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4.00 KB
  • 2022-04-22 11:30:24 发布

国民经济统计学.科学出版社.参考答案.doc

  • 3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全书目录/iii国民经济统计学(国民经济核算原理)学习指导杨灿主编科学出版社·2008 /全书目录/iii《国民经济统计学》学习指导 /学习指导/35第1章国民经济统计的基本问题【本章小结】1.国民经济是一个纵横交错的大系统:横向包括从事经济活动的各单位、各部门;纵向则包括生产、分配、使用等经济运行环节,以及“条件-过程-结果”的不断循环过程。据此建立的国民经济循环框架可以作为国民经济统计与分析的基本切入点。2.国民经济统计起源于早期的国民收入统计,演进为现代的国民经济核算,其内容和方法体系都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国民经济核算(或国民经济统计)就是以国民经济为整体的统计核算,旨在从宏观的层面考察国民经济运动纵横两个方面的数量规模、构成和内在联系,为此提供基本的核算数据、统计方法和分析框架。现代国民经济核算已经形成了庞大复杂的体系(国民核算体系),它构成经济统计的主要部分,也是宏观经济管理与分析的重要基础和工具。3.世界范围内曾经存在两大模式的国民核算体系,即国民经济账户体系(SNA)和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MPS)。两者之间存在重要的差异,也有着某种共同的方法论基础(如平衡原则)。我国曾经长期采用MPS,现在转轨到SNA,因此,对两大核算体系的异同关系仍应适当把握。4.从分析角度看,国民经济核算主要包括五个领域,即“国民经济五大核算”。它们之间既有分工,又有联系,构成了相对完备的核算和分析体系,也是国民经济核算的主体内容。国民经济账户体系则提供一种更为科学、严谨的核算方法。中国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包括了“基本核算表(五大核算表)”和“国民经济账户”两个基本组成部分。5.国民经济核算应该遵循系统分析的一般原则。国民核算“平衡原则”和“主体原则”构成其重要的方法论基础和基本核算规范,对此应该准确把握、融会贯通并灵活运用。此外,关于核算时间的权责发生制、关于经济流量和存量计价标准的现行市场估价,以及关于数据汇总方式的“加总”和“取总额”等,都是贯穿于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要求和规则,应该适当理解和应用。 /学习指导/35第2章国民经济的分类与核算方法【本章小结】1.国民经济分类是国民核算的重要基础,也是对客观存在的国民经济结构的统计描述。国民经济分类的基本单位有五类:即机构(型)单位、活动类型单位、地方单位、基层单位和同质生产单位。机构单位和基层(型)单位是最重要的两种。2.国民经济的一般分类有:两大生产领域的划分、三次产业的划分,以及经济类型的划分。两大生产领域的划分是关于物质与非物质生产、货物与服务生产的分类;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的划分是以产业发生时序为标志而进行的经济活动分类;经济类型划分则是从生产资料(资产)所有制角度对国民经济结构的描述。3.产业部门分类是最为基础的国民经济部门分类。联合国颁布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既考虑了各国的实际需要和操作可能,又强调了各国统计资料的国际可比性。但ISIC并不等同于各国的产业分类,它只是一个参照性的国际标准文件。中国的产业分类习惯上称为“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其划分标志是劳动的社会分工。4.机构部门分类是国民核算中另一种重要的部门分类。SNA的五大机构部门分别是:非金融公司部门、金融公司部门、一般政府部门、为住户服务的非营利机构部门、住户部门。中国的机构部门则包括:非金融企业部门、金融机构部门、政府部门和住户部门。5.经济流量反映经济价值的产生、转移、交换、转换或消失,它涉及机构单位的物量或价值的总量和构成的变化。经济流量包括交易流量和其他经济流量。资产(经济资产)是指机构单位对它拥有所有权,所有者通过对它的使用、持有和处置,可以获得经济利益的实体。资产包括金融资产和非金融资产,负债就是金融负债。大部分金融资产都具有债权的特征,而负债则是金融债权的对应体,可视为“负资产”。6. /学习指导/35平衡法是国民经济统计中用来研究社会经济现象之间数量对等关系(即平衡关系)的一种方法。平衡表是实现平衡法的基本核算形式。从其平衡方式看,有单式平衡与复式平衡之分;从表式结构看,又有收付式、并列式和矩阵式之分。收付式或并列式平衡表既可用于反映单式平衡,又可用于反映复式平衡;矩阵式平衡表则专门用于反映复式平衡,且在此具有独特的功用。【思考题】2-6什么是经济存量?它和经济流量之间有何联系?解答:经济存量是指经济主体在某一时点的状况。与经济存量相对应,经济流量是经济主体在一定时期的变化量。经济存量和经济流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任何经济存量都是过去经济流量的沉淀和积累,而任何经济存量的变化则又直接表现为某种经济流量。2-7什么是经济资产?经济资产必须满足哪两个条件?解答:所谓经济资产,是指各机构单位个别或集体所有的、在持有期间能够从中获取经济利益的实体。作为经济资产,它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机构单位个别地或集体地能够对其行使所有权,二是其所有者在持有它们期间能够从中获取经济利益。2-8什么是非金融资产?简述非金融资产的分类标准。解答:非金融资产是指除金融资产之外的各种经济资产,包括各种具有实物形态的有形资产和各种不具有实物形态或依附于某种实物形态的非金融性无形资产。按其产生的来源不同,非金融资产首先分成生产资产和非生产资产两个类别。生产资产作为非金融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被进一步分为固定资产、存货和贵重物品三大类。而非生产资产则进一步分为有形非生产资产和无形非生产资产两类。2-9什么是生产资产和非生产资产?试举例说明。解答:生产资产是指作为生产过程的产出而产生的非金融资产,它由各年未被消费的各种产出累积而成,而且在被消耗或毁损后,可以由生产过程再次复制出来。如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各种存货、珠宝等贵重物品,都属于生产资产。非生产资产是指通过生产过程以外的方式产生的非金融资产,其中既有由机构单位个别或集体地行使所有权的各种自然资产(如土地、地下资产、非培育森林等),也有通过法律程序或核算活动产生的被称为社会构造物的各种无形非生产资产(如专利、商誉等),它们被消耗或毁损后,都不能依照原产生过程重新复制出来。2-10什么是金融资产?简述金融资产的分类标准。解答:金融资产是指金融性的经济资产,包括货币黄金、特别提款权,以及在另一个机构单位有对等负债的各种金融债权(如通货、存款、贷款、股票、股票以外的证券、保险专门准备金等)。SNA关于金融资产的分类主要按两个标准进行:一是资产的流动性,如可流通性、可转让性、适销性或可兑换性;二是描述债权人与债务人基本关系形式的法律特征。在对金融资产作更为详细的分类时,SNA还考虑了金融资产期限的长短。 /学习指导/35第3章国内生产与国民收入核算【本章小结】1.国民经济的循环流程包括生产、分配和使用等基本环节。本章主要讨论国民经济生产、分配和使用过程的若干关键总量的核算,旨在藉此反映国民经济运行各环节的基本数量方面。2.国民经济总量核算以生产核算为中心内容,并围绕着生产环节来组织分配和使用环节的核算。在核算基本国民经济产出指标的基础上,进行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总量核算,以及社会产品不同经济使用的核算。3.国内总产出核算主要包括货物总产出核算和服务总产出核算。货物总产出核算在不同行业选择不同的核算方法,如农业总产出核算采用产品法,工业总产出核算选择企业法等。服务业因其具体行业门类繁多,总产出核算方法也各不相同,主要有追加价值法、营业收入法、成本费用法等。金融业是第三产业中的特殊部门,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总产出核算方法也有自身的特点。4.国内生产总值(GDP)是由本国全体常住生产者所创造的社会最终产品的价值总量,是评价宏观经济发展,研究相关经济问题的重要指标。国内生产总值采用生产法、分配(收入)法、使用(支出)法三种方法计算。采用生产法计算GDP必须明确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的区分。同时,还要注意相关的净值指标。国内生产净值(NDP)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减去国民经济各部门在核算期内的固定资本消耗之和。5.国民经济的价值运动包括收入分配过程。根据这些收入支付的性质和方式的不同,收入分配过程区分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初次分配”指产品价值在生产领域内部进行的直接分配,它所提供的收入是各经济主体得自生产活动的“原始收入”,各部门初次分配的结果形成其“原始收入(余额)”;再分配的核算内容包括各种单方面的转移支付关系,各部门再分配的结果形成其“可支配收入”。从整个国民经济总体的角度看,收入初次分配形成国民总收入,收入再分配形成国民可支配总收入。此外,宏观经济分析中还经常用到国民净收入、国民可支配净收入和狭义国民收入(NI)等指标。 /学习指导/351.国内生产与国民收入核算是关于整个国民经济的生产、分配和使用的总量核算,其结果形成了一个“国内生产与国民收入指标体系”。它综合反映了宏观经济最为基本的数量方面,便于我们把握国民经济运行过程的结果和全貌;在国民经济五大核算中处于中心地位。为保证有关指标在核算和分析上的科学性,必须自觉地、正确地运用国民核算的平衡原则和主体原则。【思考题与练习题】3-19已知某地区如下国民经济统计资料:(1)农业总产值280亿元,其中农民自产自用粮食价值35亿元;中间投入62亿元。(2)工业总产值960亿元,其中企业间重复计算价值为238亿元;中间投入340亿元。(3)建筑业总产值326亿元;中间投入83亿元。(4)运输邮电业总产值188亿元;中间投入35亿元。(5)贸易及餐饮业总产值237亿元;中间投入68亿元。(6)其他营利性服务部门营业收入452亿元;中间投入85亿元。(7)其他非营利性服务部门经常性业务支出530亿元,固定资本消耗为(即相当于)经常性业务支出的10%;中间投入76亿元。(8)全地区最终消费支出为1886亿元,资本形成总额为548亿元,自外地购入商品32亿元,向外地输出商品75亿元。(9)未含在各部门产出中的产品税净额(即不可抵扣增值税)为200亿元。试根据上述资料分别用生产法和支出法计算该地区的生产总值(即地区GDP)。3-19解答:(单位:亿元)(1)生产法该地区GDP=Σ(各部门增加值)+未含在产出中的产品税净额=Σ(各部门总产出-部门中间投入)+未含在产出中的产品税净额=(280-62)+(960-340)+(326-83)+(188-35)+(237-68)+(452-85)+(530+53010%-76)+200=2477(2)支出法该地区GDP=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出口-进口)=1886+548+(75-32)=24773-20已知有关报告年国民经济资料如下:国内生产总值940亿元,固定资本消耗58亿元,来自国外要素收入净额1.2亿元,来自国外经常转移净额0.5亿元。试计算报告年的以下指标:(1)国内生产净值;(2)国民总收入;(3)国民净收入;(4)国民可支配总收入;(5)国民可支配净收入。3-20解答:(单位:亿元)(1)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本消耗=940-58=882(2)国民总收入=国民生产总值-国外要素收入净额=940+1.2=941.2(3)国民净收入=国民总收入-固定资本消耗=941.2-58=883.2 /学习指导/35(1)国民可支配总收入=国民总收入+来自国外经常转移收支净额=941.2+0.5=941.7(2)国民可支配净收入=国民净收入+来自国外经常转移收支净额=883.2+0.5=883.73-21已知某地区非金融企业部门增加值总计980亿元,支付劳动者报酬417亿元,上缴生产税102亿元,从政府获得生产补贴3.5亿元,支付银行利息等财产收入63亿元,获得国债利息、红利等财产收入28亿元,用于职工生活困难补助支出6亿元,支援灾区捐款4亿元,上缴所得税65.8亿元。试计算该地区非金融企业部门的总营业盈余、原始总收入(余额)和可支配总收入。3-21解答:(单位:亿元)总营业盈余=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980-417-(102-3.5)=464.5总原始收入余额=总营业盈余+财产收入净额=464.5+(28-63)=429.5可支配总收入=总原始收入余额+经常转移收入净额=429.5+[0-(6+4+65.8)]=353.7 /学习指导/35第4章投入产出核算与分析【本章小结】1.投入产出法是在纯部门(产品部门)分类的基础上,编制投入产出表,建立投入产出模型,系统考察国民经济结构和部门间技术经济联系的一种统计和数量经济分析方法。2.基于数据采集和分析的目的,投入产出表有U-V表和产品×产品对称表两种形式。根据U-V表,可以在产品之间和部门之间建立平衡式,分析总供给与总需求、总投入与总产出的关系;根据对称表可以建立产品分配方程和生产投入方程,它们是建立投入产出模型的基础。3.把技术经济系数引入产品分配方程和生产投入方程,就得到投入产出行模型和列模型。基本的技术经济系数有直接消耗系数、增加值(最初投入)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完全需求系数等。4.为了保证投入产出模型线性函数的唯一性和直接消耗系数的稳定性,需以同质性假定、比例性假定以及相加性假定为前提,其中,前两个假定对于投入产出分析尤为重要。5.产品×产品对称表的编制可以采取直接分解法和U-V表(间接)推导法。直接消耗系数的修订有数学方法和非数学方法两大类。6.利用投入产出技术经济系数和模型,可以研究产业结构及其关联程度、分析中间需求和总产出的局部变化对国民经济整体的影响、编制和修订宏观经济规划、研究价格水平变动的影响因素及其波及效果等等,为经济管理和分析提供重要而又科学的方法。【思考题与练习题】4-15假设国民经济分为农(农业)、轻(轻工业)、重(重工业)、其他4个部门,通过调查取得以下资料(单位:亿元):l农业总产出1200,轻工业总产出1560,重工业总产出2040,其他总产出1200;l农业生产中消耗农产品70.2,轻工业产品2,重工业产品31.3,其他31.3;l轻工业生产中消耗农产品174.4,轻工业产品451,重工业产品217.8,其他251.2; /学习指导/35l重工业生产中消耗农产品149.3,轻工业产品26.3,重工业产品876.2,其他270.7;l国内生产总值2801.3,其中,各部门提供的最终产品分别为:农业673.7,轻工业988.2,重工业677.3。要求:(1)利用上述资料编制如下的投入产出表;(2)计算直接消耗系数矩阵。投入部门最终产品总产出农业轻工重工其他小计产出部门农业轻工重工其他小计增加值总投入解:(1)编制投入产出表如下:投入部门最终产品总产出农业轻工重工其他小计产出部门农业70.2174.4149.3132.4526.3673.71200轻工2.0451.026.392.5571.8988.21560重工31.3217.8876.2237.41362.7677.32040其他31.3251.2270.7184.7737.9462.11200小计134.81094.41322.5647.03198.72801.36000增加值1065.2465.6717.5553.02801.3总投入12001560204012006000(2)计算直接消耗系数矩阵如下:4-17设国民经济分为三个部门,其总产出分别为3040万元、3500万元、4460万元,直接消耗系数矩阵为:试求:(1)中间流量矩阵;(2)各部门的增加值;(3)各部门的最终产品数量。解:所求各项分别为: /学习指导/354-19给出某期实物型投入产出表和系数资料如下:中间使用最终产品总产出甲乙丙中间投入甲(吨)2004503501000乙(件)30040025015502500丙(箱)2008001000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元)50011252000其他部分(元)160275600要求:根据上表资料分别计算三个部门的产品价格。(提示:可利用)解:依据价格决定方程(产品价格模型),各部门的产品价格为:即:三个部门的产品价格分别为1.61、0.82和3.53元。4-20已知基期的直接消耗系数矩阵为:利用RAS法对直接消耗系数进行修订,通过迭代,得各次行乘数和列乘数如下: /学习指导/35根据以上资料,试求总的替代乘数和制造乘数,以及经过修订的计算期直接消耗系数矩阵(提示:)。解:依据RAS法,总的替代乘数和制造乘数,以及经过修订的计算期直接消耗系数矩阵分别为:4-1给出直接消耗系数矩阵A和完全消耗系数矩阵B如下,其中部分元素未知:试用适当方法分别求出矩阵中的和。解:依据,两边同乘列昂节夫矩阵,整理后得到:从而有:第5章资金流量与国际收支核算【本章小结】1.资金流量和国际收支核算都是关于社会资金运动的核算。本章首先介绍了经济交易与资金流量核算的含义、资金流量核算的产生与发展、资金流量核算的三种模式(金融交易核算模式、全部积累交易核算模式、积累交易与经常交易综合核算模式),以及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核算的含义。2.关于资金流量核算的基本内容,按照资金循环过程,依次介绍了收入初次分配、收入再分配、收入支配、资本交易、金融交易等环节的资金流量核算基本内容。诠释了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本消耗 /学习指导/35、营业盈余、财产收入、原始收入、经常转移、资本转移、可支配收入、最终消费支出、资本转移和资本形成等非金融交易核算项目,以及货币黄金和特别提款权、通货和存款、股票以外的证券、贷款、股票和其他权益、保险专门准备金、其他应收应付账款等金融交易核算项目,特别强调了“净贷出”和“净金融投资”指标在资金余缺分析中的重要意义。3.阐明了资金流量各环节的核算关系、两类资金流量的性质、非金融交易的核算流程以及金融交易的核算流程;详细描述了标准式资金流量表的基本结构、主要内容和平衡关系,以及资金流量表的编制与应用。4.概述了国际收支核算的主要内容,具体涉及国际收支交易及其账户分类、国际收支核算的记账方法和计量原则、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结构、主要内容和分析应用。【思考题与练习题】5-1什么叫经济交易?它有哪些基本分类?5-1解答:经济交易是指实际发生在机构单位之间或机构单位内部的各种经济活动。国民经济核算中,可以从不同角度对经济交易进行分类。(1)根据经济交易的发生是否伴随货币流量可以分为货币交易和非货币交易。(2)根据经济交易的对象性质不同分为货物与服务交易、分配和资本转移交易、金融交易和其他积累交易四类;或者,经常交易与积累交易、金融交易与非金融交易,以及资本交易与金融交易。5-2资金流量核算的含义是什么?它有哪些基本模式?5-2解答:资金流量核算(又称资金循环核算)是以整个社会的资金运动过程作为研究对象的核算,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反映生产结束后的收入分配、再分配、消费、投资支出和资金融通。资金流量核算模式有三种:即金融交易核算模式、全部积累交易核算模式和积累交易与经常交易综合核算模式。5-3什么是国际收支?其基本规定有哪些?5-3解答:“国际收支”是指某一国民经济总体在一定时期内与国外之间的全部经济交易所形成的收支流量,这一概念包含两个基本规定:一是国际收支只反映一国的常住经济单位与非常住经济单位之间的经济往来;二是国际收支只包括常住单位与非常住单位之间的经济交易所形成的流量。5-4国际收支核算应注意哪些原则?5-4解答:国际收支核算的基本原则包括:①国际收支的计价原则。在国际收支核算和其他涉及到国际收支的国民经济核算中,货物的进、出口原则上都应该统一按“离岸价格”的标准进行估价;②国际收支的记录时间原则。国际收支交易的记录时间原则上仍然应该遵循“权责发生制”,也即在有关交易项目的所有权发生变更的时间记录核算资料。③ /学习指导/35国际收支的记账单位原则。我国目前采用美元作为国际收支核算的记账单位,而欧盟各国则采用欧元作为其国际收支核算的记账单位。5-1什么是收入初次分配?初次分配收入的主要形式有哪些?5-5解答:收入初次分配是指生产过程创造的增加值在参与生产过程各要素之间进行的分配和因生产而向政府做出的支付。初次分配收入的主要形式有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本消耗、营业盈余、财产收入。(1)劳动者报酬,在SNA中称为雇员报酬,是指劳动者运用其劳动力参与生产过程、直接提供生产服务而获得的收入,包括货币形式和实物形式的报酬。(2)生产税净额是指生产税减生产补贴后的差额。生产税是政府对生产单位生产、销售和从事经营活动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使用某些生产要素如固定资产、土地、劳动力所征收的各种税、附加费和规费;生产补贴是政府向生产单位的单方面无偿转移,可以看作是一种负生产税。(3)固定资本消耗是指有关企业或部门对投入生产过程而被损耗掉的那一部分固定资产提取的补偿基金(折旧基金)。(4)营业盈余不是一个独立的分配项目,而是收入初次分配第一阶段的剩余项或平衡项。(5)财产收入是指机构单位向其他机构单位提供金融资产、土地和地下资源等有形非生产资产以及无形资产应获得的收入。在我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财产收入简单地分为利息、红利和土地租金三类。5-2国民经济核算中的转移是指什么?它有哪些分类?5-6解答:国民经济核算中的转移是指一个机构单位(或部门)向另一个机构单位提供货物、服务或资产,而同时又不从后者那里收取任何货物、服务或资产作为相应回报的交易。转移有两种基本分类:一是根据转移的目的和性质不同,转移可以分为经常转移和资本转移;二是根据转移的内容不同,转移可以分为现金转移和实物转移。5-3什么是经常转移和资本转移?如何区别经常转移和资本转移?5-7解答:经常转移亦称为现期转移,是指经常地和有规律地发生并会影响转移双方现期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无偿转移。资本转移是指以资产所有权被转让造成转移双方资产增减为前提而不涉及现期收入的转移支付。区别资本转移和经常转移的主要标准有两个:一是转移额的使用目的,是积累还是消费;二是转移的频率是否具有经常性和规律性。如果转移的目的是增加接受方的投资和积累,不增加其现期收入,而且不是经常发生,那么这种转移就是资本转移,否则就是经常转移。5-4简述再分配收入的基本形式。5-8解答:再分配收入的基本形式有收入税、社会缴款与社会福利、其他经常转移。(1)收入税也称直接税,是指对各种初次分配收入(如工资、奖金、利润、分红等)、有关财产项目以及其他对象来征收的税赋。它由纳税人实际负担,通常不能转嫁。收入税通常分为所得睡、财产税和其他所得税三种。(2)社会缴款是住户部门为保证在未来某个时期能获得社会福利,而对政府组织的社会保险计划或各单位建立的基金所缴纳的款项。在新SNA中,社会缴款主要分为雇主的实际社会缴款、雇员社会缴款、和自我雇佣者的社会缴款。社会福利是居民从政府及其他部门获得的经常转移,形成住户部门的转移性收入,政府和其他部门的转移性支出。具体形式有社会保险(保障)福利和社会救济福利。(3)其他经常转移是指除了上述转移之外的各种经常性转移。如提供的援助、捐赠、缴纳的会费等。5-5什么是收入支配?收入支配核算应注意什么问题? /学习指导/355-9解答:收入支配就是指有关部门获得的可支配收入用于满足最终消费需要和储蓄的一种活动。收入支配核算应注意以下六个问题:(1)居民消费应该包括一般耐用消费品的内容;(2)居民消费应该包括自有住房的虚拟服务价值;(3)居民消费应该包括自产自用产品和实物劳动报酬;(4)居民消费还应该包括他们支付的金融中介服务和保险服务等费用;(5)政府部门和私人非营利机构的服务产出在使用上都属于消费;(6)由政府部门或私人非营利服务部门付款购买、然后直接提供给住户的货物和服务,都应作为政府部门或私人非营利服务部门的最终消费支出。5-1什么是最终消费支出和实际最终消费?5-10解答:最终消费支出是指购买者在购买货物和服务时向销售者所支付的价值,不考虑他所购买的货物最终供谁消费使用。它是以货物和服务的最终购销行为发生为标准来定义的。实际最终消费是指消费者实际获得的货物和服务的价值,不考虑他获得的货物和服务是否来自于自己的支出。它是以消费对象的实际获得为标准来定义的。5-2简述资本转移的主要形式?5-11解答:资本转移是一个机构单位无偿地向另一个机构单位提供用于固定资本形成的资金或实物,而不从后者获得任何对应物作为回报的交易。资本转移的主要形式有资本税、投资补助和其他资本转移三种。(1)资本税是指政府财政部门对机构单位所拥有的资产或净值不定期地征收的税款,以及当机构单位之间发生资产转移时所征收的税款。前者如政府对房地产商征收的土地增值税,后者有时也称为资本转移税,如遗产税、赠与税等。(2)投资补助是指由本国政府或国外政府以货币或实物形式向常住或非常住机构单位提供的,用于获得固定资产的全部或部分资金,包括转移的机器设备,或直接提供的房屋或其他建筑物。(3)其他资本转移。是指除资本税和投资补助以外的一切资本转移。其中包括经债权人和债务人共同协商后对债务的取消,它作为债权人对债务人的资本转移处理,其价值等于债务取消时为偿清债务的价值。5-3试述国民经济总体的非金融交易核算流程。5-12解答:从国内生产总值开始,通过与国外之间的收入初次分配,得到国民总收入;又通过与国外之间的收入再分配,得到国民可支配收入;然后由各有关部门(住户、政府和非营利机构)进行消费。国民可支配收入扣除国民消费支出,余下的部分即为国民储蓄,它是国民经济总体的经常交易差额或经常结余(注意这不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上的经常差额);再通过与国外之间发生的资本转移,就形成国民经济总体从事金融和非金融投资的全部自有资金来源,这同时也将最终影响到经济总体资产负债表上净值的变化。在进行了资本形成和其他非金融投资之后,整个经济总体可能出现资金剩余,形成对国外的净贷出,也可能出现资金短缺,引起从国外的净借入。5-4简述资金流量平衡表的主要平衡关系。5-13解答:资金流量表是一张纵横交错的核算表,表内数据彼此关联、相互制约,存在着两种类型的平衡关系: /学习指导/35一是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的纵向平衡或内部平衡。对于任何一个机构部门、整个经济总体或国外,只要有资金来源就必然有其运用,有资金运用也必须有其来源,因而,它们各自的资金来源总额与运用总额应该是总量平衡的。二是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的横向平衡或外部平衡。(1)对于每一种纯粹的资金流量(不包括消费支出和非金融投资等与实物流量直接联系的资金流量),其资金来源合计恒等于资金运用合计;(2)对于那些与实物流量直接联系的资金流量,在国民经济总体和国外的总计水平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平衡关系;(3)至于那些不属于交易流量的核算平衡项,尽管不存在来源与运用的对应平衡,但在不同环节、不同层次的总计水平上,仍然存在严格的核算衔接关系。5-1资金流量资料有何应用价值?5-14解答:根据资金流量表提供的资料可以进行以下分析:(1)资金来源和运用分析。即从收入分配、收入支配、资本交易和金融交易的角度,分别考察各机构部门、经济总体和国外的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情况,以及原始收入、可支配收入和储蓄等重要指标的形成过程;(2)资金流量和流向分析。即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深入考察各机构部门之间、经济总体与国外之间在各种经济交易上的收支流量和流向,充分揭示社会资金运动的来龙去脉及其平衡关系;(3)资金余缺分析。以上述分析为基础,进一步从整体角度考察各机构部门和经济总体在积累过程中的资金余缺情况,以及资金余缺的调剂和弥补过程,具体揭示社会资金怎样通过各种金融交易从资金剩余部门流向资金短缺部门;(4)资金流量的结构和比率分析。主要分析投资率的水平、非金融投资的内部结构和部门分布,以及金融交易流量的内部结构和部门分布,等等。5-2假设某地区企业部门有关核算资料如下:当期增加值为5600亿元,其中劳动者报酬2600亿元,生产税净额600亿元,固定资本消耗400亿元;当期利息收入20亿元,利息支出70亿元,对股东发放红利共1600亿元,来自其他部门的投资收益400亿元,土地租金净支出10亿元,无形资产使用费净支出16亿元,外商企业中的留存收益30亿元。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该地区企业部门的原始总收入和原始净收入。5-15解答:(1)企业部门原始总收入=总营业盈余+应收财产收入-应付财产收入=(5600-2600-600)+(20+400)-(70+1600+10+16+30)=2400+420-1726=1094(亿元)。(2)企业部门原始净收入=原始总收入-固定资本消耗=1094-400=694(亿元)。5-3设2005年某地区企业部门有关核算资料如下:当期增加值1800亿元,支付劳动者的工薪和实物报酬600亿元,支付生产税100亿元,政府生产补贴2亿元,上缴政府所得税300亿元,支付财产收入(包括分红、利息等)200亿元,支付失业保险10亿元,利息收入15亿元,固定资本消耗100亿元。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该地区企业部门的可支配总收入和可支配净收入。 /学习指导/355-16解答:(1)企业部门总营业盈余=1800-600-(100-2)=1102(亿元);(2)企业部门原始总收入=1102+15-200=917(亿元);(3)企业部门可支配总收入=原始总收入+经常转移收入-经常转移支出=917+0-(300+15)=602(亿元);(4)企业部门可支配净收入=602-100=502(亿元)。5-1已知某国2005年对外经济活动的资料如下:lA国从该国进口360万美元的纺织品。该国将此笔货款存入美联储银行;l该国从B国购入价值7200万美元的机器设备,由该国驻B国的银行机构以美元支票付款;l该国向C国提供16万美元的工业品援助;l该国动用外汇储备120万美元,分别从A国和D国进口小麦;lE国保险公司承包(2)、(4)项商品,该国支付保险费5万美元;l该国租用F国的船只运送(2)、(4)两项商品,运费24万美元,,付款方式同(2);l外国游客在该国旅游,收入为30万美元;l该国在海外的侨胞汇回本国50万美元;l该国对外承包建筑工程60万美元,分别存入所在国银行;l外国在该国直接投资3000万美元的机械设备;l该国向G国出口50万美元商品,以清偿对G国银行的贷款;l该国在国外发行价值200万美元的10年期债券,该笔款项存入国外银行;l该国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借入短期资金60万美元,以增加外汇储备;l据年底核查,该国外汇储备实际增加了140万美元。试根据以上资料,编制该国2005年国际收支平衡表(简表)。某国2005年国际收支平衡表(简表)单位:万美元项目借方贷方国际收支总额经常项目对外贸易进口出口服务收益经常转移资本和金融项目资本项目金融项目直接投资该国在外国外国在该国 /学习指导/35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储备资产误差与遗漏5-17解答:根据复式记账原则,编制该国2005年国际收支平衡表如下:某国2005年国际收支平衡表(简表)计量单位:万元项目借方贷方国际收支总额1117511175经常项目10349566对外贸易10320426进口10320(7200+120+3000)-出口-426(360+16+50)服务29(24+5)90(30+60)收益--经常转移-50资本和金融项目68610489资本项目16-金融项目67010489直接投资-3000该国在外国--外国在该国-3000证券投资-200其他投资670(360+50+60+200)7289(7200+24+5+60)储备资产140(60+50+30)120误差与遗漏-- /学习指导/35第6章资产负债与国际头寸核算【本章小结】1.资产负债和国际头寸核算旨全面反映各机构部门和国民经济总体在一定时点上所拥有的资产负债存量的总规模及其结构状况。它对经济资产的分类标准和分类方法作了明确的规定。2.资产负债和国际头寸核算通过三方面的核算表式来实现:一是关于资产负债存量的核算表式;二是关于资产负债变动的核算表式;三是关于国际头寸的核算表式。3.资产负债存量核算要求对各种资产负债采用核算时点的重置价格估价,并采用资产负债表作为主要的表现形式。国民资产负债表旨在提供一定时点各机构部门和经济总体完整的资产负债存量数据。此外,三维金融资产和负债表还能够回答“谁对谁通过何种金融工具持有金融资产(承担负债)”这类问题,为经济分析和政策制订提供有关资金运动更深入的信息。4.资产负债变动核算包括对经济交易、外生数量变动因素和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各种资产负债变动的核算。它是为资产负债存量核算服务的,以使经济存量核算和经济流量核算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资产负债变动表是其主要核算表式。通过资产负债变动表及其他辅助表式,可以实现期初和期末资产负债表的动态衔接。5.国际头寸核算以国际投资头寸表作为主要核算形式,旨在反映一国在特定时点(期初和期末)的对外资产负债情况,以及从期初到期末由于各种原因所导致的国际头寸增减变动。国际头寸核算本身也是国民资产负债核算的重要内容,将其单列出来主要是便于人们对经济总体在特定时点上的对外经济关系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思考题与练习题】6-1简述SNA关于生产资产、非生产资产和金融资产的详细分类。解答:生产资产是指作为生产过程的产出而产生的非金融资产,它由各年未被消费的各种产出累积而成,而且在被消耗或毁损后,可以由生产过程再次复制出来。如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各种存货、珠宝等贵重物品,都属于生产资产。非生产资产是指通过生产过程以外的方式产生的非金融资产,其中既有由机构单位个别或集体地行使所有权的各种自然资产(如土地、地下资产、非培育森林等),也有通过法律程序或核算活动产生的被称为社会构造物的各种无形非生产资产(如专利、商誉等),它们被消耗或毁损后,都不能依照原产生过程重新复制出来。 /学习指导/35生产资产作为非金融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被进一步分为固定资产、存货和贵重物品三大类。其中,固定资产是指在生产过程中被重复或连续使用一年以上的生产资产,具体包括:(1)住宅;(2)其他房屋和建筑物;(3)机器设备;(4)培育资产;(5)无形固定资产。存货是指生产者和政府为了在以后销售或使用而持有的产生于现期或前期的货物和服务,具体包括:(1)材料和用品;(2)在制品;(3)制成品;(4)转售货物;(5)政府持有的各种存货。贵重物品是指不用于生产或消费、而是仅作为价值贮藏手段而持有的价值量相当大的货物,如贵金属、宝石、古董等。而非生产资产则进一步分为有形非生产资产和无形非生产资产两类。金融资产是指金融性的经济资产,包括货币黄金、特别提款权以及在另一个机构单位有对等负债的各种金融债权(如通货、存款、贷款、股票、股票以外的证券、保险专门准备金等)。SNA关于金融资产的分类主要按两个标准进行:一是资产的流动性,如可流通性、可转让性、适销性或可兑换性;二是描述债权人与债务人基本关系形式的法律特征。在对金融资产作更为详细的分类时,SNA还考虑了金融资产期限的长短。6-1什么是国民资产负债核算?简述国民资产负债核算与企业资产负债核算的区别和联系。解答:国民资产负债核算是指以国民经济为对象的资产负债存量核算,以区别于企业的资产负债核算。国民资产负债核算和企业资产负债核算的区别主要表现在:(1)二者的核算对象不同。国民资产负债核算一般在机构部门和经济总体层次上进行,具有宏观性;而企业资产负债核算则针对每一个企业,属于微观核算。(2)二者的估价原则不同。国民资产负债核算采用现行价格估价;企业资产负债核算则按历史成本估价。(3)二者关于资产负债的分类标准不同。国民资产负债核算关于资产的分类标准首先是资产的性质,其次还考虑各类资产的产生方式、法律特征及金融资产的流动性;而企业资产负债核算关于资产负债的分类主要是着眼于流动性或变现能力,将资产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他资产,将负债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6-2什么是国民财富?试写出其计算公式。解答:国民财富是指一个国家所拥有的全部经济资产总量,亦即一个国家所拥有的全部非金融资产与对国外净金融债权的总和。其计算公式为:国民财富=一国非金融资产总计+该国对国外的净债权=国内各机构部门净值之和。6-3对各种资产负债存量进行估价时应遵循哪些原则?解答:为使资产负债存量核算与经济流量核算保持一致,相互衔接,对各种资产负债存量的估价应遵循下列原则:(1)应采用进行资产负债核算时的现行价格对各种资产负债存量估价。这种现行价格就好象是进行资产负债核算时为得到相应的资产所必须支付的价格。它与当初购置资产时所发生的历史成本可能存在显著的差异。(2)对于同一笔资产(尤其金融资产),交易双方应按同一价格估价。6-4在实践中为了取得各种类型资产负债存量的现行价格常常采用哪些估价方法? /学习指导/35解答:在实践中,为了取得不同类型资产负债存量的现行价格,常用的估价方法有这样几种:(1)采用市场上观察到的价格估价;(2)采用永续盘存法通过累加和重估价资产的获得减处置所得到的近似市场价格估价;(3)采用预期未来收益的现值估价;(4)选用适当的汇率对以外币标价的资产和负债进行估价。6-1简述资产负债表和国民资产负债表的基本结构。解答:资产负债表是资产负债(存量)核算的主要表现形式,按编制主体的不同,分为机构单位资产负债表、机构部门资产负债表、经济总体资产负债表和国民资产负债表。其表式结构为:在左方或借方记录各种资产,包括非金融资产和金融资产;在右方或贷方记录各种负债和净值。其中,净值(亦称资产净值、资产负债差额)是机构部门或经济总体拥有的所有非金融和金融资产的价值减去其所有未偿还负债的价值所得之差额。国民资产负债表是通过把国民经济中各机构部门和国外的资产负债表并列地放在一起而得到的。具体说,国民资产负债表把各种资产、负债和净值放在左侧横行位置,而把各机构部门、经济总体、国外等依次排列在表的纵列位置,并在每一机构部门、经济总体和国外下面给出了“使用”和“来源”两个纵列,用于分别记录“资产”、“负债和净值”。其中,“经济总体”栏是通过简单汇总各机构部门资产负债表中的对应项目得到的;而“国外”栏则用于集中反映特定时点一个国家对外的债权和债务状况,这里将它们列入其中,主要是为了完整地反映资产负债存量核算的结构特点和平衡关系。6-2为何“本国金融资产总计与负债总计之差并不刚好等于国外对本国的负债净额”?解答:这是由于货币黄金和特别提款权没有对应的负债,而其他金融资产都有对应的负债,所以本国金融资产总计与负债总计之差并不刚好等于国外对本国的负债净额,而是相差一个本国所拥有的货币黄金和特别提款权总额。6-3为何“一国金融资产总计(含货币黄金和特别提款权)与该国负债总计之差,必然表现为该国对国外的净债权”?解答:这是由于国内各机构单位或部门相互持有的金融资产和负债在经济总体层次上必然相互抵消,于是该国金融资产总计(含货币黄金和特别提款权)与该国负债总计之差必然表现为该国对国外的净债权。6-4简述三维金融资产和负债表的基本结构。解答:三维金融资产表用于记录各机构部门(含国外)按资产类型和债务人机构部门交叉分类的金融资产存量,其基本结构是:在表的顶端横向排列持有资产的机构部门,在表的右侧纵向排列各种资产类型,并对每一种资产按债务人所属机构部门进行分解。三维金融负债表用于记录各机构部门(含国外)按负债类型和债权人机构部门交叉分类的金融负债存量,其基本结构是:在表的顶端横向排列按机构部门划分的债务承担者,在表的右侧纵向排列各种负债类型,并对每一种负债按债权人所属机构部门进行分解。 /学习指导/356-1从一定时期来看可能导致资产负债存量发生变动的原因有哪些?解答:从一定时期来看,可能导致资产负债存量发生变动的原因有很多。但是,不论实际导致资产、负债存量变动的具体原因是什么,我们总可以将它归入下列四类中的某一类:(1)由对各种非金融资产的获得或处置所引起的非金融资产的增减变动;(2)由各种金融交易所引起的金融资产或负债的增减变动;(3)由战争、自然灾害等经济交易以外的因素所导致的各种资产或负债的数量变动;(4)由于价格波动所导致的各种资产或负债的经济价值增减。其中,(1)、(2)两项与当期的经济活动有关,涵盖了当期经济活动所引起的各种资产、负债和净值的变动,一般称之为“积累交易”。(3)、(4)两项与当期的经济活动无关,包括了各种非经济交易因素所引起的各种资产、负债和净值的变动,一般称之为“其他经济流量”或“其他积累登录”。6-2简述引起资产负债数量发生变动的各种外生因素。解答:SNA将引起资产负债数量发生变动的各种外生因素划分为九大类:(1)非生产资产的经济出现;(2)生产资产的经济出现;(3)非培育生物资源的自然生长;(4)非生产资产的经济消失;(5)灾害损失;(6)无偿没收;(7)未另分类的非金融资产物量的其他变动;(8)未另分类的金融资产和负债的其他物量变动;(9)分类和结构的变化。6-3什么是持有损益?什么是名义持有损益、中性持有损益和实际持有损益?解答:纯粹由于价格水平和结构的变化而在各种资产和负债上给其持有者带来的收益或损失,就叫做持有损益。为了经济分析的需要,SNA按照引起持有损益的价格变化是实际价格变化、平均价格变化还是相对价格变化,进一步区分了三种不同的持有损益,它们分别是:名义持有损益、中性持有损益和实际持有损益。其中,名义持有损益是由于资产或负债的实际价格变化而给其持有者带来的正的或负的收益。中性持有损益是指假定资产或负债的价格随着时间的推移按照与一般物价水平同样的幅度变化所形成的持有损益的价值。实际持有损益是由资产或负债价格的相对变化而引起的,换句话说,是指当资产或负债的价格相对于一般物价水平提高(或下降)时,该资产或负债的持有者所获得的正的或负的收益。6-4为什么说实际持有损益是一个比名义持有损益和中性持有损益更重要的经济分析指标?解答 /学习指导/35:实际持有损益是由资产价格的相对变化而引起的。换句话说,当一笔资产的价格相对于一般物价水平提高了时,该资产的持有者就会获得一个正的实际持有收益;反之,当一笔资产的价格相对于一般物价水平有所下降时,将会给其持有者带来一个负的实际持有收益。而一笔资产相对价格的提高(或下降),将直接导致该笔资产所能换取的货物、服务或其他资产的数量较过去增加(或减少)。所以,实际持有损益衡量了资产持有者实际购买力的变化。它的大小(或正负)不同,必然会对有关资产持有者的经济行为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正因如此,已有人建议将实际持有损益与现期收入融合,以得到一个更全面地衡量收入的指标。另外,一个单位在各种资产和负债上的实际持有损益的代数和还是其实际净值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实际持有损益是一个比名义持有损益和中性持有损益更重要的经济分析指标。6-1简述资产负债变动表的基本结构。答:资产负债变动表用于反映从期初到期末各种资产和负债存量所发生的总变动,以便在期初资产负债表和期末资产负债表之间建立起更为直观的联系。该表的基本结构为:左方按经济资产的主要分类概括地反映资产的总变动;右方列示负债的总变动和净值的总变动。其中,净值的总变动既等于资产的总变动与负债的总变动之差,也等于储蓄和净资本转移、资产外生数量变动和名义持有损益分别引起的净值变动之和。6-2简述期初和期末资产负债表之间的动态衔接关系。解答:每一机构部门(或经济总体)的期初和期末资产负债表之间存在如下动态衔接关系:(1)(2)(3)(4)(5)(6)(7)(8)6-3简述国际投资头寸表的核算内容和基本结构。解答:国际投资头寸表用于记录一定时点一个国家的对外资产负债状况,以及一定时期内由于交易、价格变化、汇率变化和其他因素所引起的对外资产负债变动。国际投资头寸表的横行是关于国际投资的分类,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是关于对外资产的分类,后半部分是关于对外负债的分类。而且这种分类与国际收支平衡表关于金融项目的分类完全一致,即首先按其功能的不同将各种国际投资归为四类: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及储备资产;然后再按主要金融手段进行细分。国际投资头寸表的纵栏依次是“期初头寸”、“由以下因素(交易、价格变化、汇率变化、其他调整)引起的头寸变动”和“ /学习指导/35期末头寸”这样几个纵列,用于在各个横行与这些纵栏交叉的位置,分别记录一个国家期初拥有的国际头寸、本期的头寸变动以及到期末为止的国际头寸。6-1资产负债存量核算数据可用于哪些方面的经济分析?解答:资产负债存量核算数据大致可用于下列经济分析:(1)资产负债总量分析;(2)资产负债结构分析,包括资产负债的内部结构分析和部门分布情况分析;(3)资金余缺分析;(4)资金流向分析。6-2国际头寸核算数据可用于哪些方面的经济分析?解答:国际头寸核算数据大致可用于下列经济分析:(1)对外净头寸分析;(2)储备资产规模、构成及变动分析;(3)汇率变化对储备资产的影响分析;(4)利用外国直接投资和对国外直接投资的状况分析;(5)国际证券投资分析;(6)国际商业信用与贷款情况分析。6-3已知某国有如下简化的国民资产负债表(单位:万亿元):部门项目非金融企业金融机构政府住户为住户服务非营利机构国外使用来源使用来源使用来源使用来源使用来源使用来源(1)(2)(3)(4)(5)(6)(7)(8)(9)(10)(11)(12)非金融资产21325865911731400生产资产127341411704106非生产资产85917248469340金融资产/负债391789152114682083458071298260252155净值1734111522185116297试分别计算:(1)该国拥有多少非金融资产?(2)该国对国外的净债权是多少?(3)该国的国民财富是多少?(4)该国的金融相关率是多少?解:(1)该国拥有的非金融资产等于各机构部门非金融资产的总和,即非金融资产总计=国内各机构部门非金融资产之和=2132+58+659+1173+140=4162(亿元)(2)该国对国外的净债权等于各机构部门的金融资产合计与负债合计之差,即对国外的净债权=国内各机构部门金融资产之和-国内各机构部门负债之和=(391+1521+208+807+82)-(789+1468+345+129+60)=3009-2791=218(亿元)(3)该国的国民财产可以按如下两种方法计算国民财富=非金融资产总计+对国外的净债权=4162+218=4380(亿元)国民财富=国内各机构部门净值之和=1734+111+522+1851+162=4380(亿元)(4)该国的金融相关率(FIR)为金融相关率(FIR)=一国金融资产总额/该国国民财产=(391+1521+208+807+82)/4380=3009/4380=0.68706-4仍以上题数据为例,试回答:(1)该国期末拥有多少货币黄金和特别提款权?(2)如果剔除 /学习指导/35该国拥有的货币黄金和特别提款权,期末该国处于净债权还是净负债状态?(3)期末哪些部门资金剩余,哪些部门资金短缺?解:(1)该国期末拥有的货币黄金和特别提款权数额=国内各机构部门金融资产之和-国内各机构部门负债之和-国外对该国的负债净额=(391+1521+208+807+82)-(789+1468+345+129+60)-(155-252)=315(亿元)(2)如果剔除该国拥有的货币黄金和特别提款权,期末该国处于净负债状态,即该国对国外的净金融资产-该国拥有的货币黄金和特别提款权=(391+1521+208+807+82)-(789+1468+345+129+60)-315=-97(亿元)它刚好是国外对该国的净债权(即252-155=97亿元)的相反数。(3)把各机构部门的金融资产减去该部门的负债,可知非金融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为资金短缺部门,二者的资金缺口分别为398亿元(即391-789)和137亿元(即208-345);金融机构部门、住户部门和为住户服务的非营利机构部门为资金剩余的部门,它们的富余资金分别为53亿元(即1521-1468)、678亿元(即807-129)和22亿元(即82-60)。各部门资金余缺相抵,仍有富余资金218亿元,形成该国对国外的净金融资产。6-1已知某国有如下简化的国民资产负债表(单位:万亿元):部门项目非金融企业金融机构政府住户为住户服务非营利机构国外使用来源使用来源使用来源使用来源使用来源使用来源(1)(2)(3)(4)(5)(6)(7)(8)(9)(10)(11)(12)非金融资产42642132295280生产资产?388220121非生产资产1714509470金融资产/负债78158304293?641012616125031净值34653137?3219要求:(1)填充表中所缺数据(带有“?”处);(2)计算该国的国民财富;(3)分析该国国民财富的部门分布情况;(4)判断哪些部门资金剩余,哪些部门资金短缺;(5)判断该国资金剩余还是短缺。解:(1)非金融企业部门的生产资产为426-171=255万亿元,政府部门的金融资产为64+137-132=69万亿元,住户部门的资产净值为235+161-26=370万亿元。(2)该国的国民财富=国内各机构部门净值之和=346+53+137+370+32=938(万亿元)(3)用各部门的资产净值除以国民财富,可得该国国民财富的部门分布情况如下表:非金融企业金融机构政府住户为住户服务的非营利机构经济总体资产净值(万亿元)3465313737032938国民财产的部门分布(%)36.895.6514.6139.443.41100.00 /学习指导/35(4)把各机构部门的金融资产减去该部门的负债,可知非金融企业部门为资金短缺的部门,资金缺口为80万亿元(即78-158);金融机构部门、政府部门、住户部门和为住户服务的非营利机构部门均为资金剩余的部门,它们的富余资金分别为11万亿元(即304-293)、5万亿元(即69-64)、75万亿元(即101-26)和4万亿元(即16-12)。(5)各部门资金余缺相抵后,该国仍有富余资金15万亿元,即(78-158)+(304-293)+(69-64)+(101-26)+(16-12)=15(万亿元)6-1已知某国有如下简化的国际投资头寸表(单位:亿美元):期初头寸由以下因素引起的头寸变动期末头寸交易价格变动汇率变动其他调整一、资产1.本国在国外的直接投资1431523-11622.证券投资6521?60963.其他投资183010224.储备资产16014-1?0168二、负债1.外国在本国的直接投资2851786-23142.证券投资324-250393.其他投资801102093要求:(1)填充表中所缺数据(带有“?”处);(2)计算该国期初和期末的对外净头寸。解:(1)由于价格变化使本国在国外的证券投资发生的持有损益(头寸变动)为(96-65)-(21+6+0)=4(亿美元)由于汇率变化使本国储备资产发生的持有损益(头寸变动)为(168-160)-[14+(-1)+0]=-5(亿美元)(2)该国期初的对外净头寸=对外资产-对外负债=(143+65+18+160)-(285+32+80)=386-397=-11(亿美元)同理,该国期末的对外净头寸=(162+96+22+168)-(314+39+93)=448-446=2(亿美元) /学习指导/35第7章国民经济账户体系概述【本章小结】1.本章概述国民经济账户体系的基本结构和编制原理。国民经济账户的设置方式和构成种类,各类账户的内容结构、编制特点和相互关系,国民核算和国民账户中的各种重要经济指标及其核算关系,以及收付式账户和综合经济账户两种基本账户形式,这些都是本章的重点。同时,也要适当理解和掌握国民经济账户与企业会计账户的异同、账户体系与五大核算之间的关系,以及矩阵式国民账户(国民核算矩阵)的特点和功能,等等。2.国民经济账户与企业会计账户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在账户主体、账户设置、复式簿记和账户平衡等方面又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根源于宏观核算与微观核算的内容、范围和目的的不同,但两者又是紧密联系的,应该有机结合。3.国民经济账户体系包括经济流量账户和经济存量账户、交易流量账户和非交易流量账户、交易账户和交易者账户、经常账户和积累账户,以及部门(包括机构部门和产业部门)账户、经济总体账户和国外账户。这些账户各有特点,在核算领域和分析功能上互有分工,同时又相互衔接、紧密联系,构成一个完整的账户体系。中国的国民经济账户设置基本参照SNA的框架结构,但两者之间目前还存在若干差异。4.收付式账户和综合经济账户是编制国民账户的两种基本形式。前者便于具体详尽地展示有关账户资料,后者则便于概括各类账户的全面情况,从整体上把握账户间的关系。在国民账户编制中需要将两者结合运用。5.国民核算矩阵具有与收付式账户和综合经济账户不同的特点和功能,它在账户体系中起着辅助作用。6.在国民经济核算和国民账户体系中涉及到各种重要的经济指标,掌握这些指标的经济内涵和核算关系,有助于深化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整体认识,并正确运用有关指标进行宏观经济分析。 /学习指导/35第8章国民经济价格核算与对比分析【本章小结】1.国民核算中的价值流量和存量指标都存在计价标准和计价方式问题。“计价标准”是指按什么样的价格构成来计算有关指标,主要有成本价格、基本价格和要素价格,以及生产者价格和购买者价格等。而“计价方式”则是指按什么样的时间规定来确定价格水平,通常有现行价格、原始价格和不变(可比)价格等。国民核算的基本计价原则是按核算期现行市场价格对有关经济流量和存量进行统一估价,同时,还需要根据具体问题和分析要求,对不同核算环节的经济指标运用适当的计价标准或计价方式。2.国民经济价值总量经常需要进行有关物量和价格的动态对比和横向对比。横向对比也称作“空间(地域)对比”或“组间对比”。动态对比和横向对比的方法既相似又相异。空间对比中最为重要的是“国际经济对比”,所要比较的通常是国内生产总值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等综合指标。对价值总量进行物量比较或价格比较的前提之一是将其分解为两个现实的因素──物量因素和价格因素,并适当运用统计指数工具进行计算和分析。国民经济核算指数不是单一的指数,而是由一系列的指数所组成的体系,各种指数之间不仅在内容上相互关联,而且在数量上必须保持协调一致,此外还应满足若干分析性质的要求。3.总产出指数,尤其GDP指数(包括物量指数和价格指数)是国民核算中最重要的指数。GDP指数可以分别从生产和使用两个不同角度编制。从生产角度编制GDP指数的常用方法有双缩法和单缩法,前者更为科学严谨,后者较为简便易行,在可能情况下应尽量采用前者。从使用角度编制GDP指数则没有单缩法与双缩法的区分,其方法原理与总产出指数类似。生产法和使用法的GDP物量指数既可以直接编制,也可以先编制相应的价格指数,再间接给出暗含的GDP物量指数。我国就是采用后一种方式。理论上,生产法GDP指数应该等于使用法GDP指数,但在实践中可能存在统计误差。4.国际对比依其比较对象(国家)的多少分为双边对比和多边对比。由于涉及到货币形式和货币购买力的问题,因而面临特殊困难。汇率换算与各国的物价水平和货币购买力不符,无法真实地测定和评价各国的实际经济水平,故在国际对比中还需要制订和运用更为严谨复杂的分析工具。根据双边国际对比的对称性要求,一般采用“理想指数”或“埃奇沃斯指数”公式;根据多边国际对比的传递性要求,则可以考虑采用EKS指数法、GK指数法(PPP法,即联合国国际比较项目的购买力平价法)和拓广的埃奇沃斯指数法。EKS指数法和GK指数法都具有较为优良的分析性质,前者还可在基础对比数据不十分完整的情形下进行适当推算。 /学习指导/35【思考题与练习题】8-2试比较国民经济核算中各种计价标准之间的差异。解答:归纳起来,国民经济计价标准中各种价格范畴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用以下几个公式来表示:购买者价格-商业费用=生产者价格生产者价格-产品税净额=基本价格基本价格-其他生产税净额=要素价格要素价格-营业盈余=成本价格其中,生产者价格和购买者价格属于完全市场价格,而基本价格、要素价格和成本价格则属于不完全价格的范畴。8-5为什么在投入产出核算中,需要采用基本价格或要素价格计量各部门的产出和使用,而在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中,却要采用市场价格(生产者或购买者价格)计算有关指标?解答:在国民经济核算中,计价标准的选择与核算的内容、结构和分析要求有关。采用何种计价标准,对于保证核算结构的合理性和分析结论的一致性都具有实际意义。譬如,在进行投入产出核算时,如果采用生产者价格,则由于针对不同的商品生产者往往存在着税收政策和税率水平的差异,这就会在相当程度上扭曲现实经济生活中各部门之间在投入产出方面的技术经济联系;而如果采用购买者价格,这种扭曲的程度还会由于不同的购买者在使用同种商品时支付商业运输费用的不同而更为加剧。因此,SNA建议以要素价格或基本价格作为投入产出核算的计价基础。但是,在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指标时,如果采用“生产法”,就必须按生产者价格计量产出,用购买者价格计量投入;如果采用“使用法(支出法)”,则必须按购买者价格计价。8-9拉氏指数和帕氏指数是国民核算指数的基本形式。以这两种指数为基础,还可以派生出哪些较重要的指数?解答:拉氏指数和帕氏指数是两种基本的指数公式。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即使对于同样现象的资料,两种公式通常也会给出不同的计算结果,有时这种差异还非常显著,甚至有可能给出完全相反的结论,这是由于不同的指数加权方式不同(不同的同度量因素选取方式)引起的。为了调和这种偏差,往往需要对基本指数公式加以改造,常见的方法就是对不同指数计算某种形式的平均数,即进行指数的“交叉”处理。一种做法是对指数的不同权数(同度量因素)计算平均数,即所谓的“权交叉”,其代表性公式是埃奇沃斯指数。另一种做法则是对不同的指数公式计算平均数,即进行指数的“型交叉”,其著名的代表性公式就是理想指数。8-11关于指数的主要测验有哪三种?在国民经济核算中,是否每个指数公式都必须符合这三种测验?解答: /学习指导/35关于指数的测验有很多种,其中最为常用的有时间(基位)互换测验、因素互换测验和循环测验三种。当然,这些测验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满足,或者必须同等地满足。而是说,只有在十分必要的情况下,才需要根据实际分析的要求适当地考虑其中的有关测验。事实上,在国民经济常用的几种指数公式中,只有两个能够满足部分测验要求,即:理想指数满足基位互换测验和因素互换测验,但不满足循环测验;马歇尔-埃奇沃斯指数只满足基位互换测验,但不满足因素互换测验和循环测验。因而,这两个指数对于某些分析问题很有应用价值。另一方面,尽管拉氏指数和帕氏指数并不满足以上三种测验中的任何一种,但它们公式构造简单,经济意义相对明确,编制资料容易取得,计算手续也十分简便,故在国民核算和宏观分析中仍然有着最为广泛的应用。8-12采用“汇率法”进行国际经济对比有哪些不足?解答:(1)汇率及其波动固然与货币购买力或物价水平有关,但主要还是受国际市场上货币购买力和物价水平的影响,而与各国国内市场物价水平的联系相对并不显著;(2)各国之间的经济往来远远不限于商品贸易,还包括各种国际资本往来或金融交易,后一方面的情况对汇率的形成和波动亦有非常显著的影响,但却不属于货币购买力分析的范畴;(3)汇率的形成与波动不仅受到国际市场上各种客观情况的制约,而且还受诸多心理因素和政策因素的影响;(4)购买力平价说以各国之间自由通商、各种货币自由兑换、市场汇率自由浮动为前提,但现实情况并非如此。所以,汇率形成的影响因素可以是有关货币的实际购买力比例(购买力平价),也可以是与之无关的其他因素。也就是说,“汇率换算法”至多只能表面地解决各国指标在货币单位上的可比性问题,不足以正确测定和评价各国的实际经济水平。8-13试述国际对比指数的编制程序。解答:运用经济指数方法进行国际对比,一般必须遵循以下程序:(1)确定对比的国家和对比的指标;(2)选定需要比较的“一篮子”商品;(3)搜集并整理有关国家的各种对比资料;(4)编制所需要的国际对比指数。8-14双边国际对比和多边国际对比中常用的指数方法有哪几种?它们分别具有何种分析性质?解答:双边指数主要有理想指数和埃奇沃斯指数,前者符合基位互换和因素互换测验,后者仅符合基位互换测验。多边指数主要有EKS指数、GK指数(PPP指数)和拓广的埃奇沃斯指数,EKS指数符合指数的三大测验,拓广的埃奇沃斯指数符合基位互换和传递性测验。8-15国际经济对比指数应该具有哪些性质?解答:根据国际对比的特点和要求,相应的国际对比经济指数应该具有以下性质:(1)1.双边对称性(不变性),即要求指数编制结果不因对比基准的变化而发生实质性变化,它们应该具有空间上的“对称反演性”。这一要求对于双边对比指数和多边对比指数都是适用的。(2)多边传递性,其分析意义在于:任何两个国家之间直接比较的结果都应与通过其他国家间接比较的结果相吻合,也即互相衔接的一系列双边对比指数之间应该具有“连续传递性”。这一要求适用于多边对比指数。此外,还有相加一致性等要求。8-21给出有关四种产品生产情况的资料如下表。要求:⑴用拉氏公式编制四种产品的产量总指数和价格总指数;⑵再用帕氏公式编制四种产品的产量总指数和价格总指数;⑶比较两种公式编制出来的产量总指数和价格总指数的差异。计算结果精确到0.01%。产品种类计量单位产品产量产品价格(元)基期计算期基期计算期A产品吨550560160180B产品台224250200190 /学习指导/35C产品件30832010090D产品公斤168170240300【解】正如本题显示,在一般情况下,拉氏指数大于帕氏指数。8-22依据上题的资料,试分别采用埃奇沃斯公式和理想公式编制产量指数;然后,与拉氏指数和帕氏指数的结果进行比较,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计算结果精确到0.01%。【解】8-23给出国民经济三大产业的有关总产出资料如下表(单位:亿元)。试据以计算关于总产出的总值指数、物量指数和价格指数(填入表中空格),并进行总产出变动的因素分析。计算结果精确到0.01%。项目总产出总产出指数(%)上年产出按上年价格计算当年产出按当年价格计算当年产出按上年价格计算总值指数物量指数价格指数(1)(2)(3)(4)(5)(6)总计9101040985第一产业200230215第二产业450510490第三产业260300280【解】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项目总产出总产出指数(%)上年产出按上年价格计算当年产出按当年价格计算当年产出按上年价格计算总值指数物量指数价格指数(1)(2)(3)(4)(5)(6)总计9101040985114.29108.24105.58第一产业200230215115.00107.50106.98第二产业450510490113.33108.89104.08第三产业260300280115.38107.69107.148-24给出国民经济三大产业的有关产出、消耗和最终使用资料如下表(单位:亿元)。试据以计算有关的基期价格总值指标和价格指数,填入表中空格。计算结果精确到亿元或1%。国内生产最终使用项总产出中间消耗GDP或增加值项 /学习指导/35目目按当年价格按上年价格价格指数(%)按当年价格按上年价格价格指数(%)按当年价格按上年价格价格指数(%)按当年价格按上年价格价格指数(%)甲(1)(2)(3)(4)(5)(6)(7)(8)(9)乙(10)(11)(12)总计1040570总计470第一产业230107110106总消费335106第二产业510104340110总投资10591第三产业300107120112净出口3088【解】计算结果(斜体数字部分)如下表所示:国内生产最终使用项目总产出中间消耗GDP或增加值项目按当年价格按上年价格价格指数(%)按当年价格按上年价格价格指数(%)按当年价格按上年价格价格指数(%)按当年价格按上年价格价格指数(%)甲(1)(2)(3)(4)(5)(6)(7)(8)(9)乙(10)(11)(12)总计1040985106570520110470465101总计470465101第一产业230215107110104106120111108总消费335315106第二产业51049010434030911017018194总投资10511691第三产业300280107120107112180173104净出口3034888-25设某地区国民经济统计资料如下表所示,试据以编制其地区GDP价格指数。现价总产出(亿元)总产出价格指数(%)现价中间投入(亿元)中间投入价格指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合计1200240012004800106110120—40010002001600110106112—解:总产出价格指数为:中间消耗价格指数为:核算期不变价GDP为:GDP价格指数为: /学习指导/358-26已知某国上年总产出和中间消耗分别为1500和700亿元,本年相关资料如下表所示,试编制该国的GDP物量指数和价格指数。项目总产出中间消耗按当年价格(亿元)价格指数(%)按当年价格(亿元)价格指数(%)第一产业560106250105第二产业860115400112第三产业400110150111解:总产出价格指数为:中间消耗价格指数为:核算期不变价GDP为:GDP物量指数为:GDP价格指数为:8-27已知某国基期GDP为1350亿元,报告期有关宏观经济统计数据如下表所示。试据以编制有关GDP指数,并对其变动进行因素分析。项目报告期现价GDP(亿元)价格指数(%) /学习指导/35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消费支出政府消费支出国内总投资净出口3074199265041517205.36222.60212.8258.62解:核算期不变价GDP为:GDP总值指数、物量指数和价格指数分别为:,,因素分析结果如下:8-28下表是某6国之间双边对比的非完全F指数矩阵,试计算第2个国家相对于第6个国家的EKS指数。双边对比的理想指数矩阵(F)国家12345611…1.5…3.5…21…0.81.2…31…1.60.9411.50.6510.761解:其中: /学习指导/35第9章国民经济附属核算与扩展分析【本章小结】1.人口资源与经济现象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人既是经济活动的主体,又是其宿体,具有双重身份。国民经济核算需要从人口总量、人口结构和人口变动三个方面展开人口资源统计。其中,主要考察人口数和平均人口数,以及常住人口、现住人口和户籍人口等指标范畴;人口的自然构成、地区构成、经济构成和社会构成,以及人口的自然变动和迁移变动等,也是其基本统计内容。2.人力资源涉及到全部人口资源中实际参与或可能参与社会生产活动的部分。人力资源实物量的综合测度就是经济活动人口,即达到法定劳动年龄、从事或正在寻求有报酬工作的人口数。经济活动人口与劳动适龄人口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就业人口是指那些为工资或利润等报酬而从事工作的经济活动人口,余下的那部分经济活动人口就是失业人口。我国的人口资源与人力资源实物量核算表详细描述了有关情况。3.人力资源的价值量是关于人所具有的科学知识、经验技能、体力和健康,以及获取未来收入的能力等素质的综合测度。它是通过投资于人的营养和保健、教育和培训,以及择业过程中所发生的人事成本和迁徙等费用而逐渐形成的,是资本化的人力资源价值,且具有一些类似于无形资产的性质,称之为“人力资本”。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也可适当区分,后者是在人身上投资的结果,而前者还包含未经专门教育和培训的初级劳动力价值。在核算上,人力资本的存量取决于历年积累下来的教育、培训、营养和保健等投资费用扣除人力资本消耗(折旧)之后的余额;人力资源的存量则通常体现为它在未来若干时期所能提供的累计经济收益的贴现额。世界银行专家采用未来经济收益的“现值余额法”测算后者的价值。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源引入国民经济核算会引起消费、储蓄、投资和财富等一系列指标范畴的相应变化。4.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观的演进而不断发展,SNA-1993和SEEA较好地适应了可持续发展观的需要。“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能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这就要求以经济核算为中心,建立资源环境附属核算体系,增加对人类福利的影响要素的核算与分析,强调对非正规经济的核算。SEEA在原有国民核算体系的基础上,建立涵盖各种自然资源与环境生态领域的卫星账表,吸收各种核算体系的优点,是目前最有代表性的可持续发展核算体系。其基本出发点是:自然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产,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使用的自然资源也不应被视为“免费” /学习指导/35的,所以,使用各种资源和环境的代价都应翔实地反映在国民核算体系中。SEEA主要讨论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概念、框架结构、资源耗减和环境降级的估算方法,并将有关核算结果应用于调整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指标。SEEA的有关理论和方法仍然逐步发展和完善中。5.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能力的测度问题是国民经济统计学的一个重要问题。根据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目前主要有经环境调整的国内生产净值(EDP)和广义国民财富两类指标。EDP是SEEA的核心指标之一,其重要修正和调整就是扩大了SNA的资产和消耗范围,其难点问题则是资源耗减和环境降级的估价。广义国民财富从创造和保持财富的角度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它把注意力从GDP等经济活动流量转向人造资产、环境资源、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本的存量,扩展了衡量财富的概念范围和分析功能,其难点问题是人力资源和社会资本的测算。类似的综合测度还有人类发展指数和经济净福利等。6.社会总供需平衡是宏观经济运行的关键问题,也是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集中表现。社会总供需平衡包括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后者是前者的基础。为了进行社会总供需测算和平衡分析,需要适当区分实际供给与需求、潜在供给与需求、已实现供给与需求,以及未实现供给和需求等基本范畴。社会总供需平衡分析有直接测算和间接推断两种不同的思路和方法,两者各有特点,可以适当结合运用。其中,从总量或构成的角度测算实际社会总需求是直接测算法的关键和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