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85.00 KB
  • 2022-04-22 11:17:37 发布

西方经济学课后题答案.doc

  • 2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西方经济学》习题解答习题一2.答:要看具体情况。例如,研究人们的消费行为如何决定属于微观经济学的对象;研究人们的消费水平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则属于宏观经济学的对象。3、(D)4、(B)5、(B)6、(C)7、(B)8.答:经济理性主义是经济学中的一种假定:人们的经济行为或选择都是具有理性的,即人们总是在所有可能的选择中作出能最好地达到预期目的的选择。在日常生活中,消费者追求最大效用、生产者追求最大利润符合此原则,也有非理性或反理性的行为。在亚当·斯密的“经济人”假定中,自私或利己主义和完全理性是两个前提,自私自利者是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原则,在此原则下他很可能从不感情用事且处处斤斤计较。当然,现实生活中愚蠢的或守财奴式的自私自利者也可能是非理性的。损人利己可能导致他人的报复或法律的制裁,而且这种报复或制裁所带来的不利可能大于损人所得到的利,所以,损人利己很可能是非理性的。上述答案是实证性的,而不是规范性的。10.经济学中的均衡是“指经济体系中变动着的各种力量处于平衡因而变动的最后倾向等于零的那种状态。”([美]D·格林沃尔德主编:《现代经济学词典》)习题二2.答(1)对此蘑菇的需求曲线会向左移。因为卫生组织发布的该蘑菇会致癌的报告会使得人们普遍产生对食用此种蘑菇的恐惧心理,从而在任一价格水平下大大减少对它的需求量。   (2)此蘑菇的需求曲线会向右移。因为各个品种的蘑菇属于互替商品,当另一种蘑菇的价格上涨后人们会减少对那种蘑菇的需求量,并通过多消费此种蘑菇来实现替代。因而在任一价格水平下增加了对此种蘑菇的需求量。(3)此种蘑菇的需求曲线会向右移。因为消费者收入的增加意味着他们购买力的增强,这将使他们增加对这种蘑密在内的正常商品的需求员,并且在任一价格水平下都是如此。   (4)此种蘑菇的需求曲线不变,如果不考虑培育蘑菇的工人作为消费者对此蘑菇的需求的话。因为培育蘑菇的工人工资增加只影响蘑菇的供给成本进而影响其供给曲线,对需求曲线则不发生影响。3.以教材P47-49的结论为已知条件,用几何方法可以证明:在同一坐标图上,任意两条需求曲线(无论是否线性)相交的交点的弹性都是不相等的。(如果两条需求曲线相切,则切点的弹性相等。)(1)两条斜率不同的线性需求曲线在相交之点各自的弹性是不相等的,斜率绝对值小(坡度较乎缓)的那条需求曲线在交点处的弹性大一些。如图D1、D2分别为两条斜率不同的线性需求曲线,它们与横轴分别相交于点B、D,与纵轴分别相交于点A、C,两条需求线相交于点E。这里,D1之斜率绝对值 K1=OA/OB,D2之斜率绝对值K2=OC/OD显然,即D2斜率绝对值较大。2)两条曲线型的需求曲线在它们相交处的各自弹性也是不相等的。如图D1、D2分别为两曲线型需求曲线,两者交于点E。28 在E点Dl的切线为e1、D2的切线为e2。显然,D1切线e1的斜率小于D2切线e2的斜率。而需求的点价格弹性系数公式为虽然它们具有相同的座标位置,即有相同P与Q的数值,但由于D1切线e1的斜率小于D2切线e2的斜率,因此Dl的弹性大于D2的弹性,即在交点处它们具有不同的弹性。①a、b、c三点的需求价格弹性相等。②e点的需求价格弹性(绝对值)大于d点;d点的需求价格弹性(绝对值)大于a点。 (b)用Ea、Ed和Ee分别代表a、d和e点的需求弹性,则由于又由于kG<kH<kI,因而Ea<Ed<Ee5.答:农产品应当提价,高档消费品应当降价。因为农产品是生活必需品,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其销售总收入与价格同方向变动,因而提高价格销售总收益将增加;高档消费品是奢侈品,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其销售总收入与价格反方向变动,因而降低价格销售总收益将增加。7.解:已知     当P=60时,Q=(100-60)?0?5=1600E1=dQ/dP×P/Q=(-200+2×60)×60/1600=-328 当Q=900时,P=100-?0?0900=70E2=dQ/dP×P/Q=(-200+2×70)×70/900=-14/3=-4.7即,当价格为60和40时的点价格弹性系数分别为-3和-4/38.解:由题设,Px1=60,Qx1=10000,PY1=65, PY2=55,Qx2=8000,则(1)甲公司和乙公司皮鞋的交叉价格弹性为(2)设甲公司皮鞋价格要降到Px2才能使其销售量恢复到10000双的水平。因Px1=60,故ΔPx=Px2-Px1=Px2–60又ΔQx=Q’x2–Qx2=10000-8000,Ed=-2.0                                                   10.解:已知D=12-2P,人数10000;S=20P,人数1000。⑴X商品的市场需求函数为:D=10000×(12-2P)=120000-20000PX商品的市场供给函数为:S=1000×20P=20000P⑵略⑶当D=S时,120000-20000P=20000PP=3∴均衡价格为3。将P=3代入D=120000-20000P或S=20000P,得D=S=60000∴均衡产量为60000。⑷收入变化后X商品的市场需求函数为:D=10000×(12+2-2P)=140000-20000P当D=S时,140000-20000P=20000PP=3.528 ∴均衡价格为3.5。将P=3.5代入D=140000-20000P或S=20000P,得D=S=70000∴均衡产量为70000。⑸技术变化后X商品的市场供给函数为:S=1000×(40+20P)=40000+20000P当D=S时,120000-20000P=40000+20000PP=2∴均衡价格为2。将P=2代入D=120000-20000P或S=40000+20000P,得D=S=80000∴均衡产量为80000。⑹征收销售税后X商品的市场供给函数为:S=1000×20(P-2)=-40000+20000P当D=S时,120000-20000P=-40000+20000PP=4 ∴均衡价格由3上升到4。将P=4代入D=120000-20000P或S=-40000+20000P,得D=S=40000∴均衡产量由60000减少到40000。政府征收的总税额为:2×40000=80000(美元)因为需求曲线的斜率(绝对值)等于供给曲线的斜率,所以税收由消费者和生产者平均负担(参见教材P43),即各负担40000美元。⑺给予补贴后X商品的市场供给函数为:S=1000×20(P+1)=20000+20000P当D=S时,120000-20000P=20000+20000PP=2.5∴均衡价格由3下降到2.5。将P=2.5代入D=120000-20000P或S=20000+20000P,得D=S=70000∴均衡产量由60000增加到70000。因为商品X的价格下降了0.5(3→2.5)美元,原销售的60000单位商品增加了消费者剩余30000美元(=0.5×60000),增加销售的10000单位商品带来消费者剩余约2500美元(≈0.5×10000×0.5),所以,消费者剩余增加了约32500美元。[教材P504答案为约5000美元,可能是没有考虑原销售商品因降价而增加的消费者剩余,而且增加销售的10000单位商品带来的消费者剩余为0.5×10000。]习题三2.答:不违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因为汽车作为一种商品4个轮子是其必要的组成部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表现为第2辆车的边际效用小于第1辆车。3.答:Mux/Px﹥Muy/Py表示单位货币用于购买最后一单位X商品所带来的边际效用大于用于购买最后一单位Y商品所带来的边际效用,所以,在消费者预算支出不变的前提下,减少Y商品的购买量而增加X商品的购买量可以使总效用增加。4.答:Y商品的购买量将增加。5.所给条件不充分。煤气和电并不是直接给消费者带来效用,关键在于产生同等的热量用煤气还是用电划算,而煤气涨价后可能用煤气仍然比用电划算。6.解:  28 可见,当X减到4单位时,需消费12单位Y才能与原来的满足相同。7.解:假设商品X的价格为PX,商品Y的价格为PY,收入为M。已知U=XY4MUx=Y4    MUy=4XY3消费者均衡条件:MUx/MUy=Px/PyMUx/MUy=Y/4X=Px/Py      Py×Y=Px×4X消费者收入M=Py×Y+Px×X=Px×4X+Px×X=Px×5XPx×X=1/5MPy×Y=Px×4X=4(Px×X)=4/5M∴该消费者应当将收入的4/5用于购买Y商品,1/5用于购买X商品。8.解:已知U=X0.4·Y0.6=9,Px=2,Py=3⑴MUx=0.4X-0.6Y0.6   MUy=0.6X0.4Y-0.4消费者均衡条件:MUx/MUy=Px/Py0.4X-0.6Y0.6/0.6X0.4Y-0.4=2/3X0.4·Y0.6=9∴X=9Y=9⑵M=Px·X+Py·Y=2×9+3×9=45[美元]9.解:已知U=X1/3·Y1/3MUx=1/3X-2/3Y1/3   MUy=1/3X1/3Y-2/3消费者均衡条件:MUx/MUy=Px/Py1/3X-2/3Y1/3/1/3X1/3Y-2/3=Px/Py      Y/X=Px/PyY=Px/Py·X    X=Py/Px·Y将Y=Px/Py·X代入Px·X+Py·Y=M:Px·X+Py·Px/Py·X=M∴X=M/2Px(对X的需求函数)将X=Py/Px·Y代入Px·X+Py·Y=M:Px·Py/Px·Y+Py·Y=M∴Y=M/2Py(对Y的需求函数)10.答:实行配给制的商品一定是比较短缺的商品,即配给量不能满足人们的正常需要,所以,消费者所购买的最后一单位这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其价格之比一定大于其他商品的边际效用与其价格之比,由于无法增加这种商品的购买量,消费者也就不可能实现以有限的货币收入获得最大效用。11.解:将2000元存在银行里一年后财产的期望值:W1=(2000+2000×5%)×1=2100将2000元购买股票一年后财产的期望值:W2=(2000+1000)×25%+(2000-200)×75%=2100因为两种选择的期望值相等,而购买股票有风险,将钱存在银行里无风险。所以,如果该消费者是风险规避者就不会购买股票;如果是风险爱好者就会购买股票;如果是风险中立者则对是否购买股票无所谓。习题四28 1.答:规模报酬变动的三种情况与可变比例生产函数的报酬变动的三种情况的根本区别在于:后者属于短期分析,假定其他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变,仅变动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因而生产要素的投入比例是变动的;前者属于长期分析,假定所有生产要素的投入量都按相同的比例变动,因而生产要素的投入比例是不变的。“规模报酬递增的厂商不可能也面临要素报酬递减的现象”这个命题是错误的。因为,规模报酬递增说的是所有生产要素的投入量都按相同的比例增加,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要素增加比例。而如果其他要素的投入量不变,仅增加一种要素的投入量,那么,任何厂商都会面临要素报酬递减。3.①错误;②正确;③错误;④错误;⑤错误。4.答:规模经济是指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产品平均成本下降的情况。如果产品平均成本随生产规模扩大而上升,则称规模不经济。范围经济是指有的企业同时生产基本技术和设备相同或相关的多种产品时所拥有的生产和成本的优势,从而使联合生产能超过个别生产。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区别是,范围经济是利用相同设备或相关联的生产要素生产多种产品时形成的经济。而规模经济是大规模生产同种产品而形成的经济。5.解:已知Q=10X1X2-2X12-8X22APx1=Q/X1=10X2-2X1-8X22/X1      APx2=Q/X2=10X1-2X12/X2-8X2MPx1=10X2-4X1     MPx2=10X1-16X26.解:已知Q=L3/8K5/8;PL=3,PK=5⑴MPL=3/8L-5/8K5/8    MPK=5/8L3/8K-3/8MPL/MPK=3/8L-5/8K5/8/5/8L3/8K-3/8最小成本组合条件为:MPL/MPK=PL/PK3K/5L=3/5    K/L=1    L=K∴当Q=10时,10=L3/8K5/8TC=PL·L+PK·K=3×10+5×10=80⑵TC=160L=KTC=PL·L+PK·K=PL·L+PK·L=3×L+5×L=160L=20K=20Q=203/8×205/8=207.解:已知Q=AX1αX2β      PX1=R1PX2=R2MPX1=αAX1α-1 X2β      MPX2=βAX1αX2β-1MPX1/MPX2=αX2/βX1MPX1/MPX2=PX1/PX2αX2/βX1=R1/R2    αR2X2=βR1X1∴扩展线的函数式为:αR2X2-βR1X1=08.解:已知Q=L2/3K1/3⑴证明:如果L和K均增加λ倍,则Q也将增加λ倍。(λL)2/3(λK)1/3=λLK=λQ∴该生产函数的规模报酬不变。⑵证明:Q对K和L的二阶偏导数小于0。生产函数(即总产量函数)的一阶偏导数为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函数,边际产量函数的一阶偏导(即总产量函数的二阶偏导数)小于0,表示随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边际产量将递减,即边际报酬递减。所以,该生产函数受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支配。10.解:已知Q=2L0.6K0.2⑴用第9题⑴的方法可证明:如果L和K均增加λ倍,Q也将增加λ0.8倍。所以,该生产函数为齐次函数,次数为0.8。28 ⑵用第9题⑴的方法可证明:产量Q增加的倍数(λ0.8倍)小于生产要素L和K投入量增加的倍数(λ倍)。所以,该生产函数规模报酬递减。⑶MPL=1.2L-0.4K0.2   MPK=0.4L0.6K-0.8MPL×L=1.2L-0.4K0.2×L     MPK×K=0.4L0.6K-0.8×KQ-(MPL×L+MPK×K)=Q-(0.6Q+0.2Q)=0.2Q 习题五1.D2.D3.C4.B5.A6.D7.答:要素报酬递减规律是指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加,每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所带来的产量的增量即边际产量最终是递减的。每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所带来的产量的增量即边际产量递减,则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需的可变要素投入量递增,假定要素的价格不变,可变要素投入量递增就表现为短期边际成本递增。所以,短期边际成本曲线的形状与边际产量曲线的形状正好相反(上下对称),为先下降后上升。如果投入的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开始是上升然后下降,则短期边际成本曲线和短期平均成本曲线都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如果边际产量一开始就下降,短期边际成本曲线和平均可变成本曲线一开始就上升。因为平均固定成本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一开始就下降,而短期平均成本等于平均可变成本加上平均固定成本,所以,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仍有可能先下降后上升。8.答: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为U型是因为可变投入的边际产量[或边际报酬]先递增后递减;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为U型是因为规模报酬先递增后递减。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表示最佳规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表示可变投入的最佳产出率。二者相切的切点则表示厂商在最佳的规模下进行生产可变投入的产出率为最佳规模产量与可变投入量之比时为最佳产出率。所以,如果最佳规模是唯一的(即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是唯一的,如U型长期成本曲线),这一切点就是唯一的。如果最佳规模不是唯一的(如锅底型长期成本曲线),则切点就不是唯一的(即每一最佳规模都有一个相应的切点)。9.答:因为AC=AVC+AFC,即AC-AVC=AFC,而AFC随产量的增加越来越小,所以,AC与AVC越来越接近。11.解:设TP为该产品无盈亏的总产量,有:10TP=TC=FC+VC=5000+5TP    TP=100012.解:已知Q=10KL/(K+L),PL=1,PK=4,K=4。⑴Q=10KL/(K+L)=40L/(4+L)    (4+L)Q=40L    L=4Q/(40-Q)TC=PL×L+PK×K=4Q/(40-Q)+16AC=TC/Q=4/(40-Q)+16/QAVC=PL×L/Q=4/(40-Q)MC=dTC/dQ=160-4Q+4Q/(40-Q)2=160/(40-Q)2⑵先证当短期平均成本最小时,短期平均成本必等于边际成本。AC=TC/Q当平均成本最小时,有dAC/dQ=0即:dAC/dQ=(dTC/dQ×Q-TC)/Q2=dTC/dQ/Q-TC/Q2=MC/Q-AC/Q=0(Q≠0)∴MC-AC=0MC=AC当dAC/dQ=4/(40-Q)2-16/Q2=0时:1/(40-Q)2=4/Q2   1/(40-Q)=2/Q   Q=2(40-Q)   Q=80/3将Q=80/3代入AC和MC:AC=4/(40-80/3)+16/80/3=0.3+0.6=0.928 MC=160/(40-80/3)?0?5=0.913.填表QTCFCVCAFCAVCACMC05050017050205020702021005050252550303120507016.723.340204135508512.521.333.815515050100102030156160501108.318.326.6107165501157.116.423.5514.已知:MC=3Q2-8Q+100, Q=5, TC=595解:求MC=dTC/dQ的不定积分(任意常数在本题中为固定成本FC):∫(3Q2-8Q+100)dQ=Q3-4Q2+100Q+FCTC=Q3-4Q2+100Q+FC将Q=5,TC=595代入,解出FC:595=(5)?0?6-4×(5)?0?5+100×5+FCFC=70TC=Q?0?6-4Q?0?5+100Q+70(总成本函数)AC=TC/Q=(Q?0?6-4Q?0?5+100Q+70)/Q=Q?0?5-4Q+100+70/Q(平均成本函数)VC=TC-FC=Q?0?6-4Q?0?5+100Q+70-70=Q?0?6-4Q?0?5+100Q(可变成本函数)AVC=VC/Q=(Q?0?6-4Q?0?5+100Q)/Q=Q?0?5-4Q+100(平均可变成本函数)15.已知:Q=1.2A0.5B0.5,PA=1,PB=9解:MPA=1.2×0.5A-0.5B0.5   MPB=1.2×0.5A0.5B-0.5生产者均衡条件:MPA/MPB=PA/PBB/A=1/9   A=9BQ=0.4A   B=1.2(9B)   B=3.6BLTC=PA×A+PB×B=1×9B+9×B=18B=5QLAC=LTC/Q=5LMC=dLTC/dQ=5 习题六2、答: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每个厂商按照市场决定的价格能卖出愿意出卖的任何数量的产品,故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即不管产销量如何变动,单位产品的价格始终不变,因此,MR(每增加一单位商品的销售量所带来的总收益的增加量)恒等于固定不变的出售价格(P),由于利润极大化原则是MC=MR,而在此MR=P, 所以利润极大化原则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可表达为MC=P。4、答,市场的供给量是由该行业内各个厂商的供给量加总而成的。而单个厂商的供给函数或者说供给曲线就是在不同价格水平上愿意提供的产量,这条供给曲线由该厂商边际成卒(MC)曲线位于平均可变成本(AVC)曲线以上的那一段构成。这是因为,完全竞争厂商均衡的条件是MC=P,可是,当P<AVC时,厂商将停止生产,因此,只有AVC曲线以上的那段MC曲线(即MC曲线和AVC两线交点以上的那段MC曲线)才能代表厂商提供不同产量所要求的价格水平。成本理论告诉我们,尽管MC曲线和AVC曲线都呈U形,然而,MC曲线只能在递增时才会和AVC曲线相交(交点上AVC达最小值)。因此,无论是单个厂商的供给曲线,还是市场的供给曲线都不可画成先向下倾斜然后再向上倾斜。28 6、答:因为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增加产量必须降低价格,当需求价格弹性不足时增加产量(降低价格)总收益将减少,即边际收益为负数。利润最大化条件是MR=MC,边际成本不可能为负数,所以,利润最大化点只可能在需求价格弹性充足之处。7、答:假定该不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为图中的直线D,则边际收益线也是一直线为图中的MR,则当产量为q1时P=P1,MR=MR1;当产最为q2时,P=P2,MR=MR2,Pl-MRl=A1A1’,P2-MR2=B1B1’;,从图形直观可见,A1A1’<B1B1’。这还可以证明如下:设需求函数为P=a-bQ,则MR=P-2bQ,因此P-MR=a-bQ-a+2Bq=bQ,b是常数,故bQ随着产量Q增大而增大,即MR与P的差距随着产量q的增加而越来越大。8、答:这种说法不完全正确。从理论上讲,垄断者是价格的制定古,其产品没有替代品,其他厂商无法进入垄断行业,厂商是产品的唯一卖者。然而在实际上,如果垄断厂商定价过高,购买量就会下降,从而使总收益和利润下降,共他厂商如看到有丰厚的利润会眼红;尽管没有替代品,但相似的替代品总是会生产的。因而垄断厂商如果定价过高,会使自己产品失去销路,市场被替代品夺走;国家也会对垄断厂商的定价加以控制,有些国家会通过制定反垄断法。规定最高限价,还可用征税等办法加以控制9.提示:实行价格歧视的条件是:①垄断;②销售或服务对象对其产品具有不同的需求价格弹性。10.已知:STC=0.1Q3-2Q2+15Q+10(FC=10)解:SMC=dSTC/dQ=0.3Q2-4Q+15AVC=(STC-FC)/Q=(0.1Q3-2Q2+15Q)/Q=0.1Q2-2Q+15求AVC的最小值,令dAVC/dQ=0dAVC/dQ=0.2Q-2=0   Q=10AVC=0.1Q2-2Q+15=0.1×102-2×10+15=5∵在AVC的最低点(停止营业点)SMC=AVC=5∴当价格P﹤5时厂商不会有供给。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有P=MR,P=MR=MC:P=0.3Q2-4Q+15   10/3×(0.3Q2-4Q+15)=10/3×PQ2-40/3·Q+50=10/3·P    Q2-40/3·Q+400/9+50/9=10/3·P(Q-20/3)2=10/3·P-50/9   Q-20/3=10/3·P-50/9Q=30/9·P-50/9+20/3=(30·P-50+20)/3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为位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最低点以上的那一段边际成本曲线,所以:Qs=(30·P-50+20)/3(P≧5)Qs=0(P﹤5)11.已知:LTC=Q3-60Q2+1500Q, P=975,市场需求函数为P=9600-2Q⑴解:LMC=dLTC/dQ=3Q2-120Q+1500完全竞争条件下价格不变:P=MR,利润最大化条件为P=MR=MC:975=3Q2-120Q+1500  Q2-40Q+175=0(Q-35)(Q-5)=0  Q1=35,  Q2=5Tπ=TR-TC=975×Q-(Q?0?6-60Q?0?5+1500Q)=-Q?0?6+60Q?0?5-625QdTπ/dQ=-3Q2+120Q-625d2Tπ/dQ2=-6Q+120∵当Q﹤20时,d2Tπ/dQ2=-6Q+120﹥0,Tπ有极小值当Q﹥20时,d?0?5Tπ/dQ?0?5=-6Q+120﹤0,Tπ有极大值28 ∴Q1=35为利润最大时的产量,故取Q=35LAC=(Q3-60Q2+1500Q)/Q=21875/35=625Tπ=TR-TC=34125-21875=12250⑵解:完全竞争市场长期均衡有:P=AR=LAC=MR=LMCLAC=LMC(Q3-60Q2+1500Q)/Q=3Q2-120Q+1500Q2-60Q=3Q2-120Q   Q2-30Q=0Q1=30,Q2=0∵完全竞争市场长期均衡虽然没有经济利润,但有正常利润,即产量大于零有正常利润,产量等于零(不经营)则没有正常利润。∴取Q1=30,即Q=30P=AR=LAC=Q?0?5-60Q+1500=30?0?5-60×30+1500=600⑶    ⑷当价格P=600时,市场需求量为:600=9600-2QQ=4500厂商数=4500/30=150[家]12.6.解:已知P=50-3Q,TC=2Q。此类题可用两种方法解:⑴TR=P×Q=(50-3Q)Q=50Q-3Q2   MR=50-6QTC=2Q  MC=2MR=MC:50-6Q=2Q=8P=50-3Q=26Tπ=TR-TC=50Q-3Q2-2Q=192⑵TR=P×Q=(10-3Q)Q=10Q-3Q?0?513.解:已知TC=4Q2+10Q+A。TC=4Q2+10Q+AMC=8Q+1028 MR=MC代入TR和TC:Q=15A=900P=17514.解:已知TC=6Q+0.05Q2, Q=360-20P。⑴Q=360-20PP=18-0.05QTR=P×Q=(18-0.05Q)Q=18Q-0.05Q2MR=dTR/dQ=18-0.1QMC=dTC/Dq=6+0.1QMR=MC18-0.1Q=6+0.1QQ=60P=18-0.05×60=15Tπ=TR-TC=P×Q-(6Q+0.05Q2)=15×60-(6×60+0.05×602)=360⑵∵完全竞争条件下有:P=AR=MR∴MR=MC可以表述为:P=MC,即:18-0.05Q=6+0.1QQ=80P=18-0.05×80=14Tπ=TR-TC=P×Q-(6Q+0.05Q2)=14×80-(6×80+0.05×802)=320[严格地说,完全竞争条件下价格不随销售量的变化而变化,即价格不是销售量的函数,此问应改为政府规定该垄断企业产品的一个具体的最高限价。]⑶AR=P=18-0.05QAC=TC/Q=(6Q+0.05Q2)/Q=6+0.05Q只能获得正常利润:AR=AC(或TR=TC)18-0.05Q=6+0.05Q   Q=120P=18-0.05Q=18-0.05×120=1215.解:已知TC=Q2+10Q, Q1=32-0.4P1, Q2=18-0.1P2。⑴Q1=32-0.4P1  P1=80-2.5Q1  Q2=18-0.1P2  P2=180-10Q2TR1=P1×Q1=(80-2.5Q1)Q1=80Q1-2.5Q12TR2=P2×Q2=(180-10Q2)Q2=180Q2-10Q22MR1=dTR1/dQ1=80-5Q1,MR2=dTR2/dQ2=180-20Q2TC=Q2+10Q其中:Q=Q1+Q2MC=dTC/dQ=2Q+10=2(Q1+Q2)+10=2Q1+2Q2+10市场分割的均衡条件:MC=MR1=MR22Q1+2Q2+10=80-5Q12Q1+2Q2+10=180-20Q27Q1+2Q2-70=02Q1+22Q2-170=0Q1=8, Q2=7; P1=80-2.5×8=60, P2=180-10×7=110TR1=P1×Q1=60×8=480,TR2=P2×Q2=110×7=770TC=Q2+10Q=(8+7)2+10(8+7)=375Tπ=(TR1+TR2)-TC=480+770-375=875|E1|=dQ1/dP1×P1/Q1=-0.4×60/8=3|E2|=dQ2/dP2×P2/Q2=-0.1×110/7=1.53市场1需求价格弹性较大[|E1|=3],价格较低[P1=60];市场2需求价格弹性较小[|E2|=1.57],价格较高[P2=110]。⑵Q=Q1+Q2=(32-0.4P)+(18-0.1P)=50-0.5P  P=100-2QTR=P×Q=(100-2Q)Q=100Q-2Q228 MR=dTR/dQ=100-4QMC=dTC/dQ=2Q+10MR=MC100-4Q=2Q+10Q=15P=100-2×15=70Tπ=TR-TC=P×Q-(Q?0?5+10Q)=70×15-(15?0?5+10×15)=675分析:市场分割的利润[Tπ=875]大于没有市场分割的利润[Tπ=675];二者产量相等[Q=Q1+Q2=15],前者利润高的原因在于对不同需求价格弹性的子市场实行了不同的价格。16.解:已知TC=1/3Q3-30Q2+1000Q,  P1=1100-13Q1,Q=Q1+Q2=48,E2=-3TC=1/3×483-30×482+1000×48=15744MC=Q2-60Q+1000=482-60×48+1000=424TR1=(1100-13Q1)Q1=1100Q1-13Q12)MR1=1100-26Q1MC=MR1424=1100-26Q126Q1=1100-424Q1=26Q2=Q-Q1=48-26=22P1=1100-13×26=762MC=MR1=MR2可以表示为:MC=P1(1+1/E1)=P2(1+1/E2)[边际收益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关系见教材P161-162,167]∴424=P2(1-1/3)P2=636TR1=P1×Q1=762×26=19812TR2=P2×Q2=636×22=13992Tπ=TR1+TR2-TC=19812+13992-15744=18060 习题七2、(1)答:垄断竞争厂商的产品之间有较大的替代性,因而其需求的价格弹性较高,需求曲线接近于水平线。当垄断厂商提高价格时,如其他厂商不跟着提价,他的销售市场会缩小,使利润反而减少;反之,当垄断竞争厂商降价时,其他厂商也跟着降价,他的销售量只会稍有增加,因此,垄断厂商之间一般不愿意进行价格竞争,而宁肯进行非价格竞争(包括改进品质、包装、商标,做广告等)。(2)解:卡特尔分配产量应遵循使各厂商边际成本都相等的原则。根据这一原则。A厂商应生产4单位,B厂商应生产3单位,C厂商应生产4单位,共11单位。这样,总成本(80+80+77)才最低。(3)答:不能。因为该厂商面临的是拐折需求曲线,因此,边际收益是不连续的,当MC经过此不连续区间时,MC有定值,但MR无定值。拐折点两边的需求弹性不一样,需求曲线在拐折点上方的弹性比拐折点下方的弹性要大得多,因此,无法根据厂商的边际成本和价格水平计算出需求弹性。(4)答:是的,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的行为建立在价格是由市场决定的,而不是由各厂商所能决定的。在价格既定条件下,每个厂商根据使边际成本等于价格这一原则决定自己产量。在价格领导模型中,价格由支配型厂商决定,非支配型厂商只是根据已定的价格出售他们想出售的数量。因此,这些非支配厂商的行为和完全竞争者一样。28 (5)答:参加卡特尔的各厂商之所以会结成一个卡特尔,就是因为它们愿意根据整个行业的产品的需求状况和各厂商的成本状况,按利润极大化原则确定产品价格和全行业的产销量。在这样情况下,价格和产量决定就与独占行业(完全垄断)一样。为使行业利润极大,各厂商协商一致决定,根据全行业产品需求曲线所产生的边际收益曲线和全行业的边际成本曲线(由各厂商的边际成本曲线在水平方向加总而形成)相交来决定全行业产量和价格,然后再由行业边际收益与各厂商的边际成本相等来瓜分产量,出售产品。由于各厂商成本情况不一样,势必造成各厂商产量不相等,并且由于是按卡特尔统一价格出售产品,因此,有些厂商会盈利多些,有些厂商会盈利少些,甚至发生亏损。为防止供过于求情况发生时各厂商削价竞争带来的损失,盈利多的厂商会根据协议让出一部分利润给盈利小的或亏损的厂商。3(1)解:已知P=9400-4Q,则TR=PQ=9400Q-4Q2                    MR=9400-8Q  又知TC=4000+3000Q    则MC=3000厂商均衡的条件是MR=MC,即9400-8Q=3000      Q=800P=9400-4Q=6200π=TR-TC=PQ-(4000+3000Q)=255600⑵解:已知LTC=0.0025Q3-0.5Q2+384Q,P=A-0.1Q。TR=P×Q=(A-0.1Q)Q=AQ-0.1Q?0?5MR=dTR/dQ=A-0.2QMC=dTC/dQ=0.0075Q2-Q+384MR=MCA-0.2Q=0.0075Q2-Q+3840.0075Q2-0.8Q+384-A=0P=AR=ACA-0.1Q=(0.0025Q3-0.5Q2+384Q)/Q=0.0025Q2-0.5Q+3840.0025Q2-0.4Q+384-A=0∴0.0075Q2-0.8Q+384-A=0.0025Q2-0.4Q+384-A0.005Q2-0.4Q=00.005Q-0.4=0Q=80将Q=80代入A-0.2Q=0.0075Q?0?5-Q+384,得:A=368将Q=80和A=368   代入P=A-0.1Q,得:P=360⑶解:已知TC1=0.1Q12+20Q1+100000,TC2=0.4Q22+32Q2+20000,Q=4000-10P,P=400-0.1(Q1+Q2)。①Tπ1=TR1-TC1=[400-0.1(Q1+Q2)]Q1-(0.1Q12+20Q1+100000)=400Q1-0.1Q12-0.1Q1Q2-0.1Q12-20Q1-100000=380Q1-0.2Q12-0.1Q1Q2-100000令.Tπ1/.Q1=0380-0.4Q1-0.1Q2=0Q1=950-0.25Q2(厂商1的反应函数)Tπ2=TR2-TC2=[400-0.1(Q1+Q2)]Q2-(0.4Q22+32Q2+20000)=400Q2-0.1Q22-0.1Q1Q2-0.4Q22-32Q2-20000=368Q2-0.5Q2?0?5-0.1Q1Q2-20000令.Tπ2/.Q2=0368-Q2-0.1Q1=0Q2=368-0.1Q1(厂商2的反应函数)②将Q2=368-0.1Q1代入Q1=950-0.25Q2,得:Q1=950-0.25(368-0.1Q1)=950-92+0.025Q1=858+0.025Q1Q1=880将Q1=880代入Q2=368-0.1Q1,得:Q2=280将Q1=880和Q2=280代入P=400-0.1(Q1+Q2),得:P=284③将Q1=880和Q2=280代入Tπ1和Tπ2,得:Tπ1=TR1-TC1=380Q1-0.2Q1?0?5-0.1Q1Q2-100000=54880Tπ2=TR2-TC2=368Q2-0.5Q2?0?5-0.1Q1Q2-20000=19200⑷28 (1)在卡特尔中,为求利润极大,必须使行业(即两厂商加总)的边际成本等于行业的边际收益,并且各厂商根据各自的边际成本等于行业的边际收益的原则分配产量。根据已知条件,可求得MC1,MC2,MR,但不知MC,为求得MC。可令MC=M,于是,在此卡特尔中,就有MC1=MC2=MR=M已知TC1=0.1Q12+20Q1+100000,∴MC1=dTC1/dQ=0.2Q1+20TC2=0.4Q22+32Q2+20000,∴MC2=dTC2/dQ=0.8Q2+32∴M=0.16Q+22.4从需求函数Q=4000-10P中得MR=400-0.2Q令MR=MC 得Q=1049    P=295    MC=M=190   Q1=850   Q2=199(2)π1=PQ1=61500     π1=PQ2=16497总利润π1=π1+π2=61500+16497=77997。原来的总利润为54880+19200=74080。因此成立卡特尔后,总利润增加为77997-74080=3917。(3)根据协议,此增加利润要在二厂商中平分,即各得1917/2=1958.5,原来厂商1的利润额为54880,现在应当为54880+1958.5=56838.5。原来厂商2的利润为19200,现在应当为19200+1958.5=21158.5,而现在厂商1的利润为61500,因此,厂商1应当给厂商2支付61500-(54880+1958.5)=4661.5。⑸已知:P=25-0.25Q(0≦Q≦20),P=35-0.75Q(Q﹥20),TC=200+5Q+0.25Q2①属于寡头垄断市场价格刚性的寡头垄断模型(即斯威齐模型)。②TR1=(25-0.25Q)Q=25Q-0.25Q2TR2=(35-0.75Q)Q=35Q-0.75Q2MR1=25-0.5QMR2=35-1.5QMR1-MR2=(25-0.5Q)-(35-1.5Q)=Q-10MC1=5+0.5QMR1=MC125-0.5Q=5+0.5QQ1=20∴该公司最优产量为拐点处的产量,即Q=20。将Q=20代入P=25-0.25Q,得:P=20。MR2=MC135-1.5Q=5+0.5QQ2=15=Q1-5Q2=15=Q1-5说明MC2相当于MC1在Q-5时的水平,即:MC2=5+0.5(Q-5)=0.5Q-2.5TC2=∫(0.5Q-2.5)dQ=0.25Q?0?5-2.5Q+C∵在短期固定成本不变∴任意常数C=200,即:TC2=0.25Q?0?5-2.5Q+200在拐点处总收益取TR1,总成本取TC2。TR1=P×Q=20×20=400Tπ=TR1-TC2=400-(0.25Q?0?5-2.5Q+200)=400-350=50③TC=200+8Q+0.25Q2MC1=8+0.5QMR1=MC125-0.5Q=8+0.5QQ1=17Q1=17﹤20表明产量小于拐点处的产量,因而边际成本[MC]是唯一的。将Q=17代入P=25-0.25Q,得:P=20.75。TR=P×Q=20.75×17=352.75Tπ=TR-TC=352.75-(200+8Q+0.25Q?0?5)=352.75-408.25=-55.5⑹解:已知P=300-Q,Qr=49P,MCb=2.96Qb。P=300-(Qb+Qr)=300-(Qb+49P)P=6-0.02Qb28 TRb=P×Qb=(6-0.02Qb)Qb=6Qb-0.02Qb2MRb=6-0.04QbMRb=MCb6-0.04Qb=2.96QbQb=2将Qb=2代入P=6-0.02Qb,得:P=5.96Qr=49P=49×5.96=292.04Q=Qb+Qr=294.04 4.答:(1)A的最大可能损失为最小的策略是违约,至少可保证利润200,如果守约,有可能损失200。同样,B最大可能损失为最小的策略也是违约,也至少可保证利润200,这是极大化极小的策略。(2)如果我是A,会选择违约,因为不管B是守约不是违约,A选择违约都是最优的,因而选择违约是A的优势策略。同样B,也会选择违约,如果A选择违约,B也会选择违约,否则,就会有200的损失。如果B选择违约,A也会选择违约。(3)这一对策最可能出现的结果是,A、B都选择违约,从而都得200的利润,因为这是优势策略均衡。事实上,这就是囚犯的困境的纳什均衡模型。5.答:(1)优势策略均衡要求,不管其他参与者如何决策,他总采取惟一最优策略。因此,如果(上,左)是优势策略均衡,则a>e,b>d,g<c, f>h,例如,当乙采取左时,甲认为a>e,乙采取右时,甲认为c>g,总之是上比下好。反之,甲采取上时,乙认为b>d,甲采取下时,乙认为f>h,即不管甲采取上还是下,乙总认为左比右好,不管乙采取左还是右,甲总认为上比下好。(2)如果(上,左)是纳什均衡,上述不等式中a>e,b>d必须满足。因为即使,g>c,f>h,只要给定乙采取左,甲取上,能满足a>e,b>d,就可构成纳什均衡了。(3)如果(上,左)是优势策略均衡,则一定是纳什均衡,因为它满足了纳什均衡条件,但不能说纳什均衡一定就是优势策略均衡。 习题八2.答:⑴因为在要素市场上对于厂商来说,边际成本[MC]就是再增加一单位某种要素所增加的成本即边际要素成本[MFC],所增加的收益就是再增加一单位某种要素所增加的收益即边际收益产品[MRP],所以,MC=MR可以表述为MFC=MRP。⑵能。因为VMP=MPP×P,MRP=MPP×MR,在产品市场完全竞争条件下MR=P,因而VMP=MRP,所以,MC=P可以表述为MFC=VMP。3.答:边际收益产品[MRP]是指增加一单位要素的投入量所增加的收益。边际收益[MR]是指增加一单位产品的产量所增加的收益。4.答:因为当工资高到一定程度时,收入效应将大于替代效应,所以,随着工资的提高人们愿意工作的时间反而减少。5.答:见教材P200(1)劳动的质量不同;(2)非货币利益不同;(3)市场的不完全竞争;(4)歧视。6.答:“劣等地上永远不会有级差地租”这句话是对的。“某块地现在是劣等地,因此它永远不会有级差地租”这句话是错的,因为劣等地是相对而言的,现在的劣等地以后有可能成为非劣等地。7.⑴正确。⑵正确。⑶正确。⑷正确。⑸正确。8.略 习题九28 2.(生产的全面均衡)D 3.D  4.D  5.C  6.B7.答:(1)如果商品X的市场供给增加,按局部均衡分析,则其价格PX下降,供给量QX增加。由于实际生活中,各个部门、各个市场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X商品市场的变化会对经济的其余部分产生影响,这种影响越大,就越不适用局部分析。因此,需用一般均衡分析来考察X瘿市场的变化与经济其他部门的相互影响,由于X商品的价格PX下降,人们会提高对其互补吕的需求,降低对其替代品的需求。这样,互补品的价格和数量将上升,而替代品的价格和数量将下降(如果供给曲线呈正倾斜)。(2)在商品市场中的上述变化也会影响到生产要素市场。因为它导致了生产X商品和其互补品的生产要素的需求增加,因此,又引起了生产X商品和其互补品的要素的价格和数量的上升,它同时又导致了生产X商品和其替代品的生产要素的需求下降,因此,又引起了生产X商品和其替代品的要素的价格和数量的下降。这些变化被替代生产要素价格的相对变化所削弱。(3)由于(2)中所述的变化,不同生产要素的收入及收入的分配也发生变化。X商品和其互补品的要素的所有者因对其要素的需求的增加,其收入便随要素价格的上升而获得增加。X商品的替代品的要素的所有者因对其要素的需求的减少,其收入便随要素价格的下降而致减少。这些变化又或多或少地影响包括商品X在内的所有最终商品的需求,这样,所有生产要素的派生需求都受影响。这一过程一直持续到所有的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又同时重新稳定,整个经济又一次进入全面均衡状态。8.解:已知Q=0.5X,P=100-4Q,R=2+2X⑴TR=P×Q=(100-4Q)Q=100Q-4Q2MR=dTR/dQ=100-8QMPP=dQ/dx=0.5MRP=MPP×MR=0.5×(100-8Q)=50-4QTFC=R×X=(2+2X)X=2X+2X2MFC=dTFC/dx=2+4X=2+8QMRP=MRP50-4Q=2+8QQ=4将Q=4分别代入Q=0.5X和P=100-4Q,得:X=8P=84将X=8代入R=2+2X,得:R=18⑵要该生产者满足帕累托最优,就是使其成为完全竞争者。∵完全竞争产品市场有MR=P∴MRP=MPP×P=0.5×(100-4Q)=50-2Q∵完全竞争要素市场有MFC=AFC=R∴MFC=R=2+2X=2+4QMRP=MRP50-2Q=2+4QQ=8将Q=8分别代入Q=0.5X和P=100-4Q,得:X=16P=68将X=16代入R=2+2X,得:R=349.答:当仅存在生产的外部经济时,这个经济生产的商品量太少,以致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当仅存在消费的外部经济时,这时消费的商品量太少,以致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在仅存在生产的外部不经济时,这个经济生产的商品量太多,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在仅存在消费的外部不经济时,这时消费的商品量过大,也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习题十2.见教材P235所列出的六种情况。28 3.见教材P244-245。4.解:已知TC=5X2+2000(教材误写为MC),P=1800⑴MC=10X∵牛的价格[P=1800]不变∴MR=P=1800MR=MC1800=10XX=180⑵TC/5=X2+400MC=2XMR=MC1800=2XX=900TC/10=0.5X?0?5+200MC=XMR=MC1800=XX=1800⑶从中得出的结论是:公共物品的供给不具有竞争性,增加一个公共物品使用的边际成本为零在边际成本为零的情况下,有效的资源配置原则时免费提供公共物品给想要它的任何人。[参见教材P244]5.见教材P236。6.答:自然垄断条件下,由于价格随产量的增加而递减,边际收益低于平均收益,厂商根据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所决定的产量必然小于平均成本最低点的产量水平。其后果是价格高而产量低。如果政府管制自然垄断机构将价格确定在与边际成本相等的水平,厂商的平均成本高于平均收益即有亏损将不可避免。[参见教材P238-239]7.[参见教材P240]。8.答:克服消极外部影响的主要措施有:政府采取税收和补贴这两种方法;内部化的合并;确定所有权。[参见教材P242-243]9.答:在完全信息的世界,消费者和生产者完全了解他们所需要的所有信息,因而信号是不必要的。在信息不完全的世界,信号有助于解决逆向选择问题。[参见教材P247-249]10.答:略11.答:略[参见教材P252-254] 习题十一2.答:1.下列项目是否计入GDP,为什么?   (1)政府转移支付;(2)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   (3)购买普通股票;(4)购买一块地产。   解答:(1)政府转移支付不计人GDP,因为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泡括社会保障税)和社会保险及社会救济等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组织手中,并没有相应的货物或劳务的交换发生。例如,政府给残疾人发放救济金,并不是因为残疾人创造了收入;相反,倒是因为他丧失了创造收入的能力从而失去生活来源才给予救济。(2)购买一辆用过的卡车不计入GDP,因为在生产时已经计入过。(3)购买普通股票不计入GDP,因为经济学上所讲的投资是增加或替换资本资产的支出,即购买新厂房、设备和存货的行为,而人们购买股票和债券只是一种证券交易活动,并不是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4)购买一块地产也不计入GDP,因为购买地产只是一种所有权的转移活动,不属于经济学意义的投资活动,故不计入GDP。3.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GDP、NDP、NI、PI和DPI这五个总量中哪个总量有影响?为什么?28    解答:社会保险税实质上是企业和职工为得到社会保障而支付的保险金,它由政府有关部门(一般是社会保险局)按一定比率以税收形式征收。社会保险税是从国民收入中扣除的,因此,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并不影响GDP、NDP和NI,但影响个人收入PI。社会保险税增加会减少个人收入,从而也从某种意义上会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然而,应当认为,社会保险税的增加并不直接影响可支配收入,因为一旦个人收入决定以后,只有个人所得税的变动才会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DPI。。4.参见教材P263。5.参见教材P264-266。6.7.假定一国有下列国民收入统计资料:                                                           单位: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总投资净投资消费政府购买政府预算盈余4800 800 3003000 960 30试计算:(1)国内生产净值;(2)净出口;(3)政府税收减去转移支付后的收入;(4)个人可支配收入;(5)个人储蓄。解答:(1)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资本消耗补偿,而资本消耗补偿即折旧等于总投资减净投资后的余额,即800-300=500(亿美元),因此,国内生产净值=4800—500=4300(亿美元)(2)从GDP=c+i+g+nx中可知nx=GDP-c-i-g,因此,净出口nx=4800-3000-800—960=40(亿美元)(3)用BS代表政府预算盈余,T代表净税收即政府税收减去政府转移支付后的收入,则有BS=T-g,从而有T=BS+g—30+960=990(亿美元)(4)个人可支配收入本来是个人所得税后的余额,本题中没有说明间接税。公司利润、社会保险税等因素,因此,可从国民生产净值中直接得到个人可支配收入,即yD—NNP-T=4300-990=3310(亿美元)(5)个人储蓄S=YD-C=3310—3000=310(亿美元)8.某年发生了以下活动:(a)一银矿公司支付7.5万美元给矿工开采了50千克银卖给一银器制造商,售价10万美元;(b)银器制造商支付5万美元工资给工人造了一批项链卖给消费者,售价40万美元。  (1)用最终产品生产法计算GDP;  (2)每个生产阶段生产多少价值?用增值法计算GDP。  (3)在生产活动中赚得的工资和利润各共为多少?用收入法计算GDP。   解答:(l)项链为最终产品,价值40万美元。   (2)开矿阶段生产10万美元,银器制造阶段生产30万美元,即40万美元-10万美元=30万美元,两个阶段共增值40万美元。   (3)在生产活动中,所获工资共计: 7.5+5=12.5(万美元),在生产活动中,所获利润共计:(1-7.5)+(30—5)一27.5(万美元)用收入法计得的GDP为12.5+27.5=40(万美元)28 可见,用最终产品法、增值法和收入法计得的GDP是相同的。9.假定某经济社会有A、B、C三个厂商,A厂商年产出5000美元,卖给B、C和消费者。其中B买A的产出200美元,C买2000美元,其余2800美元卖给消费者。B年产出500美元,直接卖给消费者,C年产出6000美元,其中3000美元由A买,其余由消费者买。(1)假定投入在生产中用光,计算价值增加多少?(2)计算GDP为多少?(3)如果只有C有500美元折旧,计算国民收入。解答:(1)A的价值增加为5000—3000=2000(美元)          B的价值增加为500-200=300(美元)          C的价值增加为6000-2000=4000(美元)          合计价值增加为2000+300+4000—6300 (美元)   (2)最终产品价值为2800+500+3000=6300(美元)   式中2800、500、3000分别为A、B、C卖给消费者的最终产品,   (3)国民收入为6300一500=5800(美元)。10.一经济社会生产三种产品:书本、面包和菜豆。它们在1998年和1999年的产量和价格如下表所示,试求: 1998年1999年数量价格数量价格书本面包(条)菜豆(千克)10020050010美元1美元0.5美元11020045010美元1.5美元1美元   (1)1998年名义GDP;   (2)1999的义GDP;   (3)以1998年为基期,1998年和1999年的实际GDP是多少,这两年实际GDP变化多少百分比?   (4)以1999年为基期,1998年和1999年实际GDP是多少?这两年实际GDP变化多少百分比?   (5)“GDP的变化取决于我们用哪一年的价格作衡量实际GDP的基期的价格。”这话对否?   (6)用1998年作为基期,计算1998年和1999年的GDP折算指数。   解答:(1) 1998年名义GDP=100×10+200×l+500×0.5=1450(美元)。   (2)1999年名义GDP=110×10+200+1.5+450×l= 1850(美元)   (3)以1998年为基期,1998年实际GDP=1450美元,1999年的实际GDP=110×10+200×l+450×0.5=1525(美元)。这两年实际GDP变化百分比=(1525—1450)/1450=l7%(4)以1999年为基期,1999年实际GDP=1850美元,1998年的实际GDP=100×10+200×l.5+500×l=1800(美元),这两年实际GDP变化百分比=(1850-1800)/1800=2.78%(5)GDP的变动由两个因素造成:~是所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数量的变动,一是物品和劳务的价格的变动。“GDP的变化取决于我们用哪一年的价格作衡量实际GDP的基期的价格”这句话只说出了后一个因素,所以是不完整的。28 (6)用1998年作为基期,1998年的GDP折算指数=名义GDP/际GDP=1450/1450=100%,1999年的GDP折算指数=1850/1525=121.31%11.假设国内生产总值是5000,个人可支配收入是4100,政府预算赤字是200,消费是3800,贸易赤字是100(单位都是亿元),试计算:(1)储蓄;(2)投资;(3)政府支出。解答:(l)用S表示储蓄,用D代表个人可支配收入,则       S=YD-C=4100-3800=300(亿元)(2)用i代表投资,用Sp、Sg、Sr分别代表私人部门、政府部门和国外部门的储蓄,则为Sg=t-g-BS,在这里,t代表政府税收收入,g代表政府支出,BS代表预算盈余,在本题中,Sg=BS=—200(亿元)。Sr表示外国部门的储蓄,则外国的出口减去进口,对本国来说,则是进口 减去出口,在本题中为100,因此     i= Sp+Sg+Sr=300+(-200)+100=200(亿元)(3)从GDP=c+i+g十(x一m)中可知,政府支出g=5000-3800-200一 (-100)=1100(乙元)12.储蓄一投资恒等式为什么不意味着计划的储蓄恒等于计划的投资?解答: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存在的储蓄一投资恒等式完全是根据储蓄和投资的定义得出的。根据定义,国内生产总值总等于消费加投资,国民总收入则等于消费加储蓄,国内生产总值又总等于国民总收入,这样才有了储蓄恒等于投投资关系。这种恒等关系就是两部门经济的总供给(C+S)和总需求(C+I)的恒等关系。只要遵循储蓄和投资的这些定义,储蓄和投资一定相等,而不管经济是否充分就业或通货膨胀,即是否均衡。但这一恒等式并不意味着人们意愿的或者说事前计划的储蓄总会等于企业想要有的投资。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储蓄和投资的主体及动机都不一样,这就会引起计划投资和计划储蓄的不一致,形成总需求和总供给不平衡,引起经济扩张和收缩。分析宏观经济均衡时所讲的投资要等于储蓄,是指只有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时,才能形成经济的均衡状态。这和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实际发生的投资总等于实际发生的储蓄这种恒等关系并不是一回事。 习题十二2.C3.A4.C5.B6.A7.D8.A9.B10.D11.答:非计划存货投资必然为零,计划存货投资不一定为零。在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存货投资一般不为零,而非计划存货投资必然为零。我们先看图                              假设消费函数C=a+byd,税收函数 T=T0+ty,AD=C+i+g=[a十i+g+b(tr-T0)]+b(1一t)y,如图所示。   在图中,B线为没有计划投资i时的需求线,B=C+i+g=[a+g+b(tr-T0)]+b(1一t)y,AD线和B线的纵向距离为i,图中的45’线表示了收入恒等式。45’线与B线之差称为实际投资,从图中显然可以看出,只有在E点实际投资等于计划投资,这时经济处于均衡状态。而计划存货投资是计划投资的一部分,一般不为零。除E点以外,实际投资和计划投资不等,存在非计划存货投资IU,如图所示;而在E点,产出等于需求,非计划存货投资为零。12.答:不能。平均消费倾向总是大于零但可能大于1,因为消费者不可能不消费,而自发性消费加上引致消费有可能大于消费者的收入。边际消费倾向既可能小于零、也可能大于1。例如,当收入增加时消费量有可能减少,即消费的增量为负,则边际消费倾向小于零。又如,当收入增加时消费的增量有可能大于收入的增量,则边际消费倾向大于1。28 13.假定有两个老太都有购房行为,其中一个老太说,我积累了一辈子钱,昨天总算买了一套房,住了一夜就来到天堂;另一位老太说,我也很辛苦,住了一辈子的房,直到昨天才还清买房的贷款,今天就来到天堂。如果真有这样两位老太,你认为哪位老太聪明些?为什么?解答:显然,后一个老太聪明些。根据持久收入假说和生命周期假说,单个消费者并不是简单地根据当前的绝对收入来做消费决策,而是根据终生的或持久的收入来做决策。也就是说,消费者不只单单考虑本年度可支配收入,还把他们在将来可能获得的可支配收入考虑进去,当他们购买住宅或汽车之类需要大量资金,而他们目前的收入和已积累起来的货币又不足以支付如此巨大的金额时,就可以凭借信用的手段用贷款来完成购买行为,用以后逐年逐月获得的收入来归还贷款。这样,消费者就可以提前获得消费品的享受。所以,我们说后一位老大更聪明些。14.答:他们的理由是:因为富者的边际消费倾向低于穷者的边际消费倾向,所以将一部分国民收入由富者转给穷者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从而可以提高总收入水平。15.答:按照凯恩斯主义观点,增加储蓄就会减少消费,从而使均衡收入水平下降。16.解:已知C=100+0.8Y,I=50[单位:10亿美元]⑴∵Y=C+S∴S=Y-(100+0.8Y)=0.2Y-100I=S50=0.2Y-100Y=750将Y=750分别代入C=100+0.8Y和S=0.2Y-100,得:C=100+0.8×750=700S=0.2×750-100=50⑵企业非意愿存货积累=800-750=50⑶⊿I=100-50=50⊿Y=⊿I×1/(1-b)=50×1/(1-0.8)=250⑷C=100+0.9YS=Y-(100+0.9Y)=0.1Y-100I=S50=0.1Y-100Y=1500S=0.1×1500-100=50⊿I=100-50=50⊿Y=⊿I×1/(1-b)=50×1/(1-0.9)=500⑸K1=1/(1-b1)=1/(1-0.8)=5K2=1/(1-b2)=1/(1-0.9)=1017.解:已知S=-1000+0.25Y⊿I=500-300=200C=Y-(-1000+0.25Y)=1000+0.75Y⊿Y=⊿I×1/(1-b)=200×1/(1-0.75)=800300=-1000+0.25YY0=5200Y1=a+bY0+I=1000+0.75×5200+500=5400Y2=a+bY1+I=1000+0.75×5400+500=5550Y3=a+bY3+I=1000+0.75×5550+500=5662.5Y4=a+bY4+I=1000+0.75×5662.5+500=5746.87518.答:政府购买变动直接影响对商品和劳务的消费需求的变动;税收和转移支付的变动则要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首先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变动,进而影响对商品和劳务的消费需求的变动。19.假设某经济的消费函数为C=100+0.8yd,投资i=50,政府购买性支出g=200,政府转移支付tr=62.5,税收t=250(单位均为10亿美元)   (1)求均衡收入。   (2)试求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   (3)假定该社会达到充分就业所需要的国民收入为1200,试问:1)增加政府购买;2)减少税收;3)以同一数额增加政府购买和税收(以便预算平衡)实现充《西方经济学》习题解答28 分就业,各需多少数额?   解答;(1)由方程组          C=100+0.8yd              yd=y—t+tr         y=c+i+g   可解得y—100+0.8(y-t+tr)+i+g—100+0.8(y-250+62.5)+50+200=1000,故均衡收入水平为1000。   (2)我们可直接根据三部门经济中有关乘数的公式,得到乘数值:          投资乘数ki=1/(1—b)=1/(1—0.8)=5          政府购买乘数kg=1/(1—b)=1/(1—0.8)=5(与投资乘数相等)          税收乘数kt=—b/(1—b)=—0.8/(1—0.8)=—4                  转移支付乘数ktr=b/(1—b)=0.8/(1—0.8)=4     平衡预算乘数等于政府支出(购买)乘数和税收乘数之和,即:kb=kg+kt=1或5+(—4)=1(3)本小题显然要用到各种乘数。原来均衡收入为1000,现在需要达到1200,则缺口Δy=200。   (a)增加政府购买Δg=Δy/kg=200/5=40 (b)Δt=Δy/kt=200/4=50(c)由题意得:  1200=100+0.8[1200—(t+Δt)+tr]+i+(g十Δg),且Δg=Δt 解得Δg=Δt=200 即同时增加政府购买200和税收200就能实现充分就业。20.解:NX=50-0.05Ym=0.05⑴Y=C+I+G+NX=0.6Y+150+50+200+50-0.05Y=Y=0.55Y+450Y=1000⑵KI=1/{1-b(1-t)+m}=1/[1-0.8(1-0.25)+0.05]=2.222KG=KI=2.22KT=[-0.8(1-0.25)]/[1-0.8(1-0.25)+0.05]=-1.33KTR=[0.8(1-0.25)]/[1-0.8(1-0.25)+0.05]=1.33 习题十三2.[参见教材P328-329]。3.答:商业银行吸收了活期存款后按中央银行规定法定准备率留足准备金,就可以发放贷款,而贷款客户又可将贷款作为活期存款存入商业银行,于是,活期存款就创造出来了。这一过程还可以继续下去。[参见教材P332-336]4.答:货币创造乘数是指商业银行创造活期存款倍数,等于存款总和与原始存款之比。货币创造乘数与法定准备率、超额准备率和现金—存款比率均成反方向变动。5.答:影响名义货币需求的因素有:①人们的实际收入②利率③商品价格水平。[参见教材P336-338]6.答:债券价格=债券票面额/利率,由于债券票面额即债券的本金是不变的,利率就是影响债券价格唯一因素(反方向变动),所以,债券价格下降就是利率上升。7.见教材P329答案。8.解:28 ⑴Ms=400/0.12+1000=4333⑵Ms=400/0.2+1000=3000⊿Ms=3000-4333=-1333⑶⊿Ms=10/0.12=83.39.解:已知Md=0.8y-8r,y=GDP=300,Ms=200Md=Ms0.8y-8r=2000.8×300-8r=200r=5y=GDP=320Md=Ms0.8y-8r=2000.8×320-8r=200r=710.解:已知L1=0.20y,L2=2000-500r⑴Md=L1+L2=0.20y+2000-500r⑵r=6.y=10000Md=0.20×10000+2000-500×6=1000⑶Ms=2500,y=6000Md=MsL1+L2=MsL2=Ms-L1=2500-0.20×6000=1300⑷Ms=2500,y=10000Md=Ms0.20×10000+2000-500r=2500r=311.见教材P347答案 习题十四1.答:IS曲线是表示产品市场达到均衡[I=S]时,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因为利息率与投资反方向变动;投资与总需求同方向变动;总需求与国民收入同方向变动。所以,国民收入与利息率反方向变动,IS曲线向右下方倾斜。2.答:LM曲线是表示货币市场达到均衡[L=M]时,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因为货币供给[M]不变,为保持货币市场的均衡即L(=L1+L2)=M,当国民收入增加导致L1增加时,利息率必然上升以减少L2,所以,国民收入与利息率同方向变动,LM曲线向右上方倾斜。3.解:已知(a)C=50+0.8Y,I=100-5r;(b)C=50+0.8Y,I=100-10r;(c)C=50+0.75Y,I=100-10r;⑴(a)Y=750-25r (b)Y=750-50r(c)Y=600-40r⑵比较(a)和(b)说明:当投资[I]对利率[r]更敏感时,国民收入[Y]对利率[r]就更敏感,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增大(由25增大到50)。[因为在坐标图上横坐标代表国民收入、纵坐标代表利率,所以,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增大表现为IS曲线更加平坦。]⑶比较(b)和(c)说明:当边际消费倾向[b]下降时,国民收入[Y]对利率[r]就更为不敏感,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减小(由50减小到40)。[因为在坐标图上横坐标代表国民收入、纵坐标代表利率,所以,IS曲线斜率的绝对值减小表现为IS曲线更加陡峭。]4.解:已知L=0.2Y-5r⑴L=0.2×800-5×10=110L=0.2×900-5×8=140L=0.2×1000-5×6=170⑵L=M0.2Y-5r=150Y=1000,r=10⑶0.2Y-5r=150⑷0.2Y-5r=200⑸r=10,Y=100028 L=0.2×1000-5×10=150150,则:(0.2Y-4r)P>150→Y>750/P+20r→Y>500+450/P→Y>950Y>950→950<1250-30r→r<10若Ms<150,则:(0.2Y-4r)P<150→Y<750/P+20r→Y<500+450/P→Y<95028 Y<950→950>1250-30r→r>10⑷AS=800+150PAS=AD800+150P=500+450/PP=1Y=500+450/1=95010.解:Y=14N-0.04N2,Nd=175-12.5(W/P)⑴①Ns=70+5(W/P),P=1Nd=175-12.5WNs=70+5WNd=Ns175-12.5W=70+5WW=6N=Nd=Ns=70+5×6=100Y=14N-0.04N2=14×100-0.04×1002=1000②Ns=70+5(W/P),P=1.25Nd=175-12.5W/1.25=175-10WNs=70+5W/1.25=70+4WNd=Ns175-10W=70+4WW=7.5N=Nd=Ns=70+4×7.5=100Y=14N-0.04N2=14×100-0.04×100?0?5=1000⑵①Ns=70+5W,P=1Nd=Ns175-12.5W=70+5WW=6W/P=6/1=6N=Nd=Ns=70+5×6=100Y=14N-0.04N2=14×100-0.04×1002=1000②Ns=70+5W,P=1.25Nd=175-12.5W/1.25=175-10WNd=Ns175-10W=70+5WW=7W/P=7/1.25=5.6N=Nd=Ns=70+5×7=105Y=14N-0.04N2=14×105-0.04×1052=102911.解:AD1=5000-1000P,AS=2000+2000P⑴AD1=AS5000-1000P=2000+2000PP=1Y=AD1=AS=2000+2000×1=4000⑵AD2=5600-1000PAD2=AS5600-1000P=2000+2000PP=1.2Y=AD2=AS=2000+2000×1.2=4400⑶Y*=40004000=5600-1000PP=1.6Y=5600-1000×1.6=400012.[参见教材P406-4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