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3 MB
  • 2022-04-22 11:25:17 发布

GBT 11026.1-2003 电气绝缘材料 耐热性 第1部分:老化程序和试验结果的评定.pdf

  • 2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GB/T11026.1-2003/IEC60216-1:200191J吕GB/T11026《电气绝缘材料耐热性》分为五个部分:—第1部分:老化程序和试验结果的评定;—第2部分:试验判断标准的选择;—第3部分:计算耐热特征参数的规程;—第4部分:老化烘箱;—第5部分:应用耐热特征参数的导则。本部分为GB/T11026的第1部分。本部分等同采用IEC60216-1:2001《电气绝缘材料耐热性第1部分:老化程序和试验结果的评定)}(英文版)为便于使用,本部分与IEC60216-1:2001相比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删除了国际标准的前言和引言;—本部分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中的引用标准,凡是有与IEC(或ISO)对应的国家标准的均用国家标准替代;—删除了原引用标准中的ISO2578和ISO11346,主要是由于这两个标准与正文无关,仅在IEC引言中作为信息,并且本部分删除了IEC国际标准的引言。本部分代替GB/T11026.1-1989《确定电气绝缘材料长期耐热性的导则第1部分:制定老化试验方法和评价试验结果的总章程》。本部分与GB/T11026.1-198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标准名称更简练;—“术语和定义”中增加了很多有关数据统计处理方面的定义(见3.1);—删除了有关相对温度指数的叙述;—增加了“简化程序”一章(见第7章);—本部分编排格式及内容叙述的先后顺序均与GB/T11026.1-1989有较大区别。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均为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绝缘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桂林电器科学研究所。本部分起草人:于龙英、王先锋口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www.bzfxw.com-GB/T11026.1-1989 GB/T11026.1-2003/IEC60216-1:2001电气绝缘材料耐热性第1部分:老化程序和试验结果的评定范围GB/T11026的本部分规定了用作获得耐热特征参数的一般老化条件和程序,以及给出使用本标准其他部分中的详细规程和准则的指导。也给出了简化程序以及可以使用这些程序的条件。尽管最初制定本标准是为了供电气绝缘材料及其简单组合体使用,但这些程序被认为是更具有普遍应用性以及能够广泛地应用于那些非电气绝缘用的材料的评定在应用本标准时,是假设引起预定性能变化所需要时间的对数与相对应的绝对温度的倒数之间几乎存在着线性关系(Arrhenius关系)。为了有效应用本标准,在所研究的温度范围内,应该不发生转变,特别是一级转变。本标准所有其他部分,仍旧用术语“绝缘材料”来表示“绝缘材料及其简单组合体”。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规范性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11026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T2900.5-2002电Y术语绝缘固体、液体和气体(eqvIEC60050(212):1990)GB/T10580-1989固体绝缘材料在试验前和试验时采用的标准条件(eqvIEC60212:1971)GB/T11026.2-200。确定电气绝缘材料耐热性的导则第2部分:试验判断标准的选择(idtIEC60216-2:1990)GB/T11026.4-1999确定电气绝缘材料耐热性导则第4部分:老化烘箱单室烘箱(idtIEC60216-4-1:1990)ISO291:1997塑料条件处理和试验的标准环境IEC60216-3:2002确定电气绝缘材料耐热性的导则第3部分:计算耐热特征参数的规程IEC60493-1:1974老化试验数据统计分析导则第1部分:建立在正态分布的试验结果的平均值基础上的方法术语、定义、符号和缩写的术语术语和定义www.bzfxw.com下列定义适用于GB/T11026的本部分:1温度指数temperatureindexTI从耐热性关系推出的时问为20000h(或其他规定时间)时的摄氏温度的数值[GB/T2900.5212-02-08,经修改] GB/T11026.1-2003八EC60216-1:20012半差halvingintervalHIC表示在温度等于TI时取得的终点时间的一半到终点时间的开氏温度间隔的数值。[GB/T2900.5212-02-10,经修改」3耐热图thermalendurancegraph是一种表示耐热性试验中达到规定终点时间的对数与热力学(绝对)试验温度倒数关系曲线的图。[GB/T2900.5212-02-07,经修改]4耐热图纸thermalendurancegraphpaper是一种以对数时间刻度作为纵坐标,分度为10的幕方的图纸(常用范围从10h-100000h).横坐标的值是与热力学(绝对)温度的倒数成正比。通常把横坐标分成非线性(摄氏)温度刻度,随温度从左到右增加。3.1.5有序数据ordereddata是一组按顺序排列的数据,使得在整个顺序的相应方向中,每一数据大于或等于其前面一项。注:在本标准中,采用数据上升的排列方式,第一顺序统计量是最小的。3.1.6次序统计forderstatisties在一组有序数据中的每一个别值称为次序统计量,用它在次序中的数字位置来表示。3.1.7不完全数据incompletedata有序数据,其中高于和/或低于规定点的值是未知的。3.1.8检查过的数据censoreddata不完全数据,其中未知值的个数是已知的。注如果开始检查的是高于或低干某一规定值,则这种检查为1型。如果检查的是高于或低于某一规定的次序统计量,则其为2型本标准仅涉及到2型3.1.9自由度degreesoffreedom数据值的个数减去参数值的个数。3.1.10一组数据组的方差varianceofadataset数据与由一个或几个参数确定的参照水平的偏差的平方总和,除以自由度的数值。注:例如.参照水平可以是一个平均值(一个参数)或一条线(两个参数,斜率以及截距)3,1.11www.bzfxw.com数据组的协方差covarianceofdataset对带有相等数目的元的两组数据,其中一组数据中的每一个元相应于另一组中的一个元,相对应的元与其组的平均值的偏差乘积总和,除以自由度的数值。3.1.12回归分析regressionanalysis推出表示两个数据组的各相应元之间关系的最佳拟合直线的过程,使得一个数据组的各个元与拟2 GB/T11026.1-2003八EC60216-1:2001合线的偏差的平方总和为最小注:把这些参数称之为回归系数3.1.13相关系数correlationcoefficient表示两数据组各元之间相互关系的完整性的数,它等于协方差除以数据组方差乘积的方根。注:其平方的值是在of表示不相关)与1(表示完全相关)之间3.1.14里信限confidencelimitTC从试验数据计算得到的统计参数,带有95置信度的它构成由TI评估的温度指数实际值的下限。注1;95%置信度意味着温度指数实际值低于TC的概率只有5%.注2:其他方面,95%以外的置信值有时可以应用,例如在破坏性试验数据的线性检验中3.1.15破坏性试验destructivetest诊断性能试验,其中,试样在性能测量过程中发生不可逆变化,因此,不可能在同一试样上重复测量。3.1.16非破坏性试验non-destructivetest诊断性能试验,其中,试样性能未因测量而发生永久性变化,因此,经过适当处理后,可以在同一试样上进行下一次测量。3.1.17检查试验prooftest诊断性能试验,其中,在每一老化周期结束时,每一试样承受某一规定的应力,然后进行下一老化周期直至试验过程中试样失效。3.1.18(试样的)温度组temperaturegroup(ofspecimens)共同暴露于同一烘箱中、在同一温度下老化的试样数。注:在不会引起模糊的场合,可以把温度组或试样组简单称为组3.1.19(试样的)试验组testgroup(ofspecimens)一起从温度组(如上述)中取出进行破坏性试验的试样数。3.2符号和缩写术语条号a,b回归系数a,b,c,d破坏性试验的试样数5.3.2.3,7.2.3nY值的个数6,4.1N试样的总数5.3.2.3,7.2.3www.bzfxw.comm第i个温度组内的试样数(检查过的数据)6.3.2r相关系数7.6.3FFisher分布的随机变量6.6.1S,各点与回归线的偏差的平方的均方根s热力学温度的倒数(1/O)y终点时间的对数3 GB/T11026.1-2003八EC60216-1:2001温度,℃热力学温度(开尔文)0℃的开尔文值(273.15K)r(终点)时间x25“一分布的随机变量产z数值组的二阶中心矩TI温度指数TCTI的95%下置信限HIC温度等于TI时的半差TEP耐热概貌RTI相对温度指数4程序概述4,1完整的程序评定一种材料热性能的标准化程序,按下述先后步骤进行。注:大力推荐使用如下及5.1-5.8所述的完整详细程序。由于IEC60216-3所规定的计算程序,如果是用手工计算,则是复杂和沉长乏味的.因此,IEC60216-3也包含有一种使计算非常简化的计算机程序。另外,在计算机视屏上还可显示出热老化图。a)制备适量供性能测量用的试样(见5.3);b)把试样分组进行几个确定的高温水平下的老化,既可以连续地也可以循环地进行若干周期,在周期之间,通常把试样恢复到室温或另一个标准温度(见5.5):C)对试样进行诊断试验以揭示老化程度。诊断试验可以采用非破坏性试验或破坏性试验或进行某一性能的测定有可能使试样遭受破坏的检查试验(见5.1和5.2);d)延长连续热暴露或热循环直至规定的终点,即达到试样失效或在被测性能变化达到规定的程度(见5.1,5.2和5.5);e)根据老化程序种类(连续的或周期的)以及诊断试验(见c)项)报告试验结果,包括:老化曲线或每一试样到达终点的时间或周期数;f)按6.1及6.8所述用数字方法评定这些数据并作图;9)按6.1所述,以温度指数和半差的缩写形式表示完整的信息。第5章至6.8给出完整的试验和评定的程序。4.2简化的数字评定程序和图解评定程序简化的程序不需检验数据的分散性,而仅检验与线性关系行为的偏差。在7.1-7.6中对这些作了说明。在某些限制条件下,也可以用图解法进行耐热性数据的评定。在这种情况下,虽然不能对数据分散性进行统计评估,但认为它对评定数据与线性关系的任何偏差是重要的。7.1-7.6还给出了图解程序的规程。5www.bzfxw.com详细的试验程序5.1试验程序的选择5.1.1概述每一试验程序最好要规定试样的形状、尺寸和数目,暴露温度和时间,与TI相关的性能.性能测定方法,终点,以及从试验数据推出耐热特征参数。所选的性能尽可能反映(如果可能,以显著方式)材料在实际应用中的功能。GB/T11026.2给出 GB/T11026.1-2003/IEC60216-1:2001了性能选择为了提供均一条件,可能需要规定试样从烘箱中取出后和测量前的条件处理5.1.2TI测定的具体规程如果有材料规范,通常会给出TI值可接受下限的性能要求。如果没有这样的材料规范,则可从GB/T11026.2中选择评定耐热性的性能和方法(如果找不到这样的方法,则按下列顺序优先选用国际的、国家的或学会、协会标准或某种专门设计的方法)。5.1.3终点时间不是20000h的TI测定在大多数情况下,所要求的耐热特征参数持续时间预定为20000h。然而,常常还需要较长或较短的时间的信息。在较长的时间情况下,按本标准正文中的要求或推荐时间(例如5000h作为最长的终点时间的最小值),应按实际规定的时间与20000h之比率增加。同理,老化周期持续时间也应以大致的比率变化。再次,温度外推应不超过25K。在较规定时间短的情况下,必要时,可能要以相同比率减少相应时间。特别注意,在规定时间很短的情况下,因为较高的老化温度可能把温度引人包括转变点在内的区域,例如玻璃化转变温度或局部熔融,并随之引起非线性。很长的规定时间也可能导致非线性(见附录A)p5.2终点选择材料的耐热性可能需要由不同的耐热数据(应用不同性能和/或终点得到的)予以表征,以便合理选择材料以满足某一绝缘结构的特殊应用。见GB/T11026.2,确定终点可任选下述两种方法之一:a)取相对于性能初始值增加或减少的某个百分数。该方法将提供材料之间的比较,但与它正常运行中所要求的性能值关系较下述b)法差。初始值的确定见5.4;b)取性能的固定值。可以按通常运行要求选择这个值。检查试验的终点主要是以性能的固定值形式给出。选择终点最好能反映绝缘材料劣化的程度,即这种劣化降低了材料在某一绝缘结构中实际运行时承受某种应力的能力作为表明试验达到终点的性能劣化程度最好与实际应用中所要求的材料性能允许安全值有关。5.3试样的制备和数f5.3.1制备老化试验用试样应由所研究总体中随机抽取的样品组成并经均一化处理。材料规范或试验方法标准要包括关于试样制备的所有必要的说明。某些情况下,在耐热性测定的性能测量表中规定了试样的厚度。见GB/T11026.2。如果没有规定,则应报告厚度。某些物理性能甚至对试样厚度的微小变化都是敏感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相应规范有要求的话,则在每一老化周期之后,可能需要对厚度进行测定并报告厚度之所以重要还因为老化速率可能会随厚度而变化不同厚度材料的老化数据不总是可比的。因此,一种材料可能会从不同厚度下性能测量得出一个以上的耐热特征参数试样尺寸偏差最好与常规的用于一般试验的偏差相同,对于试样尺寸偏差要比那些常规用的偏差小的场合,应给出这些特殊偏差。筛选性测量确保试样具有被试材料相同质量和特征。www.bzfxw.com由于加工过程条件可能会显著地影响到某些材料的老化特性,因此要保证诸如在取样、从供货卷上切取片材、按给定方向切取各向异性材料、模塑、固化及预处理等方面,所有试样都是按相同方法进行的。5,3.2试样数f耐热性试验结果的准确性,极大地取决于每一温度下的老化试样的数量.IEC60216-3给出了合适试样数量的说明。通常,下述说明(5.3.2.1-S.3.2.3)是适用的,这些说明影响到S.8给出的试验5 GB/T11026.1-2003八EC60216-1:2001程序。切实可行的做法是另外制备一些试样或至少要从同批原始材料中提供一定备用品,以便以后可以从中制备试样这样,当遇到意想不到的复杂情况时,可以对这些另外制备的试样进行所需要的老化,使得试样组之间发生系统误差之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如果耐热性相互关系证明是非线性的,或如果由于烘箱的热失控而导致试样损失,那么,这样的复杂情况是可能会发生的。在非破坏性试验或检查试验的试验判断标准是根据性能初始值的场合,则测定该性能所需要的一组试样数量最好至少是每一温度组试样的两倍。对于破坏性试验,见5.3.2.305.3.2.1非破坏性试验的试样数A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对每一暴露温度下,一组五个试样是适合的。然而,要获得更详细的指导,可查阅IEC60216-3.5.3.2.2检查试验的试样数19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要求每一暴露温度至少一组由II个试样组成。如果在每一组内的试样数是奇数,则对图解法求解及在某些其他情况下,数据处理可能更加简单。要获得更详细的指导,可查阅IEC60216-3,5.3.2.3破坏性试验的试样OR试样数(N)按下式得出:N二aXbXc+d式中:a—某一试验组内经过一个温度下相同处理且在性能测定之后抛弃的试样数(通常为五个);h—在一个温度下的处理次数,即暴露次数的总数;c—老化温度水平的个数;d—组内用于确定性初始值的试样数。当诊断标准是以其性能相对于其初始水平的百分变化时,正常的做法是取d=2a。当诊断标准是某一性能绝对水平时,通常d是零,除非要求报告初始值。5.4初始性能值的确定用于测定性能初始值的试样应从准备进行老化的试样总体中随机选取一部分。性能值测定之前,应把这些试样在老化试验温度的最低水平下(见5.5)暴露两天(48h士6h)进行条件处理注:在某些情况下〔例如很厚的试样),可能需要多于两天的时间以达到一个稳定值除非在诊断性能的方法中另有说明(例如,材料规范中涉及到试验方法的部分口,或列人GB/T11026,2中的方法),初始值是取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5.5暴露温度和时间对TI测定,宜把试样暴露于不少于三个、最好四个以上的温度下,这些温度应包含有足够范围,以便能证明到达终点时间与热力学(绝对)温度倒数之间的线性关系。为了减少在计算相应的耐热特征参数中的不确定性,需要仔细选择热暴露的整个温度范围,注意下列要求:a)测定TI时最低的暴露温度应是能使测得的终点的平均时间或中值时间大于5000h见5.1.3);www.bzfxw.comb)为确定TI而进行的外推应不大于25K;c)最高的暴露温度应是能使测得的终点的平均值或中值时间大于100h(如果可能,小于5ooh)注:对某些材料,也许不可能达到终点时间小于500h而仍保持足够的线性度。然而,重要的是,对相同数据分散性而言,较小的平均终点时间范围将导致结果的较大的置信区间。有关如何应用非破坏性试验、检查试验或破坏性试验的试验判断标准,5.8提供了相关及详细的说明。 GB/T11026.1-2003/IEC60216-1:2001表1给出了初始选择的指导。附录B给出了在确定时间和温度中有用的若干推荐和建议5.6老化烘箱在整个老化过程中,老化烘箱中放样空间的温度应保持在GB/T11026.4给定的偏差范围内。除非另有规定,应采用GB/T11026.4规定的烘箱烘箱内的空气循环和换气量最好应足以保证热降解速率不因分解产物的堆积或氧气的减少而受到影响(见5.7)。5.7环境条件特殊环境条件的影响,诸如极端的潮湿、化学污染或振动,在许多情况下,可能通过绝缘结构试验进行评定更加适合。然而,在环境条件处理方面,除空气外的其他大气的影响和浸液(例如浸油)可能是重要的,但这些不是本标准的内容。5.7.1老化过程的大气条件除另有规定外,老化应在运行于标准实验室大气中的烘箱内进行。然而,某些对烘箱内湿度非常敏感的材料,当放置老化烘箱的房间内的绝对湿度受到控制,并使其等于GB/T1158。的相应的标准大气B的绝对湿度时,可得到更加确实可靠的结果。因此,应报告上述或其他规定的条件。5.7.2性能测f的条件处理除另有规定外,试样在测量之前应进行条件处理并应在材料标准规范中的规定的条件下进行测量。58老化程序本条是有关应用下列试验的基本程序:a)非破坏性试验;b)检查试验;C)破坏性试验。按5.3说明,制备若干试样。如有必要,按5.4规定,测定性能的初始值。把试样按暴露温度的个数随机地分成同样个数的组。按5.5说明,确定暴露温度和时间(见附录B)o在符合5.6要求的每一烘箱中放置一组试样进行暴露,烘箱要尽可能保持接近从表1所选取的温度。注1:建议给每一单个试样做标记以简化它每一次试验之后正确返回烘箱注2:要注意5.3推荐,制备额外备用试样组的建议,以便达到附录B所述的目的,尤其是能够早期着手进行在外加温度水平下,新的试样的老化。5.8.1非破坏性试验的应用程序在每一周期结束时,从各自烘箱中取出试样组,除另有规定外,让其冷却至室温(见5.7)。某些试验的性能可能要求在烘箱温度下测量,在这种情况下,老化继续进行。对每一试样进行相应试验,然后把试样组返回到原先烘箱,在如同以前一样的温度下,进行下一周期的暴露。继续温度暴露周期、冷却并施加试验直至试样组内试样的平均测得值达到规定的终点并至少提供超过终点的一个点。按6.1所列及工EC60216-3细节评定结果并按6.8规定报告结果。5.www.bzfxw.com8.2检查试验的应用程序按检查试验程序试验的试样应随机地从通过筛选检查试验的试样中抽取。每一周期结束时,从烘箱中取出所有试样。每次取出之后,让这些试样冷却至室温,然后,让每一试样进行规定的检查试验。再把通过检查试验的试样返回到他们原先的烘箱,在如同以前一样的温度下,进行下一周期的暴露。继续温度暴露周期、冷却及施加检查试验,如果试样数(m)是奇数,则直至中值试样数(m+1)/2失 GB/T11026.1-2003/IEC60216-1:2001效;如果试样数是偶数,则直至中值试样数(m/2+1)失效。如果结果显示该终点时间很可能是在大约10个暴露周期内达到,则没有必要改变原先选择的暴露周期;如果结果没有这种显示,则可能要改变周期,使得至少7个周期(最好是10个周期左右)内得到期望的中值结果,应在第4周期之前作出改变周期时间的决定。可以继续温度暴露周期直至所有试样失效,以便可以进行更加完整的统计分析(见IEC60216-3)a按6.工所列及IEC60216-3细节评定结果,按6.8规定报告结果。5.8.3破坏性试验的应用程序对每一烘箱,随机选取预定试样数量(见5.3.2.3)的试验组,按合适的暴露时间顺序经某段时间之后,把试验组分别从烘箱中取出,见5.5,附录B及表to在每一次取出之后,除非另有规定,让一组试样冷却至室温,对预期其性能会随温度或湿度显著变化的材料,除非另有规定,应将这些试样在GB/T1058。的B标准大气条件中处理一夜。对试样进行试验并按IEC60216-3以结果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或其合适的变换形式)对暴露时间的对数作图。按6.1所列及IEC60216-3:2002第6章细节评定结果,按6.8规定报告结果。6评定6.1试验数据的数字分析6.3-6.7规定了试验数据的所有完整分析的数字计算程序。简化程序也是可得到的((7.1--7.6),这种程序产生的结果是不具有相同的统计置信度。简化程序宜仅应用于具有合理的期望值的场合,即试验数据的分散性应足够小以便获得满足要求的温度指数的置信区间(例如,从过去的相关经验)TI数据的分析是建立在这样假设基础上的:终点时间的对数与热力学老化温度的倒数之间存在着线性关系。评定TI结果的优选方法是按IEC60216-3细述的数字程序,并同时用如图4所示的图展示。然而,当不能满足统计要求或当由于其他原因认为它是合乎要求时才采用图解法评定。在这种情况下,结果应该用所测得的平均烘箱温度进行作图(见附录A).6.2耐热特征参数和形式耐热性特征参数是:温度指数,TI,和半差,HIC(见6.7)。电气绝缘材料的耐热性总是针对某一具体性能和终点给出的。如果忽略这一点,耐热性能没有任何意义。因为经受过热老化的材料性能可能未必按相同速率全部变坏,因此,一种材料可能会得出一个以上的温度指数或半差,例如,从不同性能测量得出的对于按数字法推导并满足有关线性度和分散度统计条件的场合,其表示形式为:TI(HIC):TI值(HIC值),例如,TI(HIC):152(9.0)应把TI值表示成最接近的整数值,HIC值表示成一位小数。对于图解推导或不能满足统计条件的场合,其表示形式为:TIg一TI值,HICg=HIC值,www.bzfxw.com例如,TIg=152,HICg=9.0o如果推导TI时,应用的时间不是20000h,则应说明以kh表示的相关时间,即数值后加上kh。因此,这样TI的表示形式为:TI以kh为单位的时间(HIC>:TI值(HIC值)例如,T140kh(HIC):131(10,0),并且该形式也适用于TIg, GB/T11026.1-2003/IEC60216-1:2001例如,TIg40kh=131,HIC=10,0.对于按简化程序(见7.6)推导的场合,表示形式为:TIs=TI值,HICs=HIC值,例如,TIs=152,HICs=9.0,6.3终点时间,x一和y一值对每一温度组,二一值应该应用下述公式计算:s=1/(B+氏)···,···················⋯⋯(I)式中,0是以摄氏度表示的温度,氏=273.15K6.3.1非破坏性试验在试样的每一温度组内,每一试样都获得每一老化周期后的性能值。从这些值(如果需要,通过内插(见图1)获得终点时间并计算它的对数作为6.4中用到y一的值。6.3.2检查试验对每一温度组内的每个试样,计算最接近到达终点之前的老化周期的中点时间并取该时间的对数作为Y值。在第一个老化周期内的终点时间应作无效处理。在这种情况下,要么,a)用新的试样组开始老化,或者,b)不管这些试样并把归人第1组内的试样数(二.)的值减少一个如果在第一周期过程中有一个以上试样达到终点,则去除这组并试验另外一组,要特别注意试验程序的任何临界点。6.3.3破坏性试验由于在进行有关性能测量中每一试样遭到破坏,因此,不可能直接测量任何试样的终点时间。应用IEC60216-3:2002的6.1.4详细叙述的数学方法,可以计算推测的终点时间。该方法是建立在这样假设基础上,即在一个温度下老化的所有试样的老化速率都是相同的,因此能够从一连串试验过的试验组的性能平均值确定老化速率。选择老化曲线的近似线性范围(见图2),并通过每一(时间、性能)点,绘制一条平行于平均老化曲线的线该线与终点线的交点,给出所需要的终点时间的对数(见图3),注:老化曲线是通过绘制性能值或其值的合适转换形式与暴露时间的对数关系曲线形成的。需要保证,回归线与时间轴的相交点给出的值,相同于由各条线相交的平均值。该程序是按数值方法进行的并进行相应的统计检验。推导出的y一值应用于6.4计算中(见IEC60216-3:2002的6.1.4)06.4平均值和方差6.4门完整数据对一个温度组内的所有试样的终点时间是已知的非破坏性试验和检查试验,y值的平均值夕和方差5“应按下述公式计算:夕=兄y/n(2)C艺y,一(LLY)2/。〕(3)n一1式中n是温度组中Y值的数量www.bzfxw.com对破坏性试验,应该用同样的程序,把它应用于按6.3获得的Y的推测值6.4.2不完整(经检查合格的)数据对于非破坏性试验和检查试验.当一个温度组内,在所有试样达到终点之前老化已经终止时,平均值和方差评估应按IEC60216-3:2002的6.2.1.2计算。6.5总平均值和方差及回归分析y值加权平均值和方差及:值加权平均值和二阶中心距,应按IEC60216-3:2002的6.2.2计算。 CB/T11026.1-2003八EC60216-1:2001耐热图和偏离线性度检验的斜率和截距的回归分析应按IEC60216-3:2002的6.3.2计算。6.6统计检验和数据要求下述统计检验在IEC60216-3:2002的6.3中作了详尽规定,在IEC60216-3:2002的附录A和附录B作了概括说明。这些检验业已用来检验那些可能使耐热特征参数推导无效的所有重要数据情况,以及用来决定一种无法满足统计要求的情况是否属于实际显著的。6.6.1所有类型的数据在应用统计检验之前,数据需要满足下列要求:a)在最低试验温度下的终点时间的平均值不少于5000h(或当温度指数规定的时间r不是20000h时,应不少于:/4);b)温度指数与最低试验温度之间的差应不大于25K,如果不符合这些条件中的任何一个,则不能报告TI值。为了进行有效计算,应在这样一个更低温度下,进行一个或几个新的试样组的老化并保证满足这些条件。当一组数据满足上述要求时,统计的要求是温度指数(TI)与它的95%下置信限(TC)之间的差(TI-TC)不大于。.6HIC。这个差取决于数据点的分散、回归分析中的线性度偏差、数据点的个数和外推程度本文提出的一般计算程序以及IEC60216-3:2002中的细节是建立在IEC60493-1中所陈述的原理的基础上的。这些原理可以简单地表示如下(见IEC60493-1的3.7.1):1)达到规定终点所需要的时间(终点时间)的对数平均值与热力学(绝对)温度倒数之间的关系是线性的;2)终点时间的对数与线性关系的偏差值是呈正态分布的,其方差与老化温度无关。对第一个假设是通过通常所说的Fisher检验(F检验)进行检验的在这种检验中,从试验数据计算检验参数F并与表值F。比较,如果FGF},则线性假设可以接受并继续计算下去。如果F>F=,则按推论该假设予以拒绝,但由于在特殊情况下,可能检查的是一种无实际重要性的统计学上显著的非线性,所以在规定条件下,按修正过的方法(细节见IEC60216-3),计算可以继续下去。选择凡,使得检验是在显著水平为。.05下进行,这意味着即使这种假设是对的,也还有5%的概率拒绝该假设(当正确时,有95%概率接受该假设)。检验第二个假设,是通过Bartlett的尹检验。从数据计算检验参数了并与表值二z比较。在显著水平。.05下,如果检验参数尹大于表值,则应报告扩值和从表中查到的相应概率Po对破坏性试验(6.3.3),也要按F检验,检验性能值的线性度随终点附近时间变化(见IEC60216-3:2002的6.1.4.4)0当数据的分散是这样的:TI-TC的值是处在。.6HIC与1.6HIC之间时,还是有可能报告一个调整过的TIa值而不是报告计算得到的TI值,使得报告的TIa值与按通常程序计算得到的TI的下置信限之间的差小于或等于0.6HIC(即TI值用TIa=TC+O.6HIC代替,见4.3(3)和IEC60216-3:2002的7.3)。已经制定出满足这些情况的计算程序和适当限制,并在IEC60216-3中详细给出。在IEC602163:2002附录A和附录B中,给出了说明这些程序和条件的操作流程图和判断表。6.6.2检验试验www.bzfxw.com对检查试验,把终点时间考虑为逐步走向失效的老化周期的中点。在第一个老化周期终点的失效不能予以接受。在这种情况下,要么重新开始新的组试验,它也许带有较短的周期时间;要么不计这个第一周期失效而把组的标称数减1(例如,在数字计算过程中,应该把21温度组按20处理,见IEC60216-3:2002的6.1.3),在任何情况下,最好要仔细检查试样制备技术。在所有情况下,老化应继续下去直至每一组内超过1/2试样未能通过检查试验。对所有组的数量未必都要求相等,或失效数未必都要求相等。10 GB/T11026.1-2003/IEC60216-1:20016.6.3破坏性试验按正常要求,在每一温度下,至少要选取三个(最好更多)老化组进行线性度检验,该检验最好是在0.05显著水平下进行(见IEC60216-3:2002的图2、图3及6.1.4.4),而且这些老化组至少有一个平均值高于终点以及至少有一个平均值低于终点。在规定情况下,允许不满足这些条件(在0.005显著水平下,无论是小的外推或线性度检验可能是允许的,见IEC60216-3:2002的6.1.4.4)6.7耐热图和耐热特征参数计算相对于20000h终点时间(或者应用IEC60216-3:2002的6.3.3公式(47)求取温度指数所选取的这样其他时间:)的温度0,.按相同方法,计算相当于10000h终点时间的温度6z,否则,就计算相当于:,/2终点时间的oz,6z一B,的差即是半差HIC的值计算相当于1000h终点时间的温度氏,否则就计算相当于:/20终点时间的温度么。应用B,点和B,点以及其相应时间,在耐热图纸上绘制耐热回归线应用IEC60216-3:2002的6.3.3的公式(46)一(50),计算20000h,1000h时间(或按前面提到的参数选择)的温度指数评估值的下置信限,并且至少有五个中间过渡时间。把这些成对的时间一温度标绘在耐热图上,画出一条通过这些点的光滑曲线。在同一图上,标绘出老化温度、终点时间(测得的或推测的)以及平均时间。按6.5(也见IEC60216-3:2002的7.2和7.3)计算,推导出耐热特征参数。6.8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应包括:a)被试材料的说明,包括试样尺寸和任何条件处理;b)所研究的性能,终点选择以及如果性能是用百分值表示的话,性能的初始值;c)用于测定性能的试验方法;d)试验程序的任何有关信息,例如,老化环境;e)各个试验温度及相应数据,包括:1)对非破坏性试验,各个终点时间,性能随老化时间变化的图:2)对检查试验,老化周期数和持续时间,在这些周期中达到终点时间的试样数;3)对破坏性试验,老化时间和各个性能值,性能随老化时间变化的图;f)耐热图;B)按6.2规定形式报告的温度指数和半差;h)如果IEC60216-3:2002的6.3.1有要求,x`和k一1的值;i)根抿IEC60216-3.2002中5.1.2.4*foR一周期f54r44_简化程序7.1程序概述在所选取的某一温度下,测定所选择某一性能的数值(例如,力学的,光学的或电气的性能,见Gwww.bzfxw.comB/T11026.2)变化与时间关系(见5.8)继续该程序直到所选择的那个性能达到规定终点值,从而得到特定温度下的终点时间。把另外一些试样暴露于其他两个温度中最小的那个温度下,测定相关性能的变化。推荐在三个或四个温度下进行试样热老化,测定每一温度的终点时间。当完成所有温度下数据后绘制耐热图,进行比较简单的统计计算,通过评估耐热图的线性度证明耐热特征参数计算是否有效。11 GB/T11026.1-2003/IEC60216-1:200172试验程序7.2.1诊断试验的选择所选择的试验应该与实际中多半具有意义的某一特性相关,只要可能,就应采用国际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例如,见GB/T11026.2)。如果试样尺寸和/或形状因热处理而发生改变,则只能采用不受这些影响的试验方法7.2.2终点选择终点选择应考虑两个因素:a)估计一个温度指数所涉及到的时间周期,对一般实际应用,推荐20000h;对特殊应用,可以规定其他时间;b)可接受的所选择特性值变化。该值与所预知使用条件有关7.2.3试样试样的尺寸和制备方法应按有关试验方法给出的规定:a)对需要进行非破坏性试验的判断标准,在大多数情况下,每一暴露温度取5个试样一组是足够的;b)对检查试验的判断标准,对每一暴露温度要求一组至少11个或21个;c)对需要进行破坏性试验的判断标准,所需要的试样最少总数按下式推出:N=axbxc+d························⋯⋯(4)式中:a—一个试验组内经过一个温度下相同处理以及性能测定后抛弃掉的试样数(通常为5个);b—在一个温度下处理的次数,即暴露的持续时间;。—暴露温度水平的个数;d—用于确定性能初始值的试样组内的试样数。当诊断标准是以性能相对于其初始水平的百分变化时,正常取法是d=2a;当诊断标准是某一绝对性能水平时,通常d为零,除非要求报告初始值注1:如果这些规定导致要试验非常多的试样,则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偏离有关试验规范及减少试样数。然而,必须清楚认识到,试验结果的精确度在很大程度上与被测试样数有关.注2:相反,当各个结果太分散时,可能需要增加试样数量以获得足够的精确度。注3:可取的做法是通过预备性试验,对所需进行的老化试验的数量和持续时间作一次大致的评估7,3暴露温度试样应暴露在不少于三个的温度下,所包括的温度范围应满足通过外推确定具有所要求精确度的温度指数。选择最低暴露温度应使达到终点所需要的时间至少为5000h。同样,选择最高暴露温度应使达到终点所需要的时间不少于100h,最好不大于500h见5.Sc)的注)。最低暴露温度应不比预计的TI高出250C,如果所寻求的温度指数的时间不是20000h,则选择最低暴露温度应使达到终点所需要的时间至少为所选取的外推时间的1/4,选择合适的暴露温度,需要被试材料以前测定过的信息,如果没有这样信息,在选择暴露温度中可以求助一些适合于评定耐热特征参数的研究探索性试验。7.4www.bzfxw.com老化烘箱热老化应使用符合GB/T11026.4要求的烘箱,特别是在温度偏差和换气速率方面。7.5程序除了直接用作暴露于热老化温度的试样外,还应制备足够数量的试样,目的是:—提供因准确度的要求而需要在另外温度下进行热老化的试样;—作为参照试样12 GB/T11026.1-2003/IEC60216-1:2001应把这些试样贮存在合适受控的大气中(见ISO291).7.5.1初始性能值当有要求时,在开始进行加热老化程序之前,应在室温下做一次初始性能试验,试验时,应用经过条件处理的规定数量的试样并按所选取的试验法进行试验。热固性材料应在选择范围的最低暴露温度条件下处理48h.7.5.2老化程序把所要求数量的试样置于保持所选择温度的每一烘箱中。如果试样之间存在着来自不同塑料的交叉污染的危险,则对每一种材料应使用单独分开的烘箱在每一加热老化周期结束时,从烘箱中取出所要求数量的试样,必要时,还应在合适的受控大气下,进行条件处理(见ISO291)按所选择的试验判断标准进行的试验应在室温下进行。试验之后,对非破坏性试验和检查试验,应把这些试样返回到原来的烘箱进行下一轮的老化。继续该程序直至所研究的特性的平均数值达到相关的终点。7.6简化的计算程序7.6.1终点时间对破坏性试验,对每一暴露温度和在每一热老化周期之后从烘箱中取出的试样组,绘制所选择性能的平均值与老化时间对数关系的曲线(见图2)。取该曲线与代表终点判断标准的水平线相交的点作为该温度组的终点时间。对非破坏性试验,以每一老化周期之后,在每一试样上测得的性能值绘制曲线,取该曲线与代表终点标准的水平线相交点作为该试样的终点时间。温度组的终点时间是这些试样时间的平均值。当采用检查试验时,应按老化周期开始和结束的时间的平均值计算每一老化时间。应把温度组的老化时间作为检查试验中发生中值失效的老化周期时间(见6.3.2).7.6.2回归线的计算本标准所假定的老化函数是涉及绝对(开尔文)温度O与性能值中某一确定变化所需要时间:之间的关系的等式:(5)r=Ae0ie式中:A和B一一与材料和诊断试验有关的常数;O—绝对温度,等于O+O}6摄氏温度,℃;已=273.15K.可以把它表示成线性等式:y=a+bx(6)式中:y=1nz二=1/日a=1nAb二Bwww.bzfxw.com已知一组成对二,y值,从x,y值可确定给出最佳拟合线关系的u和b:(Exy一E二Y,y/k)(7)CE二2一(Y,二)2/k](艺y一b艺二)(8)a幸k式中k是二、,值的个数。 GB/T11026.1-2003/IEC60216-1:2001注1由于大多数带有“统计”功能的“科学”计算器具有回归分析功能,因此,上述含有公式((5)一(7)的计算可以通过这种计算器进行。重要的是在这种情况下,把z作为自变量输人,而把Y作为因变量。注2:应用这样计算器通常可以输人时间和温度值,并在相加求和之前将其变成z和Ya注3:可以用其他为底(例如,以10为底)的对数,但这将影响到7.6.3中使用的值。7.6.3线性偏差的计算计算决定系数(相关系数的平方)。这也能够通过计算器的回归操作进行。一(习xy一艺x艺-v/k)2[EX,一(Ex)2/kl[F,y,一(艺Y)21k]计算y值的二阶中心矩。它等于y的标准偏差的平方乘以((k-1)/ko/!z(Y)_C名Y2一(艺y)2/k](10)k计算数据点与回归线的均值偏差:S,一,}I(1-(kr2-)P22)(Y)(I1)76.4温度指数和半差如果由公式(11)得到的S,值小于。.16(或如果应用以10为底的对数,则为。.0695),则可以确定TI和HIC值。如果不能满足这个条件,那么由于与原始假设的偏差太大而不能进行计算一。b一氏(lnr一a)应用公式(12),计算相应于20000,10000和2000的z值(时间,h)的温度,并分别标以又。。。、81-。和02000n应用数据对(020000,2000)和(6z000.2000)在耐热图纸上绘制回归线,得到耐热图。计算TI和HIC值:TI=久。。。。,HIC=B,,,。一久。。。注:如果计算T工用的r值不是20000,则在上式中,用r/2和r/10代替上述中的10000和2000.7.6.5简化计算的有效性当提供给所有温度组的平均终点时间的数据的数目是大致相等时,上述给出的计算程序才是有效的。另外,该程序不检验可接受的试验数据分散性。由于这个原因不能对试验结果给出全部统计可接受的情况,因此仅当耐热试验中,材料的性能变化情况已经积累有令人满意的经验时,才宜采用该程序在一切有疑问的情况下,宜按6.3-6.7以及IEC602工6一所述进行更加全面的分析,特别是对试验数据的分散性的接受存在到怀疑时。7.6.6试验报告根据6.8,按下列格式报告试验结果。TI,=xxx,HIC=yy.y表1建议的基皿温度和时间暴露温度/℃T工的评估值方格内暴露周期的持续时间/天温度范围/℃1201301401501601701801902002102201230一240一250一2602701280{290一300一310320一330一340136095-104281473王1105一1142814731www.bzfxw.com115^-1242814731125一1342814731135^-1442814731145-1542814731} GB/T11026.1-2003/IEC60216-1:2001表1(续)暴露温度/℃TI的评估值方格内:暴1T周期的持续时间/天温度范围/℃一IIl1201301401气n16n1701Rn1qn夕自n夕1门2夕n230240250Z60270夕只nl夕qn,OW,-1f)2`I自330340360v一-一一II一训一Il}--一-一{155^-1642814731165-174281473I175一1842814731185-1942814731195-2042814731205--2142814731215-2242814731225-2342814731235一2442814731245-2542814731更加详尽论述和推荐见附录B,注1:该表主要用于周期性的检查试验和非破坏性试验,但也可作为破坏性试验选择适合时间间隔的指导。在这种情况下,可能要求56天或更长的周期时间。注2:当因为提交另外试样进行比原始计划中较低老化温度还要低的温度下老化而延长试验计划时,最好考虑以10K温度间隔和42天周期持续时间进行TI测定。终点判断标准基龙沮度www.bzfxw.com甲9n1171仁149r1340501002000002000500010000老化时间/h图1性能变化—每一温度下终点时间的确定(破坏性试验和非破坏性试验) GB/Tll026.1一2003/IEC60216一1:20015102O5O10Q200时间插人的矩形图的细节见图3a一b终点性能值圈2终点时间评估—性能值(纵坐标,任意单位)与时间关系(横坐标,对数分度,任意单位)丫a资从时间口数据点.组的平均性能值www.bzfxw.com▲指向终点时间评估的符号a一b终点的性能值—回归线平行于回归线的评估线为清晰起见,评估线没有展示所有数据点图3破坏性试验—终点时间评估 GB/T11026.1-2003/IEC60216-1:2001loocoo10000造1000盆InoRTC120140160180温度/℃1一I—一一一丁一一一目——一2.62.52.42.32.2X10热力学温度倒数/K甲温度评估值,20000▲温度评估值,10000图4耐热图www.bzfxw.com GB/T11026.1-2003/IEC60216-1,2001附录A(资料性附录)分散性和非线性A1数据分散性IEC60216-3中详细叙述了数据分散性可接受的一些检验。过大的数据分散的后果是使TI的95%下置信限比可接受的置信限大,在这些情况下,对TI的评估有效性产生了怀疑。如果由于不恰当的实验技术而引起的数据分散性不大,则通过应用较大量数据,即更多试样,能够克服大分散性带来的影响。这并非意味着要做一种完全重复的试验工作,因为有可能(如果材料可得到的话)试验另外试样并把这些附加到原始数据中去。这些另外试验可以在较低或居中温度下进行,但通常最好不是在高于原来选择的温度下进行在具有不完整数据(按中值检查过的)的检查试验中,有可能采取连续暴露直至另外试样通不过检查试验,以获得数据组数目的足够增加。置信限的大小大致正比于数据总个数倒数的平方根。A.2非线性A.2.1热分解机理按本部分进行的电气绝缘材料耐热试验的模式是基于热引发化学速率过程的理论的应用。当所选择的诊断性能的终点是与承受老化试验的材料中的分子变化某一特定程度有关时,该模式才是适用的。因此,该模式的适用性并不一定要求诊断性能水平和分子变化程度之间存在严格的线性关系。除了上述基本假设外,还必须满足某些有关热老化化学机理的一般假设。a)材料及其组合在宏观物理意义上应是均匀的。b)热降解应在均相中进行的。c)老化反应本质上应是不可逆的。A.2.2数据组的非线性在数据评定中,当数据分散性对结果的置信区间而言是非常大而且又超出可接受的置信限的同时,数据的非线性是通过数据评定中的F检验失效来指明的(见IEC60216-3:2002的6.3)这可能是由干不恰当的实验技术而引起的(例如,烘箱温度的误差);这样的非线性可以通过进一步试验而予以纠正。然而,在许多情况下,这种偏差是由材料老化行为而引起的;这种意外,偶然发生于许多热塑性材料或其他材料,这些材料的老化温度范围包括了或接近于某种类型的转变温度,或这些材料存在着一个以上的起作用的老化机理。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在更低温度下的进一步试验,也许可能得到一个可接受的结果。这将引起减少外推的结果,而外推是影响确定置信区间大小因素之一,也使得与非线性有关的误差不那么严重。另外,通过去除最高温度下的结果而在某一较低温度下进行了另外试验,也可能得到可接受的结果,因为只有在较高温度下,偏差才变得显著。www.bzfxw.com如果这些办法还不能获得成功,则需要在某一不要求外推的、足够低的温度下进行试验。 GB/T11026.1-2003/IEC60216-1:2001附录B(资料性附录)暴露时间和温度表1是供计划进行耐热试验时选择老化温度和周期持续时间用的。表1中的行是与所评估的TI相对应,它表示在烘箱温度下,建议的老化时间(天),烘箱温度列在相应栏的顶部。可以根据老化试验的初期结果,调节老化周期或外加老化温度。最好要区分下述情况:—周期老化和连续老化;—确定劣化程度的破坏性、非破坏性和检查试验。可以发现下述的推荐和建议可能有助于确定老化温度和时间。B.1温度a)最高暴露温度应是能得到一个中值终点时间是在100h和500h之间的温度(见5.5c)的注)。b)如果期望在试验的整个温度范围产生相同的老化机理,则选择的暴露温度最好是相等间隔、通常为20K(见表1)。如果这个准则导致机理B变化,例如,当某一转变点,像熔点或软化点,超过B时,则最高暴露温度将需要予以限制。在这种情况下,或如果HIC值已知或预期小于10K,则老化温度水平之间的差可能需要减少,但不小于10K(以便烘箱温度偏差影响可以接受)。选择暴露温度涉及到事先预测或了解被试材料的温度指数的近似值。如果这个信息不可能得到,可能需要进行初步筛选试验以便得到一个TI值的预测值。B.2时间B.2门周期老化对检查试验和非破坏性试验,需要把暴露于所选择温度下的各(温度)组之间因不同操作、试验和热周期而引起的误差减少到最低程度。为此,选取周期持续时间应使得平均或中值终点时间大约是在10周期但不少于7周期内达到对非破坏性试验,尽管表1建议的是恒定周期持续时间,但可以使用按几何级数的试验时间B.2.2连续老化对破坏性试验,每一试验组的老化是连续的,因此,不同老化温度下,不一定要在表1给出的大致相等倍数的周期持续时间内达到平均终点时间,然而,每一温度下计划的试样的组数(见5.3)最好至少为5,如有可能最好为10。各组试验之间的时间间隔最好这样安排,使得最少有两组试样测试的结果落在平均终点时间之前,至少有一组试样的测试结果落在平均终点失效时间之后,在该间隔内,性能随时间变化的速率最好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见6.3.3和IEC60216-3.B.3延迟的试样组www.bzfxw.com当试验未知材料时,可以证明采用这种顺序程序是正确的。在这种情况下,通常方便的做法是,开始时,把一半制备好的试样放人烘箱,在推荐系列的第二或第三暴露周期之后进行测量。再经几个周期后,把剩余的试样放人烘箱,并测量老化曲线(性能变化曲线)上那些被认为需要的点(见图1、图2和图3)在评价设想的准确度需要添加试样进行老化的场合,也证明采用顺序程序是正确的。例如,当耐热关系原来是非线性的场合如果在试验计划完成之后才决定采取延长原始计划,那么,整个程序的持续19 GB/T11026.1-2003/IEC60216-1:2001时间可能需要长至令人无法接受。替代的方法是,在原始计划的最低老化温度下的头一个或第二个失效之后.可以初步地评估耐热关系的趋势如果怀疑有非线性,那么,可以在更低温度下,立即着手对一组或两组另外添加的试样进行老化,以便在还可以接受的时间范围内得到完整的试验数据。一种几经证明是非常有用的程序是包括延迟投放下表B.1中按顺序排列的试验组该示例是建立在九个试验组的基础上,这些试验组是暴露在一个温度下,分别标为A,B,C,D,E,F,G,H,I,在顺序开始之时,把五个试验组放人烘箱。经顺序延迟后(见表B.1,下面的注a),再添加另外的三个组。按表中的指示,试验这些组。表B.1试验组周期开始拟加到老化烘箱的试验组从烘箱和试验组取出1BCDEFA(未老化过的)2,G3合H40I5B9C13D17E21F表示在时间等于条件处理时间和试验一组花费时间的总和时的周期开始后的延迟。如果F组试验之后,还未达到终点,则经进一步相应老化之后,可以试验G-1组。如果在B-F组内之一达到终点,立即从烘箱中取出G-1组并经条件处理后进行试验。如果,例如C组已经达到了终点(几个周期),则G组、H组和I组分别在6,7和8试验周期下将达到终点。按这个方法,将减少试验的总量而不降低鉴别能力这些值完全作为示例,可以根据工作要求予以改变。www.bzfxw.com GB/T11026.1-2003八EC60216-1;2001附录C(资料性附录)早期版本中的一些概念C.1相对温度指数(RTI)在IEC60216-1第四版中,相对温度指数的定义如下:“在某一对比试验中,当被试材料和参照材料经受相同的老化和诊断程序时,从对应于某一参照材料的已知温度指数获得的被试材料的温度指数(见图3)"",在获得RTI中,从测定TI中观察到的系统误差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纠正现在已把该特征参数作为一个新的单独标准课题(正在制定中)。注1:第四版中的图3,现展示于图C.to注2:严格地说上述定义与图是不一致的也与第二版中的定义略有差别C.2耐热概貌(TEP)耐热概貌是在IEC60216-1”第二版中提出的,定义如下:“耐热概貌由两个数字组成,它们相当于从耐热图上在20000h和5000h时推导出的两个摄氏温度,其后跟着一个相对于5000h时温度下的95%单侧置信限。”为了能直接用半差来说明而不引起混乱,以及由于感觉到下置信限对某种材料而言不是一种很有用的特性,因此,在IEC60216-3的第四版中把耐热概貌删除掉。感到更重要的是能保证计算的TI与其下置信限之间的差是小于某一规定值。www.bzfxw.com1)IEC60216-1:1974确定电气绝缘材料耐热性的导则第1部分:确定耐热性、温度指数和耐热概貌的总规程 GE/Tll026.1一2003/IEC60216一1:2001100000RA参考材料,Tl一几RTI=Tl+lj一110吐)00上被试材料、厄盆月)00参考材料1001ll1入1O120140160l肋很度/℃)恷|一一1一1262月242322XIO绝对温度对倒数/K门图C.1相对温度指数www.bzfx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