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6.00 KB
  • 2022-04-22 11:50:28 发布

教育心理学习题及答案.doc

  • 2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教育心理学习题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一、选择题1.以下几项哪一个不属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A.学生的学习兴趣B.学习动机C.教师的工作压力D.教师的社会地位2.1877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教育心理学》。A.赫尔巴特B.赫尔巴特C.桑代克D.卡普切列夫3.教育心理学的诞生是在()A.1903年B.1913年C.1924年D.1934年4.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A.华生B.桑代克C.布鲁纳D.加涅5.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A.陶行知B.蔡元培C.潘菽D.廖世承6.20世纪20年代,教育心理学主要受到的影响。()A.实验教育学B.教育社会学C.心理测量学D.程序教学7.有关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搭配恰当的一组是()A.桑代克——联结说B.格式塔——场论C.勒温——完形说D.奥苏伯尔——认知法现说二、简答题1.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第二章心理发展与教育一、选择题1.以下几项中不属于人格结构的是()A.气质B.性格C.自我调控系统D.图式2.皮亚杰是的心理学家。()A.匈牙利B.瑞士C.瑞典D.美国3.皮亚杰认为,儿童在已经获得客体永久性。()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前运算阶段4.对前运算阶段儿童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切以自我为中心B.尚未获得物体守恒的概念C.思维具有不可逆性D.已经可以很好地把自己和外部世界区分开来5.前苏联心理学家提出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A.乌申斯基B.赞科夫C.维果斯基D.柯尔伯格6.“最近发展区”是由提出来的。()A.赞科夫B.列昂捷夫C.鲁利亚D.维果斯基7.埃里克森是国学派的心理学家。()A.美国、行为主义B.法国、精神分析C.美国、精神分析D.德国、行为主义8.埃里克森把人格发展分为()A.四个阶段B.五个阶段C.六个阶段D.八个阶段9.从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看,青春期个体面对的最大冲突是()A.角色统一与角色混乱B.自主与羞怯C.勤奋感与自卑感D.友爱亲密与孤独10.运用“道德两难”故事研究出道德发展阶段论的心理学家是()A.德国的赫尔巴特B.美国的埃里克森C.美国的柯尔伯格D.德国的柯尔伯格11.根据柯尔伯格的理论,儿童道德发展的“好孩子取向”阶段属于哪一个道德发展水平?()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好孩子水平12.以下关于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种理论是根据美国社会的情况作出的划分;B.该理论中的每个阶段是人的一生道德发展的必经阶段,且具有不可逆性;C.柯尔伯格认为人的各个道德发展阶段持续的时间不一致;D.柯尔伯格的理论反映出人的道德发展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13.对于智力的性别差异,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男性的智力普遍比女性高B.男性较之女性在视觉和辨别方位能力方面比较强C.女性的抽象思维比男性更优秀一些D.男性的嗅觉普遍比女性灵敏14.教育应当根据人的气质差异因势利导,对此陈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胆汁质的人脾气暴躁,应当采取暗示性的教育,以防引起逆反心理B.抑郁质的人比较敏感,教育者要引导其积极思想,防止其自卑心理C.粘液质的人很固执,教育起不了什么作用,要顺其自然D.多血质的人,灵活多变,易于教育,但要防止他重蹈覆辙15.当人们对客观事物作出判断时,如果常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和干扰,这种人属于()A.场依存型B.场独立型C.沉思型D.辐合型16.把人的认知风格分为沉思型和冲动性的心理学家是()A.威特金B.斯金纳C.卡根D.弗洛伊德17.对于认知风格属于场依存型的学生,适合的教学方法是()A.为其提供无结构的材料,让他自己探索B.多鼓励学生自学C.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其总结出结构性的知识D.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些明确的指导和讲解18.下面有关个体心理的性别差异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婴儿一出生就存在心理上的性别差异B.在思维发展发面,男性的思维水平明显比女性的要高C.从婴儿期到青春前期,女孩的言语发展一直优于男孩D.女性的理解记忆和长时记忆优于男性19.以下几位心理学家哪一个属于认知心理学派()A.皮亚杰B.埃里克森C.弗洛伊德D.华生20.以下著名的心理学成果,哪一个不是维果斯基提出来的()A.认知地图B.内化学说C.最近发展区D.高级心理机能21-21 二、简答题1.概述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主要内容。2.什么是高级心理机能?它是如何产生的?3.什么是“最近发展区”?4.简评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论。5.简述柯尔伯克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的主要内容。第三章学习及其理论解释一、选择题1.以下心理现象中,属于学习的是()A.虫子飞进眼睛时,不停地眨眼B.鹦鹉学舌C.小明经常上课走神D.喝完咖啡后精神好多了2.加涅按照学习的结果把学习分为()A.信号学习、概念学习、规则的学习、连锁学习、辨别学习B.言语信息学习、智慧技能的学习、认知策略的学习、态度学习、运动技能的学习C.认知学习、情感学习、动作技能学习D.有意义学习、接受学习、机械学习、发现学习3.按照学习进行的方式,奥苏伯尔把学习的分为()A.有意义学习、接受学习B.有意义学习机械学习C.接受学习、发现学习D.发现学习、机械学习4.小老鼠通过尝试和错误进行的“迷宫”问题解决属于()A.独立的发现学习B.有指导的发现学习C.有意义学习D.接受学习5.以下几位哪一个是联结派的代表人物()A.斯金纳B.托尔曼C.皮亚杰D.布鲁纳6.首先打出行为主义心理学旗帜的是()A.巴甫洛夫B.斯金纳C.桑代克D.华生7.观察学习理论是由提出来的。()A.桑代克B.奥苏伯尔C.可勒D.班杜拉8.以下哪一条学习规律不是巴甫洛夫提出的?()A.习得律B.效果律C.消退律D.泛化律9.原本乘坐巴士会晕车的人,后来乘船、乘火车等也有类似的反应,这是()A.条件反射的消退B.条件反射的泛化C.条件反射的分化D.条件反射的习得10.当条件反射形成后,对引起条件反射泛化的类似刺激不予强化,使类似的不同的刺激被辨别出来,这是条件作用的()A.强化B.消退C.分化D.习得11.以下哪一个不是桑代克总结的学习原则()A.准备律B.习得律C.练习律D.效果律12.孩子哭闹要买玩具,母亲对其不予理睬,这是()A.正强化B.负强化C.惩罚D.消退13.下大雨的时候,小王被雨淋到,他迅速跑回家,发现自己并没有淋得很湿,以后,每当下雨小王都跑得很快。这是()A.条件反射B.逃避条件作用C.回避条件作用D.顿悟14.古时候对“戴罪立功”的犯人一般会“从轻发落”,这种“从轻发落”是()A.消退B.惩罚C.强化D.分化15.程序性教学实际上是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A.学习的操作性条件作用B.观察学习C.认知学习D.认知同化16.班杜拉总结的学习过程的四个环节是()A.注意——再现——模仿——练习B.注意——保持——再现——动机C.观察——模仿——练习——巩固D.观察——练习——保持——动机17.班杜拉认为个体在进行观察学习时,影响其注意的因素不包含()A.观察者自身特点B.榜样行为的特征C.榜样自身的外部特征D.个体与榜样的关系18.小陈会抽烟,周围的同学都觉得很神奇,于是小李也学会抽烟,但是回到家,小李在爸爸面前从来不抽烟。可见,小李学习中的动机过程属于()A.正强化B.负强化C.自我强化D.替代强化19.以下心理学家不属于认知心理学派的是()A.苛勒B.魏特海默C.布鲁纳D.斯特菲20.以下心理学家及其理论匹配不正确的一项是()A.奥苏伯尔——认知发现说B.苛勒——完形顿悟说C.托尔曼——认知目的说D.加涅——信息加工理论21.苛勒在研究黑猩猩的学习时采用的实验是()A.迷箱实验B.迷津实验C.叠箱实验D.“三座山”实验22.格式塔派提出的学习的公式是()A.S—RB.S—O—RC.S—O—O—RD.S—S’23.“认知地图”的概念是由提出来的?()A.皮亚杰B.考夫卡C.班杜拉D.托尔曼24.布鲁纳是学习观的代表人物。()A.结构主义B.建构主义C.行为主义D.要素主义25.布鲁纳认为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的最好方法是()A.建构法B.发现法C.顿悟法D.接受法26.加涅信息加工系统中的第二级是()A.感受器B.感觉登记C.短时记忆D.长时记忆27.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是个左右的信息组块()A.7B.14C.20D.528.要使信息从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必须经过()。A.编码B.检索C.复述D.提取29.加涅认为学习的最初阶段是()A.习得阶段B.领会阶段C.保持阶段D.动机阶段21-21 30.在学生学习的概括阶段,老师所应该做的是()A.指导学生对信息进行编码B.帮助学生练习在多种情境下运用信息,使信息得以迁移C.为学生提供线索和启发,帮助其回忆信息的内容D.对学生的学习提供评价31.建构主义的理论流派中,在皮亚杰的思想之上发展起来的是()A.社会建构主义B.激进建构主义C.信息加工建构主义D.社会文化建构主义32.社会建构主义的代表人物是()A.斯特菲B.冯.格拉塞斯菲尔德C.鲍尔斯菲尔德D.维果斯基33.建构主义学习观中,教师的角色是()A.学生的指导者B.学习的设计者C.学生的合作者D.教学的决策者34.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特点是()A.主观性B.客观性C.普遍适用性D.永恒性35.有关建构主义和认知主义的区别,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认知主义者把教师看成学生学习的设计者,而建构主义者把教师看成学生的帮助者;B.认知主义者强调知识的主观性,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客观恒久性C.对于知识的运用,认知主义者强调其应用的普遍性,建构主义强调其情景性D.对于学习,认知主义强调学生的个体经验,建构主义强调知识本身的权威二、辨析题1.负强化就是运用惩罚排除不良行为的过程。2.在有意义学习中,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起着关键作用。3.接受学习不可能是有意义学习。三、简答题1.简述桑代克的学习理论。2.简述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3.简述格式塔学派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四、分析论述题1.有人说:“现在是建构主义学习的时代了,结构主义学习理论落后了”,请评书这种观点。2.论述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第四章学习动机一、选择题1.某学生自幼就有出国留学的愿望,为此他特别认真地学习外语,他的这种学习动机属于()A.内部动机B.一般动机C.远景的间接性动机D.近景的知接性动机2.以下哪种学习动机属于内部动机()A.“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B.“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C.读书是一种乐趣D.“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3.以下对学习动机的作用,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学习动机的作用贯穿于学习活动的开始、进行和完成的全过程;B.学习动机只对学习活动的发起起作用C.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就是学习者遇到的问题情境D.学习动机越高学习的结果越好4.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是由学习理论家提出来的。()A.格式塔派B.联结派C.认知派D.建构派5.罗杰斯提出的学习动机理论是()A.需要层次论B.强化理论C.自我效能感理论D.自由学习理论6.需要层次论是心理学在动机领域的体现,其代表人物是。()A.人本主义马斯洛B.行为主义班杜拉C.认知主义苛勒D.人本主义韦纳7.罗杰斯的“有意义学习”与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的区别在于()A.前者强调的是新旧知识要有联系,后者强调学习者对知识的兴趣B.前者强调知识与个人经验、兴趣的关系,后者强调新旧知识存在联系C.前者强调新旧知识的联系,后者不关注这种联系D.前者强调个人兴趣,后者强调学习者主动学习8.以下几种学习动机,哪一种是罗杰斯认为对学习者的学习最有影响力的一个?()A.“我能行”B.“学好了就有奖励”C.“我喜欢”D.“我不得不学好”9.以下几种学习动机理论哪一个不属于认知理论的?()A.自由学习理论B.自我效能感C.成败归因理论D.自我价值理论10.把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分为“高成就动机”和“避免失败”的理论是()A.自我价值理论B.期望——价值理论C.成败归因理论D.自我效能感理论11.最早提出“归因理论”的是()A.韦特海默B.罗特C.韦纳D.海德12.韦纳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把成就行为的归因划分为稳定和不稳定的因素。()A.“控制点”B.“稳定性”C.运气D.任务难度13.韦纳认为,学习动机中“稳定的内部因素”是指()A.努力B.能力C.任务难度D.运气14.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如果学生把成功归因为自己的能力,学生会感到()A.惊喜和感激B.满意和自豪C.内疚和无助D.学习没有积极性15.自我效能感理论是由提出来的。()A.桑代克B.维果斯基C.班杜拉D.阿尔金森16.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应当以外部动机为主,内部动机为辅B.应当尽多地给成绩好的学生奖励,作为强化C.老师应根据学生学习动机的差别,鼓励学生的学习D.激励学生学习的最好方法就是开展竞赛17.利用竞争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会带来的负面影响是()A.不利于提高学生的上进心B.容易导致学生心理紧张和焦虑C.不利于课堂气氛的活跃D.不利于激发学生个人的努力21-21 18.有关学生动机的培养,说法正确的是()A.为学生选择的榜样越优秀越好B.给学生的建议不应太具体,越抽象越好C.可以帮助学生把对某一学科的兴趣迁移到另一学科上D.告诉学生失败都是由于外部因素导致的19.自我价值理论认为个人追求成功的内在动力是()A.自我价值感B.需要的满足C.自己的兴趣D.适当的归因20.需要层次论中的成长性需要是指()A.自我实现的需要B.归属与爱的需要C.生理的需要D.尊重的需要二、简答题1.简述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的主要内容。2.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及其对学习动机的解释。3.什么是期望——价值论?4.归因理论是如何解释人的归因对学习动机的影响的?5.简述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及其意义。6.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第五章知识的建构一、选择题1.把知识分为:具体的知识、方式方法的知识和普遍原理的知识。()A.加涅B.阿尔金森C.布鲁姆D.布鲁纳2.根据知识的不同反映深度,可以分为()A.感性知识、理性知识B.具体知识、抽象知识C.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D.方式方法知识、普遍原理知识3.以下那一个属于程序性知识?()A.关于袋鼠的定义B.某明星的个人档案C.名人的自传D.产品的使用说明书4.根据布鲁姆的分类,下面属于“普遍原理知识”的是()A.日期B.中学生守则C.牛顿第一定律D.家庭地址5.在知识的建构过程中,旧知识由于新知识的加入发生一定的调整和改组,这叫做()A.知识的顺应B.知识的改组C.知识的同化D.知识的变革6.知识的同化反映的是新旧知识的()A.对立性B.改造性C.累积性D.矛盾性7.同化和顺应的关系是()A.对立统一B.相互独立C.二者没有区别D.截然对立8.掌握知识的三个阶段是()A.应用——练习——巩固B.学习——分析——应用C.领会——巩固——应用D.习得——巩固——运用9.以下几项属于概念转变的是()A.对某种知识的举一反三B.原来认为“天圆地方”,经学习知道“地球是圆的”C.从知道“苹果是水果”到知道“苹果是富含维生素的水果”D.“鲸长得很像鱼”到“鲸是一种哺乳动物”10.“那个人长什么样我不记得了,但是在见面时我能认得出来”,这种能力属于()A.回忆B.再认C.想象D.联想11.程序性知识的运用是指()A.解决“是什么”的问题B.解决“怎么办”的问题C.解决“怎么样”的问题D.以上都对12.以下现象,不属于学习的迁移的是()A.由于经常打篮球,小陈的跳高能力很不错B.学会骑自行车后,学会骑摩托机车的速度特别快C.由于画画得很好,小张在美术社表现很出色D.由于从小喜欢剪草,小王长大成了一名出色的理发师13.卓别林每天从事拧螺丝的工作,时间久了后,他学习别的操作都很不麻利,这种现象是因的作用导致的?()A.横向迁移B.纵向迁移C.正迁移D.负迁移14.把正迁移分为横向迁移和竖向迁移的是()A.加涅B.麦克利兰C.布卢姆D.维纳15.以下有关迁移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迁移就是因为一种学习而是另一种学习更顺利B.必须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学习发生时,才能产生迁移C.先前的学习对后来的学习产生影响,称为逆向迁移D.个体所学的经验影响着相同情景的任务操作,这属于近迁移二、简答题1.分析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异同。2.简要介绍概念转变的过程。3.根据概念转变的特点,你对概念教学的策略有什么见解?4.简要介绍迁移的几种类型。第六章技能的形成一、选择题1.以下几项属于技能的是()A.婴儿喝母乳B.刷牙C.随意地眨眼睛D.化妆的指导书2.下面哪一个不是技能()A.走路B.骑自行车C.做梦D.订计划3.对于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的区别,表述不正确的是()A.操作技能的对象是具体的物质实体,心智技能的对象是观念性的;B.操作技能的执行过程是外显的,心智技能的执行是内潜性的C.操作技能的动作可以合并,心智技能的动作则不能合并D.操作技能的对动作不能合并,必须切实执行,心智技能的动作可以合并4.在心智活动的研究上,最早提倡心理模拟法的是()A.兰达B.赫钦斯C.加里培林D.库恩5.心智技能的培养,第一步是()A.原型操作B.原型定向C.原型内化D.原型反思21-21 6.最初的心智技能形成研究者将心智技能形成过程分为5个阶段,这个人是()A.冯忠良B.潘菽C.加里培林D.兰达7.在研究前人成果及结合实践基础上提出心智技能形成的三阶段说的是()A.潘菽B.加里培林C.瑟斯顿D.冯忠良8.按照操作的控制机制不同可以把操作技能分为()A.连续性操作技能和断续性操作技能B.闭合操作技能和开放型操作技能C.徒手操作技能和器械操作技能D.细微型操作技能和粗放型操作技能9.以下属于开放型操作技能的是()A.足球B.舞蹈C.体操D.气功10.下面属于断续性操作技能的是()A.游泳B.滑雪C.开车D.射箭11.下面哪一个是徒手型操作技能()A.芭蕾舞B.骑自行车C.击剑D.溜冰12.冯忠良把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A.定向——练习——巩固——确定B.调整——定向——确定——应用C.定向——模仿——整合——熟练D.模仿——调整——熟练——应用13.学习广播体操时,把连续动作分成小节拍跟着老师一步步做,这是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A.整合B.定向C.模仿D.熟练14.对操作技能训练的要求,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准确的示范与讲解B.尽可能多的练习C.充分而有效的反馈D.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15.对操作技能的熟练阶段的特点,表述不对的一项是()A.完善化B.自动化C.系统化D.概括化二、简答题1.简述心智技能的形成过程。2.操作技能的形成包含那几个阶段?第七章学习策略及其教学策略一、选择题1.以下哪种情况属于认知策略()A.学生看书的时候碰到不会的单词就查字典B.为了记住要点,看书时划出关键词C.学完功课时自己进行测验D.为了提高效率,选择在图书馆这样安静的地方学习2.以下哪一个是元认知策略的例子()A.学生考试后,能准确地预测自己的分数B.学生在学习中能举一反三C.学生能利用复述策略进行记忆D.学生在阅读时,遇到难点立即停下来思考或回到前面重新阅读3.以下哪一个不是资源管理策略()A.习惯在固定的一个地方上自习B.相信自己努力就可以学好C.碰到不懂的问题向老师请教D.常常思考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正确4.司机开车的时候手握方向盘,脚踩油门,眼睛看观后镜,这是注意的()A.转移B.集中C.分配D.稳定5.一般说来,注意的是一种技能。()A.转移B.集中C.分配D.稳定6.记忆圆周率“3.14159……”时采用口诀“山颠一寺一壶酒……”,这种加工策略是()A.位置记忆法B.首字联词法C.限定词法D.关键词法7.昨天,我们学习了一个英文单词interest,今天又学习其形容词形式interesting,由于有了昨天的基础,今天学习特别快。这属于()A.前摄促进B.倒摄促进C.前摄抑制D.倒摄抑制8.学习的“倒摄抑制”是指()A.先学的东西由于受到后学东西的干扰被遗忘了B.原来的观念太根深蒂固,影响了新知识的接收C.学习某件事有助于以后学习类似的东西D.后来的知识是原先学的知识更加巩固9.当朋友给我念一串电话号码时,我只记住最后几位数字,这种现象叫做()A.首位效应B.近位效应C.登门槛效应D.门面效应10.下面哪一种复述策略是“过度学习”()A.把大的知识块分成小单元学习B.刚刚听完的课,马上复习一遍C.每次从头到尾看完一遍书就盖上回忆一下D.考前临时抱佛脚11.看完文章时,以金字塔的形式把要点呈现出来,这种编码策略叫做()A.作关系图B.列提纲C.运用理论模式D.画地图12.以下的分类哪一个不属于元认知策略()A.计划策略B.复述策略C.监控策略D.调节策略13.看阅读题的时候,带着问题去看文章这种元认知策略是()A.调节策略B.注意策略C.计划策略D.监控策略14.关于任务难度与努力程度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任务越简单,越能激励自己努力B.任务越难,越能激励自己C.中等难度的任务比太难或太易的任务更容易激励自己D.任务难度与努力程度没有关系15.以下哪种不属于学业求助策略()A.经常与同学交流学习心得B.向成绩优秀的学生请教C.上网查资料D.把自己的成功经验传给学弟学妹二、简答题1.什么是元认知?元认知的作用有哪些?2.学生常常需要鼓励自己不断努力,对此你有什么好的建议?第八章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一、选择题1.下面哪一个不属于传统的智力理论?()A.斯滕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B.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21-21 C.瑟斯顿的群因素轮D.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2.用“1”代表语文,当完成语文推理时,用G+S1来表示这个过程的智力使用状况,这是哪一个智力理论的观点()A.群因素论B.流体、晶体智力理论C.智力三维结构模式D.二因素论3.智力三维结构模型中的三个维度是()A.流体、晶体、固体B.操作、内容、产物C.普遍、一般、特殊D.记忆、思维、评价4.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的理论是由提出来的?()A.瑟斯顿B.吉尔福特C.加德纳D.卡特尔5.下面哪一种是晶体智力()A.记性超强B.反应敏捷C.博学多才D.思维敏锐6.关于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发展趋势,说法正确的是()A.随着年龄增长,流体智力越来越高B.随着年龄增长,晶体智力越来越高C.年纪越轻,流体智力越低D.流体智力、晶体智力都与年龄无必然关系7.“老谋深算”指的是()A.晶体智力B.流体智力C.普遍智力D.特殊智力8.当今流行的IQ测验是影响的结果。()A.多元智力理论B.成功智力理论C.传统智力理论D.三元智力理论9.多元智力理论是由提出来的。()A.斯特伯格B.加涅C.吉尔福特D.加德纳10.多元智力理论中不包括的是以下哪种智力?()A.语言B.匹配C.人际关系D.音乐11.成功智力理论是由提出的?()A.斯皮尔伯格B.斯滕伯格C.加德纳D.麦克利兰12.下面哪一个是“问题解决”?()A回忆一个人的名字B.幻想自己是“灰姑娘”C.用一个词来造句D.荡秋千13.如果问题的解决只有一种固定的程序,看你能不能找到,这种解决问题的途径属于()A.爬山法B.类比法C.启发式D.算法式14.关于动机强度与问题解决效率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A.动机水平越高,问题解决效率也越好B.动机水平越高,问题解决效率越差C.动机水平适中,问题解决效率最好D.动机水平与问题解决效率无必然关系15.关于问题情境与问题解决关系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问题情境中所包含的事物太多或太少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B.问题情境中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知识结构是否接近对问题解决没有影响C.问题情境中事物的空间安排与问题解决没有关系D.“心理眩惑”有助于问题解决16.常常用电吹风来吹头发,却没想过用它烘干潮湿的衣服,这种情况属于()A.思维定势B.原型启发C.功能固着D.酝酿效应17.从蒲公英的轻轻飘飞受到启发发明出降落伞,这是()A.原型启发B.酝酿效应C.近因效应D.宽大效应18.以下属于酝酿效应的例子的是()A.看到鸟飞,发明了风筝B.想了好久的都想不出办法干脆不想了,结果过一会突然有了解答C.看到别人的办法不错也跟着用D.换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19.下面几种事物不属于创造性作品的是()A.《共产党宣言》B.《四书集注》C.《哈里波特》中文译文D.《金刚经》原文手抄稿20.创造性的基本结构中不包括()A.创造性人格B.创造性思维C.创造性意识D.创造性勇气21.在创造性的培养上有一种“头脑风暴法”,以下不属于这种方法的是()A.百家争鸣B.自由辩论C.抢答D.“胡说八道”22.把某一学科的方法、理论运用到另一学科,这种培养创造性的方法叫做()A.类比模拟法B.设问探究法C.移植法D.列举法二、简答题1.简单评价多元智力理论及其意义。2.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3.如何培养问题解决的能力?4.简单介绍什么是创造性?创造性的基本结构是什么?第九章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一、选择题1.社会规范学习一般要经历哪些过程?()A.遵从——抗拒——妥协B.遵从——认同——内化C.抗拒——认同——遵从D.认同——遵从——内化2.把道德认知分为“他律”和“自律”两个阶段的是()A.柯尔伯格B.皮亚杰C.维果斯基D.弗洛伊德3.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是从岁开始的,因为他认为这之前儿童没有道德。()A.1B.2C.3D.54.以下哪一个不属于儿童品德不良的客观原因()A.家教不严,家长自身作风不良B.教师对学生品德影响有所疏忽C.学生接触的社会环境太过复杂D.学生自身意志薄弱5.品德不良的纠正一般经历哪些阶段?()A.执拗——醒悟——改变B.醒悟——再犯——顿悟C.醒悟——转变——自新D.转变——自新——醒悟二、简答题1.简述社会规范学习的过程。2.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教育心理学习题答案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21-21 一、选择题1.D2.D3.A4.B5.D6.C7.A二、简答题1.简述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答:(一)教育心理学的起源: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随着19世纪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政治经济的发展,普及教育的改革相继在世界范围内展开。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提出“教育心理学化运动”、“教育要依靠心理学”。德国心理学家、教育家赫尔巴特进行了心理与教育相结合的尝试。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它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二)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阶段: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在这一阶段,教育心理学汲取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量方面的研究成果,大大扩充了自己的内容。30到40年代,有关儿童的个性和社会适应以及生理卫生问题也进入了教育心理学领域。50年代,程序教学和机器教学兴起,同时信息论的思想为许多心理学家所接受。在美国,学习理论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研究领域。20年代以后,行为主义在动物和人的学习的研究上,取得了重要的成果。杜威则以实用主义的“从做中这”为信条,对教学实践活动进行改革,对教育产生了相当深影响。在前苏联,维果斯基强调教育与教学在儿童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并提出了“文化发展论”和“内化论”。前苏联教育心学家重视结合教学与教育实际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学科心理学获得了大量的成果。在中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1908年由房东岳译、日本小原又一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一些学者进行了一定的科学研究,但研究问题的方法和观点,大都模仿西方,没有自己的理论体系。(三)成熟与完善阶段:60年代到现在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等人重视教育心理学理论与教育教学实际结合,强调为学校教育服务,发起了课程改革运动。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也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的发展,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围绕着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条件和效果,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80年代以后,多媒体计算机问世,使计算机辅助教学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则注重教育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相结合的研究,最有代表性的是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的研究,它推动了前苏联的学制与课程改革。以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为基础的学习理论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列昂节夫和加里培林等提出了学习活动理论。我国的教育心理学在60年代受十年动乱的冲击,研究曾一度中断。70年代末,我国教育心理学重新繁荣。教育心理学家们自编了多本教材,同时,许多专家、学者结合我国教育实际开展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其中有些研究的规模、水平已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至此,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理论体系已经基本形成,成为心理科学中一个较大的分支,研究成果无数,对实践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第二章心理发展与教育一、选择题1.D2.B3.A4.D5.C6.D7.C8.D9.A10.C11.B12.B(解析:这些阶段并不是每个人的道德展的必经阶段,有的人只停在某个阶段永远达不到最高阶段)13.B14.C15.B16.C17.D18.C19.A20.A二、简答题1.概述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主要内容。答:皮亚杰认为,在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中,认知结构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重构,从而表现出具有不同的质的不同阶段,据此,他把人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这一阶段的认知活动,主要是通过探索感知觉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从出生到2岁这一时期,儿童的认知能力也是逐渐发展的,一般从对事物的被动反应发展到主动的探究;其认识事物的顺序是从认识自己的身体到探究外界事物;而且儿童渐渐获得了客体永恒性,即当某一客体从儿童视野中消失时,儿童知道该客体并非不存在了。本阶段儿童还不能用语言和抽象符号为事物命名。2.前运算阶段(2—7岁)运算是指内部化的智力或操作。这一阶段儿童已经具有了符号功能,表象日益丰富,其认知活动已经不只局限于对当前直接感知的环境施以动作,开始能运用语言或较为抽象的符号来代表他们经历过的事物。前运算阶段的儿童的心理表象是直觉的物的图像,还不是内化的动作格式;他们还不能很好地把自己与外部世界区分开来,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即所谓的泛灵论;而且认为其他的所有人跟自己都有相同的感受,表现为不为他人着想,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他们的认知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还不能进行抽象的运算思维,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和刻板性等特点,儿童尚未获得物体守恒的概念,不知道物体事物不论其形态如何变化,其物质量是恒定不变的。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这一阶段儿童的认知结构已发生了重组和改善,思维具有一定的弹性,思维可以逆转,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等的守恒,能凭借具体事物或从具体事物中获得的表象进行逻辑思维和群集运算。但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儿童还不能进行抽象思维。4.形式运算阶段(11—16岁)这一阶段儿童的思维已超越了对具体的可感知的事物的依赖,儿童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并能发现命题之间的关系;能够根据逻辑推理、归纳或演绎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能理解符号的意义、隐喻和直喻,能做一定的概括,其思维发展水平已接近成人的水平。2.什么是高级心理机能?它是如何产生的?答:高级心理机能是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来的,他在他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中说明了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社会历史发生问题:维果斯基区分了人的两种心理机能:一种是作为动物进化结果的低级心理机能,这是个体早期以直接的方式与外界相互作用时表现出来的特征,如基本的知觉加工和自动化过程;另一种则是作为历史发展结果的高级心理机能,即以符号系统为中介的心理机能,如记忆的精细加工。正是高级心理机能,使得人类心理在本质上区别于动物。在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中,这两种机能是融合在一起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实质是以心理工具为中介,受到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制约。21-21 根据恩格斯关于劳动在人类适应自然和在生产过程中借助于工具改造自然的作用的思想,维果斯基详细地论述了他对高级心理机能的社会起源和中介结构的看法。工具的使用导致了人类新的适应方式,不再像动物一样是以身体的直接方式来适应自然。在人的工具生产中凝结着人类的间接经验,即社会文化知识经验,这就使人类的心理发展规律不再受生物进化规律所制约,而是受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制约。因而就产生于有别于地级心理机能的高级心理。从这个意义上说,维果斯基认为,人的思维与智力是在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是各种活动、社会性相互作用不断内化的结果。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在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或者说人的高级心理活动起源于社会的交互作用。3.什么是“最近发展区”?答:“最近发展区”是维果斯基在说明教学和发展的关系时提出来的,他认为“儿童的教学可定义为人为的发展”。所谓“最近发展区”的思想,就是认为教学必须要考虑儿童已达到的水平并要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为此,在确定儿童发展水平及其教学时,必须考虑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指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可以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或是借助于他人的启发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即儿童的现有水平与经过他人帮助可以达到的较高水平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从这个意义上,维果斯基认为教学“创造着”学生的发展。他主张教学应当走在儿童现有发展水平的前面,教学可以带动发展。根据“最近发展区”的思想,教学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它一方面可以决定着儿童发展的内容、水平、速度等,另一方面也创造着最近发展区。如果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上都不仅考虑到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而且能根据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给儿童提出更高的发展要求,这更有利于儿童的发展。4.简评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论。答:埃里克森把发展看作是一个经过一系列阶段的过程,根据每个阶段不同的危机和冲突,把人的心理发展分为8个阶段:(1)信任对怀疑(0-1.5岁)。这一阶段尤其是生命的头几个月,婴儿开始探索周围的世界是否可靠。本阶段的基本冲突是信任对怀疑。如果婴儿得到较好的抚养并与父母建立了良好的亲子关系,儿童将对周围世界产生信任感,否则将产生怀疑和不安。这一阶段相当于皮亚杰所说的感知运动阶段的早期,他们刚刚开始意识到他们与周围世界是独立的,并开始意识到物体的守恒性。(2)自主对羞怯(1.5-3岁)。这一阶段中的儿童开始表现出自我控制的需要与倾向,他们能凭自己的力量做越来越多的事情,渴望自主,也开始认识到自我照料(像吃饭、穿衣、大小便)的责任感。针对这些特点,成人应该给予儿童适当的关怀和保护,以帮助他们自信心的形成。如成年人未能对儿童试图掌握基本的动作技能和认知技能的尝试给予鼓励,则幼儿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本阶段体会到过多的怀疑和羞怯的个体,可能会导致其一生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3)主动感对内疚感(3—6、7岁)。这一阶段儿童的活动范围逐渐超出家庭的圈子,他们想象自己正在扮演成年人的角色,并因能从事成年人的角色和胜任这些活动而体验一种愉快的情绪。而由于儿童能力的局限,他们出于自我动机的活动常常会被成年人禁止,可能会降低从事活动的热情。因此,本阶段的危机就在于儿童既要保持对活动的热情,又要控制那些会造成危害或可能会被禁止的活动。(4)勤奋感对自卑感(6、7岁-12岁)。本阶段儿童开始进入学校学习,面临来自家庭、学校以及同伴的各种要求和挑战,产生勤奋感。而且随着社交范围的扩大,儿童在不同社交范围活动的经验,以及完成任务和从事集体活动的成功经验,助长了儿童的胜任感。其中的困难和挫折则导致了自卑感。显然,成年人鼓励儿童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的勤奋是必要的。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危机未解决好,往往是其以后学业颓废的重要原因,教师对学生行为的评价,对儿童的自我概念具有重要的影响。(5)角色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这一阶段大体相当于少年期和青春初期。此时个体开始体会到自我概念问题的困扰,也即开始考虑“我是谁”这一问题,体验着角色同一与角色混乱的冲突。前几个阶段形成的信任感、自主感、主动创造性和勤奋感都有助于个体更自信地面对各种选择,从而使个体成功地获得角色同一性。(6)友爱亲密对孤独(18-30岁)。这一时期相当于青年晚期。此时,个体如能在人际交往中建立正常的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关系,可形成一种亲密感。这种意义上的亲密感是指,个体愿与他人进行深层次的交往,并保持一种长期的友好关系,学会与他人分享而不计较回报。如果害怕被他人占有和不愿与人分享便会陷入孤独中。(7)繁殖对停滞(30-60岁)。本时期包括中年期和壮年期。这里指的是广义上的繁殖,不仅包括人的繁衍后代,而且包括人的生产能力和创造能力等基本能力或特征。本阶段个体面临抚养下一代的任务,并把下一代看作自己能力的延伸。发展顺利的个体表现为家庭美满,富有创造力。反之则陷入自我专注,只关心自己的需要与舒适,对他人及后代感情冷漠以至于颓废消极。(8)完美无憾对悲观绝望(60岁以后)。本阶段相当于老年期。这一阶段,个体的发展受前几阶段发展的影响极大。如果个体在前几个阶段发展顺利,则在这一时期巩固自己的自我感觉并完全接受自我,接受自己不可替代的作用,意味着个体获得了自我完满感;相反,没有获得完满感的个体将陷入绝望,并因而害怕死亡。埃里克森把发展看作是一个经过一系列阶段的过程,每一阶段的发展中,个体均面临一个发展危机,个体解决每一个危机的方式对个体的自我概念以及社会观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有人称他的理论为发展危机论。这种理论有许多值得肯定的方面,例如对人的心理的研究:既注重社会因素也注重文化因素;不是只在意识心理发展的某一方面,考察各方面的关系;不是只研究某一年龄段,而是涉及人的一生。但是,由于受弗洛伊德的影响,其理论有过分强调本能相对忽视人的意识、理智等高级心理过程在发展中的作用的倾向;其发展阶段的划分以及每一阶段中主要矛盾的确定是否合理,是否适合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的发展实际,都是引起争论的焦点,这些均需进一步的研究。5.简述柯尔伯克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的主要内容。答:根据对“道德两难”问题的回答,柯尔伯格把人的道德判断分为三个水平,每个水平又各包括两个阶段。于是,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品德发展理论:1.前习俗水平(0-9岁)这个水平的主要特征是,儿童的道德观念是纯外在的,儿童是为了免受惩罚或获得奖励而顺从权威人物规定的行为准则的。这一水平包括着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惩罚和服从取向  这阶段的儿童根据行为的后果来判断行为是好是坏及严重程度。他们服从权威或规则只是为了避免处罚。认为受赞扬的行为就是好的,受惩罚的行为就是坏的。他们没有真正的准则概念。  第二阶段:朴素的享乐主义或工具性取向  这阶段的儿童为了获得奖赏或满足个人需要而遵从准则,偶尔也包括满足他人需要的行动,他们认为如果行为者最终得益,那么为别人效劳就是对的。人际关系被看作是交易场中的低级相互对等的关系。儿童不再把规则看成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东西。他们能部分地根据行为者的意向来判断过错行为的严重程度。21-21 2.习俗水平(9-15岁)  这一水平的儿童为了得到赞赏和表扬或维护社会秩序而服从父母、同伴、社会集体所确立的准则,或称因循水平。他们都能顺从现有的社会秩序,而且有维持这种秩序的内在欲望;规则已被内化,自己感到是正确的。因此,行为价值是根据遵守那些维护社会秩序的规则所达到的程度。  第三阶段:好孩子取向  这一阶段的儿童尊重大多数人的意见和惯常的角色行为,避免非议以赢得赞赏,重视顺从和做好孩子。儿童心目中的道德行为就是取决于人的,有助于人的或为别人所赞赏的行为。他们希望保持人与人之间良好的、和谐的关系,已能根据行为的动机和感情来评价行为。  第四阶段: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  这个阶段的儿童注意的中心是维护社会秩序,认为每个人应当承担社会的义务和职责。判断某一行为的好坏,要看他是否符合维护社会秩序的准则。3.后习俗水平(15岁以后)  这一水平又称“原则水平”,它的特点是道德行为由共同承担的社会责任和普遍的道德准则支配,道德标准已被内化为他们自己内部的道德命令了。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  这一阶段的道德推理具有灵活性。他们认为法律是为了使人们能和睦相处,如果法律不符合人们的需要,可以通过共同协商和民主的程序加以改变,认为反映大多数人意愿或最大社会福利的行为就是道德行为。 第六阶段:良心或原则取向  他们认为应运用适合各种情况的道德准则和普遍的公正原则作为道德判断的根据。背离了一个人自选的道德标准或原则就会产生内疚或自我谴责感。柯尔伯格的这种研究是根据美国的社会情况作出的划分。它向我们勾划出了道德发展是一种连续变化过程。柯尔伯格认为,这些发展顺序是一定的,不可颠倒的,各个阶段的时间长短是不相等的。同时,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有些人可能只停留在前习俗水平或者习俗水平上,而永远达不到超习俗水平的阶段。该意义在于发现了人类道德发展的两大规律:由他律到自律和循序渐进,并且提出道德教育必须配合儿童心理的发展。理论不足之处在于强调的是道德认知,而不是道德行为,因而不能作为学校实施道德教育的根据。第三章学习及其理论解释一、选择题1.B(解析:注意学习的几个特点:由经验引起;发生了行为上的变化;变化是由反复的练习导致的;动物也存在学习)2.B3.C4.A5.A6.D7.D8.B9.B10.C11.B12.C(解析:孩子的行为是不好的,母亲的反应是为了抑制这种行为,所以属于惩罚;其余三项的结果都是鼓励某种行为的发生;其中消退与负强化实质一样,都是把原来的厌恶刺激解除,以鼓励主体的积极行为)13.B(解析:逃避条件作用与挥笔条件作用的关键区别在于:是否厌恶刺激已经发生,已经遭到其攻击,题中的小王已经被雨淋到,属于逃避条件作用。)14.A15.A16.B17.D18.C(解析:班杜拉把动机过程分为外部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首先小李的行为是内心判断肯定属于内部强化,替代强化是榜样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直接体验到的后果,以同样方式影响自己,而小李的爸爸与周围同学对抽烟的反应肯定不一样,因而,也不是替代强化。)19.D20.A21.C22.B23.D24.A25.B26.C27.A28.C29.D30.B31.B32.C33.C34.A35.C二、辨析题1.负强化就是运用惩罚排除不良行为的过程。答: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混淆了负强化和惩罚的概念。首先,要弄清惩罚的概念: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叫做“惩罚”。其次,看看负强化的定义:斯金纳认为,强化有两类,一类是当在环境中增加某种刺激,有机体反应概率增加,这种刺激就是正强化(积极强化)。比如,当学生表现不错,受到学校或教师的表扬和鼓励,这里的“表扬”和“鼓励”就是一种积极强化。另一类是当某种刺激在有机体环境中消失或减少时,反应概率增加,这种刺激便是消极强化,也称负强化。比如,当学生表现不好,受到学校或教师的处罚,一旦处罚解除,这时对学生也会产生一种刺激,这种刺激就是消极强化。可见,惩罚与负强化不同。负强化是通过厌恶刺激的排除,来增加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而惩罚是通过厌恶刺激的呈现来降低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比如,某人因为犯罪被判处终身监禁,这里的“判刑”就是一种惩罚,目的是抑制或阻止此人不好的行为表现。假如,经过改造,犯人的不好行为得到了抑制或消除,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那么法律可能会对他进行减刑,或者“解除处罚”。这里的“解除处罚”就是对犯人受到惩罚之后的行为表现表示肯定或赞扬。这就是一种强化——负强化。因此,题中说法不正确,应该说:负强化是通过消除惩罚鼓励积极行为的过程。2.在有意义学习中,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起着关键作用。答:这种说法是正确的,要进行有意义学习,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应当有相应的旧观念。首先,我们看什么是有意义学习:有意义学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和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否则,就只是机械学习。一种学习是机械的,还是有意义的,主要取决于学习材料的性质和学习是如何进行的,也就是说,有意义学习的产生即受客观条件(学习材料的性质)的影响,也受主观条件(学习者自身因素)的影响。从客观条件看,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能够与学生认知结构中有关知识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性联系。也就是说,一来,材料必须具有逻辑意义,是学生可以从心理上理解;二来,材料应该是在学生学习能力范围之内的,符合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学生可以通过理解去获得知识所具有的意义。一般来说,学生所学的材料(主要为教科书)都是对人类认识成果的一种概括的、精炼的反映,同时在编撰时考虑到了不同学生的心理年龄特征,因此,也都是具有逻辑意义的。从主观条件看,主要包括三点:首先,学习者要有意义学习的心向或倾向性,也就是说,面对有逻辑意义的材料学习者必须想着要进行有意义学习,简单地说,学生必须想要通过理解、通过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去获得这些知识,而不是只想死记硬背。这一点对于教师来说实际是非常重要的,引导学生理解而不只是让学生记忆,不论对掌握当前的知识,还是对学生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其次,学生认知结构中要有和新知识有关的、相应的适当观念,这是理解新知识、使新、旧知识产生相互作用或同化作用的重要基础。对于一个具有逻辑意义的新知识,如果学生认知结构中没有相应的旧知识或适当观念,要想掌握这种新知识实际也是不可能的;21-21 第三、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的进发生相互作用,加强对新知识的理解,这种相互作用越是充分,越有利于掌握新知识,使新知识获得实际的意义,也就是使其具有个人的心理意义,把外在的知识变成学生自己的知识。可见,要做到有意义学习归根结底关键因素有两个,一是学生认知结构中有相应的旧观念;二是学生要发挥主动性去使新旧知识产生联系。3.接受学习不可能是有意义学习。答: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接受学习可以是有意义学习。(1)所谓有意义学习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和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否则,就只是机械学习。实质性联系指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是非字面的,是建立在具有逻辑关系基础上的联系,是一种内在的联系;非人为的联系指这种联系不是任意的、或人为强加的,是新知识和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建立的某种合理的或逻辑基础上的联系。一种学习是机械的,还是有意义的,主要取决于学习材料的性质和学习是如何进行的,也就是说,有意义学习的产生即受客观条件(学习材料的性质)的影响,也受主观条件(学习者自身因素)的影响。从客观条件看,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能够与学生认知结构中有关知识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性联系。从主观条件看,主要包括三点,首先,学习者要有意义学习的心向或倾向性;其次,学生认知结构中要有和新知识有关的、相应的适当观念,这是理解新知识、使新、旧知识产生相互作用或同化作用的重要基础;第三、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有关的旧知识的进发生相互作用。也就是说,当学生把教学内容与自己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时,有意义学习便发生了。(2)接受学习是教师通过直接呈现或传授知识及其意义,学生通过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获得新知识。与布鲁纳所倡导的发现学习的观点相反,奥苏伯尔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表现为接受学习,是通过教师的传授来接受事物意义的过程,它也是一种有意义的接受,完全可以是有意义的学习。因此,接受学习只是从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主动程度,教师的作用来界定的,而有意义学习是从新旧知识是否有联系方面来界定的,二者并不冲突,接受学习完全可以是有意义的学习。三、简答题1.简述桑代克的学习理论。答:桑代克是联结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学习理论被称为“联结—试误说”。桑代克最初研究学习问题是从各种动物实验开始,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饿猫打开迷箱的实验。箱子内的饿猫因碰巧的正确反应的逐渐巩固,最终形成了稳定的刺激—反应联结,学会打开迷箱。因此,桑代克认为,学习即联结,学习即试误。桑代克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刺激—反应联结;他认为,人和动物遵循同样的学习律;学习的过程是盲目的尝试与错误的渐进过程;学习遵循三条重要的学习原则:  (1)准备律: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学习者有准备而又给以活动就感到满意,有准备而不活动则感到烦恼,学习者无准备而强制以活动也感到烦恼。  (2)练习律:指一个学会了的反应的重复将增加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结。也就是S-R联结受到练习和使用的越多,就变得越来越强,反之,变得越弱。在他后来的著作中,他修改了这一规律,因为,他发现没有奖励的练习是无效的,联结只有通过有奖励的练习才能增强。  (3)效果律:桑代克的效果律表明,如果一个动作跟随着情境中一个满意的变化,在类似的情境中这个动作重复的可能性将增加,但是,如果跟随的是一个不满意的变化,这个行为重复的可能性将减少。可见一个人当前行为的后果对决定他未来的行为起着关键的作用。(这个观点是他超越巴甫洛夫的地方)。据此,桑代克得出:奖励是影响学习的主要因素。奖励就是感到愉快的或可能进行强化的物品、刺激或后果,在桑代克后来的著作中,他取消效果律中消极的或令人烦恼的部分。因为他发现惩罚并不一定削弱联结,其效果并非与奖励相对。桑代克的学习理论指导了大量的教育实践。效果律指导人们用一些具体奖励如小红花、口头表扬等对所有学生进行大量的重复,练习和操练。他对教师的总的劝告是“集中并练习那些应结合的联结,并且奖励所想要的联结。”桑代克举了数学中的一个刺激—反应的联结。不停地重复乘法表,并且老是提供奖励,形成了刺激(7×7=?)和反应(49)的联结。这就桑代克的联结—试误说。2.简述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答:按照条件作用理论,学习是在个体行为表现的基础上,经由奖励或惩罚等外在控制而产生的,即学习是通过直接经验获得的。而班杜拉认为,这种观点对动物来说也许成立,但对人而言则未必成立。因为人的许多知识、技能、社会规范等的学习都来自间接经验。人们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以及行为的后果而间接地产生学习,班杜拉称这种学习为观察学习。1.班杜拉的观察学理论是基于下面的实验提出的:在早期的一项研究中,班杜拉及其合作者首先让儿童观察成人榜样对一个充气娃娃拳打脚踢,然后儿童带到一个放有充气娃娃的实验室,让其自由活动,并观察他们的行为表现。结果发现,儿童在实验室里对充气娃娃也会拳打脚踢。这说明,成人榜样对儿童行为有明显影响,儿童可以通过观察成人榜样的行为而习得新行为。在后来的一项实验中,他们对早期的实验作了进一步的延伸,把儿童分为三组,首先让儿童看到电影中的成年男子的攻击性行为。在影片结束后,第一组儿童看到成人被表扬,第二组看到成人被批评,第三组既不表扬也不批评。然后,再把儿童带到实验室,里面有成人攻击过的对象。结果发吸纳,榜样受奖组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最多,受罚组最少,控制组句中。这说明,榜样攻击性行为所导致的后果是儿童是否自发模仿这种行为的决定因素。但这是不是表示受奖组儿童就习得了攻击性行为,受罚组的儿童就没有呢?为此实验人员又以糖果为奖励,让儿童尽量回忆刚才成人是怎么做的,并表现出来。结果发现,三组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几乎一致。这说明,榜样行为所导致的后果,只影响到儿童攻击性行为的表现,而对攻击性行为的学习几乎没有影响。只不过,儿童看到榜样受罚把习得的行为隐藏起来,不敢表现出来。2.据此,班杜拉总结出学习的基本过程和条件班杜拉认为,人类大多数的行为都是通过观察习得的,这个学习过程受注意、保持、动作再现和动机四个子过程的影响。(1)注意过程:调节者观察者对示范活动的探索与知觉注意过程是观察学习的首要阶段,决定着大量的榜样中选择什么作为观察对象,影响注意的因素有:①榜样行为的特性;②榜样的特征;③观察者的特点。(2)保持过程:使得学习者把瞬间的经验转变为符号概念,形成内部表征,这一过程有赖于表象系统、语言系统,有时还有动作演练。(3)动作再现过程:以内部表征为指导,作出反应观察学习的第三个过程是把符号性的表征转化为适当的行为。一个人即使充分意识到了榜样行为,并记忆在头脑中,没有适当的动作能力,个体仍不能再现这种行为。所以是否具备榜样行为所需的自己能也是一个条件。(4)动机过程:决定所习得的行为中哪一种将被表现出来。21-21 班杜拉把习得与行为表现相区分,认为行为表现是由动机变量控制的。动机过程包括外部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如果按照榜样行为行动会导致有价值的结果,而不会导致无奖励或惩罚的后果,人们倾向于展现这一行为。这是一种外部强化。其次,观察到榜样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直接体验到的后果,是以同样的方式影响观察者的行为表现的,即学习者的行为表现是受替代强化影响的。自我强化是指人们能够自发地预测自己行为的结果,并依靠信息反馈进行自我评价和调节。这就是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该理论在实际德育工作中有很多启发意义,例如:教师应该注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资源和借鉴的榜样,引导学生学习和保持榜样行为,并为学生创造再现榜样行为的机会,对良好的行为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对错误的行为则给予批评和教育,适时强化。3.简述格式塔学派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答:认知学习理论包括格式塔心理学的早期研究和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格式塔心理学是产生于德国的一种心理学流派,被誉为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先驱,格式塔心理学又称完形心理学,诞生于1912年,苛勒、考夫卡、魏特海墨是其重要的代表人物。完形—顿悟说是由德国的格式塔心理学派提出的一种学习的理论。苛勒在德国对黑猩猩学习和解决问题进行研究后提出的。(1)苛勒的实验在苛勒的实验中,著名的有“叠箱实验”、“接竹竿实验”。在接竹竿实验中,苛勒将黑猩猩关在一个笼子里面,笼子里有两根能够接起来的竹竿,在笼子外面放有香蕉。黑猩猩要想得到香蕉,就必须把这两根竹竿接起来。黑猩猩被关在笼子里面之后,它先用手去够香蕉,用一根竹竿够香蕉,经过这样的尝试之后,黑猩猩不能得到香蕉,这时黑猩猩就会停下来,看看外面的香蕉(目标物),把两根竹竿在手里摆弄,偶然地使两根竹竿接了起来,它就会很快地用接起来的竹竿去得到食物。黑猩猩很高兴自己的“发明”,不断重复着这一获得香蕉的方式。(2)完形-顿悟说的主要观点①学习是通过顿悟实现的苛勒认为,学习是一个顿悟的过程,是个体利用自身的智慧与理解力对情景与自身关系的顿悟,而不是尝试错误的过程。所谓顿悟就是动物突然觉察到问题解决的办法,是动物领会到自己的动作该怎样进行,领会到自己的动作和情景、特别是和目的物之间的关系。动物只有在清楚地认识到整个问题情境中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时,顿悟才可能发生。顿悟的过程也是一个知觉的重新组织过程,从模糊的、无组织状态到有意义、有结构、有组织的状态,这就是知觉的重组,也是顿悟产生的基础。②学习的实质在于构造完形德文“gestalt”的音译为格式塔,这个单词在德文中具有“形”“式”“完整”等意思,一般把它翻译为“完形”。所以格式塔心理学也称完形心理学,在关于学习的看法上,强调学习在于构造一种完形,认为人心对环境提供着一种组织或完形作用,而这种完形和组织作用就是学习。当环境发生变化、遇到困难或问题时,有机体头脑中已经形成的“形”就出现了“缺口”、“缺陷”,就会有一种渡过这种缺口、弥补缺陷从而完结图形的趋向,即组织或构造新的完形,这种活动就是学习。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动物生活环境是不断变化的,这种缺口、缺陷也会不断出现,动物就会不断地发生组织再组织、构造再构造的活动,即不断地进行学习。苛勒认为,学习过程中问题的解决,都是由于对情境中事物关系的理解而构成一种完形来实现的。③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不是直接的,而需以意识为中介对于刺激与反应或环境与行为之间的关系,格式塔与连接注意或行为主义的理解都是不同的。格式塔认为他们的关系是间接的,是以意识为中介的,用公式表示的话是三项式,即:S-O-R;而后者的理解是直接的,不存在意识的中介作用,其公式是一个二项式,即:S-R。这是二者的根本分歧所在。作为现代认知心理学先驱的格式塔心理学是在批判构造主义、行为主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他们看到了这些学派的还原主义、机械主义的不足,从而把研究的对象确定为知觉、思维等心理现象上,主张研究意识,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为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心理学的来源。格式塔学派关于学习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桑代克和行为主义的观点提出来的,在某种程度上纠正了他们的简单化、机械化的错误,并选用灵长类动物作为主要实验研究对象,这更接近于人类的学习,但它们企图用顿悟说完全解说人类的学习,也是不妥当的。同样,他们否认尝试错误的学习形式,过分夸大顿悟学习的作用与意义,也不符合学习的实际。四、分析论述题1.有人说:“现在是建构主义学习的时代了,结构主义学习理论落后了”,请评书这种观点。答:我们处在一个信息量极为丰富的时代,各种新兴的思想层出不穷,建构主义的兴起是教育心理学和学习理论领域正在发生的一场革命,作为一种新兴事务,它身上有很多的优秀的,创新的地方,但是由于它正处于发展的过程中,尚未达到完善的境地;而结构主义学习作为长期以来为我们肯定的学习模式,有其独特的长处,尽管时代发展了,对于传统我们还是不能一概否认,应合理的取长补短。要做到这些,首先,我们先了解结构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各自的特色:(一)结构主义学习理论结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布鲁纳,他是当代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他反对以强化为主的程序教学,认为那只能使学生呆读死记,不会在另一种情境中运用这些知识。他倡导发现学习,强调学科结构在学生认知结构形成中的重要作用,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出发,对学生的学习、动机以及教学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1.学习观(1)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布鲁纳反对行为主义学习观,主张认知学习观。他认为,学习的本质不是被动地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使学生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所谓认知结构就是对知悉进行的一个编码系统)。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获取知识,不论是认识一种样式、掌握一个概念、解决一个问题,还是发明一个科学理论,对学生来说都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通过把新获得信息和已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进而积极地构成他的知识体系。认知结构在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给经验中的规律性以意义和组织,并形成一种模式。(2)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布鲁纳认为,“学习一门学科,看来包括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这三个过程是:①新知识的获得;②知识的转化;③知识的评价。学习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学习活动首先是新知识的获得过程,学生在学习任何一门学科时,总是由一系列情节组成的,每一个情节(或一个事件)总是涉及到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由此可见,学生并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主动的信息加工者。21-21 布鲁纳认为,学习任何一门学科的最终目的是构建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因此,教师应明确所要构建的学生的认知结构包含的要素,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通过获得、转化、评价去掌握新知识,从而使学科的知识结构转变为学生的认知结构使书本的知识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2.结构教学观布鲁纳不仅研究学习问题,也研究教学问题。他认为学习理论是描述性,告诉我们实际情况怎么样;而教学理论是规定性的,它阐明获得知识和技能最佳途径方面的规则。在关于学习的观点中,布鲁纳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调认知结构的重要性。在教学的观点中,他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因此,布鲁纳很重视学科结构的教学,把学科的基本结构放在设计课程和编写教材的中心地位,成为教学的中心。可见,布鲁纳把教师的作用定位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设计者。3.发现学习法基于上面的这些学习方面的见解,布鲁纳认为“发现是教育儿童的主要手段”,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的最好方法是发现法。发现就是“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学生获得的知识尽管都是人类已经知晓的事物,但如果这些知识是依靠学生自己的力量引发出来的,那么对学生来说仍然是一种“发现”。为此,教学不应当使学生处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而应让“学生自己把事物整理就绪,使自己成为发现者。”学生是发现学习的主动者,教师的作用在于:(1)鼓励学生有发现的自信心;(2)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3)帮助学生寻找新问题与已知知识的联系;(4)训练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5)协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6)启发学生进行对比。(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上面阐述了结构主义的学习观,相应的建构主义在以上几个方面也有自己的见解:1.知识观对知识的意义,认知心理学强调知识是对客观世界的描述,具有客观性,而建构主义强调的是人类知识的主观性,他们认为,人类知识只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并不是对客观现实的准确表征,它不是最终的答案,而是会随着人类认识的进步而不断地被新的解释和假设所推翻、所取代的。人类知识有着高度的不确定性、相对性。学生的书本知识就是一种对现实世界较为可靠的假设,而不是最可靠的解释。对知识的应用,认知心理学强调的是应用的普遍性,而建构主义则强调应用的情境性,人面临现实问题时,不可能仅靠提取已有的知识就能解决好问题,而是需要针对具体情境中的具体问题对已有的知识进行改组、重组甚至创造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尽管不免过于激进,但它向传统的教学和理论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值得我们深思。按照这种观点,科学知识包含真理性,但不是绝对正确的答案,它只是对现实一种更可能正确的解释。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些知识在被个体接受前,对个体而言毫无权威可言,不能用科学家、教师、课本来压服学生。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只能靠他自己的建构来完成。所以学习知识不能满足于教条式的掌握,而是需要不断深化,把握它在具体情境中的复杂变化。2.学习观认知主义更多地把教师看成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设计者,而建构主义则把教师看成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合作者。建构主义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到学生的简单的转移或传递,而是在师生共同的活动中,教师通过提供帮助和支持,使学生主动地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这种建构是任何人所不能代替的。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意义不是简单地由外部信息决定的,而是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建构获得的。因此,学习不可能像行为主义所描述的是一个简单的S-R的过程,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信息积累、信息加工的过程。每一个学习者,都是在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的基础上对新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对信息意义的理解。而且原有的知识经验由于和新的信息的相互作用其本身也会产生调整和改变。所以,每个人过去形成的经验系统是不同的,对不同的信息就会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即就是对于相同的信息每个人也会形成各自不同的意义建构。这样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同样一堂课,班级中的同学收获是不一样的。3.教学观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在过去的学习中他们已经获得了丰富的知识经验,这些知识经验有些是科学的、准确的,有些则可能是日常的、感性的,但不管怎么说,这些都是学生掌握新的知识经验、建构新的意义的必要基础,学生正是在这些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反复地、双向地相互作用过程中建构起新的意义,从而充实和改造了自己的知识经验。教学不能无视学生已经具有的这些知识经验,而是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这些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是简单地由教师把他所知道的信息告诉学生,不是一种简单的信息呈现,而要重视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要重视学生对各种现象的理解,要倾听学生的意见,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处理和转换,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应用。(三)比较二者的异同从上面对结构主义和建构主义教学思想分别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出二者并不是完全相互排斥的,他们的思想有相同的地方:都主张学生的主动学习。结构主义虽然强调的是学生学习已有的人类普遍知识,但并不是主张灌输、被动接受,而是主张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去吸收书本上的知识。结构主义者认为尽管学生学习的内容都是人类已经知晓的事物,但如果这些知识是依靠学生自己的力量引发出来的,那么对学生来说仍然是一种“发现”。然而,导致二者不同的是:建构主义教育夸大,发扬了这种学生的主动性,把对这种主动性的要求扩大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不仅要求在学习方法上强调学生的主动习行,而且在知识的价值、应用、教师的定位、教学的过程等方面都以学生为中心。在知识的价值上,建构主义强调其应用的情境性,认为真理不是永恒的,而是因人、因情境而变的,强调的是人类知识的主观性;在教师的定位上,把教师看成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合作者;建构主义强调每个人过去形成的经验系统是不同的,对不同的信息就会有自己不同的理解,即就是对于相同的信息每个人也会形成各自不同的意义建构,对此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不能无视学生已经具有的这些知识经验,而是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教学不学生从这些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可见,结构主义与建构主义的分歧在于一个强度学生主动性的“度”和“面”,即:要把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到什么程度,要把这种主动性渗透在学习过程的那些方面;而不是在于是否强调学生的主动。(四)对二者的评价根据上面的阐述和比较,我们可以概括出结构主义和建构主义各自最大优点和缺陷:首先,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的先前经验,反对绝对的“真理”21-21 ,强调每一个学习者,都是在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的基础上对新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对信息意义的理解,而且原有的知识经验由于和新的信息的相互作用其本身也会产生调整和改变。这样就评判了传统的书本知识至上,“标准答案”等情况的弊端。并且,建构主义对教师角色的定位很有助于发展学生自我探索能力。然而,由于单纯地强调学生的自主,夸大学生原有经验的重要性,鼓励学生探索学习,这就必然面对一个问题:学生都从自己的立场出发建构自己的知识,寻找自己的真理,那么人类社会的优秀文化、真理就无法得到普遍的认同和肯定,并且这种模式教学下,学生很难掌握完整的、系统的知识,难保学习的片面或走了许多弯路。结构主义则刚好弥补了建构主义的这些问题,以学生主动发现学习为教学法则,教师在教学中充当学习的设计者和指导者,为学生提供完整、丰富的材料,这样就确保学生学到系统的知识,不用中走前人的老路去寻找已有的真理;然而,同样地,反过来,结构主义在注重学生先前经验、发挥学生主动、提倡学生主导方面做得较差,虽然提倡学生主动学习,但学习的内容是外界既定的“真理”,常常给学生套下固定的解释和领会,不允许有个性化的想法,设定标准答案等等,这些都是结构教学带来的弊端。综上所述,对于结构主义和建构主义“孰好孰坏”,我们不能一概而论,他们各自都有各自的弊端,而且在很多方面二者应当相互补充,相互磨合。在新兴思想风起云涌的今天,我们不能盲目的求新而把传统的东西一概否定,要认真分析各自的优缺点,合理地把握运用各种理论中有益于我们的教育教学发展的观念。2.论述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答:加涅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著名教育心理学家之一。在论述学习的类型和结果时认为,学习是一个有始有终的过程,这些过程可以分为若干阶段,每个阶段需要不同的信息加工,据此提出了著名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该理论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个是对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的分析,其次是针对这个模式提出的学习和教学阶段的设计:(一)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加涅提出的学习模式是依据电子计算机工作的原理,并结合人对信息加工的特点提出来的,信息加工的学习模式由三大系统构成的,即信息的三级加工系统、执行控制系统和期望系统,它主要用来说明人的学习的结构和过程。对于理解人类的学习,理解教学和教学过程都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依据这一基本的学习过程和模式,对于如何安排教学以及进行教学设计都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以下是加涅对这三大系统的分别的论述:(1)信息的三级加工(信息流)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接受来自环境的各种刺激,这些刺激首先到达我们的各种感觉器官(或感受器),从而推动感受器并把它转化为神经信息,这种信息就可能进入感觉登记。这一阶段由于是对信息非常短暂的记忆贮存,也是对信息最初和最简单的加工,往往被称为感觉记忆或瞬时记忆,在这个阶段,信息的加工只需百分之几秒。被我们注意或知觉选择的信息就可能经过这种加工或贮存进入下一个加工环节,而没有被登记的信息就可能消失。被知觉登记的信息很快就会进入短时记忆,这种信息主要是视觉的或听觉的。短时记忆的信息可以持续二三十秒钟,由于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一般只能贮存七个左右的信息组块,新信息的进入就会挤走原有的信息,因此,要想使某种信息得到保持就需要采用复述策略,复述就成为促进信息保持并能顺利地进入长时记忆的重要前提条件,关于复述策略我们将在后面学习策略中进一步论述。短时记忆是信息的第二级加工,也是信息加工的一个重要环节。经过复述的信息就能够进入第三级加工,即长时记忆。长时记忆被认为是一个永久性的信息贮存库,其信息的容量也是非常巨大的。信息进入长时记忆后,信息发生了关键性的转变,即信息经过了编码的过程。所谓编码就是对信息以各种方式进行组织,而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收集在一起,信息正是通过编码形式储存在我们的长时记忆中的,就好比一个经过分门别类、精心设计的图书馆一样。经过三级加工信息被储存在我们的长时记忆中,但这并不是我们的目的,储存信息的目的是为了应用,运用这些信息去解决各种问题。当使用信息时,我们就会到长时记忆中去搜寻,这一过程称之为提取。而提取的关键是检索,就是先要找到信息储存的线索,就象到图书馆查资料一样,找到了线索才能够提取信息。被提取的信息可以直接通向反应发生器,从而产生反应。(2)期望事项和执行控制(控制结构)执行控制和期望事项,是信息加工过程另外两个重要的系统,它主要说明人对信息的加工毕竟是和电子计算机不一样的,人除了对接收的信息进行各种内部加工以外,期望和对加工过程的控制都会影响到信息加工的过程和结果。期望事项是指人对信息加工所想要达到的目标,主要指动机系统,正因为学生对学习有某种期望,他才能够对信息进行深入加工,才能够进行学习,来自于教师的各种反馈才具有强化作用,而反馈又进一步肯定和增强了学生的期望。执行控制系统主要是指在信息加工过程中决定哪些信息从感觉记忆进入短时记忆,如何通过复述使信息进入长时记忆,如何对信息进行编码,采用何种信息提取的策略等等,相当于加涅所说的认知策略。期望和控制的作用体现在整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当中,所以加涅没有把他们与其它结构联系起来,而且它们之间的确切关系也还不清楚。(二)学习阶段与教学设计从以上的描述可以看到,加涅认为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学习是学生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在各加工阶段发生的事情,称为学习的事件,主要表现为学生的内部过程。与此相应,教学过程要依据学生的内部加工过程,又要对学习过程发生影响。因此,教学阶段应该与学习阶段相吻合。在每一教学过程发生的事情称为教学的事件,是学习的外部条件,教学就是由教师安排和控制这些外部条件构成的。教学的艺术就在于使学习阶段与教学事件相匹配。那么学习事件和教学事件如何一一对应呢?为了进行分析,加涅把学习过程分为以下八个阶段,并且分析了各个阶段相匹配的教学设计:(1)动机阶段有效的学习必须要有学习动机,这是整个学习的开始阶段,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考虑的是激发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诱因动机,即学生力图达到某种目的的动机。这种动机是借助学生内心的期望产生的。在一阶段的教学时间则是:在学生自己没有产生学习动机时,帮助学生确立学习动机,形成学习期望。理想的期望需要学生自己领会形成,教师为了帮助学生能做的只是告诉学生学习要达到的目标。(2)领会阶段有了学习动机的学生,首先必须接受刺激,即必须注意与学习有关的刺激,而无视其他刺激。当学生把所注意的刺激特征从其他刺激中分化出来时,这些刺激特征就被进行知觉编码,贮存在短时记忆中。这个过程就是选择行知觉。这一阶段,教学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有效地进行选择行知觉,也就是注意到该注意的学习内容。教师可以采用各种手段,如改变讲话的声调、运用手势动作等。(3)习得阶段21-21 当学生注意或知觉外部情境之后,学生就可获得知识。而习得阶段涉及的是对新获得的刺激进行直接编码后贮存在短时记忆里,然后把他们再进一步编码加工后转入到长时记忆中。所谓的编码过程,就是把知觉到的信息转化为一种最容易贮存的形式的过程。在习得阶段,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给学生提供各种编码程序,鼓励学生选择最佳的编码方式。(4)保持阶段学生习得的信息经过复述、强化后,以语义编码的形式进入长时记忆的贮存阶段。对长时记忆,人类至今了解不多,但有几点是清楚的:第一,长时记忆里的信息,其强度并不随时间的进程而减弱,如老人的回忆;第二,有些信息长期不用会消退;第三,记忆贮存可能会受干扰的影响,如新旧相似信息的混淆。在教学上,教师主要是避免相似的刺激同时出现,减少干扰的可能性。(5)回忆阶段学生习得的信息要通过作业表现出来,信息的提取是其中必须的一环。教师可以利用各种方式是学生得到提取线索,但最重要的是指导学生,使他们为自己提供线索,从而成为独立的学习者。所以在教学设计上最重要的是强化信息的保持,使学生掌握为自己提供线索的策略。(6)概括阶段学生提取信息的过程并不始终是在与最初学习信息时相同的情境中进行。同时,教师也总是希望学生能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各种类似的情境中去,以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因此,学习过程必然有一个概括的阶段,也就是学习迁移的问题。为了促进学习的迁移,教师必须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进行学习,并提供在不同情境中运用提取过程的机会;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掌握和概括其中的原理。(7)作业阶段只有通过作业才能反应学生是否已习得了所学的内容。作业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反馈;同时,通过作业学生看到自己学习的结果,可以获得一种满足。当然,作业主要是给教师看,仅凭一次作业难对学生作出判断,需要几次作业才行。(8)反馈阶段反馈是学习的最后阶段,其实质是一种强化,强化在学习过程中之所以起作用,是因为学生在动机阶段形成的期望在反馈阶段得到了肯定。反馈阶段显然是受外部事件影响的,而且,信息反馈也并不定要使用“对”、“错”、“正确”或“不正确”这类词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许多微妙的方式反馈信息,如点头、微笑等。此外,需提醒注意的是,反馈并不总是需要外部提供的,它也可以从学生内部获得。例如,学生可以根据已学过的概念和规则,知道自己答案是正确的。这就是加涅的学习的信息加工理论,加涅把学习看成是一个精确的信息加工的模式,学习与教学相互独立又相互对应,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管理者,也是学生学习效果的评定者。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是由上述的八个阶段的系列所组成的。其中,在每一个学习阶段,学习者的头脑内部都进行着信息加工活动,使信息从一种形态转变为另一种形态,直到学习者用作业的方式作出反应为止。教学过程必须根据学习的基本原理来进行。有效的教学要求教师根据学习的内部条件,创设或安排适当的外部条件,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以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这种学习理论对学习和教学过程做出很透彻的分析和指导,对现代教学工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然而,加涅的理论存在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只是单纯强调原有知识经验在新信息的编码表征中的作用,忽略了新经验对原有知识经验的影响。第四章学习动机一、选择题1.C2.C(解析:内部动机是指纯粹出于对学习本身的兴趣而进行的学习)3.A4.B5.D6.A7.B8.C(解析:罗杰斯的自由学习理论最关注学生自身的兴趣和经验)9.A10.B11.D12.B13.B14.B15.C16.C17.B18.C19.A20.A二、简答题1.简述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答: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是由联结主义学习理论家提出来的,他们不仅用强化来解释学习的发生,而且用它来解释动机的产生。联结主义心理学家用S-R的公式来解释人的行为,认为动机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一种对行为的冲动力量,并特别重视用强化来说明动机的引起与作用。在他们看来,人的某种学习行为倾向完全取决于先前的这种学习行为与刺激因强化而建立起来的稳固联系,强化可以使人在学习过程中增加某种反应重复可能性的力量。与此相应,联结学习理论的中心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而不断的强化则可以使这种联结得到加强和巩固。按照这种观点,任何学习行为都是为了某种报偿。因此,在学习活动中,采取各种外部手段如奖赏、评分、竞赛等,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起相应的学习行为。但是实际情况中,学校里的强化,既可以是外部的,也可以是内部的。前者是由教师施于学生身上的;后者是学生自我强化,如从学习结果中得到满足感和自信心,从而增强了学习动机。强化理论从主要倾向上是联结派的学习理论,这种理论过分强调引起学生行为的外部力量(外部强化),忽视甚至否定了人的学习行为的自觉性与主动性(自我强化),因而这一学习理论有较大的局限性。2.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及其对学习动机的解释。答:需要层次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在动机领域中的体现,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是这一理论的提出者和代表人物。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在人的需要层次中,最基本的是生理的需要;之后是安全的需要(如生活安定、不焦虑);这之后是归属和爱的需要,即个体要求与他人建立感情;再后来是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和受他人尊重。这些低一级的需要满足后,人就进入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作为最高级的需要,有两层含义:即完整和丰满的人性的实现以及个人潜能或特性的实现。人们进行学习,就是为了自我实现,因此,可以说自我实现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动机。马斯洛认为,各种需要不仅有高低层次之分,也有先后顺序,低层满足了,才会产生高层需要。他又把这五种需要分为基本需要和成长的需要。其中前四种属于基本需要,它们的产生是因为身心的缺失,因此也缺失性需要,一旦满足其强度就会降低。最后一种自我实现属于成长的需要,其特点在于永不满足。需要层次论说明,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可能是由于某种缺失性需要没有充分满足而且引起的。如家境贫寒温饱不能满足;父母离异归属于爱的需要不能满足;教师过于严厉,尊重的需要不能满足。这些因素会成为学生学习和自我实现的主要障碍。所以,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也应该关心学生的生活和情感,以排除影响学习的一切干扰因素。3.什么是期望——价值论?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是当代研究动机的权威心理学家。麦克利兰注重研究人的高层次需要与社会性的动机,强调采用系统的、客观的、有效的方法进行研究。麦克利兰提出了人的多种需要,他认为个体在工作情境中有三种重要的动机或需要:21-21 (1)成就需要:争取成功希望做得最好的需要。(2)权力需要:影响或控制他人且不受他人控制的需要。(3)亲和需要:建立友好亲密的人际关系的需要。心理学家阿尔金森把麦克利兰的这种理论运用在学习动机方面,也称成就动机论,认为在学习动机上成就动机对人的影响最大,个人的学习动机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是力求成功的意向,其二是避免失败的意向。如果一个人对获得成功的需要大于避免失败的需要,他就敢于冒险,在这一过程中,一定量的失败,反而会提高他们去解决问题的愿望;而另一方面,如果太容易成功,反而会减低学生的动机。这种人属于高成就动机者。相反,如果一个学生对失败的担心大于获得成就的动机,那么,他就有可能因失败而灰心,因成功而得到鼓励。这种学生在选择任务时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者非常难的任务,因为前者容易成功,而后者即使失败了也可以有借口挽回面子。成就动机的水平与完成学业任务的质量关系密切。高成就动机者,内在动机强,即使失败也能坚持,且把原因归为自己努力不够。避免失败的学生相反,不够自信,如果成功他们认为是运气,如果失败,他们认为自己能力不足。这种动机理论把人的情感和认识统一起来,可以说是对传统的一种突破,但是发展不是很完善。4.归因理论是如何解释人的归因对学习动机的影响的?答:归因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活动及其结果的原因所作出的解释和评价。在学习和工作当中,人人都会体验到成功与失败,同时人们还会去寻找成功与失败的原因,这就是对行为的归因。人们会把成败归结为不同的原因,并产生相应的心理变化,从而影响今后的行为。最早提出归因理论的是海德,他曾指出人们会把行为归结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内部原因是存在于行为者本身的因素,如努力、能力、兴趣、态度、性格等等;外部原因是指行为者周围环境中的因素,如任务的难度、外部的奖赏与惩罚、运气等等。后来,罗特根据“控制点”把人划分为“内控型”和“外控型”。内控型的人认为自己可以控制周围的环境,不论成功还是失败,都是由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等内部因素造成的;外控型的人感到自己无法控制周围的环境,不论成败都归因于他人的压力以及运气等外部因素。韦纳接受了前人研究提出的观点,认为可以根据“控制点”这一维度把对成就行为的归因划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他还提出要增设一个“稳定性”的维度,把行为的原因分成稳定的原因和不稳定的原因。根据“控制点”和“稳定性”两个维度,把成就行为归因于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四个有代表性的原因。在这四个代表性原因中,能力是稳定的内部因素,努力是不稳定的内部因素,任务难度是稳定的外部因素,运气是不稳定的外部因素。人们往往把自己的成功与失败归结为上述四个原因中的一个或几个,归结为不同的原因会带来相应的心理变化,表现为对下一次成就结果的期待与情感的变化,进而影响以后的成就行为。学生最终将成败归因为什么因素,受以下几种变量影响:1.他人操作的有关信息,即个体根据别人的行为结果的有关信息来解释自己的行为结果的原因。如班上大部分人得高分,则易产生外部归因(老师判卷松);少数人得高分则产生内部归因(能力、刻苦)。2.先前的观念,即个体以往的经验或行为结果的历史。如果去努力后来成功了,则归因为稳定因素;经过努力还是失败,则归因为不稳定因素,如运气不佳。3.自我知觉,即个体对自己能力的看法。自认为有能力者,易将成功归因为能力,将失败归因为老师的不公、偏见。韦纳的归因理论认为,一个人解释自己行为结果的原因会反过来激发他的动机,影响他的行为、期望和情感反应。例如:把成功归结为内部原因,会使学生感到满意和自豪;归结为外部原因,会使学生产生惊奇和感激的心情。把失败归于内部原因,会使学生产生内疚和无助感;归于外部原因,会产生气愤和敌意。把成功归因于稳定因素,会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归因于不稳定因素,学习的积极性可能提高也可能降低。把失败归因于稳定因素,会降低学习的积极性;归因于不稳定因素,则可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5.简述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及其意义。答: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这一概念是班杜拉最早提出的。班杜拉在他的动机理论中指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但他对强化的看法与传统的行为主义对强化的看法不同。他认为,在学习中没有强化也能获得有关的信息,形成新的行为。而强化能激发和维持行为的动机以控制和调节人的行为。因此,他认为行为的出现不是由于随后的强化,而是由于人认识了行为与强化之间的依赖关系后对下一步强化的期望,他的“期望”概念也不同于传统的“期望”概念。传统的期望概念指的只是结果的期望,而他认为除了结果期望外,还有一种效能期望。结果期望指的是人对自己某种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如果人预测到某一特定行为将会导致特定的结果,那么这一行为就可能被激活和被选择。例如,儿童感到上课注意听讲就会获得他所希望取得的好成绩,他就有可能认真听课。效能期望指的则是人对自己能否进行某种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即人对自己行为能力的推测。它意味着人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地进行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当人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会去进行那一活动。例如,学生不仅知道注意听课可以带来理想的成绩,而且还感到自己有能力听懂教师所讲的内容时,才会认真听课。人们在获得了相应的知识、技能后,自我效能感就成为了行为的决定因素。班杜拉等人的研究还指出,自我效能感具有下述功能:①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及对该活动的坚持性;②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③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④影响活动时的情绪。自我效能感理论克服了传统心理学重行轻欲、重知轻情的倾向,日益把人的需要、认知、情感结合起来研究人的动机,具有极大的科学价值。但仍然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统一的理论框架。6.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答:(一)学习动机的培养1.设置具体目标及达到的方法不能只给学生一些如努力学习等抽象的建议,而且要给学生提供明确而具体的目标以及达到目标的方法。要让学生知道学习对他们来说是有意义的,确保他们能够知道他们将从学习中学到什么(具体目标),教学生学会如何达到该目标,并针对学生的目标提出具体的建议。2.设置榜样由于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不同,即向该榜样学习既不是高不可攀,可望而不可及;又不是轻而易举.起不到榜样的作用。3.培养对学习的兴趣21-21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其特点是在从事学习活动或探求知识的过程中伴随有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这是一种指向学习活动本身的内部动机。布鲁纳所重视的学习动机,就是指对学习的直接兴趣。4.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有经验的教师常常在学生缺乏学习动力时,将该生对其他活动的积极性迁移到学习活动中。例如,前苏联的莫洛佐娃在一个六年级班上,利用男生们想做海员又缺乏学习动力的情况,组织有关的主题活动。在海军活动的游戏中,要求孩子们学习各种有关的知识(历史、地理、航海、摄影、制模以及音乐等等),大大地促进了学习需要和认识兴趣。这是培养后进生学习动机的重要经验。5.注意学生的归因倾向根据归因理论,将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努力、能力),将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任务难度,运气)的学生认为,他们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将失败归因于缺乏努力和方法不当,不会对学生的坚持性产生消极的影响,正相反,失败会带来一些有益的学习经验,在一些任务中的失败能够促使学生设立更合理的目标,尝试新的策略,发展自己对挫折的承受力。而将成功归因于外部因素,将失败归因于内部因素(能力)的学生往往认为他们没有成功的能力,他们无力避免失败,也不去追求成功,对学生的坚持性会产生消极的影响,同时会产生失落感、无力感,这就是学习无助感。归因倾向是后天形成的,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加以培养。教师可以采取如下的帮助措施:①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为他们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②改变他们的归因倾向,让他们将失败归因于缺乏努力,而不是缺乏能力,使他们明白,只要付出努力便会成功的道理。③教学生学会何时完成他们的计划,并对学生的每一个学习行为给予及时的反馈。第五章知识的建构一、选择题1.C2.A3.D4.C5.A6.C7.A8.C9.B(解析:概念变化不等于概念转变,概念转变必须是新概念与旧概念之间存在冲突的。)10.B11.B12.C(迁移是一种学习到另一种学习的转变,而画画和美术社指的是同一件事,不算迁移。)13.D14.A15.B二、简答题1.分析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异同。答: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是根据表述形式不同对知识进行的分类,二者的差异如下:(1)陈述性知识关心“是什么”的问题,它是对事件的一种描述,例如,昨天下雨了;程序性知识主要关心的是“怎么样”、“如何去做”,例如:如何驾驶一辆汽车。(2)陈述性知识是一种静态的知识,他只是对事件的一种描述性;程序性知识是一种动态的知识,例如如何驾驶一辆汽车就包含着许多的过程。(3)陈述性知识比较容易获得,但是也很容易遗忘,称序性知识比较复杂,获得的过程比较难,但是一旦获得,巩固性比较好,不容易遗忘。尽管程序性知识与陈述性知识之间存在着许多的不同之处,但它们之间还是存在着相似的地方。例如,虽然两者在人们长时记忆中的表征特征方面完全不同,但它们都对贮存在人脑中的知识和经验作了同样的表征。并且,这种知识在有限的工作记忆的容量中能够被灵活地使用。例如,在陈述性知识当中,当以命题的形式保留了客观世界在意义上的联系后,有可能使人在工作记忆中以当时想到的为数有限的命题(观念)为线索,不时地从自己的长时记忆网络中提取出与此相关的命题或观念,因此人们由此及彼的联想当归之于这种观念网络化的形成。同样,对于程序性知识而言,它通过自身的目的流来流畅地控制人一连串举动,以减轻人的工作记忆的负担。2.简要介绍概念转变的过程。答:简单说,概念转变,就是个体原有的某种知识经验由于受到与此不一致的新经验的影响而发生的重大改变。新获得的信息与原有信念、假定或理解之间必须是存在冲突的。概念转变过程是认知冲突的引发及其解决的过程,学习者首先要意识到新经验与原有观念之间的不一致,从而产生一种“冲突感”,在此基础上,学习者要对新、旧经验及其有关的事实、观念进行分析和判断,思考各自的合理性、正确性,直至对新、旧知识经验做出某种调整,以解决它们之间的冲突。(1)引发认知冲突认知冲突指人的原有图式与新感受到的事件或客体之间的对立性矛盾。面对认知冲突,学习者需要对新信息或原有图式做调整,以解决冲突,这正是认知改造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认知冲突可以做如下分类:①直接经验中的认知冲突与间接经验中的认知冲突:前者是指行为预期与实际结果之间的冲突,后者指个体在社会文化互动(如阅读、听报告、讨论等)中遇到与自己原有观念不同的观点,从而感到的冲突。②现实概念的冲突与潜在概念的冲突:前者指学习者头脑中现实存在着的概念与新经验的冲突;但有时头脑中的概念并不是以现实表征存在的,而是以非言语表征的方式微弱地、含糊地存在着的,甚至在教学前根本就不存在,只是以学习者的整个经验结构为背景会推出这样的理解,这种概念(观念)与新经验之间的冲突就是潜在概念的冲突。③针锋相对的认知冲突与可兼容的认知冲突:有时,冲突的两个概念之间是针锋相对的,但有时它们却可以同时成立,只有视角的不同,而没有根本性对立。引发认知冲突在概念转变过程中具有关键意义,因为只有体验到认知冲突,个体才能感受到原有概念的不足,认识到替换或调整原有概念的必要性。但是,只是引发了认知冲突还不足以使概念发生改变,这取决于学习者解决认知冲突的具体方式和途径。(2)认知冲突的解决与概念转变解决认知冲突有多种可能的途径和方式。主要有这几种:①径直地或经过认真分析之后拒绝新概念;②通过三种可能的方式纳入新概念:a.机械记忆;b.概念更换:以新概念代替旧概念,并与其它概念相协调;c.概念获取:与包括原有概念在内的有关概念一起被重新编辑,这意味着学习者可以在原有知识背景下理解新概念,新旧概念并不完全对立。为了促进错误概念的转变,教师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这可以是通过实验、演示等让学生看到与原有理解相反的事实(反例),或者直接提出与学生原有理解相对立的新观念,从而引发认知冲突。3.根据概念转变的特点,你对概念教学的策略有什么见解?答:概念转变,就是个体原有的某种知识经验由于受到与此不一致的新经验的影响而发生的重大改变。这里的“概念”是指某种观念,指个体关于某一对象的观点、看法,比如,“地球在绕着太阳转”就是一个概念(观念)。概念的变化有两种可能:一种可称为“丰富”,即新知识的纳入充实了现有知识,通过积累的方式使这些知识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新知识与原有知识之间基本是一致的、相容的。另一种情况可以称为“修订”,这是指新获得的信息与原有信念、假定或理解之间存在冲突,因而要对彼此对立的理解作出调整。概念转变针对的是后一种情况,即个体在面临与原有经验不一致的信息时,对原有理解、解释作出的调整、改造,而不是针对细枝末节的变化,所以有人又称之为“原理转变”或“信念转变”。21-21 可见,概念的转变存在一个新概念代替旧概念的过程,是新旧知识由产生矛盾到解决矛盾的过程。如果说知识的建构包括同化和顺应两个方面,那么概念转变研究从原有概念的转变来考察学习过程,它更关注学习中的顺应的一面,将学习看作是学习者原有概念及方法论发生转变的过程。学习不仅要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而且要解决“信”与“不信”的问题。据此,概念教学不仅是通过熟悉的词语,清楚地把学科的内容呈现出来,不仅是呈现科学家对某现象的完好的解释,也不仅是用仪器来简单演示某内容,教学还意味着探明学生对某现象的前科学概念,并采用一定的策略促进概念转变,而不只是告诉学生“你的想法错了”。概念转变研究充分说明,科学教学不只是要把现成的、外在的科学知识装进学生的记忆库中,而是要充分切入学生真实的经验世界,促进知识的“生长”,促进深层理解的生成。为概念转变而进行的教学将更需要学习者的高水平思维,更需要有开放、互动的教学环境,这对科学教育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4.简要介绍迁移的几种类型。答:根据不同的维度可以把迁移分为以下几种类型:①正迁移与负迁移从迁移的影响效果方面看,迁移的发生并非总是积极的影响,它既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积极的影响通常被称为正迁移,消极的影响被称为负迁移。正迁移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积极影响,包括一种学习使另一学习具有了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一种学习使另一学习活动所需的时间或练习的次数减少,或使另一种学习的深度增加或单位时间内的学习量增加,或者已经具有的知识经验使学习者顺利地解决了面临的问题等情况。负迁移一般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消极影响,多指一种学习所形成的心理状态,如反应定势等,对另一学习的效率或准确性产生了消极的影响(潘菽,1980),或一种学习使另一学习所需的学习时间或所需的练习次增加或阻碍另一种学习的顺利进行、知识的正确掌握等。②水平(横向)迁移与纵向迁移加涅把正迁移又分为横向迁移和竖向迁移两种。横向迁移,是指个体把已学到的经验推广应用到其他在内容和难度上类似的情境中。而竖向的迁移,是不同难度的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一种是已有的较容易的学习对难度较高的学习的影响,往往是对已有的学习进行概括和总结并形成更一般性的方法或原理的结果。另一种是较高层次的学习原则对较低层次的学习的影响,原则的迁移就是由较高层次的学习产生的原则对该原则适合的具体学习情境的迁移。③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迁移既可以是顺向的,即先前的学习对后来的学习的影响,称为顺向迁移;也可以是逆向的,即后来的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称为逆向迁移。④自迁移、近迁移与远迁移根据迁移的范围不同所进行的划分。如果个体所学的经验影响着相同情景中的任务操作,则属于自迁移;近迁移即把所学的经验迁移到与原来的学习情景比较相似的情境中(如不同学科间的迁移);如果个体能将所学的经验用到与原来情境极不相似的情境中,既产生了远迁移(如课堂知识用到社会实践中)。第六章技能的形成一、选择题1.B(A属于本能活动,C属于随意行为,D是一种程序性知识,不是活动;技能首先是一种活动,而且是经过学习或联系才会的,不是本能行为,也不是随意行为)2.C3.C4.A5.B6.C7.D8.B9.A10.D11.A12.C13.C14.B15.D二、简答题1.简述心智技能的形成过程。答:前苏联心理学家对心智技能进行了非常系统的研究,其中以加里培林为代表将心智动作的形成分成为五个阶段:一是动作的定向阶段,二是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三是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四是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五是内部言语动作阶段。我国心理学家冯忠良根据有关研究并结合教学实际,将上述五个阶段进行了简化和改进,提出了心智技能形成的三阶段说,即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1.原型定向阶段原型即事物的原样,由于心智活动具有观念性、内潜性和高度简缩性的特点不为人直接感知和把握。但心智活动也有其外化的物质原型,即实际的操作活动程序、实践模式。原型定向即了解这种实践模式,了解动作结构,各动作成分及其顺序等。该阶段学员主要是在头脑中形成程序性知识。通过原型定向,学员在头脑中形成了有关活动方式的定向映象,而这种定向映象一旦建立,它就可以调节以后的实际心智活动,同时也是心智活动得以产生的基础。2.原型操作阶段原型操作即根据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把头脑中建立起来的动作程序以外显的方式付诸实施。在该阶段,活动方式是物质化的,即以外部语言、外显的动作,按照活动模式一步步展开执行。在解决某一问题时,学员大声说出实践模式中的每一步,同时实际做出每一步。在操作的开始阶段,需要逐步展开,并不断变更活动对象,也就是说,学员将实践模式程序应用于多个问题的解决,以便为将来的内化提供基础。学员在该阶段的活动是展开的、外显的,并经常借助于外部言语的引导和外部辅助手段,学员尚不能摆脱实践模式,而是依赖实践模式进行活动。3.原型内化阶段原型内化即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借助于内部言语,学员可以在头脑内部进行程序化的心智活动,而且能够以非常简缩、快速的形式进行。当面临某一问题时,学员不必以言语表述出实践模式的每一步骤,而是在头脑中运作这些步骤,运作时不必一一展开,有些步骤可以交叉、同时进行。有时学员自身都难以意识到操作的每一步,但实际上确实是按照该活动程序进行的。在该阶段,学员摆脱了实践模式,但已经将实践模式内化为一种熟练的思维活动方式,突出表现在外显的言语活动明显减少。学员最初面临一个新任务时,始终复述任务规则,但随着练习的不断进行,法则复述消失,这是内化的一个标志。心智技能形成的三阶段理论对于揭示心智技能的实质及其形成规律是非常有益的,对于教学内容的选择、编排、教学活动的实施及其有效地培养心智技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启发意义。2.操作技能的形成包含那几个阶段?答:冯忠良通过分析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的动作特点,并从教学实际出发,整合了有关研究,认为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可以分为操作的定向、操作的模仿、操作的整合与操作的熟练这四个阶段。1.操作的定向阶段21-21 操作的定向即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的过程。虽然操作技能表现为一系列的操作活动,但学员最初必须了解做什么、怎么做,即首先要掌握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不同于操作技能,前者形成的是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后者是实际的操作活动方式。操作定向是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准确的定向映象可以有效地调节实际的操作活动,缺乏定向映象的操作活动经常是盲目尝试,效率低下。为此,不应忽视该环节在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的作用。2.操作的模仿阶段操作的模仿即实际再现出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其实质是将头脑中形成的定向映象以外显的实际动作表现出来。因此,模仿是在定向的基础上进行的,缺乏定向映象的模仿是机械的模仿。3.操作的整合阶段操作的整合即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由于学员在模仿阶段只是初步再现、作出定向阶段所提供的动作方式或模式,故动作整体水平较低。通过整合,一方面动作水平得以提高,动作结构趋于合理、协调,动作的初步概括化得以实现;另一方面,学员对动作的有效控制逐步增强。因此,整合是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是从模仿到熟练的一个过渡阶段,也为熟练的活动方式的形成打下基础。4.操作的熟练阶段操作的熟练是指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操作的熟练的内在机制在大脑皮层中建立了动力定型,即大脑皮层的概括化的、巩固的暂时神经联系。操作的熟练是操作技能形成的高级阶段,是由于操作活动方式的概括化、系统化而实现的。操作的熟练是操作技能形成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由操作技能转化为能力的关键环节,各种技术能力的形成都是以操作的熟练为基础的。在操作熟练阶段,动作的特点实际上体现了操作技能的关键特征。第七章学习策略及其教学策略一、选择题1.B(解析:认知策略是学习过程中,为了学好而采取的措施;A和C都属于对学习的管理,使元认知策略,D是资源管理策略。)2.D3.D4.C5.C6.C7.A8.A9.B10.C11.B12.D13.D14.C15.D二、简答题1.什么是元认知?元认知的作用有哪些?答:在学习的信息加工系统中,存在着一个对信息流动的执行控制过程,它监视和指导认知活动的进行,它负责评估学习中的问题,确定用什么学习策略来解决问题,评价所选策略的效果,并且改变策略以提高学习效果。这种执行控制功能的基础就是元认知。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以及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元认知具有两个独立但又相互联系的成分:对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观念与对认知行为的调节和控制,这就是元认知的作用:元认知知识是对有效完成任务所需的技能、策略及其来源的意识,即知道做什么,是在完成任务之前的一种认识;元认知控制则是运用自我监视机制确保任务能成功地完成,即知道何时、如何做什么,是对认知行为的管理和控制,是主体在进行认知活动的全过程中,将自己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自觉的监视、控制和调节,因此,元认知控制过程包括对目前认知任务的认识、制定认知计划、监视计划的执行以及对认知过程的调整和修改。2.学生常常需要鼓励自己不断努力,对此你有什么好的建议?答:系统性的学习大都是需要意志努力的。为了使学生维持自己的意志努力,需要不断的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激励,可以尝试一下这些方法:(1)激发内在动机对学习本身就有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是一种重要的内在学习动机,它可以使人持续学习下去,敢于克服障碍,迎接挑战,从学习活动中获得快乐。学习的内在动机是可以自我培养的。(2)树立为了掌握而学习的信念每个人学习时都带有不同的目的,这些学习目的大致可以归为两类。一类是为了追求好成绩,即所谓的绩效目标,这种人一般特别注重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地位和形象,生怕别人觉得自己不行。另一类则特别注重自己是否真正掌握,即所谓的掌握目标,这种人敢于迎接学习挑战,克服学习上遇到的困难。(3)选择有挑战性的任务在挑选学习任务时,要挑选那些具有中等难度的任务。中等难度的任务比太易或太难任务更能激励自己。(4)调节成败的标准随着学习的深入和自己能力的变化,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成败标准。如果标准一直过高,自己总不满意自己,结果会造成自责、自卑和情绪低落。相反,如果标准一直过低,自我感觉过于良好,造成盲目的自信,学习也受到影响。因此,只有适时调整自己的内在的成败标准,才能维持自己的学习自信心。(5)正确认识成败的原因一般来说,在学习成败之后,人们总会找这样那样的原因。归因的方向直接引导着学生对自己的认识,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自我归因。(6)自我奖励当学生获得了满意的效果后,要设法让学生对自己进行奖励。奖励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暗示自己成功了,也可以是从事一些自己喜欢的活动等。但是,要注意,并不是只有获得好成绩后才能获得奖励。每个人的起点不同,但每个人都可在自身的起点上进步和发展。只要自己取得了满意的进步,即使外在分数不高,也值得奖励。因此,要为了掌握而学,要引导学生设立自己的成败标准。第八章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一、选择题1.A2.D3.B4.D5.C(解析:晶体智力是指后天习得的,宇文化、经验积累有关的)6.B7.A8.C9.D10.B11.B12.C(解析:问题解决是要有目标的,在头脑内进行的而不是外显的,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运算过程,是个人化的。A不是心理运算只是简单的回忆,B是无目的的;D是外显的技能)13.D14.C15.A16.C17.A18.B19.D(解析:只能说《金刚经》是创造性作品,照着原文朝一般的版本不算创造,只是一种复制)20.D21.C(解析:抢答属于一种头脑体操法,凭直觉思维)22.C二、简答题1.简单评价多元智力理论及其意义。21-21 答:多元智力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他认为智力由七种(后来发展为九种)独立成分或模块构成,分别是:语言的、逻辑一数学的、音乐的、空间的、身体一运动的、人际关系的、反省的、(自然主义者、精神性/存在主义的)。加德纳强调,这九种都是各自独立的、不同类型的智力,而不是同一种智力的不同成分,每一种智力代表了以大脑为基础的一个能力的模块,这也是加德纳和传统智力理论的一个根本区别。加德纳和传统智力理论的另一个根本区别是方法学上的不同。传统智力理论从因素分析出发,而加德纳受生物制约观思潮影响,依靠了大量神经生理学证据。他搜索了与智力相关的各门学科的文献(含实验数据),特别是对神童、天才、脑损伤病人、白痴学者等的研究,采用他所谓的“主观因素分析”的方法,列举了确定上述九种智力模块的八条标准。虽然强调每一种智力都有它的生物学来源,但加德纳并未否认文化历史的作用。他认为智力的前提是在特定社会文化情境中有用和重要,不同的文化和历史时代重视不同的智力类型,因此他并不否认教育的作用。但是,他抨击了现代教育,他认为由于IQ测验仅仅测量语言和数学这两类智力,以这种狭隘的标准对儿童分类,严重地伤害了许多在其他方面智力优秀的孩子,使他们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和适当的教育。他主张开发能够评估所有智力类型的测量手段,尽早对儿童进行多元智力评估,以便发现儿童的各种智力潜能并进行教育开发。总之,加德纳智力理论的创新在于突破了传统的智力范畴,提出了多维智力的理念,并相应引发了人们对教育、人才、智力开发、教育评价的思考;另外,既注重神经生理学证据,又不忽视社会文化作用,也使得其理论更具说服力。因此,其理论在世界范围内对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都有极大的影响力。2.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答: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有关的知识经验有关的知识经验是影响问题解决的个人因素,如果个体有与问题相关的背景知识,则可以促进问题的表征和解答,只有依据有关的知识才能为问题的解决确定方向、选择途径和方法。(二)个体的智能与动机1.智能个体的智力水平是影响问题解决的极重要的因素。因为智力中的推理能力、理解力、记忆力、信息加工能力和分析能力等成分都影响着问题解决,也影响到问题解决的方法。2.动机动机是促使人问题解决的动力因素,对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有重要影响。动机的性质和动机的强度会影响问题解决的进程。就动机的性质来说,如果一个人的动机越积极,越有社会价值,它对人的活动的推动力就越大。就动机的强度来说,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适中的动机强度最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三)问题情境与表征方式1.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是指呈现问题的客观情境(刺激模式)。问题情境对问题的解决有重要的影响。(1)情境中物体和事物的空间排列不同,会影响问题的解决。一般说来,解决某一问题所必需的物体比较靠近,都在人的视野之中,问题就容易解决,反之则困难。(2)问题情境中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的知识结构越接近,问题就越容易解决。(3)问题情境中所包含的物件或事实太少或太多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太少可能遗漏事实,太多则会产生干扰。2.表征方式问题表征是问题解决的一个中心环节,它说明问题在头脑中是如何表现的。问题表征反映着对于问题的理解程度,涉及到在问题情境中如何抽取有关信息,包括目标是什么、目标和当前状态的关系,可能运用的算子有哪些等。问题表征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解决方案,它直接影响问题解决。如果不能恰当地进行问题表征,在一个错误的问题空间搜索,就会导致问题解决的失败。(四)思维定势与功能固着1.思维定势定势是指由先前的活动所形成的并影响后继活动趋势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它在思维活动中表现为一种易于以习用的方式解决问题的倾向。定势在问题解决中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当问题情境不变时,定势对问题的解决有积极的作用,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当问题情境发生了变化,定势对问题的解决有消极影响,不利于问题的解决。2.功能固着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其他方面可能有的功能。这是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对某些事物的功能或用途的固定看法。例如,对于电吹风,一般人只认为它是吹头用的,其实它还有多种功能,可以做衣服、墨迹等的烘干器;砖,它的主要功能是用来建筑,然而我们还可以用它来当武器、坐凳等。功能固着影响人的思维,不利于新假设的提出和问题的解决。(五)原型启发与酝酿效应1.原型启发原型启发是指在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例如,人类受到飞鸟和鱼的启发发明了飞机和轮船,由蒲公英轻飘飘随风飞行的启发制成降落伞。2.酝酿效应当一个人长期致力于某一问题解决而又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如果他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暂时停下来去做别的事情,几小时、几天或几周之后,他可能会忽然想到解决的办法这就是酝酿效应。3.如何培养问题解决的能力?答:(一)充分利用已有经验,形成知识结构的体系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知识结构是有效解决特定领域问题的最重要条件之一。因此,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首先要促使学生尽快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在知识传授中,不仅要重视陈述性知识的讲解,更重要的是要重视程序性知识的学习。程序性知识对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告诉学生“是什么”的同时,关键要教会学生“为什么”和“怎样做”,使他们获得大量牢固的“如果——那么”的产生式系统。(二)分析问题的构成,把握问题解决规律问题解决需要一个过程,掌握问题解决的基本程序有利于问题解决。在教学中教给学生一些通用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思维策略,会有效提高他们问题解决的能力。(三)开展研究性学习,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意训练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对问题展开全面分析,并使他们搞清问题的来龙去脉及与其他知识点的联系,以达到深刻地识别问题的目的。通过这种学生的自主探究,使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问题解决中得以发挥。(四)教授问题解决策略,灵活变换问题21-21 帮助学生习得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培养学生问题题解决能力的有效方式,其中启发式策略最能有效地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因为一般的启发式策略能适用于较广的范围和领域,并可以转化为具体学科的思维方法。经常采用的启发式策略主要有:手段——目的分析法、逆推法、联想法、简化计划法等等。(五)允许学生大胆猜想,鼓励实践验证教师应让学生了解习惯定势、功能固着、酝酿效应等对学生问题解决有什么影响,发挥这些因素的积极作用和克服其阻碍作用的有效策略等。让学生打开思路,从多种角度提出问题解决的策略,并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尝试和实验,在实践中验证自己的猜想。4.简单介绍什么是创造性?创造性的基本结构是什么?答:(一)什么是创造性创造性一词通常有两种理解。其一,指在问题情境中超越已有经验,突破习惯的限制,形成崭新产品的心理过程;其二,指不受成规限制,能灵活运用知识、经验解决问题的超常能力。这两种理解的共同之点是把创造性视为一种解决问题的心理活动,不同之点是前者视创造性为一种思维过程,后者则视之为一种思维能力。因此,心理学上对创造性的研究也分成了各有侧重的两个方面,一是侧重研究创造性思维,旨在了解创造是个怎样的过程;一是侧重研究创造力,旨在了解创造究竟包含哪些能力。目前,心理学上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把创造性定义为: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开展能动思维活动,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具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品质。这里的“产品”,当然包括思想的及物质的两个方面,它既可以是一种新概念、新设想、新理论,也可以是一项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二)创造性的基本结构根据创造性的内容,创造性的基本结构可以说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创造意识、创造人格、创造性思维、创造方法。创造意识就是指一个人想不想创造,这不仅会影响到他的创造动机的强弱,而且会影响到他的创造能力的发挥。创造人格,包括强烈的创造动机、浓厚的创造兴趣、积极的创造情绪和坚强的创造意志,使之成为一个具有高创造性的人。创造性思维训练,主要包括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和辩证性训练等。创造方法是指人们在创造活动过程中运用创造的具体思维方法和创造技能,创造方法的训练可以诱发个体的潜在创造性。目前人们常用的创造方法有类比模拟法、聚焦发明法、设问探究法、列举法、移植法、逆向求索法等。第九章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一、选择题1.B2.B3.D4.D5.C二、简答题1.简述社会规范学习的过程。答:社会规范的学习一般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一)社会规范的遵从首先,社会规范学习是逐步积累交往经验的过程。教育系统作为一种特殊的经验传递系统,其基本职能是传递社会经验,包括认知经验、动作经验与交往经验,形成个体的知识、技能和品德,使之学会做人。社会交往是个体社会生活的基础。个体要在群体中生存、发展,就必须遵守社会规范所确立的交往规则。个体学习社会规范的过程,也是构建社会规范的遵从经验结构,完成个体的交往适应的过程。社会规范学习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二)社会规范的认同其次,社会规范学习过程也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认同社会规范的过程。人类个体作为自然与社会的结合体,与其所生存的环境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在这一系统中,个体通过适应环境来维持与环境的动态平衡。人类的生存环境有两种,一为自然环境,二为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了自然现实和法则,社会环境则为人类提供了人与人交往的社会现实和法则。这样,人对其所生存环境的适应也就包括了适应自然现实与法则的生物适应和适应人与人交往的社会现实与法则的社会适应。人的社会生活体现的是与人交往的生活内容,这种交往生活不是个体的随意行为,而是以社会规范为指导的社会交往。个体的社会行为是对交往情境的一种适应性行为,是主体对直接或间接作用于自身的人际交往情境的社会性适应。因此,个体的社会适应是通过学习与认同社会规范来实现的。(三)社会规范的内化第三,社会规范学习是通过规范的“内化”过程实现的。个体对规范的接受过程,体现为一种内化过程。规范的接受是把外在于主体的行为要求转化为主体内在的行为需要的内化过程。首先,社会规范是由社会组织制定的,用以约束其成员的社会行为,从而维持一定社会秩序,实现社会控制的思想工具。这样,规范本身就成为一种外在于主体而存在的一种行为要求(行为标准)。作为行为主体的社会个体,为要能在一定社会组织中与其他成员保持正常交往,则必须对这种外在于自身而存在的行为要求有所适应,这就是规范与主体之间的客观关系。其次,把规范的接受看成一种内化过程,就必须了解内化这一概念的含义。“内化”最初由法国社会学派杜克海姆等人提出,指社会意识向个体意识的转化,亦即意识形态的诸要素移置于个体意识之内。指出社会规范的内化,即从社会或一个参照组接受行为的标准或准则。再次,规范接受或内化是发生于主体头脑内部、不能从外部直接观察到的一种内在过程。这种内在过程的存在,只能依据其外在标志进行推断。这就是主体的规范行为。2.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答:道德认识的形成与发展,主要依赖于道德概念的掌握、道德信念的确立和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三个维度。(1)道德概念的掌握道德概念是人对社会道德现象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的反映,是在丰富的道德表象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思维活动而形成的。道德概念的掌握对道德认识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人只有掌握了道德概念,才能摆脱行为规范的具体情境,在更广泛的范围内调节和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适合社会行为准则的要求。同时,学生掌握道德知识,常常是以道德概念的形式实现的。掌握道德概念的条件:第一,它依赖于形象的事件和感性的经验。第二,第二,道德概念的掌握,有赖于道德知识的学习和概括能力的发展。第三,第三,道德概念的掌握,有赖于理解道德行为规范的社会意义和个人意义。(2)道德信念的确立道德信念指人们将道德知识作为指导个人行动的基本原则,当人们坚信它并决定为之奋斗时,就产生了道德信念。道德信念不是单纯的一种道德认识,它是坚定的道德观点、强烈的道德情感和顽强的道德意志的“合金”21-21 。它一经形成就不会轻易地改变。道德信念是道德动机的高级形式,它可以引起、推动和维持人的道德行动,使人的道德行为表现出坚定性和一贯性。因此,它是道德品质形成中的关键因素。(3)道德评价的能力的发展道德评价指学生根据已掌握的道德规范对已发生的道德行为的是非、善恶进行分析判断的过程。道德评价是一种智力活动的过程,在评价中不断地深化道德认识,增强道德情感的体验,确定合理的行动,为道德行为定向。道德评价起着道德裁判的作用,它有助于道德信念的形成。通过道德评价谴责不道德的思想和行为,褒奖合乎道德的思想行为,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和扩大道德经验,加强对道德概念及其意义的理解,使道德认识成为个人行动的自觉力量。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