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8.79 KB
  • 2022-04-22 11:44:01 发布

广州大学考研复习资料《心理学概论》 实用练习题.pdf

  • 2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二《心理学概论》实用练习题 推荐理由:1.本练习题答案清晰,判断题部分还附有解释,实用并且有效。2.由于赵国祥版的《心理学概论》正版书已经停止出版,因此对应的课后练习几乎没有。虽然本练习题的章节编排不是与参考书目一一对应,但是所覆盖的面都是万变不离其宗。3.由于2013年广州大学333教育综合的题型改变很大,建议在复习时,每复习完一章节后,结合本习题进行加强和巩固。2 二.《心理学概论》实用练习题《心理学概论》练习题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1.心理现象分为()。A.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B.认识过程与个性心理C.情感过程与个性心理D.意志过程与个性心理2.心理过程包括()。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3.个性心理特征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A.认识过程B.情感过程C.意志过程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C4.()在深度上对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细致研究。A.普通心理学B.发展心理学C.理论心理学D.生理心理学B5.()在广度上研究各个社会领域内的心理。A.社会心理学B.应用心理学C.发展心理学D.比较心理学6.(F)是理论的心理学基础,主要研究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心理现象一般规律。(E)是研究个体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D)是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进行研究工作的心理学。(C)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B)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产生的以脑内的生理事件、生理基础的心理学分支,试图通过大脑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解释心理现象。(A)是研究动物行为进化的基本理论和不同进化水平的动物的各种行为特点的心理学分支。A.比较心理学B.生理心理学C.社会心理学D.实验心理学E.发展心理学F.普通心理学C7.进一步探索研究在各个社会领域中心理活动的具体现象及其规律的心理学是()。A.社会心理学B.理论心理学C.应用心理学D.普通心理学8.自然实验法的优点是()。A.减少人为性,提高真实性B.减少人为性,降低真实性C.提高人为性,增加真实性D.提高人为性,降低真实性9.()的《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被心理学界认为是心理学的独立宣言。A.笛卡儿B.洛克C.冯特D.缪勒10.()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被界定为心理学的诞生。A.1789B.1879C.1798D.189711.()被誉为心理学之父或心理学第一人。A.冯特B.洛克C.笛卡儿D.缪勒12.精神分析学派(精神动力学派)是()创立的。A.笛卡儿B.华生C.弗洛伊德D.罗杰斯13.“心理学的第一大势力”是指()。A.精神分析B.行为主义C.认知D.人本主义14.行为主义创立的标志是1914年美国心理学家()出版了《行为:比较心理学导论》一书,由此他被称为行为主义的创始人。A.罗杰斯B.华生C.弗洛伊德D.马斯洛二、多项选择题:3 1.心理现象分为()。A.心理过程B.认识过程C.个性心理D.情感过程E.意志过程2.心理过程包括()。A.感觉过程B.知觉过程C.认识过程D.注意过程E.情感过程F.行为过程G.意志过程BCE3.个性心理特征包括()。A.认知B.能力C.气质D.情感E.性格4.心理学可分为()。A.理论心理学B.发展心理学C.普通心理学D.应用心理学E.社会心理学5.下列属于理论心理学的是()。A.普通心理学B.社会心理学C.教育心理学D.生理心理学E.实验心理学6.下列属于应用心理学的是()。A.社会心理学B.教育心理学C.咨询心理学D.管理心理学E.消费心理学、法律心理学、环境心理学ABCF7.以下哪些是理论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学科性质、活动范畴、任务、心理学方法论、心理研究的方法、身心问题、心脑问题、意识问题、能动性问题、因果、起源、知行问题A.心理学学科性质B.心理学方法论C.身心问题D.学习心理机制E.心理的生理基础F.心理的起源8.科学的三大特征是()。A.客观性B.可验证性C.准确性D.系统逻辑性E.描述性ABC9.()决定了心理学的自然科学的属性。心理学的科学属性,可从研究对象、历史渊源、研究方法得到说明A.心理学的研究对象B.心理学的历史渊源C.心理学的研究方法D.人的社会性10.()的基本原理是心理学研究的根本指导思想。A.辨证唯物主义B.形而上学C.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E.机械唯物主义ABCD11.在心理学研究中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是()。客观性、系统性、理论与实践结合、伦理性、发展性、教育性A.客观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C.发展性原则D.教育性原则E.协同性原则ABCE12.观察法可以分为()。A.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B.现场观察与情景观察C.长期观察与短期观察D.情景观察与控制观察E.全面观察与重点观察BCDE13.观察法要有效,就要特别注意()。A.每次时间尽可能长B.有明确观察目的C.随时记录D.可利用现代手段E.每次时间不宜过长14.实验法就是要在保持其他因素恒定的前提下研究()的关系和变化的规律。A.自变量B.因变量C.人脑D.客观世界15.实验法可分为()。A.实验室实验法B.情景实验法C.参与实验法D.自然实验法ABCD16.在实验室实验研究中,主要要控制哪些方面()。A.实验情境B.控制被试C.控制实验刺激D.控制被试的反应17.调查法可分为()。A.一般调查法和特殊调查法B.一般调查法和专题调查法C.事实特征调查和征询意见4 二.《心理学概论》实用练习题调查D.结构式调查和非结构式调查E.访谈法、邮寄问卷法和电话调查法BCD18.调查法的缺点是()。A.难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第一手的资料B.被调查者可能有意不作出真实回答C.封闭式的问题损失数据有效性D.问题措辞不易确定19.一般研究法主要包括()。A.实验和研究设计B.对数据的统计处理C.抽样法D.逻辑思维法AC20.心理学发展的历史分为()。A.孕育阶段B.转折阶段C.确立阶段D.发展阶段ABD21.冯特对心理学的历史功绩主要有()。A.心理学的确立B.实验心理学的创立C.出版《生理心理学原理》D.建立心理学专业队伍22.弗洛伊德把人的意识分为()。A.意识B.前意识C.潜意识D.后意识23.弗洛伊德的早期理论包括()。A.潜意识理论B.梦的解析C.泛性论D.本能学说E.人格理论三、判断题:F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的科学。()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F2.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内在心理活动的反映。()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F3.在心理过程中,认知和情感是基础,意志是将认知和情感转化为行为的动力。()在心理过程中,认识过程是基础,情感和意志将认识转化为行为的动力。F4.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知觉。()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倾向性F5.心理过程是在个性心理特征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反过来又影响着个性心理特征的进行与发展。()心理过程是在认识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反过来又影响着情感和意志的发展。F6.以揭示各种心理现象之间以及心理现象与现实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为任务的是应用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的任务是揭示心理学的基本规律应用于各个领域。F7.心理学是属于自然科学性质的学科。()心理学是属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学科。F8.心理学是对人进行研究的,而人是社会性的,所以心理学是属于社会科学性质的学科。()F9.辨证唯物主义哲学为心理学提供了依据。()心理学研究为辨证唯物主义哲学提供依据T10.心理学研究通过揭示心理现象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为辨证唯物主义哲学提供依据,使人更自觉地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心理研究的意义5 F11.心理学之所以成为一门学科,能从哲学中脱离出来,得益于哲学生物学和生理学本身的发展。()F12.用观察法进行心理学研究时,一旦有观察机会,观察时间应尽可能长但时间应该要短。()T13.实验法是按研究的目的控制或创造条件,对由此引起的或改变的被试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F14.在实验法研究中,引起变化的因素是因变量。自变量()F15.用观察法研究心理现象时,不必借用仪器。也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F16.个案研究法把个体作为一个研究单位进行的研究,不可以以群体为单位除了个体以外也可以以社会群体为单位。()F17.调查法是直接对研究总体的全体进行调查。并不是直接对全体进行调查()F18.调查法的研究对象可来源于志愿者。()调查法的对象不可以是志愿者,一定是要按照科学抽样方法从研究总体中抽取的T19.调查法中只有保证总体中每一个被抽到的机会相等,才能使样本情况代表总体情况。()F20.内省法是依靠对自己或他人的意识经验的反省,来寻找心理学问题的答案的方法。()是依靠对自己的意识经验的反省,来寻找心理学问题的方法,是最早采用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T21.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从某种意义上可能是最古老的一本心理学专著。()F22.在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哲学中脱离出来的过程中,亚里士多德具有重要作用。冯特具有重要作用,以冯特建立实验室为标志()F23.1879年,德国人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心理学著作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的诞生。()F24.洛克冯特的《生理心理学原理》一书被心理学界认为是心理学的独立宣言。()冯特认为心理研究应以意识为对象,研究意识的结构和内容,因此冯特的心理学又被成为内容心理学。F25.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以任何人“健康正常人”为研究对象,强调人的价值、本性和尊严。()F26.行为主义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的观点,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强调人已有的知识结构在其自身行为过程与认知过程中起决定作用。F27.精神分析学派的兴起被称为第一次革命。()行为主义的兴起被成为第一次革命。F28.人本主义的兴起被称为第二次革命。()认知心理学的兴起被称为第二次革命。F29.实验法是在消除保持其他因素的前提下研究因变量和自变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第二章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信息加工的观点,感觉属于()。A.信息的输入和登录B.信息的识别C.信息的选择D.信息的储存和提取2.根据信息加工的观点,信息的演算是以下哪种心理过程?()A.感觉B.知觉C.记忆D.思维6 二.《心理学概论》实用练习题3.主要收集声音和身体平衡位置信号的感觉器官是()。A.眼睛B.耳朵C.鼻子D.舌4.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强度,称为(B)。A.阈限B.绝对阈限C.差别阈限D.相对阈限5.当物体移到100米远处,视网膜上的像相应缩小到距我们1米远时大小的1/100,但是我们知道该物体的大小没有太大变化,称为()。A.大小恒常B.形状恒常C.颜色恒常D.亮度恒常6.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A.感觉B.注意C.记忆D.思维7.人根据任务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称为()。A.注意广度B.注意稳定性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转移8.以动作、技巧为内容的记忆是()。A.形象记忆B.情绪记忆C.运动记忆D.语词逻辑记忆9.根据是否需要意志努力,可以把记忆分成()。A.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B.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C.机械记忆和逻辑记忆D.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10.以下又可以称为实践思维的是()。A.动作思维B.形象思维C.语词逻辑思维D.抽象思维11.按照思维结果的新颖性,可以把思维分成(C)。A.发散思维和聚敛思维B.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C.受制思维和创造思维D.动作思维和形象思维二、多项选择题:1.感觉器官除了感受光波、声波、气味、滋味以外,还可以感受()。A温觉B冷觉C痛觉D触觉2.在“群魔殿”的多水平信息加工认知模型中,设想参与信息加工的有()。A.映象小鬼B.特征小鬼C.认知小鬼D.判断小鬼E.决策小鬼3.注意具有以下功能(ABCD)。选择B.保持C.调节D.监督E.伴随4.容易引起无意注意的物体是(ABDE)。A.刺激物是新奇的B.刺激物亮度增加C.刺激物静止D.刺激物发生相对运动E.刺激物符合需要5.注意的基本品质特点是(ABDE)。A.注意范围B.注意稳定性C.注意的分散D.注意的转移E.注意的分配6.影响注意品质的因素有()。A.动机B.神经系统的特点C.后天的训练D.兴趣E.刺激物的特点7.自动加工是()。A.不需要大量注意资源B.随时应付环境的变化C.经过大量练习D.应用灵活的加工方式E.加工模式难以改变8.控制加工是()。A.受资源量限制B.是一种程式化的程序C.不能同时进行多项作业D.应用灵活的加工方式E.需要集中注意完成9.以下以表象的方式编码的是()。A.形象记忆B.情绪记忆C.运动记忆D.语词逻辑记忆10.长时记忆的编码方式是(CD)。A.物理特性编码B.言语听觉特性编码C.语义编码D.表象编码E.行为编码11.遗忘发生的理论解释有()。7 A.信息错误B.记忆痕迹消退C.信息的干扰D.意识的抑制E.信息不能再认12.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有()。A.尝试错误B.顿悟C.类比D.启发式E.反推法13.以下关于定势描述正确的是(ABCD)。A.一种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B.凭借以前的经验看问题C.有时有助于较快解决问题D.缺乏灵活性E.可以发现更好的解决方法三、判断题:1.眼睛的适宜刺激是光波。(T)2.引起感觉需要的最小刺激量称为阈限。(T)3.绝对阈限是衡量感受器灵敏性的唯一指标。绝对阈限和差别阈限都是(F)4.阈限越低表明感受性越差。高(F)5.阈下刺激对人没有丝毫作用。(F)6.注意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F)并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只是一种心理状态,是对一定对象的指向、选择和集中7.注意是一种有限的资源。(T)8.心理学家用直接测量的方式来研究内隐记忆。(F)9.后面学习的内容对前面学习的内容的干扰作用称为后摄抑制。倒摄抑制(F)10.在问题解决中,发现具体的解决方法是在明朗期。(T)11.对于复杂问题,中等偏低的兴奋水平比较有利。(T)第三章一、单项选择题:1.个体积极探索事物的认识倾向是()。A.需要B.动机C.兴趣D.理想2.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A.气质B.性格C.兴趣D.能力3.观察学习的提出者是()。A.荣格B.华生C.斯金纳D.班杜拉A4.将人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的是()。A.荣格B.谢尔顿C.威特金D.霍兰德5.编制16人格因素问卷的是()。A.艾森克B.卡特尔C.哈撒韦D.霍兰德B6.以下能够测定12种人格特质的问卷是()。A.艾森克人格问卷B.Y-G人格测验C.主题统觉测验D.卡特尔人格因素问卷7.不爱与人交往,有孤独感,动作显得缓慢、单调、深沉的特性属于()。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C8.根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强、平衡、不灵活的类型是()。A.不可遏制型B.活泼型C.安静型D.抑郁型9.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和发展起来的能力是()。A.认知能力B.操作能力C.社交能力D.模仿能力B10.在比纳-西蒙智力测验中,每完成一个题目代表几个月的智龄?()A.1个月B.2个月C.3个月D.4个月二、多项选择题:1.以下属于个性倾向性范畴的是()。A.需要B.气质C.动机D.能力E.兴趣2.以下属于个性心理特征范畴的是()。8 二.《心理学概论》实用练习题A.需要B.气质C.性格D.能力E.兴趣ABCDE3.信念是()。A.被意识到的个性倾向性B.洞察事物的出发点C.判断事物是非曲折的准则D.具有自觉性和独立性E.由认识、情感、意志构成的融合体4.一般能力是指()。A.观察力B.记忆力C.思维力D.想象力E.注意力5.气质类型包括()。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E.神经质6.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提出人类的需要有()。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归属和爱的需要D.尊重需要E.自我实现需要7.行为主义人格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A.荣格B.华生C.斯金纳D.班杜拉E.埃里克森ABCDE8.以下可以称为特质的是()。A.个体的外部行为特征B.内在的人格倾向C.身体和生理特征D.人格结构的单位E.个体持久的特征BCE9.以下属于投射测验的是()。A.艾森克人格问卷B.罗夏墨迹测验C.主题统觉测验D.16人格因素问卷E.儿童统觉测验ABC10.信度包括()。A.再测信度B.等值信度C.分半信度D.内容信度E.效标关联信度ACE11.根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活泼型的特点是()。A.强B.弱C.平衡D.不平衡E.灵活ACE12.以下关于能力的描述是正确的是()。A.属于个性心理特征B.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C.发展比知识发展要慢得多D.随着年龄增长不断积累E.随年龄增长是一个发展、停滞和衰退的过程三、判断题:F1.特殊能力是大多数活动所共同需要的能力。()T2.在心理学中的个性或人格是同一概念。()T3.主题统觉测验属于完成法构造法的投射测验。()T4.画人测验属于表达法的投射测验。()T5.儿童统觉测验适用于4岁以下的儿童。不适用于4岁以下儿童()F6.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不是同步的。能力是在学习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培养的,能力促进知识学习,知识促进能力的培养()F7.具有非凡的记忆力可以称为天才。()T8.智力年龄的概念是比纳创造的。()T9.韦克斯勒智力量表包括语言与操作两个部分。()T10.良好的记忆力是天才的特征之一。()第四章一、单项选择题:1.针对某一方面的心理发展,通过在同一时段内不同年龄的儿童进行比较,迅速找到差异所在的方法,称为()。A.横向比较研究B.纵向跟踪研究C.连续发生研究D.跨文化研究2.在相当的一段时间内对相同的被试组进行反复跟踪调查的研究方法是()。A.横向比较研究B.纵向跟踪研究C.连续发生研究D.跨文化研究3.将隶属于不同文化群体的儿童的一种或多种行为和能力模式加以比较,这种研究方法是9 ()。A.横向比较研究B.纵向跟踪研究C.连续发生研究D.跨文化研究4.揭示儿童认知发生、发展的规律和机制的“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是()。A.华生B.加德纳C.皮亚杰D.斯腾伯格5.根据皮亚杰理论符号功能的大发展发生在(B)。被皮亚杰称为“哥白尼式的革命”发生在(A)。个体的思维从动作向运算的转变发生在(C)。个体的思维已经采用命题形式发生在(D)。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6.()指的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其目标指向是达到最佳的平衡状态。A.同化B.顺化C.平衡化D.自动化7.在《超越IQ》一书中提出智力的三元理论的是()。A.皮亚杰B.加德纳C.斯滕伯格D.戴斯8.乔姆斯基提出的语言获得理论是()。A.强化学说B.先天决定论C.相互作用论D.循序渐进论9.一旦抚育者离开,儿童就会表现出类似哭闹行为,称为()。A.同步性交往(儿童与抚育者之间交互发生影响的行为)B.依恋(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抚育者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C.陌生人焦虑(遇见陌生人,婴儿就会哭闹或者畏缩于母亲身上的现象)D.分离焦虑C10.根据性别、年龄、技能、拥有物、居住地以及朋友对自己进行相应的分类,称为()。A.自我评价B.自我概念(将自我作为客体进行观察,形成一系列关于自己特质与特征的认识)C.自我定义D.自我同一性(个体对“我”是谁,是干什么的,“我”的期望、信仰和价值观是什么的一致和内化的认识)二、多项选择题:1,发展的主要内涵是()。A.发展是有顺序的、不可逆的B.能够保持相当长时间的变化C.使个体产生更有适应性、更高效的行为D.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E.是无规律的变化2.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是()。A.连续性与阶段性B.定向性与顺序性C.不平衡性D.差异性E.波动性3.心理发展的研究主题主要有哪些方面()。A.认知B.语言C.情绪D.社会性E.个性4.横向比较研究的缺点是()。A.经济节省B.对不同年龄的儿童分别取样比较C.一致性效应D.很难控制影响发展的因素5.纵向跟踪研究的缺点是()。A.投入较大B.揭示心理发展稳定性C.会有被试流失D.时代变迁效应6.皮亚杰理论的基本观点是()。A.儿童的认知发展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B.认知结构的构建和再构建是认知发展的本质所在C.儿童认知发展取决于认知结构的发展水平D.存在着相互独立的七种智力AB7.根据皮亚杰的理论,人的动作包括()。动作分为两类:一种是直接作用于客体的个别动作。另一种是由个别动作组成的动作系统或认知格式。A.个别动作B.动作系统C.系列动作D.动作行为10 二.《心理学概论》实用练习题ABC8.格式具有以下特点()。A.概括性B.稳定性C.可重复性D.系统性9.认知结构的发展包括()两个作用过程。A.同化作用B.顺化作用C.异化作用D.逆化作用ABC10.传统的观点认为,儿童的智慧发展受到以下哪些因素影响()。A.成熟B.经验C.社会环境D.自然环境ABCD11.儿童发展出的记忆策略有()。A.复述B.组织C.精细化D.提取线索12.语言的构成包括三个成分()。A.语音B.语法C.语句D.语义E.字形13.语言的发展包括以下阶段()。A.牙牙语阶段B.单词句阶段C.双词或三词组合阶段D.完整句阶段14.语言能够影响人的()。A.人际交往B.认知C.自我行为调节D.社会化15.自我意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自我认识B.自我评价C.自我监督D.自我控制16.性别角色的发展在以下哪些方面产生差异()。A.交往B.言语技能C.社会认知D.问题解决策略E.关注的生活重点三、判断题:T1.发展的顺序是不可逆的,也不能超越。()T2.同一心理机能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发展速率。()T3.个体早期的心理发展对人的一生有深远的影响。()F4.在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中先天遗传起决定作用。()T5.在个体心理发展的过程中后天环境起决定作用。()T6.逻辑决定论是皮亚杰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T7.在感知运动阶段儿童的智慧只停留在动作水平。()T8.皮亚杰认为认知阶段出现的先后次序是不变的。()T9.皮亚杰理论的唯一缺憾是太过思辩,缺少量化的实验证据。()T10.传统的智力理论一般都强调先天遗传的因素。()F11.提出“成功智力”概念的是梅耶斯滕伯格。()T12.在《心理结构》一书中提出七种智力的是加德纳。()T13.智力的PASS模型是戴斯提出的。()T14.心理学将对自身认知活动有所意识的能力称为元认知。()T15.记忆是一个被动保持信息的系统。()T16.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方面最明显的变化表现在记忆广度的增加。()T17.概念和分类是构建人类思维和行动的基石。()T18.皮亚杰认为儿童在学龄前是不能真正掌握数的概念的。()T19.人所具有的最有力的认知技能是解决问题的能力。()T20.儿童母语的产生和理解能力的具备就是儿童语言的获得与发展。()T21.语言的发展进程是按一定的顺序进行的。()T22.语言是社会交往的重要工具。()T23.儿童与成年人一样,主要通过内部语言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节。()T24.面部表情受生物遗传的因素影响很大。()T25.生理上的成熟是依恋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F26.18个月的儿童可以服从延迟满足的要求。()11 第五章一、单项选择题:1.布卢姆将认知目标由低到高分为哪六个层次(D)。A.知识、运用、领会、分析、综合、评价B.知识、领会、运用、综合、分析、评价C.知识、领会、分析、运用、综合、评价D.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2.认知学习分类理论是(B)提出的。A.布卢姆B.加涅C.奥苏贝尔D.奥斯本3.奥斯本提出了(D)。A.教学目标分类理论(注:布卢姆)B.认知学习分类理论(注:加涅)C.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注:奥苏贝尔)D.头脑风暴法4.加涅的认知学习分类理论将认知学习分为()。A.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B.知识信息、智力技能、动作技能C.言语信息、动作技能、认知策略D.智力技能、动作技能、认知策略5.学生运用概念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是()。A.言语信息B.智力技能C.动作技能D.认知策略(指导自己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的能力)6.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发现新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是()。A.讲授法B.发现法C.掌握学习法D.头脑风暴法7.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不断的自我认识和反思能力是()。A.教学设计能力B.教学组织能力C.教学决策能力D.教学监控能力8.根据布登的教学年限划分,成熟阶段是()。A.第一年B.第2-3年C.第3-4年D.第5年以后9.儿童对父母和权威表现出尊重与顺从,或者把成人的规则看成是不变的阶段称为()。A.自我中心阶段B.他律阶段C.自律阶段D.公正阶段10.品德态度的形成包括以下阶段()。A.顺从阶段、认同阶段、内化阶段B.醒悟阶段、转变阶段、自信阶段C.前道德阶段、因循阶段、原则阶段D.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可逆性阶段、公正阶段二、多项选择题:1.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包括(ABCD)。A.教学目标B.教学内容C.教学对象D.教学媒体2.教学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BD)。A.目标B.策略C.计划D.评价3.学生学习的三个基本领域包括(ABD)。A.认知B.情感C.意志D.动作技能4.教学媒介包括()。A.投影B.录象C.计算机D.黑板E.图片5.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中要考虑以下因素()。A.教学目标B.教学内容的特点C.教师的个性与特长D.学生学龄特征6.先行组织者策略的步骤包括()。A.选择材料B.设想学习过程C.呈现预备性材料或新材料D.抽象出新信息E.运用活动强化7.发现教学法的优势有(ABCD)。A.有利于激发智慧潜能B.有利于培养内部动机C.有利于学会发现的技能D.有利于知识的保持12 二.《心理学概论》实用练习题8.行为主义教学观把学习看成(ABCD)。A.经验的联结或操作的变化B.通过练习和刺激反应式的强化来实现的C.学习效果表现为外部的变化D.教学的目的是传授知识技能体系9.认知教学观认为(ABCD)。A.学习是知识的自我建构和理解过程B.学习依赖于学生自主的信息加工系统C.学习导致认知结构的变化D.教学的目的是建构知识获得深层次意义理解10.华莱士将问题解决描述为哪四个步骤(BCDE)。A.产生B.准备C.孕育D.明朗E.验证11.专家具有哪些特征()。A.专家比新手更能有效地组织信息B.专家记忆容量大,提取信息速度快C.专家善于应用直觉推理方式解决问题D.专家化更多时间来进行问题表征,在更深的层面上表征问题E.专家有更强的认知与自我监控能力12.创造性思维表现为思维的()。A.独创性B.发散性C.灵活性D.突发性13.教师的职业心理特征表现为()。A.热爱学生B.善于启发C.勤学敬业D.以身作则14.优秀教师的自我效能感表现为()。A.个人成就感B.认为从事教学活动很有价值C.对学生有正向的期望D.对学生的学习负有责任三、判断题:T1.学生的起始状态包括学习者的学习态度、起始能力、知识背景等。()T2.布卢姆将认知目标分为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T3.情感教学是一个连续的内化过程,教师应积极地促成情感教育的“积累效应”。()T4.现代教学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T5.教学设计中,教师了解不同的学生特定有效的学习方法可以改进教学质量。()F6.布卢姆认为教学目标分类受年龄与内容局限。()教学目标分类是不受年龄和内容限制,分为中学的四级分类(记忆、理解、应用、创新)、小学的三级分类(记忆、理解、应用)T7.认知学习是教学的主要任务。()T8.在学习过程中,认知策略起着控制执行的作用,控制自己的内部行为。()T9.应用讲授法,教师特别要注意引导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结。()F10.程序教学能很好地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并且具有灵活性。()由于技术局限不能很好地适应学生个体的差异,没有很大的灵活性T11.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本特点是人机互动与交流。()T12.头脑风暴法是一种集体激励的策略。()T13.认知教学的本质是以学生认知发展为中心。()T14.皮亚杰认为认知本质是一种建构过程,认知依赖于个人已有的知识和自我的组织。()F15.认知教学观向行为主义教学观的过度是学习与教学心理学心理学基础、教学观的一次革命。()F16.教师培训与教师自我的专业发展应该采用整齐划一的个性化模式。()T17.皮亚杰认为,儿童只有达到自律的水平才可能具有真正的道德品质。()T18.“道德两难论”是柯尔伯格研究道德发展问题的主要方法。()F19.品行不良问题主要出现在青年期。15岁以前的少年期,13~14为高峰()第六章一、单项选择题:13 1.人工智能是属于()。A.人和动物的学习B.人类的学习C.知识和技能的学习D.机器学习2.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活动的本质与规律,探讨学生学习与一般成人学习的不同之处的学习是()。A.人和动物的学习B.人类的学习C.学生的学习D.知识和技能的学习3.认为学习是外部行为变化的学者是()。A.桑代克联结-试误说B.斯金纳行为主义C.加涅认知理论:学习是信息加工的过程D.金布尔学习是行为和心理的变化C4.强调学习是认知结构的变化的是哪位学者?()A.桑代克联结-试误说B.巴甫洛夫C.奥苏贝尔认知理论:有意义接受学习D.金布尔C5.根据学习材料的性质与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可以把学习分成()。A.言语信息学习、智力技能学习、认知策略学习B.接受式学习、发现式学习C.意义性学习、机械性学习D.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心智学习、习惯学习D6.提出“学习风格”概念的学者是()。A.奥苏贝尔认知理论:有意义接受学习B.加涅认知理论:学习是信息加工的过程C.布鲁纳认知理论:发现学习D.塞伦D7.提出认知地图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桑代克B.苛勒顿悟实验:猩猩C.布鲁纳D.托尔曼中介变量S-O-R,白鼠白属能走出迷宫是因为有了认知地图。B8.一个联结的使用,会增加这个连结的力量,是指()。A.效果率B.应用率C.失用率D.准备率联结规律分为:效果率(获得满意结果,就加强)、联系率(应用率(一个联结的使用,会增加这个连结的力量)和失用率)、准备率A9.根据强化物本身的性质可以分为()。A.自然强化物和人为的近似强化物B.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C.正强化和负强化D.强化和惩罚C10.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以分成()。A.自然强化物和人为的近似强化物B.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C.正强化和负强化D.强化和惩罚11.对黑猩猩做“顿悟实验”的是()。A.苛勒B.托尔曼C.桑代克D.巴甫洛夫12.以下属于智力因素的是()。A.注意力B.动机C.情感D.意志13.以下属于非智力因素的是()。A.观察力B.记忆力C.意志力D.思维力C14.以下属于从外在观点对动机下定义的是()。A.动机是推动人们行为的内在力量B.动机是个体的内部过程C.动机是为了实现一个特定目的而行为的原因D.动机是一种需要所推动,达到一定目标的行为动力,它起激起、调节、维持和停止行动的作用。15.对多方面的事物或活动具有的兴趣是()。A.直接兴趣B.间接兴趣C.中心兴趣D.广阔兴趣二、多项选择题:1.认为学习是外部行为的变化的是()。14 二.《心理学概论》实用练习题A.桑代克B.华生C.巴甫洛夫D.斯金纳E.加涅BC2.强调学习是认知结构的变化的是()。A.华生B.加涅C.奥苏贝尔D.斯金纳E.金布尔学习是行为和心理的变化3.金布尔关于学习的定义是()。A.学习的结果是学习的主体要发生持久的改变B.学习是发生在外在行为和内在心理的变化C.学习是一种活动过程D.学习需要练习E.学习要受到强化4.潘菽在《教育心理学》中根据内容和结果将学习分为()。A.知识的学习B.技能与熟练的学习C.心智的、以思维为主的能力的学习D.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的学习5.加涅根据学习成果把学习分成()。A.言语信息学习B.智力技能学习C.认知策略学习D.接受式学习E.发现式学习6.“学习风格”具有如下特点()。A.灵活性B.稳定性C.独特性D.概括性E.指导性7.学习风格的构成要素有()。A.生理性要素B.认知要素C.情感要素D.意志要素E.社会性要素ABCD8.学习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描述()。A.学习策略是学习方法或技能B.学习策略是学习的调节和控制技能C.学习策略是内隐的学习规则系统D.学习策略是学习方法和学习调节控制的统一体E.学习策略是元认知BCDE9.以下属于认知派的心理学家是()。A.桑代克联结认知理论B.苛勒C.托尔曼D.布鲁纳E.奥苏贝尔ACDE10.以下属于联结派的心理学家是()。联结学派包括新行为主义学派A.桑代克B.苛勒顿悟实验C.巴甫洛夫D.斯金纳E.斯彭斯ABC11.联结论的主要特征是()。联结论强调练习的作用、行为的作用A.学习的实质在于现成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或行为改变过程B.联结是直接的、无中介的、是靠尝试错误而建立的C.强调对学习过程的客观研究D.学习主要在于主动形成认知结构ABC12.桑代克总结的主要学习规律是()。A.效果律B.练习律C.准备率D.联结律ABCD13.斯金纳强化总结出的规律包括()。A.习得反应B.条件强化C.泛化作用D.消退作用ABCDE14.正强化的方法包括()。A.奖学金B.对成绩的认可C.表扬D.改善学生E.给予学习和成长机会ABCD15.托尔曼在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A.符号学习理论B.认知地图C.中介变量D.潜伏学习16.学习活动中良好的性格特征表现为()。A.努力奋斗B.事实求是C.独立意识D.创造精神三、判断题:T1.“学”主要指获取知识技能,“习”主要指巩固知识技能。()T2.桑代克认为学习是尝试错误的过程。()15 F3.华生斯金纳认为学习是由强化练习引起的潜在反应能力的较为持久的改变。()F4.在知识、技能、行为方面的临时性变化也是学习。()F5.物种的先天倾向和由集体成熟引起的变化也是学习。()T6.学习的意义是人和动物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T7.凡是教学效果好的老师,都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对学生的学习风格进行认真的学习和研究。()T8.塞伦是首先提出“学习风格”概念的学者。()、T9.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F10.“认知策略”是布鲁纳于1950年提出的。()T11.记忆痕迹的变化包括生长和消退两个方面。()T12.人的颞叶和长期记忆有密切关系。()T13.艾宾浩斯是以实验法对学习与记忆的高级心理过程进行研究的第一人。()T14.冯特曾经宣布不能对高级心理过程进行研究。()T15.桑代克是教育心理学体系和联结主义学习心理学的创始人。()F16.最能体现桑代克联结理论的经典实验是他通过迷笼对狗的实验研究。()F17.准备是指学习前的知识准备或成熟方面的准备。()T18.准备是指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T19.联结的增强或削弱取决于学习者的心理调节和心理准备。()F20.负强化就是惩罚。()T21.苛勒认为学习过程不是渐进的,而是一种迅速完成的过程。()顿悟实验T22.加涅被公认为将行为主义学习论与认知主义学习论相结合的代表。()T23.非智力因素可以通过教育手段加以培养。()第七章一、单项选择题:1.个体形成某一特定社会所要求的政治信仰、态度和行为的过程,称为()。A.政治社会化B.民族社会化(个体形成本民族大多数人所共同具有的社会特性)C.法律社会化(个体形成某一特定社会要求的法律观念和遵守法律行为的过程)D.道德社会化(个体形成某一特定社会的道德标准和与之相符合的行为的过程)E.性别角色社会化(个体根据社会对男女基于不同性别所产生的不同角色要求和期望而形成的相适应的行为过程)2.学校教育、入职培训属于()A.早期社会化(儿童掌握语言)B.预期社会化(学校教育、入职培训)C.发展社会化(职业教育、成人教育)D.反向社会化(青年人教老年人电脑、开车)E.再社会化(罪犯改造、精神病人入院治疗)3.个体根据外在的信息和线索来对自己或他人的内在状态或行为原因进行解释与推测的过程是()。A.归因B.印象(认知者以自己过去的经验为基础,对认知对象的属性进行分析、判断后对其总体特征做出的主观理解)C.自我认知(主我对客我的认知与评价)D.态度(个体对人、对事、对周围世界所持有的一种具有持久性与一致性的反应倾向)4.人们对人或事物所持有的一套比较笼统、概括、固定的看法,并以这种看法作为评价人或16 二.《心理学概论》实用练习题事物的依据是()。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刻板印象效应5.根据维纳的两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是()。A.能力B.努力(不稳定的,内在原因)C.任务(稳定的,外在原因)D.运气(不稳定的,外在原因)6.在影响人际吸引中“近水楼台先得月”是属于以下哪种因素的作用()。A.熟悉性和临近性B.形似性与互补性C.外貌D.对等性或互惠性7.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一般分为()。A.互不相识、双方的表面接触、注意到对方存在、双方建立友谊、形成亲密朋友关系B.互不相识、注意到对方存在、双方的表面接触、双方建立友谊、形成亲密朋友关系C.互不相识、注意到对方存在、双方建立友谊、双方的表面接触、形成亲密朋友关系D.互不相识、注意到对方存在、双方的表面接触、形成亲密朋友关系、双方建立友谊8.浪漫的爱的组成是()。A.亲近和激情B.亲近和承诺(友情的爱)C.激情和承诺D.亲情、激情和承诺(圆满的爱)9.在非对抗性态度的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之产生一致性,称为()。A.从众(个人的观念与行为在真实或臆想的群体压力,群体规范与群体目标的影响下,向与群体中大多数成员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B.服从(在外界压力下,个体改变自己的观点或行为,以符合外界要求的现象)C.暗示D.模仿(在无外在控制条件下,个体由于受到他人行为的影响,而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行为相同的行为方式)10.看到别人穿时装,自己也去买来穿上,属于()。A.服从B.从众C.模仿D.暗示11.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现象是()。A.社会促进B.社会抑制C.社会进步D.社会退步二、多项选择题:1.个体具有社会化的可能性主要是因为A.有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B.有超越本能的学习能力C.有较长的依赖生活期D.有掌握语言的潜在能力2.民族社会化包括()。A.掌握本民族的文化B.掌握本民族的生活习惯C.形成共同的民族心理特征D.具有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3.早期社会化的内容包括()。A.儿童掌握语言B.学习最基本的生存技能C.学习社会规范并将社会价值内化D.与人沟通并建立感情4.大众传媒有()。A.报纸B.电视C.广播D.互联网BCD5.印象具有以下特点()。A.直接性B.间接性C.稳固性D.综合性ABCD6.态度改变的方法有()。A.劝导宣传法B.群体影响法C.活动参与法D.角色扮演法7.以下属于高层次的社会关系有()。A.阶级关系B.政治关系C.朋友关系D.夫妻关系E.同事关系F.主雇关系ABCD8.利他行为具有以下特征()。17 A.以利他为目的B.自愿的C.不期望报答D.会有一定的付出或损失9.以下属于非紧急情况下的利他为是()。A.给老人让座B.帮助同学补习功课C.抢救落水儿童D.与持枪歹徒搏斗C10.战争、恐怖活动属于()。A.紧急情况下的利他行为B.非紧急情况下的利他行为C.手段性侵犯行为D.目的性侵犯行为11.影响个体从众的因素主要有()。A.群体个数B.群体凝聚力和群体吸引力C.成员在群体中的地位D.个人的心理特点E.群体的性别比例12.以下影响暗示效果的因素是()。A.暗示者的名气B.暗示技巧C.被暗示者的年龄D.被暗示者的性别E.被暗示者的个性特点13.群体决策的缺点有()A.多方面收集信息B.利用集体智慧C.增加群体凝聚力D.费时费力E.议而不决三、判断题:T1.社会化是一个双向的过程。()T2.根据外部表情来识别和判断他人的情绪情感时,首先依赖于认知者的年龄。()F3.如果一个人利用自己的外貌去犯罪,漂亮可能会减轻处罚。()T4.父母对子女婚姻干涉的程度,与他们之间的相爱程度呈显著相关。()T5.在社会测量法测量中,得分越高,群体对于选择者的吸引力越大。()T6.通过参照测量法最后可以发现群体中处于中心位置的权威人物。()T7.如果要帮助一个人需要花费很大的体力,男性较女性容易产生利他行为。()T8.就被帮助者而言,老人和孩子比较容易得到他人帮助。()F9.穿着、举止古怪的人容易得到帮助。()T10.攻击性强的人比安分守己的人容易产生侵犯性行为。()T11.家长具有很强的暴力倾向,子女相对来说也比较容易对人采取侵犯性行为。()T12.看见武器的人比没有看见武器的人具有更强烈的攻击性行为。()T13.模仿说明模仿者对被模仿者的肯定。()F14.群体决策的极端化总使决策具有冒险性,并不是一直是冒险性的,也可以是保守性的。()第八章一、单选题:B1.对于心理健康的非病状态的表述,以下()不正确。A.非病状态是心理健康标准的底线B.非病状态是心理健康的一个较为主观的标准C.非病状态是指一个人心理的正常状态D.非病状态是指一个人适应良好的状态C2.我们常说的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其标准是根据心理健康三层面中()层面的标准而来?A.非病状态B.良好适应状态C.理想状态D.正常状态3.关于团体心理辅导的论述,以下()是不对的?A.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可细分为团体心理咨询与治疗、团体心理辅导、团体心理辅导活动等。B.团体心理辅导工作效率高,是适合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形式C.团体心理辅导活动适合有较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活动的主持者应受过相应的培训D.团体辅导是一种一对多的心理辅导方式。B4.关于外展训练的表述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A.外展训练又称户外拓展训练。B.外展训练最早是用来训练士兵的求生能力的。C.外展训练需要利用特别设计的器材,往往难度很大。18 二.《心理学概论》实用练习题D.外展训练需要由受过专门训练的专业人员来带领实施。5.以下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A.学习动力缺失最主要的表现是厌学。B.要让学生掌握上课记笔记的学习技巧,养成上课记笔记的学习习惯,教师应该令人信服地让学生了解记笔记的作用、具体方法以及如何使用笔记。C.小学、初中、高中各阶段的学习方法是相同的,所以应该从小学就全面指导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D.成绩好的学生也会有厌学情绪。C6.关于考试焦虑症的处理,以下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A.考试焦虑症必要时可以心理治疗配合抗焦虑的药物来处理B.学业压力和考试焦虑会形成恶性循环,令考试焦虑症越来越严重。C.考试焦虑症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学生内部的压力,所以只要处理好学生的心态和观念就可以了。D.系统脱敏症是治疗考试焦虑症的方法之一。7.关于学生人际关系问题,以下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A.人际关系问题的处理事先预防比事后补救效果好。B.人际关系问题一般是学生相对较少关心的问题。C.教师应该以客观、公正、理性、平等、睿智、成熟和坦诚的态度和形象来面对学生,处理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D.人际关系问题包括亲子关系、寝室关系等问题。B8.自卑感问题是按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哪种标准来划分的?()A.问题的内容B.内在心理根源C.特定发展时期和阶段D.问题的性质9.关于自卑感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自卑的人热衷于与人比较,而对自己的期待却很低B.自卑的人往往对自己缺乏客观、清醒的认识,无法悦纳自己C.自卑的人容易产生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D.对成败进行正确的归因是处理自卑问题的方法之一10.关于危机定义的表述,以下错误的是()。A.危机是一段时间的解体和混乱,在此期间可能有过多次失败的解决问题的尝试。B.危机是生活目标的阻碍所导致的,人们相信常规的选择和行为无法克服这种阻碍。C.危机状态指的是人们遭受重要生活目标的挫折,或其生活周期和应付刺激的方法受到严重的破坏的状态,危机状态即是破坏本身。D.危机之所以是危机,是因为个体知道自己无法对某种境遇作出反应。11.最重要和最良性的学习动力是()。A.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期待B.学习兴趣和远大的理想C.教师的期待和远大的理想D.教师的期待和家长的期待A12.在危机干预时,在当事人认同和理解的基础上,做出现实可行的用于摆脱困境的短期计划,是为了()。A.帮助当事人看到摆脱困境的可能性B.迫使当事人行动以改善自己的境遇C.让当事人通过制定计划合理地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D.让当事人作出放弃自杀的承诺二、多选题:1.中共中央在1998年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的文件中提出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是为了()。A.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B.健全人格C.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D.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2.张春兴认为心理健康的条件有()。19 淘宝店铺光の研友书屋A.情绪较稳定B.乐于工作C.能与人建立和谐的关系,并乐于和他人交往D.对自己有适当的了解,并悦纳自我E.对环境有适切的认识,能切实有效地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适宜采用()。A.诊疗模式B.发展模式C.教育模式D.文化模式4.对学生开展一对一的个别心理咨询的作用在于()。A.保证心理咨询的深度B.保证心理咨询的私密性C.保证心理咨询的效果D.保证心理咨询的效率5.关于心理测试的论述以下正确的有()。A.心理测试可以集体进行,也可以一对一进行。B.心理测试的目的可以是科研和调查,了解学生心理状况。C.心理测试的目的可以是筛查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做好预防工作。D.心理测试的目的可以是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宣传作用。6.造成学生学习问题的可能原因有()。A.学习习惯和方法不良B.学习动力缺失C.学业压力和考试焦虑D.亲子关系问题E.学业不适应CE7.对于学习习惯的建立,以下哪几种说法是不正确的?()A.基本学习习惯不良多始于小学B.家长的“陪读”会造成孩子在学习上对家长的依赖。C.不良学习习惯的扭转和改变不是很难的事D.行为强化技术是改变不良学习习惯的一项重要的技术E.学习习惯的改变和确立要趁热打铁,趁学生有改变的兴趣,在最短的时间内全面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建立好的学习习惯8.消除自卑感常用的方法包括()。A.引导学生对自己进行客观全面的认知B.对成败进行正确的归因C.消除非理性观念D.用激将法刺激学生,让他们通过逆反心理产生正面的动力E.帮助学生不时有成功的体验ABC9.在职业压力模式中,所谓的“组织外的压力”包括()。A.家庭问题B.生活危机C.财务问题D.生涯发展10.在评估危机当事人的危险性时,具体的危机评估可以借助以下的哪些方面来完成?()A.当事人目前的情绪状态B.当事人替代性的解决方法和应付机制C.危机的严重程度D.当事人的心理支持系统及可利用的资源E.当事人自杀的危险性ABC11.在评估危机当事人的危险性时,具体的危机评估可以借助以下的哪些方面来完成?()A.个人或专家的专业知识B.心理测评手段C.危机干预工作的经验D.个体敏锐的直觉12.对自杀的误解有()。A.与自杀的人讨论自杀将诱导其自杀B.威胁别人说要自杀的人确实有可能自杀C.想过一次自杀的人会总是想自杀D.自杀是冲动性行为E.一个人自杀未遂被救起后,自杀可能性下降三、是非题:T1.心理健康的定义之一是:一种生活适应良好的状态。()T2.心理健康的非病状态是指按照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看不能认定某人有心理疾病或症状。()T3.心理治疗原则上不主张多用药。()F4.心理治疗的对象可以是一般人,目的在于助人成长。()T5.心理咨询中的“咨询”有“顾问”的意思。()T6.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育模式改善了原先心理咨询较为被动的工作方式。()T7.文化模式正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个新趋势。()20 二.《心理学概论》实用练习题T8.朋辈咨询适合大学生或初高中混合的中学。()T9.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按内容分,可将问题分为:学习问题、人际关系问题、自我管理问题、自我发展问题等。()F10.生活管理问题对一些贫困学生是特别重要的自我管理问题。()T11.自我发展问题是典型的发展型咨询关注的问题。()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