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2.50 KB
  • 2022-04-22 11:46:24 发布

赤峰市优质肉羊种子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4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赤峰市优质肉羊种子工程项目第一章总论一、项目名称赤峰市优质肉羊种子工程二、项目实施单位三、项目负责人四、项目性质新建五、项目实施区域赤峰市地区六、项目建设期1年,运营期9年。七、项目背景44 畜牧业是赤峰市的主导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截止2003年牧业年度统计,全市牲畜存栏977万头(只),其中羊存栏693万只,年可出栏肉羊200万只,全市有草牧场8600万亩,其中人工草地600万亩,年种植青贮玉米100万亩,有25亿kg秸秆及10亿kg剩余粮食可供转化,为发展肉羊饲养业奠定的丰富的物质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羊肉需求量越来越大,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优质羊肉深受国际市场欢迎,肉羊产业前景看好。我市草原兴发集团是中国最大肉食品生产企业,在羊肉生产和加工领域居全国第一,其开发的草原羔羊肉已成为全国食品业名牌产品,产品供不应求,多年来草原兴发不断完善内部管理,始终重视农牧业产业化体系、食品安全体系、技术创新体系和市场营销体系的提高与完善,草原兴发集团以振兴草原畜牧业经济为己任,立足于内蒙古自治区本土作战,为带动赤峰市肉羊产业化发展,决策要以赤峰市为核心建设肉羊生产基地,确立到2005年企业年屠宰优质肉羊1000万只发展目标,其中在赤峰市完成肉羊屠宰加工500万只。44 因此,发展肉羊产业,不仅能加快本地区经济发展步伐,实现农牧民致富达小康的目标,同时由于肉羊适宜舍饲,对农作物秸秆利用力强,也有利于本地区由于自然的和人为因素影响逐步恶化的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恢复及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养羊业由传统粗放型向集约化科学化方向转变。但是,由于我市的肉羊繁育体系尚不健全,缺乏适宜本地区畜牧肉羊生产所需的良种及良种肉羊种源基地,致使肉羊改良进度缓慢,个体生产性能低,效益差,严重制约了本地区肉羊产业化的进程。为此,我市将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决定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农业部《关于加快畜牧业展的意见》精神及西部大开发政策,充分利用本地区基础资源,发挥我市在羊品种培育和胚胎移植技术方向的技术优势以及草原兴发集团在肉食品生产加工龙头企业的优势,加强种源基地建设,通过进一步投资,在赤峰市敖汉旗建设赤峰市肉羊繁殖中心,培育适宜本地区生产状况的良种肉羊种羊,建立健全本地区肉羊繁育体系,以保证我市在项目建成后饲养量达1000万只,出栏500万只的目标,并由此形成应用高新技术进行种羊生产,商品羊繁育、产品加工的产业化链条,实现我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八、项目依据、原则、范围1、项目依据农业部《关于加快畜牧业展的意见》;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种源基地建设相关文件;赤峰市畜牧业发展规划;有关种畜场建设的条件规定及相关优惠政策;上级有关部门文件精神;当地及国内相关地区现行的价格标准等;赤峰市在羊品种培育和胚胎移植方向的技术优势;《农业项目投资评估》第三版;国家计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2、项目原则44 以胚胎移植及其相关生物工程高新技术推广应用为手段,繁殖优良品种肉种羊,建设肉羊良种推广体系,大力推广肉羊人工授精技术,转变传统的饲养方式,实施舍饲半舍饲,推广羔羊舍饲育肥当年出栏技术,加强草原建设、完善畜牧业配套服务体系,优化与调整畜牧业内部结构,实现赤峰市畜牧业强市的目标。3、项目范围建设地点、规模与市场预测;建设条件及项目区情况;原材料供应、土建工程和技术方案;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实施计划,组织机构和人员培训计划;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方式;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分析;九、项目建设内容与生产规模在赤峰市敖汉旗建立赤峰良种肉羊种羊繁殖中心一处,在七个旗县区建肉羊繁育场七处,建人工授精站2000处,从国外引进优质肉用型种羊1300只,其中供体母羊1200只,种公羊100只,与赤峰市现有300只供体羊一起开展胚胎移植,正常年份达到生产良种肉用种羊14000只,其中种公羊7000只,种母羊7000只。十、主要技术指标1、供体受胎率98%。44 2、供体母羊平均每年二次采集可用胚胎20枚。3、移植妊娠率65%。4、产仔成活率98%。5、种羊培育率80%。十一、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项目计划总投资580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445万元,铺底流动资金投资360万元。在总投资中,良种繁育中心建设投资3787.77万元:包括引进种羊2000万元,购置受体羊80万元,基础设施投资1702.77万元,基础设施投资包括购置胚胎移植专用仪器设备投资303.27万元(包括设备安装费27.57万元),购置生产机械设备投资159.5万元(含设备安装费14.5万元),基础设施建设240万元,服务体系建设投资1000万元;七处繁育场投资1624万元,其中购进受体羊280万元,基础设施建设882万元,胚胎移植设备308万元(安装费28万元),机械设备154万元(安装费用14万元);其它费用16.60万元;基本预备费21.63万元;铺底流动资金360万元。在总投资中,计划申请国家投资3500万元,占总投资60.29%;地方投入800万元,占总投资14.69%;草原兴发自筹1505万元,占总投资的25.93%。十二、研究结论44 1、该项目建设符合全国家产业政策,有利于实现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引进国外优良品种肉羊种羊,采取胚胎移植技术繁殖种羊,在全市范围内建立肉羊繁育体系,将加快肉羊生产的产业化步伐。2、项目建设实施单位技术力量雄厚,项目自身科技含量高,能够将地区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3、项目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显著,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潜力巨大。4、项目实施后,正常年份实现销售收入6640万元,年利润总额2204万元,I=12%时财务净现值5698.52万元,内部收益率32.54%,收回全部投资需要4.16年(包括建设期一年),投资利润率31.76%,盈亏平衡点为44.59%。综上所述,本项目定位准确,符合我市畜牧业生产实际,产品市场前景广阔,技术含量高,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项目的实施对推动我市畜牧业产业化进程,特别是促进养羊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转变传统生产经营方式,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实现我市畜牧业强市目标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该项目是可行的。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依据第一节项目建设背景一、赤峰发展肉羊产业资源优势44 畜牧业是赤峰市的主导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截止2003年6月末统计,全市牲畜存栏977万头只,其中羊存栏693万只,年可出栏肉羊200万只创产值6.5亿元以上。全市草场面积8600万亩,其中有人工草地600万亩,每年青贮玉米种植面积100万余亩,有25亿kg秸秆和10亿kg剩余粮食需要转化,为良种肉羊繁育基地建设形成草原绿色品牌,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二、技术优势赤峰市在羊的品种培育、饲养管理等方面的技术一直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曾先后培育出了敖汉细毛羊、罕山白绒山羊等优良品种,这些品种的成功培育,在推动赤峰市养羊业发展中起到了积极作用,曾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随着科技的发展,先进技术在羊育种方面越来越重要,为此,我市较早的将家畜胚胎移植技术引进并应用于生产实际,我市喜鹊沟家畜胚胎移植中心羊鲜胚移植妊娠率达70%,推广规模与技术水平均居全国领先地位。赤峰市从一九九○年开展家畜胚胎移植技术的试验研究,一九九一年获得成功,一九九二年走出实验室,正式应用于畜牧业生产实践。近十年来,先后试验成功并推广应用了牛、绵羊、山羊、马鹿的胚胎移植和胚胎冷冻、切割等新技术。特别是在羊的移植上,技术水平和推广应用规模都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赤峰市家畜胚胎移植中心是全国第一家大面积推广应用绵羊胚胎移植技术的单位。三、龙头企业优势44 我市草原兴发集团是中国最大的草原肉食品生产企业,在羊肉生产和加工领域位居全国第一,其开发的草原羔羊肉已成为全国食品业名牌产品,产品供不应求,企业年屠宰加工肉羊能力达500万只以上。其中在赤峰市屠宰肉羊达100万只以上,内蒙古草原兴发股份有限公司,是自治区最大的农牧业产业化重点企业,2000年被中央八部委确认为:“全国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02年2月,“草原兴发”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同年6月,公司被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确认为自治区二十家重点企业(集团)之一。草原兴发集团以振兴草原畜牧业经济为己任,立足于内蒙古自治区本土作战,为带动赤峰市肉羊产业化发展,决策要以赤峰市为核心建设肉羊生产基地,确立到2005年企业年屠宰优质肉羊1000万只发展目标,其中在赤峰市完成肉羊屠宰加工500万只。四、赤峰肉羊饲养业存在的问题1、基数大、产出低44 从目前来看,我市绵羊群体基数大,具备了发展肉羊产业的基础,按现有绵羊饲养数,采取配套技术措施,使羊只年纯增达30%以上,则到2006年我市将具备年出栏800万只肉羊的生产水平。但是,长期以来,本地区均以毛、绒羊改良为重点,肉羊优良品种引进及改良和繁育体系建立工作相对滞后,致使羊群按肉羊产业方向要求改良率低,群体品质差,加之受传统饲养观念影响,羊群结构不合理,适龄母羊比例低,饲养周期长,群体营养不良,出栏率低,处于大群体低产出低质低效的阶段。2、种源基地建设未跟上肉羊产业发展的需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羊肉需要量越来越大,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给肉羊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优质羊肉产品在国际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发展肉羊饲养业不仅能够加快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步伐,实现农牧民致富达小康目标,同时由于肉羊活动量相对较少,适于集约化饲养,在舍饲条件下,对农作物秸秆利用力强,有利于保护逐步恶化的草原生态环境,因此,大力发展肉羊产业是我市畜牧业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年来,我市用无角多赛特、夏洛来、德国肉用美利奴等优良品种羊与本地母羊杂交,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使肉羊个体产肉量提高3.5kg,60—80天的育肥胴体重达18.5kg,日增重150g以上。但是,由于规模小,体系不健全,缺乏种源基地,远远适应不了肉羊产业发展的需要。因此,我市目前急需引进国外良种肉羊,采取先进的胚胎移植技术繁殖种羊建设,适应本地区生产状况的良种繁殖中心,在全市范围内统一规划,推广肉羊优良品种,建立健全本地区肉羊繁育体系,逐步提高本地区肉羊的改良化程度,实现我市年生产1800万只优质肉羊产业化目标。3、饲养观念落后,草畜矛盾突出44 我市养羊业一直是靠天然草场放牧进行生产,传统的靠天养畜观念在人们观念中根深蒂固。近年来,由于自然的和人为因素影响,草牧场沙、退化现象日益严重,草原生态环境日渐恶化,草场载畜能力下降,这些严重的制约了本地肉羊产业化的发展。为此,我们在转变传统的饲养管理观念的同时,加强草原建设,保护生态环境,应用优良品种改良当地羊只,提高生产性能,采取综合配套技术对肉羊实施舍饲半舍饲就显得十分必要。4、肉羊产品率低,劳动生产率不高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对肉羊改良重视程度不高,致使个体生产水平过低,效益差,我们出栏羊胴体重12kg/只,而发展中国家为13kg/只,发达国家为16kg/只。存栏羊年均产肉8kg/只,而发达国家德国为16.71kg/只,澳大利亚为19kg/只,美国为30kg/只。因此,我们的劳动生产率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也存在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饲养员单位饲养羊只少,不能达到满负荷工作量。第二节项目实施单位概述内蒙古草原兴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草原兴发”)创建于1993年,是内蒙古自治区大型的、跨地区经营的草原肉食品加工企业,公司已被评为全国151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一,2000年被中央八部委确认为“全国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44 ,2001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评为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20大龙头食品企业;2002年,草原兴发商标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同年被中国肉类协会评为国内肉羊生产企业第一名,禽类生产企业第八名,冷藏库容量第六名,肉制品加工企业第八名,在中国肉类食品行业50强企业中排名第十三位。2002年末实现销售收入16.18亿元,利润7090万元。公司现有总资产31.82亿元,员工10000余人,拥有以肉羔羊生产加工为主的草原事业部、以绿鸟鸡生产加工为主的绿鸟事业部和以开发西部特色资源为主的西部事业部,另有一个以开发杂粮、小菜为主的四野食品总厂,公司现拥有60余家生产工厂。同时,已在北京、天津、上海等32个大中城市设立销售分公司。公司通过发展海外合作伙伴,建立海外销售机构等方式,大力拓展海外市场。形成了信息、生产、技术、管理、服务、科研一体化,种、养、加,贸、工、农一条龙的现代企业公司。1997年6月,草原兴发4000万A股股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发行,募集资金2.2亿元,为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雄厚的资金基础,从而使公司进入了飞速发展的快车道。草原兴发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为中心,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引进高新技术,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现已形成了本企业独特的经营管理体系。公司在营造“绿色工程”过程中,引进生物高新技术,坚决保证“纯天然、无污染”44 的高品质的草原特色,先后投入大量资金引进国际领先的生产设备,建有绿色食品生产线40余条,生产出速冻食品、野味熟食品、烧烤制品、羔羊肉精品、补铁产品、补钙产品、全营养奶制品、调理食品、调味食品等十大系列1000余种产品。草原兴发的主导产业于1998完成了由鸡肉向羊肉的转化。迄今为止,公司已对内蒙古、吉林、青海、甘肃、新疆、黑龙江等省的60余家肉羊屠宰加工厂进行控制,形成了年生产加工肉羊600万只的能力。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牧)户”的产业化模式,以农牧户利益为中心,严格实行“销售服务”、“技术服务”、“融资服务”为一体的三项服务措施,不断密切与广大农牧民的关系,使公司与农牧户之间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经济利益共同体。从产品生产到基地开发建设,公司始终把基地建设和为农牧户服务放在首位,保证草原生态的可持续利用,使草原畜牧业向牧业产业化的经营模式发展。经过公司基地工厂、事业部产品研发人员、销售分公司业务人员的共同努力,形成了羔羊涮品、串类、汤类、煲类系列制品80余个品种。进入二十一世纪,公司积极着手完善企业核心技术创新体系。形成以企业技术中心为领导,绿色食品研究所为开发核心,各事业部研发科为基础研发单位,博士后流动工作站为技术引导的研发体系;在市场上逐步形成不同目标消费者的高中低档产品群。通过以“草原文化”为依托的文化促销,与草原绿色食品生产企业的定位相呼应,树立“草原绿色使者”44 的品牌形象;草原兴发在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背景下,依托天然大草原的资源优势,依靠公司的人才、品牌、市场优势,以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为前提,竭力为国内大中城市生产卫生安全食品,争取将草原兴发建设成中国最大的草原肉食品企业。2002年年初,草原兴发客观地分析国内国际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结合公司发展的实际,提出了到2005年实现肉羊屠宰加工1000万只、肉鸡屠宰加工1亿羽,进入中国肉类食品行业前三强的奋斗目标。根据这个奋斗目标,草原兴发在赤峰市2005年屠宰加工肉羊总数要达到500万只。赤峰市畜牧业局,为全市畜牧业的行政管理机构,各旗县区均有畜牧业服务中心,各事业站所设置齐全,各苏木乡镇有畜牧兽医综合技术服务站。全市畜牧兽医技术人员队伍现已达到2900多人,其中高级畜牧兽医师83人,畜牧兽医师700多人,助理畜牧兽医师1100多人。第三节立项依据一、农业部《关于加快畜牧业发展的意见》;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种源基地建设相关文件;三、赤峰市畜牧业发展规划;四、有关种畜场建设的条件规定及相关优惠政策;五、上级有关部门文件精神;六、当地及国内相关地区现行的价格标准等;44 七、赤峰市在羊品种培育和胚胎移植多方面的技术优势;八、《农业项目投资评估》第三版;九、国家计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第一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肉羊产业是承农启工的中轴产业,是广大农牧民致富达小康的有效途径,肉羊易于舍饲,对秸秆等农副作物利用能力强,饲养肉羊投入成本低,收入稳定,发展肉羊产业有利于推动农村牧区养畜饲养方式由传统粗放型向集约化科学化转变,可以大幅度增加优质肉羊产品数量,增加农牧民收入,促进加工业发展。此外通过推广运用现代肉羊饲养方式,实行种草养畜和秸秆转化能够推动北繁南育、牧繁农育和畜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进而减轻全市牲畜超载对草牧场的压力,保护与恢复草原生态。世界及我国现代养羊生产的发展的趋势,决定了项目实施的必要性,指明了我国现代养羊生产方向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现代养羊生产是指通过不断提高羊的良种化水平,运用先进的科学方法来组织和管理养羊生产,以提高养羊业的生产率和商品率;以最低的淘汰消耗获得最多的羊产品,以求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44 一、是赤峰市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长期以来,草原畜牧业是本地区的主导性产业,靠天然草场放牧是其主要饲养方式,而饲养家畜品种主要是绵山羊,生产方向多以毛、绒为主。经营管理粗放、生产水平低下是其主要特征。一方面由于近年来家畜头数增长过快,超过了草原资源的承载能力,使草原出现了沙化、退化现象,退化草场面积达到了90%以上,进一步加快了本地草原生态环境的恶化,草原畜牧业的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障碍,另一方面由于这几年绒毛市场比较低迷,使养羊者收益逐年下降,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羊肉的消费量逐年增长幅度较大,同时,绿色无污染的羊肉产品也深受外国市场欢迎,由此,刺激了广大农牧民饲养肉羊的积极性。虽然我市羊饲养量较大,但是由于饲养方式落后,品种差,产肉率低,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的要求,因此,采取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肉羊品种培育,建立健全肉羊繁育体系,加快本地区肉羊品种改良步伐,提高肉羊生产性能,科学的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加强草原生态建设,有效的利用草地资源,应用配套技术措施进行舍饲半舍饲,完全发挥草原兴发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使我市肉羊饲养业走上产业化良性循环轨道,从而实现本地区确定的畜牧业强市的目标。二、是提高肉产品档次,适应未来市场需求的需要44 近年来,随着人们膳食结构的不断变化,国际市场上羊肉,尤其是羔羊肉的需求量不断上升,人们消费结构已经向方便化、营养保健、绿色食品方面转移。中国加入WTO后,随着各国贸易壁垒的逐渐取消,国外的优质羊肉将大量涌入国内市场,这对于质量标准尚未与国际接轨的我国羊肉产业无疑是巨大的冲击,中国羊肉产业的唯一出路在于提高产品质量,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我国是世界上养羊大国之一。据2001年统计,羊存栏数量为29031.9万只,其中绵羊为13316万只、山羊为15715.9万只,占世界总存栏量的17.4%。已有5000多年养羊历史的我国养羊业,建国以来,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与世界平均水平,尤其是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就我市养羊现状来看,靠天养羊低成本、低效益方式没有从根本改变,肉羊饲养增收还是靠增加数量来实现,而我们可利用的草场是有限度的,且在逐年减少,产草量逐年下降,导致草畜矛盾日益尖锐。草原畜牧业依赖于天然草场,受气候环境、季节影响较大,无法做到全年均衡生产。目前,我市虽引进一些肉用羊品种,只是在小范围内饲养和利用杂交优势,一直未形成规模化的生产体系。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各国的畜产品保护屏障将逐渐弱化,羊肉市场将更加广阔,但我们养羊业目前主要以个体经营模式为主,品种混杂,经营粗放,只有使养羊业实现产业化、商品化生产,从肉羊生产的繁育体系到养羊的饲养管理逐步实现规范化,才能提高肉食品档次,适应未来市场需求的需要。44 三、是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需要在天然草场上放牧养羊生产模式,是重数量、轻质量,低投入、高索取的生产方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导致草场载畜量过大,羊只吃不饱,营养不良、生产性能下降、死亡率增高和草场退化、沙化以及草地资源产出率低等问题出现,严重影响到农牧民的增收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养羊业正面临着进一步加快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兼顾的艰难抉择。把养羊业和保护、恢复草原生态环境结合起来,发展生态养羊业是我们选择的必由之路。实践证明,实施舍饲半舍饲和羔羊短期舍饲育肥及放牧加补饲育肥的方式是成功的,不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而且大大的减轻草场压力,起到保护草场生态效果。因此,在实施本项目时,树立为牧而农,立草为业的思想,在项目区有计划的进行水、草、林、料、路配套小草库伦建设,采取围封、飞播、浅耕翻、人工补播、机械补播等多项综合措施对天然草场进行建设改良,提高生产力,与此同时,充分发挥项目实施单位赤峰市畜研所饲料科研生产基地的优势,研制开发适合本地区肉羊生产状况的各类饲料及相应的添加剂等,为项目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四、是农牧民增加收入的迫切需要44 养羊业是我市项目区内广大农牧民衣食住行之源和致富达小良的主要途径。相对于其它畜产品,近几年,羊肉尤其是羔羊肉市场畅销,价格高,饲养效益高,对农牧民增收更明显,同时对地方经济发展有很大促进。目前项目区内大部分地区生产条件相对落后,农牧民的生活水平比较低,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收入水平以下,再加上连续几年的干旱,草场沙化、退化现象严重,有些地区甚至100亩草场也养活不了一只羊,致使很多农牧民返贫。由于生产条件和资金的限制,仅凭项目区农牧民自身的力量很难脱贫致富。本项目的实施,可有效的提高肉羊生产性能,增加收入。通过补饲实验结果表明,每只补饲过的良种肉羊平均要比传统放牧下的本地绵羊增收200元,项目推广达产期每年可生产500万只优质肉羊,使项目区农牧民年增加收入10亿元,让广大农牧民尽早致富达小康。第二节项目实施的可行性一、种源基地建设有了一定基础44 我市现存栏羊693万只,其中绵羊310万只,且多以毛肉兼用型羊为主,现有草原面积8600多万亩,耕地1475万亩,每年有20多亿kg秸秆,10多亿kg粮食可供转化利用。赤峰市喜鹊沟家畜胚胎移植中心、羊鲜胚移植妊娠为75.8%,推广技术水平均居全国领先地位,该中心可繁育萨福克、多赛特、夏洛来,德国美利奴等早熟多胎的大型肉羊品种,上述条件为种源基地建设奠定了基础。项目的实施将通过引进世界上优秀肉羊品种萨福克、多赛特、夏洛来等通过胚胎移植技术繁育种羊,利用其父本、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对项目区现有羊只进行改良,使其商品代生长速度加快,个体增大,产肉性能提高,养羊户效益增加。二、西部大开发为肉羊产业发展带来机遇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生态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是其重要内容之一。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在肉羊繁育体系建立及产业开发中将改变资源开发利用中的数量扩张型为结构扩张型;增长方式由粗放经营型变为适应目前生产状况的规模化经营型;结构调整由内资源导向型变为市场导向型,最终实现资源的综合合理利用,把本地区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促进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协调发展。三、胚胎移植技术为项目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证我国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先后在兔、绵羊、牛、马和山羊的胚胎移植试验获得成功。近年来,牛的胚胎移植在我国部分地区已进入小规模推广应用阶段,但羊的胚胎移植应用的较少。目前,全国有十多个省区开展了此项技术的推广应用,应用较好的有内蒙、山东、新疆等省区。技术的推广应用水平是:羊的鲜胚移植情期受胎率为68—70%,冻胚移植受胎率为55—44 60%,供体羊超排平均采可用胚胎10枚左右。赤峰市自90年代初引此项技术后通过试验示范推广已移植绵羊3万多只,情期移植受胎率达到65%以上,冻胚移植受胎率达到56%。超排处理供体母羊平均采集可用胚胎达到10枚,羊个体一次最高采集可用胚胎38枚,羊个体最高产羔数50只。所掌握和运用的供体畜同步发情技术、超数排卵技术、胚胎采集和冷冻制作移植技术,胚胎切割技术的应用规模、成功率和技术手段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可为项目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技术保证。四、科学研究为项目提供技术支持项目的重点实施单位之一赤峰市畜研所近几年根据本地区畜牧业生产实际展开科研攻关在羊的舍饲半舍饲、草原生态保护与恢复及农作物秸秆加工利用和饲料开发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适应本地区畜牧业生产情况,可操作性强、易推广的实用技术成果,可为项目的实施提供技术支持。五、可靠的技术依托单位项目实施单位已同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院、内蒙古自治区畜牧科学院、内蒙古自治区家畜改良站等单位建立了长期有效的业务合作和工作联系,在他们的指导下,近年来成功地推广应用了胚胎的冷冻、切割等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使我市具备了开展胚胎移植及其相关的生物工程技术研究、开发、推广和应用的能力。六、优惠政策支持44 为了顺利实现赤峰肉羊繁育体系建立及产业开发项目的总体目标,赤峰市人民政府将出台优惠政策,优化投资环境,加强服务,采取招商引资方式,迅速扩大生产规模,在饲养场所建设、饲草料地征集中采取灵活措施协调解决,并且各级政府积极筹措一定资金用于贷款贴息和繁育体系建设,确保项目建成达产后年出栏500万优质肉羊的目标。第四章市场分析及前景预测第一节国内肉羊生产状况近几年来,我国的羊肉生产发展很快,据中国肉类协会预测,到2005年,肉类食品消费需求总量将比2000年增长12%,从发展布局看,以山东、河南为代表的农区养羊发展迅速,而传统的牧区内蒙、新疆、西藏、青海、甘肃的发展相对缓慢。这五个省区的年末养羊存栏数由1996年占全国比重的46.73%,下降到2000年的40.34%,(见1996——2000年养羊大区羊年存栏情况表)。产量下降的原因,主要是草场退化严重,而且传统的饲养方式并没有改变。因此,在本地区,改革传统的粗放生产方式,从种源基地建设入手,建立完善的肉羊繁育体系,注意草牧场的建设与合理利用、依靠科技,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肉羊产业势在必行。1996—2000全国及主要养羊大区羊年存栏情况单位:万只19961997199819992000全国总计23728.325575.726903.527925.829031.9内蒙古3561.83656.73712.93702.63551.644 新疆3136.213261.813447.383592.293690.21甘肃1126.521127.261128.71126.531163.25西藏16931715167116891664.3青海1569.531601.221638.931639.521642.04注:资料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同时,羊肉是本地区的特色产品,在饲养过程中以草和其它天然植物为主要饲草,受污染少,有绿色食品美称,深受消费者欢迎,供不应求,价格一直高于其它肉类,因此,发展肉羊饲养业的优势十分明显。第二节国内外市场预测2002年,我国羊肉产量快速增长,出栏和存栏有较大幅度增加。羊产品进出口均大幅增加,出口增幅大于进口,保持贸易逆差。2002年绵羊肉产量增加2%,其中亚洲羊肉产量提高3%,但是由于大洋洲主要羊肉生产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产量下降,出口减少,全球羊肉贸易量下降。价格上涨。我国羊肉人均消费为0.09kg/月,占肉类消费的3.01%。2002年国内羊肉价格高于前一年。国际市场羊肉价格呈现明显上涨趋势,羊肉价格明显高于前几年水平,是历史上羊肉价格较高的时期。美国羊肉价格继续走高。欧盟羊肉价格波动较大,但一直保持在较高价位运行。44 据国际食品政策研究所发布的未来20年世界食品供需预测的报告,预计未来20年,发达国家对肉类食品的需求将增加约25%,而发展中国家对肉类食品的需求将增加50%。在全球对肉类产品需求的增幅中41%将来自中国。第五章项目建设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第一节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以胚胎移植及其相关生物工程高新技术推广应用为手段,以建立健全良种肉羊繁育及良种推广体系为重点,以加快肉羊产业发展增加农牧民收入为目标,大力推广应用良种肉羊改良当地肉羊人工授精技术,提高肉羊个体性能,大力推广舍饲半舍饲配套养羊技术,转变肉羊饲养方式,大力推广羔羊当年育肥出栏技术,加快畜禽周转,合理调整畜牧业内部结构,推进肉羊产业化进程,把赤峰市建设成华北地区重要的优质肉羊繁育和加工基地。第二节项目建设的原则一、以胚胎移植及相关生物工程技术为手段,重点建设赤峰市肉种羊繁殖中心;二、应用人工授精技术和健全服务体系建立赤峰市肉羊繁育体系;三、结合赤峰市畜牧业生产实际,强化草原生态建设,积极开展人工种草、科学合理加工调制和利用农作物秸秆及农副产品,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44 四、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统一种源标准,集中提供种羊,加强配套设施建设,按市场规律优化和调整畜牧业内部结构,逐步提高肉羊改良程度。五、以农牧民致富达小康为主要出发点,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头作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行规模化、工厂化养殖,推广舍饲半舍饲及羔羊短期育肥技术,加快肉羊产业化发展步伐。六、在应用以胚胎移植技术为主要手段进行肉羊繁殖的同时,充分利用肉羊这一产品资源,开发出高附加值的生物药品、保健品等,使肉羊产业更有效的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第三节总体目标项目通过肉羊繁育体系的建立,推广舍饲半舍饲科学养羊技术及秸秆合理加工利用等配套技术,加强天然草场的保护与建设,逐渐恢复植被,改善草原生态环境,提高肉羊的产量与质量,稳步推进肉羊产业化,增加农牧民的收入,实现小康目标,促进地区经济协调持续发展。项目建设期一年,使肉种羊繁殖中心和七处肉羊繁殖场形成年生产能力达到正常年份为生产肉羊种羊14000只,其中种母羊7000只,种公羊7000只。年应用良种肉羊公羊改良配种母羊能力达到350万只以上,使全市肉羊饲养量由目前的693万只,达到1000万只,年出栏量达到500万只。44 第六章项目区基本情况第一节项目区基本情况赤峰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北纬41O21`—45O24`,东经116O20`—120O58`,东邻通辽市,北西部与锡林郭勒盟相接,西南与河北省接壤,东南和辽宁省相邻,地处于农业部规划优势农产品肉牛肉羊发展产业带。总面积84361平方公里,草场总面积8600万亩。全市辖7个旗、2个县、3个区。现有总人口450万人,有蒙、汉、回、满等18个民族,其中蒙古族73万人,牧区人口30万人。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居多数的多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地区。第二节自然地理条件赤峰市地貌复杂多样,地势西高东低,地处内蒙古高原与大兴安岭山脉和燕山山脉的结合部,海拔高度在500—1300米之间,境内山地、平川、河甸地俱全,宜于农牧林业综合发展。赤峰市地处中纬度,属温带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无霜期一般为120—140天,年降水量300—450毫米。境内有西拉沐沦河等五条河流和达里诺尔湖等内陆湖泊72个。可利用草场7300万亩,年粮豆总产量300万吨左右,可作为饲料的农作物秸秆100万吨。赤峰市土地辽阔,资源丰富,发展农牧林业生产有广阔的前景。44 第三节社会经济状况赤峰市是内蒙古自治区距离北京、天津、沈阳、大连等大中城市最近的地区,是连接东北、华北和京津塘地区的纽带,地处辽西重工业区域内,具有显著的区位优势。赤峰市十二个旗县区基础设施完备,土地资源丰富,草原面积辽阔,适合畜牧业生产的发展。赤峰市养羊业的历史悠久,广大群众具有丰富的养殖经验,具有草原放牧型、放牧加舍饲型和全舍饲型等多种养殖形式,具有纯牧区、半农半牧区和纯农业区,具有推广舍饲畜牧业,推广肉羊短期育肥的良好基础,农牧结合工作成效显著。特别是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以来,全市出现了多种形式的养殖形式和典型,为赤峰市畜牧业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七章建设方案第一节项目建设地点与建设内容、规模一、建设地点在赤峰市敖汉旗建设赤峰良种肉羊繁殖中心;在松山区、宁城县、翁牛特旗、元宝山区、巴林右旗、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左旗建设良种肉羊繁育场七处。44 通过从国外购进优质肉用型供体羊、基础设施建设、补充购置胚胎移植仪器设备和饲草料生产机械,建设优质肉用种羊的繁育基地。供体羊品种以萨福克、多赛特和夏洛来为主;基础设施建设以肉羊繁殖中心综合性化验室、旗县区胚胎移植站和棚圈建设为重点;仪器设备以引进先进设备为重点,补充其它必要的设备。二、建设规模肉种羊繁殖中心从国外引进多赛特、萨福克、夏洛来供体母羊1200只,种公羊100只,与赤峰市现有300只供体羊一起开展胚胎移植,建设赤峰良种肉羊繁殖中心一处、良种肉羊繁育场7处,建设基层人工授精站2000处,繁育优良肉种公羊正常年份7000只,采取多项提高母羊繁殖率与羔羊成活率的配套技术及用优惠政策,进行集约化饲养,逐年增加肉羊繁殖母羊数,项目建成后基本达到年出栏500万只肉羊的目标。三、主要建设内容项目主要建设肉羊繁育中心建600平方米综合化验室一处;购进供体种羊1300只(种母羊1200只,种公羊100只)、受体母羊2000只;建种羊棚舍、饲草饲料库房、饲料加工厂房、饲草料机械库6900平方米;购进机械设备12台套;购胚胎移植设备52台套。七处繁育场购受体羊1000只;建移植实验室2100平方米;建种羊棚舍、饲料库、草棚17500平方米;人工种草1000亩;购仪器设备77台套;购机械设备56台套。44 第二节技术方案一、生产流程繁殖中心引进优良肉用品种公羊、母羊通过胚胎移植产羔育成后经鉴定合格的公羊除小部分留作后备羊外,其余的作为种羊出售给项目区,母羊大部分留作后备供体羊,小部分作为繁殖母羊。利用繁殖中心提供的种羊采取人工授精方法对项目区母羊进行改良,生产的羔羊除合格母羊作为后备繁殖母羊外,其余的与公羊及淘汰羊一起育肥出栏给龙头企业,经深加工增值,至此完成肉羊繁育及产业开发的过程,生产流程如下图所示。肉羊繁育及产业化流程图种公羊繁殖中心供体羊繁殖中心受体羊移植分站项目区种公羊项目区繁殖母羊每年二次冲胚移植繁殖母羊母羊生产羔羊出栏后备龙头企业加工增值后备公羊产羔育成出售人工授精淘汰淘汰二、技术措施44 1、2004年,从国外引进肉用型种羊1300只,其中多赛特、萨福克、夏洛来供体母羊1200只,种公羊100只。供体公母羊由赤峰市肉羊繁殖中心统一饲养、管理、使用。移植期间投放到移植点移植。2、建设赤峰市肉羊繁殖中心一处,繁育场7处,组成9个移植组同时开展工作。3、胚胎移植在赤峰市肉羊繁殖中心和胚胎移植分站同时进行。4、移植所需的受体羊赤峰市肉羊繁殖中心组织2000只受体羊为基础,不足部分由胚胎移植分站所在旗县区组织。5、肉羊种羊育成后由市业务部门统一组织鉴定,鉴定合格的种公畜按肉羊产业化的安排投放到全市各旗县区用于肉用羊的杂交改良。鉴定合格的母羊由赤峰市肉羊繁殖中心留做供体,继续用于胚胎移植,扩大移植规模。鉴定不合格的公母羊淘汰育肥出栏。三、技术路线以本地绵羊母羊为母本,以萨福克、无角多赛特、夏洛来肉羊为父本开展肉羊杂交改良,利用国外引进的优秀供体羊,每只供体母羊每年进行二次超数排卵,提供优质胚胎;通过胚胎鉴定、分级、切割、冷冻、移植等相关技术进行胚胎移植;达到年培育生产7000只优质肉羊种公羊目标,迅速提高本地区肉羊改良水平。44 四、技术指标1、提高超数排卵技术,提高供体羊的胚胎采集率和利用率。供体羊超排效果提高5%,即供体羊超排平均每只每次采集可用胚胎从目前的9.5枚提高到10枚。二次超排处理采集20枚胚胎。2、推广应用胚胎冷冻、切割技术。鲜胚移植受胎率从目前的60%提高到65%;冷冻胚胎移受胎率从目前的56%提高到58%,切割胚胎移植受胎率从目前的48%提高到50%。3、应用科学的饲养管理、接羔保育、防疫灭病技术,提高产仔成活率。产仔成活率从目前的95%提高到98%。4、应用科学的育种技术,提高种畜培育的合格率。种畜培育合格率从目前的75%提高到80%。5、推广应用人工授精技术,使项目区肉羊改良率达到90%以上。6、实施母羊二年三产制,繁殖母羊达到年产1.7只羔羊。第三节产品销售计划项目实施后至第三年即可提供优质肉羊种羊14440只,其中种公羊7220只,母羊7220只。44 第八章环境保护与劳动安全及消防第一节环境保护一、本项目生产和生活产生的废气很少,饲草料加工可采用旋风除尘,排放量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二、本项目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和羊粪尿等,全部排入自然坑内进行沉淀、发酵,沉淀物可搜集收回,集中生物处理,作为农家肥还田,自然坑应远离居民区。三、本项目产生的渣灰不多,经处理后可与羊粪便一起还田。第二节劳动安全保护购买引进羊只按国家标准要进行严格的疫病检疫,每只羊都有免疫接种卡及相应的记载册。饲养场的管理和生产人员通过体检,录用健康的人员。养殖场和操作室入口处建立消毒池或消毒室,防止疫病传入场区。饲养人员要定期发放劳保用品并定期体检,加工饲料的人员要配戴防护罩,严格按劳动安全规定进行加工生产,并配备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第三节消防本项目易燃品主要为饲草,各仓库要配备灭火器及其消防工具,各建筑物之间预留防火通道,饲草堆放处严禁烟火靠近。44 第九章组织机构与管理第一节组织机构一、组织机构本项目的思路和规划,涉及面广、规模大、任务重,需要方方面面的有效配合才能实施。因此,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来组织好项目的实施。本项目按现代市场经济法规经营和管理。项目实施之前,由草原兴发和赤峰市畜牧业局共同成立专项项目领导小组或独立的组织机构,领导小组或组织机构负责项目的前期工作,组织项目的实施、检查、监督以及项目建成后的验收和投产后的运营工作。项目运营期,领导小组或组织机构在经济上进行独立核算,实行项目或企业法人责任制,严格按照国家对专项资金的有关规定进行工作,日常运营中以企业为中心,政府负责指导、扶持、协调各方面关系,协助企业选点,给农牧户以政策支持,加强宣传教育等工作。项目在技术上采取新的分配机制,吸收有志从事肉羊产业化的有关专家参加,组成技术执行组,逐步构建肉羊工程技术中心。建立肉羊舍饲、半舍饲技术支撑体系和检测体系,推动我市的肉羊养殖业由传统粗放向舍饲集约、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使这个特色产业链逐步延长,走向产业化。44 二、强化技术推广、加快肉羊改良1、肉羊产业专项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利用良种肉用公羊为父系,本地基础母羊为母系进行杂交,生产肉羊杂交羔羊。要加强肉羊种羊基地建设,应用羊胚胎移植技术迅速增加我市肉羊种羊繁殖数量。抓好羊人工授精站的建设,新建羊人工授精站要同小区建设相配套即每个小区一站,羊人工授精站要达到有固定房舍,有齐全设备,有良种公羊及饲养设施,有合格的技术人员,有完善的规章制度的五有标准。2、项目区的乡镇苏木要负责对劣质公羊的清群。人工授精利用的种公羊驯教和人工授精站的建设工作都要在每年的7月底以前完成。各级畜牧部门具体负责技术指导。三、加强小区建设,提高肉羊效益以村嘎查为单位采取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的方式,建立肉羊养殖示范小区,小区内存栏母羊要达1000只以上,户均养羊30只以上,要切实抓好肉羊舍饲、半舍饲技术推广工作,抓好饲草料基地建设,结合农业结构调整扩大青贮玉米和优质牧草种植面积,把畜牧业生产上应用的青贮、微贮、配制全价混合饲料、塑棚养羊等多种适用技术通过组装配套综合运用到肉羊产业专项推进项目上,要全面推行冬春舍饲和冬羔育肥当年出栏技术,最大限度地提高母畜在畜群中的比例,增强发展后劲,全面提高肉羊产业的效益水平。四、完善经济合作组织与产业化经营机制44 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要求,建立龙头企业与肉羊生产基地农牧户利益均衡机制。企业扶持基地建设,基地支持企业发展,使龙头企业与肉羊基地养殖户形成相互依托,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共生关系。龙头企业要按照大生产、大流通和区域布局要求加大产品市场开发力度,实施名牌战略,形成草原天然特色新产品,不断提高羊肉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在项目建设示范区乡镇苏木、村嘎查组建开发肉羊产业农牧民经济合作组织,建章立制明确各成员的权利和义务,规范生产行为,按草原兴发要求标准生产育肥肉羊,统一组织肉羊出栏,并具体负责同草原兴发协调肉羊销售价格,肉羊出栏时间等事宜。要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要求,调动农牧民群众自觉参加开发肉羊产业,能够自发的有组织的把肉羊产业同龙头企业的需求进行对接,组织好肉羊生产与市场营销。项目区各级政府对外地客商投资进行规模化饲养应给予优惠政策支持。针对基地养羊户农牧民经济基础薄弱,缺乏使用借贷资金担保能力的实际情况,建立项目运行资金担保体系,由旗县区政府牵头,农牧民肉羊产业协会参与,为基地养羊户提供借贷资金担保,同时对借贷户资金使用进行监督,确保专款专用收到实效。第二节保证措施一、资金管理44 由市、旗两级政府牵头,组织有关部门参加,成立项目工作协调领导小组,严格按照项目资金的有关规定和要求,认真做好项目资金的使用管理工作。要设立专户,封闭运行,确定责任人,定期审计,实行专款专用。地方配套资金和自筹资金要按时足额到位。认真抓好项目的各项工作,要根据项目进度按时上报资金到位、使用及管理情况,确保资金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二、技术措施在充分应用并提高胚胎移植技术效果的同时,把相关的各项先进技术进行组装配套,全面应用于育种工作之中,提高同期发情、超数排卵和人工授精的技术水平。根据国外引进羊的特点及适应性和饲养管理要求,结合胚胎移植中心和各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饲养标准和饲料配方;要加大胚胎冷冻、切割等技术的应用力度,提高胚胎的利用率;严格各项技术操作规程,认真执行技术操作标准,提高技术的成功率。三、实施标准化生产,提高肉羊产品质量44 要按照国际市场对羊肉生产质量标准,对肉羊生产各环节进行全方位监控,推行标准化生产促进肉羊产业升级。一要抓好品种和饲养模式控制,对不同品种类型羊群,要分群管理,统一组织应用主推品种肉羊进行品种改良,建设标准化畜群;严格按照农业部无公害食品《肉羊饲养饲料使用准则》、《肉羊饲养管理准则》配制饲喂肉羊的日粮,加强肉羊生产基地的饲养管理工作。二要加强肉羊疫病监测防治,严格按照农业部无公害食品《肉羊饲养兽医防疫准则》,完善市、旗县区、苏木乡镇、嘎查村四级家畜疫病防治体系,切实加强无规定疫病区建设,严格屠宰环节兽医卫生检疫和安全指标检验。三要加强肉羊屠宰加工环节,标准化生产工作,要严格按照农业部无公害食品《羊肉生产标准》全面加强肉羊屠宰、羊肉包装、标志、贮存、运输等各个环节质量监控。建设肉羊养殖示范小区改善饲养方式。四、建立无规定疫病区,打造品牌为了提高肉羊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在项目区严格执行兽医卫生防疫制度,按无规定疫病的方法组织生产,尽快与国际接轨,打造本地区肉羊品牌,充分发挥和保障龙头企业“草原兴发羔羊肉”在消费者中的信誉及对肉羊产业的推动作用,使本地区肉羊产品达到无公害绿色标准,用质量和品牌占领市场。五、饲草料供给44 为了保证项目正常运转,在进行天然草场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条件下,积极进行人工种草建设高标准人工小草库伦,引进高产优质牧草种子,科学合理加工调制农作物秸秆,提高利用率,开辟多种饲草料资源渠道。充分发挥种羊繁殖中心赤峰市畜研所科研和科研生产基地优势,研制开发适应本地区本项目肉羊品种实际情况的各类浓缩料和预混料,为项目提供有力支持。六、优惠政策支持为实现项目总体目标,赤峰市各级政府将出台优惠政策,加强服务体系建设,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实施集约化饲养,政府在贷款、土地使用等方面采取灵活措施,积极支持肉羊产业化建设。第十章项目实施进度第一节项目实施内容一、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包括市场调研、咨询、实施地点确定、资金来源、投资方向等。二、编制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及进行项目论证等。三、初步设计、施工设计、设备选型等。四、土建工程建设,包括工程招投标。五、设备购进及安装。六、设备调试,水、电、暖、通等基础设施试运行。七、购入饲草料、羊只,开始饲养,进行胚胎移植工作。八、项目总结验收。44 第二节项目进度计划本项目计划建设期为一年,在实际运转中,采取边建设,边引进羊只,边饲养,边进行胚胎移植生产种羊的方式进行。第十一章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第一节投资估算一、编制依据和取费标准1、本项目投资方向为国家产业政策重点支持的基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适用于零税率(详细建设内容见附表)。2、本项目建设和生产为种源基地建设和提供畜牧业初级产品,免征所得税等一切税项。3、国家计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4、《农业项目投资评估》第三版。5、土建按着本地同期估价进行。6、仪器设备按厂价加5%运杂费估算。7、设备安装按设备的10%计算。8、基本预备费按工程直接费用的0.4%计提。9、其他费用16.60万元。10、种羊引进公羊20000元/只,母羊15000元/只。44 12、基层人工授精站按0.5万元/处估算。二、投资估算项目计划总投资580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445万元,铺底流动资金投资360万元。在固定资产投资中,良种繁育中心建设投资3782.77万元:包括引进种羊2000万元,购置受体羊80万元,基础设施投资1702.77万元,基础设施投资包括购置胚胎移植专用仪器设备投资303.27万元(包括设备安装费27.57万元),购置生产机械设备投资159.5万元(含设备安装费14.5万元),基础设施建设240万元,服务体系建设投资1000万元;七处繁育场投资1624万元,其中购进受体羊280万元,基础设施建设882万元,胚胎移植设备308万元(安装费28万元),机械设备154万元(安装费用14万元);其它费用16.60万元;基本预备费21.63万元。第二节资金筹措一、资金筹措经估算本项目总投资5805万元,其中申请国家投资3500万元,占总投资60.29%;地方投入800万元,占总投资14.69%;草原兴发自筹1505万元(固定资产投资1145万元,铺底流动资金360万元),占总投资的25.93%。44 第十二章经济效益分析第一节生产成本费用估算一、建设期本项目建设期一年,投产期一年,运营期八年.二、生产费用标准1、饲养成本和羔羊培育费按1,000元/只估算。2、技术骨干工资5万元/年·人,其他技术人员工资2万元/年·人,饲养人员工资按8000元/年·人。3、胚胎移植药物费用供体羊按100元/只,受体羊按30元/只计算。4、胚胎移植费按300元/只计算。5、受体羊成本费用按200元/只计算。6、折旧采用平均年限折旧法、净残值率建筑及设备为5%,建筑工程按18年折,设备及工具等按10年折,种羊按7年折。7、其它资金及不可预见费按年均摊。三、成本费用本项目总成本费用为4435.87万元,其中固定成本1025.87万元,可变成本3410.0万元,经营成本4089.10万元。(详见后附表)44 第二节固定资产原值及折旧计算固定资产总额5428万元,无形及递延资产16.60万元,固定资产年折旧300.51万元,年摊销1.66万元。(见附表)第三节销售收入一、销售收入正常年份生产公羊7220只,母羊7220只,商品羊3560只,公羊4500元/只,母羊4500元/只,商品羊400元/只,计销售收入6640.4万元。二、销售利润正常年份利润总额为2204.53万元。第四节财务投资静态分析一、投资利润率本项目投资利润率为31.76%.二、投资回收期本项目静态回收期为4.16年。(包括建设期一年)第五节项目投资动态分析一、财务现金流量分析本项目累计净现金流为44137.01万元,I=12%时净现值5698.52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32.5444 %,投资回收期4.16年(包括建设期一年).二、财务盈亏平衡和敏感性分析本项目以正常经营年份生产能力综合利用率来表示盈亏平衡点BEP,经计算本项目的BEP为44.59%,即当生产达到设计能力的44.59%时,收支就能平衡,通过对销售收入(价格)、经营成本和固定资产投资三个敏感因素的分析比较可以看出销售收入敏感性较强,但在三个因素分别单独变动10%后,项目仍然可行,因此,项目经济效益好,抗风险能力强,在财务上是可行的。第十三章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第一节社会效益一、项目建成投产后,正常年份生产优质肉羊种公羊7000只,改良配种母羊500万只,生产优质肉用羔羊500万只,平均每只羊价格315元,扣除生产成本可创新增利润200元,创产值15.7亿元,创新增加经济效益10亿元。二、通过实施开发肉羊产业项目,加工企业年屠宰加工500万只优质肉羊,每只羊可增加生产附加值100元,可创产值5亿元。44 三、肉羊产业开发可带动与之有关的行业的发展,随着产业的壮大必将使肉羊专业化批发市场的形成,由此可带动餐饮、运输、中介、商贸等各种服务性行业发展,形成一业兴,百业旺的局面。四、肉羊产业发展可有效带动秸秆余粮等农副作物的转化增值,促进农牧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五、本项目可增加农村牧区劳动力的就业机会,至少带动10万户农牧民从事肉羊饲养业,可有效的吸收社会资金增加对农牧业的投入,创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第二节生态效益项目建成后,全市绵羊畜群结构基本合理,牧区养羊实行半舍饲,农区养羊全部舍饲。公羔当年育肥出栏,加速了畜群周转,草牧场压力减轻,草原生态得到保护和恢复,人工草地和饲草产量增加,秸秆资源被充分利用,有力促进畜牧业经济步入良性循环轨道。第十四章评价结论一、该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利于实现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引进国外优良品种肉羊种羊、采取胚胎移植技术繁殖种羊,在全市范围内建立肉羊繁育体系,将加快肉羊生产的产业化步伐。二、项目建设实施单位技术力量雄厚,项目科技含量高,能够将地区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44 三、项目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显著,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潜力巨大。四、项目实施后,正常年份实现销售收入6640,年创利润总额2204.53万元,I=12%时财务净现值5698.52万元,内部收益率32.54%,收回全部投资需要4.16年(包括建设期一年),投资利润率31.76%,盈亏平衡点为44.59%。综上所述,本项目定位准确,符合我市畜牧业生产实际,产品市场前景广阔,技术含量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项目的实施对推动我市畜牧业产业化进程,特别是促进养羊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转变传统生产经营方式,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实现我市畜牧业强市目标具有深远的影响,因此,该项目是可行的,建议有关部门给予立项支持.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