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6 MB
  • 2022-04-22 11:15:14 发布

党校课件 7.23陕甘宁边区社会建设实践与经验(杨文翔)

  • 4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杨文翔陕甘宁边区的社会建设及其经验 陕甘宁边区的社会建设及其经验讨论三个问题一、陕甘宁边区社会建设的背景二、陕甘宁边区社会建设的制度与运作三、陕甘宁边区社会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一、陕甘宁边区社会建设的背景(一)落脚陕北使中国共产党人建设新社会由构想变成现实国民党的主张:仿效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模式共产党的主张: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模式陕甘宁边区充当共产党的这样一块“试验区” (二)政治、经济及外部环境的变化为边区社会建设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1937年9月6日,陕甘宁边区政府正式宣告成立,首府延安。1937年10月12日,国民党政府行政院承认陕甘宁边区,并任命行政长官。 首先,国共的第二次合作,使边区赢得了相对和平的环境,为社会建设的开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政治局面。边区政权合法性的确认,使边区可以把主要精力用于经济和社会发展。 其次,边区的财政状况迅速好转,使社会建设有财力上的保障。边区所得军费接受捐款统计(1937一1940年)年份边区所得军费数(万元)边区接受捐款数(万元)合计1937193819391940152.77448.02500.04499.713.63198.8760.42550.59156.4645.89560.461050.3合计1600.54812.512413.05边区征收公粮情况(1937一1940年)年份公粮征收款(石)占收获量(%)每亩平均负担1937193819391385915927522501.241.322.980.16升0.18升0.52升 第三,边区的外部环境得到了大改善,为边区的发展赢得国际社会舆论与技术、人才的支持。1941年10月27至31日东方各民族反法西斯大会在延安召开。1938年7月世界学联代表团访问延安 1944年5月31日至10月下旬,一个由美、英、苏、加、澳、中记者组成的庞大的中外记者参观团访问边区。 7月美军观察组18人由戴维·D·包瑞德上校带领分两批乘飞机抵达延安,开始了近3年的“观察”。“迪克西”使团 谢伟思在1944年9月4日的报告中写道:中共的特征是“青春、有活力,智慧充沛,训练精良,信仰坚定,自信、坚韧、实际、自我检讨、态度科学、有适应力、有制度、有条理、有诚笃与团结之精神,民主态度、廉洁”。认为“共产党将在中国生存下去,中国的命运不是蒋的命运”。戴维斯则在1944年11月7日的报告中说:“共产党的政府和军队,是中国近代史中第一次受有积极的广大人民支持的政府和军队。它们得到这种支持,是因为这个政府和军队是真正属于人民的”。 一大批医生、科技人员和专家学者也来到了边区。他们的知识和工作,对边区不啻是雪中送炭。毛泽东接见印度援华医疗队。 左二:柯棣华,右二:爱德华诺尔曼·白求恩 科技人员和专家学者:有英国物理学家威廉·班德夫妇等。英国学者林迈可夫妇;美国青年李敦白;美国畜牧专家阳早、寒春等等林迈可教授培养八路军无线电通讯人员阳早、寒春夫妇在草滩农场 (三)抗战前的严峻的社会状况使边区的社会建设显得尤为迫切“人人摇头、个个裹足”社会问题:社会关系或社会调控失调,影响社会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的正常生活乃至妨碍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社会现象。农业方面:工商业方面:文化、教育、卫生方面:社会风俗方面: 二、陕甘宁边区社会建设的制度与运作(一)边区社会管理体系的构建基层党组织与基层政权的建立壮大边区乡村民众组织及其功能 (二)民众参与与乡村社会建设“吴满有运动”毛泽东在1944年“劳动英雄与模范工作者大会”上指出劳动英雄起了三个作用:带头作用、骨干作用、桥梁作用。 (三)边区乡村自治与乡村社会建设1.重视和利用村规民约的内在规范和约束作用绥德县张家讫唠村民公约规定如下“一、全村人,勤生产,丰衣足食,生活美满。二、不吸烟,不赌钱,人人务正,没个懒汉。三、不吵嘴,不撕斗,邻里和睦,互相亲善。四、多上粪,仔细按,人畜变工,大家方便。五、秋翻地,锄四遍,龙口夺食,抢收夏田…… 2.发现和重视多种类型的模范村,并把他们培养成为乡村社会建设的典型大批知识青年的涌入;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国民党顽固派随着生存问题和财政问题得以解决,开始思考乡村富民政策,减轻农民的负担。 “自己动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困难”—毛泽东1933年2月提出生产劳动运动。 集合了生产运动、文化运动和卫生运动等群众运动的“十一运动”。包括“一、每户有一年余粮。二、每村一架织布机。三、每区一个铁匠铺,每乡一个铁匠炉。四、每乡一个民办学校和夜校,一个识字组和读报组,一个黑板报,一个秧歌队。五、每人识一千字。六、每区一个卫生合作社,每乡一个医生,每村一个接生员。七、每乡一个义仓。八、每乡一个货郎担。九、每户一牛一猪。十、每户种活一百棵树。十一、每村一个水井,每户一个厕所。”是全面和长期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运动 (四)乡村社会问题与乡村社会建设1.消除匪患,建立良好的社会环境“司令庄庄有,副官满院走,官长多如狗”“劳山事件”“环县事件”军事上痛剿土匪政治上瓦解土匪加强制度和组织建设形成全民防匪的形势 2.治理烟毒,改良社会风气据统计,陕甘两省的婴粟种植面积分别占农田面积的90%和75%。种植鸦片,不仅导致良田荒芜,而且大量民众吸食鸦片,家庭贫困,民不聊生。 3.改造二流子,改善乡村民风边区群众对一些烟鬼、赌徒、小偷、土娼以及不劳而食,不务正业,有好吃懒做、游手好闲、宣扬迷信、挑拨是非、偷糜盗谷、偷驴盗马等行为的人,称为“二流子” 4.发展文教卫生、消除迷信时间193719381939194019411942194319441945学校数5437398831341119884792310901377学生数103961534822089414584036640845308453368934004备注1940年庆阳等县归边区管辖,学校、学生数骤增年实行正规化,合并、撤销了一批学校,学校数下降,但学生数仍有增加。时间为年份。对学龄儿童实行义务教育。年份19371938193919401941校数382728643965655人数1033712842177502168920919边区乡村参加冬学的人数 边区乡村“卫生条件极差,缺医少药人畜死亡率很高,婴儿死亡率达60%,成人达3%,全区巫神多达2000余人,招摇撞骗,为害甚烈”。疾病普遍;迷信代医;缺医少药 医疗方针:面向群众服务、预防为主和中西医结合措施:严厉打击巫神活动;积极培养医疗工作人员:自己培养;引进一批高级人才;改善医疗卫生状况,建立基本医疗制度:药品与医疗设备的研发与供应 5.安置移难民,促进经济发展卢沟桥事变爆发,大片国土沦丧,百姓流离失所。陕甘宁处于后方,三省交界,因此大量难民流入边区(1937-1945年,及26万6千余人)。 移民问题:土地与劳动力的分布是很不平衡的,这种不平衡的现象,造成了土地与劳动力不能结合起来,同时也就使得边区的生产运动的大量开展受到障碍。 首先,边区的移民垦荒政策得当。其次,边区的移民垦荒注重典型事迹和典型人物的宣传带动作用,以达到以点代面的效果 (五)开展社会保障,构建和谐社会社会保险,保障的对象主要是工人,尤其是懂技术的工人。 社会救济,边区多集中在移民垦荒和人口迁移上,对于来边区的人民,边区政府除了进行财产上报外,对于实际有困难的人民,边区政府给予一定的补助。对于自然灾害,也进行社会救济。 社会福利,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儿童、妇女、老人等。 三、陕甘宁边区社会建设的经验与启示(一)高度重视、善于谋划是陕甘宁边区开展社会建设的前提每年抽出边区总经费的1/7用于文教事业,从物质上扶持文教事业。 (二)用民生建设统领社会建设,是陕甘宁边区社会建设的核心“民权和民生主义,就是要为全国一切抗日的人民谋利益,而不是为一部分人谋利益。全国人民都要有人身自由的权利,参与政治的权利和保护财产的权利。全国人民都要有说话的机会,都要有衣穿,有饭吃,有事做,有书读,总之是要各得其所。” (三)诚信和睦的新型人际关系的建立是陕甘宁边区推进社会的基本要求人是社会的主体,推进社会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尤为重要的是建立诚信和睦的人际关系。陕甘宁边区政府在调节抗战时期各阶级、阶层利益关系的基础上,公平施政,公正执法,在人与人之间建立了诚信和睦的人际关系。边区政府积极倡导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扶贫济困、尊老爱幼、邻里和睦的新型道德风尚,并通过各种活动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蔚然成风。 (四)清正廉洁人民政府的建设是陕甘宁边区推进社会建设的根本保证推进政府行为的民主化、法制化、规范化,提高政府的执政能力和社会管理能力,其关键之处在于把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置于参议会和人民监督之下,以有效的人民权力约束监督机制,保证政府行为能体现人民的意志和施政的公平与民主。陕甘宁边区政府努力加强工作作风建设,倡导艰苦奋斗、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作风,建设起世界上最廉价的政府,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热烈拥护。 (五)大力开展民众动员是陕甘宁边区推进社会建设的关键“偏远地区听不到炮声的人们,至今还是静悄悄地在那里过活。”——毛泽东没有民族的觉醒就不会有抗战胜利,没有广泛的民众动员就不会有民族的觉醒。 启示:第一,推进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要的是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第二,关键的是要做到统筹兼顾,利益协调,使各项方针政策和全部工作正确反映和兼顾各方面的利益,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第三,推进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还要妥善解决各种社会矛盾。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