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4.00 KB
  • 2022-04-22 11:21:30 发布

《中国新闻传播史》课后习题解答.doc

  • 3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中国新闻传播史》课后习题解答第一章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1、中国的新闻传播事业起始于什么时代?中国的古代报纸是怎样诞生的?中国的传播活动起源于远古人类的群居时代,中国最早的报纸开始于唐代。中国古代的报纸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传播和政治统治的需要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比如唐代官报就是和唐代藩镇制度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随着藩镇势力的发展,才设立了进奏院和进奏官,传递中央的信息。此外,交通传播条件,以及造纸、印刷技术的提高也为古代报纸的产生提供了客观的条件。2、前报纸时代的中国新闻传播活动都有哪些特点?报纸产生前我国出现的新闻传播形式有:口头传播、烽火传播、皇帝诏书。口头传播和烽火传播是非文字传播方式。这种方式还有旗鼓和木铎传播。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传播内容较简单,传播距离不远,且具有易逝性。皇帝诏书属于文字传播。这种方式的载体一般有竹简、帛和露布。竹简和帛记载的内容很多,露布只用以传递军事捷报。这几种传播方式由于文字的作用而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较小,并可记录传递较复杂的信息,露布的公开性与时效性更加突出。3、唐代官报的编辑发行工作都有哪些环节?由哪些部门负责?负责部门:节度使在长安设立的办事机构,简称进奏院编辑发行环节:1)采集、编辑:进奏官们自行采集,从一些它们获得朝廷动态消息中筛选出来2)传发:进奏官直接自发向地方各藩镇传发,并不受朝廷管辖4、“开元杂报”和“敦煌进奏院报”的性质如何?为什么称它们是中国最早的报纸?(1)性质:我国和世界上仅存的年份最早的两份原始状态的报纸;一种从官文书游离出来的传播媒体,是从官文书向官报转化过程中的新闻传播工具;带有官方性质,但还不是中央政府统一审定发布的正式官报,同宋以后“邸报”有很大差别;近似于欧洲的“新闻信”,但比其早约八百年(2)类似进奏院报,已经从官文书的形式中分离出来,具有传播有时效性的新闻的性质;通过进奏院发行,具有报纸发布的体制;并有一定的受众群体5、宋代“邸报”的发行制度有哪些特点?进奏官在“邸报”编发工作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1)特点:以太宗太平兴国六年为界,前由地方设在首都的进奏官自行采集编发,没有统一的章程;之后权威性和官报性质更明显,由中枢有关部门实行集中管理,统一发报;由门下省负责编定,给事中负责审定。官方控制加强,出现新闻审查制度——定本制度;定期发行,基本按期连续发行;公开印刷、可以贩卖(2)进奏官逐渐只是负责发放报纸,而稿件的采集、编辑、整理、审定等环节都是由种属部门接管,相当于进奏官编发工作中处于末端从属的地位6、宋代“小报”具有哪些特点?为什么屡禁不绝?(1)特点: 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非官方报纸,民间私自发行的报纸;不定期,无固定报头和名称,专业化、商品化程度提高;内容为未经发布的官吏任免和臣僚奏章,时效性强,但不完全可靠准确;读者范围广,手写和印刷的形式,深受欢迎(2)突破官方对新闻传播的垄断和封锁,打破了官方“邸报”一统天下,满足了一部分士大夫知识分子对朝廷政事信息的需求;同时也是社会发展中信息传达的历史必然趋势。7、明代官报的发行制度和宋代比较起来有哪些不同?具体机构名称不同,不设进奏院,没有进奏官;分工更具体明确,发行制度更加体系化:通政司负责汇集各类章奏和地方上报的信息、六科收集和发布有关的诏旨和章奏;提塘摘抄六科发抄的谕旨和章奏,经筛选和复制,传发到省,再传发到府县,经过辗转抄录,再官绅中传阅。8、“急选报”和“天变邸钞”是什么性质的新闻传播媒体?《急选报》目前能够看到的唯一一份明代报纸的原件,是现存最早的印刷报纸。逐个介绍被急选的162名官员的姓名、籍贯和被任命的官职。可能出自民间报房。《天变邸抄》专门报道明熹宗六年5月初六(1626年5月30日)北京“天变”情况的邸报。在写法上非常类似现代新闻的“倒金字塔”。可能出自民间报房,临时发刊。9、清代官报的发行制度有哪些特点?发布方式和发行渠道同明代相近,经由通政史司、六科和提塘三个环节,分别负责收受巨僚奏章、发抄换地谕旨和巨僚奏章、负责官报的抄送发行;没有设置类似宋代的都进奏院那样统一管理进奏官的专门机构;谕旨和章奏的发抄活动逐日进行,印刷比重增大。10、清代的提塘、提塘报房和民间报房之间的关系如何?为什么说报房办的“京报”不是政府官报?(1)关系:清朝由提塘负责官报的抄送发行,包括京塘和省塘两种。提塘通过提塘报房发行到各省,提塘报房是为了便利邸报发行工作,具有半官方的性质;早期的民间报房可能是从提塘报房中分离出来,一部分人以刻报为营生,进而设立自办报房。(2)京报由设在北京的民间报房发行的报纸,以地方的官方信息为主,和官报由政府统一管理编发有很大不同;同时以盈利为目的的,报费是主要进项,出版后也是雇佣送报人直接送给订户。第二章中国近代报刊的产生与初步发展1、中国近代报刊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诞生的?世界报业开始向商业报刊阶段迈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突飞猛进地发展;随着全球扩张行为,西方殖民者不仅携带本国报纸进入殖民国家,还在所到之处创办具有宗主国色彩的报纸。鸦片战争前期,中国处于睡狮状态,停而不前;中国的古代报纸在清前中期已到达顶峰,但却没有直接演进为近代报纸;随着西方脚步的一步步迈近,在中国掀起殖民扩张的热潮,随即外人在华办报开始出现并延续。2、简述英国传教士在东南亚出版中文报刊的情况世界上第一批中文近代报刊是由英国传教士创办的,对于大多数传教士来说促使传教的原因是宗教改革引发的海外传教理想。 马礼逊等出版传教书刊设想有悖于中国政府的文化政策,早期受到很大限制,不过随后处境很大变化,取得初步进展。随后后继者在东南亚出版《察世俗每月统计传》《特选撮要每月纪传》《天下新闻》中文报刊,一开始是以宗教宣传性质为主,但后期新闻报道居多。3、《察世俗每月统计传》是怎样办起来的?它的宗旨和特点是什么?创办于1815年8月5日,马六甲,英国传教士马礼逊、米怜创办,米怜人主编。麦都思一度代编,工作人员中还有中国刻工梁发等。宗旨:宣称以阐释基督教教义为根本要务。内容首先为基督教教义,其次为天文地理等科学知识,也刊登阐述伦理道德的文章。特点:向中国读者较早宣传了科学知识,介绍了世界各国情况 重视研究读者对象的心理特点。首先是附会儒学写作上也常采用中国文学特别是小说的表现手法 刊物式样也同于中国雕版书本 为中国报纸文体的成长提供了可借鉴的基础,《察世俗》最基本的文体是论说文和记叙文,但也有比较典型的新闻文体。4、简述澳门近代报业产生的条件与早期发展情况(1)条件技术设备:西方活字印刷术最早传入中国的地方人口条件:葡萄牙人的后代迅速成倍增长社会需求:16世纪已经看成是天主教在东方传教的中心政治条件:经过军事政变后,施行新闻自由法案(2)早期发展情况《蜜蜂华报》为代表的葡文报刊,大多由于澳门当局的专制政治和葡国内部党政激烈,加上经济困难,一般出版时间大多很短。内容也大多为葡萄牙或澳门的地方问题,对中国事务很少有兴趣,对中国社会影响不大。鸦片战争后,基本为中立立场,鲜有持亲华立场。《杂文篇》和《传教者与中国杂报》为中文报刊,大部分内容是宣扬基督信仰,但也有新闻评论,被当局取缔。英文报刊在澳门葡文报刊8年的真空期由美英出版。5、简述鸦片战争前广州英文报刊的出版情况19世纪2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贸易的需求,在广州出版的英文报刊对中国社会产生更大影响。代表报刊为《广州记录报》《广州周报》《中国丛报》等,由英美人士创办。随着中英关系的紧张,随即迁往香港、澳门。较为关注中国问题,但往往站在本国的立场,由一定政治色彩。作为外国侵略的舆论工具,一般以提供情报和新闻信息为主,以本国读者为受众。其新闻业务是本国新闻事业发展水平在中国的体现。6、《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是怎样办起来的?它的宗旨和特点是什么?中国境内出版第一张中文近代报刊。1833年8月广州创办,普鲁士传教士郭士力主编。月刊,雕版印刷,中国书本式。所刊《新闻纸略论》为中文报刊第一篇新闻学的专文。后转到新加坡出版。1838年停刊。宗旨: 创刊时称其宗旨为“维护广州和澳门的外国人利益”,宣扬西方文明的优越。大量刊登科学知识,宗教道德等内容,力图破除华人对外国人的敌视。特点:内容包含多样,宗教内容已居次席。编辑业务上,文字通俗、文风简短,目录,便于固定。宣传策略上,附会儒学,贴近中国文化。7、简述鸦片战争后外报在香港的发展情况。鸦片战争后香港报业率先成为外报在华的第一重要基地。英文商业报纸率先发展。亲华的《中国之友》,从澳门前来的《广州记录报》以及亲政府的出版最长、影响最大的《德臣报》等;香港中文报刊《遐迩贯珍》为代表,以时事新闻为主;英国统治下的香港,传教士并没有出版中文报刊的必要;随后兴起的是从英文商业报纸中孕育而生的中文商业报纸,促进了新闻时效性观念的提高,硬件水平进一步促进新闻编采工作水平的提高,为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全国的样板。8、简述鸦片战争后外报在上海的发展情况。1961年从数量和实际影响力,上海赶超了香港,重心北移。英文报刊包括“英国官报”之称的《北华捷报》和上海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英文报刊《字林西报》等继外文报刊后,50年代开始开始出现中文期刊,首先从传教士创办的中文宗教性报刊包括《六合丛谈》《万国公报》等开始。与香港不同,上海英文商业报纸的市民读者数量有限,外商们需要为产品广告,于是中文商业性报刊报刊应运而生,影响最大的是《申报》《字林沪报》《新闻报》,并在八九十年代形成三足鼎立,大发展的局面。9、综合分析外国传教士对中国近代报业的作用与影响。西方政府的确是将海外的传教士也与海外的殖民事业紧密结合的,借助传教士来宣扬西方社会的观念,实行思想征服。史实证明,外人在华的办报活动,本身就是列强侵华活动的一部分,外人在华的报刊,是列强侵略中国的舆论工具。传教士在华创办刊物以鸦片战争为界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宗教报刊为主;传播教义、宣传科学知识、传播西方文明;同时进行文化侵略。在为传播教义的同时,也间接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和启蒙了中国国民,为中国民族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0、在华外报的历史作用有哪些?(1)外人在华办报本质上是一种殖民主义文化侵略活动①为武力侵华,政治说辞,提供了情报;②为英国倾销鸦片政策辩护,报业本身的经营也是一种凭借特权的经济侵略活动;③宣传西方文明,进行西化,为列强对中国的文化征服服务。(2)在华外报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客观促进中国社会生活的近代化进程,对中国国民具有深刻的启蒙作用(3)在华外报的办报经验为中国民族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外报以其自身的实践和所刊言论,将西方近代报刊的观念传入中国。2、外报将西方报纸的形式传入中国。3、外报将西方新闻采访业务传入中国。4、外报将铅字、印刷机等近代印刷设备和印刷技术传入中国,为国人自办近代中文报刊提供了物质条件。5、外报将西方近代新闻事业的管理方式引入中国。第三章   国人办报活动的兴起与发展 1、试析国人对近代报刊的早期认识(1)始于禁烟时期的林则徐的译报活动,组织人员,主要是为了了解和应对敌情;对报刊传播信息的功能有一定认识,但是并没有办报的实践;(2)太平天国时期,洪仁玕是近代中国最早系统阐述自己的办报思想的,从整个国家政权结构的宏观角度,高度评价了报纸在社会结构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设立新闻馆、设置新闻官,准买“新闻篇”等主张;参照的西方的报业模式,但在当时缺乏客观实施的条件(3)随着维新变法思潮的萌芽和兴起,创办近代报刊成为限禁知识分子的广泛要求。王韬和郑观应最具代表性,反映了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爱国情怀,强烈希望报纸能够成为推动社会改革使国家走向富强的舆论工具,并有一定民主表达。2、简要评述王韬对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贡献(1)论述了办报的目的与意义:“办报立言”,通过报纸宣传变法自强的政治主张,成为早期国人自办报刊的主要传统(2)论述了报纸的功能和作用:“博采舆论”,介绍西方的国政民情(3)论述了新闻自由的思想:最早国内提出言论自由要求,呼吁朝廷放宽言禁,允许民间创办报纸。(4)论述了报纸的文风:文风应该是直抒胸臆,词达而已,开启政论式文体风格(5)论述了报纸编辑人员的条件(6)早期自办报刊的实践,《循环日报》是早期国人自办报纸中最出色的3、简述国人在上海、广州最早创办报刊的情况(一)上海:第一批国人自办报纸的重要基地,代表报刊:《汇报》《新报》《汇报》1874年6月16日创刊,国人在上海创办的第一家中文日报,创办人容闳。内容经常涉及政事,为了维护民族利益,多次同外商办的《申报》和《字林西报》笔战。办报相当艰难,多次改组和改名,仍收到官府的限制和《申报》的攻击,一年半后停刊。《新报》1876年11月23日,主办人上海道台冯焌光,经费出自道库。转录京报和苏省辕门炒,本埠新闻、各地新闻和国际新闻,涉及新闻、军事、外交和商情道台控制,明确宣布“国政则不可议也”,规定凡“愤世嫉俗”之作一律不予发表1882年后并入上海机器制造局机关报,而停刊(二)广州:晚于汉口、香港、上海,是在中法战争爆发后兴起,代表报刊《述报》《广报》《述报》1884年4月18日创刊,广州海墨楼石印书局印刷发行,一年左右停刊。内容有中外新闻和评论、西方书报译稿、商业行情、轮船班期和广告;并重视图像新闻报道,图文并茂,每期刊登至少一幅新闻纪实图画鲜明爱国立场——在中法战争期间连续和相近报道发展过程、实况和官方态度和社会舆论,表明了主战意愿;支持省港两地人民抗法斗争。《广报》1886年6月24日创刊,日刊,邝其照为创办人 形式同《申报》略同,设有宫门抄、辕门抄、上谕、著论、新闻等栏目发行面很广,深受海外侨胞欢迎因报道被查禁后将地址迁到租借,改名《中西日报》1990年因义和团战胜八国联军消息而最终查封。4、试析第一批国人自办报刊的特点第一,在办报主体方面,创办者的身份比较复杂;往往是与西方人打交道比较多的中国人,除主流的知识分子外还包括官员、买办。第二,在办报性质方面,除个别报纸外,一般是私营性质的;自主经营,不带政党色彩。第三,在报纸内容方面,都是洋务运动的支持者和宣传者;甚至报刊本身就是洋务运动的一个内容。第四,在政治立场方面,这些报刊表现出了鲜明的反侵略爱国思想,通过言论和新闻不断陈述西方列强环伺的危险局势。第五,在业务工作上,大多在形式上参照了外国人在当地出版的中文报纸的模式,第六,在报业环境方面,处境十分困难。经济上的困难,并且清政府实行听任外国人办报而禁止中国人办报的政策,国人办报经常遭到外国殖民势力的限禁。5、简要介绍维新派创办的主要报刊《万国公报》是维新派办的第一份报刊,受到具有维新思想的士大夫的欢迎。京师强学会成立后,因与上海〈万国公报〉重名,在1895年将〈万国公报〉改名〈中外纪闻〉并作为强学会的机关报,梁启超、汪大燮主编,是中国资产阶级政党报刊的萌芽。是维新派北方的代表。《中外纪闻》:京师强学会的机关报,维新派的重要舆论机关,其前身是《万国公报》,由梁启超,任大燮任主编,是中国资产阶级政党的报刊的萌芽。该报的出版使广大官员和知识分子“渐知新法之益”,为改良派政治团体的建立和改良运动的进一步开展创造了有力条件。1896年元月20日停刊。特点:1:刊登外文报纸,外文电讯的译文。2:介绍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情况和自然科学知识,也评论中西方社会的得失,宣传中国应该向西方学习。《强学报》1895年,康有为到上海成立强学会,1896年月12日出版〈强学报〉,为该会机关报,政治色彩更浓,明确提出变法维新主张。《时务报》:1896年8月9日在上海创办,黄遵宪、汪康年、梁启超等创办。梁任总主笔。旬刊、书本式,连史纸印刷。维新派最重要的舆论阵地。每期约3万字,印刷较为精美清晰。内容首先是论说,其次是皇帝谕旨,大臣奏折,京外近事、域外报译等。第二期起又将域外报译分成西文报译和东文报译、法文报译。报译的分量最大,占全刊的一半以上。n《知新报》:维新派在华南的重要舆论阵地,1897年2月22日澳门创办,由康有为胞弟康广仁任总经理。维新言论最直接全面,直到1901年1月20日停刊,是维新派在国内出版时间最久的报纸。天津维新报《国闻报》:北方维新派最重要的舆论阵地。它是维新派创办的第一家日报。1897年严复创办,以“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为宗旨,但它“尤以通外情为要务”。在副刊《国闻汇编》上发表了严复翻译的《天演论》,该文提出“物竞天泽,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严复不仅是报刊活动家,也是著名的翻译家,启蒙思想家。在维新派报刊中独树一帜,很有特色:首先,它以“通外情为要务”;其次,讲究办报的策略;再次,消息迅速,稿源茂盛。湖南维新报《湘学新报》湖南维新派创办的第一份报刊,1897年4月22日在长沙创办、旬刊。唐才常、陈为镒先后主编。 《湘报》1898年3月7日长沙创办。湖南第一份日报。主要撰稿人:唐才常、谭嗣同。比〈新报〉更通俗激进一些。6、试析国人第一次办报高潮的特点一是报刊数量多。近代国人自办报刊,自19世纪70年代至1895年的20余年中,总共为30种左右。二是办报地区广。国人自办报刊遍布各地,不仅有上海这样外报出版基地发展,还深入到长沙等内地中小城市。三是报刊种类多。除了以政论性见长的综合性报刊发展,还出现了专业性报刊、纯商业性报刊、文艺娱乐性报刊等,甚至是我国新闻事业史上的第一次出现的类型。7、戊戌变法期间的新闻立法活动有何意义在戊戌变法期间,废止封建文化专制主义的法律制度、建立以言论出版自由为本的近代新闻法律制度的要求一度被付诸实践,揭开了中国近代新闻法制建设的第一页。中国近代法制的建设,以皇帝发布具有法律效力的上谕为主要方式,终于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第一步。“报禁”一度被解除了,“言禁”一度被放宽了,新闻法的制定也一度被正式提上清廷的议事日程。虽然这次中国近代新闻法制建设的实践活动为时过短,最后以失败而告终,但却是一次极为有益的尝试,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冲破“言禁”“报禁”,争取言论出版的自由权利,是中国近代新闻法制建设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8、报章文体是怎样形成的?有何特点?(一)形成:从时代背景来看,甲午战争后,旧文体已经无法表达要求变革的激情,同时也无法适应介绍西方新知、新学的需要;从主观来看,维新派人士对变法的阐述和宣传,主要通过政论方式展开。首先王韬在《循环日报》中运用,但未成气候,多数报刊流行的仍然是桐城派古文;后来经过梁启超在《时务报》以及《新民丛报》上运用达到成熟(二)特点:半文半白,平易畅达,笔锋常带感情,有时还加以口语和外来语。9、试论维新派办报活动的历史作用。第一,向读者进行了资产阶级思想的启蒙教育第二,向读者进行了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教育第三,维新派的报刊宣传活动有力地推动了维新运动的发展,促成了变法的实现第四,冲破了封建统治者对报刊出版的限禁第五,开政治家办报的先河,提高了报人、报业的社会地位第六,推动了民族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第四章   清末时期的新闻事业试论述资产阶级各派别在海外创办的主要报刊的基本情况(1)资产阶级维新派(保皇派):日本《清议报》和《新民丛报》A《清议报》:横滨创刊,保皇会海外第一个机关报,1898年12月23日创办,主编梁启超。出满100期后,报馆发生大火,被迫停刊。宗旨:1、维持支那之清议,激发国民之正气。2、增长支那人之学识。3、交通支那、日本两国之声气,聊其情谊,4、发明东亚学术,以保存亚粹。 内容:尊皇攘后。关于政治改良的宣传。B《新民丛报》:1902年2月8日横滨创办,梁启超主编。宗旨:“开民智”、“造新民”,成为保护皇会最主要的言论机关。发表长篇论文《新民说》。总的倾向是鼓吹保皇立宪,但由于梁启超思想受革命拍的影响,也曾一度倾向于民主共和,谈论“破坏”,“革命”,后来梁的思想回到了保皇派的老路子上去,报纸也逐渐为思想激进的青年所厌弃而悄然停刊。(2)资产阶级革命派:《中国日报》《民报》A《中国日报》:1900年1月5日在香港创办,孙中山选择香港作为办报的基地。陈少白主编,兴中会创办的第一份机关报,中国最早宣传资产阶级革命的报纸。早期宣传爱国救亡,后期大力宣传三民主义。该报不仅是革命党人在港重要的舆论阵地,而且是革命派活动的重要场所,1913年被袁世凯查封,它对革命派的舆论宣传做出了很大贡献。《鼓吹录》中国最早的文艺副刊之一。特点:不仅是革命党人的舆论宣传阵地,也是他们的重要活动据点,这种既是舆论机关又是联络机关的组织形式,后为多家革命派的报馆所继承。B《民报》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1905年创刊于东京,大型月刊,革命派在海外的主要宣传阵地。孙中山为其撰写发刊词,提出了“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该报的创办及其宣传壮大了革命派的声势,也壮大了同盟会的队伍,成为进步舆论的中心,但是其宣传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过分强调了排满而陷入了狭隘的民族主义,后期该报大谈佛法,进步性锐减。该报最高发行量答到1.7万份,第6至24期由章太炎主编。试论述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要报人和报刊活动(1)章太炎1897年任《时务报》撰述,因参加维新运动被通辑,流亡日本。1900年剪辫发,立志革命。1903年因发表《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并为邹容《革命军》作序,触怒清廷,被捕入狱。1906年出狱后,孙中山迎其至日本,参加同盟会,主编同盟会机关报《民报》,与改良派展开论战。1911年上海光复后回国,主编《大共和日报》,并任孙中山总统府枢密顾问。曾参加张謇统一党,散布“革命军兴,革命党消”言论。1913年宋教仁被刺后参加讨袁,为袁禁锢,袁死后被释放。1917年脱离孙中山改组的国民党,在苏州设章氏国学讲习会,以讲学为业。1935年在苏州主持章氏国学讲习会,主编《制言》杂志。晚年愤日本侵略中国,曾赞助抗日救亡运动。(2)于右任与“竖三民”《神州日报》:1907年4月2日创刊,这是于佑任办的第一家报纸,也是革命派在国内创办的第一家大型日报。1909年5月15日,于右任重新集资在上海租界创办《民呼日报》,自任社长,揭露贪官污吏罪行。于右任被驱逐出租界,该报只办了92天。1909年10月3日又在上海租界办了《民吁日报》,揭露日本政府企图夺取满洲铁路筑路权进而控制我国东北的阴谋。日本政府串通清政府于11月19日查封《民吁日报》。《民吁日报》被查封近一年,于右任又于1910年10月11日在上海租界创办《民立报》。该报的出版,得到了孙中山的大力支持。中华民国监时政府成立后,实际上成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机关报。(3)郑贯公 在日本曾为《清议报》业余撰稿,后出版中国留日学生第一个有革命思想倾向《开智录》,1901年赴香港任《中国日报》记者,大胆鼓吹革命。后又先后创立《世界公益报》《广东日报》《有所谓报》,支持革命,言论愈加激烈,并销量大增。1906年事业如日中天之时,不幸染疾去世。(4)秋瑾辛亥革命中杰出的女革命家,自号鉴湖女侠。她是浙江山阴(今绍兴)人。1904年4月赴日本留学,参加反清革命活动。年底回国加入光复会。1905年春她再次赴日加入同盟会,被推为同盟会评议部评议员和浙江省主盟人。1906年春回国,办中国公学、1907年1月创办《中国女报》,以妇女为对象,争女权、争独立、争解放为宗旨。只出两期即被封。1907年7月安庆起义失败,由于歹徒告密秋瑾不幸被捕。在审讯中她坚贞不屈,最后英勇就义。苏报案的基本情况《苏报》1896年6月26日创刊于上海,创办人是胡璋。后卖给退职官员陈范。为打开局面1903年陈范聘请爱国学生章士钊担任《苏报》主笔,《苏报》增设“学界风潮”和“舆论商榷”两个专栏,用来报道学生运动和大造革命舆论,并大力宣传邹容的《革命军》。章太炎发表在《苏报》上的《康有为与觉罗君之关系》一文更直呼光绪皇帝其名,成为清政府对其采取镇压的口实,于是清政府勾结租界当局拘捕了章太炎,邹容自动投案,后《苏报》也遭查封。经多次开庭,1904年法庭宣判章太炎监禁三年、邹容二年,《苏报》永远停刊。后邹容在狱中被迫害致死。1902年后中国本土报刊事业的发展状况商业报纸发展很快,形成一批较有规模、注重经营、比较成形的商业报纸。涌现一批以西方新闻业为榜样,兼重经营和社会效益的民办报纸支持维新变法的重新恢复办报活动,立宪派报刊有了较大发展革命派在国内的办报活动中崭露头角,产生了“苏报案”“大江报案”等反压制事件新式官报开始兴起,并成为政府喉舌尝试新闻立法活动,但在内容制定和现实执行上都不甚成功试评析资产阶级各派别的新闻思想(1)资产阶级维新派新闻思想在维新变法时期已经渐成体系,如康有为、严复、谭嗣同等都十分重视报纸在“上下通达”中的作用,并认为报刊是维新变法的最重要武器之一。而梁启超的思想最为系统和完整。戊戌政变后梁启超在国外办报的同时借用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理论和新闻理论对他的新闻实践进行了研究和总结,根据亲身的体会,在报刊功能、办报原则、健全舆论、宣传方法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观点:第一,提出报馆的“两大天职”,即“监督政府”、“向导作用”。第二,提出办报的四条标准。1,“宗旨定而高”。2,“思想新而正”。3,“材料富二当”。4,“报事确而速”。新闻要“博、速、确、直、正”第三,提出健全舆论的主张。报馆要造成健全的舆论必须具有五要素:一曰常识;二曰真诚;三曰直到;四曰公心;五曰节制。第四,提出了宣传的方法。为了提高宣传效果,梁启超总结出两种宣传方法,即浸润法和煽动法。(2)资产阶级革命派办报思想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新闻思想与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新闻思想均来自西方资产阶级的新闻学说。但是,他们的新闻思想与改良派的也有质的不同,他们更注意汲取西方新闻学说中反封建的民主主义内涵,因而具有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革命性和战斗性。公开承认革命报刊的党派性。 资产阶级革命派明确宣布自己的报纸是“党报”和“机关报”,必须大力宣传革命党的纲领和主张。明确提出为革命办报的主张。把报纸视为革命斗争的有力武器。报纸应反映民意,影响和指导舆论。记者应该先知先觉。除上述几点外,革命派报人还发表了一些鼓吹言论自由、重视开发“民智”、反映民意、指导舆论等方面的主张。但总的看来,革命派报人的办报主张都比较零碎,他们的“先知先觉”观点,还有唯心主义色彩和个人英雄主义的烙印。试介绍辛亥革命时期中国新闻业务的进步情况新闻、评论、副刊与广告全面出现与报纸上;新闻:标题、分类、摄影图片、号外;评论:短评、按语出现副刊:《中国日报》的《鼓吹录》;《申报》的《自由谈》等版面设计更现代化。第五章   民国初年的新闻事业1、试述民国初年新闻事业的繁荣及其原因(1)新闻事业的繁荣A报界的黄金时代:据统计,武昌起义后的半年内,全国的报纸由十年前的一百多种,猛增到近500种,总销售数量,达4200万份,这两个数字都突破了历史的最高记录。其中,仅1912年2月以后,到北京民政部门登记要求创办的报纸就达到90多种。政党报纸、新成立的各级政权机关报,妇女报纸等。B通讯社的发展。C五花八门的政党报纸同盟会-国民党报刊体系最大:《民立报》是其总机关报 (2)原因:旧的禁令的废除。新法律的保护。保障言论出版自由的法令:湖北军政颁布的《中华民国鄂州临时约法》;《浙江军政临时约法》;《江西临时约法》。1912年3月12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具有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其中规定:“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人民群众的言论出版自由,第一次载入了国家根本大法。各地军政当局的支持。2、简述“癸丑报灾”的前因后果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为了实现独裁统治,对国民党系统的报刊和其他反袁报刊进行了大扫荡。据统计,到1913年底,全国继续出版的报纸只剩下139家,比1912年初的500家少了2/3,同时有大批报人受迫害。新闻记者中至少24人被杀,60人被捕入狱。这段历史,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上被称为“癸丑报灾”。3、简介袁世凯对报界的控制手段和报界的反抗情况(1)对报界的控制手段创办御用报纸和收买报纸报人。较有影响的《亚细亚日报》,是御用报纸中影响最大的一家。制定法律、条例来限制言论出版自由。袁世凯在执政期间先后颁布了《报纸条例》和《出版法》等。用暴力手段任意摧残报业、迫害报人。据统计,在袁世凯统治时期内,全国报纸至少有71家被封,49家受到传讯,9家被反动军警捣毁。新闻记者中至少24人被杀,60人被捕入狱。(2)报界的反抗情况 在上海火车上,袁世凯刺杀了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案情的真相被报刊揭露了后,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终于认清了袁世凯的反动面目。从宋教仁被刺到二次革命失败的过程中,国民党系统的报刊都以大量篇幅声讨袁世凯。以《民立报》为首,每天以正版篇幅连续报道宋案经过,刊登凶手的供词和袁党往来的密电等,用铁一般的事实证明袁世凯就是刺杀宋教仁的元凶。有的报纸发表题为《强盗政府》的社论。广州创办了《讨袁报》,一些报纸也出版了反袁专刊。二次革命后,袁世凯的复辟帝制不得人心,大多数报刊都站到了袁世凯的对立面。中华革命党等都拒用“洪宪”年号,就连原先拥袁、亲袁的一些报纸和报人,在全国人民强烈反对帝制的震撼下,也转而加入了反袁的行列。梁启超写了一篇反对复辟帝制的《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袁派人送去20万元请他不要发表,被来梁启超拒绝。《申报》,《华字日报》等,也改变态度支持反袁。4、试析民国初年新闻业务的进步及其原因(1)新闻业务的进步第一,新闻通讯开始崭露头角,受到更多重视第二,副刊有了很大发展,鸳鸯蝴蝶派小说大行其道第三,图片报道的改进和发展第四,通讯社发展,加强新闻报道(2)原因报纸的社评在袁世凯政府的言论高压下,从质到量萎缩,新闻随即增加革命不彻底,使得知识分子理想破灭,又碍于言禁,转写言情小说经过革命的洗礼和初年蓬勃发展的势头,积极实践、学习西方的新闻业务5、简述黄远生的新闻业务活动特点和新闻思想(1)新闻业务活动的特点文字流利、畅达、幽默,深受读者欢迎。是中国历史上第1个有影响的新闻通讯记者。所写新闻作品辑为《远生遗著》4卷,以新闻通讯为主,兼收政论、译文等,于1919年出版,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报刊通讯集。一题材重大、记载详实。他报道的人物有孙中山等中国政府和中国政治的代表,善于从他们身上发掘重大新闻,如揭示了袁世凯“权谋百出,专以手段胜”的伎俩。他报道的事件很多,如日本提的“二十一条”等,这些事件都是当时社会矛盾的反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黄远生的通讯是当时社会的一面镜子。二是善于分析、揭露本质。三是细致生动,亦庄亦谐。他的通讯善于抓住具体的场景细节进行绘声绘色的描绘,如《外交部之厨子》。(2)新闻思想没有系统阐述,散见于作品之中第一,报纸应“主持公理,指斥时弊”第二,新闻报道要客观、公正、真实、全面第三,急着要加强自身的修养和基本功的训练,做到“能想”、“能奔走”、“能听”、“能写”的“四能”记者6、民国初年有哪些比较著名的记者,它们各自的新闻经历如何?(1)黄远生从业新闻,成为蜚成于世的著名新闻记者和政论家,是中国第一个以新闻采访和写作著名于世的人,时人誉之为“ 报界之奇才”。先后任《申报》、《时报》、《东方日报》、《少年中国》、《庸言》、《东方杂志》、《论衡》、《国民公报》等报刊特派记者、主编和撰述。所写《官迷论》、《三日观天记》、《外交部之厨子》、《北京之新年》等通讯,对民国初年政局的黑暗和新官僚们的丑态,作了忠实的记录和辛辣的嘲讽。袁世凯筹备称帝期间,聘他担任御用报纸《亚细亚日报》上海版总撰述,坚辞不就,并在上海各报刊登《黄远生反对帝制并辞去袁系报纸聘约启事》以示决绝。(2)邵飘萍1912年任《汉民日报》主编,袁世凯称帝后,为《时事新报》、《申报》、《时报》撰稿,抨击袁的罪恶阴谋,以后又在两年里写了250多篇、20多万字的文章,揭露批判军阀政府。1918年接连创办了“北京新闻编译社”、《京报》,又与蔡元培一起,创办了“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并举办讲习会,第一期学习的就有毛泽东、罗章龙等。1920年后,致力于新闻教育事业并赞颂十月革命,介绍马克思主义思想。(3)林白水1903年12月,他与蔡元培等人在上海创办《俄事警闻》,专门报道有关拒俄消息,宣传革命。1904年,该报更名为《警钟日报》,革命倾向更加强烈。不仅如此,林白水还自己创办《中国白话报》,以活泼的形式宣传民主主义思想,抨击清政府的专制统治以及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4)刘少少民初北京著名记者,有“怪杰”之称;政治上较为保守,其文独辟蹊径,庄谐杂出,时有新意。留日期间曾协助杨度主办《中国新报》。1909年回国后,应邀任《帝国日报》编辑,以“少少”为笔名,撰写政论,在新闻界崭露头角。武昌起义后,一度返湖南,任共和党报纸《湖南新报》和杨怀中、徐特立等教育界人士主办的《公言》杂志编辑记者逐笔。他拒绝袁世凯的收买,发表文章反对帝制,遭到通缉。(5)徐彬彬民初著名记者和剧评专栏作家,原名徐凌霄。1916年任《申报》《时报》驻京特派记者,长期撰写北京通讯和随笔。20世纪30年代其,长期担任天津《大公报》副刊主编,连载短文专栏,写出的随笔融时事、经史和历史掌故于一体,颇受欢迎。通讯以内容隽趣、文笔晓畅著称,其运用有趣的内幕材料,深受读者欢迎。(6)胡政之回国后应聘《大共和报》翻译、编辑和逐笔,1915年该报驻北京特派记者,以消息快捷收到报界关注。在王郅隆接管《大公报》后受聘为经历兼总编辑,曾亲自采访段祺瑞“马场宣誓”等重大新闻。1918年欧战结束后,以《大公报》记者身份采访巴黎和会,是唯一中国记者。后再上海组织国闻通讯社,任新记公司《大公报》经历兼副总编辑。(7)张季鸾留学日本,创办《夏生》杂志,回国后任《民立报》编辑。曾因在报上秉笔直书后被逮捕。袁世凯死后,出任《中华新报》总编辑,是当时最能引起中外人士注意和重视的报馆社评。1926年因与吴鼎昌、胡郑之接办《大公报》,名气日益变大。追求新闻价值基础上评论价值,追求预见性和逻辑性。走向通俗性,标榜公正性。第六章   五四时期的新闻事业1、简要评述《新青年》创办经过及其在新文化运动中的贡献和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在其中的作用(一)创办经过:第一阶段:陈独秀主编时期(1915年9月15日-1916年2月)宗旨:改造青年之思想、辅导青年之修养为本志天职;批评时政,非其旨也。但也用蔑视的态度记录筹安会与袁世凯的活动。发表《敬告青年》《一九一六年》《吾人之最后觉醒》等。 高举民主、科学大旗,歌颂西方资产阶级自由、独立平等、人权等思想,但因为曲高和寡没有市场,终因销量太少而于1916年2月休刊。第二阶段:1916年9月复刊-1917年8月。主要目的就是批孔——反对封建文化、传统伦理道德。易白沙:《孔子平议》陈独秀:《驳康有为致总统总理书》《宪法与孔教》《复辟与尊孔》n第三阶段:北大教授轮值主编时期1918年1月-1919年12月,主编人有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胡适,李大钊,沈尹默等。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提出八不主义,提倡白话文;陈独秀《文学革命论》钱玄同《中国今后之文学问题》鲁迅《狂人日记》第四阶段陈独秀独立主编时期(1919年9月出狱后辞去北大文科学长职务,1919年自第7卷开始独立编辑《新青年》);上海;《本志宣言》开始否定资本主义。发表宣传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文章。(二)新文化运动中的贡献:(1)提倡自由民主,反对封建礼教,开展批孔运动(2)提倡科学,反对迷信(3)发起文学革命运动(三)作用A陈独秀:《新青年》的创办人、主编、主要撰稿人。1918年与李大钊等合办《每周评论》。通过对这两个报刊的编撰,毛泽东对其评价他成为新文化运动战线上的“总司令”。他是五四运动时期的著名政治活动家和政论家。陈独秀在《新青年》创刊号上发表了有发刊词性质的纲领性政论《敬告青年》一文。广大青年推崇陈独秀是“思想界的明星”。B李大钊:1916年从日本寄给《新青年》第一篇稿件《青春》。1918年李大刊在报刊上发表了几篇热情歌颂十月革命的文章,有《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五四运动前夕,李大钊把轮值主编的《新青年》第6卷第5号编成《马克思研究》专号,写了长篇论文《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李大钊是《新青年》编辑部中接受并宣传十月革命的第一人,把新文化运动推向了新阶段。C鲁迅:他给《新青年》写的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首次署名鲁迅)。还写了论文、小说、杂文,工五十多篇,鞭挞封建主义,痛斥尊孔复辟势力,鼓舞青年投身发封建斗争。后又在《新青年》上发表《孔乙己》、《药》等小说,并在该刊《随感录》栏发表了二十多篇杂文,显示了“文学革命”的实绩。2、简要评述《每周评论》创办经过、特点及其在五四运动中的作用(一)创办经过:《每周评论》于1918年12月在北京创刊。由陈独秀负责主编,他和李大钊都是主要撰稿人,鲜明地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并倾向社会主义。前25期由陈独秀负责主编,李大钊是主要撰稿人,鲜明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并倾向社会主义。自26期,由胡适接编,开展“问题与主义”的讨论。1919年8月31日被北洋政府查禁,共37期。(二)特点:4开采版小型报,栏目新颖多样。“重在批评事实”,加强反帝反封建军阀的政治时事报道评论,把报道和评论结合起来。报纸类型上是机关报,并会抓住重大事件推出《特别附录》,最新最重要事件。 (三)作用五四时期最有影响的报纸之一,是小型政治时事评论报纸,《每周评论》大力进行了反帝反封建军阀的政治时事报道评述。《每周评论》配合《新青年》,支持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的斗争。《每周评论》对于五四运动的报道,尤其起了舆论先导的作用。从第26期起,在胡适接手主持下,挑起“问题与主义”的论战,成为宣传实用主义的刊物。揭露巴黎和会的骗局,谴责帝国主义的强盗行径,为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3、简要评述李大钊的报刊活动及其贡献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1916年回国,历任北京《晨钟报》总编辑、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兼图书馆主任,《新青年》杂志编辑。十月革命后,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创办《每周评论》,积极领导五四运动。1920年在北京组织共产主义小组。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负责北方区党的工作。在国共合作期间,帮助孙中山确定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参与改组国民党的工作,1927年4月6日被军阀张作霖逮捕,28日在北京英勇就义。李大钊是《新青年》编辑部中接受并宣传十月革命的第一人,把新文化运动推向了新阶段。4、简要评述毛泽东、周恩来、瞿秋白在“五四”时期的报刊活动毛泽东毛泽东主编的湖南学生联合会刊物《湘江评论》于1919年7月14日创刊,是一张4开4版的周报。以评论为主,报道时事往往和评论相结合,采用述评的形式。同年8月出至第5号时被湖南军阀张敬尧查封。是推进湖南革命运动的一个重要报纸周恩来1919年7月12日创刊,天津学生联合会机关报,周恩来主编。该报为对开大报,日报,后改为三日刊,周恩来以“飞飞”的笔名发表诸多评论,在读者中影响广泛。读者称赞它为天津的“新曙光”,“全国的学生会报冠”。瞿秋白1919年11月与郑振铎创办《新社会》旬刊,宣传民主主义思想,并倾向于社会主义。从1921年到1922年坚持在苏俄采访活动两年,发表大量新闻通讯,如实深刻地报道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初期的状况,对一代青年读者中产生了重要影响。5、我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是在什么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有哪些具有代表性的刊物?(一)无产阶级新闻事业产生的历史条件 共产主义小组创办的报刊和通讯社宣告我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诞生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五四运动后,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我国广泛传播。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知识分子,他们发起组成了共产主义小组,这就为我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诞生提供了阶级基础、思想旗帜、编者作者队伍和组织领导力量等必要条件。(二)代表刊物:改组后的《新青年》和《共产党》月刊。以及《劳动界》等一批工人报刊。6、我国新闻工作在“五四”时期有何重大改革?(一)开创自由讨论的风气:新旧思潮的激战;三大论战;学术、文化、思想等具体问题讨论(二)政论传统的恢复与发展:广泛采用社论、专论、代论、来论、外论等多种形式。(三)新文风的出现:推广白话文和新式标点符号(四)副刊的革新:重视副刊成为报界的普遍现象(五)报纸版面编排和新闻采写业务的改进 第七章   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事业1、简要评述《向导》、《中国青年》等报刊的创办经过及其作用与影响(一)《向导》是中共中央第一个政治机关报。1922年上海创刊。1927年停刊,共出201期。是时事政治评论性的周报。在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领导下出版的,蔡和森是第一任主编,《向导》集中宣传党的“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军阀,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向导》经过两年多持之以恒的宣传,终于使“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的口号深入人心,成为全国人的政治常识。中共“四大”评价指出:在中国民族革命运动中,《向导》“立在舆论的指导地位”。它的发行数量由开始的二三千份很快增至2万份、4万份,最高达10万份。读者赞扬《向导》的创办是中国“二千年来历史上破开荒的荣誉作业”,称赞《向导》是当时中国新闻界中“真敢替受压迫的工农阶级呼冤而确能指示民众以革命大路的”惟一报纸,把《向导》看做是“黑暗的中国社会的一盏明灯”。(二)《中国青年》1923年8月,团中央决定创办《中国青年》作为团中央的机关刊物。10月,《中国青年》在上海创刊。恽代英、萧楚女、李求实等先后担任主编。经常发行1万多份,最多时2万份,1927年10月停刊。在大革命时期,《中国青年》是办得最出色、影响很大的刊物之一。基本内容:①帮助青年正确对待学习、工作、生活,引导青年走上革命的道路。②评述时事政治,帮助青年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提高觉悟。③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批判各种侵蚀青年的反动、错误思想。很多青年从阅读它走向革命道路,称为“良师益友”。2、中国共产党建立初期党报有何特点?(1)是党的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党的高级领导直接负责,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等。(2)继承与发扬“五四”时期报刊的革命精神,以宣传马列主义和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指导革命斗争为基本任务。鲜明的政党性:《向导》宣称:“本报是有组织的活动的表征。本报并不像别的报纸一样,只是发空议论。本报发表的主张,是有数千同志依着进行的。”(3)坚持正确的文风:白话文的方向(4)以广大工人为读者对象,面向民众、面向社会,扩大影响。3、国共合作后,革命报刊有哪些重要发展?(1)国民党的宣传工作出现活跃局面,特别是一些由共产党员主持,用国民党名义出版的报刊,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2)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都公开出版报刊,公开发行,加强中央报刊和建立地方报刊,共产党报刊、共青团报刊初步形成网络。(3)工农群众运动在全国蓬勃发展,工人、农民、妇女报刊也随之发展起来;此外,军队报刊也在北伐战争前后涌现,成为中国新闻史上前所未有的现象。4、评述蔡和森、瞿秋白、恽代英、萧楚女、邵飘萍等的报刊活动与贡献(1)蔡和森《向导》的首任主编。中国共产党早期的著名领导人之一,毛泽东青年时代的学友和战友 。1920年初抵法国勤工俭学,在巴黎参与组织“勤工俭学励进会”主张建立中国共产党。1921年10月被法国政府强行遣送回国。同年底参加中国共产党,并在中共中央从事党的理论宣传工作。1922年至1925年长期主编中共中央机关报《向导》周报,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党的方针政策,总结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先后当选为中央局委员、中共北京区委员会委员、中央宣传部部长、代理中央秘书长等职。(2)瞿秋白在1923年1月回国到1927年7月这段时间里,瞿秋白负责主编党的理论刊物《新青年》季刊,又负责编辑《向导》、《前锋》两个刊物,还承担了国民党机关报《民国日报》的编辑和撰稿,1925年五卅运动中,他又创办并编辑《热血日报》。他一共撰写了200多篇文章,100多万字。他在这些文章中宣传了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和常在各个时期的政治主张,揭露帝国主义的血腥罪行和军阀政府的黑暗统治,批判了各种错误的思潮(其中包括国民党右派戴季陶等的错误观点),及时地给工农群众指引斗争方向。 (3)恽代英他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杰出领导人、报刊宣传活动家。五四运动后在武汉创办工人和补习学校,开设利群书社,编辑《学生周刊》和《武汉星期评论》。1921年参加共产党,1923年当选为团中央委员,担任团中央宣传部长兼《中国青年》主编。作为《中国青年》的创办者、首任主编、主要撰稿人,恽代英勤奋写作,精心编辑,还亲自处理读者来信。发表文章百余篇、通信四五十封。他的作品代表了《中国青年》的文风,就是:热情加说理。既洋溢着革命激情,又有求实精神。他一生从事报刊宣传活动16年,主编和参与编辑的报刊有10余种,撰发报刊文章500篇,他具有丰富的报刊工作经验,对早期中共党报思想理论建设做出了贡献。(4)萧楚女1925年在上海参加团中央工作,担任《中国青年》编辑,主持《新刊批评》专栏。1936年协助毛泽东编《政治周报》,1927年广州“四一五”政变中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其文情理交融、分析深刻,感人至深。他还长于论辩,写有著名长篇论著《显微镜下之醒狮派》、《国民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等。青年读者称他为“真理的战士”、“革命的煽动家”。(5)邵飘萍1913年主持《汉民日报》,二次革命失败后,《汉民日报》被封,邵飘萍入狱。1914年出狱后,东渡日本留学,创办了东京通信社。1916年回国,受聘于上海《申报》、《时报》和《时事新报》,主要撰写时评。1916年在北京创办新闻编译社。1918年10月,在北京独立创办日报《京报》,自任社长,同时还兼任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讲师。1919年《京报》被查封,邵飘萍再度流亡日本,出任大阪《朝日新闻》特约记者。1920年回国恢复《京报》。日销量平时有四五千份,多时达六千多份。所著《实际应用新闻学》一书,是我国最早的新闻采访专著之一。1925年,他秘密加入共产党,1926年,邵飘萍用《京报》全力揭露“三一八”惨案真相,抨击当局,被列入黑名单。张作霖进占北京第三天,邵飘萍被诱骗逮捕,不经审讯,以“宣传赤化”罪名,被枪杀于天桥刑场。邵飘萍是我国不可多得的“新闻全才”,对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贡献卓越,英年遇难,是中国新闻界的重大损失。邵飘萍被害后,《京报》一度停刊,后又恢复出版,他的夫人继承。5、简要评述新记《大公报》的办报方针《大公报》提出“不党、不私、不卖、不盲”的办报方针,并以此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一方面这是符合新闻传播规律的,可以说是中国较早实践“客观公正”新闻理念的,也为之后报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模范作用;另一方面,这也可能是受当时的历史条件客观制约,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到好的发行量和认可度。不过总的对于当时来说这个理念是进步的。6、中国广播事业是怎样产生的? 中国的广播事业最早是由外国人经办的。1923年1月,美国商人奥斯邦创办的中国无线电公司与英文《大陆报》合办的上海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电台开播。这是中国境内第一座广播电台。由于它没有经过中国政府批准,当年4月停播。哈尔滨广播电台,呼号XOH,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发射功率100瓦。1928年1月1日发射功率增大到一千瓦,呼号改为COHB,用汉语、俄语和日语三种语言广播。第八章   十年内战时期的新闻事业 1、国民党的新闻统制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国民党政权取得全国的统治地位后,在思想文化领域,南京国民党政府也推行了专制主义的文化政策。出版实施《暂行反革命治罪法》、《宣传品审查标准》、《出版法》及其实施细则、《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等. 在全国组建国民党新闻事业网络,控制和利用民营新闻事业,制定与实施反共反人民的新闻政策法规;设立新闻控制机构,推行新闻检查制度。逐步建立国民党的新闻统制。2、中共地下报刊在国统区的出版情况如何?有什么经验教训?n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的报刊被取缔,被迫转入地下,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秘密出版报刊,中心仍在上海,如《布尔塞维克》《红旗》周刊等等。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党的地下报刊介绍了列宁的党报思想,强调党报的重要性。经验: 建立党报委员会,全面负责党对报刊的领导发展通讯员,加强同群众的联系建立发行网,扩大党报影响教训: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导致党的新闻事业全面崩溃;在办报策略上不注意隐蔽精干,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一味强调公开发行。3、简要评述革命根据地新闻事业的产生与发展情况、特点与意义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又称中央工农民主政府。1933年秋,仅中央根据地就有各种大小报纸34种,出现了人民通讯事业的萌芽。其中,影响较大的是《红星报》、《青年实话》、《斗争》报及红色中华社,初步形成了人民政权下的新闻事业系统。特点: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紧密围绕现实需要做宣传密切联系群众做后盾,依靠群众办报;开张批评与表扬通俗与活泼的形式意义: 中共领导下的新闻事业的开端;新闻事业由乡村而城市的新型传播途径继承发扬列宁的党报思想4、“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新闻界有何变化?《申报》是怎样进行改革的?史量才的死说明了什么?(1)变化 九一八事变后,随着中国局势的发展,中国新闻界激起了抗日救亡的宣传,经历1931年和1932年的迅猛发展而遍及全国。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站在抗日救亡运动的最前沿,积极宣传团结一致对外;国民党统治区新闻界也冲破了大革命失败后舆论沉寂的局面,开始积极的抗日救亡宣传。(2)《申报》改革言论态度鲜明,加强政治时事评论。1932年《申报》连发了三篇时评:《剿匪与造匪》、《再论剿匪与造匪》、《三论剿匪与造匪》,鲜明反对内战其次,革新副刊《自由谈》,聘青年作家黎烈文任主编,改变长期庸俗的趣味主义编辑方针,主张文艺的进步与近代化。《自由谈》成为反文化“围剿”的进步文化阵地;再次,聘请李公朴等主持开展社会文化服务事业,相继举办了申报流通图书馆、申报新闻函授学校等,团结培养大批青年走向进步,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此外,创办《申报》月刊,俞颂华主编;发行《申报年鉴》。这一系列改革既服务了社会,又增强了报纸声誉,促进了报纸销路。(3)史量才的死史量才是一个爱国进步的民族资本家、报业家。“九一八”事变后,《申报》由一家商业报纸转变为民主主义的报纸,宣传抗日救亡,组织地方自救组织,发表民主人士谈话,批评政府的独裁卖国,成为国民党的对头。在软硬兼施未能奏效,将其杀害。这是蒋介石用极端手段维护其新闻统治的又一例证。5、什么是“韬奋精神”?简要评述邹韬奋的报刊活动与报刊思想。(1)韬奋精神毛泽东题写:“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邹韬奋先生的精神,这就是他之所以感动人的地方。”(2)邹韬奋的办报历程邹韬奋从主编《生活》周刊开始,毕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在他的主持下,先后出版的报刊有《生活》、《大众生活》、《生活周刊》、《生活日报》、《生活日报生活刊》、《抗战》、香港《大众生活》和《全民抗战》等。韬奋流亡国外的两年中,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他撰写了海外见闻通讯,后来集印成《萍踪寄语》、《萍踪忆语》两本通讯报告集。读者赞美它们是“充满着爱与力的新游记”。1935年11月邹韬奋在上海创办《大众生活》周刊,最高发行量20万份。1936年出至第16期,被国民党查封。同年3月,他在香港创办了他多年梦寐以求的《生活日报》,出版后55天自动停刊,8月迁上海,在复刊日报受阻情况下,他只好将日报的增刊改名《生活星期刊》出版。由于“七君子事件”被捕。在狱中8个月,韬奋写下了《经历》、《读书偶译》等著作,坚持用笔战斗。1937年《抗战》三日刊创刊,从7号起一度改名《抵抗》。《大众生活》周刊1941年5月复刊,1941年12月停刊,他以宣传团结抗日,呼吁建立民主政治为宗旨。(3)报刊思想:第一、坚持正确的办报方向。韬奋主持《生活》周刊,“以读者的利益为中心,以社会的改造为目的”。第二、发扬为读者服务的精神。第三、倡导创造的精神,办出报刊的鲜明个性和独特风格。同时提倡明快的文风;注重经营管理和社会信用。第四、推崇“视事业如生命”的傻子精神。6、简要评述范长江西北采访的成果与意义 1935年7月,长江以《大公报》特约通讯员的身份开始了西北采写的历程。沿途采写了数十篇通讯,陆续寄《大公报》发表,不久,汇集出版《中国的西北角》一书,数月内连印7次。不仅揭示了国民党腐败统治下西北的黑暗和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危机,反映了人民的痛苦,并在有些文章中披露了红军北上的动向。从西北回来后,他被聘为《大公报》正式记者。《中国的西北角》和《塞上行》是长江成为名记者的代表作。长江的西北通讯,内容充实,反映了时代的脉搏,笔墨简洁生动,谈古说今,旁征博引,妙趣横生,充满革命的乐观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在采访过程中,充分表现了他富于政治敏感,勇于追求真理,不畏艰险,敢于探索,深入研究考察新情况、新问题,以及勤于学习,知识渊博的风格和素质;以其特有的风格和深远的影响,为我国新闻通讯写作提供了新经验和新样本。7、戈公振著《中国报学史》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有何重要学术价值?1925年开始撰写讲授《中国报学史》,1926年完稿,1927年出版。内容明确认定了本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并分别就官报独占时期、外报创始时期、民报勃兴时期、民国成立以后、报界现状等阶段,全面系统评价报纸发展历史,有明确的历史分期和报刊分类。这是第一部全面地、系统地记述中国新闻事业历史的著作。被公认是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奠基之作。为中国报刊史提供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框架。史料翔实,为中国报刊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史料,也为新闻学研究树立了治学和道德风范。8、简要评述斯诺在中国的新闻活动。斯诺,美国著名记者、作家,他是进入革命根据地采访的第一个外国记者。1936年,他勇敢的进入革命地区。1937年撰写出版《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共上海地下党以复社名义翻译出版第一个中文版本,为了便于在沦陷区和国民党统治区发行,书名改换为《西行漫记》。大批进步青年在该书影响下,踏上了奔赴延安的革命征程。该书风行世界,被翻译成十余种文字出版,成为畅销的世界名著。毛泽东评价“斯诺先生是中国人民的朋友,他一生为增进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第九章   抗日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1、简述《救亡日报》、《抗战》三日刊等抗日救亡报刊的出版经过与宣传报道特点(1)《救亡日报》1937年8月24日创办,共产党领导的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的机关报,有国民党参加,郭沫若任社长,夏衍等任总编辑.上海沦陷后11月21日停刊.38年1月1日,迁广州复刊,后又迁到桂林出版.直到1941年2月被国民党有关当局停刊。(2)《抗战》三日刊1937年8月19日,邹韬奋创办于上海并任主编,后迁武汉出版,与<全民>月刊合并,于1938年7月7日改名<全民抗战>三日刊继续出版,最高发行量达30万份,随着武汉沦陷,于1938年10月迁重庆出版,由三日刊改为5日刊,最后改为周刊,到1941年2月22日停刊。2、新华通讯社在抗战时期有哪些重大发展?1939年初,中共中央决定将新华社与《新中华报》分开,各自成为独立的编辑机构,结束了报、社一家的历史。社长向仲华,后任为博古、廖承志。人员上各有所扩充。陆续开始有分社成立:首先在华北和晋察冀根据地,继而在山东、华中和晋西北根据地,一个以延安新华社为中心的通讯社网络形成。3、评述延安《解放日报》在整风运动中进行改革的经过、成效和意义。 经过:1942年4月1日,《解放日报》改版。它登载了中共中央宣传部《为改造党报的通知》。使《解放日报》能够成为真正战斗的党的机关报。改版前,《解放日报》过量的刊登国际新闻,严重脱离了延安解放区的实际和群众生活的实际。改版后,第一版主要是反映各抗日民主根据地的要闻版,第二版是陕甘宁边区版,第三版是国际版,第四版是副刊和各种专论。改革后的版面,把抗日民主根据地新闻报道提到了首位。《解放日报》改版的意义与收获意义:《解放日报》在宣传党的中心工作,在联系群众,联系实际方面向前迈进了一步,从而大大克服了主观主义和党八股,加强了报纸的党性和群众性。收获或成就:改版后的《解放日报》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宣传鼓动和组织作用,表现在,②点报道了党的中心工作;②加强了大生产运动的宣传和军事宣传;③加强对敌对思想的批判,成功地反击了反共舆论。对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第三次反共高潮的理论基础,即蒋介石的《中国之命运》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指出它是反共、反人民、反革命的哲学,是极端唯心主义的愚民哲学。4、延安《解放日报》在改革中提出并解决了哪些新闻理论问题?对党报的性质和作用、全党办报的思想、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无产阶级唯物主义新闻观和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新闻观的区别,以及文风等基本问题做了比较系统的论述,初步奠定了中国无产阶级新闻学理论的基础。所涉及的内容和范围,一是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新闻学的基本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二是在无产阶级党报理论方面,进一步丰富了马列主义的党报理论,为建立中国共产党的新闻工作理论和模式奠定了基础。5、创办《新华日报》有何重大意义?《新华日报》有哪些重要经验?《新华日报》:1938年1月11日创刊于汉口,1947年2月28日被查封,是中国新民主主义时期出版时间最长的一个中共中央机关报.重庆时期在周恩来为首领导下,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是国统区人民心中的等他,成为一把插在国民党心脏的尖刀,采取“有理有利有节”原则,被誉为“新华军。”《新华日报》运用合法和非法手段从三个方面同国民党进行斗争。①反对国民党的新闻检查的斗争。”让你办报但不让你说话”.开天窗,算帐,不送检直接刊登,如,周恩来的在《新华日报》上的题词“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②反对封锁新闻来源的斗争。通讯员,改写中央台消息,民主人士.③反对国民阻挠和破坏报纸发行的斗争。”让你办报但不让你发行”。雇佣100多名贫苦人家的孩子,”小报童”作用巨大。6、香港和海外有哪些著名的华侨、华文报刊与报人?香港《华商报》晚刊在廖承志主持下,揭露国民党顽固派的本质;胡文虎创办德《星岛日报》,以杨潮为军事评论员,一度成为香港地区宣传抗战的进步新闻阵地。邹韬奋也创办并担任主编《大众生活》周刊,在海外读者中影响极大。海外各地,以新加坡、马来亚为中心的东南亚,是海外抗日办报宣传最活跃的地区。如胡愈之应聘新加坡爱国侨领陈嘉庚《南洋商报》编辑主任,从事新闻工作7年多,以“华侨新闻界的马前卒”自命。胡文虎新加坡创办《星洲日报》,郁达夫曾在该报代行主编3各多月,写了不少社论。 7、评述上海“孤岛”时期抗日报刊与爱国报人的艰苦斗争上海沦陷后从1937年11月12日到1941年12月8日的租界.共产党和其他爱国人士利用租界宣传抗日,成为孤岛新闻事业的主流。共产党领导的报刊:《译报》,夏衍主编,刊登的新闻和言论都是译自外文报纸,但都无情揭露了日军的侵略暴行。但仅出12期,就被下令取缔。外商名义出版的中文报纸,时称“洋旗报”,包括《每日译报》,《文汇报》,《申报》,《新闻报》,《华美晚报》,积极报道抗战前线的状况。但是日伪通过上海租界当局交涉设法取缔,另一方面威胁恐吓,武装袭击,残暴杀害爱国报人,上海新闻界笼罩下一片白色恐怖之中。二抗日爱国报人不屈不挠坚持抗日宣传,用鲜血和生命写下悲壮的一页。第十章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事业1、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迅速在上海等地办报有何重要意义?国民党新闻统制在战后抢先首府扩展自己的新闻事业,建立一个比战前更为庞大的国民党新闻事业网。尤其是上海作为中国新闻事业的中心,迅速使其《申报》《新闻报》的准党报,随即采用相似的手法,复刊或新办其党营报刊。中共迅速在上海等地办报,也就是采取针锋相对方针,同国民党抢占舆论宣传的阵地,以防在全国尤其是有强大新闻影响力的上海等地失去自己的声音;同时以此为据点进行中共事实的宣传,其效果无疑是更直接和优越的。2、评述“拒检运动”的经过与结果经过:抗战期间,国民党政府以“非常时期”为借口,制定一系列出版审查条例,实行原稿送审制度,以此限制新闻出版。1945年7月1日,国民参政会的6位参政议员去延安访问,黄炎培写成《延安归来》没有送审就出版,拉开了“拒检”运动的序幕。8月7日,重庆《宪政》等16家杂志联合发表声明,宣布原稿不再送交国民党审查。这一行动得到了重庆新闻出版界的响应,8月27日重庆杂志界联谊会举行集会,33家杂志社发表声明,—致拒检。重庆《新华日报》报道了杂志界拒检的消息。9月15日,重庆《宪政》、《国讯》等10家杂志出版《联合增刊》,宣布不向国民党政府办理登记手续,稿件拒检.不送检。结果:“拒检”运动得到成都、昆明、桂林等地新闻出版界的响应,纷纷发表公开信或成立联谊会,支持重庆新闻出版界的拒检斗争。与此同时,各个大学也通电响应,宣布他们出版的刊物、壁报也拒绝送交学校当局检查。拒检运动的斗争不断扩大;国民党当局迫不得已•,于同年10月1日宣布废除原稿审查制度(收复区除外),至此,拒检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3、标榜“第三条道路”的报刊是在什么背景下出现的?结局如何?(1)背景所谓“第三条道路”就是既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又反对共产党的人民政权,强调在中国建立一种类似于美国的民主政治。有人认为其实质是代表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利益的道路。是国共两党激战之际新闻界出现的重要现象。早在抗战胜利后不久,国统区就兴起了一股宣传“第三条道路”的潮流,其代表人物中有不少是民主党派成员。国共合作47年2月破裂后,《观察》、《新路》、《大学评论》、《时与文》、《大公报》、《文汇报》等报刊发表了不少宣传“第三条道路”的文章,将“第三条道路”运动推向高潮。(2)结局 在一个时期影响十分广泛,但随着国民党当局实行的弹压政策,事实上封杀。1948年国民党下令查封《观察》周刊,至此,“第三条道路”彻底破产,宣传活动戛然告终。4、新华社在解放战争中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新华社在此时期担负着党中央机关报、新华社和广播电台三重任务,不仅报道新闻,还代表党中央发表时事政治评论。为了适应人民解放军转入反攻的宣传报道需要,新华社进行了建制扩大,以其全力投入大反攻的报道和宣传,还抽出专人负责撰写军事综合报道和军事评论,军事报道网迅速发展,还成功地组织瓦解敌军和争取蒋家家属的宣传报道。既向社会报道了真实的战争信息,促进战事开展;也加速敌人内部的瓦解。5、评述反“客里空”运动的经过与意义(1)经过在土改早期,有一些媒体片面宣传地主拥护土改,人为制造一派和平土改的虚幻景象。妨害了土改运动的展开。广大农民对报纸产生了不信任的情绪。对此,在中共中央晋绥分局领导下,《晋绥日报》首先认识错误并进行纠正。《晋绥日报》从1946年6月起,开始在报纸上发表文章认真检查新闻报道中的右倾错误和存在的新闻失实问题,采用在报纸上公开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式,发动群众揭露假新闻。6月15日,《晋绥日报》用第四版整版的篇幅刊登苏联剧本《前线》中有关“客里空”的情节;6月25到27日,又发表编辑部文章《不真实的新闻与“客里空”之揭露》,进行自我批评。后将该活动推广到全解放区.但次此活动后来又左倾的错误出现,党及时发现并纠正了错误。(2)意义一是发扬了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检查、纠正了新闻报道失实现象,维护了新闻真实性原则,并采取了“编者按语”的方式。二是客服了土改宣传中的右的倾向,改造了新闻工作者的立场和作风,提高了新闻工作者的政治素质。6、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和刘少奇《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阐述了哪些重要问题?对无产阶级新闻学有何贡献?(1)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关于无产阶级党报的作用和任务,他指出”在于它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在报纸上正确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通过报纸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这是党的工作中的一项不可小看的,有重大原则意义的问题”。关于办报的路线和方针,他指出,”靠大家来办,靠全体人民群众来办,靠全党来办,而不能只靠少数人关起门来办”;关于党报的风格,他指出应当是”生动的,鲜明的,尖锐的,毫不吞吞吐吐”;关于党报工作者的学习和修养问题,指出”为了教育群众,首先要向群众学习”。是我党重要的新闻理论方面的文件.丰富发展了无产阶级党报理论。(2)刘少奇的《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提出党的新闻工作者必具的素质:一、正确的态度,做人民的记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二、独立地作艰苦的工作,“首先思想上要艰苦,做理论的、系统的工作”,“真实地反映情况,独立地去作判断”;三、有马列主义理论修养,“不提高理论修养,工作是做不好的”;四、“坚定地执行党的正确路线,既批评左的倾向,又批评右的倾向。”是我党新闻理论上的重要文献.为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人民新闻事业提出了人员素质上的要求。7、中共中央是怎样正确处理新解放城市中旧有新闻事业的?制定了哪些原则与政策?1948年11月8日《关于新解放城市中中外报刊通讯社处理办法的决定》,指出基本原则是“ 保护人民的言论、出版自由和剥夺反人民的言论、出版自由”,决定对清理、接管工作的政策界限与具体方法进行明确规定,11月20日《对新解放城市的原广播电台及其人员的政策的决定》。采取既严肃又慎重的态度,按照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对其工作人员,采取区别对待,妥善处理的政策。第十一章 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新闻事业1、简述全国新闻事业网的结构与特点(1)结构共产党的新闻机构和非共产党的新闻机构并存,公营新闻机构与私营新闻机构并存。公营新闻机构:以北京为中心,遍布全国各地的公营新闻事业网,包括以《人民日报》为中心、以党报为主题的公营报刊网,以新华通讯社为主体的国家通讯社网和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中心的国营人民广播电台网。并逐步对私营新闻事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特点新民主主义的新闻事业在中国出现,重点是公营新闻事业网的建立和完善。2、新中国成立初期强调发扬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有何作用与意义?新中国成立不久,需要新闻舆论进行宣传和巩固,适应新时代的特点和满足新时代的要求。强调发扬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一方面有利于我国新闻工作的成果的巩固和进一步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联系实际、联系群众,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也有利于人民政府对错误和缺点即时认识,避免官僚主义毒害。3、抗美援朝宣传的特点是什么?有哪些重要作品?特点:将抗美援朝作为新闻宣传报道的头等大事。及时采写消息比较困难,战地新闻通讯和报告文学被广泛运用,占有很大篇幅,有些报道运用“合理想象”手段表现志愿军斗志和感情。作品:《不朽的杨根思英雄排》《伟大的战士邱少云》《不休的国际主义战士》《谁是最可爱的人》等。4、怎样评价新闻工作“学苏联”?积极意义:首先,通过学习苏联经验,我国新闻界系统学习列宁、斯大林的办报实践、思想和苏联新闻工作的传统,加深对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认识,很大程度上成了建设我国新闻事业新体制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其次,全面学习和借鉴苏联的业务经验,使得我国新闻工作者的业务水平普遍得到大的提高。但在过程中也出现了脱离中国实际、对苏联经验盲目生搬硬套的教条主义错误,束缚了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而阻碍了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5、为什么说批评《武训传》、批判胡适、批判胡风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思想文化宣传报道的失误?把政治与学术思想完全等同起来,不恰当地一改抹杀了胡适作为著名学者在学术领域的成就,使批判缺乏科学性和说服力;不利于我国建国初期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伤害了一批同志,扩散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阶级斗争日趋尖锐的“左”的观点,阻碍了学术文化研究的正常开展。6、评述1956年社会主义新闻工作改革的经过、重点和收获。经过和重点:新中国成立后,存在教条主义和党八股问题,对苏联经验与做法照抄照搬,于是在1955年底由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作为新闻工作改革的指导方针。1956年4月,以改版为中心的新闻工作改革运动在人民日报社内兴起,改进内容,扩大篇幅,言论明显改进;随即中央和各地的报纸、通讯社、广播电台也先后开展改革。 收获:首先,广大新闻工作者的新闻观念得到了更新与解放其次,广大新闻工作者明确了要办好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认真研究总结继承中国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与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新,使新闻事业的社会主义内容与中国民族形式相结合。再此,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与支持。第十二章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1、1957年至1966年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变化有哪些主要特点?请解释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特点:在十年中既有快速发展阶段,也有停滞不前甚至后退的时候,不是十分稳定。党报一统天下,新中国成立前创办的有独立传统的报纸也改弦更张,和中央步调一致。新华社逐步奠定世界级通讯社的基础,一些脍炙人口的优秀报道影响深远。广播和电视尽管无法摆脱政治形势的影响,但也得到较快发展,形成一定规模。尤其是电视实现从无到有的迅速发展。原因:报纸和期刊随着政治与经济形势变化而变化,发展很不稳定。经济困难和经济调整,包括政治斗争的扩大化,自然促成了报刊数量大量减少和质量的下降。但同时在整个世界新闻制度发展的大背景下,在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下,中国的新闻事业尤其是广电仍然有一定可喜的进步。2、通过了解“左叶事件”以及《光明日报》、《文汇报》在整风运动中的命运,分析这十年我国新闻事业发展的背景这十年中我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大背景是在政治和经济形势变化的大潮流之中,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仍然在探索正确的属于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从右派斗争都“大跃进”运动,大鸣大放中,新闻事业总是首当其冲地受到冲击;“左”倾错误思想的抬头和急剧膨胀使得“报纸是阶级斗争工具”的观点片面地得到发展,报纸变成了群众大规模阶级斗争的舆论征地,固有的其他功能日渐萎缩。3、1958年的“大跃进”给中国的新闻事业带来了哪些影响?“大跃进”之后,新闻事业从哪些方面进行了改进?“大跃进”中中国传媒推波助澜、大放卫星,鼓吹共产主义穷过渡,给国家与人民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一些新闻报道违背基本新闻规律,以“假大空”的新闻报道代替真实的事实报道,教训及其深刻。党和政府主管宣传的领导和新闻界的同志一起对新闻工作进行了反思,在此基础上,重提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工作有了一定改进,传媒的知识性、趣味性得到加强,试图在实践中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活泼生动的新闻工作道路。4、请说明邓拓杂文的特点以及20世纪60年代报纸杂文兴起的主要原因邓拓杂文特点:题材十分广泛,旁征博引,议论横生,将知识和思想熔于一炉,写的引人入胜,发人深省,以深刻的思想、丰富的知识和特有的文采。主要原因:杂文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就达到过很高水准,在60年代初期,随着整个国家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报刊出现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杂文专栏和优秀的报刊杂文家。加上当时的政治氛围比较轻松活跃“两百方针”,鼓励报纸针砭时弊,谈古论今。第十三章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新闻传播事业1、简述全国新闻事业网的结构与特点(1)结构 共产党的新闻机构和非共产党的新闻机构并存,公营新闻机构与私营新闻机构并存。公营新闻机构:以北京为中心,遍布全国各地的公营新闻事业网,包括以《人民日报》为中心、以党报为主题的公营报刊网,以新华通讯社为主体的国家通讯社网和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中心的国营人民广播电台网。并逐步对私营新闻事业的社会主义改造。(2)特点新民主主义的新闻事业在中国出现,重点是公营新闻事业网的建立和完善。2、新中国成立初期强调发扬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有何作用与意义?新中国成立不久,需要新闻舆论进行宣传和巩固,适应新时代的特点和满足新时代的要求。强调发扬党的新闻工作优良传统,一方面有利于我国新闻工作的成果的巩固和进一步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联系实际、联系群众,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也有利于人民政府对错误和缺点即时认识,避免官僚主义毒害。3、抗美援朝宣传的特点是什么?有哪些重要作品?特点:将抗美援朝作为新闻宣传报道的头等大事。及时采写消息比较困难,战地新闻通讯和报告文学被广泛运用,占有很大篇幅,有些报道运用“合理想象”手段表现志愿军斗志和感情。作品:《不朽的杨根思英雄排》《伟大的战士邱少云》《不休的国际主义战士》《谁是最可爱的人》等4、怎样评价新闻工作“学苏联”?积极意义:首先,通过学习苏联经验,我国新闻界系统学习列宁、斯大林的办报实践、思想和苏联新闻工作的传统,加深对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认识,很大程度上成了建设我国新闻事业新体制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其次,全面学习和借鉴苏联的业务经验,使得我国新闻工作者的业务水平普遍得到大的提高。但在过程中也出现了脱离中国实际、对苏联经验盲目生搬硬套的教条主义错误,束缚了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性,而阻碍了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5、为什么说批评《武训传》、批判胡适、批判胡风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思想文化宣传报道的失误?把政治与学术思想完全等同起来,不恰当地一改抹杀了胡适作为著名学者在学术领域的成就,使批判缺乏科学性和说服力;不利于我国建国初期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伤害了一批同志,扩散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阶级斗争日趋尖锐的“左”的观点,阻碍了学术文化研究的正常开展。6、评述1956年社会主义新闻工作改革的经过、重点和收获。经过和重点:新中国成立后,存在教条主义和党八股问题,对苏联经验与做法照抄照搬,于是在1955年底由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作为新闻工作改革的指导方针。1956年4月,以改版为中心的新闻工作改革运动在人民日报社内兴起,改进内容,扩大篇幅,言论明显改进;随即中央和各地的报纸、通讯社、广播电台也先后开展改革。收获:首先,广大新闻工作者的新闻观念得到了更新与解放其次,广大新闻工作者明确了要办好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认真研究总结继承中国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与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创新,使新闻事业的社会主义内容与中国民族形式相结合。再此,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与支持。1957年至1966年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变化有哪些主要特点?请解释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 特点:在十年中既有快速发展阶段,也有停滞不前甚至后退的时候,不是十分稳定。党报一统天下,新中国成立前创办的有独立传统的报纸也改弦更张,和中央步调一致。新华社逐步奠定世界级通讯社的基础,一些脍炙人口的优秀报道影响深远。广播和电视尽管无法摆脱政治形势的影响,但也得到较快发展,形成一定规模。尤其是电视实现从无到有的迅速发展。原因:报纸和期刊随着政治与经济形势变化而变化,发展很不稳定。经济困难和经济调整,包括政治斗争的扩大化,自然促成了报刊数量大量减少和质量的下降。但同时在整个世界新闻制度发展的大背景下,在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下,中国的新闻事业尤其是广电仍然有一定可喜的进步。2、通过了解“左叶事件”以及《光明日报》、《文汇报》在整风运动中的命运,分析这十年我国新闻事业发展的背景这十年中我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大背景是在政治和经济形势变化的大潮流之中,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仍然在探索正确的属于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从右派斗争都“大跃进”运动,大鸣大放中,新闻事业总是首当其冲地受到冲击;“左”倾错误思想的抬头和急剧膨胀使得“报纸是阶级斗争工具”的观点片面地得到发展,报纸变成了群众大规模阶级斗争的舆论征地,固有的其他功能日渐萎缩。3、1958年的“大跃进”给中国的新闻事业带来了哪些影响?“大跃进”之后,新闻事业从哪些方面进行了改进?“大跃进”中中国传媒推波助澜、大放卫星,鼓吹共产主义穷过渡,给国家与人民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一些新闻报道违背基本新闻规律,以“假大空”的新闻报道代替真实的事实报道,教训及其深刻。党和政府主管宣传的领导和新闻界的同志一起对新闻工作进行了反思,在此基础上,重提调查研究的重要性,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工作有了一定改进,传媒的知识性、趣味性得到加强,试图在实践中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活泼生动的新闻工作道路。4、请说明邓拓杂文的特点以及20世纪60年代报纸杂文兴起的主要原因邓拓杂文特点:题材十分广泛,旁征博引,议论横生,将知识和思想熔于一炉,写的引人入胜,发人深省,以深刻的思想、丰富的知识和特有的文采。主要原因:杂文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就达到过很高水准,在60年代初期,随着整个国家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报刊出现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杂文专栏和优秀的报刊杂文家。加上当时的政治氛围比较轻松活跃“两百方针”,鼓励报纸针砭时弊,谈古论今。第十四章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新闻传播事业1、改革开放后我国新闻事业在新闻观念上有了怎样的变化?这些变化在新闻改革的实践中有何体现?回归新闻本位,更重视遵循新闻自身的规律,转变固有的“阶级斗争工具”的概念,多元化的功能得到认可“舆论工具”而非仅仅“宣传工具”。冲破“两个凡是”宣传的束缚,在对《苦恋》事件的处理上也张合适度;展开对新闻属性的大讨论,增加新闻的信息量成为改革的方向;舆论监督的功能得到恢复,一系列以“渤海二号”为始的调查性报道和批评报道陆续展开;以《人民日报》为代表推进读者互动讨论,推动整个社会的改革;媒体有更大的自主性,开始自办发行,一系列经济型报刊异军突起,周末班大战与扩版热;对新闻传媒管理上,基本系统化和完善化,进入专业化归口管理时代。2、什么是新闻事业的党性?什么是新闻事业的人民性?应如何理解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党性”指的是在新闻报道宣传中将党的立场和思路作为根本出发点和基本属性。“人民性”指的是以人民的立场和角度来报道组织新闻事业,作为最基本的出发点。根据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的说法,他明确批评了“党性来自人民性” 的观点。一些学者认为党性和人民性是一致的,党性除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之外,没有也不应该有自己的私利。坚持新闻工作的党性同坚持新闻工作的人民性,不仅在理论上是统一的,在实际工作中也是可以努力做到统一的。用党性代替人民性,或者用人民性代替党性的观点,都是不可取的。3、中国的舆论监督与西方媒体的舆论监督有何不同?你认为我国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作用是增强了还是削弱了?在哪些方面还应该改进?(1)中国的舆论监督更多地是有立场的,有前提的,多数时候,是对正面积极的事情进行宣传,提倡整个社会学习和发扬;而非像一些西方媒体喜欢站在政府的对立面,通过对执政中的事件和人物进行批评式为主的报道,来做到使得整个社会前进的目的。(2)我认为我国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作用是增强了。一方面是国家对媒体舆论监督的重视,地方法规中对媒体的舆论监督权的确定,逐步走向主动接受监督;另一方面,在国家的进一步合理开放的新闻制度政策下,新闻媒体得以真正实现其舆论监督的价值。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的新闻媒体改变了固有的“宣传”模式,新闻舆论监督逐步正常化,在质量和数量上都有所提升。尤其是以“渤海二号”事件为代表,开始对重大灾难事故进行批评性报道,真正对整个社会的合理化规范化进程发挥了自己的力量。(3)改进主要是目前新闻媒体舆论监督应该更加科学化和多元化。在调查报道时应该尽量做到客观、真实、平衡,不应该陷入主观因素之中;另外,舆论监督应该保持延续性和连贯性,注重对事件的反思和经验总结。4、请简要评析我国新闻事业的管理体制,你认为我国新闻事业的宏观管理体制应进行怎样的调整?(1)简要评析我国新闻事业的管理体制主要偏紧和从严。会适时针对我国的整体新闻媒体的状况进行行政手段的整顿和调整,如停止批办新的报纸,停止所有报纸的增期和转换主管部门;对资本特别是外国资本很谨慎,对产业化发展正在逐步放开,如允许媒介集团产生发展,但仍处于起步阶段。(2)调整控制新闻宣传和新业务、适当放开非新闻业务领域、严格管理将是我国传媒发展的趋势。在宏观管理上应该适当提高其市场化程度,并密切注意动向,一方面积极促成并鼓励组建一批在国际国内有竞争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大型传媒集团;另一方面要重视传媒市场和资本的风险控制和政策管理。5、请介绍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新闻法制工作的发展历程,《新闻法》是不是我国新闻事业发展所必需的?(1)发展历程A、1978年《人民日报》发文章《要大大发扬民主加强法制》,提出要制定保障言论出版自由的法律B、70年代到80年代的“两会”期间制定新闻法、保障言论出版自由的议案;1983年新闻立法正式启动,1984年新闻法起草组成立C、1987年新闻出版署成立,媒体管理进入专业化归口管理时代。D三个新闻法文稿(新闻出版署的起草组、上海的起草组、新闻法研究室),基本内容对新闻自由基本相同定义,打破新闻媒介体制,规定新闻媒介的独立地位等E、1989年因为国内国际事态发展,新闻法的制定无限搁置。(2)《新闻法》并不是我国新闻事业发展所必须的。A已经建立比较系统的法律体系:宪法、刑法、著作法、出版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已经对新闻事业进行了法律规定,基本满足了当前行政管理和行业发展的需要。B世界上多数国家没有《新闻法》:美国禁止的原因就是认为出台《新闻法》是对某一方面新闻自由的干涉C立法难度很大:角度是保护公众、保护新闻工作者还是保护当事者的新闻自由,是非常难以选择的,仍存在争论。 D缺乏规律性的认识:我国的传媒事业尚未成熟,如互联网新媒体,未知领域大于已知,立法过于草率。6、你认为新闻事业是不是产业?它与其他产业有何不同?我国目前的新闻产业化进程有什么不足之处?新闻事业是产业与其他产业不同的是它具有明确的社会公共性,它除去盈利和追求规模效应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到对整个社会进步的积极影响力。1987年,国家第一次将“新闻事业”和“广电事业”纳入“中国信息商品化产业”序列,标志着国家对新闻传播业产业属性的认可。随即报业经营范围进一步扩大,并正式将报刊经营管理列入第三产业。2001年“17号文件”明确提出媒体集团化,媒体可以跨行业跨地区经营,经营性资产可以上市,被专家解读为媒体产业化政策的正式松动。但是总的来说目前新闻产业化进程还是比较缓慢的,尚处于起步和试验阶段,除去政府应该坚持产业化的政策,新闻单位也应该尽可能地做大做强,利用高水平的人力资源,走向国际,提高影响力。7、我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加入这一组织对我国新闻事业产生了哪些影响?(1)改变了严格的准入机制。在进入WTO之前,业外资本进入传媒领域可以说是不合法的,而现在有所松动。(2)加速了传媒产业化发展。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的“17号文”中明确指出“媒体集体化、媒体可以跨行业跨地区经营、经营性资产可以上市”等意见。(3)加快了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2002年新的《出版管理条例》开始实行(4)为我国传媒竞争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了我国报业集团的组建,地方性报纸成为中国报业发展最快、市场拓展最迅速的一类群体。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报业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如何看待主流媒体与非主流媒体?党报的主流地位面临哪些挑战?报业结构:地方性媒体,包括经济类、都市类媒体开始崛起,原先的优势中央媒体的地位和影响力有所下降;报业开始出现集团化、产业化的趋势。应该辨证地看待主流和非主流媒体。两者都是重要的媒介机构和组织,对社会都产生重要的影响。不断因为人数的多少或者现阶段发展状况的强弱而一刀切,无论是主流还是非主流媒体都需要在竞争的环境中不断强化自己,提升自己。党报的主流地位,一方面随着地方性、都市类媒体的兴起,特别是网络的兴起,信息的通达对原有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发生了改变,难以培养新的受众群;另一方面,随着新闻工作者水平的提高,党报原先权威发布的功能不再如此突出;同时,固有的报道模式和刻板印象对于目前日渐活泼实用的新闻报道方式来说,也需要适时的改变。9、你如何看等待虚假新闻和新闻界的“潜规则”?虚假新闻和“潜规则”都是有悖于新闻伦理和道德的,是应该坚决反对并加以抵制的。两者都是背弃了新闻理论中专业主义的“客观、公正、真实、平衡”的基本要求,“封口费”“纸馅包子”等各种寻租或虚假事件,只会降低新闻界在社会中的信誉度、公信力和影响力,继续发展下去会使自己自食其果。所以必须加强对新闻从业人员的管理,严格内部培训和监督机制,真正从内部根除这个问题。10、奥运会后中国继续实行对外国传媒的开放制度是否有助于中国国家形象的提升?奥运会继续实行的对外国传媒的开放制度自然是有助于中国国家形象的提升的。一方面能够树立起中国自信独立的大国形象,一改以往的保守的策略,赢得好感和尊重;另一方面允许外国传媒来采访,也是尊重新闻传播事业的自然规律,吸取在非典、三一四事件处理上的经验,真正做到“向世界说明中国”,借外国传媒之手让世界真正了解中国。11、中国的电视新闻改革今后将如何进行?中央电视台的新闻频道与西方的新闻频道相比还有哪些差距? (1)在网络等新媒体的冲击下,如何保住自己的市场和培养年轻的观众;打造一个反应最迅速、覆盖最广泛的全国电视新闻直播系统,强调新闻的原创率、首发率和落地率,实现全国电视新闻直播常态化。(2)中央电视台的新闻频道对整个世界和国际新闻的干预性和及时性可能还有待加强。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和特色,由于从业人员的质量和发展历史社会环境等问题,整体上仍缺乏像西方新闻频道如CNN的鲜明的国际影响力,缺乏在国际性的大事件中发出自己的声音。 第十五章 网络媒体迈向主流媒体1、目前中国网络媒体的基本格局是怎样的?不同的网站各有什么特点?(1)基本格局网络媒体发展纳入国家战略,网络媒体的地位不断上升;多路媒体抢滩互联网,包括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建立网络版、资源库和进行网上直播等。(2)特点纸媒网站往往偏重于同本来的纸媒的新闻资源报道的互补,包括电子报、专辑和资源库等(包括部分通讯社)。广播电视媒体的网站往往偏重于网上电视或广播,进行网上直播等。还有一些综合性的地方新闻信息门户网站,主要是对地方所属地区的新闻资源进行整合,形成地方网络新闻强势平台。2、中国对网络的管理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是严重还是宽松?为什么?中国对网络的管理相对更严,一方面中国的社会制度和历史背景同其他国家有很大的区别,在对资本和言论的控制上有自己的一套规律;另一方面中国进入网络时代不久,网民的媒介素养和整个网络的成熟程度还待提高。3、网络进行舆论监督的优势在哪里?(1)覆盖面广,是其他媒体所无法比拟的,参与的是社会的方方面面(2)时效性强,很多事件先经由网络而受到关注(3)交互性强,网络上能够形成及时的沟通和反馈,最大程度的实现舆论监督4、你如何看待网络声音?网络声音一定是非主流的,仅仅代表“草根”阶层的声音么?网络声音不一定代表的是非主流的一方面,随着中国网民数量的增长和网络公民的崛起,网络声音越来越响亮,并更具有理性和参考价值;另一方面,多层次的网民构成和多元的声音取向,很多时候代表的大多数社会中的想法和观点,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同时,国家在管理网络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网络舆论和网络监督,国家领导人的很多言论都体现了对网络声音价值的重视。因此,网络声音正在逐渐成长,并走向成熟,它绝不一定只能贴上“非主流”和“草根”阶层的标签。5、你认为网络已经成长为主流媒体了么?网络已经成为巨大的力量,中国的网民在大幅度的增加,网络媒体的舆论影响力日增,网络媒体发展也纳入国家战略,从各个方面来说,无论是对社会重要事件的切入时间和程度,还是对整个社会变革的推动和对舆论监督的促进,网络媒体都发挥着越来越重大的作用。但是,是否成为“主流”媒体,仍然存在一些疑点。一方面,虽然一些著名网络媒体的影响力很大,但在对网络媒体的自身管理和公信力上仍有相当大的进步空间,只有在公信力和影响力上提高了,网络才能真正成为主流媒体。6、你如何看待网络与其他媒体的融合?(1)这是一个必然的历史趋势,并且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可以说是媒介再次发展的有一个契机。 (2)从理论来看,网络和其他媒体存在各自领域的优势和长处,网络的互动性和交互性同其他传统媒体影响力和公信力互动而相互促进,融合是具有前景的。特别是在网络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网络能够提供跨媒体的平台和优势,能够带来更好的传播效果。(3)从实践来看,在现在各大院校新闻专业都很注重媒介融合的趋势,同时业界也都纷纷开始尝试媒介的跨媒体合作,特别是各大纸质媒体纷纷开展和网络的互动合作,这些表明业界和学界都是认可并积极实践媒介的融合的。第十六章 1949年以来台湾1、台湾的“报禁”为什么持续了30年之久?“报禁”对台湾新闻传播事业发展有哪些影响?(1)原因1949年后台湾处于国民党的威权统治下,党办的新闻事业在台湾占绝对垄断地位。时处“动员戡乱”时期,一方面国民党要巩固对台湾本土的控制,另一方面也要应对海峡两岸的军事对峙,因此台湾当局对新闻传播事业发布多种法令与限制措施。(2)影响在“一报五禁”的情形下,台湾报业大环境呈现畸形发展。尤其是“限证”措施,从1960年后,在台澎金马地区发行的日晚报一直维持在31家,没有新报产生;一直到1988年1月1日取消“限证”措施,对台湾报业的家数限制才告解除。2、台湾的新闻事业一直存在着公营与民营势力的竞争,试析公营与民营两股实力在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等不同领域的力量对比(1)报纸:在报禁阶段党办报纸绝对垄断,报纸受到国民党的威权控制之下;解除后民营发展迅速,民营、党营报纸日薄西山;进入21世纪后,竞争加剧,随着《中央日报》停刊,台湾出现“一大报(《苹果日报》三小报(《中国时报》《自由时报》《联合报》)报业格局”(2)期刊:报禁阶段随存在民营报纸,但极大收到国民党的制约和限制。解禁后期刊进一步发展,并随着外国和香港著名杂志的落户,基本上以民营为主(3)广播:一开始,“中央广播电台”一家独大,军公营和党公营的占明显优势;从1990年开始,台湾开始出现“地下电台”,民营电台陆续出现,但非主流;进入21世纪后,占据绝对地位的“中广”被转卖私人。(4)电视:由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长达30多年时间,以国民党控制的中的中视、台视、华视垄断;20世纪末台湾的民营化和公营的趋势凸显。台湾的有线电视从民间的“第四台”发展而来。3、试析不同历史时期,“左”、“中”、“右”三派报刊在香港新闻事业中的变迁。(1)“两头大中间小”二战后,逐渐复苏的报业多数是走中间路线,只有少数的明确表示“左”(《大公报》《文汇报》)或“右”(《香港时报》)的倾向,但都有一定发展(2)“抑左护右”由于政府立场“抑左护右”,左派报纸大受打击,如著名的1952年《大公报》停刊案件;1967年“反英抗暴”斗争后左派报纸更是销量大减,读者大量流失。(3)右派报纸停刊大众化报纸发展,右派的主要报刊《香港时报》鲜明的政治色彩无法在商业社会立足,其停刊后一系列亲台的报刊也相继停刊,“左中右”的报业格局被打破4、澳门的新闻事业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1)深受香港传媒的强势影响 由于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的关系,澳门市民更喜欢阅读香港畅销报纸,如《苹果日报》等;同时也形成对香港电视台的惯性收视。可以说,香港传媒是澳门新闻发展的最大竞争对手(2)本土化的媒体竞争力相对不足澳门当地的新闻事业规模不大,当地的报纸市场发行量远不及香港在当地发行的报纸,同时主要电视台“澳广视”的一直无法摆脱财务的问题(3)多元化和开放化发展澳门本身是一个国际化的都市,一方面文化上是多种文化的交融;另一方面对待新闻管理的政策相对开放,开放卫星电视业务,可以收到全世界电视新闻频道和电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