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9.50 KB
  • 2022-04-22 11:19:41 发布

宁武县职业中学教学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6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宁武县职业中学教学楼项目第一章概述1.1项目名称、主办单位及负责人项目名称:宁武县职业中学教学楼项目项目建设单位:主管单位:建设地址:宁武县城西万佛洞街法人代表:1.2可研编制依据1、《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教育部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试行)》的通知教职成[2001]8号3、《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校舍规划面积定额》(试行)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5、《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6、宁武县职业中学提供的相邻建筑地质资料69 7、宁武县职业中学现状总平面图8、国家有关政策、法律、法规9、宁武县职业中学提供的其它有关资料1.3主要研究范围本报告主要对项目建设的背景、建设的必要性、建设规模确定、建设条件、工程建设方案、投资估算、资金筹措等方面进行了可行性研究。1.4编制原则1、项目建设本着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综合配套、兼顾发展的原则。2、项目的建设力求功能完善,节约投资的原则,尽量做到简洁、大方。3、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节能、环保、消防等规定、标准和规范。1.5项目建设的规模及主要内容1、建设规模本项目建设拟建设宁武县职业中学教学楼建筑占地面积1100m2,总建筑面积1500m2,建筑层数五层,框架结构,主要用于采煤、机电、计算机、旅游专业的教学用房。69 2、建设内容建安工程主要内容包括:综合楼的土建工程、给排水工程、电气工程、暖通工程及综合布线工程等。1.6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总投资300万元其中:工程费232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232万元建设工程其他费用48万元预备费20万元2、资金筹措宁武县职业中学教学楼项目建设共需筹措资金300万元,资金来源为:煤炭发展基金100万元县财政配套资金         200万元1.7主要研究结论通过调研分析,本报告认为:1、该项目的建设符合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求,符合宁武县推广职业教育、提高初中毕业生入学率的要求,符合当地对采煤一线专业技术人才的需要。69 2、本项目的建设是宁武县职业中学完善教学功能、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水平的需要;是促进宁武县中等职业教育事业发展、满足社会技术人才需求、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项目完成后将对完善宁武县职业中学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和促进宁武县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项目除完成本校实训任务外,还可以对外提供在职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进城务工人员培训等,可提高本地区采煤、计算机、幼师、机电等类人才的整体素质。同时,实现区域内资源共享,实训基地可为三农、新农村建设、社区提供服务。可以说,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促进学生就业,为宁武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大批技能型紧缺人才,对推动宁武县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对我省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3、本项目建设地点交通便利,建设场地地势开阔,拟定场址可满足项目建设,供水、供电、供暖均可由学校现有设施供给,水电无须增容,建设条件具备。4、项目选址、建设内容及规模符合有关标准和规定,建设条件完全具备。5、项目完成后学校可新增在校生规模1100人。综上,研究结果认为本项目建设是必要的、可行的。1.8主要技术指标表69 见表1-1表1-1主要技术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学校占地面积ha22.515000平方米2现有建筑面积m236003本次建筑面积m21500五层框架4项目总投资万元3004.1建安工程费万元2324.2其它费用万元484.3预备费万元205项目完成预计可增加在校生数人1100第二章69 县区及学校概况2.1县域地理及经济状况宁武县属忻州市,国土总面积为1966平方公里,2003年人口为16万人。宁武位于山西省北中部,东径111°50′-120°40′,北纬38°31′-39°8′之间。境北以内长城为边,与朔州相邻;西北以黄花岭为界,与神池县接壤;西南以荷叶坪山、芦芽山为屏,与五寨、岢岚相望;南部与静乐县相衔;东南以云中山与忻州分界;东部与原平市连通。县境南北长约105km,东西宽约45km,总面积1987.7平方公里。城南距太原180km,北达大同180km。由于古宁武城酷似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故又称“凤凰城”。宁武县69 地势高峻,山岭纵横,一般海拔在2000m左右。东部有云中山,以土石山为主,主要山峰有大石人梁、鸡关山和老龙庵等。以大石人梁为最高,海拔2428m。西部由管涔山、芦芽山组成,诸山层峦叠嶂,峻峭壁立、密林丛生。西南部为吕梁山,北部为洪涛山,东北部为禅房山。从县东北境的盘道梁起,至西南境的石家庄镇止,共有大小峰峦99座,最低山峰分列县之南北两端,最低海拔是阳方口河西村1260m,境内平均海拔2000m。县内山峰以分水岭为界,分列于南北两境。全县山势呈东北西南走向,地形总貌山西向东倾斜;由中部高峰,向南北两翼下滑。山地占总面积95%,为1888.32平方公里。海拔在2000m以上者,有49座,占山峰总数的54%。宁武县共有耕地44.9万亩,主要粮食作物有莜麦、豌豆、山药、谷子、蚕豆、玉米、黑豆、黍子、糜子、荞麦、小麦等。主要经济作物有胡麻、油菜、黄芥。森林密布,有82万亩原始次生森林,素有华北落叶松故乡之称。以宁武为中心的管涔山林区的天然次生林为华北之最,地处我国三北防护林体系中段,也是山西省著名水源涵养用材林基地。目前县内自然植被较好,西部以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为主,分布面积较大;东部以阔叶林为主。全县共有82万亩原始次生林,森林覆盖率38%以上,生态环境良好。区内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栖息着世界珍禽、山西省省鸟——褐马鸡,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黑鹳、金雕、小天鹅、金钱豹、雪豹、梅花鹿、原麝等160多种珍稀动物,生长着450多种植物和百余种珍贵药材。宁武不仅是山西省的重化工基地,而且是木材生产基地,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境内有管涔山林区,有药用植物上百种,野生食用菌20余种,尤以银盘蘑菇为佳品。此外,全县有天然牧坡66万亩,面积在1000亩以上的27块,500亩以上的133块,100亩以上的990块,以产草量分,年亩产草在1000斤以上的有38万多亩,饲草品种有200多种。水草丰盛,具有发展畜牧业的良好条件。  宁武县69 境内矿产资源丰富,有煤、铁、锰、铝矾土、石英石、水晶石、硫磺、长石、花岗岩、钼、云母、石灰岩、粘土等。煤炭资源得天独厚,为大宁煤田的主要组成部分,探明煤炭储量为360亿吨,含煤面积为1114.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6.06%。且质良品全、复盖浅,煤种多为石炭纪和侏罗纪煤,具有低灰、低硫、高热值等特点,为优质工业动力煤,是全省重要产煤县之一。宁武煤田储量丰富,煤质好,煤层厚,埋藏浅,易开采,前景理想。宁武煤田包括轩岗煤矿,总储量为800亿吨,占全省煤炭总储量的10%。铝矾土工业,铝钒土是我县第二大矿产资源,远景储量在2亿吨以上,占全国23亿吨储量的近十分之一,占全省储量的四分之一,其中C+D在3700万吨左右,其特点是:品位高,埋藏浅,易开采。  宁武还有丰富的水力资源,水资源总量为0.799亿立方米,高于全省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其中地表水0.4592亿立方米,按亩用水300立方米计算,可发展水地15.3万亩;地下水0.39亿立方米,除工业用水0.1亿立方米外,按亩用水250立方米计算,可发展水地11.5万亩,全县水资源共可发展水地26.8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59%。工业有采煤、机械加工、农机修造、五金修配、印刷、地毯、建筑、电力、编织、榨油、酱醋加工等行业。宁武县旅游资源丰富。69 宁武是座关城,历史悠久,古迹名胜甚多,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素有黄土高原上绿色明珠之称,境内山、水、关、林、洞、谷、石、瀑、寺、甸、草、湖、泉、谷、庙等自然、人文景观独具特色,积淀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折射出灿烂的汾河文明,旅游资源品种之多、密集度之高都是全国少有的。早在隋、唐时,宁武就是驰名远近的风景名胜地。著名的宁武八景有:汾源灵沼、天池锦鳞、芦芽滴翠、支锅奇石、旁桥烟虹、梁峪流虾、禅房夕照、恢河伏流。此外还有宁武关古楼、凤凰古城、冰窖、宁化万佛洞、涔山仙人洞、青龙山天花洞,晓祖宝塔、昌宁公祠、万佛寺等名胜古迹。境内山川秀美,峰峦叠嶂,关城巍峨,寺庙林立,既有险峻奇特、风景秀丽的名山大川,又有历史悠久、珍宝荟萃的人文景观。拥有芦芽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管涔国家森林公园、万年冰洞国家地质公园。古代就有风景优美的八景,现在挖掘出大小景点160多处,其中有世界级景点万年冰洞,国家级景点悬崖栈道和悬棺,省级景点高山天池群、高山草甸马仑草原、芦芽山等,还有三晋母亲河的发源地汾河源头,吸引着大量中外游客。2.2学校概况宁武县职业中学创建于1985年,是该县唯一的一所公办职业高中。学校位于宁武县城西万佛洞街,总占地面积近15000平方米,有旧教学区、新教学区。旧教学区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有平房62间,建筑面积达1600平方米,这些平房用于实习基地,有电焊厂间、大理石加工厂间、小杂粮加工厂间等,现在这些平房已成为危房,急需进行维修改造;新教学区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有三层教学楼一幢,共54间,学生宿舍楼一幢,共40间,用于教学和学生居住,现有服装裁剪厂一个。69 学校自成立以来,特别是自92年以来,曾经取得过辉煌的成绩,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先后举办过以职业高中教育为主的机电、通风、采煤、计算机、旅游、护理等职业班,中短期培训和成人教育。初步统计,共向高一级学校和社会输送合格人才2500多名,每年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大约在2000多人以上。2005年以来,毕业的采煤、机电专业学生222人,全部就业,充实到县各煤矿;旅游专业的108名学生全部就业,在县旅游各景点岗位上工作,就业率达95%以上。为了帮助农村家庭困难学生完成学业,2006年学校建立了家庭困难学生资助办法,采取减免学生杂费、缓交费用、鼓励企业赞助、个体户赞助等方法,使家庭困难学生完成学业,有近200名家庭困难学生得到资助。宁武县职业中学在校生共535人,其中三年制职业高中班162人,三个教学班,专业:机电、计算机、采煤;一年制采煤班三个,共208人;半年制旅游培训班98人,专业导游;幼师班35人,专业学前教育;卫生班32人,专业护理。教职工总人数66人,其中专业教师20人,兼职教师5人,职工15人,文化课教师26人,“双师型”教师达30%,机电、采煤、导游专业为学校骨干专业。69 近年来,职业中学根据自身发展状况,结合我县产业结构调整方案,除办好骨干专业采煤外,着眼于农业、牧业、旅游业,发挥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巨大作用,展示了职业技术教育强大的生命力。实践证明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是加速山区经济建设和提升宁武县经济总量的必由之路,也是强县富民的主要保证。2.4学校办学思路学校自建校以来,一直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路,深入调查研究,及时了解人才需求方向,在专业设置上开拓创新。同时为拓宽学生就业之路,学校和多家企业签订办学协议,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将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专业型技能人才。该项目实施后,学校将进一步加强与煤炭行业的联系,依托行业办学,主动承担和参与企业科技攻关及科研项目。进一步加强产、学结合,校企联合,逐步形成教学、科研和生产相结合的校外综合实训基础。69 第三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3.1项目建设背景职业教育是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加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解决技能人才培养“瓶颈”的关键措施。《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要加快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切实提高学生职业技能。认真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加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意见,切实改善职业院校的实训条件,建成条件较好、专业种类齐全、适应技能人才培养需要的实训基地。尤其要重点解决好数量不足、实习工位短缺等问题,为学生提供足够时间的高质量的实际动手训练机会。要不断提高职业教育装备水平和现代教育技术水平,促进职业教育的现代化建设。2006年8月,国务院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先后召开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作出《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强调要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使教育真正成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省政府、市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省、市职业教育发展实施方案中,明确指出“十一五”期间,各县(市、区)要重点办好一所起骨干示范作用的职教中心(中等职业学校)。69 近年来,我国义务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在此良好形势下,中等职业教育也有较大发展。目前,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年招生人数已达800万人,在校人数达2200多万,与普通高中教育规模大体相当。2008年,中等职业学校将再扩招30万-50万人,在今后一个时期内把中等职业学校的年招生规模稳定在830万-850万人。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2007年9月11日在天津举行的国际职业教育论坛上说,职业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任务,在推进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构建和谐社会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山西由于受经济发展条件、对职业教育认识水平、重视程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职业教育还存在办学模式单一,地区城乡间的发展不平衡,资金投入不足,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等问题。无论是从全国经济的发展,还是从山西经济的发展,无论是对现有从业人员的职业培训,还是培养所需的应用型人才,都向职业教育提出了明确的任务,也为发展职业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和难得的机遇。可见,发展山西职业技术教育将成为山西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选择和实现山西腾飞的重要前提。3.2项目建设的意义1、项目的建设是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69 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劳动者的素质、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直接关系到我国综合国力的强弱。国情和所处的历史阶段决定了对人才要求的多样化,不仅需要高层次创新人才,而且需要在各行各业进行技术传播和技术应用、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这一艰巨的历史重任,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力量。职业教育的重要战略地位和不可替代性关系到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和发展的成败。69 近年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2002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来,全国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加强了对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和支持,以就业为导向改革与发展职业教育逐步成为社会共识,职业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明显增强。但从总体上看,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发展不平衡,投入不足,办学条件比较差,办学机制以及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质量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但另外,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劳动力市场的变化,中等职业教育的现状越来越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职业教育需求。在教育教学领域,职业教育观念和培养模式相对滞后,教学工作存在着片面强调学科体系和知识灌输,与生产和生活实际联系不紧密,对知识应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重视不够,实践和专业技能训练薄弱等问题,难以使学生形成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这些问题制约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影响了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因此,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是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紧迫任务。中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在于使学生在掌握必需的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同时,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应与职业资格标准相适应,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学校要多渠道增加对实验、实习设施和设备的经费投入,切实加强校内外实验实习基地建设,努力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要完善实践教学的基本标准和规范建设,切实加强实验、实习、职业技能训练等实践性课程和教学环节,确保学生达到专业培养目标规定的要求。要实行产教结合,密切与企业的联系,鼓励学生深入生产实际,开展技术推广和技术革新等创新和实践活动,把教学活动与技术开发、推广、应用和社会服务紧密结合起来。要努力贯彻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针,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拓宽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社会经验,创造条件培养学生创业与经营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2、项目的建设符合我国对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党和政府非常关注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温家宝总理在中南海主持召开的职业教育座谈会上提出“每个县(市)都要重点办好一所职业教育中心或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国务院早在2004年就作出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69 。决定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就业再就业的重大举措;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把我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实现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决定》中还指出:到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达到800万人,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进一步发展,每年培训城乡劳动者上亿人次,使我国劳动者的素质得到明显提高。职业教育办学条件普遍改善,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质量效益明显提高。山西省人民政府也作出了“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并提出“山西省职业教育发展工程实施方案”。2、项目的建设符合山西职业教育发展战略近年来随着山西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职业教育在我省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多元化办学格局的形成,为我省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69 但从总体数量上看,山西由于受经济发展条件、对职业教育认识水平、重视程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职业教育还存在办学模式单一,地区城乡间的发展不平衡,资金投入不足,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等问题。无论是从全国经济的发展,还是从山西经济的发展,无论是对现有从业人员的职业培训,还是培养所需的应用型人才,都向职业教育提出了明确的任务,也为发展职业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和难得的机遇。可见,发展山西职业技术教育将成为山西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选择和实现山西腾飞的重要前提。3、项目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本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改善宁武县职业中学的办学条件,使该县职业教育在规模上、质量上升级提档,更好地服务与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3.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项目建设是响应国家号召、发展职业教育的需要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劳动者的素质、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直接关系到我国综合国力的强弱。国情和所处的历史阶段决定了对人才要求的多样化,不仅需要高层次创新人才,而且需要在各行各业进行技术传播和技术应用、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这一艰巨的历史重任,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力量。职业教育的重要战略地位和不可替代性关系到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和发展的成败。69 一直以来,职业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取得了较大程度的发展。但是就总体而言,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仍然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职业院校办学水平低,实训实验条件差;教学工作存在着片面强调学科体系和知识灌输,与生产和生活实际联系不紧密,对知识应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重视不够,实践和专业技能训练薄弱等问题,难以使学生形成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双师型”师资力量匮乏;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有待进一步深入;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还没有得到很好发挥。这些问题制约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影响了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因此,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是中等职业教育面临的紧迫任务。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说,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职业教育应把提高质量作为其工作重点,不断优化办学条件,扩大办学规模;大力培养一批技能型紧缺人才;广泛开展城乡劳动者培训;积极推进社区教育,提高社区居民的素质,以实现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2、项目建设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动我省产业结构调整、提升我省综合竞争力的需要21世纪是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这—时期,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间竞争日趋激烈,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职业教育不仅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成为促进就业和经济发展、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省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将进一步显现。我省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着力建设“数字山西”69 ,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必然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我省实施“1311”规划,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洁净能源基地、煤化工基地、冶金工业基地和装备工业基地建设,既需要大量适应现代经济管理的人才,更需要大量高素质的第一线技术人才。可以说,山西的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结构调整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也对劳动者的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十一五”时期是我省加快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技能型劳动者供不应求,供需之间的结构性短缺矛盾突出,已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因素。这就要求我省的职业教育必须紧密围绕全省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培养实用型人才,全面提升人力资源素质,不断加强本省综合竞争力和产业素质。3、项目建设是促进社会就业的现实途径之一职业教育既是我国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在改善民生中居于十分突出的地位,还是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与民生问题具有的直接同一性决定了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来解决就业、创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和医疗卫生等等民生问题。69 就业是关系民生和社会和谐的大事,也是我们长期面临的重要问题。当前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同时存在,城镇就业压力加大和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加快同时出现,新增劳动力就业和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相互交织。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增强就业能力和创造能力,把人口就业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未能升入高中就读的初中毕业生年纪小,无法参加工作,成年后由于缺乏必要的学历、技能,而无法就业,继而成为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宁武县职业中学为他们提供走向社会的平台,为家庭和社会解决后顾之忧。4、项目建设是完善该校教学条件,更好地发挥其作用的需要69 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要求,需要一种新的以人为本的发展模式,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人力资源开发,而且是各种类型的人力资源。这为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带来了广阔的空间。从发展趋势看,一是国家加大解决"三农"问题的力度,大力发展小城镇,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政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掌握专业技术的各种人才。二是从普及高中阶段的教育来看,中等职业教育市场潜力巨大。近年来,宁武地区每年有6000名左右的初中毕业生,进入普通高中的不足3000名,各职业中学招生2000名左右,其余的学生进入了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这样的学生都需要接受高中阶段的教育,而且主要是职业教育。三是短期培训任务艰巨,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农民就业能力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是建设新农村的重要举措;许多国有企业需要改制或破产,失业工人需要重新培训,掌握新技能后才能再次就业;城镇新增劳动力也需要经过培训才能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在岗人员也需要通过培训才能掌握新技术。但是职业中学现有的实训基地不能满足现在的教学,更不能满足学校规模发展后的教学需要,基地用房更为紧张。从煤炭行业人才需求来看,山西省作为采煤大省,对全国经济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采煤一线专业技术人才的短缺,导致采煤事故频发,资源浪费严重。特别是宁武县对煤类人才的需求更为迫切。宁武县地处晋西北,与朔州毗邻,属大宁煤田范畴,探明煤炭储量200亿吨。煤炭产业仍是宁武经济的支拄产业。宁武境内有大型集团化煤炭企业,潞宁煤业集团、同煤集团、晋神煤业等中型煤业公司68家。煤炭年产量达1242万吨,从业人员3万余人。鉴于上述背景,充分利用该校教育资源优势,尽快为该县培养一大批煤炭技术工人和管理人才充实生产一线。根据我县煤炭产业“十一五”69 规划。通过整合小煤矿资源,集中资源办大矿,集中财力建现代化矿井,采掘机械化程度达到60%以上,全县通过整合共有68座中型煤矿,年产量达1242万吨从业人员3万余人。目前,宁武县煤炭产业、从业人员存在着技术、文化素质总体偏低的问题。在近3万人职工中。工程技术人员所占比例仅为3%左右。宁武县第十四届人代会上,明确把县职业中学作为我县煤矿安全生产长期培训和短期培训的基地。逐步对全县所有煤矿从业人员进行培训。为了完成这一培训任务,职业中学必需改善办学条件,必须建设以“采煤、机电、通风、地测”为骨干专业的实训场所。从计算机的教学和培训来看,首先,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计算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计算机控制的作用越来越大,需要大量的计算机操作人才;其次,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也要求人们具有多方面的技能,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要求一般岗位的工作人员,也必须懂得计算机的基本知识、掌握基本的操作;第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家庭都拥有了计算机,也为计算机教学和培训培训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第四,计算机实训基地的建成,将大大提高计算机教学和培训的质量,培养的人才更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69 从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来看,根据国家有关资料显示,到2010年,我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接待国、第四大客源国。未来十年中,旅游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将增加4000万人。而我国目前的旅游职业教育规模和水平都没有达到与旅游业发展相适应的程度。我国现有专门培养旅游人才的旅游院校、系或专业的的大学近百所,旅游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约20余所,每年毕业的旅游专业大、中专毕业生,不足20万人,与旅游业每年需70万专业人才相差甚远。况且目前旅游职业教育教学设施相对落后,软、硬件都不符合现代旅游高等教育的标准。目前,我国旅游业从业人员普遍存在学历层次偏低的情况。在导游队伍中,高中(中专)学历占41.7%,大专以上学历只占48.3%。导游队伍等级结构严重不合理。低等级(资格和初级)导游人员占导游队伍的绝大多数,因此,今后的几年中,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任务相当大,必须下大力量加快旅游职业教育发展步伐,加大投入力度,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质量,特别是应尽快扩大实训基地的建设,为尽快培养出大批优秀的旅游中高等专业人才,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综上所述,该项目的实施,可以满足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就业技能培训,城镇下岗失业人员转岗技能培训的需求,满足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的需要,以及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需要,可以大大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该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69 第四章场址选择与建设条件4.1项目选址宁武县职业中学位于宁武县城西万佛街。校址分为新校区和旧校区,由一条小巷相隔。小巷西面为旧校区,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现有建筑均为平房,共62间,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由于建设年代较久,现已成为危房。小巷东面为新校区,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北侧部分区域为居民区,拟拆迁),现有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包括教学楼一栋共54间,学生宿舍40间。新教学区于1993年建成使用至今。校区基本情况详见附图《宁武县职业中学平面现状图》。根据场地实际情况,新建综合楼位置选在旧校区北侧,拆除现有平房后建设。4.2建设条件4.2.1自然条件1、气象条件宁武县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按1959年山西省气象局气候区划,属高山严寒区和寒冷干燥区。特别是:气候寒冷,多大风,冬季漫长,无霜期短,山区雨多,其它地区雨量偏少,温度差别大,雨量高度集中于7月和8月。气温、降水有明显的垂直分布,光照时间在各地,以及一地的向阳坡和背阴坡有很大差异。年平均气温6.269 ℃,极端最低气温-27℃,7月平均20.1℃,1月平均-9.9℃,年较差为30.0℃。无霜期120至130天。日照总时数平均为2835时,日照百分率67%,年平均太阳总辐射142.3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气温为2-6℃。平均降水量470-770mm,山区降水较多,在600mm以上。各季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比为:春季13%,夏季65%,秋季20%,冬季2%。在历年记录中,降水年际变化十分明显。最多年降水量710.5mm(1959年),最少为226.1mm(1965年),一日最大降水量100mm。设计时应综合考虑以上气象条件,使项目建设和使用能够适应上述气候特点。2、地质该楼的工程地质条件均参考附近建筑物的地质条件。(1)拟建场地以粉土为主,地基为均匀地基。(2)场地地下水位埋藏较深,在地震烈度为8度时,场地为不液化场地。(3)场地为对抗震有利地段。(4)场地为自重湿陷性场地,采用了换土处理。(5)地下水位在基础埋深以下,地下水对拟建筑物没有影响,场地土对钢筋无腐蚀作用。3、地震烈度69 根据建设部发布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宁武县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地震分组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5g。4.2.2公用工程条件1、交通条件宁武区位优越,设施完善,交通便利,北同蒲电气化铁路、宁岢铁路、朔黄铁路和宁静铁路共同构成了宁武发达的铁路运输网。宁武站建于1936年,现为二等站。宁武西站建于1998年,隶属朔黄铁路公司管辖。公路,太宁、大运、忻保、崞水、平阳、宁白、忻分等干线公路通过境内。宁武县职业中学位于宁武县城西万佛街,交通方便。2、水、电、暖供应条件项目建设在宁武县职业中学内建设,学校紧邻万佛街,水、电、排水均从万佛街引入、排出,配套条件优越。供水:项目用水水源为由万佛街自来水管网引入校区,学校建有100m3蓄水池一座,可供全校用水需要。供电:学校现用变压器由城西公用变压器提供。本项目实施后,仍由城西公用变压器提供用电。供暖:学校现有一台1t立式锅炉提供全校采暖,现采暖面积3600平方米。项目完成后新增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学校总供暖面积5100平方米,1t锅炉可以满足采暖需要。69 3、通讯该项目区在电信通讯网络覆盖范围内,铺设电话线路非常方便。69 第五章建设内容和规模5.1学校现有教学设施概况宁武县职业中学创建于1985年,现有在校学生535人。学校新旧校区共有建筑3600平方米,其中旧校区建筑1500平方米,新校区建筑21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5.2项目目标及实现形式通过本项目的建设,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和管理水平,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从而为我省培养大批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性技术人才。通过各种途径,形成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产、学、研相结合是培养综合机械化高级技术人才的基本途径,通过以下形式来实现:1.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目标,加强教学,建立独立的教学体系。2.加强本专业主干课程教材建设,组织教师进行调研,编写教材,尤其是实训教材;制作教学课件,改进教学方法,探索高职教育的新方法、新途径。3.进一步加强与煤炭行业的联系,依托行业办学,主动承担和参与企业科技攻关及科研项目。进一步加强产、学结合,校企联合,逐步形成教学。69 通过项目实施,学生将达到以下专业能力:(1)具有综采采区、综采工作面设计的专业能力;(2)具有识别、应用各种矿图的专业能力;(3)具有组织综采工作面正规循环作业的专业能力;(4)具有使用矿山测量、矿山通风与安全、矿山压力监测仪器仪表的专业技能;(5)具有编写综采工作面作业规程、各类技术措施的专业能力;(6)具有综采工作面事故的防治和处理的专业能力;(7)具有综采工作面主要工种的中级水平操作能力;(8)具有综采工作面主要机电设备管理、故障分析判断能力。5.3建设规模的确定原则1、符合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技术学校的规划建设;2、执行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3、结合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4、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重点解决学校的现存问题;5.4建设规模根据《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校舍规划面积定额》和《建筑设计规范》,结合该校专业设置情况及实验、实习的实际需要,并适当考虑学校的需要及发展(项目完成后拟新增在校生1100人),确定建设教学楼一座,主要用于采煤、计算机、旅游专业教学用房。69 根据当地对采煤、计算机学校、旅游等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结合学校发展计划,项目提出按在校生1600人设计教学用房面积。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生均实训用房面积7.17平方米。本项目按照新增采煤类专业在校生600人,学校在校生总人数1100人计算,本项目根据场地实际情况确定建设规模为1500平方米,建筑层数五层。根据综合楼主要用途,项目确定采用框架结构。5.5建设内容本项目建设内容为综合楼的建筑、安装工程,及室外水、电、暖的配套管线,并根据专业需要配套必要的教学设备。第六章总图布局6.1总图布置原则69 1、合理处理各建筑之间的关系,做到分区明确,联系方便。2、合理设置道路系统,使得人流、物流互不干扰,便捷畅通。3、充分利用已有设施,做到资源共享,整合现有资源,避免重复建设,造成不必要的损失。4、满足使用的基础上,适当考虑美观、绿化,使之具备较好的室外环境,为师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6.2总平面图布置1、学校原有建筑平面布局宁武县职业学校旧校区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现有建筑均为平房,分为四排,共62间,均为南北向布置,总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校区大门(南)面向万佛街,由邻近的两座平房之间空隙自然形成。小巷东面为新校区,现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北侧部分区域为居民区,拟拆迁后划归学校使用),现有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包括三层教学楼一栋共54间,一栋二层学生宿舍共40间。学生宿舍楼、教学楼分别位于校区南、北侧,中部为操场。校大门(东)位于东侧。校区现状平面布置情况详见附图《宁武县职业中学平面现状图》。2、学校新建部分平面布局规划69 新增教学楼拟建于旧校区北侧,拆除现有一排平房后建设,建筑层数五层。6.3校内交通组织学校南大门面向街道,交通方便。校内交通由平房两旁的自然通道形成,路宽10m。6.4绿化及景观设计楼前绿化:新建项目周围种植绿化带,采用乔木、灌木和草坪相结合的方式,为学校创建了良好的环境。校园休闲区:采用草坪、灌木、花卉造景,并辅以亭台,作为休闲之用。校区绿化:校园道路两侧及可利用空地均种植树木、花草,美化校园环境。69 第七章工程设计方案7.1设计说明7.1.1设计依据(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版)(3)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7.1.2设计内容该项目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新建综合楼的建筑、安装工程。7.1.3设计范围宁武县职业中学教学的建筑、结构、给排水、采暖、照明、消防专业设计。7.2建筑设计7.2.1设计采用规范及规程(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3)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7.2.2设计原则建筑设计体现“适用、合理、经济、美观”的原则。7.2.3建筑设计教学楼建筑占地1100m269 ,楼体整体呈丁字形,建筑层数五层,总建筑面积1500m2。室内外高差按0.45m考虑,层高除一层为4.2米外,其余各层均为3.6m,女儿墙高度为0.3m,总建筑高度为17.85m。考虑消防、安全、使用要求。楼体内两侧设置为两个主出入口,一层中部设置一个主出入口,两侧分别设置一个辅出入口。7.2.4立面设计本工程外立面为墙面砖,实墙与玻璃门厅形成虚实对比,体现了现代建筑风格,对称设置,端庄而又大方。建筑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其建筑内涵构成了建筑形象要求具备的特点,建筑上突出庄重、明快、美观与对称,气势恢宏、赏心悦目,营造学校教学宁静、高雅、清静的育人气氛,色调与周边环境相协调。7.3结构设计7.3.1采用的规范、规程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2、《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95)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4、《建筑结构荷载设计规范》(GB50009-2001)5、《砼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6、《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69 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8、《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7.3.2活荷载取值1、教室活荷载标准值2.0KN/m22、楼梯间、走道活荷载标准   2.5KN/m23、卫生间活荷载标准值   2.0KN/m24、不上人屋面活荷载标准值0.5KN/m25、上人屋面活荷载标准值2.0KN/m26、相关专业提出的设计荷载要求7.3.3结构形式根据国务院《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对学校、医院、体育场馆、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影剧院、商场、交通枢纽等人员密集的公共服务设施,应当按照高于当地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增强抗震设防能力”。根据建设部发布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宁武县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地震分组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15g。本项目综合楼设计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g。69 教学楼采用框架结构,耐火等级按二级考虑。墙体采用空心砌块,外墙为300mm,内墙为200mm,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柱、屋盖,主体建筑抗震等级为四级,混凝土等级C25、C30,钢筋强度等级为Ⅰ、Ⅱ级。7.3.4地基基础根据本工程地质条件,建(构)筑物特点及环境条件,从安全、技术、经济、处理效果及施工周期等方面考虑,为消除地基土湿陷性、提高地基承载力,建议采用粉喷桩复合地基。工程可采用3:7灰土挤密桩进行地基处理,具体施工参数宜根据试验性施工进行调整,同时还应采取结构措施及检漏防水措施。综合楼基础均采用筏板基础。7.3.5上部结构设计1、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本工程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2、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结合建筑功能要求,本工程抗震设防类别确定该建筑为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3、回填土采用3:7灰土分层夯实。7.4给排水设计7.4.1设计规范及依据69 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6、《给水排水设计手册》。7.4.2设计范围教学楼内生活用水的给、排水设计,消防系统的设计,室外雨水排水的设计等。水源:学校现有水源为学校自备水井供给。7.4.3给水系统1、建筑生活用水量指标:本项目主要用途为计算机教学,主要用水量为生活用水量。由于教学楼人数不固定,则用水量按卫生器具每天用水量进行计算,用水时间按4小时计;卫生器具用水量:   蹲便器:60L/h;污水池:60L/h 小便斗:50L/h。2、用水量项目每日需水量为:Qd=(60L/h×6个+50L/h×3个+60L/h×2个)×6层×8h=30.24m369 (2)未预见用水量按总用量的10%计:Q总=30.24×1.1=33.26m3/d。3、消火栓用水量: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2版)规定及本项目作为计算机教学,本项目建筑设干粉灭火器,不设喷淋系统和消火栓。4、室外给水系统设计学校室外给水管网成枝状布置,单向供水,给水管道管材采用球墨铸铁给水管。项目考虑与校给水管线的连接,给水管线充分利用项目地势的特点,使室外建筑物用水点的水压达到建筑物用水水压的要求,并考虑管网之间的平衡。5、室内给水系统的设计建筑物室内给水系统成枝状布置,采用PP—R管。6、热水及开水系统设计项目的热水供应依靠锅炉房内1台1吨的立式热水锅炉,并作为冬季采暖的热源。7.4.4排水1、生活污水排水量的确定项目生活污水日排水量按用水量的80%考虑,为26.6m3。2、室外排水系统设计69 项目排水系统包括生活排水和雨水排放系统。校区现排水体制采用生活污水和雨水分流的形式,校区内生活排水和雨水经分别收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和雨水管网。本项目教学楼排放的雨水汇入学校现有排水管网。3、室内排水系统设计室内排水系统采用单立管伸顶排水系统,污水管采用PVC—U管。粪便污水经化粪池沉淀处理后,排入校区内污水管网。4、雨水排放屋面排水系统采用普通外排水系统,雨水在室外汇集后排入室外雨水管网。雨水系统采用UPVC排水管,雨水斗采用金属雨水斗。5、设备及管材的选用(1)生活给水管采用PP-R给水塑料管材及管件,热熔连接。(2)消防管道采用镀锌钢管,沟槽连接。(3)排水管采用UPVC塑料排水管材及管件,粘接连接。(4)消火栓型号为SN65,配φ19mm水枪,25m长麻织水龙带。7.5暖通设计7.5.1设计规范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2、《建筑设备专业设计技术措施》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69 4、建筑专业提供的条件7.5.2设计范围项目所建教学楼的采暖及通风设计。7.5.3设计参数1、室内设计参数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12℃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7℃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28℃夏季通风室外计算相对湿度54%室外平均风速2.2m/s冬季大气压力93.29kPa夏季大气压力91.92kPa2、室内设计参数计算机室18℃楼梯间、走道16℃卫生间16℃7.5.4采暖负荷计算项目采暖负荷按55W/m2计算,总采暖负荷330KW。7.5.5采暖系统设计69 项目采暖系统分为室内采暖系统和室外采暖系统,项目供暖由学校4t热水锅炉提供。室外系统充分利用项目单位现有的采暖系统,每根采暖分枝管道合理划分供热范围,使得项目区内各个用热负荷基本平衡,避免出现供热失衡。室内采暖系统采用上供下回双管制系统,供热由校区供热管网接入。计算机房由空调系统采暖。7.5.6通风设计为了改善室内环境,计算机房拟采用强制通风系统。卫生间设置换气扇,将室内污浊空气排至室外。7.5.7设备及材料选择1、散热器选用单面定向对流铸铁散热器。2、采暖管道均采用焊接钢管,明装部分管径DN>32mm,采用焊接连接,管径DN≤32采用丝扣连接,地沟敷设部分均采用焊接连接。3、敷设于地沟内或不采暖房间的管道均需保温,保温采用40mm厚的岩棉管壳保温,外缠玻璃丝布,并刷沥青两道。4、采暖入口均设置平衡阀一个,两侧均安装压力表,以便运行调节,具体作法采用98N1(P17)。7.6电气设计7.6.1设计依据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2、《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69 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标准》JGJ/T16—92;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5、《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8、《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9、《有线电视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1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SO0311—2000。7.6.2设计范围该项目综合楼的供配电、照明、电话、火灾报警等。7.6.3负荷计算及变压器容量1、用电负荷计算本项目教学楼主要用于采煤、计算机实训,设置采煤模拟机械,用电量较大,总用电负荷为500KW。2、变压器选择学校用电由城西公用变压器提供。本项目实施后新增用电量较大,在初期依靠公用变压器提供,在用电设施进一步增大后需购置变压器,以满足本项目以及其他规划建筑用电需要。7.6.4供电系统设计69 项目除疏散指示灯供电为二级负荷,其余均按三级负荷设计,电源由城西公用变压器提供。低压电线经万佛街埋地敷设引来。在各楼层设有2—3个分配电箱,主开关箱至各分配电箱供电方式为放射、树干相结合,干支线均为三相五线制,导线均为BV型铜导线。7.6.5照明设计1、照度标准建筑物名称照度标准值(LX)教室300公用部分1002、照明系统的设计照明系统设计包括室内照明设计、走廊照明设计等,室内照明和室外照明分开设置。教学楼照明采用220V两线制。道路照明采用单回路供电,每个工作段和场所采用就地单独控制的供电方式,每个回路设保护措施,每个照明装置设单独的融断保护。3、照明灯具照明设计要充分考虑节能,优选节能灯,建筑内照明配电箱的负荷电流差不超过30%,室内照明均匀度不低于0.7,在项目的楼梯间、配电间、消防控制室、电话总机房、疏散走道等处设置应急照明,疏散用应急照明照度不低于0.5LX,其余照度满足正常照度要求。在疏散走道或安全出口等处设灯光疏散照明。69 7.6.6室外电缆敷设室外供电系统采用电缆埋地敷设,电缆线路的敷设考虑建筑物的位置,选择最短线路,采用直接埋设。7.6.7防雷与接地综合楼按三类防雷进行设计,屋顶防雷利用建筑物基础做自然接地系统,屋顶避雷网网格间距不大于20×20m。利用建筑物内柱、梁及基础内主筋作为引下线,引下线间距不大于25m,将避雷带与建筑物基础作可靠连接,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4Ω,如果达不到此要求增加人工接地装置。建筑物内净距小于100mm的平行或交叉的长金属体每隔30m或交叉处用金属线跨接。长金属物的弯头、阀门、法兰盘(不小于5根螺栓连接的除外)等处的过渡电阻大于0.03Ω时,连接处用金属线跨接。低压配电系统所有外露可导电部分均与保护线连接,能同时触及的外露可导电部分接入同一个接地系统当中,接地系统采用TN—S系统。7.6.8弱电系统69 教学楼内进行综合布线,综合布线按照基本配置设计,根据要求设计公共广播系统、电话系统及通信系统。电话总机容量符合国家现行的《邮电通信设计规范》的规定。每个信息插座的配电缆为1条4对对绞电缆;干线电缆的配置,对计算机网络宜按24个信息插座配2对对绞线,或每一个集线器(HUB)或集线器群(HUB群)配4对对绞线;对电话至少每个信息插座配1对对绞线。在教学楼内每个房间各设电视、信息网络及电话出线口一个,电视系统传输入线均为SYV-75-5-1,采用分配——>分支系统,穿管暗敷;信息网络在教室内设主配线间一个及分配线间若干,传输线均为VTP-五类线,金属线槽内敷设。69 第八章建筑节能、节水8.1节能目标能源是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长期以来我国的能源供应一直十分紧张,严重制约经济的发展。建筑能耗包括直接能耗和间接能耗,约占总能耗的30%,建筑节能是整体节能工作的重点,搞好建筑节能工作对节约能源和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根本措施。8.2设计依据1、《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3、《能源节约与资源综合利用“十一五”规划》4、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5、《山西省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04216-20068.3节能措施1、宁武县属于寒冷地区,设计时建筑的体形系数要小于或等于0.4。69 2、建筑的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和遮阳系数应按规范设计。要对建筑的总平面布置、建筑平、立、剖面形式、太阳辐射、自然通风等气候参数对建筑能耗的影响进行分析。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热,以达到节能的目的。外墙传热系数K=0.5W/m2K中空夹胶玻璃传热系数K=2.6W/m2K屋顶传热系数K=0.47W/m2K3、围护结构的热桥部位采取断桥措施,热桥部位的内表面温度不低于室内空气结露温度。4、每个朝向的窗墙面积比均不大于0.7。5、具体的保温措施:屋面采用150mm厚夹芯保温板,外墙表面采用60mm厚聚苯板薄抹灰外保温系统,外墙内面抹25mm厚玻化微珠水泥砂浆保温层。外窗户采用中空玻璃断热型铝合金平开窗,气密性不应低于《建筑外窗气密性解分级及其检测方法》(GB7017)的规定的4级。一层地面内设置40mm厚挤塑聚苯板保温层。6、对于供暖系统做如下措施:(1)散热器宜明装,外表面刷非金属性涂料,使热量充分散发出来。(2)供暖管网采用地沟敷设,凡敷设在地沟内,供暖管道应做保温,保温采用矿棉管壳外包玻璃丝布护壳,以减少热量损失,并加调节阀来控制温度。(3)供暖系统的供回水分支管路上,设置水力平衡装置,入口处设置热计量装置,严格控制热量分配。69 7、供电系统均采用合理的输送工艺,尽可能降低途中损耗。充分利用自然条件,白天各主要房间及大面积场所利用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采用高效节能灯并组合分区控制,在建筑物走道及楼梯间、卫生间采用声控开关,以达到节约用电的效果。在所需的照度前提下,优化照明节能设计,限定照明,采用高效节能灯具。8、给水管线选取优质给水管材,卫生器具采用节水型;9、增强全体师生节能意识。69 第九章环境保护9.1环境保护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晋中市“十五”环境保护规划》2006年10月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29日4、《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5、《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标准》(GB12523-90)6、《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9.2建设期主要污染来源及防治措施该项目为学校建设,必然会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学校北部为居民小区,因此施工期必须采用相应的措施,加强管理,将影响降到最小。1、大气污染:主要源于施工期间建材运输、二次搬运,土石方工程造成的扬尘污染。防治措施如下:1)施工场地配备洒水车,要经常洒水;2)物料堆放堆覆盖抑尘网,特别是细颗粒材料;3)建材运输不得超载,石灰、水泥等运输时覆抑尘网;2、废水:来源于建筑污水。防止措施如下:1)建筑用水尽量循环再利用,不得随意流淌;69 2)经沉降处理后达标排放;3、噪声:主要源于施工机械及运输机械,重点考虑工程施工时对正常教学秩序的影响。防止措施如下:1)尽量选用低噪音设备;2)混凝土搅拌机等使用频繁的机械安排在带护拦棚内作业;3)打夯机等强噪声设备安排在白天施工,以减小不良影响;4)禁止夜间施工;噪声限值表施工阶段主要噪声源噪声限值[dB(A)]昼间夜间土石方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等7555打桩各种打桩机等85禁止施工结构混凝土搅拌机、振捣棒、电锯等7055装修吊车、升降机等65554、固体废物:主要来源于施工期间建筑垃圾。1)节约建材,不得随意丢弃;2)按时清理散落的石灰、水泥;3)废弃建材集中收集,运往垃圾站处理;9.3正常教学阶段管理措施69 1、学校生活污水经化粪池熟化达标后排入城市排污系统,出水可满足《污水排入城市小水管道水质标准》(CJ3082—1999)的要求。2、生活垃圾经垃圾桶分类收集,及时清运至就近垃圾站进行无害处理。3、教学废弃物按指定地点集中存放,由专人处理,确保不造成污染后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4、重视绿化对环境保护的作用,在教学楼周围尽可能多的增加绿化面积,通过植物的净化、过滤作用进一步消除各类污染对正常教学秩序的影响,同时为师生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项目建设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运行的“三同时”制度,确保建设期和运行期各类污染物的达标排放。9.4节能分析报告9.4.1、评价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2、国家鼓励发展的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技术(国家发改委2005第65号)。3、设备及管道保温保冷技术通则GB/T11790-1996。4、设备及管道保温保冷设计导则GB/T15586-19955、节电措施经济效益计算与评价GB/T13471-1992。69 6、《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04-216-2006。7、《公共建筑节能技术标准》DBJ04-241-20069.4.21、项目概况:宁武县职业中学,占地面积为1100㎡,总面积为1500㎡,建筑层数五层框架结构,本项目是宁武县职业中学完善教学功能,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水平,是促进宁武县中等职业教育事业发展,满足社会需求,本项目地点交通便利,校区场地地势开阔,学校供水、供电、供暖等条件具备。主要用于采煤、计算机、旅游专业等教学。2、墙体节能设计外墙是建筑物保温隔热的重要构件。提高建筑物外墙的保温隔热能力,通常有两个途径:一是增加外墙的厚度,二是降低外墙的传热系数。单纯增加外墙的厚度,势必会增加外墙的自重和建筑材料的消耗量,所以在节能建筑中通常都要考虑通过降低材料的传热系数和改善构造来降低外墙的传热系数。对外墙的传热系数规定为:寒冷地区:K≤0.55~0.85W/(m2•K);严寒地区:K≤0.40~0.60W/(m2•69 K)。提高建筑外墙热工性能的技术途径,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单一材料外墙,即选用保温、隔热性能较好的能满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墙体材料作外墙;第二种技术途径即是复合墙体,即在主体外墙上增加保温材料,形成复合外墙。复合外墙又可分为内保温、夹芯保温、外保温三种。夹芯保温方法对保温材料的防护有利,但保温材料把墙体分为内、外“两层皮”,为了保证墙体的整体性,必须增设可靠的拉结措施,施工难度和工程造价均有所增加,在实际工程中采用较少。复合墙体主要是内保温、外保温两种。根据实验研究表明,外墙外保温与外墙内保温相比,无论是在保温还是隔热性能方面,外墙外保温都更具优势性。目前,外墙外保温技术应用广泛,将是墙体保温隔热的主要形式。能源消耗的日益增加,不可能再生的能源的日益减少,使人类正面临着巨大难题。众所周知,我国不仅能源短缺,且又是能源消耗大国。据悉,我国花费在采暖和空调上的能耗占建筑总能耗的55%以上。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城乡现在建筑达450多亿平方米,在如此数目巨大的建筑中,达到节能标准的仅点5%左右,即使是最新建筑,几乎90%以上仍属于高耗能。与气候条件相近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消耗在单位面积上的采暖费用仍然是发达国家的2~3倍,且舒适程度远远达不到标准。无论是从国际环境还是国内经济环境,中国能源问题已经日趋严峻,节约能耗迫在眉睫。而能耗则又是关系到子孙后代赖以生存的重大问题却又往往容易被人们忽视,因此,我们必须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积极宣传,认真重视建筑节能问题。69     3建筑节能措施     3.1根据国家政策,无论民用建筑还是公共建筑均需要采取节能措施,因此,每个设计单位应当在建筑物设计阶段,应当根据国家《民用建筑节能的设计标准》及有关本地区的节能法规进行设计开发;采用先进成熟的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保证节能设计质量。   3.2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组织施工,施工图审查机构在审查建筑工程项目时应当将建筑节能设计作为施工图审查的必审内容,对违反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项目,不得审查通过。   3.3监理单位应当按照节能标准、节能设计对工程实施监理。   69 3.4在墙体建筑方面,不得使用实心黏土砖,应逐步禁止使用其他黏土制品墙体材料,应用目前新型墙体材料,如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砖块、轻集料混凝土小型砌块、石膏砌块和条板、非黏土类烧结砖、轻质墙板复合保温墙板、整体式墙板、高掺量的利废制品、其他不含黏土成分的新型墙体材料。充分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发挥投资税收、价格等经济政策的引导手段,鼓励工业废弃物的循环利用,限制黏土资源的过度消耗,推进墙体革新工作和节能建筑的发展。  3.5改善外围护构件的保温性能,尽量避免热桥,同时采用新技术,加强外墙保温。如复合夹心保温墙体、外贴聚苯板保温墙体等。改善门窗设计,尽可能将窗面积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采用高效节能玻璃加强密封,尽量减少热量损失。   按照我国现行建筑节能有关管理规定,在普通铝合金窗的基础上,经过改造成为一种新型的节能型窗――断热铝合金窗。它的主要构成是玻璃采用优质中空玻璃,如LOW―E、SUN―E等中空玻璃,该铝合金窗框采用断热冷桥技术,其导热系数可以减少到1.8W/m2.K以下。大大阻止了能量的损失。  与此同时中空玻璃优美的外观并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隔声优质性能,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比较满意的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空间。   3.6采用合理建筑物体型系数:一般情况下,体型系数每增加0.01能耗将增加25%。因此,在建筑物平面设计应在满足建筑物功能要求的前提下,降低建筑物体形系数,以达到节能目的。4、节能措施建议169 、鼓励可再生能源应用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相结合,放大资金效益,对应用可再生能源的非节能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同时,鼓励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采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在工程项目规划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建筑体形系数对建筑节能的影响,合理选取建筑平面形式权益利弊,减少不必要的凹凸变化、简化外立面设计、严格控制建筑体形系数,建筑物本身有利于建筑节能,方能在后期建筑设计时采用经济、适用、安全的建筑节能措施。既可使建筑满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规定,又可大幅度降低建筑节能增量成本。有效地控制建筑节能增量成本,在项目规划设计阶段,低层建筑的体形系数不宜超过0.55,多层建筑的体形系数不宜超过0.5,高层建筑的体形系数不宜超过0.4。5、结论综上所述本文得出以下结论:本项目制定节能目标和实施方案,有针对性的采取节能管理或者节能的改造措施,保证节能目标完成;符合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要求。69 第十章消防及安全10.1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3、《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定》(GBJ140-90)10.2消防设计10.2.1消防设施项目按照消防规范,各层配置足够的干粉灭火器,计算机房应加强消防防范,并注意日常用电,离开机房时及时关闭电源。10.2.2室外系统室外消防系统采用低压制,室外给水管网成环状布置,消防供水由消防水池接入,设置室外消火栓,消火栓采用地上室式,沿建筑物周围均匀布置,消火栓间距不大于120m。10.3消防系统其它设计校区沿建筑物周围设置环形消防通道,道路宽度不小于3.5m,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为6m,建筑物主要出口设泡沫式灭火器。10.4安全措施按照建筑物的功能和类型分别设置不同数量的灭火器,做到定时对消防系统的检修及检查,对学生加强消防及安全的教育。69 第十一章项目组织管理根据国办发(1999)16号文件精神,本建设工程项目应实行法人责任制、施工招标制、工程监理制,建设单位与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之间实行合同管理制,以加强工程管理,确保工程高质量地顺利进行。11.1项目管理机构11.1.1项目组织机构 为保证项目有效实施,宁武县职业中学专门成立了项目工作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学校各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为小组成员,工作小组下设项目执行办公室,由成员分工负责,具体承办项目的各项工作。具体的管理措施如下:1、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负责项目的前期准备、实施和运行的管理工作。2、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项目建设资金的管理办法,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并由专人管理,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确保管好用好各项建设资金。3、项目建成后,资产管理由学校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所建项目承担的教学任务由教务处统一安排。69 工作组下设合同管理部、计划财务部、技术工程部、综合协调部四个部门(分设于学校现有相关部门,定专人负责),各部门之间必需明确职责、分工,认真履行各自责任,并相互密切配合,保证工程高质量顺利进行。项目管理机构设置如下:项目法人合同管理部计划财务部技术工程部综合协调部11.1.2管理部门职责1、合同管理部(招标部)在筹建期负责工程的招标工作,保证合理划分标段,合理确定工期、合理标价定标,通过招标选择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对设备、材料的采购也要实行招标,招投标活动要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进行,体现公开、公正和择优、诚信的原则。在建设期负责合同管理,工程的设计、施工、设备材料采购和工程监理都要依法订立合同,各类合同都要有明确的质量要求,履约担保和违约处罚条款。2、计划财务部69 负责项目的投资计划安排及财务管理。根据经批准的总概算和工期,合理安排投资计划,阶段计划投资的安排要与总体规划要求相适应,保证按期完工,严格执行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各项制度保证资金筹措到位、控制建设成本,确保资金使用效益。3、技术工程部负责施工现场工程质量的监控并处理施工中的各类技术问题、进行质量检查及安全措施检查,组织阶段验收和竣工验收,并负责技术档案汇总存档。4、综合协调部负责施工现场的治安及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之间、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之间的协调工作,积极做好工程前期、施工期、竣工阶段的各项准备工作,保证工程顺利完成。11.2项目监理根据《建筑法》和《建设监理规范条例》,建设单位应聘用有资质、信誉高、业绩好的单位负责现场监理;监理单位应按照监理合同,严格履行监理职责,组织项目监理班子,并派驻监理人员旁站监理,现场监理人员应有相应的资质和较高的职业素质,对工程的进度、质量、投资进行控制,确保工程既定目标的实现。69 第十二章项目实施进度12.1项目实施的主要内容该项目实施内容主要包括:教学的建筑、安装工程。12.2项目建设进度该项目工程计划工期为12个月,按资金投入整体分四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可研立项等前期阶段;第二阶段为工程设计、招标阶段;第三阶段为工程施工阶段(冬季施工注意采取适当防护措施);第四阶段为工程竣工验收、结算阶段。具体进度安排见下表:施工进度计划表时间项目第1个月第2个月第3个月第4个月第5个月第6个月第7个月第8个月第9个月第10个月第11个月第12个月项目准备勘察设计工程招标地基处理工程基础及主体工程安装工程装饰工程竣工验收69 第十三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13.1编制依据1、2005年《山西省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2、2003年《山西省建筑安装工程投资估算指标》3、2003年《山西省建筑安装工程概算定额》4、2002年《山西省建设工程其他费用标准》5、材料价格调整参考忻州市2008年第三季度价格水平。13.2投资估算说明(1)工程预备费率取8%;(2)价差预备费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不计;(3)本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不计;(4)建设单位管理费按0.8%计;(5)可研及勘察设计费按国家相关标准计取;(6)工程监理费按发改价格【2007】670号相关标准计取;(7)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根据有关规定按70%征收;(8)城市消防设施配套费按相规定免收;(9)人防工程异地建设费按相关规定减半征收。13.3投资估算项目总投资300万元其中:工程费232万元69   建设工程其他费用48万元预备费20万元详见表13-1投资估算表表13-1单位:万元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建筑面积(m2)单价(元/m2)建安工程费用实验实训设备其它费用合计备注一第一部分:工程费用      教学大楼1500 232.0 232.0 1土建工程 1400210.0  210.0 2暖通工程 456.75  6.75 3电气照明 355.25  5.25 4给排水、消防管网 406.0  6.0 5室外工程  4.0  4.0  第一部分费用合计  232 232 二第二部分:其它工程费用       1建设单位管理费    3.13.1 2可研及勘察设计及招标费    31.531.5 3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    4.84.8减免30%4城市消防设施配套费    1.11.1 5工程监理费    4.04.0 6人防工程异地建设费    3.53.5减半征收 第二部分费用合计    48.048.0  第一、二部分费用合计    48.0280 三预备费用    20.020.0 1基本预备费用    20.020.0 2涨价预备费用       四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五建设期利息       六总投资     300.0 13.4资金筹措69 项目总投资300万元,资金来源为申请煤炭发展基金100万元县财政配套         200万元69 第十四章项目招投标14.1编制依据1、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令第3号《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2、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令第5号《工程建设自行招标试行办法》;3、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等七部委令第30号《工程建设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办法》4、《山西省基本建设物资采购招投标实施细则》;5、《山西省工程建设项目勘察设计招投标实施细则》;14.2项目招投标基本情况宁武县职业中学教学楼等建设项目,总投资300万元,其中建安工程费232万元,其他费48万元,基本预备费20万元。该工程招标情况如下:1、依据国家发展委员会令第3号《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规定:第三条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公用事业项目的范围包括:(二)科技、教育、文化等项目;第四条使用国有资金投资项目的范围包括:69 (二)使用纳入财政管理的各种政府专项建设基金的项目;第七条本规定第二条至第六条规定范围内的各类工程建设项目,包括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工程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的采购,达到下列标准之一的,必须进行招标:(一)施工单项合同估算价在2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二)重要设备、材料等货物的采购,单项合同估算价在1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三)勘察、设计、监理等服务的采购,单项合同估算价在3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四)单项合同估算价低于第(一)、(二)、(三)项规定的标准,但项目总投资额在3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依据以上规定该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勘察、设备采购均进行招标。可研建议委托专业的招标代理机构进行公开招标。14.3招投标基本情况表山西省建设项目招标方案和不招标申请表69 项目名称宁武县职业中学实验实训综合大楼改扩建工程和购置教学实验实训设备目建设单位宁武县职业中学单位负责人及电话王贵喜13453033602联系人及电话摄文生13994140418建设内容教学楼总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建设地点和起止年限宁武县城西万佛街2009年-2010年总投资额300万元资金来源及构成县财政配套200万元、煤炭基金100万元合同估算额(万元)招标范围招标组织形式招标方式不采用招标方式全部招标部分招标委托招标自行招标公开招标邀请招标勘察1.5√设计2.7√建筑工程232√√√监理4.5√重要材料拟选择的招标公告发布媒介山西招投标网(hppt∥:www.sxbid.com.cn)拟选择的招标代理机构山西国阳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招标代理分公司建设单位(盖章)年月日第十五章结论与建议69 15.1结论中等职业教育是培养优秀技术人才、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应予以重视,大力发展,以满足社会的基本需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职业教育创新,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备教育资源,才能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进而提高人口综合素质。项目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各级政府关于中等职业教育的政策、保证该市在“十一五”期间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重要举措。宁武县职业中学作为全县唯一一所职业中学,项目的实施可为宁武县煤炭开采培养一线技术人才,对促进宁武县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高公民素质、建设和谐宁武、为实现小康社会培养合格的技术人才具有积极的作用。经可研分析得出,该项目总投资为300万元,该校项目选址、校区规划、建设内容及规模符合有关标准和规定,建设条件完全具备,应尽快立项建设。15.2建议1、项目立项后尽快进行初设批复、报建、招标、施工;2、加强工程监理,严把质量关,同时确保工程按期在确定的投资范围内完成;3、注意安全施工,文明施工;69 4、由于项目建设在校园内,离教学区很近,故要做好有效的降噪措施,尽量不影响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5、制定完备的学校中长期扩轨规划,以保障在扩轨期间能合理利用前期已建成工程;6、保证资金按时到位,以避免延误工期。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