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实务课后答案.doc 23页

  • 144.50 KB
  • 2022-04-22 11:41:04 发布

管理学实务课后答案.doc

  • 2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管理学实务》课后练习参考答案第一章管理学实务概述课后练习一、名词解释1.管理学:是指管理者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通过实施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以人为中心来协调各种资源,以便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实现单独个人无法实现的组织目标的过程。2.社会属性:也称管理的生产力属性或一般性,与生产力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3.自然属性:也称管理的生产关系属性或管理的特殊属性,与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相联系。4.效果:是指实现组织目标的程度,是对工作结果状况的表达。5.效率:是指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二、判断题1.√2.√3.√4.× 5.√6.×7.√8.√9.×10.×11.√12.√13.√14.×15.√三、单项选择题1.D2.C3.D4.C5.C6.A7.A8.B9.C10.A11.C12.B13.A14.C15.C16.A17.B18.B四、多项选择题1.ABCDE2.ABCD3.AC五、简答题1.管理的职能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答:管理的职能是指管理者为了有效地管理所必须具备的功能。主要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这五种职能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计划职能是管理的首要职能,每一项管理工作一般都是从计划开始,经过组织、领导到控制结束。控制的结果可能又导致新的计划,开始又一轮新的管理循环。如此循环不息,将管理工作不断向前推进。创新在管理循环中处于轴心的地位,成为推动管理循环的原动力。2.如何理解管理即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答:(1)所谓艺术,就是用高度的形象来反映现实。管理的艺术性主要指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要凭技艺(技巧、才能)来处理管理问题。(2)科学是人们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科学的实质在于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管理活动本身是有规律可循的,既有规律必具科学性。(3)管理活动的复杂性,管理环境千变万化,管理学所提供的管理手段与方法十分有限,因而使得管理者在管理实践中必须运用各种管理技巧、经验来解决具体的管理问题,而这些技巧和经验,人们只能从长期的实践活动中获得。这就是管理的艺术性所在。可见,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3.有效的管理者一定是成功的管理者吗?说明理由。答:不一定。管理工作好坏的标准可用有效性来衡量。有效性包括两方面:效率与效果。管理工作不仅仅是要追求效率,更重要的是要关注达到和实现组织目标,即追求高效率和好的效果。而成功的管理者只是看其实现管理工作的效率。4.在一个组织中,管理者承担着哪些角色?答:管理者承担着三种角色:人际关系角色、信息传递角色、决策制定角色。人际关系角色包含了人与人(下级和组织外的人)以及其他具有礼节性和象征性的职责。三种人际关系角色具体包括:挂名首脑、领导者和联络者。信息传递角色包括接受、收集和传播信息。具体包括监听者、传播者和发言人三种角色。决策制定角色是作出抉择,包括企业家、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和谈判者。5.有效果的组织一定是有效率的吗?试举例说明。 答:不一定。效果通常是指“做正确的事”,是做事的结果。效率通常是指“正确的做事”是做事的方式。生产上去了,结果是污染了环境;任务完成了,结果是加重了管理者和员工的冲突;利润增加了,却有损于企业的形象等。6.作为一名管理者,具备哪些基本技能才能胜任管理工作?答:不同层次的管理者要胜任管理工作,都应该具备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只是三种技能对不同管理层次上的管理者的重要程度不同。一般来讲,概念技能对高层管理者最重要,因为由高层管理者所作的计划、决策等都需要概念技能。技术技能对基层管理者特别重要,因为其最接近现场作业。由于管理工作的工作对象是人,因此人事技能是所有层次上的管理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六、论述题1.你会把从事管理看成象律师或会计这样的职业吗?为什么?提示:不会,管理是包括了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一系列活动。律师或会计是一项具体的专项职业。2.有些所谓的管理者只监视装配线上的机器人或占据整个房间的计算机,如果他们没有下级的话能算作是管理者吗?提示:不能。管理的核心是协调人与人的关系,换句话说,只有协调人与人的关系才能算管理者。监视装配线上的机器人或占据整个房间的计算机只是操作者。3.当一家大公司接连几年亏损,董事会总是要撤换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为什么?提示:不会,应该从效率与效果的分析上作答。案例分析案例分析一提示:管理是一个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但对于什么是管理,目前管理界并没有完全统一的定义,从不同的角度看,管理就有不同的内涵。本案例主要涉及管理的概念、管理对象及管理者行为等内容,可参考有关管理和管理者部分内容作答。案例分析二提示:本案例主要涉及环境对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在制定组织发展战略规划时应该充分了解外部环境。第二章管理思想的产生与发展一、名词解释1.非正式组织:是指员工在共同的工作、学习或生活的过程中,基于共同的感情、和行为而形成的一些小团体。2.保健因素:是指与人的不满情绪有关的因素。如工作环境与工作条件、同事的关系、上下的关系、工作的安全状况等。3.激励因素:是指与工作内容本身有关的因素。如工作的挑战性、工作的成就感、工作性质、职位的提升等。二、判断题 1.(√);2.(×);3.(×);4.(√);5.(√);6.(√);7.(√);8.(√);9.(×)10.(×)三、单项选择题1.A;2.D;3.AB;4.C;5.B;6.C;7.A;8.C;9.A;10.B;11.C;12.B;13.B;14.C;15.D;16.AD;17.BC;18.D;19.B;20.A;21.B;22.B;23.C;24.D;25.C;26.B四、多项选择题 1.BCDE;2.ABE;3.AC;4.AC;5.CE;6.ABC;7.ABD;8.ABC。五、简答题1.泰罗的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泰勒科学管理的内容,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1)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2)科学管理是一场思想上的革命(3)标准化(4)能力与工作相适应(5)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6)工作定额(7)提出例外管理原则2.人际关系学说是谁创立的,主要内容有那些?答:人际关系理论的代表性人物是埃尔顿•梅奥。提出了以下主要观点:(1)工人并不是“经济人”,而是“社会人”(2)企业中存在非正式组织(3)新型的领导在于提高工作士气3.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评价?答:法约尔认为,一个企业无论大小,其全部活动可以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技术活动、营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同时提出了非常有名的一般管理的十四条原则:分工原则、权力与责任原则、纪律原则、统一命令原则、统一领导原则、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原则、报酬原则、集中化原则、等级链原则、秩序原则、平等原则、人员保持稳定原则、主动性原则、集体精神原则。对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评价(1)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贡献法约尔的管理思想同泰勒的管理思想都是古典管理思想的代表,但法约尔管理思想的系统性和理论性更强,他对管理的五大要素的分析为管理科学提供了一套科学的理论构架。后人根据这样的构架,建立了管理学并把它引入了课堂。法约尔是以大企业最高管理者的身份自上而下地研究管理的,虽然他以企业为研究对象,但由于他强调管理的一般性,使得他的理论适用于许多领域。法约尔提出的管理原则,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证明,总的来说仍然是正确的。这些原则过去曾经给实际管理人员巨大的帮助,现在仍然为许多人所推崇。(2)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缺陷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的主要不足之处是:管理原则过于僵硬,以至于有时实际管理工作者无法遵守;忽视对“人性”的研究,仍将人视为“经济人”、“机器人”;过分强调企业内部的管理,忽视外界环境对管理的影响。4.行为科学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行为科学学派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人机工程学等学科知识对个体、群体行为进行科学的分析,强调从人的作用、需求、动机、相互关系及社会环境等方面研究其对管理活动及结果的影响,研究决定人的行为的因素,以及如何去激励人,如何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何有效地引导成员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其主要理论学派有:(1)需要层次理论(2)双因素理论(3)X与Y理论5.现代管理理论丛林中有哪些学派?答:主要有:管理科学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人际关系学派、经验主义学派、系统管理学派、权变管理学派 六、论述题提示:参考科学管理思想、行为管理思想、权变管理思想、系统管理思想等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法。允许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见解。案例分析案例分析一1.高厂长对工人的看法属X假设吗?钱兵的问卷调查结果又说明了对人的何种假设?答:案例中高厂长对工人的看法从人性的假设理论来看,主要体现为X假设。认为工人懒惰,不思进取,不求上进,工人的行为仅仅是为了金钱的获取。把工人完全看作为“经济人”,与泰勒制的有关思想是一致的。而钱兵通过与工人的接触和了解,并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认为工人不是这样的,工人愿意承担工厂的责任,愿意多为工厂干活,工人有发挥自身潜能的愿望,有与他人交往并被他人接纳的愿望,所以钱兵对工人的看法主要表现为Y假设。2.根据钱兵的问卷调查结果,请你为该油漆厂出点主意,来满足工人们的一些需求。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由低级到高级经历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自尊需要、自我价值实现需要五个层次,且人的行为主要取决于其主导需要。就案例中当前的情况来看,工人的主导需要应该是社交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价值实现需要。从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来看,工人的保健因素可能包括:工作环境与条件、工作的安全性、工厂的规章制度等,激励因素可能包括工资报酬、工作的挑战性、工作的成就感、个人发展机会及升职的机会等。据此,我们可以考虑从奖励手段、工人参与管理、丰富工作内容、美化工作环境、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等方面着手来改进油漆厂目前的工作状态。第三章计划管理实务一、名词解释1.计划是指为实现组织预定的目标,对未来行动进行规划和安排的过程。2.决策是指管理者为实现组织目标,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理论和方法设计与选择优化方案,用以实施的管理行为。3.目标管理实质是一种程序或方法,它强调对工作的关心与对人的关心的结合,它首先由组织中上下级管理人员与员工一起,根据组织的使命确定一定时期内组织的总体目标,再层层落实,制定各自的分目标,并以此形成组织中所有成员的责任和分目标以及其职责范围,最终用这些目标作为组织进行管理、评估和奖惩的依据。4.战略计划是由高层管理者制定的具有全局性、长远性的指导性计划,它描述了组织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总的战略构想与总的发展目标,以及实施的途径,决定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组织资源的运动方向,战略性计划涉及到组织的方方面面,并在较长时间内对组织有指导作用。5.战术计划是在战略计划规定的方向、方针和政策范围内,为确保战略目标的落实和实现,确保资源的取得与有效运用而形成的具体计划,它主要描述如何实现组织的整体目标,是战略计划的具体化。二、判断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25.(×)。三、单项选择题1.B;2.B;3.C;4.A;5.A;6.B;7.C;8.A;9.C;10.B;11.D;12.C;13.B;14.A;15.B;16.A;17.A;18.A;19.B;20.C;21.A;22.B;23.C;24.A;25.B;26.C;27.B;28.B;29.C;30.A;31.C;32.D;33.C;34.C;35.B;36.C.四、多项选择题1.AC2.AB3.ABD4.ABD5.ABCD6.BD7.BD8.AC9.AD10.ABCD11.AB12.ABC13.AC14.BC15.AB16.ABCD17.BD18.AC五、简答题1.什么是计划?计划有哪些类型?答:计划是管理者为了达到既定的目标而制定行动方针的过程。依据不同的侧重点,可以将计划作不同的分类:(1)按计划完成的时间分类。分为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短期计划(2)按计划的广度分类。分为战略性计划与战术性计划。(3)按计划的对象分类。分为综合计划、部门计划和项目计划。(4)按计划的明确程度分类。分为指令性计划与指导性计划。(5)按计划的重复性分类。分为程序性计划与非程序性计划2.计划工作一般包括哪些步骤?答:计划工作一般步骤包括包括(1)分析环境,预测未来在做计划时,管理者首先要考虑企业的各种环境因素,这是制定决策与计划的依据。分析环境时,既要分析企业的内部环境,又要分析企业的外部环境;既要考虑企业的现实环境,也要考虑企业的未来环境。通过对内外部环境、特别是未来环境的分析和预测,把握各种环境因素与走向,以便确定可行性目标与进行正确的决策。(2)确定目标企业要在分析环境、预测未来的基础上制定目标。目标通常是指组织预测在一定期间内达到的数量和质量指标。目标是计划的核心内容,也是企业行动的方向。企业目标一般包括:盈利性指标、增长性指标、竞争性指标、产品类指标、人事类指标、财务类指标等。(3)设计与抉择方案为实现目标,要选择正确的实施途径和方法,合理配置人、财、物、时间、信息等资源,制定系统的计划方案。具体程序包括:制定可供选择的多个方案;在分析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因素的基础上,评估各种方案;找出可行性方案并进一步评估完善;确定最优方案。(4)编制计划要依据目标与所确定的最优方案,按照计划要素与工作要求编制计划。(5)制订派生计划计划方案总体确定以后,还要根据具体实际情况,对计划指标进行进一步的分解,分解到实施主体的个人行动中去。也就是说,要由企业计划派生出部门计划、个人工作计划等。(6)制订预算,用预算使计划数字化计划分解落实的过程中,也要根据计划情况,把各项指标的实现进行预算,进行量化。这样便于评估、考核。(7)反馈计划执行情况计划付诸实施,管理的计划工作并没有结束。为了保证计划的有效执行,要对计划进行跟踪反馈,及时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分析计划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做出必要的调整。3.简述决策的程序?决策的方法有哪些? 答:决策的程序主要有:(1)识别机会,发现问题(2)明确决策的目标(3)拟定多个可行的备选方案(4)分析比较备选方案(5)选择满意方案(6)实施方案一旦做出了最终决策,就要付诸实施(7)实施情况的监督与信息反馈。决策的方法有:(1)定性决策方法,如:头脑风暴法,专家意见法,提喻法,方案前提分析法。(2)定量决策方法,一般分为确定型决策方法、风险型决策方法和不确定型决策方法三类。确定型决策方法有线性规划法、库存论、排队论、网络技术等数学模型法;微分极值法,即利用微分求导的方法确定极大(小)值;盈亏平衡分析法,即借助盈亏平衡点进行分析的方法。风险型决策问题常采用决策树法。不确定型决策方法有:乐观分析法、悲观分析法、折中分析法、最大后悔值最小分析法。4.管理者为什么要事先进行计划?答:计划工作的具体意义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计划是管理者指挥的依据,为一级组织明确工作方向。(2)计划工作能增强组织的协调能力(3)计划活动能有效避免工作的盲目性(4)计划是管理者进行控制的标准5.目标管理的涵义是什么?它有哪些优缺点?答:目标管理就是管理者通过目标对下级进行管理,当组织最高层管理者确定了组织目标后,必须对其进行有效分解,转变成各个部门以及各个人的分目标,管理者根据分目标的完成情况对下级进行考核、评价和奖惩。目标管理的优点:(1)通过目标管理,可使各项工作都有明确的目标与方向,从而避免了工作的盲目性,避免“磨洋工”和做无用功。(2)目标管理调动了员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由于强调自我控制,自主管理,并将个人利益与组织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因而提高了员工的士气。(3)目标管理有助于实现有效控制,解决了控制中控制标准和控制手段等难点问题,使控制工作落到了实处。(4)目标管理强调员工的参与,促进了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改进与交流,改善了人际关系,有助于增强全体组织成员的团结合作精神与内部凝聚力。目标管理的缺点:(1)目标难以制定。因为目标的影响因素很多,若干个目标之间也难以平衡,而且目标的确定过程耗时耗力,使得组织内的许多目标难以定量化、具体化。因而在实际工作中,有的组织就走形式主义,草率从事,把目标管理变成了一种数字游戏。(2)目标管理法是基于对人性的Y假设而言的,但在现实生活中,人是有“机会主义本性的”,尤其是在监督不力的情况下,目标管理所要求的承诺、自觉和自主难以达到,从而使得目标管理的效果难以保证。(3)目标管理强调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强调员工、部门、组织的协调一致;目标管理注重成果的考评,注重结果与奖惩的挂钩。因而容易使得部门、个人只关注自身目标的实现,而忽略相互协作与组织总体目标的实现,滋长本位主义和急功近利思想。(4)不能按目标成果兑现奖惩。目标管理强调最终考核时要以目标的完成情况来对照奖惩协议给予相应的奖励或处罚。但是当完成的结果远远出乎预料时,比如,当员工超额完成目标时,管理者不愿多奖励;或者当员工未达到规定的目标时,碍于人情,惩罚措施也落不到实处。这样就会使目标管理流于形式六、论述题1.某企业的总固定成本是300000元,产品单位变动成本是9元,产品价格为每件15元,问保本产量是多少?保本收入是多少?如果目标利润是60000元,那么产量需要达到多少才能完成目标??解:保本产量Q1=300000/(15-9)=50000(件),保本收入=50000*15=750000(元) 实现目标利润是60000元,完成目标产量需要达到=(300000+60000)/(15-9)=60000(件)2.影响计划工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即根据什么来确定在某种情况下应该制定的计划种类?答:主要有:内外环境,目标,管理者的素质,被管理者的素质等,选择何种类型的计划主要是根据内外环境和组织的目标。3.你认为你所在的组织能实行目标管理吗?在组织实施过程中,估计会碰到那些问题?提示:结合目标管理的内容思考。4.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存在各种决策失误。究其原因,可以发现很多决策者不遵循决策的原则和程序。如有的决策者习惯凭主观想象和“拍脑瓜”决策;有的决策者过分追求完美的决策方案而迟迟不能决定,延误决策良机;甚至在过去基本建设项目中还存在边审批、边设什、边施工的“三边工程”。针对以上现象,试用决策理论分析如何提高决策质量。提示:一定要结合实际去分析。案例分析案例分析一Swan公司自行车市场计划与决策【问题】1.按上述影响计划的权变性因素,公司在60、70、80年代的计划应该是怎样的?答:权变变量要求包含以下四个因素:组织的层次,组织的生命周期,环境的不确定性程度,未来许诺的期限。从本案例来看,Swan公司关键是要根据组织的生命周期,确定合适的计划。1965年,即60年代,公司占有美国自行车市场25%的份额。可以说组织进入高速成长期。这时随着目标更确定,资源更容易获取和顾客忠诚度的提高,计划应该更具有明确的目标,因此应该制定短期的计划。(1)扩大现有的市场份额,建立强大的容量分销网络和巩固品牌优势,提高收入以增加利润。(2)认识到自行车是一种全球产品,积极开发海外市场和利用国外的生产条件。1975年,公司已进入成熟期,则应制定长期的具体计划:(1)根据利润=收入-成本,当产品达到一定的成熟期后,考虑如何切实有效地缩减成本,以提高利润。(2)对当前的市场环境进行有效分析,富于远见地不断投资进行创新,做到生产一代,研制一代,开发一代。1985年,公司产品已进入衰退期,“市场份额开始迅速地被更富于远见的自行车制造商夺走”。这时计划也应从具体性转入指导性,目标要重新考虑,资源重新分配。这时的计划应该是短期的更具体指导性,即考虑如何在公司现有的基础上,寻找新的目标,重整Swan公司雄风。2.应当制定怎样的长期计划来挽救该公司?更有效的长期计划将会挽救Swan公司,避免使其陷入现在“申请破产”的境地。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论述。(1)长期计划趋向于包含持久的时间间隔,并且覆盖较宽的领域和不规定具体细节。它的主要任务是设定目标。只有制定了有效的长期计划,才能促使管理者展望未来,预见变化,考虑变化的冲击,并制定适当的对策,以迅速对不断变化的环境做出有效的反应,而不致陷入被动挨打,被人牵着鼻子走的被动局面。(2)Swan自行车公司的管理者不能针对动态的环境,制定一个有效的长期计划。 从案例中看出,Swan自行车公司“在70年代,不断投资于它的强大的零售分销网络和品牌,以便主宰10档变速车市场。但是进入80年代,市场转变了,……”,该公司也有它的基础是假定未来的时代将比现在更好,也就是说企业所面临的好环境不会改变,因此它面向未来的计划不过是将公司的过去加以延伸,而没有适应环境的变化,及时修订一个更有效的计划。其实,进入80年代,由于环境的变化,市场的需求也发生了改变,而Swan公司则“错过了两次市场转换的机会”,使市场份额开始迅速地被更高级元件的自行车制造商夺走。Swan公司在70年代竞争加强的过程中,仍然没有对全局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缺乏对企业定位的战略性计划。因此在竞争对手巨人公司逐步扩大的威胁中,着眼于被动地应付竞争,而没有深层次分析竞争对手的威胁,以致逐渐“将所有的一切,包括技术、工程、生产能力都交给了巨人公司”,最终陷入“公司开始申请破产”的困窘境地。这整个的过程充分说明Swan公司在动态的市场环境中缺乏一个战略管理过程。(3)制定更有效的长期计划,有赖于组织实行战略管理过程。战略管理过程共包括9个步骤,它们是一个战略计划实施和评价的过程。下面我们从战略管理过程的角度详细分析Swan公司:(1)确定组织当前的宗旨、目标和战略。在60年代Swan公司占有美国自行车市场25%的份额时,公司则不应仅局限于目前的良好局面,而应更深入地对环境进行分析,确定企业当前的目标和战略,促使管理者仔细确定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范围。(2)分析环境,发现机会和威胁,同时分析组织资源,识别优势和劣势。目标确定后,公司基于对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市场的潜在需求,根据组织资源情况,开发产品,不断创新,抓住市场机会。同时,也应该更好地对潜在的竞争对手进行分析,了解对手在干什么,这么干的目的是什么,长此以往会导致什么样的局面产生?这样分析后,也就不会导致后来巨人公司逐步抢占了它们的市场,最后“Swan公司将特许权盛在银盘上送给巨人公司”。最终,巨人公司利用从Swan公司那里获得的知识,在美国市场上建立了他们自己的商标。(3)重新评价组织的宗旨和目标,制订战略并实施战略。Swan公司在对环境作了分析后,发现了竞争对手的威胁,则应对给自己的机会重新考虑,重新评价公司的宗旨和目标。在进行有效修订后,则应着手制定战略,寻求公司的恰当定位,以便获得领先于竞争对手的相对优势,并使这种优势能够长期地保持下去。在战略实施过程中,则还牵涉到员工的“招聘、选拔、培训、处罚、调换、提升、或者解雇,Swan组织不是与员工进行谈判,而是关闭了工厂。”(4)评价结果。当战略实施后,管理者则应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纠正存在的偏差。如果Swan公司能如前所述,进行战略管理过程,制订更有效的长期计划,相信应该能够避免当前的困境。案例分析二王厂长的会议1.王厂长的两次决策过程合理吗?为什么?答:从案例来看,王厂长的两次决策分别是个人决策和群体决策。第一次的决策合理,因为王厂长是在掌握充分的信息和对有关情况分析的基础上做出购买进口二手设备的,充分发挥了个人决策的作用,效率高且责任明确。这一决策使佳迪饮料厂摆脱了企业由于当时设备落后、资金短缺所陷入的困境,并由此走上了发展之路。而第二次决策引进世界一流的先进设备的决策过程不够合理,王厂长虽然说民主决策,但群体决策的效果没有得以充分体现。由于屈从压力,存在少数人的权威作用,使群体决策成员从众现象较为明显,影响了决策的质量。2.如果你是王厂长,在两次决策过程中应做哪些工作? 作为佳迪饮料厂的厂长,第一次决策购买进口二手设备,采取个人决策是成功的。但由于个人决策受到有限理性-个人行为特征(如行动的持久性、知觉、成见、个人价值系统、对问题的感知方式)等的影响,所以王厂长应充分考虑企业自身的实际和外部环境因素,在信息充足、备选方案充分的前提下做出决策。由于企业规模扩大,第二次决策引进世界一流的先进设备时采取群体决策,不仅可提供更完整的信息、产生更多的方案、提高方案的接受性和合法性,而且可减少个人决策因知识所限、能力所限、个人价值观、决策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等造成的影响,提高决策的质量。所以,在第二次决策时,王厂长应精心营造群体决策的氛围,引导群体决策成员积极参与,明确责任,以充分发挥群体决策的作用。3.影响决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影响决策的主要因素有:(1)决策者。如决策者对风险的态度;(2)决策方法;(3)决策环境;(4)组织文化;(5)时间。决策方式的选择,主要视决策问题的性质、参与者的能力和相互作用的方式等而定。第四章组织管理实务课后练习一、名词解释1.直线职权:直线职权是某个职位、某个部门所拥有的包括发布命令、执行决策等的权力,也就是通常所指的指挥权。直线职权是组织中上级指挥下级工作的权力,表现为上下级之间的命令权力关系。2.职能职权:职能职权是某个职位、某个部门所拥有的原属直线主管的那部分权力。3.授权:是指上级授给下属一定的权力,使下属在一定的监督之下,有相当的自主权和行动权。4.集权:是指决策权都由某一最高层管理者或某一上级部门掌握与控制,下级部门只能依据上级的决定和指示执行,一切行动听上级指挥。5.分权:是一个组织向其下属各级组织进行系统授权的过程,是形成组织内部各组织单元之间权力关系的基本手段。6.参谋职权:参谋职权是某个职位、某个部门所拥有的包括提供咨询、建议等辅助性的权力。也即指导权。参谋人员是直线人员的咨询人,协助直线人员执行职责。二、判断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三、单项选择1.D;2.B;3.A;4.D;5.B;6.C;7.C;8.D;9.C;10.C;11.D;12.B;13.A;14.C;15.C;16.A;17.B;18.BD;19.B;20.D;21.A;22.B;23.D;24.C;25.C;26.D;27.A;28.B;29.A;30.C。四、多项选择题1.BCE2.AB3.ABC4.AB5.ABDE6.ABDE7.ACE8.ABE9.ACDE10.BCE11.ABE12.AD13.AD14.ACD15.ACD16.ABCD17.ABCE18.ABD19.ABC20.BCE21.ABDE22.CDE五、简答题1.什么是组织工作?它包括哪些内容? 答:组织工作是指在组织目标已经确定的情况下,将实现组织目标所必需进行的各项业务活动加以分类组合,并根据管理幅度原则,划分出不同的管理层次、部门,将监督各类活动所必需的职权授予各层次各部门的主管人员,并规定这些层次和部门间的相互配合关系。其内容包括:确定组织目标,进行目标分解,业务工作分类,落实到部门,形成部门,授权(规定职责、权限),通过职权关系和信息系统,把各层次、部门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2.什么是管理幅度?影响管理幅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管理幅度是指管理人员有效地监督、指挥其直接下属的人数。有效的管理幅度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主要有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工作能力、工作内容、工作环境与工作条件等方面。①工作能力。管理者的综合能力强,就可以迅速把握问题的关键,就下属的请示给出恰当的指导,并使下属明确理解,从而缩短与每一位下属接触的时间,管理幅度宜适当放宽。反之则宜窄。同理,被管理者的工作能力越强,则无需管理者事事指点,管理幅度宜适当放宽,反之则宜窄。②工作内容和性质。主管人员涉及的问题复杂、困难或涉及方向性、战略性问题,其管理幅度宜窄;下属工作的相似性越大,则管理幅度宜适当加大。③工作条件。主管人员的助手配备情况越好、掌握信息的手段越先进、不同下属工作岗位的分布越接近,则主管人员的管理幅度宜宽。④工作环境。环境变化越快,组织中遇到的新问题越多,下属向上级的请示就越有必要,而上级能用于指导下属的时间与精力却越少,因为其要花费大量时间去关注环境的变化,考虑应对的措施。因此工作环境越不稳定,各层主管人员的管理幅度宜窄。反之则宜宽。3.集权、分权各有何利弊?影响集权、分权的因素有哪些?答:集权、分权各有利弊:绝对的集权,即没有分权,意味着没有下级组织结构,所有事务均由高层管理者来决定;绝对的分权意味着没有高层管理者。在设计组织时,要确定组织的集权与分权的程度与范围,就必须搞清楚影响集权与分权的因素。其主要因素有:(1)组织规模大,需要决策的问题多,协调、沟通及控制不易,因此宜分权;反之,组织规模小,需要决策的问题少,则宜集权。(2)决策的重要性,所涉及的工作或决策越重要,宜集权;反之,宜分权。(3)管理人员的能力与数量,下级管理人员数量充足,经验丰富,管理能力强,倾向于分权;反之,则倾向于集权。(4)控制技术与手段,控制技术与手段的完善将会加强组织原有的权力分配倾向,即集权的更集权,分权的更分权。(5)环境影响,影响分权程度的因素中,大部分属组织内部因素,此外还有外部因素,如政治、经济等因素,这些因素常促使集权。4.试分析某公司的层次结构、管理幅度、部门化类型。提示:结合实际和概念分析。5.如何有效地授权?答:正确的授权应要做到:明确授权的目的,职、权、责、利相当,保持命令的统一,正确选择被授权者并加强对被授权者的监督控制。还应 注意以下几点:(1)目的明确性,没有明确目的的授权,会使被授权者在工作中摸不着边际,无所适从,因此,授权者在授权时必须使授权者明确所授事项的任务目的及权责范围。(2)职、权、责、利一致性,授权必须是有职有权,有权有责且有责有利,与此同时,授权还要做到职、权、责、利相当。即做什么事给什么权;有多大的权力就应该承担多大的责任;有多大的责任就应承诺给予多大的利益。显然,权力过多会造成被授权者对他人事务的干涉,权力太小会使被授权者无法尽责,缺乏利益驱动往往会使被授权者不愿过多承担责任。(3)命令统一性,不越级授权、不交叉授权,以保证命令的统一。授权者不要越过下级去干涉下级职权范围的事务,因为这样会造成直接下级失去对其职权范围的事务的有效控制。此外,授权者不可将不属于自己权力范围的权力授予下级,以避免交叉指挥,造成管理混乱和效率低下。(4)因事设人性,即正确选择被授权者。授权者应根据被授权者的实际能力,授予相应的权力和对等的责任。对于既肯干又能干的,要充分授权;对于能力强但有可能滥用权力的或虽肯干但能力有所欠缺的,授权时要适当保留决策权。(5)监督控制性,既然授权者要对被授权者的行为负责,那么授权者就必须加强对被授权者的监督控制。因为担心失去控制,授权者常常不愿意授权或即便已授权也不信任下级,为此,应通过健全的控制制度、工作标准和适当的报告制度来加强监督,切忌事事指手划脚。(6)相互信赖性,授权者如果把权力授予下级,就应该充分相信下属,也就是说要用人不疑。六、论述题1.要得到一匹好马,有二种方法:一是让所有的马都跑起来,选择跑在最前面的;二是先从这些马中指定一匹,然后着力培养,使之成为好马。你认为哪种方法更好?为什么?提示:第一种方法可取,从人员配置的觉度分析。2.说到底,物色最合适的人选填补空缺职位是主管人员的职责,而不是人事部门的职责。你是否赞成这一说法?为什么?提示:不对,从人员配置的意义方面去分析3.实践中如何处理集权与分权的关系?提示:明确集权与分权的利弊,以及影响集权、分权的因素。案例分析案例分析一谁拥有权力1.王华明和严高工的权力各来源于何处?答:王华明和严高工的权力各来源于直线职位和参谋职位。2.严高工在实际工作中行使的是什么权力?你认为,严高工作为顾问应该行使什么样的职权?答:严高工在实际工作中行使的是职能职权。作为顾问严高工应该行使参谋职权。3.这家下属企业在管理中存在什么问题?如果你是公司总经理助理,请就案例中该企业存在的问题向总经理提出你的建议以改善现状?答:这家下属企业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直线人员与参谋人员的关系未处理好。相应建议:明确参谋人员的参谋职权和参谋作用,并理顺和直线间的关系;明确直线人员的直线职权并落实到位,对直线人员来说要用足自己的直线职权。处理好三种职权关系:直线人员、参谋人员和职能人员的相互关系,本质上是一种职权关系。在管理工作中,应处理好三者的关系:参谋职权无限扩大,容易削弱直线人员的职权和威信;职能职权无限扩大,则容易导致多头领导,导致管理混乱、效率低下。(1)注意发挥参谋职权的作用从直线与参谋的关系来看,直线人员掌握的是命令和指挥的职权,而参谋人员拥有的则是协助和顾问的职权。参谋的职责是建议而不是指挥,他只是为直线主管提供信息,出谋划策,配合直线人员工作的。由此可知,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参谋建议、直线命令”的关系。因此,发挥参谋作用时,应注意:参谋应独立的提出建议;直线人员不为参谋所左右。(2)适当限制职能职权的使用限制使用范围,即限于解决如何做、何时做等方面的问题,再扩大就会取消直线人员的工作;限制使用级别,即下一级职能职权不应越过上一级直线职权。 案例分析二小张的实习经历【参考答案】1.C2.BD3.AB4.C5.C第五章领导管理实务课后练习一、名词解释1.沟通:是人与人之间转移信息的过程,是指将某一信息(或意思)传递给客体或对象,以期取得客体做出相应反应效果的过程。2.激励:就是指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过程。3.指挥:是领导者凭借自身的权力和影响力对下属进行调度,指导他们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开展活动的行为。4.职务权力:指管理者拥有某种职位而拥有的权力,主要包括奖赏的权力,惩罚的权力(强制的权力)和合法的权力。5.个人权力:指管理者个人因素而拥有的权力,主要包括专家的权力和模范(榜样)的权力。二、判断题1.(√)(×);2.(×);3.(×);4.(×);5.(×);6.(×);7.(×);8.(×)。三、单项选择1.C;2.E;3.A;4.B;5.A;6.D;7.C;8.C;9.B;10.C;11.A;12.A;13.C;14.B;15.C;16.A;17.A;18.C;19.A;20.B;21.C;22.D;23.B;24.D;25.D;26.D;27.A;28.D;29.D;30.A;31.B;32.B;33.C;34.D;35.B;36.C;37.B;38.D.四、多项选择题1.ABE2.BDE3.ACD4.DE5.CD五、简答题1.简述领导的定义及要素?答:领导,就是影响个人或群体在某种条件下向目标迈进的行为或力量,即领导是一种行为或影响,是指挥、带领、引导和鼓励追随者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的过程。在这个定义包括着三个要素:(1)领导者必须有部下或追随者;(2)领导者拥有影响追随者的能力或力量,它们既包括由组织赋予领导者的职位和权力,也包括领导者个人所具有的影响力;(3)领导的目的是通过影响力来影响人们心甘情愿地努力达到组织的目标。2.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答: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的需求是以层次的形式出现的,由低级的需求开始逐级向上发展到高级需求,当一组需求得到满足时,这组需求就不再成为激励因素了。人的需要可以划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3.简要说明期望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期望理论基本观点是:人们在预期他们的将会达到某个目标的情况下,才会被激励起来去做某些事情以达到这个目标。他认为任何时候,一个人从事某一些行动的动力,是由他的行动之全部结果的期望值乘以那个人预期这种结果将会达到所要求目标的程度决定的。换言之,激励是一个人某一行动的期望价值和将会达到其目标的概率之乘积。用公式表示为:激励力=效价×期望值4.简要说明公平理论的主要内容。答:公平理论认为,激励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个人对报酬结构是否觉得公平,也就是个人主观地将他的投入同别人的投入相比,以此来评价是否得到公平或公正的报酬。公平理论中的公平考虑的是一种相对公平,而不是绝对公平,是用自己的收入与付出同他人的收入与付出相比较,如果认为比值大体相当,则认为是公平的,否则会认为是不公平的,用公式表示为:本人所得/本人付出=他人所得/他人付出5.简述强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答:是指通过不断改变环境的刺激因素来达到增强、减弱或消失某种行为的过程。主要有正强化,惩罚,负强化和自然消退四种情况。6.领导者根据激励理论处理激励实务时,有哪些方法?答:主要有(1)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的保证。无论在哪个企业或组织中,都应该十分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把它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要与其他的激励方式结合起来,更重要的是必须与上级的方针政策结合起来,兼顾个人需要,使人们认清目标,坚定信心。各级管理者在不断努力学习提高共产主义觉悟的前提下,以身作则,并通过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以求达到实现组织目标的目的。(2)奖励,对人们取得的工作成效给予奖励,会给人们的动机起到强化作用。奖励包括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物质奖励如奖金、晋升工资、奖以实物、提供生活条件等等。精神奖励如对于成效的认可、记功命名、表彰、授予称号、提级升职等等。奖励方式多种多样,可根据人们取得的成绩和他们对不同需要的追求程度而定。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要结合起来,与思想政治工作也要结合起来,这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用。(3)员工参加管理,所谓参加管理是指在不同程度上让员工和下级参加组织决策和各级管理工作的研究和讨论。处于平等的地位来商讨组织中的重大问题,可使下级和员工感到上级主管的信任,从而体验出自己的利益同组织的利益、组织的发展密切相关而产生强烈的责任感。正确的参加管理既对个人产生激励,又为组织目标的成功实现提供了保证。(4)工作内容丰富化,工作内容丰富化是指试图将一种更高的挑战性和成就感体现在工作(职务)中。可用以下列方法使工作内容丰富起来;(5)建立和健全规章制度,组织中良好的规章制度本身对组织中的人就是一种激励。规章制度的基本目的是使人们的行为规范化,即人们要按照组织的目标要求行事;不仅如此,当规章制度按照组织目标要求建立健全时,它和目标管理相结合,与人们的行事结果相结合,就会对人们起到激励的作用。7.如何克服沟通的障碍?答:沟通联络中的障碍主要是主观障碍,客观障碍和沟通方式的障碍三个方面。(1)主观障碍①个人的性格、气质、态度、情绪、见解等的差别,使信息在沟通过程中受个人的主观心理因素的制约。②在信息沟通中,如果双方在经验水平和知识结构上差距过大,就会产生沟通的障碍。③信息沟通往往是依据组织系统分层次逐级传递的。然而在按层次传达同一条信息时,往往会受到个人的记忆,思维能力的影响,从而降低信息沟通的效率。④对信息的态度不同。有些员工和主管人员忽视对自己不重要的信息,不关心组织目标、管理决策等信息,而只是重视和关心与他们物质利益有关的信息,使沟通发生障碍。⑤主管人员和下级之间互相不信任。这主要是由于主管人员考虑不周,伤害了员工的自尊心,或决策错误所造成。而相互不信任则会影响沟通的顺利进行。⑥下级人员的畏惧感也会造成障碍,这主要是由于主管人员管理严格,咄咄逼人和下级人员本身的素质所决定。(2)客观障碍:① 信息的发送者和接收者如果在空间距离太远,接触机会少,就会造成沟通障碍;社会文化背景不同,种族不同而形成的社会距离也会影响信息沟通。②组织机构过于庞大,中间层次太多。信息从最高决策层到基层单位,产生失真,浪费时间,影响其及时性,这也是由于组织机构所造成的障碍。(3)沟通联络方式的障碍:①语言文字系统所造成的障碍。语言是沟通的工具。人们通过语言、文字及其他符号将信息经过沟通渠道来沟通,但是语言使用不当就会造成沟通障碍。这主要表现在:(a)误解,这是由于发送者在提供信息时表达不清楚,或者是由于接收者接收失误所造成的;(b)歪曲,这是由于对语言符号的记忆模糊所导致的信息失真;(3)信息表达方式不当,这表现为措词不当、词不达意、丢字少句、空话连篇、文字松散、句子结构别扭、使用方言、土语、千篇一律等。这些都会增加沟通双方的心理负担,影响沟通的进行。②沟通方式选择不当。原则、方法使用不活所造成的障碍。沟通的形式和网络多种多样,且它们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如果不根据组织目标及其实现策略来进行选择,不灵活使用其原则、方法,则沟通就不可能通畅进行。在管理工作实践中,存在着信息的沟通,也就必然存在沟通障碍。主管人员的任务在于正视这些障碍,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消除这些障碍,为有效的信息沟通创造条件。8.非正式沟通有何特点?答:非正式沟通具有:①消息越新鲜,人们谈论得就越多;②对人们工作有影响的,最容易招致人们谈论;③最为人们所熟悉者,最多为人们谈论;④在工作上有关系的人,往往被牵扯到同一传闻中去;⑤在工作中接触多的人,最可能被牵扯到同一传闻中去.对于非正式沟通的这些规律,主管者应该予以充分注意,以杜绝起消极作用的“小道消息”,并利用非正式沟通为组织目标服务。六、论述题1.领导工作具有很强的艺术性,你认为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主要应注意哪些方面?提示:个人权力的运用,指挥,激励,沟通以及协调等手段的运用。2.虽然没有任何迹象说明领导能力来源于家庭遗传或者一些特别的个人素质,并且无论你是否具备这些天生条件,你都可以成为一个有效的领导者。但是,一般认为作为一名领导者,必然具备一些基本素质。这些素质主要有那些?提示:(1)思想素质,领导者应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创业精神;有良好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能一心为公,不谋私利,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不文过饰非,严于解剖自己,深入基层,善于调查研究,工作扎实细致;有布置有检查,实事求是,不图虚名,艰苦朴素,与群众同甘共苦,不搞特殊化,品行端正,模范遵守规章制度和道德规范;有较高的情商,具有影响他人的魅力,平等待人,和蔼可亲,不计较个人恩怨,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多为群众办好事,不拉帮结派。(2)知识素质,领导者应具有管理现代企业的知识和技能。领导者应掌握的业务知识包括:①应懂得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掌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②应懂得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各项专业管理的基本知识。此外,还应学习管理学、统计学、会计学、经济法、财政税收和外贸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了解国内外管理科学的发展方向。③应懂得生产技术和有关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基本知识,掌握本行业的科研和技术发展方向,本企业产品的结构原理,加工制造过程,熟悉产品的性能和用途。④应懂得政治思想工作、心理学、人才学、行为科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以便做好政治思想工作,激发职工士气,协调好人与人的关系,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⑤应能熟练应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和网络,及时了解和处理有关信息。(3)能力素质,领导者不仅应具有一定的业务知识,还要有较高的业务技能。①较强的分析、判断和概括能力。领导者应能在纷繁复杂的事务中,透过现象看清本质,抓住主要矛盾,运用逻辑思维,进行有效的归纳、概括、判断,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② 决策能力。决策,特别是经营决策正确与否,对企业生产经营的效果影响巨大。企业的领导者决策能力是多种能力的综合表现。任何正确的决策,都来源与周密细致的调查和准确而有预见的分析判断,来源于丰富的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来源于集体的智慧和领导勇于负责精神的恰当结合。因此,决策要求在充分掌握企业内外环境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预测,并对多种方案进行比较和选择。③组织、指挥和控制的能力。领导者应懂得组织设计的原则,如因事设职、职权一致、命令统一等,熟悉并善于运用各种组织形式,善于综合运用组织的力量,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控制能力要求在实现企业预定目标的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予以克服,从而保证目标的顺利实现;在确认目标无法实现时,要能果断地调整目标。④沟通、协调企业内外各种关系的能力。善于与人交往,倾听各方面的意见,应是交换意见沟通情况的能手。对上要尊重,争取帮助和支持;对下要谦虚、平等待人;对内要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对外要热情、公平而客观。⑤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能力。对做过的工作能及时认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善于听取不同意见,从中吸取有用的东西。对新鲜事物要敏感,富有想象力,思路开阔,善于提出新的设想,新的方案,对工作能提出新的目标,鼓舞属下去完成任务。⑥知人善人的能力。要重视人才的发现、培养、提拔和使用,知其所长,委以适当工作;重视教育、提高部属的业务能力,大胆提拔,勇于启用新人。(4)身体素质,领导者负责指挥、协调组织活动。这项工作不仅需要足够心智,而且需要消耗大量体力的工作,因此必须有强健的身体,充沛的精力。3.说明激励的过程及动因。提示:人的行为是由动机所支配,动机是由需要引起的,行为的方向是寻求目标,满足需要。一个行为的基本心理过程表明:当人产生需要而未得到满足时,会产生一种紧张不安的心理状态,在遇到能够满足需要的目标时,这种紧张不安的心理就会转化为动机,并在动机的推动下,向目标前进,目标达到后需要得到满足,紧张不安的心理状态就会消除.随后,又会产生新的需要,引起新的动机和行为。案例分析案例分析一欧阳健的领导风格1.欧阳健进人蓝天公司时采取了何种领导方式?这种领导方式与留任的董事长的领导方式有何不同?他对研究部门和生产部门各自采取了何种领导方式?当蓝天公司各方面的工作走向正轨后,为适应新的形势,欧阳健的领导方式将作何改变?为什么?欧阳健进人蓝天公司时采取了专制式的领导方式,而留任的董事长的领导方式属于放任式的。两者的不同在于:前者指领导者个人决定一切,布置下属执行。这种领导者要求下属绝对服从,并认为决策是领导者个人的事情;后者指领导者撒手不管,下属愿意怎样做就怎样做,完全自由。这种领导者的职责仅仅是为下属提供信息,并与外部联系,以利于下属工作。欧阳健对研究部门和生产部门各自采取了关系型和任务型的领导方式。当蓝天公司各方面的工作走向正轨后,为适应新的形势,欧阳健的领导方式变为以关系型为主,在某些场合也不放弃使用任务型的领导方式。根据菲德勒的领导权变理论,领导者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领导方式,取决于领导者的特征、被领导者的特征和领导环境等因素。领导环境又取决于:职位权力、任务结构、上下级关系这三大因素。菲德勒通过研究分析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当领导环境较好或差时,应采用任务型的领导方式,而当领导环境中等时,应采用关系型的领导方式。因此,欧阳健在不同的领导环境下所采取的上述领导方式是有其理论根据的。2. 蓝天公司一些高层管理人员因为工资被削减而提出辞职。按照双因素理论,工资属于保健因素还是激励因素?研究部主任的话反映他当前的需要属于哪一种?蓝天公司一些高层管理人员因为工资被削减而提出辞职。按照双因素理论,工资属于保健因素。根据需求层次论,研究部主任的话反映他当前的需要属于自我实现需要。3.生产部经理愿意留下跟着欧阳健干,而采购部经理却想离职,对其原因请用期望理论进行分析。生产部经理愿意留下跟着欧阳健干,而采购部经理却想离职,以期望理论来分析,激励力=效价´期望值,生产部经理认为其完成目标任务的期望值为1,而采购部经理认为其完成原料成本削减任务的期望值几乎为0,可见,采购部经理和生产部经理对取得满意的工作绩效的期望值很不一样,相应的所受激励的程度就大不相同。4.有人认为,对下属人员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对一个经理来说是最好的行为方式,所谓的“亲密无间”会松懈纪律。你如何看待这种观点?你认为欧阳健属于这种领导吗?持这种观点的人通常会采用任务型的领导方式,所谓的“亲密无间”会松懈纪律的提法实际上是将“员工导向型”和“工作导向型”对立起来了,“亲密无间”与纪律松懈并无直接的因果关系。欧阳健在蓝天公司走上正轨后,所采取的以关系型为主,同时在某些场合也不放弃使用任务型的领导方式就是最好的例证。另外,领导的权变理论揭示,同样一种领导行为方式在某种环境下是最好的,但在另一环境下则可能效果不佳。故并不存在所谓“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最好的领导行为方式。如在同一时期,欧阳健对生产部门采取的是任务型的领导方式,而对研究部门采取的却是关系型的领导方式。当蓝天公司各方面的工作走向正轨后,为适应新的形势,欧阳健的领导方式又变为以关系型为主,在某些场合也不放弃使用任务型的领导方式。可见欧阳健的领导方式是复合型的。5.试用强化理论说明欧阳健对销售部经理采取了何种激励方式?为什么?欧阳健对销售部胡经理采取了自然消退的激励方式。从强化理论可知,所谓强化是指不断通过改变环境的刺激因素来达到增强、减弱或消除某种行为的过程。自然消退作为四种强化类型中的一种,是指撤消对原来可接受行为的强化,使这种行为逐步降低频率,以至最后消失。针对销售部胡经理的行为特征,欧阳健遵循强化手段应用原则,运用自然消退的激励方式是恰到好处的。6.你认为蓝天技术开发公司最终没有出现“青春期综合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综合上述分析,蓝天技术开发公司最终没有出现“青春期综合症”的主要原因在于,欧阳健领导有方,激励有力,管理卓有成效。案例分析二黄大佑辞职答:1.住房是生理需求、评职称是尊重需求、提高工资是安全需求,入党是社交需要。2.根据公平理论,黄工的工资和仓管员的不相上下,是不合理,(结合公平理论阐述)第六章管理控制实务课后练习一、名词解释 1.管理中的控制是为了保证实际工作及其结果能与计划和目标一致而采取的一切管理活动。广义上的控制是指除计划以外的所有保证计划实现的管理活动,包括组织、领导、创新等一系列活动。狭义上的控制是指继计划、组织、领导之后,按照计划标准衡量计划完成情况和纠正偏差,确保计划目标完成的一系列活动。2.管理信息系统是用系统思想建立起来的,以电子计算机为基本信息处理手段,以现代通信设备为基本传输工具,且能为管理决策提供信息服务的人机系统。3.预算控制是根据预算规定的收支标准检查和监督各部门的活动,以保证各种活动或各部门在完成既定目标、实现利润的过程中对资源的利用,从而使费用支出受到严格有效的约束。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2.×,3.√,4.√,5.√,6.×,7.×,8.√,9.×,10.×。三、单项选择题1.C;2.A;3.A;4.D;5.C;6.A;7.B;8.A四、多项选择题1.AC;2.AB;3.ABCD;4.ABC;5.ABD;6.ABCD;7.ABCD;8.ABCD;9.ABCD;10.ABCD五、简答题1.控制的过程是什么?答:①制订控制标准;②衡量绩效;③纠正偏差。2.控制的原则是什么?答:①重点与例外原则;②灵活性原则;③及时性原则;④经济性原则;⑤客观性原则;⑥鼓励自我控制原则;⑦综合性原则。3.控制的方法是什么?答:①预算控制法;②非预算控制法;③会计控制法;④审计控制法。4.怎样实现管理信息系统?答:①预调试;②培训;③客户参与;④安全性检查;⑤定期评审。5.控制的特点是什么?答:①整体性;②动态性;③人性;④指导性。六、论述题1.控制过程的程序有哪些?答:⑴制订控制标准。①控制标准是人们检查和衡量实际工作及其结果的规范,是由一系列目标构成的。标准是进行控制的基础,如果没有一套完整的标准,衡量绩效或纠正偏差就失去了依据。②选择关键控制点:控制的关键点是指重大问题,它们是活动中的一些限定性不利因素,关键控制点一般是影响整个工作运行过程的重要操作与活动。③制定控制标准:控制标准可以分为定量标准和定性标准两大类。定量标准是数字化了的标准,是控制标准的主要形式,最常用的定量标准是实物标准、时间标准、价值标准和质量标准。④ 制定控制标准的方法:在确定控制标准后,应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控制方法。制定控制标准的方法主要有经验估计法、统计分析法和工程法三种。⑵衡量绩效。①衡量绩效的要求:为了使绩效衡量的工作更加有效,企业的绩效衡量的工作必须满足以下要求:实用性、可靠性、及时性、经济性。②确定衡量的内容、衡量的方法和衡量的主体。衡量的内容主要是资源配置、运行状况、工作成果等,监测的核心是实际与计划是否一致,即是否存在偏差;管理者为获得实际工作绩效方面的资料和信息可以通过以下四种方法:亲自观察法、利用报表和报告、抽样调查法、召开会议。③确定衡量的频度。衡量的频度是实际工作的次数或频率。④建立信息反馈系统。⑶纠正偏差。通过将实际绩效与控制标准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两者之间是否有偏差。如果没有偏差,则按原计划进行。如果有偏差,必须进行偏差分析。①找出产生偏差的原因;②确定纠正偏差措施的实施对象;③纠正偏差的措施。2.在控制的过程中,如何进行有效的控制?答:控制的目的是保证企业的活动符合计划的要求,以实现企业的目标。因此,有效的控制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科学的标准。控制标准的水平必须是科学的、合理的、符合实际的。控制标准数量也必须是科学的、合理的,数量过多或过少,仍然不利于企业目标的实现。②客观控制。控制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采取必要的纠偏措施。因此,有效的控制必须是客观的,符合企业实际的。③弹性控制。有效的控制在这种情况下仍能发挥作用,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也就是说,控制应具有灵活性或弹性。通常,弹性控制要求企业制定弹性的计划和弹性的控制标准。④适度控制。适度控制是指控制的范围、程度和频度要恰如其分。⑤适时控制。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偏差,只有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纠正,才能避免偏差的扩大,或防止偏差对企业产生不利的影响。案例分析案例分析一:答:①邯钢实行的成本控制是预算控制。①邯钢在实行成本控制中采取了预算控制法、会计控制法和审计控制法等。案例分析二:答:①王雷的控制肯定有问题,主要是他制定的控制标准脱离企业的实际,不科学。②王雷的控制标准是一个定量标准,主要是实物标准。③能,因为王雷对今年的目标没有实现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原因,并且采取了相关的措施。第七章企业创新实务课后练习一、名词解释1.创新就是新产品的开发、新市场的开拓、新生产要素的发现、新生产经营管理方式的引进和新企业组织形式的实施。 2.技术创新是企业在已有科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独创性的技术研发,使企业取得技术优势并将创新成果进行商业化应用的过程。3.管理创新管理创新是根据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对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工具和管理模式的创新,是面对技术和市场变化所做出的相应改进和调整,是一种更有效的组织活动的协调方式和资源整合模式,并加以实施的过程。4.制度创新是改变原有的组织制度,塑造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大生产的新的微观基础,建立起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化组织制度的过程。也就是建立一种能更有效率地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新制度。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2.×;3.√;4.×;5.√;6.×;7.×;8.×;9.√;10.√三、单项选择题1.C;2.A;3.B;4.C;5.B;6.D;7.B;8.C四、多项选择题1.ACD;2.ABC;3.ABCD;4.ABC;5.ACD;6.ABC;7.ABCD;8.AD;9.ABCD;10.ABCD五、简答题1.创新的特点是什么?答:①新颖性或独创性;②高风险性;③高回报率;④不确定性;⑤灵活性;⑥综合性;⑦艺术性;⑧时效性。2.创新的内容是什么?答:①技术创新;②管理创新;③制度创新;④产品创新;⑤组织创新;⑥目标创新;⑦观念创新;⑧市场创新;⑨环境创新;⑩文化创新。3.创新的原则是什么?答:①反向思维原则;②交叉综合原则;③内外环境相符的原则;④灵活性原则。4.创新的方法是什么?答:①创新思维方法,包括发散思维法、形象思维、灵感思维;②创新技法,包括列举创新法、联想创新法、类比创新法、反头脑风暴法。5.技术创新的动力是什么?答:①科技发展的推动;②市场需求的推动;③企业自我发展的内驱动力;④企业外部的竞争压力。6.创新的基本过程包括哪些?答:①准备阶段;②寻找创新的机会;③提出构想;④迅速付诸实施;⑤不断完善;⑥再创新。六、论述题1.你认为企业进行创新有必要吗?怎样进行创新?答:有。创新是人类活动的最高境界,创新是一项及其复杂的活动,要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创新要取得成功,不仅要掌握创新的方法,更有掌握创新的基本过程。一般来说,创新包括以下几个基本过程:①准备阶段。创新不是纯粹的偶然的“突发奇想” ,它对创新者的要求很高。因此,创新必须具备一定的前提条件。主要包括:广博的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客观压力、主观压力、强烈的好奇心、推陈出新的心理勇气等。②寻找创新的机会。创新是对原来秩序的破坏。原来的秩序之所以要打破,是因为组织内部存在着或出现了某种不协调的现象,这些不协调对组织的发展提供了机会或造成了某种威胁。创新活动正是从发现和利用这些不协调现象开始的。不协调为创新提供了契机。③提出构想。发现组织内外的不协调只是创新活动的开始,还必须在此基础上分析和预测这种不协调的未来变化发展的趋势,估计它们给组织带来的积极或消极后果,运用各种创新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这就要求人们提出新的构想。④迅速付诸实施。企业的内外环境瞬息万变,解决问题的构想提出后,就必须付诸实施。由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及决策时掌握的信息有限,人们决策时提出的构想可能还不完善,但这种构想毕竟是在考虑了变化的内外环境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有可能解决组织上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必须迅速付诸实施。⑤不断完善。创新的构想必须经过实践才能成熟,而实践是有风险的,不可能一蹴而就,是可以失败的。因此,创新的过程是实践、不断失败、不断完善、不断提高的。所以,创新者在开始行动后,必须坚定不移地继续下去,决不能半途而废,要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总结行动中的经验教训,失败并不可怕,重要的是要对当初的构想不断地修正和完善,否则,就会前功尽弃。⑥再创新。这一次的创新成功,则为下一次的创新提供了动力。创新是不断发展的,不能只停留在这一次的创新上,必须要在新的起点上再进行创新。2.创新的方法有哪些?答:⑴创新思维方法。①发散思维法。发散思维法是为解决某一问题而最大限度地放开思路,从视点、多层次、多方向、多途径寻求解决问题的一种开放性思维方法。它包括以下几种思维方式:立体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想象思维、联想思维、替代思维、侧向思维、联结思维和反联结思维。②形象思维。形象思维就是一种借助于具体形象来开展思维的过程,带有明显的直觉性。形象思维按其内容分为直觉判断、直觉想象和直觉启发三种。③灵感思维。灵感思维就是一种突发式的特殊思维形式,它常出现在创新处于高潮时期,是人脑的高层活动。灵感思维是潜藏于人们思维深处的活动形式,它的出现有许多偶然的因素,并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但人们能够有能力创造条件,也就是要有意识地让灵感随时突现出来。⑵创新技法,①列举创新法。列举创新法是创意生成的各种方法中较为直接的方法。按其列举对象分为特性列举法、缺点列举法、希望列举法和列举配对法四种。②联想创新法。联想创新法就是依靠创新者从一个事物联想到另一个事物的心理现象来产生创意,从而进行革新或发明的方法。联想创新的方法主要包括非结构化自由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③ 类比创新法。类比创新法的共同特点是,由于两个或两类事物在某些方面具有相同或相似的特点,因而希望通过类比把某些事物的特点复现在另一事物上以实现创新。类比创新法主要包括综摄法、因果类比法、相似类比法、模拟类比法、仿生法、剩余类比法。④反头脑风暴法。反头脑风暴法又称质疑头脑风暴法,是靠专家相互批评而激发创造性的方法。案例分析一:1.本案例的核心理念是创新,特别是需求创新。2.海尔实施了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需求创新。3.海尔U-home的创新给我们的启示是:一个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进行创新。这种创新是建立在用户需求的基础之上的,企业也只有不断进行创新,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才能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才能使企业发展壮大,才能走在世界的前列。案例分析二:1.本案例的核心理念是企业进行自主创新,才能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2.上海振华港机在首创了世界40英尺起重机、世界领先水平的全自动化小车集装箱起重机、应用全球卫星定位GPS实现直线行走和箱位管理的集装箱起重量、国际首创采用超级电容绿色环保型的集装箱起重机、首创40英尺、双小车集装箱起重机技术等高科技产品等方面进行创新。第八章企业管理实务课后练习一、名词解释1.市场营销是通过交互满足目标顾客的需要和欲望,实现企业目标的整体活动过程,包括市场调查、选择目标市场、产品开发、产品定价、渠道选择、产品促销、产品储存和运输、产品销售和提供服务等一系列与市场有关的企业经营活动。2.生产管理是为了严格按顾客要求的质量、品种、数量和交货期制造产品或提供服务而充分利用企业的生产资源,合理组织生产活动的过程。3.质量管理是对确定和达到质量要求所必需的职能和活动的管理,是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活动。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4.全面质量管理是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三、单项选择题1.B;2.C;3.A;4.B;5.D.;6.A;7.A;8.C;9.A;10.B;11.D;12.B;13.A;14.D;15.C四、多项选择题1.ABCD;2.ABC;3.ABCD;4.BCD;5.ACD;6.ABD;7.AC;8.ABCD;9.ABC;10.ABCD 11.ABD;12.ABCD;13.ABCD;14.ABCD;15.ABD;16.ABCD;五、简答题1.目标市场的策略是什么?答:①无差异性市场策略;②差异性市场策略;③集中性市场策略。2.市场营销组合的策略是什么?答:①产品策略;②价格策略;③分销渠道策略;④促销策略。3.组织生产过程的要求是什么?答:①生产过程的连续性;②生产过程的平行性;③生产过程的比例性;④生产过程的均衡性;⑤生产过程的柔性。4.组织流水生产的条件是什么?答:①产品结构和工艺结构要相对稳定;②工艺过程既能分解也能合并;③产品的产量要足够大;④必要的投资与厂房设备条件。5.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是什么?答:①全面的质量管理;②全过程的质量管理;③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④方法灵活多样的质量管理。6.什么是PDCA管理循环?它有何特点?答:PDCA管理循环就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全过程按照计划(P)、实施(D)、检查(C)、处理(A),周而复始地运转。①PDCA管理循环是大环套小环,互相促进;②PDCA管理循环是不断提高的;③PDCA管理循环的关键是处理阶段(即A阶段)。六、论述题1.产品定价的策略有哪些?答:(1)新产品定价策略。新产品定价策略主要有:①撇脂定价策略;②渗透定价策略;③中间价格策略。(2)产品组合定价策略。产品组合定价策略有以下几种形式:①产品线定价策略;②选择产品定价策略;③互补产品定价策略;④组合产品定价策略。(3)心理定价策略。心理定价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①尾数定价;②整数定价策略;③声望定价策略;④招徕定价策略。(4)折扣定价策略。企业为了鼓励顾客及时付清货款、大量购买,而给顾客一定的折扣优惠。折扣定价策略主要有:①现金折扣;②数量折扣;③业务折扣;④季节折扣;⑤价格折让。2.工艺专业化和对象专业化的优缺点分别是什么?答:工艺专业化的优点:①充分利用生产面积和生产设备的能力;②大都采用通用设备,设备的投资较少;③便于进行专业化的技术管理;④灵活性好,适应性强,增强了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其缺点是:①产品在加工过程中运输线路长,交叉迂回运输多,工作量大;②停放等待时间多,延长了生产周期,增加了在制品,占用流动资金多;③协作关系复杂,协调任务重。对象专业化的优点:①可以缩短运输线路,节约运力;②减少了产品的停放、等待时间,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流动资金的占用量;③协作关系简单,简化了管理工作。其缺点是:①设备专用性强,投资大;②不能充分利用设备;③工艺复杂,难以进行专业化的技术管理;④对产品品种变化的适应能力差。3.如何编制生产计划?答:①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弄清情况。通过调查研究,主要摸清三方面的情况:一是国家和社会对企业产品的需要;二是企业生产的外部环境;三是企业生产的内部条件。② 拟定生产计划指标方案。企业根据国家、社会的需要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在统筹安排的基础上,提出初步生产计划指标方案,其中包括产品品种、质量、数量、产值和利润等指标,各种产品品种的合理搭配和出产进度的合理安排,将生产指标分解为各个分厂或车间的生产任务指标等工作。计划部门提出的指标方案应该是多个,并从多个方案中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定性和定量评价、比较,选择较优的可行方案。③综合平衡,确定最佳方案。对计划部门提出的初步指标方案,必须进行综合平衡,研究措施,解决矛盾,以达到社会需要与企业生产可能之间的相互平衡,使企业的生产能力和资源都能得到充分利用,使企业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④编制年度生产计划表。年度生产计划表主要包括产品产量计划表、工业产值计划表和生产计划编制说明。案例分析一1.华龙方便面的组合策略是产品组合策略。2.因为华龙方便面推行区域品牌战略,针对不同地域的消费者推出不同口味和不同品牌的系列产品。如河南的六丁目、山东的金华龙、全国的今麦郎等。另外还有以下系列产品:定位在小康家庭的最高当产品“小康130”系列;适合少年儿童的干脆面系列;为尊重少数民族推出的“清真”系列等。以上产品都有三个以上的口味和六种以上的规格。华龙依托当地优质的小麦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将一袋方便面的零售价定在0.6元以下,比一般品牌低0.8元左右。华龙方便面采取了产品策略和价格策略。案例分析二1.南宁卷烟厂在质量管理中推行“四板斧”,第一,制定和完善了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第二,以创建样板车间为突破点,规范工业基础管理;第三,加强监督考核;第四,进行质量体系认证。2.南宁卷烟厂在质量管理中进行质量体系认证运用得最成功。因为南宁卷烟厂不仅对组成质量体系的相关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管理标准、技术性文件等,进行全面系统的清理、整顿和统一编写,而且为提供硬件保障,还专门投入300多万元,进一步提高检测仪器的选择性和检测数据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