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4 MB
  • 2022-04-22 11:53:40 发布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课后题答案完整版.doc

  • 3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导论1.20世纪人类所经历的深刻变化和新世纪人类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P1-92.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谈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如何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基础,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马克思的主义从狭义上讲是指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理论和学说的体系。具体的讲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哲学的观点、社会学理论和政治学说。从广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而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界定,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时间和空间范围。从时间讲,这个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以来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的统称;从空间讲,是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成果的整合。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实践而形成的中国化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两者是一脉相承、延续贯通的。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经过实践检验的新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理论体系,而是一个开放的、包容的、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从理论体系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了两大理论体系,一个是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一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获得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的理论,它的主线是革命和夺取政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它的主线是发展。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结合中国实际情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不仅具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同时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第三,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共经历的四次重大发展,即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四者一脉相承、延续发展。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源于毛泽东思想,实在毛泽东思想的根基上,沿着毛泽东思想开辟的马克思中国化的道路,根据时代特征和人民实践,由实事求是精神和改革开放精神孕育出来的全党智慧的结晶。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它科学地把握住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它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历史新阶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有着丰富的内容。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方面,强调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方面,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深化和丰富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方面,强调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开放方面,提出要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主张,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在更高层次上、更广领域中、更宽范围内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基于对当今世界形势的科学分析和我国发展大势的敏锐把握,在切实解决现实问题、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进程中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实践的必然产物。科学发展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的重大理论成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3.如何以当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野,科学地看待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全球影响力。P14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认识当代中国与世界,首先是要努力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次运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评价和改造世界,必须善于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认识问题,增强世界眼光,提高战略思维;最后,掌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能力,归结起来就是要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信念。运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评价和改造世界,必须善于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认识问题,增强世界眼光,增强战略思维。增强世界眼光,要善于从全球视野来观察和认识问题。深刻把握当今世界各种力量、各个要素、各方面动因的内在根据、相互联系和发展趋势,准确地透视当今世界纷繁复杂的各种现象的本质,把握时代发展的基本规律。要善于从历史纵深观察和认识问题。增强战略思维,就是要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发展战略来观察、思考和分析问题,对关系中国发展全局的、长远的根本性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前瞻谋划、科学把握和正确决策。一直以来,在中国所面对的国际舆论环境中都存在着四种基本论调:“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中国崩溃论”和“中国机遇论”,其中后两者一直比较边缘化。“中国威胁论”在世界范围内最有市场,“中国责任论”次之。但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西方发达国家对华策略的转变,“中国责任论”开始持续在国际国内舆论界升温。“中国责任论”是在“中国崩溃论”和“中国威胁论”在现实中不断碰壁、破产的情况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际社会面对日益崛起的中国,不得不重新调整对华策略的新思维。这种新思维表达了国际社会尤其是西方社会在无法遏制中国崛起的背景下,希望通过“责任论” 来影响或约束中国这个新兴大国运用权力的方式,进而规范中国未来的国际角色。美国、欧盟、日本以及广大发展中国家都在不同语境下,表达其赋予“中国责任论”的不同内涵,隐含各个主体不尽相同的利益诉求。从某种程度上讲,“中国责任论”的兴起是中国力量上升和参与国际生活深化的必然产物。当今中国经济总量处于世界第二位,人口占据世界的五分之一,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处理重大自然灾害和公共卫生安全问题、成功举办世博会、奥运会等一系列重大国际事件上,都体现了中国在发展模式、制度优势上的独特魅力、作用和效果,中国的世界影响力正在与日俱增。但是“中国责任论”,尤其是美国语境下的“中国责任论”,其实质是:中国正在崛起,但还不是个充分负责的国家。在承认中国的大国地位、承认中国发展的前提下,把“责任”变成束缚中国独立自主发展,盛装按照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意志主导世界发展的“大筐”。“中国责任论”的抛出从积极方面来说,有利于中国提高国际地位,扩大国际影响,塑造大国形象;从消极方面来说,持续考验中国如何在现实实力和形象塑造之间找到合理平衡点。面对日益升温的“中国责任论”,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发展中的大国,应当时刻保持清醒,既要负责任,更要负与中国实际能力相适应的责任。首先,中国应当与美国加强磋商,形成更多的谅解与互信。其次,负好国际责任的前提是办好中国自己的事情。再次,中国的地区责任大于全球责任。最后,谨言慎行,尽量少主动承担责任,更不要和西方国家去抢责任。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既要有“负责任”的实力与勇气,更要有“负责任”的策略与艺术。在中国和平发展,不断崛起的道路上,面对形式各异的“中国责任论”,务必要保持住一个发展中大国的清醒与自觉。随着中国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国家实力持续稳定增长,国际影响不断提高,中国在世界的地位也不断提升,同时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国际舆论,其中占主导地位的就是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次之。‚中国责任论‛承认中国的国际地位及对国际体系发展的影响,反映出西方正在调整对华战略思维,包含着国际社会期望中国发挥更大国际责任的正当期待,有利于中国为实现和平发展营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中国责任论‛的种种说辞背后也有某些国家企图给处于发展中的中国‚做套‛的精心盘算。简言之,对中国而言,不断热炒的‚中国责任论‛是一把‚双刃剑‛,其复杂内涵不但需要国人仔细辨析,更需要谨慎应对,如何在‚中国责任论‛语境下调整和重塑中国的外交理念,为中国改革开放与和平发展提供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保障,成为外交实践中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我们国家走的是和平崛起的道路,中国过去不称霸,现在和将来发展起来也不称霸,面对国际上‚中国威胁论‛,我们一方面用我们在国际交往中用事实说明我们和平友好的外交政策,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要被这些指责所束缚,坚持做好自己的事,不断推进中国的国防军事现代化建设,确保国家安全。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我们还是发展中国家,人民总体的生活水平不高,经济发展不平衡,我们并不是很富裕,面对称赞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要坚持不懈地,一心一意地搞好建设,我们承担不起发达国家应当承担的国际义务。 实践性、民族性、时代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臹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是理论与实践、世界与民族、历史与时代的有机统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就是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作为理论生长的基础、发展的动力和检验的标准,把改革发展过程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重大实际问题统一起来,把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作为主导价值追求。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没有现成的答案,没有固定的模式,只能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进行实践探索,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科学判断时代主题的变化和世界发展的趋势,正确回答时代提出的重大课题,带领中国人民紧跟时代前进潮流,推动我国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起来。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当前,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面临许多新课题新矛盾。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是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必然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才能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第一讲当代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第一题邓小平在1985年的一次谈话中提出和平问题、发展问题是现代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联系21世纪以来的世界形势分析和平与发展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针对邓小平关于“和平与发展”的当今时代特征的科学论断要从“和平与发展”主题提出的背景、现实影响和未来面临的挑战三个方面进行说明。1.邓小平同志对当今时代特征的科学判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出现的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即新科技革命深刻地改变了当今经济社会生活和世界面貌。首先新科技革命使世界经济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新科技革命引起的经济全球化发展使世界各国的生产、流通、投资等日益联结为一个整体各国经济发展只有在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条件下才能真正实现。同时各国之间又充满了矛盾和激烈竞争而矛盾和竞争的核心是经济问题或者说是发展问题。其次新科技革命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使世界政治格局也发生了重大变动。世界多极化的趋势逐渐显现国际形势总体上出现了相对和平的发展趋势。尽管世界并不太平局部地区的战争仍有发生但制止战争的因素也在逐步增长在较长时期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大战是有可能的。总之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成为时代的潮流。邓小平根据世界经济与政治发生的重大变化敏锐地把握到时代的主题已开始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及时提出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的科学论断。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基本思想。第一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我们有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我们党才作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决策。第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邓小平指出当今世界有很多问题但有两大问题非常突出即和平与发展问题。第三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主要矛盾的集中体现。首先当代世界在政治上的主要矛盾是东西方还存在对抗与世界要和平的矛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成了东西对峙、美苏争霸世界的两极格局给世界和平带来极大威胁。冷战结束后冷战思维依然存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仍然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因此和平问题就成为当代世界政治最突出的问题和集中体现。其次当代世界在经济上的主要矛盾是南北方差距的扩大与国家要发展的矛盾。发展问题就成为当代世界经济最核心的问题和集中体现。抓住了这两大问题也就从错综复杂的国际矛盾中抓住了制约、影响其它矛盾的主要矛盾把握了时代的主题。 第四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指和平与发展代替战争与革命成为当代世界面临的两个重大课题并不意味着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世界大战可以避免但战争的危险并没有根除经济发展越来越成为各国的共同要求但南北差距仍在扩大世界各国远未实现共同繁荣。1.和平与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和平问题讲的就是政治问题经济问题讲的就是发展问题所以和平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现为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在和平的国际环境中世界各国才能保持正常的经济交往和顺利实现本国的发展计划。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就是得益于世界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战乱和冲突则是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战乱不仅使参战国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导致交通运输瘫痪国际贸易中断给世界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有力保障。和平事业是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而经济贸易往来则能增进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具体地说世界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国际分工增进了各国间的交流和联合有可能抑制世界战争的爆发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消除世界不稳定的因素减少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性世界经济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世界和平力量的壮大。由此可见和平与发展是互为条件相互联系相互影响。2.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上世纪90年代东欧剧变特别苏联解体后原有两极格局瓦解冷战局面结束。但是冷战思维依然存在不合理、不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并没有改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是威胁世界和平与阻碍发展的主要根源。一些西方国家坚持要把它们的政治经济制度和价值观强加于别国。冷战时期形成的军事集团正在进一步扩大并公然违背国际公约捍然武装干涉他国内政。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还在损害着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利用“人权”等问题干涉他国内政的现象还很严重因民族、宗教、领土等因素而导致的局部冲突和战争时起时伏世界仍不安宁。由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作祟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解决。世界各国人民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3.应对挑战的一些思考邓小平根据历史经验和现实状况明确提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其他方式如‘大家庭’方式、‘集团政治’方式‘势力范围’方式都会带来矛盾激化国际局势。总结国际关系的实践最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就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他强调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建立国际新秩序。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一项长期复杂的任务和全人类的伟大工程。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思考:一是各国在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真正建立起体现公正合理、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国际经济关系。二是积极开展南北对话实行互利的南北合作。互利合作排除使对方不能接受的其他条件逐步缩小南北差距使整个世界经济均衡、健康、持续发展。三是发展中国家要通过“南南合作”在自力更生的前提下加强团结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并以“南南合作”推动“南北合作”。在当前世界大变动时期国际局势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任何大国或大国集团企图称霸世界对其他国家发号施令都已经行不通了。只有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世界和平与发展才有保障。 第二题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的主权和安全始终被放在对外关系的首位也成为了实现民族振兴的重要保障。结合中国对外开放的实践分析如何在新的形势下更有效地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安全。十六大报告在论述我国对外工作时指出:“我们将继续坚持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物原则。”这是我们在对外开放中必须坚持的原则。结合我国对外开放的实践在新形势下更好地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安全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对外开放中要继续坚持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做到政治利益与经济利益相一致。首先应始终坚持政治与经济利益一致的原则。继续贯彻邓小平外交思想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反对政治与经济霸权不用原则做交易不能因为经济利益而放弃政治利益决不容许别国借经济手段干涉我国的内政对于涉及中国内政、损害中国独立自主的行为以及任何国家的贸易报复和威胁我们要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决不屈服于任何大国的压力。对于国际上发生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始终要从我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根据问题本身的是非曲直独立自主地作出决定。其次我们必须认识到思想文化领域里斗争的长期性和复杂性。针对西方影视图书的输人我们要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市场的建设和领导增强人们自觉抵制西方腐朽文化侵蚀的能力。最后要为推动和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努力这对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发展、坚持国家主权原则都是不可缺少的。“入世”以后我们也将参与制定有关国际多边贸易规则我们要根据《联合国宪章》及联大通过的有关决议的精神的宗旨和原则使有关国际多边贸易规则更加反映新型国际政治经济关系的本质特征这一方面增加了我国处理对外经贸关系的回旋余地另一方面有利于经济贸易争端解决的非政治化可有效地维护我国的合法权益当然也有利于建立和平、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二、在对外开放中要坚持国家主权原则还要根据平等互利原则及世贸组织中有关给发展中国家的优惠规定做到平等互利。首先中国应享受世贸组织对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的优惠安排。《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宪章》第18条规定:“发达国家应当向发展中国家施行、改进和扩大普遍的、非互惠的和非歧视性的关税优惠制度”。所谓“非互惠的和非歧视性的关税优惠制度”是指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输入到发达国家时发达国家因经济实力比发展中国家强许多因此发达国家应给予关税减让而发达国家的产品因竞争力比发展中国家强所以发达国家的产品输人到发展中国家时不要求发展中国家给予同样减让可以不减让关税或少减让关税。按照世贸组织的规定给予发展中国家的优惠共有14个方面我们中国都应争取享受到。其次对于外商来华投资办厂要坚持做到利润平分、风险共担不能只享受权利不承担义务。在兴办中外合资企业中我们应当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合营各方按注册资本比例分享利润和分担风险、亏损的规定真正做到合营各方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担风险、共分利润才能体现出平等互利。 再次为了使我们的民族工业与“三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真正做到平等我们对来华的投资企业应实行国民待遇应逐渐取消对其政策上的优惠。我们对外商来华投资兴办“三资”企业给予诸如减免关税的政策会产生三个消极后果:其一因为这种用政策优惠“三资”企业的做法使我们的国内企业享受不到优待这样它们之间的竞争就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对国内企业不利。其二国内一些企业为了享受与“三资”企业一样的特殊优惠就千方百计与外资拉关系受这种利益的驱动一些假“三资”企业便应运而生使国家利益受到巨大损失自然使平等互利原则不能很好贯彻执行。其三一些地方由于只能靠政策优惠吸引外商而不考虑软环境建设。实践证明外商更重视的是一个国家政策法规的完善程度和稳定程度以及政府部门办事的公正和效率。尤其是我们关税降低以后再靠减免不高的关税就更无法吸引外商来华投资了互利就更做不到了。为了真正做到平等互利我们应为国内企业创造一个与“三资”企业平等的竞争环境。最后我们引进外资重点应放在引进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而不是引进设备和买更多的洋货。我国在实践中确定的“以市场换技术”的政策应很好坚持对于确实可对我国民族工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高新科技项目应适当开放市场通过市场竞争机制对国内企业提高技术水平产生示范和传播作用。一、“入世”后在对外开放中实行积极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全面提高民族工业的竞争力迎接挑战。首先利用WID的有关保障机制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实行积极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所谓积极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就是利用、允许各成员利用其有关幼稚产业保护等条款运用合理的关税和非关税措施保护相关的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产业确保关系到我国经济安全和重大经济利益的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限制某些外国产品进口在实施有效的保护期内采取标本兼治和综合治理手段从根本上保护我国的民族工业努力提高民族工业竞争力同时根据我国国情及经济发展的需要制订自己的产业政策。对于我国与服务贸易有关的产业即第三产业像我国的铁路、民航、电信、电力均属于基础性的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这些行业长期实行的垄断性经营缺乏竞争没有优胜劣汰的压力。所以对这些垄断性行业要加速打破垄断要让其参与竞争在竞争中提篙竞争力。这也是实行积极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内容之一。此外要特别加强对农业的保护和支持尽快提高农业的竟争力尤其要保障粮食的安全。其次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维护我们的经济利益也是实行积极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具体措施也是具体维护我们国家经济主权的具体表现。我们认为经济主权主要是指一国对其经济贸易方面利益的获得与维护的权利。一国经济贸易方面的利益是这个国家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繁荣昌盛的基础也是国家利益中最根本的最重要的利益国家利益是经济利益的具体体现并服务于、服从于经济利益。“入世”以后在进一步扩大开放中国内企业不出国门就会面临强有力的国际竞争对手我国的企业和外国大型企业相比无论是规模还是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及人员素质都较低。所以政府要通过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及必要的行政手段按着市场经济规律加快企业战略性改组要尽快培育出同世界跨国公司相抗衡的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和大集团。增加对科技和技改的投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立技术创新体系提高企业开发创新能力。只有不断提高我们的竞争力使我们经济贸易与世界的经济贸易相互需要、相互依存加深了相互之间的协调成为发展经贸关系的主旋律相互对抗减少了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在经贸往来中就可以有效地维护我们的经济利益即维护我们的经济主权。也就是说要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经济中维护我们的经济主权这也是我们实行积极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内容之一。最后提高民族工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要坚持科教兴国方针从提高人的素质人手人的素质高了才能生产出高精尖的、有竞争力的产品来才能在国内、国外获得并维护我们的经济利益当然也就维护了我们的经济主权。二、“入世”后在对外开放中彻底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管理与运作水平并加快培养适应“入世”后对国际经贸人才的需求。 “入世”以后不仅要求我们的企业要与国际经济接轨政府更要接轨主要是在机构的设置和运作机制上与国际接轨。加入WTO的主体是政府而不是企业WTO规则的内容是对政府提出的是用来约束政府的。加入WTO以后要求政府必须按WTO规则来组织运作否则就是对规则的破坏就要受到应有的制裁。我们的政府机构的设置与运作是在高度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与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要求有很大差距。当前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时应充分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在机构设置与运作机制上与国际接轨精简机构提高办事效率彻底转变政府职能。适应加人WTO以后的新形势政府必须减少对经济事务的行政干预。按照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做到政企分开减少政府对经济事务的行政性干预是政府转变职能的一个重要方面。根据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及世贸组织的有关规定我们的政府只能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管理我国社会经济从宏观上对国民经济进行指导和调控如制定和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方针政策制定发展国民经济的远景规划等。为使各级政府能更好地适应和驾驭加入WTO后的新形势还应加强对政府公务员的培训全面提高其政治、文化业务素质。加快制定与实施改变传统的行政性公务员占主导的公务员队伍结构的计划。只有这样才能有效不断地提高我们的对外经济贸易工作的水平和能力才能有效地维护我们的主权才能使机遇大于挑战的日期尽早到来。第三题近代以来大国的崛起往往伴随着战争与冲突因此国际社会对于中国国力的增强充满了忧虑和猜疑。中国提出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结合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变化分析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面临的主要障碍。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国际战略。2005年底中国政府发表《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阐述了中国走和平发展之路的立场和决心。走和平发展道路在中国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和基础体现了中国人民的真诚愿望和不懈追求也是中国顺应时代潮流、走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然而,在我国和平发展的道路上还有许许多多的困难和风险同时外部环境是复杂严峻的。从长远和全局的观点看我国的和平发展是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密切相关的。但是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有三点霸权主义的威胁、国际竞争的压力和全球化的负面效应。一、霸权主义的威胁冷战结束至今美国成为惟一超级大国。从力量对比看它拥有其它各国无法比拟的综合国力而且这一现实绝非短时期内所能改变。力量对比的绝对优势决定了美国确定建立由其“领导”的国际秩序或者说称霸全球并且“霸权永续”。为了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它凭借超强的综合国力尤其是金融优势、科技领先和军力超强极力阻止出现任何可能对其“独一无二地位”提出挑战的国家或国家集团同时加紧抢占全球化资源和战略要地这既是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和战略回旋余地又是为制约其他国家的发展壮大。美国实施这一战略就把它自身摆在同谋求和平与发展的各国人民相对立的地位。换句话说它是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以及各国的主权、安全的主要威胁。十几年来美国的这一战略没有改变今后只要它还在力量对比上占有绝对优势也不可能改变。这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愿为转移的。只不过在不同时期它推行这一战略的策略手法和部署上的轻重缓急会有所调整而已。中国作为一个有13亿人口的新兴国家又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美国从其全球战略出发是绝不会听任中国顺利地和平发展总会不遗余力地进行阻挠、干预和破坏。这是美国霸权主义的本性所决定的。美国霸权主义的威胁将会长期存在这是中国和平发展无法回避的。在维护我国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大前提下妥善处理中美之间的矛盾与分歧争取两国关系平稳发展这是我国和平发展需要认真对待的重大课题。二、国际竞争的压力 我国正积极谋求发展而其他国家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也在发展各国之间的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这是马克思主义所讲的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不平衡规律的必然现象。我国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但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世界政治、经济体系是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不管主观意愿如何必然会受资本主义规律的影响和左右。在资本主义的体系内对资源和市场的争夺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现实的世界资源、市场已被几个主要发达国家“瓜分完毕”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后起新兴国家而言确保自己经济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和市场就更加困难。再加之世界现有资源已被发达国家消耗很多它们给世界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已成事实这些对于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发展构成更巨大的压力。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和曾经历过殖民地苦难的国家我国不会也不能采取资本主义发达国家靠“殖民手段”、使用武力拓展市场、掠夺资源。既要满足我国发展的实际需要又要坚持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这将是我国和平发展必会遇到的一大挑战。一、全球化的负面效应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全球化趋势加快发展是必然的结果。近半个多世纪以来由于美国在全球金融、经济、科技、政治各方面逐渐占有优势地位现今的全球化是以美国新自由主义或者自由市场经济模式为主导美国跨国公司是主要的载体。实践表明美国的经济发展模式虽然有利于刺激效率的提高但对维持社会公平却是不利的。其结果是经济增长的同时却导致致贫富差距拉大在全球范围是这样的在各个国家包括美国本身在内也是这样。贫富差距悬殊成了社会矛盾激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尽管这在各国的表现形式不一政局动荡、经济起伏、社会紊乱等等但都会影响和平发展。从全球角度看这也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一大不稳定因素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的滋生与发展与此也是密切相连的。对于全球化的负面效应国际社会的反应越来越强烈全球反全球化运动的兴起和壮大就是例证。对于中国来说如何既能利用全球化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发展机会又要防范、遏制其负面效应这是我国和平发展面临的一大挑战。第二讲当代发展问题1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是我们认识发展问题的思想前提与理论基础。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对于把握与解决人类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具有何种当代意义与价值?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范畴之一。从根本上讲马克思主义学说就是指引人类社会朝着更加繁荣、文明、进步的方向发展的学说。科学发展观以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独特的创新内容系统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以一系列新理论、新观点、新论断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新境界。我们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点突出出来使之在人民群众头脑中深深扎根。发展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共同课题。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这是头等重大的事情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生死存亡。当代中国的发展是在经济全球化、科技信息化、竞争国际化的时代背景下展开的是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建设在内的复杂系统。发展在邓小平的经济理论中始终占有核心的地位构成了邓小平经济理论的主线。他指出中国的主要目标是发展是摆脱落后使国家的力量增强起来人民的生活逐步得到改善。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自己的发展我们要利用机遇把中国发展起来我们所做的可以概括为一句话要发展自己。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我们既面临着国际形势总体对我有利的良好机遇也面临着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对我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严峻挑战。当今中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既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现实动力和坚实的实践基础又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迫切需要作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回答。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创新性的贡献1科学发展观对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进行了新的概括、提炼和深化并使之在发展理论中的位置更加凸显解决了“为谁发展”和“靠谁发展”的关键问题并直接影响着“如何发展”的问题2形成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解决了“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以及如何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的问题3把社会公正放到了一个更加突出的位置对于社会公正问题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同时又形成了对中国社会许多重大现实问题的解决思路。4适应现代化的基本趋势和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时代课题从理论形态上看完整的概念体系、严密的理论逻辑结构、所涉及的内容的全面性以及发展空间的开放性使得科学发展观成为全面、严谨、有生命力的科学发展理论。从对现实社会的有效度看科学发展观将发展战略同发展的基本理念与发展的基本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确保中国发展进程有序、稳步地向前推进。科学发展观能够引领中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2人类发展的实践既要满足人的需要又要保护自然既能满足当代人的发展要求又能保护适合后代人生存发展的环境与条件从而既维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又维系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历史关系。如何理解当代人类必然选择可持续发展具有特殊的实践与历史根据?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称为可持续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既有联系又不等同。环境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人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体可持续长久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也就是江泽民同志指出的“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传统的发展模式给我们人类造成了各种困境和危机它们已开始危及人类的生存。如资源危机、土地沙漠化日益严重、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物质灭绝和森林面积大量减少等。当代发生的各种危机都是人类自己造成的。传统的西方工业文明的发展道路是一种以摧毁人类的基本生存条件为代价获得经济增长的道路。人类已走到十字路口面临着生存还是死亡的选择。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人类选择也必需选择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的是要使社会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使人类在地球上世世代代能够生活下去。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模式。自然系统是一个生命支持系统。如果它失去稳定一切生物包括人类都不能生存。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因此对资源的节约就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基本要求。它要求在生产和经济活动中对非再生资源的开发和使用要有节制对可再生资源的开发速度也应保持在它的再生速率的限度以内。应通过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来解决经济增长的问题。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体型转变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从注重眼前利益、局部利益的发展转向长期利益、整体利益的发展从物质资源推动型的发展转向非物质资源或信息资源科技与知识推动型的发展我国人口多、自然资源短缺、经济基础和科技水平落后只有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才能实现社会和经济的良性循环使各方面的发展能够持续有后劲。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不足就业压力大生态环境突出因此对可持续发展问题非常重视。3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预言未来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一预言有何当代价值? 《共产党宣言》以“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来界定社会主义深刻地表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从根本上把社会主义同一切旧社会区别开来。从某个具体特征来界定社会主义即使这一特征很重要也只是说明社会主义的某个侧面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则说明社会主义的终极价值和最高目标那类具体特征只不过是达到这一终极价值和最高目标的一个阶段或手段。在这个“联合体”中“个人以整体的生活为乐事整体则以个人的信念为乐事”是充满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快乐的状态。个人是作为个人参加共同体个人的存在摆脱了对人与对物的依赖成为独立的、有个性的个人。这里马克思不仅阐明共产主义条件下每个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本质特征而且根据唯物史观根据对历史、特别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具体阐明实现这一人类理想的前提、条件和道路。可以说这是迄今为止对“每个人的自由发展”的成熟的表述。中国共产党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发展理念的里程碑。它标志着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回到了《宣言》的基本思想上来标志着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新的起点。这个新起点就是从过去片面地偏重于物质财富的增长转向更为自觉地重视人的发展。邓小平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认为这一句话也包括“国富民穷”也不是社会主义。像中国这样落后的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尽快发展生产力应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的根本任务。但这里有一个发展的目的问题。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主要不是生产力发展速度而是发展的目的。资本家发展生产是为了利润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为了人本身的发展“以人为本”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建设的最高目标是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即使实现了“国富民富”达到小康水平也只是走了一小步离实现最高目标路途还相当遥远。“以人为本”的发展观解决了人本身当前发展的需要同时又是为实现最高目标添砖加瓦创造条件。坚持“以人为本”不是一个空洞口号在不同情况下应有不同要求在今天就是围绕着人的发展特别是农民和困难群体的发展关注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把效率与公平辩证地统一起来使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处于一种共生和谐状态。“以人为本”是解决当前各种矛盾的有力武器但从根本上说它不是暂时的政策措施更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共产党宣言》核心命题在实践中的运用直到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这一运用都不会终止其里程碑意义正在于此。4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结合中国推进科学发展的实践分析中国的发展理念和发展道路有何特点?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发展理念和模式必须与这个国家的国情和性质相适应。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人多地少、底子薄的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到人心向背、事业兴衰。早在1992年邓小平在广东视察时就曾经讲说过一句话”发展才是硬道理“这个极为重要的命题概述了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之所在是邓小平理论中一个带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科学命题。我们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首先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国际战略。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身同时通过自身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坚持这一道路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和改革创新也要实行对外开放。要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努力实现与各国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中国和平发展的不懈追求是对内求发展、求和谐对外求合作、求和平。具体而言就是通过中国人民的艰苦奋斗和改革创新通过同世界各国长期友好相处、平等互利合作让中国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并为全人类发展进步作出应有贡献。这已经上升为中国的国家意志转化为国家发展规划和大政方针落实在中国发展进程的广泛实践中。实现国家现代化和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和平发展的总体目标。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中国和平发展的中长期目标。实现“十二五”规划是中国和平发展的近中期目标。 其次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其特点是既具有雄心壮志又坚持实事求是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注重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并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再者中国积极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最后中国积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邓小平同志在1988年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这一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学说的重大发展。是对当代世界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和趋势的新概括。也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科技是生产力的重要因素但它不是独立的实体性要素而是智能性要素。科学技术一经渗透到生产力各实体中就会转化为直接的现实力。世界上根本没有也不可能有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因此不能以某一种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为标准来评判其他国家发展实践的优劣。任何一国都不能脱离本国国情和实际盲目照搬他国的发展道路和模式。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总体水平达到小康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推进国家政局稳定56个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显著提高。这充分证明我国选择的发展理念和发展道路是正确的。第三讲当代社会建设1.社会建设的重要性和着力点进入新时期以来,关于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问题日益突出,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贫富差距持续扩大,官民关系、劳资关系等社会阶层关系矛盾显化,土地征用、房屋拆迁、企事业改制等引发的社会不稳定问题增多,使得经济社会稳定问题日益突出。中国新阶段的任务,是在继续抓经济建设的同时,进行社会体制的改革,重点进行社会建设。 社会建设是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应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 而发展,从实际出发,社会建设重点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一)发展社会事业,保障和改善民生。社会事业的发展与人民的幸福安康息息、相关。社会建设要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重要目标,就要大力推进社会事业的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的关键在于改革社会事业体制,使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二)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国家经济社会基本制度的重要组织部分,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 (三)创新社会管理体制,维护社会安定团结.计划经济体制下,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是社会建设的一项主要内容。(四)培育监管社会组织,增强社会协同能力.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健全社会建设的主体,增强社会协同能力,充实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是社会建设的当务之急。(五)优化社会阶层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谐社会建设,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继续深化改革,优化社会结构,创新社会政策,努力减少不同群体的差异性,及时化解不同阶层间矛盾和纠纷,构建与经济结构相适应的社会结构。(六)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统筹协调各利益主体的关系.统筹协调社会阶层利益关系机制,应从三方面着手:一是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表达机制。二是建立科学有效的利益调处机制,及时、合理地处理利益矛盾"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社会利益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阶层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的利益差距不断扩大。(七)加强社区建设,实现城乡居民自治.完善社区建设和丰富社区生活是一个国家社会生活建设的基本内容,也是国家和社会走向成熟的标志。 2.如何应对社会风险社会风险是社会发展中始终存在的问题,既关乎到国家的稳定和繁荣,也关乎到个人的生活和命运。在全球化时代,社会风险甚至和整个人类的前途和兴亡直接相关。社会风险是与生存实践相伴相随的普遍现象,人类社会发展的逻辑预设内蕴了风险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具体的生存实践活动构成了风险的现实根基,只要人们进行实践活动就必定存在风险。 社会风险问题的一般性研究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社会风险的治理。研究我国风险的治理首先要从我国当前存在的特殊社会风险入手,进而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特殊进程,结合改革开放所处的时代背景,找出当前社会风险高发的原因,在总结我国目前风险治理的成果和不足的基础上,找出风险治理的新思路和新措施,改进和提高我国风险治理水平。 我国正处在由传统伦理型社会向现代法制型社会转变的历史性阶段,国家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同时也正进行着制度上的改革和转轨,由此也带来了大量的社会风险,在这特殊的历史时期国家无论是在反应速度上还是处理风险能力上都还有着明显的不足。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应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社会风险的治理进行可持续调控。(一)提高国家的综合治理能力。在对社会风险治理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突破政府主体的常规,合理降低有组织的不负责任。一是避免社会运行制度的失效,完善政府运行的制度体系。二是改善政府服务职能,提高政府信任度。三是建立社会风险的预警机制和应急机制。(二)提高全民应对风险的能力。一是提高全民认识风险和规避风险的能力。二是提高公民的组织能力和自我防范能力。三是培养社会整体稳定性,提高民众对风险的承受度。 (三)突破国家单一治理的限度。当前,我国处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单靠单一的治理模式已经不能解决我国现阶段社会风险的治理问题,我们必须转换思路,将单一治理转变为复合治理,切实保障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顺利进行。我国在推现代化、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中所面临的诸多风险,都具有明显的跨国性、关联性。因此,对我国社会风险的分析和治理必须放在全球视野上,树立开放与合作的风险治理理念,有效维护了国家的利益。 3.结合各国发展的经验教训,说明为什么必须维护社会稳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我国正处于结构转型与体制转轨同步启动的特殊历史时期,社会转型的速度、广度、深度、难度均前所未有,社会矛盾冲突日益复杂化并进入多发期,社会稳定面临巨大挑战,维稳成为政府治理的常态。这迫切需要提高社会管理能力,解决影响社会稳定源头性、基础性、根本性的问题。因此,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增强体制内容纳、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稳定的环境,是当前面临的重大问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的阶段性特征,决定了我们必须通过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妥善处理各种社会问题,应对各种社会风险,以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社会管理承载了党和政府的殷切期望,从某种程度上说,我国社会管理体制能否及时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和谐稳定的发展局面,决定了中国未来十年甚至更长时期的发展前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深入推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系的完善,维护社会稳定,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在实施这一工程的过程中,现行的社会管理理念、主体、重心、方式、领域都需要进行转变,同时这种转变也是社会管理创新必须坚持的发展方向。第四讲当代生态环境问题1如何理解“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的关系为什么说把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联系起来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基本方法论? 在人类面临的千千万万问题和复杂纷纭的矛盾中马克思、恩格斯将环境问题看作是人类面对的两太基本问题之一扬弃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的异化现象高度概括指出了人类社会面临的两大根本任务即实现“两个和解”体现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观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社会三者关系的创新和最高价值追求。首先“人类同自然的和解”。就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即天人关系也就是人类面对的环境问题。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解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这种“和解”在本质上是人与自然界之间的互动过程。这种互动一方面表现为“自然界向人的生成”即人通过物质生产活动把自然界中人的生活资料和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另一方面这种互动又表现为“人向自然界的融化”即人通过实践活动广泛掌握和同化自然力用各种自然物的属性来丰富和充实自己的生命活动使自己能力的提高和发挥根植于自然系统的演化之中。“人类同自然的和解”的实践基础是物质生产活动实现这一“和解”要求“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用“物质变换”的概念说明了人类与自然在实践活动基础上的对立统一、和谐发展的辩证关系。其次“人类本身的和解”。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社会关系问题。唯物史观认为人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是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马克思、恩格斯看穿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本质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另一部分民族、国家和阶级不发展的基础之上的这就加深了人们之间的相互分裂和对抗阻碍着世界性普遍交往的进一步发展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因此“需要对我们的直到目前为止的生产方式以及同这种生产方式一起对我们的现今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建立起有利于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社会制度把人自身从自然和社会条件的束缚中、从资本主义悲惨的境遇中解放出来最终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人类本身的和解”昭示的|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互动关系其实践基础是物质交往活动表现为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制度或体制的建构与完善过程。一句话就是用社会主义制度取代资本主义制度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取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是实现“人类本身的和解”的根本途径也是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生态文明的前提条件。再次“两个和解”是内在统一的。“人类同自然的和解”是“人类本身的和解”的物质基础“人类本身的和解”则是“人类同自然的和解”的社会前提。诚如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言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两个和解”将成为真正的现实到那个时候“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研究中他们从来没有脱离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研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也从来没有脱离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来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他们对未来社会的科学构想中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彼此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的关系同人与人的关系互为前提。人们正是在处理与自然关系的活动中才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而只有在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不断处理、调控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马克思、恩格斯将自然界、人类和社会历史统一于人类实践活动之中进行考察改变了以往把人同自然界对立起来的自然观念把对自然的理解融入对历史、对社会实践的理解之中。他们认为“我们不仅生活在自然界中而且生活在人类社会中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一样也有自己的发展史和自己的科学”“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密切相联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是历史的前提历史是在自然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历史不能脱离自然自然史是人类历史的延伸。自然史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史反映的是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发生关系时总是以社会的形式出现只要存在着人类历史就必然存在着人和自然的相互制约关系。在马克思看来“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这就明确告诫我们人类社会的历史活动离不开自然界自然界不仅为人类社会的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前提而且也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永恒基础。2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结合中国的情况谈谈如何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关系。进入二十世纪人类进入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通过对资源的过度利用促进经济的飞速发展同时也造成了诸多的环境问题。如大对资源的过度开采也造成了一系列的污染问题可以说人类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保护环境成为人类发展的重要问题。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这二者能否兼顾可以说在资源有限的前提下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至少在短期存在着矛盾。人类必须对如何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分配资源的问题作出取舍在其中任何一方面增加资源的投入在短期必然会减少另一方面资源的投入。对资金短缺的发展中国家这一矛盾尤其尖锐。但是从长期看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并不一定是矛盾的。环境的改善可能有助于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则能为环境保护提供资金和技术。从客观上来分析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是彼此依托、互相推动的。一方面21世纪所提倡的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将环境作为经济成本的一个部分因而环境保护成为了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经济发展速度的持续性和稳定性依赖于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和持续生产能力因而保护和改善环境提供了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另一方面我们今天所说的环境保护不只是单单的保护或者是消极的防治而是在保护的前提下对环境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要求人类倒退文明来保存自然的原始是荒谬可笑的。今天的环保不但不能要求经济停滞不前还恰恰需要经济持续的力量为环保提供物质上、技术上的条件。由此看来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是相辅相成、唇齿相依是完全可以并行不悖的。发展经济必须保护环境是发展经济的本质要求。发展经济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在我国发展经济是为了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我国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农业国。经济基础薄弱工业化程度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矛盾普遍存在。保护环境包括保护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在城市存在发展经济尤其是发展工业对居民生活产生不良影响的情况在农村更是存在破坏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问题。发展经济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而发展过程中因破坏环境影响人民生活违背了发展经济的本意。可持续发展的提出为经济发展与环境的保护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战略。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以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有两个最基本的方面即发展与持续性发展是前提是基础持续性是关键没有发展也就没有必要去讨论是否可持续了没有持续性发展就行将终止。发展应理解为两方面首先它至少应含有人类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因此经济增长是发展的基础。其次发展作为一个国家或区域内部经济和社会制度的必经过程它以所有人的利益增进为标准以追求社会全面进步为最终目标。持续性也有两方面意思首先自然资源的存量和环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这种物质上的稀缺性和在经济上的稀缺性相结合共同构成经济社会发展的限制条件。其次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当代人不仅要考虑自身的利益而且应该重视后代的人的利益既要兼顾各代人的利益要为后代发展留有余地。可持续发展是发展与可持续的统一,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放弃发展则无可持续可言只顾发展而不考虑可持续长远发展将丧失根基。可持续发展战略追求的是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近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的最佳兼顾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涉及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意味着社会的整体变革包括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等诸领域在内的整体变革。发展的内涵主要是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可持续发展是一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战略。其主要包括资源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首先可持续发展以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其次可持续发展以经济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再次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是人以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为目标。中国已经把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一项国策来实行只有在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的同时与保护环境联系起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保证中国的不断崛起与不断强大。3从科学研究到政治谈判气候变化已成为当代环境问题的一个焦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气候谈判责任分配问题上尖锐对立。分析这种对立的原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气候责任分配问题上尖锐对立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问题上:1、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问题。发达国家一味强调保护环境但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贫穷就是最大的环境问题。在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经过激烈的谈判斗争发展中国家挫败了少数发达国家否定发展权的企图。大会通过的《里约宣言》的“原则3”宣布“为了公平地满足今世后代在发展与环境方面的需要求取发展的权利必须实现”。鲜明地提出发展权的概念意义在于破除旧的国际经济秩序承认发展中国家摆脱贫穷和发展经济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为新的建立在国家平等基础上的全球环境保护伙伴关系和国际经济秩序创造了条件。2、 主权问题。按国际法规定各国有至高无上的权利按照自己的环境与发展政策开发自己的资源。然而不少发达国家以维护全球生态平衡之名提出环保责任国际化的观点认为全球都有权干预监督一国内部的环保行为全球各国都有责任和权利去监督别国的资源利用。这种论点被发展中国家看作是发达国家借环保问题来控制它们的自然资源企图侵犯它们的主权。另外一些西方学者还歪曲事实地认为全球环境污染主要是由于发展中国家的错误的发展政策造成的因此对发展中国家的主权应加以限制即“主权限制”论。发展中国家反对发达国家借环境问题干涉发展中国家的环境主权、资源主权。当然发展中国家也认识到在全球环境问题上主权不是绝对的而是权利与义务的结合。比如气候没有一个国家能要求主权。又如海洋没有一个国家主权能够统治全球性的海洋体系这个海洋体系已成为人类惯用的“下水道”。所以由于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国家的传统权利及权力在淡化而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在加强影响在扩大进而形成了“共同的星球意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主权弱化的时代。但必须说明的一点是任何无视国家主权的观念和行为都将从根本上影响国际尤其是南北之间的经济关系的健康发展并对国际环保合作构成障碍。新的制度安排应该使各行为主体努力减少环保壁垒使各个国家在统一的规则之下进行有效的合作。1、责任问题。发展中国家据实指出发达国家的“发达”是建立在对世界资源与环境严重破坏的基础上的发达国家应对全球环境退化负主要责任。发达国家应该停止无休止地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原材料及自身大肆地挥霍。现在发达国家保护自身环境的一个手段就是低价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原料并不破坏自身的自然资源。日本的森林覆盖率达到70%但却是世界木材贸易中最大的进口国。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1992年人类发展报告》指出富裕国家的人口只占世界人口的25%但是消耗的能源却占了7075%消耗的木材占85%消耗的粮食占60%。在温室气体的排放方面尽管有不同的研究结果但多数专家还是实事求是地认为发达国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里约宣言》提出“共同但区别的责任”成为国际环境保护合作的基础之一。但美国对这一原则持有保留。美国反对将此原则解释为暗示美国承认或接受任何国际义务、责任或减轻发展中国家的责任。2、环境融资和环保技术转让问题。既然发达国家被证明是世界主要的污染源它们在受益的同时理应为全球环境问题的解决承担更多的义务。而且从全球环保合作的角度来说发达国家有合作的愿望又有比发展中国家强得多的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应该能承担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环境融资和环保技术转让的义务。但事与愿违。大多数发达国家都拒绝承担这一义务。发达国家提供的环境基金如杯水车薪且承诺不兑现还往往用保护知识产权为理由拒绝向发展中国家转让环保技术。比如《21世纪议程》作为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重要文件作为实施《里约宣言》的行动计划在资金方面作了安排。据《议程》估计在发展中国家实施《议程》活动的平均年度费用超过6000亿美元19932000年。《议程》要求发达国家和有资金能力的国家作出初步的资金承诺。发达国家在《议程》中“重申对其达到将国民生产总值的07%用于官方援助这一公认的联合国指标的承诺”并表示如尚未达到这一水平则将争取2000年或之后尽快达到这一水平。但事实上发达国家提供的官方援助远小于其承诺值。更何况以保护环境为目的的官方援助与通常意义上以支持发展为目的的官方援助如何划分是否有相互挤占之嫌也是发展中国家所担心的。至于高新技术那是发达国家维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甚至垄断地位的关键它们当然不愿意轻易将技术转让哪怕是为了环境保护。3、绿色贸易壁垒问题。随着乌拉圭回合的结束用关税和传统的非关税措施限制进口的余地已经变小国际贸易壁垒逐渐转向苛刻的技术标准和环境标准形成新的主要的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它以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借口实则是对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产品设置障碍限制其出口以防止和抑制他国产品对本国的冲击从而实现保护本国市场的目的。发展中国家由于其经济和技术实力低下产品往往达不到发达国家的环保标准成为绿色贸易壁垒的主要受害者。虽然《里约宣言》原则第12条反对将环境保护作为新的贸易壁垒和歧视手段要求尽可能以国际协调一致的环境措施来解决环境问题但事实上发达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有增无减。发展中国家对此的态度和疑虑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发达国家在几十年前就完成了工业化走过了严重的污染期。现在反过来要求发展中国家也按发达国家现在的同等标准去做的确是强人所难。例如《卫生与动植物检疫措施协议》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发达国家阻止发展中国家农产品出口的手段。4、发达国家通过一些经济活动向发展中国家转嫁污染问题。《里约宣言》原则第14条禁止污染活动和污染物质转移到他国。但事实上这样的例子已屡见不鲜。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标准低环保手段落后又缺乏必要的技术和信息往往就成为发达国家向外转移污染的受害者。相反发达国家基本上不可能成为该种行为的受害者。5、 建立合理的环境标准以及保护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环境事务中的发言权的问题。《21世纪议程》关于国际环境法律文件和机制中提出了一项总目标、八项具体目标和四方面的活动其中就明确提出“查明和处理有些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在参与和执行国际环境法文件中的各种困难”“促进和支持所有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有效参与国际协议和文件的谈判、执行、审查和管理包括提供技术援助和酌情实施差别义务”“通过制定经全球和多边协商的协议和文件促进各项考虑到各国不同情况和能力的国际环保标准”等。但至今为止发展中国家仍是发言权上的“弱者”。4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达国家应尽快拿出诚意弥补欠债发展中国家也要审时度势减少环境损害但落实这个原则从观念到行动困难重重。你认为怎样才能走出困境?一、“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的含义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是基于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性、全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以及导致全球环境退化的各种不同因素世界各国乃至全人类均应当共同承担起保护和改善环境以最终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责任另一方面是在责任的领域、大小、方式、手段以及承担责任的时间先后等方面应当结合各国的基本国情而予以区别对待。它指的由于地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导致全球环境退化的各种不同因素各国对保护全球环境负有共同但是又有区别的责任。它包括两个相互关联的内容即共同的责任和区别的责任。1共同责任。共同责任反映于国际法上是“人类共同的利益”和“人类共同继承的财产”的理念。由于地球生态环境的整体性各国无论大小、贫富均需担负起保护全球环境的责任。其内容有如下两点其一各国须采取措施来保护本国管辖范围内的环境。其二各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给予彼此以支持和援助。在环境保护方面有能力的国家须帮助能力欠缺的国家解决环境问题。2区别责任。区别责任是指虽然各国需要担负起保护全球环境的共同责任但在不同国家之间尤其在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间由于各自对全球生态系统造成的破坏和压力以及治理能力等因素它们在责任的大小多少时限等方面所承担的责任是有差别的。这既符合国际法的公平制度又有助于全球环境问题的切实解决。3共同责任和区别责任的关系。为了追求人类共同利益习惯国际法赋予每个国家以共同责任来保护全球环境。带有公平理念的区别责任是国际社会为吸引发展中国家参与到国际环境保护中而设定的一种制度。区别责任虽然很重要但应当同共同责任原则区别开来。对该原则的正确诠释应是发展中国家履行公约义务、参与国际环境保护的能力取决于其得到受惠于发达国家的程度。如果没有得到援助就不履行公约义务。因为发展中国家既要承担具体的公约义务又要承担不损害他国环境和国际区域的习惯国际法的义务。二、如何更好地实施“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一)发展中国家以发展为先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人民还在为满足基本的温饱需求而挣扎他们根本无暇顾及臭氧层消耗、、物种灭绝等问题。贫困的社会是无法为后代人享受其环境权益而保存足够的选择、良好的环境质量和充分的接触和使用渠道的。只有发展才能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后代人的权益。而这种发展不仅使当代的大多数人口受益而且有益于未来的人口。因此对于发展中国家发展是首要任务只有具备一定的经济和科技实力才能顾及到环保问题也才能承担起保护全球环境的责任。(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使贫困国家处于恶性循环的境地一方面要过度地开采自然资源以偿还巨额债务满足发达国家的金融需要另一方面过度滥用资源使自然资源枯竭贫困进一步加剧。可以说正是这种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把人类推到了环境危机的边缘。所以解决环境问题最根本的还是要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和新的全球伙伴关系实现一种“代内的公平”。这就要求发达国家的财富和技术以非商业性的条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以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其次它要求发达国家改变其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减轻地球的负担。最后发展中国家应选择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避免重蹈发达国家的老路对环境造成更加巨大的损害。三加强国家合作合理分担责任推进国家合作关键在于发达国家。鉴于地球环境所承受的压力大部分仍来自于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应该在承担比发展中国家更大的保护全球环境的责任。基于这一点发达国家应该率先行动起来。率先削减其污染物的排放量率先在生产和消费方式上做出实质性的改革这对于扭转地球环境恶化趋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同时发达国家应对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的、不附加商业性条件的资金和技术以帮助它们提高环境保护的能力。而对于发展中国家有区别的责任并不意味着它们可以对自己在保护全球环境中的责任和义务掉以轻心。恰恰相反发展中国家首先应大力发展经济增强环境保护的能力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但其间必须努力进行改革改革生产方式尤其是少数经济增长较快的国家目前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也需要尽快改变否则它们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将成为破坏地球环境的一股新的、巨大的力量。同时各国尤其是亚非拉的发展中国家必须推行适当的人口政策以降低人口增长速度减轻地球的人口负担。总之要保护地球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需要世界各国的通力配合精诚合作合理地分担责任。“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为确保发展中国家最广泛地参与全球环境保护提供了一个必要条件也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提供了一个公平的契机。同时也希望通过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使该原则更具有可操作性并能够逐渐上升为一种国际习惯法使其对国际社会更具约束力。第五讲当代社会思潮1.结合对资产阶级价值观的理解,深入分析当代西方主要社会思潮的实质 2.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基本认识基础和精神基础。 3.结合中国的思想文化现状,谈谈十七大的论断第六讲当代科学技术发展1.谈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观点和当代科技革命的重大意义的认识 2.谈谈对当代新科技革命发展趋势的认识。3.探讨走自主创新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面临的主要障碍,以及如何处理自主创新和引进的关系。 第七讲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对当前资本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国内外理论界众说纷纭。国内学者有的认为当代资本主义是社会资本主义有的认为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还有的认为是国际垄断资本主义西方学者在研究中更是提出了“后资本主义”、“股东资本主义”、“金融资本主义”、“网络资本主义”、“涡轮资本主义”等多种观点。结合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实际谈谈你的看法。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美国、英国等国的国际金融垄断资本及其控制的跨国公司获空前扩张至20世纪末全球跨国母公司已多达6万余家它们控制的海外分支机构有50多万家。这些跨国公司控制着世界生产的40%国际贸易的50—60%国际技术贸易的70%对外直接投资的90%以上。由此可见以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国际垄断资本、尤其是国际金融垄断资本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深厚基础超级国际金融垄断资本集团已经具备足够的实力把全世界作为其运作的舞台。这表明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当代资本主义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由国家垄断向国际金融资本垄断转变。资本主义由国家垄断加速向国际金融资本垄断过渡不仅提高了生产社会化的程度同时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了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无疑进一步加剧了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基本矛盾及其他主要矛盾。从美国近二三十年的历史进程来看国际金融垄断资本在运作过程中已逐步呈现出了同国家垄断资本既有某种联系、继承又有显著差别的若干基本特征。(1)经济加速金融化金融资本成为经济乃至政治的主宰。经济金融化集中表现在社会资本创造的利润越来越多地被金融资本所占有因此推动金融资本相对于实体经济企业资本迅速膨胀。20世纪六七十年代后由于实体经济企业的资本利润率趋于下降面对激烈竞争实体经济企业不得不通过并购等手段“做大”自己。而实体经济企业要完成“并购”行为必须向银行贷款融资。金融资本垄断寡头正是利用金融作为现代经济运行的血液和命脉的特殊地位逐步实现了对实体经济企业的操控并越来越多地占有实体经济资本所攫取的剩余价值。据美国学者统计整个美国金融行业在2004年所“创造”的利润约为3000亿美元左右而美国国内所有非金融行业所“创造”的利润则为5340亿美元也就是说美国金融行业“创造”了美国所有国内企业利润的40%左右。而在40年前即20世纪60年代金融行业所“创造”的利润不到国内所有企业所“创造”的利润的2%。仅仅40年这一比重就增长了19倍。(2)金融虚拟化、泡沫化 资本的本性就是在循环中尽快增值。既然无需经过实体经济生产运作、仅仅通过货币自身循环就能生出更多的货币加上美国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实体经济领域资本利润率持续下降导致大量的社会资本涌入金融领域。据有关统计20世纪50—70年代美国金融资产流量对GDP之比平均为257倍1980—2007年这一比例迅速上升到418倍。不仅如此近一二十年来即使是非金融公司其资产总额中金融资产也在迅速增长所占比重越来越高。20世纪70年代非金融公司的金融资产与实体经济资产之比为40%多到90年代这一比例已接近90%。(1)金融资本流动、金融运作自由化现代金融是经济的中心是一个经济体的血液和命脉。金融产品作为商品交换结算工具的货币市场工具以及作为资产储备或转移资金、安排资产风险结构等的资本市场工具它必须在国家计划的调控下在国家有关法律的框架内在国家有关部门的严密监控之下流动以确保金融体系健康运行。随着现代金融衍生产品的增多和金融产品的虚拟化其流动性进一步增强尤其是现代金融产品同当代高新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结合之后其流动之迅速、流动量之大形成的对一个国家的金融系统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冲击力之大常常出乎人们的想象。对此美国的国际金融垄断资本集团及美国执政当局心里十分清楚。也正因为如此为实现其尽快增值的目标美国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不满足于仅仅主宰美国经济而且要掌控整个世界经济实现“全球一体化”即“美国化”。其重要杠杆之一就是“金融自由化”。美国推行的“金融自由化”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金融资本流动自由化。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美国国际金融垄断资本集团加大在全球推行金融自由化的力度要求各国改变境内外金融市场的分离状态对外开放金融市场实行外汇交易自由化等1990年出笼的“华盛顿共识”明确要求“放松对外资的限制”。这一切的要害在于削弱他国的经济主权、金融主权为其国际金融垄断资本自由进出他国“圈钱”、进而控制他国经济扫清道路。还应该指出的是在推行“金融资本流动自由化”方面美国当局历来实行双重标准他们鼓吹的“金融自由化”仅适用于美国的金融垄断资本进入其他国家的金融市场。如果其他国家的资本进入美国市场将会遇到法律的甚至行政的种种壁垒受到严格的限制和审查甚至被拒之门外。近几十年来美国当局在维护其“国家安全”的名义下通过立法或发布行政条例对其他国家的金融资本进入美国进行严格限制和严密金融监管其法律的或行政法规的条款多达1000余条。美国推行“金融自由化”的第二个含义是主张金融运作自由化取消金融运作中必不可少的监管环节。监管环节的缺失使在货币循环中运用欺诈手段“圈钱”的金融巨鳄获得空前“解放”金融衍生产品大多被毒化成了美国产另类“摇头丸”。正是在美国这样一个充满欺诈的金融、资本市场上演的一幕幕“圈钱”大比拼过程中孵化出了一批又一批麦道夫、斯坦福之流的超级欺诈骗子。甚至连号称美国金融市场看门人的穆迪、标准普尔、惠誉等信用评级机构在美国的充满尔虞我诈的金融大染缸里也同金融巨鳄们沆瀣一气将大批“有毒债券”贴上“优质”或“3A”标记去坑蒙全球投资者。所有这一切都是对美国推行的“金融自由化”的经典注释。(2)实体经济逐步空心化近二三十年来美国经济金融化、金融虚拟化、金融衍生产品泡沫化。仅仅是美国经济畸形发展的一个方面。美国经济畸形发展的另一个方面是实体经济逐步萎缩、国民经济空心化。实体经济的主体制造业在GDP中的比重1990年仅为24%2007年进一步下降至18%制造业投资的增长率2006年仅为2.7%投资额仅相当于GDP的2.1%。20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的服务性行业(主要是金融行业)已占GDP的70%左右在实体经济领域除军事工业仍为全球之冠外其余仅石油、IT、房产、汽车、飞机制造以及农业等产业还能称雄于全世界。在本次金融危机中房地产因泡沫破灭而一蹶不振汽车行业又遭重创克莱斯勒、通用、福特三大汽车巨头因汽车销量骤降、经营出现巨额亏损。至此美国这个庞然大物稍有竞争力的实体经济产业已经所剩无几。 (1)在所谓“效率优先”的新自由主义政策主导下美国劳动大众日益贫困化以自由化特别是金融自由化、私有化、市场化或市场原教旨主义为灵魂的新自由主义是为国际金融垄断资本榨取尽可能多劳动者血汗服务的。新自由主义所谓的“效率优先”本质是“资本增值效率优先”。满足资本尽快增值的“效率”是以牺牲社会公平、以广大劳动者的日益贫困为代价的。近二三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人素质的提高劳动生产率也大大提高工人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价值也在增加但美国工人的工资不仅没有上升反而不断下降。1971年美国企业工人平均工资每小时17.6美元至2007年每小时工资下降到10美元降幅达43%。如果将通货膨胀因素考虑进去工人的实际工资降幅更大。正是在所谓“效率优先”政策的主导下美国社会的两极分化进一步加剧。近二三十年来美国企业高管与普通员工的工资差距从401扩大到了3571。20世纪70年代之后的30年中美国普通劳动者家庭的收入没有明显增加而占人口0.1%的富有者的收入增长了4倍占人口0.01%的最富有者家庭的财富增加了7倍。从2000年到2006年美国1.5万个高收入家庭的年收入从1500万美元增加至3000万美元6年翻了一番而占美国劳动力70%的普通员工家庭的年收入从25800美元增至26350美元仅增长550美元6年仅增2%。美国政客及一些经济学家常常津津乐道美国普通民众均持有股票“人人都是资本家”。其实这也是一个大骗局。真相是占人口10%的富人持有美国股票市值的89.3%、全部债券的90%而普通员工持股之和仅占全部股票市值的0.1%。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这就是他们所谓“效率优先”所构建的今日美国之社会现实。(2)美国经济乃至国家运行的基础债务化资本主义经济在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这一基本矛盾的支配下一方面是生产、物资供给具有无限制增长的趋势另一方面是因资本盘剥加重使得广大劳动者的贫困加深有支付能力的社会购买力增长缓慢导致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周期性发生。当资本主义发展到国际金融垄断资本攫取主导地位之后仅仅从生产资本那里分割更大一块“企业剩余”已无法满足其欲望在“金融创新”的旗帜下“圈钱”堂而皇之地登上了资本主义经济的最高殿堂。股票、股市以及各种基金逐步与经济基本面脱钩蜕变成了高杠杆运作以“圈钱”的大赌场。债券对于国际金融寡头来说成了资本市场上可以“一箭三雕”的新宠一是鼓动借贷消费可暂时缓解因劳动大众贫困加深、社会购买力不足导致的生产相对过剩经济危机二是可从借贷消费的劳动大众身上进行再次榨取三是通过将各种债券(包括坏账、死账债券)包装成形形色色的金融衍生品对美国乃至全球投资者进行坑蒙诈骗。以上6个方面的基本特征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运行中的基本表现。它反映在资本主义的国际金融资本垄断阶段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仍在进一步发展。企业内部尤其是金融企业内部的有组织性、计划性同超越国界的全球性无政府状态间的矛盾空前尖锐生产无限制扩大的趋势同劳动大众相对贫困导致有支付能力的社会购买力不足的矛盾在进一步激化。2当代资本主义在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等方面出现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新变化。为什么说这些新变化并没有改变当代资本主义的根本性质当代资本主义能够实现自我调整的内在原因是什么?(1)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当代资本主义主要是指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囱家垄断资本主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资本主义相比当代资本主义在许多方面已经并正在发生着变化。揭示这些新变化的表现和特点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不断演进和变化的。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个体资本所有制是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在这种所有制形式中生产资料的经济上的所有权与法律上的所有权是一致的所有权与控制权统一于资本家自身雇佣劳动者在资本家的直接支配和监督下使用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为资本家无偿地生产剩余值。这种占有关系反映了个体资本家同雇佣劳动者的剥削和对立关系。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股份公司成为主要企业组织形式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取代个体资本所有制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是一种私人资本家联合占有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其特点是资本占有主体多元化而资本的使用具有整体性作为资本所有者的股东仅凭借所有权凭证即股票以股息的形式得到一部分剩余价值整个股份资本由职业经理人直接管理和控制生产资料的经济上的所有权与法律上的所有权发生分离所有权与控制权不再统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所有制发生了新的变化这就是国家资本所有制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并成为居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国家资本所有制指生产资料由国家占有并服务于垄断资本的所有制形式。国家所有制的主要特点是国家作为出资人拥有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国有企业的重要职能是推行政府的社会政策和经济政策为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提供服务和保障。国有制在整个资本主义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但是由于其主要存在于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部门所以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国家资本所有制就其性质而言仍然是资本主义形式体现着总资本家剥削雇佣劳动者的关系。法人资本所有制是法人股东化的产物。第二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从进人生产过程开始就已经隶属于资本在表面平等的交换关系的背后是资本对劳动的实际支配和控制。在资主义发展的初期资本家指挥下的劳动只是形式上隶属于资本随着机器大工业生产体系的建立生产工具使用的社会化程度提高劳动者个人的技能不再对生产过程和结果具有决定意义了劳动对资本的隶属就成为质上的隶属。在这样的条件下资本家对工人的控制更加严格剥削方式也更加巧妙和残酷。在这方面作为血汗工资制的“泰罗制”和“福特制”是非常典型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工人阶级反抗力量的不断壮大资本家及代理人开始采取一些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制度促使工人自觉地服从资本家的意志。这些制度主要有其一职工参与决策。这一制度旨在协调劳资关系与缓和阶级矛盾。按照这种制度有的国家在企业的监事会中劳资双方各占一半席位对企业重大问题共同进行决策。其二终皇雇佣。这是一种用工制度。按照该制度工人一旦进入公司工作只要不违反公司纪律就会终身被雇佣。实行这个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工人对企业的归属意识从而更加自觉地服从资本家的统治。其三职工持股。该制度旨在通过使职工持有一部分本公司的股份来调动工人的生产积极性使工人产生归属感在生产中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剩余价值生产。第三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在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阶层、阶级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一是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发生很大变化。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大公司内部资本所有权与控制权发生分离拥有所有权的资本家一般不再直接经营和管理企业而是靠手中拥有和掌握的企业股票等有价证券的利息收入为生最终成为以剪息票为生的食利者。 二是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大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一般都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很强的管理能力享有优厚的薪金和职务津贴、企业董事所得利润等与企业的资本所有者的利益是高度一致的。他们在企业中控制企业决策组织和指挥生产控制人事调动处理劳资纠纷因而具有控制企业的实际权力。三是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力劳动方式发生了新化。随着科学技术革命的不断深入工人阶级的受教育水平和科技文化素质显著提高。在工业和农业等物质生产部门就业的人数相对减少在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运输、邮电、贸易、金融、教育、保健等各类服务业的就业人数大幅度上升。随着工业中现代化和自动化服务和新工艺的广泛采用、新的生产管理方法和生产组织形式的广泛实行从事体力劳动的蓝领工人越来越少而从事脑力劳动的白领工人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工人在生产过程中从事监督者、调节者和操作者的工作实现了从传统劳动方式向现代劳动方式的转变。第四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虽然市场机制依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调节作用但它已是唯一的经济调节机制了资产阶级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不断加强。国已经承担起了提供财产保护、增强国家竞争力、实现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保持经济稳定、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以及维护竞争秩序等重要职能。它与市场机制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在济调节机制变化的同时经济危机形态也发生了变化表现在危机对社会经济运行的干扰减轻破坏性减弱生产下降的幅度减小失业率有所降低企业破产的数量减少危机周期的长度缩短经济危机的四个阶段(即危机阶段、萧条阶段、复苏阶段和高涨阶段)之间的差别有所减弱各阶段的交替过程已不如过去那样明显金融危机对整个经济危机的影响加强。第五政治制度的变化首先国家行政机构的权限不断加强。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展使得资产阶级的政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加强国家权力日益集中于政府首脑。其次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公民在法制范围内较广泛地通过个人的政治、法律为或以团体、组织、政党为单位通过集体的政治、法律行为影响国家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以谋求自身利益。再次重视并加强法制建设。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加强了法制建设以便维护社会各阶级、阶层之间利益的协调缓和矛盾和冲突更好地发挥对经济生活的干预作用。在法制建设中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宪法和法律使国家权力的行使、政权结构的布局以及国家权力结构中的各种权力主体的活动均纳入法制范围。最后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成为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生活中非常引人注目的现象。(2)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很深刻的正确认识新变化的原因、态势和实质对于科学把握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批判和扬弃其消极和落后的因素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有首先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发生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劳动生产率提高产业结构改善经济快速发展。1951—1975年西方主要国家的劳动生产率年平均增长日本为88、联邦德国为44、法国为43、美国为32、英国为26进入90年代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30。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的第一、第二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大大下降第三产业迅速上升。1999年第三产业的比重美国为60、英国为70多、德国为638、法国为715。在第三产业中高技术产业异军突起1971—1986年西欧高技术产业产值增长40倍美国增长455倍日本增长1067倍。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的发展198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与1950年和1938年相比美国分别增长17倍和4倍联邦德国分别增长35倍和33倍日本分别增 其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和斗争是十分激烈和尖锐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继续同资产阶级展开斗争。20世纪50--60年代西方国家的工人阶级为提高工资、改善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反对垄断资本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曾开展过强大的政治攻势和斗争迫使资产阶级作出重大让步、进行某些社会改革。再次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十月革命在资本主义世界最薄弱的环节成功地打开了一个缺口社会主义制度由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追求的目标和理想变成现实。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社会主义阵营进一步扩大工人阶级在更多的国家取得了胜利社会主义制度在更多的国家得以建立社会主义的力量空前壮大。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社会主义的发展对资本主义制度构成了挑战促使资产阶级在吸取和总结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的基础上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改良。例如重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实行计划化管理重视职工参与管理实行济民主等。最后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改良主义政党在英、法、西德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获得执政地位。在这些政党执政时期他们凭借国家政权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个别环节进行了自觉的改良如在维护私有制的同时推行国化在坚持市场调节的同时实施经济的计划调控在不剥夺私人资本的权力的同时对其权力的运用进行一定的限制在不牺牲效率的前提下倡导社会公平等。这些改良措施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了调整修补了传统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缺陷使资本主义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第二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客观事实正视这些新变化深刻分析这些变化的实质对于我们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把握资本主义发展的趋势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在当代资本主义条件下科学技术的断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必然要求调整和变革那些不适应科学技术新的适应生产社会化要求的生产关系必然将不断出现和发展。这种在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推动下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变化和发展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而作出的自我调节的结果。其次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资本主义制度是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基础上的剥削制度无止境地追求最大限度的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规律。只要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劳动还存在只要生产剩余价值的规律还发生作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就不会发生变化。从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生产资料私有制依然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质特征的资本雇佣劳动的制度依然存在并运行着。资本追逐剩余价值的本性并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获取剩余价值的方式和方法。资本占有的社会性提高了但是资本在社会经济关系中的支配地位并没有根本改变。传统的工人阶级队伍发生了分化资本与新型的劳工阶层之间的支配与反支配、剥削与反剥削的斗争依然在进行。社会福利制度缓和了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的矛盾但是并没有改变导致财富占有两极分化的制度基础资本主义社会最富有的阶层与最贫穷的阶层之间在财产占有上的鸿沟不是在缩小而是在继续扩大。周期性经济危机仍然是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基本经济特征。 这一切表明虽然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深刻的其意义也是深远的但是这些变化并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统治的根基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性质也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的基本原理的科学性。那种把资本主义的部分变化夸大为资本主义的质的根本变化的认识是片面的也是不科学的。同样那种完全否定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意义否认当代资本主义已经在许多方面不同于传统的资本主义的观点也是不可取的。正确认识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有助于我们在深刻认识资本主义本质的同时实事求是地分析和借鉴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符合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积极因素为我所用以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3自1825年开始直至20世纪8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以“生产相对过剩”为性质的经济危机频繁爆发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世界却不断地爆发金融危机。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分析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过程、性质、原因和根源。美国这场严重金融危机、经济危机为什么会发生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发的基本原理资本主义社会所以会发生周期性经济危机是由其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这一基本矛盾以及由此派生的各个企业内部生产的有计划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社会生产无限扩张的趋势同广大劳动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不足这两对矛盾所决定的。从一般意义上讲对于这场严重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发生原因作上述归纳当然是不错的。但深入研究就感到这种解读似乎还不够。这是因为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经过近一个半世纪的发展、演变较之《资本论》所分析、研究的资本主义已具有了诸多新特点。就危机本身而言此次国际性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同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相比较至少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显著特征或重要不同点。其一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始发于工业生产领域而此次危机从一开始就具有金融危机的性质。其二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从一开始便鲜明地暴露出是资本主义生产相对过剩引起的经济危机而此次危机尽管仍同资本主义生产相对过剩有很大关联但又在很大程度上同经济金融化、金融虚拟化和金融衍生产品毒化、泡沫化以及金融监管缺失即金融自由化有着更为密切的关联。其三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受重创的主要是资本主义国家广大不发达国家所受影响并不严重而这次危机虽肇始于美国但席卷全球世界各国无一幸免。此次国际性金融危机所具有的上述三个显著特征是由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在运行形式上显示的基本特征所决定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凯恩斯主义主导下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恢复、发展的“黄金期”。但凯恩斯主义也不能改变资本主义经济的周期性规律进入70年代资本主义即陷入长达10年之久的“滞胀”。所谓“滞胀”就是高失业、经济停滞或低增长与高通胀同时存在。比如美国的失业率最高达9.1%(1975年)英国甚至高达13.4%(1982年)整个“经合组织”失业人数达到3050万人。在此期间经济增长速度大幅下降1975—1979年美、英、法、德、意大利及日本等国工业生产的年均增长率仅为2.6%比60年代6.6%的增幅下降60%多。与此同时物价却飞涨消费品物价年均上涨率60年代为3.7%1970—1974年年均上涨率为7.9%1975—1979年高达10.1%。一般而言经济停滞或萎缩、高失业、高通胀等现象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周期运行的不同阶段交替出现的现象前二者多发生在经济周期的萧条——危机阶段高通胀多出现在经济复苏——高涨阶段。此次出现的经济停滞、高失业与高通胀并存的所谓“两高一低”现象是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一种新的社会经济现象。 深入剖析20世纪70年代滞胀期间“两高一低”同时存在这一新的社会经济现象我们不难发现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生产利润率下降趋势的规律是导致这场长达10年“滞胀”危机的重要的直接原因。二战之后经过50年代、60年代相对平稳的发展资本主义积累不断增长科学技术日益进步资本的技术构成、从而资本的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资本利润率也趋于下降资本利润率的下降又导致固定资本投资疲软为维持较高资本利润率国家垄断资本利用其垄断地位扭曲市场法则强行推高物价驱动经济复苏的另一只轮子——社会消费因为劳动者大量失业及高通胀而持续低迷。正是这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使资本主义经济只能在“两高一低”的“滞胀”隧道中挣扎、爬行。新自由主义学派认为“滞胀”的发生是凯恩斯主义主导的国家对经济实行干预所致。他们在对凯恩斯主义进行口诛笔伐的同时大肆鼓吹他们一贯主张的“市场化、私有化、自由化”和“全球一体化”。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代表美英金融垄断资本集团利益的美国共和党里根和英国保守党撒切尔夫人先后上台执政将凯恩斯主义扔进了历史博物馆把新自由主义捧上了美英主流经济学的宝座。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走出了“滞胀”危机的漫长隧道。人类社会在经历长达近10年的“滞胀”危机劫难过程中催生了对人类社会后来的发展颇具影响力的三件大事一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明与广泛应用。二是以私有化、市场化、自由化(尤其是金融自由化)和全球一体化这“四化”为核心内容的新自由主义理论逐步取代凯恩斯主义而成为美英的主流经济学理论至上世纪90年代初以“华盛顿共识”出笼为标志新自由主义最终蜕变为美国国际金融垄断资本集团的意识形态和政策。三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取而代之的是要求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资本流动及资本运作“自由化”加上美元霸权为主要内容的当代国际金融货币体系。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明与广泛应用既大幅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同时又为国际金融垄断资本的全球扩张以及金融与资本市场的虚拟化和病态膨胀提供了技术支撑新自由主义则成为国际金融垄断资本向全球扩张及其制度安排的理论依据当代国际金融货币体系为美英国际金融垄断资本全球扩张提供了最重要的杠杆或平台。这三者的媾和成为拉动美国为代表的发达资本主义由国家垄断向国际金融资本垄断过渡的“三驾马车”。正是在这样一种非常奇特的“三驾马车”的拉动下70年代的“滞胀”危机不断加剧资本向大垄断资本、特别是国际金融垄断资本集中的趋势。以美国为例资产超过50亿美元的工业大公司1955年只有8家到1970年增加到22家到1980年更增至52家。在“滞胀”后期资本聚集速度明显加快。与此同时银行资本也在加速集中不仅大银行兼并中小银行还出现强强合并产生了一批空前巨大的国际金融垄断资本集团。到1977年美国最大的50家商业银行资产达6684亿美元存款为5212亿美元分别占全美国1万多家大小银行总资产的56.8%和总存款的55%。其中美洲银行、第一花旗银行、大通曼哈顿银行、制造商汉诺威信托银行、摩根保证信托银行等5家最大银行的资产和存款量分别为3224亿美元和2464亿美元占50家大银行的总资产和总存款的比重均超过42%而雄居首位的美洲银行拥有资产949亿美元和存款758亿美元占5家最大银行资产和存款总量的30%左右。尤其引人注目的是正是在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期间美国金融垄断资本的国际化步伐大大加快。在“滞胀”期间由于美国国内经济长期萎缩低迷固定资产投资不振迫使金融寡头把闲置的、过剩的金融资本输往国外并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致使美国跨国银行在海外的势力迅速增强。1954年20个资本主义国家的99家银行控制的国外分行共1200家美国占10%到1977年世界最大的50家银行共在海外设分支机构3000家左右美国占37%所占比重增长近2倍分支机构数由120家左右增至1100余家增长近10倍1979年美国在海外投资新建和合并企业资产总额中银行所占比重为43.3%比制造业的资产额要高出2倍多。美国的许多大商业银行都是在70年代的“滞胀”期间发展成为庞大的跨国银行的也就是说美国的金融垄断资本在70年代的“滞胀”期间加速蜕变为国际金融垄断资本。 第八讲1.社会主义在20世纪留给人类的宝贵财富 2.谈谈对苏东剧变的原因和历史教训的认识3.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探索对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意义。 4.“两个不可避免”与“两个决不会”之间的辩证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