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0 MB
  • 2022-04-22 13:43:35 发布

关于《敖氏伤寒金镜录》的作者及版本流传的探讨.pdf

  • 1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http://www.paper.edu.cn关于《敖氏伤寒金镜录》的作者及版本流传的探讨*梁嵘5(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系,北京100029)摘要:目的探讨《敖氏伤寒金镜录》的作者之一敖氏与敖继翁的关系,以及《敖氏伤寒金镜录》在中国与日本的流传情况。方法利用CNKI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读秀学术搜索、日本早稻田大学古典籍综合数据库、日本京都大学富士川文库等进行资料调查。结果1.敖继10翁是一位礼仪学家,当在1317年前去世,未能发现敖继翁与《敖氏伤寒金镜录》之间有关系。2.《敖氏伤寒金镜录》刊本流传的主要推动者是薛己。徐春甫、王肯堂以在著作中附录《敖氏伤寒金镜录》的方式,也促进了该书的传播。结论敖氏为敖继翁的说法证据不足。《敖氏伤寒金镜录》通过单本著作方式和附录在名人著作内的两种方式,达到了短期内广泛传播的效果。15关键词:《敖氏伤寒金镜录》;敖继翁;薛己;徐春甫;王肯堂中图分类号:R241.25AResearchontheAuthorandCirculatingofAo"sGoldenMirrorofColdPathogenicDiseases20LiangRong(DepartmentofTCMDiagnostics,Beijing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Beijing100029)Abstract:Objective:ThisstudywasaimedtofindouttherelationshipbetweenAoJiweng(敖继翁)andtheauthorAoofAo"sGoldenMirrorofColdPathogenicDiseases;toexplorethecirculatingofAo"sGoldenMirrorofColdPathogenicDiseasesinChinaandJapan.Methods:Investigatedetailsby25usingCNKI(ChinaNationalKnowledgeInfrastructure)database,Wanfangdatabase,Duxiu.comWeb-basedDatabases,UnionCatalogueofEarlyJapaneseBooksdatabase(fromWasedauniversitylibrary),KyotouniversityFujikawaBunko,etc.Results:1.AoJiweng(敖继翁)wasanetiquetteexpert,anddiedbefore1317A.D.TherewasnoevidenceshowingthatAoJiwenghasanyrelationshipwiththebookAo"sGoldenMirrorofColdPathogenicDiseases.2.Theprimemoverofthecirculatingof30Ao"sGoldenMirrorofColdPathogenicDiseaseswasXueJi(薛己).XuChunfu(徐春甫)andWangKentang(王肯堂)thenalsoannexedAo"sGoldenMirrorofColdPathogenicDiseasesintheirworkwhichpromotedthespreadofthebook.Conclusion:TherewasnotenoughevidenceshowingthatauthorAoofAoofAo"sGoldenMirrorofColdPathogenicDiseaseswasAoJiweng;throughindividualworkandbeingannexedinfamousworks,Ao"sGoldenMirrorofColdPathogenicDiseases35achievedaresultofwidelyspreadinashortperiod.Keywords:Ao"sGoldenMirrorofColdPathogenicDiseases;AoJiweng;XueJi;XuChunfu;WangKentang400引言《敖氏伤寒金镜录》是现存的第一部舌诊专著,成书于元代的至正元年(1341),距今作者简介:梁嵘(1955-),女,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医诊断技术的临床应用基础研究.E-mail:liangr@hotmail.com-1-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http://www.paper.edu.cn已有670余年。因这部书对后世的影响很大,故对其作者以及流传过程有诸多探讨。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对作者敖氏是否为敖继翁?薛立斋刊刻该书的两个版本,以及《敖氏伤寒金镜录》的版本流传情况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451《敖氏伤寒金镜录》的作者《敖氏伤寒金镜录》的作者有两位,一位是在书中撰写了自序的杜清碧,另一位是在书名中提到的敖氏。在杜清碧的序中,并没有提到敖氏,只是在序的末尾处有“今以前十二舌名著”一语,结合书名,让人联想到有十二幅舌论是来自于敖氏(图1)。50图1《敖氏伤寒金镜录》作者之一杜清碧自序《敖氏伤寒金镜录》中还有一篇署名为“永和三仙至人萧璜鸣”的“伤寒用药说”(图2)。其中提到“幸承先师之诲,故姑撮其要领,以告后人。”使人联想到文中所提的先师,是否有可能是作者之一的敖氏。薛己第一个在刊刻《敖氏伤寒金镜录》的自序中,提到:敖君立法辨舌,自为专门,体55认之精,当时曾著《点点金》及《金镜录》二书。明确了敖氏是杜清碧所言之前“十二舌”的作者。[1]近来有学者认为“敖氏”为敖继翁,笔者对有关敖继翁的资料进行了调查。敖继翁,又称敖继公,字君善,福州长乐人,居于吴兴(今浙江湖州)。元代经学家,是中国古代《仪礼》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晚年于大德辛丑年(1301)著成《仪礼集说》[2]60,该书影响了元、明、清三朝学者,被收录于清代所集之《钦定四库全书荟要》。总纂修官纪昀(1724年7月26日—1805年3月14日)于乾隆四十四年(1779)编修此书时写道:“臣等谨按《仪礼集说》十七卷,元大德中长乐敖继公撰。继公字君善,姓谱又曰字长寿,莫之详也。”1敖继翁的弟子有赵孟頫、倪渊、姚式等。元代的高克恭在任江淮行省左右司郎中期间1高克恭(1248—1310),字彦敬,大同(今属山西)人,居燕京(今北京),祖籍西域(今新疆)。因是-2-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http://www.paper.edu.cn65(约1291—1295),曾向朝廷推举江南的汉族文人“五俊”,敖继翁即为“五俊”之一。图2《敖氏伤寒金镜录》中萧璜鸣”的“伤寒用药说”在“五俊”中,敖继翁的年龄最长,其他四人为邓文原(1258—1328年),陈康祖,倪渊、姚式(生年当在1250年略后)。据邓文原《巴西文集·故太中大夫刑部尚书高公行状》[写70于皇庆元年(1312)至延祐四年(1317)]的记载,高克恭“尝举江南文学之士陈无逸、敖[3]君善、邓文原、姚子敬、倪仲深于朝,皆官郡博士。敖、陈相继死„„”又有《宋元学案》记录:“敖继公,字君善,长乐人。后寓家吴兴,筑一小楼,坐卧其中,冬不炉,夏不扇,日从事经史。初仕定成尉,以父任当补京官,让于弟。寻擢进士,对策忤时相,遂不仕,益精讨经学。„„成宗大德(笔者注:元代大德1297—1307)中,以江浙平章高彦敬荐(云275濠案:高彦敬一作高显卿。)擢信州教授,未任而卒。(从黄氏补本录入。)”均说明敖继翁在1317年以前已亡故。在目前所考的文献中,没有敖继翁所留下的涉及医学的记载,故卢复在《医林指月》万历丁巳(1617)的“记”中说:“敖氏不知何许人。有舌法十二首,以验伤寒表里。”笔者认为:敖氏即为敖继翁之说尚存疑,有待于进一步的考证。80《敖氏伤寒金镜录》的另一位作者杜清碧(1276—1350),名杜本,字伯原,学者称3之为“清碧先生”,元代清江县(今樟树市)人,在《元史》中有传记,著有《四经表义》、蒙古族中难得的精通汉文化的人才,官至刑部尚书,也是元代的著名画家。2《艮斋学案》(黄宗羲原本黄百家纂辑全祖望补定),缪天绶选注,王云五主编,王学哲重编:《宋元学案》卷五十二,http://www.wenxue100.com/book_LiShi/singleBookRead_1.aspx?bookid=231&bookIndexId=52&CurrentPageNo=2,2015年6月30日。3《元史》:“杜本字伯原,其先居京兆,后徙天台,又徙临江之清江,今为清江人。本博学,善属文。江-3-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http://www.paper.edu.cn《六书通编》、《十原》、《清江碧嶂集》、《五声韵》、《谷音》等书。杜清碧隐居于武夷山30余年,一生有三次被举荐做官。第一次为元代的至大年间(1308—-1311),江浙行省丞相忽刺术与杜清碧见面。当时正值吴越大饥之年,杜清碧提供了救85荒之策,于是忽剌术将其推荐至京师。但杜清碧很快就辞官,归隐武夷山,在崇安星村附近讲学授徒。第二次是泰定五年(1328),元文宗命人“以币征之,杜本不赴”。第三次便是至正三年(1343)春,朝廷决定从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中,各选拔一名处士参与修史,杜清碧以南人处士身份被征诏入京,授以翰林待制、奉议大夫,兼国史编修官。但杜清碧走到杭州后称疾固辞。90根据杜清碧自序的写作时间,《敖氏伤寒金镜录》是在他去世前7年完成的,当是他在武夷山隐居期间的著作。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表明,《敖氏伤寒金镜录》是当时在汉人中流传的一部秘籍。2《敖氏伤寒金镜录》的首位刊刻者《敖氏伤寒金镜录》序刊于1341年,但却罕为人知。第一位推动《敖氏伤寒金镜录》从秘95传到公开的人,是明代的薛己。薛己(1487-1559),字新甫,号立斋、明代吴郡(今江苏苏州)人。1519年,任南京太医院院判。1530年,以奉政大夫南京太医院院使的身份致仕。薛己离职后,常远到嘉兴、四明、下堡、横金等处行医,并整理医籍和撰写著作。有《薛氏医案》二十四种和十六种传世,《敖氏伤寒金镜录》被收录其中。100薛己在《敖氏伤寒金镜录》的序中,叙述了他正德戊辰(1508)年,就已见到有一人运用辨舌色诊病,用药十分有效,但向他咨询舌诊之术,此人始终没有开口。后来,薛己在南京的浙行省丞相忽剌术得其所上救荒策,大奇之,及入为御史大夫,力荐于武宗。尝被召至京师,未几归隐武夷山中。文宗在江南时,闻其名,及即位,以币征之,不起。至正三年,右丞相脱脱以隐士荐,诏遣使赐以金织文币、上尊酒,召为翰林待制、奉议大夫,兼国史院编修官。使者致君、相意,趣之行。至杭州,称疾固辞,而致书于丞相曰:“以万事合为一理,以万民合为一心,以千载合为一日,以四海合为一家,则可言制礼作乐,而跻五帝三王之盛矣。”遂不行。本湛静寡欲,无疾言遽色。与人交尤笃于义,有贫无以养亲,无资以为学者,皆济之。平居书册未尝释手。天文、地理、律历、度数,靡不通究,尤工于篆隶。所著有《四经表义》《六书通编》《十原等》书,学者称为清碧先生。至正十年卒,年七十有五。”《元史·列传凡九十七卷》卷一百九十九·列传第八十六《隐逸·杜本张枢》,第4477页。(底本:洪武九十九卷本和南监本)http://hanchi.ihp.sinica.edu.tw/ihpc/hanjiquery?@47^170385951^807^^^702020230004008600010005^2@@215799646,2016年6月24日。-4-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http://www.paper.edu.cn太医院偶然发现了《金镜录》,才了解了舌诊的内容。于是,薛己刊刻了这本书。书的序言记录了刊刻时间是嘉靖已丑,即1529年(图3),正是薛己从太医院离职的前一年。105图3薛己1529年刊刻的《敖氏伤寒金镜录》自序A.序首B.序尾薛己的嘉靖己丑刊本,曾被“再刻于《摄生众妙方》卷四下。清王琢岩复刻于《医林指月》中,„„前有陈楠序云,命工梓行会稽郡,又嘉靖己丑薛己序后,有嘉靖己未汤绍恩后序(图[4]1104)。„„青藩良医马崇儒校刊。”说明保有陈楠序,是嘉靖己丑刊本的特征。这一刊本,也被收录于《续修四库全书》第九九八册。薛己不仅在太医院任职时刊刻了《敖氏伤寒金镜录》,在离职后的嘉靖丙辰(1556)年,曾又进行过一次刊刻(图5)。在嘉靖丙辰刊本中,薛己又写了一篇自序,记录了这次刊刻的协助者是廷尉钱体仁。薛115己为了推广舌诊,把《敖氏伤寒金镜录》拿给钱体仁看。钱体仁“见而悦之,遂命工登梓。”-5-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http://www.paper.edu.cn4薛己在这次刊刻的序言中,也提到自己在太医院时曾刊刻过《敖氏伤寒金镜录》的事情。1图4汤绍恩于嘉靖己未(1535)所写的后序120图5薛己1556年刊刻的《敖氏伤寒金镜录》自序这一次的刊本,薛己自序的落款为“嘉靖丙辰秋日奉政大夫太医院院使致仕姑苏薛己撰”,说明他此时已经从太医院离职。4见图5薛己序:“昔承乏留都,尝刻之。”-6-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http://www.paper.edu.cn薛己竭力推动《敖氏伤寒金镜录》的刊刻,促使了该书的公开和流行。3《敖氏伤寒金镜录》的传播125《敖氏伤寒金镜录》的传播大体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薛己刊刻形成的单本著作流传方式,另一种是附录或掺在某部医学著作中的流传形式。3.1以单本著作方式的流传以单本著作的流传,是分别以薛己两次刊刻的刊本为底本进行再刻的。薛己1529年刊刻的《敖氏伤寒金镜录》,于嘉靖己未年(1535)时,由汤绍恩再次刊刻。130汤绍恩在刊刻的跋文中说:“予观古虞廷尉陈君彦材所送金镜一录,元敖氏立辨三十六舌图,„„用梓之以广其传。”这次刊刻,在书中同样有良医正马崇儒校刊的记录。接着,薛己的这个版本又一次被陈楠再刻。这次的刊刻虽然没有记录具体的时间,但是根据刊刻者陈楠的序,当距离汤绍恩的刊刻时间不远。陈楠在序中对刊刻的原委进行了叙述,说:“予在南都,偶得此书,深珍重之。复会副宪笃斋汤公,出是编示之,极称其善,已命135工梓行会稽郡矣。予患天下之人,未尽知也,复梓之以广其传云。”说明陈楠是在与汤绍恩见面后,又一次刊刻了《敖氏伤寒金镜录》,使该书能在自己管辖的地区传播。可见,薛己的1529年刊本曾作为底本,被地方官员相继刊刻。这个刊本的特点是只有薛己的嘉靖己丑序。薛己于1556年所刊刻的《敖氏伤寒金镜录》,主要收录于《薛氏医案》二十四种和十140六种,外题为《外伤金镜录》,内题仍为“敖氏伤寒金镜录”。该刊本的第一篇序为薛己的“外伤金镜录”序,第二篇序为杜清碧自序,第三篇为“伤寒用药说”,无跋文,最后以“金镜录图方毕”结束。《薛氏医案》有多种刊本传世。《敖氏伤寒金镜录》传入日本后,承应三年(1654)被日本的出版商刊刻出版。据分析,底本是薛己1556年的刊本。书名易为《伤寒舌镜》,内题仍为《敖氏伤寒金镜录》,结尾145为“伤寒金镜录终”。出版地在京都二条通松屋町,出版商是武村市兵卫(图6)。日本刊本《敖氏伤寒金镜录》对序言的次序进行了改动。在薛己的刊本中,薛己的序位于第一篇,之后才是杜清碧的序和“伤寒用药说”。但在日本刊本中,第一篇是杜清碧的序(图7),继之为“伤寒用药说”,第三篇才是薛己的序,并且删除了“今廷尉景山钱公体仁愽施一旦见而悦之,遂命工登梓„„嘉靖丙辰秋日奉政大夫太医院院使致仕姑苏薛己撰”150的内容,使人不清楚有关这本书的流传信息。(图8)。-7-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http://www.paper.edu.cn图6日本刊本《敖氏伤寒金镜录》的封面5图7日本刊本《敖氏伤寒金镜录》的杜清碧序5《敖氏伤寒金镜录》,二条通松屋町(京都):武村市兵卫,日本承应三年(1654)刊本。http://www.wul.waseda.ac.jp/kotenseki/html/ya09/ya09_00227/index.html。现藏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图书馆。-8-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http://www.paper.edu.cn155图8被删节的日本刊本《敖氏伤寒金镜录》的薛己序3.2以附录方式的流传以附录的方式流传的《敖氏伤寒金镜录》,其影响较大者有以下两种:3.2.1《古今医统大全》160《古今医统大全》由明代医家徐春甫(1513—1596)所撰,自序的写作年代是嘉靖丙辰(1656)仲冬(农历十一月)。但有学者考证,根据卷五十八“腰痛门”的说明:“至辛酉之后集此书”,以及在卷九十六的“本草御荒”中,徐春甫自序的落款年代为“嘉靖甲子”,表明在嘉靖辛酉的1561年和嘉靖甲子的1564年,此书还在编辑、出版中。推论《古今医统大全》[5]当在1557年部分出版,1564年完成全部的编辑工作,1570年全部出版。165《古今医统大全》的《敖氏伤寒金镜录》内容见于“伤寒”专册,即第十四卷“伤寒下”。徐春甫在“证候”这个章节罗列了117个证候,最后一个证候为“舌上胎”(图9)。在“舌上胎”中,有“杜学士三十六般辨视舌色法”。“杜学士三十六般辨视舌色法”的内容,以“清碧学士杜先生曰”开头,记录了杜清碧的自序。但是,这篇杜序的内容与薛己刊本中有所不同,特别是没有说明三十六舌中,有十170二舌为敖氏所撰(图10)。如此一来,《敖氏伤寒金镜录》变为“杜学士三十六般辨视舌色法”,其作者与敖氏无关。-9-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http://www.paper.edu.cn6图9《古今医统大全》的证候之一“舌上胎”175图10附录在《古今医统大全》中的《敖氏伤寒金镜录》6《古今医统大全·伤寒下》卷十四,出版地与出版者不详,日本万治三年(1660)刊本,第21-22页,http://www.archives.toho-u.ac.jp/nukada_bunko/kaidai/kaidai-17.html。现藏于日本东邦大学额田文库。-10-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http://www.paper.edu.cn3.2.2《证治准绳》《证治准绳》的作者是明代的王肯堂(1549-1613),字宇泰,别号损庵,金坛(今江苏金坛)人。《证治准绳》初刊于1602年,又名《六科证治准绳》或《六科准绳》。180《敖氏伤寒金镜录》收录于六科之一的“伤寒”科。王肯堂在论伤寒病的“总例”之后,先逐一论述了六经病。之后,在“合病并病汗吐下后等病”的章节,论述了“舌胎”(图11)。最后,以附录的形式,收录了“杜清碧验证舌法”(图12),其内容只有三十六舌,没有杜清碧和薛己的序言。根据在第十二舌“死现舌”中,尚留有薛己在1556年刊刻时增加的医案,并注明了“薛”字(图13),推测《证治准绳》中的《敖氏伤寒金镜录》当属薛己1851556年的刊本体系。图11《证治准绳》的“舌胎”篇目-11-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http://www.paper.edu.cn图12《证治准绳》附录的《敖氏伤寒金镜录》内容190图13《证治准绳》中以“薛”标注的薛己文字3.3《敖氏伤寒金镜录》在亚洲的传播《敖氏伤寒金镜录》的各种传本,如《薛氏医案》《医林指月》《古今医统大全》和《证治准绳》等都传播到了亚洲地区的日本、越南等地,其中以对日本的影响最大。目前在日本保195存有数十种《敖氏伤寒金镜录》的传本,其中还有一些绘制了彩色的舌图。由于《古今医统大全》《证治准绳》也曾被和刻出版,因此,在日本流行的一些《敖氏伤寒金镜录》的手抄本,如日本抄本《杜清碧验证舌法》(图14),《舌胎验证舌法》(图15)-12-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http://www.paper.edu.cn等,或许来自于这两部书中所附录的《敖氏伤寒金镜录》。这些抄本的特点是没有《敖氏伤寒金镜录》的书名和序言。2007图14日本抄本《杜清碧验证舌法》8图15日本抄本《舌胎验证舌法》3.4《敖氏伤寒金镜录》的影响205在以薛己为首推动《敖氏伤寒金镜录》的刊刻后,很快便出现了新的伤寒舌诊专著。最有影响的是《伤寒观舌心法》和《伤寒舌鉴》。7日本抄本《杜清碧验证舌法》,为日本的内藤药博物馆的藏本。8日本抄本《舌胎验证舌法》,为日本的内藤药博物馆的藏本。-13-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http://www.paper.edu.cn3.4.1《伤寒观舌心法》明代万历年间,由申斗垣写作了第二部舌诊专著,书名为《伤寒观舌心法》,又名《伤寒舌辨》。申斗垣的生卒年代不详,尚著有《外科启玄》传世,该书刊于1604年。210在《伤寒舌辨》中,申斗垣先收录了薛己1556年刊刻的《敖氏伤寒金镜录》(图16-17),之后,才是自己所著述的内容。他在序中说:“余忘之餐寝,存之心神,累之纸笔,续积多年,今已成册,总计一百三十五舌图,绘其形,即分其经,观其舌,知其所苦,明其运气,[6]知其死生,用之汤液,救其危殆,一一悉皆载焉。”《伤寒舌辨》序传达出了《敖氏伤寒金镜录》的流传信息,以及《伤寒舌辨》的写作过程方法(图18)。215图16《伤寒舌辨》中的《敖氏伤寒金镜录》杜序-14-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http://www.paper.edu.cn图17《伤寒舌辨》中的《敖氏伤寒金镜录》第一舌220图18《伤寒舌辨》的申斗垣序3.4.2《伤寒舌鉴》在申斗垣之后,又一部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伤寒舌诊专著问世,名《伤寒舌鉴》,由清代医家张登所著。张登,字诞先,长洲人。出身于世医家庭。-15-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http://www.paper.edu.cn225《伤寒舌鉴》的自序写于康熙戊申年(1669),序中提到《敖氏伤寒金镜录》和《伤寒观舌心法》,并说明自己的著作是在《伤寒观舌心法》的基础上,“正其错误,削其繁芜,汰其无预于伤寒者,而参入家大人治案所纪,及己所亲历,共得一百二十图”而成。自《伤寒舌鉴》出版后,便可以听到两种声音。一种是推崇《伤寒舌鉴》的,认为此书详而备,可以取代《敖氏伤寒金镜录》。另一种是推崇《敖氏伤寒金镜录》的,认为《敖氏伤寒230金镜录》简而明;《伤寒舌鉴》则过于繁琐,反而模糊了舌诊的要素。要之,《敖氏伤寒金镜录》是一部十分重要的舌诊书,不仅因为它是第一部舌诊专著而流传甚广,也因为它代表了一种治外感病(急性感染性疾病)的新学术、新技术,而得到广泛的流传。4结论235本文认为:敖继翁是一位礼仪学家,当在1317年前去世。《敖氏伤寒金镜录》的作者敖氏即为敖继翁的说法尚缺乏有力的证据。《敖氏伤寒金镜录》通过刊刻单本著作和附录在名人著作内的两种方式,达到了在短期内广泛传播的效果。《敖氏伤寒金镜录》刊本流传的主要推动者是薛己。徐春甫、王肯堂以在著作中附录《敖氏伤寒金镜录》的方式,也促进了该书的传播。240[参考文献](References)[1]徐春娟,何晓晖,王河宝.试析旴江医学中的医学独创性.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2015年第30卷第1期,第2744-2747。[2](元)敖继公撰:《钦定四库全书荟要o仪礼集说》二目录,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5245年,第50-2页。[3](元)邓文原《巴西邓先生文集》,《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o集部o元别集类》,第744页。[4]王瑞祥主编,《中国古医籍书目提要》上卷,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333页。[5]黄辉,万四妹,朱来顺:《新安医家徐春甫生平事迹考辨》,《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年第35卷1期,第8-10页。250[6](明)申斗垣,《伤寒舌辨》,オリエント临床文献研究所监修:《临床汉方诊断学丛书》第十七卷,日本大阪:オリエント出版社,1995年,第213页。-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