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6 MB
  • 2022-04-22 11:17:34 发布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七版习题答案.doc

  • 14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冯剑亮尹伯成编习题一1.简释下列概念:稀缺答:指相对于人的无穷无尽的欲望而言,“经济物品”以及生产这些物品的资源总是不充分的或者说不足的。自由物品答:指人类无需通过努力就能自由取用的物品,如阳光、空气等,其数量是无限的。经济物品答:指人类必须付出代价方可得到的物品,即必须借助生产资源通过人类加工出来的物品。生产可能性边界答:指在既定的经济资源和生产技术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各种产品最大产量的组合的轨迹,又叫生产可能性曲线。自给经济答:一种经济体制,其特点是每个家庭生产他们消费的大部分物品,扩大一点说,是每个村落生产他们消费的大部分物品,只有极少数消费品是与外界交换来的。在这种体制下,资源配置和利用由居民的直接消费所决定,经济效率低下。习题一第1页共143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计划经济答:一种经济体制,其基本特征是生产资料归政府所有,经济的管理实际上像一个单一的大公司。在这种体制下,资源配置和利用由计划来解决。市场经济答:一种经济体制,其基本特征是产权明晰,经济决策高度分散。这种经济为一只“看不见的手”所指引,资源配置和利用由自由竞争的市场中的价格机制来解决。混合经济答:一种经济体制,其基本特征是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和国家所有相结合,自由竞争和国家干预相结合,因此也是垄断和竞争相混合的制度。在这种体制下,凭借市场制度来解决资源配置问题,依靠国家干预来解决资源利用问题。微观经济学答:西方经济学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它以单个经济单位(居民户、厂商以及单个产品市场)为考察对象,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宏观经济学答:西方经济学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社会总体经济问题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总量是如何决定的及其相互关系。总体经济问题包括经济波动、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国家财政、进出口贸易和国际收支等。实证经济学答:在解释经济运行时从客观事实出发,力求说明和回答经济现象“是什么”和“为什么”,并借以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后果,而不对事物作好坏、善恶习题一第2页共143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的评价。规范经济学答: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出发点,提出行为标准,作出“应当”与“不应当”的评价,阐述怎样才能符合这样的标准。内生变量答:是指由经济模型内部结构决定的变量。外生变量答:指不是由经济模型中的变量决定的,而是由外部因素(如政治,自然)决定的变量。存量答:是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的数值。流量答:是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变动的数值。局部均衡答:是假定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来分析某一时间、某一市场的某种商品(或生产要素)的供给与需求达到均衡时的价格决定。一般均衡答:在分析某种商品价格决定时,是在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给、需求、价格相互影响的条件下来分析所有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时所有商品的价格如何被决定。2.你认为研究人们的消费问题是属于微观经济学还是宏观经济学的对习题一第3页共143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象?答: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不是仅从概念上就可简单加以区分的。消费这个概念和问题,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中都有,但含义和研究的角度不一样。在微观经济学中,研究消费主要是研究消费者行为(选择),即根据预算约束,消费者如何按自己的偏好选购消费品以实现效用极大化;而在宏观经济学中,研究消费主要是研究社会的总消费支出水平如何决定,及如何影响总需求水平等。3.经济物品是指()。A.有用的物品;B.稀缺的物品;C.要用钱购买的物品;D.有用且稀缺的物品。答:D4.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的一点表示()。A.通货膨胀;B.失业或者说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C.该国可利用的资源减少以及技术水平降低;D.一种生产品最适度产出水平。答:B5.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的基本原理是()。A.一国资源总能被充分利用;B.假定所有经济资源能得到充分利用,则只有减少Y物品的生产才能增加X物品的生产;C.改进技术引起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内移动;D.经济能力增长惟一决定于劳动力数量。答:B6.下列命题中哪一个不是实证经济学命题?()。A.1982年8月联储把贴现率降到10%;B.1981年失业率超过9%;C.联邦所得税对中等收入家庭是不公平的;D.社会保险税的课税依据现在已超过30000美元。答:C习题一第4页共143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7.以下问题中哪一个不是微观经济学所考察的问题?()。A.一个厂商的产出水平;B.失业率的上升或下降;C.联邦货物税的高税率对货物销售的影响;D.某一行业中雇用工人的数量。答:B8.什么是经济理性主义?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行为是符合这个原则的,有没有“非理性”或“反理性”行为?自私自利和损人利己是理性的还是反理性的,为什么?您给出的答案是实证性的还是规范性的?答:经济理性主义是指这样一种观点,这种观点认为人在经济生活中总是受个人利益或利己的动机所驱使,总能认真地对各种可能的抉择权进行比较,以便找出一个能使他耗费给定的代价取得最大限度利益的所谓最优方案。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花费一定金钱买进消费品时总是力求消费品提供最大效用,厂商经营总是力求利润最大,要素出售者提供生产要素则力求收益极大。总之,人们无论从事何种经济活动,都力求能带来最大利益,带来最大限度满足。一切头脑正常的人,即所谓有理性的人都会这样行动,不可能有所谓“非理性”或“反理性”的行为。然而,理性行为不一定是自私自利的,更不一定是损人利己的。因为如果人们不把自私自利和损人利己作为自己行为所追求的目标,而把助人为乐看作是自己行为的准则的话,则自私自利和损人利己就不会成为他们的理性行为。当然,在自私自利或损人利己主义者看来,自私自利和损人利己行为就是理性行为。所谓“宁可我负天下人,不愿天下人负我”,就是这样的人。可见,如果我们说,理性行为不应当是自私自利及损人利己的行为,这种说法实际已经是规范性的而不是实证性的了。因为这种说法实际上已包含着认为自私自利和损人利己是“不好的”、“不应当的”、“非理性的”这样一种价值判断了。习题二1.简释下列概念:需求答: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对应于某一商品的各种价格,人们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习题一第5页共143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需求规律答:一种普遍经济现象的经验总结,指在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既定的条件下,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反向的依存关系,即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需求的变动答:指当商品本身的价格不变时,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动引起的需求数量的变化。供给答:是指生产者(厂商)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某种商品的数量。供给规律答:一种普遍经济现象的经验总结,指:在影响供给的其他因素既定的条件下,商品的供给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正向的依存关系,即商品价格上升,供给量增加;商品价格下降,供给量减少。供给的变动答:指当商品本身的价格既定时,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动引起的供给数量的变化。需求的价格弹性答: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弹性系数等于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通常简称为需求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答: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弹性系数等习题一第6页共143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于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收入变动的百分比之比。需求的交叉弹性答:是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的简称,指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弹性系数等于一种商品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之比。供给弹性答:是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弹性系数等于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之比。均衡价格答:是指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等于生产者所提供的该商品的供给量时的市场价格。供求规律答:指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与需求均呈同方向变动,均衡价格与供给呈反方向变动,而均衡产量与供给呈同方向变动。2.下列情况发生时,某种蘑菇的需求曲线如何移动?⑴卫生组织发布一份报告,称食用这种蘑菇会致癌;⑵另一种蘑菇价格上涨了;⑶消费者收入增加了;⑷培育蘑菇的工人工资增加了。答:⑴对此蘑菇的需求曲线会向左移。因为卫生组织发布的该蘑菇会致癌的报告会使得人们普遍产生对食用此种蘑菇的恐惧心理,从而在任一价格水平下大大减少对它的需求量。⑵此蘑菇的需求曲线会向右移。因为各个品种的蘑菇属于互替商品,当另一种蘑菇的价格上涨后人们会减少对那种蘑菇的需求量,并通过多消费此种蘑菇来习题一第7页共143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实现替代。因而在任一价格水平下增加了对此种蘑菇的需求量。⑶此种蘑菇的需求曲线会向右移。因为消费者收入的增加意味着他们购买力的增强,这将使他们增加对这种蘑菇在内的正常商品的需求量,并且在任一价格水平下都是如此。⑷此种蘑菇的需求曲线不变,如果不考虑培育蘑菇的工人作为消费者对此种蘑菇的需求的话。因为培育蘑菇的工人工资增加只影响蘑菇的供给成本进而影响其供给曲线,对需求曲线则不发生影响。3.假设一个坐标图上有两条形状为直线但斜率不同的需求曲线,在这两条需求曲线的相交之点的弹性是否相等?假定这两条相交的需求曲线不是直线而是曲线,交点上弹性是否相等?答:两条斜率不同的直线性需求曲线在相交之点各自的弹性是不相等的,斜率绝对值小(坡度较平缓)的那条需求曲线在交点处的弹性大一些。PCAED2D1OFDBQ如上图,D1、D2分别为两条斜率不同的线性需求曲线,它们与横轴分别相交于点B、D,与纵轴分别相交于点A、C,两条需求线相交于点E。这里,DOAOC1之斜率绝对值K1=OB,D2之斜率绝对值K2=OD,显然,K2=OCOD=OA+ACOB-DB>OA+AC-ACOB-DB+DB=OAOB=K,即D1斜率绝对值较大。EB由几何表述法可知在交点E处,D1之弹性系数Ed1=EA,D2之弹性系数习题一第8页共143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Ed2=EDEC。因EF∥OC,故EBEA=FBFO,EDEC=FDFO,则Ed1=FBFO,Ed2=FDFO,显然FBFO>FDFO,故Ed1>Ed2。这表明在两条需求曲线交点处斜率绝对值较小(坡度较缓)的需求曲线D1的弹性系数值EEd2。d1大于斜率绝对值较大(坡度较陡)的需求曲线D2的弹性系数两条曲线型的需求曲线在它们相交处的各自弹性也是不相等的。PCAEe2DD12e1OFDBQ如上图,D1、D2分别为两曲线型需求曲线,两者相交于点E。在E点D1的切线为e1、D2的切线为e2。显然,D1切线e1的斜率小于D2切线e2的斜率。而需求的点价格弹性系数公式为Ed=dQdP×PQ=1dPdQ,在D1、D2交点E,虽然它们具有相同的坐标位置,即有相同P与Q的数值,但由于D1切线e1的斜率小于D2切线e2的斜率,因此D1的弹性大于D2的弹性,即在交点处它们具有不同的弹性。4.下图中有三条为直线的需求曲线。PFe习题一第9页共143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dJabcOIKGHQaKJObGJOcHJOE==,E==,E==aKIKdGIGeHIHE==,E==,E==⑴试比较a、b和c点的需求价格弹性。⑵试比较a、d和e点的需求价格弹性。答:⑴用Ea、Eb和Ec分别代表a、b和c点的需求弹性,则由于aFJFbFJFcFJF因而Ea=Eb=Ec⑵用Ea、Ed和Ee分别代表a、d和e点的需求弹性,则由于aFIOdFIOeFIO又由于IKXYMUMU所以,>MUMU在>的情况下,C点处在较低的无差异曲线Ⅰ上。如果多购(OX-C、D、E各点依次为OY1、OY2、OY3。在E点,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等于预算线的斜率,亦即dXMUYPYPXPY在C、D点,无差异曲线的斜率大于预算线的斜率,即MUYPYPXPYPXPYOX1)单位X商品,少购(OY2-OY1)单位Y商品,消费者就处在较高的无差异曲线Ⅱ上D点。如果再购买(OX3-OX2)单位X商品,少购买(OY3-OY2)单位Y商品,消费者将达到最大满足,并处于既定预算支出和价格水平下效用最高的无差异曲线Ⅲ上的E点。从经济意义上,也可以简答如下:由于假定PX=PY,因此,MUX>MUY,这时消费者若将一部分用于购买Y的货币转向购买X,则由于多买X而增加的效用会大于由于少买Y而损失的效用,从而使总效用增加。MUPXMU=4、某消费者购买PYX和Y两种商品,其消费形式已满足下述条件:。若PX下降,PY保持不变,又假定X的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则Y的购买情况如何变化?答:由题设知,原来该消费者的消费已处于均衡状态。可设预算方程为PX×X+PY×Y=M。根据需求的价格弹性与销售总收入(消费者支出)之间的关系,我们知道,对需求缺乏弹性即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的商品来说,其销售总收入(消费者支出)习题一第18页共143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与价格成正方向变动,即它随价格的提高而增加,随价格的降低而减少。因此现在商品X价格下降(设为PX1),虽然X商品的购买量会增加(设为X1),但由于X的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消费者用于X商品的支出还是减少了,即PX·X>PX1·X。这样,在收入(M)不变的情况下,由预算方程易知用于购买Y商品的支出(PY·Y)应该增加了,同时PY又保持不变,Y商品的购买量也就会增加。5、某消费者原来每月煤气开支为120元,煤气的某些用途如取暖等可用电替代。现在煤气价格上涨100%,其他商品价格不变,若该消费者得到120元作因煤气涨价的补贴,试问他的处境改善了还是恶化了?为什么?作草图表示。答:该消费者处境改善了,因为该消费者得到120元补贴后,可以多消费电来替代煤气消费,由于电价不变,他完全可以用多消费电来改善自己的处境,如果煤气价上涨100%,电价也上涨100%,他处境就不会改善,如下图所示。电(Y)A1AY2E2Y1E1U2U1’OX2X1BB1B煤气(X)’’在图中,AB代表原来的预算线,AB代表煤气涨价100%但未给补贴的预算线,该预算线在横轴的截距应该正好是原预算线AB横轴截距的一半。A1B1代表煤气涨价并给了120元补贴后的预算线,由于煤气涨价100%,这样该消费者仍要消费数量X1的煤气,就必须支出240元,而现在给120元补贴,与原来自己用于煤气的支出120元加在一起正好是240元,因而仍可以消费数量为X1的煤气。故A1B1必和AB相交于原均衡点E1,又由于电价未变,因而A1B1必和AB平行,在A1B1预算线上,消费者找到了新的均衡点E2,在E2点上,消费者得到的效用为U2,大习题一第19页共143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于在原来均衡点E1得到的效用U1,从图中可见,该消费者会用多消费电来代替煤气的消费,煤气消费量由X1减少到X2,而电的消费量由Y1增加到Y2。6、若某人的效用函数为U=4X+Y,原来他消费9单位X,8单位Y,现在X减到4单位,问需要消费多少单位Y才能与以前的满足相同?答:当X=9,Y=8时,U=4X+Y=4´9+8=20当U=20,X=4时,由U=4X+Y得,20=44+Y,进而可得,Y=12可见,当X减到4单位时,需消费12单位Y才能与原来的满足相同。7、假定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XY4,他会把收入的多少用于商品Y上?答:设商品X的价格为P4X,商品Y的价格为P¶U4¶UY,收入为M。3由效用函数U=XY,得¶X=Y,¶Y=4XY。431变形得PX=PYXY他对X和Y的最佳购买的条件是,41MUPXX=MUPYY即为YPX=4XYPY把PXX=144PYPYY代入预算方程×X+PY×Y=M4PX×X+P×Y=MY,有PY×Y=5M这就是说,他收入中有4/5用于购买商品Y。8、设无差异曲线为U=X⑴X、Y的均衡消费量;0.4×Y0.6=9,PX=2美元,PY=3,求:0.40.6⑵效用等于9时的最小支出。答:⑴由效用函数U=X×Y¶U-0.60.4,可得,¶U0.4-0.4MUX=¶X=0.4XY,MUY=¶Y=0.6XY 习题一第20页共143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于是消费者均衡条件MUPXX=MUPYY可化为0.4-0.6Y20.6=0.40.630.6Y0.40.4将此方程与X×Y=9联立,可解得X=9,Y=9。⑵此时最小支出=PX·X+PY·Y=2×9+3×9=45(元)。9、已知某君消费两种商品X与Y的效用函数为U=X1/3×Y1/3,商品价格分MUP由消费者均衡条件=,可得21-33XYPP3=,即=12-133XYM将之与预算方程联立,可得对商品X的需求函数为X=2PM数为Y=。别为PX和PY,收入为M,试求该君对X和Y的需求函数。答:根据题意,预算方程为PX×X+PY×Y=M,MUYPY3X2PY,对Y的需求函10、行政配给制是计划经济一大特色,试说明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这种制度会减少消费者效用。答:行政配给制之所以会减少消费者效用,是因为在这种制度下,消费者无法在既定的预算约束下按自己偏好自由选购消费品。举个例说,假定某单位给其职工分发价值100元人民币的年货,一种办法是给每个职工发5斤油,10斤猪肉(共值100元),另一种办法是把100元钱发给每个职工,让他们根据自己需要选购商品,显然,后一种办法能给消费者带来更大效用。向前一种行政配给制就无法使职工更大满足,因为每个消费者的偏好不一样。这种情况用无差异曲线图习题一第21页共143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形表示,就是无差异曲线未能和预算线相切。11、某消费者今年收入11000元,明年收入12600元,他可以以5%的市I12600I+=11000+=23000,若今明两年收入全用于明年消费,则消费金场利率借贷款进行消费。(1)画出他的跨时期预算约束线。(2)若利率上升至6%,画出新的预算约束线。(3)若他不能以任何利率借款,但可以以5%的利率放贷,画出他的跨时期预算约束线。(4)试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解释利率上升后储蓄会增加的现象。答:(1)根据题意,若今明两年收入全用于今年消费,则消费金额共有1+r1+0.05额共有I2+(1+r)I1=12600+11000´(1+0.05)=24150,这样,就可画出下列跨时期预算约束线。明年消费M’MA”ONN’N今年消费””在图中,OM=24150,ON=23000,MN是预算约束线。(2)若利率上升至6%,新的预算约束线为M’N’,OM’=12600+11000×1.06=24260,ON’=11000+12600/1.06≈22886.79(3)若他不能借款,但可以以5%的利率放贷,则跨期预算约束线为MN,其中OM=24150,ON=11000。(4)利率是资金借贷的价格,利率上升表示现期(假定是今年)消费相对于习题一第22页共143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下期(假定是明年)消费来说,其代价或成本上升了。因此,消费者会减少现期消费,增加下期消费,即用明年消费来替代今年消费,这样储蓄便会增加。这就是利率上升的替代效应。同时,利率上升,会使消费者实际财富增加,因此消费也会增加,但现期储蓄相应减少。这就是利率上升的收入效应。利率上升对现期消费与下期消费的影响即价格效应是前述两种效应的合成。一般说来,在通货膨胀不严重的国家,实际利率都保持在较低的水平,因此,利率上升的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就是说,储蓄会随利率的上升而增加。多数消费者会以期待未来更多的消费而减少当前消费以增加储蓄。12、一个消费者在考虑要不要花一笔2000元的钱去买股票。如果他一年中估计有25%的概率赚进1000元,有75%的概率亏损200元。再假定这笔钱存银行的话,年利率是5%,试问该消费者如果是风险规避者、风险爱好者或风险中立者,对购买股票会作何决策?答:该消费者在有风险条件下可能有的收益和无风险条件下可能有的收益是相等的,即0.25×1000-0.75×200=100元等于2000×0.05=100元。但当他是风险规避者时,会认为在无风险条件下持有一笔确定的货币财富的效用大于在风险条件下股票收益的期望效用,因而不会去买股票。相反,当他是风险爱好者时,他会去买股票。如是风险中立者,则可能去买也可能不去买股票。习题四1、简释下列概念:生产函数答:指产品产出量与为生产这种产品所需要投入的要素量之间的关系。ab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答:一种典型的齐次生产函数,由柯布和道格拉斯在1928年研究美国1899年到1922年间资本与劳动这两种生产要素对产量的影响时提出的生产函数,其形式是Q=AKL,这里A代表技术水平,K、L分别代表资本与劳动,a、b是习题一第23页共143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系数。边际产量答:是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生产要素投入量所带来的产出量的变化。平均产量答:是指平均每单位生产要素投入的产出量。生产要素报酬递减答:一种普遍经济现象,指在一定技术水平条件下,若其他生产要素不变,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在达到某一点之后,总产量的增加会递减,即产出增加的比例小于投入增加的比例,这就是生产要素报酬递减。等产量曲线答:指其他条件不变时,为生产一定的产量所需投入的两种生产要素之间的各种可能组合的轨迹。边际技术替代率答:是指在产量不变的情况下,当某种生产要素增加一单位时,与另一生产要素所减少的数量的比率。等成本线答:是生产要素价格一定时,花费一定的总成本所能购买的各种生产要素组合的轨迹。扩展线(扩展轨道)答:是代表不同产量水平的最优投入组合点的轨迹。规模报酬习题一第24页共143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答:是指当各种要素同时增加或减少一定比率,从而生产规模变动所引起产量的变化情况。2、规模报酬的递增、不变和递减这三种情况与可变比例生产函数的报酬递增、不变和递减的三种情况的区别何在?“规模报酬递增的厂商不可能也会面临要素报酬递减的现象”这个命题是否正确?为什么?答:规模报酬的递增、不变和递减与可变比例生产函数报酬递增、不变和递减的区别如下:规模报酬问题论及的是,一厂商的规模本身发生变化(这假定为该厂的厂房、设备等固定要素和劳动、原材料等可变要素发生了同比例变化)相应的产量是不变、递增还是递减,或者说是厂商根据他的经营规模大小(产销量大小)设计不同的工厂规模;而可变比例生产函数所讨论的则是在该厂的规模已经固定下来,即厂房、设备等固定要素既定不变,可变要素的变化引起的产量(报酬)递增、递减及不变等三种情况。“规模报酬递增的厂商不可能也会面临要素报酬递减的现象。”这个命题是错误的。规模报酬和可变要素报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规模报酬问题讨论的是一座工厂本身规模发生变化时相应的产量变化,而可变要素报酬问题论及的则是厂房规模已经固定下来,增加可变要素时相应的产量变化。事实上,当厂商经营规模较大,在给定技术状况下投入要素的效率提高,即规模报酬递增的同时,随着可变要素投入的增加到足以使固定要素得到最有效利用后,继续增加可变要素,总产量的增加同样将会出现递减现象。所以规模报酬递增的厂商也会同时面临要素报酬递减现象。3、说明下列说法是否正确:⑴假定生产某产品要用两种要素,如果这两种要素价格相等,则该生产者最好就是要用同等数量的这两种要素投入。⑵两种要素A和B的价格如果相等,则产出量一定时,最低成本支出的要素投入组合将决定于等产量曲线斜率为-1之点。⑶假定生产X产品使用A、B两要素,则A的价格下降必导致B的使用量增加。⑷在要素A和B的当前使用水平上,A的边际产量是3,B的边际产量是2,每习题一第25页共143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MPMP两种生产要素所得的边际产量都相等,即=,当P等于P时,均衡条22D=f(K,L)=KL-0.2K-0.4L,MP=K-0.8L,MP=L-0.4K,当P=P9时,由均衡条件,MP=MP,即,可知,K与L的投LKdBMPP⑵对。产出既定时使成本最小的条件可以写成-==,如果P=P,dBdB则-=1,即=-1,此均衡点即为等产量曲线上斜率为-1的点。MPMPBA⑷不对。由题设,知<(<)。这意味着多花1元钱买进要素B所单位要素A的价格是5,B的价格是4,由于B是较便宜的要素,厂商如减少A的使用量而增加B的使用量,社会会以更低的成本生产出同样多产量。(5)扩大企业规模,可取得规模经济效益,因此,企业规模越大越好。答:⑴不对。厂商生产一定产量使总成本最小的条件是花费每1元钱购买的PAPB件变为MPA=MPB,而这不等同于A=B。例如对于生产函数LK7入量并不相等。dAMPBPBdAdA⑶不对。当要素A的价格下降时,由于替代效应厂商会多使用相对便宜的要素A,少使用相对昂贵的要素B,即用要素A来替代要素B。同时由于产量效应,厂商对各种要素使用量都将较前增加。基于替代效应与产量效应的综合作用,要素B的使用量并不一定增加。PBPA45能增加的产量,小于少花1元钱使用要素A所减少的产量,也就是说,为了补偿1元钱买进A所损失的产量,所需增加使用的B所费将大于1元钱,因而增加要素B使用量而同时减少要素A使用量将会使总成本增加而产量不变,而并不能够以更低的成本生产出同样多的产量。(5)不对。扩大企业规模,固然可取得规模经济效益,但各个企业的生产究竟要多大规模,才有规模经济效益,要由产品本身性质决定。如一个钢铁厂,几百名职工规模,通常难有规模经济效益,但一个理发店,也许几十名职工就够大了,可见,不是任何企业的规模越大越好,规模过大,企业管理成本会上升,也可以抵消扩大规模带来的规模经济效益。习题一第26页共143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4、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有何区别?答:规模经济是指随着生产规模扩大,产品平均成本下降的情况,而范围经济是指有的企业同时生产基本技术和设备相同或相关的多种产品时所拥有的生产和成本的优势。可见,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不同;前者指利用相同的设备或相关联的生产要素生产多种产品时形成的经济,而后者指大规模生产相同产品而形成的经济。Q=10xx-2x2-8x25、某厂商使用要素投入为x1程x2,其产量函数为1212,求x1和x2的平均产量函数和边际产量函数。10xx-2x2-8x28x2答:x1的平均产量函数为AP1=12x12=10x2-2x1-x2¶(10xx1-2x2-8x2)1x1的边际产量函数为MPx1=12¶x12122=10x2-4x12x2的平均产量函数为AP2=10x1x2-2x1x2-8x22=10x1-22x1x2-8x2x2的边际产量函数为MP2=¶(10x1x2¶x-2x12-8x2)=10x1-16x23/86、已知某厂商的生产函数为Q=LK5/8,又设PL=3元,PK=5元,试求:5533--3⑴产量Q=10时的最低成本和使用的L与K的数值。⑵总成本为160元时厂商均衡的Q、L与K之值。答:⑴厂商生产既定产量使其成本最小的要素投入组合要求满足8888MPLMPK=PLPK对于生产函数Q=L件,得55K,有MPL=8LK,MPK=8LK,代入均衡条MPLMPK=385-L388K-838=PLPK=358LK 习题一第27页共143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简化得,K=L3/85/8代入产量Q=10时的生产函数Q=L此时最低成本支出为TC=3L+5K=80K=10,求得L=K=10MPLPL3/85/8⑵厂商花费既定成本使其产量最大的要素投入组合同样要求满足上小题已求得,K=L将其总成本为160元时的成本方程3L+5K=160,求得L=K=20此时最大产量为Q=LK=20MPK=PKq=Axaxb7、展线。设生产函数为MPx112P,r1、r2为x1和x2的价格,试求该产品的扩x1a-1bAaxxr=ab-1答:由生产者均衡条件Abx1x2r2ax2r1MP2=P2,得简化得,bx1=r2,即ar2x2arx=br1x1-brx=0可知,该产品扩展线为22112/38、已知生产函数Q=LK1/3,证明:(1)该生产规模报酬不变(2)受报酬递减律支配。2/31/3答:(1)由题设Q=f(L,K)=L2/3K1/3,可得2/31/3f(lL,lK)=(lL)(lK)=lLK=lQ1/3故该生产过程规模报酬不变。(2)假定资本K不变(用K表示),而L可变,对于生产函数Q=LK,有 习题一第28页共143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MPL=23K13-L131-4¶MPL¶L=-29K3L3<0这表明,当资本使用量既定时,随着使用的劳动量L的增加,劳动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同样,可证明资本边际产量也是递减的。可见,该生产函数表明的生产过程受报酬递减规律支配。0.69、设生产函数为Q=2LK0.2,试问:0.60.20.60.20.80.60.20.80.60.20.80.60.20.80.60.2-0.40.2-0.40.20.6-0.80.6-0.80.60.2-0.40.20.6-0.80.60.20.60.20.60.20.60.2⑴该生产函数是否为齐次函数?次数为多少?⑵该生产函数的规模报酬情况。⑶假如L与K均按其边际产量取得报酬,当L与K取得报偿后有多少价值剩余?答:⑴由题设Q=f(L,K)=2LK,可得f(lL,lK)=2(lL)(lK)=lLK=lQ故该生产函数为齐次函数,其次数为0.8。⑵根据⑴题f(lL,lK)=2(lL)(lK)=lLK=lQ可知该生产函数为规模报酬递减的生产函数。⑶对于生产函数Q=2LK,有MPL=2´0.6LK=1.2LKMPK=2´0.2LK=0.4LK这里的剩余产值是指总产量减去劳动和资本分别按边际产量取得报酬以后的余额,故剩余产值=Q-L×MPL-K×MPK=2LK-L×1.2LK-K×0.4LK=2LK-1.2LK-0.4LK=0.4LK=0.2Q习题一第29页共143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习题五1、经济学中短期与长期划分取决于()。A.时间长短;B.可否调整产量;C.可否调整产品价格;D.可否调整生产规模。答:D2、在长期中,下列成本中哪一项是不存在的()。A.固定成本;B.平均成本;C.机会成本;D.隐含成本。答:A3、如果企业能随时无偿解雇所雇佣劳动的一部分,那么企业付出的总工资和薪水必须被考虑为()。A.固定成本;B.可变成本;C.部分固定成本和部分可变成本;D.上述任意一种。答:C4、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成本时,()。A.平均成本上升;B.平均可变成本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C.总成本下降;D.平均可变成本上升。答:B5、长期总成本曲线是各种产量的()。A.最低成本点的轨迹;B.最低平均成本点的轨迹;C.最低边际成本点的轨迹;D.平均成本变动的轨迹。答:A6、在从原点出发的直线(射线)与TC曲线的切点上,AC()。A.是最小;B.等于MC;C.等于AVC+AFC;D.上述都正确。习题一第30页共143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答:D7、要素报酬递减规律与短期边际成本曲线的形状有什么样的联系?如果投入的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开始时上升然后下降,那么短期边际成本曲线和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形状是怎样的?如果边际产量一开始就下降,那么成本曲线的又是怎样的?答:在短期,在固定要素(如资本设备)一定的情况下,可变要素逐渐增加,到一定阶段,该要素(如劳动)的边际产量会出现递减现象,这就是所谓要素报酬递减规律。当要素报酬递减时,由该要素生产的产品的边际成本就会上升。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之所以会出现先下降再上升的U形,就是生产要素报酬(边际产量)先递增再递减的结果。举个例说,假定生产某产品使用一定资本设备,其固定成本为120元,使用1单位劳动时的成本假定为60元,生产量为4件,则每件产品平均成本AC=AFC+AVC=FC/Q+VC/Q=120/4+60/4=45元。使用2单位劳动时假定成本为120元(单位劳动价格不变),产量假定为10件,则劳动的边际产量MPL=10-4=6件。产品平均成本为AC=AFC+AVC=120/10+120/10=24元,MC=ΔC/ΔQ=(240-180)/(10-4)=10元。再假定使用3单位劳动的成本为180元,并假定产量为12件,则劳动的边际产量为MPL=12-10=2件,这时产品平均成本为AC=120/12+180/12=10+15=25元,这时产品的边际成本为MC=ΔC/ΔQ=(300-240)/(12-10)=30元。可见,如果投入的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开始时上升,然后下降,则短期边际成本和短期平均成本都会先降后升。如果边际产量一开始就下降,那么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曲线一开始就向右上倾斜(即上升)。8、为什么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都可假定是U形?为什么由无数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推导出来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必有一点也仅有一点才和短期平均成本相等?答:短期平均成本(SAC)曲线所以会呈U形,是因为,根据要素报酬递减规律,在短期,在固定要素(如资本设备)一定的情况下,可变要素逐渐增加,到一定阶段,该要素(如劳动)的边际产量会出现递减现象。当要素报酬递减时,由该要素生产的产品的边际成本就会上升。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之所以会出现先下习题一第31页共143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降再上升的U形,就是生产要素报酬(边际产量)先递增再递减的结果。长期平均成本(LAC)曲线所以也会呈U形,是因为随着产量的扩大,使用的厂房设备的规模增大,因而产品的生产经历规模报酬递增的阶段,这表现为产品的单位成本随产量增加而递减。长期平均成本经历一段递减阶段以后,最好的资本设备和专业化的利益已全被利用,这时可能进入报酬不变,即平均成本固定不变阶段,而由于企业的管理这个生产要素不能像其他要素那样增加,因而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管理的困难和成本的不断增加,再增加产量会使长期平均成本最终转入递增。平均成本SAC1LACT1SAC4SAC2SAC3AT4T2BT3O产量线的切线的斜率为零;又因SAC与LAC相切于T,故SAC在T点的切线的斜作为包络线的LAC曲线上的每一点总是与某一特定的SAC曲线相切,但LAC并非全是由所有各条SAC曲线之最低点构成的。事实上,在整个LAC曲线上,只有一点才是某一特定的SAC的最低点。具体说(见上图):⑴只有LAC曲线本身的最低点(即LAC从递减转入递增之转折点)T3与相应的SAC3相切之点才是SAC3之最低点,因T3点是呈U形的LAC曲线之最低点,故过T3点作LAC曲333率也为零,故T3也是呈U形的SAC3的最低点。⑵当LAC处于递减阶段时,即T3的左边部分,LAC曲线各点与各SAC曲线相切之点必然位于各SAC曲线最低点的左边和上面,或者说有关SAC曲线之最低点必然位于切点的右边和下面。LAC与SAC2切于T2,因T2点位于SAC2之最低点B的左边,即该产品的生产处于规模报酬递增(平均成本递减)阶段,因而LAC曲线上的T2点的切线的斜率是负数,故SAC2曲线在T2点的斜率也是负数,故位于T3点(LAC之最低点)习题一第32页共143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左边之LAC上的各个点都不是有关各SAC曲线之最低点。⑶当LAC处于递增阶段时,即T3的右边部分,LAC曲线各点与各SAC曲线相切之点必然位于各SAC曲线最低点的右边和上面,或者说有关SAC曲线之最低点必然位于切点之左边和下面。位于T3右边的LAC与SAC4的切点T4,因处于规模报酬递减(平均成本递增)阶段,故LAC曲线上的T4点的斜率为正,故也是SAC4上的一点T4的斜率也是正数,由此可知T4点不是SAC4的最低点。综上所述,由无数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推导出来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必有一点也只有一点,长期平均成本才和最低短期平均成本相等。9、接近?说明为什么在产量增加时,平均成本AC与平均可变成本AVC越来越答:因为平均成本系平均可变成本与平均固定成本之和,即AC=AVC+AFC,故平均成本与平均可变成本之差为平均固定成本,即AVC=AC-AFC。而当产量增加时,每单位产量分摊到的固定成本越来越小,即AFC越来越小,因此,AC与AVC之差越来越小,表现在图形上这两条曲线越来越接近。10、在本章图5-6中,为什么S、A和A'都在同一垂直线上?答:(a)图中S点是STC1所对应生产规模的短期总成本曲线STC1和长期总成本曲线LTC的相切之点,这样在对应产量Q长期总成本相等,即STC1=LTC。1下,该生产规模的短期总成本与同时,在产量Q1时,可知该生产规模的短期平均成本与长期平均成本亦相STC1LTC等,表现为在(b)图中的A点,SAC1(Q1)=LAC(Q1)再次,在产量Q1时,该生产规模的长期边际成本与长期边际成本也相等,dSTC1dLTC表现为在(b)图中的A'点,SMC1(dQQ=Q1)=LMC(dQQ=Q1)实际上,在(b)图A点上,SAC1和LAC之值都是(a)图中原点O与点S所联成的直线的斜率;在(b)图A'点上,SMC1和LMC之值又只是(a)图中过公切点S所作STC1和LTC这二条线的公切线的斜率。习题一第33页共143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11、假定其企业将生产一件售价为10美元的产品,生产该产品的固定成本为5000美元,该产品每件可变成本为5美元。试向该产品生产多少时正好无盈亏?答:由于价格等于平均成本时正好无盈亏,可设该产量为Q,则:10=5+5000/Q,得10Q=5Q+5000,因此,Q=1000。即产量这1000单位时正好无盈亏。12、对于生产函数Q=10KLK+L,在短期中令PL=1,PK=4,K=4。请:10KL40L答:⑴由生产函数Q=以及K=4,得Q=4Q因此L=,代入成本方程得4QTC=PL+PK=L+4´4=+16总成本函数TC416AC==+平均成本函数VC4AVC==dTCd4Q160-4Q+4Q160MC==(+16)==22416(+)=04-16=22⑴推导出短期总成本、平均成本、平均可变成本及边际成本函数;⑵证明当短期平均成本最小时,短期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相等。K+L4+L40-Q40-Q从中得Q40-QQQ40-QdQdQ40-Q(40-Q)(40-Q)⑵短期平均成本最小时,其一阶导数值为零,即40-QQ(40-Q)Q习题一第34页共143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当Q=80时,AC=440-80160+1680=0.1当Q=80时,MC=(-40)2=0.1可见,短期成本最小时,短期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相等。13、对下表填空:(单位:美元)Q01234567TC5070100120135150160165FCVCAFCAVCACMC答:根据各种成本的相互关系,表中数字将是(小数值取一位)Q01234567TC5070100120135150160165FC5050505050505050VC020507085100110115AFC502516.712.5108.37.1AVC0202523.321.32018.316.4AC70504033.83026.623.5MC203020151510514、假设某产品生产的边际成本函数是MC=3Q2-8Q+100,若生产5单位产品时总成本是595,求总成本函数、平均成本函数、可变成本函数及平均习题一第35页共143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32可变成本函数。答:由边际成本函数MC=3QTC=Q-4Q+100Q+a2-8Q+100积分得3232TC70平均成本函数AC==Q-4Q+100+32VC平均可变成本函数AVC==Q-4Q+100(a为常数)又因为生产5单位产品时总成本是595即595=5-4´5+500+a得a=70则,总成本函数TC=Q-4Q+100Q+70QQ可变成本函数VC=Q-4Q+100QQ15、已知某厂商长期生产函数为0.5Q=1.2A0.5B,Q为每期产量,A、B为MPPAA答:由生产者均衡条件=,得-0.50.51.2´0.5AB1=0.5-0.50.50.50.50.5Q化简得B=(2)Q代入(1)式,得A=9´=2.5每期投入要素,要素价格PA=1美元,PB=9美元。试求该厂商的长期总成本函数、平均成本函数和边际成本函数。MPBPB1.2´0.5AB9化简得A=9B(1)将(1)式代入生产函数Q=1.2AB,得Q=1.2(9B)B=3.6B3.63.6将(2)(3)代入成本方程,得习题一第36页共143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LTC=PAA+PBB=A+9B=2.5+´9Q=Q53.6即该厂商长期总成本函数为LTC=5Q。由此求得长期平均函数和边际成本函数为LAC=LMC=5。习题六9.简释下列概念:完全竞争答:指不包含有任何垄断因素的市场类型,它需要具备下列四个特征:①该产品在市场上有大量的卖主和买主,从而双方都是价格接受者。②产品同质无差异。③投入要素可以自由流动。④信息充分。总收益答:指厂商按一定价格出售一定数量产品后所得到的全部收入,它等于产品单价销售数量的乘积。平均收益答:指厂商销售每单位产品所得到的平均收入,它等于总收益除以总产销量,也就是单位产品的市场价格。边际收益答:指每增加或减少一单位产品的销售所引起的总收益的变动量。会计利润答:是指销售总收益与会计成本(外显成本)的差额。经济利润答:是指销售总收益与企业经营的机会成本或经济成本的差额。习题一第37页共143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正常利润答:是指经济成本超过会计成本的部分,亦即厂商投入经营活动的各项资源的机会成本超过会计成本的部分之总额。利润极大化必要条件答:要求每增加一单位产品销售所增加的总收益等于由此带来的成本增加量,即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可用公式表示MR=MC。垄断答:指一家厂商控制了一个行业的全部产品供给的市场结构,在垄断条件下,垄断厂商可以控制和操纵市场价格。自然垄断答:指由显著的规模经济性引起的垄断。如自来水、煤气、电力供应和污水处理等行业都存在明显的规模经济性,它们的成本会随着使用人数的增加,即供应量的增加而减少。在这些行业,很容易形成自然垄断。垄断势力答:可以用价格超出其边际收益(或边际成本)的大小来衡量。它也是垄断企业对其价格的控制程度的一种指标。价格歧视答:是指垄断者在同一时间内对同一成本的产品向不同的购买者收取不同的价格,或是对不同成本的产品向不同的购买者收取相同的价格。厂商短期均衡答:指在短期生产规模给定条件下厂商通过变动可变要素实现利润极大或亏损极小的均衡状态,要求满足MR=MC。习题一第38页共143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厂商长期均衡答:指在长期厂商通过生产规模的充分调整实现利润极大的均衡状态,要求满足MR=SMC=LMC。行业长期均衡答:指在长期通过每个厂商对其生产规模的充分调整(不再扩大或收缩生产规模)以及整个行业中厂商数量的充分调整(不再有新厂商进入或原有厂商退出)后的行业均衡状态,对完全竞争与垄断竞争行业来讲此时所有厂商都不盈不亏,超额利润为零。dpdTRdTC=-=MR-MCdp利润极大化时,要求=0,因此有10.利润最大、亏损最小的原则为什么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定理?为什么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该定理可表述为MC=P?答:边际收益是增加或减少一单位产量所增加或减少的总收益,而边际成本是增加或减少一单位产量所增加或减少的总成本,因此当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增加生产就可以增加利润或减少亏损;而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时,增加生产就会减少利润或增加亏损,减少生产就会增加利润或减少亏损,只有当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利润才能最大或亏损才能最小。MR=MC定理还可用微分法证明:p=TR(Q)-TC(Q)dQdQdQdQMR=MC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由于厂商是价格接受者,多卖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就是给定价格,即价格等于边际收益,因此,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定理可以表述为MC=P。11.为什么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为一条水平线,且有P=AR=MR?答:按完全竞争市场的假定,每个厂商都是市场价格接受者,他改变销售量习题一第39页共143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不会引起市场价格的变动,也就是说,按既定市场价格可出售任何数量商品,既不要降价,也不能提价,如果稍有提价,销售量便降为零。因此,单个厂商面对的是一条具有完全价格弹性的水平需求曲线,并且由于产品价格不随销售量而变化,因此,厂商每增加销售一单位产品所获得的边际收益都等于价格即平均收益。12.厂商的MC曲线在产量增加时常可画成向下倾斜然后向上倾斜。市场供给曲线是在单个厂商的MC曲线基础上作出的,为什么当产量增加时,市场供给曲线从不画成向下倾斜然后再向上倾斜?答:市场供给量是由该行业内各个厂商的供给量加总而成的。而单个厂商的供给函数或者说供给曲线是指在不同价格水平上厂商愿意提供的产量,这条供给曲线由该厂商边际成本(MC)曲线位于平均可变成本(AVC)曲线以上的那一段构成。这是因为,完全竞争厂商均衡的条件是P=MC,可是,当P0,b>0),则TR=PQ=(a-bQ)Q=aQ-bQ,MR=a-2bQ,这样,P-MR=(a-bQ)-(a-2bQ)=bQ,因为假定b>0,所以当Q增大时,(P-MR)之值就越来越大。16.为什么垄断企业不能把产品价格任意抬高?答:从理论上讲,垄断企业是价格的制定者,其产品没有替代品,其他厂商无法进入垄断行业,厂商是产品的惟一卖者。然而,在实际上,如果垄断企业任意提价,定价过高,购买量就会下降,从而使总收益和利润下降;其他厂商看到有丰厚的利润会眼红,尽管垄断企业的产品没有良好替代品,但相似的替代品其它厂商总是会生产的,因而垄断企业如果定价过高,会使自己产品失去销路,市场被相似替代品夺走;同时国家也会对垄断企业的定价加以控制,有些国家会通过制定反垄断法,规定最高限价,还可用征税等办法加以控制。因此垄断企业不能把产品价格任意抬高。17.与产品销售相比,劳务的销售中价格歧视的现象更普通,如医疗服务可习题一第41页共143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按人们收入的不同收取不同的的费用;交通运输服务可按年龄不同分别进行定价。试解释这种现象。答:劳务销售中价格歧视之所以更普遍是因为:第一,劳务市场比产品市场更易分割,因为劳务是给每个人提供服务的,很难象产品市场那样把定价低的产品拿到定价高的地方出售。例如,医生给每个病人看病的药方,不能适用于别的病人;第二,劳务市场比产品市场更有不同需求弹性。例如,收入越高的人,医疗服务的需求弹性就越小,有了病,医疗费用即使高也非治疗不要可。又如,交通运输服务中,年龄不同的人,需求弹性就不同,比方说,如果坐车的费用高,年轻人就可能步行,但老年人非坐车不可。18.完全竞争厂商短期成本供给函数为商的短期供给曲线。STC=0.1Q3-2Q2+15Q+10,试求厂VC由题意可知,AVC==0.1Q-2Q+15dAVC=0答: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函数是指厂商在不同价格水平上愿意提供的产量,它可以由厂商的边际成本曲线位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以上的一段来表示。QdQ即0.2Q-2=0,得Q=10当Q≥10时,MC≥AVC故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为P=MC=0.3Q-4Q+15(Q³10)或Q=S=4+1.2P-20.62ìïS=(P³5)于是短期供给函数可表示为,ï从上已知,当Q=10时,AVC最小,其值为AVC=0.1´10îS=0(P<5)-2´10+15=5习题一第42页共143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32LTC=q-60q+1500q32222dp=MR-LMC=P-LMC=975-(3q-120q+1500)2dp=(975-3q+120q-1500)"=-6q+12022dpq=5=-6´5+120=90>0q=5112dp当q=35时,=-6´35+120=-90<0,故q=35是利润极大化产量222219.某成本不变的完全竞争行业的代表性厂商的长期总成本函数为,产品价格P=975美元。试求:a)利润极大时厂商的产量,平均成本和利润。b)该行业长期均衡时价格和厂商产量。c)用图形表示上述(1)和(2)。d)若市场需求函数是P=9600-2Q,试问长期均衡中留存于该行业的厂商数是多少?答:由题设LTC=q-60q+1500q,可得LAC=q-60q1500LMC=3q-120q+1500(1)利润极大时要求P=LMC,即9753=q120-1500q+,解得q1=5,q2=35利润极大还要求利润函数的二阶导为负。已知利润一阶导数为dqdqdqdq此时平均成本LAC=35-60×35+1500=625利润π=975×35-625×35=12250(2)由于该行业是成本不变行业,可知该行业长期供给曲线LRS是一条水平线,行业长期均衡时,价格是最低平均成本,令LAC的一阶导数为零,即(q-60q+1500)"2-60=0求得q=30,由此得最低平均成本LAC=30-60´30+1500=600,可见,行业长期均衡时,厂商产量为q=30,产品价格P=600(3)习题一第43页共143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C975600LMCLAC625O53035Q即n=Q4500==150(4)若市场需求函数是P=9600-2Q,则行业长期均衡产量为600=9600-2Q,Q=4500,由于代表性厂商产量q=30,故可知该行业长期均衡中厂商数q3020.假定一个垄断者的产品需求曲线为P=50-3Q,成本函数为TC=2Q,求该垄断企业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价格和利润。答:由题设P=50-3Q,得TR=PQ=50Q-3Q又TC=2Q,得MC=22,MR=50-6Q利润极大时要求MR=MC,即50-6Q=2,得均衡产量Q=8于是,价格P=50-3Q=50-3×8=26利润π=TR-TC=26×8-2×8=192习题一第44页共143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221.设垄断者面临的需求函数和成本函数分别为C=4Q+10Q+AP=100-3Q+4A,2222¶p2Q令π对A的偏导数为零,即=-1=0,这里,A是垄断者的广告费用支出。求解利润极大时的产量Q、价格P和广告费用A值。答:由题设垄断者面临的需求函数为P=100-3Q+4A,则边际收益MR=100-6Q+4A又知,C=4Q+10Q+A,则MC=8Q+10利润极大要求MR=MC,即100-6Q+4A=8Q+10也即90-14Q+4A=0„„„„(1)再构造利润函数p=TR-TC=PQ-(4Q+10Q+A)=(100-3Q+4A)Q-(4Q+10Q+A)=90Q-7Q+4AQ-A¶AA得2Q=A„„„„(2)解方程组(1)、(2)得A=900,Q=15把A=900,Q=15代入P=100-3Q+4A中得P=100-3´15+4900=175Q=3602022.已知垄断者成本函数为,求:TC=6Q+20.05Q,产品需求函数为(1)利润最大的销售价格、产量和利润。(2)如果政府试图对该垄断企业采取规定产量措施使其达到完全竞争行业所能达到的产量水平,求解这个产量水平和此时的价格,以及垄断者的利润。(3)如果政府试图对垄断企业采取限价措施使其只能获得生产经营的正常利润,求解这个限价水平以及垄断企业的产量。习题一第45页共143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答:(1)由题设TC=6Q+0.05Q2,得MC=6+0.1Q又由Q=360-20P,得P=18-0.05Q进而TR=PQ=(18-0.05Q)Q=18Q-0.05Q2,MR=18-0.1Q222由利润极大条件MR=MC,得18-0.1Q=6+0.1Q解得Q=60,P=18-0.05´60=15p=TR-TC=15´60-(6´60+0.05´60)=900-540=360(2)该企业要达到完全竞争行业所达到的产量水平,就要让价格等于边际成本,即P=MC,亦即18-0.05Q=6+0.1Q解得Q=80,P=18-0.05´80=14p=PQ-TC=15´80-(6´80+0.05´80)=1120-800=320(3)该企业若只能获得正常利润,即不能有超额利润(经济利润),则必须P=AC从TC=6Q+0.05Q中得AC=6+0.05Q令P=AC,即18-0.05Q=6+0.05Q解得Q=120,P=18-0.05´120=12223.某垄断者的一家工厂所生产的产品在两个彼此分割的市场出售,产品的成本函数和两个市场的需求函数分别为:TC=Q+10Q,q1=32-0.4P1,q2=18-0.1P2试问:(1)若两个市场能实行差别定价,求解利润极大时两个市场的售价、销售量和利润;并比较两个市场的价格与需求弹性之间的关系。(2)计算没有市场分割时垄断者的最大利润的产量、价格和利润;并与(1)比较。答:(1)方法1:通过构造分割市场时的总利润函数并求导来求解。习题一第46页共143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由需求函数q由需求函数q12=18-0.1PP=180-10q=32-0.4P1,得P1=80-2.5q122222由成本函数TC=Q+10Q及Q=q1+q2,得TC=(q1+q2)+10(q1+q2)22于是,市场分割的总利润函数为p=TR1+TR2-TC=P1q1+P2q2-TC=(80-2.5q1)q1+(180-10q2)q2-(q1=70q1-3.5q1+170q2-11q2-2q1q2¶p¶p+q2)2+10(q1+q2)要使利润极大化,只要令¶p¶q1=0,¶q2=0,得¶q1¶p=70-7q1-2q2=0,即7q1+2q2=70(1)¶q2=170-22q2-2q1=0,即2q1+22q2=170(2)将式(1)、(2)联立,解得q1=8,q2=7把q1=8和q2=7分别代入需求函数q1=32-0.4P1和q2=18-0.1P2,可得P1=60,P2=1102再代入利润函数,得p=70q-3.5q+170q-11q2-2qq11222122=70´8-3.5´8=875+170´7-11´7-2´8´7MR1方法=MR22:直接利用在两个市场上实行差别价格的厂商利润极大化条件=CMR=MC来求解。由需求函数q1=32-0.4P1,得P1=80-2.5q1,进而MR1=80-5q1由需求函数q2=18-0.1P2,得P22=180-10q2,进而MR2=180-20q2由成本函数TC=Q+10Q,得MC=2Q+10这样,由MR1=MC,即80-5q1=2Q+10,得q1=14-0.4Q 习题一第47页共143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由MR2=MC,即180-20q2=2Q+10,得q2=8.5-0.1Q将q1=14-0.4Q和q2=8.5-0.1Q代入Q=q1+q2,得q=8P=80-2.5qP=6022222Q=(14-0.4Q)+(8.5-0.1Q)解得Q=15将Q=15代入q1=14-0.4Q,得q1=14-0.4´15=8将Q=15代入q2=8.5-0.1Q,得q2=8.5-0.1´15=71111将q2=7代入需求函数P2=180-10q2,得P2=110将所得结果代入利润函数,得p=P1q1+P2q2-(Q+10Q)=60´8+110´7-(15+10´15)=875(2)若两个市场没有被分割即没有实行差别定价,则两市场价格相同,即P1=P2=P由q1=32-0.4P1,q2=18-0.1P2及Q=q1+q2,得Q=(32-0.4P1)+(18-0.1P2)=(32-0.4P)+(18-0.1P)=50-0.5P即P=100-2Q,于是,得MR=100-4Q又由成本函数TC=Q+10Q,得MC=2Q+10根据利润极大化条件MR=MC,即100-4Q=2Q+10,得Q=15将Q=15代入P=100-2Q,得P=70将所得结果代入利润函数,得p=TR-TC=PQ-(Q+10Q)=70´15+110´7-(15+10´15)=675TC=24.一垄断企业生产某产品的总成本函数为:13Q3-30Q2+1000Q,产品在实行差别价格的两个市场上出售。在利润极大时产量为48。第一个市场的习题一第48页共143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需求函数为P1=1100-13q1;在第二个市场需求曲线(也假定是直线)上,当价1答:由成本函数TC=Q-30Q+1000Q,得MC=Q-60Q+10002211MR=P(1+),得424=P(1-)1p=Pq+Pq-TC=762´26+636´22-(´48-30´48+1000´48)=18060格为均衡价格时的弹性为-3。试问该企业的纯利润为多少?3将Q=48代入MC=Q-60Q+1000,得MC=48-60´24+1000=424由市场一的需求函数P1=1100-13q1,得MR1=1100-26q1由实行差别定价的利润极大化条件MR1=MR2=MC,得1100-26q1=424解得q1=26将q1=26代入市场一的需求函数P1=1100-13q1,得P1=762于是q2=Q-q1=48-26=22由题设Ed2=-3,又知实行差别定价时有MR2=MC=424,将之代入Ed23解得P2=636将所得结果代入利润函数,得3习题七25.简释下列概念:垄断竞争与寡头答:垄断竞争与寡头都是介于完全竞争与完全垄断之间的市场类型。垄断竞争是指一个市场中有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类产品的市场结构,而寡头垄断是指少数厂商垄断了某一行业的市场,控制了这一行业的供给,其产量在该行业总供给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市场结构。习题一第49页共143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价格竞争与非价格竞争答:指厂商的两种竞争方式,价格竞争指厂商之间相互竞价,而非价格竞争指厂商就质量、性能、款式等产品品质及广告宣传、送货上门等推销活动展开的竞争。拐折需求曲线答:斯威齐模型中基于“跟跌不跟涨”假定得到的一条需求曲线。美国经济学家斯威齐断言,寡头厂商推测其他厂商对自己价格的态度是:跟跌不跟涨,即预期自己降价时,其他厂商也会采取同样的降价行为,以免它们丧失自己的市场;而自己涨价时,其他厂商却不跟着涨价,以夺取客户。这样寡头厂商便面临拐折需求曲线。斯威齐以此来说明寡头市场的价格刚性现象。卡特尔答:是一个行业的独立厂商之间通过对有关价格、产量和市场划分等事项达成明确协议而建立的组织,是寡头垄断行业中各厂商用公开方式相互勾结,以达到协调行动的一种形式,其主要任务一是为各成员厂商的同质产品规定统一价格,二是在各成员厂商之间分配产量。价格领导答:是指行业中的一个或少数几个厂商开始变更价格,本行业其他厂商就随之变动价格。是通过某种默契进行相互勾结的一种寡头垄断形式。成本加成定价答:是在估计的平均成本的基础上,加上一个赚头,据以确定价格的定价方法。是寡头垄断厂商不按照MR=MC原则追求利润极大化的一种常见的定价形式。上策均衡答:是指不管其他局中人采取什么策略,每个局中人都会选择对自己最有习题一第50页共143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利的策略所构成的一个策略组合。纳什均衡答:是指参与博弈的每个局中人在给定其他局中人策略的条件下选择上策所构成的一种策略组合。静态博弈答:指局中人同时决策或虽非同时决策,但后决策者不知道先决策者采取什么策略的博弈。动态博弈答:指局中人决策有先有后,后决策者能观察到先决策决策情况下的博弈。极大极小化策略答:是为了避免最大损失,一些局中人采取的比较保守的策略,即不管对方选择何种策略,我总是选择我所能选择的最坏策略中最好的策略,即首先找出各策略中自己能获得的最小的收益,然后选择其中最大者作为自己的策略。26.问题讨论:(1)为什么需求的价格弹性较大会导致垄断竞争厂商进行非价格竞争?答:垄断竞争厂商的产品之间有较大的替代性,因而其需求的价格弹性较高,需求曲线接近于水平线。当垄断竞争厂商提高价格时,如其他厂商不跟着提价,他的销售市场会缩小,使利润减少;反之,当垄断竞争厂商降价时,其他厂商也跟着降价,他的销售量只会稍有增加。因此,垄断竞争厂商之间一般不愿意进行价格竞争,而宁肯进行非价格竞争(包括改进品质、包装、商标,做广告等)。(2)假定一个卡特尔由三家厂商组成,其总成本函数如下:产品单位A厂商总成本B厂商C厂商习题一第51页共143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0123452026355080120253550801201601522324777117如果卡特尔决定生产11单位产量,产量应如何在三个厂商之间分配才能使成本最低?答:卡特尔分配产量应遵循使各厂商边际成本都相等的原则。根据这一原则,A厂商应生产4单位,B厂商应生产3单位,C厂商应生产4单位,共11单位。这样,总成本(80+80+77)才最低。1极大化时将有:MC=MR=P(1-)。因此,如果知道了厂商的边际成本和价(3)“一个寡头垄断厂商面临一条拐折需求曲线。他像其他厂商一样,利润Ed格水平,就能计算出该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上的点弹性值。”你认为这说法对吗?答:不能。因为该厂商面临的是拐折需求曲线,因此,边际收益是不连续的,当MC经过此不连续区间时,MC有定值,但MR无定值。拐折点两边的需求弹性不一样,需求曲线在拐折点上方的弹性比拐折点下方的弹性要大得多,因此,无法根据厂商的边际成本和价格水平计算出需求弹性。(4)在有支配厂商的价格领导模型中,除支配型厂商外,其他所有厂商的行为都像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的行为一样?答:是的。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的行为建立在价格是由市场决定的,而不是由各厂商所能决定的。在价格既定条件下,每个厂商根据使边际成本等于价格这一原则决定自己产量。在价格领导模型中,价格由支配型厂商决定,其他非支配型厂商只是根据支配型已定的价格出售他们想出售的数量。因此,这些非支配厂商的行为和完全竞争厂商一样。习题一第52页共143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5)为什么参加卡特尔的各厂商会按相同的价格出售产品,而不会要求生产相等的产量?答:参加卡特尔的各厂商之所以会结成一个卡特尔,就是因为它们愿意根据整个行业的产品的需求状况和各厂商的成本状况,按利润极大化原则确定产品价格和全行业的产销量。在这样情况下,价格和产量决定就与独占行业(完全垄断)一样。为使行业利润极大,各厂商协商一致决定,根据全行业产品需求曲线所产生的边际收益曲线和全行业的边际成本曲线(由各厂商的边际成本曲线在水平方向加总而形成)相交来决定全行业产量和价格,然后再由行业边际收益与各厂商的边际成本相等来瓜分产量,出售产品。由于各厂商成本情况不一样,势必造成各厂商产量不相等,并且由于是按卡特尔统一价格出售产品,因此,有些厂商会盈利多些,有些厂商会盈利少些,甚至发生亏损。为防止供过于求情况发生时各厂商削价竞争带来的损失,盈利多的厂商会根据协议让出一部分利润给盈利小的或亏损的厂商(见本章计算题第4题)。27.计算:(1)假设某垄断竞争厂商的产品需求函数为P=9400-4,成本函数为TC=4000+3000,求该厂商均衡时的产量、价格和利润(单位:美元)。答:由需求函数P=9400-4Q,得MR=9400-8Q由成本函数TC=4000+3000Q,得MC=3000根据利润极大化条件MR=MC,得9400-8Q=3000解得Q=800将Q=800代入需求函数P=9400-4Q,得P=6200再代入利润函数,得p=TR-TC=PQ-TC=6200´800-(4000+3000´800)=2556000(2)在垄断竞争市场结构中的长期(集团)均衡价格P*,是代表性厂商的需求曲线与其长期平均成本(LAC)曲线相切之点。已知代表性厂商的长期成本函数习题一第53页共143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和需求曲线分别为:LTC=0.0025QP=A-0.1Q3-0.5Q2+384Q322222其中,A是集团内厂商人数的函数。求解长期均衡条件下代表性厂商的均衡价格和产量;A的数值。答:由长期总成本函数LTC=0.0025Q-0.5Q+384Q,得LMC=0.0075Q-Q+384LAC=0.0025Q-0.5Q+384由需求函数P=A-0.1Q,得MR=A-0.2Q长期均衡时,必有MR=LMC,P=LAC,于是A-0.2Q=0.0075Q-Q+384(1)A-0.1Q=0.0025Q-0.5Q+384(2)联立(1)(2),解得Q=80,A=368将上述结果代入P=A-0.1Q,得P=36022Q=4000-10PQ=Q+Q(3)假设有两个寡头垄断厂商的行为遵循古诺模型,其成本函数分别为:TC1=0.1Q1+20Q1+100000TC2=0.4Q2+32Q2+20000这两个厂商生产同质产品,其市场需求函数为:Q=4000-10P根据古诺模型,试求:①厂商1和厂商2的反应函数;②均衡价格以及厂商1和厂商2的均衡产量;③厂商1和厂商2的利润。12得P=400-0.1Q=400-0.1(Q1+Q2)习题一第54页共143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p=TR-TC=PQ-TC于是厂商1的利润函数为11111=(400-0.1(Q+Q))Q-(0.1Q2+20Q+100000)1221121=400Q1-0.1Q12-0.1Q1Q2-0.1Q1-20Q1-100000=380Q1-0.2Q1-0.1Q1Q¶p12-100000对Q1求导并令其为零,有¶Q1=380-0.4Q1-0.1Q2=0解得厂商1的反应函数Q1=950-0.25Q2类似地,厂商2的利润函数为p2=TR2-TC2=PQ2-TC2=(400-0.1(Q+Q))Q-(0.4Q2+32Q+20000)1222222=400Q2-0.1Q22-0.1Q1Q2-0.4Q1-32Q1-20000=368Q2-0.5Q2-0.1QQ12-20000对Q2求导并令其为零,有¶p2=368-Q2-0.1Q1=0解得厂商2的反应函数Q2¶Q2=368-0.1Q1②将厂商1和厂商2的反应函数Q1得Q1=880,Q2=280=950-0.25Q2、Q2=368-0.1Q1联立求解将上述结果代入需求函数Q=4000-10P得P=400-0.14-00´0.1+(88=0③厂商1的利润为p1=TR1-TC1=PQ1-TC12280)284=284´880-(0.1´880=54880厂商2的利润为p=TR-TC=PQ-TC+20´880+100000)222222=284´280-(0.4´280=19200+32´280+20000) 习题一第55页共143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2222(4)假定上题中这两个厂商同意建立一个卡特尔,以求他们总利润极大,并同意将增加的总利润在两个厂商中平均分配,试问:①总产量、价格及两厂商产量各为多少?②总利润增加多少?③一方给另一方多少利润?答:①在卡特尔中,为使总利润极大,必须使卡特尔(即两厂商加总)的边际成本等于其边际收益,并且各成员厂商根据各自的边际成本等于卡特尔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的原则分配产量,即要满足MR=CMC=MC1=MC2。由厂商1成本函数成本TC1=0.1Q1+20Q1+100000,得MC1=0.2Q1+20由厂商2成本函数TC2=0.4Q2+32Q2+20000,得MC2=0.8Q2+32由市场需求函数Q=4000-10P,得P=400-0.1Q,进而MR=400-0.2Q由前述利润极大化条件,有MC1=MC2,即0.2Q1+20=0.8Q2+32简化,得Q1=4Q2+60(1)同时亦有MR=MC1,即400-0.2Q=0.2Q1+20,结合Q=Q1+Q2,则简化,得Q1=950-0.5Q2(2)联立(1)(2),解得Q2»198,Q1»851于是,总产量为Q=Q1+Q2=851+198=1049将上述结果代入需求函数P=400-0.1Q,得P=400-0.1´1049»295②于是,成立卡特尔后,厂商1的利润为p1=TR1-TC1=PQ1-TC1=295´851-(0.1´851+20´851+100000)»61605厂商2的利润为p2=TR2-TC2=PQ2-TC2=295´198-(0.4´198+32´198+20000)»16392这样总利润为p=p1+p2=61605+16392=77997而原来总利润为54880+19200=74080习题一第56页共143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因此利润共增加了77997-74080=3917③根据协议,增加利润要在两家厂商中平分,即各得3917/2=1958.5。而原来厂商1的利润为54880,现在应当为54880+1958.5=56838.5。原来厂商2的利润为19200,现在应当为19200+1958.5=21158.5,而现在厂商1的利润为61605,因此,厂商1应当给厂商2支付61605-(54880+1958.5)=4766.5。222(5)某公司面对以下两段需求曲线:P=25-0.25Q(当产量为0~20时)P=35-0.75Q(当产量超过20时)公司成本函数为:TC1=200+5Q+0.25Q试:①说明该公司所属何种市场结构的行业;②公司最优价格和产量是多少?这时利润(亏损)有多大?③如果成本函数改为TC2=200+8Q+0.25Q,最优价格和产量是多少?答:①该公司所在行业属寡头垄断行业,该模型系斯威齐模型,即拐折需求曲线模型。②由题设,当Q=20时,P=25-0.25´20=20(将Q=20代入P=35-0.75Q可得同样结果)然而,当P=20,Q=20时对于P=25-0.25Q来说,MR1=25-0.5Q=25-0.5´20=15对于P=35-0.75Q来说,MR2=35-1.5Q=35-1.5´20=5这表明,对应厂商需求曲线,MR在15~5之间间断,边际成本在此区域范围内厂商均可达到均衡。由题设成本函数TC1=200+5Q+0.25Q,得MC1=5+0.5Q当MR1=MC1时,即25-0.5Q=5+0.5Q,得Q1=20当MR2=MC1时,即35-1.5Q=5+0.5Q,得Q2=15习题一第57页共143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显然,只有Q1=20才符合均衡条件,是公司最优产量,而Q2MR=15<20,不符合题设条件,因为2所对应的P=35-0.75Q只有在Q>20时才适用。将P=20和Q=20代入利润函数,得2p=TR-TC=20´20-(200+5´20+0.25´202)=0③由成本函数TC2=200+8Q+0.25Q,得MC2=8+0.5Q当MR1=MC2时,即25-0.5Q=8+0.5Q,得Q1=17当MR2=MC2时,即35-1.5Q=8+0.5Q,得Q2=13.5显然,由于Q2=13.5<20,不符合均衡条件,因此Q1=17是公司最优产量。将Q=17代入需求函数P=25-0.25Q,得将P=20.75和Q=20代入利润函数,得P=25-0.25´17=20.752p=TR-TC=20.75´17-(200+8´17+0.25´17)=-55.5QQ=49PMR=6-0.04Q(6)一个实行支配型价格领导的寡头垄断行业中,行业的需求曲线为P=300-Q,其中P是支配型厂商制定的能为其他厂商接受的产品价格(按单位rr边际成本是2.96Qb,Qb是该厂商的产量。若该厂商想达到最大利润,应生产多少?产品价格应为多少?在这一价格上整个行业的产量将是多少?(Q、Qb和Qr都以百万单位表示)答:由题设,行业需求量为Q=300-P(从P=300-Q而来),而其他厂商总供给量为Qr=49P,又有Q=Qb+Qr故支配型厂商的需求函数为Qb=Q-Qr=300-P-49P=300-50P即P=6-0.02Qbbb习题一第58页共143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又知支配型厂商的边际成本函数为MCb=2.96Qb由利润极大化条件MRb=MCb,即6-0.04Qb=2.96Qb,得Qb=2将Qb=2代入支配型厂商需求函数P=6-0.02Qb,得P=6-0.02´2=5.96其他厂商的总供给量为Qr=49´5.96=292.04于是,行业总产量为Q=Qb+Qr=2+292.04=294.0428.假定某博弈的报酬矩阵如下:乙左甲上a,b下e,f右c,dg,h(1)如果(上,左)是上策均衡,那么a>?,b>?,g?。(2)如果(上,左)是纳什均衡,上述哪几个不等式必须满足?(3)如果(上,左)是上策均衡,那么,它是否必定是纳什均衡?为什么?答:(1)上策均衡要求,不管其他参与者如何决策,他总采取惟一最优策略,因此,如果(上,左)是上策均衡,则a>e,b>d,gh。例如,当乙采取左时,甲认为a>e;乙采取右时,甲仍认为c>g,即不管乙采取左不是右,甲总认为上比下好。反之,甲采取上时,乙认为b>d,甲采取下时,乙认为f>h。即不管甲采取上还是下,乙总认为左比右好。(2)如果(上,左)是纳什均衡,上述不等式中a>e,b>d必须满足。因为即使ge,b>d,就可构成纳什均衡了。(3)如果(上,左)是上策均衡,则一定是纳什均衡,因为它满足了纳什均衡条件,但不能反过来说纳什均衡一定就是上策均衡。29.设两厂商A、B间博弈的收益矩阵是:习题一第59页共143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A12B1100,4080,90270,5060,80(1)AB间有无上策均衡?(2)AB间有无纳什均衡?(3)如果A、B间不是静态博弈,而是动态博弈,且B先行一步,试画出博弈的扩展形式,并找出该序列博弈的纳什均衡点。为什么静态博弈中不存在纳什均衡而在序列博弈中存在纳什均衡?答:(1)AB间无上策均衡,因为不存在AB在不管对方作何决策时自己总有一最优决策的策略组合,例如,A选1时,B选2好(50>40),A先2时,B选1好(90>80)。(2)AB间无纳什均衡,因为不存在AB在给定对方策略的条件下选择最优决策的策略组合。例如,A选1时,B选2好(50>40),而B选2时,A又选1好(70>60)。(3)博弈的扩展形式是1(100,40)A12(80,90)B21(70,50)A2(60,80)如果B先行一步,他会采取什么策略,关键要看他采取某一行动后,A会作何反应,然后反过来想应作出什么选择最有利。如果B选策略1,A肯定也选策略1,这样,B的收益就是40;如果B选策略2,A肯定也选策略1,这样,B的收益就是50。40与50相比,B肯定会先行一步时选策略2,A则在B先行一步后选策略1,于是(70,50)是一个纳什均衡。在静态博弈中之所以不存在纳什均衡,是因为双方是同时决策的,而在动态博弈中,A只能在B先作决策后再作决策,否则的话,A选100和80都比70强,但一旦当B选2后,A就只能在70和60中比较并作选择3。习题一第60页共143页 A的利润500万美元B的利润500万美元A的利润–200万美元B的利润800万美元A的利润800万美元B的利润-200万美元A的利润200万美元B的利润200万美元《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30.下面是两个厂商选择的策略所依据的收益矩阵:B的策略遵守协议违背协议A的策略遵守协议违背协议试问:(1)哪一种策略使A的最大可能损失为最小?B的是哪一种?(2)如果你是A,你会选择哪一种策略?为什么?如果A采取欺骗手段,B会做什么?如果B采取欺骗手段,A会做什么?(3)这一对策最可能出现的结果是什么?为什么?答:(1)A的最大可能损失为最小的策略是违约,至少可保证有利润200,如果守约,有可能损失200。同样,B的最大可能损失为最小的策略也是违约,也可以至少保证有200的利润,这是极大化极小的策略。(2)如果我是A,会选择违约,因为不管B是守约还是违约,A选择违约都是最优的,因而选择违约是A的上策。同样,B也会选择违约,如果A选择违约,B也一定选择违约,否则,就会有-200的损失。如果B选择违约,A也会选择违约。(3)这一对策最可能出现的结果是A、B都选择违约,从而都得200的利润,因为这是上策均衡。事实上,这就是囚犯的困境的纳什均衡模型。习题八31.简释下列概念:要素需求答:指在一定时期内,对应某一要素的各种价格,厂商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数量,是厂商为了生产和出售产品并从中获益而对要素产生的需求,它是由消习题一第61页共143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费者对消费物品的需求派生出来的,因而是一种派生需求。同时也是一种联合需求。边际物质产品答:是指增加一单位某种要素投入所增加的物质产品量。边际收益产品答:是指增加一单位某种要素投入所增加的总收益,它等于该要素的边际物质产品与相应产品的边际收益的乘积。边际产品价值答:是指增加一单位某种要素投入所增加的产量的销售值,它等于该要素的边际物质产品与相应产品价格的乘积。边际要素成本答:是指增加一单位某种要素投入所增加的成本支出。向后弯曲劳动供给曲线答:劳动供给曲线表明的是劳动供给量与劳动价格即工资率之间关系的曲线,西方经济学家一般认为个人劳动供给曲线是向后弯曲的,即随着劳动价格即工资率的提高,起初劳动供给量逐渐增加,但当工资率上升到一定程度后,劳动供给量反而会逐渐减少(具体解释可参考下面的习题4),在图形上便呈现为向后弯曲的曲线。但就整个市场而言,劳动供给曲线基本上是向右上倾斜的。洛伦茨曲线答:由美国统计学家洛伦茨提出的用以衡量一个国家贫富差别程度的收入分配曲线,表示人口累计百分比和收入累计百分比的对应关系,其弯曲程度反映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习题一第62页共143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基尼系数答:是一种衡量收入不平等程度的标准,由洛伦茨曲线导出,其值由0起最大到1。32.厂商利润极大化的条件MC=MR为什么可以重新表达为MFC=MRP?完全竞争条件下出售产品的利润极大化MC=P能否重新表述为MFC=MRP,为什么?答:从不同的考察角度出发,厂商利润极大化的条件既可以表述为MC=MR,也可以表述为MFC=MRP,这两者都可以保证厂商利润极大化目标的实现。我们知道,为了实现最大限度的利润,厂商需要对投入要素量、产出量作出某种抉择。如果厂商把产量作为选择变量,将总收益、总成本进而总利润视为产量的函数,那么实现最大利润的条件是,厂商把产出量调整到一定数量,使得这一产出量下的最后一个单位的产品所提供的总收益的增加量(即边际收益MR),恰好等于增加这最后一个单位的产品引起的总成本的增加量(即边际成本MC),即使得这一产出量下的MR=MC。如果厂商把投入的生产要素(如劳动)作为选择变量,将总收益、总成本进而总利润视为投入要素的函数,那么实现最大限度利润的条件就可以表述为MFC=MRP,也就是厂商把雇用的劳动投入量调整到一定数量,使得这一雇用劳动总量下的最后一个单位劳动带来的总收益的增加量(即边际收益产品MRP),恰好等于增加这最后一个单位劳动雇用量引起的总成本的增加量(即边际要素成本MFC)。理由是:假如MRP>MFC,这表示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劳动投入带来的总收益的增加量超过雇用这个单位劳动引起的总成本的增加量,也就意味着继续增加劳动投入量,增加的每单位劳动投入量都可获得些许利润,从而增加劳动投入可使总利润有所增加;反之,假如MRP<MFC,这意味着最后增加雇用的那个单位劳动反而造成损失,从而导致总利润较前减少。所以,如果厂商把投入要素如雇用的劳动量作为选择变量,实现利润极大化的条件便是他雇用的劳动量的MRP=MFC。事实上,MC=MR和MFC=MRP这两个式子可以相互转换。由于MRP=MPP·MR,因此,MRP/MPP=MR,同样,MFC/MPP=MC。这是因为,MFC习题一第63页共143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表示多使用1单位要素所多支出的成本,MPP表示多使用1单位要素所多生产的产量,因而MFC/MPP就表示多生产1单位产品所多使用的成本,即MC,于是从MRP/MPP=MFC/MPP就得到MC=MR。假如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那么利润极大化的条件MC=MR=P就可以表达为MFC=MRP,因为在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上,P=MR。这样,表示增加单位要素投入带来的总收益的增加量的MRP(=MR×MPP)就可以表示为(等同于)VMP(=P×MPP),相应地,利润极大化的条件就可以表达为MFC=MRP。33.边际收益产品(MRP)和边际收益(MR)有何区别?答:边际收益产品(MRP)指增加1单位某种要素投入带来的产量(边际物质产品)的增加的收益,它等于要素的边际物质产品和产品的边际收益之乘积。而边际收益(MR)指增加1单位产品的增加的收益。故二者有别,假定增加1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收益是5元,而增加1单位要素(如劳动)的增加的产量(边际物质产品,又称边际产量)是3单位,则边际收益产品是15元。34.为什么会出现后弯的劳动供给曲线?答:劳动供给曲线表明的是劳动供给量与劳动价格之间的关系,而劳动供给可看成是闲暇需求的反面。劳动供给增加就是闲暇需求减少,并且劳动价格(工资)就是闲暇的机会成本或价格。从替代效应看,工资上升使得闲暇的机会成本或代价提高,劳动者会愿意用劳动来替代闲暇,即会导致闲暇需求量减少,而劳动供给量增加。但从收入效应看,工资上升时,劳动者越有条件以较少的劳动换得所需要的收入和消费品,从而越不愿意增加劳动供给,而对闲暇需求便会增加。一般说来,当工资较低时,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故闲暇的需求量会随工资上升而下降,即劳动供给量会增加,但工资较高时,则工资上涨引起整个劳动收入增量就很大,收入效应会逐渐大于替代效应,因而劳动供给会减少,使得劳动供给曲线由向右上倾斜转为向左上倾斜,即劳动供给曲线呈后弯状。习题一第64页共143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35.形成工资差异的原因有哪些?答:形成工资差异原因大致有:(1)劳动质量不同,这种差别存在会使劳动者边际生产力不同,并导致工资差异;(2)非货币利益不同,即工作在安全性、辛苦程度、环境、声誉等方面差异而造成劳动心理成本不同,这就要求有工资差异来给予补偿;(3)市场的不完全竞争,使劳动者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和不同单位流动受阻,并形成工资差异;(4)种族、性别、籍贯等不同而造成的歧视。36.“劣等地上永远不会有级差地祖”这句话对吗?“某块地现在是劣等地,因此它永远不会有级差地租”这个命题正确吗?答:使用劣等地也必须支付地租,否则,劣等地的所有者绝对不肯出让土地使用权。然而,这种地租不是级差地租,因为级差地租是优等地和中等地所有者所获取的超过劣等地上所获取的地租水平的部分,因此,“劣等地上永远不会有级差地租”这句话是对的。然而,就该块地而言,现在是劣等地,不等于它永远是劣等地。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增加,人们可能开发了更差的土地,会使本来是劣等地的这块土地变成不是劣等地,从而产生级差地租。可见,题中前一句对,后一句错,二者并不矛盾。TRP×Q其雇用的全部工人的平均产值,即VMP(=P·MPP)>VAP(===P×APP)L¶VMP<0。可以证明当VMP>VAP时,相应雇用量不可能满足上述条件。37.判断下列说法正误,并说明理由:(1)一个竞争性的厂商,在其最后雇用的那个工人所创造的产值大于其雇用的全部工人的平均产值时,他必定没有实现最大的利润。答:正确。对竞争性厂商来说,若其最后雇用的那个工人所创造的产值大于LL时,则他必定可通过增雇工人使其总利润增加。我们知道,竞争性厂商利润极大化的雇用量为VMPL与MFCL(=W)交点之相应的雇用量,但这个交点必须是处于递减阶段的VMPL曲线(实际上只有这段才被认为等同于厂商对劳动的需求曲线)与MFCL曲线相交之点。即利润极大化的雇用量满足:VMPL=MFCL=W,且¶L习题一第65页共143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如上图所示,VMPL为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其递减部分即为竞争性厂商对劳动的需求曲线,VAPL为劳动的平均产品价值曲线,其极大点正好同时位于VMPL曲线上。VMPL与VAPL之间的关系类同于劳动的边际产量(MPPL)与平均产量(APPL)之间的关系,因为前两者分别为不变的产品价格与后两者之乘积:VMPL=P·MPPL,VAPL=P·APPL。满足VMPL=MFCL=W这一条件的共有两点:A点和B点。在交点A由于VMPL处于递减阶段,故相应的劳动雇用量L1能使厂商实现最大利润,但此时VMPLVAPL但由于VMPL处于递增阶段,此时相应的劳动雇用量L2并没有使厂商达到利润最大,相反地实际上出现了亏损,因为W>VAPL。同时,可以看到,除了B点,当VMPL>VAPL时,相应的雇用量下的VMPL都不可能等于MFCL(=W),因此都没有实现最大限度的利润。实际上,当VMPL>VAPL时,厂商通过增雇工人可使其利润增加。因此竞争性厂商在其最后雇用的那个工人创造的产值(VMPL)大于其雇用的全部工人的平均产值(VAPL)时,他必定没有实现最大利润。(2)即使劳动的边际物质产品保持不变,一个垄断厂商对劳动的需求曲线仍然是向下倾斜的。答:正确。因为一个垄断厂商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下对劳动的需求曲线即为被雇用劳动的边际收益产品MRP曲线,而边际收益产品等于边际物质产品与边际收益之乘积,即MRP=MPP·MR,因此MRP受MPP与MR两个因素的影响。由于垄断厂商的MR曲线向下倾斜,他对劳动的需求曲线即劳动的边际收益产品曲线也仍然向下倾斜,只是其斜率(此时与MR曲线之斜率等值)比边际物质产习题一第66页共143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品递减时小了些罢了。(3)如果一个垄断厂商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上同时雇用了熟练劳动力和非熟练劳动力,那么,厂商支付的工资将与他们的边际生产力成比例。答:正确。熟练劳动力和非熟练劳动力的边际收益产品MRP是不同的。若垄断厂商同时雇用了熟练劳动力和非熟练劳动力,则基于利润极大化的目标他对这两种劳动力的雇用量必定分别为它们各自的边际收益产品等于其市场均衡工资率的这种雇用量。而劳动的边际收益产品即代表了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同时劳动供求平衡时与劳动的边际收益产品等值的工资率等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因此,若垄断厂商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上同时雇用了熟练劳动力和非熟练劳动力,则达到利润极大化时厂商支付给他们的工资必定分别等于其边际生产力,熟练劳动力和非熟练劳动力的工资也就与他们的边际生产力成比例。(4)在一个竞争性的劳动市场上,如果最低工资高于均衡工资,必然引起失业。答:正确。如下图,SL、DL分别为竞争性劳动市场上的劳动供给曲线和劳动需求曲线。它们相交于E点,与E点相应的W*和L*即为均衡工资和均衡就业量。若最低工资WM高于均衡工资W*,即WM>W*,则与最低工资WM相应的劳动供给量为LS,劳动需求量为LD。显然,劳动供给量LS>劳动需求量LD,该竞争性劳动市场将因此出现LSLD(=OLS-OLD)量的失业劳动者。(5)如果一个厂商只能获得正常利润,则说明没有获得超额利润。答:正确。正常利润指经济成本(厂商投入经营活动的各项资源的机会成本习题一第67页共143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瓣总和)超过会计成本的部分,它是经济成本的一部分,只有厂商收益超过经济成本时才有超额利润,因此,厂商如果只能获得正常利润的话,就说明没有获得超额利润。38.为什么不平等的收入分配是市场机制运行的必然结果?平等和效率要怎样兼顾?答:在市场经济中,收入分配实质是要素价格的决定,而要素所有者能否按要素价格取得收入,将关系到市场经济效率。要有效率,就要按要素价格给要素所有者以回报。由于人们劳动工作能力强弱不同以及人们占有要素情况不一样(有人占有资本和土地多些,有人少些,甚至完全没有),因此,要素所有者获得的报酬即收入势必有差别,形成收入分配不平等。不承认这种差别,搞收入分配均等化,势必伤害人们投资和工作积极性,损害经济效率。效率和平等难以两全,只能兼顾,在提高效率原则下尽可能考虑平等的要求,寻找一些以尽可能小的不平等牺牲换取尽可能高的效率,以尽可能小的效率牺牲换取尽可能大的平等的实现途径,以降低平等和效率的替换成本。例如,在税收方面,税率要尽可能合理;在社会保障方面,既不能搞“大锅饭”式补贴,又要加强对困难人员帮助,既要扩大社会保障面,又要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不仅如此,还要善于抓住平等和效率这对矛盾在不同时期表现出来的不同的矛盾主要方面,抓住问题主要倾向来协调二者关系:有时要更多强调些效率,有时要更多强调些平等。习题九39.简释下列概念:一般均衡分析答:指经济中所有市场同时达到供求均衡的状态,研究所有市场如何同时达到均衡的经济分析方法称一般均衡分析,它强调市场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联系。习题一第68页共143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契约曲线答:在埃奇沃斯盒状图中,表示两个消费者交换两种商品所达到的各个最优位置的一种曲线,它是各种可能的交换均衡点的轨迹。帕累托最优答:指一种如果没有一个人可以在不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条件下使得自己境况变得更好的资源配置状态,由意大利经济学帕累托最先提出。PA.MRTS=;B.MRTS=MRCS;C.MRPT=MRCS;XY40.在两种商品(X和Y)、两种要素(L和K)的经济中,达到生产的全面均衡的条件为()。PKD.MRTSLK=MRTSLK。答:DPPXXA.MRPT=;B.A与B的MRCS=;C.MRCS=MRCS;AB41.在两个人(A和B)、两种商品(X和Y)的经济中,生产和交换的全面均衡发生在()。PYPYD.MRPTXY=MRCSXY=MRCSXY。答:DABXY42.一个社会要达到最高的经济效率,得到最大的经济福利,进入帕累托最优状态,必须()。A.满足交换的边际条件:MRCSXY=MRCSXY;B.满足生产的边际条件:MRTSLK=MRTSLK;C.满足替代的边际条件:MRCSXY=MRPTXY;D.A、B和C。习题一第69页共143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答:D43.在导出效用可能性曲线过程中,我们()作人际效用比较。A.总是;B.不;C.有时;D.经常。答:B44.整个经济原处于一般均衡状态,如果某种原因,使商品x的市场供给增加,试分析:(1)在x商品市场中,其替代品市场和互补品市场有什么变化?(2)在生产要素市场上会有什么变化?(3)收入的分配会有什么变化?答:(1)如果商品x的市场供给(Sx)增加,按局部均衡分析,则其价格Px下降,供给量Qx增加。由于实际生活中,各个部门、各个市场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x商品市场的变化会对经济的其余部分产生影响,这种影响越大,就越不适用局部均衡分析。因此,需用一般均衡分析来考察x商品市场的变化与经济其他部门的相互影响。由于商品x的价格Px下降,人们会提高对其互补品的需求,降低对其替代品的需求。这样,互补品的价格和数量将上升,而替代品的价格和数量将下降(如果供给曲线呈正向倾斜)。(2)在商品市场中的上述变化也会影响到生产要素市场。因为它导致了生产x商品和其互补品的生产要素的需求增加,因此又引起了生产商品x和其互补品的要素价格和数量的上升。它同时又导致商品x的替代品的需求下降,因此又引起生产商品x的替代品的生产要素的价格和数量的下降。这些变化被替代生产要素价格的相对变化所削弱。(3)由于(2)中所述的变化,不同生产要素的收入及收入的分配也发生变化。商品x及其互补品的投入要素的所有者因对其要素需求的增加,其收入便随要素价格的上升而获增加。商品x的替代品的投入要素的所有者因对其要素需求的减少,其收入便随要素价格的下降而致减少。这些变化转而又或多或少地影响包括商品x在内的所有最终商品的需求,这样,所有生产要素的派生需求都受影响。这一过程一直持续到所有的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又同时重新稳定,整个经济习题一第70页共143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又一次进入全面均衡状态。Q=0.5xP=100-4Q2dp=96-24Q=0r(2)若该垄断生产者满足帕累托最优条件,则意味着MPP=,即rP==MCdTCMC==2r45.假设一经济社会除了一个生产者之外满足帕累托最优条件。该生产者为其产品市场上的完全垄断者,和用于生产该产出品的惟一投入的要素市场的完全垄断购买者。他的生产函数为,产出的需求函数为,投入要素的供给函数为r=2+2x。试求:(1)该生产者利润极大化时Q、x、P及r。(2)该生产者满足帕累托最优时的上述各值。答:由题设,该生产者的利润函数为p=TR-TC=PQ-rx=(100-4Q)Q-(2+2x)x=(100-4Q)Q-(2+2×2Q)×2Q=96Q-12Q为使其利润极大化,取利润函数的一阶导数并令其为零dQ于是Q=96/2=44将Q=4代入生产函数Q=0.5x,得x=2Q=2´4=8将Q=4代入需求函数P=100-4Q,得P=100-4´4=84将x=8代入要素供给函数r=2+2x,得r=2+2´8=18PMPP而TC=rx=r×2QdQ将r=2+2x及Q=0.5x代入,得MC=2(2+2x)=2(2+2×2Q)=4+8Q由均衡条件P=MC,即100-4Q=4+8Q,得Q=8习题一第71页共143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将Q=8代入生产函数Q=0.5x,得x=2Q=2´8=16将Q=8代入需求函数P=100-4Q,得P=100-4´8=68将x=8代入要素供给函数r=2+2x,得r=2+2´16=3446.试解释为什么存在生产或消费的外部性情况下,经济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答:经济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要求:边际社会利益(MSB)必须等于边际社会成本(MSC);边际社会利益必须等于边际私人利益(MPB);边际社会成本必须等于边际私人成本(MPC)。当仅存在生产的外部经济时,MSCMPB=MPC=MSC这时,消费的商品量太少,以致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在仅存在生产的外部不经济时,MSC>MPC=P=MPB=MSB,这个经济生产的商品量太多,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在仅存在消费的外部不经济时,MSB0ADBIU<0A假D=设C+消IOY0Y费函数C=a+bYD,税收函数T=T0(G=a(I0G+)b)T(,1如+T上图)所-b。t+tYY,则图中B线为没有计划投资I时的需求线AD=(a+G+b(TR-T0))+b(1-t)Y,AD线和B线的纵向距离为计划投资I。图45º线表示了收入恒等式。45º线与B线之差为实际投资,从图中显然可以看出只有在E点实际投资等于计划投资,这时经济处于均衡状态,均衡收入为Y0。而计划存货投资是计划投资的一部分,一般不为零。除E点以外,实际投资和计划投资不等,从而存在非计划存货投资IU。当实际收入小于均衡收入Y0时,非计划存货投资为负,当实际收入大于均衡收入Y0时,非计划存货投资为正。而在E点,产出等于需求,非计划存货投资为0。81.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都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习题一第91页共143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DCdC这就是边际消费倾向(MPC=或MPC=),二是考察一定收入水平上消C费支出量和该收入量的关系,这就是平均消费倾向APC=。边际消费倾向总DCDCMPC==0),也不会把增加的收入全用于增加消费(即MPC==1),一DCDSDCDSDSDC+=1,所以,=1-。只要不等于1或0,则0<<1。可是,C>1。答:消费倾向就是消费支出和收入的关系,又称消费函数。消费支出和收入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考察,一是考察消费支出变动量和收入变动量关系,DYdYY大于零而小于1。因为一般说来,消费者增加收入后,既不会分文消费不增加(即DYDY般情况是一部分用于增加消费,另一部分用于增加储蓄,即ΔY=ΔC+ΔS,因此,DYDYDYDYDYDY平均消费倾向就不一定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当人们收入很低甚至是零时,也必须消费,哪怕借钱也要消费,这时,平均消费倾向就会大于1。例如,在下图中,当收入低于Y0时,平均消费倾向就大于1。从图中可见,当收入低于Y0时,消费曲线上任一点与原点相连的连线与横轴所形成的夹角总大于45º,因而这时YCC=a+bY45º习题一第92页共143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OY0Y82.假定有两位老妇人都有购房行为,其中一位老太说,我积蓄了一辈子钱,昨天总算买了一套房,住了一夜就来到天堂;另一位老太说,我也很辛苦,住了一辈子大房子,直到昨天才还清买房的贷款,今天就来到天堂。如果真有这样两位老太,你认为哪位老太聪明些?为什么?她们的购房行为,各是根据什么消费理论?答:用贷款买房那位老太聪明些,因为她住了一辈子房子,她比那位积蓄了全部现金才买房的老太在住房方面要幸福多了,她的购房行为根据的是持久收入和生命周期的消费理论,这两种理论都属前瞻性消费理论。根据该理论,单个消费者并不是简单地根据当前的绝对收入来做消费决策,而是根据终生的或持久的收入来决策。也就是说,消费者不只单单考虑本年度可支配收入,还把他们在将来可能获得的可支配收入考虑进去,当他们购买住宅或汽车之类需要大量资金,而他们目前的收入和已积累起来的货币又不足以支付如此巨大的金额时,就可以凭借信用的手段用贷款来完成购买行为,用以后逐年逐月获得的收入来归还贷款。这样,消费者就可以提前获得消费品的享受。83.一些西方经济学家常断言,将一部分国民收入从富者转给贫者,将提高总收入水平,你认为他们的理由是什么?答:他们的理由是,富者的消费倾向较低,储蓄倾向较高,而贫者的消费倾向较高(因为贫者收入低,为维持基本生活水平,他们的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重必然大于富者),因而将一部分国民收入从富者转给贫者,可提高整个社会的消费倾向,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总消费支出水平,于是总收入水平就会随之提高。84.按照凯恩斯主义观点,增加储蓄对均衡收入会有什么影响?答:按照凯恩斯主义观点,增加储蓄会导致均衡收入下降,这可以用储蓄和投资决定均衡收入的模型来加以说明。SISE0I习题一第93页共143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OY0YA上图中,投资曲线与储蓄曲线的交点E0定了均衡收入水平Y0。假设消费函数为C=+a表示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它决b,Y则储蓄函数为S=Y-C=(Y-)a+b(=1-a)+储蓄-也b就是Y减少消费,即减少消费函数中的a、b值。a变小,意味着上图中储蓄线上移;b变小,表示图中储蓄线以图中的A为圆心逆时针方向转动。这两者均会导致均衡点E0向左移动,也就是使均衡收入下降。增加储蓄会导致均衡收入下降,这是凯恩斯主义的观点。增加消费或减少储蓄会通过增加总需求而引起国民收入增加,经济繁荣;反之,减少消费或增加储蓄会通过减少总需求而引起国民收入减少,经济萧条。由此得出一个看来是自相矛盾的推论:节制消费增加储蓄会增加个人财富,对个人是件好事,但由于会减少国民收入引起萧条,对整个经济来说却是坏事;增加消费减少储蓄会减少个人财富,对个人是件坏事,但由于会增加国民收入使经济繁荣,对整个经济来说却是好事。这在经济学中被称为―节俭的悖论‖。85.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美元)。C=100+0.8Y,投资为50(单位:10亿(1)求均衡收入、消费和储蓄。若投资增至100,求增加的收入。(2)若消费函数变为C=100+0.9Y,投资仍为50,收入和储蓄各为多少?投资增至100时收入增加多少?(3)消费函数变动后,乘数有何变化?答:(1)由均衡条件Y=C+I,即Y=100+0.8Y5+0,得Y=750(10亿美元)于是,C=100+0.8´750=700(10亿美元)S=Y-C=50(10亿美元)习题一第94页共143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投资增至亿美元)100,再利用Y=C+I,即Y=100+0.8Y+100,得Y=1000(101(3)消费函数为C=100+0.8Y时,乘数为K==51消费函数变为C=100+0.9Y后,乘数为K==10于是,增加的收入DY=1000-750=250(10亿美元)(2)再由均衡条件Y=C+I,即Y=100+0.9Y+50,得Y=1500(10亿美元)于是,S=Y-C=1500-100-0.9´1500=50(10亿美元)投资增至100,再利用Y=C+I,即Y=100+0.9Y+100,得Y=2000(10亿美元)于是,增加的收入DY=2000-1500=500(10亿美元)1-0.81-0.986.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C=100+0.8YD,意愿投资I=5,政府购买性Y=100+0.8Y+I+G=100+0.8(0.75Y+62.5)+50+20011投资乘数K===2.511政府支出乘数K===2.5支出G=200,政府转移支付TR=62.5(单位:10亿美元),t=0.25,试求:(1)均衡收入;(2)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及转移支付乘数。(3)假定该社会达到充分就业所需要的国民收入为1200,试问:①用增加政府购买;②或减少税收;③或用增加政府购买和税收同一数额来实现充分就业,各需要多少数额?(均不考虑货币市场作用,即不考虑货币需求变动对利率从而对投资和收入的影响。)答:(1)由题设,知YD=Y-T+TR=Y-0.25Y+62.5=0.75Y+62.5由均衡条件Y=C+I+G,有D解得Y=1000(10亿美元)(2)直接利用三部门经济中有关乘数公式,得到乘数值1-b(1-t)1-0.8´(1-0.25)1-b(1-t)1-0.8´(1-0.25)习题一第95页共143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税收乘数KT=-b1-b(1-t)b=-0.81-0.8´(1-0.25)0.8=-2转移支付乘数KTR=1-b(1-t)=1-0.8´(1-0.25)=2DY200①增加政府购买DG===80(10亿美元)DY200②减少税收DT===100(10亿美元)(3)原来均衡收入为1000,现在需要达到1200,则缺口ΔY=1200-1000=200。KG2.5KT-2③增加政府购买和减少税收各200(10亿美元)87.假定在上题中加入进口因素,并假定净出口函数为求:(1)均衡收入;NX=50-0.05Y,试111投资乘数K===»2.2211政府支出乘数K==»2.22b0.80.8K=-=-=-»-1.78(2)投资乘数,政府支出函数及税收乘数,并与上题中求出的乘数比较,说明这些乘数的值变大了还是变小了,为什么?答:(1)由均衡条件Y=C+I+G+NX,有Y=100+0.8YD+I+G=100+0.8(0.75Y+62.5)+50+200+50-0.05Y解得Y=1000(10亿美元)(2)直接利用四部门经济即开放经济中有关乘数公式,得到乘数值1-b(1-t)+m1-0.8´(1-0.25)+0.050.451-b(1-t)+m1-0.8´(1-0.25)+0.05税收乘数1-b(1-t)+m1-0.8´(1-0.25)+0.050.45可见本题中各乘数值(绝对值)比上题的乘数值小,这是因为在开放经济中总需求的变化会“溢出”到国外。习题一第96页共143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习题十三88.简释下列概念:货币答:是在商品和劳务的交换及其债务清偿中,作为交易媒介或支付工具被普遍接受的物品。基础货币答:指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总额(包括法定和超额的)加上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是存款扩张的基础。由于它会派生出货币,因此是一种活动力强大的货币,故又称高能货币或强力货币。法定准备金答:指按法定准备率提留的准备金,而法定准备率是中央银行规定的各商业银行和存款机构必须遵守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率。超额储备答:指超过法定准备金要求的准备金。货币乘数答:一单位基础货币(又称高能货币)通过活期存款的派生机制能带来若干倍货币供给,这若干倍即货币乘数。名义与实际货币答:名义货币供给是指不问货币的购买力而仅以面值计算的货币供给量,而实际货币供给是指按货币能买到的货物数量来衡量的货币供给,或者说是用货币购买力来衡量的货币供给,把名义的货币量折算成具有不变购买力的实际货币量,必须用价格指数加以调整。习题一第97页共143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债券的市场价格答:指债券在市场上的成交价格,它与市场利息率具有反方向变化的关系,即:债券的市场价格越高,它意味着利息率越低;反之,债券的市场价格越低,它意味着利息率越高。中央银行的贴现率答: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放款利率,央行可通过变动贴现率来调节货币供给量。公开市场业务答:又称公开市场操作,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证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均衡利率答:指货币市场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时的利率,即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的利率。投资需求函数答:又称投资边际效率函数,指投资需求与利率之间关系的曲线。流动性陷阱答:当利率极低,人们会认为这时利率不大可能再下降,或者说有价证券市场价格不大可能再上升而只会跌落,此时人们不管手中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有手中,这种情况即为流动性陷阱,又称凯恩斯陷阱。金融市场答:指为实现货币借贷、办理各种票据贴现和有价证券买卖的场所。习题一第98页共143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89.现代货币的本质特征是什么?货币有哪几种职能?答:现代货币的本质特征是作为支付手段而被普遍接受,这一特征决定了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的职能有三:作为商品和劳务的交换媒介;作为价值尺度,确定商品和劳务相交换的比率;作为价值贮存手段。如果货币不能作为被普遍接受的支付手段,则既不能当作交换媒介,也不能作为价值尺度,更不能作为价值贮存手段。90.商业银行如何创造活期存款?答:商业银行吸收到原始存款后,按法定存款准备率留一部分作为法定准备金外,其余可用于放款和购买证券。在广泛使用非现金结算的条件下,客户在取得贷款或证券价款后,通常并不(或不全部)支取现金,而是转入客户的银行帐户,以转移存款形式进行支付。这样,就在原有存款之外,形成了一笔新存款。接受这笔新存款的商业银行,除保留一部分作法定准备金外,又可用于放款或投资,从而派生出又一笔存款,这个过程继续下去,商业银行便通过自己的资产业务,对原始存款不断运用,可创造出数倍于原始存款的派生存款。MCuD+1货币,则货币创造乘数的公式是:=。91.什么是货币创造乘数?货币创造乘数与法定准备率、超额准备率以及现金—存款比率有什么关系?答:一单位基础货币(又称高能货币)通过活期存款的派生机制能带来若干倍货币供给,这若干倍即货币创造乘数。如果用M和H代表货币供给量和高能HCuD+RRD+ERD式中,Cu/D是现金—存款比率,RR/D是法定准备率,ER/D是超额准备率。从上式可见,现金—存款比率、法定准备率和超额准备率越大,货币创造乘数都越小。这是因为,这三个比率越大时,一笔原始存款中可用来放贷和投资的金额就越少,从而货币扩张能力就越小。92.影响名义货币需求有哪些因素?答:影响名义货币需求的因素有:①收入,货币需求是收入的增函数,即货习题一第99页共143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币需求随收入增加而增加;②利率,货币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即货币需求随利率上升而减少;③通胀率,货币需求随通胀率上升而减少。93.试分析为什么债券价格下降就是利率上升?答:债券价格是和利率反方向地联系着的,一张年息10美元的债券在市场利率为10%时,其价格为100美元,而市场利率为5%时,其价格为200美元,可见,债券价格上升就表示利率下降;债券价格下降,就表示利率上升。94.假定某国有600亿美元纸币,100亿美元铸币,2000亿美元活期存款,1000亿美元储蓄存款,1600亿美元政府债券。试问M1,M2,M3各为多少?答:纸币、铸币和活期存款都包括在M1中,M2还包括储蓄存款,M3则又包括政府债券,因此M1=600+100+2000=2700(亿美元)M2=2700+1000=3700(亿美元)M3=3700+1600=5300(亿美元)95.设法定准备率是0.12,没有超额准备,对现金的需求是1000亿美元。请计算:(1)假定总准备金是400亿美元,货币供给是多少?(2)若中央银行把准备率提高到0.2,货币供给变动多少(假定总准备金仍是400亿美元)?(3)中央银行买进10亿美元政府债券(存款准备金率是0.12),货币供给如何变动?答:(1)货币供给M=1000+400/0.12≈4333(亿美元)(2)当准备金率提高到0.2,则存款变为400/0.2=2000亿美元,现金仍是1000亿美元,因此货币供给为1000+2000=3000亿美元,即货币供给减少了1333亿美元。(3)中央银行买进10亿美元债券,即基础货币增加10亿美元,则货币供给增加:ΔM=10×1/0.12≈83.3(亿美元)习题一第100页共143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96.货币需求函数是m=0.8y-8r。这里,y是实际GDP,单位为兆,r是利率,单位为%。现在,实际GDP为300兆日元,货币供给量为200兆日元。试问使货币市场均衡的利率是百分之多少?如果实际GDP增加到320兆日元,利率又为多少?答:将有关数据代入货币需求函数有:200=0.8×300-8r得r=5%均衡利率200=0.8×320-8r得r=7%实际GDP增加后的利率97.若货币交易性需求为L1=0.20y,货币投机性需求L2=2000-500r。M(3)若货币供给=2500,当收入y=6000时可用于投机的货币是多少?M(4)当收入y=10000,货币供给=2500时,均衡利率为多少?M2500=0.2´6000+L122M(4)由=L,即2500=0.2´10000+2000-500r,得r=3(1)写出货币总需求函数;(2)当利率r=6,收入y=10000时,货币需求量是多少?PP答:(1)依题设,有L=L1+L2=0.20y+2000-500r(2)L=0.20´10000+2000-500´6=1000PP98.股票和债券有可区别?对投资者而言,为什么投资股票市场比债券市场有更大风险?答:尽管债券和股票都是代表一定收益权和所有权的投资凭证,但二者有差别,债券是发行者和投资者(购买者)之间的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凭证,而股票则是投资者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凭证;债券利息是发行单位的成本支出,而股息和红利则属利润分配;债券收益率事先确定,而股票收益由公司经营状况决定。正因为这些差别,因此对投资者而言,投资股票市场比债券市场有更大风险。习题十四习题一第101页共143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99.什么是IS曲线?为什么IS曲线向右下倾斜?答:IS曲线是描述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利率与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IS曲线向右下倾斜是由于假定投资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而储蓄是收入的增函数。即利率上升时,投资要减少,利率下降时,投资要增加,以及收入增加时,储蓄要随之增加,收入减少时,储蓄要随之减少。如果这些条件成立,那么,当利率下降时,投资必然增加,为了达到产品市场的均衡,或者说储蓄和投资相等,则储蓄必须增加,而储蓄又只有在收入增加时才能增加。这样,较低的利率必须和较高的收入配合,才能保证产品市场上总供给和总需求相等。于是,当坐标图形上纵轴表示利率,横轴表示收入时,IS曲线就必然向右下倾斜。如果上述前提条件不存在,则IS曲线就不会向右下倾斜。例如当投资需求的利率弹性无限大时,即投资需求曲线为水平状时,则IS曲线将成为一条水平线。再如,如果储蓄不随收入而增加,即边际消费倾向如果等于1,则IS曲线也成为水平状。由于西方学者一般认为投资随利率下降而增加,储蓄随收入下降而减少,因此一般可认为IS曲线为向右下倾斜的。100.什么是LM曲线?为什么LM曲线向右上倾斜?答:LM曲线是描述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利率与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LM曲线向右上倾斜是假定货币需求随利率上升而减少,随收入上升而增加。如果这些条件成立,则当货币供给既定时,若利率上升,货币投机需求量减少(即人们认为债券价格下降时,购买债券从投机角度看风险变小,因而愿买进债券而少需要持币),为保持货币市场上供求平衡,货币交易需求量必须相应增加,而货币交易需求又只有在收入增加时才会增加,于是,较高的利率必须和较高的收入相结合,才能使货币市场均衡。如果这些条件不成立,则LM曲线不可能向右上倾斜。例如,古典学派认为,人们需要货币,只是为了交易,并不存在投机需求,即货币投机需求为零,在这样情况下,LM曲线就是一条垂直线。反之,凯恩斯认为,当利率下降到足够低的水平时,人们的货币投机需求将是无限大(即认为这时债券价格太高,只会下降,不会再升,从而买债券风险太大,因而人们手头不管有多少货币,都再不愿去买债券),从而进入流动性陷阱,使LM曲线呈水习题一第102页共143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平状。由于西方学者认为,人们对货币的投机需求一般既不可能是零,也不可能是无限大,是介于零和无限大之间,因此,LM曲线一般是向右上倾斜的。101.假定:(a)消费函数为C=50+80Y,投资函数为I=100-5r,(b)消费函数为C=50+80Y,投资函数I=100-10r,(c)消费函数为C=50+0.75Y,投资函数为I=100-10r。要求:1Y=750-25r或r=30-Y1或r=15-Y1Y=600-40r或r=15-Y11的IS曲线斜率(<)。这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投资对利率越敏感,11的IS曲线斜率(>)。这说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边际消费倾向越小,(1)求(a)、(b)、(c)的IS曲线。(2)比较(a)和(b),说明投资对利率更为敏感时,IS曲线的斜率发生什么变化。(3)比较(b)和(c),说明边际消费倾向变动时,IS曲线斜率将发生什么变化。答:(1)由Y=C+I,即Y=(50+80Y)+(100-5r),得(a)的IS曲线为25同理,由Y=(50+80Y)+(100-10r),可得(b)的IS曲线为50由Y=(50+0.75Y)+(100-5r),可得(c)的IS曲线为40(2)比较(a)和(b),可知(b)的投资函数中投资对利率更为敏感(10>5),而比较由(1)中求得的(a)和(b)的IS曲线方程,可知(b)的IS曲线斜率(绝对值)要小于(a)5025则IS曲线的斜率(绝对值)就越小,即越平坦一些。(3)比较(b)和(c),可知(c)的消费函数中边际消费倾向较小(0.75<0.8),而比较(1)中求得的(b)和(c)的IS曲线方程,可知(c)的IS曲线斜率(绝对值)要大于(b)4050IS曲线的斜率(绝对值)就越大,即越陡峭一些。102.假定货币需求函数为L=0.2Y-5r。要求:习题一第103页共143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1)画出利率为10%、8%和6%(即r=10,r=8,r=6),而收入为800、900和1000时的货币需求曲线。(2)若名义货币供给量为150,价格水平P=1,找出货币需求与供给均衡时的收入与利率。(3)画出LM曲线。(4)若货币供给为200,再画一条LM曲线,这条LM曲线与(3)中的LM曲线相比有什么不同?(5)对于(4)中的LM曲线,若r=10,Y=1000,货币需求与供给是否均衡?若非均衡,利率会怎样变化?答:(1)由题设,货币需求函数为L=0.2Y-5r,故当r=10,Y分别为800、900和1000时的货币需求量为110、130和150;同理,当r=8,Y分别为800、900和1000时的货币需求量为120、140和160;当r=6,Y分别为800、900和1000时的货币需求量为130、150和170。图形如下。r(%)L1(Y=800)L3(Y=1000)1086MS(2)由货币市场均衡条件L=,有0.2Y-5r=,得L2(Y=900)0110120130140150160170L(亿美元)P1Y=750+25r可见,货币需求与供给均衡时的收入和利率为:Y=1000r=10习题一第104页共143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Y=950r=8Y=900r=6Y=850r=4„„(3)LM曲线为r(%)LMLM’10075010001250L(亿美元)(4)若货币供给为MS=200,LM方程将变为0.2Y-5r=2001,即Y=100+0图。r2,5与(3)所得的LM曲线相比,平行向右移动了250个单位。见上(5)当r=10,Y=1000时,货币需求量为L=0.2×1000-5×10=150,对于(4)中的LM曲线,货币供给为200,可见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150<200),货币市场处于非均衡状态,存在利率下降压力。103.假定一个只有家庭和企业的两部门经济中,消费C=100+0.8Y,投资I=150-6r,名义货币供给M=150,货币需求L=0.2Y-4r,价格水平为P=1。要求:(1)求IS和LM曲线。(2)求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利率和收入。答:(1)由Y=C+I,即Y=(100+0.8Y)+(150-6r),得IS曲线为习题一第105页共143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M由L=,即0.2Y-4r=Y=1250-30rPY=750+20r1501,得LM曲线为Y=1250-30rí(2)当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IS曲线和LM曲线相交于一点,该点上收入和利率可通过求解IS和LM方程而得,即îY=750+20r得均衡利率r=10,均衡收入Y=950。104.试对下列各小题中可能有的情况作选择并说明理由:(1)自发投资支出增加10亿美元,会使IS曲线(a)右移10亿美元;(b)左移10亿美元;(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d)左移支出率数乘以10亿美元。(2)假定货币供给量和价格水平不变,货币需求为收入和利率的函数,则收入增加时(a)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b)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下降;(c)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上升;(d)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下降。(3)假定货币需求为L=kY-hr,货币供给增加10亿美元而其他条件不变,则会使LM曲线(a)右移10亿美元;(b)右移k乘以10亿美元;(c)右移10亿美元除以k(即10/k);(d)右移k除以10亿美元(即k/10)。(4)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右上方,LM曲线的左上方的区域中,则表示(a)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b)投资小于储蓄,且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c)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d)投资大于储蓄,且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5)如果利率和收入都能按供求情况自动得到调整,则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左下方,LM曲线左下方区域中时,有可能(a)利率上升,收入下降;(b)利率上升,收入增加;(c)利率上升,收入不变;习题一第106页共143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答:(1)IS曲线的方程式可写成Y=KeA-Kdr,其中Ke是支出乘数,A是自发支出量。由此易知当自发支出增加DA时,便会使IS右移DY=K应选(c)。e×DA,故hm(3)LM曲线的方程式可写成Y=r+,其中m表示货币供给量。由此易知1当货币供给增加Dm时,便会使LM曲线向右平行移动DY=Dm×,故应选(c)。(2)货币需求是收入增函数,故收入增加时,货币需求增加,在货币供给和价格不变时,利率要上升,因此,应选(a)。kkk(4)IS曲线右上方都表示投资小于储蓄,LM曲线左上方表示货币需求小于货币供给,故应选(a)。(5)IS曲线左下方都表示投资大于储蓄,LM曲线右下方表示货币需求大于货币供给,故组合点在这一区域时,收入和利率都会上升,应选(b)。105.为什么政府支出增加会使利率和收入都上升,而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会使收入增加而利率下降?答:政府支出的增加意味着总需求(或总支出)的增加,这将使产量和收入增加,从而增加对货币的交易需求量,在货币供给量不变的条件下(或LM曲线不变),新增加的货币需求会使利率上升,最终引起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的下降来保证货币市场均衡。这个过程,在IS-LM模型里,表现为在LM曲线不变,IS曲线向右移动,总需求的增加引起收入和利率的同时增加。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量,而货币需求不变的话,利率将会下降,从产品市场看,在IS曲线上,在投资函数既定条件下,利率的下降会导致投资和国民收入的增加,这个过程表现为在IS曲线不变条件下,LM曲线向右移动,并导致利率下降和国民收入上升。106.假定某四部门经济中,消费C=300+0.8Yd,投资I=200-1500r,净出口函数为NX=100-0.04Y-500r,货币需求为L=0.5Y-2000r,政府支出为G=200,税率t=0.2,名义货币供给为M=550,价格水平为P=1,试求:习题一第107页共143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M550(2)由L=,即0.5Y-2000r=Y=2000-5000rí(1)IS曲线;(2)LM曲线;(3)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4)均衡的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值。答:(1)由题设,知Yd=Y-T=Y-0.2Y=0.8Y由Y=C+I+G+NX,即Y=(300+0.8´0.8Y)+(200-1500r)+200+(100-0.04Y-500r)整理得IS曲线为Y=2000-5000rP1整理得LM曲线为Y=110040r00(3)将IS曲线与LM曲线联立îY=1100+4000r解得Y=1500,r=0.1(4)均衡的消费为C=300+0.8Yd=300+0.8´0.8Y=300+0.8´0.8´1500=1260均衡的投资为I=200-1500r=200-1500´0.1=50均衡的净出口为NX=100-0.04Y-500r=100-0.04´1500-500´0.1=-10习题十五107.简释下列概念:自动稳定器答: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动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实际上是指国家财政预算中根据经济状况而自动发生变化的收入和支出项目,如税收和转移支付。习题一第108页共143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权衡性财政政策答:指政府根据经济情况和财政政策的有关手段的特点,相机抉择,主动地变动财政的支出和税收以稳定经济,实现充分就业的机动性财政政策。功能财政答:指以财政预算能否实现物价稳定、充分就业为目标,而不论预算是否盈余或赤字的积极性财政政策,它是对传统的平衡预算思想的否定。周期平衡预算答:指政府财政在一个经济周期中保持平衡。认为政府应随着经济周期波动,在经济衰退时实行扩张政策,有意安排预算赤字,在繁荣时期实行紧缩政策,有意安排预算盈余,以繁荣时期的盈余弥补衰退时的赤字,使整个经济周期的盈余和赤字相抵而实现预算平衡。公债答:指政府为弥补赤字而欠下的债务,是政府对公众的债务,或公众对政府的债权。充分就业平衡预算答:平衡预算思想的一个发展阶段,认为政府应当使支出保持在充分就业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净税收水平。挤出效应答:指政府支出增加或税收减少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具体来说,当政府支出增加时,或税收减少时,货币需求会增加,在货币供给既定情况下,利率会上升,私人部门(厂商)的投资会受到抑制,产生政府支出挤出私人投资的现象。再贴现率政策习题一第109页共143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答:是中央银行通过变动给商业银行及其他存款机构的贷款利率来调节货币供给量的政策。它是中央银行最早运用的货币政策工具。公开市场业务答:又称公开市场操作,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政府证券以控制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政策行为。1式中得出。当t愈大时,该乘数愈小,从而边际税率的变动的稳定经1美元投资会使总需求增加3.57美元(1´»3.57),若税率增至0.2511´=2.5108.是否比例所得税率越高,税收作为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越大?答:在混合经济中投资变动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比私人部门中的变动小,原因是,当总需求由于意愿投资增加而增加时,会导致国民收入和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但可支配收入增加小于国民收入的增加,因为在国民收入增加时,税收也在增加,增加的数量等于边际税率乘以国民收入,结果,混合经济中消费支出的增加额要比私人经济中小,从而通过乘数作用使国民收入累积增加也小一些。同样,总需求下降时,混合经济中收入下降也比私人部门经济中要小一些。这说明税收制度是一种对国民收入波动的自动稳定器。混合经济中支出乘数值与私人经济中支出乘数值的差额决定了税收制度的自动稳定程度,其差额愈大,自动稳定作用愈大,这是因为,在边际消费倾向一定条件下,混合经济中支出乘数越小,说明边际税率越高,从而自动稳定量愈大。这一点可以从混合经济的支出乘数公1-b(1-t)济作用愈大。举例来说,假设边际消费倾向为0.8,当税率为0.1时,则增加11-0.8´(1-0.1)1-0.8´(1-0.25)可见,税率越高,自发投资冲击带来的总需求波动愈小,说明自动稳定作用越大。109.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和功能财政思想有何区别?答: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指财政收入与支出相平衡,财政预算盈余等于零的习题一第110页共143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财政思想。平衡预算思想按其历史发展阶段有三种含义。一是年度平衡预算,这是一种量入为出的每年预算均需平衡的思想。二是周期平衡预算,指政府财政在一个经济周期中保持平衡,在经济繁荣时期采用财政盈余措施,在萧条时期采取预算赤字政策,以前者的盈余弥补后者的赤字,以求整个经济周期盈亏相抵,预算盈余为零的平衡预算。三是充分就业平衡预算,这种思想认为,政府应当使支出保持在充分就业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净税收水平。这三种平衡预算思想的发展表明,平衡预算已由以往的每年度收支相抵的思想逐步发展至以一定的经济目标为前提的平衡预算思想,在一定周期内,或某年度可有一定的财政盈余或赤字,但是这类平衡预算思想的本质仍旧是机械地追求收支平衡,是一种消极的财政预算思想。功能财政政策是一种积极的权衡性财政政策或补偿性财政政策。这种政策思想强调,财政预算的功能是为了实现经济稳定发展,预算既可以盈余,也可以赤字,因而称之为功能性财政。平衡预算财政与功能财政的思想的区别在于前者强调财政收支平衡,以此作为预算目标,或者说政策的目的,而后者则强调财政预算的平衡、盈余或赤字都只是手段,目的是追求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和经济的稳定增长。110.假定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C=300+0.8Yd函数T=0.2Y(单位均为10亿美元),试问:,私人意愿投资I=200,税收(1)均衡收入为20000亿美元时,政府支出(指政府购买,而不考虑政府转移支付)必需是多少?预算盈余还是赤字?(2)政府支出不变,而税收提高为T=0.2Y,均衡收入是多少?这时预算情况有何变化?答:(1)由题设,C=300+0.8Yd,I=200,T=0.2Y,又有Yd=Y-T,将上述各式代入Y=C+I+G,得2000=300+0.8´(Y-0.2Y)+200+G解得政府支出为G=220(10亿美元)于是,BS=T-G=0.2Y-G=0.2´2000-220=180(10亿美元),可见此时存在政府预算盈余。习题一第111页共143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2)将C=300+0.8Yd,I=200,G=220,T=0.25Y,Yd=Y-T代入Y=C+I+G,得Y=300+0.8(Y-0.25Y)+200+220解得均衡收入为Y=1800(10亿美元)于是,BS=T-G=0.25Y-G=0.25´1800-220=230时政府预算盈余较(1)增加了。(10亿美元),可见此1K=G1将b=0.8,t=0.25代入乘数公式,得K==2.5DY=K×DG=2.5´(-200)=-500111.假定某国政府当前预算赤字为75亿美元,边际消费倾向为b=0.8,边际税率t=0.25,如果政府为降低通货膨胀率要减少支出200亿美元,试问支出的这种变化能否最终消灭赤字?1-b(1-t)1-0.8´(1-0.25)当政府支出减少200亿美元时,收入和税收均会减少,金额分别为GDT=tDY=0.25´(-500)=-125(亿美元)于是预算盈余变动额为DBS=DT-DG=-125-(-200)=75(亿美元),这说明当政府减少支出200亿美元时,政府预算盈余变动额将增加75亿美元,正好与当前预算赤字相抵消,故这种支出的变化能最终消灭赤字。112.财政政策效果和货币政策效果的决定因素主要有哪些?答:一般说来,从IS-LM模型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的决定因素主要有投资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以及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从财政政策效果看,投资对利率变动越敏感,挤出效应就越大,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小;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越敏感,扩张财政使利率变动就越小,挤出效应就越小,财政政策效果就越大。总之,财政政策效果与货币需求的利率敏感程度正相关,与投资的利率敏感程度负相关。从货币政策效果看,如果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很敏感,则货币政策效果就小;如果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很敏感,则货币政策效果就大。习题一第112页共143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除了上述因素,经济运行局势(是处于衰退时期还是通胀时期)以及政策时滞等因素也会影响政策效果。113.用IS-LM模型说明为什么凯恩斯主义强调财政政策的作用,而货币主义者强调货币政策的作用。答:按西方经济学家观点,由于货币的投机需求与利率成反方向关系,因而LM曲线向右上倾斜,但当利率上升到相当高度时,因保留闲置货币而产生的利息损失将变得很大,而利率进一步上升将引起的资本损失风险变得很小,这就使货币的投机需求完全消失,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利率很高,意味着债券价格很低。当债券价格低到正常水平以下时,买进债券不会再使本金受到因债券价格再跌的损失,因而手中任何闲置货币都可用来购买债券而不愿再让它保留在手中,这就是货币投机需求完全消失的意思。由于利率涨到足够高度使货币投机需求完全消失,货币需求全由交易动机产生,因而货币需求曲线从而LM曲线就表现为垂直线形状。认为人们的货币需求是由交易动机而产生,只和收入有关,而和利率波动而产生的投机动机无关,这是古典学派的观点,因此,垂直的LM曲线区域被认为是古典区域。当LM呈垂直形状时,变动预算收支的财政政策不可能影响产出和收入,相反,变动货币供给量的货币政策则对国民收入有很大作用,这正是古典货币数量论的观点和主张。因此,古典学派强调货币政策作用的观点和主张就表现为IS曲线移动(它表现财政政策)在垂直的LM曲线区域即古典区域不会影响产出和收入[见下图(a)],而移动LM曲线(它表现为货币政策)却对产出和收入有很大作用[见下图(b)]。为什么LM曲线为垂直形状时货币政策极有效而财政政策无效呢?这是因习题一第113页共143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为,当人们只有交易需求而没有投机需求时,如果政府采用膨胀性货币政策,这些增加的货币将全部用来购买债券,而不愿为投机而持有货币,这样,增加货币供给就会导致债券价格大幅度上升,而利率大幅度下降,使投资和收入大幅度增加,因而货币政策很有效。如上图(b)。相反,实行增加政府支出的政策则完全无效,因为支出增加时,货币需求增加会导致利率大幅度上升(因为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极小,几近于零),从而导致极大的挤出效应,因而使得增加政府支出的财政政策效果极小,如上图(a)。所以古典主义者强调货币政策的作用而否定财政政策作用。为什么凯恩斯主义强调财政政策呢?因为凯恩斯认为,当利率降低到很低水平时,持有货币的利息损失很小,可是如果将货币购买债券的话,由于债券价格异常高(利率极低表示债券价格极高),因而只会跌而不会再涨,从而使购买债券的货币资本损失的风险变得很大。这时,人们即使有闲置货币也不肯去买债券,这就是说,货币的投机需求变得很大甚至无限大,经济陷入所谓“灵活偏好陷阱”(又称凯恩斯陷阱)状态,这时的货币需求曲线从而LM曲线呈水平状。如果政府增加支出,IS曲线右移,货币需求增加,并不会引起利率上升而发生“挤出效应”,于是财政政策极有效,这可以在上图(a)上得到表现。相反,这时政府如果增加货币供给量,则不可能再使利率进一步下降,因为人们再不肯去用多余的货币购买债券而宁愿让货币持在手中,因此债券价格不会上升,即利率不会下降,既然如此,想通过增加货币供给使利率下降并增加投资和国民收入,就不可能,因此货币政策无效,这可以在上图(a)上得到表现,因而凯恩斯主义首先强调财政政策而不是货币政策的作用。114.假设M=100)。LM方程为Y=500+25r(货币需求L=0.2Y-5r,货币供给量(1)计算(a)当IS为Y=950-50r(消费C=40+0.8Yd,投资I=140-10r,税收T=50,政府支出G=50)时和(b)当IS为Y=800-25r(消费C=40+0.8Yd,投资I=110-5r,税收T=50,政府支出G=50)时的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2)政府支出从50增加到80时,情况(a)和(b)的均衡收入和利率各为多少?习题一第114页共143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3)说明政府支出从50增加到80时,为什么情况(a)和(b)中的收入增加有所不同。解:(1)由IS曲线Y=950-50r和LM曲线Y=500+25r联立求解得,950-50r=500+25r,解得均衡利率为r=6将r=6代入Y=950-50r,得均衡收入Y=650将r=6代入I=140-10r,得投资为I=80同理我们可用同样方法求(b),由IS曲线和LM曲线联立求解得,800-25r=500+25r,故均衡利率为r=6将r=6代入Y=800-25r,得均衡收入Y=650将r=6代入I=110-5r,得投资为I=80(2)若政府支出从50增加到80时,对于(a)和(b)而言,其IS曲线都会发生变化。首先看(a)这种情况:由Y=C+I+G,得Y=40+0.8(Y-50)+140-10r+80化简整理得IS曲线为Y=1100-50r,与LM曲线Y=500+25r联立求解得,1100-50r=500+25r,故均衡利率为r=8将r=8代入Y=1100-50r,得均衡收入Y=700同理对(b)情况,亦有Y=40+0.8(Y-50)+110-5r+80化简整理得IS曲线为Y=950-25r,与LM曲线Y=500+25r联立求解得,950-25r=500+25r,故均衡利率为r=9将r=9代入Y=950-25r,得均衡收入Y=725(3)情况(a)与(b)收入增加之所以不同,这是因为在LM斜率一定的情况下,财政政策效果受IS曲线斜率的影响。在(a)这种情况下,IS曲线斜率绝对值较小,即IS曲线比较平坦,其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比较敏感(10>5),因此当IS曲线由于政府支出增加而右移使利率上升时,引起的投资下降也较大,从而国民收入水平增加较少。在(b)这种情况下,则正好与(a)情况相反,IS曲线比较陡峭,投资对利率不十分敏感,因此当IS线由于政府支出增加而右移使利率上升时,引起的投资下降较少,从而国民收入水平增加较多。115.假定货币需求为L=0.2Y,货币供给为M=200,消费C=90+0.8Yd,税习题一第115页共143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答:(1)将C=90+0.8Y,,G=50,T=50,及Y=Y-T代入收T=50,投资I=140-5r,政府支出G=50。请:(1)导出IS和LM方程,求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2)若其他情况不变,政府支出G增加20时,收入、利率和投资有什么变化?(3)是否存在―挤出效应‖?ddY=C+I+G,得Y=90+0.8(Y-50)+140-5r+50化简整理得IS曲线为Y=1200-25r将L=0.2Y,M=200代入L=M,即0.2Y=200得LM曲线为Y=1000,这说明LM曲线处于充分就业的古典区域,故均衡收入为Y=1000将Y=1000代入Y=1200-25r,解得均衡利率为r=8将r=8代入投资函数I=140-5r,得I=100(2)其他情况不变,政府支出增加20会使IS曲线发生变化,再由Y=C+I+G,得Y=90+0.8(Y-50)+140-5r+70化简整理得IS曲线为Y=1300-25r由于LM曲线仍为Y=1000,故均衡收入仍为Y=1000将Y=1000代入Y=1300-25r,解得均衡利率为r=12将r=12代入投资函数I=140-5r,得I=80(3)由投资变化可以看出,当政府支出增加时,投资减少相应份额,这说明存在“挤出效应”,由均衡收入不变也可以看出,LM曲线处于古典区域,即LM曲线与横轴Y垂直,这说明政府支出增加时,只会提高利率和完全挤占私人投资,而不会增加国民收入,可见这是一种与古典情况相吻合的完全挤占。116.假定货币需求为L=0.2Y-10r,货币供给为M=200,消费C=60+0.d8,税收T=100,投资I=150,政府支出G=100。请:(1)求IS和LM方程,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2)政府支出从100增加到120时,收入、利率和投资有何变化?习题一第116页共143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Y=(3)是否存在―挤出效应‖?为什么?答:(1)将C=60+0.8Yd,I=150,G=100,T=100C+I+,G得Y=60+0.8(Y-100)+150+100化简得IS曲线为Y=1150,此即为均衡收入及Yd=Y-T代入将L=0.2Y-10r,M=200代入L=M,即0.2Y-10r=200化简整理得LM曲线为Y=1000+50r将Y=1150代入Y=1000+50r,得均衡利率为r=3由题设知投资为一常量,即I=150(2)其他情况不变,政府支出由100增加到120会使IS曲线发生变化,再由Y=C+I+G,得Y=60+0.8(Y-100)+150+120化简整理得IS曲线为Y=1250,此即为新的均衡收入由于LM曲线仍为Y=1000,故均衡收入仍为Y=1000将Y=1250代入Y=1000+50r,得均衡利率为r=5投资不受利率影响,仍为常量I=150(3)当政府支出增加时,由于投资无变化,可以看出不存在“挤出效应”。这是因为投资在这里是一个固定的常量,它不受利率变化的影响,也就是题目假设投资与利率变化无关,这样IS曲线就是一条垂直于横轴Y的直线。此时扩张财政政策尽管会使利率水平上升,但不会对投资产生影响,进而也就不存在挤出了。117.假定货币需求函数L=kY-hr中的k=0.5,消费函数C=a+bY中的11DY=K×DG=×DG=´10=20(亿美元)。随着收入的增加,货币的b=0.5,再假设政府支出增加10亿美元,试问货币供给量(假定价格水平为P=1)要增加多少才能使利率保持不变?答:在利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政府支出的增加不会引致私人投资的挤出。由题设,政府支出增加10亿美元,在支出乘数作用下,均衡收入增加量为1-b1-0.5交易需求增加,为保持原来的利率水平不变,则须增加货币供给量,且货币供给增加量必须等于货币交易需求增加量,故应增加的货币供给量为:DM=DL=k×DY0.52´010亿美元)。习题一第117页共143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118.为什么经济萧条时凯恩斯主义容易走远,而通胀率居高不下时货币主义容易成为“时髦”?答:在经济萧条时,厂商对经济前景普遍悲观,即使中央银行松动银根,降低利率,投资者也不肯增加贷款从事投资活动,银行为安全起见,也不肯轻易贷款,因此,要把扩张货币作为反衰退政策,效果甚微,只能靠扩张财政的政策才可能拉动经济走出低谷或衰退,因此,这时凯恩斯主义容易走远。相反,经济较热,通胀率较高时,人们对经济前景普遍看好,即使增税或削减政府支出,私人消费和投资需求仍旺盛,因而紧缩财政的效果较差,只有靠紧缩货币的政策才会对抑制总需求从而降低通胀率有明显效果,因此,通货膨胀居高不下时货币主义容易成为“时髦”。119.什么叫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答:由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会对国民收入和利率产生不同影响,从而对总需求结构产生不同影响,因此,对总需求调节时,常常需要把两种政策搭配起来使用,这就称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由于政策搭配方式不同,产生的政策效果也不同,因而适用的经济环境也不同。例如,当经济萧条但又不太严重时,可用扩张财政和紧缩货币相混合的政策,一方面刺激需求,又可防止通胀。又如,当经济中发生严重通胀时,可用紧缩财政和货币的“双紧”政策以抑制通胀。再如,经济中出现通胀但不太严重时,可用紧缩财政和扩张货币相搭配的政策,既控制通胀又可遏止衰退。习题十六120.简释下列概念:总需求函数答:表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或者说是指物价总水平与经济社会的均衡支出或均衡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描述这一函数的曲线称为总需求曲线。这里所谓总需求是指整个经济社会习题一第118页共143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下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总供给函数答:表示总产出量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的依存关系。描述这种关系的曲线称为总供给曲线。这里所谓总供给是指经济社会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提供的商品和劳务的总量。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答:把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放在一个以纵轴为价格水平、横轴为国民收入的坐标平面上,就得到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总供给曲线和总需求曲线的交点决定总产量和价格水平。121.总支出曲线和总需求曲线有什么区别?答:总支出曲线表示的是在每一物价总水平上与一定名义总收入相对应的总支出。价格水平一定时,收入水平越高,总支出也越多。这种支出由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以及净出口支出构成,要注意的是,与一定名义总收入相对应的总支出并不就是均衡支出,只有与总收入相等的总支出是均衡支出(或称均衡收入),在图形上表现为总支出曲线与45°线相交的那一支出和收入水平。见下图。AEAE0’’’’E0aAEE0aE1bE1b1习题一第119页共143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参考答案OY1Y0YPP1bP0aADOY1Y0Y在上图中,AE0表示价格水平为P0时的总支出曲线,AE1表示价格水平为P1时的总支出曲线,P1>P0,因此,总支出曲线AE1低于AE0,这表示,在同样名义收入Y0的水平上,总支出E1'低于E0;而在同一支出曲线上,名义收入越低,总支出越少,例如,在AE1上,Y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