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4.00 KB
- 2022-04-22 11:50:24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教育学题库及其答案《教育学》试题1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从形式上看,学校教育经过了从教育到形式化教育再到教育的过程。2、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主要表现为教育促进了个体的和。3、是根据国家的性质制订的教育目的、方针和设施的总称。4、教师将处理过的信息向学生输出,使其作用于学生身心的本领叫做。5、教师在教学中对突发性教育情境作出迅速、恰当处理的随机应变能力被称为。6、良好的师生关系表现为上的融洽。7、教育影响是一类事物的总称,它可以被分解为教育媒体、、教育手段、教育活动方式方法和五种成分。8、从纵向上看,学生素质可以分为生理素质、和。9、学生的道德认识主要表现为学生所掌握的和已经形成的。10、是以纲要的形式规定学科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其结构一般可以分为和本文两个部分。11、教学过程最基本的功能是。12、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倡导的教学法是。这种方法的局限在于。13、教师遵循教学规律和美的规律,为有效提高教学效果而采用的创造性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叫。二、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24分)1、被中国教育界誉为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著作是。A、《学记》B、《论语》C、《礼记》D、《大学》2、《民本主义与教育》的作者是。A、赫尔巴特B、杜威C、斯宾塞D、卢梭3、教育对个体的生存与发展的作用属于教育的。A、协调功能B、社会功能C、个体功能D、基本功能4、“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这是理论的观点。A、环境决定B、生物科学C、教育决定D、遗传决定5、以下属于西周国学。A、塾B、庠C、成均D、序6、教育学生的前提是。A、理解学生B、和谐相处C、教育期望D、自我意识7、学校教育活动所需要的诸多客观条件的综合称为。A、教育媒体B、教育手段C、教育环境D、教育内容8、构成学生科学素质的首要因素是。A、科学精神B、科学知识C、科学方法D、科学素养9、杜威倡导的课程是课程。A、活动课程B、核心课程C、综合课程D、学科课程10、“温故而知新”体现的是教学原则。
A、因材施教B、循序渐进C、启发性D、巩固性11、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属于评价。A、总结性B、形成性C、诊断性D、客观性12、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更多试题下载区http://natesc.5d6d.com/forum-110-1.htmlA、小组教学B、个别教学C、班级上课D、分组教学三、判断。(每小题1分,共10分)1、狭义的教育仅指学校教育。()2、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诗经》。()3、教育在个体发展中起主导作用。()4、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的发表标志着教育学的独立。()5、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6、形成教育制度的最早的标志是学校的产生。()7、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目标是实现人的现代化。()8、学生的道德情感是衡量学生道德素质的重要标志。()9、综合课程源于古代中国和古希腊。()10、暗示教学法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所倡导的。()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1、教育预见能力:2、课外活动:3、讨论法:4、教学评价:五、简答题。(共15分)1、教师应具有什么样的知识结构?(3分)2、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4分)3、谈话法有哪些优点?(4分)4、课堂管理有哪些基本原则?(4分)六、论述题。(共13分)1、结合实际说明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内容有哪些?(7分)2、什么是教学的直观性原则?结合实际说明在教学中应如何贯彻和落实直观性原则?(分)参考答案一、填空1、形式化教育、制度化教育2、社会化、个性化3、教育制度4、教育传导能力5、教育机智6、情感7、教育内容、教育环境8、心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9、道德观念、道德判断10、教学大纲、说明11、传授知识
12、发现教学法、耗费时间较多13、教学艺术二、ABCACACBADBC三、√×√××√√×××四、名词解释。1、教育预见能力:教育活动开始以前对教育对象的身心状况、教育内容的适合性,各种影更多试题下载区http://natesc.5d6d.com/forum-110-1.html响因素的干扰可能性以及教育效果的估计能力。2、课外活动:指教育机构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范围之外,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对学生实施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3、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全班或小组为单位,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各抒己见,通过讨论或辩论活动,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4、教学评价:是指一定的客观标准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所进行的价值判断。五、简答题。1、a、通晓所教的学科和专业;b、具有比较广泛的基础文化知识;c、掌握教育科学理论,懂得教育规律。2、a、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b、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c、锻炼学生的道德意志;d、训练学生的道德行为。3、a、有利于调动师生双方获得的主动性,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B、有利于教学信息反馈,及时调整教学;c、有利于促进师生情感的交流和因材施教。4、a、了解学生的需要;b、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c、实施有效的教学措施,促进最佳学习;d、建立教学常规。六、论述题。1、答题要点:a、了解和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c、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d、协调教师、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教育影响;e、帮助学生搞好学习,提高学习成绩;f、做好学生操行评定。G、做好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2、直观性原则是指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的形象描述或组织学生直接观察所学事物,引导学生形成有关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为学生充分理解书本知识奠定基础,并发展其认识能力。贯彻:a、运用感知规律,加强直观教学;b、加强目的性和针对性;c、恰当地使用直观方
式;d、语言指导与启发思考相结合;e、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维等活动,提倡师生自制直观教具。《教育学》试题2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而教育学则是一门研究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2、《》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发表的《》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3、从宏观的角度可以把教育的功能概括为功能和功能.4、个体发展的前提条件,是对个体发展具有主导作用。5、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目标是。6、教育活动的构成要素有、和。7、我国中小学课程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和。8、教学过程的基本功能是、、培养智能和发展个性。9、教学方法中教师最为常用的方法是。10、教学评价中传统的评价比较重视,现代的评价则较为重视。二、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20分)1、赫尔巴特的,是第一部自成体系的教育学专著。A、《普通教育学》B、《大教学论》C、《学记》2、“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可以对其任意地加以改变…”这种观点强调对个体发展有决定作用。更多试题下载区http://natesc.5d6d.com/forum-110-1.htmlA、遗传B、环境C、教育3、是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戍学制4、是教育基本要素中的人的因素。A、教育影响B、教师与学生C、学生5、教育教育中教师越是看中的学生就会变的越聪明,这是教育中的效应。A、首因B、近因C、期望6、要做到“科学育人”教师必须得掌握,懂得教育规律。A、专业知识B、基础知识C、教育科学理论知识7、学生形成道德素质的基础是。A、道德行为B、道德认识C、道德意志8、下列课程类型中最主要、最常用的课程是。A、学科课程B、综合课程C、活动课程9、我国的课程改革从管理体制看要转变为类型。A、中央统一管理B、中央与地方二级管理C、国家、省市、县校三级管理10、最近发展区是前苏联的教育家提出来的。A、凯乐夫B、赞可夫C、维果茨基三、判断。(每小题1分,共10分)1、素质教育内容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德、智、体、美、劳等。()2、因材施教的提出都就是孔子本人。()
3、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国民的基本素质。()4、在人的发展中遗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5、理解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前提。()6、教学有法,教无定法。()7、学科课程源于古代中国和古希腊。()8、学校心理辅导是针对学生的个别问题的解决而开展的。()9、教学大纲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10、教学即是围绕教育目的,由教育者的教与受教育者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1、课程:2、教育目的:3、教学原则:4、教学艺术:五、简答。(每小题5分,共20分)1、教学风格的基本特征是什么?(3分)2、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有哪些?(5分)3、教学中应遵循哪些原则?(7分)4、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是什么?(5)六、分析。(14分)你认为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具备基本素质是什么?《教育学》试题2参考答案一、填空。1、社会活动、科学2、学记,大教学论更多试题下载区http://natesc.5d6d.com/forum-110-1.html3、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功能4、遗传素质、教育5、人的社会化6、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7、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8、传授知识、形成技能9、讲授法10、总结性、形成性二、ABBBCCBACC三、√х√х√√√х√√四、名词解释。1、课程:指按一定的培养目标,在学校安排和教师指导下使学生身心得到发展的一切活动内容。2、教育目的:社会各级种类教育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与要求。3、教学原则: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任务、遵循教学过程的规律而提出的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指导原理。
4、教学艺术:教师遵循教学规律和美的规律,为有效提高教学效果而采用的创造性的教学方式与方法。五、简答。1、独特性、规律性、稳定性2、教学;班主任工作;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活动;课外活动。3、整体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启发性原则、秩序渐近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直观性原则、巩固性原则。4、全面的内容;全体受教育者;形式的生动、主动和活泼。六、分析。1、职业道德素质;理解、热爱学生、为人师表、严谨治学、热爱本职工作、团结协作;2、科学文化知识:专业的、基础的、教育科学方面的;3、基本能力:预见、传导、控制。《教育学》试题3一、选择题(15分)1.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了解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C.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D.统一各方面教育力量2.学生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是()。A.等同的B.同步的C.辨证统一的D.互相矛盾的3.教育是受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的,但它一旦形成独立的社会部门,就具有()。A.继承性B.阶级性C.永恒性D.相对独立性4.教学原则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A.具体细则B.基本要求C.发展政策D.主要技能5.智育中的“智”是指()。A.智力B.知识更多试题下载区http://natesc.5d6d.com/forum-110-1.htmlC.知识技能和智力D.技能6.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它对人的发展起()。A.决定作用B.动力作用C.阻碍作用D.主导作用7.衡量一所学校教育质量高低的根本标准是()A.学生身心发展状况B.师资水平C.教学条件D.教学质量8.下列方法中属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是()。A.演示法B.讲授法C.谈话法D.实验法9.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B.上课C.考试D.课外辅导10.决定教育性质的是()。A.生产力发展水平B.政治经济制度C.社会意识形态D.民族文化传统11.《学记》中“长善救失”这句话体现了()。A.循序渐进原则B.教学相长原则C.及时而教原则D.发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12.学校产生于()。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13.教师的教育机智体现了教师劳动的()。A.创造性B.示范性C.长期性D.连续性14.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A.基本途径B.唯一途径C.唯一手段D.唯一方法15.教学过程是以认识过程为基础的()。A.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B.促进教师教的过程C.形成技能技巧的过程D.形成操作技能的过程二、填空题(20分,每空1分)1.教师的根本任务是。2.学生既是教育的,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3.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是《》。4.教育目的既是教育工作的,又是教育工作的。5.马克思主义关于的学说,是确立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理论基础。6.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即“教育必须为服务,必须同__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7.关于教育起源论中,“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心理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8.人的发展包括和两个方面。9.在品德形成发展中,知、情、意、行是辩正统一的,其中知是________,行是。10.现代社会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和社会教育。更多试题下载区http://natesc.5d6d.com/forum-110-1.html11.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做到。12..我国近代学制开始的标志是的实施。三、名词解释(16分)1、教育(狭义)2.学制3.德育4.教学四、问答(每小题6分,共36分)
1.教师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2.现代教育的特征有哪些?3.教育的发展要受人身心发展的哪些规律的制约?4.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5.我国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有哪些?6.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知识素养?五、案件分析(14分)请结合相关教学理论分析如下案例:—位教师在讲授《植物的果实》一课时,课前曾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把自己认为是果实的带到教室里来,学生带来的有梨、苹果、香蕉、花生、核桃、葵花籽、胡萝卜等,上课—开始,学生就对胡萝卜是不是果实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气氛异常活跃。教师因势利导地指出:“当你对一个事物拿不准的时候,你就拿一个和他相类似的东西和它比较,看它们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向?答案就很容易找出了。”他拿起一个苹果和—个梨,问道:“它们有哪些地方相同?为什么它们是果实呢?”“都能吃。”一个学生问答。“能吃,对。但不一定所有的果实都能吃。”教师说。“都是树上长的。”又有一个同学说。“苹果和梨都足树上长的,但不是所有的果实部长在树上花草也有果实。”教师说。“都是开完花结的果。”又有一个同学说。教师立即加以肯定。“都有核儿。”一个学午猛然想起,脱口而出。“是吗?那就要观察它们的构造了。”教师说:“好,切开来研究研究。”切开后,教师问:“那核儿是什么?知道吗?”“是种子。”同学们回答。教师说:“它的内部构造都有种子,种子是繁殖后代的,那么种子以外这一大部分叫什么呢?”“叫果实。”一个同学答。这时,教师总结:“对,平常我们叫它果肉,最外面一层叫皮,但科学的叫法,把种子以外的都叫果皮。我们都知道开花结果,果实都有两部分,就是果皮和种子。是不是果实,主要看里面有没有种子。”又问:“胡萝卜里面有没有种子呀?”“没有种子,不是果实。”学生回答,试阐述以上这个案例运用了中小学常用的哪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它对于教师有哪些基本的要求?《教育学》试题3参考答案一、选择BBDBCDDABBBAAAA
二、填空1、传授知识和技能2、主体、主体更多试题下载区http://natesc.5d6d.com/forum-110-1.html3、《学记》4、核心依据、评判标准、出发点和归宿5、人的全面发展6、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生产劳动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7、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勒图尔诺和英国教育家沛西•能美国教育家孟禄8、身体心理9、基础关键10、资本主义社会主义11、因材施教12、癸卯学制三、名词解释。1、教育(狭义):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2、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3、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受教育者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思想、政治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4、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按照明确的目的,使学生循序渐进地以掌握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四、问答题。答案要点:1、教师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是:(1)教学目的明确;(2)教学内容正确;(3)教学方法适当;(4)教学过程紧凑;(5)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2、现代教育的特征有:(1)生产性(2)民主性(3)科学性(4)创新性3、教育的发展要受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1)顺序性(2)不平衡性(3)阶段性
(4)个别差异性(5)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4、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有:(1)爱岗敬业;(2)热爱学生;(3)严谨治学;(4)团结协作;(5)为人师表。更多试题下载区http://natesc.5d6d.com/forum-110-1.html5、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有:(1)说服教育(2)榜样示范(3)实际锻炼(4)表扬和批评(5)奖励和惩罚6、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的知识素养:(1)通晓所教的学科和专业;(2)具有比较广泛的基础文化知识;(3)掌握教育科学理论,懂得教育规律。五、案例分析。答题要点:这个案例主要运用了中小学常用的谈话法,也称问答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以问答的方式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它有利于调动师生双方活动的主动性,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有利于教学信息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运用谈话法时,要充分做好准备工作,要把谈话主题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结合起来,要灵活掌握谈话技巧,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并具有思考余地,对问题的提出要简明扼要,忌模棱两可及暗示性,要启发学生思考,并做好谈话总结等。《教育学》试题4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素质教育2、教育目的3、教学风格4、教学原则5、学制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5分)1、()被人们看作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B.洛克的《教育漫话》C.卢梭的《爱弥尔》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2、教育的概念中包含的三个基本要素是()。A.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B.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方法C.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D.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功能3、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专著是()。A.《大教学论》B.《普通教育学》C.《学记》D.《教育论》4、“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要求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是()A.因材施教原则B.巩固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科学性和教育性5、()是现代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它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A.班级授课制B.小组教学C.道尔顿制D.个别教学6、“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A、创造性B、广延性C、长期性D、示范性更多试题下载区http://natesc.5d6d.com/forum-110-1.html7、“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反映了()对人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A.教育B.环境C.遗传D.主观努力8、“学而时习之”体现的教学原则是()A.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的原则D.巩固性原则9、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B.全面了解学生C.培养优良的班风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10、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和提高过程,其实施顺序是()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C.以“行”为开端,行知情意依次进行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和顺序11、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A.教育与科学技术相结合B.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教育与脑力劳动相结合D.教育与体力劳动相结合12、发现法的倡导者是()。A布鲁姆B斯金纳C布鲁纳D赞柯夫13、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是()A、“六艺”B、“三艺”C、“七艺”D、“四书”“五经”14、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进行相互学习的教学方法为()。A谈话法B练习法C讲授法D讨论法15、学生的年龄特征包括两方面特征是()
A..认识和情感B.情感和意志C.生理和心理D.认识和行为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___________服务,必须与___________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小学生的思维以___________思维方式为主,这是小学教学中贯彻___________教学原则的依据。3、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_________学制;正式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_________学制。4、我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为“四书”“五经”,其中“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5、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主导作用突出地表现为它能。6、邓小平提出的“三个面向”是指。“四有新人”是指。7、从纵向上看,学生素质可以分为: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___________。8、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目标是。9、我国中小学课程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和教科书。10、因材施教原则是强调要根据学生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更多试题下载区http://natesc.5d6d.com/forum-110-1.html11、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有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___________。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灵活性、综合性、兴趣性和自主性。12、确定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和13、教学过程的基本功能是传授知识、形成技能、培养智能和。14、教学评价是根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对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所进行的。15、实施素质教育的最基本途径是。16、学生的科学素质是由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构成的统一体。17、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辅助组织形式有等。18、教学艺术的特征长效性、创造性和。19、学习方法指导的过程包括了解学情、指定计划、和。四、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环境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2、讲授法都是注入式教学。()3、遗传素质潜藏着巨大的发展可能性,所以,遗传素质的好环决定一个人的发展前途。()4、教学有法,但无定法。()5、办教育需要人力物力的投入,所以教育是一种纯粹的消费事业。()6、所谓备课,就是指吃透课本,力争做到倒背如流。()7、“棒子底下出孝子,”说明体罚也可以教育好学生。()
8、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9、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脱离教育性的教学永远是不存在的。()10、知识越多,能力越强。()五、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新时期学生在发展中存在哪些特殊问题?2、一节课的评价内容是什么?3、当前各国课程改革有哪些特点?4、选择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是什么?六、论述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教师的智能结构2、“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一切的人,无论是城市的还是乡村的,富贵的还是贫贱的,聪慧的还是笨拙的;教育的理想是为了人的一切的,无论是品德的还是人格的,生理的还是心理的,智力的还是情感的。”运用所学的教育学知识分析这段话所表达的教育思想。《教育学》试题4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素质教育:是从社会和受教育者长远发展的要求出发,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素质为根本目的,引导受教育者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的教育。2、教育目的:广义的教育目的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狭义的教育目的指社会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与要求。3、教学风格:是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化、较稳定的教学行为方式。它是教师的教育观念、审美理想、艺术修养和性格特点等在教学活动中的综合体现。4、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任务、遵循教学过程的规律而提出的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指导原理。5、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二、选择更多试题下载区http://natesc.5d6d.com/forum-110-1.htmlACCCACBDBDBCADC三、填空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生产劳动2、形象直观性3、壬寅癸卯4、孟子5、促进个体社会化6、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7、社会文化素质
8、实现人的现代化9、课程计划教学大纲10、实际情况个别差异11、个人活动自愿性1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13、发展个性14、价值判断15、教学16、科学精神17、班级授课作业、辅导、讲座、参观等18、综合性19、实施指导反馈控制四、判断ххх√ххх√√х五、简答1、新时期学生在发展中存在如下特殊问题:(1)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2)同辈群体与父母价值观的冲突(3)自我探索中的迷惑(4)父母过高期望引起的压力2、一节课的评价内容是:(1)教学目的和任务(2)教学内容(3)教学方法和手段(4)教学组织形式和结构(5)教师的教学素质3、当前各国课程改革特点:(1)为增强国力而强调理科课程(2)为做好生活准备而强调实用性课程(3)为培养现代公民而加强人文、社会课程(4)强调课程改革为培养个性和创新精神服务4、选择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是:(1)根据具体的教学目的和任务(2)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特点(3)根据教学对象的知识基础和心理特征更多试题下载区http://natesc.5d6d.com/forum-110-1.html(4)根据学校办学条件及教师自身素养(5)根据教学方法的类型和功能六、论述题。答题要点:1、教师的智能结构:(1)教师的知识结构:a、通晓所教的学科和专业;b、具有比较广泛的基础文化知识;c、掌握教育科学理论,懂得教育规律。
(2)教师的能力结构:a、教育预见能力;b、教育传导能力;c、教育过程控制的能力。2、这段话要表达的是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教育对促进个体发展的功能以及教育的目的。《教育学》试题5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课程2、教学艺术3、教育期望4、教学方法5、学制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5分)1、在教育工作中,我们要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琐”,这是遵循了人的发展的…()A、阶段性B、不平衡性C、顺序性D、个别差异性2、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反映教师劳动的哪种特点?()A、长期性B、创造性C、复杂性D、示范法3、在古代欧洲,曾经出现过一种旨在培养多方面发展的人的和谐教育,它是()A.斯巴达教育B.雅典教育C.教会教育D.骑士教育4、我国以法令形式正式颁布并在全国推行的第一个近代学制是()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戌学制D、壬子癸丑学制5、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过程中发展的主体。学生主体作用的最高表现形式为()A、自觉性B、独立性C、创造性D、主动性6、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个别教学B、课外教学C、现场教学D、课堂教学7、教学过程是以认识过程为基础的()。A、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B、促进教师教的过程C、形成技能技巧的过程D、形成操作技能的过程8.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A、教育现象B、教育方针C、教育政策D、教育理论9、“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A、遗传B、环境更多试题下载区http://natesc.5d6d.com/forum-110-1.html
C、教育D、社会活动10、《论语》上提出的“举一反三”的教学要求体现了教学的()A.巩固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11、、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属于()评价。A、总结性B、形成性C、诊断性D、客观性1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A、创造性B、广延性C、长期性D、示范性13、教育史上,最早论证并实施了班级授课制的是()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杜威D、孔子14、乌申斯基进一步指出:“一般说来,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逻辑不是别的东西,而是自然界里的事物和现象的联系在我们头脑中的反映。”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运用()原则。A、循序渐进B、因材施教C、直观性D、巩固性15、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决定着教育工作应该因材施教。A.顺序性B.阶段性C.差异性D.不均衡性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遗传是指人们从上代那里继承下来的一些先天的特点,遗传素质仅仅为人的发展提供一定的___________。2、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___________服务,必须与___________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3、教师备课要求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揠苗助长”、“陵节而施”的教育方式的错误就在于不顾人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违背了人的发展的___________性和___________性。5、教育目的是社会对所要培养的受教育者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和规定,它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两个方面。6、学生既是教育的,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7、小学生的思维以___________思维方式为主,这是小学教学中贯彻___________教学原则的依据。8、我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为“四书”“五经”,其中“四书”是指《大学》、《中庸》、《孟子》和《》。
9、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是《》。10、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主导作用突出地表现为它能。11、从纵向上看,学生素质可以分为: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___________。12、邓小平提出的“三个面向”是指。“四有新人”是指。13、我国中小学课程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和教科书。14、确定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和15、教学评价是根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对和所进行的价值判断。16、教育影响是一类事物的总称,它可以被分解为教育媒体、、、教育活动方式方法和五种成分。更多试题下载区http://natesc.5d6d.com/forum-110-1.html17、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目标是。四、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1、教育是明显的消费,又是潜在的生产。()2、讲授法是注入式教学,谈话法是启发式教学。()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环境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4、学生能动的活动和交往是思想品德发展的基础。()5、所谓备课,就是指吃透课本,力争做到倒背如流。()6、“棒子底下出孝子,”说明体罚也可以教育好学生。()7、教学有法,但无定法。()8、“一两的遗传胜似一吨的教育”()9、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脱离教育性的教学永远是不存在的。()10、从某种意义上讲,教是为了不教。()五、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教师的智能结构有哪些?2、一节好课的评价标准是什么?3、为什么说班级授课制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4、新时期学生在发展中存在哪些特殊问题?六、论述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什么是启发式原则?举例说明在教学中如何贯彻此原则。2、请结合相关教学理论分析如下案例:—位教师在讲授《植物的果实》一课时,课前曾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把自己认为是果实的带到教室里来,学生带来的有梨、苹果、香蕉、花生、核桃、葵花籽、胡萝卜等,上课—开始,学生就对胡萝卜是不是果实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气氛异常活跃。教师因势利导地指出:“当你对一个事物拿不准的时候,你就拿一个和他相类似的东西和它比较,看它们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向?答案就很容易找出了。”他拿起一个苹果和—个梨,问道:“它们有哪些地方相同?为什么它们是果实呢?”“都能吃。”一个学生问答。“能吃,对。但不一定所有的果实都能吃。”教师说。
“都是树上长的。”又有一个同学说。“苹果和梨都足树上长的,但不是所有的果实部长在树上花草也有果实。”教师说。“都是开完花结的果。”又有一个同学说。教师立即加以肯定。“都有核儿。”一个学午猛然想起,脱口而出。“是吗?那就要观察它们的构造了。”教师说:“奸,切开来研究研究。”切开后,教师问:“那核儿是什么?知道吗?”“是种子。”同学们回答。教师说:“它的内部构造都有种子,种子是繁殖后代的,那么种子以外这一大部分叫什么呢?”“叫果实。”一个同学答。这时,教师总结:“对,平常我们叫它果肉,最外面一层叫皮,但科学的叫法,把种子以外的都叫果皮。我们都知道开花结果,果实都有两部分,就是果皮和种子。是不是果实,主要看里面有没有种子。”又问:“胡萝卜里面有没有种子呀?”“没有种子,不是果实。”学生回答,试阐述以上这个案例运用了中小学常用的哪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它对于教师有哪些基本的要求?《教育学》试题5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更多试题下载区http://natesc.5d6d.com/forum-110-1.html1、课程:是指按一定的培养目标,在学校安排和教师指导下使学生身心得到发展的一切活动内容。2、教学艺术:是教师遵循教学规律和美的规律,为有效提高教学效果而采用的创造性的教学方式和方法。3、教育期望:是教育者对学生发展前途的希望和等待,是教师职业情感中的重要内容。4、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5、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二、选择DDBBDDAABAACBCC三、填空1、可能性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生产劳动3、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学过程4、顺序性阶段性
5、规格要求6、对象主体7、形象直观性8、论语9、学记10、促进个体社会化11、社会文化12、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13、课程计划教学大纲14、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15、教学过程教学结果16、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环境17、实现人的现代化四、判断√хх√хх√х√√五、简答1、教师的智能结构有:(1)教师的知识结构:a、通晓所教的学科和专业;b、具有比较广泛的基础文化知识;c、掌握教育科学理论,懂得教育规律。(2)教师的能力结构:a、教育预见能力;b、教育传导能力;c、教育过程控制的能力。2、一节好课的评价标准是:(1)教学目的明确;(2)教学内容正确;(3)教学方法适当;(4)教学过程紧凑;(5)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3、为什么说班级授课制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1)有严格的制度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和达到一定质量;更多试题下载区http://natesc.5d6d.com/forum-110-1.html(2)以课为单位进行教学比较科学;(3)便于系统地传授各科知识;(4)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4、新时期学生在发展中存在的特殊问题:(1)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2)同辈群体与父母价值观的冲突(3)自我探索中的迷惑(4)父母过高期望引起的压力六、论述题。1、答题要点:启发式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行和自觉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从而能使学生在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的同时,充分发展自己的创造
能力和创造性人格。该原则要求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举例略)2、答题要点:这个案例主要运用了中小学常用的谈话法,也称问答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以问答的方式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它有利于调动师生双方活动的主动性,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有利于教学信息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运用谈话法时,要充分做好准备工作,要把谈话主题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结合起来,要灵活掌握谈话技巧,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并具有思考余地,对问题的提出要简明扼要,忌模棱两可及暗示性,要启发学生思考,并做好谈话总结等。《教育学》试题6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古代学校教育具有、道统性、、刻板性等特征。2、捷克教育家于1632年发表了《》,标志着教育学已初步形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3、是根据国家的性质制订的教育目的、方针和设施的总称。4、教师将处理过的信息向学生输出,使其作用于学生身心的本领叫做。5、邓小平提出的教育的“三个面向”是指教育要面向、面向,面向未来。6、良好的师生关系表现为上的融洽。7、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目标是。8、从纵向上看,学生素质可以分为生理素质、和。9、学生的道德认识主要表现为学生所掌握的和已经形成的。10、是以纲要的形式规定学科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其结构一般可以分为和本文两个部分。11构成学生科学素质的首要因素是。12、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倡导的教学法是。这种方法的局限在于。13、教师遵循教学规律和美的规律,为有效提高教学效果而采用的创造性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叫。二、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24分)1、在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颁布并实施的学制是学制。A、癸卯B、壬寅C、壬戍D、六三三2、《普通教育学》的作者是。A、赫尔巴特B、杜威C、斯宾塞D、卢梭3、教育对个体的生存与发展的作用属于教育的。A、协调功能B、社会功能C、个体功能D、基本功能4、“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这是理论的观点。A、环境决定B、生物科学C、教育决定D、遗传决定5、学校的正式产生是在社会。更多试题下载区http://natesc.5d6d.com/forum-110-1.htmlA、原始B、奴隶C、封建D、近代
6、教育学生的前提是。A、理解学生B、和谐相处C、教育期望D、自我意识7、教师教学过程中的教育机智说明教师劳动具有。A、复杂性B、示范性C、创造性D、长期性8、教学过程最基本的功能是。A、形成技能B、传授知识C、培养智能D、形成个性9、源于中国古代和古希腊的课程是课程。A、活动课程B、核心课程C、综合课程D、学科课程10、“温故而知新”体现的是教学原则。A、因材施教B、循序渐进C、启发性D、巩固性11、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属于评价。A、总结性B、形成性C、诊断性D、客观性12、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小组教学B、个别教学C、班级上课D、分组教学三、判断。(每小题1分,共10分)1、终生教育不是一种教育形式,而是一种教育观念。()2、《大学》被誉为我国最早的教育专著。()3、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同时也促进了个体的个性化。()4、赫尔巴特的主张被称为现代教育学派。()5、杜威认为儿童的学习是离不开活动的,强调儿童中心。()6、形成教育制度的最早的标志是学校的产生。()7、教会学生学会探索与发现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的主张。()8、学生的道德情感是衡量学生道德素质的重要标志。()9、我国小学课程计划中的语文、数学,就是典型的综合课程。()10、暗示教学法是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所倡导的。()四、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1、社会化:2、课程:3、练习法:4、教学风格:五、简答题。(共15分)1、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我国的教育目的是什么?(4分)2、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有哪些表现?(4分)3、教师应具有什么样的知识结构?(3分)4、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应从哪些方面做起?(4分)六、论述题。(共13分)1、教师应当如何根据学生的气质特点对学生进行教育?(6分)2、什么是教学的启发性原则?结合实际说明在教学中应如何贯彻和落实这一原则?(7分)《教育学》试题6参考答案一、填空1、阶级性专制性2、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3、教育制度更多试题下载区http://natesc.5d6d.com/forum-110-1.html4、教育传导能力5、世界现代化6、情感上7、实现人的现代化8、心理素质、社会文化素质9、道德观念、道德判断10、教学大纲、说明11、丰富的科学知识12、发现教学法耗费时间较多13、教学艺术二、AACDBACBDDAC三、√×√×√√××××四、名词解释。1、社会化:是指个体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更具体的说,是指“自然人”或“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2、课程:指按一定的培养目标,在学校安排和教师指导下使学生身心得到发展的一切活动内容。3、练习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课堂及课外作业,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借以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4、教学风格:是教师在教学中表现出来的个性化、较稳定的教学行为方式。是教师的教育观念、审美理想、艺术修养和性格特点等在教学活动中的综合表现。五、简答题。1、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我国的教育目的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教育在个体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有以下表现:(1)教育以其明确的培养目标,规定着个体发展的方向。(2)学校教育通过教师培养学生的活动进行,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较为全面深刻;(3)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主导作用随着社会向前发展而不断加强。3、教师应具有以下知识结构:(1)通晓所教的学科和专业(2)具有比较广泛的基础文化知识(3)掌握教育科学理论,懂得教育规律4、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应从以下方面做起:(1)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2)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4)六、论述题。1、教师应当如何根据学生的气质特点对学生进行教育?答题要点:a、教师应当认识到每个学生的气质都有优点和缺点,都有可能掌握知识技能,形成健康人格,成为有价值的社会成员;b、对不同气质类型特点占主导的学生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方法;c、根据学生的气质特点,进行职业指导。2、什么是教学的启发性原则?结合实际说明在教学中应如何贯彻和落实这一原则?更多试题下载区http://natesc.5d6d.com/forum-110-1.html答题要点: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从而能使学生在融会贯通掌握知识的同时,充分发展自己的创造能力和创造性人格。教师应通过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明确学习的意义和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思维能力,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指导他们创造性地学习,发扬教学民主,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为贯彻这一原则创造良好的道德心理气氛。《教育学》试题7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30分)1、教育学研究的对象是及其教育规律。A、教育现象B、教育方针C、教育政策D、教育理论2、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的教育论著是。A、《学记》B、《普通教育学》C、《大教学论》D、《教育论》3、下列不属于骑士七技的范围的是。A、骑马B、投枪C、音乐D、吟诗4、“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反映了对人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A、教育B、环境C、遗传D、主观努力5、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A、心理过程B、信息过程C、逻辑过程D、认识过程6、“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所体现的德育原则是。A、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B、知行统一的原则C、尊重、爱护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D、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7、新中国第一次学制改革是在。A、1951年B、1949年C、1950年D、1952年
8、长期以来的教育实践证明,学校工作必须做到。A、以教学为主B、教学、科研并重C、教学、科研、生产三中心D、所有时间用于搞教学9、“四书”、“五经”是中国封建社会正统的教育内容,下列著作不属四书范围的是。A、《大学》B、《中庸》C、《论语》D、《春秋》10、智力可以分解为多种因素,下列哪种因素是智力的核心。A、观察力B、想像力C、思维力D、判断力11、教育者要在儿童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A、顺序性和阶段性B、不均衡性C、稳定性和可变性D、个别差异性12、“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体现了教师工作的。A、复杂性B、创造性C、长期性D、示范性13、“学而时习之”体现的教学原则是。A、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的原则D、巩固性原则14、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B、全面了解学生C、培养优良的班风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15、在近代教育史上,对于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究竟以谁为主问题上存在争论,一种理论是形式教育论,另一种理论是。A、学科课程论B、活动课程论C、实质教育论D、现代课程论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更多试题下载区http://natesc.5d6d.com/forum-110-1.html1、学校教育:2、教学:3、教育目的:4、启发性教学原则:5、班集体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如何理解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相互关系?2、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知识素养?3、什么是学制?现代学制改革和发展的趋势怎样?4、你认为班主任应该从哪些方面培养班集体?四、判断分析题(先判断正误,然后分析说明理由)(每小题4分,其中判断正误2分,分析说明理由2分。共16分。)1、教育是明显的消费,又是潜在的生产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环境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3、讲授法都是注入式教学4、民主的师生关系主要是教师要热爱学生、信任学生,对学生有没有严格要求是无关紧要的。
五、材料分析题:(14分)下文是《神奇的教育世界》一书中转载的一篇文章“崔永元的两扇窗”。你读后想到了些什么?运用所学的教育学知识进行分析说明。崔永元是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但数学成绩很差。崔永元在他的《不过如此》中道出原委。事情是这样的,小学时,数学老师发现崔永元上课走神,就把粉笔头准确无误地砸过去,还批评说“你把全班同学的脸都丢尽了”。从此,崔永元患上了“数学恐惧症”,数学成绩一落千丈。从此,在崔永元的人生走廊里关闭了数学这扇窗。教语文的王老师对崔永元的第一篇作文大加赞赏,从此,在崔永元的人生走廊里语文这扇窗分外透亮……《教育学》试题7参考答案一、选择ACDBDCACDCADDBC二、名词解释。1、学校教育:指根据社会的需要和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在教育者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受教育者学习的主动性,使其在德智体美等诸方面(或身心两方面)生动活泼地全面和谐地发展。2、教学:教学是老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3、教育目的: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4、启发性教学原则: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从而能使学生在融会贯通掌握知识的同时,充分发展自己的创造能力和创造性人格。三、简答题。1、如何理解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相互关系?知识学习和智力发展之间的联系不能理解为可以相互取代的关系,智力发展除受知识学习的更多试题下载区http://natesc.5d6d.com/forum-110-1.html影响之外,还会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同理,知识的学习也并不只有发展智力的意义,并不必然带来智力的同步发展,知识学习只有在它能够充当提高心智发展的条件时,才能构成智力发展的积极因素。2、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如下知识素养:
(1)通晓所教的学科和专业;(2)具有比较广泛的基础文化知识;(3)掌握教育科学理论,懂得教育规律。3、什么是学制?现代学制改革和发展的趋势怎样?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现代学制改革和发展的趋势是:(1)加强学前教育及其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终身教育受到普遍重视4、你认为班主任应该从哪些方面培养班集体:(1)确立目标(2)建立班委会(3)培养正确的舆论与良好的班风(4)组织开展班级活动四、判断分析题。1、教育是明显的消费,又是潜在的生产这句话是正确的。教育的投入是财力、人力、时间的消费,但无形中培养的人才又会成为潜在的生产力。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环境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这句话是错误的,影响人发展的因素不仅包括环境,也包括遗传,遗传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前提和发展的可能性,而环境则将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其中教育起着主导作用。3、讲授法都是注入式教学这句话是错误的,讲授法应用得当就不是注入式教学。4、民主的师生关系主要是教师要热爱学生、信任学生,对学生有没有严格要求是无关紧要的。这句话是错误的,民主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严格要求与尊重热爱学生相结合。五、材料分析题:答案要点:说明运用鼓励的教育方式比惩罚的教育方式更能收到好的学习效果,惩罚方式尤其是伤及学生自尊的教育方式容易造成师生之间情感的对立,学生会造成对教师的逆反心理,从而使后期教师的教育失效,适当的鼓励能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教育学》试题8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下列各题均有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字母填入题后括号内。)1、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形成的教育论著是()
A.《学记》B.《普通教育学》C.《大教学论》D.《教育论》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更多试题下载区http://natesc.5d6d.com/forum-110-1.htmlA.心理过程B.信息过程C.逻辑过程D.认识过程3.布鲁纳所倡导的"发现学习"是一种()A.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B.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C.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D.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4.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是()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裴斯泰洛齐D.杜威5.普通中小学经常组织诸如生物、物理、航模等兴趣小组,主要是为了()A.深化课堂教学B.培养竞赛人才C.因材施教,发展青少年个性特长D.充分发掘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学习潜力6.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A.示范性B.复杂性C.主体性D.长期性7.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A.成立了班委会B.开展了班级工作C.形成了正确舆论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8.教育者要在儿童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A.顺序性和阶段性B.不均衡性C.稳定性和可变性D.个别差异性9.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A.组织和培养班集体B.全面了解学生C.培养优良的班风D.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10.近代教育史上,是下列哪一位教育家首次试图把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和哲学的基础之上()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杜威D.洛克11.我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12.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基本方法是()A.观察法B.问卷法C.谈话法D.调查法13.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学生主体作用的最高表现形式为A.自觉性B.独立性C.创造性D.主动性14.课外校外教育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A.延展B.必要补充
C.深化D.变革15.教育学生必须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这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应有()A.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B.精深的专业知识C.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D.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我国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___________服务,必须与___________相结合,更多试题下载区http://natesc.5d6d.com/forum-110-1.html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2.小学生的思维以___________思维方式为主,这是小学教学中贯彻___________教学原则的依据。3.自古以来就有两种相互对立的教学方法体系,即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4.教育的本质是。5.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_。6.在确定教育目的依据问题上的两种片面理论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7.因材施教原则是强调要根据学生的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8.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有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和___________。课外校外教育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灵活性、综合性、兴趣性和。9.当代中国教育目的制定的理论依据是和。10.课程的具体表现形式有、教学大纲和。三、解释概念(每小题4分,共16分)1.教育目的2、德育3、启发性原则4、学制四、简答(每小题6分,共24分)1.、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知识素养?2.中小学校德育的基本任务有那些?3.为什么说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4.班主任应怎样做好“差生”的教育转化工作?五、论述(10分)1.试述一个合格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教育学》试题8参考答案一、选择CDCDCABABBBADBD二、填空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生产劳动2、形象直观性
3、传统教学方法现代教学方法4、培养人5、课后辅导评价6、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7、个别差异实际情况8、个人活动自愿性自主性9、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0、课程计划教科书三、名词解释。1.教育目的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2、德育更多试题下载区http://natesc.5d6d.com/forum-110-1.html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受教育者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思想、政治等方面不断构建和提升的教育活动。3、启发性原则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从而能使学生在融会贯通掌握知识的同时,充分发展自己的创造能力和创造性人格。4、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四、简答题。1.、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如下知识素养:(1)通晓所教的学科和专业;(2)具有比较广泛的基础文化知识;(3)掌握教育科学理论,懂得教育规律。2.中小学校德育的基本任务有:培养学生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并为使他们中间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奠定基础。3、什么是学制?现代学制改革和发展的趋势怎样?4.班主任应怎样做好“差生”的教育转化工作:(1)以爱动其心;(2)以理服其人;(3)以智导其行。五、论述题。试述一个合格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答题要点:政治思想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理论素质教育能力素养身体心理素质《教育学》试题9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教育的三基本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2、教育制度是根据国家的性质制订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总称。3、从课程的设置情况看,课程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4、对__________的评价,是教学评价传统的、最主要的工作范围。5、教学评价的种类有、、。6、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主导作用突出表现是。7、中国现行的教育制度包括、、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制度、国家教育考试制度、、。8、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包括、、和二、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20分)更多试题下载区http://natesc.5d6d.com/forum-110-1.html1、学校产生于()。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无法考证2、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A、教学B、班主任工作C、课外活动D、学生会活动3、“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A、杜威B、夸美纽斯C、华生D、赫尔巴特4、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A、《论语》B、《大教学论》C、《学记》D、《论演说家的教育》5、教师批改作业放在()上。A、批B、改C、查D、评6、教师的根本任务是()A、教好书B、教书育人C、思想教育D、培养学生的能力7、教育上的“拔苗助长”违背了人身心发展的()A、顺序性B、阶段性C、互补性D、差异性8、我国第一部以法令形式颁布并推行过的学制是()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戌学制D、壬子癸学制9、“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A、创造性B、广延性C、长期性D、示范性10、教学的基本任务是()A、使学生系统的掌握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B、促进学生智力与能力发展C、培养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D、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判断。(每小题1分,共10分)1、教学有法,教无定法。()2、学科课程源于古代中国和古希腊。()3、学校心理辅导是针对学生的个别问题的解决而开展的。()4、教学大纲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5、教学即是围绕教育目的,由教育者的教与受教育者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6、素质教育内容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德、智、体、美、劳等。()7、因材施教的提出都就是孔子本人。()8、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国民的基本素质。()9、在人的发展中遗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10、理解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前提。()四、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教育(狭义)2、课程3、教学原则4、教育目的五、实例分析(20分)1、世界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从小被认为智力低下,但剑桥的博物学者汉斯罗在与达尔文的交往中发现他有很强的观察力,于是亲自推荐他作为自然科学工作者参加贝格尔舰的考察航行,后来取得了卓著的成绩。试用有关教育理论分析这一现象。2、某教师回到办公室说:“二年二班的学生真笨,这堂课我连续讲了三遍,他们还是不会。更多试题下载区http://natesc.5d6d.com/forum-110-1.html我是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了,他们不会我有什么办法”。3、有人说:“因为教无定法”,所以我可以随意选择教育方法。4、一位教师教“因式分解”这一单元时,发现学生的知识基础差别较大,于是对八位成绩好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让他们到图书馆自学《因式分解及其应用》一书。经过自学,他们不但完成了规定的习题作业,集体选编了几十道有代表性的习题。教师有选择地按程度分别介绍给其他同学练习和讨论,进一步推动了全班的学习,使全班提前五课时完成了“因式分解”单元的教学任务。指出上述实例中教师的言行符合或违背什么教学原则?六、论述(10分)试述一个合格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教育学》试题9参考答案一、填空。1、教师学生教育影响2、教育目的方针设施
3、必修选修4、教学结果5、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6、促进人的社会化7、学校教育制度学业证书制度和学位制度教育督导制度和评估制度8、备课、上课、课后辅导、评价,二、BADCDBBBCA三、√√х√√√х√х√四、名词解释。1.教育(狭义)狭义的教育指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2.课程是指按一定的培养目标,在学校安排和教师指导下使学生身心得到发展的一切活动内容。3.教学原则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任务,遵循教学过程的规律而提出的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指导原理。4.教育目的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定的总的设想或规定,狭义的教育目的指社会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和要求。五、实例分析1、达尔文大器晚成的事例,说明儿童时代智力表现迟钝的人,只要在后天良好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下以及个人的主观努力下,也是可以有成就的。先天的遗传素质仅是给发展提供一种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必须在一定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才能转化为现实性。2、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既要讲好课,会教学生,又要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会学。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会自发产生的,是靠教师调动的,教师只会讲课,而不能使学生会学,还不能说全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3、“教无定法”并不是可以随意选择教学方法,而是指教学方法具有多样性,灵活性、创新性。灵活,多样,创新并不是随意的主观行为,而是受各种因素制约的。①受具体的教学的教学目的和任务的制约;②受学科特点和具体教学内容的制约;③受学生年龄、知识水平和班级状况的制约;④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实践证明,随意选择教学方法是不可能取得良好更多试题下载区http://natesc.5d6d.com/forum-110-1.html
的教学效果的。4、这位教师的做法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因为他的教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正确对待了学生间的个别差异,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从而使全体学生、包括差生在内的人,都得到高效率的发展。六、论述政治思想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理论素质教育能力素养身体心理素质《教育学》试题10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1、教育2、学制3、教学原则4、教师5、教学艺术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教育的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A.华生B.斯金纳C.霍尔D.孟禄2、学校产生于()。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无法考证3、“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A、杜威B、夸美纽斯C、华生D、赫尔巴特4、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A、《论语》B、《大教学论》C、《学记》D、《论演说家的教育》5、教师批改作业放在()上。A、批B、改C、查D、评6、教师的根本任务是()A、教好书B、教书育人C、思想教育D、培养学生的能力7、教育上的“拔苗助长”违背了人身心发展的()A、顺序性B、阶段性C、互补性D、差异性8、我国第一部以法令形式颁布并推行过的学制是()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戌学制D、壬子癸学制9、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班级上课B、作业C、讲座D、辅导10、在教学方法中最古老也是应用最普遍的方法是()。A.传授法B.谈话法C.讲授法D.讨论法11、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了解和研究学生B、做好个别教育工作C、组织和培养班集体D、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
12、“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教学的()A.整体协调原则B.直观性原则更多试题下载区http://natesc.5d6d.com/forum-110-1.htmlC.启发性原则D.巩固性原则13、教学的基本任务是()A、使学生系统的掌握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B、促进学生智力与能力发展C、培养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D、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14、初中学生每天的家庭作业合计不超过()小时A、0.5小时B、1小时C、1.5小时D、2小时15、我国教育现代化的核心目标是()A、教育内容的现代化B、人的现代化C、教育制度的现代化D、教育技术的现代化三、填空(每空0.5分,共20分)1、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所著的的问世。2、教学评价的种类有、、。3、我国现行的学制系统由、、、四个部分组成。4、教育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5、教育的基本要素、、。6、学生道德素质的结构、、、。我国中小学课程的表现形式、、。7、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8、我国教育目的制定的理论依据是。9、讲授法包括、、、四种方法10、我国中小学课程的表现形式、、。11、教学过程的基本功能、、、。12、八字教学法是指、、、。13、教学艺术的特征、、。四、实例分析(20分)1、有些教师说他们没有学过教育学,但一样办了几十年教育教了几十年课,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学生,还有些教师说,孔子没有学过教育学,但并不防碍他成为万世师表,因此学不学教育学无所谓,这种观点正确吗?为什么?2、《伤仲永》中的方仲永小时较聪明,5岁能作诗,但十二三岁时写的诗已不如以前的好了,年到20岁左右,则“泯然众人矣”。试用有关教育理论分析这一现象。3、“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了教师劳动具有什么特点。4、有人说:“因为教无定法”,所以我可以随意选择教育方法。五、简答题(15分)1、教师的知识结构应包括哪些部分2、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3、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有哪些六、论述(15分)教学的启发性原则《教育学》试题10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教育: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更多试题下载区http://natesc.5d6d.com/forum-110-1.html2、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样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它们之间的关系。3、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任务、遵循教学过程的规律而提出的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指导原理4、受社会委托,在教育机构中对学生的身心施加特定影响的专门人员。5、教师遵循教学规律和美的规律,为有效提高教学效果而采用的创造性的教学方式与方法。二、填空1、夸美纽斯大教学论2、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诊断性评价3、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4、萌芽期雏形期发展期深化期5、教师、学生、教育影响6、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7、上课8、马克思主义关天人的全面发展学说9、讲述讲读讲演讲解10、课程计划、教学大纲、教材11、传授知识、形成技能、培养智能、发展个性12、读读、议议、练练、讲讲13、有效性、创造性、综合性三、选择DBDCBBABACCDACB四、实例分析1、①这种看法不妥,②尽管有人确实没有学过教育学也搞好了教书育人工作,但并不能据此推论搞好教书育人工作可以不学教育学。他们的工作之所以获得成功,正因为他们在教育实践中不断探索,掌握了一些教育教学规律,用以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较好的完成了教书育人工作。③教育学理论本身来源于实践,但如果每个人都舍弃前人总结出来的知识经验,凭个人有限的时间和能力去重新探索是得不偿失。学校里每一学科的教学都力求利用良好的条件,在较短的时间内全面,系统地传授前人积累下来的知识经验,使学习都能及时将有关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尽量避免错误,少走弯路,减少工作盲目性。④
良好的教育学修养是优秀教师的必备条件,不是唯一条件。2、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物质基础,只能为人的发展提供一种可能性,离开环境的影响、良好的教育和人的主观努力,这种可能性就无法转变为现实。3、教师的劳动特点具有长期性4、“教无定法”并不是可以随意选择教学方法,而是指教学方法具有多样性,灵活性、创新性。灵活,多样,创新并不是随意的主观行为,而是受各种因素制约的。①受具体的教学的教学目的和任务的制约;②受学科特点和具体教学内容的制约;③受学生年龄、知识水平和班级状况的制约;④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实践证明,随意选择教学方法是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五、简答1、通晓所教的专业;具有比较广泛的基础文化知识;掌握教育科学理论,懂得教育规律2、①教学的目的和任务②教学内容③教学方法和手段④教学组织形式和结构⑤教师的教学素质⑥课堂教学效果3、备课上课课后辅导评价六、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从而使学生在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的同时,充分发展自己的创造能力和创造性人格。这一原则是教学与发展相互影响与相互促进规律的反映,也是教学成功经验的总结。在教学中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点是:1、通过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明确学习的意义和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2、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思维能力。3、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指导他们创造性地学习。发扬教学民主,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为贯彻这一原则创造良好的道德心理气氛。湖南师范大学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2004级期末课程更多试题下载区http://natesc.5d6d.com/forum-110-1.html《教育学》考核试题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1、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所经历的阶段分别是()、()、()、()。2、2、历史上最早的教育学专著是()。3、3、教育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是德国教育学家()所著的()。4、4、教育的基本要素是()、()和()。5、5、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四个方面。
6、6、学生身心发展的动力是()。7、7、普通中小学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得分评卷人复查人二、二、判断题(下列各题,你认为正确的,请在题干的括号内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10分)1、1、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教育学就已经成为了一门独立的科学。()2、2、夸美纽斯的《爱弥儿》是近代最早的教育学专著。……………()3、3、教育目的不具有社会制约性。……………………………………()4、4、普通中小学教育的性质是基础教育。……………………………()5、5、癸卯学制是中国实行近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开始。………………()6、6、教科书的编排通常采用直线式和圆周式。………………………()7、7、实质教育论十分强调发展学生的智力。…………………………()8、8、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9、9、“产婆术”是指苏格拉底创立的问答法。………………………()10、德育过程就是学生品德发展过程本身。………………………()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1、学制2、2、课程3、3、启发性原则4、德育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简述现代学校制度改革的趋势。2、2、我国普通学校的教学任务有哪些?3、简述学校德育原则的主要内容。五、论述题(20分)请根据你的经验或你的见闻谈谈教育应该如何适应年轻一代的身心发展规律。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1、萌芽、独立形态、发展多样化、理论深化2、2、学记3、3、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4、4、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措施5、5、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6、6、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或个体的活动7、7、德育、体育、智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更多试题下载区http://natesc.5d6d.com/forum-110-1.html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即学校教育制度(1分)。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2分)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2分)2、广义上指为了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的总和,(2分)或指在教师指导下
各种活动的总和。(1分)狭义上指某一门学科。(2分)3、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2分)注重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1分)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掌握科学知识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分)4、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3分)通过受教育者的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的能力的教育活动。(2分)四、简答题(每题10分,30分)1、答:①加强学前教育及其与小学教育的衔接;(1分)②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2分)③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1分)④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层次增多,短期大学迅速发展;开放性的招生政策和严格的选拔考试相结合,不拘一格培养人才,加强大学与新兴工业的联系,建立起多种形式的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5分)⑤终身教育受到普遍重视。(1分)2、答:①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4分)②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3分)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3分)3、答:主要有七条原则,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则;疏导原则;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的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在集体中进行教育的原则;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每小点各1分,全部答对给10分)五、论述题(20分)答:教育应该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同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①①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5分)②②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上应有所不同。(5分)③③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5分)④④联系经验或见闻阐述(5分)__
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人类教育活动的科学理论与实践,探索解决教育活动产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教育问题,从而揭示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教育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中、有目的培养人才的活动,教育学的研究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现实性、辨证性、科学性。教育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和问题、揭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教育是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中的社会现象,教育学是有目的地培养社会人的活动。为了有效地进行教育活动,必须对其进行研究,经过长期积累而成为教育学特定的研究对象。特别是现代社会的发展,现代教育实践的发展,对于教育学研究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有人们深入研究的教育问题很多,例如教育本质问题,教育、社会、人三者关系问题,教育目的、内容、教育实施的途径、方法、形式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问题,教育过程问题,教育主体问题,教育制度、教育管理问题,以及反映中国特色的各种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问题等。教育学是通过对各种教育现象和问题的研究揭示教育的一般规律。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如孔子、孟子、荀子、墨子、朱熹等和古希腊的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亚里斯多德(公元前384—前322)、古罗马的昆体良(公元35—96)等在长期教育实践中所作出的经验总结,为教育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随着社会和教育实践的发展,教育经验、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日益丰富。一般认为到了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J.A.Comenius,1592—1670)所著《大教育学》。《GreatDidacticofComenius》)(1632)是教育学产生的标志。而最早以“教育学”命名的专著则是19世纪初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1776—1841)的著作《普通教育学》(1806)。19世纪中叶以后,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近代心理学、生理学的发展,为教育学的科学化奠定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现代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实践的广泛性、丰富性,更进一步推动了教育学的发展。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教育现象和问题,以及教育的一般规律。是教育、社会、人之间和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和关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如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生产、经济、文化、人口之间的关系,教育活动与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教育内部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大学教育之间的关系,中学教育中教育目标与教学、课外教育之间的关系,教育、教学活动中智育与德、体、美、劳诸育之间的关系,智育中教育者的施教与受教育者的受教之间的关系,学生学习活动中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等等都存在着规律性联系。教育学的任务就是要探讨、揭示种种教育的规律,阐明各种教育问题,建立教育学理论体系。
编辑本段历史发展学科名称及起源 从起源上看,英语国家的“pedagogy”、法语国家的“pedagogy”和德语国家的“pedagogik”(教育学)均 源于希赫尔巴特腊的“pedagogue”(教仆)一词,意为照看、管理和教育儿童的方法。19世纪末,英语国家的人们先后用“education”和“pedagogy”。在我国,“教育学”是一个译名,应是从日文转译过来的,时间大约在20世纪初。 希腊语的“pedagogue”(教仆)一词,意为照看、管理和教育儿童的方法。教育学独立的标志的出现前后经历了约两百多年的时间。因此,教育学的独立是一个历史过程,而非在一个瞬间完成的。 在公元前约403—221年期间的《学记》是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但是,作为教育科学体系中一门独立的学科,教育学是在总结人类教育实践经验中逐步形成,经过长期积累而发展起来的。独立的条件与标志 1.教育学独立的条件 主要有:历史上前教育学时期教育知识的丰富积淀; 17—19世纪教育实践,特别是师范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 近代以来科学分门别类发展的总趋势和一般科学方法的奠定; 近代一些著名学者和科学家的不懈努力。 2.教育学独立的标志 主要有:研究对象方面,教育问题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 使用的概念和范畴方面,形成了专门反映教育本质和规律的教育概念、范畴以及概念和范畴的体系; 研究方法方面,有了“科学的”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方面,出现了一些专门的、系统的教育学著作; 组织机构方面,出现了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 标志的出现前后经历了约两百多年的时间。因此,教育学的独立是一个历史过程,而非在一个瞬间完成。独立的标志性著作 英国学者培根在《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1623)一文中,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
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出版了近代第一本系统的教育学著作《大教学论》夸美纽斯(1632)。 英国哲学家洛克出版了《教育漫话》(1693),提出了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 法国思想家卢梭出版了《爱弥尔》(1762),深刻地表达了资产阶级教育思想。 德国哲学家康德在《康德论教育》(1803)一书中明确提出,“教育的方法必须成为一种科学”和“教育实验”的主张。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写作《林哈德和葛笃德》(1781~1787),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 德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他的《普通教育学》(1806)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编辑本段教育思潮形式教育论与实质教育论 形式教育论起源于古希腊,纵贯整个中世纪,形成于17世纪,盛行于18—19世纪,衰落于20世纪,主要代表人物是洛克和裴斯泰洛齐。 主要观点是: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各种官能或能力;形式学科(如希腊文、拉丁文、数学、逻辑学等)或古典人文课程最有发展价值;教学原则、方法以学生心理官能的内在发展秩序为依据。 实质教育论起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在中世纪受压制,形成于18世纪,兴盛于19世纪,20世纪初衰落,主要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和斯宾塞。 主要观点是:教育的目的是向学生传授与生活相关的广泛知识内容;与人类的世俗生活密切相关的实质学科(如物理、化学、天文、地理、法律)或实科课程最有价值;教学原则与方法应适应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是愉快的和有效的。 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各有自己的哲学、心理学及社会基础,因而各有合理与偏颇之处。 19世纪末到20世纪前期欧美教育思潮:1.新教育运动2.进步教育运动自然主义教育和国家主义教育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源于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形成于文艺复兴时期,兴盛于18世纪,延续至19世纪,对20世纪的人类教育思想也有影响。主要代表人物是拉特克、夸美纽斯、卢梭、裴斯泰洛齐等。
基本观点是:反对中世纪宗教教育或封建教育对儿童个性的压抑,主张教育要遵循儿童的自然本性;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需要的身心和谐发展的人;学校应使儿童愉快地生活和学习;根据儿童不同年龄阶段身心特征进行教育;教育原则和方法应“模仿自然”,反对体罚,初步建立了现代教育原则和方法体系等。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提出了现代教育的一些基本理念,促进了教育理论与实践科学化,突出了儿童在教育生活中的价值,其不足之处是把抽象人性作为儿童的自然本性,忽视社会文化因素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价值以及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具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 国家主义教育思想源于古希腊的柏拉图,伴随着近代欧美民族国家的出现而产生,在19世纪达到高潮。其代表人物为法国的孔多塞、爱尔维修、德国的费希特,美国的杰斐逊等人。 基本观点为:教育权归属于民族国家而不是教会,国家应当承担起教育民众的责任,进行教育立法;教育是造成民族国家的利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国民,如培养法国人、英国人、德国人或美国人等;由国家建立国民教育制度。 国家主义教育思潮对近代欧美国民教育制度的建立和普及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足之处是使教育过分地依赖于某一时期的国家政权,成为一些反动政权,如纳粹政权手中的工具。 自然主义与国家主义教育思潮一起,从内在和外在两方面推动了西方各国教育的现代化进程,确立了现代教育的一些基本理念。编辑本段学科基础科学基础 19世纪中叶以后,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近代心理学、生理学的发展,为教育学的科学化奠定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和自然科学基础。现代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实践的广泛性、丰富性,更进一步推动了教育学的发展。 任何一门学科的独立性,首先取决于它有特定的研究对象,或者说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教育现象和问题,以及教育的一般规律。社会基础 教育是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中的社会现象,是有目的地培养社会人的活动。为了有效地进行教育活动,必须对其进行研究,经过长期积累而成为教育学特定的研究对象。特别是现代社会的发展,现代教育实践的发展,对于教育学研究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有人们深入研究的教育问题很多,例如教育本质问题,教育、社会、人三者关系问题,教育目的、内容、教育实施的途径、方法、形式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问题,教育过程问题,教育主体问题,教育制度、教育管理问题,以及反映中国特色的各种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问题等。教育学是通过对各种教育现象和问题的研究揭示教育的一般规律。编辑本段教育学自考 教育学自考是培养具本专业有广泛人文、社会科学基本知识,扎实的教育学科、心理学科基础知识和牢固的教育学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教学、管理、咨询和辅导能力,能在各级各类师范院校、教育行政部门、科研机构及各级各类中小学校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咨询和辅导等方面工作的应用性人才。 [1]广东地区自考专业课程设置是 专科(专业代号:A04010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心理学、大学语文、计算机应用基础、现代管理学、学前教育学、学校管理学、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学前教育科学研究、英语(一)、教育学(二)、法学概论、宪法学。 本科(专业代号:B040107)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育管理原理、教育评估和督导、教育经济学、教育统计与测量、教育管理心理学、教育法学、中外教育管理史、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二)、教育预测与规划、毕业论文、英语
(二)、班级管理学、现代学校人力资源管理、教育财政学、高等教育管理、中小学教育管理、学前教育管理、教育学(二)、心理学、现代管理学、普通逻辑。[2]编辑本段主要流派 20世纪教育学的主要流派20世纪是教育学活跃和发展的世纪,出现了众多的流派,彼此之间相互批评、相互借鉴、推陈出新。实验教育学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兴起的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法研究儿童发展及其与教育的关系的理论。其代表人物是德国的梅伊曼和拉伊,代表著作主要有梅伊曼的《实验教育学入门讲义》(1907)、《实验教育学纲要》(1914)及拉伊的《实验教育学》(1908)。 基本观点是:第一,反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强调概念思辩的教育学; 第二,把提倡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运用与教育研究; 第三,划分教育实验阶段; 第四,主张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探索儿童发展过程的特点及其智力发展水平,用实验数据作为改革学制、课程和教学方法的依据。 实验教育学反对传统教育学思辩式的和经验式的研究方法,比较强调定量研究的方法,但由于受实证主义和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的影响,其倡导的实验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文化教育学 又称精神科学教育学,是19世纪末以来出现在德国的一种教育学说,代表人物有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等人,代表著作有狄尔泰的《关于普遍妥当的教育学的可能》(1888)、斯普朗格的《教育与文化》(1919)、利特的《职业陶冶与一般陶冶》(1947)等。 基本观点是:第一,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人类历史是一种文化的历史; 第二,教育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 第三,教育研究必须采用精神科学或文化科学的方法; 第四,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促使社会历史的客观文化向个体的主观文化的转变,并将个体的主观世界引导向博大的客观文化世界,培养完整的人格; 第五,培养完整的人格的主要途径就是“陶冶”与“唤醒”,建构对话的师生关系。 文化教育学深刻影响了德国乃至世界20世纪的教育学发展,在教育的本质等问题上给人以许多启发,不足之处是思辩气息很浓,在解决现实的教育问题上很难提出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实用主义教育学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杜威、克伯屈等人,代表性著作有杜威的《我的教育信条》(1897)、《民主主义与教育》(1916),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1918)等。 基本观点是
杜威著作《民主主义与教育》:第一,教育即生活; 第二,教育即学生个体经验的继续不断的增长; 第三,学校是一个雏形的社会; 第四,课程组织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 第五,师生关系以儿童为中心; 第六,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自己的独立发现、表现和体验。 实用主义教育学以美国实用主义为文化为基础,是美国资本主义精神的教育学表达,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理念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推动了教育学的发展。不足之处是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系统知识的学习,忽视了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校的特质。其影响在50年代以后逐渐减弱,但在强调知识创新及学生探究、创造素质培养的20世纪末,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又出现了复兴的迹象。制度教育学 20世纪60年代诞生于法国的一种教育学说,代表人物是F·乌里、A·瓦斯凯、M·洛布罗等人,代表著作是瓦斯凯和乌里的《走向制度教育学》(1966)、《从合作班级到制度教育学》1970)以及洛布罗的《制度教育学》(1966)等。 基本观点是:第一,教育学研究应以教育制度作为优先目标,阐明教育制度对于教育情境中的个体行为的影响; 第二,教育实践中的官僚主义、师生与行政人员彼此之间的疏离主要是由教育制度造成的; 第三,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完成想要完成的社会变迁,而要想达到这一目的,必须进行制度分析,帮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理解制约他们思想、行为的制度因素,把学校中“给定的”制度(即从外面强加的制度)变成“建立中”制度(即根据个人间的自由交往而导致自我管理的制度); 第四,教育制度的分析不仅要分析那些显在的制度,如教育组织制度、学生生活制度等,而且还要分析那些隐性的制度,如学校的建筑、技术手段的运用,等等; 制度教育学关注教育与社会的关系,重视教育的外部环境特别是制度问题对教育的影响,促进了教育社会学的发展。但是,制度教育学过分地依赖精神分析理论来分析制度与个体行为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其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教育问题的论述;一部分是苏联和我国的教育学家们根据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包括教育原理)对现代教育一系列问题的研究结果,例如克鲁普斯卡娅关于教育的著述、加里宁的《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学》(1945)、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1939)、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1930)等。 基本观点是:第一,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存在脱离社会影响的教育; 第二,教育起源于社会性生产劳动,劳动方式和性质的变化必然引起教育形式和内容的改变; 第三,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四,现代教育与现代大生产劳动的结合不仅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第五,在与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上,教育一方面受它们的制约,另一方面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反作用与它们,对于促进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
第六,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辨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即要看到教育现象的复杂性,不能用简单化的态度和方法来对待教育研究,又要坚信教育现象是有规律可循的,否则就会陷入不可知论和相对论的泥坑中去。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为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科学的方法论基础,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在实际教育学研究过程中,许多人没能很好地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往往犯一些简单化、机械化的毛病,这是我们在学习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时应当特别注意的。批判教育学 20世纪70年代后兴起的一种教育思潮,也是当前在西方教育理论界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思潮,代表人物有美国的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吉鲁,法国的布厄迪尔等,代表性著作有鲍尔斯与金蒂斯的《资本主义美国的学校教育》(1976)、布厄迪尔的《教育、社会和文化的再生产》(1979)、阿普尔的《教育中的文化与经济再生产》(1982)、吉鲁的《教育中的理论与抵制》(1983)等。 基本观点是:第一,当代资本主义的学校教育不是一种民主的建制和解放的力量,而是维护现实社会的不公平和不公正的工具,是造成社会差别、社会歧视和社会对立的根源; 第二,教育是与社会相对应的,有什么样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教育机构,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文化样态、经济结构都强烈低制约着学校的目的、课程、师生关系、评价方式等,学校教育的功能就是再生产出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政治意识形态、文化关系和经济结构; 第三,大众已经对这种事实上的不平等和不公正丧失了“意识”,将之看成是一种自然的事实,而不是某些利益集团故意制造的结果; 第四,批判教育学的目的就是要揭示看似自然事实背后的利益关系,帮助教师和学生对自己所处的教育环境及形成教育环境的诸多因素敏感起来,即对他们进行“启蒙”,以达到意识“解放”目的,从而积极地寻找克服教育及社会不平等和不公正的策略; 第五,教育现象不是中立的和客观的,而是充满着利益纷争的,教育理论研究不能采取唯科学主义的态度和方法,而要采用实践批判的态度和方法。 世纪之交的批判教育学仍在发展之中,可能会对21世纪的西方教育理论乃至我国的教育理论产生相当的影响。中国特色教育学 中国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则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问题,致力于教育学的本土化,以适应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要求。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开展教育学的元研究,取得不少成果,以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者为最。编辑本段基本问题研究对象问题 关于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有各种各样的观点,有人认为是“教育现象”,有人认为是“教育事实”,有人认为是“教育规律”,有人认为是上述三者中的两项或三项,还有人笼统地认为是“教育”或“人”。这些观点大多模糊不清,似是而非。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应是以“教育事实”为基础,在教育价值观引导下形成的“教育问题”,其目的在于探索和揭示教育活动的规律性联系,以服务于教育实践。 教育问题的提出标志着教育学的萌芽;教育问题的发展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教育问题的转换表明教育学研究传统和范式的变革;对同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就形成了不同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及其派别。教育学研究要有“问题意识”,防止“虚假问题”的出现,不断地深化问题。研究方法论问题
教育活动是最复杂的一类社会实践活动,教育问题也是非常复杂的一类社会问题,因而教育学研究中存在着非常复杂的方法论问题,主要涉及到教育学研究中的事实与价值、逻辑与历史、一元与多元问题。迄今为止, 理性主义教育学重视教育学研究的逻辑性,忽视教育学研究的历史性; 实证主义教育学重视教育学研究的事实性,排斥教育学研究的价值性; 文化教育学重视教育学研究的价值性与历史性,忽视教育学研究的事实性; 实用主义教育学着眼于具体问题的解决,从根本上回避教育学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方法论,但在教育学研究的具体运用过程中存在着简单化和僵化的毛病。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学研究方法论中坚持事实与价值、逻辑与历史、一元与多元的具体的、历史的辨证的统一。科学性问题 这是困扰教育学发展的一个根本问题。康德与赫尔巴特最早明确提出教育学的科学性问题,倡导理性主义的教育科学观,认为只有当教育变成能够用清晰的概念和命题表达的知识体系时,才能真正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普遍的科学。 实验教育学批判了强调概念思辩的理性主义教育科学观,提出实证主义的教育科学观,认为教育学研究必须放弃概念思辩的传统,走实证科学的道路。 文化教育学即批判理性主义的教育科学观,又反对实证主义的教育科学观,提出精神科学的教育科学观。 分析教育哲学家奥康纳与批判理性主义者布蕾钦卡在20世纪后半叶以自然科学为榜样,站在逻辑经验主义的立场,认为教育学要想成为受人尊重的科学,必须走纯粹经验描述和逻辑建构的道路,排斥研究者的价值偏见。 赫斯特从教育学研究的目的分析入手,认为教育理论实质上是一整套由多种复杂成分构成的知识体系,教育学是实践科学。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者认为,教育学只有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教育研究中切实做到历史与逻辑、事实与价值、一元与多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才能真正把教育学变成教育科学。本土化问题 近代以前的人类教育思想具有多起源和多线索的特征,不同民族有自己独特的教育文化传统。 近代以来,随着国际范围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教育知识的交流也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浅到深。交流中,一些政治、经济和文化发达国家的教育知识开始占据世界教育知识的核心地位,将自身合法化、普遍化,使其他国家或民族的传统教育知识处于依附状态或被压抑状态,使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教育学成为西方发达国家教育学的“跑马场”。 为了克服这种学科依附状态,适应本国本民族教育发展的需要,许多不发达国家或地区先后提出“教育学本土化”的要求。 在教育学史上,赫尔巴特第一个提出建立“普遍妥当教育学”的理想。 狄尔泰对他的这个理想进行了批判,提出了教育目的的“历史性”问题。 乌申斯基用大量的事实材料说明了教育和教育理论的“民族性”,提出各个民族应建立具有民族风格的,反映民族精神的教育学。 我国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则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问题,致力于教育学的本土化,以适应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要求。实践问题
该问题就是教育学的学术性与实践性关系问题。从理论上说,二者是统一的,没有学术性,没有理论的完备和透彻,教育学就不能起到指导实践的作用;而脱离了实践,不能指导实践的教育理论也肯定沦为空洞的概念思辩和事实分析,不复为真正的学术。从实际情况来看,在世界各国这两者都存在着不容忽视的脱离现象,其结果是两败俱伤。 克服这种现象的策略大致有:充分认识任何教育实践都是蕴含着教育理论的,不存在不受教育理论制约的教育实践;坚信任何真正的教育学研究都应以教育问题的确定、分析、解释或解决为目的,不应是抽象的、空洞的和无味的概念思辩和事实分析;明了教育学研究之所以能够对教育实践起指导作用,是因为它是反思教育实践的知识基础,并为之提供新的教育知识,作为转变观念、创新制度和规范行为的基础。 我国教育改革要想克服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和经验主义,就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事业,尊重教育学研究成果。编辑本段发展前景教育学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21世纪现在世界范围内教育学的理论的来源,研究实践的领域依然是把西方自然科学研究成果应用于经济发展为核心的以学校教育为主要手段的发展模式上,这种模式对发展经济中国家特别是中国所起的巨大作用和贡献是不言而知的,现在的问题是素质教育也就是人格魅力问题。 社会解决经济问题后如何实现健康发展问题,这应该是未来教育学应该考虑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健康是生理、心理和适应力的结合体,不健康的人群不仅仅伤害自己和别人,也在破坏和浪费人类地球上的资源和财富,所有不健康的现象和行为给人们带来的损失和负面消极影响绝对不亚于物质财富。人的思想意识的教育问题,西方经济和社会学家们现在是不能也没有彻底解决的。这就是教育发展的方向。 人的知识,能力,技能和思想境界及幸福和谐的家庭,加上良好的社会环境是个人伟大成就的根本,现在以学校和社会主流,以应试和经济为表象的教育是不太适应时代发展潮流的。研究素质教育的理论及具体实践方式是教育的重心。 完成教育中心的转移问题是面临当代教育工作者的主要问题。这是个本世纪必须要解决的共识问题。教育学的发展趋势 21世纪教育学的发展趋势: 教育学问题领域的扩大; 教育学研究学科基础的扩展; 教育学研究范式的多样性; 教育学的进一步分化和综合; 教育学与教育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 教育学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广泛。 [3]编辑本段美国教育学方向 美国大学的教育学专业从研究方向上看,可分为:1.宏观研究方向;2.学校管理方向;3.教学方向;4.语言学方向;5.心理学方向;6.教育技术方向。编辑本段教育与教育学的区别 论及教育与教育学的关系,毫无疑问,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不过,无论区别还是联系又都不是绝对的。因此,绝不能简单地宣称:教育是教育,教育学是教育学。教育与教育学之间的区别是联系中的区别,联系是区别中的联系。二者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人们总是会想当然地认为,教育与教育学之间是有区别的,而且这种区别应该是显而易见的。但这种联系中的区别到底体现在哪里,未必所有人都明白,也少有人去追究。在教育学历史上,尤其是在用Pedagogy指涉教育学的早期阶段,教育与教育学的区分确实相对明显,但后来随着Education对Pedagogy的替代,在教育学的相关研究文献中,教育与教育学之间的区别一度显得非常模糊。究其根源就在于,英语中Education一词既可以指“教育”也可以指“教育学”。为了摆脱这种不必要的概念混乱,划清教育与教育学的界线,西方国家曾有学者建议另造一词Educology来专门指涉关于教育的学科(中文有人译为“教理学”),而Education可以专门用来指涉“教育”。但这种建议并未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可,Education一词仍然既用来指涉“教育”也用来表示“教育学”。因此,如何对教育与教育学在根本上做出有效的区分仍然需要学者们继续思考。 作为教育学史上曾经的“学科英雄”(后被社会学“吸纳”过去),涂尔干对于教育与教育学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二者之间的区别一直极为关注。他在关于教育学的相关论文中对这一问题多次提及。如他所言:“教育学至少在过去是时断时续的,而教育则是持续的。确切地说,有些民族根本没教育学。教育学只能在比较进步的历史阶段出现。”“教育学既不是教育,也不能取代教育的地位。教育学的角色不是代替实践,而是指导、启发和帮助实践,如果有必要的话,消除实践带来的分歧,纠正实践的不足之处。教育学家也不是去构建一种前所未有的、全新的教育体系;相反,他首先必须去认识和理解他那个时代的教育体系;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他才能有鉴别地运用它,并对它所存在缺陷加以判别”。由此观之,教育与教育学之间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教育是永恒的,教育学却是历史的。绝不是有了教育必然就产生教育学,教育学只能在比较进步的历史阶段出现;另一方面,教育是行动、是活动、是实践,教育学只是对教育的一种反思与构想,是一种关于教育的理论。二者分属不同的“场域”与“世界”。 首先,根据布尔迪厄关于“场域”的理论“场域”是《国家精英》一书的核心概念,也是布尔迪厄用于社会学研究的独特方法。“场域”代表着各种不同的空间,它展示的是由不同的资本和权力所决定的处于不同位置的行动者之间的客观关系。行动者是资本的载体,各种资本的相互作用自然决定了他们在场域中所处的特定位置。详细内容可以参见[法]布尔迪厄.《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教育与教育学分属不同的场域,一个偏向行动,一个取向理论,二者具有不同的场域逻辑。教育场域的实践逻辑要求相关研究必须有针对性、应用性与可操作性,强调实践第一;而教育学场域的学科逻辑则天然地倾向于一定程度的脱离实践,寻求普适性、学术性与形而上性,主张理论至上。事实上,正是这种场域逻辑的根本冲突才导致了我们今天所谓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脱节的问题。笔者以为,由于教育与教育学二者在存在形态上有着根本的分歧,分属不同的场域,遵循不同的逻辑。因此,现实中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是必然的,紧密结合才是偶然的。在某种意义上,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相脱离,正深刻地体现了教育与教育学联系中的区别。 其次,对于教育与教育学之间这种联系中的区别,我们可以再换一个角度进行论述。按照波普尔关于“三个世界”的划分理论波普尔的“三个世界”的理论把宇宙现象分为三个世界,其中世界1是物理世界,包括物理对象和状态;世界2是精神世界,包括心理素质、意识状态、主观经验等;世界3是客观知识世界,包括一切见诸于客观物质的精神产品,如语言、神学、文学艺术、科学以及技术装备等。他断言,世界1最先存在,世界2在新的层次上出现,世界3则出现在更高的层次上。他指出,这三个世界都是实在的,世界3与世界1、世界2一样,在对象和增长方面具有自主性,它只是在起源上是人造的,但它一旦产生后就开始了自己的生命。他认为,世界1和世界2相互作用,世界2和世界3也相互作用,世界3与世界1则通过世界2相互作用。除此之外,在这三个世界当中,波普尔尤为强调“世界3”对于社会进程的影响作用。他认为世界3具有自主客体的本体地位。参见[英]卡尔·波普尔.《客观知识》[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164.,教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是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大体上属于世界1;而教育学作为一门关于教育的学科则基本上属于世界3。二者可以通过世界2,即人的观念世界相互作用。在“三个世界”的划分理论中,无论世界1还是世界3都是一种客观存在。作为不同的客观存在方式,他们拥有各自相对独立的自主性。教育与教育学处于不同的世界,也就决定了二者拥有不同的自主性。教育学虽因教育而兴起,教育虽与教育学之间存在紧密的相互作用,但教育学一旦产生,便拥有了自己的生命,教育不是教育学的学术救世主,教育学也绝不是教育的理论附庸。教育学一旦作为一门学科而存在,作为一种“客观知识”而兴起,其发展方向就远非教育实践所能控制。与之相反,作为世界3的教育学更多地会对作为世界1的教育产生巨大的决定作用。世界3已发展到远非任何人,甚至所有人能掌握的地位,它对我们所起的作用,比起我们对它所起的创造作用,已经变得更加重要了。我们把理性、批判和自我批判的思想和行动的实践归功于与世界3的相互作用,把智力成长归功于它,并且把我们的任务、我们的工作的关系以及它们对我们自身的作用归功于它。 总之,教育与教育学之间,由于所处“场域”和“世界”的不同,区别是明显的,也是深刻的。一个国家教育实践的发达绝不能等同于教育学学术水平的发达。同样,某个时代精深的教育科学研究、先进的教育理念也绝不意味人类教育的真正解放。换言之,教育学的学术主张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人类教育实践的现状。某些时候,教育完全可能脱离开教育学的影响而存在,教育学同样可能会远离当时的教育实践而发展。历史上,人类经常会在黑暗的时代,会在教育实践极端落后的时候,产生出伟大的教育思想、经典的教育著作。现实中,我们同样可以很容易地识别出教育学学科理想与教育实践实然状态的巨大分歧。我们不能将教育等同于教育学,认为教育学缺乏理论性,不能称之为学科;也不能将教育学等同于教育,认为教育学已经提出了先进的、民主的理念,教育实践必然是先进的、民主的。编辑本段教育与教育学的联系 同教育与教育学的区别相比,它们之间真正的内在联系往往并不为人所知。但现实中这一问题又好像是众所周知。目前关于教育与教育学之间内在联系最通常的表述就是“教育是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往往仅此而已。毫无疑问,“教育是教育学的研究对象”这一论述基本上体现了二者之间的某种内在关联,即区别中的联系。但对于一门本来就是以研究对象来命名的学科而言,仅仅做出上述论断还远远不够,没能突出教育学的特殊性。因为其他学科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以教育为研究对象,而且在学术研究上可能比教育学做得更好。如前所述,教育与教育学虽然分别属于不同的场域,拥有不同的生命、不同的自主性、不同的运作逻辑;虽然教育可能因教育学以外其他学科的影响或社会系统中其他子系统如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影响而发展;虽然教育学也可能背离教育实践的需要,沿着学科的方向、内在的逻辑,围绕着学术的兴趣,热衷于“闲逸的好奇”,但教育学既然是教育之学,二者之间就不可能相脱离。“在任何时刻,理论都取决于它们所反思、甚至是反对的教育的状况;而且,只要它们能够产生有效的影响,就会对教育形成决定作用”。某种意义上,教育与教育学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粗略地概括为:所谓教育学就是对教育的某种反思,没有教育就没有教育学,教育学的产生是“教育需要研究它自己”正像“科学需要研究它自己”,从而导致了科学学的产生,“社会科学需要研究它自己”从而导致了“社会科学学”的产生一样,笔者以为,教育学的产生同样源于“教育需要研究它自己”的实践需要。的必然结果。教育不仅是教育学的研究对象,而且是教育学的生命之母。
首先,教育实践孕育了作为一门知识的教育学。教育学作为一门知识的历史要比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历史悠久得多。在人类早期阶段,由于教育学学科自主性的缺失,人类关于教育的知识尚不足以称之为“客观知识”,不足以形成具有独自生命的世界。这时人们关于教育的知识只能作为一种“主观知识”,直接源于教育实践经验,而不可能是学科内在知识逻辑的自然展开。广义上,自从地球上有了人类,教育就成为了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关于教育的知识也就随之产生。在西方,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以及普鲁塔赫(Plutarch)的《论儿童的教育》等可谓较早的“教育学”著作。过去人们习惯于将柏拉图的《理想国》当成一本政治学的著作,但今天看来,与其将它当成政治学的著作不如说它是一本经典的教育学著作更符合实际情况卢梭在《爱弥尔》一书中就认为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一本极好的教育学著作。今天,西方学者更是普遍认为,可以将柏拉图的《理想国》、卢梭的《爱弥儿》和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并称为“三部不朽的教育瑰宝”。。与西方国家的情况相比,我国古代的《周礼》、《论语》、《孟子》等书均较多地论及了教育制度与教学方法等问题。尤其是形成于战国晚期的《礼记·学记》,已被公认为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教育著作。 其次,教育实践规训了作为一门学科的教育学。长期以来,教育学以教育为研究对象,教育实践孕育了作为一门知识的教育学,早已为人们所熟知;但教育实践规训了作为一门学科的教育学却少有人关注,也少有人提及。在《学科·知识·权力》一书中,霍金斯(KeithW.Hoskin)曾以“教育与学科规训制度的缘起”为题,通过对书写、评分、考试以及研讨班、实验室、课室等的深入分析,深刻揭示了教育实践方式与学科规训制度之间的内在关系;并具体分析了“研讨班和人文学科”、“实验室和自然科学”以及“课室与社会科学”几个案例,从而实现了人们对于教育性质认识的“意想不到的逆转”。在对教育性质的认识做出“意想不到的逆转”之后,霍金斯从对“教育学属于次等学科”这种论断的批评切入,深刻指出“教育作为多学科网络”,“所有学科都是以教育为缘起”,“教育远非从属者,反而是统领者”。但比较遗憾的是,霍金斯也仅是指出了教育实践具有学科规训的作用,所有学科都是以教育为缘起,仍然没能“捅破最后一层窗户纸”。在他的相关论述中同样也忽视了教育与教育学之间的关系,即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同样是以教育为缘起,教育实践像规训其他学科一样规训了教育学。 历史上,正是由于教育与教育学之间的暧昧关系,教育往往被等同于教育学,教育学也往往被等同于教育,其结果,教育学能否作为一门学科一直存有争议。但在诸多争论中学者们强调的重心无疑都放在了“教育学”这个概念上,而对于“学科”本身的关注不够。很多研究只是在对教育学本身进行反思,在对“什么是学科”进行主观描述,在论及教育学为什么是学科或为什么不是学科时往往语焉不详。原因就在于,在教育学的相关研究中对于学科的内在机制、学科的历史、学科规训、学科制度化等等往往认识不足、研究不够。事实上,即便人们已经在理论上认识到“所有学科都是以教育为缘起”,但现实中教育实践对教育学的这种规训作用也会因教育是教育学的研究对象而经常受到人们有意无意的忽视。 就今天而言,在学科规训的视野里,一方面,教育实践规训了所有的学科,是学科形成的基础;另一方面,以教育为研究对象的教育学却困境重重,不被其他学科所承认。“学科规训从来都负载着教育上难解的谜团,也就是既要生产及传授最佳的知识,又需要建立一个权力结构,以期可能控制学习者及令该种知识有效地被内化。在学科规训制度的年代,我们不过是以现代的严苟方式,活出这古代的吊诡而已”[2](P79)。那么,如何走出这种吊诡,重新认识教育与教育学的关系呢?首先必须承认,各种教育实践方式虽然在客观上规训了所有的学科(当然也包括教育学自身),但教育实践的本意并不在于此,对学科的规训应该说只是教育实践的副产品。教育学以教育实践为研究对象,但其他学科绝非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学不是关于学科规训的科学,教育学的关注点在于教育实践中人的全面生长与发展、形成与塑造。其次,教育学之外的其他学科需要深刻地检讨“学科中心主义”,放弃不合时宜的“傲慢与偏见”,应从学科规训的角度重新认识教育以及教育学之于其学科发展客观存在的重要的或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编辑本段主要著作 教育家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 凯洛夫一生著述甚多,其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是他主编的《教育学》一书(有俄文1948年和1956年两个版本)。 凯洛夫《教育学》的理论体系是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开始形成的。关于《教育学》的思想渊源,作者曾在书中指出,包括以下三个部分:“(1)作为科
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学一般方法论基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以及马克思、恩格斯、斯大林关于文化和教育的学说;(2)经过批判地改造过了的教育学的历史遗产,学校及其他教育机关的工作与发展的历史经验,特别是苏联进步的教育学对于科学的贡献;(3)苏联学校及其他教育机关的现代工作经验以及家庭教育的经验。”①凯洛夫着重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认真的领会、研究和吸收工作。这三个方面是30年代联共中央为调整和整顿普通教育作出的各项决议的精神,以实施这些决议为主要内容的苏联教育经验和经加工整理的教育历史遗产特别是在资本主义上长时期形成的教育理论遗产。这三者是凯洛夫教育思想的主要来源和依据。正是这些重要的来源和依据,构成了凯洛夫《教育学》的基本体系和具体内容。这三个方面的地位是有所不同的:联共中央决议精神是凯洛夫《教育学》的核心部分;苏联教育经验则是用以验证中央决议的必要性和正确性的;至于教育历史遗产特别是西方传统的教育理论主要是作为充实和丰富〈教育学〉的具体内容而选用的。编辑本段期刊名称 主 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学杂志主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总编辑:孟捷 执行主编:姜佳兴 责编:廖续升、李佳佳、王坤 国家一级教育类学术刊物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中国基础教育类核心期刊 《教育学》期刊汇集教育学理论研究的重要成果,时刻关注教育理论研究的动态,力求为教育研究和实践的发展提供一个学术争鸣的平台。本刊优秀的编辑队伍以及强大的学术顾问团为保证刊物的学术质量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使刊物始终具有较高的学术品位,成为我国教育界的精品理论刊物。长期以来, 《教育学》不仅是教育工作者学习和工作不可或缺的工具性期刊,同时也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教育政策的重要参考材料。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加强教育工作者的交流学习,同时给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个展示教研成果的平台,为评定职称提供理论依据。 《教育学》由国家教育部主管,中国人民大学主办,国内刊号:CN11-4297/G4国际刊号:ISSN1001-2869邮发代号:80-334。地址: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大街甲59号文化大厦邮编:100872。 一、征稿对象:大、中、小学校教师及教育行政管理工作者。 二、栏目设置:创新教育、理论研究、教育管理、师资建设、教育研究、探索争鸣、素质教育、专题研究、高教论坛、基础教育、人物专访、学术前沿、精彩案例、教学方法、经验交流、教师随笔、德育教育、理论探讨、决策与管理、教师与教师教育、教育科研、德育研究、教学与课程、教育史研究、比较教育等栏目。 三、征稿要求: 1.来稿要求论点明确、数据可靠、逻辑严密、文字精炼,每篇论文必须包括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单位所在地及邮政编码、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一般为导师)简介(包括姓名、性别、职称、出生年月、所获学位、目前主要从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并请在文稿的首页地脚处注明论文属何项目、何基金(编号)资助,没有的不注明。 2.论文摘要尽量写成报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方面内容(100字左右),应具有独立性与自含性,关键词选择贴近文义的规范性单词或组合词(3~5个)。 3.文稿篇幅(含图表)一般不超过4500字,一个版面2200字内。文中量和单位的使用请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最新标准。外文字符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黑、白体,上下角标应区别明显。 4.文中的图、表应有自明性。图片不超过2幅,图像要清晰,层次要分明。 5.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采用顺序编码制,请按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所引文献必须是作者直接阅读参考过的、最主要的、公开出版的文献。编辑本段人教版(王道俊主编) 书籍《教育学》
书籍名称《教育学》 作 者王道俊郭文安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5-1 页 数489 字 数680000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ISBN9787107214752 定 价36.80元编辑本段人教版(南京师大编) 封面作者: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简介 《教育学》内容简介:教育学是高等师范院校教育系的专业基础课。为了解决这门课程的教材问题,我们在1980年曾编写过一本《教育学》。以后在试用过程中,广泛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见,1982年又对它着手进行修改。1984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育学》第一版就是在对前书作了较大修改后,经作者反复讨论的基础上完成的。1984年版在教材体系上作了一些变动,增添了《教育的本质》、《教师和学生》、《智育》等章,对原教材中大部分的内容都做了重写和改写(少数几章除外),主观上力求能反映我国的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果。文摘 德育过程的特殊矛盾 德育过程是思想品德教育活动在时间上的延续和空间上的延伸,是德育活动的发展变化。德育过程的本质为德育过程的特殊矛盾所规定
德育过程的本质是在活动和交往中,教育者借助一定教育手段,把一定的社会思想、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思想品德的过程;也就是说,德育过程主要是道德的社会继承过程,或道德的社会传递过程。它不是受教育者在实践中摸索、独立地去发现,创立新的思想体系、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而是通过教育活动,掌握社会业已形成的思想体系,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对社会主义学校说来,德育过程就是要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和共产主义道德规范,把正在成长的一代人纳入现成的道德关系中去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德育过程是在道德方面人的社会化过程。当然,这不排斥,受教育者日后可以发现,创立新的道德概念。 德育过程是把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思想品德的过程。因而这一过程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代表社会)所提出的道德要求(德育任务)同受教育者现有道德水平之间的矛盾。这也是决定德育过程本质的特殊矛盾。正是这一矛盾的特殊性质使德育过程同智育、体育、美育等教育过程区别开来。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是社会的代表,他向受教育者所提出的德育任务,正是社会所要求的,归根到底是由当时的社会关系所决定的。因此德育过程中的矛盾就其实质来说是一种社会矛盾,也是社会的道德要求同年轻一代现有道德水平之间矛盾的反映。达一矛盾贯穿于德育过程始终,只有某个具体德育任务的实现,即矛盾得到解决,才是这一具体德育过程的终结。当教育者又提出新的德育任务,与受教育者之间构成新的矛盾,便又开始新的德育过程。目录 第一章教育学的对象与方法 第一节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学习教育学的意义与方法 第四节教育学的研究及其方法 第二章教育的本质 第一节教育的构成要素 第二节教育诸要素之间的规律性联系 第三节教育过程中的诸种矛盾 第三章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第一节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 第二节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第三节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关系 第四节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第四章教育与入的身心发展的关系 第一节人的身心发展的概念 第二节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几种因素 第三节教育要适应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第五章教师与学生 第一节教育过程中的教师 第二节教育过程中的学生 第三节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第六章教育目的 第一节教育目的的意义 第二节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第三节构成教育目的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第四节关于我国教育目的的几个理论问题 第七章智育 第一节智育的意义 第二节智育的任务与内容 第三节智育过程 第四节智育的要求 第八章德育(一)
第一节德育的意义 第二节德育的任务与内容 第九章德育(二) 第三节德育过程 第四节德育原则 第十章德育(三) 第五节德育方法 第六节德育的组织形式 第七节班级的德育工作 第十一章体育 第一节体育的意义与任务 第二节体育的生理基础 第三节体育的内容 第四节体育过程 第五节体育的要求与形式 第十二章美育 第一节美育的意义与任务 第二节美育过程 第三节美育的要求 第四节美育的内容与方法 第十三章劳动技术教育 第一节劳动技术教育的概念与特点 第二节劳动技术教育的意义与任务 第三节劳动技术教育的内容与形式 第四节劳动技术教育的要求 第十四章教学工作(一) 第一节教学论概述 第二节教学过程 第三节教学原则 第十五章教学工作(二) 第四节教学内容 第十六章教学工作(三) 第五节教学方法 第六节现代教学技术 第十七章教学工作(四) 第七节教学组织形式 第八节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第十八章墚外教育工作 第一节课外教育工作的意义与任务 第二节课外教育工作的内容与要求 第三节课外教育工作的形式与方法 第四节课外教育工作的组织与领导 第十九章学校教育制度 第一节学校教育制度概述
第二节资本主义国家学制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向 第三节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历史发展 第四节建立社会主义学制所应遵循的原则 第二十章学校管理 第一节学校管理基本原则 第二节学校管理过程的特点与基本环节 第三节学校管理体制与管理人员 后记编辑本段东北师大(富维岳等编)图书信息 书名:教育学 作者:富维岳唱印余编 出版社: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1991年8月 开本:32 字数:340千 ISBN:7-5602-0573-9 包装:压膜内容简介 这本《教育学》是在东北师范大学公共教育学课长期教堂实践的基础上,遵照高等师范教育改革的基本精神,即切实为基础教育服务,培养合格的中等学校师资,适应本科教学需要而编写的。两名编者是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系的教师。本书于1999年有修订本问世。编辑本段国家重点学科名单 拥有教育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的高校: 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拥有教育学国家二级重点学科的高校(不含已拥有教育学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的高校): 教育学原理东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西南大学教育史浙江大学学前教育学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学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教育技术学华南师范大学编辑本段教育学(中小学适用)图书信息
书名:教育学 ISBN:9787111369288 丛书名:优路教育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培训指定教材 作者:全国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命题研究中心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2-29 版次:1-1 开本:16 定价:¥28.00 层次:高职高专内容简介 本书是根据多年对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的研究经验和对历年命题方向和规律的把握,严格按照最新考试大纲和考试教材的知识点要求编写而成的。 本书主要特点有: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领悟课文,重新展现。 高瞻远瞩,把握题源。 精益求精,优化试卷。 本书包含六套模拟自测卷和一套真题,能帮助考生迅速提高“考感”,轻松应对考试。图书目录 目录 前言 使用说明 关于2012年北京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认定考试的有关说明 上篇考点精编 绪论教育与教育学2 第一章教育的产生和发展9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14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18 第四章教育目的23 第五章教育制度与法规27 第六章教师与学生33 第七章课程39
第八章教学45 第九章德育53 第十章班主任与班级管理58 第十一章中小学教育科研63 课后练习答案68 下篇模拟自测试卷及真题 2012年北京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证认定考试《教育学》自测模拟卷(一)94 《教育学》自测模拟卷(一)参考答案97 2012年北京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证认定考试《教育学》自测模拟卷(二)100 《教育学》自测模拟卷(二)参考答案103 2012年北京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证认定考试《教育学》自测模拟卷(三)106 《教育学》自测模拟卷(三)参考答案109 2012年北京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证认定考试《教育学》自测模拟卷(四)112 《教育学》自测模拟卷(四)参考答案115 2012年北京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证认定考试《教育学》自测模拟卷(五)117 《教育学》自测模拟卷(五)参考答案120 2012年北京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证认定考试《教育学》自测模拟卷(六)123 《教育学》自测模拟卷(六)参考答案126 2011年北京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学》试卷129 2011年《教育学》试卷参考答案132 附录135 附录A考试大纲135 附录B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词条图册更多图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一、二级学科)二级学科·教育学参考资料1.教育学自考.深圳考试网[引用日期2012-11-2].2.华南师范大学自考教育学.深圳自考网[引用日期2012-11-25].3.美国教育学方向-柳橙网.柳橙网[引用日期2012-12-10].扩展阅读:1修改来自凯程2013教育学考研应试宝典第354页主编:徐影2华南师范大学自考教育学http://www.0755zikaowang.com/zikaoxuexiao/huananshifandaxuezikao/zhuanyejianjie/480.html开放分类:
教育学社会科学科学专业体育大学学科学科名学科教育教育社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一、二级学科)二级学科·教育学图书“教育学”在汉英词典中的解释(来源:百度词典):1.pedagogy;pedagogics;education我来完善“教育学”相关词条:理学农业科学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辅助教育数学幼儿教育心理学教育实习思维学美术教学法社会学特殊教育专业教学法教科书物理未来学文化心理学教育技术师范教育美学汉语言文学管理学体育学教学心理学教育科学经济学理科法学传播学伦理学心理学人文教育文科信息学学前心理学统计学社会科学教育心理学政治科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技术学教育传播学生物医学工程学军事理论计算机教育历史学语言学朝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个人与社会平方根余数风格学函数符号高中数学必修1百度百科中的词条正文与判断内容均由用户提供,不代表百度百科立场。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如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本词条对我有帮助添加到搜藏分享到:更多合作编辑者杨周易,柳橙网_留学,百科专员110,大树956,modusa2046,xuehu90,雨墨风清440,筱样年华,贵州遵义熊银,lunwenfabiao7,更多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需进一步完善,百科欢迎您也来参与编辑词条在开始编辑前,您还可以先学习如何编辑词条如想投诉,请到百度百科投诉中心;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百度百科吧。探头1200去兑换>>您尚无道具可使用成长任务加速升级,快速成长。我要去参加>>日常任务本月累计点亮0天。今日笑脸还没点亮哦。名符图实:参加任务,拿点亮任务日历获得财富值热词推送编辑热词可获得额外经验值词条动态进入我的百科
您目前的等级是2级您目前的经验值是152点您还需348点经验值即可升为3级词条统计浏览次数:约737069次编辑次数:51次历史版本最近更新:2012-12-15创建者:carlrobert1223更多贡献光荣榜突出贡献者:朝阳山人展开版本版本辛勤贡献者:baikerenjia展开版本版本中华王牌家教网版本伊润荷版本地球不围着我转版本查看更多贡献者最新动态破解走婚之谜:百科消息:百科android客户端升级1.1版下载文库客户端赢iPad2012百度视频末日收藏百科校园大使火热招募中速来2012吧围观真实末日数读2012年:两亿人都在百科干嘛推广链接留美教育学专业<中国教育..
留美教育学专业美国留学选"官方留学机构"-中国教育服务中心,美..cesc.com.cn2012最新留学教育学要求留学教育学要求,使馆前教育参赞解读:2019留学教育学要求.留学教..www.jjl.cn教育学和心理学教材华夏..教育学和心理学教材,神奇的心理学知识助人助己,并且是一份终身..www.psychcn.com/tel:400-886-1166买正版《教育学》来当当网..当当网,全场2折起,精品低价,满额免运费!图书百货2折起,13年品质..www.DangDang.com©2012Baidu使用百度前必读|百科协议|百度百科合作平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教师入编考试试题及答案.doc
- 教师用习题解答第4章.doc
- 教师融合教育试题及答案.doc
- 教师资格考试练习题.doc
- 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章节练习题及答案.doc
-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doc
- 教材第四章答案.doc
- 教育学原理课后练习及其答案.doc
- 教育学课后习题杨淑芹版《教育学教程》.pdf
- 教育心理学(李小融著)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已校对整理).doc
- 教育心理学习题及答案.doc
- 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答案与解析.doc
- 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肖自明主编.docx
- 教育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doc
- 第五版_李庆扬_课后习题答案.pdf
- 数值分析答案,李庆阳.doc
- 数值分析简明教程课后习题答案.doc
- 数值分析课后部分习题答案.pdf
相关文档
- 施工规范CECS140-2002给水排水工程埋地管芯缠丝预应力混凝土管和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施工规范CECS141-2002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施工规范CECS142-2002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铸铁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施工规范CECS143-2002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预制混凝土圆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施工规范CECS145-2002给水排水工程埋地矩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施工规范CECS190-2005给水排水工程埋地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cecs 140:2002 给水排水工程埋地管芯缠丝预应力混凝土管和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含条文说明)
- cecs 141:2002 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条文说明
- cecs 140:2002 给水排水工程埋地管芯缠丝预应力混凝土管和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条文说明
- cecs 142:2002 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铸铁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条文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