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4.19 KB
  • 2022-04-22 11:50:56 发布

县医院新建外科楼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7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第一章总论1.1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新建外科楼建设项目2.项目承办单位:**3.可研编制单位:可研报告承编单位:**工程设计研究院法人代表:**(院长)资质证书编号:4.指导思想根据该工程建设的要求及建成后达到现代化、人性化医院的目标,考虑到本项目建设功能适用、流程科学、安全卫生、经济合理的原则、以及建设特点。从该项目的实际情况出发,依据医疗服务机构基础设施建设要求必须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亲切、温馨的建设理念,适应“面向基层,方便群众”的服务方式,满足医疗服务机构服务,事故求助以及转诊服务等全程服务的需要。做到布局合理、结构轻巧、功能齐全、设施配套、流程合理、安全卫生,即符合工程标准规范要求,又满足经济合理、节约投资之目的。-72- 5.建设目标加强运用现代城市医院设计手段和方法,着重于满足医疗环境的整体功能,塑造优美的环境空间。在功能合理、经济可行的前提下,注重与自然的和谐和建成后的环境效果,为全体医患人员提供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医疗场所,各项服务和正常工作运转,必须使房屋建筑、装备及相关设施配套,相辅相成。6.工程建设内容该项目系在**院内现址上建设,用地位于桥南街65号,该工程项目其中包括有:1、新建外科楼建筑面积为1684.2平方米,其中:①新建外科楼建筑面积541平方米;②手室术建筑面积1143.2平方米;2、污水处理;3、消防工程;4、集中供热工程连接及供热站;5、洁净手术室、ICU室内装修;6、外科楼室内外装饰工程;7、道路硬化、绿化及其他室外工程。7、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序号名称单位指标备注1用地面积平方米1192.362新建外科楼建筑面积平方米5175已完成新建外科楼建筑面积平方米1684.2本次新建3绿化率%大于15%4容积率1.46本次项目投资:661.8万元8.项目总投资-72- 总投资661.8万元9.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661.8万元,自筹资金。10.工程进度计划:项目开工: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计划工期18个月。1.2报告编制依据(1)《**总体规划》(2)《山西省建设工程投资概算指标》1997年12月(3)《山西省建筑工程其他费用暂行标准》山西省建设厅,山西省计委1995年8月20日(4)工程建设项目勘察设计招标投标办法(本办法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定,自2003年8月1日起施行)(5)《使用土地的批复》(6)《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试行)》;(7)“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8)“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以及国家和专业部门颁发的有关设计标准、规范和规定;(9)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和数据;(10)项目建设单位关于编制本报告委托书;1.3编制原则及研究范围-72- 1.3.1编制原则1.我国医疗机构建设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为医疗机构增添新的活力。一些地方结合工作实际,建设医院时,为了方便立项、土地征用、设计施工的同时接受医疗服务,将医疗和其它项目一并立项建设,但必须保证医疗的独立性,必须保证人员、设备、服务功能、规模和设计符合《标准》的有关规定。2.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问题。人民生活好起来,不仅包括经济收入的增加,也包括健康水平、生活质量的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农民的身体健康,农民生活就不能真正从根本上得到改善;没有卫生事业的发展,没有适合的医疗保障制度,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也就失去了重要保障。因此,加强医疗卫生工作,解决广大群众看病就医问题,保护群众健康,不仅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关系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事。3.注重协调发展、鼓励资源节约的原则,完善生活设施建设,严格执行医疗机构基本标准化建设,完善功能,满足基本需求,做到经济实用,尽量节省投资。4.建设设计整体做到功能布局合理,配套设施齐全,外观简洁、大方。-72- 1.3.2研究范围受项目承办单位委托,**工程设计研究院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在项目承办单位的积极配合下,对本项目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具体研究范围**新建外科楼建设项目工程,研究要点:(1)项目建设的意义及必要性;(2)建设主要内容及规模确定;(3)工程建设方案;(4)环境保护、节能、消防措施;(5)建设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方案;(6)综合效益分析;1.4研究结论1.项目的建设符合我国医疗建设的有关规定和标准,符合**总体规划、城市改造修建性详细规划的要求。2.项目建设用地土地性质符合项目建设要求,适于建设。3.项目的建设按照从实际出发,因地制谊,力求做到经济、规模适宜、功能适用、装备适度。4.项目建设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周边人民群众就医问题,同时对加快**城市化建设进程、改善**形象、实现城市的和谐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72- 5.本项目已作了大量和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项目建设无论从选址、功能、建设标准上,还是客观需要上,都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6.项目所在区域,交通便利,地理条件优越,公用设施配套齐全完善。综上所述,该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有关的政策,建设条件好,建设规模合理,建筑标准适当。均有一定幅度的提高,具有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应抓紧落实,尽快实施。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分析-72- 2.1项目提出的背景**位于**桥南路65号,是全县唯一保留的县级医疗研究机构,承担着全县及周边地区医疗、保健任务。服务半径80公里,辐射人口30万人。全院现有在职人员180人,其中医护人员140人,院内机构设置有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和职能科室等18个科室。2006年门诊总人次4万余人次,日门诊人次约180人左右。年收治住院病人3000余人次,是**临床、科研、教学中心。医院现在总占地面积20000m2(折合30亩),紧临桥南路,交通十分便利。医院总建筑面积15000m2,院内布置有门诊楼,专家门诊楼,职工住宅楼,放射科等。存在问题:近年来,-72-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问题。群众生活好起来,不仅包括经济收入的增加,也包括健康水平、生活质量的提高。从这个意义上讲,没农民的身体健康,农民生活就不能真正从根本上得到改善;没有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没有适合农民的医疗保障制度,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也就失去了重要保障,人民的生活健康安全度已大大降低。因此,加强医疗卫生工作,解决广大群众看病就医问题,保护群众健康,不仅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关系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事。加强和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从整体上改善服务条件提高服务能力,是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也是预防控制农村地区重大疾病、提高健康水平、建立和完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必要条件。2.2项目建设的背景2.2.1新时期我国医疗卫生事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在十七大报告中,科学阐述了医疗卫生工作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确提出了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奋斗目标,并对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加快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使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卫生部门和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的首要政治任务。健康作为人民全面发展的基础,既是经济发展的社会进步的根本目标,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国家健康水平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反映,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国民的健康水平显著提高,但也出现了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在国家《卫生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指出“-72- 总体上看,十一五期间卫生事业发展取得明显成绩,但制约卫生事业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问题仍在持续增长,老龄化进程加快,群众卫生服务需求不断提高。城市化、工业化引发的人口流动、环境污染、职业卫生和意外伤害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使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保障体系面临严峻挑战。”根据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我省提出了“十一五”其间卫生发展的总体目标逐步建立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适应我省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卫生服务水平,保证卫生服务质量和医疗安全,逐步缩小城乡之间、不同区域之间、不同人群之间享有基本卫生服务的差距,提高卫生服务的公平性。有效预防和控制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影响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重大疾病,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水平,增强卫生事业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保障作用。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是促进基础医疗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如何贯彻落实好《条例》,严格依法行政,抓紧抓好技术服务工作,提高服务质量,推进医疗机构不断健康发展,这是当前医疗部门应当研究和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2.是推进医疗机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72- 市委、市政府领导为了建立和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加强公共卫生指挥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卫生监督执行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和疫情信息预警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共卫生防治能力。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以及处理机制,提高突发性公共卫生应急处理能力。全面改善医疗卫生服务条件,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在市财政紧张的情况下,为了广大群众的健康,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给广大群众创造一个安全、舒适、优越的医疗环境。多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以医疗卫生工作方针,不断增加投入,深化改革,强化管理,有效的推动了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特别是2003年“非典“以后,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重点加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试点工作,必将对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医疗卫生事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3.该项目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协调推进城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完整体系,应当全面把握。医疗卫生工作是我国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关系到保护振兴经济、维护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对提高全全民族素质具有重大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为加强卫生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提出加强公共卫生工作、推进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医疗卫生投入力度,建立和完善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依法加强医药卫生监管,加强对卫生工作的领导。-72- 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是重要任务。根据建设与发展情况,将进一步调整投资额度,逐步完善建设内容。“十一五”期间,将积极争取财政继续通过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专项补助等方式增加对市级医疗所建设、人员培训的投入力度,逐步改善基层市级医疗条件,是满足广大群众的生活需要,是以人为本,提高地区群众健康水平,提高民族素质的需要。2.4建设项目的可行性3.3.1符合我国实施“健康中国2020”战略的要求“健康中国2020”战略是从现在起到2020年的卫生发展中长期规划,是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实现以“健康促小康”、“小康保健康”的重要战略,是实现人人享有本本医疗卫生服务奋斗目标的重要内容实施“健康中国2020”战略,需要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居民健康需求和主要健康危害控制等因素,从流行病学、卫生经济学、卫生政策、医药科技等多种学科组织专家进行研究,确定每个阶段卫生发展的优先领域。**作为**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全市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是黎城地区实施这一战略目标的重要力量。要打好这场攻坚战,必须有坚实的后勤作保障,这无疑给医院的基础设施等硬件提出更高的要求。本项目的建设正是从这一要求和医院的实际出发,努力完善本院的基础设施建设,达到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和这一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72- 综上所述,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第三章项目建设条件-72- 3.1建设选址、建设条件1.按照整合资源、填平补齐、统筹布局的原则,**新建外科楼建设项目,选择充分遵照下列规定,明确建设地点系在**院内(桥南街65号)现址上建设:(1)方便群众,交通便利。(2)周边有便利的水、电、路等公用基础设施,有利于整体规划。并对计划生育的发展和体制改革的深入都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使医疗功能更加完善,规模更加合理,达到国家规定标准,以满足人民群众需求,更好地发挥效益,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3)地势较高,基础稳固,地形规整,并有必要的防洪排涝设施;(4)环境安静幽雅、远离污染源;(5)远离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和贮存区,远离高压线路及其设施。2.现有公用工程设施(1)项目区位于**内,交通条件便利。(2)该项目给水由**供水公司供水管道直接供水,项目建成后可满足使用要求。-72- (3)该项目区域已敷设有县政管网,雨水可经过场地雨水井等设施收集,直接排入县政雨水管,污水可经污水处理后,排入县政污水管网。(4)该项目供电由**电力公司供电管网直接供电,项目建成后可满足使用要求。(5)该项目供暖由县集中供热管网接入,项目建成后可满足使用要求。3.**地形地貌4.气候条件**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其冬季寒冷,春季多风,夏季炎热多雨。区内平均气温7-9℃,长治盆地及东南部河谷平均气温达标12℃以上。区内极端最高气温36.6℃(1979.6.14),极端最低气温-23.0℃(1984.12.18)。无霜期150-158天/年,年冻结天数78.2天,最大冻结深度70-100cm,平均冻结深度23.6cm。风速35-42m/s,日照数2500-2600h左右,属北方长日照地区。-72- 本地区年平均降水量550-650mm,降水量年季变化较大,最高年份达832.9mm,最低年份仅有340.9mm,降水量多集中在每年的6-9月份,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3%。区内历史上一次最大降水量109.4mm(1993.8.14),一小时最大降水量52.0mm(1980.6.28),年最多雷暴日数39天(1985年)。由于降水年内分布不均,夏季常有暴雨出现,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而春季干旱少雨,影响农业生产。5.道路交通交通以公路为主,横穿县境南部的长至治下浣公路和纵贯县境中部的阳泉至黎城公路为主要干线。全县所有乡镇均可通汽车,大部分乡村可通大车。但西北部山区仍以驮运为主。电力设施遍布全县,电话可以国内直拔,程控电话机、移动电话已进入寻常百姓家。6.地质条件根据邻近场地地质条件①勘察场地及周围未遇见有崩塌、滑坡、地面塌陷、泥石流、地面裂缝等影响场地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②本次勘察深度范围内未揭露地下水。③本工程场地内不存在软弱土层,因此可以不考虑软弱土的湿陷影响。④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拟建场地勘探范围内不存在饱和粉土及砂土,因此本工程拟建场地为非液化场地。⑤根据本次勘察揭露地层及室内土工试验结果,结合地形、地貌综合考虑,场地对建筑抗震介于有利与不利地段之间,属于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场地。7、冻土深度-72- 根据山西省冻土深度分布图,黎冻土深度为0.65mm。综上所述,本项目建设所在地的区位环境、自然条件、场地建设条件、公用设施条件等各方面因素都能够较好的满足该工程建设所必须的条件,项目选址合理且可行,符合区域建设规划发展的要求,项目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第四章建设内容和工程设计方案4.1建设内容该项目系在**院内现址上建设,用地位于桥南街65号,该工程项目其中包括有:1、新建外科楼建筑面积为1684.2平方米,其中:①新建外科楼建筑面积541平方米;②手室术建筑面积1143.2平方米;2、污水处理;3、消防工程;4、集中供热工程连接及供热站;5、洁净手术室、ICU室内装修;6、外科楼室内外装饰工程;7、道路硬化、绿化及其他室外工程。4.2设计原则1.**新建外科楼建设项目设施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利用地形、地貌,服从**整体规划建设要求。2.**f新建外科楼建设项目-72- 设施是永久性建筑,因此,总体设计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设计既要满足目前需要,符合国家规定的建设标准,同时,留有适当的发展空间。3.根据各功能用房和管理用房等不同功能,进行分区,合理布局。各区之间要联系方便、互不干扰。4.建筑物符合当地城市发展规划、卫生防护、日照、防火等有关规定。5.建筑材料和结构形式的选择,应符合建筑耐久年限、防火、抗震、防洪、建筑节能、保温隔热等方面的要求。4.3建筑设计1、设计依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04-216-2006)《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04-241-2006)《建筑防水工程技术规范》(DBJ04-249-2007)《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程》JGJ50-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72-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49-88)《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GB50333-2002)其它相关规范、规程等2、总平面设计总平面布局要求建筑创作充分考虑城市空间的延续,使各建筑单位分合有序。依照自然条件、人文特点和场址在环境中的主从地位等确定中心的总体量、尺度和形象,力求建筑融于环境之中,取得和谐统一。建设条件良好,建设规模合理,建筑标准适当,项目已作了大量和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项目建设无论从功能、配套设施、建设标准上,还是客观需要上,都是十分必要的。①、贯彻国家的有关政策、法令,严格执行国家的相关设计规范。②、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目的,本着满足使用要求、保证使用安全、节省投资。③、项目满足各功能用房的建筑面积、建设标准和各项指标,要求重在耐用、安全、方便、实用。设计方案要坚持方便使用的原则,达到功能适用、流程科学、安全卫生、经济合理。设计中遵守国家有关经济建设的法律、法规,贯彻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方针政策,正确处理现状与发展、需要与可能的关系,新建建筑力求发挥最大的使用价值。-72- ④、节约建筑能耗,保证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⑤、建筑设计的标准化和多样化相结合。⑥、建筑和环境综合考虑防火、抗震等安全措施。3、平面功能设计该项目为三类建筑,采用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抗震设防措施按8度要求。地上五层。具体功能分布如下:一层设有一层为神精外科、妇科、医护用房;二层设有二层为产科、产房;三层设有外科、肿瘤科;四层设有骨科、五官科等;五层设有洁净手术室(器械库、麻醉准备室、无菌辅料器械库、隔离手术室、手术室等)、重症监护病房,该层建筑面积为:1143.2m2(本次新建手术室)。本项目走廊宽度为3米,满足防火疏散要求。4、立面设计新建项目功能决定了其外观的亲和性及其区别于其他建筑的独特性。立面采用同绿色装饰带,使整个建筑现代简洁明快。考虑到现实的经济水平和工程造价因素,外墙饰面主要采用涂料,价格较低的装饰材料,使建筑物耐用、结实,符合国家相关要求。5、剖面设计室内外高差0.750m;-72- 层高3.9m;高度20.25米采光、通风要求:业务用房均靠窗户自然采光和通风。6、交通组成根据本项目的使用要求和防火疏散要求,本建筑设二部疏散楼梯,楼梯均通至屋顶,满足疏散要求。7、无障碍设计:出入口均做防滑处理,入口平台最小宽度≥2.00m,入口有两道门时,门扇同时开启最小间距≥1.50m;入口坡度小于1/12的坡道最小宽度≥1.20m,坡道面均做防滑处理,一侧设扶手。在每层男女厕所各设1位无障碍专用厕位(厕所),且上述部位均设有为残疾人指示方向的国际通用标志。本工程遵照《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的相关要求设计。竖向交通:设步行楼梯、设消防通道、消防疏散楼梯、安全门。建筑内装修:本工程各房间的室内装修采用普通装修。门窗:本工程窗为双层中空玻璃塑钢平开窗,业务用房等采用实木门,另外一些有特殊要求的房间及部分选用防火门、保温门、防护门等。楼梯:楼梯的数量、宽度、位置和形式满足使用要求,符合交通疏散和防火规范的规定。楼梯间有直接天然采光。建筑外装修:本工程室外装饰采用普通装修。-72- 防火设计:1.本工程耐火等级为二级,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均满足耐火极限的要求。2.本工程设有二部疏散楼梯,疏散门至安全疏散口的距离均满足防火设计要求;3.楼梯间为封闭楼梯间,楼梯门均为乙级防火门,向疏散方向开启;4.本工程与周边建筑满足规范防火要求。屋顶:屋顶为平屋顶,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防水,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10年。不上人屋面保温层选用挤塑聚苯板,保温层设在平屋面板上。4.4结构设计1、设计依据:《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07)《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结构》(2003)《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湿陷性黄土地区分类标准》(GB50025-2004)-72- 建设单位提出的符合有关规范、标准与结构有关的书面要求2.建筑物主要设计计算参数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构造措施:8度结构构件的耐火等级为二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抗震等级为二级;砌体结构施工质量控制等级B级。3.自然条件基本风压:0.5KN/㎡;基本雪压:0.35KN/㎡;地面粗糙度类别:B类;抗震设防烈度:7度(0.10g);设计地震分组第二组;建筑场地类别为:III类4.设计荷载业务用房2.0KN/m2楼梯、走廊、门厅3.5KN/m2屋面(不上人)0.5KN/m2-72- 屋面(上人)2.0KN/m23.基础形式由于建设单位未提供《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基础拟采用柱下条型基础。4.5供排水工程1、设计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T50106-2001)《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20012005年版2、设计内容本设计范围为该楼的室内给水、排水、雨水及消防工程的初步设计。3、生活给水系统①生活给水系统:建筑的供水水源为县给水管网。 ②给水总系统均采用下行上给式。-72- ①洗手盆采用肘式开关龙头,坐便及小便器采用感应式冲洗阀,卫生器具排水均设高水封,卫生洁具给水及排水五金配件应采用卫生洁具配套的节水型。②给水管材:干管及高区主干、立管均采用衬塑钢管,卡环式连接;给水支管采用PP-R管。4、污废水系统①污水系统采用排水管均采用单立管伸顶及专用通气系统两种形式,首层以上的污水均重力派出,需经处理构筑物处理后才可排至室外化粪池,在排入城市污水管网。②屋面雨水采用外排水采用UPVC下水管,粘结。5、生活热水系统本工程设计热水供水温度为60ºC,冷水供水温度为4ºC,热水最大时用水量4m³/时,最大小时耗热量为250KW,采用下行上回式全循环系统。6、水用量计算用水:40L天/人室外最大消防用水量20L/s,按火灾延续时间2小时。7、消防给水-72- 消防给水系统按设计范围内同时一处火灾及一次火灾灭火设计,采用临时高压供水系统,设计消防栓给水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手提式灭火器。①消防用水量:室外消火栓用水量------20L/s,火灾延续时间3小时;室内消防栓用水量------20L/s,火灾延续时间3小时;室内自动喷淋用水量----26L/s,火灾延续时间1小时;火灾延续时间内消防总用量为525m³;室外消防给水由建筑周围的室外给水管网供给,消防储水池仅储室内消防用水量,容积确定为300m³。②室外消火栓系统本工程室外消防用水水源为县政给水管网,室外消火栓20L/s,火灾延续时间3h,一次火灾设计室外用水量为216立方米。本工程对室外消防的要求:室外消防给水应布置为环状,并要求由管径不小于DN150的两个不同方向市政给水应布置为环三管网,室外消防供水水压在0.10MPa以上,消防栓间距不大于120米,距路边不大于2M,并要求距本建筑物距离保持在5m~40m之间。要求室外消防水压不小于0.1MPa。①室内消火栓系统-72- 系统设计:室内消火栓系统采用临时高压制,以建筑防火分区分区为单元布置消火栓,消火栓按两股水柱同时达到每一部位设置。本工程室内消防用水水源为建筑消防水池储水,以建筑防火分区为单元布置消火栓,消火防用水量为:县内消火栓20L/s,火灾延迟时间3h,一次火灾设计用水量为216立方米。室内最不利点消火栓压力不小于7m水柱。建筑物消火栓系统管道为环状管网。消火栓采用单用单出口消火栓,拴口距安装地面1.1米。消火栓规格SN65,米水枪规格DN19,消火栓连接管DN70。④消火栓系统控制自动控制:平时系统压力由屋顶消防水箱保持,着火时消火栓加压泵压水管的压力开关控制,当系统压力下降到一定值时,消火栓打压泵启动,灭火后手动停泵。 手动控制:火灾时,由消防栓按钮启动消火栓加压泵并向消防控制中心报警。消火栓加压泵启动后,水泵运转信号反馈至消防控制中心及消火栓处,消火栓指示灯闪亮,同区其他消火栓指示灯也亮。消防控制中心及消防水泵房均可就地启动消火栓加压泵。①自动喷淋给水系统本工程采用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72- 在各层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按中危一级设计,设计喷水强度6L/min.,作用面积160㎡,设计秒流量为26L/S,喷头工作压力为0.1MPa.喷头安装应在系统试压、冲洗合格后方可进行。喷头设置要求:喷头选用流量系数K=80,喷头管直径均为DN15,经大小头与DN25支管连接;吊顶场所均采用吊顶下垂型喷头,直立型、下垂型标准喷头,要求备用喷头(库存)不少于10个。①系统控制设湿式报警装置,报警阀前增加控制阀采用信号阀,信号阀前设过滤器,安装详05S4-44、45,配压力开关、延时器、水力警铃。正常情况系统压力由水箱和稳压泵保持,稳压泵的启停由自动喷水系统配水管道上的压力开关自动控制;发生火灾时喷头喷水,喷头所在区的流水指示器动作并发出信号至消防控制室,在水力压差下打开所在区的报警阀,敲响水力警铃,在压力开关动作的同时,自动启动喷洒泵向系统供水;消防室显示水泵工作状态并能自动、手动启停水泵,泵房内值班人员可就地手动启停水泵,水泵在启动一小时后应自动停泵。⑥灭火器配置:该楼按严重危险级A类火灾设计,按规范配3A手提式干粉(磷酸铵盐)灭火器。⑦消防给水管道采用焊接钢管,焊接,阀门及需拆卸部位采用法兰连接,消火栓系统管材和管件工作压力为1.0MPa。-72-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管道采用内外热浸镀锌管;DN≤80mm管道采用丝扣联接,DN>80的管道采用卡箍连接。8.污水系统:①粪便污水与洗涤废水合流排除,污水通过管道靠重力排至室外。排水系统设有单立管伸顶通气。②医院污水必须进行消毒处理,处理后的水质,按排放条件应符合现行的《医疗机构污水排放要求》。③医院污水排入县下水道时,宜采用一级处理,排入地表水体时应采用二级处理。④传染病房的污水应与普通病房的污水分别进行处理。⑤医院污水消毒一般宜采用氯消毒(成品次氯酸钠,氯片,漂白粉,漂白精及液氯)。如运输或供应困难时可采用现场制备次氯酸钠、化学法制备二氧化氯消毒方式。4.6供电工程1、设计依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3-9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2009年版-72-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2、负荷等级及供电电源①负荷等级本工程属多层建筑,应该根据多层建筑负荷要求供电,本工程消防设备、保安监控系统、计算机系统、应急照明等重要的用房照明按一级负荷供电,生活水泵、排水泵、弱电系统等设备用电设备按二级负荷供电,其余均按三级负荷供电。②供电电源由供电部门提供两路独立10KV县电供电,每路容量为8900KVA,两路电源以电缆埋地引入高压配电室内中压开关柜。3、配电系统①低压380/220V系统的配电方式采用放射式和树干式相结合的配电形式,使用电压电力为三相380V,照明为单相220V。②根据配电要求,每层设若干个层配电间或兼物业内部计量表间,且兼作竖向电气通道。③一级负荷设备均采用双电源放射式或树干式供电,并在末端自动切换。消防泵等消防设备等供电均设置末端双电源自动切换设备,消防设备配电装置均设置明显的消防标志。④-72- 由变配电所低压柜引出的消防设备配电干线电缆采用阻燃耐火交联电力电缆,其余采用阻燃交联电力电缆沿桥架敷设,引至各配电小室或电气竖井,竖井内大容量干线采用阻燃型密集型号线槽,各机电房以电线及交联电力电缆作放射伏供电。⑤照明、电力配电分支线采用塑料绝缘铜芯导线穿钢管或金属线槽在墙、楼板或吊顶内敷设。⑥导线造型:消防设备和其它重要设备的配线在桥架及竖井内的电力电缆采用阻燃耐火型交联电力电缆,导线均采用阻燃耐火型塑料绝缘铜芯,一般负荷的配线采用阻燃型交联电力电缆,导线均采用阻燃型塑料绝缘铜芯。⑦对较大功率的设备,采用专用回路供电。4、照明系统①楼内设一般照明、在变配电所、消防泵房、防烟排烟风机房等重要机房设置应急照明,公共走道,楼梯间等设应急和疏散照明,各主要出入口,通道口设安全出口指示灯。②各业务用房等主要以格栅或带罩荧光灯为主。暗室以炽灯为主;楼梯、走廊等公共场所以节能灯为主;10KV高压开关站、变配电站等机房将以荧光灯为主。设计所选用的荧光灯具均采用高品质、节能型、对眩光能有效控制的灯具。各场所的照明布置将结合医院各部门的功能及室内环境的要求进行设计。-72- ③本工程的照明光源以高效节能灯为主,照度参照国家相关标准参数设计。④在建筑物周边考虑设置泛光照明。5.防雷保护与接地①本工程按三级建筑物设置防雷保护措施。②本工程采用避雷带网作为防雷接闪器,避雷带采用Φ8镀锌圆钢,屋顶所有突出屋面的金属管道、金属围栏均与避雷带做做可靠联接。在建筑四周设防雷引下线,引下线均采用暗敷。避雷带与引下线应可靠连接。在引下线处,分别焊接出40x4的扁钢,伸出散水以外,以便增人工接地极。③本工程利用结构基础及外敷接地装置作为综合接地装置.④部分引下线在距室外地面0.5M处做测试卡,其做法和要求详05D10-36,楼内金属管道,箱体做等电位联接。⑤弱电箱的接地采用BV-500V-25MM2PVC32与综合接地可靠焊接。⑥凡引入建筑物的金属管道均应在进入建筑后与接地装置相连,在电源引入处实施等电位联接,等电位联接安装做法见02D501-2⑦楼内金属管道、铁制配电箱、铁制动力箱、控制箱均做等电位联接,做法详05D10-131图注。屋顶防雷做法见05D10-8。⑧本工程接地系统为TN-C-S-72- 系统,在一层总配电箱处作重复接地,接地线与柱内主筋及综合接地网连接。要求综合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6、弱电系统①通信及综合布线选用星型扩扑结构,点对点结合法,干线电缆选多模光缆语音干线选用HYY型,电话及数据系统,由当地电信局引入100对中继线致弱电机房经配线架配线后沿电竖井引致个层语音数据信息出线口。干线选用UTP型,直线采用RV5超五类电缆穿管放射式配线。水平子系统布线电缆吊顶内金属线槽敷设及穿钢管暗敷设。7、综合布线系统本工程综合布线系统由以下五个子系统组成。 ①工作区子系统:在业务用房等部门设置工作区,在每个工作区根据需要设置一个单孔或双孔信息插座,用于连接电话、计算机或其他终端设备。 ②配线子系统:信息插座选用标准的超五类RJ45插座,信息插座采用墙上安装方式;信息插座每一孔的配线电缆均选用一根4对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③干线子系统:-72- 楼内的干线采用光缆按每48个信息插座配2芯多模光缆配置;大对数铜缆的设置按一个语音点2对双绞线配置。④管理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分配线架设在弱电竖井内,交通设备的连接采用插接线方式。本楼需设电话分机30余部,电话线全部从县政外网引来。8.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①本建筑设火灾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消防控制室设在首层(含广播室和保安监视室),按三类建筑一级保护对象设置火灾探测器,在每个防火分区,设火灾报警按钮,从任何位置到手动报警按钮的步行距离不超过30m。消防控制中心在接到火灾报警信号后,按程序连接控制消防泵、喷淋泵、排烟机、风机、防火卷帘、非消防电源、应急电源和气体灭或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采用消防电源单独回路供电,容量5kW直流备用电源采用火灾报警控制器专用蓄电池。②在消防控制室设向当地公安消防部门报警的外线电话,并设消防专用紧急电话总机,分机设在值班室、消防水泵房、变配电室、排烟机房及气体灭火控制系统操作初等,在手动报警按钮处设电话插孔。9.闭路电视保安监视系统-72- 在本楼的主要出入口、楼梯间、走廊设摄像机,在消防控制中心设监视器,用多画面监视器进行连续监视。并设有录像机和大屏幕监视器,当遇到重要情况时,可利用键盘将任一台摄像机的图像调到大屏幕上连续监视,并可录像。4.7采暖工程1、设计依据《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范》B50019-200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04-241-2006《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2009年版《供热计量技术规程》(JGJ173-2009)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节能专篇其它一些可适用的规范、规程、标准等2、热负荷计算本项目采暖总面积:5716m2供热负荷:48W/m2*5716=274.4KW。采暖介质为85-60℃热水3、采暖热源县政集中供热管网已通至本项目所在区域,项目内设换热站统一管理,满足项目所需。-72- 4、供暖系统室内采暖系统,采用上供下回同程式双管跨越式系统,室内干管沿墙布置。系统布置力求各环路压力平衡,干管按“先北后南”的水流方向进行设置。系统膨胀水箱采用NZP型自动给水落地膨胀水箱。采暖管道全部采用焊接钢管,管径DN<32采用丝扣连接,DN>32采用焊接或法兰连接。采暖干管、立管阀门全部采用Z15T10型闸阀,丝接或法兰连接,散热器采用单向对流散热器TDD1-6-8型,均立地安装。采暖管道为焊接钢管,地下室及地沟内管道保温用岩棉管壳,外缠玻璃丝布。5、 本楼的采暖系统入口处设置热量表及流量控制器。6、采暖设备、散热器类型、管道材料及保温材料的选择:散热器采用无砂单面定向对流散热器,型号TDD1-600-0.8;管道采用焊接钢管;阀门选用截至阀,供暖系统在每个环路的分支及汇合处,均设置手动调节阀,排气阀选用自动排气阀。采暖入口装置、总立管以及敷设在楼梯间、地沟内等不采暖房间的采暖管道,刷两道防锈底漆后,用离心玻璃棉保温,保温厚度DN≤50为50mm;DN65-150为60mm;DN≤200为70mm。7、通风系统①需要通风的房间-72- 卫生间等均设机械通风设施进行通风换气,换气次数10次/时;其他房间里用自然通风。②通风系统形式和换气次数卫生间设置卫生间通风器,并排至建筑设置的通风竖井连接处装止回阀,换气次数10次/时;8、防排烟系统:楼梯间均有一面靠外墙设置,按规范要求,每2层外窗开启面积≥2.0m2,合用前室利用正压送风,正压送风机设于5层屋顶;9、节能①采暖系统入口处均设置热量表及流量控制器,利于节能。②采用机械循环上供下回同程式双管跨越式系统,每组散热器均设置三通调节阀,能分室进行室温调节,利于节能。③排气扇等设备选用高效低噪音设备,既环保又节能4.8污水处理污水系统:洗涤污水和粪便污水经卫生器具收集后排出室外,经室外检查井、化粪池的初级处理后,排至医院污水处理站一级处理,达到《医院污水排放标准》后才能排入县城污水管网;工艺流程为:化粪池→调节池(加氯消毒)→接触池→市城污水管网-72- 第五章环境保护5.1项目施工期环境保护5.1.1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城市区域环境噪音标准》(GB3096-9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72- 5.1.2治理措施1、污水(1)由于本工程医院废水由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后排入污水管道。(2)医院职工生活区和行政区的污水,应与病区的污水分流。(3)医院污水处理构筑物的位置,宜设在医院建筑物当地夏季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与周围建筑物之间宜设绿化防护地带。2、废弃物废弃物主要为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医疗垃圾统一由医疗垃圾焚烧站焚烧进行处理。3、施工期环保措施(1)合理安排施工时间,施工机械应选用低噪声机械,并精心调试、润滑、保管、使噪声达到最低。(2)施工期间排放的污水中,固体杂质多,含大量泥沙,排至下水道前要进行处理,以免堵塞下水道。(3)施工期间产生的大量土方、物料以及施工材料的拌和,将会对施工人员和周边换进造成影响,因此应在施工场地计时撒水,以最大程度降低扬尘。(4)场地材料要对方有序。建筑垃圾要统一送至指定地点,不要随意堆放,影响环境美观。-72- (5)在项目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定点集中堆放,并及时清理运输至指定地点,不致影响周围环境。施工时尽量减少噪声污染,夜间、舞剑不得影响病人及居民的正常休息。 5.1.3绿化加强绿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间,在医院内、围墙、道路两侧植花种草,并向立体、垂直方向发展,营造良好的医疗卫生环境。5.2项目运营期环境保护5.2.1医院污水处理方案1.设计原则废水处理设定建设规划和工程分期,为发展留有余地。达到现行的国家和地方有关标准,规范和规定。妥善处理和处置废水处理过程中的产生的渣和污泥,避免二次污染。确保工程的可靠性,应提高自动化水平,降低运行费用,减少是常维护检修工作量,本项目选用先进设备。采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实现自动化控制和管理,做到技术可靠,经济合理。为保证废水处理系统正常运转,供电系统应需有较高的可靠性,废水处理设备设施运行设备应有适当的备用率。-72- 将资源回收利用和废水处理相结合,应尽量做到综合利用,争取较好的经济效益,使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能够有机的结合。系统操作简单,维护管理方便。处理系统能自动运行,经常性运行费用低,投资省。污泥产生量少,并能保证污泥有可靠的出路。处理设施应具有较大的适应性、应急性、可满足水质、水量的变化,并考虑突发事故状态的各种应急措施。2.原水水质由于医院污水质的不稳定性,所以拟同类医院水质均质为设计依据,原水主要指标如下:项目进水指标(估值)DODcr380mg/LBOD5150mg/LNH3-N40mg/LSs22mg/LPH值6.5大肠杆菌指数(各/L)2.3×1073.出水水质出水水质排放标准要求达到《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466-2005)中的综合医疗机构排放标准,主要指标如下:项目出水排放标准CODcr(mg/L)≦60-72- BOD(mg/L)≦20NH3-N≦15ss(mg/L)≦20PH值6-9大肠杆菌指数(个/L)≦500余氯(mg/L)≦0.54.医院污水的收集医院病区与非病区污水应分流,严格医院内部卫生安全管理体系,严格控制和分离医院污水和污物,不得将医院产生污物随意弃置排水污水系统。尽可能将受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与其它污水分别收集。传染病区设有专门化粪池。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传染性污染物,如含粪便等排泄物,必选我国卫生防疫的有关规定进行严格消毒。消毒后的粪便等排泄物应单独处置或排入专用化粪池,其上清液进入污水处理系统。医院的各种特殊排水,如含重金属废水、含油废水、洗印废水等应单独收集,分别采用不同的预处理措施后排入医院污水处理系统。医院的各种特殊排水,如含重金属废水、含油废水、洗印废水等应单独收集,分别采用不同的预处理措施后排入医院污水处理系统。5.2.1医疗垃圾处理-72- 医疗垃圾是指医疗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它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具体包括感染性、病理性、损伤性、药物性、化学性废物。这些废物含有大量的细菌性病菌,而且有一定的空间污染、急性病毒传染和潜伏性传染的特征,如不加强管理、随意丢弃,任其混入生活垃圾、流散到人们生活环境中,就会污染大气、水源、土地以及动植物,造成疾病传播,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医院已建成医疗垃圾回收系统,将医疗垃圾统一由**集中处理,该项目不增加医疗垃圾处理设施。第六章节能6.1设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08年)《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中国节能水技术政策大纲》(2006)山西省《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04-216-2006)《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2004)-72- 《胶粉聚笨颗粒外墙外保温系统》(JG158-2004)《膨胀聚苯板薄抹外墙外保温系统》(JGJ149-2003)《玻化微珠整体式保温隔热建筑应用技术规程》(DBJ04-274-2009)从严执行《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公通字[2009]46号)第二条规定,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采用燃烧性能为A级的材料。6.2能耗指标分析依据《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山西地区实施细则(第二阶段)》(DBJ4-216-2006中山西省各市县采暖居住建筑各部分维护结构传热系数限值表,确定项目区采暖天数147天,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3.6℃,初终日10.31~3.26,采暖期设计室外计算温度-13℃,耗热量指标20.9W/m2,耗煤量14.8W/m2。6.3能源现状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目前能源紧张、温室气体、全球气候变暖等问题已逐渐成为全球关注和影响我国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在我国,建筑能耗已成为导致很多大城市夏季、冬季用电高峰和供应紧张的主要因素,目前我国的建筑能耗占到了社会总能耗的20%,并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城市化的推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呈现增加的趋势,给我国的能源供应带来巨大压力。可以说我国的建筑节能事业已经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72- 目前,我国北方城镇采暖能耗占全国建筑总能耗占全国建筑总能耗的36%,为建筑能源消耗的最大组成部分。单全面积采暖平均能耗折合标准煤为20kg/m2,为北欧等同纬度条件下建筑采暖能耗的2~4倍。能耗高的主要原因有3个,一是围护结构保温不良。二是供热系统效率不高,各输配环节热量损失严重。三是热源效率不高。由于大量小型煤煤锅炉效率低下,热源目前的平均节能潜力在15%~20%.根据发达国家经验,随着城市发展,建筑将超越工业、交通等其它行业而最终居于社会能源消耗的首位,达到33%左右。我国城市化进程如果按照发达国家发展模式,使人均建筑能耗接近发达国家的人均水平。需要消耗全球目前消耗的能源总量的1/4来满足中国建筑的用能要求。因此,必须探索一条不同于世界上其他发达国家的节能途径,大幅度降低建筑能耗,实现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6.4节能措施6.4.1建筑设计节能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严格按照《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山西地区实施细则(第二阶段)》(DBJ04-216-2006)所规定的体型系数下的各朝向、各围护结构的限值进行设计,达到保温与隔热要求。-72- 门窗:外墙窗户均采用塑钢单框中空玻璃平开窗,其平均传系数为4.0w/m2·k(空气层厚度为12mm)。建筑外门窗的气密性等级不低于《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按风压性能分析级检测方法》(GB/T7106-2008)中规定的4级水平。外墙:外墙采用A级防火外墙保温材料——改泡陶瓷保湿板。入户门采用双层钢板内夹挤塑板。不采暖楼梯间隔墙平均传热系数为:0.94w/m2·k。6.4.2暖通设计节能小区锅炉房采暖系统采用分室(户、区)温度调节措施及分户计量装置;管道保温厚度满足《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要求。6.4.3电气设计节能6.4.4供配电系统节能节能的重点是:正确设计供配电系统,选用节能配电产品,科学的运行管理,实现供配电及用电设备的经济运行。(1)变压器节能变压器节能的实质就是降低其损耗、提高期运行效率。具体有以下措施:①-72- 合理选择变压器容量和台数。应根据负荷情况,综合考虑投资和年运行费用,对负荷进行合理分配,选取容量与电力负荷相适应的变压器,使变压器高效率工作。②选用铜芯三维立体卷铁芯干式节能型变压器。③为了提高供电系统的功率因数,减少无功电能损耗,设计月票用低损耗节能型电力变压器,在变电所的低压母线上装设电容器无功自动补偿装置,使供电系统的功率因数达到0.9以上。(2)配电系统节能①合理选择导线截面,减少线路损耗。②提高功率因数减少电能损耗。③电力配电设备尽量设置在负荷中心,缩短配电线路,以节省材料,并减少电能损耗。④对UPS不间断电源等对低压配电系统造成的谐波污染,采用在回路中设置隔离变压器和全面谐波治理(THM)有源滤波器的办法,实时计算和补偿谐波,减少对电网的污染。2.电器照明节能措施(1)照明设备的节能:适当增加照明分支回路,增设照明开关,采用分区控制方式,以减少不必要的照明,照明电源线路采用三相五线制,以减少压力损失,设计尽量使用三相负荷平衡,业务区域照明灯具采用外镇流器节能灯,避免使用大功率白炽灯;-72- 查阅档案等用房采用人工照明时,选乳白色灯罩的白炽灯。(2)低压电器的选型为DZ20、DW20、AE、AH型。(3)动力负荷功率因数在变电所低压侧集中补偿,照明负荷功率因数采用分散补偿,补偿后功率因数大于0.9。3.供水节能措施(1)推广使用优质管材、阀门:采用新型管材如铝塑复合管、钢塑复合管、不锈钢管等;阀门也是建筑给排水中最常用的配件之一,其类型和质量的好坏也能影响用水的质量,选用更能够节水的阀门。(2)推广使用节水型卫生器具和配水器具:一套好的设备能够对水资源的节约产生非常大的作用。大力推广使用节能型卫生器具和配水器材是建筑节水的一个重要方面。(3)以瓷芯节水龙头和充气水龙头代替普通水龙头。在水压相同的条件下,节水龙头比普通水龙头有着更好的节水效果,节能量为3%-5%,大部分在20%-30%之间。且在静压越高、普通水龙头出水量越大的地方,节水龙头的节水量也越大。6.4.5供热节能供热管网采用地沟敷设,并加保温层,保温层厚度严格计算。采暖供热系统,严格按设计负荷设置。6.4.6项目能耗状况分析-72- 项目用电负荷按35W/m2计算,需求系数取0.5,用电时间为10小时,则项目年耗电量为:35W/m2×5716m2×0.5×10h×365d=36.5万千瓦。36.5万kwh×1.229=44.9吨项目供热指标取48W/m2,采暖热负荷:48w/m2×5716m2=274.4kw,一个采暖周期为120天,所以本项目年耗能热量为:274.4kw×1000×120d×24h×3600s=2844.98GJ。折标煤:2844.98GJ×0.03412=97吨门诊人数1500人/年,用水量40升/天,绿化、道路、场地洒水按1L/m2·d计,不可预见用水量按以上两项目用水的10%计,则项目年用水量为:(1500人/年×40升/天)×(1+10%)=66000m3折标煤:66000m3×0.0857/1000=5.7吨能源种类计量单位年需要实物量参考折标系数年耗能量(吨标准煤)电力万千瓦时36.50.1229kgce/kwh44.9热力百万千焦2844.980.03412kgce/t97能源消费总量(吨标准煤)141.9耗能工质种类计量单位年需要实物量参考折标系数年耗能量(吨标准煤)水立方米660000.0857kgce/t5.7耗能工质总量(吨标准煤)5.7项目年耗能总量(吨标准煤)147.66.5节能建议-72- (1)为了贯彻国家颁的节约能源的政策,扭转该县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采暖能耗大,环境质量差的现状,建筑设计和采暖设计中采用适当的技术措施,在保证使用功能和建筑质量并符合经济合理的原则下,将采暖能耗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水平上。(2)在规划、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通过采用新型墙体材料,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加强建筑物用能设备的运行管理,合理设计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提高采暖、制冷、照明、通风、给排水和通道系统的运行效率,以及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建筑物使用功能和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建筑能源消耗,合理、有效地利用能源的活动。(3)依靠科技进步,坚持技术创新,设计中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提升建筑品质和性能,谋求可持续发展,杜绝和减少浪费。(4)建立健全能源管理机构,强化节能意识和能源考核制度,使能源消耗处在受控状态下。(5)新能源利用,建议采用太阳能热水器。6.6结论本项目采取上述措施后,能够满足国家和省提出的建筑节能要求。设备全部采用节能产品,产品能耗指标较低。符合国家节能要求。-72- 第七章 安全及消防7.1 安全安全是社会和谐的基础,项目劳动安全卫生是在已确定的工程技术方案基础上,分析论证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对劳动者和财产可能产生的不安全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7.1.1 设计依据⑴《建设项目工程劳动安全卫生监察规定》(1996.10)。⑵《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⑶《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2-2002)。7.1.2 安全措施方案-72- 本工程为多层建筑物,在施工过程中,有较多的不安全隐患,因此应严格按照国家建筑施工规范执行。所有进、出场人员在施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特殊建筑施工时,必须架设周围安全网。在钢筋砼施工过程中必须有专门的安检人员,安装和拆除砼模板工作必须由专业人员施工。7.1.3 自然环境危害及防范⑴地震:**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抗震措施按8度设计,各类建、构筑物均按规范要求进行设防。⑵防雷:为预防雷击灾害,各类建筑物均应安装金属接闪器,以钢筋砼基础作接地极,同时需埋设水平接地带构成接地网。⑶降雨:为防止暴雨形成内涝,拟设排水系统,雨水经排水系统排入下水道。⑷防暑降温:拟设计利用自然窗户进行通风降温。7.2建筑防火、消防设计1、本项目按《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设计,耐火等级为二~三级,建筑间距及疏散通道均满足防火间距的要求。2、构件耐火等级①项目所用建筑材料均为耐火极限小于3.0小时。②所有梁、柱保护层厚度大于2.5cm。消防给水系统按设计范围内同时一处火灾及一次火灾灭火设计,采用临时高压供水系统,设计消防栓给水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手提式灭火器。-72- 3、消防用水量:室外消火栓用水量------20L/s,火灾延续时间3小时;室内消防栓用水量------20L/s,火灾延续时间3小时;室内自动喷淋用水量----26L/s,火灾延续时间1小时;火灾延续时间内消防总用量为525m³;室外消防给水由建筑周围的室外给水管网供给,消防储水池仅储室内消防用水量,容积确定为300m³。4、室外消火栓系统①本工程室外消防用水水源为市政给水管网,室外消火栓20L/s,火灾延续时间3h,一次火灾设计室外用水量为216立方米。②本工程对室外消防的要求:室外消防给水应布置为环状,并要求由管径不小于DN150的两个不同方向市政给水应布置为环三管网,室外消防供水水压在0.10MPa以上,消防栓间距不大于120米,距路边不大于2M,并要求距本建筑物距离保持在5m~40m之间。③要求室外消防水压不小于0.1MPa。5、室内消火栓系统①系统设计:室内消火栓系统采用临时高压制,以建筑防火分区分区为单元布置消火栓,消火栓按两股水柱同时达到每一部位设置。-72- ②本工程室内消防用水水源为建筑消防水池储水,以建筑防火分区为环形布置消火栓,消火防用水量为:县内消火栓20L/s,火灾延迟时间3h,一次火灾设计用水量为216立方米。室内最不利点消火栓压力不小于7m水柱。③建筑物消火栓系统管道为环状管网。④消火栓采用单用单出口消火栓,拴口距安装地面1.1米。消火栓规格SN65,米水枪规格DN19,消火栓连接管DN70。⑤消火栓系统控制自动控制:平时系统压力由屋顶消防水箱保持,着火时消火栓加压泵压水管的压力开关控制,当系统压力下降到一定值时,消火栓打压泵启动,灭火后手动停泵。 手动控制:火灾时,由消防栓按钮启动消火栓加压泵并向消防控制中心报警。消火栓加压泵启动后,水泵运转信号反馈至消防控制中心及消火栓处,消火栓指示灯闪亮,同区其他消火栓指示灯也亮。消防控制中心及消防水泵房均可就地启动消火栓加压泵。6、自动喷淋给水系统①本工程采用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②在各层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按中危一级设计,设计喷水强度6L/min.,作用面积160㎡,设计秒流量为26L/S,喷头工作压力为0.1MPa.喷头安装应在系统试压、冲洗合格后方可进行。-72- ③喷头设置要求:喷头选用流量系数K=80,喷头管直径均为DN15,经大小头与DN25支管连接;吊顶场所均采用吊顶下垂型喷头,直立型、下垂型标准喷头,要求备用喷头(库存)不少于10个。④系统控制设湿式报警装置,报警阀前增加控制阀采用信号阀,信号阀前设过滤器,安装详05S4-44、45,配压力开关、延时器、水力警铃。正常情况系统压力由水箱和稳压泵保持,稳压泵的启停由自动喷水系统配水管道上的压力开关自动控制;发生火灾时喷头喷水,喷头所在区的流水指示器动作并发出信号至消防控制室,在水力压差下打开所在区的报警阀,敲响水力警铃,在压力开关动作的同时,自动启动喷洒泵向系统供水;消防室显示水泵工作状态并能自动、手动启停水泵,泵房内值班人员可就地手动启停水泵,水泵在启动一小时后应自动停泵。⑤灭火器配置:该楼按严重危险级A类火灾设计,按规范配3A手提式干粉(磷酸铵盐)灭火器。⑥消防给水管道采用焊接钢管,焊接,阀门及需拆卸部位采用法兰连接,消火栓系统管材和管件工作压力为1.0MPa。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管道采用内外热浸镀锌管;DN≤80mm管道采用丝扣联接,DN>80的管道采用卡箍连接。(4)系统控制-72- 设湿式报警装置,报警阀前增加控制阀采用信号阀,信号阀前设过滤器,安装详05S4-44、45,配压力开关、延时器、水力警铃。正常情况系统压力由水箱和稳压泵保持,稳压泵的启停由自动喷水系统配水管道上的压力开关自动控制;发生火灾时喷头喷水,喷头所在区的流水指示器动作并发出信号至消防控制室,在水力压差下打开所在区的报警阀,敲响水力警铃,在压力开关动作的同时,自动启动喷洒泵向系统供水;消防室显示水泵工作状态并能自动、手动启停水泵,泵房内值班人员可就地手动启停水泵,水泵在启动一小时后应自动停泵。⑦灭火器配置:该楼按严重危险级A类火灾设计,按规范配3A手提式干粉(磷酸铵盐)灭火器。⑧消防给水管道采用焊接钢管,焊接,阀门及需拆卸部位采用法兰连接,消火栓系统管材和管件工作压力为1.0MPa。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管道采用内外热浸镀锌管;DN≤80mm管道采用丝扣联接,DN>80的管道采用卡箍连接。7、手提式灭火器根据《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本项目建筑功能主要为工作业务用房,建筑火灾类型为A类,危险等级为严重危险级。各楼内在每层适当位置设普通磷酸铵盐手提式灭火器,每个配置点设MF/ABC5两具。-72- 设置要求:灭水器应设置在明显和便于取用的地点,且不得影响安全疏散。灭火器应设置稳固,其铭牌必须朝外。手提式灭火器宜设置在持钩、托架上或灭火器箱内,其顶部离地面高度应小于1.50m,底部离地面高度不宜小于0.15m。灭火器不应设置在潮湿或强腐蚀性的地点,当必须设置时,应有相应的保护措施。设置在室外的灭火器,应有保护措施。灭火器设置在+4~55℃温度范围的地点。8、防排烟设计和消防措施①主楼防烟楼梯间、合用前室均设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加压送风机设于主楼的屋顶。②主楼各排烟区域通过合理设置防类分区,使其排烟与主楼内走道排烟合用系统。地下室机电用房均不考虑排烟。③通风系统送、回风总管穿机房墙体或防火分区处、风管穿越变形逢的两侧以及垂直风管与每层水平网管交接处的水平管段上设防火阀。9、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本工程属三类民用建筑,按二~三级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保护对象的要求进行设计。消防控制室设在首层。①火灾自动报警系统-72- 采用控制中心报警系统,由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区域火灾报警控制器、楼层区域火灾显示器、火灾探测器、手动报警按钮等组成。集中火灾报警控制器选用智能型控制器,能显示各报警点的位置,并根据报警信号发出联动控制指令。控制器预留RS232通讯接口,能将有关信号传输到BA系统。探测区域内的每个房间至少设置一个探测器。业务用房、走道、楼梯间、设备机房、库房等场所选用感烟探测器。每个房火分区应至少设计一个手动报警按钮,并且尽量设置在公共活动场所的出入口。①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在消防值班室内设置消防报警控制屏,对消防设备进行联动和监视。接到火灾报警时,启动有关部位的防、排烟风及排烟阀,并接收其反馈信号,确认火灾发生时,接通着火的防火分区及其水平,上下相邻的防火分的警铃,消防广播,并切断有关部位的非消防电源;确定火灾发生时,或消火栓按钮动作时,启动消火栓泵,消火栓按钮设有地址编码,并设直接启泵控制线及返回信号线,能将启泵按钮位置报至消防控制中心,确认火灾发生时,或湿式报警阀压力开关动作时,启动喷淋水泵。③火灾报警装置-72- 每个防火分区应至少设置一个火灾警报装置,并且尽量设置在各楼层走道靠近楼梯口处。④消防专用电话本工程设置独立的消防专用电话网络,在消防值班室设置消防专用电话总机和直接报警的外线电话。消防水泵房、变配电室、防排烟机房等设置消防专用电话分机。⑤消防电源系统为保护消防电源的可靠性,本工程按一级负荷要求供电。消防水泵电源的可靠性,本工程按一级负荷要求供电。消防水泵等消防设备的供电均设置双电源末端自动切换设备,消防设备配电装置均设置明显的消防标志。引至消防设备的配电电缆采用阻燃耐火电缆,引至消防设备的控制电缆采用阻燃耐火控制电缆。引至消防设备的配电方式采用放射供电。每层电气垂直竖井内穿越楼板的预留孔洞及穿越二个防火分区之间的预留孔洞在施工结束后应采用防火材料进行防火封堵。10.漏电火灾报警系统-72- 各配电系统各区域干线上及火灾危险性大、人员密集等场所设置漏电火灾报警系统。漏电火灾报警系统具有下列功能:探测漏电电流、过电流等信号,发出声光信号报警,准确报出故障线路地址,监视故障点的变化,存储各种故障和操作试验信号,显示系统电源状态。11.消防措施⑴主干道宽度,均能满足消防车到达各个建筑物周围。⑵防火间距:建筑物与其它建筑物间距均应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⑶建筑物安全出口:公建及服务设施均按规范要求设置安全出口。⑷防火、防爆措施:为防范雷击引起的火灾,各建筑物按三级防雷建筑物进行设计。⑸消防水源由项目区消防水池供给。⑹本工程应配备兼职消防员1人,消防任务委托当地消防队承担。7.3消防管理①加强源头管理,切实把好建筑消防设计的“审核美”本项目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技术标准规范要求进行防火保护。并应有详细的施工方案。②加强施工检查,严把建筑施工过程中“监督关”-72- 有些施工单位由于管理不当、责任心不强,施工人员也以农民为主,多数未经上岗培训,施工过程中往往为降低成本偷工减料,不按规范与图纸施工,随意性大,无法保证工程质量。消防监督机构应加大对施工现场检查力度,明确必须有资格施工单位方可施工,施工单位应明确现场负责人,建设单位应明确监理,确保随时检查,每一道工序都应详细记录,人员要验收签字。③选好消防产品,严把消防产品的“质量关”消防器材的好坏是确保建筑消防安全前提。建筑单位在产品现场前及时反馈给消防机构,共同做好消防产品抽检,要求销售单位提供选用的消防器材市场准入资料。④严格标准验收,严把建筑工程消防的“验收”消防机构应对消防器材的验收主要是抓好两关,一是器材质量关,检查经国家相关检测机构检测合格的检验报告和由施工、监理、建设三方确认的施工记录、自查报告及重大问题处理记录。二是施工关,严格按照消防要求设置消防设施。同时要求建设单位健全企业内问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培训宣传,提高员工和住户消防安全意识;加强设备管理,消防火灾隐患。具有专业技术资质的单位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确保建筑消防设施的完整好用。-72- 第八章劳动安全8.1劳动安全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1、施工方必须取得安全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安全施工许可证》后,方可开工。2、各类工种作业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执业资格才能上岗。3、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必须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证,并严格按规定定期进行复查。4、施工现场安全设施齐全,并符合国家及地方有关规定。5、施工机械特别是现场安设的起重等设备,必须经安全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72- 6、消防车道的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小于4.0m。供消防车停留的空地,其坡度不大于3%。建筑防火分区面积均严格控制在消防规范规定的范围内。地下停车库部分按《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进行设计。建筑的周围,设环形消防车道。穿过建筑的消防车道,其净宽和净空高度均不小于4.00m。防车道与建筑物之间,不设置妨碍登高消防车操作的树木、架空管线等。建筑的公共疏散门均向疏散方向开启,人员密集场所防止外部人员随意进入的疏散用门,设置火灾时不需使用钥匙等任何器具即能迅速开启的装置,并在明显位置设置使用提示。建筑的室内装修,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执行。8.2安全安全是社会和谐的基础,项目劳动安全卫生是在已确定的工程技术方案基础上,分析论证在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存在的对劳动者和财产可能产生的不安全因素,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本工程系多层建筑物,在施工过程中,有较多的不安全隐患,因此应严格按照国家建筑施工规范执行。所有进、出场人员在施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特殊建筑施工时,必须架设周围安全网。在钢筋砼施工过程中必须有专门的安检人员,安装和拆除砼模板工作必须由专业人员施工。-72- 8.3自然环境危害及防范⑴地震:**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各类建、构筑物均按规范要求进行设防。⑵防雷:为预防雷击灾害,各类建筑物均应安装金属接闪器,以钢筋砼基础作接地极,同时需埋设水平接地带构成接地网。⑶降雨:为防止暴雨形成内涝,拟设排水系统,雨水经排水系统排入下水道。⑷防暑降温:拟设计利用自然窗户进行通风降温。第九章投资估算9.1投资估算1、投资估算依据《山西省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2005年)《山西省建设工程其它费用标准》(2009年)《山西省建筑安装工程投资估算指标》(2003)《山西省建筑安装工程概算定额》(2003)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和数据2、编制说明(1)总投资内容: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总投资包括:工程费用、其他费用、预备费。-72- (2)工程费用估算建筑工程费用:采用投资估算指标法计算。工程建设费用根据《山西省建筑安装工程概算定额》(2003)、《关于发布山西省建筑安装工程概算调整系数及有关问题的通知》(晋建标定字(2005)12)、《山西省建设工程费用定额》(2005年)、《山西省建筑工程投资估算指标》(2003年)。安装工程费估算:结合本项目情况按指标法测算。设备费估算:参考目前市场价格计算。(3)其他费用估算其他费用根据《山西省建设工程其他费用标准》规定的内容并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计算,包括:建设单位管理费、勘察设计费、建设单位临时设施费、工程监理费、可研报告编制费等。建设单位管理费:根据《山西省建设工程其他费用标准》计算。可研报告编制费:根据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1999)1283号,山西省计委、山西省物价局晋价字(2007)17号规定,进行估算。地质勘测费:根据《山西省建设工程其他费用标准》计算。工程设计费:根据《山西省建设工程其他费用标准》按建安工程计算。工程监理费:根据《山西省建设工程其他费用标准》按建安工程计算。基本预备费:取第一部分工程费用和第二部分其他费的8%-12%计算。-72- 3、项目总投资总投资661.8万元,其中:工程费用661.8万元。9.2项目投资估算表:项目投资估算表-72- 序号工程或费用名称单位数量费率/单价金额(万元)备注(一)工程费用一第一部分:工程费用1.1外科楼土建m2541115062.2手术室土建m21143.22500285.8给排水m21684.26010.1采暖及通风m21684.28013.5电气照明m21684.212020.21.2污水处理万元40(含设备)1.3消防工程万元201.4集中供热工程连接及供热站万元101.5手术室、ICU室内装修万元60(不包括设备)1.6电梯部220401.7室内外装修万元701.8室内外配套工程万元30小计:661.8万元本次项目投资:661.8万元-72- 第十章招标方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山西省基本建设物资采购招标实施细则》、《山西省工程建设项目勘察设计招标实施细则》、《长治市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的要求,本工程土建安装工程依法必须招标的项目,因此,根据该工程的特点制定招标计划和方案。1、招标范围及标段的划分①土建安装工程招标;2、招标方式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3、招标组织形式上述招标范围内全部委托有资格的招标代理公司进行招标工作。附表《山西省建设项目招标基本情况表》-72- 山西省建设项目招标方案和不招标申请表项目名称**新建外科楼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单位负责人及电话联系人及电话建设内容建筑总面积:1684.2m2建设地点和起止年限总投资额661.8万元资金来源构成自筹资金合同估算额(万元)招标范围招标组织形式招标方式不采用招标方式全部招标部分招标委托招标自行招标公开招标邀请招标勘察是设计是建安工程661.8是是是监理是其他是拟选择的招标公告发布媒介拟选择的招标代理机构情况说明:其他费用包括:建设单位管理费、临时设施费、施工图预算编制费、施工图审查费、可研编制费、工程招标费、消防设施配套费、基础设施配套费等。建设单位(盖章)2010年1月-72- 第十一章项目组织管理与实施进度11.1项目组织管理根据项目特点及现有条件,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保证能够按质按量完成施工任务,项目建设单位应成立项目组织管理机构,严格实行法人责任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施工招标制等项目的约束机制。1、项目组织机构项目业主成立工程领导组,下设合同管理组、计划财务组、质量监督组、综合协调组,各组之间相互协调、相互沟通,统筹安排项目事项。2、合同管理组负责项目的合同管理,工程勘察、设计、施工、材料采购和工程监理要依法订立合同,合同要有明确的质量要求、履约担保、违约处罚条款等。3、设计财务组负责项目的投资计划安排和财务管理,合理安排投资计划,保证按期完工,严格执行财务制度,保证资金筹措到位,控制建设成本,确保资金使用安全有效。4、综合协调组-72- 负责协调建设单位与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之间的关系,监理实施进度,负责现场环保及土地治安的协调。11.2项目实施进度本工程从可行性研究阶段开始到竣工止,建设工期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计划为18个月。时间项目18个月2011年2012年123456789101112123456立项、审批、勘察、招标、设计地基工程施工阶段室内外装修验收-72- 第十二章综合效益评价12.1经济效益项目实施后,经济效益显著,年新增利润590万元。1、年新增门诊人数10万人次,每人次诊疗费用平均为50元人民币,利润率按20%计算,全年新增利润100万元。2、年新增住院5000人次,每住院人住院费用平均为2000元人民币,利润率按40%计算,全年新增利润400万元。3、年新增手术台数400(台)次,每人次费用为2500元人民币,利润按60%计算,年新增利润60万元。4、年新增设备仪器检查5000人次,平均每人次100元,利润率按60%,年增加利润30万元。12.2社会效益1、项目建成后,极大改善了医院医疗环境及就医环境,提高了医院的接诊能力,满足不同层次人们看病就医的需求,缓解日益紧张的看病难、住院难珠社会矛盾。2、项目建成后,良好的医疗治病环境及先进的医疗检测将增强对危重疑难病抢救诊治能力,提高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和治愈好转率,促进医护质量的全面提高。3、项目建成后,将提升城市功能,辐射周边,为**社会经济全面健康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72- 4、医院规模的扩大,可为医护人员及社会人员提供部分工作岗位,创造就业机会。综上所述,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改善**医疗卫生环境,提升城市功能,覆盖周边,提高地区医疗实力和医疗水平,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保障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同时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社会经济效益显著,建议尽快组织实施。-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