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行业相关领域分析 73页

  • 1.33 MB
  • 2022-04-22 13:39:58 发布

铜行业相关领域分析

  • 7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铜行业相关领域分析73 铜行业相关领域分析第1章宏观环境分析1.1行业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铜矿资源不能保证经济发展的需要。在这种背景下,中国铜业的发展目标只能是立足于国内市场,尽最大可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这是中国政府有关部门进行铜业政策调整的出发点。当前中国铜业政策的基本原则是:积极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包括铜矿、废杂铜、粗铜、精炼铜等),实施开发与节约并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铜业的可持续发展,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铜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按照铜业政策的基本原则,近年来中国政府有关部门陆续出台了一些新的政策措施。1.1.1抑制铜冶炼行业投资盲目扩张的相关政策及其影响由于铜冶炼项目投资过热,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铜工业的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加强环境保护,综合利用资源,规范铜冶炼行业的投资行为,制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从2005年先后出台了有关《制止铜冶炼行业盲目投资》(国办发[2005]54号)、《禁止加工贸易进口铜精矿》(发改经贸[2005]2595号)等相关政策后,2006年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委又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进一步加紧对铜冶炼项目投资进行控制。2006年6月30日国家发改委制定并发布了《铜冶炼行业准入条件》(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告2006年第40号),并自06年7月1日起实施。规定企业新建或者改建的铜冶炼项目必须符合单系统铜熔炼能力在10万吨/年及以上,项目资本金比例达到35%及以上等准入条件。随后,7月5日发改委又在《防止高耗能行业重新盲目扩张的通知》(发改运行[2006]1332号)重申了要严格控制包括铜冶炼等在内的项目投资、11月24日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措施遏制铜冶炼投资盲目过快增长的紧急通知》(特急发改运行[2006]2639号)。73 该通知从进一步提高了新建项目的市场准入门槛、贯彻土地、环保、融资等方面的有关政策规定、加快淘汰落后工艺装备、加强环保防止环境污染、规范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秩序、加强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加快清理在建拟建项目七个方面作出规定,以期达到遏制盲目投资和冶炼能力的低水平扩张调控目标。在国家频密的政策调控下,预期今后几年铜冶炼产能高速增长的势头将会得到控制。1.1.2近期出台的铜产品进出口贸易政策及其影响进出口方面,国家对铜等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限制措施继续加强,国家对铜产品的外贸政策导向已从“鼓励出口创汇”转变为“不鼓励出口、以满足国内需求为主”,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铜产品进出口贸易管理政策:Ø2005年12月9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海关总署、环保总局等七部门联合下发《关于控制部分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出口有关措施的通知》(发改经贸[2005]2595号),从2006年1月1日起,将进口废铜或铜精矿,出口未锻轧铜(阴极铜)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不再审批上述品种的加工贸易合同。此前已经商务主管部门批准并在海关备案的上述品种的加工贸易业务,允许按现行规定在批准有效期内执行完毕,到期后不予延期。未能按规定加工复出口的,按加工贸易内销规定办理手册核销手续。Ø2006年3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海关总署发布2006年第13号公告,自2006年4月10日起,将精炼铜及铜合金的出口暂定税率由5%调至10%,部分铜材(条杆型材、铜板带材、铜丝)的出口暂定税率由0%调至10%。9月14日,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发文,宣布自9月15日开始,取消精炼铜、铜合金、铜粉的出口退税,铜材的出口退税率一律从13%下调至5%;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我会10月份公布,从11月1日起,调整部分进出口商品暂定关税税率,决定将铜矿砂及其精矿、主要含铜的矿灰及残渣出口暂定税率上调至10%,铜锍、沉积铜(泥铜)、未精炼铜、电解精炼用铜阳极、铜废碎料上调至15%。Ø73 国家质检总局、商务部、环保总局联合发布2006年第49号公告,自2006年6月1日起,进口铜精矿中砷(As)不得大于0.50%(含量,下同),铅(Pb)不得大于6.0%,氟(F)不得大于0.10%,镉(Cd)不得大于0.05%,汞(Hg)不得大于0.01%。公告实施前已签订合同并发运离港出口到中国的铜精矿,贸易关系人报检时必须向检验检疫机构提交能够证明发运离港时间的文件。从国家相关政府部门相继密集出台政策来看,国家开始对资源性产品的出口实施限制措施,而铜材出口退税率的下调,说明国家对于消耗国内能源来作加工贸易也不再是持鼓励态度。今后进一步下调出口退税率甚至加征关税也不是不可能。政策的变化,对我国铜冶炼、铜加工企业和铜产品进出口贸易产生了比较深刻的影响。49号公告对中国进口铜精矿中的有害元素含量作出了比较严格的规定,影响到铜冶炼企业的原料来源,对铜产品进口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此外,中国有关政策规定,黄金不能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取消铜精矿加工贸易后,由于黄金无法复出口和承受不起高额的进口税收成本,企业根本无法再进口高含金的铜原料,这样既不利于争取进口更多的我国短缺的铜、黄金原料,同时也使企业在原本十分紧张、有限的国际铜原料市场的选择范围受到很大的局限。而且,取消铜原料的加工贸易致使企业无法从事境外期货套期保值业务,企业经营风险大大增加。若以进料加工贸易方式进口铜精矿,在国际市场价格明显高于国内市场价格时,企业可以选择按国际市场价格出口,可以回避两个市场的价格剧烈震荡的风险。在目前的政策条件下,阴极铜不可能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也不能以加工贸易方式出口阴极铜,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完全被隔离,调节两个市场价差的手段自然消失。而铜具有很强的金融特性,国际市场上一些投机基金知道中国阴极铜不能出口,往往利用铜结构性供应不足的机会,恶意炒高国际铜期货价格。由于我国进口阴极铜、铜精矿、废杂铜、粗铜及多种铜加工产品均以国际期货价格为基准,年进口总量超过300万吨铜含量,因此铜价上涨导致我国不得不付出高额成本。由于我国一吨阴极铜都不能出口,这种局面在今后可能会日趋严重。73 我国精炼铜的出口量通常很小,加工贸易出口精炼铜是我国精铜出口的主要方式,一般贸易的出口量很小。2005年和2006年精炼铜出口量分别为14.02万吨和24.30万吨,2006年精炼铜出口大幅增长,部分原因是国家2006年国家将进口废铜或铜精矿,出口精铜、铜合金列入加工贸易禁止类目录,造成上年尚未履约的加工合同集中出口,另外部分原因是国储局在上半年的履约出口。预计受政策影响2007年精炼铜的出口将会减少,国内将增加10万吨左右的供应,但对国内350万吨的消费量而言,影响不会太大,对精炼铜生产企业的影响也不会太大。对于铜材加工企业而言,影响要大的多,贸易方式将从一般贸易更多地向加工贸易转变,会增加部分精炼铜进口而减少国内采购。表1-12006年中国铜及铜材出口暂定税率调整表货品名称调整前出口暂定税率(%)调整后出口暂定税率(%)精炼铜的阴极及阴极型材510精炼铜的线锭510精炼铜的坯段510其他未锻轧的精炼铜510未锻轧的铜锌合金(黄铜)510未锻轧的铜锡合金(青铜)510未锻轧铜镍或铜镍锌合金(白铜)510未锻轧的其他铜合金510精炼铜条、杆及型材及异型材010铜锌合金条、杆及型材及异型材010铜镍合金或铜镍锌合金条、杆及型材及异型材010其他铜合金条杆、型材及异型材010最大界面尺寸〉6mm的精炼铜丝010其他精炼铜丝010铜锌合金丝010铜镍合金丝或铜镍锌合金丝010其他铜合金丝010成卷的精炼铜板、片、带010其他精炼铜板、片、带010成卷的铜锌合金板、片、带010其他铜锌合金板、片、带01073 成卷的铜锡合金板、片、带010表1-12006年中国铜及铜材出口暂定税率调整表(续1)其他铜锡合金板、片、带010铜镍合金或铜镍锌合金板、片、带010其他铜合金板、片、带0101.1.3铜矿石资源税上调及其影响2007年7月下旬,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发出《关于调整铅锌矿石等税目资源税适用税额标准的通知》,自8月1日起,上调铜矿的资源税适用税额标准。这是1993年财政部和国税总局发布《资源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以来,首次对铜矿资源税进行调整,而且幅度非常大。新的铜矿石单位税额标准为:一等矿山调整为每吨7元;二等矿山调整为每吨6.5元;三等矿山调整为每吨6元;四等矿山调整为每吨5.5元;五等矿山调整为每吨5元。此次资源税调整,表明了政府严控资源行业过度扩张的态度,将减少滥伐滥采对矿产资源的浪费等问题,从而达到合理使用资源、节能减排的目的。通过调高资源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行业产能的过度扩张,促进整个行业的有序发展。资源税上调对铜行业、铜矿山企业以及铜冶炼企业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影响有限。Ø从行业角度看,根据安泰科统计数据,2006年全国铜矿产量为75.5万吨。我国铜矿平均品位0.87%,矿回收率90%,经测算,上调资源税后,铜矿行业年增加成本约3.6亿元。但是,在金属价格维持高位的情况下,资源税占金属价值的比重却显得相当微小。相比于成本价格,铜的利润空间高达每吨4万多元。因此,铜矿此次每吨上调的1000元左右税款,于4万元利润相比显然算不了什么。总体上看,由于最近几年铜的价格涨幅很大,利润也随着大幅增长,资源税的上调会小幅抬高生产成本,但对全行业总体影响有限。而且全球经济维持高位增长将对铜需求形成有力支撑,价格也将维持高位,完全可以消化资源税上调对成本的增加。Ø从企业的角度来看,资源税的增加对矿山企业利润影响不大,73 国内仍属于精矿的卖方市场,矿山企业具有一定的提价能力,企业有可能通过矿价的上涨消化成本的抬升。由于我国有色金属精矿市场的短缺格局短期之内难以得到缓解,因此,资源税的提高有可能通过矿价的上涨得以消化,从而使得矿山的利润得以维持;纯冶炼加工企业将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如前面所言,矿山很可能将这部分资源税对成本的提高直接转移到冶炼加工企业,压缩纯冶炼加工企业的利润。而由于电解铜价格跟随国际期货、现货价格变动,冶炼公司自身缺乏定价权,因此,无法通过上调产品出厂价格来转嫁这一风险。1.2铜矿资源供给情况1.2.1世界铜资源1.2.1.1世界铜资源及分布世界铜矿资源丰富,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估计,2003年世界陆地铜资源量约有16亿吨,深海底和海山区的锰结核及锰结壳中的铜资源量约有7亿吨。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另外洋底或海底热泉形成的贱金属硫化物矿床中也含有大量的铜资源。美国地质调查局公布2004年世界铜储量为4.7亿吨,储量基础为9.4亿吨,与2003年持平。从地区分布来看,全球铜蕴藏最丰富的地区共有五个:南美洲秘鲁和智利境内的安第斯山脉西麓;美国西部的洛矶和大坪谷地区;非洲的刚果和赞比亚;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加拿大东部和中部。从国家分布来看,世界铜储量最多的国家依次是:智利、美国、秘鲁、波兰、印尼、墨西哥、中国、澳大利亚、俄罗斯、赞比亚、哈萨克斯坦和加拿大。刚果(金)的2001年的铜储量和储量基础分别为1000万吨和3000万吨,菲律宾分别为700万吨和1100万吨,也是两个铜资源较多的国家。表1-2列出了近年世界主要铜资源国铜储量和储量基础。表1-22001-2004年世界主要铜资源国铜储量和储量基础(单位:万吨)国家储量储量基础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智利880016000150001400016000370003600036000美国45003500350035009000700070007000秘鲁1900350030003000400060006000600073 波兰20003100300030003600500048004800表1-22001-2004年世界主要铜资源国铜储量和储量基础(续1)(单位:万吨)印度尼西亚19002800320035002500380038003800墨西哥15002700270027002700400040004000中国18002600260029003700630063006300澳大利亚9002400240024002300430043004300俄罗斯20002000200020003000300030003000赞比亚12001900190019003400350035003500哈萨克斯坦14001400140014002000200020002000加拿大100010007007001000230020002000其它500060006000600010500105001100011000世界总计3400048000470004700065000950009400094000资料来源:MineralCommoditySummaries2002,2003,2004,2005.中国数据系美国地质调查局估计数。从表1-1中数据看来,2001—2004年的4年间,世界新增探明储量1.3亿吨,平均每年新发现3250万吨。到2004年末,世界铜储量为47000万吨,储量基础为94000万吨,分别约占陆地铜资源量的29.4%和58.75%,全球铜的勘查潜力仍较大。智利是铜第一大国,其2004年储量、储量基础分别占世界总量的29.79%和38.3%。中国铜储量排第7位,储量基础居世界第3位。2001年铜储量为1800万吨,占全球储量的5.3%,2004年铜储量上升到2900万吨,占全球储量的比例也上升到6.2%。1.2.1.2世界铜矿床类型及规模世界铜矿工业类型主要分为以下四大类:斑岩型铜矿(主要含铜矿物为黄铜矿、斑铜矿、黝铜矿和辉铜矿)占世界总储量的55.3%,砂页岩型铜矿(主要铜矿物为辉铜矿、斑铜矿、孔雀石,次要矿物为硅孔雀石与黄铜矿)占29.2%73 ,黄铁矿型铜占8.8%,铜镍硫化物型矿床占3.1%,合计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96.4%。其余为铜铀金型、自然铜型、脉型等铜矿。据初步统计,世界铜金属储量超过500万吨的超大型矿床有60个左右,其中斑岩型38个,占总数63%;砂页岩型15个,占总数25%;铜镍硫化物型3个和黄铁矿型2个。中国有德兴和玉龙两个超大型铜矿床。表1-3列出了世界上储量超过500万t的主要矿床。表1-3世界铜金属储量(包括已开采量)超过500万吨的主要铜矿床序号国家矿床或矿区矿床类型储量(Cu,万吨)品位(Cu,%)成矿时期1智利楚基卡马塔(Chuquicamata)斑岩型69350.56晚白垩-早第三纪2智利埃尔特尼恩特(ElTeniente)斑岩型67760.68早第三纪3智利拉埃斯康迪达(LaEscondida)斑岩型28801.60第三纪4智利楚基北(ChuquiNorte)斑岩型16550.89第三纪5智利科亚瓦西(Collahuasi)斑岩型11951.2第三纪6智利曼萨米纳(MansaMina)斑岩型845-11701.3第三纪7智利埃尔阿布拉(ELAbra)斑岩型8070.59第三纪8智利第斯皮塔达(Disputada)斑岩型8001.0早第三纪9智利埃尔萨尔瓦多(ElSslvador)斑岩型8601.13晚白垩-早第三纪10智利埃蒂纳(Andina)斑岩型5001.25晚第三纪11美国宾厄姆(Bingham)斑岩型>21210.9晚第三纪12美国德卢斯杂岩(Duluth)硫化铜镍型20000.5寒武-二叠纪13美国比尤特(Butte)斑岩型18000.8晚白垩世14美国莫伦锡(Morenci)斑岩型13001.0白垩纪15美国萨福德(Safford)斑岩型8000.4-16美国圣马组埃-卡拉马祖(SanManuel-Kalamazoo)斑岩型7080.75晚白垩世17美国圣里塔(SantaRita)斑岩型6300.78早第三纪18美国雷伊(Ray)斑岩型6300.79早第三纪19美国特温比尤特斯(TwinButtes)斑岩型5900.7早第三纪20美国迈阿密(Miami)斑岩型5300.9晚白垩-早第三纪21美国卡塞格伦德CassGrande)斑岩型5001.0-22美国怀特潘(WhitePine)砂页岩型7801.2早前寒武纪23美国贝尔特铜带(Belt)砂页岩型500-10000.5-1.0元古代24美国基韦诺(Keweenaw)自然自型700-8001-1.5元古代73 表1-3世界铜金属储量(包括已开采量)超过500万吨的主要铜矿床(续1)25加拿大萨德伯里(Sudbury)硫化铜臬型10000.8-1.9元古代26加拿大海兰伐利(HighlandValley)班岩型9000.45三叠纪27加拿大温边克拉基(WindyCraggy)黄铁矿型5071.52三叠纪28巴拿马塞罗科罗拉多(CerroColorado)斑岩型18001.5-29墨西哥卡纳内阿(Cananea)斑岩型13400.7早第三纪30秘鲁塞罗佛尔迪(CerroVerde)斑岩型7820.8早第三纪31秘鲁夸霍内(Cuojone)斑岩型1.0早第三纪32哥伦比亚潘塔诺斯(Pantanas)斑岩型621.0早第三纪33巴西萨洛博3A(Salobo3A)砂页岩型9660.85早元古代34赞比亚恩强加(Nchanga)砂页岩型15504.11元古代35赞比亚罗安安提洛普(RoanAnteope)砂页岩型8962.8元古代36赞比亚恩卡纳(Nkana)砂页岩型8772.81元古代37赞比亚班克罗夫特(Bancroft)砂页岩型5883.65元古代38赞比亚木富里腊(Mufulira)砂页岩型9803.47元古代39扎伊尔科尔韦济矿田(Kolwezi)砂页岩型35004.5晚元古代40扎伊尔普林斯利奥博德矿山(PrinceLeopoldM.)砂页岩型54011.0元古代41俄罗斯乌多坎(Udokan)砂页岩型10501.5早元古代42哈萨克斯坦科翁腊德(Kounrad)斑岩型>7900.6早石炭世43俄罗斯诺里尔斯克-塔尔纳赫(Noril-Talnakh)硫化铜镍型>5003.0三叠纪44德国曼斯费尔德(Mansfeld)砂页岩型2200二叠纪45波兰卢宾(Lubin)砂页岩型15001.0二叠纪46西班牙里奥廷托(RioTinto)黄铁矿型10200.7早石炭世47南斯拉夫麦丹佩克(MaidanPek)斑岩型5100.8早第三纪48蒙古额尔德尼图音鄂博(ErdenityinObo)斑岩型10000.3-1.5二叠纪49阿富汗艾纳克(Akinak)砂页岩型11002.0晚元古代50澳大利亚奥林匹克坝(OlympicDam)铜-铀型32001.6中元古代51澳大利亚芒特艾萨(MountLsa)砂页岩型5503.0早元古代73 表1-3世界铜金属储量(包括已开采量)超过500万吨的主要铜矿床(续2)52伊郎萨尔切什梅(SarCheshemh)斑岩型9041.13第三纪53印度马兰杰坎德(Malanjkhneh)斑岩型6551.41中元古代54印尼格拉斯贝格(Grasberg)斑岩型9530.94第三纪55中国玉龙斑岩型6500.46第三纪56中国德兴斑岩型840-侏罗纪资料来源: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近十多年铜矿勘查一直受到矿业界重视,据加拿大金属战略研究小组调查,全球每年投入铜矿勘查资金3亿多美元,主要集中在南美、北美、西太平洋地区进行勘查。近年在智利、墨西哥、加拿大、菲律宾、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秘鲁、巴拿马等国家都发现新资源。近10年来新发现十几个巨型和大型铜矿,多数都是斑岩型铜矿,包括智利安第斯铜矿带上的科亚瓦西(Collahuasi)铜储量1571万吨,铜品位0.69%;曼萨米纳(MansaMina)铜储量845~1170万吨,铜品位1.3%;扎尔迪瓦尔(Zhaldivar)铜储量570万吨等巨型斑岩铜矿。印度尼西亚的格拉斯贝格(Grasberg)斑岩铜金矿,现探时铜储量1220万吨,远景3400万吨,铜品位1.25%。另外新发现大型铜矿还有智利的坎德拉里亚(Candelaria)铜储量404万吨,铜品位1.14%,矿床为层控铜矿;印度尼西亚的巴都希贾乌斑岩铜金矿,铜储量454万吨,铜品位0.45~0.8%,裴济的怀索伊斑岩铜金矿,铜储量400万吨,铜品位0.43%;墨西哥科阿韦拉砂页岩铜矿,铜储量400万吨,铜品位2%;俄罗斯的契内铜镍硫化矿,铜储量405万吨,铜品位0.6%;秘鲁的拉格兰贾铜矿,铜储量1354万吨,铜品位0.59%;菲律宾的坦珀坎铜矿,铜储量743万吨,铜品位0.75%,以上这些铜矿普遍都含黄金。中国唯一发现的大型铜矿是新疆的土屋-延东铜金矿床,铜资源量200万吨(其中比较可靠的120万吨),铜品位0.6%,金品位0.16g/吨,初步查明土屋——延东铜金矿床系斑岩铜矿床。1.2.2中国铜资源1.2.2.1中国矿产资源储量分类73 我国固体矿产储量分类分级,从20世纪50年代初至1999年为止,一直采用ABC体系。这种体系是把储量分为能利用储量和暂不能利用储量两大类,在此基础上按地质控制程度由高到低,划分A、B、C、D等4个储量级别。1999年12月1日我国制定了新的《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国家标准,将固体矿产资源分为三大类,即储量、基础储量和资源量,其中基础储量与美国储量分类中的“储量基础”大体相当。国土资源部储量司已按新分类体系对过去的储量进行了套改,《全国矿产资源储量通报》发布了全国和各省区的储量套改结果,但各具体矿区(矿床)的储量套改数据尚未公布。因此,本文中中国具体矿床和2000年以前的储量仍引用旧分类体系的数据。1.2.2.2中国铜资源及分布根据国土资源部《全国矿产资源储量通报》,截至2003年底,全国共有铜矿区994个,查明铜资源储量6708.73万吨,其中储量(金属量)1786.62万吨、基础储量3002.98万吨,分别占同年世界储量(47000万吨)的3.8%和基础储量(94000万吨)的3.19%。表1-4,表1-5列出了我国1989-2003年的铜矿储量和基础储量情况。表1-41989-2000年全国铜矿保有储量统计表(单位:万吨)截止年限矿区数保有总储量(金属)其中富矿(Cu>1%)储量A+B+CD合计A+B+CD合计19898972781.003311.246092.24940.211199.242139.4519909122787.823366.176153.99960.241248.622208.8619918902804.793350.646155.43948.581225.522174.1019928742748.453389.176137.62903.041242.742145.7819938702712.323426.186138.50885.121257.292142.4119948832706.613545.276251.88892.441369.152261.5919959002713.383573.956287.33893.641329.022222.6619969102671.243572.416243.65868.411338.112206.5219979132657.453616.186273.63866.091330.422196.5119989152674.7923632.456307.24892.921325.462218.3819999182641.463639.746281.20883.821329.972213.7920009282621.223540.856162.07884.681309.712194.39资料来源:有色金属工业协会73 表1-52001-2003全国铜保有储量(单位:万吨)截止年限矿区数储量基础储量资源量查明资源储量20019711941.863083.783833.066916.8420029851847.082966.893785.286752.1720039941786.623002.983705.756708.73资料来源: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目前,我国已查明的铜资源产地,除了天津和重庆外,在其他省(市、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布,但主要集中分布在江西、云南、湖北、西藏、甘肃、安徽、山西和黑龙江8省,这8个省的铜矿基础储量约占全国总基础储量的76.02%。具体分布情况见表1-6,图1-1。表1-6中国铜资源的储量及分布(截止2002年底)(单位:万吨)地区矿区数储量基础储量占全国基础储量%江西49514.55794.8026.79云南152168.88321.1410.82湖北85150.87237.678.01西藏647.29220.497.43甘肃45163.51200.146.75安徽47126.95195.656.59山西26123.92163.725.52黑龙江1989.59121.964.11全国9851847.082966.8976.02资料来源: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图1-12002年中国铜储量分布图73 1.2.2.3我国铜矿资源的特点Ø铜矿储量少,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国铜矿储量虽然排列在全球第七位,但不具备优势资源的条件。到2003年底,中国已探明铜的基础储量为3002.98万吨,其中储量为1786.62万吨。目前我国有4个大型铜矿以及一些中小矿床,还不具开采条件,推测有30%的保有储量暂时难以利用,据此,我国铜储量的静态保有年限只有8年左右,基础储量的保有年限约13年。我国国土面积占世界陆地面积的6.4%,为世界第3大国,铜储量不到世界总量的5%。人口占世界的21%,按2001年国土资源部的统计,我国铜矿资源人均拥有量仅为全球人均(112kg)的1/5,更不如俄罗斯(203kg),美国(339kg),加拿大(772kg)等铜矿丰富的国家。Ø超大型、大型矿床少,中小型矿床多我国已发现的铜矿床规模偏小,客观上增加了规模化开发的难度。现在全球探明铜储量超过500万吨的超大型铜矿有60个,中国只有江西德兴铜矿床(570万吨)和西藏玉龙矿床(650万吨)两个铜矿,且排位在40位后。在我国已勘查的900多处矿产地中,大型矿床(铜储量>50万吨),仅有24个(占2.7%),中型矿床80个(占8.9%),小型矿床多达796个(占88.4%),致使我国329个已开采的铜矿区累计矿铜产量只有60多万吨,不及智利Escondida、Chuquicamatat等任何一个矿山的年产量(65-100万吨)。Ø贫矿多、富矿少中国铜矿平均品位为0.78%,品位高于1%的储量占全国铜总储量的25.4%,而大型铜矿中品位高于1%的仅占13.2%。我国可利用的高品位优质铜矿少,绝大多数斑岩铜矿床0.5%的平均品位低于智利和秘鲁同类矿床1%~2%的平均品位,而砂页岩型矿床的平均品位大大低于刚果(金)、赞比亚和波兰同类型矿床的平均品位(2%~5%),我国铜资源平均品位达到1%的矿床主要集中在火山岩型、矽卡岩型和铜镍硫化物型矿床中。矽卡岩型和“其他”类型占储量比重大。我国此类矿床占储量23%,世界仅为4%。而便于进行大规模开采和用浸出等低成本方法处理的斑岩型等矿床比重,我国为77%,低于世界96%的水平。Ø共生矿多、单一矿少73 据统计在900多个铜矿产地中,不少是综合矿床,伴生有钼、镍、锌、金、硫等元素。具有较大的综合利用价值。我国金储量约有65%是蕴藏在铜的多金属矿床中,金产量70%以上是来自伴生铜矿,30%的银产量也主要来自铜多金属矿。全国有色金属矿山的副产品硫精矿约80%来自于铜矿山。铂族金属几乎都取自于铜镍矿床。Ø坑采矿多,露采矿少我国的大中型铜矿多数只适于地下开采,适合露天开采的矿床很少,仅有江西德兴铜矿、永平、湖北铜录山、铜山口、四川拉拉铜矿等少数矿床。Ø许多矿的选冶性不好许多矿中不仅伴生较多的其它元素,尤其含有害元素砷、锑较高的矿也不少,东川和金川铜镍矿的脉石成分钙镁高,使选冶过程复杂、不经济。我国铜矿资源中适合于经济地直接浸出—萃取—电积工艺的斑岩型铜矿少,限制溶剂萃取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降低生产成本的空间受到限制。Ø难以开发边远地区的矿床据近年矿产评价和地质大调查结果,成矿远景区主要分布在西南三江、东天山、西藏一江二河、藏东和青海可可西里等西部地区,这些地区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不丰厚,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远离我国铜冶炼生产能力集中(50%以上)的华中及长江下游地区。铜剩余储量中规模大、品位高的矿床多处于边远地区,外部建设条件差,难以开发利用。目前几个大型、超大型矿床因边远建设条件差或因品位低而未能开发。如西藏玉龙铜(钼)矿、黑龙江多宝山铜(钼)、内蒙古乌努格吐山铜(钼)矿等等。1.2.2.4国内铜资源勘探和开采新进展近几年,由于铜资源的紧缺,需求的快速增长,各界对我国铜资源勘探和开发十分重视。我国主要在西部的三江、冬天山和冈底斯等地区铜矿找矿取得重要进展。西南三江地区的大平掌、羊拉和脱顶铜矿勘查程度进一步提高,控制铜资源量约200万吨;东天山铜矿带土屋、延东和土屋东3个斑岩型铜矿床控制资源量704万吨,其中土屋铜矿323万吨,延东304万吨。2002年上海鑫风能公司投资1840万元,委托新疆地勘局对土屋铜矿Ⅱ73 号矿体进行详勘,控制矿体长1000m,最大斜深800m;浅部氧化矿体平均宽20.3m,铜品位0.73%;深部原生矿平均厚97.4m,铜平均品位0.65%。冈底斯铜矿带目前已发现冲江、厅宫、驱龙、白容等一批具大型远景的铜矿床(点),据预测冈底斯铜矿带铜资源量远景达2000万吨。西部地区目前铜保有储量占全国总保有储量的48.96%,加上近年新发现的矿床和重要成矿带,西部正在成为中国21世纪最重要的铜资源接续基地。此外,青海的赛什塘、新疆的阿舍勒、江西的富家坞、城门山、安徽铜陵的冬瓜山、云南大姚铜矿和四川拉拉铜矿等都先后进入新区勘探和开采;西部矿山、紫金矿山、江西铜业、铜陵有色和云南铜业等公司也都高度重视铜资源的勘探和开发;我国地质工作者打破沙岩无铜矿的传统观念,新发现南疆沙岩铜矿。我国开始关注北部找矿,如蒙古国奥云陶勒盖及查干苏希尔加等大铜矿已受到关注。我国北部相应区域如内蒙百乃庙、黑龙江多宝山、甘肃白山塘等中亚原型斑岩铜矿成矿带内一系列铜矿都仍有找矿前景,需要以新的找矿技术进行找矿勘探。乌努格吐山湿法冶炼高效利用资源已处于研究之中。近几年来随着铜矿找矿、勘探需求的增长,地质工作的机制也在发生变化,如有的企业对矿山二轮找矿给予吨金属级补贴,或与地勘队伍建立双赢的长期合作机制,对有前景的区域投资组织专家进行区域地质论证和技术攻关,大的矿山和冶炼企业逐步成为铜资源勘探投资的主体。1.2.2.5中国铜矿主要产地及储量表1-7中国铜矿主要产地及储量一览表编号矿区名称储量(吨)平均品位%*利用情况保有查明资源储量储量基础储量1河北承德市寿王坟铜矿157902248541060.71已用2河北平泉县小寺沟铜钼矿141716-1078640.74停采3山西中条山地区闻喜县篦子沟矿区37478917654238591.49已用垣曲县铜矿峪矿区1877256119190715371690.68已用垣曲县南和沟矿区1873867637103211.01已用垣曲县铜矿峪小西沟矿区664507---未用垣曲县落家河矿区100000---未用表1-7中国铜矿主要产地及储量一览表(续1)73 4内蒙古新巴尔虎右旗乌奴格吐山铜钼矿1267956--0.46未用5内蒙古突泉县莲花山铜银矿区15181722813356700.95已用6内蒙古四子王旗白乃庙铜矿3101441290351539200.91已用7内蒙古乌拉特后旗霍各乞铜多金属矿区5803533225104001731.46已用8内蒙古乌拉特后旗炭窑口多金属矿478894518851037680.98已用9辽宁抚顺红透山铜矿5147081265151437671.72已用10辽宁桓仁县桓仁铜锌矿94662501774130.72已用11吉林磐石市红旗岭矿1号、7号岩体7107723126260310.110.55已用12吉林永吉县大黑山钼矿伴生铜631366683674887380.03已用13黑龙江嫩江县多宝山铜(钼)矿区304477781081610810880.47计划用14黑龙江逊克县翠宏山铁、多金属矿32169--0.92计划用15江苏江宁县安基山铜矿1653004184910.68未用16安徽徐州市琅琊山铜矿16170381580893351.38已用17安徽庐江县沙溪铜矿铜泉山矿段323365--0.64未用18安徽铜陵铜矿集中区贵池铜山铜矿256787175129181.08已用安庆铜矿3756441759682675650.95已用冬瓜山铜矿南矿段5089651103213152031.02计划用铜官山铜矿320700--0.56闭坑金口岭铜矿10203181017701.23已用狮子山铜矿5715492087533506280.90已用冬瓜山铜矿北矿段475136--1.01未用凤凰山铜矿372491--1.01已用新桥铜硫铁矿5065663626394029330.71已用表1-7中国铜矿主要产地及储量一览表(续2)73 19浙江绍兴市西装铜矿19752322387319821.00已用20福建上杭县紫金山铜矿11929008130009564001.09计划用21江西德兴铜矿区铜厂铜矿区5263263203014128152260.46已用富家坞铜钼矿区210米中段以下2108726126052120834050.50停采朱砂红铜矿区1844922--0.42计划用富家坞铜钼矿区富家坞矿区2664001036031643320.50已用富家坞铜钼矿区大茅山矿区19800058261882840.50已用22江西德兴市银山矿区8386916627728236740.52已用23江西瑞昌市武山铜硫铁矿区13424012695163549641.15已用24江西九江县城门山铜硫铁矿区18952415426288887640.64已用25江西铅山县永平大排山铜硫矿区14728881559964317310.71已用26江西东乡县枫林铜矿区2674331703831.02已用27江西高安市村前-宜丰新铜铅锌矿22614224910415160.68未用28山东烟台王家铜矿区2279570.84闭坑29湖北大冶铜矿田湖北大冶市石头咀铜铁矿3233982952173012121.19已用湖北大冶市铜绿山铜铁矿11013685702386001641.58已用湖北大冶市铜山口铜矿420279-2996330.91已用湖北大冶市桃花咀铜铁矿1927881024691309672.20已用30湖北黄石市铁山铁矿696999736542247210.54已用31湖北阳新县丰山矿区435221-2074240.94已用32湖北阳新县鸡笼山铜金矿2649191620861987391.50已用33湖南浏阳市七宝山铜多金属矿鸡公湾地段144455808871123440.62已用34广东阳春市石录铜矿52938522421819420.92已用表1-7中国铜矿主要产地及储量一览表(续3)73 35广东曲江县大宝山多金属矿6482402778915657300.81已用36广东梅县玉水铜多金属矿9990014051206333.25已用37广西武鸣县两江铜矿区13417537461749220.99已用38广西德保县钦甲铜矿区14496135880633930.70已用39海南昌江县石碌钴铜矿8782213147182830.74已用40四川九龙县李伍2625961199051399042.50已用41四川会理拉拉铜矿四川会理拉拉铜矿落函矿区小露天1262--已用已用四川会理县拉拉铜矿落函矿区5581363182473579940.80已用四川理拉拉铜矿落函矿区露天41592--0.92已用四川会理拉拉铜矿石龙矿区5326814827185730.83已用四川会理拉拉老羊汗滩沟2997501228121535151.01已用42四川会理大铜矿厂铜矿8366239985503已用43云南东川铜矿云南东川因民铜矿44385321292250560.83已用云南东川落雪铜矿52847052326641520.70已用云南东川滥泥坪铜矿301046613072121.15已用云南东川汤丹铜矿14536635798869824970.88已用云南东川新塘铜矿19359547043914740.83已用云南东川石将军铜矿12621954306638900.88已用44云南易门铜矿云南易门三家厂铜矿52117448101601260.89已用云南易门狮子山铜矿11294115254190670.84已用云南易门铜厂铜矿491498--0.31未用表1-7中国铜矿主要产地及储量一览表(续4)73 45云南牟定郝家河铜矿13041672010291.19已用46云南大姚六苴铜矿38383650933589441.46已用47云南大姚大村铜矿242938---未用48云南新平大红山铁铜矿16819422960637597870.65已用49云南中甸红山铜矿315621473151086530.88已用50云南中甸雪鸡坪铜矿287304--0.63边探边采51云南兰坪金满铜矿1613572905103670.52已用52西藏江达县玉龙铜钼矿64025914728815157130.94计划用53西藏贡觉县多霞松多铜矿892522-4660940.36未用54西藏昌都县莽总铜矿910474--0.43未用55西藏昌都扎那朵铜矿422971--0.32未用56西藏察雅县马拉松多铜矿1507768-10119860.36未用57陕西略阳县铜厂铜矿10331012508166772.01计划用58甘肃金川铜镍矿区3571716141780716112950.81已用59甘肃白银厂铜矿113676635509465131.33已用60甘肃小铁山多金属矿13162428131547801.38已用61甘肃白山堂铜矿21413458854980981.07已用62甘肃公婆泉铜矿10892138999974980.90已用63甘肃陈家庙铁铜矿床10512028172402450.73已用64青海玛沁县德尔尼铜钴矿区5784872705223381521.27计划用65青海门源县红沟铜矿区134720644880594.50已用66青海门源县浪力克铜矿区169692--0.44已用67青海兴海县赛什塘铜矿区4448681217281521601.15已用68青海门源县铜峪沟铜矿区544983--1.25未用69新疆阿舍勒铜矿一号铜锌矿区9219324338826675112.49已用70新疆富蕴县索尔库都克铜钼矿区325757--0.70未用71新疆富蕴县喀拉通克铜镍矿421767753861106931.05已用72哈密市黄山铜镍矿区208330--0.31已用资料来源: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注:统计数据截止到2002年底,为套改后的储量;*指查明资源储量的平均品位。73 1.3铜下游需求行业发展趋势铜行业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行业。在我国现有124个产业中,有113个部门使用铜产品,占91%。我国主要铜消费行业包括电力行业、家电行业和汽车行业等。以下就主要对这些行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简单的分析。1.3.1电力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电力行业是中国铜消费的第一大行业,主要用于电线电缆、电动机、变压器、开关、连接件等。其中又以电线电缆用铜最多。统计显示,电力行业的铜消费量约占铜总消费的53%左右。作为用铜第一大户,电力行业未来的发展对铜消费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截止到2006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62200万千瓦,其中水电达到12857千瓦,约占总容量20.7%;火电达到48405万千瓦,约占总容量77.8%,发电厂的单机容量不断增加,目前首批国产超临界百万千瓦机组相继投运。2007年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将达9500万千瓦左右,其中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新增装机约8000万千瓦。在今后的若干年内,每年的装机容量仍然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2007年,全国将投产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近4万公里,220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18000万千伏安左右。由于目前电网建设相对滞后,今后将会进一步加强电网建设,投资重点为主要输电网工程及重点城市网配工程。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近年来加快对特高压输电的研究,而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和云南至广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已分别开工,标志着交、直流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建设已拉开帷幕。如果特高压示范工程建设运行成功,我国将建设特高压骨干网架,电力建设的投资将飞速增长。因此在未来的十几年里,电力行业建设将会持续增长,对铜的需求将会增大,而大导线截面技术、同杆双回路输电技术、紧凑型输电技术、500千伏大容量变压器技术、HGIS和GIS技术推广应用,对铜需求有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此消彼长,对整体影响不太大。此外,由于铜本身所具有的物理化学特性,在导体的应用上短期内很难被其他材料替代,在电力行业的需求将越来越多。可以预计,电力行业未来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必将对铜产生强劲的需求。但是,2010年之后,随着大型机组投产、电网改造完毕,中国铜消费将明显受到影响。73 1.3.2家电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铜材是家电产品的一种重要原材料。家电行业可以说是铜消费的第二行业,其中的空调制冷行业对铜的消费就大约占铜总消费量10%~11%。2006年,家电行业需求持续增长,全年总销售收入达到4542.7亿元,同比增长17.92%,其中出口额24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1900亿元,出口增速20.47%,推算出内销收入增速为16.16%,增速仍然可观。预计家电行业2007年需求(销售收入)增长将超过15%,主要源自国内的需求增长提速,出口需求仍可保持两位数的增速;各种因素的持续性可以保障行业未来两年收入增长10%左右,3-5年后行业收入增速可能缓慢下降,但伴随的行业整合将导致运行效率显著提升,家电企业直接投资海外市场也有希望释放增长压力。然而,在对家电行业需求增长抱乐观态度的同时,还有两个问题也不容忽视:Ø目前家电行业库存积压严重。我国积压的空调就达到900万台,说明产能与需求产生了矛盾,这必将使家电行业对铜材的需求增长率放缓。家电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未来五年对铜材需求增长率将放缓至5%之内。Ø高涨的铜价使得空调器也纷纷使用替代品。专家认为,国内的铝代铜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目前已经有11家空调企业决定使用铜铝连接管代替铜管。如果铝代铜管得到生产厂家和消费者的认可,那么无疑会大大降低家电业对铜的需求。1.3.3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在汽车行业,铜和铜合金主要用于散热器、制动系统管路、液压装置、齿轮、轴承、刹车摩擦片、配电和电力系统、垫圈以及各种接头、配件和饰件等。目前汽车行业对铜的消费量大约占铜总消费量的3%~4%。2006年我国汽车业延续了前几年的快速增长态势,在经济型轿车持续热销、自主品牌迅速发展、出口市场快速增长的拉动下,汽车市场明显回暖,效益比去年有较大幅度提高。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供数据,2006年,经历了上两年的平稳增长之后,汽车行业再度呈现较快发展。汽车产销双双超过720万辆,分别达到728万辆和72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7%和25%。其中乘用车产销523万辆和518辆,同比增长33%和30%;商用车产销205万辆和204万辆,同比增长1573 %和14%。中国汽车产量已超过德国,仅次于美国、日本,居世界第三位。2006年,汽车整车(含底盘)累计进口22.80万辆,同比增长40.85%,累计进口金额75.53亿美元,同比增长46.59%。整车(含底盘)出口达到34.24万辆,同比增98.13%;出口创汇31.35亿美元,同比增长96.62%。2007年上半年产销形势继续保持良好发展,产销双双超过430万辆,分别达到445.67万辆和437.3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2.36%和23.31%。同时,汽车进出口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其中出口增幅更为明显。上半年,全国汽车累计进出口总值为294.64亿美元,其中进口总值116.97亿美元,同比增长18.68%,出口总值177.67亿美元,同比增长37.55%。专家称,中国汽车产量2007年年底有望达到900万辆,比上年多200多万辆。而汽车销量也将继续较快增长,市场需求量预计将超过800万辆,在国内市场保持旺盛需求的同时,出口数量也将持续快速增长。从发达国家的经验以及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看,未来我国汽车产业的良好前景是不容置疑的,中国的汽车业刚刚进入成长期,未来至少面临10年甚至是20年的高速增长,但增速将比近几年明显回落,预计未来10年轿车产销量年均增速在20%左右。汽车行业的快速增长将有助于拉动铜消费的增长。1.3.4铜替代品使用情况铜价巨幅波动及铜铝间的巨额价差促使企业抓紧铜替代品的开发和使用,铝等其他基金属以及塑料都可能成为更为低廉的替代材料,主要替代情况如下:Ø导线:现在由于铜价高涨,铜在电缆行业中的用量以每年2.5万~3万吨的速度下降。由于铝在建筑导线行业所占的市场份额大约为6%,铜的市场份额在慢慢缩小,每年大约损失2万吨的消费量。电力供应部门已经获准在低压动力电缆(不包括建筑导线)中使用铝导线。低压动力电缆行业的铜消费量在每年60万吨左右,预计到2010年将损失20%的市场份额,损失的消费量将高达每年15万吨左右。Ø变压器绕阻线:迄今为止,中国使用铝制绕阻线的变压器还很少,但是这一技术在国外市场已广泛运用,国内企业也将开始使用铝制绕阻线的变压器。Ø家用电器中的电磁线:家用电器生产企业正在尝试使家用电器可以容纳更大的使用铝线的电机。73 Ø磷青铜接插件:今年中国的磷青铜接插件大约需要8万吨铜量,其中低端产品大约占一半。这一部分是很容易被黄铜和不锈钢替代的。去年由于替代造成的损失达1.7万吨,预计今年可以达到2.5万吨,到2010年损失将达4.5万吨。Ø黄铜带:黄铜带的市场大约为55万吨/年。黄铜带被广泛地用接线端子、装饰装修、家具、纽扣等方面。有些领域现在已经完全不使用铜了,而有些领域的替代才刚刚开始。可选择的替代材料有钢、铝、塑料、低铜合金等。Ø黄铜棒:黄铜棒的发展趋势与黄铜带相似,对价格的变化非常敏感。如果没有产品替代,黄铜棒的产量到2010年将由目前的35万吨铜量增加的45万吨左右。由于替代产品出现,预计到2010年黄铜棒的产量将损失20%,也就是9万吨铜。Ø空调行业:美国ALCOA开发的全铝散热器已进入空调市场,应该很快会在中国空调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目前空调管行业的铜消费量大约为10万吨。预计到2010年,空调管行业将失去大约25%的铜消费量。SimonHunt咨询预计,到2010年,中国由于替代而损失的电铜消费量将达到每年50万吨左右。73 第2章中国铜行业发展概况2.1中国铜冶炼行业发展概况2.1.1中国铜冶炼行业发展现状2.1.1.1产消及进出口贸易情况概述1998年中国开放铜民用消费市场以来,精铜消费量逐年不断增加,年平均增长率约为13.7%。2002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精铜消费量第一大国,之后一直保持“霸主”地位。据安泰科07年3月提供的数据,2006年全球精铜消费量达到1766.1万吨,而中国精铜消费量为380万吨,约占全球消费总量的21.52%。但由于铜价的大幅上扬,在汽车运输、家电、建筑等行业,铜需求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甚至替代,从而使得2006年国内铜消费增长速度继续放缓。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铜加工材产量为506.5万吨,同比增长8.51%,增幅较05年同期的12.70%继续回落。2006年中国精铜消费量同比增长5.56%,增幅也低于05年的9.1%。中国虽然矿铜产量不是特别高,但精铜产量也上升很快,1998~2006年年平均增长率约为11.56%。精铜产量位世界第二,仅次于智利。2006年全球精铜产量为1743.7万吨,而中国精铜产量为292.5万吨,约占全球产量的16.77%。这主要是由于铜价的上涨,国内几乎所有主要的铜生产企业产量都有所增长。中国的进口量和出口量也是逐年增加,在库存释放、产量快速增加、需求增速回落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下,2006年国内精铜进口出现大幅降落,据中国海关总署统计,2006年国内精铜进口量为82.7万吨,同比大幅减少了32.3%。受铜价大幅上涨的刺激,2006年中国的铜精矿含铜产量增幅继续扩大,达到75.5万吨,居世界第6位,比05年同比增长了15.98%,成为近年来增幅最大的一年。铜精矿产量的增长主要来自铜陵有色集团公司、金川集团公司、新疆阿舍勒铜业公司、云南楚雄矿冶公司和巴彦二淖尔西部铜业公司,这些公司2006年的铜精矿含铜产量分别比上年增长了24.1%、14.3%、99.0%、20.6%和49.0%,达到4.64万吨、3.43万吨、3.00万吨、2.89万吨和2.15万吨,总计增加产量4.02万吨,为2006年中国铜精矿产量增长贡献了大部分力量。73 表2-1、图2-1列出了近年来中国铜产量、消费量与进出口量情况。表2-1中国铜产量、消费量与进出口量(单位:万吨)年份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精铜年产量152.3163.2183.6217.0258.3292.5进口量83.5118.1135.7120.0122.282.7出口量5.17.76.412.414.024.3消费量220.0265.0295.0330.0360.0380矿铜产量58.755.458.561.765.175.5数据来源:2001~2005年数据来源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报告;2006年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和中国海关。图2-1中国精铜产量、消费量与进出口量(单位:万吨)2.1.1.2行业经营状况2006年中国铜冶炼行业88家规模以上铜冶炼企业共实现工业总产值2050.31亿元,比2005年增长93.34%;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006.60亿元,比2005年增长82.66%;实现利润总额160.79亿元,比2005年增长167.8%;资产总额达到1151.62亿元,比2005年增长了41.04%,负债额也增加了38.87%73 至707.84亿元,两者增幅相当,因而资产负债率基本没多大变化。但由于利润额的迅猛增长,2006年资产收益率从2005年的7.35%大幅增长89.93%至13.96%。表2-2列出了全国88家规模以上铜冶炼企业近年来经营状况。表2-22005-2006年全国规模以上铜冶炼企业经营状况(单位:亿元)经营指标单位2005年2006年06年同比增长率%工业总产值亿元1060.452050.393.34产品销售收入亿元1098.572006.6082.66资产总额亿元816.531151.6241.04利润总额亿元60.04160.79167.8负债总额亿元509.70707.8438.87资产负债率%62.4261.46-1.54资产收益率%7.3513.9689.93数据来源: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报告,2005~2006。2.1.1.3技术经济指标如表2-3所示,2001到2004年4年间,受矿山条件制约,中国铜矿山出矿品位由0.66%持续下降至0.61%;精矿品位出现小幅波动,2001年为23.44%,在2002和2003缓慢上升至23.7%后于2004年回落至23.64%;选矿回收率则由88.3%下降至88%。阴极铜产量逐年上升,2004年产量为206.14万吨。总体上说,4年间,铜冶炼企业冶炼回收率有所提高,但煤耗和直流电耗也有所增加:铜冶炼总回收率和粗铜冶炼总回收率分别从96.30%和97.47%小额上升至96.94%和97.52%;粗铜煤耗和电铜直流电耗分别增加了134.27千克/吨和13.97千克/吨;而粗铜焦耗和粗铜电耗则分别降低了50.93千克/吨和42.12千克/吨。2006年铜矿山和冶炼企业的生产技术经济指标较2005年有所改善,总体上来看,回收率上升,能耗下降。铜矿山企业方面,受资源条件的限制,为了赶在铜价处于历史高位时增加铜矿的开采量和含铜产量,06年国内铜矿开采的出矿品位从05年的0.94%降至0.88%,不过铜精矿品位和选矿回收率均有所提高,两者分别较05年提高0.15和0.35个百分点至23.57%和87.87%73 。除了粗铜煤耗出现回升,从05年的672.60千克/吨回升至750.68千克/吨,06年铜冶炼企业的其他能耗指标均有所回落。其中粗铜焦耗从767.59千克/吨降至669.5千克/吨,下降幅度最为明显,粗铜电耗和电解直流电耗下降幅度非常有限。同期,铜冶炼总回收率笔05年提高了0.46个百分点至96.44%。尽管06年国内的铜冶炼行业指标有所改善,但一些落后冶炼工艺如鼓风炉等的普遍存在,仍导致污染物的超标排放和能耗的居高不下,因此,依照政策关闭这些落后工艺将是今后进一步节能降耗的重要工作。表2-32001-2006年我国铜矿山和冶炼企业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指标名称单位20012002200320042005*2006矿山企业技术指标出矿品位%0.660.640.620.610.940.88精矿品位%23.4423.7023.7023.6423.4223.57选矿回收率%88.3088.4887.9588.0087.4187.76阴极铜产量万吨152.33163.25183.60219.87258.34299.89冶炼企业技术指标铜冶炼总回收率%96.3096.5196.6396.9495.9896.44粗铜冶炼总回收率%97.4797.5097.5497.5296.9497.00粗铜煤耗千克/吨615.91589.82665.75750.18672.60750.68粗铜焦耗千克/吨728.90744.01642.46677.97767.59669.50粗铜电耗千瓦时/吨869.90852.05793.53827.78827.28823.34电铜直流电耗千瓦时/吨279.33274.72282.79293.30300.85293.32资料来源: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年鉴,2002~2006;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报告,20062.1.1.4我国主要铜生产企业随着产能的扩建,2006年国内主要铜生产企业的生产规模继续扩大,行业集中度也继续提高。表2-4列出了我国主要铜生产企业近两年的精铜产量:73 表2-42006年我国精铜产量超过5万吨的铜生产企业产量(单位:万吨)序号企业名称2005年2006年2006年同比增长率(%)1铜陵有色集团44.3054.4823.02江西铜业公司42.1644.345.23云南铜业公司32.2636.0111.64大冶有色公司17.7420.3814.95金川集团公司16.1020.0024.26山东东营方圆7.5014.0487.27宁波金田10.0012.3023.08山东金升有色集团9.299.663.99白银有色公司7.757.58-2.210山东烟台有色公司6.207.4019.411上海大昌铜业公司6.106.01-1.512上海鑫治铜业公司5.565.916.313葫芦岛有色集团5.385.756.914中条山有色集团2.725.58105.1合计213.06249.4417.1全国精铜产量258.3292.513.214家企业占全国产量的比例%82.4985.283.38资料来源:2006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报告2006年,精铜产量达到20万吨的企业数量由2005年的3家(铜陵、江铜、云铜)增加为5家(铜陵、江铜、云铜、大冶、金川)。10万吨以上的企业数量也从6家增至7家。铜陵有色集团精铜产量突破50万吨至54.48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8.17%,居全国铜生产企业精铜产量之首。产量超过20万吨的5家企业产量占全国总产量58.42%。产量超过10万吨的7家企业总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7.2%。表中所列的14家企业除白银有色和上海大昌2家企业06年的产量较05年有小幅减少外,其他12家企业均增加了产量,其中幅度最大的为中条山有色。14家06年产量超过5万吨的企业产量之和占全国总产量的比例也从05年的82.49%上升到了06年的85.28%。73 2.1.2铜冶炼技术分析2.1.2.1世界铜冶炼技术发展现状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铜冶炼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主要表现在:Ø传统的冶炼工艺迅速的被新的强化冶炼工艺所取代,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大约有110座大型冶炼厂,其中采用传统工艺的冶炼厂仅剩下1/3,其余2/3的工厂已采用新的强化工艺进行铜的生产。现在,奥托昆普闪速熔炼和各种熔池熔炼工艺,已经成为主流炼铜工艺。Ø氧气利用更为广泛,富氧浓度大大提高。Ø各炼铜厂的装备水平和自动化水平都大大提高。Ø计算机DCS集散控制系统已为更多的冶炼厂采用,使得冶炼工艺的控制更为精准。Ø冶金工艺参数的测定更为先进,测定的数据更为可靠,如艾萨炉熔池,温度直接连续测定的实现可使熔池温度控制在±5℃左右。Ø有价金属的综合回收率进一步提高,综合能耗进一步降低,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冶金环境进一步改善。Ø湿法炼铜工艺有了更大的发展。2.1.2.2我国铜冶炼技术发展现状近几十年来我国的铜工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火法冶炼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贵溪冶炼厂和金隆公司的闪速熔炼炉经过改造,技术水平有了更大的提高。云铜已采用艾萨法代替电炉熔炼,金昌冶炼厂和侯马冶炼厂已采用奥斯迈特法生产铜,特别是艾萨法一次顺利投产成功,各项指标均达到世界同类工艺的先进水平。葫芦岛东方铜业用浸没顶吹熔炼工艺代替密封鼓风炉熔炼工艺,我国自行开发的白银炼铜法也取得较大的进展,大冶的诺兰达炉自投产以来,运转一直正常。除了火法冶炼外,近年来我国湿法冶炼也取得较大的进展。从1983年我国建成第一座萃取电积工厂以来,现在已有200个工厂采用萃取电积工艺处理铜矿或铜精矿生产阴极铜,德兴铜矿用细菌浸出废铜矿石产出高纯阴极铜,为我国低品位硫化矿的处理闯出了一条新路。73 废铜冶炼技术方面,经过十年的艰辛努力,四川德阳东方电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人员于2000年推出了我国第一条UL+Z-1800+255/14型全废铜连铸连轧机组生产线,该条生产线结合了美国、法国、意大利等公司的先进经验,一经推出即制造出了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低氧光亮铜杆,年产量可达5万吨,此生产线将我国100%废铜料加工成高质量光亮铜杆的梦想变成了现实。2.1.2.3铜冶炼技术发展和应用前景(1)火法冶炼技术发展和应用前景围绕降低成本和保护环境两个主题,世界闪速冶金界在新工艺、新材料、信息技术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很好的研究方向,并取得成果。其中富于前景的重要研究有:Ø美国肯尼柯特—芬兰奥托昆普闪速吹炼技术。它的出现有可能淘汰已有100多年历史的PS转炉吹炼工艺。Ø日本玉野工厂CO还原气氛控制技术,它的成功使闪速炉直接获得弃渣,取消炉渣的再处理工序。Ø加拿大HATCH公司和澳大利亚西方矿业的复合膜水套新材料研制与应用。Ø日本对闪速炉兼作废物处理站的研究。依据闪速炉空间燃烧的特性,可以成为处理废轮胎、废油、下水道污泥等各种城市垃圾的焚烧炉,做到冶炼过程不仅不污染环境,还有助于环境的保护。Ø芬兰对闪速冶金安全生产监控技术研究。这是冶炼强度不断提高后,各国闪速炉工厂普遍面临的新问题。(2)湿法冶炼技术发展和应用前景现在认为比较成功的、有工业应用前景的技术为加压浸出和生物搅拌浸出两种:Ø铜精矿的加压浸出技术:◎110℃~115℃的低温浸出,通常采用超细磨提高黄铜矿溶解的动力学,矿石中的硫大部分转为单质硫,这个工艺称为ACTIVOX;◎130℃~150℃的中温浸出,通过提高温度和添加一些氯化物来提高黄铜矿溶解;73 ◎200℃~220℃的高温浸出,此时黄铜矿浸出很快,硫大部分被氧化,铁几乎全部进入渣中。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提出在较低温度和压力下的浸出工艺(115℃,PO20.5MPa),铜和锌的浸出率可分别达到95%、97%以上,砷全部留在渣中,矿石中的硫大部分转成元素单质硫,通过浮选或有机溶剂溶解的办法可以回收元素单质硫。Ø生物搅拌浸出生物搅拌浸出是针对难处理金矿采用生物搅拌预氧化,国外都已经实现了工业化。世界上最大的铜生产者Codelco与BHPB公司合作成立了一个新公司,专门从事生物浸出技术,准备处理智利的MansaMina矿,该矿产出的铜精矿含砷,准备扩大建成年处理7.7万吨铜精矿的生物搅拌浸出厂,年产阴极铜2万吨。2.1.32007年我国部分企业铜冶炼扩产项目由于铜价的飞涨,国内掀起了新一轮铜冶炼产能扩张浪潮,2007年几大传统铜业龙头和新起之秀纷纷提出扩能计划,见表2-5:表2-52007年我国部分企业铜冶炼矿产情况企业名称项目情况江西铜业30万吨冶炼+电解项目,07年7月投产15万吨,其中10万吨矿铜,5万吨粗杂铜,年底全部投产。山东祥光20万吨冶炼+电解项目,07年春节以后20万吨一半达产,下半年70%-80%。铜陵金隆9万吨冶炼+电解项目,其中07年增产5万吨。金川20万吨的电解项目,07年增产5-7万吨。赤峰金峰06年粗铜产量基本在6万吨,07年计划扩大到10万吨。赤峰金剑目前的粗铜、电铜产量在3万吨左右,07年设计的产能在10万吨。07年有望投产6-8万吨,投产时间可能会到07年年底。中条山07年电解产量将从7.5万吨提高至10万吨。东营方圆07年电解产量提高4万吨。江铜四川康西7万吨粗炼项目,07年达产3万吨。73 沈阳连利07年电解扩张3-5万吨。2.2中国铜加工行业发展概况近年来,铜加工行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铜加工用先进装备制造和主要配套能力迅速增强,铜加工行业对铜加工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品开发、高精技术产品产业化日益重视,大型铜加工企业普遍建立了研发机构和企业技术中心。目前,我国已经成为重要的铜加工材生产、进出口和消费大国。在创新思想指导下,铜加工技术创新成果显著,在发展以节能、环保、降低成本为目标的新工艺创新中进展很大,有些项目已处世界领先水平。但是中国铜加工业大而不强、技术装备先进落后并存、生产粗放、专业化程度不高、产品质量尚不稳定、技术经济指标不高、重要产品还依靠进口等现状并未根本改变。建立节能、环保、节材、现代化、精细化为代表特征的先进创新型铜加工体系任重而道远。2.2.1中国铜加工行业发展现状2.2.1.1产消及进出口贸易情况概述2006年中国铜行业和铜加工行业充满着变数。铜的价格不断推高,延续了2005年升势,LME价格于5月11日创下了历史新高,达到8790美元/吨,全年均价在7000美元/吨。为应对铜价高位震荡,国家相继出台了提高铜加工出口关税、降低出口退税等一系列调控政策。全国铜加工行业以降低生产成本、采用节能、环保、低投入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工艺、新技术为目标的创新活动普遍展开。2006年全国铜加工材总产达506.5万吨,再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8.51%(近年来铜加工材产量、消费量与进出口量情况见表2-6、图2-2)。骨干企业的总体实力有所提高,盈利水平有所提高,技术经济指标有所改善。表2-6中国铜加工材产量、消费量与进出口量(单位:万吨)项目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06年同比增长(%)年产量185.8251.2319.5416.5466.8506.58.50进口量74.191.8105.6119.5118.7109.2-2.3出口量12.411.223.339.046.455.920.6消费量247.5325.8401.8497.0539.1559.83.873 资料来源: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年鉴,2001~2006;2006年数据来自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图2-2中国铜加工材产量、消费量与进出口量(单位:万吨)2.2.1.2铜加工材产地区域分布中国铜加工材产地已高度集中,主要产地集中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等地区。产量最大的省份为浙江省,其2006年产量占全国26%。“十五”期间平均增长最快的地区是广东、安徽、江苏,2006年除上述地区之外,河南省铜加工材产量同比增长近33%。我国各地区铜加工材产量和结构分布分别见表2-7和图2-3。表2-72001~2006年中国主要地区铜加工材产量(单位:万吨)年份200120022003200420052006年平均增长率%全国185.8251.2319.5416.5466.8506.522.2浙江省57.286.8118.6124.3133.5134.618.67江苏省40.248.768.1104.499.9110.8922.5广东省20.735.941.761.181.683.832.27河南省13.315.019.323.025.733.9620.62安徽省6.07.414.724.532.333.9741.45上海市13.215.114.216.313.513.30.15山东省6.38.05.215.215.311.9513.66辽宁省10.411.610.713.016.215.498.2973 资料来源: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年鉴,2001~2006;2006年数据来自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图2-3我国2006年铜加工产量地区分布图2.2.1.3铜加工材分品种产量、消费量与进出口贸易Ø铜加工材主要品种产量目前,我国铜加工材约有250种合金,近千种产品品种和系列,是世界上铜加工产品品种最丰富的国家之一。2005年,我国各类铜加工产品产量总和达到466.8万吨,位居世界第一,2000-2005年产量平均增长率为23.9%。表2-8、图2-4分别列出了2000-2005年中国铜加工材主要品种的产量和2005年铜加工材主要品种产量结构。表2-82000-2005年中国铜加工材主要品种产量(单位:万吨)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年平均增长率(%)总产量159.7185.8251.2319.5416.5466.823.9铜线材63.280.2117.3123.0183.8198.825.8铜板带材21.230.143.958.279.485.432.1铜管材19.136.851.366.399.7105.040.6铜棒材20.627.126.034.271.368.527.2铜箔材0.20.32.87.911.612.6129.0资料来源: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年鉴,2001~200673 图2-42005年铜加工材主要品种产量结构图2005铜线材所占比例最大为42%,其次是铜管材为22%,十五期间铜箔材的年均增长率虽为最高137.1%。但产量最小,所占比例也最小;铜管产量达105万吨,居世界第一位。“十五”期间铜管平均增长率已达47.4%;中国铜板带产量已居世界前列,但是高精板带所占比例仅为30%左右。2006年铜加工材品种统计尚未结束,但是热点产品中空调管、电缆带、变压器带、引线框架带材、电解铜箔等产品产量都有所增长;随着铜价不断推高,铜包铝线材和铝包铜管材产品开始投放市场,用于铜包铝线材生产的焊接铜带已成为又一热点产品;船舶工程用大口径白铜海水管路(规格为直径324mm、壁厚为4mm)在高新张试制成功并产业化生产,奥运工程中鸟巢和水立方工程全部采用高新张铜生产的水道管。Ø铜加工材主要品种消费量2005年我国铜加工材消费量突破500万吨,2000-2005年年均消费量增长19.8%;2006年全国铜加工消费增幅放缓,全年消费量达559.8万吨,同比增长3.8%,主要是汽车工业和电力工业对铜材需求增加所致。详见表2-9、图2-5:表2-92000-2005年中国铜加工材主要品种消费量(单位:万吨)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年平均增长率(%)总消费量217.9247.5325.8401.8497.0539.119.873 铜线材44.588.4154.7164.5226.8236.239.6铜板带材3243.361.476.696.9107.327.4表2-92000-2005年中国铜加工材主要品种消费量(续1)(单位:万吨)铜管材17.839.752.264.293.295.139.8铜棒材20.236.945.045.082.390.835.1铜箔材2.06.812.521.526.426.267.3资料来源: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图2-52005年铜加工材主要品种消费量结构图Ø铜加工材主要品种进出口贸易情况表2-10我国铜加工材进出口情况表(单位:万吨)年份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06/05(%)铜加工材进口73.774.191.8105.6119.5118.7109.2-8.0%出口13.712.411.223.339.046.455.920.5%铜板带材进口17.116.320.223.727.327.327.0-1.1%出口3.222.73.14.35.04.9-2%铜管材进口4.24.73.53.23.33.23.1-3.1%出口1.51.82.65.39.813.117.634.35%铜棒材进口1310.110.610.512.41211.6-3.3%出口0.40.30.70.71.41.20.96-20%铜线材进口25.629.238.64345.238.433.2-13.54%出口1.211.11.52.22.21.84-16.36%73 铜箔材进口2.312.818.424.530.427.333.221.61%出口0.56.38.710.915.616.118.917.39%2004年我国铜加工材进口量达119.5万吨,2005年小幅下降为118.7万吨,2006年降至109.2万吨,同比增加-8%;出口55.9万吨,同比增加20.5%,金额为36.92亿美元,同比增加78%,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铜加工材进口国。据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统计,如表2-10所示,我国铜加工材进口量比较大的产品为铜板带、铜线和铜箔,而铜管的出口量远远大于进口量,2005年我国铜管材出口为13.1万吨,其中80%为内螺纹空调散热管。2.2.1.4技术经济指标从1991年到2000年,我国铜加工材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呈稳步上升的趋势,主要指标铜加工材综合成品率从1991年的56.91%提高到2000年的64.57%。但2001-2005年我国铜加工材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没有明显的改善,且呈波动趋势。部分原因为近几年我国新建了较多铜加工项目,原来的铜加工企业也纷纷扩大产能,所生产的大多为新型或高端铜加工产品,导致了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呈波动趋势。2006年成品率指标大幅度下滑,应引起警觉,并加以分析和查找原因。表2-11列出了我国近年来铜加工材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2-112001-2006年我国铜加工业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指标名称单位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熔铸成品率%89.2790.7791.2491.1491.685.1加工成品率%70.5173.0670.8173.6775.2162.54综合成品率%66.3964.5558.5363.7164.7151.26金属消耗公斤/吨10581090.4510691093.481100.76-综合电耗千瓦时/吨13721685.5213751865.541418.11-标煤能耗公斤/吨925830.95928958.94719.88-资料来源: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年鉴,2002-2006;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2.2.1.5我国主要铜加工企业73 目前,我国铜加工业已基本形成了较为合理的产业地区布局,凡是铜材消费量大的地区,其生产企业就多,而且产量大,我国铜加工企业按地区分布情况如表2-12所示:表2-12我国铜加工企业分布情况表地区江苏浙江广东上海山东全国数量166151724438721比例(%)2321106.25.3100从分布情况来看,我国铜加工企业的分布基本围绕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经济圈等区域。2005年,浙江、江苏和广东三省市产量合计为315万吨,占全国铜加工材产量的67.48%。2006年我国铜加工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专业化程度有所加强,企业规模逐步扩大。重要的板带生产企业有中铝洛铜、宁波兴业、山东广源、广州铜材、安徽鑫科等;重要管材生产厂有新乡金龙、高新张铜、浙江海亮、浙江宏磊、广州精艺、山东奥博特等;重要的棒型生产企业有宁波金田、中铝洛铜;重要的合金线材企业有宁波博威、广州金一百等;电解铜箔企业有佛岗建滔、山东金宝等。2006年产量超过10万吨的企业有:宁波金田、浙江海亮、高新张铜、新乡金龙集团,这些集团均为管棒型企业,尚无板带企业。宁波金田集团年生产铜加工材40.15万吨,位居全国铜加工企业首位。洛铜、兴业、金泰、张铜等企业已成为我国高精板带、高精散热铜管主要生产基地。其中,宁波兴业集团的锡磷青铜带材产量已居全国之首,建成了以生产引线框架高精铜合金带材的生产基地:表2-132004-2006年我国主要铜加工企业产量情况表(单位:万吨)企业名称2004年2005年2006年生产品种宁波金田21.3926.4040.15板带管棒线浙江海亮16.2116.4014.63管棒线江苏张铜10.4216.0616.50管材河南金龙10.0914.8910.16精密铜管河南洛铜8.007.798.31板带管棒线浙江宏磊1.914.746.11管73 安徽鑫科4.114.524.78板带线山东奥博特4.264.514.62管资料来源:2006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报告2.2.2中国铜加工技术分析2.2.2.1我国铜加工技术发展现状铜及合金产品生产技术主要是指合金的熔炼、铸锭、板带、管棒和线材的加工生产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铜及铜合金产品生产已高度现代化和自动化,成为现代大工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铜加工技术正沿着高效、节能、环保、自动化、连续化方向迅速发展,与之相适应的现代加工装备和在线质量检测技术也有很大发展。但总体而言,我国铜加工技术与装备表现为先进与落后并存,代表性铜加工企业如中铝洛铜集团、河南金龙集团等技术与装备已进入国际先进行列;而多数中小企业的技术与装备还停留在上世纪60年代水平,由此形成了我国铜加工工业大而不强的现状,造成了国民经济所需高、精、尖产品如高精密度铜板带和压延铜箔等主要依靠国外进口,而普通的铜加工产品处于供过于求的局面。我国铜加工技术现状如下:Ø传统的三级铜加工生产方式正在被打破,生产工艺流程逐步缩短。卧式水平连续卷坯-高精冷轧、水平连铸管坯-行星轧管-盘拉、上引连铸线坯-高精拉伸等方法已被普遍采用,并已成为空调管、内螺纹管、合金线材、锡青铜带材等热点产品的主要生产方法。Ø光亮铜线杆连铸连轧技术和机列是铜加工材连续化生产的成功范例。我国光亮铜杆生产技术包括:轮式连铸、履带式连铸、上引连铸等多种;合金熔炼包括有感应熔炼、竖炉熔炼。Ø铜加工材带式生产法取代块式生产法,提高了高精板带材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高精板带卷式生产法典型的工艺流程是:大铸锭热轧获得卷坯-卷坯双面高精铣屑-高精冷中轧-保护性罩式炉退火-高精度成品轧制-展开式保护气体退火-板材横剪、带材纵剪。73 Ø管材卷式生产法已成为我国管材生产的代表性先进技术。我国铜盘管生产技术的特点是管坯生产方式的多样化,主要方式有三种:大锭热挤压-高速轧管法、水平连铸-行星轧制法、上铸法。2.2.2.2我国铜加工技术与国外先进水平的比较Ø熔炼铸造技术比较国内与国外的铜及铜合金熔炼铸造技术水平比较如下表所示:表2-14国内外铜及铜合金熔炼铸造技术水平比较表项目国内国外感应电炉容量一般容量1.5~10t,部分从国外引进,最大容量27t一般容量15~40t,最大容量60t感应器与炉体整体结构,不可拆卸可快速更换炉龄一般0.4~1.5年炉室3~5年,感应器1.5~3年铸锭铸造扁锭少数厂铸180×620~1050mm多数厂铸180~200×650~1200mm圆锭少数厂铸Ф295mm以上多数厂铸Ф300mm,最大直径500mm连铸比70%~80%89%~90%生产率2~2.5t/h6~15t/h成品率立式半连续80%~86%93%~95%卧式连续90%96%水平连铸国内引进十几条生产线,并自制了多条生产连铸生产线国外有100余条生产线,以美国、欧洲和日本居多73 Ø铜板带技术水平比较表2-15国内外铜板带技术水平比较表项目国内国外加热炉环形炉、斜底炉、步进式加热炉大、中型企业均采用步进炉锭重多数小企业锭重40~100kg,大中型企业锭重1t以上,最大10t以上锭重4~10t,最大16t热轧机以中小型热轧机为主大型热轧机开坯热轧多数为铸锭铣面-热轧-酸洗,少数采用热轧后铣面热轧后铣面中轧多数厂为单机架,少数厂采用多机架多机架冷轧机速度多数1m/s以下,最高10m/s20m/s轧机控制多数小企业为电动压下,手工操作,少数厂采用液压压下,液压弯辊,板型仪多数采用液压压下,液压弯辊,板型控制带材退火多数氧化退火,少数为气垫炉和钟罩式炉光亮退火多数采用气垫炉和钟罩炉光亮退火带材公差0.25±0.01mm(少数±0.003mm)0.25±0.003mm成品率50%~60%70%~80%生产率10t/人·年50~240t/人·年Ø国内外铜管棒技术水平比较表2-16国内外铜管棒技术水平比较表项目国内国外挤压机吨位多数4~25MN,最大40MN以上多数25~50MN,最大80MN锭重普遍250kg以上,最大可达1000kg73 普遍60~140lg,个别企业200kg以上挤压工艺多数普通挤压法,管坯需经酸洗;少数为无氧化挤压长坯,无氧化挤压轧管机多以单线为主,轧速80~120m/min,无平衡装置,半圆孔型,短行程单、双、三线均有,轧速240m/min,有平衡装置,环孔型,长行程表2-16国内外铜管棒技术水平比较表(续1)拉伸机以单、双线为主,拉伸速度20~50m/min,最高90m/min三~九线拉伸机,拉伸速度120~190m/min圆盘拉伸机盘管设备已有引进,速度200~600m/min,圆盘最大直径2.1mm,盘管长200~2000mm大圆盘拉伸,直径1.0~3.0m,拉伸速度500~1000m/min,盘管最长可达6000m精整国内少数厂家已引进联合拉拔机普遍采用联合拉拔机精整管材退火多数是氧化退火,少数光亮退火以光亮退火为主管材公差±0.04mm±0.015mm成品率管材40%~60%51%~88%棒材66%~72%73%~75%生产率15~80t/人·年60~100t/人·年Ø国内外电解铜箔生产技术比较表2-17国内外电解铜箔生产技术比较表项目国内国外原材料电解铜丝、废铜丝废纯铜丝、线、屑阴极辊直径2130~2700mm2100~2700mm生箔机槽电流25000~50000A25000~100000A表面处理速度8~15m/min10~25m/min单机生产能力100~150t/a150~160t/a单位产品能耗1.2~1.5×104KWh/t0.8~1.5×104KWh/t表面处理方法镀锌、镀黄铜、工艺粗化有很多专利方法产品厚度12、18、35μm5~35μm73 厚度公差厚薄基本均匀负公差、厚薄均匀表面质量一般不易变色,但性能不稳定不变色产品品种STE-E、HD-E、THE-E所有品种2.2.2.3铜加工技术发展趋势从整个铜加工行业来看,我国铜加工技术创新的方向大致为:Ø发展短流程生产工艺技术,紧密围绕着节能、节省金属消耗、环境保护等方向开展技术创新,在金属压力加工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压缩热加工工序;Ø发展适合我国资源国情和市场需求的铜及合金产品,围绕发展精密铜材品种开展技术创新;Ø进一步发展我国的潜流式生产技术,不断扩大在铜加工生产中的应用范围,重点是高精密度铜带材和精密管材生产;Ø研制、开发、生产高效、环保、节能、自动化、节能化、专业化和低成本的铜加工技术装备和生产线;Ø加强铜加工分析测试装备和仪器,扭转铜加工先进分析检测设备依靠国外的被动局面。2.2.3我国在建的铜加工材项目Ø铜杆线、铜棒在建项目表2-18我国铜杆线、铜棒在建项目一览表单位名称品种产能(万吨)生产方法预计投产日期铜都铜业铜杆线15康特耐法2008年天津大无缝铜杆线25康特耐法2008年江苏万宝铜杆线24反射炉轮式铸造2007年江铜集团铜杆线22康特耐法2007年安徽铜陵黄铜棒7.5铸轧拉法2007年宁波金田黄铜棒20铸轧拉法2007年沈阳九星无氧铜棒、杆等约合12铸轧拉法2007年73 Ø铜板带在建项目表2-19我国铜板带在建项目一览表单位名称产能(万吨)主要产品品种生产方法预计投产日期中铝洛铜10高精密度电子铜带热轧和铸轧2008年湖北大冶10高精密度铜板带热轧和铸轧2008年铜都铜业6变压器铜带热轧2007年江铜集团10高精密度铜板带热轧2008年宁波兴业8高精铜及合金带热轧2007年宁波金田4磷青铜带热轧2007年河南三丰10铜合金板带热轧和铸轧2008年紫金矿业2青铜带铸轧2007年山东奥博特10铜及铜合金板带热轧和铸轧2007年菏泽广源3电子带和水箱带热轧和铸轧2007年上海金泰5铜及铜合金板带热轧2007年辽阳铜业6紫黄铜带热轧和铸轧2008年安徽鑫科8铜及铜合金高精带热轧和铸轧2008年沈阳铜材3高精铜带热轧和铸轧2007年Ø铜管在建项目单位名称产品品种产能(万吨)生产方法预计投产日期金川集团白铜管2挤-轧-拉2007年广东精艺内螺纹管3铸-轧-拉2007年浙江海亮精密铜管、内螺纹管18铸-轧-拉2007年高新张铜内螺纹管、冷凝管13铸-轧-拉2007年浙江宏磊内螺纹管3铸-轧-拉2007年73 山东奥博特冷凝管1挤-轧-拉2007年河南金龙内螺纹管22铸-轧-拉2007年江苏隆达精密铜管6铸-轧-拉2008年江苏兴荥精密铜管6铸-轧-拉2007年表2-20我国铜管在建项目一览表Ø铜箔在建项目表2-21我国铜箔在建项目一览表单位名称品种产能(万吨)生产方法预计投产日期耶兹—江铜18μm0.5电解2007年招远金宝18μm0.25电解2007年2.2.4我国铜加工行业发展趋势Ø产量继续稳定增长,向铜加工强国发展发展。从2001年到2005年,我国铜加工材的产量从159.7万吨增加到466.8万吨,年增长率达23.9%,预计今后仍将持续稳定增长,到2010年我国铜加工材的产量预计将超过600万吨,稳居世界铜加工材产量和消费第一大国的地位。Ø现代工业对铜加工材料提出了高精度、高可靠、高性能等方面的综合要求。为了满足需求,面对国际市场日趋激烈,今后我国铜加工业重点在于扩大产品品种和改善产品质量,向电子、通讯。计算机、汽车、电力等产业提供高精度高性能铜材,重点发展水箱散热铜带、变压器铜带、引线框架铜带、电解铜箔、超长冷凝管等主要品种,特别是电解铜箔和变压器铜带,国内供应短缺,供需矛盾较大。此外,汽车工业需要的高软化点超薄水箱铜带、引线框架铜带、超长冷凝管等产品有进一步发展的潜力。Ø面对世界铜加工材的高度现代化与高度集中的潮流以及国外发达国家铜加工企业规模不断扩大,通过收购、兼并、参股、控股、海外投资等手段组成大型和特大型企业集团和跨国集团,并纷纷进军我国的形势,我国铜加工企业也必须建立大型企业集团,才能与世界铜加工巨头相抗衡,实现我国铜加工行业的发展壮大。Ø为了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稳定提高产品质量,获得明显的规模效益,今后要向生产规模化、大型化发展。73 Ø计算机技术在铜加工业的广泛应用,使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稳定性和可靠性越来越高,从而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降低了生产成本。随着加工过程计算机模拟技术的发展和控制软件的开发,加工过程的最优化控制得到了进一步提高。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控制及工艺参数的智能控制,使铜加工过程逐步向着智能化发展。第3章铜市场分析3.1铜价走势分析3.1.1铜价历史走势概述资料来源:LME,上海中期期货经纪有限公司工业品部图3-1铜价历史走势(1968~2007)如图3-1,总体上说,从1968年到2001年,铜价虽不断震荡,但幅度不大。自2001年11月以来,随着全球宏观经济逐步走出通货紧缩和衰退的阴影,在黄金、石油等商品价格强劲上涨的拉动下,商品期货市场各类商品的价格催生出一个崭新的牛市。铜价更是一路狂飙,不断刷新历史高点,伦敦金属交易所铜期货价格于2006年5月11日创历史新高8800美元/吨。然而,在此之后铜价又急速反转,暴跌至5255美元/吨。但从200773 新春伊始,来自中国的旺盛消费及储备需求使LME铜价于2007年5月4日再度大幅飙升至8330美元/吨,创11个月来新高。不过,由于担心中国的进口需求可能下降,铜价之后开始回落,5月24日最低跌至6967美元/吨,此后直到7月初,在罢工威胁与LME库存保持下降趋势的支撑下,铜价基本维持在7200~7700美元/吨的窄幅范围内波动。3.1.22006年铜价走势回顾2006年,受全球经济平稳增长带动铜消费回升、高铜价引发的罢工事件接连不断、交易所铜库存维持在历史低水平、石油价格振荡走高等利好因素的影响,不断有新的资金涌入金属市场,共同推动了铜价在前5个月快速大幅上涨,LME三个月期铜的价格从年初的4400美元/吨左右大幅上涨至5月11日的历史新高8800美元/吨,为本轮牛市以来铜价上涨速度最快的一波行情。在触及8790美元/吨的历史高点之后,铜价进入技术性调整,回调幅度达到自3月份连续上涨以来的50%左右,最低跌至6440美元/吨;自6月底、7月初铜价重新返回7000美元/吨之后,数次在8000美元/吨遭到强劲的阻力,从而开始了长达近半年的区间振荡;不过,随着LME铜库存从10月下旬开始持续回升,给铜价带来沉重压力,铜价终于在11月10日跌破了区间振荡的下方7000美元/吨的支撑位,12月底又跌破了6500美元/吨,并有向5000美元/吨靠拢的趋势。从总体走势上看,2006年以来随着国内期铜成交和持仓的大幅下降,沪铜的走势主动性明显减弱,而且由于国内隐性库存的释放、人民币持续升值以及外贸政策的调整,也给国内铜价造成沉重压力,国内铜价也因此表现得非常疲软,导致大部分时间的一般贸易进口精铜出现较大亏损,从而打击了贸易商对进口精铜的积极性。年中的时候,国内外期铜的比价经常维持在9.0以下,甚至跌至8.4,远远低于正常水平。3.1.32007年上半年铜价走势回顾2006年10月下旬开始,铜价开始连续下滑,12月份更是出现大幅下跌。到2007年1月份,铜价跌至2006年3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2007年1月份到2月中旬,铜价在5500~6000美元/吨的主要区域盘整,期间,曾在2月1日73 最低下探至5255美元/吨。随着中国铜进口的强劲回升,以及LME库存持续下降,铜价终于在2月下旬突破6000美元/吨的阻力,尽管3月初有所回调,但上涨的趋势得到很好的持续;此后一直到4月中旬,铜价一路上涨,4月17日突破8000美元/吨,达到2006年9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经过大约半个月的盘整,铜价重新恢复上涨趋势,5月4日最高达到8330美元/吨,创下了一年以来的新高;不过,由于担心中国的进口需求可能下降,铜价再创出一年新高以后开始回落,5月24日最低跌至6967美元/吨,较当月初的高点回落了1363美元/吨,此后直到7月初,在罢工威胁与LME库存保持下降趋势的支撑下,铜价基本维持在7200~7700美元/吨的窄幅范围内波动。由于从去年四季度开始,国内精铜供应从过剩转向短缺,带动国内铜价逐步走强,国内外期铜比价也有弱转强(见图3-2)。资料来源:安泰科图3-2SHFE/LME三个月期铜比价关系73 从趋势上看,国内铜价与国际铜价保持一致,SHFE三个月期铜2月初跌至近一年来的最低水平49680元/吨,此后跟随LME铜价快速攀升,到4月18日到达75810元/吨,为近一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不过,在5月底下调至61000元/吨附近后,基本位于61000~67000元/吨的区间范围内波动。现货升水方面,也是在去年三季度走高,并在今年1月中下旬最高达到2000元/吨以上,然后快速回落,到3月底已经变成现货贴水,4月下旬贴水最高超过1000元/吨,此后的时间里虽然有所回升,但大部分时间仍处于贴水状态。2007年上半年SHFE当月期铜和三个月期铜的平均价分别为61270元/吨和61055美元/吨,同比分别上涨了8.1%和9.5%。表3-1列出了LME和SHFE期铜2006年1月~2007年6月月度平均价及比较:表3-1LME和SHFE期铜2006年1月~2007年6月月度平均价一览LME(美元/吨)SHFE(元/吨)当月期铜三个月期铜当月期铜三个月期铜2004年2865279027554265252005年3678350434801333582006年1月份4734461644917436312月份4982490447325461743月份5102503148248472474月份6386630660962588475月份8044790376447763416月份7196709562337622027月份7710763066537671618月份7694733368055685409月份76017581710457074410月份74997483712377005011月份70287054658836557812月份6673670963049628942006年平均67216637621706161706与05同期比±%82.7389.4478.6484.722007年1月份5669570654972535032月份5675571955704531923月份6451642659639597744月份7765771169560705685月份76817624647006535173 6月份7474739263044639432007年1-6月份6786676361270610552006年1-6月份60745976567065574007与06同期比±%11.713.28.19.53.1.4铜价未来走势预测从长期来看,以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增长为代表的消费需求与丰富的天然铜矿资源和开采冶炼技术进步代表的生产供给的对峙。由于供需两个方面发展前景都非常良好,铜价并不像油价一样拥有一个长期基本面的支撑。同时,由于需求和供给之间的平衡关系存在着时滞,并且宏观供需转换到终端供需的环节较多,所以,长期铜价依然存在着宽幅振荡的特点。对未来铜价的走势,一些机构和分析师均做出了预测,其观点整理如下:Ø国家发改委对2007年铜价格走势进行了预测:2007年全球铜产量将继续大幅增长,国际电解铜市场将由供求紧张转为供求基本平衡。一度为市场忧虑的世界主要铜矿劳资谈判基本结束,全球铜精矿供应紧张的局势有所缓和,有助于2007年国际市场铜价回落。我国电解铜市场与国际市场关联度极高,全球铜价回落将带动国内铜价回调。2007年国内住房、汽车、电力行业将继续平稳较快发展,对电解铜的需求依然旺盛,而国内铜精矿供应不足将制约电解铜产量大幅度增长,因此国内电解铜价格回落空间有限。Ø上海中期期货经纪有限公司工业品部总经理胡凯西认为: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构成的“金砖四国”的庞大消费力,使铜市场正处于“超级周期”中。全球经济基础牢固,大趋势没有改变。铜价格区间上移,高铜价时代已经来临。2008年,中国经济继续快速增长的可能性比较大,“中国因素”、“美元贬值”两大原因将使铜价在1~2季度将不断刷新历史高点,2008年5月最高价位将冲击11800美元/吨。Ø73 安泰科资深分析师杨少华曾在07年初预计:2007年全球铜市将出现一定量的供应预测,从而可能引起交易所铜库存的上升,给铜价带来压力,但过剩量不是很大,而且随着中国对库存铜的消耗,2007年将重返市场采购,因此铜价仍能保持在较高水平。预计2007年伦铜的走势将以顶部盘整为主,LME三个月期铜价格主要波动区间位于5000~8000美元/吨,全年平均价预计为6600美元/吨;SHFE期铜价格将有望改变2006年一直疲软的状态,但仍会持续受到人民币升值的压力,预计三个月期铜的平均价预计为61300元/吨。Ø金瑞期货认为:由于供应的忧虑(罢工、加工费低引发的减产),中国消费可能再次增速,下半年铜市比上半年要更加紧张,在未来的几个月,价格下调的空间相对有限。目前全球库存消费比不足2周,基金还会利用基本面的炒作,不断抬高铜价。美元贬值更是成为基金买入的理由。下半年铜价可以关注前期的高点8800的位置,甚至有继续冲高的潜力。3.2国际铜市场分析3.2.1铜矿供应情况3.2.1.1铜矿产量近几年,在全球经济快速增长的带动下,铜工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铜矿产量快速提升。表3-2列出了2003-2006年世界主要国家的铜矿产量。表3-2全球及主要国家铜矿产量(单位:万吨铜)年份200320042005200606/05增幅%年均增长率%全球1365.51449.51484.41483.0-0.12.79其中:铜精矿1094.41179.11213.11196.1-1.43.01智利490.4541.3532.1530.0-0.42.62美国113.0117.5115.8123.56.63.01秘鲁84.3103.6102.5104.01.57.25澳大利亚83.085.593.591.0-2.73.11印度尼西亚100.584.5102.082.5-19.1-6.37中国58.561.765.175.516.08.88俄罗斯6364.066.367.31.52.23加拿大55.856.359.359.0-0.51.88波兰50.354.351.350.5-1.60.13赞比亚35.041.544.549.511.212.2573 哈萨克斯坦48.546.340.542.54.9-4.31墨西哥34.540.341.529.5-28.9-5.09伊朗14.515.819.321.310.413.68小计1231.31312.61333.71326.1-0.72.5资料来源:BME,安泰科,WBMS如表3-2所示,从2003年到2006年,全球铜矿产量年均增长率为2.79%,除了少数几个国家年均增长率为负数之外,大多数国家的铜矿产量均有所增加,其中增长最快的五个国家依次为:伊朗、赞比亚、中国、秘鲁、澳大利亚。智利的铜矿资源储量世界第一,铜矿产量也使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而中国虽然铜消费量居世界第一,但由于铜矿资源的限制,铜矿产量并不是特别高,2006年中国铜矿产量居世界第六位。2006年全球的矿铜产量预计为1483万吨,比05年略微下降0.1%。从生产国别看,2006年主要矿铜生产国的产量增长均不太乐观。全球最大的产铜国智利2006年的矿铜产量比05年下降了0.4%至530万吨,占当年全球的35.7%,从而成为拖累全球矿铜产量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印尼的铜产量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从2005年的102万吨降至2006年的82.5万吨,降幅达到近20%,成为引起全球铜矿产量的主要因素。其他产量超过50万吨的主要铜矿生产国中,中国的增幅最大,达到16%;美国则增长了6.6%;秘鲁和俄罗斯的产量小幅增长了1.5%;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波兰分别下降了2.7%、0.5%和1.6%。2007年上半年,尽管铜矿生产也遭受了罢工威胁,但整体上产量仍呈现较大幅度的增长。从一季度公布的数据看,主要铜矿生产国中,智利、美国、秘鲁、中国等的铜矿产量均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增幅在5.0-12.0%,而BHPB、FreeportMcMoRan等大型铜矿企业的产量增幅也达到两位数。预计上半年全球铜矿产量的增幅约为7%左右。3.2.1.22006年影响铜精矿供应事件铜精矿供应问题是影响2006年铜价的最主要因素之一,这在06年上半年表现的尤为明显,在库存处于非常低的情况下,任何可能影响到供应的事件都会引起铜价的73 大幅波动。导致铜精矿供应减少的因素包括劳资纠纷、矿石品级降低、水电油气供应、设备检修、地震塌方、铜矿与原著民的冲突、熟练工人和设备短缺等等,其中劳资问题尤为突出,各种罢工事件和劳资谈判贯穿了整个2006年。由于罢工等各种因素影响,2006年铜矿产量损失较大,数量估计在70万吨左右。详见表3-3:表3-32006年部分影响铜精矿供应事件铜矿所属公司原因时间产量损失Andina智利国营火灾1月0.2万吨Grasberg自由港地方冲突、山体滑坡、矿石品位下降1-6月4.5万吨Collahuasi鹰桥、英美设备故障3月1.5万吨LaCaridad墨西哥集团罢工3-9月约2万吨Cananea墨西哥集团罢工6-7月0.5万吨Chambishi瑞士J&W暴乱、塌方7-9月0.75万吨Chuquicamata智利国营塌方7-9月约4万吨Escondida必和必拓、力拓罢工7-8月约6万吨Highland特克科明科罢工9-10月-Konkola赞比亚罢工、洪水10月0.6万吨Norte智利国营罢工威胁12月-3.2.1.3近几年大型铜矿山项目表3-42007-2010年大型铜矿山项目年份矿山所有人国家分类产能(千吨/年)2007LumwanaEquinoxResources赞比亚确定1802008OyuTolgoiIvanhoeMines蒙古极有可能152GabyCodelco智利确定150ChelyabinskCopperEurekaMining俄罗斯极有可能11073 2009QuellavecoAngloAmerican秘鲁极有可能183KonkolaDeepKonkolaCopper赞比亚极有可能120ProminentHillOxiana澳大利亚极有可能1002010AlejandroHalesCodelco智利确定240表3-42007-2010年大型铜矿山项目(续1)2010RioBlancoMonterrico秘鲁可能200ToromochoPeruCopper秘鲁可能200EIAbraSulphidesPhelpsDodge/Codelco智利确定185PebbleNorthernDynasty美国极有可能180PetaguillaPetaguillaMinerals巴拿马可能176AguaRicaNorthernOrion阿根廷极有可能160EIPachonFalconbridge阿根廷可能106RegalitoRegalitoCopper智利可能100资料来源:CRU,20073.2.1.4未来铜精矿供应情况预测预计2007年铜精矿供应仍然趋紧,将抑制铜产量增长。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方面,矿石品级下降、重型卡车等设备紧张、熟练工人不足以及劳资纠纷等影响产量增长。据统计2007年仍然有220万吨矿产量面临劳动合同谈判,CRU估计因供应中断所引起的产量损失比例,2006年为2%,2007年为2.5%。另一方面,2007年铜矿产能增长仍然落后于铜冶炼产能的增长,只有到2008年这一状况才会改变。根据ICSG2006年11月发布的报告,2006年铜矿和精炼铜的产能分别为1693.7万吨和2070.1万吨,预计2007年将分别增长79.2万吨和101.3万吨,而到2008年铜矿和精炼铜的产能将分别增长109万吨和93.3万吨。表3-4,表3-5列出了部分机构对全球铜精矿产量、产能的统计及预估。年份200220032004200520062007f2008fCRU1042.91053.21150.11186.81222.71281.01376.573 BrookHunt1090.91094.91200.01230.31240.11334.81430.0安泰科-1094.41179.11213.11196.11268.31287.4表3-5部分机构对铜精矿产量的统计及预估(单位:万吨铜)资料来源:CRU、BrookHunt、安泰科表3-6ICSG对产能的统计及预估(单位:万吨铜)年份200520062007200820092005-2009增长情况%铜精矿1350.51363.11397.91454.01527.313.09铜矿总计1663.91693.71772.91881.91988.819.53铜冶炼1627.41658.21700.51724.21749.17.48精炼铜总计2030.52070.62171.92265.22331.314.81资料来源:ICSG3.2.2精铜供应消费情况3.2.2.1精铜供应近几年,随着需求和铜矿供给的增加,精铜产量不断增加。表3-7列出了2003~2006年世界主要国家的精铜产量。表3-7全球及主要国家精铜产量(单位:万吨)年份200320042005200606/05增幅%年均增长率%全球1525.21582.31654.61743.75.44.56其中:原生1355.71382.41441.01503.34.33.5再生169.5199.9213.7240.412.512.35智利290.2283.7282.4286.51.5-0.43中国183.5217.0258.3292.513.2416.81日本143.0138.0139.5157.512.93.2773 美国130.6130.5125.5140.011.62.34俄罗斯84.392.093.597.03.74.79德国59.765.363.864.51.12.61韩国51.049.651.058.013.74.38印度39.040.048.056.517.713.15波兰53.055.056.054.0-3.60.63秘鲁51.750.551.051.51.0-0.13赞比亚36.040.544.550.012.411.57表3-7全球及主要国家精铜产量(续1)(单位:万吨)加拿大45.552.751.648.0-7.01.8哈萨克斯坦43.344.541.842.51.7-0.62比利时42.339.338.640.54.9-1.44墨西哥33.036.038.535.5-7.82.46西班牙29.422.826.928.04.1-1.61瑞典21.423.622.523.54.43.17印度尼西亚22.321.026.323.5-10.61.76小计1359.21402.01459.71554.26.54.57资料来源:BME,安泰科,WBMS如表3-7所示,从2003年到2006年,全球精铜产量年均增长率为4.56%,其中原生铜产量年均增长率为3.5%,再生铜为12.35%,而再生铜产量在精铜产量中所占的比例也有05年的12.92%上升到06年的13.79%,可见再生铜的贡献度呈上升趋势,预计2007年再生铜总产量及在精铜产量中的比重还将继续增长。除了少数几个国家精铜产量有小幅减少之外,大多数国家的精铜产量均有所增加,其中中国、印度、赞比亚三国的年均增长率呈双位数,大大超过其他国家。这三个国家2006年精铜产量合计增长了71.4万吨,成为全球精铜产量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尽管2006年铜矿的产量基本与上年持平,但通过消耗铜精矿库存以及提高再生铜的产量,使得2006年全球精铜的产量增幅大大高于矿铜,达到1744万吨。其中,原生铜的产量为1503万吨,增长了4.3%;再生铜的产量为240万吨,增长了12.5%。73 2007年上半年,铜矿产量的增长,为精铜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上半年智利的精铜产量增幅预计将超过10%;中国也达到8%以上,这两个国家的产量之和占全球的三分之一左右。此外,日本、美国、印度等国家的产量也有不同幅度的增长,尤其是印度,上半年的产量增幅预计将达到20%左右。估计上半年全球的精铜产量将达到920万吨左右,比06年上半年同期增长5.3%。3.2.2.2精铜消费如表3-8所示,2003年到2006年全球精铜消费量年均增长率为4.02%,略低于精铜产量年均增长率4.56%。中国自从2002年取代美国成为铜消费第一大国后,一直保持世界第一的地位,消费量逐年上升,年均增长率为8.81%。除中国外,德国、俄罗斯、印度、土耳其、加拿大等国家的铜消费量也保持了较快的增长。然而,韩国、法国、墨西哥三国的铜消费量却下降了。除此之外,其他国家的铜消费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总体来说,与铜矿产量、精铜产量一致,全球精铜消费量2003~2006年的总体趋势是上升的。详见表3-8:表3-8全球及主要国家和地区精铜消费量(单位:万吨)年份200320042005200606/05增幅%年均增长率%全球1569.11686.51685.51766.14.84.02中国295.0330.0360.0380.05.68.81美国229.5241.2227.0225.0-0.90.66德国105.0111.0111.7138.524.09.67日本120.2127.9122.9130.05.82.65韩国90.693.685.582.0-4.1-3.27意大利69.072.068.278.014.44.17俄罗斯44.355.563.567.56.315.07中国台湾62.068.564.063.0-1.60.53法国55.555.047.047.51.1-5.0673 印度30.531.335.537.55.67.13墨西哥37.039.040.534.5-14.8-2.30巴西30.033.533.734.31.84.57土耳其26.527.531.533.04.87.59比利时30.030.029.031.58.61.64西班牙31.132.029.231.57.90.43加拿大25.729.128.030.07.15.29小计1281.91377.11377.21443.84.84.04资料来源:BME,安泰科,WBMS。注:2006年为预估值尽管高铜价给铜的消费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但随着欧美日等主要铜消费地区的经济回暖,2006年铜需求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出现较大回升。数据显示,预计2006年全球的精铜消费量为1766万吨,较2005年增长了约4.8%,而05年基本没有增长。从主要国别地区看,2006年充当全球铜消费主要驱动力的是欧洲地区,如德国和意大利,增幅分别高达24%和14.4%,其余如俄罗斯、比利时、西班牙等也有6.3%~8.6%的较高增长;美国虽然下降了0.9%,但降幅明显低于05年的5.9%;亚洲方面,日本06年增长了5.8%,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则继续下降的趋势,不过降幅稍有缩小,而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中国的铜消费量虽然仍保持增长趋势,但增长速度较05年大幅萎缩,06年只增长了5.6%左右,大大低于05年约9.1%的增幅。73 2007年上半年全球的精铜增长势头并不乐观,主要铜消费国中,除了中国精铜消费仍保持较快的增幅以外;第二梯队的美国、德国、日本均有不同幅度的下降;不过第三梯队的俄罗斯、印度等出现较大的增长弥补了第二梯队的消费下降。07年以来,中国的铜消费商部分消化了因铜价大幅上涨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上半年中国的精铜消费量预计达到209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0%左右。美国、德国和日本上半年的铜消费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了3.2%,5.2%和2.3%左右,不过意大利增长了4.2%左右;在处于铜消费第三梯队的国家中,俄罗斯、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由于还处于经济持续增长期,铜消费也快速增长,成为全球铜消费增长的另一大助力。估计07年上半年全球的精铜消费量为912万吨左右,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6%,小于精铜产量的增幅5.3%。07年上半年精铜产量增速超过消费量,导致全球供求关系从06年的短缺转向过剩。不过,从全球的供求关系及交易所库存变化看,似乎全球仍处于供应紧张的状态,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大量进口精铜,导致国际市场的铜大量流入中国市场,铜库存也相应发生转移,造成国际市场供应紧张而中国市场供应过剩的局面。因此,尽管从全球来看,精铜的供求关系已经发生改变,但由于只是库存的转移,对于LME铜价来说不仅没造成压力,反而因为LME库存的持续减少而得到支撑,这也是07年上半年铜价快速上涨的主要因素。3.2.2.3精铜供求情况分析与预测如图3-3所示,1992年以来,全球精铜产量和消费量均同步持续增长。1992到2002年十年间,精铜供应短缺与过剩不断交替。2002年以后,虽然铜价连连攀升,但高铜价并没有马上换来供应面快速的提升,连续几年精铜一直供应短缺。从表面上看,西方国家减产是由于罢工、地震、洪水、设备检修等等问题所致。但有观点认为,铜市场在经历过长期的低迷之后,一些控制着铜矿资源的西方国家与控盘的投资基金之间存在某种默契,使得各种罢工和自然灾害成了减少产量的正当借口。2002年以后,全球铜矿产量的实际产出一直低于预期(见图3-4)。资料来源:ICSG,上海中期期货经纪公司工业品部图3-3全球铜供求关系(1992~2007)73 资料来源:BrookHunt,上海中期期货经纪公司工业品部。注:2007年数据为预测值。图3-4全球铜矿产量的实际产出相对预期比较对于07年及以后几年铜市的供应消费情况,一些知名机构也纷纷作出了预测,见表3-9、3-10:表3-9全球精铜供应消费平衡表(单位:千吨,美元/吨)年份200520062007f2008f2009f2010f生产量167681767518535194102036421604消费量169421768318630194942036221224平衡(短缺/过剩量)-174-8-95-842380平均价(美元/吨)3664.76651.26806.95950.24409.03316.8资料来源:ICSG,BrookHunt。注:f表示预测值。表3-102001-2030年全球精铜供需历史和预测表(单位:万吨)年份200520062010f2015f2020f2030f生产量167681767518535194102036421604消费量169421768318630194942036221224资料来源:CRU,20073.3中国铜市场分析73 3.3.1精铜产量资料来源: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统计资料汇编,2006图3-5中国历年精铜产量如图3-5所示,1992年以来,中国精铜总产量、矿产精铜产量以及再生精铜产量均持续快速增长,总产量年均增长率(算至06年)为11.23%,矿产产量和再生产量年均增长率(算至2005年)分别为12.49%和9.11%。其中,15年间,再生铜产量在总产量中所占比例的平均值为30.4%,对国家铜消费做出了重大贡献。不过,中国的再生铜主要依赖进口废铜渣。由于国内的铜消费是从2000年开始迅速增加的,而铜的生命周期有10多年,所以大量进口废铜渣的情况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会持续,当10多年之后现在的主要铜产品都报废时,国内的废杂铜产量会大幅上升。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6年中国的精铜产量为292.5万吨,同比增长了17.8%。2006年国内精铜产量大幅增长的原因主要包括:2005年有较大的扩建产能陆续投产、较高的铜精矿加工费和铜精矿库存、以及再生铜产量加大。73 安泰科的数据显示,2005年国内建成投产的铜粗炼产能约为30万吨/年、精炼产能约为33万吨/年。这些产能的投产为2006年国内精铜的增产提供了保障。不过,除了年底金川集团公司有20万吨电解产能投产之外,06年国内基本没有多少新的产能建成投产,因此全年的精铜产量基本比较平稳。当然,产能的扩大只是铜产量快速增长的基础,利益的驱动才是最重要的因素。由于铜精矿供应充裕,自2004年下半年以后,铜精矿加工费出现了一波快速上升的过程,不管是现货市场还是长期合同,加工费都实现了翻番的增长,尽管2006年的加工费出现较大的回落,但相较于2004年之前,仍处于较高水平。此外,一些含PP(价格分享)条款的年度合同也因铜价高企使冶炼厂收获颇丰。较高的加工费刺激了铜冶炼厂增产的欲望,这也是近年来国内铜冶炼产能大幅扩张的一个重要因素。当然,国内铜精矿产量的增长以及2005年大量进口铜精矿使得库存较大则是精铜增产的保障。2007年上半年,国内精铜产量在经历了年初的低迷后,4、5、6月份出现较大增长并创下新的历史纪录,分别达到26.72万吨、28.22万吨和28.7万吨。1-6月份的累计产量为156.62万吨,同比增长了12.9%。3.3.2精铜消费资料来源:安泰科图3-6中国历年铜消费量如图3-6所示,1998年以来,精铜消费量逐年不断增加,截止到06年年底,年平均增长率约为13.7%。2002年中国铜消费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铜消费国,从2002年到2006年中国铜消费量占世界铜消费量的比例由16.27%增加到21.52%,而同期美国铜消费量占世界消费量的比例由15.90%降至13.42%,西欧铜消费量所占比例也由25.09%下降到21.04%。06年受铜价大幅上涨的影响,国内的精铜消费增速继续下降,尤其是5、6、7三个月份降幅分别达到-18.78%、-17.4%和-12.5%,这与当时铜价的剧烈波动有一定关系。四季度后精炼铜消费有所回升,10月、11月和12月的表观消费数据同比上升了7.69%、3.88%和25.5%。安泰科07年3月估计2006年中国精炼铜消费量约为380万吨,73 比05年的360万吨增长了5.6%,增幅低于05年的9.1%。2006年国内铜加工材产量为506万吨,同比增长8.5%;出口量为55.9万吨,同比增长20.6%。精炼铜消费量的大幅下降和铜加工材产量、出口量的大幅增长形成鲜明对比,这反映出国内铜隐性和显性库存减少,以及再生铜的广泛使用。近几年国内铜材产量和出口量大幅增长,一方面是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铜材的需求增加;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全球铜加工和消费格局的重大改变。不但世界铜加工中心向中国转移,加工制造业转移到中国也带动铜终端消费链转移。资料来源:CRU图3-72006-2008年中国计划内的铜加工产能扩张分布根据2006年CRU的调查研究显示,到2008年中国将出现340万吨的铜材产能扩张。38个项目的陆续启动将增加140万吨的铜厚板、铜带、铜薄板和铜箔,27.5万吨的铜合金杆,74万吨的铜管和100万吨铜线杆。如果以上的扩产项目竣工,中国将由净进口国转为净出口国。如果按80%的产能利用率估算,未来三年铜材产量将增加200~300万吨,这说明未来两到三年中国对于精炼铜的需求的增长空间仍然很大,对于国内铜产业结构的影响更是巨大的。3.3.3进出口贸易情况图3-8列出了2005年1月到2007年5月的中国精铜分月度进出口数据。73 资料来源:安泰科图3-8中国精铜月度进出口量国内精炼铜进口主要受到国内产量、消费需求、国内市场和LME市场价差以及关税政策等因素影响。据海关统计,2006年中国进口精炼铜827021吨,比2005年下降32.3%。不过国内精炼铜进口量减少的局面在年末有了较大改观,2006年12月国内进口精炼铜9.59万吨,同比增长了59.4%,也远高于1-11月6.64万吨的月平均水平。这可能反映了国内需求的恢复,以及企业开始补充库存。在进口大幅下降的同时,出口量却有非常大的增长,2006年中国出口精炼铜243029吨,比2005年增长73.3%。国内精炼铜出口主要集中在上半年,其中3月份的出口量高达4.18万吨,这和上半年国内现货价格远低于LME市场,以及国家储备向LME仓库交货有一定关联。随着下半年LME市场铜价大幅回落,国内市场和LME的价差缩小并向国内升水转变,并且国家取消精炼铜出口退税,10月份以后国内精炼铜出口数量明显减少,11月份已经降至0.42万吨,12月份继续下降到0.34万吨。73 由于2006年国内精铜进口量大幅减少,在逐步消耗释放的库存之后,国内的供求关系逐渐从过剩转为短缺,使得国内铜价走强,吸引了贸易上的进口兴趣。从06年12月开始,中国的精铜进口量走出了长达14个月的低迷期,当月进口量达到9.59万吨。此后几个月更是连续增长,07年3月份创下历史单月进口的最高纪录20.30万吨。不过,进口量的过快增长,使得国内的供求关系重新由短缺转向过剩,4月份稍稍回落至18.62万吨,5月份大幅减少至11.67万吨,6月份进一步减少至10.81万吨。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1-6月份国内精铜进口量为89.45万吨,比06年同期增长了129.6%。随着精铜加工贸易出口进入尾声以及中国对精铜出口征收10%的关税,2007年精铜出口量大幅萎缩,前6个月的累计出口量为4.17万吨,比06年同期减少了70.8%。3.3.4精铜供求情况分析与预测表3-11中国市场精铜供需平衡表年份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表观供应量188.2220.9275.7312.9310.5366.5350.9413其中:产量137.1152.3163.2183.6200.0258.3292.5327.0进口量66.883.5118.1135.7115.0122.282.788.0表3-11中国市场精铜供需平衡表(续1)出口量11.55.17.76.414.514.024.32.0消费量190.0220.0260.0295.0320.0360.0380.0400.0供需平衡-1.80.915.717.9-19.56.5-29.113.0资料来源:安泰科,07年3月。注:2007为预测值图3-9中国市场精铜供需情况73 如表3-11、图3-9所示,中国有很大一部分的精铜消费依靠进口,2000年到2006年7年间,净进口量占消费量的平均比例为32.55%。2000年到2001年,国内精铜供应基本平衡。2002年2003年,进口激增,供应过剩。2004年,精铜进口骤降,出口却大增引发供应紧张,幸好同时国内精铜产量也出现了较大的增长,才避免了国内供应缺口的进一步扩大。2005年,国内精铜产量大幅增长,同比增幅达到25.3%;净进口量较04年也出现了小幅的适度增长;同时,需求的增速有所回落。因此,05年国内铜市场出现了6.5万吨的供应过剩。2006年,虽然精铜产量达到新的历史高点292.5万吨,但同时国内精铜进口出现大幅回落、出口激增,表观供应量仍然无法满足国内高涨的需求,出现了近30万吨的供应短缺。2007年随着江西铜业、山东祥光铜业冶炼项目建成投产,将给国内带来40万吨/年的粗炼产能增长和50万吨/年精炼产能增长,国内的精铜产量增长仍将取决于铜精矿的供应状况,根据一些企业的增产计划,预计2007年国内的精铜产量将增加至327万吨,增幅较2006年减缓。受益于国内经济的稳定增长,精通需求量仍有望保持2006年的增长速度,预计消费量将达到400万吨左右,因此国内仍存在约73万吨的供应缺口需要靠进口来满足。此外,国内可能还会进口一些铜来补充库存因此进口量将有所增加。根据国民经济和铜工业的发展趋势,部分机构和个人对未来20年我国铜工业消费、产量、进出口量等方面的情况也进行了预测,详见表3-12、3-13:表3-12未来30年我国铜工业主要技术参数预测表年份2000-20052006-20102011-20202021-2030消费量年均递增率(%)11852产量年均递增率(%)10863储量总回收率(%)52545560再生铜总总产量比率(%)29303132进口量年均递增率(%)15103-51出口量年均递增率(%)542-31资料来源:世界金属研究,ICSG,2005表3-132010-2030年我国铜的消费量、产量和进出口量预测表项目2010年2015年2020年2030年资料来源万吨年均递增率%万吨年均递增率%万吨年均递增率%万吨年均递增率%73 消费3748455558066952卫万顺产量2748546643765703进口17610214524132641出口164183202221消费2003.32212----汪旭光消费1902.22102----屠海令消费399---645-703-王安建消费175---204---罗晓玲3.4其他影响铜市的因素分析3.4.1美元走势历史上每次美元大幅贬值均会伴随金属价格走出明显的上涨行情。尤其是1971-1974年美元遭遇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催化了那一轮超级牛市。在2003-2004年铜价的上涨行情中,美元疲软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2002年以来,美国的财政赤字和贸易逆差不断扩大,导致美元对主要货币持续下跌。2005年7月21日,中国政府采取了“出其不意”的方式宣布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提高2%。这将对全球经济和贸易将产生深远而重要的影响,人民币对美元的冲击将是持久而坚实的。2006年以及2007年上半年美元的疲软为铜价上涨提供了助力。近年来美国经济的总体表现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概括:“复苏、赤字和弱势美元”。美国“双赤字”不断扩大是与美国政府曾经实行的扩张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分不开的。第一,受扩张性政策影响,美国经济结构失衡问题更加突出,“高消费、低储蓄”约束了出口增长,形成经常项目巨额逆差。第二,布什政府上台后,继承了里根经济学的传统,实行供给学派的减税政策。同时,由于伊拉克战争和反恐需要,美国政府财政支出不断扩大,造成巨额财政赤字。2005年美元短期利率水平的持续上升,加大了与欧元和日元之间的利差,支持了美元汇率走强。但是一旦美联储终止加息,欧、日为抑制通货膨胀上升采取加息措施,就会缩小利差空间,从而抑制美元上涨的趋势。73 由于美国经济结构失衡和“双赤字”问题并未发生根本改善,巨额经常帐赤字压力,资本外流,美国政府当局的放任等多重因素,美元的中长期贬值趋势基本确立,对铜价上扬构成中长期利多支持。从消费领域来看,欧洲国家和日本也是传统的铜消费大国,当美元对欧元、日元贬值会刺激欧洲和日本的消费商在铜市上的保值性需求;在投资领域,美元贬值直接导致美元资产的大幅缩水。对于国际上大量的流动资本而言必须要选择价值稳定的资产,在更广泛的资产领域内配置其投资组合以规避或对冲美元下跌的风险,传统上基本金属也作为一种重要的避险资产被纳入宏观基金的投资组合。这在全球经济走出低谷,进入复苏时表现得尤为明显,基本金属市场上往往会涌入大量的投资基金。3.4.2商品投资基金铜作为全球性的商品与世界经济息息相关。影响其供求关系的因素包括生产量、消费量、进出口量、关税变化、利率变化、汇率变化、地区及世界经济状况以及市场人气、资金流动等因素,而上述因素是可以通过严谨的调查与研究发现规律与周期性变化,并且能得出预见性的趋势预测,这正是拥有强大的研发实力以及庞大的流动资金的国际基金所擅长的。铜期货已经有近150年的历史,它以规范的管理、较强的趋势性、理性稳健的运作、以及良好的流动性,已经成为基金重要的投资领域。从1986-2005年的COMEX精铜市场的基金净多头持仓演变过程来看。1986-1989年、1994-1995年、1996年-1997年、2003-2006年的铜价涨势行情,基金通过头寸调整,对行情起到了明显的推波助澜作用。2006年3月份开始,基金多头头寸开始不断减少,空头头寸加大,给铜价带来压力。07年年初,自铜价从一年以来的地位反弹以来,基金再度加大了对铜市的投资力度,三个交易所期铜持仓均出现不同幅度的增加,为铜价的上涨提供动力。目前国际资本流动对工业原材料价格起着决定性作用。最近几年来自潜在投资者的管理基金剧烈地增长,主要有三种的市场参与者:①全球宏观对冲基金:以基本面为依据寻找绝对回报,可能会做多或做空,大多数有六个月时间,投资长达两年时间,经常利用场外交易市场。②商品交易顾问(CTA基金):利用技术性买入或卖出信号追随趋势,短线为基础,通常在一个月内。③商品指数基金:只做多是被动投资者一篮子买入商品。将商品视为一种“资产族”73 。买入最靠近的远期合约,并将其迁往远期。2005年末估计约有800亿美元投资于商品指数基金,2004年底约为550亿美元,2003年底约不到300亿美元,2006年达到1200亿美元。保守预计,到2007年底,全球商品基金至少将增长到2400亿美元。这些钱来自于传统养老基金的长期投资,他们将管理下的资金总量1~5%投入商品指数相关的投资。大量宏观基金投资金属市场已是长期行为,为铜市以及整个商品期货带来源源不断的动能。第4章总结与启示针对铜行业相关领域的发展现状和前景,结合对华友公司情况,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和赴甘肃、北京、桐乡等地调研、搜集数据、访谈咨询行业专家等方式,对铜行业相关领域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主要内容概述如下:Ø从宏观环境方面,分析了近年来出台的铜行业相关政策措施(包括抑制铜冶炼行业投资盲目扩张的相关政策、铜产品进出口贸易政策以及铜矿石资源税上调政策)及其影响;分别对上游铜矿资源(包括世界铜资源和中国铜资源)供给情况以及下游行业(包括电力行业、家电行业、汽车行业、铜替代品使用情况)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Ø阐述了中国铜冶炼行业发展概况,从产消及进出口贸易情况、行业经营状况、技术经济指标、我国主要铜生产企业四个方面对中国铜冶炼行业发展现状进行了描述;而后对铜冶炼技术进行了分析,主要介绍了世界和我国铜冶炼技术发展现状及铜冶炼技术发展和应用前景;最后列出了2007年我国部分企业铜冶炼扩产项目。Ø阐述了中国铜加工行业发展概况,从产销基金出口贸易情况、铜加工材产地区域分布、铜加工材分品种产量消费量与进出口贸易、技术经济指标以及我国主要铜加工企业五个方面描述了中国铜加工行业发展现状;分析我国铜加工技术发展现状、我国铜加工技术与国外先进水平的比较、铜加工技术发展趋势对中国铜加工技术进行了分析;最后列出了我国在建的铜加工材项目;并对我国铜加工行业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73 Ø铜市场分析主要从铜价、供应、需求三个角度对国际铜市场和中国铜市场进行了分析。铜价走势分析,内容包括铜价历史走势概述、2006年以及2007年上半年铜价走势回顾、铜价未来走势预测;国际铜市场分析,对全球范围内铜矿供应情况、精铜供应消费情况进行了分析;中国铜市场分析,对中国的精铜产量、精通消费、进出口贸易情况以及精铜供求的历史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未来精铜供求情况进行了预测;最后对除了价格、供求因素之外的两个对铜市影响较大的因素——美元走势和商品投资基金进行了分析。结合以上分析,对华友公司铜工业发展的启示,主要有以下几点:Ø国内外铜资源利用与开发。虽然中国的铜资源储量居世界第7位,储量基础居第3位。但由于我国铜矿资源的一些特点,并不具备优势资源的条件。据统计,我国铜储量的静态保有年限只有8年左右,基础储量的保有年限约13年,可以说铜资源非常的匮乏,而且铜资源都集中在少数几家大企业手中。如2006年我国精铜产量为292.5万吨,矿铜产量虽上升至75.5万吨,但仍远远无法满足国内生产需求,大部分原料依靠从国外进口铜精矿或废杂铜。就国内铜生产原料的供给来看,如果最近国内没有发现大型的便于开采的铜矿床,矿铜产量增加的幅度非常有限。由于铜的生命周期有10多年,国内的铜消费是从2000年开始迅速增加的,目前国内的废杂铜也不多,大部分再生铜的原料是从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或地区进口的,10多年后现在的国内主要铜产品报废时,国内的废杂铜产量才会大幅上升。中国铜资源对外依存度较大,现在也有很多企业在海外找矿,却经验不足,难以与美国、日本等获取国外资源经验丰富国家的企业抗衡。近几年,铜价飞涨,虽然往产业链下端走,产品的附加值较高,但真正获得利润最多的还是矿山企业,所以,握有资源对有色金属企业至关重要。华友在刚果(金)拥有矿山,在资源供应方面具备优势,但是这种优势背后也蕴藏着很多很难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说如何利用好这些资源是一项非常巨大的挑战。刚果(金)73 是非洲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急需发展经济,尤其是经过长期的战乱,百废待兴,需要吸收大量的外资进行经济建设,对于投资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投资场所。但其政局仍存在着不稳定的因素,国家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投资环境还不尽如人意,这些都将给投资者带来风险。如何抵御政局变动、政策变动、法律变动甚至战争的风险,保证华友在刚果金的矿山能够连续稳定地为公司的铜钴生产提供原料?华友打算在刚果金修建火法冶炼厂,刚果金近年来也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那么公司现在的计划是不是能够满足将来的环保的要求,会不会等到真正修建的时候,刚果金的环保标准又提高了?现在刚果金不允许出口原矿,那么生产做到哪个程度最合适?Ø发展铜加工的问题。关于华友要不要进一步做铜加工的问题,本文认为华友现有条件不成熟,可暂不考虑发展。在北京访谈的时候,曾向专家们咨询过这个问题,现在全球从矿山做到加工的企业很少,大约占3%-4%。就铜来说,国内大型铜生产企业包括江铜、铜陵、云铜、大冶等都在往深加工延伸,但就这几年的情况来看,都做得不是很好。铜冶炼与铜加工完全是两个行业,铜加工行业技术壁垒和资金壁垒很大,而且两者对生产人员和技术人员的要求也不同,所以有些大企业的设备都是从国外进口的最先进的,资金也很雄厚,但是还是做不好,这与缺乏专业人才是密不可分的。华友的战略发展重点是钴,资金投入和人力投入应该更侧重于钴,而铜做加工的难度又比较大,所以,不适宜再做铜加工产品。硫酸铜与电解铜是一条线出来的,生产调配也较灵活,可以根据市场和销路的情况决定两者的关系和产量。Ø电解铜扩产计划。电解铜方面,06年7月1日实施的《铜冶炼行业准入73 条件》规定企业新建或者改建的铜冶炼项目必须符合单系统铜熔炼能力在10万吨/年及以上。华友铜的生产目标只写了公司以金属量计铜的计划产量,没有细分到各种铜产品的计划产量。假设大部分铜产品是电解铜的话,那么生产能力扩产计划也是一个要仔细考虑的问题。2006年华友铜仅生产了600多吨,2007年计划生产1万吨,2010年有一个大的飞跃,从09年的计划生产3万5千吨一下跃升到8万吨,计划在2015年达到15万吨。铜产量逐步扩张,那生产能力的扩张计划应该如何进行呢?按国家标准来的话,改建的项目必须达到10万吨以上,那么华友是一次就把生产能力扩张到10万吨还是15万吨?如果一下子生产能力扩张较大的话,那么必定有较长的一段时间,工厂的生产能力过剩会比较严重涉及到产品的销路、套期保值、设备配套等问题。对于华友而言,其一,扩充电解铜的产能,必须保持产能增加与市场规模扩大之间的平衡,在铜产品上必须反对依据原料构成而动的决策方式,铜产品的金融功能十分强大,因此市场的因素必须放在第一位考虑;其二,根据行业分析,在未来五年,精铜和粗铜的价格将稳步回落,因此华友应制定相应的五年到十年规划,在铜市场上求稳步发展,不宜一步到位;其三,强化合作竞争,与铜加工企业构建长期合同关系,稳定客户源,并以此为契机,探索进入铜加工行业的可行性。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