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3 MB
  • 2022-04-22 13:33:05 发布

2007年钢铁行业风险分析报告

  • 12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2007年钢铁行业风险分析报告摘要Ø2006年我国钢铁行业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全年我国粗钢、钢材产量累计为41878.2万吨和46685.4万吨,同比分别增长为18.48%和24.45%。尽管增速与2005年相比有所下降,但仍处于高速增长中。Ø2006年我国政府将钢铁行业定为产能过剩行业,再一次明确将严格钢铁新建项目的审批,但同时对于落后产能的淘汰时限有所推迟。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中央政府对于钢铁项目的控制日趋严格,但仍有不少钢铁企业,特别是大中型钢铁企业以技改的名义进行产能的扩张,这是目前我国钢铁工业产能发展的一个新趋势。Ø2006年我国钢铁产业的供需结构进一步发生深刻变化,板材,特别是薄板材的生产能力大幅提高,自给率水平普遍比2005年提升10个百分点以上,有的甚至更多。目前国内除少数牌号,少数规格的钢材品种还有一定缺口外,绝大部分都可以实现自给。同时随着国内钢材生产能力的大量释放,我国出口钢材数量激增,并引起了较多的钢材反倾销争端。Ø2006年我国钢材价格出现反弹,国内钢铁行业的整体盈利情况好于2005年。受国内市场需求的拉动,2006年我国钢材价格自年初开始出现回升,到二季度后基本呈平稳走势,主要钢铁企业的盈利状况普遍好于去年。Ø2006年国际铁矿石长期协议矿价上涨19%,国内以采购协议矿的钢铁企业的生产成本有所加大。但印度矿价和国内现货市场矿价总体保持平稳,同时2006年国际海运运费总体水平下降,加上人民币升值等有利因素。2006年国内钢铁企业的铁矿石采购成本并未继续给钢铁企业造成太大压力。Ø尽管目前国家对钢铁企业兼并、重组采取了大力扶持的态度。但2006年我国钢铁产业的集中度水平并未得到提高。目前前10家最大的钢铁企业其粗钢产量合计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不到35%。同时,已经和即将进行的一些合并、重组案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不少重组还仅仅限于形式上的联合,缺乏实质意义上的重组联合。 Ø2007年我国钢铁行业的增速将进一步放缓,国内钢材产量和消费量增速将低于2006年。钢铁行业的总体盈利水平将与2006年基本保持一致。 目录第一部分钢铁行业运行分析及预测1第一章2006年钢铁行业运行态势分析2第一节2006年钢铁行业基本运行情况分析2一、2006年我国钢铁工业基本生产分析2二、2006年我国钢材进口、出口及消费分析3第二节产业政策对钢铁行业运行的影响4一、对钢铁工业的宏观调控政策4二、其他相关产业政策5第二章2007年行业供需分析及预测6第一节2007年钢铁工业需求分析及预测6一、我国钢材需求变化分析6二、我国钢材消费结构分析8三、未来我国钢材消费预测10第二节2007年行业产能分析及预测14一、冶炼能力分析及预测14二、轧钢能力分析及预测17第三节2007年钢铁行业进出口分析及预测22一、近年来进出口总量对比分析22二、我国出口钢材结构分析23三、我国进口钢材结构分析25第三章2007年行业市场竞争分析及预测27第一节行业竞争特点分析及预测27一、产业结构及集中度水平分析27二、钢铁产业进入、退出壁垒分析29第二节行业竞争结构分析及预测31一、原材料供应结构分析及预测31二、我国钢铁企业销售模式竞争分析及预测37第四章钢铁行业投资与效益分析39第一节钢铁行业投资状况分析及预测39一、钢铁行业投资总体状况分析39二、我国钢铁行业投资结构分析40三、我国钢铁行业投资项目分析41第二节我国钢铁行业效益状况分析及预测43一、我国钢铁行业盈利能力总体分析43二、我国钢铁行业综合财务指标分析43三、2007年我国钢铁行业效益预测44第二部分行业细分领域分析及预测46第五章钢铁行业细分子行业分析47第一节薄板材发展状况分析及预测47 一、2006年薄板材生产、消费概述47二、国内热轧、冷轧市场供需状况分析48三、国内涂镀板市场供需状况分析50四、国内冷轧硅钢市场供需状况分析54五、国内薄板材价格变化及经济效益分析55第二节中厚板发展状况分析及预测57一、2006年中厚板生产、消费概述57二、国内中厚板供需变化分析57三、国内中厚板价格变化及效益分析58四、我国中厚板生产所面临的问题59第三节普通建筑用钢材发展状况分析及预测60一、钢筋、线材市场供需变化分析60二、H型钢市场供需变化分析及预测62三、铁道用钢市场供需变化分析及预测63第四节普通建筑用钢材发展状况分析及预测65一、无缝钢管市场供需变化分析及预测65二、焊管市场供需变化分析及预测66第六章钢铁行业分区域分析68第一节我国钢铁行业区域分布总体分析及预测68一、行业区域分布特点分析及预测68二、分区域经济效益状况分析69第二节河北省钢铁行业发展分析及预测70一、河北省钢铁工业在全国的地位及变化70二、河北省钢铁行业经济运行分析及预测71三、河北省钢铁行业发展条件分析及预测72第三节江苏省钢铁行业发展分析及预测74一、江苏省钢铁工业在全国的地位及变化74二、江苏省钢铁行业经济运行分析及预测75三、江苏省钢铁行业发展条件分析及预测76第四节山东省钢铁行业发展分析及预测77一、山东省钢铁工业在全国的地位及变化77二、山东省钢铁行业经济运行分析及预测78三、山东省钢铁工业发展条件分析及预测78第五节辽宁省钢铁行业发展分析及预测80一、辽宁省钢铁工业在全国的地位及变化80二、辽宁省钢铁行业经济运行分析及预测81三、辽宁省钢铁工业发展条件分析及预测82第三部分钢铁企业分析83第七章钢铁企业综合分析84第一节重点钢铁企业市场分析84一、我国重点钢铁企业结构分析84二、我国钢铁企业所有制特点分析85三、技术水平和产品结构变化87第二节重点钢铁企业经济运行分析89 一、国内大型钢铁企业经济运行分析89二、国内大型民营钢铁企业经济运行分析90第八章典型企业分析92第一节宝钢集团发展分析92一、2006年宝钢集团生产概述92二、宝钢现有产能、产量分析92三、宝钢技术经济指标分析93四、2006年宝钢发展状况分析94第二节鞍本钢铁集团发展分析96一、2006年鞍本钢铁集团生产概述96二、鞍本钢铁集团发展优势分析97第三节其他钢铁集团发展分析99一、武钢集团发展分析99二、攀钢集团发展分析101三、马钢集团发展分析102第四部分钢铁行业风险提示及信贷投向建议105第九章2007年钢铁行业授信风险提示及总结106第一节钢铁行业总体外部风险分析106一、产业政策变化风险分析106二、宏观经济发展变化风险分析107三、市场价格风险分析107四、铁矿资源供给风险分析108第二节钢铁产业自身风险分析110一、产能过剩风险分析110二、钢铁企业工序缺失风险分析113三、钢铁企业规模风险分析114四、区域风险分析114五、所有制风险分析114第十章2007年钢铁行业信贷建议116第一节2006年行业总体特点及总量控制建议116一、2006年钢铁行业总体发展特点与授信额度建议116二、2006年钢铁行业资金需求特点与授信期限建议116第二节分类型企业特点总结及授信建议117一、规模优势型企业117二、专业化优势型企业117三、管理优势型企业117四、地域优势型企业117第三节分产品特点总结及授信建议118第四节钢铁行业授信风险防范建议119 附表表12006年我国主要钢材品种产量3表22006年我国主要钢材品种产量同比增速3表32006年我国钢材表观消费量3表42005年以来我国对钢材、钢坯出口退税的政策变化4表52007年各月份我国出口钢材数量变化5表61995~2006年我国钢材表观消费量变化7表71995~2006年我国GDP与钢材表观消费量弹性关系8表81996~2006年我国固定资产与钢材消费量增速对比9表9未来中国GDP及固定资产投资率水平预测12表10未来中国钢材需求量(表观消费量)预测值13表11我国钢材表观消费量与GDP单耗水平关系13表12未来我国钢材表观消费量预测14表13我国高炉炼铁能力变化15表14我国高炉结构及产能比重16表15我国炼钢能力变化16表162006年转炉钢与电炉钢能力与产量对比17表172005年国内重点冷轧企业冷轧薄板产能与产量对比20表182000~2006年我国钢材进出口23表192004~2006年我国进出口钢坯变化23表202006年我国进出口钢材平均单价对比24表212006年国外对我国钢材出口提出反倾销24表222006年分国别出口钢材数量25表232006年我国出口钢材分品种数量及同比增速26表242006年我国进口钢材数量及同比增长27表252006年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水平29表26近年来我国钢铁行业重组、收购的部分案例29表272001~2006年我国铁矿石产量变化33表282003年以来我国铁矿采选业投资变化33表292000~2006年我国进口铁矿石数量变化34表302000年以来我国焦炭产量及消费量变化36表312002以来我国钢铁行业收入、利润变化43 表322002~2006年我国钢铁行业盈利能力变化44表332002~2006年我国钢铁行业偿债能力变化44表342002~2006年我国钢铁行业运行能力分析44表35我国薄板材产量变化47表36我国热轧薄板卷(商品材)表观消费量变化48表37我国冷轧薄板(商品材)表观消费量变化49表38我国镀锌板(商品材)表观消费量变化51表39我国镀锡板表观消费量变化52表402000~2005年国内彩涂生产能力变化53表41我国彩涂板表观消费量变化53表42我国现有及在建中的主要冷轧硅钢产能54表43我国冷轧硅钢表观消费量变化55表442006年我国中厚板产品结构及其比重57表45我国中厚板表观消费量变化58表46我国线材表观消费量变化61表47我国现有主要的热轧H型钢生产能力62表48我国铁道用钢材表观消费量变化64表49我国无缝钢管表观消费量变化65表50我国焊管表观消费量变化66表512006年我国分地区粗钢及钢材生产68表522006年钢铁全行业分地区效益状况69表532003~2006年河北省粗钢及钢材产量变化70表542006年河北省主要钢材品种产量及占全国的比重71表55河北省现有主要的薄板材生产和加工能力71表562006年河北省钢铁行业盈利能力及偿债能力对比分析72表572006年河北省钢铁行业运行效率对比分析72表582003~2006年江苏省钢铁生产及增速74表592006年江苏省主要钢材品种产量及占全国的比重75表602006年江苏省钢铁行业盈利能力及偿债能力对比分析75表612006年江苏省钢铁行业运行效率对比分析76表622003~2006年山东省粗钢及钢材产量变化77表632006年山东省分品种钢材产量占全国的比重77表642006年山东省钢铁行业盈利能力及偿债能力对比分析78表652006年山东省钢铁行业运行效率对比分析78 表662003~2006年辽宁省粗钢及钢材产量变80表672006年辽宁省主要钢材品种产量及占全国的比重80表682006年辽宁省钢铁工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对比分析81表692006年辽宁省钢铁工业运行效率对比分析81表70我国粗钢产量500万吨以上的企业数变化84表712006年我国粗钢产量超过500万吨的钢铁企业84表722006年我国分区域粗钢产量及比重85表732006年国内200~500万吨的民营钢铁企业85表742006年国内现有及在建中的民营钢铁企业板材产量86表75外资钢铁企业目前在华投资项目及形式87表762001~2006年我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技术经济指标变化87表772006年国内特大型钢铁企业部分技术经济指标88表782006年国内特大型钢铁企业薄板材产量及占全国的比重88表792006年(1~8月份)我国重点钢铁企业盈利状况89表802006年(1~8月份)我国重点钢铁企业资产结构及偿债能力对比90表812006年国内主要民营钢铁企业盈利状况91表82宝钢集团粗钢及钢材产量变化92表83宝钢现有主要生产能力93表842005年宝钢主要钢材品种产量及占全国产量的比重93表852006年宝钢主要钢材品种产量及占全国产量的比重93表86宝钢冶炼设备状况94表872006年宝钢主要技术经济指标94表88鞍本钢铁集团现有产能97表89鞍钢主要技术经济指标97表902006年鞍钢主要矿山铁矿石产量97表91武钢主要板材产量99表922006年武钢主要矿山铁矿石及铁精矿产量100表93武钢在海外的主要铁矿资源情况100表942006年攀钢主要薄板产品产量101表95攀钢集团现有主要钢材生产能力101表962006年攀钢集团所属矿山产量102表972006年马钢主要产品产量103表98马钢现有及在建中的主要生产能力103表992006年马钢所属矿山铁矿石产量104 表1001993~2006年我国宏观经济及钢材消费增速对比107表101我国高炉炼铁产能变化110表102我国高炉产能利用率变化110表1032001~2005年我国粗钢产能、产能利用率变化111表1042006年钢铁行业主要风险因素及影响范围115 附图图11996~2006年我国粗钢生产同比增速变化2图21996~2006年我国钢材表观消费量及其增速变化7图3我国分行业钢材消费结构9图42006年我国主要钢材品种表观消费量比重9图5中国GDP总量与钢材消费量关系10图6轧钢设备与钢材品种间对应关系17图7我国出口钢材分品种比重24图82006年我国进口钢材分品种比重25图92002年以来我国钢铁工业集中度水平变化27图102006年我国合同矿、现货矿、国内矿比重33图111998年以来我国进口铁矿石到岸价格变化34图12我国钢材销售模式示意图37图132001~2006年我国钢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变化39图142005年我国钢铁行业投资分所有制类型比重分布40图152006年各月份我国销售利润率变化43图162006年我国薄板带分品种表观消费量比重48图172006年国内上海地区热轧、冷轧薄板卷价格走势55图182006年国内上海地区涂镀薄板卷价格走势56图192006年我国中厚板价格变化59图20我国钢筋表观消费量变化60图212006年国内钢筋、线材价格变化62图22我国热轧H型钢表观消费量变化63图232006年鞍钢主要钢材品种比重96 第一部分钢铁行业运行分析及预测 第一章2006年钢铁行业运行态势分析第一节2006年钢铁行业基本运行情况分析一、2006年我国钢铁工业基本生产分析2006年我国钢铁工业总体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2006年我国生铁、粗钢产量分别为40416.7万吨和41878.2万吨,同比增速分别为19.78%和18.45%。尽管与2005年的增速相比,2006年我国铁、钢的产量增速明显回落,但由于我国钢铁工业产品的基数很高,因此目前这样的增速仍属于高速增长。含重复材的钢材产量达到46685.43万吨,同比增长24.45%。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图11996~2006年我国粗钢生产同比增速变化上图所示为1996年以来我国粗钢产量同比增速变化(06年增速为上半年同比增速)。可以看出,我国钢铁工业在经历了2001年以来连续五年的高速增长后,2006年的增速首次出现下降。2006年是我国钢铁工业由高速增长转为平稳增长的关键一年。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目前我国钢铁工业的增速出现了下降,但由于我国钢铁工业的基数较高,因此即使是增速下降,但钢铁工业的绝对增量仍十分巨大。从分品种来看,钢筋、中厚板卷、线材是目前我国产量最大的三个品种,合计约占我国钢材总产量的50.91%。以钢筋、线材为代表的普通建筑钢材仍是我国钢材消费的主要品种,板带比水平(不含窄带)仅为31.59%。 表12006年我国主要钢材品种产量单位:万吨品种产量品种产量品种产量钢材46685.4钢筋8303.8窄带钢2926.4铁道用钢334.3线材7150.9镀层板937.96其中重轨200.5特厚板324.7涂层板168.03大型型钢917.2中厚板卷8212.9电工钢板244.3中小型钢2386.1热轧薄板2305.3无缝钢管1079.5棒材3704.4冷轧薄板2605.0焊接钢管1550.2资料来源:钢铁工业协会从增速来看,特厚板、冷轧薄板、镀层板三个品种的增速最高,主要源于我国船舶、机械、家电、汽车等工业部门对板材的需求增长迅速。表22006年我国主要钢材品种产量同比增速品种同比增速品种同比增速品种同比增速钢材25.8%钢筋23.7%窄带钢12.8%铁道用钢9.0%线材18.5%镀层板43.8%其中重轨1.6%特厚板64.8%涂层板24.3%大型型钢37.4%中厚板卷23.0%电工钢板37.7%中小型钢32.2%热轧薄板35.3%无缝钢管34.6%棒材27.4%冷轧薄板45.6%焊接钢管33.1%资料来源:钢铁工业协会二、2006年我国钢材进口、出口及消费分析2006年我国共进口钢材1851万吨,同比下降28.3%,出口钢材4301万吨,同比增长109.6%,实现净出口钢材2450万吨。2006年我国钢材进出口出现重大逆转,将首次由钢材净进口国变成钢材净出口国。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政府在2007年4月和2007年5月两次调整钢材的出口退税政策,钢材出口的难度在加大。表32006年我国钢材表观消费量单位:万吨产量进口出口表观消费量2006年466851851430144235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海关数据整理 第二节产业政策对钢铁行业运行的影响一、对钢铁工业的宏观调控政策(一)加快淘汰落后产能2007年4月27日,国家发改委召开钢铁工业关停和淘汰落后产能工作会议,发改委与河北、北京、江西、新疆、浙江、辽宁、山西、河南、江苏、山东等十个省市签订了《关停和淘汰落后钢铁生产能力责任书》。根据责任书,关停和淘汰的目标是:2010年前淘汰落后炼铁能力1亿吨,淘汰落后炼钢能力5500万吨,其中2007年需要关停和淘汰的落后炼铁能力3000万吨,落后炼钢能力3500万吨。2007年重点关停和淘汰的产能是200立方米以下高炉炼铁能力。另外对于落后产能还将采取经济处罚措施,对落后产能实行差别电价,每千瓦时增加0.15元。同时,此次发改委还将落后产能的钢铁生产企业名单向社会公布。此次发改委和十个主要钢铁生产省市签订淘汰落后产能责任书是我国政府首次采取这样的方式淘汰钢铁落后产能,表明了中央在淘汰落后钢铁产能方面的决心。后期发改委还将陆续与国内其他省市签订第二批、第三批淘汰落后产能的责任书,预计2007年发改委对于落后产能的淘汰目标可基本实现。(二)钢材出口退税率下调2006年以来我国出口钢材、钢坯大幅增长,为此,我国政府从2006年9月开始对钢材、钢坯的出口退税率进行了多次调整。2007年5月财政部宣布从6月1日起将对80多种钢铁产品加征5%~10%的出口关税,同时,钢坯的出口关税由10%提高到15%。如果2007年我国出口钢材仍不能得到有效的抑制,预计后期政府可能采取进一步的关税调整措施。表12005年以来我国对钢材、钢坯出口退税的政策变化2006年9月2007年4月2007年5月钢材由11%下调至8%部分下调至5%,部分取消征收5%~10%的关税钢坯征收10%的出口关税征收15%的出口关税资料来源:商务部、财政部从2006年以来,我国政府连续对钢材出口退税进行调整,但受国内钢材生产能力增长迅速及国际钢材价格高位运行的影响,我国钢材出口不但未下降反而大幅上升,如下表所示。此次加征关税将大大增加我国钢材的出口成本,无疑将削弱中国出口钢材的国际竞争力。同时有利于缓解目前我国钢材、钢坯出口所面临的日益严重的反倾销诉讼及调查。 表12007年各月份我国出口钢材数量变化单位:万吨1月份2月份3月份4月份出口钢材437438538716出口钢坯55586687资料来源:海关数据整理(三)钢材出口实行许可证管理2007年4月30日,商务部及海关总署发布了《对部分钢材出口实行出口许可证管理》的公告。按照该公告的要求,从2007年5月20日起部分出口钢材将将需要按照《货物出口许可证管理办法》的规定向出口企业所在地的发证机构申领出口钢材许可证,领取出口许可证方可进行钢材出口。对钢材出口进行管制将有利于政府控制我国钢材的出口规模。 二、其他相关产业政策(一)铁矿石进口企业资质标准提高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钢铁企业参与国际铁矿石谈判的话语权,2006年12月底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正式发布了《2007年进口铁矿石企业资质标准》和《关于推进铁矿石进口代理制的意见》两个文件。这是我国接受2007年度国际铁矿石协议矿价上涨9.5%后,对铁矿石进口贸易秩序进行的一次大规模整顿工作的开始。此次颁布的《2007年进口铁矿石企业资质标准》是自2005年以来我国颁布的第二个铁矿石进口企业资质标准。按照新的标准,2007年国内共有116家企业获得铁矿石进口资质。其中钢铁生产企业增加2家,铁矿石贸易企业减少4家。总体来看,铁矿石进口资质标准的提高对于钢铁生产企业影响很小,主要影响集中在铁矿贸易企业。(二)钢材期货贸易可能推出由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积极支持的钢材期货贸易2006年也处在紧张的准备当中,我国曾在1994年试点过钢材期货,但不久被取消。近年来我国钢材价格多次出现暴涨、暴跌,给钢材的下游用户造成较大损失,因此市场对钢材期货的推出呼声很高。近期一直对钢材期货推出表示强烈反对的中钢协开始转向支持钢材期货的推出,这使得2007年国内钢材期货推出的可能性增大,但鉴于钢材品种繁多,短期内钢材提货推出的品种将主要集中于线材、螺纹钢两个品种上。 第二章2007年行业供需分析及预测第一节2007年钢铁工业需求分析及预测一、我国钢材需求变化分析(一)我国钢材需求变化历史下表所示为1995年以来我国钢材表观消费量变化,2006年我国钢材表观消费量高达4.42亿吨,剔除重复材因素后的实际钢材消费量估算在3.9亿吨,占全球钢材消费量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表11995~2006年我国钢材表观消费量变化单位:万吨年份钢材产量进口量出口量表观消费量实际消费量19958980139759397849400199693351598422105119700199799841322462108489850199810735124235711623108001999121001486368132201220020001314615966211412113100200116068172247417316155002002192182449546211221962220032408237176962710323999200429738293714233124627600200537117258220523764633000(E)200646685185143014423539000(E)资料来源:钢铁工业协会、国家统计局数据整理下图所示为1995年以来我国钢材消费量变化及同比增速,受多年积极财政政策的刺激,我国钢材消费量在2001年以后出现了连续三年20%以上的高速增长时期,2004年后我国钢材表观消费量的增速下降至20%以下,2006年预计我国钢材表观消费量的同比增速为16%。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钢材消费量的增速有所下降,但由于我国钢材消费的基数较大,因此我国钢材消费的绝对数量增长仍较高。2006年也将是我国钢材消费的过渡一年,预计从2007年开始我国钢材消费的增长将进入平稳期,同比增速可能将降至10%以下。 资料来源:钢铁工业协会,国家统计局数据整理图11996~2006年我国钢材表观消费量及其增速变化(二)我国钢材需求影响因素分析1.宏观经济发展主导钢材消费景气周期我国钢材消费与宏观经济的联系十分紧密,下表所示为1995年以来我国单位GDP消费钢材的数量变化。近年来随着我国重工业化的进程,我国单位GDP消费钢材的水平在不断提高。“十五”以来我国每万元GDP消费钢材的水平在2000吨左右。2006年预计我国宏观经济将有所减速,但钢材消费的总量依然巨大。表11995~2006年我国GDP与钢材表观消费量弹性关系GDP钢材表观消费量单位GDP消费钢材亿元人民币万吨吨/万元19955847897841673.1199667885105111548.4199774463108481456.8199878345116231483.6199982068132201610.9200089468141211578.3200197315173161779.42002105172211222008.32003117252271032311.52004136515312462288.82005182321376492065.02006(E)209407442352112.42.固定资产投资是影响我国钢材消费的关键性因素近年来我国钢材消费的高速增长从根本上来说源于国内以房地产、港口、桥梁、公路、铁路、管道建设为代表的一系列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开展所拉动的。因此我们认为判断未来我国钢材需求的潜力关键在于分析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和变化。下表所示为1996年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及钢材消费量同比增速变化。 表11996~2006年我国固定资产与钢材消费量增速对比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钢材表观消费量(万吨)钢材消费量同比增速199614.8%105117.43%19978.8%108483.21%199813.9%116237.14%19995.1%1322013.74%200010.3%141216.82%200113.0%1731622.63%200216.1%2112221.98%200326.7%2710328.32%200425.8%3124615.29%200527.7%3764620.49%200624.5%4423517.49%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十五”期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呈现了连续高增长的态势,成为支撑我国钢材消费在这期间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2006年是我国“十一五”计划的第一年,尽管中央政府力图使固定资产投资过热的局面在2006年得到控制,但2006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过热的局面仍未得到根本性的改变,2006年上半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甚至达到了31.3%的超高速增长,在中央采取了包括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加息等一系列宏观政策后,从8月份国内固定资产投资才开始出现减速。但全年的增速仍高达24.5%以上。2006和2007年是十一五计划的开局两年,不少大型项目均在这一期间开始投资新建,因此我们预计这一期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难以大幅下降,2008年后预计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方能有可能小幅回调。3.工业化进程是影响我国板材需求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我国钢材消费出现爆发性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国处于城镇化和工业化时期,两个进程的重合使得我国同时出现了对普通建筑钢材和板材的巨大需求。目前我国的船舶制造、汽车、冰箱等家电产品、机电设备、石化设备等都处在高速增长中,我国不少工业品已经或即将成为全球第一,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基地。我国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使得我国对板材的消费空间将十分巨大。从中长期来看,以上两个支撑我国钢材消费的因素仍然存在,因此在“十一五”期间仍是我国钢材消费,特别是板材消费将快速增长的一个时期。二、我国钢材消费结构分析(一)行业需求结构分析 目前我国的钢材消费结构已经了以建筑、机械、汽车、船舶、石化、家电、铁道、集装箱、五金为代表的九个主要钢材消费领域。从比重来看,建筑和机械行业是我国钢材消费最大两个领域,分别约占我国钢材消费总量的55%和15%左右,其他行业分别占有约1%~5%不等的比重。资料来源:相关材料收集整理图1我国分行业钢材消费结构以上九个行业合计约占我国钢材消费的87%左右,是影响我国钢材消费最重要的领域。“十一五”期间,除集装箱、铁道两个部分对于钢材的消费保持以稳定为主的特点外,其他部门都将保持相对较快的增长速度。(二)品种结构需求分析从钢材消费品种来看,钢筋、中厚板卷、线材仍是我国现阶段主要的钢材消费品种,如下图所示为2006年我国主要钢种消费比重。资料来源:钢铁工业协会、海关数据整理图22006年我国主要钢材品种表观消费量比重“十一五” 期间,我国钢材总体需求将保持平稳,长线材目前的需求规模已十分巨大,随着国家对固定资产投资过热的控制日趋严厉,基础设施建设及房地产建设的规模逐步稳定,则长线材的增长空间有限。板带材产品受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影响及替代进口,仍有一定的增长空间,特别是过去需求比重较小一些高附加值板材品种,随着我国工业化水平的提升和国内消费能力的提升,将有比较大的增长。三、未来我国钢材消费预测(一)数学模型法预测钢材消费量是影响钢铁工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对于未来国内钢材消费量采用数学模型法和GDP单耗水平法进行预测,以分析未来我国钢材消费的走势。1.预测思路根据以上我们对中国钢铁产业需求因素的研究,我们认为GDP和固定资产投资是影响我国钢铁产业需求的两个关键因素。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图1中国GDP总量与钢材消费量关系上图所示中可以看出,GDP与钢材表观消费量有很强的线性关系。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过程中,GDP的增长潜力十分巨大,因此未来中国的钢材消费总量仍将保持较大规模。2.预测模型通过分析知道,钢材表观消费总量和GDP、固定资产投资、第二产业增加值、等宏观经济指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为了选择具体模型参数,我们通过EViews软件对钢材总表观消费量和参数历史数据进行拟合,选择相关性高的模型参数进行预测。通过把钢材实际消费量作为因变量、以人均GDP、GDP、固定资产投资和第二产业增加值作为自变量用EViews软件进行曲线拟合。我们发现钢材消费与GDP的联系十分密切,因此在预测“十一五”期间钢铁消费总量时我们选择人均GDP和固定资产投资比率水平(即固定资产投资占GDP的比重)作为自变量,如下表所示。 表1未来中国GDP及固定资产投资率水平预测GDP(不变价)固定资产投资比率(I)单位:亿元低中高2006453870.470.490.502007498350.450.470.492008545700.430.450.472009597540.430.450.472010651320.430.450.472011708630.420.440.462012770990.420.440.46注:GDP数据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预测GDP增长率水平推算得出通过对钢材消费结构的研究发现,我国的钢材消费大致有两个主要方向,一是建筑行业消费钢材,二是工业制造业部门消费钢材。于是构造以下模型:钢材消费(S)=建筑用钢+工业用钢;建筑钢材的消费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联系紧密,因此可认为:建筑用钢是GDP和I(固定资产投资比率)的函数。建筑钢材消费=f1(X,I)X:GDP;I:固定资产投资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GDP工业制造业部门消费钢材主要取决于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内部耗钢部门结构及耗钢系数,我们可以认为工业内部耗钢部门结构及耗钢系数均为GDP的函数。工业用钢消费=f2(X,J)J:工业增加值/GDP因此:钢材消费Y=f1(X,I)+f2(X,J)根据对取X,Y取对数后观察值的分析,我们初步认为lnX和lnY基本呈线性关系,其偏差主要由I扰动引起,故构造下列函数:lnY=(1+I)(C+lnX)+(1+J)(C+lnX)3.预测结果利用以上函数模型并根据上表中的数据我们对未来五年中国钢铁工业的消费需求(含重复材的表观消费量)预测如下表所示: 表1未来中国钢材需求量(表观消费量)预测值单位:亿吨低中高2007年4.684.854.962008年4.935.155.222009年5.165.305.492010年5.265.505.752011年5.695.846.052012年5.976.146.36预计到2010年我国钢材表观消费量可达5.75亿吨,剔除重复材因素影响预计至少也在5.3亿吨左右;预计到2012年我国钢材表观消费量可达6.36亿吨,剔除重复材因素影响预计也在5.9亿吨左右。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完成工业化的国家,人均钢材消费量至少要达到470公斤的水平,考虑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国情,完成工业化时的人均钢材消费量必将低于这一水平,但预计至少也需要440公斤左右,合约5.9亿吨,这与模型预测的数值基本一致。(二)GDP单耗水平法预测我国钢材消费量与GDP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如下表所示为1995年以来我国GDP与钢材消费量关系(GDP数据为根据国家统计局调整后的增长率推算的不变价)。我们可以看出,近年来随着我国重化工业的进程,每万元GDP的钢材消费水平呈快速上升的态势。由于我国目前处于重化工业初期,预计单位GDP的耗钢水平在短期内难以下降,预计在2012年前我国万元GDP的耗钢量将保持在8000~9000吨/万元,GDP(不变价)的水平根据国内相关机构的预测增长率推算得出。表2我国钢材表观消费量与GDP单耗水平关系GDP(不变价)钢材表观消费量GDP对钢材的单耗水平单位(亿元)(万吨)(吨/万元)199519955.097844903199621690.6105114846199723457.9108484624199824944.8116234659199926676.7132204956200029023.9141214865200131171.6173165555200234007.4211226211200337477.2271037232200441074.8312467607200545346.5376468340200650198.5442358812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钢铁工业协会 我们预计2007~2010年间,我国单位GDP的耗钢量仍将处于较高水平,2011年后单位GDP的耗钢量将有所下降。如下表所示为我们根据GDP及钢材单耗预测的未来我国钢材表观消费量。表1未来我国钢材表观消费量预测GDP钢材消费单耗钢材表观消费量预测单位(吨/万元)(亿吨)200755318.41688004.87200860739.62186005.22200966570.62584005.59201072561.98182005.95201178729.74978006.14201285421.77876006.49 第二节2007年行业产能分析及预测一、冶炼能力分析及预测钢铁工业的产能涉及高炉炼铁能力,转炉(电炉)炼钢能力以及轧钢能力三部分。三个部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互相影响。由于目前我国有相当数量的小高炉、小转炉、小电炉未进入统计局的统计范围,因此导致统计结果可能偏小。对于轧钢能力,由于板材产能全部集中于大中型钢铁企业,因此产能的统计相对较为准确,而长线材的生产能力由于主要分布于规模较小的中小型钢铁企业,因此产能难以准确统计。(一)高炉炼铁能力下表所示为近年来我国高炉炼铁能力变化。根据国家发改委统计,到2005年底时国内高炉总数约为1131座,合计产能37885万吨。2005年底时国内尚有在建炼铁能力约9600万吨,因此预计2006年底时全国高炉的炼铁总能力可达到4.4亿吨左右。表1我国高炉炼铁能力变化2003200420052006(E)高炉座数(座)4878741131生铁产能(万吨)21857278663788544000生铁产量(万吨)20291.3825775.3933040.4738500产能利用率92.84%92.50%87.21%87.50%资料来源:国家发改委由于国家发改委的统计数据主要来源于地方上报及调研,我们认为该数据可能偏小,实际我国的高炉炼铁能力要高于4.5亿吨。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国家发改委的统计存在一定程度的遗漏,但未能进入统计的一般都是装备和技术水平较低的小型高炉、并不具备较强的竞争力,这类高炉大部分都是一些无效或者是低效的产能。因此我们认为上表对于国内炼铁产能及产能利用率的分析仍是较为有意义的。从上表可以看出,2003年以来我国高炉炼铁能力和生铁产量增长都十分迅速,产能利用率水平连续多年都保持在85%以上的较高水平。从钢铁工业协会等有关机构组织的调研也证明,目前国内大部分地区和重点钢铁企业的高炉生产都处于正常状态,部分高炉甚至还处于超负荷的运转当中。从高炉结构来看,大型高炉的数量和比重仍偏少,但产能比重较高。下表数据为2005年底国家发改委统计数据。整体来看,小高炉的数量很多,分布也很广泛,除了中小钢铁企业外,大型钢铁企业内也有少量分布。大型高炉虽然数量较少,但能力较高,同时一般与板材生产相匹配。 表1我国高炉结构及产能比重高炉座数产能高炉数比重产能比重(座)(万吨)合计113137885100.00%100.00%≥3000M3617380.53%4.59%2000M3~2999M32852772.48%13.93%1000M3~1999M34750924.16%13.44%300M3~999M33401589930.06%41.97%≤300M3710988062.78%26.08%资料来源:国家发改委从目前我国高炉生产能力来看,基本与国内的生铁需求相当,高炉利用率整体处于正常发挥的水平。虽然目前还有不少在建、拟建的高炉项目,但这些高炉项目总体上档次较高,装备水平和技术水平都属上乘,而不少落后的小高炉缺乏综合竞争力,在效益不好的时候可能选择退出市场或被迫退出市场,这部分生产能力可以视为无效产能。因此我们认为虽然国内目前还有不少在建、拟建的高炉项目,但不能将其产能和现有产能作简单相加作为未来的高炉炼铁能力,再与未来国内生铁需求作对比,将得出未来国内高炉产能严重过剩的错误结论。综合来看,我们认为未来我国高炉炼铁产能在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富余,但在近期国家产业政策的干预下,小高炉淘汰力度加强,高炉炼铁装备的整体档次不断提高。(二)炼钢能力下表所示为我国炼钢能力变化,根据国家发改委统计数据,2005年底时我国炼钢能力约4.7亿吨,在建炼钢能力1.19亿吨,预计到2006年底时我国将形成炼钢能力约5.7亿吨。与高炉炼铁不同,我国的炼钢能力主要集中在200多家钢铁企业,统计数据较为翔实,部分未能统计的小电炉,也属于档次较低的炼钢能力,完全可以将其视为无效产能。可以说下表对于我国炼钢能力的统计是比较准确的。表2我国炼钢能力变化单位:万吨200120022003200420052006(E)年初产能149601711519735263814004747000年末产能171151973526381400474700057000粗钢产量151631815522116272463493642000平均产能利用率94.55%98.53%95.91%82.03%80.27%80.77%资料来源:国家发改委 目前国内电炉钢能力约占炼钢总能力的比重为24.1%。但值得注意的是,根据2006年钢铁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电炉钢平均吃生铁料(包括铁水和铁块)高达545千克左右,而转炉钢平均吃生铁料为1006千克左右。据此计算,则可以得出2006年我国电炉钢产量至多不超过3500万吨,电炉钢的产能利用率不足40%,则转炉钢高达将高达38500万吨,转炉钢的年末产能利用率将高达83.6%,如下表所示为2006年我国转炉钢和电炉钢的产能利用率。可以看出,我国炼钢能力总体并未出现过剩,电炉钢由于受废钢资源的影响,产能未能正常发挥是导致我国粗钢产能整体利用率略微偏低的关键因素。表12006年转炉钢与电炉钢能力与产量对比转炉钢能力电炉钢能力合计能力能力单位(万吨)(万吨)炼钢能力460001100057000钢坯产量38500350042000年末产能利用率83.60%31.80%73.70%资料来源:国家发改委、钢铁工业协会可以看出,目前国内的转炉钢生产基本处于正常运行中的,国内炼钢能力总体可满足钢坯生产的需求。但受废钢资源不足的制约,电炉钢的产能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不可能正常发挥,因此在分析我国炼钢能力时应充分考虑这部分无效产能的存在。由于目前国内尚无权威的在建炼钢能力统计,我们根据钢铁工业协会调研的材料初步估算2007年底我国可形成炼钢能力约6亿吨左右。由于目前国家发改委对于新建炼钢能力的审批已非常严格,因此2008年后国内新增炼钢能力将大幅下降。总体来看,未来几年国内炼钢能力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富余,产能利用率水平可能有小幅下降,但不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现象。二、轧钢能力分析及预测(一)板材轧制能力及预测根据钢铁工业协会的新标准,厚度在3mm以下,宽度在600mm以上的板型产品称为薄板(卷);厚度在3~20mm之间,宽度在600mm以上的板型产品成为中板(卷);厚度在20~50mm以上的板型产品称为厚板;厚度在50mm以上称为特厚板。宽度在600mm以下板带则称为统称为窄带钢。 板材的轧制能力和钢材品种对应关系较为复杂,如热连轧机(含薄板坯连铸连轧机)既可以生产中厚板卷,也可以生产薄板卷;中厚宽钢带轧机既可以生产中厚板钢带(薄板的一种)也可以生产窄带。如下图所示为目前我国轧钢设备与其可生产钢材品种间的关系。钢铁企业往往根据市场需求和效益情况自由调整其轧钢设备所生产品种的结构。因此对于未来我国板带材的供应能力,此处我们仅能根据轧机设备的一般规律进行估算得到。另外冷轧薄板是以热轧薄板为基础生产的,镀锌板是冷轧薄板为基础生产的,因此冷轧机组、镀锌机组的能力只代表加工钢材的能力,并不能增加新的钢材产量。窄带钢轧机中宽带轧机热连轧机(含薄板坯连铸连轧机)窄带热轧薄板卷(含中宽带)中厚板专用轧机中厚板卷图1轧钢设备与钢材品种间对应关系(1)热轧能力热轧能力(包括传统热连轧机和薄板坯连铸连轧机)是我国板材生产最重要的力量,热连轧机(含薄板坯连铸连轧)是我国生产热轧薄板卷、中厚板卷的主要力量,其生产的热轧薄板卷是冷轧薄板卷的原料,其生产的中厚板卷占我国中厚板卷总产量的60%左右。因此热轧能力在我国板材生产中占有极为重要地位。长期以来我国的热轧能力(宽钢带)较为落后,到2004年底时我国仅有热连轧机19套,合计生产能力仅为4000万吨左右。但2005年我国热轧能力出现爆发性增长,全年约有11套热连轧机投产,合计产能达到7000万吨,2006年我国热轧能力增速不减,预计全年可新增热轧能力超过4000万吨,这样到2006年底合计我国的热轧能力将达到1.12亿吨,按照我国热轧能力目前30%用于薄板的生产一般规律,可以估算我国热连轧机可生产薄板的能力在2006年底可达3500万吨,另外加上国内现有2500万吨中宽带轧机,基本可满足国内薄板生产的需要。 从热轧能力的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宝钢、鞍钢、武钢等特大型国有钢铁企业中,中小型钢铁企业基本没有热轧能力。同时由于2003年以来国内板材价格和利润空间长期高于长线材的水平,导致国内钢铁行业的投资持续集中在板材领域,由于热轧能力是板材生产的前道工序,因此其成为近年来钢铁行业投资的重点领域。目前国内在建、拟建的轧钢能力中,热轧能力仍然是重点。根据钢铁工业协会的不完全调研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国内还至少将新增10套热连轧机,新增热轧能力(含技改扩建)约4300万吨,2008年还将新增至少4套热轧,新增热轧能力(含技改扩建)约3000万吨。这样预计到2007年底我国将形成热轧能力1.55亿吨,到2008年底我国将形成热轧能力1.8亿吨。按照30%的热轧能力用于薄板生产估算,则热轧能力可提供薄板供给量5400万吨,加上2500万吨左右的中宽带生产能力,预计到2008年国内热轧薄板材(包括商品材和供冷轧用)的总供给能力可达8000万吨以上。如果国内的薄板市场保持目前的消费增长速度,预计到2008年国内热轧薄板材(包括商品材和供冷轧用)的总需求量约在7000~7500万吨左右。显然热轧薄板材的供给能力显然偏大,可以看出国内的热轧薄板材蕴涵着一定的过剩风险。(2)中厚板轧制能力除了热轧能力外,中厚板专用轧机也是国内中厚板轧制的主要力量。到2006年底国内中厚板专用轧机超过35套,合计生产能力达到4300万吨。由于热轧机生产的中板厚度一般在12mm以下(最多13mm),因此国内厚度在12mm以上的中厚板全部都是由中厚板专用轧机生产的。从企业分布来看,也基本集中于国有大型钢铁企业。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的中厚板消费的品种规格主要集中在12mm以下的品种,这一领域完全可以被热连轧机的品种所覆盖,因此相比热轧能力的增长来看,国内中厚板专用轧机的产能增长速度较慢,在建项目也偏少。预计到2008年前我国中厚板专用轧机能力还将新增约600万吨,达到4900万吨。而届时1.8亿吨热轧能力中至少有65%可用于中厚板的生产,这样热连轧机可提供的中厚板供给量约为1.17亿吨,这样到2008年国内中厚板的总供给能力可达1.66亿吨。而根据目前国内中厚板卷的消费增速来看,到2008年至多达到9500万吨,可以说国内中厚板卷市场存在着供给能力过剩的风险。从中厚板的具体消费结构来看,目前国内12mm以上规格的品种由中厚板专用轧机生产,由于中厚板专用轧机产能增长缓慢,因此12mm以上规格的品种,特别是附加值较高的船板、管线钢、容器板将不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风险。但12mm以下规格的品种,由于同时将由热连轧机和中厚板专用轧机生产,因此这一系列规格的钢材品种将面临较为严重的供给过剩风险。(3)冷轧能力冷轧薄板是钢材产品中附加值较高的一类品种,具有投资大,技术水平要求高等特点,长期以来我国冷轧能力较为落后,国内冷轧市场的较大份额长期为进口冷轧薄板所占据。2004年以来受冷轧薄板利润大幅提高的影响 我国冷轧能力增长也十分迅速,到2005年底我国冷轧能力达到3800万吨,2006年底预计可达到5000万吨。我国的冷轧能力主要由两类组成,一类是特大型钢铁企业如宝钢、鞍钢等企业的冷轧机组,一般与热连轧机相配套,并且配有后续的涂镀生产能力;一类是独立冷轧企业,仅有冷轧机组及涂镀机组,没有热轧生产能力,必须依靠外购热轧薄板卷用于冷轧生产。与热连轧机配套的冷轧机组由于原料供给稳定,因此产能利用率较高;而独立冷轧机组由于需要外购热轧薄板,一方面供应不稳定,另一方面在热轧薄板价格较高时,其盈利能力将受到严重影响,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了独立冷轧机组产能的正常发挥。2006年预计国内冷轧薄板(商品材)产量为2400万吨,加上供镀锌生产用的约1000万吨冷轧薄板,合计2006年冷轧薄板产量约在3400万吨左右。2006年底虽然我国的冷轧能力有5000万吨,但其中1200万吨是新投产的,由于冷轧机组达产需要的时间较长,因此实际新投产机组的有效产能约为500万吨,合计2006年国内冷轧能力约为4300万吨左右。与国内冷轧薄板的产量相比,冷轧能力总体过剩。但值得注意的是国内特大型钢铁企业的冷轧机组产能发挥都较为正常,如下表所示。(武钢二冷轧投产较晚,2005年未达产生产)表12005年国内重点冷轧企业冷轧薄板产能与产量对比单位:万吨宝钢鞍钢武钢攀钢冷轧机组能力670330400120冷轧薄板产量690340170104资料来源:钢铁工业协会由上表可以看出,配有热轧及后续涂镀工序的大型钢铁企业中的冷轧机组,产能发挥非常稳定。这部分冷轧机组基本采用冷连轧机组方式配置,装备先进,技术水平较高。而我国目前5000万吨的冷轧能力中尚有1000多万吨的单机架冷连轧机机组,大部分又位于没有热轧能力的独立冷轧企业中,因此产能利用率严重偏低。从这个角度来看,国内冷轧市场目前并没有严重的产能过剩,现有的产能中除了一部分尚处于试生产中不能正常发挥外,还有一些装备较为落后可能面临被淘汰的冷轧机组。到2008年底我国冷轧机组能力将达到6600万吨左右,国内冷轧薄板产量(包括商品材和供镀层用)预计可达到4800~5200万吨左右。总体上冷轧能力有些富余,但不存在严重的过剩。(二)管材轧制能力分析及预测1.无缝钢管能力 我国无缝钢管近年来产能增长稳定,根据钢铁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无缝钢管产能达到850万吨,2006年将达到900万吨,2008年底我国无缝钢管产量预计可达到1000万吨。但考虑国内还有部分地方的无缝钢管生产企业未能进入统计口径,预计实际到2008年国内的无缝钢管生产能力将在1600~2000万吨之间,预计到2008年国内的无缝钢管产量大致也在这一规模。可以说国内的无缝钢管产能基本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不存在严重产能过剩的局面。但结构性的矛盾比较突出,大口径高档无缝管生产能力有所不足,如油井管、管线管、锅炉管等,但普通用途无缝管生产能力过剩严重。2.焊接钢管能力2005年我国焊管生产企业高达1200多家,2500多套焊管机组,2006年预计焊管产能将增加至2800万吨。2006年我国焊接钢管产量约2000万吨,可以看出焊接钢管的总体产能过剩是比较严重的。我国焊管机组的原料主要是窄带钢和管线钢,其中利用窄带生产焊管是我国焊管生产的主要模式,这类焊管的用途主要用于建筑领域,这类焊管机组一般装备水平较低。从焊管机组的结构来看,ERW(高频电阻直缝焊)是目前我国焊管生产的主要模式,约占我国焊管总量的80%。2008年我国的焊管总生产能力将达到3000万吨,产能过剩的形势仍十分严峻。(三)铁道用钢我国的铁道用钢生产能力十分稳定,目前约在350万吨左右,重轨的生产能力全部集中在鞍钢、包钢、攀钢、武钢四家企业,轮箍件的生产集中在马钢一家。2006年我国铁道用钢产量为320万吨,按照铁道部的“十一五”规划发展,我国现有的铁道用钢的生产能力基本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由于铁道用钢的生产具有较高的技术要求且市场份额十分稳定,没有太多的新增空间。因此未来国内的铁道用钢生产和市场将继续为上述企业所控制。(四)普通建筑用钢材普通建筑用钢材主要指钢筋、线材、中小型钢、大型钢等基本用于建筑领域的钢材品种。我国目前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初期,这一国情决定了我国现阶段的钢材消费必然以普通建筑类钢材为主,这一特征与已经完成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以板材消费为主的西方发达国家有所区别。从生产能力来看,普通建筑类钢材的生产能力不像国内的热轧、冷轧生产能力那样稳定。主要原因在于普通建筑类钢材的生产进入壁垒较低,一般投资几千万或者几亿即可生产,而热轧、冷轧能力的建设一般都在20~ 50亿元左右,有些甚至上百亿元,相对来说进入壁垒较高。目前国内的热轧、冷轧能力基本集中在大型国有钢铁联合企业,生产较为稳定,企业数量和生产线、生产能力较为容易准确掌握。而普通建筑类钢材由于准入壁垒较低,因此目前国内进入这一领域的企业数量十分众多,且以民营投资为主,同时加上该领域生产、经营的波动性较大导致部分民营企业在行业经营状况不佳的时候可能退出这一行业的生产,在建筑钢材利润较高的时期又可能进入这一领域的生产。因此我国普通建筑类钢材(特别是线材、钢筋、小型钢)的生产能力难以准确掌握和判断。但从供需角度来看,由于建筑类钢材存在投资少、见效快、进入退出壁垒低的特点因此我国普通建筑类钢材的存在自我调节的市场供需平衡机制,不会存在特别严重的供需矛盾。1.线材生产能力2006年我国线材产量约6800万吨,根据钢铁工业协会掌握的数据显示国内线材生产能力约6700万吨,可以说国内线材产能没有严重的过剩。特别是用于机械加工领域的线材还有一定的市场空白,需要依赖进口。预计到2008年我国线材产能可达7000万吨以上,完全可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2.钢筋生产能力2006年我国钢筋产量约8000万吨,根据钢铁工业协会掌握的数据显示国内钢筋的轧制能力约为8700万吨,由于钢筋的生产进入壁垒很低,我们认为实际的钢筋生产能力将高于该数值,因此可以说国内的钢筋生产能力有一定程度的过剩。预计到2008年国内的钢筋轧制能力将达到9000万吨,考虑未统计的部分,国内实际的钢筋轧制能力将超过1亿吨。钢筋的产能有一定程度的过剩。 第三节2007年钢铁行业进出口分析及预测一、近年来进出口总量对比分析(一)我国钢材进出口历史变化2000年以来我国钢材进出口变化如下表所示,2004年以来我国钢材进出口格局发生较大变化,进口钢材数量连续下降,出口钢材迅速增长。主要原因在于国内钢材生产能力逐年提高,替代了大量的进口钢材。从2006年开始,我国将由钢材净进口国转变为钢材净出口国,同时我国出口钢坯的规模也在持续增长。我国进口钢材数量在稳定减少的同时,出口钢材、钢坯出现大幅上升。对于国内钢铁企业来说,虽然扩大出口短期内可以缓解国内的市场需求压力,但从长期来看,大量出口钢材既不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也较容易引起反倾销的贸易争端,因此试图通过扩大出口来缓解国内钢材市场的压力是非常困难的。表12000~2006年我国钢材进出口单位:万吨200120022003200420052006钢材进口量172224493717293025821851钢材出口量474546696142320524301钢材净进口量1248190330211507530-2450资料来源:海关数据整理表22004~2006年我国进出口钢坯变化单位:万吨200420052006进口钢坯390.35135.2750.76出口钢坯615.37708.98907.76净出口钢坯225.02573.71857.00资料来源:海关数据整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出口钢材数量虽大,但附加值普遍不高,如下表所示为2006年上半年我国进出口钢材金额及单价水平。可以看出,上半年我国虽然出口钢材的总量远远大于进口总量,但进口钢材的平均单价为1071美元/吨,而出口钢材的平均单价为610美元/吨。主要原因在于进口钢材主要以不锈钢薄板、冷轧硅钢、镀锌板等高附加值薄板材为主,而出口钢材以线材、钢筋等价格偏低的钢材为主。因此导致进出钢材的单价水平差距较大。 2006年我国进出口钢材平均单价对比数量金额平均单价单位万吨万美元美元/吨进口钢材1851.019827551071.2出口钢材4300.72624293610.2(二)产业政策对我国钢材进出口的影响2007年5月21日,财政部宣布从6月1日起将对80多种钢铁产品加征5%~10%的出口关税,这是继4月份我国政府取消和下调钢材出口退税率后对钢材出口政策的又一次重大调整。此次涉及的钢材品种包括线材、板材、型材等较多品种。同时,钢坯的出口关税由10%提高到15%。这是近期对钢材、钢坯出口采取的最严厉的调控措施。2006年以来随着我国国内钢材生产能力的不断增长,出口钢材数量出现大幅增长,这直接导致各国对我国的反倾销诉讼增多,下表所示为2006年以来我国遭到的反倾销问题。表12006年国外对我国钢材出口提出反倾销国家提出日期反倾销品种反倾销状态韩国2006年11月H型钢准备申请反倾销调查墨西哥2006年11月冷热轧钢板和钢丝进行反倾销起诉美国2006年10月镀锌板(卷)ITC就反倾销举行复审听证会;AISI提出要对中国钢材出口设限越南2006年8月线材准备起诉阿根廷2006年8月不锈钢完成反倾销调查取证程序加拿大2006年8月热卷继续裁决中国热卷存在倾销美国2006年8月螺纹钢日前复审泰国2006年7月盘条讨论决定是否展开反倾销调查欧洲钢铁工业联盟2006年7月厚板希望与中国就实施特保条款进行对话墨西哥2006年6月无缝管决定进行反倾销调查澳大利亚2006年6月焊管进行反倾销调查印尼2006年5月线材欲向中国提出反倾销申诉印尼2006年3月热轧板卷、厚板准备发起反倾销调查印度2006年2月球墨铸铁管启动反倾销调查资料来源:相关材料收集整理由于目前我国出口钢材价格平均低于国际市场价格,因此如单纯依靠出口退税调整仍难以达到抑制出口的效果。因此,近期我国政府出台了出口钢材许可证管理制度,如果钢材出口未来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我国政府可能动用行政手段干预钢材出口。二、我国出口钢材结构分析下表所示为2006年我国出口钢材的主要国家(地区)。其中我国出口到韩国的钢材数量最多,高达881.7万吨,约占我国出口总量的20.5%,其次是美国,数量为540万吨,约占我国出口钢材总量的12.6 %。另外意大利、越南、印度、西班牙等国从我国进口钢材数量也较多。值得注意的是如印尼、泰国、澳大利亚等国虽然从我国进口钢材的绝对数量并不多,但由于其国内市场狭小,因此我国并不大的出口数量,也对这些国家本土的轧钢生产企业形成严重的威胁并招致反倾销诉讼和调查。表12006年分国别出口钢材数量国别(地区)出口钢材数量出口钢材累计金额出口钢材平均单价单位万吨万美元美元/吨1韩国881.7437694.7496.42美国540.0401541.3743.63意大利297.1172747.3581.54香港204.0117483.3576.05越南172.282925.4481.76西班牙168.394045.8558.77新加坡157.689345.9566.98印度157.4104270.8662.49比利时132.689915.1678.310中国台湾省131.687203.9662.9合计4300.72624293.2610.2资料来源:海关数据整理从分品种来看,我国出口钢材中钢筋、线材的比重仅占23%左右,而中厚板占出口钢材总量的比重高达20%,其他如热轧、冷轧、镀锌板的出口数量合计也有近20%,加上无缝钢管,整个板管材在出口钢材总量中的比重已经达到约50%。可见,板管材出口比重的增加是目前我国出口钢材的一个重要特点。如下图和表所示为我国钢材出口数量及结构。资料来源:海关数据整理图1我国出口钢材分品种比重 表12006年我国出口钢材分品种数量及同比增速单位:万吨12月份1~12月份同比增速铁道用钢2.6923.79182.75%大型钢30.93207.93195.57%棒材21.47177.5555.01%钢筋54.03373.88114.30%线材68.79555.4273.44%特厚板7.3148.3660.91%中厚板卷116.89896.51140.50%窄带钢25.34161.7656.05%热轧薄板卷43.87337.43113.68%冷轧薄板卷19.47157.31184.83%镀锌板39.49287.07277.43%镀锡板1.4719.2459.56%彩涂板4.9150.84455.70%电工钢1.5722.77124.34%无缝钢管30.21250.5279.97%焊接钢管39.15337.00104.10%铸铁管5.8953.1014.84%资料来源:海关数据整理三、我国进口钢材结构分析下图所示为2006年我国进口钢材结构,可以看出我国进口钢材具有以板材为主的鲜明特点。中厚板卷、热轧薄板卷、冷轧薄板、镀锌板、电工钢约占我国进口钢材总量的73%。资料来源:海关数据整理图12006年我国进口钢材分品种比重 表12006年我国进口钢材数量及同比增长单位:万吨12月份1~12月份同比增速铁道用钢1.3016.10-2.56%大型钢1.7824.83-42.64%棒材3.4035.5811.26%钢筋0.436.28-28.56%线材6.9270.563.74%特厚板0.315.89-33.45%中厚板卷24.32313.31-7.26%热轧薄板卷9.70134.30-61.68%冷轧薄板卷33.12446.40-43.72%窄带钢6.3765.56-10.07%镀锌板31.44357.24-9.23%镀锡板2.1929.37-40.16%彩涂板2.6530.36-23.78%电工钢7.9895.16-21.25%无缝钢管5.2769.382.33%焊接钢管2.5527.57-32.12%铸铁管0.040.35-15.84%资料来源:海关数据整理 第三章2007年行业市场竞争分析及预测第一节行业竞争特点分析及预测一、产业结构及集中度水平分析(一)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水平概述钢铁工业属于典型的规模工业,具有规模优势的特大型钢铁企业在成本、技术、资源利用、市场控制等诸多方面都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因此目前全球主要钢铁生产国家如日本、美国、韩国等都形成了少数特大型钢铁企业垄断本国生产的局面。我国的钢铁产业政策的核心内容之一就是提高产业集中度水平,鼓励钢铁企业间的兼并重组。从国际经验和钢铁工业生产实践来看,粗钢产量1000万吨以上的钢铁企业的规模是较为经济合理的规模。因此从长期来看,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必将是国内钢铁生产的主要力量,产业集中度水平也是反应一国钢铁工业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近年来随着我国钢铁工业规模不断增大,但钢铁工业的集中度水平并未出现相应的提高,如下图所示。2002年我国前十家钢铁企业占全国钢产量的比重高达50%,但到2004年下降至30.5%,2005年虽有所回升,但2006年继续下降至34.85%,低于2004年的水平。资料来源:钢铁工业协会图12002年以来我国钢铁工业集中度水平变化 表12006年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水平粗钢产量(万吨)集中度鞍本2255.765.39%CR1宝钢2253.1810.77%CR2唐钢1905.6615.32%CR3沙钢1462.818.81%CR4武钢1376.0822.10%CR5济钢1124.3624.78%CR6马钢1091.2427.39%CR7莱钢1079.0329.96%CR8首钢1054.6232.48%CR9华菱990.5334.85%CR10资料来源:钢铁工业协会国内最大的宝钢集团虽然粗钢产量高达1706万吨,全球排名第五,但仅占全国总产量比重的5.53%。而日本国内前5大钢铁公司垄断了国内钢铁生产的80%以上,韩国的两大钢铁公司浦项制铁和现代制铁基本垄断了韩国全国的钢铁产量。美国、俄罗斯等国家的钢铁产业集中度也远远高于我国。(二)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发展趋势分析2006年全球第一大钢铁公司米塔尔成功收购了全球第二大钢铁公司安塞乐(阿塞洛),成为全球第一个钢铁产能超过1亿吨的超大型钢铁企业,并且比排名世界第二的日本新日铁公司规模大出三倍。与全球钢铁工业发展相比,我国钢铁工业目前仍呈现大产业、小企业的局面,到2006年底为止,国内钢铁生产企业数量仍高达800家以上。尽管长期以来,国家对于国内大型钢铁企业、特别是国有钢铁企业间的兼并重组一直采取鼓励、支持的政策甚至主动参与,但总体来看,到目前为止我国国内大型钢铁企业间的兼并、重组的效果并不好。如下表所示为近年来我国部分钢铁企业间的兼并、重组案例。表2近年来我国钢铁行业重组、收购的部分案例主体企业重组内容重组企业重组后名称首钢首钢收购水钢国丰、新丰、银丰国丰武钢武钢收购柳钢、鄂钢通钢、吉林铁合金、吉林建龙通钢马钢马钢收购合钢鞍钢、本钢鞍本钢铁集团沙钢沙钢收购淮钢唐钢、宣钢、承钢唐钢中信泰富收购石钢、兴澄特钢攀钢、成都无缝、长城特钢攀钢集团资料来源:相关材料收集整理 这些兼并、重组案例中除中信泰富、国丰、沙钢等少数企业外是由企业自主进行的重组外,其他大部分重组、合并都是在政府主导下进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目前国家从产业政策以及财政政策等多方面都给予了钢铁企业间兼并、重组以极大的鼓励。但在实际操作来看,目前国内的兼并、重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以国有钢铁企业为例,由于作为所有者的缺位,国有钢铁企业对其之间的重组普遍并不具有太高的积极性,原因在于此类国有钢铁企业与国有钢铁企业重组,既不能引入资金、也很难引入先进的技术,只是简单的量的叠加,没有形成实际企业质的提升。国有钢铁企业的管理层由于并不是企业的所有者导致其缺乏进行兼并、重组的推动力。对于民营钢铁企业来讲,尽管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但企业主普遍不愿意失去对自有企业的控制权,这也使得民营钢铁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十分困难。目前河北省地方中小民营企业在河北省政府以及地市政府的引导下正在进行重组,以提高产业集中度。另外、地方政府间的博弈也是钢铁企业进行跨区域收购、重组的障碍。按照我国钢铁产业政策提出的目标到2010年要实现我国前十大钢铁公司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达到50%以上,从现在发展的情况来看,要依靠市场运作来完成是十分困难的。由政府主导将是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国内钢铁企业间兼并重组的主要模式。二、钢铁产业进入、退出壁垒分析(一)长线材进入、退出壁垒分析国内长线材一直是我国钢铁产业的主要投资品种,由于其具有投资规模小、技术要求低、市场广阔等诸多优点,同时其进入生产的行业壁垒和退出壁垒都很低,成为民营资本和国有中小钢铁企业投资的重点品种。但自2005年以来随着国内钢铁供需矛盾发生转变,以钢筋、线材为代表的普通长线材总体饱和,已经不具有太多的投资空间和扩展市场。因此即使目前长线材的进入、退出壁垒仍然较低,但由于其本身的发展空间已经饱和,再进入该领域进行投资生产一般情况下可行性是不高的或者说收益水平是较低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面临这些不利因素,个别地区个别品种或者拥有优势资源的企业还是具有投资长线材的优势的。(二)板带材进入、退出壁垒分析与长线材相比,板带材的投资至少都在10多亿甚至数十亿左右,如果配上铁前工序、冶炼则投资额将高达百亿元以上,因此板带材的进入和退出壁垒都是较高的。由于我国长期以来板带材处于紧缺状况,因此近年来国内的投资基本上都集中在板材领域,2005年一年我国投产的热连轧生产线高达11条,而2004年前我国累计的热连轧机累计不过19条。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投资热连轧生产线必须与大型高炉(1000米3以上)和大型转炉(80吨以上)相配套,而且一般还需要配套相应的精炼和连铸设备。因此我国目前绝大部分钢铁企业进行的板材投资实际是一个综合的投资,在板材投资的过程中,由于技术和装备方面的需要,钢铁企业实际对高炉、转炉乃至焦化、烧结系统都必须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更新,这就使得板材投资的综合投资额较高。到2006年为止,我国累计的板材生产能力,除少数品种外,绝大部分已基本可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并有部分过剩,2007~2008年还将是我国板材产能释放的一个高峰时期,产能供过于求的矛盾还有继续激化的可能性。 第二节行业竞争结构分析及预测一、原材料供应结构分析及预测铁矿石、焦炭、无烟煤、铁合金、废钢是钢铁工业生产的重要原燃料,在钢材成本中占有较大比重,通过长流程生产工艺生产的钢材中,铁矿石、焦炭占到了总成本的约50%左右,因此铁矿石、焦炭的稳定供应及价格水平是影响钢铁企业生产和效益水平的关键性因素。(一)铁矿石供应结构分析及预测钢铁工业生产主要有长流程和短流程两种工艺,其中长流程工艺是以铁矿石为主要原料采用高炉、转炉流程进行生产,而短流程是以废钢为主要原料采用电炉进行生产。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日本等由于已经完成了工业化,因此废钢资源较为丰富,钢铁工业生产多以短流程为主,长流程的比重较小。而我国由于刚刚进入工业化初期,钢铁资源的积蓄量有限,废钢资源严重不足,因此钢铁生产必须以长流程工艺为主。到2005年我国90%以上的粗钢是采用高炉长流程模式生产的。由于废钢资源的短缺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难以缓解,因此我们预计至少在2020年前高炉长流程仍将是我国钢铁工业生产的主导模式。从这个角度来说,铁矿石资源在现在及未来我国钢铁工业中将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1.国内铁矿石生产概述目前我国的铁矿石生产主要有三股力量组成,一是大型钢铁企业自有矿山,二是地方重点独立矿山企业,这两类生产企业均为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性质,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数据主要包括这两类企业。除此以外,我国还有大量的民营地方铁矿开采企业,这些企业开采的铁矿石绝大部分未能被国家统计局统计。因此,我国铁矿石产量有比较严重的漏报,实际我国铁矿石产量远高于统计局的统计数据。2006年我国生铁产量达到4.04亿吨左右,国内铁矿石原矿产量达到5.88亿吨(统计局数),考虑漏报的小矿山产量,2006年国内实际的铁矿石原矿产量将高达6.2亿吨左右。按33%的品位计算,约可满足国内约2亿吨生铁生产的需要。其余约2亿吨生铁仍需要依赖进口铁矿石才能满足。 表12001~2006年我国铁矿石产量变化单位:万吨200120022003200420052006生铁产量155541707920291251853304040416铁矿石产量(统计局数)217022314326108310114204958817铁矿石产量(推算数)316173240534926378184828562000资料来源:钢铁工业协会、冶金矿山协会由于目前各大钢铁企业都处在产能的快速扩张期,因此铁矿石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国内大型钢铁企业纷纷依托自有的优势资源不断扩大获取铁矿石的途径。如加大对国内自有矿山的开采力度,新增矿区,加大回采力度,加强对低品位矿或难选矿的采选。如下表所示为2003年以来我国铁矿采选行业投资变化,2006年我国铁矿采选行业将投资规模高达356亿元,同比增速高达28.2%,一批重点矿山的新建项目陆续投产或开工。表22003年以来我国铁矿采选业投资变化单位:亿元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铁矿采选投资50.07132.94278.0356.49资料来源:冶金矿山协会从目前国内钢铁企业的铁矿石来源来看,在自产矿、国内现货市场矿、进口矿中,由于自产矿属于公司内部交易,因此价格偏低,使用自产矿在成本上是最经济的。因此拥有自有矿山资源的钢铁企业都在尽量扩大自产矿的数量和比重以降低原材料的采购成本。从近几年国内铁矿石的发展形势来看,自有铁矿石资源较为丰富的企业在原材料成本上具有很高的优势。2.我国进口铁矿石分析及预测我国进口铁矿石变化如下图所示,2000年以来随着我国钢铁工业出现的爆发性增长,导致对铁矿石需求不断增强,2006年我国进口铁矿石数量高达3.26亿吨左右。由于我国进口铁矿石的平均品位较高,一般约在64%左右,因此进口铁矿石在我国高炉生铁中的比重很大,目前进口铁矿石在我国生铁产量中的比重约为53%左右,进口铁矿石已经成为保障我国钢铁工业的重要供给来源。目前我国进口铁矿石主要以现有贸易、长期合同贸易和权益矿三种方式。其中长期合同贸易矿和权益矿都采用签订长期供货协议的方式进口,价格每年一谈,从每年的4月1日开始执行新的价格,年内基本没有变化;现货矿的价格则随国际市场的波动发生变化,价格极不稳定。 资料来源:海关数据整理表12000~2006年我国进口铁矿石数量变化从国际铁矿石贸易的格局来看,长期协议矿(含权益矿)是国际铁矿石交易的主要方式,特别是如日本、韩国、欧盟等基本均采用长期协议的方式购买铁矿石,进入现货市场的铁矿石比重较少。但我国由于进入国际铁矿石贸易的时间较晚,且增长迅速,因此目前集中在现货市场的比重很大。从铁矿石的来源国家来看,目前全球的铁矿石供应国主要来自于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南非、加拿大等国家,其中澳大利亚、巴西出口的铁矿石以长期协议矿为主,而印度出口的铁矿以现货矿为主。资料来源:钢铁工业协会图12006年我国合同矿、现货矿、国内矿比重2004年以来国际长期合同矿价连续四年上涨,上涨幅度分别为18.5%、71.5%、19%和9.5%。目前的长期合同矿价已经成为历史以来的最高水平。 资料来源:冶金矿山协会图11998年以来我国进口铁矿石到岸价格变化上图所示为1998年以来我国进口铁矿石到岸价格变化,可以看出,2006年我国铁矿石的平均到岸价格比2005年不是上升了反而是下降了,平均下降幅度约5美元。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澳大利亚、巴西的长期协议矿价格是以离岸价格为基础定价的,虽然2006年比2005年上涨了19%,但由于2006年的海运费用比2005年同期有较大幅度的下降,抵消了一部分;二是我国目前进口的铁矿石中印度现货矿数量巨大,2006年印度出口到我国的铁矿石价格(离岸价)比2005年有较大幅度的下降。这些因素使得2006年尽管我国进口长期协议矿价格的离岸价格上涨了,但受海运费用和印度矿的抵消作用,实际我国采购进口铁矿石的平均到岸价格反而下降了。从未来我国铁矿石的供给形势来看,尽管近期国内铁矿石资源增长迅速,但供给的潜力十分有限,未来我国的铁矿石供给仍然将主要依赖进口铁矿石。对于国内钢铁企业,特别是大型钢铁企业,必须加快对海外铁矿石资源的掌握,签订长期合同矿,减少进口现货矿的比重,稳定进口铁矿石的来源和价格。值得注意的是2007年国际铁矿石协议矿价在06年的基础上再次上涨9.5%,尽管幅度不大,按离岸价计算仅上涨4~5美元/吨。但从2006年底开始全球铁矿石运费大幅上涨,到2007年5月,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一度突破6000点大关。从巴西到中国航线的海运费在短短五个月中上涨幅度高达约20美元/吨,澳大利亚到中国航线上涨约8美元/吨,海运费的上涨给我国钢铁工业带来的成本压力已经超过了铁矿石协议矿价上涨带来的压力。值得注意的是印度政府也出台了新的出口铁矿石的关税方案,对62%品位以下的铁矿石征收50卢比/吨的出口关税,对62%品位以上的铁矿石征收300卢比(约合8美元)/吨的出口关税。这些因素将将导致2007年我国进口铁矿石总体的到岸价格的上涨, 更为严重的是,印度矿已经出现了减少出口的趋势,这意味着未来中国对澳大利亚、巴西等地铁矿石依赖程度的提高,一定程度上将提高三大铁矿巨头未来在协议矿价中谈判的议价能力。我国周边地区和国内铁矿石增产的潜能都非常有限,巴西、澳大利亚作为我国铁矿石主要来源地区的格局不会改变,印度矿的比重将逐步下降,进口铁矿石在2008年还可能继续上涨,铁矿石价格将长期维持在高位。(二)焦炭供应结构分析及预测焦炭是一种主要用于高炉生铁使用的焦化产品,焦炭的生产、消费和钢铁生产联系非常紧密。2006年我国焦炭产量达到2.8亿吨,焦炭出口1450万吨,国内焦炭实际消费量约在2.65亿吨左右,与2005年相比,同比增速15%左右,如下表所示。目前我国焦炭产品完全能满足国内冶金及其他工业领域的需要,由于2003年以来国内焦炭投资规模过大,导致焦炭行业目前已面临较为严重的产能过剩局面。表12000年以来我国焦炭产量及消费量变化单位:万吨200120022003200420052006产量131301428017776208732430028054消费量109991234416400194002302426604资料来源:炼焦行业协会到2006年底为止,国内形成机焦生产能力约3.3亿吨,考虑地方未统计的小机焦和小土焦产能,实际国内焦炭生产能力可能高达3.8~4亿吨左右,焦炭行业生产能力过剩较为严重。同时还有大量的在建焦炭生产能力,2007~2008年国内还将有近4000万吨的新增炼焦能力投产,其中大部分集中在独立焦化企业。由于国内焦炭的需求增长空间主要来自于国内高炉生铁冶炼,近期国内高炉生铁产量的高速增长使得产能过剩较为严重的焦化行业盈利能力有所改善。从生产结构来看,目前我国的焦炭生产企业主要分为自用焦和商品焦,一类是钢铁联合企业内部自有焦化生产厂,焦炭生产以满足企业内部自用为目的,少部分富余焦炭外销;二是独立焦炭生产企业,焦炭全部作为商品外销。近年来国内大型钢铁企业新建的高炉逐步向大型化方向发展,1000米3甚至3000米3以上的大型高炉已经成为大型钢铁企业的主要冶炼装备,高炉大型化带来了焦炭在炉内时间延长,对焦炭的质量要求提高。为了保证焦炭质量的稳定性,目前大型钢铁企业普遍提高了内部焦炭的产量,特别是新建了一批高水平的大型焦炉,未来其内部焦炭的自给率水平将大幅提高,外购焦炭的数量将减少。另外,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炉炼铁技术的进步,入炉焦比总体不断下降,喷吹煤比重不断提高。这些因素的变化都将使得国内对于焦炭的需求数量和结构将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高质量的冶金焦需求量将增大,独立焦化企业的风险将有所增长。 二、我国钢铁企业销售模式竞争分析及预测目前,我国的钢铁企业销售模式主要有三种,一种是由钢铁企业的自己的销售子公司完成销售工作,一种是委托代理商销售钢材,还有一种是将钢材销售给钢材经销商销售,如下图所示。钢材生产企业钢材消费企业经销商代理商销售子公司图1我国钢材销售模式示意图对于目前我国钢铁企业来说,无论是其销售子公司还是代理商都有相当数量的钢材销售给了钢材经销商而不是直接提供给钢材消费企业,由钢铁企业将其钢材直供最终用户在我国目前钢材销售模式中不占主要地位。同时目前我国从事钢材销售的代理商、经销商数量巨大,高达二十多万家,仅在上海地区就有6000多家。众多的代理商、经销商的存在使得目前我国国内的钢材交易价格较为混乱,往往同一钢种在不同商家、不同地点有不同的报价,国内钢材生产企业往往一个月或一个季度调整一次价格。从钢材价格的制定来看,主导权还是控制在大型钢铁企业中,但中间代理商、经销商则利用用户心态变化、季节、库存、地域差别等因素控制钢材价格。由于目前我国无论是钢材的生产企业还是经销企业数量都十分巨大,因此单个或数个企业基本上无法影响我国钢材交易的价格,这造成了我国钢材交易价格具有极高的不稳定性。而在发达国家,如日本、德国等国家,由于钢铁生产企业数量较少,同时又多采用直供最终用户的方式,加上钢材经销商的数量也较少,有的国家仅有几十家,使得钢材价格的稳定性很高,钢铁企业容易通过减产等方式控制价格。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我国钢材交易价格的不稳定性给下游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特别是钢材在其生产成本中比重较大的船舶、机械加工、集装箱等行业。使得国内市场对于推出钢材期货交易的呼声很高。但由于我国钢铁工业的集中度偏低,钢材期货的推出势必将削弱国内大型钢铁企业的定价地位和能力,因此作为国内大型钢铁企业代表的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对钢材期货的推出一直持反对态度,但近期钢协的态度已经转变表示明确支持钢材期货的推出。 除钢材期货外,钢铁物流配送加工中心也是未来我国钢铁销售的一个发展方向。众所周知,钢铁企业最终生产出来的成品钢材往往与客户的需求的规格、样式都有较大差距。如一家钢铁企业往往因为设备等因素的限制,生产的钢材品种和规格范围有限,而有时下游用户如船舶企业往往需要上百个不同规格、牌号的钢种,在这种情况下,一家钢铁企业是无法完成船舶生产企业要求的。除此以外,下游生产厂家为了生产的高效,往往需要厂家提供已经经过剪切、加工的钢材,如汽车企业。因此在钢铁企业与下游最终用户之间迫切需要建立钢铁物流配送体系,以高效的完成对下游用户所需要钢材的分类、简单加工、整合配送,特别是国内许多下游用户消费钢材都具有很强的时间性,如建筑、船舶等,钢铁物流配送加工中心的建立将有效的满足下游客户的不同需要。目前,我国钢铁物流配送加工中心还处于起步阶段。我国钢材消费总量巨大,钢材消费行业和结构十分复杂,非常需要专业化的钢铁物流加工企业来完成对下游钢材用户供应的保障。 第四章钢铁行业投资与效益分析第一节钢铁行业投资状况分析及预测一、钢铁行业投资总体状况分析2006年我国钢铁行业(含铁合金)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46.5亿元,同比下降2.5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这是我国自2001以来,钢铁行业首次出现固定资产投资下降的一年,如下图所示为2001年以来我国钢铁行业投资变化。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图12001~2006年我国钢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变化我国钢铁行业在2003年开始受钢材价格大幅上涨及市场需求的强烈影响,钢铁行业投资出现爆发性增长。2003年我国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高达1453亿元,而“九五”时期我国五年间累计投资仅为1200多亿元,到2004年我国钢铁工业投资更是高达1921亿元。为了有效控制钢铁行业投资过热,我国政府从2004年开始严格控制新建钢铁项目并制定了钢铁行业的技术准入标准和门槛,严防低水平重复建设。因此从审批程序来看,2005年开始我国新批准建设的大型钢铁联合项目已经大幅减少。但由于钢铁行业的投资周期较长,一般为2~3年,因此虽然新批项目大幅减少,但投资总额仍十分巨大。预计2007年我国钢铁行业投资至少还会保持在2000亿元左右的规模。同时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我国政府从2004年开始严格控制新批钢铁联合企业,特别是2005年钢铁产业政策一文中还使用了“不再单独建设新的钢铁联合企业、独立炼铁厂、炼钢厂”的表述。不少钢铁企业,特别是大型钢铁企业采用了利用技改改造设备的时机,扩大产能,新建项目绕过产业政策的壁垒。如淘汰300米3高炉,新建1000米3甚至3000米3 高炉,实际使企业产能提高了3倍甚至10倍。这也是近期虽然发改委已经不再新批准建设项目,但钢铁产能仍处于快速增长中的重要原因。二、我国钢铁行业投资结构分析从投资主体来看,国有及国有控股钢铁企业仍是国内钢铁行业投资的主要力量,2005年我国国有及国有控股钢铁企业累计投资额高达1435.7亿元,占钢铁全行业投资总额的62.9%,外资(含港澳台)累计投资额272.5亿元,占钢铁全行业投资总额的11.9%,民营及其他企业占钢铁全行业投资总额的比重为25.2%。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图12005年我国钢铁行业投资分所有制类型比重分布从上图可以看出,目前国有企业仍是我国钢铁行业投资的主体力量。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我国国有钢铁企业整体实力雄厚,近年来都将企业的投资重点放到了板材项目的投资上,而板材投资一般都是金额巨大的项目,民营企业由于其自身规模一般偏小,融资能力有限,因此一般投资都放到长线材品种上,即使投资板材一般也利用国内或国际二流的冶金设备以期减少投资,在完成相同规模的板材投资项目中,民营企业的投资金额一般仅为国有企业的70%或50%。因此,这使得虽然民营企业投资的项目数量并不少,但在总的投资金额比重上远低于国有钢铁企业。外资在我国投资的比重虽然较小,但其一般都定位在附加值极高的深加工板材项目上,如宝钢、新日铁、安塞乐合资的宝钢1800冷轧项目,鞍钢和蒂森克虏伯合资的大连镀锌厂,广钢和JFE合资的广州JFE钢板厂等都是目前我国一流的板材生产厂。从未来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趋势来看,国有企业的优势地位不会动摇,其仍将是我国钢铁领域投资和生产的主体力量。 从资金来源来看,2005年国内钢铁行业的投资资金中有1799.7亿元是由国内钢铁企业自筹解决的,这一比例占2005年全国钢铁行业投资总额的比重高达78%。2005年我国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使用银行贷款336.3亿元,约占全部钢铁行业总投资额的14.7%,其他渠道的资金来源不足钢铁行业投资的10%。可以看出,2005年我国钢铁行业的投资绝大部分是依靠自有资金完成,利用信贷资金的比重并不高。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国内民营钢铁企业在进行投资时使用自有资金的比例极高,不少民营钢铁企业,特别是规模较大的民营钢铁企业使用自有资金的比例高达90%以上。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目前民营企业在融资渠道上还有障碍,国内除德龙、津西等少数企业外,都没有上市,因此无法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二是由于近年来钢铁行业已经成为国家重点调控的行业,一般意义上钢铁行业被认为是高风险的行业,因此民营钢铁企业获得信贷资金的难度增大。特别是规模较小的中小民营钢铁企业很难从银行获得信贷资金的支持。三、我国钢铁行业投资项目分析2006年以来,虽然国家对于钢铁行业投资的已十分严格,但在产业政策的框架下,目前国内还有不少在建及规划的大型钢铁项目。在建项目主要有首钢曹妃甸厂、鞍钢鲅鱼圈厂区、马钢新区、邯钢新区,规划项目主要有湛江大厂、防城港大厂。(一)在建项目分析首钢曹妃甸大厂目前尚处在建设中,地处唐山市境内的曹妃甸港区,预计2009年底将形成700万吨钢,650万吨钢材的生产能力,主要包括2250热连轧机一套及一套宽厚板轧机。首钢曹妃甸厂建成后,首钢将北京石景山地区的生产能力将逐步下降,届时首钢的生产能力将主要分布在迁安、秦皇岛抚宁、曹妃甸地区。首钢未来在北京地区将不再具备大规模的生产能力。鞍钢鲅鱼圈厂于2006年上半年刚刚获得国家发改委的审批,值得注意的是鞍钢鲅鱼圈厂是在2005年钢铁产业政策通过后,第一个获得批准的新建钢铁联合项目。鞍钢鲅鱼圈厂地处辽宁营口市,主要有一套1580热连轧机,设计产能400万吨,但实际产能可达500万吨以上,同时还将建设一套宽厚板轧机。鞍钢鲅鱼圈项目建成后将使鞍本钢铁集团的产能突破2000万吨以上并向3000万吨接近。马钢新区项目于2004年获得国家发改委审批,目前正在建设中,铁前、冶炼工序已经基本就绪,预计2007年有望投产。马钢新区主要有一套2250热连轧机,设计产能可达550万吨。新区投产后,马钢的总产能将突破1500万吨。邯钢西区设计一套2250热连轧机,总产能可达550万吨,与其他企业项目不同,邯钢西区在建设过程中,邯钢本部的一部分产能约200万吨将遭到淘汰。邯钢新区投产后,邯钢(邯郸地区)的产能仍将维持在1000万吨左右。 (二)规划项目目前国内规划中但尚未获得审批的两个主要钢铁项目仍是湛江1000万吨大厂和防城港1000万吨大厂项目。近日,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咨公司的专家组已经完成了对两个项目的可行性评估,虽然从专家组的意见来看,对两个千万吨级的钢铁项目均持支持的态度。但由于目前发改委对于钢铁项目的批准十分谨慎,使得这两个项目在年内获批的可能性较低。两个项目主要由宝钢和武钢分别运作,都体现了产业政策的在沿海地区利用进口铁矿石建厂的思路。 第二节我国钢铁行业效益状况分析及预测一、我国钢铁行业盈利能力总体分析2006年我国钢铁行业实现收入为25729亿元,同比增速19.7%;实现利润1348亿元,同比增速30.6%。销售利润率可达5.42%,高于2005年的水平。表12002以来我国钢铁行业收入、利润变化单位:亿元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收入643210168159072134925729利润293611108510371348销售利润率4.56%6.01%6.82%4.86%5.42%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从各月份来看,上半年受我国钢材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我国钢铁行业盈利能力逐步改善,销售利润率呈上升趋势;下半年由于钢材价格逐步小幅回落,钢铁行业盈利能力逐步下降,但总体仍高于2005年的平均水平。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图12006年各月份我国销售利润率变化二、我国钢铁行业综合财务指标分析1.盈利能力变化分析下表所示为2004年以来我国钢铁行业盈利能力变化,可以看出2004年是我国钢铁行业的高峰时期,盈利能力处于最好水平,2005年则进入低谷时期,盈利能力为五年中的最差水平。2006年我国钢铁行业的盈利能力已经走出低谷,处于平稳发展时期。 表12002~2006年我国钢铁行业盈利能力变化20022003200420052006销售毛利率――――13.0%9.8%10.28%销售利润率5.5%6.0%6.5%4.86%5.24%总资产报酬率3.0%5.1%7.0%5.4%4.2%净资产收益率6.8%12.0%17.2%13.8%11.1%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2.偿债能力变化分析从资产负债率来看,2002年以来我国钢铁行业的资产负债率整体呈上升态势,主要源于近年来投资项目较多,加大了借款的规模和力度。但从已获利息倍数来看,对于银行的短期偿债能力仍较强,2006年的已获利息倍数高于2003年的水平。反映出我国钢铁行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还是较强的。表22002~2006年我国钢铁行业偿债能力变化20022003200420052006资产负债率54.1%57.2%59.2%60.7%62.1%已获利息倍数3.34.07.25.95.5亏损面21.6%16.1%19.2%25.3%22.3%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3.运营能力变化分析2006年我国钢铁行业的销售收入增长率达到16.4%,比2005年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但利润增长率由2005年的负增长转为5.9%的正增长。从各项资产的周转率来看,2006年基本保持正常水平。表32002~2006年我国钢铁行业运行能力分析运营能力200420052006产品周转率20.320.524.0应收账款周转率26.124.624.6流动资产周转率2.62.712.74总资产周转率1.11.11.1发展能力销售收入增长率56.4%29.57%16.44%利润总额增长率70.1%-4.58%5.89%总资产增长率23.8%25.5%17.8%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三、2007年我国钢铁行业效益预测 2006年我国钢铁行业总体进入平稳运行时期,钢铁行业效益水平与2005年相比有较大幅度的上升。2007年一季度国内钢材需求旺盛,价格出现大幅上涨,虽然近期开始回落,但预计2007年我国钢材价格总体还将处于高位运行中。因此预计2007年我国钢铁行业的总体利润率水平将与2006年基本持平并有小幅升高的可能性。销售收入和利润的增长率将保持在5%~10%左右。 第二部分行业细分领域分析及预测 第五章钢铁行业细分子行业分析第一节薄板材发展状况分析及预测一、2006年薄板材生产、消费概述按照目前我国钢铁工业协会的划分标准,薄板材是指宽度大于600mm,厚度小于3mm的以单张方式或以打卷方式交货的板带材产品。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的薄板材生产能力较弱加上薄板材的生产技术要求较高,因此薄板材一直被认为是钢材产品中附加值较高的钢材品种,薄板材的利润和价格也处于钢铁行业中的较高水平。但正因为其市场前景较好,利润率水平高于长线材,使得薄板材成为2003年以来我国钢铁行业投资的重点领域。同时由于薄板材生产对高炉、转炉、电炉均有着不同于长线材的要求,使得近年来我国的炼铁、炼钢设备也在薄板材投资的带动下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批大型高炉、转炉在薄板材投资的带动下逐渐成为大型钢铁企业的主力设备。2006年我国各类薄板材合计产量(含重复材)为6864.8万吨,同比增长高达48%,即使剔除重复材因素的影响我们认为同比增速至少也在40%左右,这一增速水平远远高于同期我国粗钢、钢材的总量同比增速。表1我国薄板材产量变化单位:万吨2005年产量2006年产量热轧薄板14852305.34冷轧薄板15672604.98镀层板8471398.45涂层板173226.52电工钢241329.52资料来源:钢铁工业协会2006年国内薄板材产量迅速增长的原因在于国内薄板材生产能力的迅速增长。2004年底时我国仅有热连轧机(含薄板坯连铸连轧)19套,而2005年全年我国新增热连轧机达11套之多,合计达30套热连轧机,热轧能力达到7000多万吨。2006年我国新增热轧能力将达到4200万吨,预计到2006年底我国热轧总生产能力可达1.12亿吨。2005年底时我国冷轧能力仅3800万吨,到2006年增长到5000万吨。冷、热轧能力的快速增长是导致近年来我国薄板材产量迅速增长的关键性因素。 从分品种来看,热轧普薄板、冷轧普薄板占薄板材消费总量的70%,涂镀板、电工钢比重较小,但增长潜力巨大,如下图所示。资料来源:钢铁工业协会、国家统计局图12006年我国薄板带分品种表观消费量比重二、国内热轧、冷轧市场供需状况分析(一)国内热轧市场供需状况分析及预测下表所示为我国热轧薄板卷(商品材)表观消费量的历史变化,2006年我国热轧薄板进出口局面发生逆转,热轧薄板卷由净进口转为净出口,表观消费量也首次小于产量。热轧薄板(商品材)消费量2100万吨,加上供冷轧的基板,总的热轧薄板产量约在5500万吨左右。表1我国热轧薄板卷(商品材)表观消费量变化单位:万吨生产量进口量出口量表观消费量1997818.0217.033.01002.01998882.0192.035.01039.019991010.0280.2102.11188.12000969.0271.6167.21073.420011022.0263.973.01212.920021035.9388.078.21345.720031049.0697.577.31669.22004812.0338.6148.51002.120051485.0350.5158.11677.420062305.3134.3338.82100.8资料来源:钢铁工业协会、海关数据整理 到2006年底我国约有28家企业拥有约38套热连轧机(部分在建项目可能延期至2007年初投产),合计产能高达1.12亿吨,与2004年相比我国的热轧能力在短短两年内增长了一倍以上,增长速度是非常迅猛的。除了热连轧机外,目前我国还有约2500万吨的中宽带轧制能力,是600~900mm规格薄板带的主要生产力量。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的热轧能力中约有70%的能力是用于中厚板卷的轧制,实际仅有约30%左右,合计约3500万吨的热轧能力是用于热轧薄板卷的轧制,加上2500万吨的中宽带轧制能力,则到2006年底我国实际用于热轧薄板卷的轧制能力约6000万吨,考虑2006年新投产机组未能全部达产,可以说2006年国内热轧薄板的供需基本平衡。但2005年以后随着我国热轧能力的增长进入高峰时期,2005年新投产的热轧能力在2006年逐步达产生产,使得国内热轧薄板的供给逐步充裕,市场供需面发生较大变化。2007年预计我国还将有约4300万吨的新增热轧能力,至少可新增热轧薄板的供应能力在1300万吨以上,加上2006年国内投产的热轧能力完全释放,可以说2007年国内热轧薄板市场的供应能力将出现一定程度的过剩,特别是如果市场需求出现减速,则将使供需矛盾更加突出。2008年我国热轧总生产能力将达到1.8亿吨,按35%用于热轧计算,可形成6300万吨的热轧薄板供应能力,加上2500万吨的中宽带供应能力,则热轧薄板卷的总供应能力可达约9000万吨。而预计到2008年国内热轧薄板卷(包括商品材和供冷轧用基板)需求约在至多在7500万吨。可见未来两年国内热轧薄板卷的供需矛盾将日趋紧张。(二)国内冷轧市场供需状况分析及预测表1我国冷轧薄板(商品材)表观消费量变化单位:万吨生产量进口量出口量表观消费量1997359.0317.029.0647.01998441.0286.418.8708.61999533.0460.614.8978.82000537.0552.920.31069.72001548.0548.626.01070.62002682.4701.021.81361.62003726.0964.719.61671.120041164.0759.964.71859.320051567.4793.270.02290.520062605.0446.4198.32853.1资料来源:钢铁工业协会、国家统计局到2006年底,我国初步统计共有冷轧机组40多套,形成冷轧能力约5000万吨。国内冷轧薄板(商品材)表观消费量2853万吨,加上供镀锌用冷轧,合计冷轧薄板消费量约在4400 万吨左右。考虑2006年我国新增的冷轧能力约1200万吨冷轧能力大部分未能正常达产,并且独立冷轧企业产能利用率偏低,可以说2006年国内冷轧供需基本平衡,没有出现产能过剩。近年来我国冷轧机组产能增长迅速,特别是2006年新增产能高达1200万吨,是我国冷轧产能增长最快的一年。但各类企业产能利用率水平不一。以宝钢、鞍钢等为代表的技术力量较强企业,由于热轧基板供应稳定,冷轧工艺技术较为成熟,因此冷轧机组的产能发挥稳定且产能利用率很高。而独立冷轧企业,由于热轧基板的供应不稳定,且热轧薄板商品材市场价格变化较大,严重影响了独立冷轧薄板企业的正常生产,进而影响了其产能的正常发挥。对于唐钢、马钢等一批近年来刚刚进入冷轧生产领域的企业,由于冷轧机组投产时间不长,因此冷轧机组的产能利用率偏低。未来随着这批钢铁企业的冷轧机组逐步进入正常生产状态,国内冷轧产量将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与热轧薄板卷相比,冷轧薄板卷在替代进口产品方面的进展相对缓慢一些,2006年我国仍将进口冷轧薄板446万吨左右。与进口冷轧薄板相比,大部分国内冷轧薄板在板型、表面质量、机械加工性能方面还有较大差距,技术上的差距影响了国内冷轧薄板对于进口产品的替代。到2008年我国的冷轧生产能力将由现在的5000万吨提高至6600万吨,而冷轧薄板(包括商品材和供镀锌用)合计消费量将达到约4400万吨,由于新增的1600万吨产能大部分将在2008年投产,因此我们认为到2008年国内冷轧仍不会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局面。但由于冷轧供需矛盾得到缓解,国内冷轧薄板生产的利润空间将有较大幅度的下降,独立冷轧企业受原料供应和利润空间减少的影响可能面临较为严重的经营风险。三、国内涂镀板市场供需状况分析镀锌、镀锡、彩涂等钢材品种是以冷轧薄板为基础的薄板深加工产品,因此冷轧薄板的产品质量、供应渠道、价格都影响着涂镀板的正常生产和稳定运行。(一)国内镀锌板市场供需变化分析到2006年底为止,预计我国镀锌机组生产能力约为2600~2800万吨左右,镀锌机组数量超过100条,其中绝大部分都是热镀锌机组,电镀锌机组仅有两条。镀锌机组除分布在宝钢、鞍钢等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外,大量的民营地方企业也拥有较多数量的镀锌生产能力,但地方民营企业的镀锌机组规模较小,一般机组设计产能低于10万吨/年,同时不具备冷轧或热轧能力,需要外购热板或冷轧基板进行加工生产,因此镀锌生产能力受到相当的限制。宝钢、鞍钢等特大型钢铁企业由于冷轧能力和技术水平较高,具备为镀锌机组提供优质基板的能力,因此这部分镀锌机组产能发挥正常。 表1我国镀锌板(商品材)表观消费量变化单位:万吨生产量进口量出口量表观消费量199786.788.010.2164.51998114.2101.05.0210.21999149.0151.04.0296.12000185.0216.69.4392.22001206.0218.09.6414.42002217.5334.011.5540.02003231.0537.16.1762.02004422.0435.952.2805.82005600393.576.192020061170.6357.2287.11240.7资料来源:钢铁工业协会、海关数据整理同时目前国内为数不多的几条高档汽车用镀锌板生产线都集中在宝钢、鞍钢等企业内,但均由宝钢、鞍钢等企业与新日铁、蒂森克虏伯等国际一流钢铁企业合资建立。国内高档镀锌板的生产能力仍有待提高。从供需关系来看,国内镀锌机组高达目前有近约3000万吨的生产能力,但2006年国内产量1170.6万吨,表观消费量高达1240.7万吨,可以看出产能过剩十分严重。从产能结构来看,目前国内镀锌机组的产能主要集中在普通建筑用镀锌板上,汽车用镀锌板、家电用镀锌板、高档建筑用镀锌板以及供高档彩涂板的生产能力并不强。目前我国进口镀锌板仍占消费总量的三分之一左右,主要集中在这一部分。2005年以来国内虽然投产的冷轧、镀锌生产能力较大,但我们注意到这批新投产的镀锌机组有相当部分都位于一批刚刚进入冷轧、镀锌生产领域的国有大型钢铁企业,这批企业在冷轧、镀锌生产工艺和技术掌握上还并不十分成熟,因此冷轧和镀锌生产能力的发挥还不太稳定,虽然引进的设备档次较高,并且将冷轧、镀锌机组的定位在附加值较高的家电板、汽车板的生产上,但实际上这些企业生产高档冷轧板、镀锌板的能力并不强,我们认为到这些镀锌机组完全达到其设计目标尚需一段时间。在镀锌机组总产能中比重甚大的民营镀锌机组(约占国内镀锌机组总产能的65%左右),大部分都需要外购冷轧薄板作为生产原料,价格和供应的不稳定性都影响了这批产能的正常发挥。总体来看,国内镀锌机组产能过剩非常严重,未来几年国内除宝钢、鞍钢等技术力量很强、经验丰富的企业有可能在新建一些高档的镀锌机组外,其他企业在未来几年投资镀锌机组的可能性较小。 (二)国内镀锡板市场供需变化分析国内镀锡板产能近年来发展较为稳定,供需基本平衡。除了宝钢、武钢等少数企业具备可用自产冷轧基板外,其他大部分镀锡板生产企业均需要外购冷轧基板进行生产。由于供镀锡板所需要的0.2mm左右的冷轧薄板是国内生产能力较弱的一个品种,因此冷轧基板供应不足成为制约我国镀锡板生产能力增长较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国内目前除宝钢、武钢、中山中粤、统一等企业外,其他镀锡板生产企业产量较小。近期,宝钢正在定购一套镀锡板生产设备,预计到2008年可以投产,届时宝钢的镀锡生产能力将有所提高。表1我国镀锡板表观消费量变化单位:万吨生产量进口量出口量表观消费量199716.844.02.058.8199855.028.81.882.0199985.426.66.3105.72000101.039.78.2132.52001109.931.014.0126.92002114.939.814.0140.72003122.052.017.4156.62004140.058.715.6183.22005114.549.112.1151.52006130.329.419.2140.5资料来源:钢铁工业协会、海关数据整理镀锡板的消费行业主要集中在食品包装业,与其他钢种相比,消费量总体规模偏小,增长的空间和潜力有限。因此未来国内镀锡板将保持供需平稳的态势。由于受冷轧基板供应的限制,未来几年国内除宝钢等具备自供冷轧基板的企业外,其他不具备自供冷轧基板的企业投资新建镀锡板的可能性较小,镀锡的市场缺口主要还将依赖进口解决。(三)国内彩涂板市场供需变化分析由于目前国内彩涂机组大部分都位于地方民营中小企业,因此难以准确的统计,根据钢铁工业协会的调研材料估算,到2006年底预计我国拥有彩涂机组约220条以上,可形成生产能力将超过700万吨,如下表所示。 表12000~2005年国内彩涂生产能力变化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彩涂生产线(条)1220>50>110>170>200>220产能(万吨)6090262463577670750资料来源:相关调研材料下表所示为我国彩涂板带表观消费量变化,根据钢铁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06年国内彩涂板带消费量约206.1万吨。但根据相关材料并结合国内建筑钢结构发展的分析,我们认为这一数据偏低,主要原因在于南方(江浙、广东)的地方独立彩涂生产企业和建筑企业的彩涂板带产量未能进入统计。据此我们估算实际2006年国内彩涂板的实际消费量预计将在300万吨左右。表2我国彩涂板表观消费量变化单位:万吨生产量进口量出口量表观消费量199720.05.225.2199821.011.332.3199928.029.757.7200040.049.289.2200150.071.7121.7200277.1110.0187.12003146.0110.21.6254.62004175.049.44.5219.82005(E)200~22039.89.2240~2602006(钢协数据)226.530.450.8206.12006(调整值)32030.450.8300资料来源:钢铁工业协会、海关数据整理对比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彩涂生产能力处于较为严重的过剩中。从彩涂机组的生产结构来看,国内90%以上的彩涂机组生产能力定位在中低档的建筑用彩涂生产上,高档建筑用彩涂板、家电用彩涂板的生产能力较弱,此类彩涂板还需要进口才能满足。目前国内相当数量的彩涂机组分布在不具备冷轧甚至镀锌生产能力的非钢铁联合企业中,由于本身不具备薄板的生产能力,因此在保障稳定的高质量彩涂基板供应上有一定难度。同时国内彩涂板的新产品开发和彩涂涂料的研发非常滞后,影响了彩涂板的质量提高。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目前我国彩涂机组总体生产能力过剩,但未来几年国内建筑钢结构发展潜力巨大,对高档建筑用彩涂板的需求空间较大。薄规格、高强度、耐腐蚀的高档建筑用彩涂板和家电用板仍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四、国内冷轧硅钢市场供需状况分析(一)国内冷轧硅钢现有产能分析冷轧硅钢是用于发电机、变压器等机电设备的一种高档钢材,由于生产难度较高,国内仅有少数几家企业具备生产能力,如下表所示为目前我国现有及在建中的主要冷轧硅钢生产企业。武钢目前冷轧硅钢产能高达139万吨,其中取向硅钢28万吨,武钢二硅钢厂是2006年9月刚刚投产的,二硅钢厂投产后使武钢成为国内最大的冷轧硅钢生产企业,同时也将极大的缓解国内冷轧硅钢的供需矛盾。另外宝钢、鞍钢也将成为国内重要的冷轧硅钢生产基地。目前国内如马钢、华菱、邯钢西区、宁波建龙、首钢曹妃甸大厂等在建企业也有冷轧硅钢的生产规划,但我们认为这些企业在未来投产后还难以形成有一定规模的冷轧硅钢产能。表1我国现有及在建中的主要冷轧硅钢产能单位:万吨现有企业现有生产能力在建中生产能力合计生产能力武钢一硅钢24(取向12)139(取向28)武钢二硅钢(近期投产)70(取向16)武钢一冷轧45太钢152035宝钢5022(取向8)72(取向8)鞍钢8080合计28442326(取向36)资料来源:钢铁工业协会(二)冷轧硅钢供需矛盾发展趋势下表所示为我国冷轧硅钢产量、表观消费量变化,2006年我国冷轧硅钢产量可达264万吨,但仍需进口95.2万吨,冷轧硅钢仍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目前冷轧硅钢仍是我国钢材自给率水平最低的一个钢种。未来几年,国内随着武钢二硅钢的逐步达产以及宝钢、太钢冷轧硅钢产能的扩建,冷轧硅钢的生产能力将有所增强,但预计也仅能增长到326万吨,而根据预测到2010年我国冷轧硅钢的消费量将达到500万吨,仍有100万吨左右的消费缺口需要进口冷轧硅钢才能满足。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冷轧硅钢的市场一直较好,近期吸引了不少钢铁企业也陆续进入该领域的生产,如马钢、华菱(涟源)、邯钢、宁波建龙、首钢曹妃甸厂区等企业均有冷轧硅钢的生产规划,但由于冷轧硅钢生产的技术壁垒较高,在我们认为这些企业短期内还难以形成有一定规模的冷轧硅钢产能。到2008年前,预计仅有马钢可能会形成少量的冷轧硅钢能力。 表1我国冷轧硅钢表观消费量变化单位:万吨生产量进口量出口量表观消费量199723.840.80.164.5199825.240.80.965.1199935.257.61.291.6200058.483.91141.3200186.785.112159.8200296.092.73.5185.22003104.11589.5252.62004123.6164.39.1278.82005200.4120.810.1311.12006264.395.222.8336.6资料来源:钢铁工业协会、海关数据整理五、国内薄板材价格变化及经济效益分析(一)国内冷热卷板价格变化分析2006年国内热轧、冷轧薄板卷价格整体保持了较好的走势,2006年一季度国内冷、热轧薄板卷结束了2005年下半年以来的低位运行,整体出现约1000元/吨的涨幅。二季度后虽有所波动,但整体仍保持了相对稳定的价格水平。到2006年9月,国内3mm热轧薄板价格平均在4000元/吨左右,1mm冷轧薄板卷价格保持在约5000元/吨左右。与2005年相比,国内冷轧、热轧薄板卷的价格水平整体有所上升,但低于2004年国内冷轧、热轧薄板卷价格的水平。与此对应,2006年国内薄板卷生产企业的整体效益水平要好于2005年。图12006年国内上海地区热轧、冷轧薄板卷价格走势(二)国内涂镀板价格变化分析 国内涂镀板价格在2006年整体呈上升态势,到2006年9月国内0.6mm镀锌板价格在6000元/吨左右,0.6mm彩涂板价格则达到了7000元/吨以上。从涨幅来看,涂镀板的上涨空间高于热轧薄板卷的上涨幅度。整体来看,2006年国内镀锌、彩涂板的经济效益水平较好。资料来源:钢铁工业协会图12006年国内上海地区涂镀薄板卷价格走势 第二节中厚板发展状况分析及预测一、2006年中厚板生产、消费概述此处我们分析的中厚板是中板、中板卷(中厚宽钢带)、厚板的合计。目前中厚板已经成为我国消费数量仅次于钢筋的第二大消费钢材品种。2006年我国中厚板产量高达8212.9万吨,中厚板表观消费量高达7629.7万吨。我国的中厚板生产主要由两股力量组成,一是中厚板专用轧机,二是热连轧机。近年来我国热连轧机产能增长十分迅速,已经成为我国中厚板的主要生产设备。下表所示为2006年我国中厚板产品结构,中板卷约占目前我国中厚板总产量的55%左右,而中板卷正是主要由热连轧机生产的。表12006年我国中厚板产品结构及其比重单位:万吨中板中板卷厚板特厚板产量2387.144514.831310.97324.71比重29.06%54.97%15.96%资料来源:钢铁工业协会二、国内中厚板供需变化分析自2004、2005年以来我国的中厚板装备发生了较大变化,过去我国的中厚板专用轧机主要以3500mm以下的轧机为主(西方发达国家基本没有3500mm以下的轧机);中厚板轧机以生产普碳板为主,专用板生产能力较弱;单机架产能偏小(2003年国内平均中厚板轧机产能80万吨),配套热处理、矫直设备不足,强力型轧机较少。总体来看,在2004年前国内中厚板轧机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但2005年以后随着宝钢5米级宽厚板轧机、南钢4米级宽厚板轧机等一大批高水平的中厚板专用轧机的陆续投产,我国中厚板轧机的总体水平出现了很大的提升。2006年国内新投产的沙钢宽厚板轧机、首钢(秦皇岛)、舞阳宽厚板轧机的宽度均达到了4米以上,在建中的唐山中厚板、北台中厚板轧机宽度也在3500mm。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过去我国的中厚板生产全部垄断在国有大中型钢铁企业中,但近年来随着民营企业的崛起,如文丰、永兴等一批民营中型钢铁企业也开始进入中厚板领域的生产。总体来看,未来几年我国中厚板的生产能力还将逐步改善,3米以下级轧机将逐步被淘汰,2000mm左右的中板卷将主要由热连轧机来生产。国内的中厚板生产水平和工艺也将获得大幅提高。下表所示为2006年国内中厚板产量及消费量变化, 2006年我国中厚板卷的表观消费量高达7629.7万吨,同比增长约为15.3%。成为国内仅次于钢筋的第二大钢材消费品种。2006年我国中厚板卷出口高达896.5万吨,同比上升140.5%,进口中厚板卷为313.3万吨,同比下降7.3%出口量增长迅速。出口已经成为消费国内中厚板资源的一个重要渠道。我国出口中厚板数量大幅增长的同时进口中厚板数量并未出现大幅下降,主要在于目前国内所需要的一些高档管线钢、船板、压力容器板对进口的依赖还较强,未来几年随着国内宝钢、鞍钢等一些大型钢铁企业的先进中厚板轧机的投产,预计进口中厚板的数量将有所下降。表1我国中厚板表观消费量变化单位:万吨生产量进口量出口量表观消费量19951003.0143.5283.4863.019961123.359.4133.41049.319971195.950.6173.11073.419981323.4414.4158.41579.419991428.7585.684.61929.720001712.926.2135.41603.620012099.745.944.82100.820022565.0127.538.12654.420033413.0419.134.93797.220045006.8548.0246.15308.720056649.6337.8372.76614.720068212.9313.3896.57629.7资料来源:钢铁工业协会、海关数据整理三、国内中厚板价格变化及效益分析下图所示为2006年我国中厚板价格总体走势,2006年我国中厚板呈现先升后跌的态势。一季度国内中厚板价格大幅上涨,到7月份国内中厚板价格达到年内最高水平,但从三季度开始国内中厚板价格开始大幅下跌,总体保持在4000元/吨左右。 资料来源:相关材料收集整理图12006年我国中厚板价格变化2006年国内中厚板价格在产能大量释放的背景下,总体价格走势不稳。从后期走势来看,由于2007~2008年还是国内热轧和中板轧机产能释放的一个高峰时期,因此预计2007年国内中厚板价格将继续保持目前的运行态势。中厚板价格再次大幅上扬的可能性不大。四、我国中厚板生产所面临的问题中厚板卷消费广泛的分布在建筑(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机械、船舶、石化、集装箱、车辆制造等众多行业。其中以建筑、机械、船舶三大行业消费的中厚板卷数量最多。到2008年国内考虑热连轧机和中厚板专用轧机可提供的中厚板卷数量可达1.66亿吨左右,而根据目前国内中厚板即使保持20%的消费增长速度,到2008年国内仅需1.08亿吨中厚板卷即可满足,可见中厚板卷的总体供需矛盾还是比较突出的。但国内中厚板卷生产的结构性矛盾仍然十分突出,如宽幅船板、高档桥梁板、低合金高强度船板、管线钢、压力容器板、不锈钢中板、集装箱板等品种的生产能力还有不足。国内大多数中厚板生产企业以普碳板为主,专用中厚板的生产比例偏低。从未来船舶行业向大型化发展的趋势来看,大量需要4米级以上的宽幅高强度船用板,这一领域国内钢铁企业仍有较大扩展空间。另外国内目前X80以上的管线钢生产能力不足,急需改善,我国西气东输工程需要大量高档管线钢板,未来五年将是我国管道运输快速发展的时期,国内管线钢市场需求广阔。整体来看,未来国内中厚板卷生产企业应朝着提高专用中厚板的生产比例,减少普通中厚板的生产比重,提高高附加值中厚板的生产能力的方向发展。以填补目前我国在部分品种上仍存在中厚板生产缺口。 第三节普通建筑用钢材发展状况分析及预测普通建筑用钢材是我国钢材消费中最主要的一类钢材,主要包括钢筋、线材、大型材、中小型材、铁道用钢材等,是我国建筑房地产、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最重要的建筑材料之一。一、钢筋、线材市场供需变化分析(一)我国钢筋供需变化分析2006我国钢筋产量高达8304万吨,是国内产量最大的一个钢种,钢筋表观消费量达到7936万吨,下图所示为近年来我国钢筋表观消费量变化。资料来源:钢铁工业协会、相关数据整理图1我国钢筋表观消费量变化钢筋是目前我国第一大钢材生产和消费品种,国内大部分钢铁企业都具有钢筋的生产能力。是中小钢铁企业和民营钢铁企业的主要生产品种,目前国内特大型钢铁企业正在逐步减少钢筋的生产比重而把钢铁产能向板材类产品转移。从钢筋的消费结构来看,目前国内主要以二级钢筋(335MPa)为主,三级钢筋(400MPa)仅占10%~15%左右,而发达国家目前基本以消费三级钢筋为主,并开始向四级钢筋过渡。(二)我国线材生产、消费现状分析线材是我国目前仅次于钢筋、中厚板卷的第三大钢材生产、消费品种。2006年我国线材产量高达7151.0万吨,表观消费量达6666.1万吨。2006年我国线材出口555.4万吨,约占出口钢材的12.9%,是我国主要的出口钢材品种之一。 表1我国线材表观消费量变化单位:万吨生产量进口量出口量表观消费量19961834.0259.727.82065.819971953.6159.218.82094.119982230.0125.08.42346.719992608.058.35.02661.220002635.425.012.02648.420013109.737.516.43130.820023570.452.481.53541.320034032.060.3110.73981.620044941.083.6240.94783.820056051.168.0320.45798.720067151.070.6555.46666.1资料来源:相关资料收集整理我国的线材主要用于建筑、金属制品加工等行业使用。我国的线材以普碳钢线材为主,约占线材总产量的80%;低合金、特钢线材仅占20%左右。目前国内普碳钢线材生产能力已经过剩,出口的线材基本都属于该类产品;但优质合金钢线材,如汽车用弹簧钢、轴承钢、高强度紧固件线材、钢帘线生产用线材以及不锈钢等制品用线材目前国内的生产能力还有一些缺口,在质量、规格上也不能完全满足用户的要求,国内钢铁企业还可挖掘这一市场存在的潜力。国内每年约80万吨的进口线材基本集中在这些高档的合金钢线材、高强度线材、不锈钢线材制品上。(三)钢筋、线材供需矛盾判断钢筋、线材是我国建筑用钢材最主要的生产和消费品种,由于从事钢筋和线材生产具有投资规模小、成本低、技术工艺要求不高、进入退出壁垒低等特点,因此长期以来钢筋、线材是民营中小钢铁企业投资和生产的重点品种,对于国内钢筋、线材的生产能力实际难以准确掌握。但由于钢筋、线材的生产进入退出壁垒都很低,因此这两个品种实际上不会存在特别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近年来,由于民营中小钢铁企业的崛起,大型钢铁企业在钢筋等生产低附加值产品上与其没有竞争优势,逐渐将产能向板材方向转移,未来几年国内钢筋、线材(优质高线除外)将主要集中于民营中小钢铁企业中,大型国有钢铁企业将逐步淡出这一领域。 (四)钢筋、线材价格变化及效益分析下图所示为2006年国内钢筋、线材价格变化。与板材相比,2006年国内钢筋、线材价格除了在二季度有所起伏外,全年整体保持了较为平稳的运行态势。目前钢筋、线材价格基本保持在3000元/吨左右。尽管钢筋、线材的价格偏低,但目前国内从事钢筋、线材生产的许多民营企业成本控制水平良好,从事此种低附加值钢种的生产也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资料来源:相关材料收集整理图12006年国内钢筋、线材价格变化二、H型钢市场供需变化分析及预测(一)国内现有H型钢生产能力分析热轧H型钢是一种主要用于建筑钢结构消费的环保型钢种,建筑钢结构在发达国家已经比较普遍,但这一建筑形势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表1我国现有主要的热轧H型钢生产能力单位:万吨大型H型钢小型H型钢现有总产能马鞍山钢铁公司10050150莱芜钢铁公司12080200日照钢铁公司7575长治钢铁公司(即将投产)6060津西钢铁公司(06年投产)100100宇晋钢铁公司(在建中)60资料来源:相关材料收集整理 上表所示为我国H型钢产能分布情况。我国H型钢生产能力主要集中在马钢、莱钢、日照、津西四家企业。目前四家企业共有6条热轧H型钢生产线,产能达525万吨,代表了目前国内最先进和主要的热轧H型钢生产能力,另外鞍钢、包钢、攀钢的万能轧机生产线经过改造后也具备热轧H型钢的生产能力(三家企业的万能轧机主要用于生产重轨,由于重轨市场供不应求,三家企业的万能轧机生产H型钢的可能性较小)。另外长治钢铁公司60万吨热轧H型钢以及山西宇晋、辽宁凌源以及河北唐山地方民营企业还将有一批热轧H型钢产能在2007年投产,届时可再增加约100~200万吨的H型钢生产能力。总体来看,国内热轧H型钢产能过剩较为严重。资料来源:相关材料收集整理图1我国热轧H型钢表观消费量变化(二)未来我国H型钢需求分析及预测近年来我国H型钢产能增长迅速,到2005年底我国热轧H型钢生产能力将超过600万吨,考虑到部分尚在规划中的H型钢项目,如凌源、冷水江、宇晋等钢铁企业的H型钢项目以及日照的二期H型钢、津西二期H型钢等项目投产后,预计我国到2010年前国内将形成900万吨的热轧H型钢的生产能力。从目前我国建筑钢结构的发展速度来看,预计到2010国内热轧H型钢的消费需求应在600~700万吨左右。在2010年前国内热轧H型钢生产处于供过于求的局面,因此未来五年国内热轧H型钢生产存在产能过剩的风险。但从具体结构来看,大H型钢的供需矛盾较小,特别是如800×800mm规格的大H型钢目前国内尚不存在供给过剩的矛盾。三、铁道用钢市场供需变化分析及预测 我国铁道用钢材中重轨的生产比较集中,目前国内仅有鞍钢、包钢、攀钢、武钢四家企业拥有重轨生产能力。其中除武钢外,其他三家企业均使用万能轧机生产重轨。轻轨的生产相对分散一些,唐钢、杭钢、西林钢铁公司均有部分产能。轮箍件的生产目前国内仅有马钢一家企业具有生产能力。表1我国铁道用钢材表观消费量变化单位:万吨生产量进口量出口量表观消费量1998157.80.2158.01999147.60.26.2141.62000149.00.36.9142.42001170.120.94.8186.22002186.124.46.3204.22003184.022.48.2198.22004268.919.19.3278.72005318.916.58.4326.92006334.316.123.8326.6资料来源:钢铁工业协会2006年我国铁道用钢材产量达到334.3万吨,表观消费量达326.6万吨,进出口基本平衡。铁道用钢是我国生产能力较为稳定的一个品种之一,预计到2010年我国将保持现有的350万吨铁道用钢生产能力,我国到2010年前铁道部规划在建设1.7万公里的铁路,以目前的铁道用钢生产能力来看,基本能满足国内建设的需要。但同时我们应注意从目前铁道部的建设规划来看,未来五年或十年我国每年新建铁路的规模并不大,因此铁道用钢的增长潜力并不大。 第四节普通建筑用钢材发展状况分析及预测一、无缝钢管市场供需变化分析及预测(一)我国无缝钢管生产、消费现状分析目前我国共有约130家无缝钢管生产企业,拥有机组200多套。其中能生产热轧成品管且工艺技术装备较完整的有近30家,生产总量超过了600万吨,占无缝钢管总量的60%以上。这类生产厂绝大多数为国有企业,技术装备先进,单机组生产能力高(天管ф250机组、宝钢ф140机组均超过80万吨),产品质量较高,是无缝钢管生产的主导企业。其余企业主要是为冷轧或冷拔钢管提供毛管或荒管坯料的中小企业,这类企业的设备比较简单,单线生产能力较低,产品以结构管、低中压锅炉管和一些多规格小批量的冷轧、冷拔产品为主。2006年我国无缝钢管预计达1484.2万吨,国内表观消费量达1303万吨,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表1我国无缝钢管表观消费量变化单位:万吨生产量进口量出口量表观消费量1997360.540.520.6380.41998346.748.520.9374.31999353.535.818.0371.32000414.836.032.9417.92001535.742.341.0537.02002609.251.841.3619.72003699.047.556.1690.42004908.369.275.5902.120051047.167.8139.2975.620061484.269.4250.51303.0资料来源:钢铁工业协会、海关数据整理我国的无缝钢管生产集中度水平较高,主要集中在天管、宝钢、鞍钢、攀钢(成都)、包钢、华菱(衡管)六家企业,目前这六家企业的无缝钢管产量合计占全国无缝钢管总量的40%以上,是我国产业集中度水平较高的钢种之一。 从国内无缝钢管产品结构,油井管和大口径高压锅炉管、核电用管的生产质量和工艺水平还与国内需求有较大差距。专用无缝管的生产比例偏低,一般用途管的比例较高。近期以宝钢、天管为代表的六大无缝钢管生产企业在技术、装备上不断取得突破,国内油井管、锅炉管的生产能力在增强,部分规格已经开始出现用国产管替代进口管的趋势。(二)我国无缝钢管供需矛盾分析及预测根据钢铁工业协会调研材料,我国无缝钢管机组的产能仅有1000万吨,但该数据明显偏低,主要在于地方的一些无缝钢管机组能力未能得到统计。我们预计目前国内无缝钢管机组的总体产能约在1500万吨以上,国内无缝钢管的供需总体基本平衡。2006年以来衡管、攀钢(成都)、天管都有一条大口径的高档无缝钢管生产线投产,目标主要为占领国内无缝管的高端市场,因此未来几年国内六大无缝钢管企业将主要以产品结构调整为主,增大高附加值无缝管的产量比重并逐步退出一般无缝管的生产。从供需矛盾来看,未来无缝钢管生产领域可能存在的产能过剩也仅集中于一般用途管领域,以油井管、高压锅炉管为代表的高档无缝管市场还将在较长时期内部分依赖进口。二、焊管市场供需变化分析及预测(一)我国焊管生产、消费现状分析我国现有焊管生产企业1200多家,2500多套焊管机组,形成焊管生产能力2000多万吨。与无缝钢管生产相比,我国焊管生产企业分布较为分散,同时产能大都分布于中小型钢铁生产企业中。目前国内没有焊管产量超过100万吨的企业,产量在10~30万吨的仅有几十家,大部分焊管生产企业的产量都在10万吨以下。2006年我国焊管产量高达2008.9万吨,表观消费量达1699.4万吨。国内焊管生产能力远远超过实际焊管产量,可见我国的焊管生产能力过剩严重。同时目前我国的焊管机组大部分都以窄带为原材料进行生产,利用宽带钢作为生产原料的较少。表1我国焊管表观消费量变化单位:万吨生产量进口量出口量表观消费量1997573.829.823.0580.71998450.627.640.2438.01999498.525.617.6506.52000518.929.927.7521.12001614.235.726.7623.22002829.884.928.1886.620031069.064.957.21076.720041214.862.792.71184.720051567.140.6165.11442.520062008.927.6337.01699.4资料来源:钢铁工业协会 (二)我国焊管供需矛盾分析及预测目前我国焊管总体产能过剩严重,但结构性矛盾仍十分突出。如高频直缝焊(ERW)机组中¢76mm以下机组竟占94%,大口径焊管机组严重不足。从产品结构来看,多数焊管机组以水煤气管道、绞手架等低附加值焊管为主要产品。高档的如汽车传动轴用焊管、不锈钢焊管、输油气管线管生产能力较弱。从原材料来看,由于大量使用窄带钢作为焊管的原料,影响了焊管质量的整体提升。从未来发展趋势来看,国内焊管机组总体处于产能过剩的局面,但在部分规格和品种上还有发展空间。 第六章钢铁行业分区域分析第一节我国钢铁行业区域分布总体分析及预测一、行业区域分布特点分析及预测我国钢铁工业的生产、消费具有十分鲜明的地域特征。以河北、江苏、辽宁、山东、上海为代表的五省市是我国钢铁生产的重点地区,其中河北在我国钢铁工业中的比重最为显著。从钢材消费来看,又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等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和西部地区明显偏少。2006年我国粗钢产量超1000万吨的大型钢铁企业达到9家,其中除武钢和华菱属于中部地区外,其余7家都属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则除攀钢一家企业外,其余企业产能都未超过500万吨。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我国钢铁工业对进口铁矿资源的依赖程度在加深,而我国钢材消费又都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因此未来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模式必然是依托沿海地区良港建设大厂,利用进口铁矿石生产然后在当地区域消费或外运。目前我国在建及规划中的曹妃甸大厂、鞍钢营口鲅鱼圈厂区、湛江大厂、防城港大厂、日照大厂都体现这一指导思路。表12006年我国分地区粗钢及钢材生产单位:万吨粗钢粗钢比重钢材钢材比重全国41878.2100.00%46685.43100.00%河北9096.2921.72%8467.118.14%江苏4202.3110.03%5816.2612.46%辽宁3798.379.07%3986.948.54%山东3714.878.87%4088.378.76%山西1938.474.63%1663.33.56%上海1902.824.54%2129.784.56%河南1740.844.16%1772.993.80%湖北1658.013.96%1689.683.62%安徽1293.843.09%1317.142.82%天津1285.343.07%2082.854.46%四川1225.882.93%1316.372.82%资料来源:钢铁工业协会 上表所示为2006年我国各地区粗钢及钢材产量分布。其中河北、江苏、辽宁、山东、山西、上海等六省市合计粗钢产量占全国的比重高达58.86%,钢材产量的比重高达56.02%。其中仅河北省的粗钢产量比重占全国的比重高达21.7%,但河北省的钢材产量比重仅占全国比重18.1%,反应出河北省的钢材深加工能力尚滞后于冶炼能力。二、分区域经济效益状况分析下表所示为2006年我国钢铁行业(含铁合金)分地区效益状况分布。可以看出,仅河北、江苏、山东、辽宁、上海五地的收入就占到全国钢铁行业总收入的53.7%,总利润的67.1%以上。表12006年钢铁全行业分地区效益状况企业总数亏损面收入利润利润率收入比重利润比重单位(家)(亿元)(亿元)全国695922.3%257291347.95.24%100.0%100.0%河北省46316.0%3903254.86.53%15.2%18.9%江苏省99712.4%3749180.94.83%14.6%13.4%山东省4649.7%2387119.95.02%9.3%8.9%辽宁省50421.2%2148160.77.48%8.3%11.9%上海市17816.3%1631188.311.54%6.3%14.0%天津市26113.8%127859.54.66%5.0%4.4%山西省30325.4%115252.14.52%4.5%3.9%广东省29619.3%89413.31.48%3.5%1.0%河南省2337.7%86056.46.56%3.3%4.2%四川省33223.2%82617.52.12%3.2%1.3%湖北省12924.8%80370.68.80%3.1%5.2%浙江省64714.2%79423.72.99%3.1%1.8%内蒙23330.5%67921.93.22%2.6%1.6%湖南省34513.9%58523.84.06%2.3%1.8%北京市5820.7%5208.51.62%2.0%0.6%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值得注意的是在河北等五个钢铁大省市中,除江苏省外,其余地区的利润率水平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上海市的平均利润率水平高达11.54%。江苏省的利润率水平偏低主要在于该省的原材料匮乏,如铁矿石、焦炭、废钢、铁合金的钢铁生产原料必须外购,而该省中的轧材企业多于冶炼企业,导致江苏省每年必须外购大量的生铁、钢坯等中间产品,这些都使得江苏省的钢铁工业的盈利能力受到严重影响。从亏损面来看,五省市中除了辽宁省外,其余省市的亏损面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河南省的亏损面仅有7.7%,为全国最低水平。 第二节河北省钢铁行业发展分析及预测一、河北省钢铁工业在全国的地位及变化(一)河北省钢铁工业概述河北省一直是我国重要的钢铁产业大省,其粗钢和钢材产量约占全国的比重的20%左右。下表2003年以来河北省粗钢及钢材产量变化。2006年河北省的粗钢产量达到9096万吨,钢材产量达到8467万吨以上。表12003~2006年河北省粗钢及钢材产量变化单位:万吨粗钢同比增长钢材同比增长2003年406752.87%366048.57%2004年564138.70%469825.99%2005年738625.30%646429.50%2006年909620.70%846732.30%资料来源:钢铁工业协会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河北省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钢铁生产省份,但该省主要由中小钢铁企业组成,大型钢铁企业的数量很少。到2006年为止,河北省内的钢铁企业仍高达200多家,加上钢材深加工和铁合金等钢铁关联产业企业合计达400多家。但该省仅有唐钢一家1000万吨以上的大型钢铁企业,300万吨以上也仅有邯钢、国丰、津西三家。100~300万吨以上合计有20多家,“小和散”是河北省钢铁工业的主要特点,数量众多、规模较小的中小型钢铁企业构成了河北省钢铁生产的主干力量。同时从产品结构来看,河北省的钢铁生产主要以钢筋、线材、窄带、中宽带等附加值较低的钢材品种为主,宽钢带的生产能力近年来处于高速增长中。从分布来看,省内目前已经形成了以唐山为中心的北部钢铁产业集群和以邯郸为中心的南部钢铁产业集群,两大地区集中了河北省80%以上的钢铁企业。从所有制来看,河北钢铁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国有企业的数量较少,而即使为数不多的国有企业也处在产权变革中,如石钢、邢台钢铁均被非国有资本收购。(二)河北省钢铁工业结构分析下表所示为2006年河北省主要钢材品种产量及占全国的比重,可以看出,河北省的热轧窄带,热轧薄板卷两大品种在国内的比重极高,热轧窄带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52%,另外线材、焊管、钢筋的比重也较高。 表12006年河北省主要钢材品种产量及占全国的比重单位:万吨钢筋线材热轧窄带焊管热轧薄板冷轧薄板镀层板2006年1021.231149.581893.19435.44829.89348.09205.19占全国比重12.30%16.08%52.00%21.68%36.00%13.36%14.67%资料来源:钢铁工业协会长期以来河北省的薄板材生产能力不强,但近年来随着唐钢、唐山国丰、唐山港陆等一批大型国有、民营钢铁企业热轧生产线的陆续投产,河北省的薄板材生产能力得到极大的加强,在2004年时河北省的薄板产量还不及全国的10%,但目前已经能占到全国份额30%,可以看出河北省钢铁工业近年来在结构上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改善。如下表所示为目前河北省主要的薄板材生产能力,另外河北省目前在唐钢、邯钢、文丰还有三条中板生产线。同时唐钢1700热连轧500万吨和首钢迁安400万吨热轧均已经投产,邯钢西区2250热连轧550万吨目前都在建设过程中,国丰的第二条热连轧也处在建设过程中,预计到2008年河北省的板材生产能力将得到进一步的加强。表2河北省现有主要的薄板材生产和加工能力热轧能力冷轧能力镀锌能力彩涂能力邯钢2100连铸连轧1765冷连轧2条热镀锌2条彩涂250万吨130万吨66万吨24万吨唐钢1810连铸连轧,1700热连轧1765冷连轧2条热镀锌2条彩涂250万吨,500万吨40万吨90万吨30万吨唐山国丰1450热连轧200万吨唐山港陆1250热连轧150万吨首钢迁安2160热连轧400万吨资料来源:钢铁工业协会二、河北省钢铁行业经济运行分析及预测下表所示为2006年河北省钢铁行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与全国水平的对比。可以看出,无论在盈利能力还是在偿债能力方面,河北省总体上都优于全国指标。在销售利润率、已获利息倍数及亏损面三个方面,河北省都好于全国平均水平,销售毛利率水平基本与全国水平相当,负债率水平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总体来看,河北省钢铁行业保持了较好的盈利态势和偿债能力。 表12006年河北省钢铁行业盈利能力及偿债能力对比分析盈利能力全国河北省销售毛利率10.28%10.56%销售利润率5.24%6.53%总资产报酬率4.20%5.96%净资产收益率11.10%17.45%资产结构及偿债能力资产负债率62.10%65.86%已获利息倍数5.57.3亏损面22.3%18.82%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表22006年河北省钢铁行业运行效率对比分析运营能力全国河北省产品周转率2425.9应收账款周转率24.654.0流动资产周转率2.743.1总资产周转率1.12.1发展能力销售收入增长率16.44%17.06%利润总额增长率5.89%31.11%总资产增长率17.80%30.62%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从河北省钢铁行业的运营能力来看,也远好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河北省的应收帐款比例很低,收现的质量较高。利润、资产的增长率水平也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河北省不仅是国内第一大钢铁生产省区,而且盈利水平和运营质量、以及发展速度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三、河北省钢铁行业发展条件分析及预测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河北省钢铁工业在原材料,人力资源两个方面都具有较大的优势。河北省的唐山地区和邯郸地区的铁矿石都较为丰富,2006年河北省的铁矿石原矿产量将达到2.5亿吨,占全国铁矿产量的比重达到42%左右,是国内铁矿石产量最大的一个地区。近期,唐山司家营等一批铁矿项目获批开建,未来该地区是国内铁矿石生产增长潜力相对较大的一个省区。同时河北省的煤炭资源也较为充足,唐山地区肥煤资源丰富,邯郸地区还紧靠炼焦煤生产大省山西,在获得煤炭资源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河北省在铁矿石、获得方面具有国内其他省区无法比拟的优势。 除此以外,人才优势也是河北省中型钢铁企业的一个重要优势。由于河北省境内拥有数量众多的钢铁企业,因此也培养了一大批熟悉一线钢铁生产工艺流程和操作的高级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近年来河北省钢铁企业的生产水平不断提高,高炉、转炉等冶金设备利用效率水平的大幅提高都离不开这批高素质的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的努力。这一人力资源优势也是河北钢铁企业成本优势的重要支撑。以上两个方面的优势在未来几年仍将存在,河北省钢铁工业在国内的重要地位不会改变。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在数量众多的河北省钢铁企业中,出现了一批成长性好,质量较高的大中民营型钢铁企业,这批企业虽然在产品上并无太大特色,但依靠严格管理、控制成本等有效措施,使企业在钢铁行业整体利润并不高的情况下仍能获得非常好的经济效益,未来在国家对钢铁行业开展重组、整合的积极引导的大背景下,这批大中型民营钢铁企业的地位将得到继续巩固和提升。同时随着钢铁行业黄金周期的结束,缺乏竞争实力的小型钢铁企业将面临日益严峻的市场压力。 第三节江苏省钢铁行业发展分析及预测一、江苏省钢铁工业在全国的地位及变化(一)江苏省钢铁工业概述江苏省是目前国内仅次于河北的第二大钢铁生产省区。2006年江苏省的粗钢产量将达到4202万吨,钢材产量可达5816万吨,生铁产量可达3346.5万吨。表12003~2006年江苏省钢铁生产及增速单位:万吨2003200420052006同比增速粗钢172222233285420223.3%钢材287737504328581626.3%资料来源:钢铁工业协会值得注意的是江苏省是我国铁、钢、材产量差别较大的一个省区。主要原因在于江苏省的钢铁生产原材料非常匮乏,如铁矿石、炼焦煤、废钢资源必须以来外购或进口。这就形成了江苏省的钢铁后道工序生产能力较强,但前道工序生产能力较弱的特点。目前该省每年仍大量外购生铁、钢坯等钢铁半成品进行加工。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到2006年江苏省的各类钢铁企业(含铁合金)高达900多家,但其中绝大部分都是进行钢材深加工或轧钢企业。与河北省类似,江苏省的钢铁企业也具有“小而散”的特点,省内除沙钢、南钢、永钢等企业规模较大外,其余企业普遍规模较小。江苏省不仅是国内的钢铁生产大省,也是钢材消费大省,同时江苏周边的上海、浙江也是国内主要的钢材消费地区。值得注意的是,江苏省的钢铁企业基本以民营钢铁企业为主,国有钢铁企业的比重和影响力很小,规模较大的沙钢、永钢、南钢(为民营资本控股)等企业目前均系民营企业。(二)江苏省钢铁工业结构分析2006年江苏省主要钢材品种产量及比重如下表所示。可以看出,江苏省的冷轧薄板、镀层板、涂层板、中厚板占全国的比重明显高于河北省。但江苏省的钢筋、线材等普通建筑用钢的产量也很大,其中钢筋产量为全国第一,甚至高于河北省的产量。 表12006年江苏省主要钢材品种产量及占全国的比重单位:万吨钢筋线材热轧薄板冷轧薄板中厚板镀层板2006年产量1460.1937.21234.84401.22879.34280.5占全国比重17.58%13.11%10.19%15.40%10.71%20.06%资料来源:钢铁工业协会江苏省所在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一个制造业非常发达的地区,区域内制造业企业密布,因此对板材产品的需求量十分巨大,同时该地区由于经济基础较好,建筑房地产等领域发展也很快。这两个特点使得江苏省对于板材和型材的需求量都十分巨大。与河北省的钢材大量外销不同,江苏省的钢材大部分用于本地区的消费,外销的比重相对较小。江苏省的热轧能力有沙钢1700热连轧,张浦(张家港浦项)炉卷轧机;中厚板轧机有南钢的3800中厚板和沙钢5000宽厚板。未来几年,张家港地区还有可能扩建500万吨热轧能力。二、江苏省钢铁行业经济运行分析及预测下表所示为2006年江苏省钢铁行业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与全国对比。可以看出,江苏省的利润率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负债率水平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亏损面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江苏省的钢铁企业多数处于钢铁生产的后道工序,而2006年以来原材料价格持续高位运行,江苏省的原材料(包括铁矿石、焦炭、炼焦煤、废钢、生铁、钢坯)又都必须外购成为导致江苏省钢铁企业利润率水平整体偏低的关键因素。尽管如此,我们可以看到,虽然盈利能力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江苏省钢铁企业的亏损面很低。表22006年江苏省钢铁行业盈利能力及偿债能力对比分析盈利能力全国江苏省销售毛利率10.28%8.23%销售利润率5.24%4.83%总资产报酬率4.20%4.70%净资产收益率11.10%13.57%资产结构及偿债能力资产负债率62.10%65.39%已获利息倍数5.55.1亏损面22.3%12.67%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从周转效率来看,江苏省钢铁行业的应收帐款及产成品周转率水平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收入、利润、资产的增长速度均高于全国平均增速。表12006年江苏省钢铁行业运行效率对比分析运营能力全国江苏省产品周转率2422.1应收账款周转率24.621.6流动资产周转率2.743.2总资产周转率1.11.5发展能力销售收入增长率16.44%23.37%利润总额增长率5.89%15.90%总资产增长率17.80%24.40%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三、江苏省钢铁行业发展条件分析及预测与国内其他省区相比,江苏省的钢铁工业发展具有原材料匮乏这一明显劣势,省内年铁矿石产量不过500多万吨。远不能满足省内钢铁工业的生产,进口铁矿石是该省原材料的主要来源,目前仅沙钢一家企业年进口铁矿石数量就高达1200多万吨。原材料不足是制约当地钢铁工业发展的重要瓶颈。炼焦煤、动力煤资源更是十分匮乏。但紧靠钢材消费地是江苏省钢铁工业发展最大优势,也是支撑江苏省成为全国第二大钢铁生产省份的重要因素。由于长江中下游三角洲地区未来仍将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和活跃的地区,因此江苏省的钢铁工业生产还将获得长期的支撑。但与河北省一样,江苏省数量众多的中小钢铁企业也面临着整合与重组的局面。但由于江苏省没有河北省的邯钢、唐钢那样的龙头型国有钢铁企业,因此目前江苏省的钢铁企业重组、兼并工作进行缓慢。 第四节山东省钢铁行业发展分析及预测一、山东省钢铁工业在全国的地位及变化(一)山东省钢铁工业概述山东省是我国第三大钢铁生产省份,2006年山东省的粗钢产量达到3714.87万吨,钢材产量达到4088.37万吨。表12003~2006年山东省粗钢及钢材产量变化单位:万吨2003200420052006同比增速粗钢1423.91855.43183.83714.8714.1%钢材1434.02012.03008.54088.3733.9%资料来源:钢铁工业协会山东省也是我国钢铁企业数量众多的一个省份,但该省的钢铁生产相对于河北、江苏来说,集中程度较高。济钢、莱钢两大1000万吨级的特大型钢铁企业占全省钢铁总产量的55%。并且全省目前的主要板材,特别是薄板材生产能力也主要集中于这两大企业。但除济钢、莱钢外,省内其他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大都在100万吨以下。与江苏省一样,山东当地对于钢材的消费能力也很强,但山东省进行钢铁生产的铁矿石资源非常匮乏,省内铁矿石资源非常有限。济钢、莱钢等企业所需的原材料都大量依赖进口。(二)山东省钢铁工业结构分析下表所示为2006年山东省分品种钢材产量,可以看出,在板材品种中除中厚板的数量较多外,其他板材品种数量都较小。钢筋、线材等普通建筑用钢的数量仍较大。目前山东省的热轧生产线主要有济钢的1700热轧、莱钢的1500热轧和日照1550热轧,同时济钢还有一个中板厂和一个厚板厂。这样,山东省的板材生产线共有5条,由于济钢和莱钢的冷轧生产线投产不久,因此热轧中用于中板卷轧制的比重较高。表22006年山东省分品种钢材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单位:万吨钢筋线材热轧薄板冷轧薄板中厚板镀层板2006年923.16543.17114.05136.36688.7472.33占全国比重11.12%7.60%4.95%5.23%8.39%5.17%资料来源:钢铁工业协会 未来几年,济钢和莱钢的冷轧以及涂镀生产线将陆续进入达产或正常生产中,山东省的薄板材生产能力将得到加强。二、山东省钢铁行业经济运行分析及预测下表所示为2006年山东省钢铁行业的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与全国对比。总体来看,2006年山东省钢铁行业的盈利能力要好于全国平均水平,亏损面也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资产负债率水平比全国水平高。表12006年山东省钢铁行业盈利能力及偿债能力对比分析盈利能力全国山东省销售毛利率10.28%10.03%销售利润率5.24%5.02%总资产报酬率4.20%5.51%净资产收益率11.10%17.61%资产结构及偿债能力资产负债率62.10%68.69%已获利息倍数5.55.2亏损面22.3%8.35%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从资产的利用效率和运转情况来看,山东省钢铁行业的水平普遍好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且从收入、利润、资产的增长速度来看,山东省也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表22006年山东省钢铁行业运行效率对比分析运营能力全国山东省产品周转率2426.4应收账款周转率24.635.0流动资产周转率2.743.3总资产周转率1.11.4发展能力销售收入增长率16.44%22.52%利润总额增长率5.89%47.26%总资产增长率17.80%23.39%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三、山东省钢铁工业发展条件分析及预测 山东省内的铁矿石资源并不丰富,年铁矿石产量仅为1500万吨左右,但该省目前拥有青岛港这一天然良港,同时扩建中的日照、烟台等港口未来也将具有接卸大型散货船的能力。在利用进口铁矿石方面,山东省的综合条件较好。同时,该省与江苏省一样,也属于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对钢材消费的潜力较大。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目前山东省的GDP在国内仅次于广东,以家电、汽车、船舶为代表的制造业在山东省十分发达。这些都使得山东省未来的钢铁工业发展具有强大的下游需求支撑。 第五节辽宁省钢铁行业发展分析及预测一、辽宁省钢铁工业在全国的地位及变化(一)辽宁省钢铁工业概述辽宁省过去一直是我国重要的钢铁生产基地,近年来随着我国河北、江苏等地方民营钢铁企业的快速发展,辽宁省钢铁工业的地位有所下降,但目前仍是我国第四大钢铁生产省份。表12003~2006年辽宁省粗钢及钢材产量变2003200420052006同比增速粗钢产量2162259630573798.3719.8%钢材产量2334259832063986.9421.6%资料来源:钢铁工业协会辽宁省的钢铁工业主要集中在鞍本钢铁集团、北台、凌源等大型国有钢铁企业,与河北、江苏等省相比,辽宁省的钢铁产业集中度明显较高,国有大型钢铁企业的优势地位非常突出。辽宁省的钢铁生产原料优势非常明显,鞍本钢铁集团所在地区是目前国内铁矿石储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国内10个储量在10亿吨以上的特大型铁矿床就有5个在鞍本地区。目前鞍钢是国内铁矿石自给率水平最高的钢铁企业。同时值得注意的是,辽宁省的钢材以外销为主,由于该省的经济与东部其他省份相比有些落后,因此该省省内的钢材消费能力较弱,鞍本、北台的钢材都以外销到华东、华北地区的数量较大。(二)辽宁省钢铁工业结构分析从产品结构来看,辽宁省的钢材产品整体档次较高,主要源于鞍本钢铁集团一直是国内重要的板材生产基地。从下表中可以看出,辽宁省的热轧薄板、冷轧薄板、中厚板、镀层板在国内占有较高的比重,但该省的普通建筑类钢材比重较小。表22006年辽宁省主要钢材品种产量及占全国的比重单位:万吨钢筋线材热轧薄板冷轧薄板中厚板镀层板2006243.9307.46229.56389.681326.85182.36占全国比重2.94%4.30%9.96%14.96%16.16%13.04%资料来源:钢铁工业协会 辽宁省的板材生产能力很强,目前仅鞍钢就拥有1780热轧、1700热轧、2150热轧三条热轧生产线,本钢拥有1700热轧和1880热轧两条生产线,这样仅鞍本钢铁集团就有5条较高档次的热轧生产线,加上凌源钢铁公司有一条中宽带生产线,该省的热轧能力十分强大。目前鞍钢在营口鲅鱼圈还在新建1580热轧,规划产能为400万吨。另外鞍钢还拥有一个中板厂和一个厚板厂,同时在建一个5米级的宽厚板厂。总体来看,虽然辽宁省的钢材生产总量不是最大,但其板材生产能力在全国位列第一。二、辽宁省钢铁行业经济运行分析及预测2006年辽宁省钢铁行业的盈利能力总体远高于全国水平,主要原因在于以鞍本钢铁集团为代表的优势国有大型企业保持了很高的盈利水平,带动了全省盈利能力的提升。目前辽宁省钢铁行业的销售毛利率水平比全国高出5个百分点。表12006年辽宁省钢铁工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对比分析盈利能力全国辽宁省销售毛利率10.28%15.10%销售利润率5.24%7.48%总资产报酬率4.20%5.10%净资产收益率11.10%11.08%资产结构及偿债能力资产负债率62.10%54.00%已获利息倍数5.57.3亏损面25.30%26.79%资料来源:钢铁工业协会从负债率和短期偿债能力来看,辽宁省也好于全国水平。但亏损面辽宁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反应出于辽宁省的中小钢铁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不及河北、山东等省。表22006年辽宁省钢铁工业运行效率对比分析全国辽宁省运营能力产品周转率2425应收账款周转率24.624.1流动资产周转率2.742.6总资产周转率1.11.0发展能力销售收入增长率16.44%11.59%利润总额增长率5.89%19.94%总资产增长率17.80%18.82%资料来源:钢铁工业协会 三、辽宁省钢铁工业发展条件分析及预测辽宁省过去一直是我国的钢铁工业及重工业基地,以鞍钢、本钢为代表的大型国有钢铁企业在我国钢铁工业领域占有重要地位。该省铁矿石、煤炭等钢铁生产原料丰富,同时拥有大连、营口等大型港口,在利用进口铁矿石和外销钢材方面都具有良好的地理位置优势。同时该省的板材生产能力十分强大,包括中厚板轧机、热轧机、冷连轧机在内的板材生产很强,是国内一个重要的板材,特别是薄板材生产地区。与国内其他省份相比,该省的产业集中度水平较高,未来该省还计划以鞍本钢铁集团为中心继续整合其他中小型钢铁企业。 第三部分钢铁企业分析 第七章钢铁企业综合分析第一节重点钢铁企业市场分析一、我国重点钢铁企业结构分析2006年我国有21家钢铁企业粗钢产量超过500万吨,而2005年我国粗钢产量超过500万吨的企业为18家。下表所示为2003年以来我国粗钢产量超500万吨的钢铁企业变化。表1我国粗钢产量500万吨以上的企业数变化2003200420052006企业数13(家)15(家)18(家)21(家)资料来源:钢铁工业协会表22006年我国粗钢产量超过500万吨的钢铁企业单位:万吨企业粗钢产量企业粗钢产量>2000万吨鞍本2256>700万吨邯钢792宝钢2253包钢748>1000万吨唐钢1906安钢703沙钢1463>500万吨攀钢677武钢1376酒钢664济钢1124太钢626马钢1091唐山建龙603莱钢1079柳钢535首钢1055北台525>900万吨华菱991国丰518新余钢铁509资料来源:钢铁工业协会钢铁工业的规模效应十分明显,规模在500万吨以上的钢铁企业普遍具有较强的抗市场风险能力。根据钢铁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新增柳钢、北台、国丰、新余钢铁4家500万吨以上钢铁企业。1000万吨以上钢铁企业将由2005年的8家增长到9家,增加的企业为马钢。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大型钢铁企业的规模在增大,但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的水平并没有提高,关键原因在于我国钢铁总量增长迅速。未来五年我国大型钢铁企业仍需进行大规模的兼并、重合以及资源力的整合以提高产业整体的竞争力 和抗风险能力。从地区分布来看,2006年我国钢铁企业仍体现了东部强而中西部弱的特点。在全部21家500万吨以上的大型钢铁企业中,仅有9家中西部地区的企业,其中中部地区数量偏多一些,共有武钢、华菱、安钢、太钢、包钢、柳钢、新余七家企业,而西部地区仅有酒钢和攀钢两家企业。在1000万吨以上的大型钢铁企业中则仅有武钢一家来自中西部地区的企业。下表所示为2006年我国分区域粗钢产量及比重,其中华北、华东两大地区合计粗钢产占全国粗钢总产量的65%。而西南、西北地区的粗钢合计不足全国总产量的9%。表12006年我国分区域粗钢产量及比重单位:万吨地区粗钢产量占全国比重华北13998.133.43%东北4647.111.10%华东13200.131.52%中南6115.714.60%西南2514.96.01%西北1013.52.42%资料来源:钢铁工业协会二、我国钢铁企业所有制特点分析从所有制结构来看,国有钢铁企业依然是我国钢铁工业生产的中坚力量,但民营钢铁企业增长迅速。在2006年的21家500万吨以上大型钢铁企业中,共有沙钢、建龙、国丰三家大型民营钢铁企业,其中沙钢产量超1000万吨,排名全国第五。表22006年国内200~500万吨的民营钢铁企业单位:万吨粗钢产量同比增速河北津西391.3315.8%天津荣程299.4339.4%江苏永钢291.2950.5%常州中天钢铁250.3624.2%山西海鑫钢铁243.449.1%江阴兴澄特钢铁225.6216.5%邯郸纵横钢铁224.3719.5%河北敬业集团213.0118.3%资料来源:钢铁工业协会 同时2006年国内200万吨以上的民营钢铁企业也发展迅速,2006年国内出现10家左右的200万吨以上民营钢铁企业。目前国内民营钢铁企业整体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如天津荣程的增速高达39.4%,江苏永钢的增速高达50.5%。在产量大幅提高的同时,国内民营钢铁企业的产品结构和生产领域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过去我国民营钢铁企业的产品一直以投资小、技术含量较低的普通长线材为主,如钢筋、线材、窄带、焊管等。近年来部分民营钢铁企业快速成长,部分具备实力的大型民营钢铁如沙钢、国丰、建龙等开始逐步进入高档板材的生产领域。如下表所示为目前我国主要民营钢铁企业的板材产能情况。可以看出,随着近年来资金、技术的积累,国内大型民营钢铁企业已经开始涉足热轧薄板、冷轧薄板、中厚板的生产。表12006年国内现有及在建中的民营钢铁企业板材产量现有产能在建产能轧机产能轧机产能沙钢1700热轧450万吨5米宽厚板160万吨国丰1450热轧200万吨1250热轧200万吨宁波建龙1780热轧400万吨港陆1250热轧160万吨文丰3500中板100万吨山西海鑫1700热轧350万吨日照钢铁1550热轧200万吨河南永兴3500中板120万吨资料来源:钢铁工业协会除了进入板材生产领域的企业外,国内目前中型民营钢铁企业也获得了较快发展,在河北省,100万吨以上的中型民营钢铁企业数量迅速增长,到2006年预计河北省将有22家民营钢铁企业的粗钢产量超过100万吨。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由于国有大型钢铁企业致力于产品结构的调整,板材产能已经成为大型国有钢铁企业的发展方向,长线材在其钢材总产量中的比重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如鞍钢的长线材比重目前不到15%。大型国有钢铁企业逐步退出长线材的生产领域实际给国内民营钢铁企业,特别是中型民营钢铁企业留出较大的发展空间。这批中型民营钢铁企业尽管产品档次看起来似乎不高,都是一些如窄带、钢筋、线材、焊管之类的普通产品,但由于能满足当前国内市场需求。并且民营企业在机制、成本、管理水平上普遍控制较好,因此目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内这批中型民营钢铁企业仍将保持较好的盈利态势。由于近年来我国钢铁工业发展迅速,国际钢铁巨头近期也加快了对我国钢铁领域的投资,如下表所示为目前外资在华的主要投资项目。总体来看,外资在华投资钢铁企业主要以合资和控股为主。其中米塔尔、安塞乐等企业主要以收购我国现有钢铁企业的股权为主要的投资方式,而浦项、蒂森克虏伯等企业主要 以直接投资建厂为主要的投资方式。在产品选择上全部定位在高档板材的深加工领域,没有进入到冶炼及轧材领域。表1外资钢铁企业目前在华投资项目及形式独资企业合资企业参股项目计划收购米塔尔营口伊斯帕特钢厂控股华菱37%股份浦项青岛浦项薄板厂张家港、青岛不锈钢,本钢冷轧安塞乐宝钢1800冷轧12%股份计划收购莱钢37%股份JFE广州JFE镀锌板新日铁宝钢1800冷轧38%股份蒂森克虏伯鞍钢2#镀锌资料来源:冶金经济研究中心值得注意的是,受“徐工事件”的影响,2006年商务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按照新的规定,外资钢铁企业如果想收购国内大型钢铁企业将面临十分苛刻的限制和严格的审查,在实际操作中,目前国内政策对外资收购国内钢铁企业处于关闭状态。除米塔尔由于进入较早已经成功收购我国内地大型钢铁企业华菱的37%股权外,预计未来五年外资继续收购我国大型钢铁企业基本是难以实现的。但外资企业也有可能转变投资方向,将我国内地二线中型钢铁企业作为收购的目标。三、技术水平和产品结构变化整体来看,目前我国大型钢铁企业的生产能力和产品档次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特别是钢铁生产装备的水平和质量得到大幅提高。近年来我国钢铁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获得了长足的进步,许多过去需要进口的钢材,目前已基本可实现国产。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板材的自给率水平大幅提高。但相对于国内冶金装备来看,我国的钢铁工业的技术研发和创新力度仍远远不够,由于冶金装备的更新较慢,而我国大批冶金装备都是近年才刚刚引进的,所以我国的冶金装备水平实际已经优于许多发达国家的冶金设备。但由于我国钢铁工业的相关研发工作较为滞后,许多设备尚未完全发挥其应有的能力。表22001~2006年我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技术经济指标变化200120022003200420052006吨钢综合能耗(千克/吨)880800790760741645入炉焦比(千克/吨)422417430427412396高炉喷吹煤比(千克/吨)122126118116124135资料来源:钢铁工业协会 上表所示为2001年以来我国重点钢铁企业(即钢铁工业协会会员单位)技术经济指标变化。2006年我国钢铁企业在降低综合能耗、提高入炉焦比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入炉焦比首次下降至400公斤以下,按我国目前4.04铁产量计算,可节约800万吨焦炭,如果按每吨焦炭850元计算,可节约85亿元的原材料采购成本。同时吨钢综合能耗下降约35公斤左右。2006年是我国重点钢铁企业技术经济指标改善较大的一年。主要原因在于2006年重点钢铁企业的一批大型高炉陆续投产,同时在市场的压力下,各钢铁企业也加大了技术革新的力度,为能耗指标的改善创造了条件。如下表所示为2006年国内特大型钢铁企业的部分技术经济指标。可以看出,国内1000万吨以上大型钢铁企业中,大部分的技术经济指标优于全国平均水平。表12006年国内特大型钢铁企业部分技术经济指标入炉焦比吨钢综合能耗吨钢耗电千克千克标煤/吨千瓦时/吨国内平均396645.12449.01宝钢股份296677.71613.07鞍钢365685.44505.76唐钢374596.64405.33武钢337648.3512.98沙钢429586.08321.65马钢357637.05474.52济钢399604.6449.63首钢336651.97464.93莱钢408668.13357.08资料来源:钢铁工业协会下表所示为2006年国内特大型钢铁企业薄板材产量及占全国的比重。可以看出,国内特大型钢铁企业在薄板材,特别是冷轧薄板、镀锌板、硅钢方面占有极大的比重。其中以宝钢、鞍本钢铁集团、武钢是国内薄板材生产比重最为集中,技术水平档次最高的三家企业。三家企业的热轧薄板合计占全国的比重为30.4%,冷轧薄板合计占全国总量的比重为30.9%,镀锌板合计占全国的比重为32.1%,冷轧电工钢合计占全国的比重为67.8%。表22006年国内特大型钢铁企业薄板材产量及占全国的比重单位:万吨热轧薄板比重冷轧薄板比重镀锌板比重冷轧硅钢比重宝钢325.815.5%434.715.2%176.515.1%67.933.0%鞍本212.210.1%356.612.5%172.214.7%6.23.0%唐钢21.21.0%86.93.0%0.30.0%0.0%武钢100.14.8%90.33.2%26.62.3%3.61.8%沙钢29.31.4%36.21.3%13.81.2%0.0% 马钢15.70.7%95.23.3%45.33.9%12.86.2%济钢8.60.4%41.41.5%17.51.5%5.62.7%资料来源:钢铁工业协会第二节重点钢铁企业经济运行分析一、国内大型钢铁企业经济运行分析下表所示为2006年(1~8月份)我国销售收入排名前20位的钢铁企业的盈利状况对比。整体来看,前20位的钢铁企业的销售毛利率水平和利润率水平都远远的好于全国平均,反应出大型钢铁企业的规模优势是十分明显的。特别是以板材生产为主,且产品档次较高的宝钢、鞍钢、武钢三家企业的销售毛利率都在17%上,鞍钢的毛利润率甚至高达26.8%,比排名第二的武钢还高出约7个百分点。而鞍钢的销售利润率也高达15.7%,是全国水平的三倍多。值得注意的是,在销售收入排名前20位的钢铁企业中,仅有沙钢一家是民营钢铁企业,其余19家全部是国有钢铁企业。表12006年(1~8月份)我国重点钢铁企业盈利状况单位:亿元企业销售收入利润销售毛利率销售利润率1宝钢74010317.5%14.0%2鞍钢4356826.8%15.7%3武钢3343220.0%9.7%4沙钢319157.7%4.6%5莱钢2881313.1%4.5%6首钢280611.2%2.3%7济钢2781310.6%4.7%8唐钢2261714.8%7.6%9马钢2251811.5%8.0%10本钢1851012.1%5.5%11太钢1811918.3%10.6%12青钢15226.0%1.2%13攀钢151313.6%2.2%14天铁149410.7%2.4%15南钢14279.6%4.9%16安钢131312.0%2.6%17酒钢130719.1%5.3%18邯钢130716.1%5.4%19柳钢129613.5%4.7%20包钢12623.7%1.4%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从销售毛利润率来看,仅有沙钢、青钢、南钢、包钢四家企业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销售利润率来看,有沙钢、莱钢、首钢、济钢、青钢、天铁、攀钢、柳钢、包钢、安钢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总体盈利情况来看,产品结构和管理水平是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关键因素。宝钢、鞍钢、武钢三家企业依托强大的技术实力,在细分市场领域已经拥有了很高的抗市场风险能力。鞍钢的中厚板、宝钢的薄板、武钢冷轧硅钢都在市场确立了独特的地位。但如攀钢、安钢、首钢等一批企业,毛利率较高,但利润率严重偏低,反应出企业的管理水平有待改善。另外如包钢,自有矿比较丰富,企业产品整体档次也不低,板带材和长线材均有一定比重,但企业盈利状况欠佳。表12006年(1~8月份)我国重点钢铁企业资产结构及偿债能力对比单位:亿元企业资产总额资产负债率已获利息倍数宝钢1294.040.5%12.8鞍钢827.438.1%14.6武钢740.549.5%9.0沙钢413.559.2%4.3莱钢365.273.9%3.2首钢624.062.2%2.2济钢370.166.4%5.4唐钢473.052.2%5.7马钢474.559.3%11.8本钢410.158.4%5.3太钢529.961.8%6.8青钢122.270.3%2.5攀钢334.159.5%1.7天铁162.561.1%4.5南钢189.669.8%3.3安钢179.257.7%3.9酒钢317.777.0%2.9邯钢274.462.9%3.8柳钢165.759.4%2.9包钢258.349.6%――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从资产负债率来看,近期还在进行产能扩建的企业普遍负债率较高,如莱钢、济钢、太钢、酒钢等企业普遍负债率较高,而扩建项目较少的宝钢、鞍钢等企业负债率明显偏低。从反应短期偿还银行贷款能力的已获利息倍数来看,宝钢、鞍钢、马钢三家企业最高,反应出三家企业目前支付银行利息占其利润的比重较少。攀钢、首钢两家企业虽然已获利息倍数较低,但两家企业规模、利润都较为稳定,因此其偿还银行贷款的风险并不高。二、国内大型民营钢铁企业经济运行分析 下表所示为2006年前三季度国内重点民营钢铁企业(收入排名前16位)的盈利状况。可以看出,大型民营钢铁企业整体的盈利状况普遍好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国丰、普阳、文丰、纵横等河北大型民营钢铁企业的利润水平都保持了很高的水平,但江苏省的民营钢铁企业盈利状况相对较差。表12006年国内主要民营钢铁企业盈利状况单位:亿元收入利润销售毛利率销售利润率资产负债率已获利息倍数全行业平均10.21%5.0%62.1%5.5江苏沙钢319157.7%4.6%59.2%4.3江苏永钢102.35.48.6%5.2%74.2%5.3唐山国丰95.113.616.6%14.3%51.3%44.8常州中天92.12.65.8%2.8%84.4%4.8河北敬业63.44.68.0%7.2%52.9%16.4河北津西62.89.016.5%14.3%55.8%36.3日照钢铁62.215.228.3%24.5%63.1%23.2唐山港陆61.45.19.2%8.2%48.9%21.4唐山瑞丰60.61.74.3%2.8%76.8%23.0石横特钢59.72.76.7%4.6%58.6%10.8江阴西城49.81.43.6%2.8%66.5%22.1河北文丰48.45.812.9%12.0%61.0%17.4山西海鑫48.00.74.7%1.4%54.2%1.6邯郸纵横41.35.515.8%13.3%44.5%13.1河北普阳36.35.516.3%15.1%52.5%31.5天津市荣程33.71.76.6%4.9%70.5%――唐山建龙33.36.415.4%19.1%50.0%17.9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第八章典型企业分析第一节宝钢集团发展分析一、2006年宝钢集团生产概述2006年宝钢集团继续保持国内钢铁企业的龙头地位,虽然粗钢产量比鞍本集团少3万吨,但钢材产量仍位居全国第一。同时宝钢集团继续在冶金装备和钢材生产技术水平方面保持绝对领先的地位。公司产品定位较高,产品结构以热轧薄板、冷轧薄板、镀锌板、彩涂板、中厚板卷、无缝钢管、不锈钢等高附加值的产品为主。宝钢集团目前拥有宝钢分公司、宝钢一钢(不锈钢分公司)、宝钢五钢(特钢分公司)、宝钢浦东钢铁公司、宝钢梅山钢铁公司等五家主体企业;其中宝钢公司主要以普碳薄板生产为主,宝钢一钢以不锈钢生产为主,宝钢五钢以特殊钢生产为主,宝钢浦东公司以中厚板为主。总体来看,宝钢技术力量十分雄厚,产品档次、冶金装备水平、自动化程度以及管理水平不仅在国内钢铁行业中处于龙头地位而且在国际上属于一流水平。近期,山东省计划将莱钢和济钢合并成为全国第一大钢铁公司,即使合并成功,也仅仅是在单纯的钢材产量上超过宝钢,在企业的综合实力上,特别是在薄板材生产上,仍不具有与宝钢竞争的实力。表1宝钢集团粗钢及钢材产量变化单位:万吨2003200420052006同比增速粗钢1986.82141.22272.622536.0%钢材2018.22198.62380.923420.0%资料来源:钢铁工业协会2006年宝钢集团规模增长并不快,企业并不追求单纯的数量扩张,而是将企业的主要精力投入到产品档次提升、技术创新以及能耗水平的降低上,同时宝钢2006年以来加大了资本运作的力度,利用其强大的实力对国内钢铁企业展开了大规模的兼并、重组。二、宝钢现有产能、产量分析宝钢集团目前的产能仍主要集中于板材生产上,宝钢集团宝钢分公司现有两套热连轧机,四套冷连轧机、五条热镀锌、两条电镀锌、三条彩涂、一条镀锡生产线、一套无缝钢管生产线以及一条高速优质线材生产线。 表1宝钢现有主要生产能力热轧能力冷轧能力镀锌能力彩涂能力无缝钢管设备状况宝钢2套热连轧机4套冷连轧5条热镀锌3条彩涂1套连轧管宝钢一钢1套热连轧机2条电镀锌宝钢梅山1套热轧机产能合计1500万吨(75万吨不锈)550万吨230万吨55万吨50万吨资料来源:钢铁工业协会下面两表所示为2005年和2006年宝钢的主要钢材品种占全国的比重,与2005年相比,宝钢的热轧、冷轧、镀锌、彩涂、无缝五个主要品种的比重全面下降。这主要是由于国内其他厂家近年来产量增长十分迅速,而宝钢近期新增产能较少,导致其比例有所下降。但值得注意的是,宝钢目前在汽车用面板、家电用面板、船板、管线钢、油井管等细分市场上仍拥有绝对的优势地位。表22005年宝钢主要钢材品种产量及占全国产量的比重单位:万吨热轧薄板冷轧薄板镀锌板镀锡板彩涂板2005年产量375.95417.73148.9860.8266.96占全国比例25.3%26.6%24.2%38.3%38.72%冷轧硅钢无缝钢管中厚板卷不锈钢2005年产量69.21115.88776.9496.63占全国比例34.53%11.07%11.68%-资料来源:钢铁工业协会表32006年宝钢主要钢材品种产量及占全国产量的比重单位:万吨热轧薄板冷轧薄板镀锌板镀锡板彩涂板2006年产量325.8434.7176.559.767.9占全国比例15.5%15.2%15.1%45.8%33.0%冷轧硅钢无缝钢管中厚板卷不锈钢2006年产量67.9117.3741.0119.5占全国比例25.69%9.00%9.71%20.60%资料来源:钢铁工业协会三、宝钢技术经济指标分析 宝钢的设备和技术水平在国内都属一流,在国际上也属于很高的水平。目前宝钢的热轧、冷轧等冶金设备主要来自于德国西马克、日本三菱重工等世界一流冶金设备生产企业,同时,宝钢的高炉、转炉、电炉水平在国内也处于领先地位。下表所示为目前宝钢的高炉及转炉、电炉状况。目前宝钢的三座高炉都在4000立方米以上。转炉的容积基本都在200多吨左右。冶炼设备档次较高,并且都采用了高炉、转炉煤气回收以及高炉余压回收发电技术(TRT),实现了循环利用,有效降低了能耗水平。表1宝钢冶炼设备状况高炉转炉电炉设备情况(总容积/总座数)12476米3/3座1400吨/5座150吨/1座资料来源:钢铁工业协会宝钢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下表所示。尽管从整体来看,宝钢的技术经济指标还处于较好水平,但与2005年相比,下降幅度很大。主要原因在于2006年统计宝钢技术经济指标时首次将宝钢一钢、五钢、宝钢浦东、梅山等企业也纳入统计范围。这些企业目前的技术经济指标偏低,影响了宝钢集团整体的指标表现。实际宝钢分公司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现正常,未出现下降。表22006年宝钢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企业名称入炉焦比(kg/t)喷煤比(kg/t)吨钢综合能耗(tce/t)吨钢耗新水(米3)国内平均3901350.6586.712006宝钢2961870.6776.0资料来源:钢铁工业协会四、2006年宝钢发展状况分析2006年宝钢集团虽然在企业的产量上没有进行大的扩张,但宝钢依托自身强大的实力,展开了一系列的战略重组和兼并活动。2005年底开始宝钢首先与马钢结成战略联盟,紧接着宝钢在2006年初又与远在新疆的西北地区第二大钢铁企业新疆八一钢铁公司结成战略联盟,有效抵制了米塔尔集团企图收购新疆八一钢铁的计划。4月宝钢与济钢合资在日照建设大型球团矿企业,为日后可能在日照地区建设钢铁企业作准备。2006年4月底宝钢又与太钢集成战略联盟。 值得注意的是宝钢2006年的战略重组活动显得务实、有效、有着很高的战略性,并且符合国内的具体情况。在三个合作目标的选择上可以说宝钢更是独具匠心。马钢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仅次于宝钢的第二大钢铁企业,产能已经达到1000万吨,和马钢联手宝钢将有效的控制华东地区的钢材市场。在产品上两家企业各具特色,马钢过去以建筑钢材生产为主,钢筋、线材、型钢的比重较大,其H型钢的市场占有量全国最高,是国内唯一的火车轮箍件生产企业,近年来马钢正在向板材转型,正在建设中的马钢新区建成后将使马钢的产能将达到1500万吨。新疆八一钢铁公司虽然规模不是很大,但区域优势十分明显,在西北市场的垄断程度很高。同时八一钢铁紧邻中亚地区,该地区铁矿石等资源丰富,控制了八一钢铁,就获得了一条有效的进军中亚市场的通道,这对于没有任何矿产资源的宝钢来说,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太钢则是国内最大的不锈钢生产企业,两家企业在技术、市场方面有较多的合作空间。在方式上与这三家企业的合作均采用战略合作推进的方式,而没有采用鞍本重组的模式。目前我国钢铁企业条块分割管理比较严重,如果采取直接联合重组,涉及的利益主体较多,容易引起的冲突也较多,重组的效果也将大大折扣。事实证明目前国内有相当多的国有企业间的重组、合并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而宝钢以战略合作为重组的突破口,避免了重组过程中的各利益主体的摩擦,提高了战略重组的质量。 第二节鞍本钢铁集团发展分析一、2006年鞍本钢铁集团生产概述鞍钢是我国一个历史悠久的特大型钢铁企业,目前企业规模在国内仅次于宝钢。公司产品规格十分齐全,既包括普通的螺纹钢、线材、中小型钢、大型材、铁道用材,又有热轧薄板、中厚板卷、冷轧薄板、镀锌板等高附加值产品,公司几乎涵盖了国内所有的钢材品种。近年来鞍钢的技术实力和设备质量、工艺水平不断提高,同时鞍钢还实现了产品由长线材向板材类产品的大规模转型。2006年鞍钢完成了对本钢的重组,重组完成后的鞍本钢铁集团粗钢产量将达到2300万吨,同时板材产量将超过宝钢,成为国内最大的板材生产企业。下图所示为2006年鞍本钢铁集团主要钢材品种产量比重,中厚板、热轧薄板、冷轧薄板、镀锌板、冷轧硅钢五个板材品种合计占鞍钢总产量的85.2%。可以看出,目前鞍钢的产品档次是比较高的。资料来源:钢铁工业协会图12006年鞍钢主要钢材品种比重2006年鞍钢完成对本钢集团的重组,如下表所示为鞍本钢铁集团目前主要产能。其中鞍钢西区和本钢二冷轧都是在2006年刚刚投产。本钢二冷轧由本钢和浦项合资建设,档次较高,产品定位在家电面板、轿车面板等高档产品上。除了上述产能外,目前鞍钢还在鲅鱼圈新建1580热轧,设计产能为400万吨。 表1鞍本钢铁集团现有产能热轧能力冷轧能力镀锌能力中厚板能力无缝钢管鞍钢1780热轧4套冷连轧机5条热镀锌一套厚板轧机3套无缝1700热轧西区2套冷轧一套中板轧机西区2150热轧本钢本钢1700热轧本钢一冷轧2条镀锌本钢1880热轧本钢二冷轧产能合计1850万吨热轧1200万吨255万吨42万吨资料来源:钢铁工业协会二、鞍本钢铁集团发展优势分析从技术经济指标看,鞍钢的入炉焦比、吨钢耗新水优于国内平均水平,虽然吨钢能耗指标还较高,但与2005年相比已经大幅下降。表2鞍钢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企业名称入炉焦比(kg/t)喷煤比(kg/t)吨钢综合能耗(tce/t)吨钢耗新水(米3)国内平均3901350.6586.71鞍钢3651360.6856.44资料来源:钢铁工业协会与国内其他钢铁企业相比,鞍钢在原材料保障方面拥有绝对优势。虽然鞍钢地区的矿石平均品位仅有28%,但目前国际铁矿石大幅上涨已经使得进口铁矿石远高于国内铁矿石的采选成本。2006年国际铁矿石协议矿价在2005年上涨71.5%的基础上再次上涨19%。国际铁矿石现货市场的矿价虽然与05年相比有小幅回落,但仍处于高位运行中。在此背景下,拥有大量自有铁矿石资源的鞍钢获得了极大的成本优势。这也成为2006年鞍钢的销售毛利率高达26.8%的重要原因。下表所示为鞍本集团拥有的鞍钢矿业公司、弓长岭矿业公司和本钢矿业的三个主要的大型矿山2006年预计产量。目前鞍本钢铁集团是国内铁矿石自给水平最高的企业。表32006年鞍钢主要矿山铁矿石产量单位:万吨鞍钢矿业公司弓长岭矿山本钢矿山铁矿石原矿产量(E)25608701580铁精矿产量(E)1013420615资料来源:钢铁工业协会数据整理鞍本钢铁集团所在地区铁矿石储量十分丰富,全国有5个10亿吨储量以上的特大型铁矿床位于鞍本地区,因此铁矿石的增产潜力十分巨大。 2004年以来国内及国际铁矿石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国内铁矿石及进口铁矿石价格大幅上涨。而目前鞍钢90%以上的铁矿石资源来自于集团内部,由于拥有稳定而廉价的铁矿石供应,使鞍钢在铁矿石等原材料价格高涨、供应偏紧的背景下,仍然能保持较好的盈利水平。目前国内相当多的中小钢铁企业都没有自己的铁矿山,所需原料必须从外部购买,不仅存在较大的供应风险,而且价格昂贵,2005年初,国际铁矿石供应商大幅提高了铁矿石的长期合同价,国内如宝钢、武钢、马钢等依靠进口矿较多的企业成本都受到了程度不一的影响,但鞍钢由于铁矿石的自给率很高,基本未受此次铁矿石提价风波的冲击。鞍钢所在地区铁矿石资源储量十分丰富,拟建中的鞍钢胡家庙子1000万吨采选项目已经进入前期准备中。 第三节其他钢铁集团发展分析一、武钢集团发展分析(一)2006年武钢集团生产概述武钢是我国中部的一个特大型钢铁企业,也是国内最主要的薄板生产基地。2006年武钢集团粗钢和钢材产量分别达到1376万吨和1265万吨,同比增速可分别达到5.5%和5.4%。从板材的技术生产水平来看,武钢集团与宝钢、鞍本钢铁集团三家企业代表了目前我国板材生产的最高水平,目前各类板材占其总产量的比重高达65%左右。其中冷轧硅钢是武钢的拳头产品,其产量虽然不足90万吨,但由于其在国内市场独特的垄断地位,是武钢的一个重要利润来源。表1武钢主要板材产量单位:万吨热轧薄板冷轧薄板镀锌板镀锡板冷轧硅钢中厚板200438.62101.0015.035.1245.05438.09200532.5974.2616.713.7869.03545.42006100.190.326.63.688.8482.4资料来源:钢铁工业协会近年来武钢通过加快产业重组,现货兼并了湖北鄂钢和广西柳钢,并计划在广西防城港地区投资建设1000万吨级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武钢是从事薄板生产历史悠久的一个大型钢铁企业,武钢1700热连轧是我国第一条成套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建成的热连轧生产线。武钢还是我国第一个形成镀锡板和电工钢生产能力企业。2004年武钢2250热轧建成投产,2006年武钢2230冷连轧(二冷轧)也基本形成生产能力。其中与二冷轧配套的二热轧设计产能450万吨,可生产厚度从1.2mm~25.4mm,宽幅可达2130mm的宽幅热轧优质薄板,主要产品有汽车用钢板、石油管线钢、桥梁用钢、船板、集装箱板以及工程结构用钢、军工钢、冷轧用基板等。2230冷连轧还是国内目前唯一可以生产超过2000mm的冷轧产品的冷轧薄板厂,其产品定位是轿车面板及高档家电用板,尤其是在宽幅轿车用板方面,其投产将极大的弥补了国内市场的不足。 冷轧硅钢是武钢的特色产品,公司最早从日本新日铁公司引进专利形成了电工钢生产技术。目前保持着在冷轧取向硅钢和高牌号冷轧无取向硅钢的国内独家生产地位。由于硅钢产品厚度很薄,一般在0.5mm以下,其中取向硅钢不到0.3mm,同时由于含硅,产品易断裂,因此冷轧硅钢的技术难度一直是制约其产量的重要瓶颈。冷轧硅钢也成为代表钢铁产品中技术水平最高品种。多年来,武钢一直在冷轧硅钢的研发上投入大量人力,取得了较大的突破。2004年以来由于国内电力需求增长异常迅速,导致变压器、发电设备快速增长。冷轧硅钢的需求量特别是冷轧取向硅钢的需求量出现大幅增长。在此背景下,武钢加快了二硅钢厂的建设同时对一硅钢厂进行了产能的扩建。经过对一硅钢的技改和随着二硅钢一期工程的投产,武钢现已具有14万吨冷轧取向硅钢和90万吨冷轧无取向硅钢的生产能力。二硅钢厂2006年投产,武钢已经形了约140万吨的冷轧硅钢生产能力。(二)武钢集团发展条件分析从资源条件来看,武钢现有矿山的铁矿石资源非常有限,武钢自有矿山由于开采历史较长,部分矿区的资源已经枯竭,未来能增长的潜力非常有限,即使按武钢矿业部的规划增长到360万吨的铁精矿都非常困难。2006年武钢所属矿山的铁精矿产量为332.42万吨。同时武钢周边地区的铁矿资源也不丰富,2006年整个湖北省铁矿石产量仅为1001.72万吨,折成精矿约为440万吨,仍十分有限。表12006年武钢主要矿山铁矿石及铁精矿产量单位:万吨大冶金山店程潮合计铁矿石122.08165.32175.36铁精矿332.42资料来源:冶金矿山协会同时武钢对海外铁矿资源的介入比宝钢晚,目前武钢主要在澳大利亚威拉拉地区、印度等地有一些权益矿,如下表所示。但目前进口合同矿(含权益矿)的规模仍偏低,与国内宝钢、首钢等大型钢铁企业基本依赖进口合同矿的格局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加上武钢地处内陆地区,进口铁矿石必须经过至少两次转运和换船才能到厂,因此在利用进口铁矿石方面的成本也比沿海地区的钢铁企业高出许多。整体来看,武钢集团未来发展面临着严峻的铁矿石资源不足的矛盾,并将成为制约武钢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表2武钢在海外的主要铁矿资源情况项目中方企业合作方合作形式合作内容威拉拉武钢等四家澳大利亚BHP公司合资开矿长期合同,武钢350万吨武钢澳大利亚哈默斯利公司合资开矿长期合同,300万吨武钢印度国有矿产金属公司合资开矿长期合同,200万吨资料来源:冶金矿山协会 二、攀钢集团发展分析(一)2006年攀钢集团发展概述攀枝花钢铁集团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钢铁企业,也是西南地区重要的高档板材、高档无缝钢管生产企业,企业在西南地区处于技术和实力绝对领先的钢铁企业。近年来公司依托其优势资源,先后重组了成都钢铁公司和四川长城特殊钢公司,重组后的攀钢集团产能、产量大幅增加,产品结构也得到丰富和优化。2006年攀钢集团(含成都钢铁公司和长城特钢)粗钢和钢材产量可分别达到677.42万吨和597.44万吨,同比预计可分别增长9.4%和7.5%。表12006年攀钢主要薄板产品产量单位:万吨热轧薄板冷轧薄板镀锌板彩涂板中厚板无缝钢管200417.9871.5228.024.7395.4167.04200545.5654.3748.245.6185.9569.02200626.2151.7757.166.05107.8285.66资料来源:钢铁工业协会板材和无缝钢管是攀钢集团的优势产品,下表所示为攀钢集团现有的主要薄板生产能力和无缝钢管生产能力。攀钢的热轧能力主要是一条产能为260万吨的1459热连轧,冷轧能力主要是一条产能为100万吨的1200四机架冷连轧。另外攀钢还拥有3条热镀锌和1条彩涂生产线。其中2#镀锌线是国内首条具备生产锌铝合金板材的热镀锌铝生产线,该生产线投资5.3亿元,设计产能32万吨。由于热镀锌铝板的耐腐蚀性和热反射性比常规热镀锌板更高,目前国际上已出现以热镀锌铝板取代镀锌和部分取代镀铝钢板的趋势。而我国在镀锌铝板的生产上长期处于空白,攀钢该项目的投产具有重要意义。攀钢集团现有340和177两条主要的无缝钢管生产线,其中340机组是2006年攀钢集团刚刚投产,这是国内少有的几条大口径无缝钢管机组,主要定位于目前国内较为紧缺的大口径输油气管线,市场前景非常良好。表2攀钢集团现有主要钢材生产能力热轧能力冷轧能力镀锌能力彩涂能力无缝钢管设备状况1459热连轧1200冷连轧3条热镀锌1条彩涂340机组和177机组产能合计260万吨100万吨84万吨10万吨合计70万吨资料来源:钢铁工业协会攀钢集团的冷轧薄板、镀锌板、无缝钢管等品种无论在西南地区还是在全国来看,都属于较高水平,企业整体的竞争实力较强。 (二)攀钢集团发展条件分析与国内其他薄板生产企业相比,攀钢的自有铁矿资源非常丰富,是国内目前仅次于鞍钢、本钢后的铁矿自给水平较高的企业。攀钢集团地处我国三大铁矿石资源分布地之一的攀西(攀枝花-西昌)地区,铁矿石资源十分丰富,已探明钒钛磁铁矿储量60多亿吨。攀钢现有兰矿(兰尖铁矿)和朱矿(朱家包包铁矿)两个主要铁矿山。2006年铁矿石原矿分别为639万吨和455万吨,合计超过1000万吨原矿,铁精矿产量达到475.6万吨左右。值得注意的是攀钢的钒钛磁铁矿具有特殊的性质,其选矿的理论最高品味只有57%,实际生产中品味仅能达到53%。攀钢矿业公司现役矿山已进入中深部开采,生产能力扩张的潜力较小。目前攀钢矿业部已将未来铁矿增长的潜力定位在建设中的白马铁矿。白马铁矿属特大型露天矿,地质储量17.1亿吨,工业储量6.16亿吨。设计到2010前可形成铁矿原矿产量650万吨,铁精矿产量233万吨,远期规划铁矿石产能可达1500万吨,铁精矿产能达510万吨。将成为未来攀钢主要的铁矿石供应来源。表12006年攀钢集团所属矿山产量单位:万吨兰尖朱矿合计铁矿石639.3455.5铁精矿475.6资料来源:冶金矿山协会总体来看,攀钢集团在国内现有大型钢铁企业中,自有矿石的资源条件还是比较好的,不过可扩展的潜力也较为有限,这对于未来攀钢扩大产能有一定的限制。三、马钢集团发展分析(一)2006年马钢集团发展概述马钢集团是近年来我国发展迅速的一个大型钢铁企业,2006年马钢钢产量突破1000万吨,成为国内排名第六的特大型钢铁集团。2006年马钢集团粗钢和钢材产量分别为1091.24万吨和1029.76万吨,同比增长预计可达7.8%和10.0%。马钢过去是一个以普通建筑钢材为主的钢铁企业,2003年以来随着热轧、冷轧、镀锌等薄板生产能力相继投产,公司产品结构发生一定变化,高附加值的薄板比重有所上升。同时公司还是国内最重要的H型钢生产企业和唯一的火车轮箍件生产企业,公司地处长江下游地区,紧靠国内钢材消费量最大的市场,具有诸多的发展优势。2006年马钢重组了安徽省内的合肥钢铁厂,同时与宝钢结成战略联盟。 马钢还是国内少有的同时在上海和香港两地同时上市的钢铁企业,具备利用国内和国际资本进行的融资的有利条件。表12006年马钢主要产品产量单位:万吨中厚板热轧薄板冷轧薄板镀锌板彩涂板H型钢2004184.676.6139.0919.231.6396.962005158.0012.35105.5119.5113.27132.542006149.115.795.245.312.8173.55资料来源:钢铁工业协会马钢现有的热轧能力是我国第五条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CSP),设计产能200万吨,与热轧配套的冷轧、镀锌、彩涂生产能力也比较成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薄板生产能力。近年来马钢的薄板生产技术不断取得突破,近期马钢已经开始向奇瑞公司提供轿车用板,成为国内又一家具备轿车用板生产能力的企业。马钢新区正在建设500万吨薄板项目,主要由一条2250宽幅热连轧机和2230冷连轧机组成,同时还配套了相应的镀锌和彩涂等薄板深加工能力,预计2007年底有望投产,届时马钢新区500万吨产能形成后马钢将成为国内又一个重要的大型薄板生产基地。另外马钢还有大小H型钢生产线各一条,合计生产能力150万吨,是目前国内最重要并且技术水平最高的H型钢生产企业,在H型钢市场上的占有率很高。表2马钢现有及在建中的主要生产能力热轧能力冷轧能力镀锌能力彩涂能力H型钢现有能力1750连铸连轧1700冷连轧2条热镀锌2条彩涂大H100万吨200万吨150万吨70万吨30万吨小H50万吨在建能力2250热连轧2230冷连轧500万吨200万吨资料来源:钢铁工业协会(二)马钢发展条件分析马钢的自有铁矿石资源较少目前是制约马钢发展的一个不利因素,2006年马钢所属矿山合计铁精矿产量284.65万吨,这样的规模仅能满足马钢200万吨生铁生产的需要,马钢其余约900万吨的生铁生产必须依靠进口或外购才能满足。从马钢对海外铁矿资源的掌握来看,马钢目前正在逐步加强对海外矿石的投资力度,2004年马钢参股澳洲威拉拉矿山,签订了每年250万吨权益矿的购矿合同。同时马钢在进口铁矿石上大量采用COA(包运程租)合同方式运输,有效降低了运输成本。 表12006年马钢所属矿山铁矿石产量单位:万吨南山姑山桃冲合计铁矿石624.44102.7561.63铁精矿284.65资料来源:冶金矿山协会2006年预计马钢进口铁矿石规模将达到1200万吨左右,进口矿已经成为公司铁矿石的主要来源。未来几年马钢将建设高村二期500万吨采选以及罗河(300万吨采选)、白象山(200万吨采选)等项目,马钢的铁矿石生产能力可望达到1350万吨,铁精矿产量可达近500万吨。但由于马钢二期即将投产,生铁产量必将快速扩张,因此马钢的铁矿石供需矛盾仍将十分突出。 第四部分钢铁行业风险提示及信贷投向建议 第九章2007年钢铁行业授信风险提示及总结第一节钢铁行业总体外部风险分析一、产业政策变化风险分析(一)项目审批风险分析2005年7月我国出台了首部钢铁产业政策,明确提出今后我国原则上不再批准新建钢铁联合企业;2006年初国家将钢铁等行业明确认定为产能过剩行业;2006年4月份我国政府出台了加快钢铁产业落后产能淘汰的通知。这一系列的产业政策都明确表明了钢铁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已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尽管目前国内还有少数钢材品种具有发展空间,但国家已经将钢铁行业认定为产能供过于求的行业,因此未来我国钢铁企业的项目审批将受到非常严格的限制,拟建和规划中的项目有一定的审批风险。(二)淘汰产能风险分析我国政府近期明确提出在2007年之前淘汰200M3以下的小高炉产能,2010年之前淘汰300M3以下小高炉。根据估算,目前国内300M3以下小高炉产能至少还有约8000万吨左右。从小高炉的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中小企业。目前国内大型钢铁企业正在陆续新建大型高炉替代原有小高炉,企业内部产能没有太大变化,仅高炉的生产结构发生了变化;对于落后产能的淘汰,风险主要集中于中小钢铁企业。这些企业规模小,更新改造大高炉的能力较弱,小高炉的淘汰将对其生产产生重大影响。(三)兼并、重组风险目前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较低,国内钢铁产业呈现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分散度高的特点。绝大部分钢铁企业的产能都集中在钢筋、线材、窄带、中小型材等普通品种上,从生产工序来看,具备完整的铁-钢-材生产能力的企业较少,多数企业的生产工序不完整,独立炼铁、独立炼钢、独立轧钢企业较多。从新的钢铁产业政策来看,未来五年我国将进入钢铁产业兼并、重组的产业整合阶段。如河北省现有钢铁企业约200多家,河北省政府计划未来将其整合至40家左右。 从钢铁企业现有的重组模式来看,主要有两大类。一是特大型钢铁企业与大中型钢铁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如鞍钢重组本钢;唐钢重组宣化、承德钢铁公司;武钢重组柳钢、鄂钢等。这类重组大都是跨地区的重组,重组后的钢铁企业将实现规模的跨越式发展。另一类重组是同一地区的中小型钢铁企业,这类企业一般规模在100万吨左右或者更少,特点是两个或者多个钢铁企业间实现联合重组。兼并、重组将带了国内钢铁企业数量的减少,但同时效益不佳的钢铁企业则面临被优势企业收购、兼并、重组,甚至失去法人主体资格的可能性。二、宏观经济发展变化风险分析我国钢铁产业与宏观经济的联系十分紧密,同时具有很强的周期性波动。1993难以来我国已经经历了三个典型的经济周期,如下表所示。表11993~2006年我国宏观经济及钢材消费增速对比GDP增速钢材消费量增速宏观经济发展特点1993年14.0%27.14%宏观经济上升期1994年13.1%7.87%1995年10.9%-2.08%1996年10.0%3.19%1997年9.3%1.55%宏观经济调整期1998年7.8%9.64%1999年7.6%12.96%2000年8.4%7.38%2001年8.3%18.32%2002年9.1%26.59%宏观经济上升期2003年10.0%22.31%2004年10.1%15.00%2005年9.9%19.57%2006年10.7%17.49%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1993~1996年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钢材表观消费量首次突破1亿吨,并连续多年在这一高位徘徊。但在当时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下,1997年之后我国宏观经济由通胀转入通缩,这一时期我国钢材消费量增速大幅下降,从1997年到2000年我国钢材消费量累计仅增加4000万吨。但这一时期,中央政府采取了连续减息、大举国债等一系列积极财政政策,由此导致从2002年开始,我国宏观经济再次进入高速发展,我国钢铁工业也在此大背景下进入我国钢铁历史上增速最快的时期。从宏观经济发展的规律并结合近期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可以看出,2007年后我国经济将进入调整时期,宏观经济的增速必然降低。由于钢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原材料,因此宏观经济的减速必然带来市场对于钢材需求的下降。钢铁工业整体将进入相对低速的发展时期,钢铁行业整体的利润空间也将大幅减少,钢材的利润率将下降。三、市场价格风险分析 钢铁工业受钢材价格波动影响非常,近年来钢价的波动成为影响钢铁工业整体效益的关键性因素。目前我国钢铁企业除少数企业钢材品种具有较强的抗市场风险能力外,大多数企业的钢材品种都具有很高的相似性,甚至包括从事板材生产的企业,大部分的板材价格也具有高度的关联性。我国钢材价格自2004年以来经历了多次较大幅度的起落。目前钢材价格总体运行平稳,但在钢材市场需求慢于钢材产能增长的大背景下,国内钢材价格还有进一步走低的可能性。由此我国钢铁工业还将面临钢材价格进一步下降并由此带来效益下降的风险。四、铁矿资源供给风险分析(一)国内铁矿资源供给风险分析从企业来看,国内大型国有钢铁企业原来都是以铁矿资源地而建,因此都有一定的铁矿资源保障。但近年来随着原有矿山资源的逐步枯竭,也面临严峻的铁矿不足矛盾。如马钢、武钢等企业矿山均进入后期开采,有的矿山由露天开采转入地下开采。总体来看,国内目前除鞍钢、本钢、太钢等少数几家企业自有铁矿资源较为丰富外,大部分企业的自有铁矿数量在企业消费中的比重已大幅减少。目前国内1000万吨以上的9家钢铁企业中,除了鞍钢外,其他企业自有矿石在生产中的比重不到20%。特别是如宝钢、沙钢两家企业基本是100%的依赖进口或外购铁矿石。而即使是鞍钢、太钢这样的企业虽然当前铁矿资源相对较为丰富,但未来随着企业产能的扩张,自有铁矿资源也将面临不足的矛盾。(二)国际铁矿石资源供给风险分析从国际铁矿石资源供给来看,目前全球主要的铁矿出口国集中在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南非等国。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国际三大主要铁矿生产商,澳大利亚的力拓、必和必拓集团,巴西的CVRD公司都扩大了产能,主要用于满足我国对于铁矿石需求的快速增长。预计到2007年巴西CVRD公司产能可接近3亿吨,力拓和必和必拓的产可分别达到1.9亿吨和1.37亿吨,三家企业合计6.17亿吨。剔除巴西和澳大利亚两国国内共需要9000万吨铁矿石,则仍可有5.27亿吨铁矿石可供应国际铁矿贸易市场。考虑日本、欧盟、韩国未来钢铁工业基本没有太大增长空间,铁矿石需求量将基本保持现有规模,估计三个国家(地区)的铁矿石需求量约在3.2亿吨,则巴西和澳大利亚可向我国提供的铁矿石数量为2亿吨,加上印度、南非等国可向我国提供约1亿吨铁矿石,则我国可以进口铁矿石的数量并不十分充裕。可以说,总体来看未来几年全球铁矿石供给的矛盾将有所缓解,但由于我国钢铁产能增长过快,供需矛盾的缓解还需较长时期。整体来看,虽然未来几年全球铁矿石资源供给在逐步缓解,但由于我国钢铁产能增长迅速,铁矿石的供给仍略显紧张。 钢铁企业面临的外部风险主要集中在落后产能的淘汰和原材料供给两个方面。而对于落后产能的淘汰将主要影响中小钢铁企业,这类企业将面临较高的退出风险。但实际对于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来说产业政策的影响是积极的。原材料供给对于钢铁企业的影响将主要体现在2006~2007年间,这一时期由于全球铁矿石从总量供给来看还不十分充裕,因此在铁矿石获得方面不具备优势的企业将承受较高的成本压力。但随着全球铁矿石供给的缓解,这一因素不会成为未来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第二节钢铁产业自身风险分析一、产能过剩风险分析(一)冶炼产能过剩风险分析由于2006年以来钢铁工业协会尚未进行大规模的调研统计,根据近期产能投产情况估算。目前我国高炉座数约1200座,生铁能力约在4.7亿吨左右。从高炉的产能利用率(生铁产量/生铁产能)来看,高炉生产能力利用率仍保持在85%左右的较高水平,从钢铁工业的生产实践来看,这样的产能利用率水平表明高炉炼铁能力尚未出现非常严重的过剩。表1我国高炉炼铁产能变化2003年2004年2005年调研2006推算高炉产能高炉产能高炉产能高炉产能单位座万吨座万吨座万吨座万吨合计4872185787427866113137885047000资料来源:钢铁工业协会表2我国高炉产能利用率变化2003200420052006生铁产量20291251853304040000生铁能力21857278663788547000产能利用率92.84%90.38%87.21%85.10%资料来源:钢铁工业协会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由于我国钢铁市场需求较大,国内大量高炉实际处于超负荷生产中,作为衡量高炉生产水平的高炉利用系数一般在2.5左右比较正常,但实际生产中国内相当多的高炉,特别是民营中小高炉,利用系数竟高达3.5~4.0左右,有的甚至高达4.0以上。从这一角度看,即使不淘汰现有高炉,仅将高炉利用系数恢复到合理水平,则相应可减少高炉产量数千万吨左右,因此我们认为当前国内高炉产能过剩的风险相对较小。 根据钢铁工业协会调研数据显示,到2005年底我国炼钢能力达到4.7亿吨左右,在建炼钢能力约1.1亿吨,那么我国估算到2006年底国内的炼钢能力至多有5.7亿元左右。这样我们估算2006年我国粗钢产能平均利用率为80.77%。考虑到目前我国炼钢总能力中约有1.1亿吨的电炉炼钢能力利用率偏低,电炉钢产量约3500万吨,则实际转炉钢的平均产能利用率高达93.9%。考虑到我国电炉钢由于废钢资源匮乏,实际大部分是无效产能。因此,目前我国炼钢能力中转炉钢并不过剩,电炉钢受废钢资源的制约,产能闲置较为严重。表12001~2005年我国粗钢产能、产能利用率变化单位:万吨200120022003200420052006(E)年初产能149601711519735263814004747000年末产能171151973526381400474700057000粗钢产量151631815522116272463493642000粗钢产能利用率94.55%98.53%95.91%82.03%80.27%80.77%资料来源:钢铁工业协会说明:粗钢产能利用率=粗钢产量/年内平均粗钢产能年内平均粗钢产能=(年初粗钢产能+年末粗钢产能)/2(二)钢材生产能力过剩风险分析1.薄板材产能过剩风险分析经过我们前面对国内薄板市场的供需变化分析可以看出,国内薄板生产能力在细分品种上差别较大,不能笼统的概括为产能过剩或产能不足。受热轧能力大量释放的影响,国内热轧薄板卷市场产能较大,产能存在一定的过剩风险。但在热轧酸洗板,高强度热轧板卷等少数品种上,市场需求还有一定缺口。与热轧相比,冷轧薄板卷总体供需平衡,没有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特别是目前我国进口冷轧薄板卷数量巨大,为我国第一大进口钢材。如果未来国内冷轧产品质量提高,可以用于替代进口,并不存在严重的过剩风险。可以说,国内冷轧薄板卷的关键问题在于提高自身产品档次。国内镀锌板生产能力总体过剩,同时比较严重的集中在中低档的镀锌板产能上,汽车、家电镀锌板和高档建筑用镀锌板产能并未出现过剩,但这些品种技术壁垒很高,一般企业难以进入。市场基本被国内少数企业和进口产品所占据,市场供需十分稳定。中低档的镀锌板产能广泛分布于中小民营企业和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产能利用率偏低,机组严重闲置状况严重,这一领域的竞争较为混乱,相关的市场风险较高。国内镀锡板市场总体较为平稳,近年来国内新增的镀锡机组较少,主要原因在于国内可供镀锡生产的冷轧基板数量有限,实际在这一环节限制了国内镀锡产能的增长。总体来看,国内镀锡板市场供需较为平稳,产能过剩风险相对较小。 国内彩涂板产能过剩主要集中在中低档建筑用彩涂板,目前国内大量的彩涂机组仅具备生产这些普通中低档彩涂板的能力,而且机组能力偏小,基板需求外购,相关的风险较高。但高档彩涂板市场仍有较大缺口,目前依赖进口严重。冷轧硅钢由于技术壁垒较高,目前国内仅集中在武钢等四家企业,产能一直不足,并且在短期内难以解决,虽然目前国内有多家企业试图进入冷轧硅钢的生产,但由于该品种技术壁垒很高,因此预计在2010年前国内稳定的供应商仍将集中在武钢等四家企业。这一品种在五年内不会出现产能过剩的风险。热轧硅钢受冷轧硅钢的影响,近年来产量、产能大幅下降,未来随着冷轧硅钢产能的逐步提高,热轧硅钢的市场将继续遭到压缩2.中厚板产能过剩风险分析国内的中厚板卷生产由热轧和中板轧机组成,2005年以来受国内热轧能力的快速增长,中厚板卷供给量大幅增长。总体来看,中厚板卷的产能过剩较为明显,由于未来国内热轧能力和中板轧机能力还有大量释放,因此预计中厚板的产能过剩矛盾将持续较长时期,相关风险较高。在总体产能过剩的背景下,部分中厚板卷资源还有一定的缺口,如部分规格的船板、管线钢、高中压锅炉板等。板材产能过剩风险特点热轧、冷轧、中厚板的投资一般需要配套大型的高炉、转炉以及精炼设备加上板材轧机要求较高,因此热轧、中板的投资规模较大,一般都在20~60亿元左右,有的甚至更高。进入壁垒较高,退出壁垒也很高。因此一旦产能形成过剩,调整起来十分困难。同时板材轧机的投资十分昂贵,如果产能闲置,相对来说损失较大。由于目前国内的热轧、中板生产能力全部集中于大中型钢铁企业,因此板材产能的过剩对大中型钢铁企业的冲击十分巨大。3.钢筋、线材、中小型钢产能风险分析钢筋、线材、中小型钢是我国钢材生产的主要品种,产能主要集中于中小型钢铁企业,大型钢铁企业目前正逐步退出这一领域的生产。由于这部分钢材的生产能力多集中于运作方式十分灵活的民营钢铁企业,因此产能的准确掌握十分困难。值得注意的是,这类长线材品种的投资规模小,见效快,生产方式灵活,生产的准入壁垒和退出壁垒都很低。在市场供给形势较好的时期,长线材产品价格上升,短期内即可形成大量的产能,造成产能过剩的局面。但如果市场形势变化,价格下跌,产能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将逐步淘汰,即使没有淘汰由于长线材类产品的生产设备大都是小高炉、二手轧钢机,获取成本极低,产能闲置,造成的损失也十分轻微。4.焊管、窄带钢产能过剩风险 焊管、窄带也是国内民营中小钢铁企业的重要生产品种,其与钢筋、线材一样,进入壁垒较低。目前国内产能过剩较为严重。但值得注意的是,不少民营中小钢铁企业由于经营方面较好,即使在产能过剩严重的背景下,也保持了较好的盈利能力。5.H型钢产能过剩风险国内H型钢市场潜在的产能过剩风险较高,目前国内主要的H型钢生产能力集中在马钢、莱钢、日照三家企业,形成能力400多万吨,但2006年后,长治,津西等多家企业的H型钢生产线将相继投产,国内H型钢的生产将面临产能过剩的风险。特别是目前形成的H型钢能力多集中于中小型H型钢的生产,这一领域的产能过剩局面尤为严重。长线材产能过剩风险特点从动态的角度可以认为,钢筋、线材、中小型钢、焊管、窄带等产品的产能一直过剩,但这种过剩所造成的影响相比板材产能的过剩来说要小的多,对钢铁工业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影响较小。可以说大多数长线材类钢材产能的闲置对钢铁工业造成的影响较小。二、钢铁企业工序缺失风险分析我国的钢铁企业不仅存在规模小、产品同质化严重、集中度水平偏低的特点。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钢材生产工序不完整的特点。钢铁工业属于高能耗的工业,完整工艺流程不仅可提高生产效率还可有效充分的利用各道工序的余热、余压。我们以钢铁联合生产企业和独立炼铁企业进行对比分析,钢铁联合生产企业自备焦化厂可产生焦炉煤气,高炉炼铁过程中可生产大量的高炉煤气,这些煤气可用于后续的轧钢工序或烧结工序,高炉余压可以用于发电。既减少了污染又可降低能耗,创建了环境友好型企业。但如果是独立炼铁企业,特别是小高炉炼铁,由于没有配备后续轧钢工序,高炉煤气往往空排,造成极大的能源浪费和污染,同时由于需要外购焦炭,增加了成本。如果是独立轧钢企业,由于没有炼铁工序,没有现成的高炉煤气可以利用,必须外购煤气以满足企业生产需要。目前高炉余压发电、热装热送、连铸连轧等工艺在钢铁联合企业日趋普遍,这些新工艺的应用将使得铁、钢、材之间的生产更加紧密,能耗水平也将大幅降低。但工艺流程不完整的企业不具备应用这些新工艺的平台。可以说,生产工序不完整的企业仅在在能耗上就不及钢铁联合企业经济,缺乏竞争力。 钢铁生产的每道工序都将对下道工序的生产产生较大影响。钢铁联合企业由于具备完整的工艺流程,可以从钢铁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把关并易于进行调整。但工序不完整的钢铁企业,可能需要外购生铁、钢坯或钢材进行加工,难以全面的把握和控制钢铁生产的各个环节,对于钢材质量的控制能力较弱。如果只进行冶炼并以销售生铁、钢坯为主,由于缺乏对产品进行深加工,因此钢材产品的附加值较低,一般来说利润空间有限,抗市场风险能力也偏低。总体来看,生产工序不完整的钢铁企业竞争力较弱,未来将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钢铁行业的波动首先将冲击该类型企业。但一部分专业化生产水平较高的企业或钢材产品与下游用户联系较紧密的不完整工序企业也将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三、钢铁企业规模风险分析我国钢铁工业集中度偏低,2005年国内钢铁企业高达800多家,平均每家企业的粗钢产量不足50万吨。从国际钢铁工业的发展经验来看,作为联合钢铁企业200万吨以下的规模(专业化生产企业除外)一般是缺乏长期竞争力的。实践经验表明作为国际化的钢铁企业,钢铁生产规模至少应在500万吨以上。到2006年我国300万吨以上钢铁企业约有40家左右,500万吨以上钢铁企业21家,1000万吨以上企业9家,2000万吨以上企业2家。总体来看200万吨以下的钢铁企业在我国数量众多,大部分企业产品同质化严重。未来这些企业中除具有专业化生产特色或区域优势的企业外,大都面临一定的规模风险,需要通过兼并、重组的模式增强企业竞争力。四、区域风险分析我国钢铁工业的地域性分布很强,由于资源和市场的影响,目前国内已经形成了河北、江苏、山东、辽宁四个钢铁大省,其中仅河北省的钢铁企业就高达约200多家,约占全国钢铁企业总数的25%,因此在上述省区内的钢铁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相对激烈。而在我国西北、西南地区钢铁企业虽然消费量较少,但由于远离东部地区,形成了天然的市场壁垒,一般东部的钢材难以进入这些地区或者难以以有竞争力的价格进入这些地区。因此西部地区的钢铁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一般低于东部地区。五、所有制风险分析我国钢铁企业按所有制类型来看,主要有国有、民营及外资三种,由于外资企业的数量很少,因此国内钢铁企业的类型实际主要有国有和民营两种。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民营钢铁企业还不能完全享受平等的国民待遇,在融资、人才引进、原材料获得等诸多方面均不及国有企业有优势。虽然民营钢铁企业在机制、成本和经营灵活性上好于国有企业,但总体来看,未来我国民营钢铁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钢铁企业面临的市场风险远远高于国有钢铁企业。从钢铁企业自身的风险来看,钢铁企业的规模、技术水平、工序结构、区域位置将成为影响钢铁企业竞争力和抗市场风险能力的关键性因素。 在经济规模以上的大型钢铁企业和产品技术较高的企业将继续保持其优势地位,工序结构不完整的钢铁企业将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特别是处于下游的钢材深加工企业面临的风险更大。由于我国钢材在生产和消费上具有不平衡性,因此区域位置上具有优势的一般中小规模的技术力量较强的企业也将具有一定的生存空间。2006年总体来看,钢铁行业面临的具体风险如下表所示。表12006年钢铁行业主要风险因素及影响范围类别风险因素风险特点影响企业范围宏观环境风险宏观经济风险宏观经济增速放缓,钢铁需求总体下降所有钢铁企业汇率风险人民币升值出口钢材的企业受影响加息风险人民币贷款利率可能再次上调使用信贷资金的钢铁企业产业政策风险项目审批风险新建、改扩建项目审批难度加大有新建项目计划的钢铁企业淘汰产能风险淘汰不符合产业政策的小高炉、小转炉及轧钢能力有落后产能的企业关税风险钢材出口退税率下调3%并有继续下调的可能性有出口钢材的企业所有制风险民营、国有钢铁企业面临不同的政治风险民营钢铁企业经营环境风险铁矿石供给风险进口协议矿石价格上涨采购协议矿的企业兼并重组风险中小企业面临兼并、收购中小钢铁企业价格风险钢材价格可能走低产品在细分市场垄断性不强的企业企业风险规模风险钢铁企业规模普遍偏小,抗风险能力差中小钢铁企业工序缺失风险生产工序不完整,原料受限制或缺乏深加工能力产业链不完整的钢铁企业区域风险在区域内集中了较多的钢铁企业,竞争激烈河北、江苏、山东等省钢铁企业细分钢种风险线螺、型钢、窄带盈利能力偏低,但价格波动较小中小型钢生产企业薄板材、中厚板产能过剩,钢材价格波动较大薄板材生产企业钢管普通焊管、无缝管产能过剩一般焊管、无缝管生产企业 第十章2007年钢铁行业信贷建议第一节2006年行业总体特点及总量控制建议一、2006年钢铁行业总体发展特点与授信额度建议2006年我国钢铁工业仍处于高速增长中,钢材产量和消费量仍呈两位数以上的高速增长。钢材价格在2005年底的基础上开始回升,钢铁行业的总体盈利情况好于2005年。2006年我国GDP同比增速高达10.7%,2007年一季度更是高达11.1%。宏观经济的高速发展是支撑目前钢铁行业整体走好的关键因素。由于目前中央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措施,预计2008年开始宏观经济将有所减缓。钢铁行业的高增长态势将放缓,钢铁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将大幅下降,结构调整将成为未来钢铁行业发展的重点内容,同时钢铁行业总体将进入低利润时期,不同类型企业的盈利情况将出现较大分化。由于审批的日趋严格,因此新建钢铁项目将大量减少。由于目前钢铁行业这一轮的投资高峰已经结束,钢铁行业整体的投资机会已经不多。因此应严格控制对于钢铁行业的授信额度。特别是对于企业投资项目与其自身规模和实力不相匹配的项目应高度关注其风险。二、2006年钢铁行业资金需求特点与授信期限建议2006年我国钢铁行业的投资规模虽然较大,超过2200亿元,但绝大部分资金来源于企业自身积累,对信贷资金使用的比例并不高。由于目前钢铁行业总体盈利水平并不高,未来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较高,对于钢铁行业的信贷应以中短期信贷为主。同时我们认为对钢铁行业的授信应把握以下指导原则:侧重于优势企业、优势项目的选择,关注企业的产品定位和发展方向,同时考虑企业在区域、细分市场的地位。由于未来钢铁行业投资将以技改投资为重点,应关注此类投资的效率并控制其规模。 第二节分类型企业特点总结及授信建议一、规模优势型企业钢铁工业属于典型的规模工业,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由于规模大,生产工序完整,成本优势明显,综合竞争力明显高于中小钢铁企业。特别是国内特大型钢铁企业目前在高炉设备、轧钢设备、余热、余压的利用回收,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均具有中小型钢铁企业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我们认为国内大型钢铁联合企业经营的稳健性和安全性较高,是金融机构较为安全的授信目标客户。二、专业化优势型企业同时我们认为中小型钢铁企业中,具有专业化生产优势的企业未来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从国际钢铁工业的发展格局来看,发达国家的钢铁企业主要由两大类型组成:一直钢产量在1000万吨以上的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二是钢产量在100~200万吨左右的中小型专业化生产企业,这类企业虽然产量较小,但专注于一两个品种的生产并具有极强的技术竞争力,并在单个品种的生产领域已经形成了较高程度的垄断。目前我国已经出现了少数的专业化生产水平较高的企业,这些专业化生产企业尽管规模不大,但技术含量很高,产品定位于少数品种,并在细分市场上形成了很高程度的垄断。对于金融机构来说,这类钢铁企业是高质量的授信客户。三、管理优势型企业目前国内有一批规模不大(规模一般在100~300万吨),产品档次和技术水平不高的民营钢铁企业,依托良好的管理和严格的成本控制,也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这些企业虽然一般都生产如钢筋、窄带、线材、焊管等普通低附加值产品,但由于其成本低,市场需求较大,仍有一定的生产空间。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这些民营钢铁企业在成本上优于国有企业,目前实际上在国内市场已经将国有企业排挤出了这些领域的生产。因此这批以低附加值钢材生产为主的中型钢铁企业仍有良好而稳定的收益。金融机构也可以从中选择部分信用较好的企业开展授信。四、地域优势型企业我国幅员辽阔,部分钢铁企业虽然在规模、产品档次上并不具有优势,但企业是当地所在区域内的重要或龙头钢铁企业,因此其在销售渠道、市场垄断上具有优势。在一段时期内可以作为金融机构选择的授信客户。 第三节分产品特点总结及授信建议目前我国钢铁产能总体过剩,但在部分细分品种上仍有较大的缺口,这些品种目前大都依赖进口,从我国钢铁工业发展战略考虑,需要大力发展这些品种以满足我国工业发展的需要。同时钢铁企业近年来还加大了对钢铁设备技改方面的投资。总的来说,这些投资对于提升钢铁企业的竞争力具有积极意义。对于这些投资应加大授信的力度,但同时应关注企业对于这些细分品种的投资是否能有效达到其设计目标。(一)板材类产品热轧薄板中的热轧酸洗板、高强度板;冷轧薄板中的薄规格(<0.5mm)品种及供镀锌、镀锡用基板;镀锌板中的汽车用镀锌板、高档建筑用镀锌板;高档建筑用彩涂板;薄规格镀锡板;冷轧无取向硅钢和冷轧取向硅钢。中厚板中的高级别(X80以上)管线钢、宽幅高强度船板(E级、F级)、高压锅炉板。(二)长线材及管材紧固件用线材、钢帘线用线材、三级螺纹钢筋、高速重轨、大棒材等。无缝钢管中的油井管、中高压锅炉管、核电用管、汽车转动轴管、不锈无缝管等;焊管中的油井管、中高压锅炉管。(三)新技术新工艺干熄焦技术,捣固焦技术,高炉煤气回收发电技术,链篦机-回转窑造球团矿。 第四节钢铁行业授信风险防范建议我国钢铁工业整体已经进入了调整时期,行业投资整体蕴涵着相对较高的市场风险。因此,我们提出一些相关的防范风险建议。(一)防范企业进行大规模的产能扩张目前我国钢铁工业整体产能过剩,产能不过剩的品种往往有很高的技术壁垒或已经被几家企业严重垄断。因此单纯的产能扩张将给企业带来较大的风险。特别是板材产能的扩张,由于投资大,回收期长,风险更大。需要高度关注。(二)防范企业盲目定位高端产品开发和投资目前国内较多企业将高档钢材定位企业的发展目标,我国的钢铁工业技术水平整体落后,绝大多数企业并不具备高档钢材的开发和生产的技术能力。盲目定位高端产品的生产将导致企业投产后无法生产出设计产品,给企业带来较大风险。需要高度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