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6.00 KB
  • 2022-04-22 11:30:51 发布

马克思主义练习及答案.doc

  • 8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提示:1、考试试题、类型,从这里产生(大多是原题);2、请提前测试自己水平,每章学习后认真配合思考题训练;3、考试前认真复习,加以巩固;4、期望大家学习每天都有进步!老师:孙君恒2011中秋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习题集哲学教研室2010年10月 目录绪论1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5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14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24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34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44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49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54附录一:实践教学要求及调查报告或论文参考题目59附录二:练习参考答案60 绪论—3—绪论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狭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B.列宁主义C.毛泽东思想D.邓小平理论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客观条件是:()A.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B.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世界观和阶级立场的转变C.马克思恩格斯汲取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D.资本主义社会的相当发展和基本矛盾的显现3、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内容是:()A.机器大工业取代工场手工业B.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C.促进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D.推动资本主义进入新的阶段4、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体系中,被列宁称为“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的是:()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剩余价值学说5、早期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具有自发性,导致这种自发性的根本原因是:()A.人工捣毁机器烧毁厂房B.工人要求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待遇C.资本家剥削压迫工人日益深重和残酷D.缺乏科学理论和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6、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的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是:()A.唯物主义思想B.辩证法思想C.可知论思想D.认识论思想7、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的费尔马哈哲学中的“基本内核”是:()A.唯物主义思想B.辩证法思想C.可知论思想D.认识论思想8、马克思从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家那里继承的最重要的思想是:()A.劳动价值论B.剩余价值学说C.唯物论D.辩证法 绪论—3—9、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B.唯物主义和辩证法C.剩余价值学说和劳动价值论D.科学社会主义10、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B.实现共产主义社会C.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D.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11、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A.推翻资本主义社会B.实现共产主义社会C.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1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A.实现无产阶级政党执政B.于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C.推翻资本主义社会D.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3、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B.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C.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D.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基础二、多项选选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它包括:()A.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B.列宁主义C.毛泽东思想D.邓小平理论2、马克思主义最直接的理论来源是:()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法国启蒙思想D.英法空想社会主义3、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马尔萨斯D.西斯蒙第4、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A.唯物辩证法B.科学社会主义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学说5、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所涵盖的领域有:()A.政治和经济B.文化和军事C.哲学和历史D.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的关系6、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绪论—3—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人类学7、标志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事件有:()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B.英国宪章运动C.巴黎公社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8、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众多因素推动的结果。这些因素主要有:()A.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B.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C.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D.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三、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完全、彻底地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贯彻下去,不容许一丝一毫的修改。2、马克思主义具有阶级性,所以不是科学的。四、判断题:(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的打“×”)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好它我们就能永不犯错误。2、马克思恩格斯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立者,与他们个人的主观条件是分不开的。3、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因此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已经过时了。4、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体系,因此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总是一帆风顺的。五、材料分析题:(阅读材料,分析并回答问题)材料1:马克思恩格斯在1872年为《共产党宣言》所写的序言中指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特别是公社的经验已经证明:“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年版)材料2:恩格斯在1895年时指出:历史表明我们也曾经错了,暴露出我们当时的看法只是一个幻想。历史走得更远:它不仅打破了我们当时的错误看法,并且还完全改变了无产阶级借以进行斗争的条件。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过时了,这一点值得在这里比较仔细地加以探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1995年版)材料3:“ 绪论—3—决不能要求马克思为解决他去世之后上百年,几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现成答案。列宁同样也不能承担为他去世以后五十年、一百年所产生的问题提供答案的任务。真正的马克思列宁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摘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91页。根据以上材料回答:(1)马克思恩格斯对待自己理论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2)谈谈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科学态度,如何才能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3—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在哲学史上第一次科学地对哲学基本问题作出完整概括和论证的是:()A.黑格尔B.费尔巴哈C.马克思D.恩格斯2、哲学基本问题是:()A.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B.思维和存在的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人的本质问题3、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A.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B.物质与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C.物质与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D.世界是联系发展的还是孤立静止的4、一切唯心主义都主张:()A.精神是世界的本原B.世界是“绝对精神”的外化C.思维依赖于存在D.存在就是被感知5、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或者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作不同回答,哲学上划分为:()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反映论和先验论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6、在哲学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观点或学派的对立和斗争,其中最基本的斗争是:()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C.一元论与二元论的斗争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斗争7、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界定的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8、物质的唯一特性是指:()A.客观实在性B.多样性C.运动属性D.时空属性9、“物体是不依赖我们思想的东西,与空间的某个部分相合或具有同样的广延。”这种物质观是:()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B.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C.唯心主义物质观D.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3—10、人类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它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决定性环节:()A.感觉、知觉、表象B.概念、判断、推理C.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D.刺激感应性、感觉和心理、意识11、马克思指出:“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表明:()A.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C.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D.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上的区别12、鲁迅说过:“天才们无论怎样说大话,还是不能凭空创造,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神思,所谓‘天马行空’地挥写了。然而他们写出来的却是三只眼、长颈子,也就是在正常的人体身上增加一只眼,拉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这段话说明,人们头脑中的鬼神观念:()A.是头脑中主观自生的B.来自人的思维活动C.人脑对鬼神的反映D.归根到底来自客观物质世界13、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A.实践性B.运动性C.物质性D.客观性14、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A.各种物质实体的总和B.多样性的物质统一C.物质和精神的统一D.主体和客体的统一15、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A.形而上学B.唯心主义C.相对主义D.庸俗唯物主义16、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A.形而上学B.唯心主义C.相对主义D.庸俗唯物主义17、“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诗句包含的哲理是:()A.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有限性是统一的B.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是统一的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是统一的D.运动和静止是统一的18、“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B.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C.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D.旧唯物主义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19、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20、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指的是:()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3—A.运动B.实践C.精神生产D.物质生产21、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A.人们适应外部环境的本能活动B.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的精神活动C.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一切自觉活动D.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22、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A.生产实践B.处理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实践C.科学实验D.艺术创作活动23、“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腊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已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这句话突出地说明了实践具有:()A.客观物质性B.自觉能动性C.社会历史性D.直接现实性24、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A.坚持人的主体地位B.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C.坚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去认识世界D.坚持从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25、认为“任何一个事物都和物质世界的其它事物处于普遍联系之中”,这是:()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B.唯心主义诡辩论的错误观点C.形而上学的观点D.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26、唯物辩证法理论体系的实质和核心指的是:()A.对立统一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物质与意识关系的原理27、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C.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D.矛盾的对抗性和非对抗性28、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A.事物数量的增加B.事物的一切变化C.事物的绝对运动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29、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志在于看新事物:()A.是不是得到大多数人的承认B.是不是有新形式和新特点C.是不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D.是不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30、对“失败是成功之母”的理解,正确的是:()A.失败之后一定会成功B.成功之前必然会经历失败C.要从失败走向成功需要一定的条件D.失败与成功是一致的31、人们常说要注意发挥“后发优势”,这里的“后发”与“优势”的关系是: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3—()A.后发是绝对的优势B.后发都能成为优势C.在一定条件下后发才能成为优势D.后发只能是劣势32、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是:()A.由低级向高级转化B.向任何一个方向转化C.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转化D.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33、下列有关矛盾的观点中,错误的观点是:()A.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C.矛盾斗争性的作用是造成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的唯一原因D.不同学派、不同学术观点之争是推动科学认识发展的重要动力34、事物发展的动力是:()A.矛盾的同一性B.矛盾的斗争性C.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35、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行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方针的理论依据是:()A.内因外因辩证关系原理B.主次矛盾相互转化的原理C.质量互变原理D.辩证否定的原理36、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指导下,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这体现了:()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统一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C.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37、黑格尔曾说:“一个志在有大成就的人,他必须如歌德所说,知道限制自己。反之,什么事都想做的人,其实什么事都不能做,而终归于失败。”这段话是要告诉我们:()A.要学会分清事物矛盾的性质B.要不畏困难勤奋努力C.要学会解决不同矛盾用不同的方法D.要抓主要矛盾不要平均使用力量38、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处理矛盾时要:()A.坚持均衡论和重点论的统一B.坚持均衡论和一点论的统一C.坚持重点论和两点论的统一D.坚持发展观点看问题39、条件对事物发展:()A.起决定作用B.不起任何作用C.起促进或延缓作用D.有时起作用有时不起作用40、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看:()A.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B.事物的变化是否有内在根据C.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D.事物是否发生了属性的变化41、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或“不及”,这在哲学上属于:()A.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B.确定事物的质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3—C.认识事物的量D.把握事物的度4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所包含的哲理是:()A.量变是质变的必然前提和准备B.事物都是联系的C.事物是质和量的统一D.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43、“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是要说明的是:()A.内因和外因的关系B.量变和质变的关系C.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D.肯定和否定的关系44、在总量没有增减的条件下,事物结构变化也会引起质变是:()A.形而上学观点B.诡辩论观点C.唯心主义观点D.唯物辩证法观点45、资本主义社会从自由竞争到垄断阶段的变化是:()A.根本性的质变B.单纯的量变C.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D.质变过程中的量的扩张46、唯物辩证法的否定方面指的是:()A,事物中居主导地位的方面B.事物中促进其灭亡的方面C.事物中代表旧的方面D.事物中决定其性质的方面47、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A.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结合B.完全抛弃C.纯粹的否定D.既克服又保留48、决定事物性质的是:()A.主要矛盾B.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C.非主要矛盾D.主要矛盾的非主要方面49、下列各项表述中,属于因果关系的有:()A.千里之堤,毁于蚁穴B.神龟虽寿,犹有竟时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D.孟冬十月,北风徘徊50、黑格尔说:“割下来的手只是名义上的手”,是要说明()A.可能离不开现实B.部分离不开整体C.结果离不开原因D.现实离不开本质51、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说明了:()A.规律是客观的B.规律是可知的C.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D.人在规律面前是无所作为的52、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区别在于:()A.自然规律的客观的,社会规律是主观的B.自然规律自发地盲目地起作用,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有意识地活动来实现的C.自然规律没有阶级性,社会规律有阶级性D.自然规律可以认识,社会规律是难以捉摸的53、“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这句话更好地说明了:()A.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B.意识决定物质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3—C.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D.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54、承认人的观念、情绪等对人体生理活动有重要影响,这是()A.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B.唯意志论的观点C.机械论的观点D.唯心主义的观点55、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B.意识不受客体影响C.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56、中国有句俗话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句话说明:()A.意识具有主观性B.意识是人随意创造的C.意识不受认识对象的制约D.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主观的57、“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观点的错误在于:()A.夸大了意识的能动性B.夸大了运动的绝对性C.夸大了真理的相对性D.夸大了矛盾的特殊性58、物质和意识关系是:()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不反作用于物质B.物质决定意识,物质对意识有能动作用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也决定物质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59、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最重要的前提是:()A.充分调动个人的积极性B.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的作用C.对保守思想的彻底克服D.正确认识和尊重客观规律二、多项选选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1、二元论的错误在于:()A.把物质和精神绝对地对立起来B.把物质与运动对立起来C.把运动与静止对立起来D.否认世界的统一性2、意识的本质是:()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B.意识是社会的产物C.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D.意识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3、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表现在:()A.实践是社会历史的主体B.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C.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D.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4、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普遍联系B.实践C.物质第一性D.永恒发展5、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指的是:()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3—A.世界是否联系和发展的问题B.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C.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D.是否承认思维与存在的问题6、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A.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得到发展B.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C.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D.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7、矛盾斗争性的作用表现在:()A.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为矛盾转化创造条件B.促成旧的矛盾统一体的破裂和新的矛盾统一体的产生C.使对立的双方相互联结形成矛盾统一体D.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8、下列观点中,哪些是唯物主义都具有的观点:()A.物质决定意识B.世界是可知的C.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D.意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9、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在于:()A.社会发展规律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反而决定人们的意志和愿望B.任何个人的意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都等于零C.社会发展规律存在于人们的自觉活动之外D.个人的意志只能加速或延缓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而不能改变社会发展的总趋势10、尽管历史上罗马教庭把哥白尼的“日心说”当作“异端邪说”加以打击,毁掉哥白尼的书,烧死布鲁诺,监禁伽里略,但这既不能改变地球绕太阳运转的规律,也不能阻止人们接受“日心说”。这些事实说明了()A.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人们可以随心所欲地支配规律C.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D.真理终究会战胜谬误11.矛盾力量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A.在复杂的矛盾体系中有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B.在复杂的矛盾体系中有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C.在一个具体矛盾中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D.在复杂的矛盾体系中有基本矛盾和非基本矛盾12、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这是因为:()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B.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C.历史发展方向是由人的思想和行动决定的D.社会规律存在和实现于实践活动之中1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伟大变革,因为它:()A.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B.实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C.使哲学发展到了顶峰D.正确地解决了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14、下列说法中,正确体现意识能动性的有:()A.胸有成竹,料事如神B.纸上谈兵,画饼充饥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3—C.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D.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15、下列各项属于新事物优越于旧事物的原因的有:()A.新事物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B.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所没有的新形式C.新事物具有新的结构和功能适应已经变化的环境和条件D.新事物保留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并增添了旧事物不能容纳的新内容16、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表现在:()A.是否承认矛盾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C.是否承认世界上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D.是否承认世界上的事物是运动发展的17、“量体裁衣”、“对症下药”所包含的哲理是:()A.任何事物都存在着矛盾B.切忌“一刀切”C.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来处理D.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18、辩证否定观认为:()A.辩证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B.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C.辩证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D.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19、下列见解中,能引导人们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有:()A.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创造有利条件B.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C.从现实条件出发,尊重客观规律D.量体裁衣,对症下药20、判断一个事物是否是新事物的错误观点是:()A.根据它时间上出现的先后B.根据它的力量是否强大C.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D.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21、下列各项正确反映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的有:()A.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C.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并为新的量变开拓道路D.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过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22、下列选项中,体现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道理的有:()A.九层之台,起于垒土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C.长堤溃蚁穴,君子慎其微D.水滴石穿,绳锯木断23、下列表述,能体现重视矛盾特殊性的有:()A.量体裁衣,对症下药B.欲擒故纵,声东击西C.因时制宜,因地制宜D.乐极生悲,物极必反24、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这是因为:()A.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联系的内容和发展的动力B.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C.建立在对立统一规律基础之上的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D.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和斗争的焦点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3—三、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世界统一于存在。2、错误的意识对物质没有能动作用。3、否定就是新事物完全抛弃旧事物,新旧事物之间“一刀两断”。四、判断题:(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的打“×”)1、世界观就是哲学。2、唯物主义认识论都是可知论,唯心主义认识论都是不可知论。3、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4、错误的思想也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5、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6、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7、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8、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9、假象不表现事物的本质。10、社会规律形成于人的自觉活动中,因而社会规律不具有客观性。11、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12、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五、简答和材料题:(简要回答问题,或阅读材料,分析并简要回答问题)1、为什么说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2、什么是重点论?什么是两点论?二者是什么关系?举例说明其方法论意义。3、为什么要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社会生活的实践性表现在哪些方面?4、由于人类生产和生活大量排放CO2等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冰川溶化,海平面上升,有的国家面临完全被淹没的危险。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以抑制全球气候变暖是世界各国应尽的责任。中国古人说过:“钉子缺,蹄铁卸;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请阐述联系的普遍性及其方法论意义。5、荀子在《劝学篇》中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常言道:“滴水石穿”;“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试阐述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及方法论意义。6、大跃进时期,人们提出过许多口号:“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胆量等于产量。”“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结果大跃进成了大衰退。永动机的设想很好,但却始终没有人将它做出来。根据以上材料试说明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以及怎样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7、试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23—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认识论是研究:()A.世界是什么的学说B.世界是怎样的学说C.人的心理活动的理论D.人的认识的哲学理论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A.唯物论的观点B.实践的观点C.辩证法的观点D.认识是一个过程的观点3、第一次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的是:()A.费尔巴哈哲学B.黑格尔哲学C.马克思主义哲学D.康德哲学4、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A.能动的反映论B.直观的反映论C.经验论D.先验论5、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达了认识客体涵义的是:()A.客体是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B.客体是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C.客体是外部自然界D.客体是客观存在的事物6、“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句话最好地说明:()A.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B.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C.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D.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7、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A.人类需要和欲望的不断增长B.人类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C.人类认识器官的逐渐发达D.人类道德水平的不断提高8、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表明:()A.只有直接经验来自实践B.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正确认识C.一切认识都要直接参加实践活动才能获得D.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9、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是:()A.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B.直观与反思的关系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23—C.实践与反映的关系D.认识的“源”与“流”的关系10、“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对立,属于:()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B.唯物论和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C.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对立D.辩证唯物论与旧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11、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在于:()A.是否承认人有认识能力B.是否承认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C.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D.是否承认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12、下列命题中属于唯物主义反映论观点的是:()A.自然科学是人的主观智慧所构造出来的知识体系B.认识是不朽的灵魂对“理念世界的回忆”C.一切知识都是来自对客观世界的感觉D.圣人是生而知之的13、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这是:()A.只有辩证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B.唯心主义的错误观点C.一切唯物主义都承认的观点D.形而上学的观点14、认识的本质是:()A.主体对各种认识要素的建构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C.主体对客体本质的内省D.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15、反映的能动性的基本标志是:()A.目的性B.计划性C.创造性D.摹写性16、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根本区别在于:()A.感性认识是包含错误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正确的认识B.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C.感性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抽象思维D.感性认识产生于日常生活,理性认识产生于科学实验17、坚持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A.可知论B.唯物论C.辩证法D.唯心论18、坚持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这体现了:()A.认识论中的唯物论B.认识论中的辩证法C.认识论中的唯理论D.认识论中的经验论19、对同一句格言,年轻人所理解的意义,总没有饱经风霜的老年人所理解得广泛和深刻。这一哲学观点在认识论上说明了:()A.理性认识包含感性认识B.理性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C.老年人的认识在一切方面都超过青年人的认识D.感性认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一定能上升为理性认识20、过分强调理性认识的可靠性和作用,否认感性认识的重要性的观点,在哲学上属于:()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23—A.可知论B.不可知论C.唯理论D.经验论21、过分强调感性认识的可靠性和作用,否认理性认识的重要性的观点,在哲学上属于:()A.唯理论B.经验论C.唯物主义D.唯心主义22、有些人在工作中单纯凭自己的经验办事,轻视理论的指导作用。他们在认识论上犯了:()A.类似唯心主义的先验论B.类似唯理论的错误C.类似客观主义的错误D.类似经验论的错误23、霍尔巴赫认为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都起源于感觉,各种理智机能都是感觉机能派生出来的。他说:“只有物质才能对我们的感官起作用,没有感官就不可能有任何东西被我们所认识”。“经验要求人们活动,理性要求人们思考”。“认真思考过的经验则把我们引向理性,而理性是不能欺骗我们的。……理性使我们认识事物的真正本性,推知我们期待它们发生的结果。”撇开他的机械主义的缺陷,就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而言,其观点是:()A.唯物主义经验论B.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C.唯物主义唯理论D.唯心主义经验论24、人们常常不是先掌握了全部的事实材料再进行逻辑推理,得出正确结论,而是凭借少量的事实的启发,通过创造性联想,运用大胆的想象和“幻想”,实现对这些复杂事物的本质、结构或规律的认识。这种观点是:()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C.唯心主义的观点D.唯心主义唯理论的观点25、“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这一命题:()A.强调了认识对实践的决定作用B.夸大了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C.强调了认识对实践的能动作用D.低估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26、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指:()A.感觉——知觉——表象B.概念——判断——推理C.实践——认识——实践D.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27、“认识开始于感觉”,这是:()A.唯物主义的观点B.唯心主义的观点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承认的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28、判断对某一事物的认识是否完成的标志是:()A.占有的感性材料是否十分丰富而又真实B.感性认识是否已经上升到理性认识C.对该事物的认识是否经过多次反复D.对该事物的理论认识是否运用于实践,并取得预期效果29、概念、判断、推理是:()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23—A.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B.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C.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D.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30、真理是:()A.被大多数人普遍认同的意见B.客观事物及其规律C.人们有用的观点或理论D.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31、关于真理,正确的说法是:()A.真理即客观事物本身B.有用就是真理C.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D.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两种不同的真理32、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A.一元性B.多元性C.实用性D.相对性33、真理的绝对性是指:()A.真理不能继续发展B.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C.真理的运用不受条件限制D.真理不需要检验34、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真理的本性是:()A.主观的形式客观的内容B.客观的形式主观的内容C.主观同客观相符合D.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35、“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这是:()A.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论B.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论C.客观真理论D.形而上学真理论36、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A.真理具有客观性B.真理具有绝对性C.真理具有相对性D.真理具有片面性37、真理的相对性应理解为:()A.真理的内容没有确定性B.真理和谬误之间没有固定的界限C.没有确定的检验真理的标准D.真理是主观对客观事物近似正确的反映38、牛顿力学是科学史上的重要成果,直到今天仍然在指导人们的实践。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牛顿力学不能解释的新的科学事实,于是诞生了如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等这样的新的科学理论。这些科学发展事实说明了:()A.科学真理具有相对性B.科学真理是绝对的C.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D.科学真理是人类永远无法认识的39、“当一个杰出的老科学家说什么是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对的;但当他说什么是不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错的。”这一名言的哲学意蕴是:()A.在科学研究中,经验是不可靠的B.事物的可能性是因人而异的C.世界上一切事物只有可能性,没有不可能性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23—D.每代人所获得的真理性认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40、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A.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B.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D.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别41、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A.逻辑证明B.客观事物C.科学理论D.社会实践42、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A.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决定的B.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C.实践的具体性和历史性决定的D.实践的有条件性和相对性决定的43、逻辑证明是:()A.实践标准的一个重要补充B.实践标准以外的又一个检验标准C.先于实践标准的检验真理的标准D.优于实践标准的检验真理的标准44、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A.两种性质不同的真理B.两种各自独立的真理C.真理的两个不同阶段D.客观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45、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这表明真理具有:()A.相对性B.阶级性C.主观性D.绝对性46、在下列成对的理论中,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立的是:()A.能动反映论与机械反映论的对立B.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D.唯理论与经验论的对立47、“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式和领导方法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中的哪一个原理一致:()A.从认识到实践,从实践到认识B.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C.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D.从实践回到理性认识48、在真理观上坚持辩证法,就必须承认:()A.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B.真理既是感性的,又是理性的C.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D.真理既是正确的,又包含错误因素49、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这个标准:()A.是绝对确定的B.是不确定的C.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D.既是历史的又是逻辑的50、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之所以具有不确定性是因为:()A.任何实践都是有人的主观因素参与其中的活动B.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社会实践总要受历史条件的限制C.任何实践都是客观物质活动D.有些认识任何实践都无法检验的51、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这句话表明:()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23—A.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D.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52、关于价值,正确的说法有:()A.价值是主体的需要和利益B.价值是客体的某种属性或性能C.价值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意义关系D.价值是指是否值钱53、药物对于健康人并没有直接的价值,而对于病人则具有直接的价值,这突出地说明了价值具有的:()A.客观性B.主体性C.社会历史性D.多维性54、马克思说过:“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造成的。”这说明:()A.人的认识能力和差别主要来源于后天的实践B.人的差别主要取决于后天的主观努力程度C.人的地位是由其出身决定的D.人与人之间不存在先天差异二、多项选选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1、实践的中介系统包括:()A.作为人的肢体延长、体能放大的工具系统B.作为人的感官和大脑延伸、智力放大的工具系统C.进入主体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各种物质系统D.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2、认识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包括:()A.实践关系B.认识关系C.价值关系D.主从关系3、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包括以下环节:()A.确定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B.通过一定的实践手段把实践方案变成实际的实践活动C.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D.通过改造主观世界而支配客观世界的运行4、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A.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B.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C.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D.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5、下列观点中包含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原理的是:()A.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B.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C.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D.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6、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主要表现在:()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23—A.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B.实践不断为人们提供新的经验材料C.实践不断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D.实践不断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7、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表现在:()A.是否承认认识是主观对客观世界的反映B.是否承认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C.是否承认世界是可知的D.是否承认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8、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能动的反映具有如下特点:()A.摹写性B.创造性C.直观性D.被动性9、反映的能动性具体表现在:()A.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能够进一步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B.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现在,而且能够追溯过去和预测未来C.不仅能够反映现实中的事物,而且能够塑造出现实中不存在的事物D.不仅能够反映世界,而且能够创造世界10、下列选项中属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区别的有:()A.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B.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各个方面,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整体C.感性认识包含着错误认识成份,理性认识是正确的认识D.感性认识具有直接性和形象性,理性认识具有间接性和抽象性11、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关系的有:()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C.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真实可靠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12.“单凭观察所得的经验,是决不能充分证明必然性的。这是如此正确,以至于不能从太阳总是在早晨升起来判断它明天会再升起。”这段话的含义是:()A.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B.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C.事物的必然性与感性经验毫无关系D.归纳方法具有不完满性*13、为什么理性认识需要回到实践中去,这是因为:()A.实践需要理论指导B.理论可以改变事物发展的总趋势C.理论只有回到实践中才能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D.理性认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14.人们对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A.人们的认识受客观事物发展过程的限制B.人们的认识受主体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的限制C.人们的认识受到科学技术水平和认识工具的限制D.人们一次性的认识往往是错误的认识15、科学家对1994年夏发生的彗星撞击木星的天文现象进行了准确的预报和大量的观察研究,这一事实表明:()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23—A.世界是可以认识的B.人类已能预测一切自然现象C.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正在不断深化D.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是无止境的16、解放后,我们按照李四光的学说勘探石油,在所谓“贫油”的中国发现了丰富的石油储藏。而在人口问题上,马寅初的理论而长期未予重视,致使人口增长过快,给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带来很大困难,这说明:()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B.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C.科学理论是检验真理的标准D.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才能使人们的行动少走弯路17、十六世纪,伽利略通过试验,证明亚里士多德关于两个不同重量的物体同时下落时,重物先落地,物体下落的速度与物体重量成正比的学说是错误的,说明:()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D.相对真理中包含着错误18、“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一论断的哲学思想是:()A.理论的作用可以通过实践表现出来B.理论不能代替实践C.理论本身就是物质的力量D.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19、下列属于中国传统哲学中唯心主义知行观的有:()A.生而知之(孔子)B.不虑而知(孟子)C.不行而知(老子)D.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20、在实际工作中应坚持“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这一思想方法表明:()A.一切要从实际出发B.一切结论应产生于调查研究之后C.上级指示和决议可以执行,也可以不执行D.书本知识对实际工作是不重要的21、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的客观性是指:()A.真理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存在B.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C.真理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规律D.真理的检验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22、真理具有相对性,真理的相对性是指:()A.真理中都包含着错误成分,需要修正B.真理是对事物某些方面的正确反映,需要扩展C.真理是抽象的,需要与实践相结合D.真理是对事物一定程度近似正确的反映,需要深化23、同一棵大树,在木匠的眼中是木材,画家看到的是色彩和色调,植物学家看到的是它的形态特征,这是由于:()A.人的感觉受理性指导B.人的认识具有能动性C.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D.已有的认识影响感觉活动24、价值具有客观性,表现在:()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23—A.人的需要是客观的B.用来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具有客观性C.价值是客体本身所具有的D.满足人的需要的过程和结果是客观的三、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2、人类不能穷尽对世界的认识,因此世界是不可以完全被认识的。3、“真理没有阶级性”的含义是人们对真理的认识与阶级立场无关。四、判断题:(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的打“×”)1、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2、所有唯物主义在认识论中都坚持反映论原则。3、实践高于理论是因为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4、实践出真知,一个人要获得任何科学知识,都必须经过亲身实践。5、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6、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由于不同的人、不同的阶级各有不同的实践标准。7、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非确定性的统一。8、哲学上的价值概念是关于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范畴。9、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10、唯心主义认识论都是不可知论。11、感性材料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自发地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1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两个不同的真理。五、简答和材料题:(简要回答问题,或阅读材料,分析并简要回答问题)1、试阐述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2、试说明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具有确定性与不确定性。3、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实践标准对于我国深化改革有何现实意义。4、下列是一组关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关系问题的材料。材料1:笛卡尔:关于观念,“我觉得有一些是我天赋的,有一些是从外面来的,有一些是我自己制造出来的。”在无数场合中,“我都发现外部感官的判断有错误”,“内部感官也是这样的”。他认为知识的可靠来源是理性,包括理性直观和演绎推理;“所有其他途径都应该看作错误的和有危险的而加以拒绝。”只有清楚明了的“天赋观念”以及以它为基础的演绎推理的知识才是可靠的。——摘自:《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斯宾诺莎认为,知识有三种:意见,由传闻和泛泛经验而来;理性知识,由共同概念推理而来;直观知识,由理性直接认识事物本质得来。他说:“第一种知识是错误的原因,第二和第三种知识必须是真知识”,“真理观必定符合它的对象”。——摘自:《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和斯宾诺莎《伦理学》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23—材料2:洛克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本来如同一张白纸或一块白板,任何观念都来自经验。“我们的全部知识是建立在经验上面的;知识归根到底都是来源于经验的”。他认为,理智通过综合、比较、抽象而形成的复杂观念不反映事物的“实在本质”,只是“名义本质”和“一些标记”。——摘自:《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感觉不仅构造知识,而且也构成物体。感官固然有错误,但“我们如果要努力以理性来改正这些,则我们会不知不觉陷入离奇的悖论、难关和矛盾中”。他认为人心有抽象作用是一切知识部门造成无数困难和错误的主观原因。——摘自:贝克莱《人类知识原理》材料3:毛泽东说:“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哲学上的‘唯理论’和‘经验论’都不懂得认识的历史性或辩证性,虽然各有片面的真理,但在认识论的全体上则都是错误的。”——摘自:毛泽东《实践论》请回答:(1)材料1中笛卡尔和斯宾诺莎的哲学观点有什么共同点和区别点?(2)材料2中洛克和贝克莱的哲学观点有什么共同点和区别点?(3)材料3中毛泽东是怎样评价了哲学史上“唯理论”和“经验论”的?5、关于人的认识能力问题,科学家、哲学家们作出过不同的回答。现将有关材料摘录如下:材料1:赫尔姆霍茨认为,蚂蚁能看见紫外线而人却看不见,可见人的感官和局限性构成人的认识的限制。材料2:休漠主义者说,人们的全部知识都以感官所给予的材料为基础,可是我们怎么知道这些感觉材料是人的感官所感知的事物的正确反映,而不仅仅是一些感官印象呢?材料3:费尔巴哈认为,客观世界绝不会隐藏起来,事物及其属性可以为人们所认识,就如同空气通文口、鼻和毛孔钻进我们的体内一样。人恰恰具有使他从世界的完整性、整体方面来感知世界所必须的足够的感官。请回答:(1)比较材料1、2和3,分别指出其中的哲学倾向。(2)分析材料1,指出赫尔姆霍茨的错误所在。(3)对材料2中提出的质疑应如何回答?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33—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B.社会规律和主观意识的关系问题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2、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A.生产方式B.地理条件C.先进的社会意识D.人口因素3、生产方式指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方式,包括:()A.劳动者和劳动工具两个方面B.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两个方面C.生产关系和生产资料两个方面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4、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通过:()A.对人的心理素质的影响得以实现B.对人的生理结构的影响得以实现C.对民族气质的影响得以实现D.对生产过程的影响得以实现5、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A.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B.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C.制约和影响社会发展D.决定国家的贫富强弱6、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A.社会生产B.自然环境的物质基础C.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人D.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7、一切社会意识所共有的本质特征在于:()A.它们具有阶级性B.它们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C.它们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D.一视同仁地为一切经济基础服务8、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在:()A.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B.具有历史的继承性C.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D.社会意识各形式之间相互影响9、大众心理影响经济走势,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观点是:()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决定作用B.社会心理可以左右社会发展方向C.只有正确的社会意识才能影响社会发展D.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10.列宁说:“意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而与之作斗争,是革命家。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33—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而过着默默无言、浑浑噩噩、忍气吞声的奴隶生活的奴隶,是十足的奴隶。对奴隶生活的各种好处津津乐道并对和善的好主人感激不尽以至垂涎欲滴的奴隶是奴才,无耻之徒。”这三种奴隶的思想意识之所有有如此巨大的差异,是由于:()A.社会意识并不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B.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C.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历史继承性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11、先进的社会意识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原因是:()A.先进的社会意识不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限制B.先进的社会意识在阶级社会里是超阶级的C.先进的社会意识有相对独立性D.先进的社会意识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12、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A.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B.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C.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D.人与劳动产品之间的关系13、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A.劳动工具的状况B.劳动者的素质C.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D.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14、劳动资料作为物的要素,是“死的劳动”。“自然界没有制造出任何机器,没有制造出机车、铁路、电报、走锭精纺机等等。它们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是变成了人类意志驾驭自然的器官或人类在自然界活动的器官的自然物质。它们是人类的手创造出来的人类头脑的器官;是物化的知识力量。”这些话是要说明:()A.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B.劳动资料是不重要的C.劳动者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D.人工自然(如机车、铁路等)是人的意志的产物15、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A.劳动者B.劳动对象C.科学技术D.管理方式16、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A.生产关系B.血缘关系C.政治关系D.思想关系17、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A.人与自然的关系B.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C.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D.分工协作关系18、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生产资料所有制B.产品的分配和交换C.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D.管理者和生产者的不同地位19、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A.产品的分配形式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33—C.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D.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性质20、生产力发展的社会条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是:()A.政治法律制度B.生产关系C.历史文化传统D.伦理道德规范21、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A.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C.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2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说明实行这种制度遵循了:()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C.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D.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制度状况的规律23、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A.生产力B.该社会的各种生产关系C.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D.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24、上层建筑是指:()A.社会的经济制度B.科学技术C.社会生产关系D.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和设施25、上层建筑的核心是:()A.社会意识形态B.政治法律思想C.国家政权D.政体26、下列各组社会意识形式中,完全不属于意识形态的有:()A.道德、逻辑学、政治思想B.法律思想、文学、逻辑学C.哲学、艺术、宗教D.自然科学、逻辑学、语言学27、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是否起促进作用,取决于:()A.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B.社会意识形态的性质C.它是否能有效地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D.它所维护的经济基础是否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28、资本主义政体的现状说明:()A.政体和国体是没有联系的B.有何种国体就有何种政体C.有何种政体就有何种国体D.政体和国体既有联系又有区别29、社会形态是:()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C.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D.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30、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33—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欧洲许多国家按顺序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历程。中国大部分地区由封建社会未经资本主义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而西藏、云南等部分小数民族地区却直接由奴隶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这些情况说明了:()A.社会历史发展道路的统一性B.社会历史发展道路的多样性C.社会历史发展道路的曲折性D.社会历史发展道路的决定性31、阶级在实质上是一个:()A.思想范畴B.经济范畴C.政治范畴D.文化范畴32、划分阶级的主要标志是各种社会集团:()A.在国家政权中的不同地位B.在劳动组织中的不同作用C.取得劳动产品的不同方式D.对生产资料的不同关系33、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A.社会基本矛盾B.阶级斗争C.社会改革D.科学技术34、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表现在:()A.生产力的发展B.生产关系的变革C.社会形态的更替D.科技的进步35、社会革命根源于:()A.人口太多B.少数英雄人物组织暴动C.先进思想和革命理论的传播D.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36、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A.改变社会主义制度B.完善社会主义制度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D.实现社会公平37、“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这一论断的含义是:()A.科学技术是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B.科学技术是历史变革中的唯一决定性力量C.滥用科技革命的成果会对人类造成“危险”D.科学技术是一切社会变革中的自主性力量38、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这是:()A.唯心主义的观点B.折中主义的观点C.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D.历史循环论的观点39、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B.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D.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40、梁启超说:“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胡适说:英雄人物“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这些观点是:()A.群众史观B.英雄史观C.杰出人物有重大历史作用的观点D.机械论观点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33—41、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是:()A.制造和使用工具B.具有宗教信仰C.具有语言文字D.具有思想意识42、“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这句话表明:()A.人是研究社会历史的出发点B.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C.历史发展的方向是人自己决定的D.人的自我保存和发展是历史的原动力4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根本原因在于人民群众:()A.占人口大多数B.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C.具有先进思想D.掌握历史发展规律44、制约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性条件是:()A.经济条件B.法律制度C.传统观念D.文化水平45、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A.普通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B.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C.思想动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D.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46、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是:()A.客观的物质世界B.脑力劳动者的集体智慧C.思想家们的创造性思维D.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47、历史发展是“合力”作用的结果,这就是说:()A.历史发展无规律可循B.历史发展是无法认识的C.历史发展的因素是复杂的D.社会中的每个人的意志和作用都是“合力”的一部分48、人的本质决定于它的:()A.生物性B.社会性C.阶级性D.历史性49、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A.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内在统一B.所有人共同属性的概括C.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D.理性的外化50、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表现为:()A.加速或延缓历史发展进程B.改变历史发展的规律C.决定历史时代的根本特点D.决定历史发展的方向51、在个人及其意志对社会发展的作用问题上,历史唯物主义认为:()A.任何人对社会发展的总结果都起着作用,因而都包含在这个总结果中B.任何人的意志都必然是合乎社会发展规律的意志C.任何人都不能对社会发展的进程产生影响D.任何人的意志都只能受社会发展规律的支配而不能有自由52、马克思曾写到:“某一个地方创造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33—出来的生产力,特别是发明,在往后的发展中是否会失传,取决于交往扩展的情况。当交往只限于毗邻地区的时候,每一种发明在每一个地区都必须重新开始。”这句话是要着重说明:()A.社会交往促进社会关系的变革B.社会交往促进人自身的发展C.社会交往是科技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D.社会交往的基础是社会生产活动53、20世纪50年代,北大荒人烟稀少、一片荒凉。由于人口剧增,生产力水平低下,吃饭问题成为中国面临的首要问题,于是人们不得不靠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垦,北大荒成了全国闻名的“北大仓”。然而由于过度开垦已经造成了许多生态问题。现在,黑龙江垦区全面停止开荒,退耕还“荒”。这说明:()A.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以恢复原始生态为归宿B.人们改造自然的一切行为都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C.人在自然界面前总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D.人们应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二、多项选选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1、唯心史观的局限性表现在:()A.至多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没有看到精神因素背后起决定作用的物质因素及其规律的作用B.至多是考察了杰出人物、领袖人物或其他重要历史人物在历史变迁中的作用,而没能客观地说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及其意义C.看到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没有看其消极的影响D.看到了创造物质财富的重要意义,而没有看到创造精神财富的积极意义2、社会存在包括:()A.生产关系B.地理环境C.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D.人口因素3、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因为:()A.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B.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的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全部社会生活C.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D.社会存在的发展不会受到社会意识的作用4、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A.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B.对社会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C.都不能脱离社会生产而发生作用D.都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5、正确地理解地理环境同人类社会关系原理的意义,要求我们:()A.合理地开发自然资源,减少资源浪费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33—B.不要破坏生态平衡,要保护人和自然的协调关系C.尽快地开发自然资源,以促进生产发展D.要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减少环境污染6、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A.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B.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C.社会意识各形式具有历史的继承性D.社会意识各形式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7、18世纪,经济上落后的法国在哲学上和政治思想领域方面取得的成就,超过了当时经济上先进的英国,这表明:()A.社会意识的发展不依赖社会经济B.社会存在并不决定社会意识C.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D.社会意识和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对应的8、马克思说:“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这段话说明:()A.生产力的发展是促使社会形态更替的最终原因B.一种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需要客观的物质条件的成熟C.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当它还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时,是不会灭亡的D.社会形态总是具体的、历史的9、在下列社会现象中,属于上层建筑的有:()A.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B.政治法律制度C.国家政权D.社会意识形态10、下列事物或现象中属于意识形态的有:()A.费尔巴哈的哲学著作《基督教的本质》B.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C.邓小平法律思想D.达芬奇艺术思想11、关于国家,正确的说法有:()A.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B.国家的实质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C.国家是一种具有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职能的有组织的力量D.国家会随着与社会的完全统一而消亡12、关于政治统治与社会职能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A.政治统治与社会管理职能是完全独立的B.政治统治是以执行社会职能为基础C.当国家管理社会生活时并没有失去其阶级统治的性质D.国家成为政治统治工具时实际已经在起着管理社会生活的作用13、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能动作用表现在:()A.它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B.它要排除自己经济基础的对立物C.它要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D.它决定自己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33—14、从社会发展的主体选择性的角度看,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其原因在于:()A.社会主义符合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B.在历史进程中没有多种道路可供人们选择C.中国人民在国际交往中受到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启示D.中国共产党对历史必然性及本国国情的正确把握15、马克思指出:“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这表明:()A.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B.社会发展过程与自然界演变过程一样都是自发的C.人的自觉选择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D.人类总体历史进程是不可超越的16、构成社会发展动力系统因素的有:()A.阶级斗争B.科学技术C.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D.社会基本矛盾17、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是:()A.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B.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C.阶级社会新旧社会制度更替的杠杆D.被统治阶级迫使统治阶级作出某些让步的手段18、恩格斯提出的无产阶级斗争的基本形式有:()A.理论斗争B.自觉斗争C.经济斗争D.政治斗争19、关于社会改革,正确的说法有:()A.改革是同一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过程B.改革是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和完善自己建立的社会制度而采取的革新举措C.改革只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存在D.改革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重要手段20、关于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的区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前者是社会发展中质的飞跃,后者是社会发展中的量变或部分质变B.前者的根源是阶段斗争,后者的根源是社会基本矛盾C.前者是革命阶级发动的,后者是统治阶级组织和领导的D.前者破坏生产力的发展,后者促进生产力的发展21、下列有关历史创造者的观点中,属于唯物史观的有:()A.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是一致的B.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C.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D.人们总是在既定条件下创造历史22、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其内涵有:()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33—A.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B.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C.人的本质是自由D.人的本质形成于人的各种社会关系中2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具体表现在:()A.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B.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C.人民群众的各种活动都能推动社会进步D.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三、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演奏第一提琴”。2、科学技术发展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3、历史发展的总的合力是人民群众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不包含个人意志。四、判断题:(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的打“×”)1、在阶级社会中,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2、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3、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4、社会意识都属于思想上层建筑。5、生产力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6、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7、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8、国家的实质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9、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10、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11、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12、人类历史是杰出人物创造的。五、简答和材料题:(简要回答问题,或阅读材料,分析并简要回答问题)1、简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以及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2、试述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及其现实意义。3、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联系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阐明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4、以下是有关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的材料。材料1:在经济发达的国家,20世纪以来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靠科学技术进步因素的比重,在本世纪初仅占5%-20%;到50-60年代上升为50%左右,到80年代则高达60%-80%,有些生产部门如电子工业则高达90%以上。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过程机械化、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比例,在机械化初级阶段是9:1,在中等机械化阶段是6:4,在自动化条件下是1:9。——摘自1994年12月24日《文汇报》材料2:科学技术特别是科技革命是“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33—。近代分工、蒸汽机和机器的应用,是“18世纪中叶起工业用来摇撼旧世界基础的三个伟大的杠杆”。但是,科学技术的滥用也给人类带来了灾难,“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益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益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的卑劣行为的奴隶”。试根据以上材料说明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及其社会作用的两重性。5、资本主义是在欧洲而并非在封建制度高度发展完善的中国等东方国家首先取得胜利,社会主义首先是在俄国、中国等而并非在欧美等较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取得成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于1640年,但在战胜封建制度后的1660年却出现了旧王朝复辟。试根据以上材料阐明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及其根源。6、如何理解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43—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人类社会发展至今有两种基本经济形态:()A.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B.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C.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D.自然经济和产品经济2、商品是:()A.一切物品B.一切有用的物品C.用于满足人们需要的劳动产品D.用来交换的有用的劳动产品3、商品的二因素是:()A.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B.使用价值和价值C.价值和交换价值D.价值和价格4、一定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由:()A.使用价值构成B.交换价值构成C.价值构成D.货币构成5、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的量的比例相交换,其原因在于它们:()A.有不同的使用价值B.可以满足人们不同的需要C.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D.都凝结了一般人类劳动6、商品价值在本质上体现了:()A.一般人类劳动B.抽象劳动C.具体劳动D.生产者之间的一定的社会关系7、形成商品使用价值的是生产商品的:()A.劳动B.时间C.具体劳动D.抽象劳动8、形成商品价值实体的是生产商品的:()A.劳动B.时间C.具体劳动D.抽象劳动9、形成商品价值的抽象劳动是:()A.脑力劳动B.各种形式不同的劳动C.体力劳动D.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10、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是:()A.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价值B.没有价值的东西就不会有使用价值C.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也有价值D.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一定有价值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43—11、马克思指出:“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这段话说明:()A.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B.价值的存在与物的有用性互为前提C.只要物是有用的,它就有价值D.物越是有用就越有价值12、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这句话表明:()A.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有价值B.商品不可能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C.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D.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13、商品的二因素是由:()A.劳动生产率决定的B.劳动时间的二重性决定的C.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D.劳动的复杂程度决定的14、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A、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C.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15、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A.两种劳动B.两次劳动C.两个过程的劳动D.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16、生产商品的劳动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A.创造新价值B.创造剩余价值C.创造必然价值D.创造使用价值17、商品价值量取决于:()A.货币量B.使用价值的量C.商品的有用程度D.生产商品的劳动量18、商品价值量是由:()A.商品的供求状况决定的B.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C.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D.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19、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时间是:()A.必要劳动时间B.剩余劳动时间C.个别劳动时间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20、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它是以:()A.具体劳动为尺度的B.简单劳动为尺度的C.复杂劳动为尺度的D.个别劳动为尺度的21、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它是在:()A.同类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B.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C.商品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D.商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43—22、商品生产者要获得更多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A.个别劳动时间等于倍加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23、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它的基本规律是:()A.价值规律B.剩余价值规律C.竞争规律D.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规律24、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A.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D.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25、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A.货币是一般等价物B.生产资料可以买卖C.劳动力成为商品D.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26、劳动力成为商品是:()A.一切社会共同存在的现象B.私有制社会共同存在的现象C.商品经济社会共同存在的现象D.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现象27、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表现在,它在使用过程中:()A.随着使用价值的消失,价值也消失B.能转移自身价值C.能保持自身价值D.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28、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A.劳动过程和使用价值生产过程的统一B.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C.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D.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29、能准确反映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程度的因素是:()A.工人工资的高低B.工人劳动时间的长短C.工人劳动强度的大小D.剩余价值率的高低30、剩余价值率反映的是:()A.不变资本的价值增殖程度B.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C.固定资本的价值增殖程度D.预付资本的价值增殖程度31、剩余价值的源泉是:()A、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B、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C.雇佣工人的具体劳动D.雇佣工人的抽象劳动3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是:()A.剩余价值规律B.价值规律C.平均利润规律D.竞争规律33、“纺纱机是纺棉花的机器。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下,它才成为资本。”可见,资本从本质上讲是:()A.厂房B.机器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43—C.原材料D.体现在物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34、马克思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A.资本在价值形成过程中的不同作用B.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C.资本价值转移的不同方式D.资本价值周转的不同方式35、马克思把在剩余价值生产中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称为:()A.预付资本B.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D.固定资本36、用来购买劳动力的资本称为:()A.不变资本B.可变资本C.固定资本D.货币资本37、生产成本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是因为抹杀了:()A.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B.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C.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区别D.劳动和劳动力的区别38、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被称为可变资本是因为:()A.它的价值会转移到产品中去B.它的价值不仅会发生转移,而且会自行增殖C.劳动力仅能创造出相当于自身价值的价值D.劳动力不仅能创造出自身价值,还创造出剩余价值39、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是:()A.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B.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超额剩余价值生产C.一般剩余价值生产和特殊剩余价值生产D.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和超额剩余价值生产40、促使资本家竞相改进技术的直接动因是:()A.降低劳动力的价值B.追逐超额剩余价值C.获取绝对剩余价值D.获取相对剩余价值41、超额剩余价值是企业:()A.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B.商品的价值与生产成本的差额C.工人必要劳动创造的全部价值D.工人剩余劳动创造的全部价值42、超额剩余价值的源泉是:()A.本企业工人的剩余劳动B.本企业工人的必要劳动C.别的企业工人的剩余劳动D.先进的机器设备43、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A.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B.一个生产部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C.企业劳动生产率高于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的结果D.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44、资本家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是:()A.单个资本家采用先进技术降低商品个别价值的结果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43—B.单个资本家压低劳动力价值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C.资本家延长工人劳动时间增加工人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D.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45、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主要区别是:()A.前者是靠延长工作日取得的,后者是靠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取得的B.前者是靠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取得的,后者是靠延长工作日取得的C.前者是靠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取得的,后者是靠延长工人必要劳动时间取得的D.前者是以技术进步为条件的,后者是以技术不变为条件的46、假设原来工作日为8小时,其中必要劳动时间为4小时,剩余劳动时间为4小时,若使劳动时间延长至10小时,则剩余价值率就会:()A.从100%增加到150%B.不变C.从100%增加到120%D.从100%增加到200%47、某企业工作日为8小时,原来的必要劳动时间为4小时。现在工作日长度不变,而将必要劳动时间从4小时缩短到3小时,那么企业的剩余价值率就会:()A.从100%增加到150%B.从100%增加到167%C.从100%增加到175%D.从100%增加到200%48、资本积累就是:()A.投资规模的扩大B.生产规模的扩大C.生产能力的提高D.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49、资本积累的源泉是:()A.剩余价值B.剩余劳动C.社会财富D.不变资本50、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A.简单再生产B.扩大再生产C.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同步进行D.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交替进行51、对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分析,可以看出资本积累的实质是:()A.资本家靠自己的劳动所得发家致富B.资本家靠节衣缩食发家致富C.资本家靠辛勤劳动发家致富D.资本家靠把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再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而发家致富52、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的实质是:()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C.物质资料再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D.物质资料再生产与劳动力再生产的统一53、资本的技术构成是指由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A.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B.固定资本和劳动力的比例C.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D.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54、资本价值构成是指:()A.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例B.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C.购买原料的价值与购买劳动力价值的比例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43—D.劳动力转移的生产资料价值和新创造的价值的比例55、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A.生产与需要的矛盾B.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D.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56、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由:()A.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矛盾发展而来B.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发展而来C.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发展而来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发展而来*57、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A.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B.生产不足的经济危机C.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D.生产严重短缺的经济危机*58、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这个“相对”的对象是:()A.劳动者的实际需要B.资本家发财的需要C.资本家生产的需要D.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要*59、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A.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B.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D.人口过剩与资本过剩的矛盾二、多项选选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1、商品经济得以产生的历史条件有:()A.自然分工B.社会分工C.交换产生D.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2、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是:()A.以社会分工为基础B.以商品生产为目的C.自给自足的经济D.以简单再生产为特征的经济3、商品经济作为劳动联系的一种经济形式,其特点在于:()A.生产的直接目的是自给自足B.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进行交换C.劳动联系是通过商品交换而实现的D.以社会分工和生产专业化为基础4、商品所具有的特征是:()A.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物品B.人们劳动的产品C.为满足他人或社会需要而生产的产品D.通过有代价的交换方式来满足人们需要的产品5、商品的二因素是:()A.使用价值B.交换价值C.价值D.价格6、商品的使用价值是:()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43—A.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属性B.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C.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D.价值的表现形式7、商品的价值是:()A.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B.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C.交换价值的基础D.商品的本质属性8、一切商品都包含着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这表明:()A.缺少使用价值和价值任何一方面,都不能成为商品B.没有使用价值就没有价值C.有使用价值,但不是劳动产品,也不是商品D.有使用价值,也是劳动产品,但只是供生产者自己消费,也不是商品9、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关系:()A.任何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B.要获得商品的价值,就必须放弃商品的使用价值,反之亦然C.两者是对立统一的D.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10、使用价值、交换价值、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是:()A.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B.交换价值和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C.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内容D.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11、价值和交换价值的本质联系是:()A.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B.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C.价值是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D.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12、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A.具体劳动B.社会劳动C.抽象劳动D.私人劳动13、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区别是:()A.不同的具体劳动有质的不同,抽象劳动没有质的差别B.具体劳动是体力劳动,抽象劳动是脑力劳动C.具体劳动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反映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D.具体劳动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14、商品的价值量:()A.由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来计量B.在同类商品生产者的竞争中实现的C.取决于生产商品时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15、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和生产这种商品的:()A.劳动生产率成正比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C.劳动生产率成反比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反比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43—16、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要求是:()A.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B.商品交换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C.商品交换必须实行等价交换D.商品价格围绕商品价值自发波动17、价值规律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A.自发地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B.自觉地促进社会生产关系变革C.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D.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18、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这是因为:()A.它是商品经济其它一切矛盾的基础B.它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C.它是决定和影响价格的重要因素D.它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19、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基本条件:()A.劳动者是自由人,能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商品支配B.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出卖,没有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C.工人与资本家的关系是自由平等的关系D.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20、劳动力的价值包括:()A.维护自身生存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B.劳动者家属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C.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D.劳动者实际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2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A.生产出新的使用价值B.转移生产资料价值C.再生产出劳动力价值并创造剩余价值D.再生产出耗费的原材料价值22、剩余价值:()A.是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B.是资本家全部预付资本所带来的收益C.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D.体现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23、下列对资本的理解正确的应当是:()A.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B.资本就是生产资料C.资本不是静止物,而是一种运动D.资本是一个历史范畴24、可变资本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A.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资本B.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C.价值发生增殖的资本D.价值量不变的资本25、不变资本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A.其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资本B.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C.价值发生增殖的资本D.价值量不变的资本26、反映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比率公式是:()A.剩余劳动与必要劳动的比率B.剩余劳动时间与必要劳动时间的比率C.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D.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27、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通过下列办法实现的:()A.缩短必要劳动时间,降低劳动力商品价值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43—B.降低生活资料价值C.提高全社会劳动生产率D.延长工人劳动时间28、相对剩余价值同超额剩余价值的关系是:()A.超额剩余价值生产是变相的相对剩余价值生产B.超额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的产生都要求劳动生产率的提高C.超额剩余价值通常是暂时的,而相对剩余价值是比较持久的D.超额剩余价值为少数资本家所获得,相对剩余价值为整个资本家阶级普遍获得29、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导致:()A.商品价值下降B.劳动力价值下降C.必要劳动时间缩短D.相对剩余价值增加30、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工作日有所缩短,这表明:()A.对工人剥削程度有所减轻B.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C.必要劳动时间大为缩短D.相对剩余价值成为主要剥削形式31、资本积累规模的大小取决于:()A.对工人的剥削程度B.资本家垫付资本的大小C.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D.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三、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所以,劳动产品都具有价值。2、没有劳动就不可能有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进行生产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四、判断题:(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的打“×”)1、任何物质产品的生产都是商品生产。2、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3、相对剩余价值是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前提。4、资本的原始积累和资本积累一样都是把剩余价值资本化。5、商品经济存在的两个基本条件是劳动者和生产资料。6、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但劳动产品不一定是商品。7、超额剩余价值的产生是全社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8、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9、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10、资本不是一种物,而是一种以物为媒介的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11、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12、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因此,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就会降低他所生产的商品的价值量,这对他是不利的。13、价值不是劳动产品所固有的自然属性,而是商品特有的社会属性。五、简答和材料题:(简要回答问题,或阅读材料,分析并简要回答问题)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43—1、以下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有关论述:材料1:“处于流动状态的人类劳动力或人类劳动形成价值,但本身不是价值。他在凝固的状态中,在物化的形式上才成为价值。”材料2:“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为物质财富的唯一源泉。正如威廉·配第所说,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材料3:“铁会生锈,木会腐朽。纱不用来织或者编,会成为废棉。或劳动必须抓住这些东西,使他们由死复生,使他们从仅仅是可能的使用价值变为现实的和起作用的使用价值。它们被劳动的火焰笼罩着,被当作劳动自己的躯体,被赋予活力以在劳动过程中执行与它们的概念和职务相适合的职能。”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1)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是什么?(2)生产要素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是什么?(3)马克思劳动二重性理论说明了什么?2、下面是一个关于对价值规律认识的材料:人们到市场上去买西瓜,纷纷议论,说今年吃了一夏天的贵西瓜。往年三角五角一斤的西瓜,今年为什么身价陡增?深一追问,发现了一个值得思考的现象——往年的低价正是今年高价的“祸端”。往年,当地大部分农民都以种西瓜为业。但近两年来,随着西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本地西瓜市场出现了变化,西瓜价格不断下跌,瓜农的利润开始变薄。卖西瓜的一语道破了玄机:种西瓜都没有种玉米赚钱,谁还种西瓜?一句话说出了价值规律的作用:在利润不断下降的情况下,瓜农的积极性受到了挫伤,继而转产。如果不能用好价值规律往往形成这样一个恶性循环:丰收了,市场价格回落,农民亏本;第二年种植面积少了,价格又猛涨,大家又回过头来种,结果又亏本。只要市场是开放的,价格波动就永远存在。西瓜市场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如何正确应用价值规律,使农民在产业调整的过程中真正受益。从这个意义上说,高价西瓜是一道需要破解的大题目。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回答问题:(1)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是怎样的?(2)价值规律在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中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3、阅读材料并计算:吉林省辽源煤矿在日伪时期“万人坑”里,发现死难矿工牛世清尸骨上有一张欠债工票,上面记载1942年11月牛世清挖煤30天,月工资32.34元。据资料记载,当时公认每日产煤1.88吨,每吨煤市价22.65元,每吨煤的生产费用(包括支付工资在内)14.90元。请计算:(1)资本家一个月在牛世清身上榨取剩余价值有多少?(2)剩余价值率为百分之多少? 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47—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A.加剧矛盾B.形成积累C.导致竞争D.引起垄断2、垄断是通过一定的垄断组织形式实现的。最简单的、初级的垄断组织形式是:()A.卡特尔B.托拉斯C.混合联合公司D.短期价格协议3、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最根本的标志是:()A.垄断代替自由竞争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B.资本输出代替商品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C.银行资本代替工业资本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D.国家垄断代替私人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4、在垄断资本主义的各个基本经济特征中最根本的特征是:()A.国家垄断同盟的形成B.资本输出具有重要的意义C.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D.瓜分世界领土和形成殖民体系5、金融资本是由:()A.工业资本和商业资本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资本B.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C.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资本D.银行资本和商业资本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资本6、金融寡头在经济领域中的统治主要是通过:()A.股份制实现的B.控股制实现的C.参与制实现的D.联合制实现的7、金融寡头控制国家机器的主要途径是:()A.参与制B.个人联合C.股份制D.选举制度8、垄断资本的实质在于获取:()A.垄断地位B.独裁身份C.垄断利润D.垄断价格9、垄断利润是:() 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47—A.资本家获得的超额利润B.垄断组织获得的平均利润C.垄断组织获得的一般利润D.垄断组织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10、垄断价格是垄断组织凭借其垄断地位所规定的、旨在保证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市场价格。其公式是垄断价格=:()A.成本价格+垄断利润B.平均利润+垄断利润C.市场价格+垄断利润D.生产价格+垄断利润11、垄断价格:()A.是由垄断组织自由制定的,不受商品价值的约束B.虽然会长期背离商品的价值,但仍受价值规律的制约C.受价值规律的制约,决不能高于商品的价值D.通常是和商品的生产价格相一致12、商品的市场价格采取垄断价格的形式:()A.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B.是价值规律在垄断阶段的表现形式C.表明商品价格已不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D.表明垄断组织凭借垄断地位可以任意规定商品的价格13、垄断价格的形成和垄断利润的产生表明:()A.价值规律不再起作用了B.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C.价值规律的作用受到了限制D.价值规律的内容发生了变化14、影响垄断价格的决定性因素是:()A.商品价值B.货币价值C.供求关系D.垄断企业的垄断地位15、垄断利润的主要实现途径是:()A.延长劳动时间B.制定垄断价格C.提高劳动生产率D.应用先进技术16、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垄断组织在采购原材料时多采取:()A.垄断高价B.垄断低价C.自由价格D.市场价格17、垄断利润归根到底来源于:()A.垄断资本家制定的垄断价格B.垄断组织的垄断地位C.垄断企业先进的技术设备D.工人及其他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18、早期国际垄断同盟的主要形式是:()A.短期价格协议B.跨国公司C.国际卡特尔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19、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主要凭借()A.改进生产技术获得的B.垄断地位获得的C.扩大企业规模获得的D.增加产品品种获得的20、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A.工业资本B.农业资本 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47—C.银行资本D.金融资本21、在当今资本主义社会里,占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是:()A.个体资本所有制B.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C.国家资本所有制D.法人资本所有制22、在自由竞争时期占主导地位的资本输出形式是:()A.商品资本输出B.借贷资本输出C.生产资本输出D.金融资本输出23、当代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世界经济的主体是:()A.市场经济B.发达国家C.跨国公司D.发展中国家24、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新变化表明:()A.资本主义制度具有优越性B.关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论断是没有根据的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已经消失D.当代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更充分的物质条件25、“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主要依据是:()A.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尖锐化B.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生产资料的矛盾不可调和C.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D.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二、多项选选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1、垄断组织的形式多种多样,且不断变化,但本质是一样的,即是:()A.通过联合实现独占和瓜分市场B.操纵垄断价格C.谋取高额垄断利润D.掌握国家政权2、垄断条件下的竞争同自由竞争相比,具有一些新特点:()A.竞争的程度更加激烈和具有更大破坏性B.竞争的范围扩大到国际市场及经济领域以外C.竞争的手段更加残酷和多样化D.竞争的目的是超额利润3、垄断并没有消除竞争,其竞争主要表现在:()A.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B.垄断组织与非垄断企业之间的竞争C.非垄断企业之间的竟争D.垄断组织内部的竞争4、垄断不能消除竞争,是因为:()A.垄断的本质就是竞争B.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C.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D.任何垄断组织不可能囊括一切社会生产5、垄断价格:()A.是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所制定的C.有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 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47—B.是垄断资本家取得垄断利润的主要手段D.其产生使价值规律不再起作用6、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基本形式有:()A.借贷资本输出B.生产资本输出C.商品资本输出D.私人资本输出7、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经历的历史阶段的:()A.自由竞争资本主义B.垄断资本主义C.私人垄断资本主义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8、当代国际垄断同盟的主要形式有:()A.跨国公司B.混合联合公司C.卡特尔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垄断联盟9、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主要经济动因是:()A.将国内过剩的资本输出以便在国外谋求高额利润B.将部分非要害的技术转移到国外以取得在别国的垄断优势和垄断利润C.争夺商品销售市场D.确保原材料和能源的可靠来源10、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有:()A.生产的全球化B.贸易的全球化C.金融的全球化D.企业经营的全球化11、导致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的因素主要有:()A.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B.跨国公司的发展C.各国经济体制的变革D.资本主义的发展12、在当今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及其代理人开始采取一些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制度,这些制度主要有:()A.职工参与决策B.终身雇佣C.职工持股D.福特制和泰罗制13、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在经济、政治等诸多方面发生了许多新变化,其原因在于:()A.当代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所产生的巨大推动作用B.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斗争的作用C.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D.改良主义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14、资本主义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表现在:()A.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巨大发展B.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C.推动了民主法制的建设D.为过渡到共产主义奠定了重要的基础15、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这是因为:()A.任何社会形态的存在都有相对稳定性,从产生到衰亡都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跨度B.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性决定了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必将是一个从个别国家逐步向更多国家扩展到相当长的历史过程 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47—C.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显示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容纳的空间D.资本主义比社会主义优越16、当代资本主义在政治制度上的新变化表现在:A.国家行政机构的权限不断增强B.重视并加强法制建设C.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D.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三、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垄断价格长期背离生产价格和价值,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2、经济全球化削弱了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四、判断题:(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的打“×”)1、与自由竞争相比,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竞争手段包括非经济方式。2、垄断价格是由垄断组织自由制定的不受价值约束的价格。3、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主要凭借提高本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并不断改进生产技术获得的。4、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最根本的标志在于垄断代替自由竞争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5、金融寡头在经济领域的统治主要实现方式是投资兴办企业。6、经济全球化从本质上看是资源配置国际化。五、简答和材料题:(简要回答问题,或阅读材料,分析并简要回答问题)1、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相比,显示了巨大的历史进步性。请客观辩证地评价资本主义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历史地位。2、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各发达国家的垄断资本主义公司和企业,大量发行小额股票……据估计,今天在美国有6000家公司推行“雇员拥有股票计划”,其中包括西尔斯-罗伯克百货公司、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等。随着这一计划的推行,到2000年,全美国有25%的雇员分享他们公司的所有权。——摘自W.E.哈拉尔著:《新资本主义》根据材料分析:(1)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为了缓和劳资关系,资本家及其代理人主要采取了哪些激励制度?(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于“雇员拥有股票计划”的认识。3、简要回答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53—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标志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正式诞生的著作是:()A.《共产主义原理》B.《共产党宣言》C.《哥达纲领批判》D.《国家与革命》2、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16~17早期空想社会主义B.18世纪空想平均共产主义C.19世纪初期的批判空想社会主义D.唯物主义和辩证法3、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是:()A.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问题B.农民问题C.武装斗争问题D.国家政权问题4、提出社会主义革命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论的是:()A.马克思和恩格斯B.列宁C.斯大林D.毛泽东5、列宁得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结论依据是:()A.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B.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C.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规律D.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的原理6、社会主义各个阶段的划分最终应以:()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为标准B.生产关系为标准C.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程度为标准D.以阶级斗争为标准7、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A.经济斗争B.政治斗争C.理论斗争D.议会斗争8、马克思说:“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这说明:()A.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唯一形式B.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主要的基本形式C.暴力革命与和平发展可以相互取代D.暴力革命与和平发展互相排斥9、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A.进行阶级斗争B.改革生产资料所有制C.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D.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53—10、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在于:()A.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B.建立无产阶级专政C.巩固共产党的领导D.镇压资产阶级的反抗11、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是:()A.集体领导B.理论联系实际C.实事求是D.民主集中制12、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A.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B.唯物史观C.无产阶级专政D.国家政权13、下列说法中,观点错误的是:()A.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当今正处在低潮时期B.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C.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D.社会主义在若干国家的严重挫折改变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14、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具体途径是:()A.通过改革和革命实现的B.通过对人民群众的教育和灌输实现的C.实践D.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实现的15、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第一阶段个人消费的分配的论述是:()A.按劳分配B.按需分配C.投资分配D.按个人劳动成果分配16、“走自己的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表明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A.别人的经验可以借鉴,但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自己的事情B.无需借鉴别国的经验C.可以照搬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D.不能借鉴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17、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其根本原因是由于:()A.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具有较高的精神文明B.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C.它是以高度社会化的资本主义大生产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前提的D.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可以在旧社会的内部孕育生长起来二、多项选选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1、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两次历史性飞跃有:()A.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发展B.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C.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到空想平均共产主义的发展D.空想平均共产主义到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 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53—2、空想社会主义思潮所经历的历史阶段有:()A.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B.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C.19世纪初期的批判空想社会主义D.基督教社会主义3、19世纪欧洲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是:()A.欧文B.亚当·斯密C.傅里叶D.圣西门4、空想社会主义不是一个科学的思想体系,是因为:()A.它只是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辛辣的批判和对新社会的描绘B.它没有揭示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C.它没有找到埋葬资本主义所依靠的阶级力量D.它没有找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5、无产阶级革命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是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这是因为它:()A.是彻底消灭私有制、代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的革命B.是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统治的革命C.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D.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6、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形式的基本观点:()A.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唯一形式B.无产阶级革命有暴力和和平两种形式C.暴力革命是主要的基本形式D.在任何情况下都要采取和平形式7、列宁的“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内容是指:()A.社会主义将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首先取得胜利B.社会主义将首先在一个或几个国家取得胜利,而其余的国家在一段时间内将仍然是资产阶级或资产阶级以前的国家C.社会主义将在资本主义统治的薄弱环节首先取得胜利D.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将是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然后波浪式地发展为全世界的胜利8、列宁对社会主义特征的认识主要有:()A.实行全民所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合作经济B.存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C.具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D.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及其民主制度9、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之所以是长期的和艰巨的,是因为:()A.受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经济不发达,生产力落后B.受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C.受到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社会主义国家从诞生之日起,就处在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之中,受到资本主义列强的遏制和扼杀D.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建设规律的探索是一个长期过程 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53—10、在西方出现东欧巨变和苏联解体的历史悲剧,而在东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异军突起,表现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怎样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模式:()A.坚持社会主义,不等于坚持某种单一的社会主义模式B.改革或抛弃某种社会主义模式,不等于改掉或抛弃社会主义C.某种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也不等于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失败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唯一正确模式11、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无产阶级执政党应:()A.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B.必须充分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C.必须以当时当地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坚持“走自己的路”D.对资本主义的东西应予坚决的排斥和抵制12、社会主义制度在曲折中持续前进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扭转的历史趋势。这是因为:()A.社会主义制度能够从根本上克服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对生产力的束缚,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前景B.社会主义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能够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C.社会主义能够在改革中不断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D.社会主义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具有远大前途和强大的生命力13、在实现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与完善中要:()A.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正确的改革方向B.选择正确的改革方式与步骤,循序渐进C.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D.完全按照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三、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马克思恩格斯从来都坚持认为,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阶级性决定了它只能通过暴力革命来推翻资本主义统治。2、苏东剧变的历史悲剧在一定意义上说明了社会主义发展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四、判断题:(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的打“×”)1、空想社会主义启发了无产阶级的觉悟。2、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基石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3、社会主义各个阶段的划分最终应以生产力的发展为标准。4、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主要依据是现代无产阶级的日益壮大。5、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式和条件所决定的。五、简答和材料题:(简要回答问题,或阅读材料,分析并简要回答问题)1、下面是关于社会主义道路的材料。材料1: 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53—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会完全一样,在民主的这种或那种形式上,在无产阶级专政的这种或那种形态上,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上,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摘自《列宁选集》第2卷第777页材料2:实践证明,“坚持社会主义,不等于坚持某种单一的社会主义模式;改革或抛弃某种社会主义模式,不等于改掉或抛弃社会主义;某种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也不等于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失败。”请根据材料分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的原因。2、怎样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3、旧中国经济文化远落后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但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决定了我国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这也使得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面临更多的困难,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试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的根源。4、下面是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的材料:冷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共产党人和左翼力量并没有放弃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的探求。各种不同政治倾向的学者和人士仍在研究和预测未来,这表明社会主义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现实问题。西欧的社会主义者1990年创办了“未来的社会主义”国际论坛。美国纽约的《每月评论》杂志社1990年出版的文集认为,“社会主义制度第一批斗争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成功,但历史不会倒退,它将宣告社会主义——不论以什么名义——在资本主义存在的时候不会灭亡”。法国《当代马克思》杂志1993年以“社会主义的新模式”为总题目,发表美、英、法等国的社会主义问题的文章。该杂志编辑部评论说:“如果因为苏联‘共产主义体系’的失败而将社会主义弃之如敝屣,那就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目前社会主义还是一片小树林,但却充满生机。”——摘自《世界社会主义跟踪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683页。结合上面材料,请回答: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曲折性? 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57—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正确预见未来社会的基本前提是:()A.坚持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B.认真研究资本主义社会C.揭示无产阶级的特点D.阐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2、“通过批判旧世界来发现新世界”是:()A.空想社会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B.马克思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C.唯物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D.唯心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3、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发展的是:()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的生存状态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4、马克思主义认为,消灭“三大差别”的关键在于:()A.消灭工业与农业的差别B.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差别C.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D.消灭利益差别5、共产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是:()A.各尽所能,按劳分配B.各尽所能C.按需分配D.各尽所能,按需分配6、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A.前者是个人的理想,后者是社会的目标B.前者体现了个人价值,后者体现了社会价值C.前者和后者是彼此独立的历史发展进程D.前者和后者互为前提和基础7、在共产主义社会,国家消亡,具体说来消亡的是:()A.国家的全部职能B.国家的全部机构C.国家的社会管理职能D.政治国家即作为阶级压迫的国家机器8、在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A.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了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真正统一B.共产主义社会消除了社会分工C.共产主义社会是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D.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仍主要是谋生的手段9、共产主义劳动的最大特点是:() 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57—A.生活的第一需要B.奴隶般地服从分工C.取得消费品的前提条件D.谋生的手段10、自由王国是指人们:()A.处于绝对自由的原始社会状态B.允许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状态C.不再受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支配的状态D.摆脱了自然和社会关系的奴役,成为自己社会关系主人的状态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1、下列选项中属于共产主义涵义的有:()A.共产主义是一种科学理论B.共产主义是一种现实运动C.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制度D.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理想2、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是:()A.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B.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C.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详尽的细节描绘D.吸取了前人优秀的思想成果3、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有:()A.社会财富极大丰富,消费品按需分配B.社会财富极大丰富,消费品按劳分配C.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D.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4、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将要消失的“三大差别”有:()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差别B.工业和农业的差别C.城市和乡村的差别D.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5、共产主义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的根据是:()A.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依据的B.以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为依据的C.可以用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来证明的D.要靠社会主义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来实现的6、作为社会历史范畴,自由王国是指:()A.人们不受任何制约的自由状态B.共产主义的社会状态C.人们完全认识了自然和社会历史的必然性D.人们摆脱了盲目必然性的奴役而成为自己和社会关系的主人7、下列选项属于人类解放含义的有:()A.完全摆脱自然力和社会关系B.获得绝对自由C.从自然必然性奴役下解放出来D.从社会必然性奴役下解放出来8、人的全面发展是指:()A.德、智、体、美各方面都得到发展B.人的社会联系和社会交往得到发展 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57—C.各方面才能和工作能力得到发展D.人的各种要求都能得到满足9、共产主义理想是:()A.具有客观必然性,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理想B.具有客观必然性,无需经过努力亦可实现的社会理想C.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发展为依据的D.奴隶阶级的社会理想10、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是因为:()A、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B、当代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转变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C、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实现需要相应的客观条件D、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三、辨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1、实现共产主义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2、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规律的必然要求。四、判断题:(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的打“×”)1、只要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产品极大丰富,就能够实现共产主义社会。2、空想社会主义者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了社会发展的方向。3、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真正统一。4、不管在什么样的社会条件下,劳动都只是谋生的手段。5、共产主义社会是商品充分涌流的社会。6、只要是美好的社会理想,通过人们的努力都是可以实现的。7、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8、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能讲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不应提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否则就是脱离实际。五、简答和材料题:(简要回答问题,或阅读材料,分析并简要回答问题)1、阅读和分析关于共产主义认识的材料:材料1:马克思的全部理论,就是运用最彻底、最完整、最周密、内容最丰富的发展论去考察现代资本主义。自然,他也就要运用这个理论去考察资本主义即将到来的崩溃和未来共产主义的未来的发展。——《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6页。材料2:新思潮的优点又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地预期未来,而只是想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4页。材料3: 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57—在将来某个特定的时刻应该做些什么,应该马上做些什么,这当然完全取决于人们将不得不在其中活动的那个既定的历史环境。——《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43页。材料4:我们可以绝对有把握地说,剥夺资本家一定会使人类社会的生产力蓬勃发展。但是,生产力将以什么样的速度向前发展,将以什么样的速度发展到打破分工、消灭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对立、把劳动变为“生活的第一需要”,这都是我们不知道而且也不可能知道的。—《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7~198页。材料5:我们只能谈国家消亡的必然性,同时着重指出这个过程是长期的,指出它的长短将取决于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发展速度,而把消亡的日期或消亡的具体形式作为悬案,因为现在还没有可供解决这些问题的材料。——《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98页。根据材料回答问题:(1)马克思主义在预测未来社会问题上的基本态度是怎样的?(2)马克思主义是如何理解未来社会和现实社会的关系的?2、下面是一组关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认识的材料:材料1:法国前总理若斯潘认为,既然狂风暴雨的时代已经来临,人们也就不再可能否认无控制的资本主义可能带来的危害了,即使是那些最能吹捧经济自由主义、不受边界限制的全球化以及市场法则的人也无法做到这一点。资本主义最坏的敌人可能就是资本主义本身。材料2:由于资本主义使人类屈从于经济,它腐蚀了人类关系,破坏了社会基础,产生了道德真空,在那里,除了个人的欲望外,别的什么都没有价值。人类不适应资本主义,资本主义要求没完没了地提高生产率,机器和产品可以变得越来越便宜,但人类本身并没有因此而改变。当效率的提高导致失业时,人类的生活就会变得绝望起来,他们只能依靠福利和犯罪生存。社会主义者就是要提醒世界,应该放在第一位的是人而不是生产。不能为了经济目的而牺牲任何人。这种对普通人的关注正是社会主义所主张和关心的。——[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从历史看社会主义的未来》,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8年第2期。材料3:人们需要的不仅是比过去更好的社会,而是像社会主义者一贯坚持的那样,需要的是一个与现状不同的社会,这一社会不仅能使人性从不受控制的生产制度中得到拯救,还能使人类的生活变得有价值,不仅舒适,还有尊严。——[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从历史看社会主义的未来》,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1998年第2期。请回答:(1)上述外国学者主要指出了资本主义制度什么弊病?(2)社会主义如何应对21世纪的世界性挑战?3、阅读下面材料:材料1: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84页。 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57—材料2: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说:“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起来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页。请谈谈你对“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的理解。4、下面是关于社会理想的材料:材料1:有人认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能讲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不应提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否则就是脱离实际。材料2:邓小平说:“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我们干的是社会主义事业,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10页。材料4:胡锦涛提出:“注重学习和弘扬革命先辈对崇高理想矢志不渝、对党和人民无比忠诚、对革命事业锲而不舍的坚定信念,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信念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做到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持理想信念不动摇、革命意志不涣散、奋斗精神不懈怠。”阅读材料,请回答:(1)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如何?(2)当代大学生应如何把两者结合起来? 附录一:实践教学要求及调查报告或论文参考题目—59—附录一:实践教学要求及调查报告或论文参考题目1、实践教学目标和要求通过社会调查或查阅资料,了解当代社会在经济发展、科技应用、生态保护、文化建设等各方面的发展概况和问题,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观察分析各种社会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学时为10学时。学生可以3至5人合作进行社会调查,独立写出调查报告(报告内容一般应包括:调查目的、调查内容、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参考文献等);或通过查阅资料,确定选题,独立写出论文(一般要求涉及问题分析,参考文献)。调查报告或论文由任课老师给出参考题目。报告或论文字数1200至1500字。2、调查报告或论文参考题目(1)武汉市生态建设调查研究(围绕城市绿化、道路建设、城市规划、生态技术开发和应用、生态消费等某一方面展开调查研究)。(2)武汉市两型社会建设调查研究(围绕生态技术改造、环保技术开发应用、环境建设等某一方面展开调查研究)。(3)武汉市低碳经济发展调查研究(围绕节能减排的政策、技术开发、消费等某一方面展开调查研究)。(4)大学生文明行为调查研究。(5)基层民主状况的调查研究。(6)试论大学生树立崇高理想的意义。(7)试论技术工作者的社会责任。(8)试论技术活动(技术决策、技术开发、技术消费等)中的道德问题。(9)发展生态技术(或低碳技术)的意义。(10)试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11)弘扬科学精神推动社会进步。(12)论技术风险及其规避。(13)农村生态环境状况调查。(14)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状况调查。(15)农村宗教信仰情况调查。(16)农村土地资源利用情况调查。(17)农村老人生活状况调查。(18)城市老人生活状况调查。 附录二: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77—附录二:练习参考答案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单选题:1~5ADAAD6~10BAAAD11~13BDC二、多选题:1、ABCD2、ABD3、AB4、CD5、ABCD6、ABC7、ABD8、ABCD三、辨析题:1、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完全、彻底地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贯彻下去,不容许一丝一毫的修改。答1、这一说法错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条件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针对特定历史条件的一些具体论述可能不再适用,新的实践又会提出新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认识,去解决。坚持马克思主义不是要生搬硬套、机械僵化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而应该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2、马克思主义具有阶级性,所以不是科学的。答2、这一说法错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性和科学性是统一的。马克思主义是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科学方法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如实描述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和斗争这一客观现实,为无产阶级革命准备了理论武器,因而它又是科学的。四、判断题1~4×√××五、材料分析题答:(1)马克思恩格斯生前对待自己的理论持一种辩证的态度。他们从来没有将自己的理论看作终极真理,而是主张理论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2)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的思想武器,因此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条件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针对特定历史条件的一些具体论述可能不再适用,新的实践又会提出新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认识,去解决,这就要求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不断地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附录二: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77—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选题1~5DCBAC6~10AAAAD11~15CDCBA16~20BDCDB21~25DABDA26~30AADCC31~35CDCCA36~40BDCCC41~45DABDC46~50BDBCB51~55ABAAC56~59AADD二、多选题1、AD2、AD3、BCD4、AD5、BC6、ACD7、AB8、ABD9、AD10、ACD11、BC12、ABD13、ABD14、AC15、CD16、ACD17、BC18、ABCD19、AC20、AB21、ABCD22、ABCD23、AC24、ABCD三、辨析题1、世界统一于存在。答:这一命题是错误的。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存在”一词只有与意识相对应时才具有确定的含义,即指物质。如果笼统地说“世界统一于存在”,则是一种折中主义的错误命题。因为“存在”指什么,在这里是不明确的,物质是一种存在,精神也是一种存在。因此,正确的说法是“世界统一于物质”。2、错误的意识对物质没有能动作用。答:此观点错误。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其中,正确意识能够指导人们采取正确的行动,从而产生预期的好的效果,推动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会引导人们采取错误的行动,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阻碍事物的发展。因此,错误的意识不是对物质没有能动作用,只是产生的作用是消极的、不利的。3、否定就是新事物完全抛弃旧事物,新旧事物之间“一刀两断”。答:这一观点是错误的。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否定观认为: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通过辩证否定,事物向前发展。又由于新事物是在旧事物中孕育成长的,新事物吸收了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和有价值的成份,当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时,新旧事物之间仍然存在着继承性的联系,辩证否定又将新旧事物联系起来了。因此,辩证否定既是发展的环节,也是联系的环节。四、判断题1~5××√√√6~10√√√××11~12√×五、简答和材料题 附录二: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77—1、为什么说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答:第一,新生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旧事物不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丧失了其存在的必然性,因而新生事物能战胜旧事物。第二,新生事物优越于旧事物,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新生事物是在旧事物中产生的,它克服了旧事物中一切消极的东西,又吸收了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并且增加了更富有生命力的新内容,具有适应新环境的新功能和更强大的生命力。第三,社会领域中,新生事物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必然能战胜旧事物。新生事物的成长和发展过程,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我们必须要满腔热情地支持和扶持新生事物,为新生事物的成长开辟道路。2、什么是重点论?什么是两点论?二者是什么关系?举例说明其方法论意义。答:重点论与两点论是正确处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一种方法论。两点论是一种全面观察问题的方法沦。即在考察研究事物矛盾时,既要抓主要矛盾,又要兼顾次要矛盾;在研究某一矛盾时,既要研究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兼顾矛盾的次要方面。做到统畴兼顾,照顾一般,全面分析问题。重点论是一种有重点地观察问题的方法论。即在考察研究复杂事物的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研究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做到分清主次,抓住重点。唯物辩证法认为重点论与两点论和辩证统一的。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不是等量齐观,主次不分。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不是只顾重点,忽视一般。辩证法要求将重点论和两点论辩证统一起来,即既要讲重点论,又要讲两点论。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在实际工作中,要求我们一定要分清主次,集中主要精力去解决主要问题,决不可平均分配力量,眉毛胡子一把抓。花钱花在刀刃上。但在分清主次抓住重点的同时,又要统畴兼顾,照顾一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又要抓精神文明建设和法制建设,反映了重点论与两点论的辩证关系。3、为什么要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社会生活的实践性表现在哪些方面?答: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马克思主义确认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也就是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也就是把社会生活“当作实践去理解”。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首先是物质生产实践,人们不仅同自然界发生联系,而且人与人之间也必然要结成一定的关系。在人与人的生产关系的基础上又形成政治的、精神的等各种社会关系。第二,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人们通过实践活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自身,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 附录二: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77—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发展不过是人的实践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中展开的过程,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特别是物质生产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4、请阐述联系的普遍性及其方法论意义。答: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具有普遍性,具体包含三层含义: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事物内部的部分或要素不是杂乱无章的堆集,而是按照一定关系结合起来并呈现出一定的结构性。第二,任何事物与周围其他事物存在着联系。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中。第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任何事物都是统一的联系之网上的一个网结,并通过这个联系之网体现出联系的普遍性。普遍联系的原理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它要求人们在考查事物时,不能把事物孤立起来,要将事物放在联系中进行考查,即既要考查事物内部要素之间的联系,分析事物的结构,又要考查该事物与周围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即考查事物的条件或环境。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只有这样才能全面地把握事物,孤立地认识事物就会犯形而上学的错误。比如构建和谐社会,要求人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的关系;研究动物时,不仅要考查动物的生理结构,还要研究动物的食物和环境。5、试阐述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及方法论意义。答:事物的联系和发展都采取量变和质变两种形式和状态。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量变和质变具有辩证的关系:第一,量变和质变相互联系。量变是质变必要准备,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第二,量变和质是相互渗透。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或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有量的扩张。第三,量变和质变相互转化。量变引起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不断转化、循环往复、从低级到高级的演化过程。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它告诉我们,只有脚踏实地做好量的积累工作,循序渐进,才能最终达成事物质的飞跃。急于求成,拔苗助长,必将事与愿违。对于不好的事情,要做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6、根据以上材料试说明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以及怎样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附录二: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77—答: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第一,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认识和改造自然界,要尊重自然界的规律;认识和改造社会,要尊重社会规律。人们对客观规律认识越深刻、越正确,就越能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不顾规律和违背规律,不尊重自然界的规律,只能把事情办糟。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是说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恰好相反,人们必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实现自己的目的,推动社会进步。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承认思想、理论的巨大力量是形而上学;但像材料中所描述的,夸大人的意识能动性同样是错误的和有害的。那么怎样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呢?首先,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需要通过实践将观念的东西转化为客观的东西,使客观世界发生合乎目的的改变。最后,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这要求人们选择合适的物质手段并创造条件。此外,提高主体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也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途径。7、试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是关于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这是矛盾普遍性的一般表述。矛盾普遍存在,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其性质、地位、作用以及解决矛盾的方式都有不同的特点,这就是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这就要求分析问题和解决矛盾时,既要讲一般原则,又要讲特殊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社会主义”是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所固有的共同本质,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矛盾的普遍性。“中国特色”是中国不同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个性,是基本国情,是矛盾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一方面无论中国的国情如何特殊,都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必须从中国有具体情况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的具体国情结合起来,不是照搬照抄另国的经验和模式,走自己的路,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一、单选题1~5DBCAA6~10ABDDB11~15BCCBC16~20BBBAC21~25BDBBC26~30CCDAD31~35CABCA36~40CDADC41~45DBADA46~50BBACB51~54ACBA二、多选题1、ABD2、ABC3、ABC4、ABCD5、ABC6、ABCD7、BD8、AB9、ABCD10、ABD11、ABD12、ABD13、ACD14、ABC15、ACD16、ABD17、ABC18、ABD19、ABC20、AB21、BD22、BD23、ABD24、ABD 附录二: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77—三、辨析题1、“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答:该观点是错误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说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这是由于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的正确认识不仅具有客观性,而且具有主观性和差别性。所谓客观真理是指人的认识中含有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表明人的认识的主体差别性,而这些具有差别的认识是否是真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理,应由实践来检验。承认人的认识上的主观性和差别性,并不等于否定客观真理。2、人类不能穷尽对世界的认识,因此世界是不可以完全被认识的。答:这一说法是错误的。世界是无限的和发展的,而人的认识能力总是有限的,这就决定了特定历史条件下,人们对世界的认识也是有限的,但不能因此否定世界的可知性,得出不可知论的结论。世界是可知的,世界上只存在尚未认识的事物,不存在不能被认识的事物。随着人的认识能力的不断发展,人类能够获得越来越多的认识的。3、“真理没有阶级性”的含义是人们对真理的认识与阶级立场无关。答:此看法是错误的。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因而真理的内容不因任何认识主体的意志和要求而改变,这就是所谓真理没有阶级性的含义。真理没有阶级性,但是认识和运用真理的人在阶级社会中是有阶级性的,阶级立场往往制约着人们对真理的接受或选择。四、判断题1~5√√√××6~10×√√√×11~12××五、简答和材料题1、试阐述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答: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人们要改造世界就必须首先认识世界,人类的认识活动总是为各个时代社会实践的特定需要服务的,科学研究的任务也总是围绕社会实践的需要来确定的。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生产实践的巨大发展,不但提供了大量可供观察的材料,也创造出必要的和越来越复杂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人的认识能够进行并不断发展。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使认识主体和认识对象联系起来并相互作用,从而使对象的各种现象反映在人的头脑中来形成认识,并在不断的实践中推动认识的发展。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人们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自己认识的真理性。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2、试说明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具有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附录二: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77—答: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标准的客观性和唯一性。包括下列方面:第一,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只能是实践,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客观标准,一切认识的真理都需要靠实践来检验;第二,实践对一切认识最终能作出检验,没有实践检验不了的认识。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是指实践标准的具体性、历史性和条件性。包括下列方面:第一,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从而任何实践都会受到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有其局限性,都不能无条件地完全证实或驳倒一切思想和理论;第二,实践具有社会性。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是社会的、历史的、群众的实践,一时、一地的个别实践不能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第三,实践和认识都是发展的,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一个不断运动发展过程,要不断接受新的检验。3、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实践标准对于我国深化改革有何现实意义。答: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然而单从主观方面或客观方面都无法判明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实践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真实性的特点,能够把主观的东西变成客观的东西,从而使人的认识与认识指导下的的结果能够进行对照。实践的特点决定了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持实践标准,对进一步深化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只有坚持实践标准,才能真正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进一步破除束缚改革的旧的思想观念和条条框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只有坚持实践标准,才能深入实际,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敢闯敢干,大胆创新。只有坚持实践标准,才能在改革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纠正错误,使改革不断完善。4、请回答:(1)材料1中笛卡尔和斯宾诺莎的哲学观点有什么共同点和区别点?(2)材料2中洛克和贝克莱的哲学观点有什么共同点和区别点?(3)材料3中毛泽东是怎样评价了哲学史上“唯理论”和“经验论”的?答:(1)材料1中的两位哲学家都属于唯理论。笛卡尔是唯心主义唯理论,斯宾诺莎是唯物主义唯理论。(2)材料2中两位哲学家都属于经验论。洛克是唯物主义经验论,贝克莱是唯心主义经验论。(3)材料3中毛泽东对哲学上的“唯理论”和“经验论”作出了科学的分析和评价。他全面阐明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关于“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指出了“唯理论”就重视理性认识、“经验论”就重视感性认识而言,“各有片面的真理”,但“在认识论的全体上则都是错误的”,即它们都片面强调理性认识或感性认识的重要性,分别否认感性认识或理性认识的重要性,都从不同方面割裂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5、请回答:(1)比较材料1、2和3,分别指出其中的哲学倾向。(2)分析材料1,指出赫尔姆霍茨的错误所在。(3)对材料2中提出的质疑应如何回答? 附录二: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77—答:(1)材料1的观点带有不可知论的倾向。材料2的观点是不可知论。材料3的观点是可知论。(2)他没有看到人的感官的局限性是可以突破的,没有看到人的认识能力具有无限性的一面。(3)人的感官是把人的意识同外部世界联系起来的桥梁,而不是把二者分隔开来的屏障。只要我们善于运用自己的感官,我们的知觉就能达到与知觉到的事物本质相符合。通过实践,人们可以分辨感性知觉中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一、单选题:1~5CADDC6~10DBCDB11~15DBACC16~20ABABB21~25DCDDC26~30DDDDB31~35BDBCD36~40CACCB41~45ABBAB46~50DDBCA51~53ACD二、多选题:1、AB2、BCD3、ABC4、BCD5、ABD6、ABCD7、CD8、ABCD9、BCD10、ACD11、ABCD12、BCD13、ABC14、ACD15、ACD16、ABCD17、BCD18、ACD19、ABD20、AC21、ABCD22、ABD23、ABD三、辨析题:1、“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演奏第一提琴”。答:这是恩格斯关于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的正确论断。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从同一时代的不同国家来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其社会意识并不一定处于时代前列;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国家.其社会意识并不一定滞后,有的还超过生产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如18世纪末的法国之于英国,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的德国之于英、法两国,前者的经济发展水平均不及后者,但在思想领域内的发展却是领先的。2、科学技术发展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答: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这是片面夸大科学技术作用的科学技术决定论观点。科学技术提高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促进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科学技术并不能解决一切社会问题,如不能解决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不能消灭压迫和剥削,也不能解决社会公正等社会问题。只靠科技进步,没有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资本主义不能自动转变为社会主义。上述观点否认了否认阶级斗争、社会革命与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没有看到科学技术掌握在不同阶级、不同人的手中,其作用是不同的。 附录二: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77—3、历史发展的总的合力是人民群众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不包含个人意志。答:此观点是错误的。历史发展的总的合力,是从许多单个意志的相互交错、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每个人的意志都融合在这一总的合力中,都对“合力”的形成起着或大或小、或正或负的作用。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并不否认个人意志及其活动对于历史发展的作用,不论是积极的推动作用还消极的阻碍作用,而是强调人民群众对社会历史的作用是决定性的。四、判断题:1~5√√√×√6~10√×√√√11~12√×五、简答和材料分析题:1、简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以及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意义。答: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同时又承认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即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独有的发展形式规律。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具体表现在:第一,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进步的社会意识往往超前于现实,在一定程度上预见、推断未来,指导人们的的活动;落后于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则阻碍社会的发展。第二,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一定时期的社会意识总是同以往的社会意识有着某种联系,都是在继承前人的思想成果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第三,社会意识各形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如哲学、宗教、科学等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第四,社会意识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的表现。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作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精神文明是人类精神生产的积极成果的总和,其中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是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先进的社会意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任务之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能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发展,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正确的思想保证。2、试述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及其现实意义。答:把生产力的发展作为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第一,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内容。社会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的总和,其中人与自然的矛盾是最根本的,这个矛盾只能用发展生产力的方法去不断解决。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实际能力和实际状况,体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广度与深度。第二,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的发展是实现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条件。第三,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生产力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力量,是一种可供测量的客观标准。 附录二: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77—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归根到底,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准。这是对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生产力标准在新时期的具体运用。3、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联系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阐明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答: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和变革最深刻的根源。社会基本矛盾的相互作用、辩证运动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是非对抗性的,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来解决。我国原来的体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条件的变化,这一体制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已越来越不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只有通过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教育、科技、文化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才能解放被旧体制束缚的生产力。所以说,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的动力。十多年来,经过从农村到城市的各个领域的改革和对外开放,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推动了我国社会的历史性变化。实践证明,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4、试根据以上材料说明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及其社会作用的两重性。答:现代生产力发展的特点在于科学和技术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日益增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社会不断进步的重要力量,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科技发展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变革。第二,对生活方式产生巨大影响。如现代信息技术为人们提供了处理、存储和传递信息的手段,给学习、工作带来极大便利。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人们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增多,为人们自由全面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机会。第三,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主要表现在新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通过影响思维主体、思维客体和思维工具引起思维方式的变革。但要看到,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造成科技应用的消极影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认识上的非至上性,人们不能准确预见科技应用的负面影响,也有技术上的不成熟,还有因人们只考虑自身利益乱用滥用科学技术造成的。要克服科技应用的消极影响,一方面要加强科技创新,用更加完善的技术取代落后的技术,另一方面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避免人为的乱用和滥用技术造成技术应用的消极作用。5、试根据以上材料阐明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及其根源。答:社会形态的更替是历史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是指五种社会形态形态依次演进的基本趋势,其历史过程是一个“扬弃” 附录二: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77—的过程。但是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并不否认历史发展的曲折性。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形态更替的反复甚至倒退是时常出现的。从世界历史上看,每一次社会制度的变革,无不经过曲折反复的斗争;第一个新生的社会制度,无不有一个从不成熟到逐步成熟的发展过程。社会主义作为人类历史最进步的社会形态,它走向成熟,取得最后胜利,必然要经过曲折复杂的斗争和长期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出现某种重大挫折甚至倒退也是难免的。但历史车轮前进的总趋势是不可改变,它所呈现的曲折,必将以社会的巨大进步来补偿。社会形态更替的曲折性的根源在于,各个阶级之间、各个社会集团之间力量对比的此彼消长,推动历史发展的进步势力是在矛盾斗争中逐渐成长的,反动势力也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而且还有新的反动势力长期地阻挠和破坏,使社会发展不会一帆风顺。具体的偶然事件以及不确定因素也是造成社会形态更替曲折性的根源。6、如何理解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答:社会形态更替既具有客观必然性,又具有主体的历史选择性。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主要是指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社会形态更替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性,从根本上规定了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规律的客观性并不否定人们历史活动的能动性。社会形态更替的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并不排斥人们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于某种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性。在具体的社会形态或具体的民族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复杂性,各种矛盾、因素相互作用,为一定民族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究竟哪一种可能性会成为现实,则取决于这个民族的自觉选择,取决于该民族内部不同阶级或集团的力量对比。各个民族会通过不同的道路而走向高级的社会形态。同样,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并不是对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的否定,相反,人们的历史选择性与客观必然性是相统一的。一方面,人们的历史选择活动总要受到自己目的的驱使和制约;另一方面,人们的历史选择活动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这就决定了在社会形态更替过程中历史主体的选择性活动,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一、单选题:1~5ADBAD6~10DCDDA11~15ADCBD16~20DDDDB21~25ADACC26~30DDCDB31~35AADBB36~40BADAB41~45AADDA46~50ABDAB51~55DCDAD56~59DCDC二、多选题1、BD2、CD3、BCD4、ABCD5、AC6、ABC7、ABCD8、ABCD9、ABCD10、ABCD 附录二: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77—11、BD12、AC13、ACD14、ABCD15、BC16、ABCD17、ACD18、ABD19、AB20、ABC21、ABC22、ACD23、ACD24、BC25、ABD26、ABC27、ABC28、ABCD29、ABCD30、BCD31、ABCD三、辨析题1、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所以,劳动产品都具有价值。答:该命题错误。因为,尽管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但价值是商品特有的属性,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只有当劳动产品用于交换时,劳动产品才成为商品,其中所付出的劳动才形成为价值。劳动产品直接用于劳动者个人消费,或无偿供别人使用,就不是商品,也不具有价值属性。2、没有劳动就不可能有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进行生产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答:观点错误。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劳动是劳动力的使用。人的劳动是任何社会进行生产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没有劳动就不可能有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至于劳动力是否成为商品并不是人类进行生产的必要条件。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在封建社会后期发生的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劳动力成为商品标志着简单商品生产发展到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新阶段。四、判断题:1~5×√×××6~10√×√√√11~13√×√五、简答和材料分析题:1、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1)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是什么?(2)生产要素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是什么?(3)马克思劳动二重性理论说明了什么?答:(1)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认为,尽管土地、原材料等生产要素是商品生产的必要条件,但不是价值的源泉。(2)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但劳动不是财富的唯一源泉。马克思和恩格斯一再批评“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的说法,赞同威廉·配第所讲的“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的观点。他们认为,土地、原材料等生产要素是商品市场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它们和劳动结合生产出财富即使用价值。(3)马克思劳动二重性理论揭示了价值创造与财富生产的区别:价值创造与抽象劳动相关联,财富生产与具体劳动相关联;前者反映的是经济活动中的社会关系,后者反映的是经济活动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不能把价值创造与财富生产混为一谈。2、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回答问题:(1)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是怎样的?(2)价值规律在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中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附录二: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77—答:(1)价值规律是贯穿于整个商品经济的一般法则,它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从较长时间来看,价格高于价值的部分和价格低于价值的部分能够相抵,商品的平均价格和价值是相一致的。(2)价值规律在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中的作用表现在: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比例。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商品生产者为了获得较多的利益,并在竞争中获胜,必然要不断改进技术,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在实际的生产活动中,生产同种商品的各生产者,由于生产条件和技术水平不同,生产中实际耗费的劳动时间也不同,而商品价值是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这就决定了不同生产者通过市场交换将获得不同的社会收入。3、请计算:(1)资本家一个月在牛世清身上榨取剩余价值有多少?(2)剩余价值率为百分之多少?解答:(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费用和剩余价值两国部分构成的,即w=k+m所以,剩余价值量:m=w—k。每月的剩余价值量=每吨煤剩余价值量×每日产煤量×月天数=(22.65一14.9)元/吨×1.88吨/日×30日/月=7.75×1.88×30=437.10元/月所以,资本家一个月从牛世清身上榨取的剩余价值为437.10元;(2)剩余价值率:m’=m/v=437.10元/32.24元×100%=1351.58%(2)剩余价值率为1351.58%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一、单选题:1~5DDACB6~10CBCDA11~15BBBDB16~20BDCBD21~25DACDB二、多选题1、ABC2、ABC3、ABCD4、BCD5、ABC6、ABC7、AB8、AD9、ABCD10、ABCD11、ABC12、ABC13、ABCD14、ABCD15、ABC16、ABCD三、辨析题1、垄断价格长期背离生产价格和价值,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 附录二: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77—答:该观点错误。垄断组织操纵价格带来的结果是抑制了市场价格的自由波动,导致价格长期背离生产价格和价值,但这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而正是价值规律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作用的具体体现。因为,从全社会来看,整个社会商品的价值,仍然是由生产它们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垄断价格既不能增加也不能减少整个社会生产的价值总量,它只是对商品价值和剩余价值作了有利于垄断资本的再分配。从全社会看,商品的价格总额仍然等于商品的价值总额。2、经济全球化削弱了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竞争力。答:该观点错误。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发展的过程。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占有的优势地位使他们成为了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他们还可以通过经济全球化限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但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也具有积极的影响:他们可以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通过吸引外资,扩大就业,使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可以利用不断扩大的国际市场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四、判断题1~6√××√×√五、简答和材料分析题:1、请客观辩证地评价资本主义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历史地位。答:资本主义社会最终将会被共产主义社会所取代,这是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但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资本主义与旧的社会相比,显示出巨大的历史进步性。具体表现在:第一,资本主义将科学技术转变为强大的生产力。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为先进的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利用提供了基础和空间,极大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向生产力的转化。第二,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竞争的外在压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资本家总是会想方设法增大剩余价值的生产,并由于竞争的压力,将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资本主义极大地推进了民主政治和法制的进步。资本主义在政治上推嵩自由、民主、平等,与封建社会相比,无疑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上的一大进步。2、根据材料分析:(1)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为了缓和劳资关系,资本家及其代理人主要采取了哪些激励制度?(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于“雇员拥有股票计划”的认识。答:(1)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工人阶级反抗力量的不断壮大,资本家及其代理人开始采取一些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制度,促使工人自觉地服从资本家的意志。这些制度主要有:其一,职工参与决策。这一制度旨在协调劳资关系,缓和阶级矛盾。其二,终身雇用,目的是为了增强工人对企业的归属意识,从而更加自觉地服从资本家的统治。其三,职工持股。该制度旨在通过使职工持有一部分本公司的股份来调动工人的生产积极性。(2)资本主义国家为缓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进行着生产关系的不断调整,以适应生产社会化发展的要求,“雇员拥有股票计划”的推行正是调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社会化发展要求的一种措施。 附录二: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77—这一计划,通过职工持有一部分本公司的股份来调动工人的生产积极性,使工人产生归属感,在生产中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剩余价值生产。但是雇员拥有股票,只是说明了在资本主义私有制范围内,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锁链稍有放松,而且职工持股的份额是相当小的,不可能改变雇佣劳动者的阶级地位,“雇员拥有股票计划”并不改变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与雇佣劳动关系的实质。3、简要回答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答:(1)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有:首先,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其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再次,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势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最后,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2)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事实,但要深刻分析这些变化的实质。首先,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其次,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并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获取剩余价值的方式和方法;资本占有的社会性提高了,但资本在社会经济关系中的支配地位并没有根本改变;资本主义剥削制度没有改变。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一、单选题:1~5BCDBB6~10ABBDA11~15DADDA16~17AB二、多选题:1、AB2、ABC3、ACD4、ABCD5、ABCD6、BC7、ABCD8、ABCD9、ABCD10、ABCD11、ABC12、ABCD13、ABC三、辨析题1、马克思恩格斯从来都坚持认为,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阶级性决定了它只能通过暴力革命来推翻资本主义统治。答:此观点错误。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阶级性决定了它必然要通过各种形式的阶级斗争,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自己的统治。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确实非常强调无产阶级必然通过暴力革命推翻资产阶级。这是因为,当时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争取自由的革命几乎都给予了无情镇压。后来,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无产阶级争取到了合法斗争的权利。所以,马克思恩格斯也不排除无产阶级通过和平手段争取统治权的可能性。2、苏东剧变的历史悲剧在一定意义上说明了社会主义发展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 附录二: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77—答:此观点正确。由于受到生产力发展状况、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受到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以及马克思主义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而且,社会主义作为新生事物,其成长也不会一帆风顺。所以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具有艰巨性、长期性和曲折性。四、判断题:1~5√×√×√五、简答和材料分析题:1、请根据材料分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的原因。答: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各国国情的特殊性,即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差异性,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无产阶级自身成熟程度的不同,阶级基础与群众基础的构成状况的不同,革命传统不同,以及历史和现实、国内和国际的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必然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第一,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由于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起点的生产力状况都比较落后,这就决定了各个国家必须根据自己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第二,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各个民族从历史上继承下来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不同,决定了他们必须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按照自己的民族特点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要求他们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自己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将社会主义植根于本国的土壤之中。第三,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也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时代是前进的,实践也是发展的,各个社会主义国家都应该根据时代和实践发展的要求,适时地改革和选择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2、怎样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答: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多样性,努力探索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就成为无产阶级政党和人民为之奋斗的神圣使命和光荣任务,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第一,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坚持马克思主义对于研究未来社会制度的科学方法,即辩证唯物主义方法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第二,必须以当时当地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坚持“走自己的路”;各国国情不同,情况又在不断变化,因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不同时间、不同国度的实际应用也是不同的。第三,必须充分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在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问题上,反对“一条道路”、“一种模式”发展社会主义的错误做法,照抄照搬别国发展模式从来不能成功。 附录二: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77—3、试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的根源。我国是作为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的,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国内国际形势,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其根源归结起来主要有:第一,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我国生产力水平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着较大差距,这就决定了我国必须把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赶上和超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完成这一任务,无疑需要长期和艰苦的探索和奋斗。第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由于我国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先进文化,同样需要长期和艰苦的探索和奋斗。第三,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一方面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军事、政治压力、有限制的经济科技合作与援助、文化渗透等手段,阻挠和遏制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处于低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面临更大挑战,使得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将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第四,我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认识的过程。社会主义建设既是一个实践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认识发展的过程,我国建设社会主义要想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4、结合上面材料,请回答: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曲折性?答: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社会主义的发展也会发生曲折,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过程。几千年的人类社会发展史表明,每一次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无不经过曲折反复的斗争;每一个新生的社会制度,无不有一个从不成熟到逐步成熟、从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发展过程。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第一,社会主义作为新生事物,其成长不会一帆风顺。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崭新形态,它的产生和成长,意味着对资本主义旧社会的否定,这就势必遭到资本主义势力的拼死反抗。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过程必然是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第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展开的,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只有尊重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及时研究新情况,有效解决前进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发展。第三,经济全球化对于社会主义发展既有机遇又有挑战。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既有积极的效应,又不可避免地带来负面的影响,社会主义国家参与国际交往,只能是一个把握机遇、趋利避害、因势利导、曲折前进的过程。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一、单选题:1~5ABDDD6~10DDAAD 附录二: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77—二、多选题:1、ABCD2、ABC3、ACD4、BCD5、ABCD6、BD7、CD8、ABC9、AC10、ABCD三、辨析题1、实现共产主义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答:此观点正确。与自然规律一样,社会规律具有客观性,符合社会规律的事物必然要得到实现。而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已被历史唯物主义所揭示。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的不可调和性,它必将被更为高级的共产主义社会所替代。因而共产主义的实现是合规律的。同时,社会规律是在人们的社会活动中起作用的,而人们的活动是有目的有意志的,因而社会规律的实现和发挥作用又离不开人的主观能动性。具体说来,共产主义的实现离不开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能动性,离不开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事业的推进,离不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因此,实现共产主义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2、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规律的必然要求。答:此观点正确。共产主义一定能够实现,这是以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发展所决定的。根据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是一个社会形态发展和交替的过程,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经过长期发展进入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一个客观必然的历史进程。另外,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已经并正在用事实证明着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必然性。当然,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必然性,并不意味着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过程是一帆风顺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四、判断题1~5××√××6~8×√×五、简答和材料分析题:1、请回答:(1)马克思主义在预测未来社会问题上的基本态度是怎样的?(2)马克思主义是如何理解未来社会和现实社会的关系的?答:(1)马克思主义反对像空想社会主义者那样从主观愿望出发,详而又详地预测未来社会,他们只是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社会的特点。(2)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现在的美好愿望和关于理想社会的详尽规划都不能对未来社会有任何作用,我们现在的实践活动是通向未来世界的,但进入理想社会需要我们长期地在实践中积累更多的条件。2、请回答:(1)上述外国学者主要指出了资本主义制度什么弊病?(2)社会主义如何应对21世纪的世界性挑战?答: 附录二: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77—(1)上述外国学者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其中,过分注重物质生产和经济利益,而忽略对普通人的价值和尊严的尊重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主要弊病。(2)21世纪,人类面临环境问题,贫富差距悬殊,普通人的权利等方面问题的挑战,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也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展开了竞争。为了迎接挑战,大多数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了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就是中国共产党人选择的应对21世纪世界性挑战的具体道路。3、请谈谈你对“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的理解。答:“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是对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必然性以及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的全面论述。前者讲的是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是根本的方面;后者讲的是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它告诫我们,“两个必然”的实现需要相应的客观条件,而在这个条件具备之前绝不会成为现实。在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过程中,“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是密切联系起来的:根据“两个必然”,我们要坚持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信念;而根据“两个决不会”,我们要明白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长期性和曲折性。也就是说,我们不能离开“两个必然”来谈“两个决不会”,也不能只讲“两个决不会”而忽视“两个必然”,必须要将二者统一起来。4、请回答:(1)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如何?(2)当代大学生应如何把两者结合起来?答:(1)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社会理想,是人类最伟大的社会理想。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种共同理想,既包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一祖国的社会理想内容,又包括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生活幸福的道德理想内容,还包括诚实劳动、勤劳致富、共同富裕的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内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是绝然对立的,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首先,共同理想是远大理想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具体表现;其次,远大理想决定和制约着共同理想的方向;第三,共同理想加速或制约着远大理想的实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我们不但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而且要进一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2)当代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肩负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要把追求个人理想与追求社会理想结合起来,把追求共同理想与追求远大理想结合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