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7.50 KB
  • 2022-04-22 11:31:56 发布

高中历史必修一重点难点及课本习题答案答案.doc

  • 40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本专题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阐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共有的基本特征。2.描述历代政治制度变化的大致轨迹。难点:由于本专题教学内容的年代跨度比较大,而教材的容量有限,许多相当有意义的历史资料不可能展开介绍,教学中应当注意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以往所学得的知识,充分利用课外获得的诸种相关信息,以充实和深化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本课重点:使学生深入理解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本课难点:对西周礼乐秩序与中国早期政治制度关系的分析。问题解答【学习思考】2.恩格斯说:“在新的设防城市的周围屹立着高峻的城墙并非无故:它们的壕沟深陷为氏族制度的墓穴,而它们的城楼已经耸入文明时代了。”读恩格斯的话,应当怎样理解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城址与早期国家的关系?答案提示:应当看到,这些城址体现了政治权力已经形成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强制性力量,标志着早期国家已经形成。氏族制度的历史,至此宣告结束。【自我测评】答案提示:随着生产的发展,剩余物资出现,为阶级的分化准备了条件。人口的增多,使得社会构成复杂化,管理成为共同的需要。在自然环境优越的地方发生部族间争夺生存资源的战争,也使得权力者受到拥戴。早期国家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产生。夏的历史尚待探索,殷商时代的政治形式已经逐渐完备。西周政权的统治地域空前广阔,以“礼乐”为标志的秩序,反映当时政治建设也取得了非凡的成功。【材料阅读与思考】答案提示: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周朝的礼仪制度借鉴于夏商二代,是多么丰富多彩呀!我遵从周朝的制度。孔子所欣赏的是西周的礼乐制度,并非要全面退回西周。不过,孔子思想的怀旧色彩,也使得当时许多儒学人士对新的社会现象和新的文化因素本能地表现出抵触的态度。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本课重点:使学生掌握秦王朝集权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本课难点:制度史比较抽象,需要介绍大量背景知识,利用大量实例进行分析说明,逐步引导学生建立起总体概念。问题解答【学习思考】1.明代思想家李贽曾经赞扬李斯推行郡县制的主张是“千古创论”。他还称李斯等秦始皇得力的政治助手们“皆是应运豪杰,因时大臣”。如果“朝议”的方式不再采用,他们还能够发挥这样的作用吗?答案提示:李斯的意见是通过“朝议”形成影响的。如果不采用“朝议”的方式,不同政治主张无法交锋,正确的意见就无从发表,也难以维持,秦二世时代就是这样。但是,我们也不能过分夸张“朝议”的作用。在专制制度下,最后的政治裁决权掌握在最高执政者——皇帝手中。如果皇帝不认可,无论是怎样的“应运豪杰,因时大臣”,也不可能切实参与行政,任何正确的政策也不可能施行。2.如何评价秦朝的挟书律?答案提示:专制统治与思想自由是不可克服的矛盾。专制统治不仅要把体制、规范、设施等“硬件”纳入整齐划一的轨道,而且要禁锢人们的思想自由,实行文化专制主义。“挟书律”虽有利于从思想上巩固秦朝的统一,但这对古代文化的延续和保存是一种劫难,同时开了思想专制之先例。【自我测评】秦王朝的郡级行政机构有哪些特征?答案提示:(1)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设置。(2)郡县长官,一概由天子任免调动,不得世袭。【材料阅读与思考】为什么汉代学者屡屡把“挟书律”与秦朝的短命相联系? 答案提示:秦自商鞅以后,一直奉行以法治国的政治策略。法治使秦国走向强盛,并最终统一中国。但秦法的极端残酷和酷烈,“焚书”“坑儒”“挟书律”等残酷的思想专制手段也无济于事,反而出现“奸邪并生,赭衣塞路,囹圄成市,天下愁怨,溃而叛之”的局面,使秦王朝迅速走向了崩溃,最终以“暴秦”的形象载入史册。为了避免重蹈秦之覆辙,汉代士人不断反思秦亡的原因。他们认为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完全抛弃了古代圣王重视礼乐教化的传统而专任刑罚。董仲舒认为古代圣王治理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秦朝却一反先王的做法,采用申商韩非之说,严法治国,禁止私学和民间藏书,使人们逐渐抛弃礼谊传统而轻于犯法,最终导致了秦朝的灭亡。王充的看法与此相似,他认为秦朝焚烧五经典籍,禁止民间藏书,极大地破坏了圣贤所确立的优良传统,使秦朝的统治无法长久持续下去。实际上,汉代士人并不反对统一思想,比如董仲舒就提出了“罢黜百家,表章六经”的著名建议。不过他们主张采取温和、诱导的方式来教化百姓,对秦王朝粗暴的行政强制手段非常反感,因而往往将秦朝的短命与它推行的诸如“挟书律”等暴政行为联系起来。三、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l历代地方行政体制沿革表时代地方行政体制秦汉郡、县(道)二级制魏晋州、郡、县三级制隋郡、县二级制唐道、州(郡、府)、县三级制宋路、州(府、军、监)、县三级制元省、路(府)、州(军)、县四级制明省、府(直隶州)、县(散州)三级制清省、道、府(直隶厅、州)、县(散厅、州)四级制民国省、行政区、县(市)三级制现代省(直辖市)、市(地)、县(市)本课重点:使学生掌握历代专制主义王朝权力愈益集中的特点,了解这一现象和中国政治形态历史演进的关系。本课难点:历朝官制十分复杂,要全面详尽掌握十分困难的,应当要求学生了解其中与本学习内容有关的基本知识,认识政治史的主要特征。问题解答【学习思考】1.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曾经用这样的话形容秦代的皇帝制度:“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后来历朝皇帝制度是不是继承了这一特点?为什么?答案提示:皇帝专权的制度虽然是秦始皇所创立,而专制主义体制实际上在战国时期已经形成,商鞅变法使这种体制在秦国得以确立。实际上在其他若干强国,也已经开始实行这一制度。法家政治思想的原则之一,就是帝王的专权。《商君书》强调“权制独断于君”,《韩非子》也主张“法”是君王集权的工具。这些理论,都构成了君主专制政体的文化基础。后来历朝制度,大体都是皇帝专制的制度。皇权因各种原因不能专断,只是非常例的特殊情形。帝制决定着这一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命运,是与小农经济作为社会基础的事实相关的。2.元帝国的地方行政设置为什么在“行省”之外又有“腹里”和“宣政院”?答案提示:“腹里”指的是大都及其周围地区,略相当于今北京、河北、山西、山东和内蒙古的部分地区,是中书省直接管辖地。为了管理宗教事务和西藏军事民政,故特设置了宣政院这一中央机关。【自我测评】中国古代专制制度就帝王权力而言有怎样的演进历程?答案提示:从总体趋势来看,帝王的权力有逐渐扩张的现象,对相权的抑制和分解,就体现了这样的趋势。【材料阅读与思考】怎样理解这里说到的“分宰相之权”? 答案提示:这里所谓“分宰相之权”,实际上是专制朝代帝王通常的政治行为。皇帝一旦掌握最高权力,就往往牢牢地把握住最高决策权,即使对于总理国家政务的高级助手,也不愿意分权。这就是《太平御览》卷九一引华峤《后汉书》中所说的“总揽威权,柄不借下”。这也是符合法家“权势不可以借人”(《韩非子•内储说下》)“能独断者故可以为天下王”(《韩非子•外储说上》)的政治理论原则的。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本课重点:明朝废除丞相制度与设立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清朝的边疆政策;清末的官制改革。本课难点:明清时期中枢权力机构的变化如何体现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问题解答【学习思考】1.朱元璋为什么要废丞相职位?提示:鉴于历史上丞相“专权乱政”的教训,消除丞相之权对皇权可能存在的威胁(或进一步加强皇权)。2.清代专制政治的强化对中国社会有怎样的影响?答案提示:巩固了皇权专制统治,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但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和镇压,束缚了人们思想的发展,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自我测评】哪些迹象可以反映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得到了加强?答案提示:明太祖废除丞相,权分六部;明成祖设内阁;清初雍正设立军机处。这些史实都表明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空前加强。【材料阅读与思考】应当怎样理解这段话中“隐然执政之府”的说法?答案提示:皇帝通过军机处把原属内阁的那点有限的参与机密之权也给收回了,导致“军国大计,罔不总揽”“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所以有“隐然执政之府”的说法。但我们也应看到,军机处仅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中枢机构,军机大臣均由钦定,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所以说其“隐然执政之府”,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军机处的设置,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专题学习小结与测评:1.为什么说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特点?答案提示:谭嗣同曾说道:中国“两千年来之政,秦政也”。何谓秦政?就是秦朝所开创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此后,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国体与政体,官僚政治与行政管理,以至文化教育,无不与此制度有着密切关系。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相辅相成,中央集权是君主专制的前提和基础,君主专制是中央集权的必然产物,其目的都是要从政治制度上保证中央政府的权力和君主个人的权威。(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建立、完善、改革与发展均围绕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这两大主题来展开。)2.简要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变化的大致轨迹。答案提示:在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两大基本矛盾:(1)中央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如西汉的七国之乱,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西晋的八王之乱,唐朝的安史之乱和五代十国的割据混战等。(2)中央内部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在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条件下,权力高度集中,位于权力顶峰的皇权自然成为各方力量争夺的焦点。宗室贵戚、宦官朝臣这些处于权力中心的人,在正常情况下是维护皇权的力量,特定条件下容易转化成威胁皇权的力量,历史上多次出现的宦官专权、外戚干政、宗室内乱、宫廷政变和宰相弄权就是证明。在这些斗争中,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是最为突出的。故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变化的大致轨迹是:中央权力加强,地方权力缩小,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本专题教学重点:1.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2.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及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难点: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国门洞开】提供了以下三方面内容:1.列强打开中国国门的原因(列强为什么要侵略中国?中国为什么被侵略?)2.列强打开中国国门的经过(发动一次次侵略战争,逼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条约)3.列强打开中国国门的结果(独立的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国家)国家主权是指一国在其领域内拥有的最高权力,即国家有权按照自己的意志,独立自主地决定其对内对外政策,处理国际国内的一切事务等。一国主权是完整无缺、不可分割而独立行使的,它不受任何外来的干涉和限制。列强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践踏中国国家主权的表现,可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列强剥夺了无数中国人民的基本生存权,疯狂掠夺中国人民的财产和国家财富。第二,在政治上,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列强破坏了中国的领土、领海和司法等主权的完整。第三,在经济上,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列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中国的经济因依赖列强而丧失了独立地位。【瓜分狂潮和民族危机】主要介绍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原因、过程及其危害、最后的结果(被中断)。1.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原因①19世纪末,殖民地已成为帝国主义国家赖以生存的基础,随着资本输出的日益增大,对海外殖民地的掠夺更加强烈。②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的马关条约刺激和加剧了列强对中国的争夺,从而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2.瓜分狂潮的过程及其危害①过程三国干涉还辽是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开端。当时俄国借口干涉还辽有功,威逼清政府于1895年冬给予俄军舰在胶州湾“过冬”的特权。德国早在甲午战争前就图谋在中国沿海占据一个海港,作为它向远东扩张的基地。1896年,德国向清政府正式提出租借胶州湾的要求。由于俄国已经取得了在胶州湾“过冬”的特权,德皇威廉二世又于1897年访问俄国,就侵占胶州湾问题同尼古拉二世达成默契。1897年11月,德国派军占领了胶州湾。1898年3月,强迫清政府订立了《胶澳租界条约》,山东成为德国的势力范围。1897年12月,俄国强占旅顺口和大连湾。1898年3月,俄国与清政府签订《旅大租地条约》,强迫租借了旅顺和大连及其附近海面,租期25年,在租期内完全由俄国管辖。次年,俄国又擅自把租借地改为“关东省”,设首席长官管理行政,把势力范围扩大到东北全境。与此同时,法、英、日等国纷纷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简表国别强占的租借地划分的势力范围德国胶州湾山东俄国旅顺和大连地区长城以北和新疆法国广州湾广东、广西和云南英国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地区和附近岛屿(今通称“新界”),威海卫长江流域,云南、广东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福建②危害:中华民族陷于从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的严重危机之中。3.瓜分狂潮被中断——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1)“门户开放”政策提出的原因和目的①当列强在华争划势力范围时,已跃居世界工业强国的美国正忙于美西战争,无暇顾及中国。②打败西班牙、占领菲律宾以后,美国也想染指中国的港湾,但它的军事力量还不能与其他列强抗衡。 ③出于美国工商界拥有整个中国市场的需要。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目的,是企图用“机会均等”的手段,防止列强瓜分中国,以保持整个中国市场对美国商品的自由开放,从而为美国利用其经济优势与其他列强争夺创造条件。(2)“门户开放”政策的主要内容和实质(3)“门户开放”政策的结果和影响结果:各国反应不一,最后都基本接受。影响:①“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标志着美国对华侵略进入新阶段。此后,美国在列强对华侵略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它开始更积极地谋取侵略中国的霸权地位。②“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缓和了列强在华争夺日趋激烈的矛盾,为各国提供了一个共同的妥协方案,使帝国主义势力之间保持了一段时间的相对平衡。本课重点:培养学生宏观梳理列强侵华史实,并通过分析、综合和比较,概括出列强侵华危害的能力。本课难点:引导学生总结出列强的侵略是形成近代中国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这一问题比较抽象,需要引导学生全面、客观、辩证地理解。问题解答【学习质疑】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后中国已逐步沦为受外国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答案提示: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英国率先发起的武装侵略中国的战争,战争结果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割地赔款的南京条约,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社会。之后列强又相继对华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等战争,逼迫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1895年)、辛丑条约(1901年)等不平等条约。在战争中,列强剥夺了无数中国人民的基本生存权,疯狂掠夺中国人民的财产和国家财富。在此基础上,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在政治上,列强破坏了中国的领土、领海和司法等主权的完整;在经济上,列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中国的经济因依赖列强而丧失了独立地位;列强的侵略行径及结果,严重践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至1901年中国已完全沦为受外国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2.“门户开放”政策对中美两国各产生了什么影响?答案提示:“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标志着美国对华侵略进入新阶段。此后,美国在列强对华侵略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它开始更积极地谋取侵略中国的霸权地位。“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缓和了列强在华争夺日趋激烈的矛盾,为各国提供了一个共同的妥协方案,使帝国主义势力之间保持了一段时间的相对平衡。【自我测评】1.列强是如何侵略中国领土的?中国是如何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答案提示:列强通过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完成对中国领土的侵略。具体表现:开放中国的通商口岸(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杭州、苏州、沙市、重庆)、割占中国的领土及强占租借地、瓜分势力范围。列强分两路对中国进行侵略:一路从海上,从南到北、从沿海到内陆向中国领土渗透;一路从陆路,从东到西、从北向南包围,再经过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完成了以各种方式对中国领土的侵占,又通过辛丑条约,确定了它们统治中国的代理人——清政府,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社会。2.形成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为什么?答案提示:列强的入侵是形成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因为列强侵略前,中国正值封建社会末期,虽国力渐衰,内部危机严重,但已处在发生巨大震动的前夜。然而列强的入侵,改变了中国原有的历史发展进程。从1840年开始,列强为了开辟中国这个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船坚炮利的优势,对中国发动了一次又一次侵略战争,逼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的国家主权遭受严重践踏,中华民族陷于灭亡的危机之中。【材料阅读与思考】阅读《胶澳租界条约》片断,你认为它给中国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答案提示:从《胶澳租界条约》片断中,完全可以说明它侵害了中国主权。德国在胶澳租界享有如下权益:在租期99年的时间里,中国虽对方圆百里的胶澳之口拥有自主权,但治理权归德国。德国可以在租界内自由调配军队,整顿水道等;德国可以在山东界内修建两条铁路,允许德商承办并开凿铁路沿线30里内的矿产;德国商人享有外国承办山东境内一切事务的优先权。 【租界和租借地的区别】“租界”是列强强迫半殖民地国家在其口岸或城市划出的作为外侨居留和经商的一定区域,是列强侵略的据点,即“国中之国”。“租借地”是列强先用武力强占,然后通过不平等条约,用定期租借的方式,将他国领土的一部分借去使用的地区。租借期限长短不一,最长不得超过100年,期满归还。【势力范围】“势力范围”是指列强凭借军事、政治、经济力量,控制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的全部或部分领土,宣称它享有独占的权利,不许其他国家染指。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三元里抗英】原因、过程、意义。1.三元里人民抗英的原因:三元里人民抗英是在列强侵入中国、清政府卑躬屈膝、指望不上清军的大背景条件下爆发的,具体表现:(1)英军入侵。这是三元里人民抗英的根本原因。(2)面对英军的入侵,腐朽的清政府无法领导反侵略战争,不能也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3)中国人民基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优良传统,自发组织起来,英勇抗击侵略者,承担起反帝斗争的重担。2.三元里人民抗英的经过:包含以下内容:(1)导火线:1841年5月,占据广州四方炮台的英军到三元里抢掠。(2)经过:第一次包围四方炮台的英军,并诱敌至三元里牛栏冈聚歼。三元里人民借助下雨,敌军武器优势不能发挥的有利条件,取得辉煌战绩。英军动用增援部队解围。第二次包围四方炮台。侵略者借用中国官员的力量解围,说明清朝的统治已腐败至极,但人民反侵略的行动并未因此中止。3.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的意义:【左宗棠收复新疆】1.左宗棠收复新疆的背景(新疆是中国领土,为什么还要收复?)(1)当时的国际背景:19世纪70年代,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过渡。为了适应对外商品和资本输出以及争夺殖民市场的需要,列强掀起一个新的争夺殖民地的高潮。落后的东方中国及其邻国,成为侵略者争夺的主要目标。列强将侵略魔爪伸向中国西北(俄英侵略新疆)、西南(英国侵略西藏)和东南地区(日美侵略台湾)。(2)俄英侵略新疆:新疆是中国的西北屏障,从19世纪60年代,沙俄就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西北大片领土,威胁到新疆的安全。1865年春,沙皇控制下的中亚浩罕国的军事头目阿古柏率军侵入南疆,强占喀什噶尔(今喀什市)等地;1867年成立“哲德沙尔国”,自立为汗。1870年,又将侵略势力扩张到北疆。1871年,沙俄借动乱之机出兵侵占伊犁,扶植阿古柏政权,这是对中国主权最严重的破坏。控制印度的英国拉拢阿古柏,企图把侵略势力从印度扩张到南疆。俄、英利用阿古柏伪政权作为肢解中国新疆的工具。新疆面临危机!2.左宗棠收复新疆的过程(清政府为什么决策海防和塞防并重?左宗棠如何用军事手段收复新疆(伊犁除外)?伊犁是如何收回的?)①清政府为什么决策海防和塞防并重?当时,中国东南沿海面临危机。1874年,在美国支持下,日本出兵在台湾西南部登陆,东南危机与西北危机并起。为解决危机,清政府内部的洋务派出现了“海防”和“塞防”之争。为维护国家主权,清政府一面加强海防,同时采纳了左宗棠的建议。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②左宗棠如何用军事手段收复新疆(伊犁除外)?③伊犁是如何收回的?以军事为后盾,通过外交谈判收回伊犁。清军收复南疆后,沙俄仍赖在伊犁,拒不交还给中国,由此引起了中俄伊犁交涉。1878年,清使崇厚与俄国交涉失败。1880年,左宗棠再次被任命为钦差大臣,赴新疆统筹军务。与此同时,清政府派曾纪泽出使俄国重开谈判。在左宗棠的军事支持下,第二年,中俄签订《改订条约》,中国收回了伊犁,但仍被割去霍尔果斯河以西的领土约7万平方公里。 3.结果(清政府如何加强西北的防务和管理?)由于左宗棠一再奏请将新疆改建行省,清政府于1884年在新疆设立行省。这对开发新疆,巩固西北边防,是一项影响深远的重要战略举措。【义和团反帝运动】兴起的原因、发展、失败及其意义。1.义和团反帝运动兴起的原因:根本原因: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深重,民族矛盾空前激化,义和团运动就是这一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客观原因:戊戌变法被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镇压,国事垂危。中国人民无法指望清政府承担反帝重任,只能挺身而出。直接原因:山东人民的反洋教斗争。甲午中日战争期间,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山东,外国传教士凭借不平等条约的庇护,其活动远远超过正常宗教活动的范围,他们实际上成为深入中国民间的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代表。教会势力与地方封建势力往往相互勾结,相互包庇,欺压人民,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山东反洋教斗争汹涌澎湃,并最终由冠县起义揭开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序幕。2.义和团反帝运动的发展(义和团运动中心转移和发展的原因、表现)(1)义和团运动中心转移和发展的原因直接原因:山东巡抚的血腥镇压。主观原因:义和团英勇抵抗清政府的镇压。客观原因:清政府采取“抚而用之”的政策。(2)义和团运动发展的表现义和团战士纷纷涌进北京、天津地区,义和团运动达到高峰。义和团和爱国清军反抗八国联军侵略的英勇斗争。在廊坊阻击战、北京城的战斗中,义和团和部分爱国清军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和原始的武器英勇抗击使用先进枪炮的八国联军,重创了敌人,显示出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坚强意志和巨大力量。3.义和团反帝运动的失败(声势浩大的义和团运动,为什么会如此迅速地失败?)主要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前,慈禧太后逃出北京。在逃跑途中,她下令“铲除”义和团。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下失败。主观原因:“扶清灭洋”口号中的“扶清”,使义和团丧失了对清政府应有的警惕性,造成了义和团的迅速失败。4.义和团运动的意义(1)义和团运动在中国近代反帝爱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2)义和团战士不畏强暴,英勇斗争,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阴谋的实现。中国人民敢于同帝国主义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使帝国主义分子认识到要瓜分“地土广阔,民气坚劲”“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的中国是不易实现的,不得不采取“以华治华”的政策。正是义和团运动所显示的力量,打乱了列强共同瓜分中国的侵略计划。(3)中国军民抗御外敌,坚决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本课重点:列举中国军民抗击外来入侵的事迹(通过学习,善于发现中国近代史中关于抗敌御侮的相关事例)。本课难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问题解答【学习思考】1.左表中提供的数据反映了哪些战斗状况?答案提示:左表中提供的数据反映了以下情况:从参战舰艇、火炮和兵力情况看,日强中弱;北洋水师面对突然袭击,不畏牺牲,顽强反击,伤亡惨重;取得了舰船损失程度与敌旗鼓相当的战果,北洋水师主力尚存。2.义和团运动的口号经历了“扶清灭洋”到“扫清灭洋”的变化过程,你如何看待这种变化? 答案提示:义和团运动的口号经历了从“扶清灭洋”到“扫清灭洋”的变化。“灭洋”,即反对帝国主义,始终是他们高举的斗争旗帜。“扶清灭洋”的口号是在当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情况下提出的。“扶清”有两重含义:一是扶助以“大清”为国号的中国,即保卫中国;一是扶助清朝廷。这个口号带有一定的策略性,使义和团的“灭洋”斗争合法化,减少来自清政府的压力,有利于争取爱国官员、将士的支持。义和团运动的迅速发展,与这一口号有相当大的关系。但是,“扶清”的口号,在一定程度上麻痹了农民群众对清朝统治者施展阴谋手段的警觉,导致义和团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不过,义和团余部高举“扫清灭洋”的大旗,继续打击中外敌人。这种变化反映了中国人民对反帝与反封建斗争的关系认识,经过失败挫折,不断得到提高。【自我测评】1.为什么说中国军民抗御外敌,坚决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答案提示:面对列强侵略,政府官兵和人民大众与列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前者如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后者如三元里抗英、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和义和团运动。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是为了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结果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国家,列强通过清政府对中国进行间接统治。究其原因,有列强争夺中国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的因素,使它们不能完全瓜分中国;最主要的是由于中国人民的英勇反抗,使帝国主义无法征服中国。【材料阅读与思考】结合“门户开放”政策提出的背景,思考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原因。答案提示:从侵略者的角度揭示:中国人民在义和团运动中表现出的反抗外来侵略的强大民族凝聚力,是粉碎列强瓜分中国美梦的杀手锏,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根本原因。三伟大的抗日战争l全民族抗战表现在哪些方面?旗帜: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地域:真正的全国战争。前线军民抗日,后方全国救亡。参战:全国各个阶级、阶层。工农兵学商各界各族人民,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共同参加。团结:全国各党派。均以民族存亡为重,结束分裂对抗,求同存异,在抗日的基础上团结一致,集中力量争取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合作:全国军队。包括国民党军队和共产党军队,主力军和游击队,一致抗日,形成了既统一又独立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两者互相配合,共同抗日。基础:广大群众。抗日战争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鼓励学生在挖掘教材资源基础上,查阅相关资料,完善全民族抗战的概念和印象(如中国农民如何参加抗战?少数民族如何抗战?海外华侨如何投身抗战?等等)。【抗日战争的胜利】本子目置身于世界反法西斯大背景中,说明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过程和意义。1.抗日战争是如何取得最后胜利的?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要战场。从此,中国战区的抗战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在世界反法西斯战线的配合、协作下,中国的国民党军和敌后军民发起战略反攻,终于取得了全民族抗战的伟大胜利。2.取胜的原因是什么?中国之所以能取得这场规模空前的全民族抗战的胜利,主要原因有:①由于百余年间帝国主义压迫和反对帝国主义斗争造成的民族觉醒和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这种民族觉醒和凝聚力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②在中共倡导、推动并坚持和发展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全民族抗战,是取得抗战胜利的基本保证。③国共两党两个战场的相互配合,协同作战,是抗日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根本原因。④中国人民与世界反法西斯战线的人民相互配合、团结协作,加快了抗日战争决定性胜利的进程。 3.如何看待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关系?中国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是反对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主要战场。世界反法西斯力量援助了中国人民。中国人民的持久抗战,打击和牵制了日本的大部分陆军和大量海空军,消耗了日本大量实力(日军在中国战场被歼150万,占其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亡人数的70%),打乱了其侵略部署,在战略和战役上有力地配合和支援了欧洲和太平洋及亚洲其他地区的反法西斯战争。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承受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4.如何看待抗日战争的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改变了中国近代因战争失败而割地、赔款、出让国家主权的屈辱历史;使中华民族空前觉醒,爱国主义得到极大弘扬;光复了自甲午战争以来的失地;废弃了帝国主义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长达百年之久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抗日战争使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四大国之一和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充分说明,中国人民能够在民族危难中开辟新的道路,中华民族具有无限的生命力。本课重点:掌握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原因、表现及其结果;阐述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本课难点: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问题解答【学习思考】1.日军在侵华期间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答案提示:日军在侵华期间犯下的滔天罪行可从军事侵略和殖民统治这两方面去考虑。在军事侵略过程中: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极端表现:屠杀中国百姓(南京大屠杀),蹂躏妇女(慰安妇);在中国土地上研制细菌和化学武器,用活人试验,并在20个省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等等。在殖民统治过程中:政治上,扶植傀儡政权,“以华制华”。疯狂迫害占领区人民,在东北,进行“讨伐”和“治安肃正”;在华北,推行“治安强化运动”;在华中,发动“清乡运动”。经济上,在农业、工矿运输业、金融业等方面,大肆榨取中国的资财和掠夺劳动力。文化上,在思想、文化、教育等领域,推行奴化教育和愚民政策。2.什么是抗日救亡运动?关内关外人民是如何进行抗日救亡斗争的?答案提示:中国军民面对日军的侵略和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自发的抵抗日本侵略的爱国行为,包括前方的中国军队抗击日军侵略和后方全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两方面内容。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表现为关内外的抗日和关外人民的救亡。关内关外的抗日:中国共产党坚决反抗日本的侵略;关外的东北抗日义勇军、中国共产党组织的抗日游击队和东北抗日联军,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抗击侵华日军;关内国民党军队的顽强抵抗:国民党第十九路军的抗战(淞沪抗战以及后来在福建继续高举“停战抗日”的大旗)、长城抗战等等。关内人民以各种方式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工人罢工、募捐。工商业者抵制日货,拒收日钞,要求政府对日经济绝交。民主人士成立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学生参加一二九运动,南下宣传抗日。国民党爱国将领发动西安事变,揭开国共合作抗日的序幕。3.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属于中国?答案提示:可结合毛泽东《论持久战》一文,分析“中日国力、军力对比简表”得出结论。中日双方存在着互相矛盾的四个基本特点:敌强我弱、敌退步我进步、敌小我大、敌失道寡助我得道多助。日本是一个帝国主义强国,《中日国力、军力对比简表》表明其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非常强大,但是它的国小,人力、物力、财力不足,加之战争的非正义性、野蛮性,必然失道寡助。中国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国,但地大物博,人多兵多,为了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独立,必能爆发出无坚不摧的民族凝聚力,能促使党派团结、军队合作,必能得到全民的支持和国际上的援助。这些基本特点决定了抗日战争是持久战,最后胜利属于中国。4.为什么说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答案提示:中国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1)中国人民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在世界东方开辟了第一个大规模的反法西斯战场。(2)中国战场的持久抗战打破了德日意法西斯瓜分全球,称霸世界的侵略图谋,成为世界东方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3)中国战场是亚太地区盟军重要的战略支柱和后方基地。(4)中国是建立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积极倡导者和有力推动者,为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和联合国的建立做出了重大贡献。(5)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承受了巨大的民族牺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史学争鸣】谁打败了日本?史学界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是美国的原子弹,苏联的对日宣战,还是中国人民的长期抗战?结合资料卡片和知识链接所提供的内容,谈谈你的看法。答案提示:中国人民的长期抗战对打败日本起了决定的作用。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开始得最早(早在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就开始了),坚持的时间最长(一直坚持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共14年),消灭的日军最多(共歼灭日军150余万人,约占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死亡人数的70%)。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既阻止了日军向北进攻苏联,又推迟了日军南进,推迟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阻止了日军与德军会师的意图,保证了美、英、苏“先欧后亚”方针的实施,避免两线作战,聚歼德国法西斯,支援盟军太平洋反日作战,都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中国的长期抗战拖垮了日本,1945年,日本经济处于全面崩溃状态,再也无力发动大的战役。美国原子弹、苏联的出兵加速了日本的投降。【自我测评】1.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答案提示: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全民族反侵略战争。因为:①它在地域上是真正的全国战争。在前线,军民坚决抵抗日军进攻;在后方,掀起了全国性的救亡运动。②全国各个阶级、阶层都参加了战斗。不仅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还有部分地主买办、海外华侨和宗教界人士,都参加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反对日本侵略者。③全国各党派,都以民族存亡为重,结束了分裂对抗的局面,求同存异,在抗日的基础上团结一致,集中力量争取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④全国军队,包括国民党军队和共产党军队,主力军和游击队,都一致抗日,形成了既统一又独立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两者互相配合,共同抗日。⑤共产党努力发动和组织了广大群众,使抗日战争有了极大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⑥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也是抗日战争取胜的重要原因。2.为什么说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答案提示: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唯一一次全民族反对外敌入侵又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使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四大国之一和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改变了中国近代因战争失败而割地、赔款、出让国家主权的屈辱历史;光复了自甲午战争以来的失地;废弃了帝国主义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长达百年之久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华民族空前觉醒、团结、统一,显示出无限的生命力。【材料阅读与思考】答案提示:日本法西斯是世界人民第二号敌人。1931年9月即开始向中国武装侵略,形成东方的战争策源地;1937年7月,全面侵华。中国人民举国奋战,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第二战场,单独承担着日本侵略战争的全部压力,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华民族虽然做出了巨大牺牲,但牢牢阻挡了日本军国主义北上南进的步伐,破坏了德意日法西斯结盟的计划,使日本陆军的近一半(1942—1945年平均数)身陷在中国战场不能自拔。中国的抗日战争不仅支持了美英继续贯彻其“先欧后亚”的军事战略,而且也是东亚和太平洋战场能够从战略相持转入战略反攻的重要因素。至1945年,57个师团的日军主力既不能回援太平洋和日本本土,又无力进行大陆决战,只能在中国放下武器,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取得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专题学习小结与测评1.结合史实,谈谈对中国近代史是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勾结,逐步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程的认识。 答案提示:从鸦片战争开始到五四运动的中国近代历史,是资本帝国主义以军事、经济、政治手段侵略、控制中国,反对中国独立,阻碍中国向近代化发展,并和中国封建势力相结合,逐步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发动战争,是资本帝国主义最早也最常用的侵略手段。从1840年开始,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等一系列侵略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战争结果,列强严重践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他们疯狂残杀中国人民,丧心病狂地毁灭中华五千年文明遗产;强迫清政府签订割地赔款条约,破坏了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等方面的主权完整;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同时通过政治借款、勒索赔款、在中国设厂筑路等,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主权独立的中国逐步沦为受外国支配的半殖民地国家。面对资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进行了反侵略的正义战争,广大人民群众和爱国官兵与侵略者进行了顽强的战斗。但是,由于中国封建制度的腐朽、社会经济技术落后,再加上清朝统治者的昏聩愚昧和所采取的妥协投降政策等因素——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清政府始终认为“患在内而不在外”,害怕人民群众投身战争将危及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所以在鸦片战争中会下令林则徐充军伊犁、解散三元里抗英民众;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借师助剿”太平军;中法战争中国的不败而败;八国联军侵华后,清政府一面宣战一面暗中讨好侵略者,“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最终清政府在屈辱的条件下与外国侵略者达成协议,导致一系列战争的失败。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清政府已完全变成帝国主义在华的驯服工具,彻底沦为“洋人的朝廷”;也标志着列强终于接受保留傀儡政权加强对华统治。至此,外国资本帝国主义与中国封建势力勾结,完全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答案提示: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军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政府官兵英勇抵抗: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人民大众自发组织起来抗击外敌入侵:三元里抗英、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义和团运动……。这正是列强不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真正原因。20世纪三四十年代爆发的抗日战争更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使中华民族的生存再次受到严重威胁,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关内外人民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运动,并从卢沟桥事变开始,发展为以国共合作抗日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显示了无坚不摧的民族凝聚力,终于在1945年8月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中华民族为保卫祖国,维护祖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为反对外敌入侵而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构成了爱国主义的重要内涵,激励着中华民族日渐繁荣昌盛。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本专题教学的重点:1.中国民主革命的发展历程。2.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联系和区别。难点:1.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2.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的道路,这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一太平天国运动重点和难点:通过太平天国运动,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问题解答【学习思考】1.马克思曾指出:“推动了这次大爆炸(即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试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提示:马克思指出了中国起义的欧洲原因,即西方列强的侵略。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虽然是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但与鸦片战争的失败以及《南京条约》等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是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的。这场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一是白银外流加重了人民负担;二是五口通商使东南棉纺织业受到冲击,出现大量以农民为主体的流民。同时由于《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的签订,使基督教大规模传入中国,本来是为殖民侵略服务的宗教,却被农民阶级利用和改造。总之,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经济侵略激化了原有的阶级矛盾,而基督教的传入又为中国农民提供了反封建的理论武器。因此,正是从鸦片战争激化了国内原有的阶级矛盾这个角度来说,“推动了这次大爆炸(即太平天国运动)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2.了解《天朝田亩制度》到《资政新篇》,试谈谈你对太平天国领导人治国的理解。答案提示:《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早期的革命纲领,突出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太平天国的领导者希望通过这一文件建立起“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这是千百年来千百万贫苦农民梦寐以求的幸福生活。《天朝田亩制度》所描绘的理想社会,是农民小生产者的理想。特别是土地均耕、财物公有和平均分配消费品,反映了农民小生产者渴望摆脱贫困,实现家家温饱人人幸福的要求。平均主义不可能使农民摆脱贫困。但是农民阶级以平均主义思想为武器,针对封建剥削和压迫,要求平分社会财富以摆脱贫困,这种要求是革命的、进步的。一方面可以以此来吸引广大农民群众投身到反对封建剥削和压迫的革命斗争中去,壮大革命声势;另一方面可以对给广大农民群众带来困苦的社会制度加以改造。《资政新篇》是在太平天国转入防御阶段提出的,目的是为了振兴太平天国,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它提出的首要目的就是帮助太平天国摆脱不利的局面。太平天国兴起之时利用了西方宗教,这就使得太平天国领导人本身对西方存在着一定的好感,再加之洪仁干本人曾经在香港生活过,对资本主义制度有一定的接触和了解,使得领导人认为摆脱困境的最好方式就是采取资本主义的方案。3.太平天国要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不能回避的问题是:没有建立起一个资产阶级的民主制度体系,如何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在当时清政府与列强的双重统治下,是否有充足的发展条件?答案提示:不推翻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不将西方列强赶出中国,发展独立的民族性的资本主义经济是不可能的事。当然,在当时的国情下,农民阶级自身及它所建立起来的太平天国政权也不能担当起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重任。再加上本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依赖性,可以说,具有民族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在近代中国很难发展起来。4.史载,太平军定都天京后下令:“凡一切孔孟诸子百家妖书邪说者尽行焚除,皆不准买卖藏读也,否则问罪也。”又史载,太平天国后期,洪秀全大封王爵,把他的兄子侄戚都封为王,委以重任。试从历史上农民起义的结局出发,结合课文及史载,分析农民阶级的历史局限性。答案提示:在中国历史上,由农民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的结局无非两种——镇压之下失败、成功之后再次建立封建政权。农民阶级由于自身所处的经济地位,在斗争的过程中体现了反对封建制度的革命性的要求,太平军定都天京后,“凡一切孔孟诸子百家妖书邪说者尽行焚除,皆不准买卖藏读也,否则问罪也”即是说明。这对打破人民群众的精神枷锁,解放人民思想投入反封建斗争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太平天国并没有进行实质性的反孔斗争,其反孔,却从未指出“孔丘”之书的错误本质;其焚书,显然是一种简单化的、粗暴的、消灭文化的做法,又表现出了农民小生产者的落后性;其删书,也只是把有关鬼神、祭祀、吉礼等文字删去,而孔孟之道一些基本内容如等级制、三纲五常、天命论等却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在洪秀全的《天父诗》《幼学诗》和“太平礼记》中都充满了封建的伦理道德。由于农民阶级本身是小生产者,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没有也不可能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掌握社会发展的规律,他们用以指导自己行动的是农民朴素的平等、平均思想。无论是以往农民战争中提出的“均贫富”“等贵贱、均贫富”“均田免粮”的思想,还是太平天国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固然表现了农民阶级反对封建剥削和取得土地的迫切愿望,但在措施方面实际上并没有超出封建主义的范畴。农民小生产者的身份决定了他们不可避免地带有分散性、狭隘性和自私性的局限,具有无法克服的落后性,所以无法摆脱农民政权的封建化。在组织上,太平天国永安建制之时就分封王爵,并且规定爵位世袭;定都天京后,更是将封建等级制度发展到极致,不自觉地又回到封建制度的老路上来。洪秀全任人唯亲,大肆加官进爵,领导集团奢侈腐化,朝纲混乱,使农民政权蜕化变质,日益脱离群众,丧失了人心,最终断送了农民起义。之前的农民运动也是如此。5.太平天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有人认为是由于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犯了许多严重的错误,有人则认为是由于敌我力量悬殊所致。试谈谈你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看法。答案提示:此题为开放性题目。只要学生能够自圆其说,论据充分即可。下面是其中的一种观点。 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应该是主客观两方面的。客观上是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这是外部因素,不是它失败的主要原因。失败的主要原因只能从主观方面进行分析。主观上,一方面由于太平天国还只是一次没有先进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是失败的根本原因。农民阶级要求解放,敢于用武装斗争来反封建反侵略。但是农民毕竟是具有分散性、狭隘性和自私性的小生产者,存在着宗派思想和享乐思想,不可能制定明确的革命纲领并用来团结广大民众,参与革命的目的并不明确,出现了诸多过激政策,排斥知识分子;难以长期地维持革命纪律并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最终出现了农民政权的封建化;他们缺乏科学的革命理论和纲领,只能求助于宗教和平均主义。太平天国颁布过《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但不可能实现,或者无法实行,就不能长期保持农民群众的革命热情。另一方面是战略上的失误,例如偏师北伐而孤军深入、定都天京的决策失利以及多次贻误时机与各地起义联合等。题目中的看法只看到了事物的表象,没有从斗争阶级所处的经济地位入手,所以是不正确的。【自我测评】1.有人认为,《资政新篇》在经济纲领上是对《天朝田亩制度》的否定。试谈谈你的看法。答案提示:《天朝田亩制度》要求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实行生产、生活资料统归圣库的公有制,实质上是一种平均主义的空想,违背了历史发展的规律。《资政新篇》主张开设银行,鼓励私人投资,发行纸币,允许私有财产存在,鼓励发展私有制,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与《天朝田亩制度》主张的平均主义有本质的区别。在经济主张上存在矛盾之处,且《资政新篇》没有涉及土地问题,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2.“农民可能充当一种极端保守的角色,也可能充当一种具有高度革命性的角色。”试结合有关史实评析这一观点。答案提示:农民阶级的经济地位和所处的时代条件决定了它可能充当一种具有高度革命性的角色。以太平天国运动为例,在斗争过程中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就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表现出了高度的革命性。作为中国历代农民战争中规模最大、人数最多、时间最长的一次农民战争,达到了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打击封建主义和外国侵略者的巨大声势,集中显示了新的农民战争的特点。另一方面,由于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方式和新的阶级力量的代表者,所以农民小生产者就无法克服自身的狭隘、保守、自私、散漫等阶级弱点,在起义过程中又会不自觉地充当起极端保守的角色。在永安建制时就规定了爵位的世袭制。定都天京后,封建特权思想和封建等级制度更是恶性发展。洪秀全日益成为封建帝王,所谓“生杀由天子,诸官莫得违”。他们养尊处优,享乐腐化,革命进取心日益丧失。所以,建立在小生产基础之上的农民革命政权,不可能突破封建专制制度,在扮演革命者的同时注定会退回到保守者的角色。农民阶级存在的这种两面性是由其经济地位即受地主阶级压迫和小生产者的地位所决定的。【材料阅读与思考】试分析太平天国的外交政策。答案提示:“如帮助满人,真是大错,但即令助之,亦是无用”体现出了太平天国在同外国侵略者的接触中,奉行独立自主、反对侵略的外交政策。“平定时不惟英国通商,万国皆通商,……(但)害人之物为禁”,体现出了太平天国主张平等友好的对外贸易,但严禁鸦片贸易。太平天国的外交政策表现了崇高的民族自尊心和经济贸易上的开放政策,超越了清政府的投降倾向和闭关政策。但是太平天国领导人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本质还缺乏认识,甚至抱有幻想,缺乏应有的警惕。二辛亥革命本课重点: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辛亥革命中的领导地位的表现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本课难点:资产阶级软弱性和妥协性在辛亥革命中的表现和原因。问题解答【学习思考】孙中山说:“自今日(指同盟会成立日)始,我等之非清朝人矣!”孙中山为什么说自己不是清朝人?答案提示:清朝是当时中国的政府,中国是一个国家,因此清朝与中国的关系是政府与国家的关系。孙中山说自己不是清朝人,是因为他立志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政权。【史学争鸣】有人认为辛亥革命因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而失败,有人则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从君主到民主”社会转型的成功开始。你赞同哪种看法? 答案提示:这道题实际上涉及对辛亥革命的最终评价——辛亥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这个问题是目前辛亥革命史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教材上提供的仅仅是其中两种看法。第一种看法认为,辛亥革命的历史使命是反帝反封建,它没能完成历史使命,因此失败。第二种观点认为,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主题,从经济上讲是由一个传统的农业国转变成一个近代的工业国,从政治上讲是从君主专制过渡到民主制度。这个转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尽管在民主制度建设上没有一步到位,但放在历史长河中考察的话,却是一个成功的开始。还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时期的人物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推翻满清帝制,如果把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和完全的民族独立作为一个任务强加到辛亥革命头上,这是苛求古人。因此,按照推翻满清帝制这个标准来说,辛亥革命是成功的。实际上,各家争论的关键在于评价的标准和评价的角度,是主观标准还是客观标准,是立足短期观察还是“风物长宜放眼量”。【自我测评】1.武昌起义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答案提示: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不断传播、革命党人武装起义对革命形势的推动、文学社和共进会的长期工作、湖北新军的革命首创精神、资产阶级立宪派和人民群众的配合,等等。2.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想法?答案提示: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政治上不成熟,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资产阶级革命派认为推翻清朝统治就是实现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中华民国也就是一劳永逸地实现了“创立民国”,三民主义只剩下平均地权有待奋斗。因此,他们认为应该争取同是汉族,又不乏开明之誉的袁世凯。他们根本没有想到革命是曲折的,斗争是复杂的。而且,资产阶级平时不注意发动群众,缺乏足够的实力,自己无法巩固政权,只好寄希望于袁世凯讲求诚信,甚至幻想帝国主义来制衡袁世凯。从客观原因来讲,袁世凯伪装得较好,使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认清其反革命的本质。【材料阅读与思考】结合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相关史实,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认识。答案提示:两句名言蕴涵的道理主要是:做事情要顺应历史发展潮流(“顺乎天理”)、顺应世界发展潮流(“适乎世界之潮流”“世界潮流浩浩荡荡”)、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应乎人情”“适乎人群之需要”),做一个站在时代前列的、具备世界意识(或称国际意识)的、代表人民利益的不屈不挠的实干家(“决志行之”)。这两句话是孙中山一生的写照。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既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也是顺应世界发展潮流,更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个在中国提倡民主革命的人,他站到了时代潮流的前面;孙中山一出世间就是革命,是一个意志顽强的实干家。学生能围绕其中一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就可以,关键在于确有实感,而非道德漫谈。三新民主主义革命本课重点: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熟历程。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共产党的成熟既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内容,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的重要原因。本课难点: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成熟的。问题解答【学习思考】1.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中起了什么作用?提示:在五四运动后期,工人阶级开始罢工,对北京政府施加了巨大的压力,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2.辛亥革命期间,孙中山以谁为师?为什么孙中山后来提出“以俄为师”?答案提示:辛亥革命期间,孙中山以美国为师,因为他提出要建立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以后,孙中山提出“以俄为师”,这是孙中山受到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启发的结果。经过五四运动,孙中山看到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十月革命的胜利使孙中山受到很大鼓舞。3.“又分谷子又分田”和“工农翻身掌政权”有什么联系?答案提示:中国共产党开展土地革命,把土地分给农民,农民为巩固土地革命的成果,激发出政治积极性,他们积极组织起来,参与共产党领导的政权。二者的关系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4.中国革命为什么要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答案提示:这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缺乏民主制度,无议会可以利用,工人没有罢工的合法权利,而中国革命的敌人又十分残暴,因此只能是武装夺取政权。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落后,工人阶级力量相对弱小,而城市中的反革命势力异常强大;农村中的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而且农民由于深受重重压迫,又有很强的革命愿望,因此只能先占农村后占城市。5.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什么能够最终获得胜利?答案提示: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指导,走经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开展武装斗争,组织统一战线。【自我测评】1.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何关系?答案提示: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社会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2.试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28年的历史来论证毛泽东的观点。答案提示:毛泽东认为应该分清敌友,建立统一战线以团结朋友反对敌人。正面例子:建立革命统一战线以反对北洋军阀;开展土地革命、土地改革以发动农民反对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反对日本侵略者,并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反面例子:在国民革命中把背叛革命的蒋介石作为可以信赖的朋友,导致国民革命失败。【材料阅读与思考】答案提示:“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指中国革命照搬苏俄模式,如以工人运动为中心任务,以攻打中心城市为目标,企图通过城市革命夺取全国革命的胜利。“这种趋向的中国化”是指中国革命越来越符合中国国情。中国革命出现“列宁主义趋向”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共产党处于幼年时期,还不成熟。其次是因为在中国共产党早期,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很大。共产国际不很了解中国国情,于是照搬苏俄模式。“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实现的过程就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列主义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或者说就是中国共产党成熟的过程。主要表现在中国共产党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在农村进行土地革命,遵义会议在没有共产国际代表干预下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问题等。专题学习小结与测评:1.通过分析太平天国、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比较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在革命中的不同特点。答案提示:指导思想:农民阶级以传统的平均、平等思想为指导;资产阶级以西方传来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为指导,无产阶级则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革命纲领:农民阶级的革命纲领虽然反封建,但是具有落后性和空想性。资产阶级的革命纲领虽然有一定的革命性和先进性,但是反帝不明确,反封建不彻底。无产阶级则在全国人民面前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革命策略:农民阶级孤军奋战。资产阶级缺乏群众基础。无产阶级则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广泛结成统一战线。革命前途:农民阶级建立的政权无法摆脱时代的局限,逐步走向封建化。资产阶级的目标是建立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无产阶级的最终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2.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的道路,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答案提示:这个问题可以分解成两个小问题,一个是为什么说中国革命必须由中国共产党来领导,一个是为什么中国革命要走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的道路。 先说第一个问题。首先,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属性决定的。农民阶级具有落后性和保守性,提不出科学的革命纲领;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提不出彻底的革命纲领,不敢发动人民群众,都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中国无产阶级是先进生产方式的代表,革命性最彻底,组织性最强,能够担负起中国革命的领导重任。无产阶级的领导是通过其先锋队即中国共产党来实现的。其次,这是由历史经验证明的。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国人民前仆后继,先后发动了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一系列革命斗争,但要么完全失败,要么没有取得完全成功,这表明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都不可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的彻底胜利。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得到了全国各民主党派、各族人民和海外侨胞的信赖和拥护,并最终领导中国革命获得胜利。再说第二个问题。太平天国运动和辛亥革命的结果,意味着农民阶级绝对平均理想的破产和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的不可行,表明这些方案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无法实现,因此,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人民的必然选择。然而,由于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首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因此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提出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提出了革命分两步走的伟大战略,获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本专题教学重点: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现代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也是中国民主政治的特色。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构想与实践。本专题教学难点:认识中国民主政治的特点和确定依法治国方略在国家政治建设进程中的意义。一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本课重点:新中国的成立,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诞生,党的民族政策。本课难点:如何正确认识中国民主政治的特色。问题解答【学习思考】1.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中国历史上的其他国家政权有着哪些本质的差异?答案提示:与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各种政权相比,新中国与它们的根本区别在于国家性质和政权性质的不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新中国是一个人民民主政权。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行对中国政治建设具有什么意义?答案提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第一部真正体现人民民主的宪法。它是国家的总章程和根本大法,是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各政党、各社会团体和组织及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是人民权利的保障书。它的颁行,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从法律上为新中国的政治建设提供了保障。3.中国各少数民族在地理分布上有什么特点?答案提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少数民族总人口仅占全国总人口的6%。除西藏、新疆等个别地区外,大多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人口比汉族都要少。少数民族人口虽然少,但分布区域很广,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0%,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4.新中国为什么要把民族区域自治确定为一项根本制度?答案提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一方面可以保证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以共同抵御帝国主义的侵略,共同发展经济文化建设;一方面又可以保证各民族的平等地位,适应各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根据中国的历史和现实的特点,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一项伟大创造。【自我测评】1.试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对国家政治建设的历史意义。 答案提示: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它的成立为中国的政治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此,中国开始了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开始了一个新纪元。2.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根本政治制度的形成。答案提示:1949年9月,在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确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性质和政权性质,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1954年9月,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以根本大法的形式正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国家的重要制度。这三大制度的确立,成为中国政治建设的重要成就。【材料阅读与思考】答案提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行使国家立法权力,主要包括:修改宪法和监督宪法实施的权力;制定和修改国家基本法律的权力;选举或决定任命和罢免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国家主席和副主席、国务院组成人员、中央军事委员会组成人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权力;决定国家重大事项,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预算,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划分,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和平和战争问题等的权力;监督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权力,以及应当由全国人大行使的其他权力。这些权力具有全权性和最高权威性,具体体现了全国人大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地位。二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本课重点:通过对“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过程的学习,从正反两方面科学认识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性。本课难点:“文化大革命”爆发的原因及其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严重破坏。问题解答【学习思考】1.中共八大当时中国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是怎样分析的?答案提示:大会正确地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就是集中力量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大会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任务,要求继续加强中国的人民民主专政,进一步扩大国家的民主生活;加强国内各民族的团结,重申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逐步制定完备的法律,健全国家法制,使党和政府的活动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2.“文化大革命”对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严重破坏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案提示:第一,“文化大革命”中建立的革命委员会是国家政治体制建设中的一次大倒退。第二,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严重破坏,全国陷入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之中。3.为什么说只有思想解放了,才能够应对新出现的各种问题?答案提示: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自己的指导思想,但如果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条化,人们的思想就会被禁锢和僵化,就无法应对任何新的情况和问题,因此只有思想解放了,才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也才能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科学地应对和解决各种新问题。4.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答案提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纠正了党内长期以来的“左”的错误,把党的工作中心由阶级斗争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轨道上来。此后,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国家的政治建设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5.“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被载入宪法的意义是什么?答案提示:“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被载入宪法,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目标和治国方略,标志着国家政治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自我测评】1.“文化大革命”是怎样发动起来的?它给党和国家带来了哪些危害?答案提示:1965年11月,上海《文汇报》发表了姚文元的文章《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公开点名批判北京市政府负责人。这件事成为“文化大革命”发动的导火线。1966年5月和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八届十一中全会分别通过了“五一六通知”和《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是“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的标志。“文化大革命”是一场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和国家带来严重危害和灾难的内乱,使国家的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严重破坏,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受摧残,同时国民经济和文化教育等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也因此而停滞或遭到破坏。2.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答案提示:第一,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1982年11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全面修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它成为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1997年,中共十五大正式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正式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第二,制定了一大批法律及与法律有关的规章,形成了一个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材料阅读与思考】说一说中国在治国方略方面有什么重要变化?取得了哪些重要成就?答案提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政治文明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1980年,邓小平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讲话,提出了解决党和国家政治体制中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1982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全面修改,成为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1982年宪法对国家机构的设置、职责、管理体制等重要内容做出了规定,它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里程碑。1997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接着,1999年新修改的宪法把这一治国方略以根本大法的形式正式确定下来。与此同时,一个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也基本形成。三“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其实践本课重点:通过香港和澳门顺利回归的史实,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本课难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内涵和这一构想在解决香港问题、澳门问题上的运用。问题解答【学习思考】1.“一国两制”构想中的“一国”和“两制”具体指的是什么?答案提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一国”是指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两制”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统一主权的社会主义国家里,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2.“一国两制”的构想在中英联合声明中是怎样体现的?答案提示:中英联合声明宣布:中国政府决定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英国政府声明届时将香港交还中国。在联合声明中,中国政府郑重宣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设立直辖于中央人民政府的香港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香港的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生活方式不变,法律基本不变;香港将继续保持自由港和国际金融、贸易中心的地位,继续同各个国家和地区以及有关的国际组织保持和发展经济关系。3.香港、澳门回归的意义是什么?答案提示:香港、澳门的回归,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20世纪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标志着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开创了香港、澳门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并为国际社会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 【自我测评】1.简述“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形成及其基本内容。答案提示:“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一国两制”最早是为解决台湾问题提出来的。1978年底,邓小平首先提出了这一构想。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了尊重台湾现状、争取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并建议海峡两岸实行通航、通邮、通商和探亲旅游。1981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在关于台湾问题的九条建议中,明确指出在祖国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1982年12月,五届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这样,“一国两制”就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得到了确认。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阐述了“一国两制”这一伟大构想,获得大会通过。“一国两制”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国家基本政策。2.为什么说“一国两制”的构想首先在解决香港问题上得到成功的运用?答案提示:“一国两制”构想,最早是针对解决台湾问题提出来的,它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初,但首先运用于解决香港问题的实践中。1982年,当中英两国在解决香港问题谈判时,邓小平明确指出,要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解决香港问题;双方将“一国两制”方针作为谈判的基础;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是“一国两制”的具体体现;1990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以国家法律的形式落实了这一伟大构想。1997年7月1日,香港胜利回归,终于成功地实现了“一国两制”的构想。至此,“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在实践上获得巨大成功。【材料阅读与思考】答案提示:材料中说的“三方”是指中国、英国和香港。“一国两制”之所以是一个三方都能接受的方案,因为“一国两制”构想是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成果。从中方来说,“一国两制”可以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这是核心问题;可以保证香港地区的稳定和繁荣,这有利于大陆地区的对外开放,有利于大陆地区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方法,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从香港方面来说,香港毕竟经历了英国殖民者长达150年的殖民统治,长时期一直处于资本主义制度下,而且经济发展程度很高。要使这些地区较快进入社会主义制度,尚不具备社会经济及社会政治条件。要让香港民众迅即放弃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也是不现实的。从英国方面来说,英国在新界99年的租期即将届满,英方必须归还中国,但英方出于许多实际情况和保留在香港的诸多利益的希冀,提出了许多要求。如何平稳过渡是中英双方都共同忧虑的问题。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设立,香港地区的制度和生活方式等都保持不变,保证了英国在香港地区的利益。专题学习小结与测评:1.概述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过程。答案提示: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它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1954年9月,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以根本大法的形式正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国家的重要制度。这三大制度的确立,成为中国政治建设的重要成就。2.“文化大革命”对中国国家政治制度的严重破坏有哪些主要表现?试探讨其历史教训。答案提示:“文化大革命”对中国国家政治制度的严重破坏有着多方面的表现。其中对国家重大政治制度的严重破坏主要表现在:第一,“文化大革命”中建立的革命委员会是国家政治体制建设中的一次大倒退;第二,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遭到严重破坏,全国陷入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之中。3.举例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的新进展。 答案提示:第一,制定了符合中国实际的宪法。1982年11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全面修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它成为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第二,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1997年,中共十五大正式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正式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第三,制定一大批法律及与法律有关的规章,形成了一个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本专题的教学重点1.认识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的基本政策,探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重大意义。2.探讨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大影响。难点:历史地分析认识现代中国外交与世界格局变动之间的关系。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l“另起炉灶”,就是同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彻底决裂,不承认旧中国同其他国家建立的外交关系,要在新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这实际上表明新生的政权要改变旧中国屈辱的外交史,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在相互尊重主权与领土完整、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建立新型的外交关系,保障新中国在国际上的独立自主的地位。l“一边倒”,即倒向社会主义一边。它是毛泽东主席在1949年6月所写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提出来的。它包含两方面的含义:第一,“团结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工人阶级领导之下,结成国内的统一战线,并由此发展到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第二,“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的民族和人民,共同奋斗。这就是联合苏联,联合各人民民主国家,联合其他各国的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结成国际统一战线”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l“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就是要在彻底清除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和残余势力之后,再请客人进来,以免敌对者有活动的机会,“钻进来”捣乱。因为中国革命胜利后,帝国主义在华的经济势力还很大,文化影响还很深,而且他们并不甘心在中国的特权的丧失,总希望利用一些机会进行捣乱、破坏,因此需要彻底清除他们的残余势力。本课的重点: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新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本课的难点:对新中国外交政策背景的分析。亚非会议。问题解答【学习思考】1.近代中国与西方大国的关系是一种什么性质的关系?为什么说“另起炉灶”就使中国在政治上建立起了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答案提示:西方大国与旧中国的关系是一种殖民与被殖民的关系。“另起炉灶”,就是同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彻底决裂,不承认旧中国同其他国家建立的外交关系,要在新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这实际上表明新生的政权要改变旧中国屈辱的外交史,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在相互尊重主权与领土完整、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建立新型的外交关系,保障新中国在国际上的独立自主的地位。2.“求同存异”的方针为什么会获得各国代表的赞扬和拥护?答案提示:周恩来提出的“求同存异”的方针,既照顾到了与会各国共同的历史遭遇和发展经济、维护民族独立的共同要求,也充分考虑到了各国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它充分表达了中国政府维护世界和平、反对殖民主义的正义态度,是一个能够充分兼顾各方要求和利益的充满智慧的方针,因此获得了各国代表的赞同。【自我测评】1.试结合建国初期国际形势,说一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的必要性。 答案提示:(1)新中国建立时国际社会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力量尖锐对立。(2)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对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了敌对态度,他们并不甘心其在中国的失败,企图以政治孤立、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的政策,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3)新中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是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一个组成部分,因而也是社会主义阵营里的一支重要力量。(4)新中国外交政策的首要任务是巩固革命的成果,恢复国家的独立和主权。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实行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2.简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形成过程及其内容。答案提示:1953年12月,中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后来,中国政府又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措词上进行了修改。1954年在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中,把“平等互惠”改为“平等互利”;1955年在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材料阅读与思考】答案提示:(1)与会各国的“同”主要是在近代大都有着被殖民主义奴役和掠夺的共同遭遇,都面临着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本国经济和争取世界和平的共同要求。(2)与会各国的“异”主要体现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存在着不同。(3)在帝国主义对会议进行干扰和破坏,与会各国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不同而产生矛盾和分歧,会议面临歧途的严峻情况下,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推动会议取得成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历史影响】由中国首先提出,中印、中缅两国公报确立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对国际社会的一大历史性贡献,对国际关系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第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确立了新的包括双边、多边、区域性和全球性国际关系交往的基本准则,是对强权政治和大国霸权主义的彻底否定。第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而且也是国际法的基本准则。第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既是政治交往的基本准则,又是国际经济交往的基本准则。第四,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一切国家间关于交往的基本准则。第五,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维护广大穷国、弱国和小国主权的有力武器,反映了战后第三世界崛起的时代特征。第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开端。二外交关系的突破l中美关系正常化是在美方接受了“断交、撤军、废约”三个原则的条件下达成的。本课重点:中国重返联合国。中国重返联合国,标志着中国以一个新的身份登上国际舞台,成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影响的前提和基础。中美关系解冻及其对国际形势的影响。中美关系解冻,有着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使中国成为国际事务中一支重要力量,它同时宣告了美国“遏制和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第二,美国与苏联争霸世界中的守势地位所致。第三,中国为应对来自北方的现实威胁——苏联在中苏中蒙边境陈兵百万。这是影响中美寻求改善关系的重要动因。在实际行动中,双方都采取了积极主动的步骤。本课难点:中美关系解冻、中国重返联合国与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之间的关系。其中既有大国之间的关系、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也有中美之间战略目标与现实利害之间的关系调整。问题解答【学习思考】1.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用“恢复”而不是用其他如“加入”之类的提法?答案提示: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和《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国之一,也是联合国宪章上第一个签字的国家。毛泽东主席在开国大典上宣布,“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的合法政府”。按照国际公认的原则,我中央人民政府理所当然应代表全国人民参加联合国。蒋介石集团的代表已丧失了代表中国人民的任何法律与事实的根据,应立即从联合国所有机构中排除出去。但是,当时在美国操纵联合国的情况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长期受到阻挠。经过长达22年的斗争,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终于得到了恢复,这是作为联合国创始国的中国的合法权利,因此它是“恢复”而不是“加入”。3.当时中日之间的“不正常状态”指的是什么? 答案提示:中日之间的“不正常状态”实际上指的就是“战争状态”。1952年日本与台湾国民党政权签署所谓的“日台条约”,宣布中日之间结束战争状态。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宣布“日台条约”是非法的、无效的,在中日邦交正常化谈判中,日方承认中方提出的“复交三原则”,自然也就宣告“日台条约”是无效的。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日本签署联合声明,就需要宣布抗日战争以来中日之间的战争状态的结束。【自我测评】1.为什么说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是中国外交战线的一个重大胜利?答案提示: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从政治上、法律上、程序上公正彻底地解决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问题。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期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断争取自身合法权利的结果,是中国外交工作的一次重大突破,同时也是中国和许多第三世界国家以及在这个问题上主持正义的众多国家经过长期斗争而取得的巨大胜利。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为中国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积极参与联合国的事务,积极参与联合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多边外交活动,为维护世界和平,加强国际社会合作,奠定了基础。2.为什么说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的解冻是中国外交关系获得突破的关键?答案提示:美国作为冷战时期的一个超级大国,在西方各国乃至世界政治格局中具有很大的影响力。美国长期对中国采取遏制政策,直接影响了中国走向国际舞台的脚步。1972年中美关系的改善,带动世界众多国家与中国关系的改善。整个70年代中国先后同70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基本完成了同西方国家的建交过程。到1979年底,中国已同120个国家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中国对外关系的新发展,表明中国的国际地位有了明显的提高。【材料阅读与思考】这一历史性决议对中国意味着什么?答案提示: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第2758号决议,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这是中国外交战线的一个重大胜利。三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本课重点: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中国开展的多边外交活动。本课难点:新时期外交政策的调整与邓小平关于战争与和平科学判断的关系。问题解答【学习思考】1.如何理解中国对外关系方针的调整与国内工作重点转移之间的关系?答案提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在很长一个时期中,由于关门搞建设,在“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中,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的长期动乱破坏下,中国的经济发展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国内工作重点的转移,开始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政策也进行了必要的调整。从中国半个世纪的发展经验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看,关起门来是不能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在经济、文化等方面与其他国家进行广泛的交流与合作。中国的外交政策必须适应中国国内工作的需要,两者相互促进,才能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为什么说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是新时期中国外交工作的突出成就?答案提示: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进程是当代国际关系中一次重要的外交实践,它首创了以相互信任、裁军与合作安全为内涵的新型安全观,丰富了由中俄两国始创的以结伴而不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提供了以大小国家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为特征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它所培育出来的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性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对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自我测评】1.简述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外交政策作出调整的基本依据及其具体实践。答案提示: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对战争与和平问题作出了科学判断,提出世界战争可以避免的新论断,强调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的新论断。为了争取和平,就必须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根据邓小平关于战争与和平的科学论断,中国外交政策进行了必要的调整。中国更加坚定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在新时期,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具体地表现为不结盟,即不与任何国家缔结同盟关系。2.概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开展的重要外交活动及其成果。答案提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工作的重要活动与成就主要有:一,全面参与联合国的各项事务。二,倡导召开了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首脑的历史性首次会晤。三,积极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的各项活动。四,倡导和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材料阅读与思考】答案提示:中国政府对国际形势的基本判断是:当今世界呈现多极化的趋势,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坚定地站在世界和平力量一边,谁推行霸权主义就反对谁,谁发动战争就反对谁。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一切国家的正常关系,坚决反对任何国家以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或价值观念的不同为借口,对别国的主权和内政进行干涉。专题学习小结与测评1.概述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结合当时的国际形势,分析新中国外交方针的成因。答案提示: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概括起来就是“一边倒”“另起炉灶”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这是新中国领导人根据国际形势的总特点而制定的符合中国实际的外交方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时,也正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与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尖锐对峙之际。与此同时,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已经觉醒的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日益高涨,许多国家摆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枷锁,走上民族独立之路,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在民族解放的浪潮中风雨飘摇,开始走向衰落。而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不仅冲破了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有力地鼓舞了世界人民的反帝斗争和民族民主革命运动,同时也得到了社会主义的苏联和东欧、亚洲人民民主国家的同情和支持,成为争取世界和平民主的一支重要力量。但美国顽固坚持与中国人民为敌的立场,企图以政治孤立、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的政策,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在这种国际形势下,新中国采取“一边倒”“另起炉灶”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方针,就成为历史的必然。2.为什么说20世纪70年代是中国外交取得突破的时期?答案提示:三个重大的外交事件成为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突破的标志性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走向缓和,中日邦交实现正常化。专题六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本专题的教学重点:希腊城邦民主制度的特点以及雅典民主政治和罗马法发展的历程可作为本专题教学的重点。这些基本史实是引导我们分析评价古希腊与罗马政治文明的依据。难点:如何看待雅典民主政治及罗马法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教学难点。对这一问题的认识,需要在掌握历史史实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一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l本课分三目介绍古代西方世界民主政治生成的自然环境与社会条件:①蔚蓝色的希腊,主要介绍希腊民主政治形成的自然地理条件。②充满活力的城市国家,主要介绍希腊城邦的特点。③希腊的公民,主要介绍希腊公民的素质和享有的权利。l古代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与希腊有很大差别。中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端,内陆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有大规模的江河流域和肥沃平原。天然的广阔内陆有利于政治上的整合,形成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肥沃的土地、丰富的内陆资源,为相对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农本经济提供了天然基础。在世界文明史上,古代中国具有罕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结构上的连续性与稳定性,这与她的自然地理环境因素有密切关系。自然地理环境因素不是决定历史发展与区域文明形成的唯一因素,但无疑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重要因素。 l城市国家,即城邦,是古希腊基本政治单位。归纳起来,城邦具有如下特点:第一,城邦十分珍视自己的政治独立自主,城邦沦落意味着该城邦公民所有人身权利的丧失。城邦始终保持小国寡民的相对封闭的发展态势,没有形成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帝国。第二,城邦商品经济发达,农业和手工业有面向市场的特点,希腊城邦之间和城邦与海外城邦之间的各种贸易十分活跃,这与古代埃及、西亚和中国的计划经济和自然经济浑然不同。第三,城邦内部普遍实行共和政体,王权日渐衰微,君主专制没有形成。公民拥有较充分的政治权利,有的城邦甚至推翻了贵族统治,建立了民主政治。第四,发达的商品经济、宽松的政治氛围,有助于希腊人创造杰出的文化成就。第五,希腊城邦在政治上彼此分立,在文化上又保持认同。他们通过共同的语言、风俗、信仰、文字等因素组成统一的希腊世界,因此要注意希腊城邦与希腊世界这种多元一体化的特色。重点:古希腊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城邦民主制度产生的历史作用。难点:西方的民主政治滥觞于古希腊的历史条件。问题解答【学习思考】1.自然地理环境与世界各地区文明有何关系?前者与后者是决定和被决定的关系吗?结合实例谈谈你的看法。答案提示:①从地中海气候对希腊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影响来思考这一问题。②根据马克思唯物主义史观,地理环境不仅可以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的过程,有的时候甚至决定社会发展的类型。要从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中考察历史的复杂性。③肯定地理环境的作用,但并不意味着人类一切事物都受制于自然。人总是在不断的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在依靠自然的基础上,人可以一定程度地摆脱自然制约。2.古希腊的城邦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有什么不同?答案提示:①希腊城邦始终以独立的政治单位分立于希腊古典世界;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各诸侯国有一个统管它们的宗主,这些诸侯国最终逐渐走向统一的帝国。②希腊城邦商品经济比较发达,农、工、商并重;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家则大多以农为本,重农抑商。③希腊城邦普遍实行共和政体,王权衰微,有的城邦甚至建立了比较发达的民主政治;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各诸侯国王权日益强大,最后发展成为君主专制制度。3.比较同时期世界其他民族取得的成就,议一议恩格斯对希腊人的评价。答案提示:可从希腊当时所取得的比较健全的民主政治、发达的商品经济和繁荣的思想文化诸方面来思考这一问题。4.为什么希腊公民会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答案提示:希腊公民是希腊城邦的主体力量,相对于非希腊公民或外邦人而言,他们享有各种独特的权利,但是这种权利的获得需要以保证城邦的集体权益为前提。因此,希腊公民为了获得自己的权利,竭尽全力为城邦的发展贡献力量,为他们的城邦力争荣誉。正是这种强烈的集体荣誉感,使得希腊公民在公共场合绝不仅仅代表他自己,而是代表着他所在的城邦。5.一个现代的合格公民需要具备哪些基本素质?答案提示:作为一个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最起码应该具备以下素质:具有道德意识、法律意识和集体意识:尊老爱幼,爱护公物,不损害他人利益;做一个合法公民,做到有法必依;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要以集体利益为重等等。6.亚里士多德的名言:“人是城邦的动物。”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答案提示:①这里的人主要指希腊城邦中的公民。公民是希腊社会的主体阶层,是城邦政治的核心力量。②城邦是一个公民集团,公民只有生活在公民群体即城邦中才具有意义,离开了城邦这个公民群体,公民也就不成其为公民了。外邦人没有政治权利,不能参加城邦的政治生活。公民的政治生命高于一切。③在有多个城邦参与的希腊世界集会上,公民的公众形象代表他所在的城邦,各城邦对自己公民的表现也十分在意。【自我测评】希腊城邦具有哪些特点?它对古希腊文明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答案提示:① 希腊城邦始终以独立的政治单位分立于希腊的古典时代,而没能像东方那样,由小型的王国走向统一的帝国。②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了希腊城邦的商品经济比较发达,工业和农业都有面向市场的特点,这与古代埃及、西亚、中国的自然经济截然不同。③希腊城邦的政体普遍实行共和体制,早期虽有王权,但日渐衰微,而不像东方那样日益强大,并发展成为君主专制制度。希腊城邦的公民拥有较充分的政治权利,有的城邦甚至推翻了贵族统治,建立了民主政治。④发达的商品经济,宽松的政治氛围,使希腊城邦孕育、诞生了杰出的文化成就。在古代世界诸文明之中,希腊文化最具有科学性和民主性。尽管希腊文化的基础是吸收地方文化发展而来的,但其文化成果却光辉盖世,获得“古典”的美名。影响:由于城邦体制适应古代希腊的现实,因此城邦焕发出勃勃生机,为希腊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了适宜的社会环境。恩格斯在谈到希腊人时特别指出:这个“小民族”获得了“大成就”,“他们的无所不包的才能与活动,给他们保证了在人类发展史上为其他任何民族所不能企及的地位”。【材料阅读与思考】答案提示:他们认为,海洋的影响有利于那里的居民形成开放、冒险、富于探索的民族性格。他们的基本看法是:自然地理环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文明的类型。他们认识的可取之处:意识到自然环境对人类文明的影响。不足之处:把自然界的作用估计过高,从而忽视了其他因素尤其是人的主观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历史发展的动因是十分复杂和具体的,因果关系一定是有条件的。二卓尔不群的雅典重点:掌握梭伦改革和克利斯提尼改革的内容及历史作用。难点:如何理解雅典民主政治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影响。问题解答【学习思考】1.希波战争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有何影响?答案提示:在希波战争中,雅典的海军发挥了很大作用。修造舰船的资金有一部分是来自工商业者,他们也希望雅典海军强大以保护他们的商业利益。参加海战的士兵多来自收入很少的第四等级,他们积极参战是为了获得更大的政治权利。战争的有效动员与组织使民主势力极大增强,他们在国家民主生活集会上拥有更多的发言权。希波战争后,雅典进入了伯里克利时期,雅典的民主制度发展到了巅峰。2.公元前399年,雅典民主法庭以荒唐的罪名处死了哲学家苏格拉底。寻找相关材料,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讨论雅典民主政治在这时暴露了哪些问题?答案提示: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一生追求智慧,信守法律与正义。由于直言不讳,苏格拉底得罪政客美雷图斯、吕康和安涅托斯,他们以“不信神”和“误导青年”的罪名将苏格拉底告上法庭。按苏格拉底的弟子柏拉图的《申辩篇》所记,苏格拉底在法庭上慷慨陈词,据理力争,不畏强权。大多数参加表决的公民不能容忍他的强硬态度,再加之某些与他为敌的政客的蛊惑,公民大会最终判处他死刑。苏格拉底慷慨赴死,他认为判决的不公正并不等于法律本身的不义。健全的民主制度一定应该与相对的权力集中相匹配,缺乏必要的民主集中机制,很容易导致民主决策效能的下滑,甚至是政治生活的混乱与内耗。由于公民素质在整体水平上参差不齐和民主制度某些环节的漏洞,民主政治很可能在特殊的历史时期沦为政客争权夺利的工具。既然大多数的投票就意味着一切,甚至是不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那么民主的进程便与其初衷南辕北辙。这种体制一方面成全了某些别有用心的野心家,另一方面也豢养出一批无所事事、只靠填选票过活的职业“流氓无产者”,这是对“极端民主”的一种嘲讽。伯里克利死后,一些不负责任的流氓和别有用心的政客利用轮流当公民大会主席和陪审员的机会,左右群众,蛊惑政局,雅典民主政治沦为一种暴民政治。希腊成于民主,也败于民主,这应该值得我们好好总结与借鉴。【自我测评】伯里克利时代民主政治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提示:(1)各级官职,除十将军外向所有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2)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是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由民众组成的陪审团法庭握有最充分的权力。公民大会成为事实上的国家最高权利机构,它的权限包括国家内政外交、军事防务、官员选举任免等一切大事。每个公民在会上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五百人会议的每个成员都有机会担当公民大会的轮值主席,执掌国家的最高权利。(3)为保证所有公民,尤其是低等级公民能积极按时参加国家的政治事务,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加城邦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和津贴。(4)原有贵族会议的权力丧失殆尽,只处理一些与宗教有关的事务。【材料阅读与思考】你认为雅典公民在城邦政治中占有何种地位?请分析雅典民主政治的优势。答案提示:(1)地位:通过伯里克利的演说词,我们可以看到,雅典公民是城邦政治生活的核心力量,在城邦中具有平等的政治权利,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公民能够当家作主。(2)优势:主权在全体公民手中,无论贫富均享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因此,公民的政治使命感很强,愿意为自己的城邦贡献个人才智和力量。三罗马人的法律本课重点:掌握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发展过程及其对罗马政权统治的维系作用。本课难点:认识罗马法的历史作用及其现实价值。问题解答【学习思考】1.为什么说万民法取代公民法是一种历史趋势?答案提示:法律的主要职能是规范社会生活,调节人际关系。法律一定要根据社会现实生活而随时调整以适应新的形势。公民法的主要职能是调节共和国时期的罗马公民利益关系。在由共和国转向帝国的过程中,各种新的社会矛盾日益突显,要稳定整个帝国的统治,需要部分承认被征服地区的其他民族的利益,给那些没有罗马公民权的外邦人以必要的司法保护。但是,原有的公民法已经不太适应新的形势,万民法便应时而生。2.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耶林格(德国著名法家家)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答案提示:(1)第一次,以武力征服,是指罗马征服了地中海周围的地区,创建了罗马帝国。罗马原是意大利半岛一小邦,从公元前5世纪始对外扩张,先后经历维爱战争(前406)、萨谟奈战争(前343—前290)、皮洛士战争(前282—前275)而征服意大利半岛全境;经过三次布匿战争(前264—前241、前218—前202、前149—前146)、马其顿战争(前215—前204、前200—前197、前171—前168)、叙利亚战争(前192—前190),控制了整个地中海周边地区,版图跨越欧、亚、非三洲,构建了后来罗马帝国的框架。(2)第二次,以宗教征服,是指基督教在世界的传播。基督教诞生于约公元1世纪中期的小亚细亚耶路撒冷地区,早期基督教是犹太教的一个分支。在罗马统治时期,基督教渐渐扩大了影响。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颁布“米兰敕令”,承认基督教的合法存在。392年,罗马皇帝提奥多西一世定基督教为国教。基督教与政治发生关系,教义也倾向于维护罗马帝国的统治。(3)第三次,以法律征服世界,是指罗马法的创建与发展,维系了整个帝国统治。由于具有广泛的灵活性和适用性,罗马法在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发挥了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作为近现代西方法律的基础,罗马法泽被后世。由此可见,以和平方式而非动辄武力镇压,是进行国家有效治理与统治的有效途径。【自我测评】万民法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与公民法相比,它有哪些突破?答案提示:历史背景:从公元前146年布匿战争的结束到公元前30年前后的这段时期,是罗马历史上极为重要的社会转型期。由于受到对外征服的一系列影响,罗马的共和体制逐渐瓦解,帝制确立已是大势所趋。在这一时期,各种社会矛盾突显。要稳定整个帝国的统治,需要部分承认被征服地区的其他民族的利益,给那些没有罗马公民权的外邦人以必要的司法保护。而原有的公民法已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在罗马司法实践中逐渐产生了万民法体系。 突破:在适用范围上,打破罗马公民与非罗马公民的差别,对帝国境内的各民族居民一视同仁;在灵活性上,突破原有公民法过于程式化的限制,变得简洁、实用;在法律条文的某些具体内容上,万民法注重调节涉及个人关系和财产关系的私法方面,这样就突破了原有公民法只注重国家行政和诉讼程序等公法范畴的法律适用局限。【材料阅读与思考】答案提示:法律制度本身的完备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不折不扣地实行这些法律。罗马法规定罗马公民个人的生命、财产权利神圣不可侵犯,任意践踏公民权利的行为即被视为违法行为。但在罗马法制发展史上,也时常出现“刑不上大夫”的“违法不究”情况。弗里斯以行省总督的权势凌驾法律之上,这是司法不严的结果,与罗马自然法原理是不相符的。专题学习小结与测评:1.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和罗马法发展的历程,了解它们对后世的作用和影响。答案提示:(1)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过程:公元前6世纪初的梭伦改革预示着雅典民主政治的开始;而后的庇西特拉图以独裁的方式继续推进民主的进程;最后,公元前506年雅典贵族克利斯提尼推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2)罗马法的发展过程:罗马法最早起源于十二铜表法,是罗马人最早的习惯法汇编。在共和国向帝国的转变过程中,罗马法经历了由公民法向万民法的转变。作为罗马法的一个分支,自然法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而是一种法律观念,因而它不是产生于司法实践,而是哲学思考的产物。自然法是整个法律科学的思想基础和具体法规的指导原则,它高于一切人定法。(3)作用和影响:雅典民主政治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罗马法对当时罗马政权的维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罗马法所蕴涵着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等原则对当今社会的发展也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2.分析古代希腊罗马民主与法制的形成过程、主要内容及其成败得失,谈谈对中国现代政治文明建设的借鉴意义。答案提示:(1)古代希腊罗马民主与法制的形成过程参见问题研讨第1题。(2)古希腊民主的主要内容包括:梭伦改革主要内容有“解负令”“四百人会议”、雅典最高法院;克利斯提尼改革主要内容有“五百人会议”“十将军委员会”“陶片放逐法”;伯里克利时代的雅典民主政治主要表现在除十将军外,各级官职向所有公民开放;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拥有最充分的权力,每个公民在公民大会上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五百人会议”的每个成员都有机会担任公民大会的轮值主席;国家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成败得失:希腊民主制度开世界民主政治之先河,它所确立的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国家主权在民的原则,不仅对创造辉煌的希腊文明功不可没,而且对今天的社会发展、文明建设都有着可资借鉴的积极因素。但是,希腊民主政治只对一部分人,即城邦公民开放,而且缺乏权威与制衡机制,很容易导致民主决策效能的下滑,甚至是政治生活的混乱与内耗。所以,当城邦政治日益复杂化的时候,这种民主极有可能失去效力而沦为不讲是非原则的暴民政治。希腊成也民主,败也民主,正是希腊民主政治的两面性所导致的必然结果。弄清希腊民主的积极性和局限性,取其精华,弃其消极因素,这对中国现代政治文明的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3)罗马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十二铜表法、公民法、万民法和自然法。历史作用:以十二铜表法为代表的早期罗马法,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给普通平民以一定的社会地位,使他们能够积极投入到罗马国家早期的建设当中来。罗马公民法的创建与完善,使得享有公民权利的罗马公民能够十分有效地履行公民义务。在共和国向帝国转变过程中,面对原有各种矛盾的重新激化,万民法突破了公民法的适用局限,帝国境内的新的矛盾得到有效的缓解,对罗马持久统治的维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自然法通过其本身所蕴涵的“人人生而平等”的人权理念来规范罗马各法律条文的制定与实施,以保证罗马法得以很好地维系罗马政权的统治。罗马法中包含的法治精神和法律条文中的合理性,对于我们的法制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专题七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本专题的教学重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过程以及英、美、法、德四国代议制度的特点。 难点:1.英、美、法、德四国代议制度的共性和个性。2.本专题所涉及内容的时间和空间跨度比较大,相对抽象的政治概念比较多,涉及的历史理论和有深刻阶级内涵的历史现象也比较多,成为本专题学习的又一个难点。一代议制的确立和完善重点:通过对英国《权利法案》和责任内阁制的学习,掌握君主立宪制确立的过程,了解英国式的代议制度的特点。难点:本课涉及到君主立宪、责任内阁以及政治体制、民主政治等大量相对抽象的政治术语,需要结合具体的历史实例去逐步理解;另外本课涉及的内容时间跨度大,纵向的历史逻辑不是很明显,需要由教师引导学生去为抽象的政治制度寻找一个历史的空间——即一个宏观的历史定位,从而加深对英国民主政治的认识。问题解答【学习思考】1.对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马克思认为,“只有经过残酷的斗争和通过共和国的政府形式才能从君主专制过渡到君主立宪”。谈一下你对这种观点的理解。答案提示:马克思这句话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的曲折和反复及其发展的必然趋势。早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初期,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便颁布了《大抗议书》,提出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的革命目标。但是在革命实践中,面对国王军的猛烈攻势,革命目标必须比预定的走得更远,必须用更加激进的手段去打击敌人,才有可能避免封建势力的反扑,才可能实现既定的革命目标。因此,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高潮中曾建立的共和国实际上只是夺取胜利的途径,而君主立宪制才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最终归宿。2.都铎王朝的伊丽莎白女王被誉为“光荣女王”;当今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品行端庄,也深受人民爱戴。试比较她俩在英国政治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拥有的权力各有什么不同?答案提示:都铎王朝的伊丽莎白女王是实行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君主,拥有空前加强的王权,掌握行政权,并且控制着议会,因而也间接地控制着立法权和财政权。而今天的伊丽莎白二世在英国是“统而不治”,只是英国的国家象征。这些不同是因为都铎王朝时期,英国的专制王权不断加强,到伊丽莎白一世时达到鼎盛时期;而经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逐渐确立起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王权走向了衰落。3.英国政治生活中的许多规定都是源于传统或习惯,请结合本课的学习或英国政治生活实际,收集资料,来探寻某一政治制度或规定的历史渊源。答案提示:可以举课本的例子,如1742年,沃波尔内阁的政策遭到议会反对,沃波尔辞职,创下了首相遭议会反对时应辞职向议会谢罪的惯例。所举的例子也可以不局限于本课内容,但要符合史实,又能够解释你所列举的英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些法律和规定。4.在英国19世纪30年代的议会改革运动中,工人阶级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改革后,直接利益的获得者又是谁?查阅资料,谈一下你的看法。答案提示:在改革中,英国工业资产阶级主要的途径之一就是诉诸群众运动,一些地方还爆发了大量的工人斗争和暴动,因此工人阶级在此过程中的角色是支持者和推动者。但是改革后,工人阶级仍被排挤在政治权力之外,这体现了英国资产阶级民主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同时也说明当时英国工人阶级还不够成熟,缺乏科学的革命理论作指导。5.为什么会有人把内阁称做英国议会的“第三院”?答案提示:这是19世纪末英国所出现的“内阁专横”的政治格局。19世纪70年代以后,议会的权力和作用开始缩小,内阁开始凌驾于议会之上。内阁几乎垄断了全部的立法提案权,而下院只是“充当内阁登记机关”而已。并且,一部分立法权也直接转入内阁手中,内阁还篡夺了议会的财政权。伴随着政党组织的日益完善,甚至连议会通过投不信任票来监督和控制内阁的手段的效力,也变得极其微弱了。这样内阁权力开始膨胀,许多英国人称内阁为议会中的“第三院”。【史学争鸣】有人认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就应该废除君主,建立共和国;而有人则认为只有君主立宪才是它的真正归宿。根据我们的学习,并结合革命后英国的发展状况来阐述一下你的观点。 答案提示: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之初,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便颁布了《大抗议书》,提出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的革命目标,虽然在革命实践中曾经废除过君主,建立过共和国,但这只是达到英国革命最初目标的一种手段。而由于英国的国情、革命领导阶级构成等各方面的因素使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这种政体虽然保留了国王,但却剥夺了王权,议会权力至上,代表的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因此其本质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是资产阶级管理国家的基本政权形式之一。此后英国发展的实践也能够证明它是适合英国发展需要的一种政治体制,如18世纪英国首先开始了工业革命,19世纪英国发展成为“世界工厂”等史实都能够证明这一点。【自我测评】结合史实,谈一下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完善以及内阁所掌控权力的演变。答案提示:“光荣革命”之前,国王有一个最高的咨询机构——枢密院。“光荣革命”后,内阁逐渐取代了枢密院,成了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18世纪初,形成了国王不参加内阁会议,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主持内阁会议的惯例,并逐渐形成了这样的惯例:一旦内阁受到下院的反对,首相就要辞职向议会谢罪,或解散下院提前进行议会选举,由新成立的下院决定内阁的去留。18世纪中叶,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议会取得了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19世纪70年代以后,内阁开始凌驾于议会之上,几乎垄断了全部的立法提案权,并掌握了一部分立法权、财政权,被许多英国人称为议会中的“第三院”。【材料阅读与思考】1.既然1832年已经进行了国会改革,为什么工人还要进行宪章运动?你知道这次运动的最终结果吗?据此谈一下你对英国民主政治的认识。答案提示:工人阶级被排挤在政治权力之外;失败:是英国资产阶级内部的民主,具有局限性。2.在班级的民主选举中,你赞同口头表决还是秘密投票?为什么?答案提示:结合实际情况回答,并谈出相应的理由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二美国1787年宪法重点:培养学生运用史料、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能力;通过1787年宪法的内容来分析总结美国民主政治的特点。难点:如何理解美国1787年宪法是“制约权力,平衡利益”的宪法;对美国和英国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比较分析,是本课的又一个难点。问题解答【学习思考】1.结合当时美国的形势,思考联邦宪法制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答案提示:美国成立之初建立的是邦联制度,这种体制只是把北美十三州组成一个松散的同盟,但在当时新生的美国遇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是国家无力偿还大笔的债务;其次是政府不能有效地促进国内外的贸易;再次,软弱的政府不能有效保护国家的安全。所有这些都使年轻的美国面临着政治体制的危机。因此,制定一部完备的宪法,强化中央集权,这在当时的美国已经是众望所归。就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制定了联邦宪法。2.民主派领袖杰斐逊称美国总统制为君主制的“新版”。谈一下你对这种观点的认识。答案提示:杰斐逊的这种观点只是从一个角度说明了美国总统制的特点。1787年宪法确立了美国的总统制,总统拥有最高行政权,兼任武装部队总司令;总统由选举产生,任期4年;总统对宪法负责,对立法有否决权;最高法院法官由总统任命。由此可见,宪法赋予了总统很大的权力。这是与制定宪法时美国的形势密切相连的,体现了统治集团迫切需要改变“邦联”制那种松散的体制,而急需加强中央集权,保护资产阶级和大种植园主的统治秩序,挽救危机中的美利坚合众国的愿望。但三权分立下的总统权力同样要受到国会和最高法院的制约,避免任何形式的独裁出现,实现了权力的制约和利益的平衡,美国的总统制成为有别于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管理国家的基本政权形式之一。资产阶级民主原则和共和政体的确立,不能不说是美国人民对人类的重大贡献。3.你最欣赏的一位美国总统是谁?能简单介绍他的生平和政绩吗?答案提示:本题需要查阅资料,结合你平时所掌握的历史常识来做出回答,要先找出你最崇敬的美国总统,然后概括他的生平及其任总统的过程中所做的大事,并简单予以评述。 4.美国的执政党是国会中的多数党吗?查阅资料,了解一下美国国会和总统的选举程序。答案提示:不是。美国的总统大选每4年举行一次,国会选举则每两年举行一次,美国总统选举实行间接选举制。首先由各州选民投票选出本州选举人(人数与本州国会议员人数相等),再由各州选举人同时在各州首府投票选举正、副总统。议员选举实行直接选举制。众议员由各州选民直接选举;参议员最初由各州议会选举,1913年生效的宪法第17条修正案规定,参议员也由各州选民直接选举。【史学争鸣】有人认为联邦宪法是一部革命性的文献,有人则因其保留了南方的奴隶制度而对其进步性予以否定,请依据史实谈一下你的观点。答案提示:联邦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其在权力结构设计中突出体现了所谓“制约与平衡”的原则,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尽管这部宪法的内容没有否定南方的奴隶制度,而且还把5个黑人折合为3个人来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从而给这部宪法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但它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和总统制共和国政体,巩固了美国的独立和统一,并且这部宪法深刻影响了欧洲反封建斗争,因此对这部宪法我们应该抓住其主流,即它仍是一部进步性的文献。【自我测评】1.有人认为美国的总统制一定比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进步,因为君主立宪制是封建政治制度在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延续。你是这么看的吗?请试着阐述一下你的观点。答案提示:我不是这样看的。英国的君主立宪制虽然保留了国王,但却剥夺了王权,国王统而不治,议会至上,代表的是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因此其本质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是从根本上有别于封建君主制度的,因此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和美国的总统制都是资产阶级管理国家的基本政权形式,它们各自都有自己的特点,但两者的实质都是资本主义性质的。2.结合联邦宪法的内容和当时美国的形势,分析一下联邦宪法是怎样调和中央和地方、南方和北方、大州和小州之间矛盾的?答案提示:1787年宪法使联邦政府的权力大大加强,但各州仍保留了一些独立性,这样既避免了《邦联条例》的极端,又避免了中央集权的弊端,既把各州团结成一个国家,又发挥了各地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很好地调整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宪法规定,参议院的议员名额每州不论大小,均为两名;众议院议员名额则按各州人口比例分配,这样使大小州都享有了权利,避免了大州控制小州,协调了它们之间的矛盾;宪法还将黑人奴隶按五分之三来折合计算南方人口的总数,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南方大种植园主的利益,调和了南北方之间的矛盾。【材料阅读与思考】1.尼克松被弹劾是因为他违背了联邦宪法的哪些原则和规定?答案提示:1974年,尼克松妨碍司法审判、滥用总统权力、蔑视国会的传讯等行为违背了美国宪法中三权分立的规定和原则,破坏了立宪政体,因此遭到弹劾。2.你知道美国历史上还有哪几位总统曾遭到过弹劾吗?请简单介绍。答案提示:1868年约翰逊总统受众议院弹劾,在参议院未通过,继续任职;1998年,克林顿总统受众议院弹劾,在参议院未通过,继续任职。三民主政治的扩展重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具体内容。难点:引导学生在对比中去寻找两国民主政治的特点,并能结合其国内外局势探究其原因。问题解答【学习思考】1.自1789年以来,法国人民为争取共和制历经反复斗争,请查阅相关资料,弄清楚法国人民曾几次建立了共和国?历史上分别称做什么?答案提示:5次。1792年法国大革命中建立的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848年革命中建立的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70年建立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于1946年通过宪法,成立第四共和国;1958年9月通过新宪法,第五共和国成立。 2.法国仅以一票多数赢得了共和体制,说明当时除共和派以外的哪种政治势力也很强大?而这一历史特点在1785年宪法中又是如何体现的?答案提示:保皇派;宪法赋予了总统和参议院很大的权力,这使一些保皇派势力在当时政治上仍占据重要的位置。3.你知道法国的国歌和国庆日吗?请查阅相关资料,找出法国国歌和国庆日的历史由来。答案提示:法国国歌是《马赛曲》,创作于1792年奥普武装干涉法国的危急时刻。法国的国庆日是7月14日,1789年7月14日,法国人民攻占了巴士底狱,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开始。1879年,对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修改中定《马赛曲》为国歌,7月14日为国庆日。4.今天世界上有哪些国家实行的是君主立宪政体?请以近代英国和德国为例,对比两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共性和个性,并试着阐述其原因。答案提示:比利时、西班牙、加拿大、澳大利亚、约旦、尼泊尔、摩洛哥等国。共性: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体制,但却都保留了君主。个性:英国国王统而不治,只是权力的象征,而议会至上;德国皇帝却拥有很大实权,主宰议会,而帝国唯一大臣、在内阁中拥有绝对权力的宰相却只对皇帝负责。原因可以结合英、德确立君主立宪政体时国内的阶级力量对比来进行分析。【自我测评】1.有人把“一票赢得”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称为“不光彩的、从窗缝中潜入的共和国”,甚至预言了其必将步第一、第二共和国的后尘,会很快夭折。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却不断巩固,在历史上存在了70年,成为法国最“长寿”的共和国。结合本课的学习,想一想第三共和国得以“长寿”的原因。答案提示:法国人民为维护共和政体经历了长期的斗争,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民心;统治阶级惧怕人民的斗争,尤其在巴黎公社革命后,使其认识到帝制在法国已无立足之地;法国共和派力量的壮大和不断的斗争;法国已经进入资本主义全面大发展时期,开始向帝国主义过渡,统治者必须调整统治政策,以缓和垄断时期的新矛盾。2.议会民主政治在法、德两国呈现出明显的特点,请将两国的代议制度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共性和个性,并结合当时两国的政治形势来探究这些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答案提示:法、德民主政治都明显含有和国内反民主势力相妥协的内容;但是法国确立的是资产阶级共和政体,实行的是责任内阁制,而德国确立的是君主立宪制政体,皇帝拥有很大实权,主宰议会和内阁。法、德两国民主政治所呈现出的这些特点的原因是两国的反民主势力都很强大,但法国经过长期革命斗争的洗礼,封建势力受到一次次的涤荡,而且法国已经进入了资本主义的全面大发展时期。而德国的封建势力相对强大一些,由于长期的分裂使德国资产阶级成长缓慢,并且非常软弱,而在统一战争中,容克地主表现出了强大的威力。【材料阅读与思考】答案提示:恢复帝制;人民的革命斗争;因为当时的法国刚刚经历了巴黎公社革命;害怕国内人民的斗争。专题学习小结与测评1.比较英、美、法、德四国走向民主政治的不同路径,分析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一般模式,理解民主政治的多样性。答案提示:英国通过的是资产阶级革命、颁布限制王权的法案和议会改革等渐进、温和的途径;美国通过两次资产阶级的暴力革命,颁布“制衡”的宪法来推进民主化进程;法国通过一浪高过一浪的民主运动走向民主政治;德国由容克地主通过王朝战争实现了统一,并向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迈进。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一般模式是具有议会、政党、宪法等民主形式,以议会制度、选举制度和政党制度为基本制度,在运行中强调参与、竞争、制衡和法制等机制。但由于各国的具体政治环境不同、走向民主政治的道路不同,所以各国的民主政治呈现出多样性。可以结合近代各国所颁布的宪法、议会权力、政党制度等具体特点,阐述理解民主政治的多样性。2.运用比较法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认识西方民主政治的进步性和局限性,从而进一步认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优越性。 答案提示:对西方民主政治可以同封建专制制度进行比较来认识西方民主政治的进步性;从西方民主政治所产生的社会作用来认识其进步性,如:稳定了社会秩序,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等;从西方民主制度自身的基本制度、运行机制、完整的体系来认识其进步性。同时也可以从这种民主所代表的阶级意志以及享受这种民主的群体来认识其局限性。同样我们也可以将社会主义的民主协商制度、选举制度同西方民主政治制度进行比较,再结合社会主义民主所代表的阶级意志、享受民主群体的广泛程度以及所产生的社会作用来认识社会主义民主的优越性。专题八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本专题教学的重点:《共产党宣言》的内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大意义、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和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意义。难点:国际工人运动各个阶段的历史阶段特征分析及对国际工人运动发展规律的认识。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重点: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知道《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难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认识《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成为马克思主义诞生标志的理由。问题解答【学习思考】1.为什么说圣西门等思想家提出的设想是空想的?答案提示:(1)从客观历史条件看,是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和阶级状况的产物。19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还不成熟,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还没有充分暴露,无产阶级在政治上尚未成熟,这种生产状况和阶级状况决定了圣西门等思想家提出的设想是空想的。(2)从主观认识看,他们不懂得社会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不懂得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规律,不了解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历史使命和伟大力量,因而找不到改造资本主义社会的正确途径。2.“我立志选择最能为人类谋福利的职业。这样我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这是17岁的马克思在他的中学毕业试卷上写下的话。谈谈你读后的感想。答案提示:可从学习目的、选择职业、理想志向等方面去谈。3.我们应该从马克思、恩格斯身上学习哪些优秀的品质?答案提示:从国际主义精神、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崇高理想、坚持真理和为人类进步事业勇于献身的精神等方面去谈。4.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一方面肯定了“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说它产生了“自身的掘墓人——无产阶级。”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答案提示:(1)可从资产阶级推翻封建社会统治、发展社会生产力、带来近代文明等方面谈其革命性的一面。(2)可从工业革命产生无产阶级、资产阶级的剥削本性、无产阶级的抗争精神谈另一个方面。5.你认为当代阻碍“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主要障碍是什么?答案提示:可以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加以分析。从内部条件看,当前各国的无产阶级力量极不均衡,经济水平的差异,决定了各国无产阶级在认识水平、组织形态等诸多方面无法达成统一,使联合无法实现。从外部条件来看,当前国际格局正朝多极化趋势发展,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所以,无产阶级也必须遵从这一主题,符合世界发展的需要。【自我测评】《共产党宣言》中的哪些基本观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答案提示:《共产党宣言》主要从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无产阶级政党、无产阶级使命等多方面进行论述,可以选择其中的某一内容加以论述。在表达主观认识的时候,要注意史论结合。【材料阅读与思考】 1.怎样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72年《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中“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这句话?结合史实谈谈你的看法。答案提示:“过时”的原因:25年过去了,历史发展和形势变化较大。“过时”的表现:如公社已经证明:“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对“过时”的理解:有些地方过时,不是整个《宣言》过时。2.谈谈《共产党宣言》对今天世界的现实意义有哪些?答案提示:《共产党宣言》对今天世界的现实意义要从发展社会生产力、大力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和积极建设精神文明三个方面阐述。二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1.第一国际的出现是历史发展客观条件与主观条件相结合的产物(1)客观条件:工人运动的高涨以及趋向联合的形势成为第一国际成立的客观条件。(2)主观条件:马克思、恩格斯的努力工作创造了建立新的国际工人组织的主观条件。因此,第一国际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2.第一国际的性质与任务(1)性质:第一国际是国际无产阶级的联合组织。(2)主要任务:第一国际把支持、声援、团结各国工人阶级,反对资本主义剥削压迫的斗争作为自己的主要活动,同时也把帮助各国工人阶级建立无产阶级独立的政党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第一国际还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工人中的传播。3.第一国际的指导思想及领导马克思为第一国际起草了《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和《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从而为第一国际确定了正确的政治原则和组织原则,同时也表明马克思主义实际上成为第一国际的指导思想。第一国际成立时,马克思担任德国通讯书记,但实际上马克思一直被公认为国际领袖,几乎所有国际纲领性文件和决议草案都出自马克思的手笔或体现了他的思想。马克思是第一国际的实际领导者,是第一国际的灵魂。l“修正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原因。1.产生的历史根源:在帝国主义时期,大资产阶级需要在工人队伍中有代言人,修正主义是其政策的产物。2.社会根源:巴黎公社后30年的和平时期与合法斗争环境,使工人党的领袖产生了和平与改良议会斗争的思想,并对工人运动产生了影响。3.修正主义从理论上修改了马克思主义,对修正主义概念应做全面理解。4.教师应指出:(1)修正主义者是在形势起了变化的条件下,即工人生活状况明显改善并得到应有的政治权利,武装起义已没有可能性的条件下,去探索开展社会主义运动的新途径、新方式,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应该允许,不必大张挞伐。(2)他们提出的新观点中,确实有不少是荒谬的,但是也有若干正确的论述经过实践检验是得到证实的。例如:认为西欧已不可能进行胜利的城市武装起义(恩格斯也如此认为);预言中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各国中将占人口中的大多数;阶级斗争未必是越来越尖锐,缓和的趋势是存在的;无产阶级绝对贫困化的结论已经不是注定不变的规律等。这些已被证明是正确的论点,当然不应该一概扣上“修正主义”的帽子,予以否定。重点:了解巴黎公社的无产阶级政权建设的途径和模式,了解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难点:巴黎公社的经验;巴黎公社失败的教训及对未来无产阶级革命及政权建设的启示;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际工人运动的特点及其具有这些特点的原因。问题解答【学习思考】1.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答案提示:在19世纪70年代,不论生产力发展的水平还是无产阶级的政治威信都还未达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资本主义正处于迅速发展时期。 法国当时正处在两次工业革命之间,已经建立起来的大工业还属于蒸汽机时代的水平,小生产仍占绝对优势。这表明,法国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还处在向上发展时期,经济发展水平也远远没有达到能够消灭资本主义制度的程度。因此,巴黎公社革命的发生并不是由于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阻碍了经济基础的演变而爆发的,而是由于第二帝国晚期的腐朽和法国在普法战争中的失败以及“国防政府”的无能,激发了巴黎工人的义愤而引起的。2.第二国际和第一国际相比,在组织形式上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答案提示:第二国际的组织形式较为松散,前期没有常设机构,后期建立起来的“执行局”也仅仅是个联络机关,这同第一国际有很大的不同。第一国际有一个作为中央领导机构的总委员会,加入第一国际的各国工人团体则成为它的支部。原因:(1)不同的历史条件和革命任务所决定。第一国际是在19世纪50年代末资本主义发生第一次世界经济危机和60年代初国际工人运动高涨的形势下产生的,目的在于建立一个摆脱各种机会主义宗派控制的真正的工人阶级战斗组织。第二国际则是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资本主义处于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中建立起来的,主要目的在于为将来推翻资本主义的斗争而组织和教育工人阶级,因此对建立集中统一的领导机构的需求并不迫切。(2)第二国际建立前后,由于欧美工人运动广泛兴起,各国社会民主党普遍建立,各国的国情和面临的革命任务有相当大的差别,造成了统一领导的难以实现。松散的组织形式,对于各国社会民主党独立自主地领导本国工人运动是有利的。【自我测评】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际工人运动的特点是什么?答案提示:(1)随着工人阶级队伍的进一步壮大,各国工人阶级政党纷纷建立,工人阶级有组织的斗争明显增加。(2)合法性斗争成为主要形式。(3)工人斗争更多地集中在经济方面,经济斗争已多于政治斗争。(4)主张以渐进的、和平的方式实现社会主义的学说兴起并流传开来。在专制主义盛行的俄国,在同第二国际机会主义斗争中,产生了列宁主义。俄国继法、德之后成为国际工人运动的中心,其1905年革命结束了资本主义的相对“和平”时期,成为十月革命的“总演习”。【材料阅读与思考】1871年马克思对巴黎工人的评价与1870年是否矛盾?说明你的观点。答案提示:不矛盾,因为当时的历史条件还不足以进行无产阶级革命。但是,当巴黎工人迫于形势,自发地发动起义建立巴黎公社、进行无产阶级专政的尝试时,马克思肯定了巴黎工人阶级的首创精神。三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本课重点:了解俄国十月革命的基本过程。本课难点:认识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历史意义;了解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并存的原因,对《四月提纲》中列宁提出的当前形势的特点和革命无产阶级的任务的认识;区分二月革命后成立的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建立的工农苏维埃政府对待一战态度为何不同。问题解答【学习思考】1.俄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后,对外宣布:“要恪守我国同其他大国结成同盟的义务”“将竭尽全力……去赢得战争的最后胜利”。当时很多人认为:要保卫俄国革命的胜利果实就必须首先保卫国家,所以继续参战是合理的选择。对此观点,你的认识如何?答案提示:教师可以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给俄国人民带来的危害,资产阶级坚持战争的真正目的(结合上面列宁的话)来做分析,指出俄国二月革命的最大成果是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参考资料:列宁指出,革命向前发展的一个重要阻碍在当前是革命护国主义。很多人认为,继续战争是为了保卫革命。而资产阶级也正是利用这一点来转移群众的斗争视线,把人民对临时政府的不满引向外部,同时以进行战争为名加强反革命纪律,组织反动武装力量,伺机镇压革命。列宁要求全党耐心地向群众作解释,说明当前的战争仍是帝国主义性质的,只有政权转归苏维埃才能以民主的和平结束战争。2.对于俄国革命爆发的原因,列宁曾精辟地指出:“如果没有革命,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谈一下你对这种观点的理解。 答案提示:俄国革命爆发前,俄国的帝国主义具有浓重的军事封建色彩。虽然资本主义垄断组织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农村仍保留着大量的封建农奴制残余。为了满足垄断资本追逐高额利润的需要,沙皇政权采用军事手段推行对外扩张和瓜分世界的政策,向中国、伊朗、土耳其等国和巴尔干地区输出资本,掠夺资源,镇压当地民族解放运动,充当起世界宪兵的角色。而由于实力不足,俄国又不得不依赖外来资本,因此备受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的剥削和制约。这样,俄国帝国主义同西方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国内垄断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残余同人民大众的矛盾以及俄罗斯民族与其他少数民族和被奴役被压迫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与人民之间的矛盾错综复杂,使俄国成为帝国主义各种矛盾的焦点,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中最为薄弱的环节。但是,只有使这些矛盾最终激化,才可能使之成为俄国爆发革命的力量,所以,俄国革命需要一种催化剂,能把上述矛盾交织融合在一起,加速俄国革命的最终爆发。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俄国的加入,不仅使其陷入了空前严重的危机之中,也为无产阶级掌握政权打开了方便之门。在经济上,俄国农田荒芜,企业倒闭,经济濒于崩溃,国家债务从1913年的88亿卢布增到1917年的500亿卢布。在政治上,俄国出现政府统治危机,在战争的头两年就换了四个内阁首相。所有这些引起了劳动大众的强烈不满,这样俄国革命爆发的催化剂就产生了。因此,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加速了俄国反对资本家的革命的到来。【自我测评】答案提示: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为把俄国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强国和实现国家现代化创造了重要前提。十月革命的胜利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在一个大国内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就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的现实榜样,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同时也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力量。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影响:(1)使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民族解放的新希望。他们逐步从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李大钊高举社会主义的旗帜,颂扬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从此,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用马克思主义为精神武器,教育和组织人民,将革命推进到一个新的时期。(2)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下,五四爱国运动促使新文化运动发展到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阶段。(3)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予了很大帮助。(4)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暴力夺取政权,中国共产党人在大革命失败后自发地走上了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最终在南昌起义中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材料阅读与思考】历史材料:材料1:(俄历)10月24日的革命所建立的、依靠工农兵代表苏维埃的工农政府,向一切交战国及其政府建议立即就公正的、民主的和约开始谈判;本政府认为,一切交战国中被战争弄得精疲力竭、困顿不堪、痛苦万状的工人和劳动阶级的绝大多数所渴望的公正或民主的和平,即俄国工人在推翻沙皇君主制以后用最明确的、最坚决的方式要求的和平,就是立即实现的不割地、不赔款的和平。——《和平法令》,选自《世界通史资料选辑》(现代部分)材料2:1918年9月2日,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宣布全国为军营,提出“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胜敌人”的战斗口号,并采取一系列重要措施把国家生活完全转入战时轨道。——选自卢文璞主编:《世界现代史(1914—1945)》【问题探究】1.上述材料中的“10月24日的革命”,是由哪个政党领导的什么革命?答案提示: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俄国布尔什维克党。2.新成立的苏维埃工农政府对帝国主义战争抱何态度?反映了哪个阶级的意愿?答案提示:反对一战,要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反映了工农大众的意愿。3.材料2与材料1相比,对待战争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试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 答案提示:材料1中,苏维埃工农政府反对帝国主义战争,要退出帝国主义战争。材料2中,苏维埃政府要打败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保卫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果实。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由两场战争的性质决定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而帝国主义对俄国所进行的三次武装干涉是为了将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扼杀,是一场侵略战争。因此,要巩固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就必须打败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4.结合政治课所学内容,谈一下你对于“维护和平”“反对战争”的认识。答案提示:当代世界影响和决定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根本问题是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在新的世纪,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流。和平是相对于战争而言的,它是一种没有战争的社会状态,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人类世世代代追求的理想与目标。在国际关系中,和平问题就是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大战,特别是核大战的问题。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如书籍、互联网、影视等)搜集资料,表述自己的观点。专题学习小结与测评1.分析各个时期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原因、特征和历史影响,并思考国际工人运动对今天的现实意义。答案提示:原因及历史影响: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是,伴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资本主义的弊端也日益暴露,无产阶级成为机器的附庸,经济上极端贫困,政治上毫无权利,在经济危机的不断威胁下,随时都有失业的危险。资本主义社会中政治、经济上的不平等,使阶级矛盾尖锐起来,工人阶级被迫起来斗争,由此爆发了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独立工人运动的兴起及斗争的实践表明了无产阶级革命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也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强大的阶级基础。到19世纪五六十年代,新的工业热潮席卷整个欧洲大陆和北美,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工人群众的贫困非但没有减轻,反而进一步恶化,这就引起各国工人的反抗,到19世纪60年代,国际工人运动再次掀起高潮。工人运动的高涨以及趋向联合的形势成为第一国际成立的客观条件。在法国,经济危机激化了阶级斗争,使法国陷入严重的政治危机之中,而普法战争法军的惨败,最终成为巴黎公社起义发生的直接原因。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巴黎公社失败以后,19世纪后期,资本主义工业飞速发展,工人阶级的人数猛增,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条件都十分恶劣,劳动强度大大增加,处境更为艰难。在第二国际的领导下,19世纪七八十年代国际工人运动出现了新的高潮。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欧美各国建立独立的社会主义政党奠定了基础。在俄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群众性工人运动日益高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俄国国家局势的不断恶化,反对沙皇专制制度的革命浪潮不断高涨,最终引发俄国二月革命。但在这次革命后,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仍然在坚持帝国主义战争。1917年俄国爆发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加剧了人民对临时政府的愤恨,在俄国布尔什维克的领导下,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冲破了世界帝国主义阵线,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的榜样,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同时也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力量。特征:早期工人运动具有自发性、盲目性。伴随着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后期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往往具有以下特征:以马列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纷纷建立革命政党,采取武装夺取政权的方式。但在后期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中,工人阶级内部出现了修正主义。所以,国际工人运动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程。对于国际工人运动对今天的现实意义的思考也可以从这几个特征出发得出如下结论:今天要保证无产阶级政权的巩固,就必须坚持马列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引,并不断结合现实变化丰富其科学理论的内涵;就必须建设坚定的无产阶级政党;就必须坚持无产阶级掌握的武装力量对于国家政权的保障。2.如何认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曲折历程?答案提示:(1)它符合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近现代历史发展的规律。(2)虽然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曲折发展,但工人阶级的性质没有发生改变,仍然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目标也没有改变。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固有矛盾没有消亡,只是斗争的形式发生了变化。(3)这种曲折的发生是伴随着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生而到来的。(4)这种曲折还表现为工人阶级内部出现了修正主义。(5)这种曲折还表现为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东欧发生的剧变。 (6)在认识这种曲折时要注意大多数国家或地区的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并没有夺取政权。专题九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本专题的教学重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及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多极化趋势的形成及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难点:如何理解世界政治格局在向多极化曲折发展。一美苏争锋本课的重点:美苏对峙格局形成的过程;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本课的难点:“冷战”对世界历史的影响。问题解答【学习思考】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答案提示:(1)在“冷战”的大环境下,美苏双方彼此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2)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长期并存中都程度不同地从对方身上借鉴了经验,吸取了教训,并用于内部的调整和改革,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3)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组成不结盟运动,逐步发展壮大,第三世界由此崛起。【史学争鸣】美国史学界中有一种观点认为,“苏联的极权主义、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扩张以及斯大林的偏执狂”是“冷战”产生的根源,美国是为了对付苏联威胁才不得不做出“必要的反应”而采取遏制政策的。另一种观点认为:对于“冷战”的产生,美国也应承担责任,美国在战后以优势力量为后盾,推行了“自觉的扩张主义,这种扩张主义的决定因素是经济的”。你的观点是什么?请说说理由。答案提示:此题答案开放,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但要言之有理。例如:美国和苏联都想“领导世界”。美国要独霸世界,而苏联决不允许美国任意主宰世界。美国要使东欧变成“自由世界”,而苏联决不允许美国插足自己的势力范围。美国要关心和扩展它的经济利益,而苏联要保障它的安全利益。美国要在全世界推行资本主义,包括美国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而苏联要在全世界推行社会主义,包括推进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美苏的一个共识是,在刚刚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必须避免双方直接交战。但是,它们之间的战略目标、战略构想、战略利益的冲突和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的对立,必然导致昔日盟友反目成仇,于是,“冷战”就不可避免了。这是“冷战”的根本起因。而杜鲁门政府在战略态势上采取攻势,制定和推行遏制苏联的“冷战”政策,则是“冷战”的直接起因。【自我测评】举例说出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基本过程。答案提示:(1)1946年3月,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2)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提出,这是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3)1947年6月,马歇尔计划的提出,为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4)苏联采取反击措施:1947年9月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以协调和统一各国党的行动;1949年1月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旨在建立一个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相对抗的社会主义世界市场。(5)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建立。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材料阅读与思考】答案提示:“极权主义”指社会主义制度,“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指这些国家的共产党武装和苏联。美国外交政策的特点是公开干涉其他国家的内战,与苏联进行全球范围的对抗。二新兴力量的崛起l欧共体的作用:欧共体的建立,扩大了地域和人口数量,给它带来了内部商品劳务和资本市场的扩展,加强了对外贸易和资本输出竞争力的新优势,从而对促进经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l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①战后科技革命的兴起为日本战后经济高速发展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②战后世界市场的原料、燃料价格长期稳定、低廉,而工业品价格偏高,对缺乏资源而工业产品竞争力较强的出口贸易型的日本极为有利。③美国的大力扶植。④战后初期日本的民主改革为经济的高速发展开辟了道路。⑤国内政局稳定,为经济的高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⑥重视教育,加快培养人才,为经济的高速发展准备了物质和技术基础。⑦制定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⑧国民经济非军事化,全力进行经济建设。l不结盟运动的特点:其一,其队伍和影响的扩大十分迅速。其二,矛头由最初指向新老殖民主义,到70年代转向反对霸权主义。其三,斗争的领域从政治领域逐渐扩大和深入到经济领域。其四,不结盟运动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其内部一直存在着分歧和各种消极因素。l不结盟运动的意义:它是“万隆精神”的进一步弘扬光大,是许多奉行独立自主、不结盟政策的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结果。它标志着第三世界的形成,并逐渐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强大的政治力量。第三世界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两极对立的国际关系格局的一种冲击,客观上加速了世界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瓦解过程,对保卫世界和平的事业做出了贡献。重点: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兴起的过程及影响。难点:新兴力量的崛起对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问题解答【学习思考】1.日本是一个岛国,虽然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实力受到重创,但是它在战后能够迅速兴起,成为经济大国。请探究其中的原因。答案提示:参见本课第二目第一个问题中的(3)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综合国力迅速增长。请你谈谈,中国进一步发展有哪些独特的优势?答案提示:此题答案开放,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但要言之有理。(1)在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的政局长期稳定,综合国力持续增长,国际地位不断提高。(2)充分汲取古代传统文化中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思想、以德治国的思想。(3)中国地域辽阔,有广阔的国内市场,有相对丰富的国内资源;人口众多,劳动力价格较低,有利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4)有漫长曲折的海岸线,多优良港湾;有漫长的陆界线,多陆上邻国,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加强经济文化交流。(5)把握知识经济兴起的机遇,大力发展科学技术,采用新科学技术的成果,确定可持续发展战略。(6)把握经济全球化的机遇,提高和加强在亚太组织和世贸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3.你同意“弱国无外交”的说法吗?发展中国家如何争取发展的条件?答案提示:(1)是否同意“弱国无外交”:答案开放,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但要言之有理。不同意:①“弱国”应把握本国和世界发展的大势,积极采取措施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例如,中国是个大国,但在20世纪70年代末之前也是一个“弱国”。新中国建立后,中国政府采取了巩固政权和恢复发展经济的有效措施,改变了落后的面貌,并制定了正确的外交政策,把握国际形势发展的有利时机,不断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同时加强了同世界各国特别是同第三世界国家的联系和交往。②“弱国”应通过不同方式联合起来,以增强自己的力量,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1960年西亚国家成立了石油输出国组织,冲破国际石油垄断资本的控制,提高石油价格,增加石油收入,同样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73年石油提价,引发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并导致了资本主义阵营的分化。随着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第三世界的崛起,广大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改变了联合国受大国操纵和控制的局面,不结盟运动成为仅次于联合国的最大国际讲坛,改变着世界的面貌,有力地冲击了战后国际关系中的两极格局。同意:①有些大国一贯无视弱小民族国家的领土主权和利益,把大国的意志强加给“弱国”,如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发动对朝鲜、越南、捷克斯洛伐克、阿富汗等国家的侵略和干涉及21世纪初对阿富汗和伊拉克的干涉。②大国一贯推行霸权主义的强权政策,一度操纵和控制联合国,并无视联合国的存在,如轰炸南联盟等。(2)条件:① 依据本国国情和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状况,适时调整经济发展战略,不断进行产业的更新换代,发展高科技产业。②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发展外向型经济,鼓励出口。③利用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机遇,吸引外国资本和技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增加本国产品,减少进口。④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提高国民素质,以适应新科学技术的发展。⑤采取措施,稳定国内政局和社会秩序,健全民主与法制。⑥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⑦相互尊重领土和主权的完整、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加强国际间的合作。【自我测评】答案提示:(1)“相对稳定性”及其作用:①美苏两国彼此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同时也掩盖了一些地区冲突、局部战争和民族矛盾。②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长期并存,都不同程度地从对方身上借鉴经验,吸取教训,并用于自身内部的调整和改革,推动世界整体发展。③亚、非、拉美国家利用美苏争霸的形势,设法从西方及东方获取最大的援助。由亚、非、拉美发展中国家组成的不结盟运动兴起和发展,第三世界崛起。④雅尔塔体制在原则上提倡和平、民主。联合国安理会确定了大国一致的原则。(2)“受到撼动”和“挑战”的因素:①西欧、日本经济崛起,经济上与美国竞争,政治上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美国霸主地位受到冲击。②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举足轻重。③不结盟运动兴起,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崛起,也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④苏联政治、经济弊端严重,国家日益陷入困境。⑤美苏对峙、称霸,双方力量相对削弱。【材料阅读与思考】答案提示:①变化: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美国经济实力相对下降,西欧、日本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经济格局由战后美国独霸逐渐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②影响:随着经济发展,日本和西欧要求摆脱美国控制,政治上独立自主倾向加强,动摇了美国的霸权地位,两极格局受到重大冲击。三走向多极化本课的重点:苏联解体的影响;两极格局瓦解后,“一超多强”局面的形成。本课的难点:怎样认识苏联解体与社会主义发展的关系;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问题解答【学习思考】1.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答案提示:(1)国际形势的发展明显地呈现出缓和与和平、紧张与动荡并存的局面。由于战后40多年的两个超级大国、两大军事集团对抗局面的终止,新的世界大战可以避免,和平与发展更突出地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2)造成东西方力量的失衡,导致国际关系中的一系列新的矛盾和冲突。两极格局瓦解后,民族矛盾的激化、地区冲突的加剧和霸权主义的横行,使天下并不太平。但是,这些冲突和动荡属于局部性质,不会导致国际局势的全面紧张。(3)出现“一超多强”局面,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同时,美国、欧盟、中国、日本和俄罗斯等大国和国家联盟为了填补两极格局瓦解后遗留下的格局空间,争取构筑新格局的主导权和主动权,纷纷制定和实施各自新的国际战略,并为此展开竞争和角逐,极大地推动了国际政治格局多极化形成的历史进程。各种区域性、洲际性的合作组织空前活跃,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总体实力在增强。2.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历了艰难的发展历程。你对此有何感想?答案提示:(此题是开放性试题,鼓励学生畅所欲言,但要言之有理。)(1)稳定的社会秩序和宽松的政治环境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分裂的威胁和民族冲突是俄罗斯经济发展困难的重要原因。(2)要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学习西方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但不是完全照搬,更不能全盘西化。俄罗斯的历史经验教训,可以说明邓小平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正确性。 (3)一个制度的建立和巩固要有一个过程,通过普京一系列出手不凡的举措,俄罗斯已走出低谷。3.多极化趋势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什么影响?答案提示:(1)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世界多极化是一个趋势,即世界是由多种力量、多种社会制度、多种发展模式和多种价值观构成的,它承认了世界的多样性。各种力量之间的平衡与制约,避免了新的大战,维护了世界和平。(2)它促进了大国关系的缓和。为了对付共同的威胁——恐怖主义,大国之间开始尝试进行新的对话,并加强合作,从而使各大国之间的联系加强,促进了缓和。(3)使世界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两个主要趋势: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4)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总体实力增强,多极化趋势对于发展中国家既提供了机遇,又提出了挑战。【材料阅读与思考】答案提示:学生在回答时,应注意在教师的指导下,收集相关的资料。通过占有大量史料,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专题学习小结与测评1.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国际关系方面存在着哪些基本矛盾?表现如何?其中的主要矛盾先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导致了什么结果?答案提示:前两问的答案:(1)战胜国与战败国的矛盾。表现在凡尔赛体系的一系列条约,对战败国掠夺性的惩罚,加深了二者之间的矛盾。(2)战胜国之间的矛盾。表现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中所签署的一系列条约,是战胜国之间暂时妥协的产物。分赃不均使得这种国际新秩序中潜伏着深刻的危机。(3)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苏联之间的矛盾。表现在一战后期及战后初期,协约国对苏联的三次武装干涉;二战前英法的绥靖政策推动德国进攻苏联。(4)战胜的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表现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宰割。后两问的答案:(1)战胜国再次分化,日本、意大利走向法西斯侵略扩张道路,英、法、美采取绥靖及中立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加速了二战的爆发。(2)战胜国与战败国矛盾加深,在危机的打击下德国建立法西斯专政,同日本、意大利结盟,挑起二战。(3)苏联失去对英、法、美的信任,同德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加速了二战的爆发。(4)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在二战爆发前就遭到法西斯国家的进攻,由于英、法、美推行绥靖中立政策,使它们孤立无援,反法西斯战争处于失利状态。2.联系当今世界政治经济形势,你如何理解世界政治格局在向多极化曲折发展?答案提示:当今世界政治格局中存在着几个主要力量中心,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试图建立“单极世界”。俄罗斯已走出低谷,在国际事务中,仍是对美国的全球支配地位构成挑战的国家。欧盟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对国际事务拥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日本不断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且军事力量日趋膨胀。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发展中国家,正形成世界经济的第四级;随着综合国力的增长,国际地位的提高,在新的国际格局中,中国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世界政治格局正在向多极化曲折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