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84 MB
  • 2022-04-22 11:15:23 发布

党校课件 MLB2韩庆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形态、学理形态和政治形态201009

  • 2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形态、学理形态、政治形态主讲人韩庆祥教授 一、马克思学说的完整结构:大众形态、学理形态、政治形态 形态主题研究方法核心内容表述方式涉指主体运思方式 马克思学说大众形态学理形态政治形态 大众形态大众思想家为大众立言维护劳苦农民大众的物质利益;批评德国哲学远离现实;强调哲学与无产阶级解放联姻;研究工人阶级的异化劳动;把《资本论》当作工人阶级的“圣经” 学理形态理论家以学术支撑思想的理论家希望从事抽象真理研究的职业;打算在大学谋得教师资格;研究“文本之书”、“现实之书”;理论是在与论敌的批判中确立的;创立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建立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 政治形态政治家用代表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理论武装政党,掌握群众关注政治与人民大众的关系;批判黑格尔关于国家决定市民社会的理论;强调政治与哲学联盟;注重政治批判与无产阶级政治解放;参与政治活动,为建立无产阶级政党而努力 二、马克思学说的大众形态、学理形态、政治形态之历史演变 (一)大众形态的学说被不断倡导,但没有真正彻底建立起来 强调抽象理论的感性化具体化从通俗角度强调理论学说的大众化: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应被人民群众掌握的角度强调哲学的大众性 (二)学术形态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及其教科书中在持续,但主要为政治服务,独立的学理形态没有真正确立起来 马克思大众之书文本之书现实之书变革传统思想体系创立以实现无产阶级解放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主题的理论学说 列宁学说的学理形态与马克思有所不同马克思列宁面向现实人的生活世界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面向革命后落后俄国向社会主义过度的特殊规律与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特殊道路注重理论的学理逻辑更关注实践发展逻辑注重理论自身的建构针对时代问题、在与论敌论战中,解释、发展马克思主义研究问题叙述方式运思方式 毛泽东思想蕴涵丰富的学理内容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过程中出现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集中体现为针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及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新情况,着重研究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 (三)政治形态的学说不断被强化,但要真正深入大众心灵世界却任重而道远 马克思力求建立一种为无产阶级立言的学说,用以武装无产阶级政党,进而实现无产阶级的解放 列宁注重从革命和建设两方面使理论学说为政治服务集中探索三大政治问题:无产阶级革命;落后俄国向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创立新的认识论和辩证法,为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理论基础 毛泽东更加注重理论为政治服务研究的大多是政治问题哲学思想是为了统一党内思想认识而提出思想充满诸多政治话语注重哲学的意识形态性 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形态、学理形态、政治形态 及其发展状态 邓小平从学习效用的角度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大众性:学马列要精,要管用胡锦涛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以及宣传普及的角度强调: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断倡导但未真正实现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形态未真正确立123学界对大众关心的问题关注和研究不够人民大众的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没有成为专家学者研究的基本内容当今中国马克思主义充满学术话语、政治话语、西方话语,大众话语缺失 学者的研究方式往往是学院式,不与大众接触原因评价学者研究价值的尺度是学术含量、学术水准、学术影响,不是对大众的影响12 贡献不足帮助人们较为全面、客观看待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提供学理支持学理形态未得到成长理论界主流依然强调马克思主义为政治服务,但专家学者缺乏独立思考;一些研究者逃避现实、大众和政治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日趋强劲,但疏离政治和大众强调马克思主义是一门学问文本解读对话研究 研究现实及政治和大众的五种顾虑研究现实不是学术,不愿研究研究现实触及政治,不敢研究理论不解决现实问题,不必研究研究现实困难重重,不去研究找不到合理有效路径,不会研究 学术性与现实性离开学术性,现实只是经验性的现实,不是理论层面的现实,离开现实的学术只是抽象思辨且空洞的学术,不是具有真实思想和对现实具有积极意义的学术不能躲在象牙塔仅从事概念的游戏,应为民众和时代立言;应以理论方式研究现实以及政治和大众;理论应超越现实并引领现实 政治意识形态领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形态如何取得学理支持,有待深入研究由于缺乏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队伍,深入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依然任重而道远问题马克思主义如何合理地为政治服务? 回到马克思从三形态理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勾勒马克思学说的完整形象建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大众形态学理形态政治形态 谢谢各位,请提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