悟是指对事物之间的关系的基本认识和感受。经过检验而概括化的顿悟便是理解,对情境的顿悟即对情境含义的了解。4、社会助长作用:指当他人在场或和他人一起活动时.个体行为效率有提高的倾向。也就是说,在群体中,个人的工作有增质增量、干得又快又好的倾向;5、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五、简答题(共4题)1、【答案要点】汉语言文字,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可以使用本民族或者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教学。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2、【答案要点】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3、【答案要点】 发烧喝浓茶害处较大,因为茶叶所含的茶碱会提高人体温度,并可影响降温药物的作用,从而加重病情,因此发烧时不宜喝茶。4、【答案要点】“蒙太奇”源自法语,原为建筑术语,意指组接、构成的意思。用于电影是“剪接和组合”之意。六、论述题【答案要点】一般而言,教案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十方面的内容:教授课程的班级;(2)教授科目;(3)课时数;(4)教材章、节和主题;(5)教学目的;(6)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7)教学程序和具体教学内容;(8)主要授课方法和学生活动形式;(9)板书计划;(10)课后总结。七、案例题(共2题)1、【参考点评】学生陈某负主要责任,由其监护人负责赔偿。学校负有管理失职责任,负次要责任,应进行相应赔偿。2、【参考点评】用教育学知识点评。案例中班主任处理偶发事件时比较集中地体现了一种站在学生立场考虑和分析问题的思路。当出现类似的偶发事件时,班主任如果能更多地从心理的角度去理解,并加以引导,将会是成功处理事件的关键。事实证明,处理偶发事件时的不公平,不仅不利于问题的真正解决,而且有可能使其他学生产生不满情绪,造成师生关系的对立,并有可能导致类似事件的重复发生。因此,处理偶发事件,必须一视同仁。但是,由于学生在学习、思想、个性等方面具有差异,因此处理偶发事件时,又要因人而异,认真分析,逐一对待,切不可乱贴“标签”。答案:练习题(五) 一、选择题(共20题)(单项选择)1、A[解析]人的学习83%通过视觉。2、B[解析]横向迁移,即水平迁移,指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题干中学习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并列的,故属于横向迁移。3、A[解析]略。4、B[解析]服从与惩罚定向阶段是前习俗水平第一阶段。5、B[解析]突然喊叫属于多动症的表现之一。6、C[解析]由迁移的定义可推知c项正确。7、B[解析]性格是个人在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由题干可知应为B项。8、B[解析]试验法的主要特点是严格控制条件,主动诱发需要考察的现象.对其结果做数量分析,可反复验证。9、B[解析]知识是技能形成的必要条件,技能是在掌握知识的前提下,根据问题目标使认知活动或动作能有序并顺利进行的一种活动方式,是通过反复操作练习而获得的。10、C[解析]教师的意志品质表现有如下特点:实现教育目的的自觉性和坚韧性、选择教育决策的果断性、处理师生矛盾的自制性。11、B[解析]正迁移指一种经验的获得对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负迁移是指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和阻碍作用。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层次(概括和抽象程度不同)的各种学习间的相互影响,也可以说是上位的较高层次的经验与下位的较低层次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层次(抽象和概括程度相同)的学习间的相互影响,即难度和复杂程度大致属同一水平的学习之间的迁移。12、D[解析]略。13、A[解析]略。14、B[解析]学习动机的不同强度随学习任务的难易对学习产生不同的影响。学习任务比较容易简单时,学习动机强度较高时可达到最佳学习效果;学习任务难易适中时,中等强度的学习动机对学习最有推动力;学习任务比较复杂,困难时,学习动机强度较低可达到最佳学习效果。15、B[解析]略。16、A [解析]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即最近发展区。17、B[解析]低年级儿童对教师充满崇拜和敬畏,三年级开始不再无条件服从信任教师。18、B[解析]具体迁移也称为特殊迁移,指一种学习巾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19、C[解析]各种心理机能所能达到的最佳水平、形成的速度、达到成熟水平的时期等因人而异。致使有人大器晚成,有人少年英才.有人长于数理运算,有人善于言辞。20、D[解析]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变化,取决于交往双方需要满足的程度。二、判断题(共8题)1、√2、×3、√4、×5、×6、√7、√8、√三、填空题(共15题)1、技能学习2、创造性3、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4、知识在记忆系统中5、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6、英国7、角度不变8、甲烷9、一样重10、是的 11、紫外线12、大鲵13、金属14、美国15、安第斯山四、名词解释(共5题)1、强化:强化也是一种操作,能够增强反应率的后果,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2、意义学习:奥苏伯尔认为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3、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规律的科学。4、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思维都是属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5、发散思维:是依据思维任务,利用已知信息,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不同范围进行思考而获得大量的独特的新信息的思维。五、简答题(共5题)1、【答案要点】我国小学阶段的课程基本性质,应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和可接受性。(1)普及性。小学阶段教育是义务教育,是国家为每个适龄儿童提供的基础教育,应提供 均等的就学机会,因此,小学课程应保障学生法定的受教育年限,教育质量要符合国家基本标准。(2)基础性。小学教育是为每一个学生今后的发展和从事终身学习打基础的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教育,课程内容和要求应该是基础的、有限的和具有发展性的。(3)发展性。小学教育的课程设置要给学生全面、丰富的发展留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应有利于学生自主、多样、持续的发展。(4)可接受性。小学教育的课程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不能太难,也不能太容易。2、【答案要点】(1)突出课程的整体教育功能。设置综合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知识的整合,有利于课程的综合化,多样化。(2)突出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和合作学习。强调小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为发展中心,突出学校学习与学生经验的联系,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3)强化课程的弹性,给地方和学校一定的自主性。在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的同时,给地方和学校一定的自由空间,依据本地区和本校实际情况决定校本课程方案。3、【答案要点】心脏内有四个空腔,分别为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其中左心房和左心室相通,右心房和右心室相通。4、【答案要点】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是欧洲最大半岛。它位于北欧巴伦支海、挪威海、北海和波罗的海之间,面积80万平方公里。5、【答案要点】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南方多,北方少,夏秋多,冬春少。我国水能资源蕴藏量居世界第一位,其中70%分布在西南地区。六、论述题(共2题)1、【答案要点】 (1)教师可以设置教学目标,告知学生本课的目标;(2)使用标示重点的线索。如有些教师增高或降低讲课的声音,表明他们正要说关键的信息,有些教师可能使用手势,重复或在显要位置表达同样的信息,课本常常用不同的颜色或不同的排版指明要点;(3)增加材料的情绪性。如课上教师幽默的语言,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4)使用独特的或奇特的刺激。如课上的实验操作,引发学生的兴趣;(5)通知学生后面讲的内容对他们非常重要。2、【答案要点】(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简捷有效地学习知识,发展身心的必要条件;(2)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教师有效地教学的一个主要原因;(3)防止两种偏向,正确把握好二者的关系。七、案例题(共2题)1、【参考点评】无须答完全部要点,关键看答题思路,即是否正确理解新课程的理念。(1)传统教学中老师只能考虑标准答案,缺乏自主性。这是传统考试制度的不良影响;传统课程只重科学,远离生活;只重知识、技能,轻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传统评价只重视理性知识的价值,忽视儿童自身的经验;(2)新课程评价应该是发展性评价。评价的基本目标是教育并促进学生的学习,而不仅仅是为了检查学生的表现。评价应该是“泵”,而不是“筛子”;评价是为学习服务的,其目的在于提高学习的效率,是学习的动力和源泉;评价是为人的终身发展服务的。评价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建构个体的发展。评价要关注个体的处境和需要尊重和体现个体的差异,激发个体的主体精神,以促使个体最大可能地实现其自身价值;评价要带有激励性。既注重结果又注重过程。2、【参考点评】用教育学知识点评。首先,了解青少年的特点。他们具有活泼好动、聪明敏捷,任性、鲁莽、轻率、盲目的行为,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和调节能力。他们制造的突发事件常常会让人束手无策。其次,老师们需要提高教育素养,具有教育机智。苏霍姆林斯基曾疾呼:“提高教育技巧——首先是要自己进修,付出个人的努力,来提高劳动的素养。”在突发事件面前,班主任要控制自己的情绪,让情绪活动听从理智和意志的节制,不能任其自流。在突发事件面前,要不惊不乱,不能以硬碰硬,而是要开动脑筋,转移矛盾,机智地避免冲突,巧妙地应付令人尴尬的局面,转败为胜,从而开创新的局面。处理突发事件并非轻而易举,需要老师们讲求工作方法,运用教学和管理的艺术手段。 答案:练习题(六)一、选择题(共20题)(单项选择)1、A[解析]程序教学是一种个别化的教学方式,根据对学习过程的设想,把教材分解成许多小项目,按一定顺序加以排列.对每个项目提出问题。通过教学机器或程序教材呈现,要求学生作出选择反应。然后给予正确答案以便核对。2、C[解析]小学教材的编写在内容上重点要考虑科学性和思想性。3、D[解析]略。4、D[解析]苏格拉底在教学法中强调使学生自己进行思考得出结论,从这个意义上说·苏格拉底最早提出了发现法。5、B[解析]班主任是学生操行评定的主要负责人。6、C[解析]对个别学生的教育也包括了对先进生和后进生的教育,需要和集体教育结合起来。7、A[解析]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解剖生理上的特点。而题干正好是对这一慨念的举例。8、D[解析]根据个人身心发展常识,“长善救失”“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是根据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特点提出来的。9、B10、A11、C12、B13、D14、C15、C16、B17、B18、A19、B20、B二、判断题(共10题)1、√2、×3、×4、√5、√6、√7、×8、×9、×10、×三、填空题(共20题)1、个性是指一个人的整个心里面貌,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2、知识的组织与认知结构简化的过程3、课时计划4、学生的行为5、厌学6、性格7、150%8、正确对待学生的课堂行为、行为矫正与心理辅导9、心理规律10、艾宾浩斯11、昼伏夜出12、bio13、金刚石14、干扰昆虫的正常交尾交15、秋天16、康乃馨 17、浪费18、瓢虫 19、蟾蜍20、只有黑白灰色四、名词解释(共5题) 1、个性差异:人们之间的个性差异主要体现在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等。2、个性心理特征:是个性的外在表现,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3、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4、有意后注意:指有预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又称随意后注意)5、注意的广度:(又叫注意的范围)指在同一时间内人所能清楚地觉察到对象的数量。五、问答题(共4题)1、【答案要点】小学儿童学习迁移的基本策略有:(1)建立迁移的认知结构;小学儿童的认知结构是从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而来的。合理安排所用教材的呈现顺序,对促进小学儿童建立认知结构是很重要的;教师对教材呈现的顺序应努力做到:①从一般到个别,使教材渐进分化;②建立横向练习,使教材综合贯通;③从已知到未知,使教材组织序列化。(2)训练迁移的认知策略能力;认知策略是个体面对新的问题时,个人调节与监控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的技能。为了在教学中训练小学儿童的认知策略能力以促进小学儿童的迁移,应努力做到:①注意小学儿童的心理状态;②提高小学儿童的概括水平;③多方面应用概括出来的原则。2、【答案要点】(1)需要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在动机领域中的体现,其代表人物是马斯洛;(2)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由低到高依次排列: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3)五种需要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只有低一级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才能进入高一级的需要层次;(4)自我实现需要是一种最高级的需要,它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动机。3、【答案要点】(1)各级人民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学。(2)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以及有关社会组织和个人有义务使适龄儿童、少年接受并完成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4、【答案要点】 (1)有组织机构和章程;(2)有合格的教师;(3)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4)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六、论述题【答案要点】(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3)提供多种练习机会;(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七、案例题(共2题)1、【答案要点】(1)目的是加大形近字的区别,使学生易于掌握形近字。(2)符合知觉选择性规律:知觉对象与知觉背景差别越大。对象越容易被人知觉;符合感觉的相互作用中同时性对比规律:红白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学生容易区别形近字。2、【参考点评】用教育学知识点评。首先,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大部分都是以学习成绩为出发点,而在学生互评中,他们所关注的范围更加广泛,从某种程度上弥补了教师评价遗漏的一个侧面。其次,多主体评价对于学生的发展是有利的。第一,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促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自我发展、自我成长能力。第二,学生对他人评价的过程也是学习和交流的过程,能够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最后,多主体评价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为学生提供有关学习、发展状况的信息,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自我。最后,在实行多主体评价时,有以下几点需要引起注意:第一、要注意多主体评价的实效性。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要进行多主体评价,这样会造成时间和精力的大量浪费。第二、多主体评价必须有明确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对不同的评价主体来说,其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往往是不同的,不可以一刀切。 第三、在多主体评价中,特别是学生互评中要淡化等级和分数,淡化学生之间的相互比较,而要强调对“作品”的描述和观察,强调关注同学的优点和长处,强调自我的反馈。答案:练习题(七)一、选择题(共20题)(单项选择题)1、B2、C3、C4、C5、B6、A7、A8、A9、B10、D11、D12、A13、A14、D15、D16、A17、B18、C19、B20、D二、判断题(共10题)1、√2、×3、×4、√5、√6、√7、×8、√9、×10、√三、填空题(共10题)1、雉鸡2、品尝味道3、坚果类4、大洋洲5、氟利昂6、圆饼形中间有凹陷7、火成岩8、棘皮动物9、正四面体10、母马和公驴交配所生 四、名词解释(共5题)1、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2、知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3、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4、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5、动机水平:指对问题解决的迫切程度,它决定于主体解决问题的需要所诱发的情绪状态。五、简答题(共3题)1、【答案要点】(1)正确选择目光投放点:应放在倒数二三排的位置;(2)加强目光巡视,消除“教学死角”;(3)用目光给予信号,控制学生分心;(4)提问和课堂讨论时,对不同的情形采取不同的目光交流;(5)用目光制止学生的嬉笑打闹。2、【答案要点】(1)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学习需要与学习效果相互促进,可形成学习上的良性循环。 (2)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直接发生途径主要考虑学习原有学习需要的满足。间接途径主要考虑各种活动的开展。3、【答案要点】(1)预防精神疾病,保障学习心理健康的需要;(2)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人格健全发展的需要;(3)对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的配合与补充。六、论述题【答案要点】教学过程既是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又是发展学生智力的过程。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是辩证统一的。(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智力的发展依赖于知识的掌握,知识的掌握又依赖于智力的发展。学生智力的发展有赖于他们对知识的掌握。不存在无知识的智力,知识是智力活动的内容和手段,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学生掌握知识也需要以相应的智力发展为条件。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智力发展的水平。个体掌握知识的快慢、深浅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个体的智力水平。(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引导学生自觉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促进智力的发展。知识不等于智力,掌握知识的多寡并不代表智力发展的高低。因此,要引导学生通过掌握知识来促进智力的发展。(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髓知识不等于智力,而发展学生的智力也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因此,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有效发展他们的智力。知识与智力的相互转化应具备以下条件:第一,传授给学生的知识应该是科学的规律性的知识;第二,必须科学地组织教学过程;第三.重视学生操作能力和参与意识的培养,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时间和空间。最后,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七、案例题(共2题)1、【参考点评】不符合。对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 2、【参考点评】用教育学知识点评。作为班主任,不应该放弃任何一位学生,应该相信每个学生都有他的长处,坚信每位学生都有可教育性,鼓励他们,也是对他们负责任的表现。苏霍姆林斯基将现实中所谓“差生”称为“蕴涵丰富矿藏的土地”,“在一般人眼里他是贫瘠的,但是,有一天一群地质勘探队来到这里,看到了宝藏,视为至宝。”我们的班主任也应该做这样的勘探队员。评价不是要把学生打倒,而是要让学生在评价中站直,站的更有信心。自信能造就一个人,自卑也能毁掉一个人。如果教师的评价使学生丧失信心,那么他将如何爱自己,如何面对生活的挑战,如何发挥生命的潜能?教师是学生生活中的重要人物,必须让学生从眼神里、言语里、行为中读出关注、赞扬、肯定,因为成功的体验只有在成功中才可体会到,而自信只有在别人的肯定中才可品尝到。答案:练习题(八)一、选择题(共19题)(多项选择题)1、ABD[解析]略。2、ABCDE[解析]结构上个性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部分,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倾向性即心理过程的倾向性,指个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倾向性,是个体对环境的态度和行为的积极性特征。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爱好、理想、信念、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征是指在个体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气质、性格、能力等方面的特点。3、ACE[解析]教学内容一体化要体现事物的上下、并列,交叉等关系。4、ABCDE[解析]两任务的共同成分可以是学习材料、环境线索、学习结果、学习过程、学习目标等方面的,也可以是态度、情感方面的。5、BCD[解析]一般来讲。年龄越小,言行越一致;随着年龄的增加,逐渐出现言行一致和不一致的分化。BCD选项均为导致言行不…致的原因。6、ABCD[解析]略7、ABCD[解析] 布鲁纳在1994年美国教育研究会的特邀专题报告中.精辟地总结了教育心理学十几年来的成果。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主动性研究;第二,反思性研究;第三,合作性研究;第四,社会文化研究。8、ABC[解析]此题主要考查教育心理学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的实际应用。9、ACDE[解析]幼儿与少年是不同的年龄阶段,属于身心发展的阶段性。10、ABD11、ABCE12、ABCD13、BCD14、AB15、BCD16、ABCDE17、ABCDE18、ACD19、ACE 二、判断题(共5题)1、×2、√3、√4、×5、√三、填空题(共20题)1、在职学习、脱产进修、岗位锻炼2、壬子一癸丑学制3、基础性4、讲义式、提纲式5、单一课、综合课6、先天与后天结合的心理素质7、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8、内容、技能、环境9、集中注意领会监控10、民主、普及11、卵生哺乳12、3013、玻璃棒14、CFCs15、氧16、1186种17、磷脂双分子层18、牙齿上19、氢20、甜菜四、名词解释(共5题)1、迁移作用:指原有的知识经验在新情况新问题中的应用。(正迁移、负迁移) 2、定势:人在解决一系列相似的问题之后会出现一种易于以惯用的方法解决问题的倾向与准备状态。3、想像:是人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4、意志:(意志过程):是人自觉地确立目的,并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的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5、个性:主要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五、简答题(共4题)1、【答案要点】(1)按照章程自主管理;(2)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3)招收学生或者其他受教育者;   (4)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者处分;(5)对受教育者颁发相应的学业证书;(6)聘任教师及其他职工,实施奖励或者处分;(7)管理、使用本单位的设施和经费;(8)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非法干涉;(9)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2、【答案要点】(1)遵守法律、法规;(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3)维护受教育者、教师及其他职工的合法权益;(4)以适当方式为受教育者及其监护人了解受教育者的学业成绩及其他有关情况提供便利;(5)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6)依法接受监督。3、【答案要点】(1)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2)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3)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4)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4、【答案要点】(1)遵守法律、法规;(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4)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六、论述题(共2题)1、【答案要点】(1)帮助维护低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①制订并讨论学期心理辅导工作计划;②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和氛围建设工作;③组织全体老师学习有关心理辅导的知识、方法等;④利用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家庭心理指导”的有关内容;⑤积极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各班班主任要利用班会进行心理健康教育;⑥做好学期总结及资料积累和个案分析、心理档案。(2)帮助维护低年级学生的人格健全发展。对一个学生的正确引导是使这些还没有定型的孩子形成健康良好人格的关键,特别是低年级这样年龄较小的孩子,不同的学习环境和周围新的同学,是影响他们心理和行为的主要因素,他们需要老师的关爱和引导来逐渐完善自己的健康人格。老师平时的言行也是影响学生人格形成的一条途径,教师须以自己良好的人格力量感化学生。在当今学习竞争相当激烈的背景下,教师不应只关注学生的分数,要重视学生良好人格的培养。2、【答案要点】童年期儿童的学习具有以下特征:(1)低年级儿童难以深刻理解学习的意义。低年级儿童对学习的价值了解不深,对学习和游戏也难以分得很清楚。教师应尽快使儿童认识到学习不完全是游戏,而是一项认真的工作。(2)学习动机是希望得到老师的称赞、父母的夸奖。很多小学生努力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老师对学生打的分数对学生有很大影响,取得高分成为很多小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3)学习兴趣与习惯。低年级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形式感兴趣,对学习内容和结果的兴趣相对较弱。同时,小学生的学习习惯还没有完全形成,对学习的常规也缺乏足够的了解。(4)对学习结果的重视随年龄而增加。随着年龄的增加,儿童逐渐重视学习的结果,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常常是和自己对成绩的满足感的体验联系在一起的,这种满足感常伴随着教师的夸奖而增强。七、案例题【参考点评】 (1)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该教学案例体现了教学的启发性原则,即在教学中教师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原则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要使学生的兴趣成为推动学习的动力,善于引导他们积极思维,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中教师利用一学生的提问诱发同学们的思考,鼓励学生自己找答案。这正是启发性原则在实际教学中的一个很好的应用。(2)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使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本案例中教师使用了教学方法中的谈话法,即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该案例中教师很好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了他们的思维兴奋,通过问题的启发诱导,让学生一步步地获取新知,并在最后进行了归纳,使知识系统化、科学化,有利于学生准确地掌握知识。答案:练习题(九)一、选择题(共20题)(多项选择题)1、ABCDE[解析]略。2、ABC[解析]教育的本体功能:人的培养;人类精神文明的传递与继承;经验和人才的选择。3、ABD[解析]略。4、BcD[解析]由排除法可知。5、ABE[解析]略。6、ADE[解析]课外活动按活动的人数和规模可分为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个人活动三类。7、B[解析]略。8、A[解析]接受学习在发现学习之后,规则发现学习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创造能力,而规则的接受学习则能扩大和充实学生的知识结构,所以,在小学阶段,规则的接受学习是学生认知技能获得的要方式。9、CE[解析]略 10、ABCD[解析]见大纲相关内容可知。以上选项均为教学过程的特殊性。11、ABE[解析]凡是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教育活动,都属于教育活动。但选修课属于课堂教学。12、ABD[解析]教师要确立现代教育思想观念,最为主要的内容是指教育观、人才观和教育质量观。13、ABCD[解析]学习环境的设置首先要注意调节自然条件,如流通的空气、适宜的温度、明亮的光线以及和谐的色彩等。其次,要设计好学习的空问.如空间范围、室内布置、用具摆放等因素。14、ABC[解析]D项是流程图的要求。15、ABCDE16、ACD17、ACDE18、BCDE19、ABC20、ACE二、判断题(共5题)1、×2、√3、×4、√5、×三、填空题(共9题)1、初级中等教育2、地方负责、分级管理3、“一费制”4、110、119、120、1225、每月6、县级以上7、财政拨款8、参加继续教育9、8、6四、名词解释(共4题)1、元认知策略: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了解和控制策略,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安排调节学习过程。2、素质教育:是一种旨在提高人的自身素质(包括自然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的教育活动。它在本质上是一种发展性教育,即开发人的潜能、提高人的身心文化素质、培养人的健全个性的教育活动。3、教育方针:国家为了发展教育事业,在一定阶段,根据社会和个人两方面发展的需要与可能而制定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总政策或总的指导思想。内容包括教育的性质、地位、目的和基本途径等。4、检验假设:通过一定的方法来确定假设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符合科学原理。检验假设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直接检验.二是间接检验。五、简答题(共5题)1、【答案要点】 由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答案要点】应负刑事责任。3、【答案要点】教师职业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教师的职业角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传道者的角色:(2)授业、解惑者角色;(3)示范者角色;(4)管理者角色;(5)朋友角色;(6)研究者角色。4、【答案要点】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1)问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结合。5、【答案要点】(1)明确的共同目标;(2)一定的组织结构;(3)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4)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六、论述题【答案要点】20世纪中叶以后世界范围的教育改革运动中,各种各样新的教学方法不断出现,其中有一些带来了教学实践的显著变化,并且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发现学习法探究-研讨法纲要信号图示教学法暗示教学法示范教学法非指导教学法结合教育学世纪论述,言之有理即可。七、案例题(共2题)1、【参考点评】用教育学知识点评。案例中的老师在多次批评教育无效的基础上,对同学习惯了的迟到行为采用了“冷处理” 的方法,给渐起摩擦的师生关系降降温是有必要的。给学生一个台阶下,让学生有自我认识的余地,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这是在老师们了解学生的基础上,采取的有效教育措施。给学生一个台阶下,有助于树立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有助于融洽师生的关系;给学生一个台阶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律力,提高学生内因作用力。案例中的老师采取这种“无声的教育”方式,改变了以往对这位屡次迟到的同学教育的方式,静观其变。当然“无声的教育”必须建立在尊重、信任、理解学生的基础上,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无声的教育”可以对学生形成压力,也可释解压力,只要应用恰当,就可以促使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它还可以迸发一股无形的力量,激励学生积极进取,有时还可以调适气氛,形成和谐的局面。总之,只要“无声的教育”恰到好处,就可以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2、【参考点评】用教育学知识点评。自我认识是自我教育的基础。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意在说明一个人要经常自我思考、检讨、总结,以便弃旧图新、取长补短、发扬成绩、纠正错误、不断进步。“每个学生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很认真地填写荣誉称号和标准”,这就是自我认识的过程。同时,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发挥得如何,关键又在于教师的引导。只要我们对学生引导得法,必将产生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每当学生稍有懈怠,或忍不住犯了错误”,就会悄悄地对他讲:“不要忘了你的目标哟”、“还要努力才行啊”、“不要骄傲呀”之类的话,有效地控制了学生行为的反复和退步,使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在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中得到强化。心理学认为,动机是直接推动促使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因素。在案例中老师说:“在这个学期中,只要你刻苦努力,达到了自己定下的标准,期末肯定会得到奖励!”这促使学生不断地进行自觉地自我教育,调控品德行为的反复现象,最终达到成功的彼岸,学生也自然倍加珍惜用自己的努力换来的荣誉。答案:练习题(十)一、选择题(共20题)(单项选择题)1、C[解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被称为教学实践中的“双基”。2、D[解析]20世纪60年代初,由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运动。 3、C[解析]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4、C[解析]小学阶段的课程应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5、D6、B7、B8、D9、B10、B11、C12、D13、A14、B15、C16、A17、C18、C19、A20、D二、判断题(共5题)1、√2、×3、√4、√5、√三、填空题(共20题)1、非洲 2、钻石3、夜行性4、均等5、否6、一个7、0.44平方公里8、风媒9、阳光10、减少紫外线侵害 11、太平洋12、菊科13、小脑14、是,都是禾本科15、爱滋病16、光波17、咸淡水交界18、钛19、肺和皮肤20、浮游生物四、名词解释(共5题)1、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2、能力:指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必备的个性心理特征。3、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4、角色冲突:指围绕角色目标而产生的相互排斥相互防碍的斗争。5、心理调适:就是在冲突中减轻压力,保持正常反映状态的心理过程。五、简答题(共4题)1、【答案要点】(1)教师要注意唤起学生的随意注意.提高学习的自觉性。为此要做到明确本堂课教学的目的任务;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牛的思维;正确组织教学,严格要求学生。(2)正确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教学环境的布置应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防止分散注意:教学方法丰富多样,有吸引力.防止单调死板。 (3)引导学生几种注意交替使用。2、【答案要点】(1)教师的积极情绪状态往往会投身到学生身上。使教师与学生的意图、观点和情感都联结起来.扶而在师生间产生共鸣性的情感反应.有利于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2)焦虑是教师对当前或预计到对自尊心理有潜在威胁的任何情境所具有的一种类似于担忧的更应倾向。只有当教师焦虑适中时,才会激起教师改变课堂现状,避免呆板或恐慌反应。从而推动教师不断努力以谋求最佳课堂气氛的出现。3、【答案要点】复式教学是把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位教师在同一堂课内分别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它的主要特点:直接教学和学生自学或做作业交替进行。4、【答案要点】《玩偶之家》是19世纪挪威最伟大的戏剧家亨利克-易卜生的著名社会剧,作于1879年。5、【答案要点】先秦时,龙的形象和图案被普遍比喻为君子。龙的图案从上古至明清,经历了无数次的变化,造型也极丰富。六、论述题(共2题)1、【答案要点】(1)用考试分数评定学生的学业成就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意义。首先,用考试分数来评价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水平是一种简便易行的量化评定方式,但在很多时候其客观性和准确性不一定优于其他评定方式;其次,考试分数可以大致反映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对于教师评估教学效果、确定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计划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如果学校和家长过分强调用分数来评判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容易导致学生对学习产生消极的情绪和动机,形成低水平的自我评价。(2)要正确对待学生的考试分数。首先,教师对各科分数的统计处理不应仅使用原始分数,应结合标准分数以求对学生成绩的相对位置有一个比较准确的判断;其次,要兼顾绝对标准和相对标准的 运用,不能单纯以学生的名次作为评定学业成绩的唯一指标;再次,教师对学生学业成绩的报告要有充分的信息来源,不能仅仅以考试分数为依据;最后,教师在报告学生的学习结果时,必须使学生和家长认识到考试分数通常不具有绝对价值,只具有相对意义。2、【答案要点】这种现象违背了教学过程是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1)教学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2)的主体。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受过专门训练,是教学活动的领导者、组织者、是学生学习发展的指导者、教育者。(3)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发展的主体和自我教育的主体。在教学中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4)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不能因为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略学生主体作用,同样,也不能因重视学生主体作用而否定教师主导作用。而本题所说的现象就是重视学生主体作用而否定教师主导作用,是对新课程的误解。七、案例题【答案要点】这些教法对我们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作用。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凡是有意义的材料,必须让学生学会积极开动脑筋,找出材料之间的联系;对无意义的材料,应尽量赋予其人为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记忆效果就好。简言之.教师应教学生进行意义识记。答案:练习题(十一)一、选择题(共20题)(单项选择题)1、A2、B3、C4、C5、D6、B7、D8、D[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年6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修订,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9、A[解析]略:10、D[解析]《义务教育法》第一条规定:“为了发展基础教育,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由此可以看出,《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主要是发展基础教育。因此,答案为D。11、B12、C13、C14、D15、A16、A17、A18、B19、C20、B二、判断题(共4题)1、√2、√3、√4、×三、填空题(共20题)1、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2、实行教育多样化追求自然主义与人本主义的统一3、培养人的活动4、“言传身教”5、生活性、开放性6、学生的起始状态7、由内而外8、国家对教育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9、夸美纽斯10、陶冶教育11、8~1012、顺向13、保持程度14、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15、观察法16、自我中心论17、四18、有意19、视觉加工20、选择性四、名词解释(共4题)1、学校:是一种古老的、广泛存在的社会组织,它始于人类知识及其传播的专门化要求,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场所,是现代社会中最常见、最普遍的组织形式。2、教育目的:即教育活动所要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3、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才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 4、讲授法:教师运用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可分为讲述、讲读、讲解三种方式。五、简答题(共5题)1、【答案要点】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课堂气氛热烈。2、【答案要点】(1)自觉利用有意识记;(2)自觉排除互相干扰;(3)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4)多种感观参与识记过程;(5)复习形式多样化;(6)重点内容下面画线、注释等。 3、【答案要点】(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4、【答案要点】许多动物都拥有带电或发光的器官,但这些器官并不是用来照明的。5、【答案要点】有八种氨基酸必须从外界蛋白质食物中得到,这八种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组氨酸为婴儿必需氨基酸的第九种,而成年人却不需要。六、论述题【答案要点】在课程结构方面,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1)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2)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3)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4)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5)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七、案例题(共2题)1、【参考点评】不可以,学校教职员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儿童实施体罚或变相体罚。)2、【参考点评】由两名学生的家长(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民法通则》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有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答案:练习题(十二) 一、选择题(共10题)(多项选择题)1、BDE2、BDE3、BCDE4、BCDE[解析]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研究与教学研究同样重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各国课程都有不同程度的改革,故BCDE选项均为共同的发展趋势。5、ABCE[解析]见大纲相关内容。6、ABCD[解析]测验主要以笔试进行,是考核、测定学生成绩的基本方法。测验的质量指标主要有效度、信度、难度与区分度。7、ABC8、ABC9、ABC10、AB二、判断题(共4题)1、√2、×3、√4、×5、×三、填空题(共15题)1、教师2、环境3、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4、赞科夫5、班级授课制6、历史性7、培养人的社会活动8、道德品质教育9、实践性特点10、苏格拉底11、劳动起源论12、观察13、体育课14、壬寅学制15、小组学习四、名词解释(共5题)1、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生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2、情境教学:指在应用知识的具体情境中进行知识的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3、教学大纲:即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4、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5、微格教学:微格教学指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5~20分钟).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可以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这是训练新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五、简答题(共4题)1、【答案要点】 现代中小学班级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1)班级教学管理;(2)班级德育管理;(3》班级体育卫生和课外活动的管理;(4)班级生活指导。2、【答案要点】(1)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2)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和体力的和谐发展;(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答案要点】(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4、【答案要点】(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尤其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六、论述题【答案要点】小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儿童入学标志着由游戏为主转为以学习活动为主,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是教育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第一,感知能力的发展与教育:儿童入小学时感知能力达到了一定水平,可以在教师组织下进行简单的观察。第二,注意力的发展与教育:小学生的注意力在发展中一般已能按教师的要求进行听讲、读写、计算等学习活动。但他们的注意容易分散,无意注意占比重较大,注意的情绪色彩很明显。第三,记忆能力的发展与教育:小学生记忆能力的发展表现在三个方面:(1)由无意记忆为主发展为以有意记忆为主。(2)由机械记忆为主向增强理解记忆发展。但从总体来看,小学生的记忆优势还在机械记忆方面。(3)由对形象事物识记为主.向增强对抽象内容识记能力的发展。 第四,思维和语言能力的发展与教育:思维能力是认识能力的核心。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突出表现在由形象思维为主向以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等良好思维品质需要在小学教育教学中注意培养。第五,想像能力的发展与教育:小学生的想像能力在教育过程中得到迅速发展,但小学生的想像多属于再造性的想像,创造性的成分还不很多,这就需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断丰富其想像内容,发展想像力,更要特别注意创造性想像能力的培养,它对提高认识能力,乃至培养学生成为新时代的创造型人才.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七、案例题【参考点评】用教育学知识点评。首先,应该肯定王立华先生在师生关系上的开放态度,尊重学生的选择,而不把教师的意见强加给学生。不过,教师在尊重学生选择的同时,也应该有自己鲜明的态度。如果学生说得确实有道理,教师可以采纳;如果说得有所缺陷,教师可以提出改进的意见。其次,尊重学生的意见,不等于说各种意见之间就没有区别、没有优劣之分。集思广益之后,对意见的筛选是必要的步骤。需要注意的是,现在的独生子女往往任性,我们要小心披着“个性”外衣的任性,对于这种情况,教师切不可把迁就当宽容。答案:练习题(十三)一、选择题(共11题)(多项选择题)1、AD2、ABC3、BCD4、BC5、ABCD6、AB7、ABCD8、ABD9、ABC10、ABCD11、ABCDE二、判断题(共6题)1、×2、×3、√4、√5、√6、×三、填空题(共20题)1、间接性2、意志型3、因果4、心理规律5、小学儿童发展、教育、各种心理现象发展变化6、学龄初期 7、遗传和胚胎环境影响、社会文化因素、家庭教育因素、学校教育因素8、心理倾向9、行为准则、风气10、视觉想像11、198612、合作学习13、培养创新精神14、布鲁姆15、以学生为本16、自主、合作、探究17、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18、课堂教学19、中等师范学校毕业20、课程设置四、名词解释(共6题)1、教师职业态度:是指教师对自身职业劳动的看法和采取的行为,简而言之,就是指教育劳动态度或教师劳动态度。2、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3、学习过程: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4、小学教育目的:一般来说,小学教育目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小学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产生怎样的结果。狭义的小学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在小学中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5、学生: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包括学校中学习的儿童、少年和青年,也包括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中的受教育者。6、教育理念:教育理念是教师在对教育本职工作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五、简答题(共6题)1、【答案要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OO8年修订)(1)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2)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3)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4)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5)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6)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2、【答案要点】(1)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地使用的;(2)学习策略是有效学习所需要的;(3)学习策略是有关学习过程的;。(4)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规则和技能构成。3、【答案要点】班级授课制的优点:(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班级授课制也有它的缺点,主要表现在强调系统的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产生理论与实际脱节,强调教学过程的标准同步、统一,难以完全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4、【答案要点】(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5、【答案要点】班主任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班风,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认识;(2)抓好常规训练,严格行为规范;(3)培养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4)奖惩强化6、【答案要点】 (1)安排课程表;(2)分析教学任务;(3)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4)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5)规划教学单元和课;(6)组织教学活动;(7)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六、论述题【答案要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激发学生学习动机:(1)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2)设置合适的目标(3)培养恰当的自我效能感(4)训练归因(5)提供明确、及时的反馈,有效地运用表扬七、案例题【参考点评】用教育学知识点评。这位老师的骂意外地获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但这不是偶然的,而是存在着特殊的背景情况:1、这位老师应该是平日和学生关系很好,很少发脾气、很少讽刺挖苦学生,是性格比较温和的老师。2、教师手里掌握着真凭实据,而不是凭空胡乱的指责学生。因此,老师的一骂就深深地刺到了学生的软肋,一下子起到了警醒学生的作用。3、班集体的班风良好,“问题生”在其中形成不了市场,“孤立无援”的“问题生”找不到其他的“支持者”。4、学生本身具有转化条件。他们有着很强的自尊心,面对老师的“骂”不是自暴自弃,而是不服输、不甘落后,于是努力改变自身,终于走上了正轨。因此,教师对学生不是不能“骂”,而是要“骂”之有道。在现实的教育教学管理当中,教师应该具体的分析每个学生的问题和特点,采取对应的教育措施。答案:练习题(十四)一、选择题(共20题)(单项选择题)1、B2、B3、B4、A5、D6、B7、B8、D9、A10、D11、B12、C13、B14、D15、B16、D17、D18、B19、A20、D 二、判断题(共5题)1、√2、√3、×4、×5、√三、填空题(共20题)1、范例教学理论2、因材施教3、教育目的4、教师5、智育6、学校教育7、学校教育的产生8、关注学生9、理解教材10、教学思想11、酒精百分比12、排除身体的盐分13、白磷14、和本人握拳的大小相近15、小桃红16、是17、壮年期18、智利19、阳光20、32颗四、名词解释(共4题)1、自主学习: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三个子过程: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2、合作学习:针对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形成而言的。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共同完成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学习。3、探究学习: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知识,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4、发展性评价观: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又要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既要了解学生当前的实际需求,也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的发展方向;既要依靠单纯的书面测验,考试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也要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尤其是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变化与进步等。五、简答题(共10题)1、【答案要点】《第六交响曲》(《悲怆交响曲》)是柴科夫斯基在生命的最后一年(1893年)写成的。2、【答案要点】普洱茶的产地在云南等边疆地区,而思茅是举世闻名的普洱茶产地,也是中国最大的产茶区之一。3、【答案要点】狄东神甫曾经提出了“更快、更高、更强”的口号。“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非常欣赏和赞同这个口号,便把它作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口号。4、【答案要点】 毕加索在1950年前后曾发表一幅画作获国际和平奖,这幅画作是《和平鸽》,也是由于此画的缘故,“鸽子”从此成为和平的代名词。5、【答案要点】是的。亚马逊河是世界上最大河流,流经秘鲁、厄瓜多尔、哥伦比亚、委内瑞拉、圭亚那、苏里南、玻利维亚和巴西8个国家,最后汇入大西洋。6、【答案要点】(1)深度加工材料;(2)有效运用记忆术;(3)进行组块化编码;(4)适当过度学习;(5)合理进行复习。7、【答案要点】与幼儿相比,小学儿童与同伴交往频率更大,共同参加的社会性活动也进一步增加,社会性交往也更富有组织性。表现出来的主要特点有:(1)与同伴交往的时间更多,交往形式更复杂;(2)儿童在同伴交往中传递信息的技能增强;(3)儿童更善于利用各种信息来决定自己对他人所采取的行动,更善于协调与其他儿童的活动;(4)儿童开始形成同伴群体。8、【答案要点】(1)增强儿童识记的目的性、积极性;(2)教会儿童识记的方法;(3)合理组织复习;(4)掌握一些回忆的策略。9、【答案要点】(1)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近邻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2)它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其意义在于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已达到的发展水平。还应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态,正在发展的过程。10、【答案要点】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有:(1)生物遗传因素(2)社会文化因素(3)家庭环境因素(4)早期童年经验(5)自然物理因素 六、论述题【答案要点】培养学生的良好态度与品德的要点为;进行有效的说服树立良好榜样,促进更多的学生效仿利用群体制约剩余部分个体学生的不良行为赏罚要分明。七、案例题【参考点评】教师应该学会尊重学生,特别是后进生。学生是具有生命意义、社会意义、发展意义、独立个性的人,教师应当本着爱心、诚心、耐心、恒心和细心来看待学生。(答案不唯一,言之成理即可,能结合实际进行分析者,可酌情加分。)答案:练习题(十五)一、选择题(共40题)(单项选择题)1、A2、C3、B4、A5、A6、A7、C8、A9、A10、D11、D[解析]略。12、C[解析]略。13、A[解析]已知条件和要达到的目标都非常明确,个体按一定的思维方式即可获得答案的问题属于有结构问题,故本题为有结构问题。14、C[解析]发现问题是首要环节15、C[解析]由人格的发展阶段可知,6~11岁是勤奋感对自卑感。16、B[解析]可逆性指改变人的思维方向,使之回到起点。前运算儿童不能这佯思维。17、C[解析]推测与假设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对事物的敏感性.并促使学生深入思考,灵活应对。18、C[解析] 桑代克认为问题解决就是不断尝试,使错误逐渐减少的过程。苛勒认为问题解决是一个顿悟的过程。杜威认为问题解决是分阶段、循序渐进的。19、B[解析]苛勒的完形-顿悟说。苛勒认为,学习是个体利用本身的智慧与理解力对情境及情境与自身关系的顿悟,而不是动作的累积或盲目的尝试。20、B[解析]力求成功者最可能选择的任务难度适中,避免失败者则倾向于选择难度过低或过高的任务。21、B22、B23、A24、B25、C26、C27、A28、D29、A30、C31、B32、D33、C34、D35、B36、A37、C38、B39、A40、B二、判断题(共5题)1、√2、×3、√4、×5、√三、填空题(共20题)1、综合化2、具有独立意义的人3、校本课程4、现代化、世界、未来5、自主、合作创新6、孔子7、多元智能理论8、培养人9、创新思维10、杜威11、半小时 12、AIDS13、金刚鹦鹉 14、变温15、高16、CPU17、月亮挡在地球与太阳之间 18、受地热影响19、祖冲之20、阻碍血红蛋白的运输氧的功能四、名词解释(共5题)1、义务教育:指国家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必须予以保证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2、教育合力:是指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结合起来的教育力量。3、学制: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4、终身教育:终身教育强调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它是对过去将人的一生截然分为学习阶段和学习结束后阶段观念的否定。终身教育应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和教育形式中。教育的终身化是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5、发展性教育:即促进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教育。它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 五、简答题(共5题)1、【答案要点】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2、【答案要点】(1)有组织机构和章程;(2)有合格的教师;(3)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4)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3、【答案要点】由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制定。4、【答案要点】(1)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2)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3)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5、【答案要点】由省级人民政府依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和本地区实际情况确定。六、论述题【答案要点】(1)以感情材料作为概念掌握的基础;(2)合理利用过去的知识经验;(3)充分利用“变式”;(4)正确运用言语表达;(5)形式正确的概念体系,并运用于实践中。结合实际论述,有自己的观点。七、案例题(共2题)1、【参考点评】教师的提问应结合学情。该案例中教师忽略了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最后的作业超出了儿童的认知范略。教师的提问应抓住学生兴趣所在,掌握难道,把握尺度。教学设计应从学生实际出发。(答案不唯一,言之成理即可,能结合实际评析者可酌情加分。)2、【参考点评】用教育学知识点评。作为教师,对这三个问题,给出以下参考意见,当然答案不唯一,请根据实际情况作答。 问题一:我不喜欢你上的课,我怎么办?答:我很遗憾。以后我一定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争取让你喜欢我的课。可是这个目标的实现要靠双方的努力,只我一人努力还不够,还得看你愿不愿配合。我要给你的建议是,人活在世界上,不能只干自己喜欢的事情。有些事情,你不喜欢,却没有办法躲避。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面对它。要知道,不喜欢的事情,认真做也能做得很好。你是否可以试着去做一些不喜欢的事,然后喜欢上它呢?问题二:我上课经常走神,我怎么办?请你仔细观察一下,你一般上第几节的时候走神,在哪门课上走神,上哪位老师的课爱走神,在什么情境下走神,爱和哪位同学走神,一般走神多长时间,走神的时候脑子里在想些什么,你在什么情况下就能够控制自己走神……这些都细致想清楚之后,你大约就知道该怎么做了。请做好自己脑袋的主人。问题三:老师,你做学生时成绩好吗?此问题不妨直接作答。分数并不是衡量学生水平的唯一标准。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不能只停留在观念层面上,教师在具体实施教育时,要时刻注意对学生的要求,不要总带有“唯分数”倾向。学生的这个问题,不可谓不是对老师的警醒。答案:练习题(十六)一、选择题(多项选择题)1、ABCD2、ABCD3、A4、C5、A6、B7、B8、C9、B 10、ABCD11、C12、A13、C14、A15、C16、C17、B18、C19、B20、B二、填空题1、禁止通行、准许通行、警示2、车先下后上 、 前门、后门3、十四4、积极预防、依法管理5、安全工作责任制、事故责任追究制6、高地、水池、楼梯  7、体检证明8、校外人员入校的登记或者验证 9、拼装车、报废车和个人10、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11、上下学时接送的交接12、负责人和教师 13、自我保护技能14、一次  15、交通警示标志三、判断题1、(×)2、(×)3、(×)4、(√)5、(×)6、(√)7、(√)8、(√)9、(×)实验室显著位置10、(×)定期进行检查或者按照规定接受有关主管部门的定期检查11、(√)12、(×)实行校长负责制13、(√)14、(× )学校应当合理安排学生疏散时间和楼道上下顺序,同时安排人员巡查,防止发生拥挤踩踏伤害事故15、(√)四、交通标志、标线题1、B2、B3、A4、C5、A6、B7、C8、B五、简答题问题:衣服着火后如何自救?回答:衣服着火应采取以下措施:(1)立即卧倒,就地打滚,将火压灭。(2)迅速脱掉燃烧的衣服,利用周围的物品,如棉被、沙土等,将着火处覆盖,达到灭火的目的。(3)利用水浇进行灭火。室内燃气着火,应迅速关闭进气阀门。切忌惊慌乱跑,助长火势。如遇烧伤,可先用冷水冲洗,再涂以烧伤油或食用油,以减轻伤口深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