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 MB
- 2022-04-22 13:35:08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摘要一、行业发展概况2011年,中国物联网产业总产值超过2600亿人民币,其中支持层、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和应用层分别贡献了2.7%、22.0%、33.1%、37.5%和4.7%。感知层和传输层中涉及的厂商数量最多,在物联网行业引起了最密集的竞争。2011年,物联网的主要应用领域是智能工业、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医疗、智能农业和智能环保。2011年物联网行业发展有以下特点:(1)智慧城市是物联网技术最为现实的应用实施点,也是省市政府推动物联网发展最直接的触发点,2011年成为物联网发展中最热门的关键词;(2)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工业、智能农业、智能物流、智能环保、智能医疗与智能家居等领域应用示范项目大量涌现,由概念逐步走向实际应用;(3)2011年三大运营商在物联网业务上频频发力,智能手机正成为物联网核心终端是中国物联网市场举足轻重的重要推动力;(4)物联网概念继续得到热捧,各种物联网概念的会展活动层出不断,知名的ICT展会或会议中,物联网也成为其中最热亮点,物联网概念已经逐渐为广大民众所熟知和了解。二、区域发展情况在物联网区域发展趋势方面,物联网产业发展呈现出一定的“马太效应”现象,即“强者越强”的趋势。目前国内物联网产业初步形成了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区等四大区域聚集发展的总体产业布局空间,但从发展趋势来看,物联网产业的资源要素将继续向优势地区汇聚集中。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等地区作为国内物联网产业的聚集地,企业分布密集,研发机构众多,产业氛围良好,优越的发展条件将会吸引更多的资源要素向这些区域汇集。从城市布局来看,北京、上海、杭州、深圳、无锡、广州、武汉和成都等城市已经处于物联网产业发展的领先地位,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这些城市将继续引领物联网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扩大,并以这些大城市为中心,形成多个物联网产业发展的集聚区。10
三、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我国当前物联网发展主要面临以下几种趋势:(一)政策投入成为产业发展最强动力“智慧城市”建设是中国城市化推进到一定水平的必然产物,对目前刚刚起步的物联网产业发展意义重大。国家倡导发展物联网产业,借以实现经济转型和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各地政府纷纷响应,高度重视物联网产业。中国已有28个省市将物联网作为新兴产业发展重点之一,不少一二线城市在建设或筹建物联网产业园。可以预见,2012年,物联网是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推进信息化工作的重点,政策支持力度继续加大。(二)物联网将会出现一系列的标准竞争2011年,一些地方宣布建设智慧城市的标准,各有各的标准。物联网涵盖范围极广,相关标准影响较大。在制定标准时,各个参与方都试图让自己的想法能够主导上层标准的制定,并占取主动地位。(三)产业链逐步形成,应用领域逐渐明朗经过业界的共同努力,国内物联网产业链和产业体系逐渐形成,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安防、交通和医疗三大领域,有望在物联网发展中率先受益,成为物联网产业市场容量大、增长最为显著的领域。根据“十二五”规划,2012年我国物联网产业将在智能工业、智能农业、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环保、智能安防、智能家居等重点领域积极开展应用示范。(四)物联产业向西部扩展目前我国物流网产业集群已初步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区等四大区域集聚发展的总体产业空间格局。2011下半年开始国内西部的陕西、兰州、四川、重庆也开始将物联网产业作为优先发展领域。2012年将会有更多的西部城市开始加入物联网之中。(五)应用进一步扩大当前我国物联网产业的主要客户仍是政府及事业单位,还没有演变成市场普遍消费模式。随着,地方政府、中国物联网(RFID、传感网、智能通讯)产业各大联盟和国内外企业、机构的鼎力支助,关于民众的应用示范将会逐步扩大。综合来看,一方面,我国物联网产业链仍不够顺畅,物联网应用需求层次偏低,商业模式不清晰,整个产业链的资源共享明显不足;另一方面,多层面的政策投入仍是推动我国物联网发展的最强动力,短期来看,这种支持仍需要继续。10
四、行业风险分析物联网行业的发展主要面临宏观经济环境风险、政策风险、技术与运营分析以及上下游产业风险几个方面。从宏观经济环境来看,2012年经济增长的速度不够,缺动力。不过,中国的经济增长的动力是在加速的会恢复;从政策风险来看,物联网产业发展面临着政策扶持力度低于预期、各地政府重复建设严重等问题;从技术层面看,我国还没有开发出大规模、系统化、覆盖全国的物联网应用系统,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从上下游来看,物联网产业发展的主要风险因素是核心技术突破慢于预期、产业链低端领域竞争加剧导致利润率走低、物联网标准出台慢于预期的风险等。五、行业信贷建议物联网行业信贷的总体守信原则应该以支持这些重点项目为主:技术研发类项目:重点支持智能传感器、超高频和微波RFID、传感器网络和节点等感知技术,物联网应用中间件、嵌入式系统、海量数据存储与处理等应用技术,物联网信息安全、标识编码、频谱等共性技术的研发。产业化类项目:重点支持传感器、二维条码识读设备、M2M设备、传感器网络通信模块/节点/网关、应用软件、信息安全等关键产品的中试和规模化生产。应用示范与推广类项目:支持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改造传统工业流程、促进安全生产和节能减排的工业行业应用示范,以及在公共安全、公共服务、社会信息化等社会管理领域中的应用示范。标准研制与公共服务类项目:支持物联网总体架构、接口、协同信息处理等基础和共性技术标准的研制;支持物联网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及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同时,银行在授信时应当参考2011年产业指导目录,对目录中鼓励类的产业或者技术给予信贷支持,禁止对淘汰类的行业及技术进行授信。10
目录第一章物联网行业概述1第一节物联网简介1一、含义及应用领域1二、行业重要性:经济增长点1第二节物联网特征2一、全面感知2二、可靠传递2三、智能处理2第三节物联网相关产业2第二章物联网行业发展环境分析4第一节宏观经济环境分析4一、GDP增长创两年新低但仍高于预期4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继续回落5三、流动性改善信贷增量回升6四、宏观经济对物联网行业发展的影响分析8第二节国际经济形式对行业的影响8一、美国经济复苏仍将保持缓慢态势,再次陷入衰退可能性不大8二、欧元区经济下行风险加大8三、日本经济将缓慢复苏9四、新兴经济体增速仍将继续放缓9五、国际经济对物联网行业的影响9第三节物联网行业政策环境分析10一、物联网政策汇总10二、重点政策分析11三、未来政策趋势分析12第四节物联网行业发展社会环境分析13第三章物联网行业运行分析14第一节我国物联网行业发展情况分析14一、我国物联网总体运行情况14二、物联网标准体系建设15三、物联网发展现状分析16四、2011年物联网行业发展特点17第二节国际物联网行业总体发展情况分析19第三节我国物联网行业发展主要问题及未来发展前景21一、物联网行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21二、物联网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23第四章我国物联网行业发展竞争环境分析24第一节波特五力模型分析24一、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24二、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2410
三、新入者的威胁24四、替代品的威胁24五、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的竞争24第二节进入退出壁垒分析25一、进入壁垒25二、退出壁垒25第三节物联网行业生命周期分析26第五章物联网行业重点技术分析27第一节我国物联网行业技术现状分析27一、我国物联网技术发展现状27二、国外高端技术情况27三、我国核心技术未来突破点30第二节射频识别技术(RFID)分析31一、技术简介31二、国内外射频识别技术发展现状31三、射频识别技术在我国应用状况及发展前景32四、我国射频识别技术开发面临的问题及未来突破点34第三节二维码技术36一、技术简介36二、技术在物联网领域的应用37三、国内外二维条码技术标准简介37四、我国技术现状及未来突破点38第四节电子代码(EPC)技术40一、技术简介40二、EPC在物联网领域的应用40三、我国技术现状及未来突破点41第五节无线网络技术42一、无线网络技术主要标准——IEEE标准42二、无线网络技术在物联网领域的应用42三、我国无线网络技术发展现状及未来突破点43第六章物联网行业在各领域的应用分析45第一节物联网行业在工业领域的应用45一、物联网在工业领域应用情况45二、关键技术分析46三、未来发展前景分析46第二节物联网在农业领域的应用47一、物联网在农业领域应用情况47二、关键技术分析48三、国外发展情况49四、未来发展趋势50第三节物联网在智能城市领域的应用50一、物联网在城市管理方面应用50二、关键技术分析52三、国外发展情况5310
四、未来发展前景54第四节物联网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应用55一、物联网在交通管理方面应用55二、关键技术分析56三、国外发展情况57四、未来发展前景58第五节物联网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应用58一、物联网在家居生活方面应用58二、关键技术分析59三、国外发展情况61四、未来发展前景61第六节物联网在智能电网领域的应用62一、物联网在输变电方面应用62二、关键技术分析63三、国外发展情况64四、未来发展前景65第七节物联网其他主要领域应用分析66一、食品安全、溯源66二、安全防范67三、智能医疗67四、智能环保67五、智能物流67六、智能校园68七、智能文博68八、智能司法68九、M2M平台68第八节2011年物联网行业重点领域新发展69第七章物联网行业重点区域和发展趋势分析71第一节国内物联网区域集聚分析71一、环渤海地区71二、长三角地区71三、珠三角地区71四、中西部地区71第二节八大重点城市物联网发展分析72一、北京:科研实力首屈一指聚焦城市管理应用72二、上海:产业技术基础雄厚应用示范全面推开73三、杭州:产业先发优势明显天堂硅谷雏形初现73四、深圳:产业创新活力强劲抢先发展产业高端74五、无锡:传感产业实力强大产业集聚加速发展74六、广州:产业链各环节贯通核心园区统筹发展75七、武汉:光电产业全国龙头光物联网蓄势待发75八、成都:信息基础独树一帜产业应用潜力巨大76第三节我国物联网企业的区域分布分析76一、物联网支撑层企业分布7710
二、物联网感知层企业分布77三、物联网传输层企业分布77四、物联网平台层企业分布77第四节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区域发展趋势分析77第八章物联网行业产业链分析79第一节物联网行业产业链简介79一、传感器/芯片提供商79二、应用设备提供商79三、网络提供商79四、软件与应用开发商79五、系统集成商79六、物联网运营商79第二节物联网产业链上游主要设备制造分析80一、新投资新企业增多80二、传统传感器应用拓宽80三、企业尚未形成产业规模80第三节物联网产业链电信运营商分析81一、我国电信运营商行业运营分析81二、电信运营商在物联网中的定位82三、运营商主要商业模式84四、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物联网发展战略及布局领域分析85五、电信运营商在引领物联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87第四节物联网产业链下游其他运营商分析87一、中间件及应用开发商、系统集成商87二、服务提供商88第五节物联网运营的八种商业模式88一、运营商主导型89二、系统集成商主导型89三、软硬件集成商主导型("iPhone"模式)89四、软件内容集成商主导型90五、政府主导型90六、用户主导型91七、合作运营型91八、云聚合型91第九章2011年物联网行业企业分析92第一节行业内上市公司综合排名及各项经营指标排名92一、总资产排名92二、销售收入排名92三、净利润排名93四、总体排名分析94第二节2011年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发展分析95一、经营状况分析95二、企业发展战略分析95三、SWOT分析9610
第三节2011年怡亚通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发展分析96一、经营状况分析96二、企业发展战略分析97三、SWOT分析97第四节2011年厦门信达股份有限公司发展分析98一、经营状况分析98二、企业发展战略分析98三、SWOT分析99第十章物联网行业发展趋势分析100第一节行业总体发展趋势分析100一、政策投入成为产业发展最强动力100二、物联网将会出现一系列的标准竞争100三、产业链逐步形成,应用领域逐渐明朗100四、物联产业向西部扩展100五、应用进一步扩大101第二节政策变化趋势分析101第三节技术发展趋势分析102一、关键技术创新工程102二、技术问题与发展瓶颈103第四节竞争趋势分析104一、国际竞争分析104二、国内竞争分析104第五节区域发展趋势分析105一、东南沿海发展迅猛105二、内陆地区不甘落后105第六节主要应用领域发展趋势分析106第十一章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107第一节宏观经济风险107一、工业持续增长,下行风险可控107二、中国将继续加强宏观经济调控107第二节政策风险107第三节技术与运营风险108第四节上下游产业风险108第十二章物联网行业信贷建议110第一节总体授信原则110第二节鼓励类110第三节淘汰类11110
附表表1物联网相关产业类型2表22010-2012物联网政策汇总10表3国内三家标准化机构开展的云计算标准研究概况表27表4RFID关键技术发展方向52表5智能电网与传统电网的差异66表62011年物联网行业上市公司总资产排名92表72011年物联网行业上市公司销售收入排名93表82011年物联网行业上市公司净利润排名93表92011年物联网行业上市公司综合排名94表10同方股份SWOT分析96表11怡亚通SWOT分析97表12厦门信达SWOT分析9910
附图图12006-2011年GDP同比增速情况4图22009-2011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情况5图32008-2011年我国货币供给情况(M1、M2增速)6图42009-2011年月度信贷投放规模7图52011年中国物联网产业结构14图62011年物联网应用市场结构14图7物联网行业生命周期2610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第一章物联网行业概述第一节物联网简介一、含义及应用领域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RFID、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InternetofThings”。在这个网络中,物品能够彼此进行“交流”,而无需人的干预。其实质是利用射频自动识别技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实现物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智能电网、智能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环境监测、物流监测、定位跟踪、老人护理、个人健康、花卉栽培、食品溯源、敌情侦查和情报搜集等多个领域。物联网的应用主要可分为监控型如物流监控和环境监控、查询型如智能检索和远程抄表、控制型如智能交通和智能家居、扫描型如手机钱包和动态收费等管理和服务功能,实现对万物的“高效、节能、安全、环保”的“管、控、营”一体化。目前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家居、环境与安全检测、工业自动化、医疗健康、精细农牧业、金融与服务业、国防军事等各个行业均有物联网应用的尝试。从应用程度来看,目前我国物联网应用以智能工业、智能农业、智能城市、智能家居、智能电网、智能交通等方面。政策导向来看,“十二五”期间我国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将主要集中在智能工业、智能农业、智能物流、智能电网、智能环保、智能安防、智能医疗及智能家居领域。二、行业重要性:经济增长点物联网一方面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大大节约成本;另一方面可以为全球经济的复苏提供技术动力。目前,美国、欧盟、中国等都在投入巨资深入研究探索物联网。我国也正在高度关注、重视物联网的研究,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方面正在开展研究,以形成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政策措施。在物联网普及以后,用于动物、植物和机器、物品的传感器与电子标签及配套的接口装置的数量将大大增加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物联网的推广将会成为推进经济发展的又一个驱动器,为产业开拓了又一个潜力无穷的发展机会。按照目前对物联网的需求,在近年内就需要按亿计的传感器和电子标签,这将大大推进信息技术元件的生产,同时增加大量的就业机会。物联网会成为我国下一个经济增长点。第二节物联网特征一、全面感知物联网是各种感知技术的广泛应用。物联网上部署了海量的多种类型传感器,每个传感器都是一个信息源,不同类别的传感器所捕获的信息内容和信息格式不同。传感器获得的数据具有实时性,按一定的频率周期性的采集环境信息,不断更新数据。二、可靠传递物联网是一种建立在互联网上的泛在网络。物联网技术的重要基础和核心仍旧是互联网,通过各种有线和无线网络与互联网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在物联网上的传感器定时采集的信息需要通过网络传输,由于其数量极其庞大,形成了海量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为了保障数据的正确性和及时性,必须适应各种异构网络和协议。三、智能处理物联网具有智能处理的能力,能够对物体实施智能控制。物联网将传感器和智能处理相结合,利用云计算、模式识别等各种智能技术,扩充其应用领域。从传感器获得的海量信息中分析、加工和处理出有意义的数据,以适应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发现新的应用领域和应用模式。第三节物联网相关产业表1物联网相关产业类型物联网产业链细分:细分领域企业类型主营产品发展重点全面感知的物联网技术传感器/芯片生产厂商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线感应器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仪新型传感器及传感节点研发技术传感节点组网与协同处理技术智能识别的物联网技术物联网软件及系统集成商通过各种电信网络与互联网融合,将感知的物体信息进行实时准确的传递的软件开发\系统集成\设备生产销售物联网软件系统集成技术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智能处理的物联网技术系统集成与应用软件商利用云计算、模糊识别等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感知的海量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对物体实施智能化的控制和管理的软件开发\系统集成\设备生产销售物联网软件系统集成技术物联网的标准化建设协议和接口的标准感知物体以及各种物联网设备接口标准的转换软件以及设备生产销售物联网产业的相关标准制定物联网应用抽象及标准化技术物联网共性支撑技术数据来源:世经未来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第二章物联网行业发展环境分析第一节宏观经济环境分析一、GDP增长创两年新低但仍高于预期2011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GDP)47156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2%,较2010年的10.4%有所回落。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9.7%,二季度增长9.5%,三季度增长9.1%,四季度增长8.9%,创两年新低。从环比看,四季度GDP增长2.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7712亿元,比上年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220592亿元,同比增长10.6%;第三产业增加值203260亿元,同比增长8.9%。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图12006-2011年GDP同比增速情况2011年GDP的逐季回落有国家主动调控的因素在内,很大程度上符合宏观调控的目标。即便就第四季度看,8.9%的速度也仍然在一个正常的区间,数据的整体表现还是偏乐观的,经济软着陆迹象进一步明显。我国比较理想的总体格局是,国民经济能够保持8.5%-9%的增长速度,物价能够得到比较好的控制,方式转变得比较快,结构调整的力度比较大。预计2012年中国将继续保持宽松政策,而不是大规模刺激政策。2012年年初下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降低,但全年数月当中仍有很大可能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由于中国第四季度GDP增长率远高于预期,而且海外需求强于预期,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因此若欧洲债务危机不急剧恶化,预计2012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速度不会出现大幅度回落。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继续回落2011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301933亿元,比上年增长23.8%,增速比1-11月回落0.7个百分点,扣除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6.1%。从环比看,12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比11月下降0.14%。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图12009-2011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情况分产业看,2011年全年,第一产业投资6792亿元,比上年增长25%,增速比1-11月回落3.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132263亿元,增长27.3%,增速提高0.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162877亿元,增长21.1%,增速回落1.3个百分点。从项目隶属关系看,2011年全年,中央项目投资20209亿元,比上年下降9.7%,增速比1-11月回落1.2个百分点;地方项目投资281724亿元,增长27.2%,增速回落0.3个百分点。分登记注册类型看,2011年,内资企业投资281741亿元,比上年增长24.7%,增速比1-11月回落0.7个百分点;港澳台商投资9362亿元,增长19.9%,增速回落0.8个百分点;外商投资9437亿元,增长12%,增速回落1.1个百分点。2011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61740亿元,比上年增长27.9%,增速比上年回落5.3个百分点,比1-11月回落2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44308亿元,增长30.2%,增速比1-11月回落2.6个百分点,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71.8%。工业投资129011亿元,增长26.9%,增速比1-11月提高0.1个百分点。其中,采矿业投资11810亿元,增长21.4%;制造业投资102594亿元,增长31.8%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14607亿元,增长3.8%。2012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第二年,进入投资项目集中建设阶段,在重大规划项目建设的带动下,投资需求比较旺盛,将在一定程度上带动投资较快增长。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规划陆续出台,也拓宽了新的投资空间。然而,货币政策滞后效果与外部需求放缓相叠加将可能导致投资需求有所放缓。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将使得房地产投资出现实质性减缓。节能减排形势日益严峻对投资增长也将形成重要制约。综合以上因素,我们预计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达到20%左右,其中房地产投资将达到18%左右。三、流动性改善信贷增量回升2011年12月末,广义货币(M2)85.2万亿元,同比增长13.6%,增速比上年末回落6.1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29.0万亿元,同比增长7.9%,比上年末回落13.3个百分点;流通中现金(M0)5.1万亿元,同比增长13.8%,比上年末回落2.9个百分点。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图12008-2011年我国货币供给情况(M1、M2增速)2012年12月份,流动性紧张状况虽然依旧,但却明显好于市场预期。在不放松的政策基调和监管导向下,2012年年初的流动性将持续收紧。对于货币整体流动性的指标M2同比增速,预测将会继续下降。2011年以来,M1和M2同比增速之间出现了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M1以比M2更快的速度下降。这是由于2011年处于经济衰退时期,企业经营规模缩减,活期存款增速下降,而居民储蓄相对稳定,故M1将以比M2更快的速度下降。M1和M2间的差距继续扩大,意味着经济下降趋势仍在持续。2011年12月份货币环境在宽松方向上回弹一步,或仅是季节性的暂时现象。受“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两节”因素的影响,银行间资金市场需求上升。节日因素使得现金需求增多,经济活动季节性放缓,货币流通速度下降,货币当局必须临时性增加货币投放,以满足季节性的资金需求上升。长期来看,与危机前相比,当前的银行间市场资金仍然处于偏紧状态。2011年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7.47万亿元。一般情况下,我国银行放贷模式较为固定,一直以来都是上半年投放大、下半年投放小。这与银行的任务指标息息相关,到了年底会控制新增贷款量。但2011年全年的情况却截然相反,从10月份开始,新增信贷出现反弹,到了12月,人民币贷款单月更是增加了6405亿元,尤以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的短期贷款反弹明显。2011年年初起,我国物价指数出现了快速攀升。为应对通胀压力,宏观部门加大了货币和信贷的调控力度,第二季度起,银行信贷增量逐月下降。而进入2011年第四季度后,随着物价指数的高位企稳,调控部门加大了银行信贷对经济的支持力度。到了12月,银行贷款增量才开始有所恢复。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图12009-2011年月度信贷投放规模虽然新增贷款在年底有了翘尾,但这是自2009年新增贷款创出天量后的连续第二年下降。为应对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2009年,中国新增人民币贷款达9.6万亿元,创出近年贷款增量的最高纪录,其后于2010年新增信贷回落至近8万亿元。受抑制通胀、回收流动性等政策作用,2011年监管层对银行贷款投放有所控制,但7.5万亿元的增量仍属历史较高水平。世经未来认为,2012年投资增速略有下降并趋稳,将保证一定规模的贷款需求;实际消费增速将有所上升,从而带动相关贷款需求增加;表外融资转移到表内、对小企业、“三农”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战略新兴产业等国家重点支持领域加强信贷支持,都会扩大信贷需求。为保证经济平稳增长并加大对特定领域的支持,监管部门会鼓励银行适度加快信贷投放步伐,准备金率适度下调也有助于银行扩大信贷投放。预计2012年新增贷款8万亿至8.5万亿。四、宏观经济对物联网行业发展的影响分析目前我国物流网的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从我国宏观经济的运行来看,GDP的增长率虽然较之前较低,但是仍然好于预期,说明我国经济运行表现良好,为物联网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另外,流动性的改善有利于产业的发展。物联网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是国家重点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在政策上给予扶持,鼓励银行对于这些行业加快信贷步伐,这使得产业发展在资金上有了保障。第二节国际经济形式对行业的影响一、美国经济复苏仍将保持缓慢态势,再次陷入衰退可能性不大美国经济复苏仍处于缓慢态势。首先,受失业率居高不下和通胀率上升影响,居民实际收入增速下降。目前,国际组织、美国政府、经济学家和大型商业机构都下调了对美国经济2012年的增长预期。2011年9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美国经济2011和2012年的增速预测,从6月的2.5%和2.7%分别下调至1.5%和1.8%;美国白宫预算与管理办公室9月预测从2.7%和3.6%分别下调至1.7%和2.6%;费城联储发布的3季度经济学家调查预测,从2.7%和3.0%分别下调至1.7%和2.6%;花旗银行8月预测则分别从1.7%和2.7%下调至1.6%和2.1%。美国经济再次陷入衰退可能性不大。首先,2011年美国消费者信贷按年率一直保持增长,已接近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水平,有利于促进消费需求扩张。其次,美国房价出现上涨态势,房价回升有助于提升消费能力和投资信心,减少银行住房抵押贷款损失。第三,美国工业生产一直保持扩张态势,工业生产指数和产能利用率提升都较为明显。第四,美国银行体系状况逐步改善,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实现正增长,已接近金融危机爆发前的水平。第五,美国货币政策继续保持宽松态势,联邦基金利率0-0.25%的超低水平将一直维持至2013年6月底,美联储已宣布延长4000亿美元的国债期限,未来美联储仍有采取其他措施进一步放宽货币环境的可能性。二、欧元区经济下行风险加大对于全球经济来说,2011年以来最大的冲击仍是欧债危机的不断恶化。希腊、爱尔兰和葡萄牙等国主权债务问题持续恶化,意大利和西班牙等欧元区核心国家债务风险也进一步加剧。同时,欧债危机从欧元区边缘国家向核心国家扩散,从公共财政领域向银行体系扩散。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预计受全球经济增速趋缓、南欧诸国财政状况持续恶化、欧债危机可能进一步升级以及大宗商品价格仍旧高企等因素影响,2012年欧元区经济增速较2011年将明显回落,甚至可能出现负增长。高盛已于8月将欧元区2011和2012年经济增长率由2%和1.2%下调至1.7%和0.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9月将欧元区2011年和2012年GDP增长率由6月的2.0%和1.7%下调至1.6%和1.1%。三、日本经济将缓慢复苏2011年3月,日本发生的特大地震及随后引发的海啸和核泄漏是2011年以来全球经济遭受的第一轮冲击。由于日本在全球产业链中的重要地位,这场灾难也直接冲击了全球市场,使全球汽车、电子等主要产业链一度出现中断风险。虽然2011年日本经济将出现负增长,但在灾后恢复重建的带动下,日本经济有望逐步缓慢复苏。日本央行预测,经济从2012年3季度恢复环比正增长,4季度开始进入温和复苏轨道,但日本经济仍面临世界经济复苏放缓、日元升值和内生增长动力不足等挑战。四、新兴经济体增速仍将继续放缓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主要新兴经济体凭借较稳固的基本面和有针对性的措施在2011年保持了增长势头,并有望在2012年继续成为全球经济的“增长绿洲”。2011年,金砖国家中的部分国家经济增长可谓先扬后抑。在经历2011年强劲复苏后,2011年上半年主要新兴经济体保持了较快增长,但受外部需求减弱和自身调控影响,下半年出现增幅回落趋势。虽然受发达经济体低迷拖累,2012年发展中国家增速将进一步放缓,但仍为全球经济引擎。当前,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大,虽然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也在放缓,但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和需求减弱将抑制大宗商品价格的进一步上涨,这将有利于缓解新兴经济体的输入性通胀压力和经济过热,加之发达国家延长低利率货币政策执行时间,新兴经济体有可能适度放松过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以促进经济增长。此外,新兴经济体的财政状况普遍显著好于发达国家,刺激内需支持经济增长的政策空间仍然较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经济今明两年仍将分别增长6.4%和6.1%,其中,俄罗斯分别增长4.3%和4.1%,印度分别增长7.8%和7.5%,巴西分别增长3.8%和3.6%,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分别增长5.2%和5.8%。五、国际经济对物联网行业的影响目前世界经济增速缓慢,物联网的发展将是下一个推动世界高速发展的重要生产力,发达国家更是对物联网的发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以期在该行业占据领先地位。2011年我国的经济发展增速虽有所下降,但是从世界范围内看,我国总体经济发展良好,与美国缓慢的经济增长和欧洲的债务危机以及日本的震后恢复相比,我国经济环境发展平稳,为物联网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第三节物联网行业政策环境分析一、物联网政策汇总表12010-2012物联网政策汇总政策名称出台时间政策内容摘要、作用2010物联网拔得“十二五”规划头筹,政策利好推进产业发展。2010“十二五”规划将明确战略新兴产业是国家未来重点扶持的对象,直至2010年,物联网被正式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其在国内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发展速度有所加快。工信部:完善政策措施加快发展物联网产业2010一、是加强规划指导和政策引导。二、是加快突破核心关键技术。三、是加快物联网标准体系建设。四、是积极引导行业示范应用。五、是高度重视物联网发展带来的安全问题。《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2010年10月18日加快培育和发展以重大技术突破、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我国自主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必须坚持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与政府引导推动相结合,科技创新与实现产业化相结合,深化体制改革,以企业为主体,推进产学研结合,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2011《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2011年4月明确了国家专项资金的支持范围包括:物联网的技术研发与产业化、标准研究与制订、应用示范与推广、公共服务平台等方面的项目。《关于做好2011年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2011年5月对于物联网专项资金的申请做了详细说明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11年度)2011年6月确定了当前优先发展的信息、生物、航空航天、新材料、先进能源、现代农业、先进制造、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海洋、高技术服务十大产业中的137项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2011年8月提出要推进物流技术创新和应用,加强物流新技术的自主研发,重点支持货物跟踪定位、无线射频识别、物流信息平台、物流管理软件、移动物流信息服务等关键技术攻关,适时启动物联网在物流领域的应用示范,加快先进物流设备的研制,提高物流装备的现代化水平2011年10月对物联网识别层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总则》、《术语》、《低速无线传感器网络网络层和应用支持子层技术规范》、《信号接口规范》、《信息安全通用技术规范》、《标识传感节点编码规范》。2012《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2012年2月14日到2015年,我国要在核心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关键标准研究与制定、产业链条建立与完善、重大应用示范技术创新能力显着增强。攻克一批物联网核心关键技术,在感知、传输、处理、应用等技术领域取得500项以上重要研究成果;研究制定200项以上国家和行业标准;推动建设一批示范企业、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创新载体,为形成持续创新能力奠定基础。与推广等方面取得显着成效,初步形成创新驱动、应用牵引、协同发展、安全可控的物联网发展格局。数据来源:中国产业政策网2011年从中央主管部委到行业、省市,多点、多层次的物联网规划密集出台,这些规划从政策、应用、资金等多个层面形成了对中国物联网的强大政策推动力,为中国物联网产业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2011年4月,财政部出台《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国家专项资金的支持范围包括:物联网的技术研发与产业化、标准研究与制订、应用示范与推广、公共服务平台等方面的项目。2011年5月,继财政部发布《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后,工信部办公厅与财政部办公厅又联合下发《关于做好2011年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通知》不仅对《办法》中涉及的专项资金支持范围及重点支持内容做了补充阐述,并对申请资格、条件和程序做了详细说明。《物联网专项资金》的出台,有力地带动了各行业、各省市、各地方政府对物联网的资金支持。中央财政资金的切实投入,使政府对物联网的支持真正由虚变实。二、重点政策分析2012年2月1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十二五”物联网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到2015年,我国要在物联网核心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关键标准研究与制定、产业链条建立与完善、重大应用示范与推广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初步形成创新驱动、应用牵引、协同发展、安全可控的物联网发展格局。规划中提出了物联网产业发展中的行业标准,其中包括共性和关键技术,智能工业、智能农业、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环保、智能安防、智能医疗、智能家居等领域的行业标准。在建立产业聚集区方面,规划中提出根据国家产业园区发展现状,依托东、中、西部现有的国家级产业园区或产业基地,按照产业关联度和区域特征,重点培育10个以上区域成为物联网综合产业聚集区或物联网特色产业聚集区具有可行性。另外,对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掌握核心关键技术、经营状况良好、主业突出、产品市场前景好、对产业带动作用大、发展初具规模等方面的企业给予评优。百家物联网骨干企业的评定将参考电子信息百强企业评定标准,对企业核心业务与物联网产业相关度、企业规模、效益和研发水平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规划中同时指出了物联网发展的重点领域,包括在经济运行中的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如工业、农业、物流等;面向基础设施和安全保障的重点领域,如交通、电力、环保等;面向社会管理和民生服务的领域,如公共安全、医疗卫生、智能家居等。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具有知识密集度高、成长潜力大、带动力强、综合效益好的特点。物联网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将提升传统产业的经济附加值,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物联网蕴含着巨大的创新空间和机遇,对通信网络、基础电子、软件、信息服务等产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大影响。三、未来政策趋势分析(一)政策扶持有望加码根据物联网“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我国物联网要在核心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关键标准研究与制定、产业链条建立与完善、重大应用示范与推广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初步构建较为完善的标准体系,建成一批物联网应用示范重大工程,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联网骨干企业。2011年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的总额不足6亿元,但目前已有上百家的物联网企业及科研机构在准备申报材料,而且,像芯片研发、制造、封装等环节的投入动辄数千万元,仅靠这部分专项基金并不能解决资金缺口。对此,“十二五”时期,中央财政将根据我国物联网发展规划及其产业发展状况,进一步健全支持物联网发展的财政政策体系,加强与产业政策、科技政策的协调配合,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引导和激励作用,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加大对物联网的投入,并积极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建立本地区支持物联网发展的财政政策。对物联网企业的政策扶持仍将集中于重大应用项目。“十二五”物联网十大应用的重点领域分别是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家居、环境与安全检测、工业与自动化控制、医疗健康、精细农牧业、金融与服务业、国防军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物联网骨干企业或将获得更多的财政支持。目前我国的芯片研发、制造、封装与国外尚存在一定的差距,考虑到物联网产业的信息安全以及抢夺物联网产业发展制高点的目标要求,芯片厂商被寄予厚望。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二)标准成形至少需2年对于物联网企业的财政支持不会采取税收普惠政策。一方面是因为前期很多企业已经享受软件服务的相关税收优惠,另一方面是对物联网企业的界定还未明确,目前几乎所有从事信息服务的企业均与物联网沾边。物联网产业细分行业大多已有国家标准。近年来,我国在传感器网络接口、标识、安全、传感器网络与通信网融合发展、泛在网体系架构等相关技术标准的研究方面有相当进展,已具备攻坚物联网国际标准的能力,是传感器网络国际标准化工作组的主导国之一。但在物联网总体标准体系建设方面,目前国内外并没有统一标准。政府主导的物联网标准体系如总体架构、标识体系、信息安全、数据接口等标准制定工作今年刚启动,要形成标准至少需要2年时间。物联网标准制定如今已经吸引了超过100多家企业的参与。目前物联网在国内外均处于起步阶段,有实力的企业均希望参与物联网标准的制定,分享知识产权的收益。第四节物联网行业发展社会环境分析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第三章物联网行业运行分析第一节我国物联网行业发展情况分析一、我国物联网总体运行情况2011年,中国物联网产业总产值超过2600亿人民币,其中支持层、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和应用层分别贡献了2.7%、22.0%、33.1%、37.5%和4.7%。感知层和传输层中涉及的厂商数量最多,在物联网行业引起了最密集的竞争。图12011年中国物联网产业结构2011年,物联网的主要应用领域是智能工业、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医疗、智能农业和智能环保。图22011年物联网应用市场结构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目前,中国的物联网产业已形成了四个产业聚集区,分别在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中西部地区。作为中国物联网产业的研发、设计、设备制造和系统集成的重要基地,环渤海地区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发展体系。作为中国的物联网技术和应用的起源,长江三角洲地区已聚集了大批的物联网企业,专注于产业链的高端环节。珠江三角洲是中国电子设备的重要生产基地,专注于物联网相关设备制造、软件与系统集成、网络操作和应用示范。凭借其RFID芯片设计、传感驱动、自动控制、网络通信和处理、软件和信息服务能力,中国中西部地区正加速发展各种物联网应用示范项目。二、物联网标准体系建设(一)2011年标准建设情况2011年中国物联网标准化制定工作得到政府空前重视,推进力度明显加强。物联网标准体系非常复杂,既涉及很多基础标准,如传感器网络技术标准、RFID标准、云计算标准、信息安全标准以及移动应用标准等,也涉及很多行业标准,如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家居等等。2011年5月工信部发布了2011年标准化工作重点,将物联网、移动支付、智能终端、云计算等列入行业标准制定的重点,并提出:要加快建立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行业标准和重要产品技术标准体系,加强物联网、节能和新能源汽车、三网融合、半导体照明等重要领域标准制修订,并在经费、计划安排和审批等方面给予优先和倾斜支持。通过试点探索综合标准化工作模式,同步开展产业链上各环节、各类产品的标准制定,形成重要领域标准全面覆盖和配套的局面。2011年10月国家传感器网络标准工作组正式发布了我国已完成的传感网首批6项标准征求意见稿。包括:《总则》、《术语》、《低速无线传感器网络网络层和应用支持子层技术规范》、《信号接口规范》、《信息安全通用技术规范》、《标识传感节点编码规范》。这些传感器标准的发布,对物联网识别层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2011年在智能电网、智能交通等方面的物联网标准体系初步建立,8项智能交通国家标准于2011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行业物联网标准体系的建立,对物联网基础标准体系的建设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物联网标准制定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和争议,例如,移动支付标准多方博弈,至今尚无定论,许多物联网基础标准仍悬在空中,尚无结果;物联网共性标准体检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等等。但2011年政府推动物联网标准体系建设的力度越来越大,中国物联网标准制定的步伐正在提速。(二)标准体系发展趋势加快构建标准体系是“十二五”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中国物联网主要任务之一:按照统筹规划、分工协作、保障重点、急用先行的原则,建立高效的标准协调机制,积极推动自主技术标准的国际化,逐步完善物联网标准体系。1、加速完成标准体系框架的建设全面梳理感知技术、网络通信、应用服务及安全保障等领域的国内外相关标准,做好整体布局和顶层设计,加快构建层次分明的物联网标准体系框架,明确我国物联网发展的急需标准和重点标准。2、积极推进共性和关键技术标准的研制重点支持物联网系统架构等总体标准的研究,加快制定物联网标识和解析、应用接口、数据格式、信息安全、网络管理等基础共性标准,大力推进智能传感器、超高频和微波RFID、传感器网络、M2M、服务支撑等关键技术标准的制定工作。3、大力开展重点行业应用标准的研制面向重点行业需求,依托重点领域应用示范工程,形成以应用示范带动标准研制和推广的机制,做好物联网相关行业标准的研制,形成一系列具有推广价值的应用标准。三、物联网发展现状分析2011年,工信部发布的物联网白皮书上指出,我国物联网应用总体上处于发展初期,许多领域积极开展了物联网的应用探索与试点,但在应用水平上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目前我国已开展了一系列试点和示范项目,在电网、交通、物流、智能家居、节能环保、工业自动控制、医疗卫生、精细农牧业、金融服务业、公共安全等领域取得了初步进展。工业领域,物联网可以应用于供应链管理、生产过程工艺优化、设备监控管理以及能耗控制等各个环节,目前在钢铁、石化、汽车制造业有一定应用。此外,在矿井安全领域的应用也在试点当中。我国已形成基本齐全的物联网产业体系,部分领域已形成一定市场规模,网络通信相关技术和产业支持能力与国外差距相对较小,传感器、RFID等感知端制造产业、高端软件及集成服务与国外差距相对较大。仪器仪表、嵌入式系统、软件与集成服务等产业虽已有较大规模,但真正与物联网相关的设备和服务尚在起步。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白皮书指出,物联网发展的战略机遇推动了我国在不同技术领域的全面提升。我国在传感器、RFID、网络和通信、智能计算、信息处理等领域的技术研究能力不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也取得了一定突破。但是由于信息产业长期的基础性瓶颈和大型应用系统综合集成能力薄弱,我国在物联网核心技术上与国外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部分技术领域没有掌握核心技术,长期受制于人;大部分技术领域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以跟随为主,处在产业链低端。我国企业基本掌握了低端传感器研发的技术,但高端传感器和新型传感器的部分核心技术仍然未掌握。我国仅有组件式传感器的通用标准,新型传感器标准基本为空白。传感器在高精度、高敏感度分析、成分分析和特殊应用的高端方面差距大,中高档传感器产品几乎100%从国外进口,90%芯片依赖国外。四、2011年物联网行业发展特点(一)智慧城市成物联网应用最热点智慧城市是物联网技术最为现实的应用实施点,也是省市政府推动物联网发展最直接的触发点,智慧城市概念给政府赋予了实施物联网的途径,给企业赋予了切入物联网、能直接带来收益的机会;给市民带来了实际环境改变的感受。所以,智慧城市便成为2011年物联网发展中最热门的关键词。2011年我国有超过18个一级城市提出了“智慧城市”规划方案,80%以上的二级城市明确提出建设“智慧城市”的发展目标。中国总计有70多个城市提出要建设智慧城市。可以期待,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与之相关的物联网产业将崛起一批具有高技术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的领军企业,从而会带动我国物联网行业的整体发展。(二)应用示范项目大量涌现,由概念逐步走向实际应用2011年多行业、多地方、多层面的物联网应用示范项目迅速涌现,特别是被国家《物联网十二五规划》列为重点发展的领域: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工业、智能农业、智能物流、智能环保、智能医疗与智能家居等领域,2011年在推进物联网应用示范项目方面都加大了推动力度。智能电网方面,2011年中国首个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中新天津生态城成功投运。这个覆盖区域31平方公里、涵盖6大环节12个子项目的示范工程,全面体现了智能电网系统的服务特点。2011年电力行业的远程抄表、输变电监测等物联网应用也在逐步拓展。智能交通方面,2011年4月13日,交通运输部正式印发了《交通运输“适度超前”发展规划》,规划中明确提出,未来五年要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推进交通信息化建设,大力发展智能交通,提升交通运输的现代化水平。智能交通的实现涵盖了车载终端设备、车辆管理、公共交通信息采集监测与服务、运营监管和应急保障等与“物联网”息息相关的关键应用,《规划》的推出为物联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2011年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都在积极推动智能交通的广泛应用。北京中关村发展集团斥资1.05亿元,对北京的交通数据采集、通信传输、控制指挥等方面进行资金支持。广州《物联网城市智能交通应用示范项目》已列为国家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上海2011年在打造智能交通平台方面取得明显进展。2011交通领域在电子不停车收费、车辆管理和调度、路网监测等方面的物联网应用呈现出全面加快的发展势头。在物流方面,2011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意见》明确提出要推进物流技术创新和应用,加强物流新技术的自主研发,重点支持货物跟踪定位、无线射频识别、物流信息平台、物流管理软件、移动物流信息服务等关键技术攻关,适时启动物联网在物流领域的应用示范,加快先进物流设备的研制,提高物流装备的现代化水平。在《意见》指导下,“智慧物流”风生水起,利用物联网技术构建智慧钢铁物流、冷链物流、商贸物流、智慧物流基地已成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热点趋势。总之,2011年多种多样的物联网应用系统、示范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物联网正在由概念逐步走向现实。(三)智能手机正成为物联网核心终端2011年三大运营商在物联网业务上频频发力,是中国物联网市场举足轻重的重要推动力。由于物联网应用对无线带宽和有线带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智能手机有了更加充分和广泛的应用价值,物联网广泛而又多样的应用为运营商开启了许多新兴而又有巨大潜力和诱惑力的应用服务市场。所以,三大运营商全都看好物联网市场,力求抢占市场先机,树立市场话语权。中国电信在物联网方面的布局速度最快。2011年不仅与福建、四川等多个省市承诺投巨资合作建设智慧城市,而且,推出了政务、校园、物流、市政、商业、企业、安全、交通、农业等众多物联网行业应用解决方案。从有线、无线基础设施建设,到云中心规模部署、手机支付,一卡通服务等物联网应用领域,中国电信的物联网板块已全面布局,并开展了多点、多层面的应用试点。中国移动以无线城市为主要目标,2011年推出物联通等四个全网物联网产品,形成了涵盖农业、金融、物流、市政等9类36项的物联网产品。目前,中国移动的远程抄表、智能交通、社区监控、食品溯源、农业监控等物联网典型业务已在多个省市实现了规模部署。而中国联通围绕物联网智慧城市、智慧产业、智慧生活等三大主题积极部署,形成了覆盖建筑、物流、交通、安保、保险、农业等多个行业的物联网应用解决方案。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在三大运营商围绕物联网服务的应用体系中,智能手机起着重要的核心作用,智能手机的出现,使许多原来看似难以实现的应用成为可能。2011年一系列围绕智能手机的物联网服务方案迅速涌现,可以看到智能手机正在成为最有效、最便捷、最强大的物联网应用客户端,成为物联网感知与服务的重要终端载体。(四)物联网概念继续得到热捧2011年物联网继续成为市场热捧的焦点。不仅由政府、行业性组织、媒体等各类机构组织的各种物联网概念的会展活动层出不断,而且,在传统知名的ICT展会或会议中,物联网也成为其中最热亮点。政府大力推动、媒体积极关注,物联网概念继续被热炒,并已经逐渐成为一个流行的概念,为广大民众所熟知和了解。第二节国际物联网行业总体发展情况分析在当前的经济危机尚未完全消退的时期,许多发达国家将发展物联网视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物联网的概念虽然仅是最近几年才趋向成熟,但物联网相关产业在当前的技术、经济环境的助推下,在短短的几年内已成星火燎原之势。(一)美国物联网发展情况美国很多大学在无线传感器网络方面已开展了大量工作,如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嵌入式网络感知中心实验室、无线集成网络传感器实验室、网络嵌入系统实验室等。另外,麻省理工学院从事着极低功耗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方面的研究;奥本大学也从事了大量关于自组织传感器网络方面的研究,并完成了一些实验系统的研制;宾汉顿大学计算机系统研究实验室在移动自组织网络协议、传感器网络系统的应用层设计等方面做了很多研究工作;州立克利夫兰大学(俄亥俄州)的移动计算实验室在基于IP的移动网络和自组织网络方面结合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进行了研究。除了高校和科研院所之外,国外的各大知名企业也都先后参与开展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克尔斯博公司是国际上率先进行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的先驱之一,为全球超过2000所高校以及上千家大型公司提供无线传感器解决方案;Crossbow公司与软件巨头微软、传感器设备巨头霍尼韦尔、硬件设备制造商英特尔、网络设备制造巨头、著名高校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都建立了合作关系。2011年12月,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美国佛罗里达大学IFAS的食品配送和零售中心(CFDR,位于Gainesville)宣布,已经开始探索基于RFID技术和信息交换网络技术的新鲜食品配送项目,项目的名称是VisibilityValidated(V2--可视验证项目),目的是检查供应链的供应商与零售商之间信息的透明程度及其价值。V2项目的参与者希望以此显示基于EPCglobal全球网的RFID技术可以提供有价值的、透明的供应链。V2项目是集体合作研究项目,除去直接参与人员,还有多家供应商、一家零售商以及技术供应商参与。标准方面,2011年政府技术审查机构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云计算技术路线图(草案)》提出,美国政府应该制定统一的云计算产品和服务标准,以便各机构在现有提供商不能满足其需要时,能很容易地将其业务转向新的提供商。NIST指出,没有这些标准,各机构投资的大型云项目可能会因为出现更强的竞争对手很快遭到淘汰。而且,该报告称,由于高昂的转换成本,各机构还可能受困于要价过高的服务。(二)欧盟物联网发展情况欧盟委员会向欧盟议会、理事会、欧洲经济和社会委员会及地区委员会递交了《欧盟物联网行动计划》,以确保欧洲在建构物联网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行动计划共包括14项内容:管理、隐私及数据保护、“芯片沉默”的权利、潜在危险、关键资源、标准化、研究、公私合作、创新、管理机制、国际对话、环境问题、统计数据和进展监督等。该行动方案,描绘了物联网技术应用的前景,并提出要加强欧盟政府对物联网的管理,其行动方案提出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1)加强物联网管理。(2)完善隐私和个人数据保护。(3)提高物联网的可信度、接受度、安全性。欧盟委员会还将于2011年~2013年间每年新增2亿欧元进一步加强研发力度,同时拿出3亿欧元专款,支持物联网相关公私合作短期项目建设。欧盟标准化联盟组织(ESOs)正致力于制定下一代电网(即智能电网)标准。欧洲委员会在2011年已给ESOs下达了具体任务:(1)技术参考架构,要代表主域、集成系统和子系统架构的功能性数据流;(2)一套支持信息交流(通信协议和数据模型)和整合系统所有运营商的一致性标准;(3)可持续的标准化进程和协作工具,保证利益者的互动,也保证互操性、安全性和隐私;(4)调查信息的安全和数据保密性,满足高层次要求。根据政策,智能电网应减少9%的CO2排放,同时还节约10%的家用能耗;同时还能方便集中式太阳电池板和风力涡轮机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的推广利用。因此,智能电网将在促使欧盟完成能源和气候变化目标的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2011年ESOs成立了智能电网协调组(SG-CG,SmartGridCoordinationGroup),主要协调负责智能电网重点任务的四个工作组的工作。根据欧洲委员会的日程安排,SG-CG在2011年提出了标准化项目清单和优先项,以及标准化的工作方案。同时,SG-CG还在和智能电表、电动车等标准组协调,以确保标准的一致性,并参与国际和区域标准化组织的合作,以推进智能电网国际标准的制定。2012年1月,欧委会在“世界经济论坛”上宣布,欧盟将启动“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云计算公私伙伴关系行动计划”。该行动计划初期欧委会将投资1000万欧元,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研究云计算采购的基本规则,内容包括云计算采购标准、云计算安全和激励竞争的措施等。第二阶段:提出云计算采购实施方案。第三阶段:在欧盟范围内实施云计算。“云计算公私伙伴行动计划”首先侧重发挥公共部门的作用,同时强调公共部门和私有机构的合作。在公共服务领域,云计算的应用涉及医疗健康、教育、公共数据服务平台等,约占云计算市场的20%,而私有机构拥有大量的ICT及数据基础设施、新技术和创新人才,通过公共采购的方式加强公共部门和私有机构的合作,有利于加速云计算的部署和推广应用,发现和解决云计算应用中的互操作性、网络安全和法律法规等相关具体实际操作问题,增强公众对云计算使用的信心,为云计算的商业化应用提供示范导向,从而创造新的商机,使欧盟尽快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统一的云计算应用市场。(三)日本物联网发展情况日本政府也将物联网发展纳入国家战略。日本政府相继制定了e-Japan、u-Japan、i-Japan等多项国家信息技术发展战略,从大规模开展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入手,稳步推进,不断拓展和深化信息技术的应用,以此带动本国社会、经济发展。日本在2007~2008年间迅速展开了对智能城市构成要素的可再生能源与电动汽车等一系列相关要素的试点实验,并于2010年正式开始建设包含各要素在内的综合智能社区。在官民联手建设“智能社区联盟(JSCA)”的同时,日本也在横滨市、北九州市、丰田市、京阪奈科学城这4个地方开始了试点实验。第三节我国物联网行业发展主要问题及未来发展前景一、物联网行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核心技术有待突破国家对传感网、物联网的技术体系架构的研究还是比较多的,有一些技术水平也很高,但是物联网产业化所需要的相关核心技术、关键的技术,我国的研究还是不够的。比如说我国的高端传感器还是比较缺乏、核心芯片的制造工艺还比较差、中间件开发环境和应用软件的开发还比较的薄弱,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物联网技术的应用,限制了这个产业的发展。比如,仅太湖中一个用于监测的传感器的市场价就可能高达30万元,而国内目前还不具备这样的生产制造能力,只能从国外购买。此外,国内生产的传感器的核心芯片也大多来自国外,核心技术如果没有重大的突破,我国这个产业就有可能沦为跨国公司、发达国家的加工、制造环节,所获取的利润是非常微薄的。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二)行业融合难度较大目前来看,物联网处在临场应用的产业启动期,应用方案都是各自探索的独立应用的方案,行业融合不够,各个部门都有自己的信息化应用方案,但是行业融合不够缺少推广应用的系统解决方案。同时,部门和行业之间的信息资源缺乏整合、行业参与度不够、行业开发度不够、行业开放度不高、产业链各个环节不畅通、缺乏协同效应,这些不足都局限了物联网的应用。比如说,我国在智能交通领域如何做好公路、铁路、民航这些领域内信息的整合。(三)缺乏统一的标准体系总的说来,我国在物联网标准制定方面启动得比较早,而且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现在来看,我国现在的标准还比较零散、缺乏、缺失,而且不统一。一些标准的制定还是由科研机构来主导,企业参与不够,这样制定的标准与市场应用是脱节的,不利于相关产品和服务大规模的产业化应用和推广。另外,我国制定的标准公信力不够,有的企业不愿意采用,或者说我们的标准做得很好,但是由于缺乏强制性,相对来说,推广的标准统一方面做得不够。还有就是刚讲的标准很多是国内的标准而不是国际的标准,这样一来就对我国产业走向国际市场带来很大的制约。(四)物联网产业的发展缺乏成熟的商业模式目前,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尚处于技术研发和部分专业领域示范应用的起步阶段,这个产业还属于一个新兴产业。来自科研院所和运营厂商的积极性是比较高的,相关的研发和网络建设的投入也比较大,但是应用需求还不够,因为刚开始使用的时候成本高,比如说医院信息化的建设、电子病历,它要投入很多钱来做信息化建设,那么这部分钱谁来出。如果医院出的话,无形中增加了医院的成本,带来的效益可能是不确定的,所以,要完全靠医院来投资电子病历难度很大;另外,如果我们在小区里面开展物联网的应用,开展智能家居、智能小区的应用,可能是方便了我们居民的生活,但是,信息化的改造所带来的投资增加谁支付,这里面都需要有一个很好的商业运营模式的创新。那么,由于物联网产业处于起步阶段,所以它的用户很少,就难以达到一个规模经济,成本难以降下来,无法形成供给和需求相互促进的良性发展的机制,制约了市场化盈利模式的形成。(五)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的隐患还较大物联网是物与物相连的网络,在物联网技术的推动下,人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与人、物与物、人与物之间要建立一个共享信息、相互联系的一个网络,这样就可能带来一些个人隐私被泄露的问题,包括这个网络建起来以后,网络安全如何维护的问题,比如说有一些病毒植入这个网络以后,可能使原来的信息获得会产生紊乱,带来错误的信息,那么也会导致我们错误的决策。所以,物联网作为一个新型共享网络平台,其发展建设涉及到海量的信息安全、隐私和数据保护的问题,而目前还是缺乏技术上统一认可的手段以及监管上基于安全隐私保护的法规,导致一些人和事对物联网的应用缺乏信心和安全感,需要积极地谋划与应对。二、物联网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以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产业目前正在全国快速有序地推进,为使我国在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中处于最有利地位,保持我们的竞争力、保障我们的利益以及推进我们的全球影响力,我国政府正持续在政策和资金方面加大对物联网的投入,调动各类资源特别是智力资源参与物联网的规划和建设。长期来看,物联网不仅是应对经济危机,提升竞争力的有力工具,它更是人类发展的必然阶段,它将以前破碎的互联网、工业、农业、气象、地质等等有机地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巨大的智慧生态系统,人们对它价值的认知才刚刚开始。从市场情况来看,目前最受欢迎的传感器当属物联网型无线空气质量探测器,这种探测器不仅安装使用方便,当教室内空气质量下降时能够及时启动排气扇自动通风,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将探测的空气指标通过无线方式非常方便地传输给云端记录并分析,这些数据对于学校、教育管理部门以及社会监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阶段,物联网的应用还不是十分广泛,未来发展的前景十分广阔。首先,资源将继续在发达地区聚集:强项地区将不断加强。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和珠江三角洲产业聚集区将继续催生集中的企业,多个研究和发展机构以及良好的产业氛围。第二,热点区域不断涌现:中国物联网产业地图将不断扩展。随着产业覆盖面更广,与应用结合更加紧密,中国的物联网行业将在更广泛的领域进一步发展。除了上面提到的重点省市和城市,天津、昆明、宁波等城市也将着重于物联网产业的发展。第三,区域分工将更加清晰:中国的物联网产业将出现纵向和横向合作框架。总体上,具有坚实产业基础的地区,将把重点放在自己的优势领域,包括支撑层、感知层、传输层和平台层,而二线和三线城市将更有可能把重点放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层的发展。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第四章我国物联网行业发展竞争环境分析第一节波特五力模型分析一、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供方主要通过其提高投入要素价格与降低单位价值质量的能力,来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盈利能力与产品竞争力。由于我国现在物联网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核心技术仍未突破,而核心技术是物联网发展必不可少的,因此供应商的潜在讨价还价能力大大增加。二、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购买者主要通过其压价与要求提供较高的产品或服务质量的能力,来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盈利能力。由于现在物联网还不是很普及,所以生产厂家的产品就有可能产生积压的现象。而由于技术的问题生产的产品有可能有一定的缺陷,因而就使得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大幅提高。三、新入者的威胁新进入者在给行业带来新生产能力、新资源的同时,将希望在已被现有企业瓜分完毕的市场中赢得一席之地,这就有可能会与现有企业发生原材料与市场份额的竞争,最终导致行业中现有企业盈利水平降低,严重的话还有可能危及这些企业的生存。虽然现在的物联网企业还不是很多但是伴随着“十二五规划”的提出物联网的发展前景更加广阔,更多的物联网企业会像雨后春笋般产生,因而这会对原有的物联网企业造成不小的冲击。四、替代品的威胁两个处于不同行业中的企业,可能会由于所生产的产品是互为替代品,从而在它们之间产生相互竞争行为,这种源自于替代品的竞争会以各种形式影响行业中现有企业的竞争战略。而物联网的涉及范围很是广泛,因此在潜在替代品的威胁方面影响相对较小。五、行业内现有竞争者的竞争现在的物联网处于发展的初期,由此哪个企业掌握的技术更为关键更为核心其在同行业间就具有十分强大的额竞争能力。而未掌握关键技术的企业势必会加紧研发已争取自己企业在物联网拥有一席之地。这些行业的竞争对于发展物联网行业是有利的。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第二节进入退出壁垒分析一、进入壁垒(一)规模经济物联网行业要求新进入者必须以大规模生产的方式进入市场,否则将不得不面对成本劣势的现实。对于物联网行业虽然物联网技术降低了人工成本、但传感设备价格相对较高,滞碍了物联网在各方面的发展。高端传感器依赖于进口,这带来成本上的居高不下。所以当产品的产量不能达到一定的规模将难以摊消。(二)资金需求当进入的行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时,会对新进入者构成相当的障碍,尤其是在广告和研发等方面的有去无回投资,需要新进入者有足够的勇气。同时资金实力还会对顾客的信任、渠道的信心等方面构成很大的影响。物联网项目面临较高的资金壁垒。(三)技术壁垒中国的物联网建设政策导向好,各个地方省市都建立物联网的示范区,热情很高,但是部分地区面临原有的技术基础准备不足的问题,导致示范应用难以实现。二、退出壁垒(一)埋没费用形成的退出壁垒由于物联网属于高科技产业,初期投入很大,包括科研、先进设备等。而在退出该行业时这些这些设备不能全部转让造成较大的埋没费用。埋没费用越大,退出越难,损失也越大。(二)解雇费用形成的退出壁垒在大多数情况下,企业退出某一产业时要给解雇工人支付退职金和解雇工资。有时为了让工人改行,还需要支付培训费用和行政费用。这些费用是企业退出某一产业时需要付出的代价,也构成了退出壁垒。(三)固定成本形成的退出壁垒主要包括:如果企业准备退出,撕毁原本订立的购买原材料及推销产品的长期合同会被罚款,企业必须支付违约成本;企业的退出会影响职工的情绪,生产能力下降,财务状况容易恶化;退出表明企业没有发展前景,增加了企业转移出去后的融资困难,使企业的信用等级降低,提高了融资成本等。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四)结合生产形成的退出壁垒对于物联网行业来说,物联网涉及的行业很多包括汽车,食品,农业等,如果退出会对其相结合的企业造成一定的损失,这也对其退出形成了壁垒。第三节物联网行业生命周期分析数据来源:世经未来图1物联网行业生命周期从物联网行业的各项特征分析,中国的物联网行业处于成长阶段。首先从供需情况分析,中国目前物联网行业发展迅速,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不管是从整个行业的销售情况还是从企业的分布情况来看,中国的商业行业正在处在快速成长阶段。从发展前景方面分析,物联网行业处于崛起阶段,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在工业领域,农业领域,智能城市,智能交通,智能家居,智能电网等领域均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我国将来主要发展的新产业之一,因此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由此可看出,中国的物联网行业行业正处于成长阶段。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第五章物联网行业重点技术分析第一节我国物联网行业技术现状分析一、我国物联网技术发展现状我国物联网发展具有一定基础,但整体创新实力有待提升。目前我国物联网仍存在技术分散、单一,核心关键技术薄弱,整体技术集成创新能力弱,产业化应用服务环境差等问题,整体创新实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科研活动活跃,但企业参与热情不高。由于物联网尚处在孕育发展阶段,有诸多关键技术和标准需要研究和突破。,由于物联网发展初期往往投入大、风险高、周期长,缺乏用户需求的持久动力,产业化应用成熟度较低,因而企业跟进参与的热情不高,大多数企业都只是在做局部的产品研发和小规模的应用实验,还难以形成规模化的产业发展格局。国内目前有三个组织开展了云计算标准的研究,分别是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还有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IT服务标准工作组,以及中国云计算技术与产业联盟,这三家机构在进行云计算标准方面的研究工作,如下表所示。表1国内三家标准化机构开展的云计算标准研究概况表序号标准化组织工作目标主要成员1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OA标准工作组开展云计算标准研究以及相关SOA、中间件、虚拟化等技术标准的制定。SOA标准工作组成员,包括CESI、复旦大学、中创中间件、长风联盟等2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IT服务标准工作组开展云计算标准的研究及相关运营、管理标准的研究和制定。IT标准工作组成员3中国云计算技术与产业联盟推动并参与云计算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由中国电子学会发起,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联想集团、华为、中兴通讯等40家企业和协会数据来源: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二、国外高端技术情况(一)感知技术1、传感器技术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目前,在传感器技术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国家有美国、德国、瑞士、英国和日本等。据称,美国国家长期安全和经济繁荣至关重要的22项技术中有6项与传感器信息处理技术直接相关。目前,美国著名的传感器公司有PCB、Honeywell、IST、CAS、ITC等企业,其中PCB公司从事压电测量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制造,主要产品包括加速度、压力、扭矩传感器以及相应的测量仪器,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船舶、核工业、石化、水力、电力、轻工、交通和车辆等领域,特别是其首创的ICP型传感器(内装集成电路电荷放大器的传感器)是传感技术领域的最先进技术之一。德国具有优秀的精密加工工业基础,加上政府的大力支持,其传感器技术发展处于世界领先水平。2、RFID技术美国在RFID标准、软硬件技术的开发与应用领域均走在世界前列。TI、Intel等美国集成电路企业目前都在RFID领域投入巨资进行芯片开发。Symbol等已经研发出同时可以阅读条形码和RFID的扫描器。IBM、Microsoft和HP等也在积极开发相应的软件及系统来支持RFID的应用。目前美国的交通、车辆管理、身份识别、生产线自动化控制、仓储管理及物资跟踪等领域已经开始大范围应用RFID技术。日本在RFID研究领域起步较早,政府也将其作为一项关键的技术来发展。截至2009年底,日本拥有RFID专利500件左右,居世界第二位。欧洲RFID标准追随美国主导的EPCglobal标准。在封闭系统应用方面,欧洲与美国基本处在同一阶段。Philips、STMicroelectronics在积极开发廉价RFID芯片。Checkpoint在开发支持多系统的RFID识别系统。诺基亚在开发并推广其能够基于RFID的移动电话购物系统。SAP则在积极开发支持RFID的企业应用管理软件。截至2009年底,德国的RFID专利持有人数量排名世界第三位,数量近100项。在诸如交通、身份识别、生产线自动化控制、物资跟踪等封闭系统,欧洲与美国基本处在同一阶段。(二)网络和通信技术1、无线传输技术在无线传感网络和节点技术领域,国外发达国家起步早,掌握着关键技术。根据美国专利局的数据,在无线传感网技术方面,美国拥有最多的已授权的专利,日本其次,加拿大、韩国和法国随后。同时,美国也拥有最多的已公开的专利申请,韩国其次,日本、瑞典和台湾随后。2、信息处理技术中间件:国外的中间件技术起步与我国基本同步,但是发展很快,不但在本国占有绝对的市场,而且在中国也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如BEA和IBM的中间件产品在我国银行、证券、电信等高端行业,以及IT应用软件开发等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BEA依靠其应用服务器产品WebLogic不但在美国占有超过60%的市场,在中国的电信及证券行业也占有主要地位。此外,Sun、Oracle、Sybase和Borland等厂商也都有自己的服务器产品。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系统应用:云计算是发达国家政府近几年重点推动的技术之一。在美国政府机构的IT政策和战略中,云计算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政府正在大力推行云计算计划,第一大元素就是Apps.gov政府网站的改革,整合商业、社交媒体、生产力应用与云端IT服务。2010年美国联邦预算着重加强了对云计算的安排,资助众多试点项目,包括中央认证、目标架构与安全、隐私以及采购相关内容。此外,美国国防信息系统部门(DISA)正在其数据中心内部搭建云环境,而美国宇航局(NASA)下设的艾姆斯研究中心也推出了一个名为“星云”(Nebula)的云计算环境。日本内务部和通信监管机构计划建立一个大规模的云计算基础设施,以支持所有政府运作所需的信息系统,这一被命名“KasumigasekiCloud”的基础设施将在2015年完工,目标是巩固政府的所有IT系统到一个单一的云基础设施,以提高运营效率和降低成本。同时,企业也积极布局。云计算的技术和商业前景已使资金、人才与创新更加聚集。美国硅谷目前已经超过150家涉及云计算的企业,新的商业模式层出不穷,公开宣布进入或支持云计算技术开发的业界巨头包括微软、谷歌、IBM、亚马逊、Netsuite、NetApp、Adobe等。(三)公共技术1、标识和解析目前用于物联网的标识和解析技术主要有二维码。在二维码符号表示技术研究方面,全球现有的二维码多达上百种,其中常见的有PDF417、QRCode、Code49、Code16K、CodeOne、DataMatrix和MaxiCode等20余种。美国讯宝科技公司(Symbol)和日本电装公司(Denso)都是二维码技术的领头羊。QRCode码是由日本Denso公司研制的一种矩阵二维码符号,具有信息容量大、可靠性高、可高效表示汉字及图像多种文字信息、保密防伪性强等优点,尺寸小于相同密度的PDF417条码。目前市场上的大部分条码打印机都支持QRcode条码。DataMatrix主要用于电子行业小零件的标识,如Intel的奔腾处理器的背面就印制了这种码。MaxiCode是由美国联合包裹服务(UPS)公司研制的,用于包裹的分拣和跟踪。2、信息安全技术至今美国已研制出达到TCSEC要求的安全系统(包括安全操作系统、安全数据库、安全网络部件)多达100多种,但这些系统仍有局限性,还没有真正达到形式化描述和证明的最高级安全系统。后来,六国七方(美国国家安全局和国家技术标准研究所、加、英、法、德、荷)共同提出“信息技术安全评价通用准则”(CCforITSEC),综合了国际上已有的评测准则和技术标准的精华,给出了框架和原则要求。该标准于1999年7月通过国际标准化组织认可,确立为国际标准,编号为ISO/IEC15408。整体上讲,美国、法国、以色列、英国、丹麦、瑞士等国家目前在信息安全技术处于领先。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总体上,美国、欧洲、日本在纳米科技发展上各有优势,在合成和组装方面,美国领先,其次是欧洲,再是日本;在生物方法及应用方面,美国与欧洲的水平大致相当,日本位于二者之后;在纳米级分散体和涂料方面,美国与欧洲并驾齐驱,日本靠后;在高表面区材料方面,美国显然领先于欧洲,日本居后;在纳米器件方面,日本独占鳌头,欧洲和美国居其后;在增强型材料方面,日本明显领先于美国和欧洲。三、我国核心技术未来突破点(一)信息感知技术超高频和微博RFCO:积极利用RFCO行业组织,开展芯片、天线、读写器、中间件和系统集成等技术协同攻关,实现超高频和微博RFCO技术的整体提升。微型和智能传感器:面向物联网产业发展的需求,开展传感器敏感元件、微纳制造和智能系统集成等技术联合研发,实现传感器的新型化、小型化和低成本。位置感知:基于物联网重点应用领域,开展基带芯片、射频芯片、天线、导航电子地图软件等技术合作开发,实现导航模块的多模兼容、高性能、小型化和低成本。(二)信息传输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开展传感器节点及操作系统、近距离无线通信协议、传感器网络组网等技术研究,开发出低功耗、高性能、适用范围广的无线传感网系统和产品。异构网络融合:加强无线传感器网络、移动通信网、互联网、专网等各种网络间互融合技术的研发,实现异构网络的稳定、快捷、低成本融合。(三)信息处理技术海量数据存储:围绕重点应用行业,开展海量数据新型存储介质、网络存储、虚拟存储等技术的研发,实现海量数据存储的安全、稳定和可靠。数据挖掘:瞄准物联网产业发展重点领域,集中开展各种数据挖掘理论、模型和方法的研究,实现国产数据挖掘技术在物联网重点应用领域的全面推广。图像视频智能分析:结合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应用,有针对性的开展图像视频智能分析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实现图像视频智能分析软件在物联网市场的广发应用。(四)信息安全技术构建“可管、可控、可信”的物联网安全体系架构,研究物联网安全等级保护和安全测评等关键技术,提升物联网信息安全保障水平。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第二节射频识别技术(RFID)分析一、技术简介射频识别技术(RFID)是从八十年代起走向成熟的一项自动识别技术。由于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成熟,射频识别系统的体积大大缩小,因而才进入实用化的阶段。它利用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以达到识别目的并交换数据。它和同期或早期的接触式识别技术不同、RFID系统的射频卡和读写器之间不用接触就可完成识别。因此它可在更广泛的场合中应用。典型的射频识别系统包括两部分:射频卡、读写器。射频卡的几个主要模块集成到一块芯片中、完成与读写器通信,芯片上有内存部分用来储存识别号码或其它数据:内存容量从几个比特到几十千比特。芯片外围仅需连接天线(和电池),可以作为人员的身份识别卡或货物的标识卡。卡封装可以有不同形式、倒如常见的信用卡的形式及小圆片的形式等。和条码、磁卡、IC卡等同期或早期的识别技术相比,射频卡具有非接触,工作距离长,适于恶劣环境,可识别运动目标等优点,在多数RFID系统中,读写器在-个区域内发射能量形成电磁场、区域大小取决于工作频率和天线尺寸。射频卡经过这个区域时检测到读写器的信号就开始发送储存的信息及数据。读写器发送的信号通常提供时钟信号及射频卡所需的足够能量,其中的时钟信号使数据同步,从而简化了系统的设计。读写器接收到卡的数据后、解码并进行错误校验来决定数据的有效性、然后通过RS232,RS422,RS485或无线方式将数据传送到计算机网络。简单的RFID产品就是一种非接触的IC卡、而复杂的RFID产品能和外部传感器接口连接来测量、记录不同的参数或甚至与GPS系统连接来跟踪物体。二、国内外射频识别技术发展现状(一)国外现状从全球来看,美国政府是RFID应用的积极推动者,在其推动下美国在RFID标准的建立、相关软硬件的开发与应用领域均走在世界前列。欧洲RFID标准追随美国主导的EPCglobal标准。在封闭系统应用方面,欧洲与美国基本处在同一阶段。日本虽然已经提出UID标准,但主要得到的是美国本国厂商的支持,如要成为国际标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FID在韩国的重要性得到了加强,政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但至今韩国在RFID的标准上仍模糊不清。目前,美国、英国、德国、瑞典、瑞士、日本、南非等国家均有较为成熟且先进的RFID产品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从全球产业格局来看,目前RFID产业主要集中在RFID技术应用比较成熟的欧美市场。飞利浦、石门子、ST、TI等半导体厂商基本垄断了RFID芯片市场;IBM、HP、微软、SAP、Sybase、Sun等国际巨头抢占了RFID中间件、系统集成研究的有利位置;Alien、Intermec、Symbol、Transcore、Matrics、Impinj等公司则提供RFID标签、天线、读写器等产品和设备。(二)国内现状相较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或地区,我国在RFID产业上的发展还较为落后。目前,我国RFID企业总数虽然超过100家,但是缺乏关键技术,特别是在高频RFID方面。从包括芯片、天线、标签和读写器等硬件产品来看,低高频RFID技术门槛较低,国内发展较早,技术较为成熟,产品应用广泛,目前处于完全竞争状况;超高频RFID技术门槛较高,国内发展较晚,技术相对欠缺,从事超高频RFID产品生产的企业很少,更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企业。从产业链上看,RFID的产业链主要由芯片设计、标签封装、读写设备的设计和制造、系统集成、中间件、应用软件等环节组成。目前我国还未形成成熟的RFID产业链,产品的核心技术基本还掌握在国外公司的手里,尤其是芯片、中间件等方面。中低、高频标签封装技术在国内已经基本成熟,但是只有极少数企业已经具备了超高频读写器设计能力。国内企业基本具有RFID天线的设计和研发能力,但还不具备应用于金属材料、液体环境上的可靠性RFID标签天线设计能力。系统集成是发展相对较快的环节,而中间件及后台软件部分还比较弱。三、射频识别技术在我国应用状况及发展前景现在,射频识别技术做为一种新兴的自动识别技术,将在中国很快地普及,可以说、我国射频识别产品的市场是十分巨大的,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利用射频识别技术的不停车高速公路自动收费系统是将来的发展方向,人工收费包括IC卡的停车收费方式也终将被淘汰。随着经济交流、旅游的发展、我国的高速公路发展势头十分强劲、对自动收费系统的需求会日益增长、我国的国土面积大、公路多、车辆多,预计在未来十年内将有数十亿元的需求。国内已有几家公司在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开发自己的射频识别系统。现在,在锦山的一条高速公路上已应用了非接触射频卡自动收费,上海的公共汽车使用了电子月票,北京的机场高速公路上、深圳的皇岗口岸也使用了射频识别系统收费等等。RFID技术在下列几种应用中比较有发展前景。(一)高速公路自动收费(Avl)及交通管理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高速公路自动收费系统是RFID技术最成功的应用之一。目前中国的高速公路发展非常快,地区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就是有便利的交通条件,而高速公路收费却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交通堵塞,收费站口,许多车辆要停车排队,成为交通瓶颈问题;二是少数不法的收费员贪污路费、使国家损失了相当的财政收入。RFID技术应用在高速公路自动收费上能够充分体现它非接触识别的优势。让车辆高速通过收费站的同时自动完成收费。同时可以解决收费员贪污路费及交通拥堵的问题。在城市交通方面,交通的状况日趋拥挤,解决交通问题不能只依赖于修路、加强交通的指挥、控制、疏导,提高道路的利用率,深挖现有交通潜能也是非常重要的。而基于RFID技术的实时交通督导和最佳路线电子地图很快将成为现实。用RFID技术实时跟踪车辆,通过交通控制中心的网络在各个路段向司机报告交通状况,指挥车辆绕开堵塞路段,并用电子地图实时显示交通状况。能够使得交通流向均匀,大大提高道路利用率。还可用于车辆特权控制,在信号灯处给警车、应急车辆、公共汽车等行驶特权;自动查处违章车辆,记录违章情况。另外、公共汽车站实时跟踪指示公共汽车到站时间及自动显示乘客信息,给乘客很大的方便。用RFID技术能使交通的指挥自动化、法制化,有助于改善交通状况。(二)门禁保安将来的门禁保安系统均可应用射频卡,一卡可以多用,比如作工作证、出入证、停车卡、饭店住宿卡甚至旅游护照等等,目的都是识别人员身份、安全管理、收费等等。好处是简化出人手续、提高工作效率、安全保护。只要人员佩戴了封装成ID卡大小的射频卡、进出入口有一台读写器,人员出入时自动识别身份,非法闯人会有报警。安全级别要求高的地方、还可以结合其它的识别方式,将指纹、掌纹或颜面特征存入射频卡。公司还可以用射频卡保护和跟踪财产。将射频卡贴在物品上面如:计算机、传真机、文件、复印机或其它实验室用品上,该射频卡使得公司可以自动跟踪管理这些有价值的财产,可以跟踪一个物品从某一建筑离开,或是用报警的方式限制物品离开某地。结合GPS系统利用射频卡,还可以对货柜车、货舱等进行有效跟踪。(三)RFID卡收费国外的各种交易大多利用各种卡来完成,而在我国普遍采用现金交易,现金交易不方便也不安全,还容易出现税收的漏洞、目前的收费卡多用磁卡、IC卡,而射频卡也开始抢占市场,原因是在一些恶劣的环境中、磁卡、IC卡容易损坏、而射频卡则不易磨损、也不怕静电及其它情况。同时射频卡用起来很方便、快捷。甚至不用打开包、在读写器前摇晃一下,就完成收费。还可以同时识别几张卡.并行收费。比如公共汽车上的电子月票.我国大城市的公共汽车异常拥挤、人员素质差、环境条件差,一般在国外还较有效的收费系统在国内就无法使用。射频卡的使用有助于改善这个情况。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四)生产线自动化用于汽车装配流水线。德国宝马汽车公司在装配流水线上应用射频卡以尽可能大量地生产用户定制的汽车。宝马汽车的生产是基于用户提出的要求式样而生产的:用户可以从上万种内部和外部选项中选定自己所需车的颜色、引擎型号还有轮胎式样等要求,这样一来,汽车装配流水线上就得装配上百种式样的宝马汽车、如果没有一个高度组织的、复杂的控制系统是很难完成这样复杂的任务的。宝马公司就在其装配流水线上配有RFID系统,他们使用可重复使用的射频卡,该射频卡上可带有详细的汽车所需的所有要求,在每个工作点处都有读写器,这样可以保证汽车在各个流水线位置处能毫不出错地完成装配任务。Motorola、SGSThomson等集成电路制造商在竞争激烈的半导体工业中采用了加入了射频识别技术的自动识别工序控制系统。半导体生产对于超净的特殊需要,使得RFID应用在此非常理想,而其它自动识别系统,如条形码在如此苛刻的化学条件和超净要求下就不适用。(五)仓储管理将RFID系统用于智能仓库货物管理,RFID完全有效地解决了仓库里与货物流动有关的信息的管理,它不但增加了一天内处理货物的件数还监看着这些货物的一切信息,射频卡是贴在货物所通过的仓库大门边上,读写器和天线都放在叉车上、每个货物都贴有条码、所有条码信息都被存储在仓库的中心计算机里、该货物的有关信息都能在计算机里查到。当货物被装走运往别地时,由另一读写器识别并告知计算中心它被放在哪个拖车上。这样管理中心可以实时地了解到已经生产了多少产品和发送了多少产品,并可自动识别货物,确定货物的位置。另外,射频识别技术在汽车防盗,防伪,电子物品监视系统,畜牧管理,火车和货运集装箱的识别以及运动计时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四、我国射频识别技术开发面临的问题及未来突破点(一)面临的问题首先是标准问题。到目前为止,射频识别技术已经具有了一些国际标准。而在我国,射频识别技术的生产和应用领域仅有一些行业标准,还没有国家标准。制定一个自主的国家标准,并且与国际标准相互兼容,使我国的RFID产品能顺利地在世界范围中流通,是当前重要而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第二是安全与隐私问题:一方面射频识别技术的应用有着无限的魅力,另一方面对个人隐私安全的威胁极大的阻碍了射频识别技术的快速推广。因此,如何保护持有人的隐私安全技术将是在目前和今后发展RFID技术十分关注的课题。第三是多样性和复杂性。目前国内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应用效果不好评判。由于用户需求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导致很多应用只是在探索阶段,从而使公司的研发压力和成本更大。同时,通过改进工艺和技术创新进一步降低成本,使之能够与传统的条码相比,才能将RFID标签广泛地应用到更多的商品中。(二)未来的突破点就技术来讲目前有两大发展内容:发展智能安全技术、发展超高频低成本单品级技术。1、发展智能安全技术(1)研究的重点RFID电子标签体积虽然小,但是其潜在的安全问题却不容忽视。有些厂商对RFID电子标签的安全问题做出了很大的努力,针对RFID电子标签前端无线装置和协议面临的威胁,部份厂商考虑采用设置标签记忆体密码、设置标签记忆体开关键、加强对RFID电子标签读写器完整性维护、设置读写器保护功能、设置读写探测器、使用消除RFID电子标签资料技术、使用法拉第杯技术、使用有源干扰技术、使用RSA加密防干扰技术、使用逻辑式缓冲区散列锁技术等硬件解决方案来加强对RFID电子标签数据保护。但是这些硬件解决方案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完全实现在不同的系统中安全防护,所以基于密码技术的软件安全机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设计和实现符合RFID电子标签安全需求的密码协议是当前RFID电子标签安全研究的重点。(2)安全方法的分析很多的技术规范目前已经开始出现,在电子标签推广应用中,RFID电子标签的安全问题集中在对个人用户的隐私和企业用户的商业秘密保护、防范对RFID电子标签系统的攻击和应用RFID电子标签技术进行安全防范等多个方面。使用各种认证及加密的方法和途径可确保RFID电子标签与读写器之间的数据安全,比如在读写器发送密码来解锁数据之前RFID电子标签的数据处于锁定状态。更严格的还可能是同时包括认证和加密方案。但是RFID电子标签的成本直接影响到其计算能力及采用算法的强度。在RFID电子标签系统中,可采用流密码加密的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密。流密码加密是指将明文信息逐位加密成密文的单钥体制。采用硬件实现流密码加密算法,伪噪声编码加密是其中的方法之一。伪噪声编码具有白噪声信号的统计特性,故整个系统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且伪噪声编码的形成方式和结构多样化、软件化,可随时变换密钥。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RFID电子标签采用许多的复杂而又有细微差别的安全技术是有相当难度的,但是解决公众对隐私和安全性方面的疑虑是RFID电子标签生产商必须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在重要领域的RFID电子标签应用推广中,RFID电子标签不仅需要有很高的加密等级技术,而且应用密码方案能否自主掌握,将对国家安全和社会生活有很大的影响。2、发展超高频低成本单品级技术超高频RFID射频识别技术因为其识别距离远、识别速度快、有较强的防冲突能力而被主要用在物流和供应链管理上,并且得到了沃尔玛、麦德隆和IBM等国际大公司的大力推动,发展十分迅速。在通讯协议上,超高频RFID射频识别技术目前发展主要为ISO/IEC18000-6C(EPCGen2),同时有部分ISO/IEC18000-6B的应用。超高频RFID射频识别技术在电子标签应用上还有许多技术难点尚待突破,这表现在:在读取的准确度上,尤其是对靠近液体和金属等特殊介质材料的超高频RFID电子标签的读取差错率还比较高。另外,一次性读取防冲突问题及在快速移动物体上的RFID电子标签读取准确性问题,还没有很好解决。超高频电子标签芯片的研究,降低芯片的成本、提高芯片的工作距离、提高芯片的识别效率和芯片的安全问题,是当前主要集中的热点。超高频RFID电子标签芯片由于其自身特点,更适合于作为简单的低成本识别标签使用,超高频RFID射频识别系统目前还难以支持加密、解密等复杂的算法。所以国外目前在超高频RFID射频识别技术用于电子标签实现与应用上比较偏重于可用于物流管理的低成本单品级产品的研制与优化的解决方案的提出。第三节二维码技术一、技术简介二维条码/二维码(dimensionalbarcode)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在代码编制上巧妙地利用构成计算机内部逻辑基础二维码的“0”、“1”比特流的概念,使用若干个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形体来表示文字数值信息,通过图象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它具有条码技术的一些共性:每种码制有其特定的字符集;每个字符占有一定的宽度;具有一定的校验功能等。同时还具有对不同行的信息自动识别功能、及处理图形旋转变化等特点。在许多种类的二维条码中,常用的码制有:DataMatrix,MaxiCode,Aztec,QRCode,Vericode,PDF417,Ultracode,Code49,Code16K等,QR码是1994年由日本Denso-Wave公司发明。QR来自英文「QuickResponse」的缩写,即快速反应的意思,源自发明者希望QR码可让其内容快速被解码。QR码最常见于日本、韩国;并为目前日本最流行的二维空间条码。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二、技术在物联网领域的应用二维条码具有储存量大、保密性高、追踪性高、抗损性强、备援性大、成本便宜等特性,这些特性特别适用于表单、安全保密、追踪、证照、存货盘点、资料备援等方面。(一)表单应用公文表单、商业表单、进出口报单、舱单等资料之传送交换,减少人工重覆输入表单资料,避免人为错误,降低人力成本(二)保密应用商业情报、经济情报、政治情报、军事情报、私人情报等机密资料之加密及传递。(三)追踪应用公文自动追踪、生产线零件自动追踪、客户服务自动追踪、邮购运送自动追踪、维修记录自动追踪、危险物品自动追踪、後勤补给自动追踪、医疗体检自动追踪、生态研究(动物、鸟类...)自动追踪等。同时二维码技术在证照应用、盘点应用、备援应用和网络资源下载方面也应用广泛。三、国内外二维条码技术标准简介(一)国内二维码技术标准汉信码目前是惟一一个全面支持我国汉字信息编码强制性国家标准GB18030:《信息技术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的扩充》的二维码码制,能够表示该标准中规定的全部常用汉字、二字节汉字、四字节汉字。同时在汉字信息编码效率方面,对于常用的双字节汉字采用12位二进制数进行表示,在现有的二维条码中表示汉字效率最高。除此之外,汉信码还具抗污损抗畸变能力强、识读速度快、信息密度高、信息容量大、纠错能力强、支持加密技术、图形美观等优势,特别适合我国政府办公、军队、工商管理、金融税务、物流、贵重物品防伪、海关管理等众多领域信息化的需求。(二)国外二维码技术标准在国外,二维码是一项非常成熟的技术。国外对二维码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在二维码符号表示技术研究方面,已研制出多种码制,全球现有的一、二维码多达250种以上,其中常见的有PDF417,QRCode,Code49,Code16K,CodeOne等20余种。二维码技术标准在全球范围得到了应用和推广。美国讯宝科技公司(Symbol)和日本电装公司(Denso)都是二维码技术领先者。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QRCode码是由日本Denso公司于1994年9月研制的一种矩阵二维码符号,它除具有一维条码及其他二维码所具有的信息容量大、可靠性高、可表示汉字及图像多种文字信息、保密防伪性强等优点外,还可高效地表示汉字,相同内容,其尺寸小于相同密度的PDF417条码。目前市场上的大部分条码打印机都支持QRcode条码。PDF417码是由留美华人王寅敬(音)博士发明的。PDF是取英文PortableDataFile三个单词的首字母的缩写,意为“便携数据文件”。因为组成条码的每一符号字符都是由4个条和4个空构成,如果将组成条码的最窄条或统称为一个模块,则上述的4个条和4个空的总模块数一定为17,所以称417码或PDF417码。DataMatrix主要用于电子行业小零件的标识,如Intel的奔腾处理器的背面就印制了这种码。MaxiCode是由美国联合包裹服务(UPS)公司研制的,用于包裹的分拣和跟踪。四、我国技术现状及未来突破点(一)我国技术标准现状中国的条码产业起步较晚,首先采取了先引进国外技术的策略。中国原有的二维码国家标准是从美国PDF417码和日本的QR码(QuicklyResponse,快速响应)翻译过来的。随着国内技术不断创新,自主二维码技术开始出现,并得到国家认同和推荐。2005年,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和北京网络畅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开发了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二维码标准———汉信码,该标准已通过国家标准报批会和科技部十五科技项目验收会,获得由院士组成的评审专家组的一致好评。矽感科技建立在矽感核心技术之上的“网格矩阵码”、“紧密矩阵码”被信息产业部颁布为国家电子行业标准(SJ/T11349-2006,SJ/T11350-2006)。2006年5月25日,信息产业部发布《二维码网格矩阵码(GM)》SJ/T11349-2006和《二维码紧密矩阵码(CM)》SJ/T11350-2006两项行业推荐标准,此两项标准于2006年5月30日起实施。2007年8月23日,由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主导完成,我国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二维码国家标准《汉信码》通过审批,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发布,标准号为GB/T21049-2007,该标准将于2008年2月1日开始实施。(二)未来突破点随着全球信息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以手机为终端的各种应用不断涌现,在未来,手机无疑将成为移动商务赖以发展的最重要的终端之一,而手机二维条码的发展将在移动商务的发展中将扮演重要角色。1、手机二维条码发展驱动力二维条码发展驱动手机二维条码发展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二维条码自身的优势和使用价值,使它全世界范围内得到推广和广泛应用。二维条码的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存储、传递和识别技术,相对一维码,它具有更多的优势和使用价值,二维条码技术已经美国、德国、日本、韩国、英国、墨西哥、埃及、哥伦比亚、巴西、新加坡、菲律宾、南非、加拿大等世界众多国家应用于公安、外交、军事等部门对各类证件的管理,而且也将二维条码应用于海关、税务等部门对各类报表和票据的管理,商业、交通运输等部门对商品及货物运输的管理,邮政部门对邮政包裹的管理,工业生产领域对工业生产线的自动化管理。二维条码技术得到我国政府的支持和重视,二维条码在很多领域得到应用。我国对二维条码技术的研究开始于1993年。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对几种常用的二维条码PDF417,QRCode,DataMatrix,MaxiCode,Code49,Code16K,CodeOne的技术规范进行了翻译和跟踪研究。在消化国外相关技术资料的基础上,制定了两个二维条码的国家标准:GB/T17172-1997《四一七条码》,GB/T18284-2000《快速响应矩阵码》。为使二维条码技术能够在我国的证照管理领域得到应用,在国外应用软件平台的基础上,中心开发了人像照片和指纹数据压缩软件。二维条码技术已在我国的汽车行业自动化生产线、医疗急救服务卡、涉外专利案件收费、珠宝玉石饰品管理及银行汇票上得到了应用。二维条码与手机结合,为二维条码带来更广泛的应用。二维条码目前主要是在行业或企业中应用,对于消费者也许没有注意它,但二维条码与手机结合拓展了二维条码的应用空间,最显著的特征,使得二维条码离消费者越来越近。技术正应用到我们的生活中,二维条码不再向是一个黑白条块/方快,它将成为新的信息沟通平台,为企业和个人带来更多的应用价值。2、手机二维条码价值驱动(1)促进跨媒体营销发展手机二维条码促进了媒体、通信和互联网的融合,带来一个全新的跨媒体营销平台。使得平面媒体、移动运营商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媒体优势,为企业开辟新营销服务;对于平面媒体延伸了媒体空间、带来新的广告形式,对于广大企业,利用该平台,开创新的营销模式、增进与客户的互动、提升客户服务。二维条码作为一种全新的沟通方式,在时间、空间、媒介三个维度上实现企业与消费者的沟通。比如一个简单的商品广告,消费者通过扫描旁边的二维条码就可以获得产品详细介绍、经销商名录、成功案例、其他产品系列等信息,甚至通过二维条码登录广告商的WAP网站。(2)促进社会和企业资源的节约,提升社会和经济效益。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手机二维条码在应用到电子票务降低票据制作成本、减少配送成本、提升票务防伪和检验能力;提升客户服务质量、有利于开展针对性的营销;手机二维条码在应用到电子折扣上,提升促销效果、增进与客户的互动、降低折扣券制作成本等;手机二维条码用在防伪盗版上,可以有效打击防伪盗版,保护消费者利益,为企业创造效益。手机二维条码用于交通违章处理上,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3)为手机用户带来精彩体验手机二维条码的发展简化手机用户信息输入,提升用户获取信息的能力、拓展手机上网入口,带给我们更多精彩体验。(4)促进运营商和SP的增值业务发展对于移动运营通过二维条码作为增值业务引擎,促进了基础通信和增值业务的发展。虽然增值业务得到比较快的发展,但是目前还是有非常多的手机用户不知道增值业务如何使用或者由于使用不方便而不愿使用,通过二维条码可以建立移动增值业务引擎,可以大大促进增值业务的发展。第四节电子代码(EPC)技术一、技术简介EPC的全称是ElectronicProductCode,中文译作产品电子代码,它是为了提高物流供应链管理水平、降低成本而新近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可以实现对所有实体对象(包括零售商品、物流单元、集装箱、货运包装等)的惟一有效标识。EPC系统则是以EPC为每一实体对象的标识码,利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优势和互联网的基础资源优势,搭建一个覆盖全球的“物联网”。EPC的信息编码方式可以与传统的条码兼容,但是其信息容量大大增强,弥补了条码技术不能识别到单品层次的不足。同时由于EPC系统采用了比条码技术更为先进的RFID技术,可以实现相对较远的距离快速识读,并且加强了标签的环境适应能力,被誉为具有革命性意义的新技术。它将给供应链管理、物流、生产控制、零售等领域带来革命性影响,将在全球范围内从根本上改善对生产、运输、仓储、销售各环节物品流动监控管理的水平,大大提高对生产和销售计划实施调控的能力,增加企业竞争力。二、EPC在物联网领域的应用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EPC的应用非常广泛,在自动仓储库存管理、产品物流跟踪、供应链系统管理、产品装配和生产管理、产品防伪等多个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EPC的应用,将可减少流动资金占用,降低库存,减少最小存货量,减少固定资本需求量,提高固定资产利用率,在不同的方面将给零售业、制造业和物流运输业等带来巨大的潜在利益和崭新的管理模式。是当前在全球范围继互联网技术应用以外的又一场lT技术应用革命!将对未来社会产生深远影响。在零售业方面:EPC的应用有利于零售商降低运营费用,加快周转和工作效率,有利于减少货物损失和非流通存货量,减少企业流动资金占用率。EPC的应用一方面可以精确掌握卖场商品上架情况及存货量,同时可以提高订单发货效率及精度,防止商品脱销和商品积压现象。在制造业方面:EPC可自动获取生产流程数据,从而规划产量,降低原材料、备件和存货成本,实行分组管理,提高运营效率;可用于企业(固定)资产的管理、追踪和维护,提高企业资产利用率。在仓储、物流及运输业方面:可提高调度准确性、送货可靠性和送货效率,降低产品退货率,减少配送与运输成本。还可用于自动通关、自动验货以及运输路线跟踪;在产品防伪、身份识别等领域:EPC具有保密性好、安全可靠、方便使用、成本低等特点;概括起来,目前EPC电子标签的典型应用范围包括:仓储、物流和供应管理;生产制造和装配流水线管理;航空行李、邮件/1央运包裹处理;车辆识别、监管与道路自动收费;文档追踪、图书馆管理;防伪与打假;门禁控制、电子门票;动物身份识别;运动计时;设备巡检等等。三、我国技术现状及未来突破点EPC作为自动识别领域新的发展方向,目前主要欧盟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来积极推动和实施。如果我们一味的采取观望政策,EPC就可能成为我国对外贸易活动中的技术壁垒。EPC系统作为一项革命性的新技术,它是信息社会、网络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它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涉及许多方面,包括技术、管理、硬件、软件、网络、无线电频率等,需要统筹考虑。我国EPC技术没有与国际标准兼容或一致的标准,EPC的标签就无法被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读写器识度,全球物联网的建立就无法实现。因此,我国应当密切跟踪EPC技术的国际发展动态,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本土化EPC系统标准。我国EPC注册管理工作不规范。由于EPC系统是一个全球性的大系统,为了保证整个系统的正常工作,必须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规范EPC系统注册管理工作。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我国在技术培训和宣传力度上有所不足。相关的组织管理机构和系统集成商应当加强宣传和技术培训,让更多的企业了解EPC,参与EPC的试点与实施。EPC系统的发展将为全社会带来巨大的效益,给电子、IT、包装、印刷等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是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从分抓住这个机遇,及时调整发展策略,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在全球EPC产业中占有一席之地。第五节无线网络技术一、无线网络技术主要标准——IEEE标准由于采用了许多协议来定义无线网络中的设备元素,设备生产商完全有必要采取统一的标准,以便该设备可以同其它厂商的设备相兼容。众多的无线网络标准都是由IEEE(国际电工协会)批准和发布的,IEEE为非营利性技术组织。任何生产商都可以免费采用IEEE标准,通常可参考标准的数字和字母变量。适用于调制解调器无线网络的IEEE标准是802.11。IEEE802.11系列协议作为全球公认的局域网权威,IEEE802工作组建立的标准在过去二十年内在局域网领域独领风骚。在1997年,经过了7年的工作以后,IEEE发布了802.11协议,这也是在无线局域网领域内的第一个国际上被认可的协议。在1999年9月,他们又提出了802.11b“HighRate”协议,用来对802.11协议进行补充,802.11b在802.11的1Mbps和2Mbps速率下又增加了5.5Mbps和11Mbps两个新的网络吞吐速率。利用802.11b,移动用户能够获得同Ethernet一样的性能、网络吞吐率与可用性。这个基于标准的技术使管理员可以根据环境选择合适的局域网技术来构造自己的网络,满足他们的商业用户和其他用户的需求。802.11协议主要工作在ISO协议的最低两层上,并在物理层上进行了一些改动,加入了高速数字传输的特性和连接的稳定性。二、无线网络技术在物联网领域的应用(一)石油工业油矿的地形起伏不平,敷设电缆后不易传导,而且电缆穿过炼油厂可能是潜在的危险。无线网连接可提供从钻井台到压缩机房的数据链路以便显示和输入由钻井获取的重要数据。海上钻井平台由于宽大的水域阻隔,数据和资料的传输比较困难。敷设光缆费又用很高,施工难度很大。使用无线网技术,费用不及敷设光缆的十分之一,效率高,质量好。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二)货场管理铁路运输货场和码头货场,由于大型吊车、运输道路和货物通道不能敷设电缆,使用步话机报告货位和货号极易产生差错,无线计算机网络可以使货物情况和资料直接传输到计算机中进行处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避免了不必要的差错。(三)医护管理现在很多医院都有了计算机管理系统、大量的计算机病人监护设备计算机控制的医疗装置和药品等库存计算机管理系统。计算机无线网络可以使医疗专家和管理者在医院内的任何地方使用移动和手持计算机设备能极力方便的存取这些信息。利用计算机无线网医生和护士在设置计算机专线的病房、诊室或急救中进行汇诊、查房、手术时可以不必带着沉重的病例,而使用笔记本电脑实时记录医嘱,并传递处置意见,查询病人病例和检索药品。还可以访问中央专家系统以帮助诊断或预测药物的相互作用和反应。(四)工厂的技术处理工厂往往不能敷设连到计算机的电缆,在加固混凝土的地板下面也无法敷设计算机电缆,空中起重机使人很难在空中布线,零备件及货物运通道使得也不便在地面布线。这种情况使用数字化制造设备、数字采集装置、机器人设备时应用无线计算机是很合适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在进行检修、更改产品设计、讨论工程方案以及其他技术处理时,可以利用计算机无线网在工厂车间或厂区的任何地方查阅技术档案、工作工艺和工程图,发出技术指令、请求技术支援,甚至和厂外专家讨论问题。(五)库存控制仓库零、备件和货物的发送和贮存注册可以使用无线链路直接为条形码阅览器、笔记本计算机和中央处理计算机连接,进行清查货物、更新存储记录和出据清单。另外无线网络技术在展览和会议、金融服务、饮食交通旅游服务以及竞赛记分系统中也有广泛的应用。三、我国无线网络技术发展现状及未来突破点(一)无线网络技术发展现状我国极力推进无线城市建设,我国最具有代表性的无线城市包括北京、天津、青岛、武汉、上海、南京、杭州、厦门、广州、深圳、扬州等。和全球一样,我国无线热点、无线热区和无线城市的发展势头十分强劲,而且正从沿海地区向内地发展。基于WIFI、Mesh技术的无线宽带网络具有高宽带、低成本、灵活方便的优势,不仅是在社会公共领域,在局域网领域的应用,如无线数字小区、无线监控、无线分机等,同样拥有无限商机。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中国正在大力开展WiFi的布点工作,已在南方21省做了WiFi部署,计划到年底完成2.5万个热点覆盖。据了解,上海已经建设3000个热点、广东建成1400个WiFi热点(截至08年5月)、武汉覆盖500个热点场地(08年4月底),浙江年底前建成8000个,江苏已在全省布设了8000余个接入点,南京市则计划今年底建成8000个接入点。据H3C公布的份额推算,中国计划部署的热点可能高达10万个,涉及上海、杭州、南京、武汉、南昌等全国近30个城市的无线建设。但是对于中国市场来讲,受技术和应用规模的限制,无线个人网的应用还非常少,而目前CDPD也只是处于初期阶段,仅仅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厦门和长沙6个城市。(二)未来突破点及趋势直扩主要是在媒质访问控制层(MAC)进行了创新。直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抗干扰能力强、码分多址能力强、高速可扩展能力强、近年来,3GPP一直在不断更新演进技术规范,以保证技术的持续进步与前瞻性;为了解决并满足未来移动通信的发展需求,3GPP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技术演进方案——LTE(LongTermEvolution)。LTE主要关注UTRAN的演进,同时也考虑包括核心网在内的全网技术演进。LTE只保留了分组域,话音业务由VoIP来实现。另一方面,LTE也是3GPP针对其他无线通信标准发展,所提出的满足带宽速率和频谱利用率等方面指标需求的下一阶段3G解决方案。LTE采用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LTE的物理层多址方式下行采用OFDM,上行采用SC-FDMA;链路调制技术支持QPSK、16QAM和64QAM三种调制方式;支持FDD和TDD两种双工方式;支持MIMO,最基本要求2×2,最高可以支持4×4;支持链路自适应功能,下行采用AMC,上行除了AMC还包括传输带宽的自适应调整和发射功率的自适应调整;支持HARQ和ARQ功能;支持小区干扰抑制以提高小区边缘的数据率和系统容量。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第六章物联网行业在各领域的应用分析目前物联网在很多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工业领域、农业领域、智能城市、智能交通、智能家居、智能电网、食品安全、安全防范、智能医疗、智能环保、智能物流、智能校园、智能文博、智能司法以及M2M平台建设。总体来说,2011年物联网在各个领域的发展都有了进步,但是目前该行业的发展主要集中于在工业领域、农业领域、智能城市、智能交通、智能家居以及智能电网方面的应用。我国的工业目前面临着高污染高能耗的威胁,节能减排是我国工业发展的瓶颈,工业用能在我国总能源消费中占据70%,因此推行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经济给物联网在工业领域的发展带来了契机,以物联网改造传统工业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另外我国的三农问题以及城市化过程中带来的城市问题,使得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以及智能城市和智能交通领域的应用也会有较好的发展前景。第一节物联网行业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一、物联网在工业领域应用情况具有环境感知能力的各类终端、基于泛在技术的计算模式、移动通信等不断融入到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大幅提高制造效率、改善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和资源消耗,将传统工业提升到智能工业的新阶段。从当前技术发展和应用前景来看,物联网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制造业供应链管理:物联网应用于企业原材料采购、库存、销售等领域,通过完善和优化供应链管理体系,提高了供应链效率,降低了成本。空中客车通过在供应链体系中应用传感网络技术,构建了全球制造业中规模最大、效率最高的供应链体系。生产过程工艺优化: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生产线过程检测、实时参数采集、生产设备监控、材料消耗检测的能力和水平,生产过程的智能监控、智能控制、智能诊断、智能决策、智能维护水平不断提高。钢铁企业应用各种传感器和通信网络,在生产过程中实现对加工产品的宽度、厚度、温度实时监控,提高产品质量,优化生产流程。产品设备监控管理:各种传感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实现了对产品设备操作使用记录、设备故障诊断的远程监控。GEOil&Gas集团在全球建立了13个面向不同产品的i-Center(综合服务中心),通过传感器和网络对设备进行在线监测和实时监控,并提供设备维护和故障诊断的解决方案。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环保监测及能源管理:物联网与环保设备的融合体现了对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污染源及污染治理各环节关键指标的实时监控。在重点排污企业排污口安装无线传感设备,不仅可以实时监测企业排污数据,而且可以远程关闭排污口,防止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电信营运商已经开始推广基于物联网的污染治理实时监测解决方案。工业安全生产管理:把应感器嵌入和装配到矿山设备、油气管道、矿工设备中,可以感知危险环境中工作人员、设备机器、周边环境等方面的安全状态信息,将现有的网络监管平台提升为系统、开放、多元的综合网络监管平台,实现实时感知、准确辨识、快捷响应及有效控制。二、关键技术分析从整体上来看,我国物联网还处于起步阶段,物联网在工业领域的大规模应用还面临一些关键技术问题。包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工业传感器工业用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够测量或感知特定物体的状态和变化,并转化为可传输、可处理、可存储的电子信号或其他形式信息,是实现工业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在工业生产尤其是自动化生产过程中,要用各种传感器来监测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个参数,使设备在正常工作状态或最佳状态,并使产品达到最好的质量。(二)工业无线网络技术工业无线网络是一种有大量随机分布的、具有实时感知和自组织能力的传感器节点组成的网状网络,综合了传感器技术、嵌入式计算技术、现代网络及无线通信技术、分布式信息处理技术等,具有低耗自组、凡在协同、异构互联的特点。工业无线网络技术是降低工业测控系统成本、扩大工业测控系统应用的热点技术,也是未来几年工业自动化产品新的增长点。(三)工业过程建模没有模型就不可能实施先进有效地控制,传统的集中式、封闭式仿真系统结构已不能满足现代工业发展的需要。工业工程建模是系统设计、分析、仿真和先进控制必不可少的基础。此外,还包括工业集成服务代理总线技术、工业语义中间件等关键技术问题。三、未来发展前景分析工业是物联网应用的重要领域。在未来物联网在工业方面的反展前景将更为广阔。在未来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物联网将为我国现代制造业带来创新的服务模式和服务手段。预计未来20年,基于物联网的泛在信息化制造系统技术将得到快速发展,装备宜人化水平将得到很大的提升,并具有自标定、自诊断、自修复等功能,制造系统将呈现出以人为决策主体的人机协同工作的局面;利用丰富的信息支持,形成更有效的生产组织与调度,增加设备的利用率,提升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在面向基于泛在信息的智能制造系统的发展中,装备智能化水平将得到本质的提升,制造模式和制造手段不再被动地满足用户需求,而是主动感知用户场景的变化并进行信息交互,通过分析人的个性化需求主动提供服务。物联网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用将是我国工业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机遇。工业是我国“耗能污染大户”,工业用能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70%。工业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占到全国总排放量的38%和86%。因此,中国推行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经济,重点在工业。通过以物联网为代表的信息领域革命技术来改造传统工业,是我国低碳工业发展的迫切需求和必由之路。利用物联网技术,人们可以以较低的投资和使用成本实现对工业全流程的“泛在感知”,获取传统由于成本原因无法在线监测的重要工业过程参数,并以此为基础实施优化控制,来达到提高产品质量和节能降耗的目标。通过发展物联网技术将极大提升工业控制领域的节能减排。第二节物联网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一、物联网在农业领域应用情况物联网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是通过实时采集温室内温度、湿度信号以及光照、土壤温度、CO2浓度、叶面湿度、露点温度等环境参数,自动开启或者关闭指定设备。可以根据用户需求,随时进行处理,为设施农业综合生态信息自动监测、对环境进行自动控制和智能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通过模块采集温度传感器等信号,经由无线信号收发模块传输数据,实现对大棚温湿度的远程控制。智能农业产品还包括智能粮库系统,该系统通过将粮库内温湿度变化的感知与计算机或手机的连接进行实时观察,记录现场情况以保证量粮库内的温湿度平衡。1、政策方面我国政府部门高度重视我国农业的发展,先后出台了《农业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全国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1-2015)》等政策,全力支持"十二五"期间我国农业的发展。2、技术方面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目前,RFID电子标签、远程监控系统、无线传感器监测、二维码等技术日趋成熟,并逐步应用到了智慧农业建设中,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管理效率、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加快了智慧农业的建设步伐。3、应用方面智慧农业建设的脚步日益加快,先进的农业应用系统被广泛推广,越来越多的农民群众接受了这种“开心农场”式的生产方式。目前,利用RFID、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采集农业生产信息,以帮助农民及时发现问题,并且准确地确定发生问题的位置,使农业生产自动化、智能化,并可远程控制。4、应用案例河南:电信运营商推出的农业信息化解决方案中,用3G手机打理种花大棚智慧农业。在农业大棚基地,门头上的电子屏滚动播报着实时数据,内容包括:环境温度、环境湿度、光照强度、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如果超过或低于设定参数,系统就会自动给绑定的手机发送短信提醒。江苏:在江苏宜兴市新建镇新建村,物联网技术应用到养殖业领域,蟹农们用手机能随时随地了解养殖塘内的溶氧量、温度、水质等指标参数,并操控自动投喂机按预先设定的间隔时长、投喂量为塘区的水产动物投喂饲料。山东:山东省七级镇为推广食用菌种植,2011年给冬暖棚配备智能化喷淋系统。解决了食用菌种植的技术瓶颈。二、关键技术分析(一)感知层共性技术问题分析在感知层,需开发基于多种不同应用目标的高可靠、低成本的农业资源、环境、作物生长动态信息获取传感器和动物行为信息传感器,研究突破一些特种农用传感器产品开发的瓶颈性科学技术难题,研究开发对空间分布设置的微小型传感器能源自激供给技术与节能控制模式。(二)传输层共性技术问题分析在传输层,需要解决农业物联网自组织网络和农业物联网感知节点合理部署等共性问题。①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农业物联网自组织网络体系结构。针对农业业务的不同应用情况,研究农业物联网的复杂网络体系结构,解决节点信息的可靠传输与远程拥塞控制;研究物联网节点的位置管理模型、能量管理模型、时间管理模型、安全管理机制等技术,设计适用的无线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和因特网等渠道进行数据传输;②农业物联网感知节点部暑模型。针对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储藏、农产品流通环境的不同特点,研究感知节点与控制中心全维度空间部署模型,构建低成本、全覆盖、实时监控的农业物联网物理层拓扑架构。(三)应用层共性技术问题分析①农业物联网信息融合与优化处理技术。研究遥感卫星数据、航拍数据、传感器、基础地理信息、农业历史资料数据、现场采集数据、统计数据、农业模型、农业知识等信息融合模型,多模态数据挖掘与聚类方法,融合信息中特征数据的提取方法等,实现多源信息的集成应用与智能处理;②农业物联网集成服务平台。改进传统的农业信息平台系统框架,采用新型软硬件协同设计方法,研究基于终端簇/服务群模式的农业物联网集成服务平台,通过物联网集成服务平台实现的农产品动态监测和管理;③农业物联网技术规范。由于农业物联网发展具有区域性、野外部署等特点,需要解决骨干网络和关键数据传输标准的问题。因此,需要研究农业物联网统一的技术规范,主要包括自组织网络技术规范、有线/无线统一服务网络接入规范、感知节点部署规范、数据融合技术规范、网络嵌入式系统构建规范、物联网跨层数据访问与交换技术规范等。三、国外发展情况(一)农业资源监测和利用领域美国和欧洲主要利用资源卫星对土地利用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并将其结果发送到各级监测站,进入信息融合与决策系统,实现大区域农业的统筹规划。例如,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建立的林业资源环境监测网络,通过对加州地区的森林资源进行实时监测,为相应部门提高实时的资源利用信息,为统筹管理林业提供支撑。我国主要将GPS定位技术与传感技术相结合,实现农业资源信息的定位与采集;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和移动通信技术,实现农业资源信息的传输;利用GIS技术实现农业资源的规划管理等。(二)农业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美国、法国和日本等一些国家主要综合运用高科技手段构建先进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网络,通过利用先进的传感器感知技术、信息融合传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等建立覆盖全国的农业信息化平台,实现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自动监测,保证农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例如,美国已形成了生态环境信息采集-信息传输处理-信息发布的分层体系结构。法国利用通信卫星技术对灾害性天气进行预报,对病虫害进行测报。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三)农业生产精细管理领域美国、澳大利亚、法国、加拿大等一些国家在大田粮食作物种植精准作业、设施农业环境监测和灌溉施肥控制、果园生产不同尺度的信息采集和灌溉控制、畜禽水产精细化养殖监测网络和精细养殖等方面应用广泛。例如,2008年,法国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农业区域监测网络,指导施肥、施药、收获等农业生产过程。荷兰VELOS智能化母猪管理系统在荷兰以及欧美许多国家得到广泛应用,能够实现自动供料、自动管理、自动数据传输和自动报警。泰国初步形成了小规模的水产养殖物联网,解决了RFID技术在水产品领域的应用难题。(四)农产品安全溯源领域国外发达国家在动物个体编号识别、农产品包装标识及农产品物流配送等方面应用广泛。例如加拿大肉牛使用一维条形码耳标,目前已过渡到使用电子耳标。日本基于RFID技术构建了农产品追溯试验系统,利用RFID标签,实现对农产品流通管理和个体识别。四、未来发展趋势(一)智慧农业应用系统应用更加广泛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智慧农业系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农民看到了运用先进技术带来的效益,将主动选择适合自己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系统,以提高农产品产量,增加收益。(二)数据处理系统更加精准化、智能化在未来的农业数据处理中,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成熟,农业数据更加精准、安全、智能。农业数据处理系统会主动分析出当地最适合种植的品种,及各种品种的优略势,以供农民选择。第三节物联网在智能城市领域的应用一、物联网在城市管理方面应用城市管理中采用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子系统物联网将各种不同类型的感知网络互联,结合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信息系统,通过传感节点和城市基础设施相结合,感知它们的环境、状态、位置等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传感数据的连接和信息融合,在建立城市管理各应用子系统的同时还应该不断进行技术、业务、应用创新,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1、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重要地点边界监控系统及城市视频监控系统该子系统采用复合传感器、智能视频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传送网络,对政府、军事单位等重要地点周边边界和区域内重要场所进行全天候、全方位的监控。该子系统具备的传感网监测系统前端由大量控制器节点组成,经过无线网络技术进行联网,并通过传感网关进行传感数据的传送和控制信息的接收。可以实现自主组网、无人值守,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性和智能性,能够完成入侵目标的监测识剐、定位与跟踪,同时还具备消除环境气候、动物等非入侵者引起的误警率和虚警率。城市视频监控子系统采用在各类事件高发生地点设置视频监控系统(包括交通要道、街头巷尾、人流密集处等),经过有线或无线网络能够将视频信号实时传送到管理系统中,能够与GIS、卫星定位系统进行融合,可以一边并在大屏幕中显示视频内容,一边在管理系统中显示该视频监控具体位置,周边情况。如遇突发事件(如:交通肇事逃逸、街头突发犯罪等),系统能够帮助做出辅助判断,并利用装备在警方车辆上的卫星定位系统感知该车辆具体位置,以便在最短时间内调动警力来处理事件。2、危险源监控系统该子系统通过建立危险源数据采集及监控系统,实现报警、监控、管理和执法监管水平的提高,如针对城市日常生产、生活中的易燃、易爆、有毒环境(地下燃气输送管道、加油站、有毒气体存储运输等)以及当前高层楼房的电梯运行安全监控,通过将各类数据采集、探测终端部署在危险源附近,对危险源进行实时数据采集,并通过有线、无线网络等方式传送至城市管理系统中进行汇总、分析和共享,能够实现预防和监控,并针对临界安全阀值进行报警,以充分发挥公共安全监管系统的作用,消除危险隐患,提升公共安全。3、交通管理及公交、环卫救护、城管等特种车辆定位子系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交通拥堵已经成为城市管理中的一大问题和难题,因此把物联网技术引入交通管理中,形成智能交通管理,采取交通流信息实时监测、路况情况视频监测、可变交通信息标志信息发布等系统,可以智能化解决交通拥堵和停车问题,尽量减少噪音和空气污染。公交车辆作为市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其运行状态关系着出行的效率、目的地的通达,便捷、快速的公共交通更能体现以人为本、以市民为中心的政府管理方式的转变。环卫车辆的运转确实保障了城市环境的优美,如何合理安排人员、车辆,增强调度指挥能力,及时解决突发情况,对作业运输过程进行有效监督,也是摆在城市管理中的一大难题。在上述车辆中安装无线定位终端和前端视频系统,应用物联网技术并通过卫星定位导航系统(“北斗”、“GPS”)、3G网络或城市无线接入AP,可将速度、位置、视频等信息发送至城市管理系统中,可提供管理人员实时掌握车辆线路轨迹、位置、速度、前端视频情况等,并实时在各相关显示屏中显示。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在城管执法车辆上加装视频系统,或者经过个人手持式视频系统,经过高速无线网络将视频信息传送至管理系统中,方便监控和处理各类事件,提高城管执法效率减少各类纠纷的发生。在执行救护任务的救护车辆和消防车辆上加装无线定位终端和相应的电子标签,在通过灯控路口时,能根据车辆位置和路线,提前开启前方通行路口的绿灯,能够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抢救生命和财产。物联网应用于城市管理还具有很多方面如:地面井盖自动监测系统;垃圾箱充满自动报警系统;城市户外广告牌管理系统;路灯自动控制及监测系统;食品安全跟踪监测系统等等。二、关键技术分析(一)感知与识别技术表1RFID关键技术发展方向RFID关键技术发展方向共性基础及前瞻性技术标签芯片的超低功耗电路研究标签芯片的安全算法及其实现技术研究超高频读写器核心模块的研究RFID与其他技术的集成与融合研究RFID系统检测、认证相关技术研究基于IPV6的网络技术的RFID信息服务体系研究RFID产业化关键技术芯片设计与制造天线设计与制造RFID标签封装技术与装备RFID标签集成读写器设计RFID应用关键技术RFID应用体系结构RFID系统集成与数据管理RFID公共服务体系RFID监测技术与规范RFID技术缺陷成本、技术标准市场需求的进一步开发识别距离短、安全性低、无法保障私人隐私安全应用人才匮乏数据来源:世经未来(二)智能处理技术通过云计算、高性能计算等进行复杂问题求解,以及海量信息的智能处理和决策。支撑平台技术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解决支撑平台的体系结构,支持智慧城市的构建、集成和运营。标准与安全共性技术通过对标准体系和安全体系研究,规范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应用,针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解决方案。应用技术在支撑平台的基础上,集成感知与识别技术、智能信息处理与决策技术、以及标准安全共性技术,围绕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治安防控、物品物流管理、智能家居、智能医疗等领域,提出应用解决方案,并在智慧城市的应用模式、运行模式、运营模式、服务保障等方面研究。三、国外发展情况目前,很多国家已经开始智慧的建设,主要集中分布在美国、欧洲的瑞典、爱尔兰、德国、法国,以及亚洲的中国、新加坡、日本、韩国,大部分国家的智慧城市建设都处于有限规模、小范围探索阶段。韩国作为全球第四大电子产品制造国,物联网国际标准制定主导国之一,通过智慧城市建设培育新产业。美国将智慧城市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并在基础设施、智能电网等方面进行重点投资与建设。新加坡被公认为政府服务最好的国家,信息通信技术促进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智慧城市建设注重服务公众。美国率先提出了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D和全球信息基础设施GID计划,接着欧盟又着力推进“信息社会”计划,并确定了欧洲信息社会的十大应用领域,作为欧盟“信息社会”建设的主攻方向。在2007至2013年间,欧盟为信息和通信技术研发所投入的资金将达20亿欧元左右。最近欧盟委员会更将信息和通信技术列为2020年的战略发展重点,制定了《物联网战略研究路线图》。日本:日本在2009年7月推出“i-japan智能日本战略2015”,旨在将数字信息技术融入生产生活的每个角落,2012年将目标聚集在电子化政府治理、医疗健康信息服务、教育与人才培养等三大公共事业。韩国:2009年,韩国仁川市宣布与美国思科公司合作,以网络为基础,全方位改善城市管理效率,努力打造一个绿化的、资讯化的、无缝连接便捷的生态型和智慧型城市。通过整合式的公共通讯平台,以及无所不在的网络接入,消费者不仅可以方便的实现远程教育、远程医疗、远程办理税务事宜,还可以实现智慧化地控制房间的能耗。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四、未来发展前景随着各地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进一步融合,城市信息化水平日益成为一项重要的经济指标。2011年以来,国内“智慧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大规模的城市信息化升级正拉开帷幕,并带来一场产业链的盛宴。截至2011年5月份,中国的一级城市百分之百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的详细规划,有80%以上的二级城市也明确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一)孕育新兴产业,辐射效应明显“智慧城市”概念的核心在于对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管理、城市生活的智能化、信息化,应该具备的两大要素是网络和应用。两大要素基本可以作为评估一个城市是否“智慧”的指标。智慧城市首先以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目前,运营商已加快部署,重点布局在宽带、无线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各地智慧城市建设在促进城市信息基础设施提速的同时,也将带动光纤通信等设备商步入快速上升的通道。从行业信息化角度看,受益于各种典型示范工程的出现,如交通、物流、环保、医疗等与民生紧密相关的领域的行业信息化将因此提速。此外,“智慧城市”本身孕育着一些新兴业态,特别是互动娱乐、数字出版、专业资讯服务等高端信息服务业。归根到底,“智慧城市”是一个体系的变革,将充分发挥产业辐射作用,带动整个经济的转型。据世界银行测算:一个百万人口以上的“智慧城市”的建设,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实施全方位的智慧管理,将能增加城市的发展红利2.5到3倍,这意味着“智慧城市”可促进实现4倍左右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并引领未来世界城市的发展方向。(二)信息技术支撑,智能管理生活作为将先进技术全面融入城市精细化管理中的有效手段,“智慧城市”本身就是一个涵盖了新一代信息技术各个领域的综合应用体系。3G、物联网、云计算等都将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物联网技术为“智慧城市”提供了人、机、物最重要的运行模式,对于发展“智慧城市”的作用不可忽视。信息技术要与国民经济主要领域紧密结合。物联网在交通、制冷、电网、农业、城市管理等各领域都将发挥重要作用,在“智慧城市”领域大有作为。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以智能交通为例,未来5年中国将在200个以上大中型城市建立城市交通指挥中心,未来10年智能交通系统的总投入将达到1820亿元。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系统需求保持旺盛,估计未来10年市场总需求为350亿元左右。未来几年,中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将超过80%,到2015年,我国云计算产业链规模将达7500亿至1万亿元,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所占的份额有望达到15%以上。第四节物联网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应用一、物联网在交通管理方面应用1、总体情况智能交通系统包括公交行业无线视频监控平台、智能公交站台、电子票务、车管专家和公交手机一卡通五种业务。公交行业无线视频监控平台利用车载设备的无线视频监控和GPS定位功能,对公交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控。智能公交站台通过媒体发布中心与电子站牌的数据交互,实现公交调度信息数据的发布和多媒体数据的发布功能,还可以利用电子站牌实现广告发布等功能。电子门票是二维码应用于手机凭证业务的典型应用,从技术实现的角度,手机凭证业务就是手机凭证,是以手机为平台、以手机身后的移动网络为媒介,通过特定的技术实现完成凭证功能。车管专家利用全球卫星定位技术(GPS)、无线通信技术(CDMA)、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中国电信3G等高新技术,将车辆的位置与速度,车内外的图像、视频等各类媒体信息及其他车辆参数等进行实时管理,有效满足用户对车辆管理的各类需求。公交手机一卡通将手机终端作为城市公交翼卡通的介质,除完成公交刷卡功能外,还可以实现小额支付、空中充值等功能。2、市场投资情况2011年,各地对智能交通的投资力度逐步加大。从城市智能交通市场投资来看,千万级项目项目主要集中在江苏、广东和北京地区。2011年前三季度千万级项目合计达到127项,超2010年全年千万项目69项;合计市场规模也已达到36.4亿,超2010年全年千万项目市场规模65%。从项目采购内容构成来看,只针对一个细分服务或产品进行采购的项目共有79项,其中项目数量最多的采购是交通视频监控系统与设备领域,共有16个千万级项目,合计金额达到7.5亿,占千万级项目总金额的21%。从项目地域分布来看,江苏、北京、广东、辽宁、浙江位居千万项目总规模前五位,合计占全国千万级项目规模的50%,是千万项目投资最为活跃的地区。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从千万项目金额分布区间来看,1000-1999万之间的项目最多,共有69项,合计金额9.3亿。大于5000万的项目总计金额最多,达到11.3亿元,共有16个项目。3、发展政策带动产业发展发展政策的基本明朗,产业各界的积极跟进,应用规模的迅速扩张,使车联网成为2011年发展最迅速的物联网应用领域。行业、企业对车联网前景的看好高度一致,由52家国内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发起组建的中国车联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同时发布了《中国车联网产业技术白皮书》,分析了车联网相关的技术体系、产业体系和标准体系;厦门金龙汽车集团宣布进军车联网领域,并发布其核心战略“展翼计划”;奇瑞公司和韩国SK电讯联合组建“车联网技术联合实验室”,并宣布研制成功MIV(手机远程操控汽车服务);陕汽重卡同期也推出了重卡行业车联网系统天行健。二、关键技术分析(一)车辆传感器车辆传感器包括检测车辆运动用传感器、驾驶操纵状态用传感器、车辆控制用传感器、运动环境检测用传感器、异常状态监控显示器用传感器等。(二)外界传感器检测车辆周围的车辆、行人、障碍物、路面形状和路面湿润状况、气象、外来光等各种各样的传感器,它包括利用超声波、电波、光波等进行检测。其中,检测车辆周围和障碍物的激光传感器占极其重要的位置,它是图像处理技术的基础。(三)驾驶员异常状态检测传感器当驾驶员处于瞌睡、过度疲劳、饮酒、急病等状态时,都会发生危险。其中,瞌睡直接导致的交通事故比率很高。所以,实时检测出驾驶员的异常状况并加以防止是非常重要的。通常有通过直接检测驾驶员的脑电波、眼球运动、皮肤电位、心跳等来确定驾驶员瞌睡、疲劳度等的直接检测法,以及通过间接测量驾驶员的驾驶操纵动作并与数据处理技术、AI技术相结合的间接测量法等。(四)电子视野图像识别技术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电子视野图像识别技术包括自动行驶车辆用电子视野图像识别技术(如车道线识别、道路形状识别、障碍物识别、标志和信号识别、进出车库时的识别等)、对其他车辆的电子图像识别技术(如判断有无车辆、车辆的移动状况判断、车牌识别、车辆现状的识别、3D测量、乘客和装载状况的识别、车辆信号灯的识别等)、交通状况的监控(如停车场的监控、交通流量的监控、路肩的监控、对面车道的监控等)、对人的识别(如检测有无行人、脸部表情的识别、人动作的识别、指纹的识别等)以及对周围情景的识别技术(如对周围情景的理解和判断、路面的结冰、湿润、龟裂、凹凸等状况的识别)。(五)位置测量技术位置测量是向车辆提供交通情报服务以及实现自动驾驶的基础。它包括绝对位置测量和相对位置测量两个方面。绝对位置测量分为车载传感器和车载数字化地图等设备测量方法、GPS和无线电指标地面设备测量方法以及复合测量方法等;相对位置测量包括利用激光、超声波、红外线等进行近距离的车间距测量、障碍物测量等。此外,物联网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关键技术还包括:判断技术、数值化和数据库、车辆控制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系统、移动通讯技术、通讯网络技术、人--机联系技术、人体机能学和交通规划新理论体系等。三、国外发展情况为了发展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许多国家非常重视先期的规划和标准制定工作,通过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确定ITS的发展方向、内容和目标等。目前,智能交通系统的发展与应用主要集中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国主要注重ITS安全设施的建设,日本注重ITS诱导设施的建设,欧洲注重ITS基础平台的构建,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的ITS注重示范工程的建设。美国在智能交通管理领域独树一帜,根据本国的交通基础设施特点和实际需要,已建立起相对完善的车队管理、公交出行信息、电子收费和交通需求管理等四大系统及多个子系统和技术规范标准。其中建设发展较快的分别是:车辆安全系统(占51%)、电子收费(占37%)、公路及车辆管理系统(占28%)、实时自动定位系统(占20%)、商业车辆管理系统(占14%)。美国联邦公路署计划投入专项资金,结合国家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应用,重点研究运用GIS和GPS实现公路运营的智能化管理技术。在实施阶段,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在ITS项目运营初期侧重于技术和系统开发,随着技术的成熟和系统的不断完善,逐渐重视系统对用户的优质服务和系统性能的优化,由基础设施建设和车辆生产,逐步转向通过交通设施和车辆性能的完善,来提高交通运输系统的服务质量。一些发达国家在智能交通管理方面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减少撞车交通事故。事故自动定位信息系统能通过无线电话和其它通讯设施传送信息;交通事故应变路线软件能够用来搜寻最适宜的救援中心,并为其救护人员赶赴现场规划最佳路线。它的先进交通管理系统具备智能地、自适应地管理各种地面交通的能力,能实时地监视、探测区域性交通流运行状况,快速地收集各种交通流数据,及时地分析其运行特征、预测其变化,制定最佳应变措施和方案。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随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和卫星定位技术(GPS)的逐步成熟和应用范围的普及扩大,近年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卫星定位技术与公路运营管理有机结合开发数字公路管理平台也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智能交通系统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四、未来发展前景随着我国机动车快速增长,随之而来的是停车难,交通拥堵,汽车尾气带了的空气污染。虽然政府面对这些现实问题采取了方法去控制,例如,提高停车收费,提高油价,限号限行,降低乘坐公交的成本,合理规划公共交通线路,引导鼓励人们积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缓解路面拥堵,但这样的方式对改善生存环境交通环境效果并不理想。面对中国在国际地位的提升,经济的平稳发展,传统的交通技术和手段已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智能交通系统(以下简称ITS)是交通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交通事业的一场革命。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系统综合技术有效的集成及应用,使人、车、路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以新的方式呈现,从而实现实时、准确、高效、安全、节能的目标。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的信息化建设和智能化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为智能交通行业提供了巨大的机会。2011年11月,交通运输部发布《道路运输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其中明确提出,要实施与铁路快客系统差异化发展战略,不断拓展突出自身比较优势的客运服务。“十二五”道路运输业将大力打造城乡客运一体化,道路运输作为“车联网”落地的突破口,将带动整个智能交通产业链的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有关卫星定位系统安装率的具体要求,将首先带动卫星导航系统以及安防监控等硬件设备提供商的发展。道路运输是物联网技术应用于民生的重要部分,将成为“车联网”建设的突破口,其建设经验对于相关技术应用到商用车等领域,并带动整个智能交通产业链的发展具有示范作用。第五节物联网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应用一、物联网在家居生活方面应用智能家居是一个居住环境,是以住宅为平台安装有智能家居系统的居住环境,实施智能家居系统的过程就称为智能家居集成。将各种家庭设备(如音视频设备、照明系统、窗帘控制、空调控制、安防系统、数字影院系统、网络家电等)通过程序设置,使设备具有自动功能,通过中国电信的宽带、固话和3G无线网络,可以实现对家庭设备的远程操控。与普通家居相比,智能家居不仅提供舒适宜人且高品位的家庭生活空间,实现更智能的家庭安防系统;还传统家居环境中那个各自单独存在的设备联为一个整体,形成系统。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目前智能家居市场较为混乱,智能建筑领域的产品标准较为缺乏。为了弥补不足,2011年11月29日,长虹联合住建部发布《2011年度中国城市居民e家生活指数研究报告》,公布了我国首个智慧家庭发展情况的评价标准--e家生活指数:2011年度中国城市居民e家(智能家居)生活指数研究结果为34.04分。此报告为管理者和部门制订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对提升我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标准化水平做出积极贡献。应用方面,2011年12月,海尔U-home“云社区”全球体验中心在青岛落成并揭幕。随着这一体验中心的落成和投入运行,智能家居行业首个主打“云社区”概念的体验中心正式浮出水面。该项目装饰奢华、格调高雅。整个体验中心逾500平米,由海尔U-home云技术、物联技术、智能家居技术资深研发团队联袂中、日、韩国际知名设计师倾力打造,开创了国内智能家居“云社区”体验的先河二、关键技术分析智能家居覆盖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智能家居服务的开展需要多种技术的支撑,智能家居中涉及的若干关键技术如下。(一)网络结构智能家居有以智能家居网关为中心的集中式组网和无中心的分布式组网2种组网结构。在集中式组网中,家庭内部的各设备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与智能家居网关相连,智能家居网关可通过内部网络地址或标识找到每个设备,这样只需要智能家居网关对外有一个地址标识,即可找到家庭内的所有设备。在分布式组网中,每个设备可独立被寻址,用户在远程可直接连接到特定设备进行控制,这就要求每个设备有独立的地址标识。集中式组网与分布式组网相比,节约公网地址,并可在网关上做统一门户,从而可以直观、方便地实现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但每个设备都要与智能家居网关相连,需要有设备间的互相发现和关联技术,同时网关的复杂度较高,需要具备足够强的能力以支持各类设备和应用。(二)组网与控制技术智能家居内部设备的互联需要通过各种有线、无线的通信技术来实现,实现远程控制也需要各种通信技术的支撑。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有线联网技术通常采用预布的五类线、总线或电力线传输控制信号。遥控的功能通过无线或红外接入点,把遥控指令转化为有线控制指令传输给受控家居的智能模块。其中,总线方式采用强弱电分离的机制,系统比较稳定,对负载的适应性很强,但缺点是需要预布控制线、需要的辅助设备比较多、难安装、难调试、难维护,系统出现故障后往往会导致整个系统瘫痪。电力载波方式利用一个或多个直接接入强电的无线接入点,通过交流强电作为载波传输控制信号,缺点是控制信号直接在强电网上传输,信号稳定极易受外界干扰,在应用中表现出很大的地区差异性。无线组网方式的特点是灵活,移动性和可扩展性是有线组网方式所无法具备的,能更好地适应各种应用环境的需要,每个家居的智能感应模块都是一个无线接入点,彼此互不干扰。无线组网方式所需要解决的难题也很多,如频谱资源分配、功率大小、传输的可靠性等。目前应用的各种无线技术包括Wi—Fi、ZigBee、蓝牙、GSM、3G等,这些技术相对成熟,前3种技术适用于房间内设备组网,而后2种技术则适用于实现远程接入。(三)传感器终端传感器在系统中处于最前端,负责对特定信号和数据进行采集,包括对家庭有毒气体浓度的监测、对温度湿度的监控、对入侵人员的监测等。家庭内部的应用不同,使用的传感器也不同。在视频监控应用中,需要摄像头来进行视频的录制;在家庭安防应用中,需要利用磁感传感器来监控门窗的闭合,需要红外、压感传感器来实现门厅非法闯入的报警,需要热感、烟感传感器来检测室内的火灾或有毒气体泄露情况;在智能家庭保健廊用中,需要血压、心跳等医学传感器来感知人的生理指标;在智能家庭应用中,需要热感传感器监控室内温度来调节中央空调的冷热,需要光感传感器探测室内光线来调节照明亮度的强弱,智能冰箱还需要通过RFID来识别放入物品的种类和保质期限等信息。可以说,智能家居的每个应用都离不开传感器设备的工作。目前我国的传感器产业发展存在一定的瓶颈,传感器产业化水平较低,量产产品种类不全,高端产品为围外厂商垄断,RFID等高端芯片无法产业化,因此,适用于智能家居系统的各类传感器,包括传感器芯片的设计和生产,还需要各方协同加强产业发展。(四)中间件平台在现有的智能家居系统中,应用程序和下层操作系统、硬件平台的联系非常紧密,甚至集成为一个过程,但是随着技术和业务的不断发展,网关设备的功能还需要进一步扩展,以适应不断涌现的各种新应用。中间件是设备操作系统和底层硬件之间的一个垫层,定义了标准的对上和对下接口,将各种应用的共性部分抽象出来,给用户提供统一的操作界面,屏蔽应用程序和硬件平台的高度异构性。中间件技术使服务提供商可以基于现有设备的硬件平台灵活、高效地开发新的应用,具有很强的可扩展性。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目前,国内对智能家居中间件平台的研究还比较有限,只有部分电信运营商在开展家庭网络业务时制定了家庭网关中间件规范,这对于开展智能家居业务远远不够,因此,后续还需要对智能家居中间件平台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制定相关标准和规范,以促进智能家居各种新应用的开发。(五)智能家居业务平台智能家居的最终目的是为用户提供更为贴心、便捷的业务,提高用户的生活品质,因此业务平台的建设对智能家居业务的开展非常重要。由于智能家居业务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否能将各种业务集成到统一的平台上,还需要多方的协调和探索。如果足分立的业务平台,最终业务也要汇聚到智能家居设备上,尤其是在集中式组网结构中,智能家居网关与多个业务平台问应具备接口,如果各种接口能够尽量统一,将大大降低智能家居网关的复杂度,从而降低成本,促进智能家居产业的发展。三、国外发展情况由于居住状况的差异,国外的智能家居的应用有所差别。欧美城市住户是以单户型为主(俗称别墅),而亚洲,包括日本、韩国、中国等国家,城市住户都是以群居为主(俗称公寓)。别墅和公寓从物业类别来划分是两个概念,对智能家居产品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正因为国外用户大多以单户型为主,绝大多数是在郊外和小镇上,他们最看重的是智能家居系统中的安防报警模块,其次才是灯光和背景音乐。至于家庭影院模块,国外有专业从事此类的公司,专业程度很高。此外,欧美家庭基本都有自己的工具箱,换水电,改电路、安空调,基本都是自己动手来做。所以他们对智能家居系统的应用掌握起来很快,接受度也很高。国内客户依赖性强,数量一多,售后服务方面成本非常高。四、未来发展前景从上世纪末智能家居进入中国,该行业已经发展了十数年,已从枯燥的名词变成身边的各种安防系统、对讲系统、自动抄表系统、火灾报警系统、家庭影院系统、灯光和家电控制系统、家庭信息化平台、信息家电等,看似市场在逐渐成熟,但如今看来还没有发展到一定的规模,似有闭门造车之嫌,其实内里存在不少问题,阻碍了整个行业在市场上的进一步发展。目前智能家居市场存在的问题是:缺乏规范的、统一的行业标准;产业核心技术有待突破;应用模式有待创新,产品稳定性可靠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产业链不完整,缺乏完善的社会合作体系;跨产业的合作困难重重;市场推广力度不够。这也是未来智能家居“十二五”发展规划亟待突破的任务。由工信部牵头制定的《物联网“十二五”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发展规划》出台。工信部将支持重点领域应用示范工程,具体包括智能工业、智能农业、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环保、智能安防、智能医疗与智能家居九大领域,尤其是智能家居和智能医疗领域,惠及民生,能提高民众生活品质,潜在应用需求更为迫切,因此有望形成大的产业规模。结合智能家居市场现阶段的状况和对未来研发方向,2012将智能家居将呈以下发展趋势:1、电视将广泛成为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显示终端电视是最普遍的信息显示终端,适合作为智能家居的控制显示终端。把电视作为显示终端解决方案后,电视从传统的被动观看设备,变成可以互动可以控制的终端。这一趋势目前被全球智能家居研发者和媒体所关注并看好,世界各地多个智能家居供应商都开始将电视尤其是智能电视与智能家居系统融合,Apple和Google也在加紧布局未来智能家居控制电视。2、无线解决方案成为家庭最优解决方案从市场现状来看,综合布线在大型楼宇尚存一定优势,而别墅公寓等最佳的方案是无线解决方案。市场的成功应用表现出无线智能家居方案的稳定性,无线迅速成为主流。这其中尤其以Zigbee为代表的先进的无线方案发展最为迅猛,该技术以稳定性好,功耗小,辐射低,可伸缩,安全性高等优良性能成为目前最适合家庭的无线解决方案,国内外企业如Control4,飞利浦,TCL,海尔等多家企业纷纷加入zigbee智能家居阵营。2012年将成为Zigbee大规模应用的元年。3、系统安全管理被高度重视智能家居的一大卖点就是为客户提供安全的居住环境,其所集成的安防系统能够实现综合监控。但是智能家居系统的本身安全之前一直被广大智能家居供应商所忽视,登陆系统主机的设置方式,使智能家居逐步成为黑客攻击的新对象。随着系统安全管理被高度重视,部分厂商开始设计专用登录工具,并对使用此工具的工程师进行注册和认证,以保证安全和受控。智能家居系统自身的安全将成为2012年新的研究领域和课题。第六节物联网在智能电网领域的应用一、物联网在输变电方面应用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智能电网与物联网作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我国政府不仅将物联网、智能电网上升为国家战略,并在产业政策、重大科技项目支持、示范工程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部署。应用物联网技术,智能电网将会形成一个以电网为依托,覆盖城乡各用户及用电设备的庞大的物联网络,成为“感知中国”的最重要基础设施之一。智能电网与物联网的相互渗透、深度融合和广泛应用,将能有效整合通信基础设施资源和电力系统基础设施资源,进一步实现节能减排,提升电网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水平,提高电网运行能力和服务质量。智能电网和物联网的发展,不仅能促进电力工业的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更能够创造一大批原创的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打造千亿元的产业规模。二、关键技术分析(一)智能化信息技术智能化信息技术贯穿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各环节,是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坚强支撑。基于智能电网的信息技术具有三大特征:一是数字化程度更高,内含各种智能的传感器、电力设备、控制系统、应用系统等,连接更多的设备,深化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环节的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和利用;二是利用面向服务架构体系(Service-OrientedArchitecture,SOA)整合相关业务数据和应用,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自动完成数据和应用的整合,实现全部业务系统的集成;三是深入应用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电力营销、调度管理等辅助决策数据,构建一个数据集中、业务整合、符合模型标准、应用可扩展的辅助分析系统,实现生产、营销、调度、人财物等业务数据的集中存储、统一管理、系统分析,形成智能决策,满足跨业务系统的综合查询,为管理决策层提供有效的数据分析服务。(二)智能化通信技术建立高速、双向、实时、集成的通信系统是实现智能电网的基础,一方面,智能电网的数主护和控制都需要通信系统的支持;另一方面,建立以电网和通信紧密联系的网络是智能电网的目标和主要特征。高速、双向、实时、集成的通信系统使智能电网成为一个动态的实时信息和电力交换互动的大型基础设施,可以提高电网供电的可靠性和资产的利用率,繁荣电力市场,抵御电网受到的攻击,从而提高电网自身的价值。以通信技术为基础的智能电网通过连续不断地自我监测和校正,并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电网各系统的自愈功能。通信系统还可以监测各种扰动,并进行补偿,重新分配潮流,避免事故的扩大。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三)智能化量测技术智能化量测技术是实现智能电网的手段。参数量测技术是智能电网基本的组成部分,可以获得相关数据并将其转换成数据信息,提供给智能电网的各个系统使用。智能化量测技术可以评估电网设备的健康状况和电网的完整性,进行表计的读取,防止窃电、缓减电网阻塞等。基于微处理器的智能表计将有更多的功能,除了可以计量不同时段的电费外,还可储存电力公司下达的高峰电力价格信号及电费费率,并通知用户实施的费率政策,用户可以根据费率政策,自行编制时间表,自动控制电力的使用。(四)智能化设备技术智能电网将广泛应用先进的设备技术,以提高输配电系统的性能。智能电网中的设备将充分应用材料、超导、储能、电力电子和微电子技术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以提高功率密度、供电可靠性、电能质量和电力生产的效率。通过采用新技术以及在电网和负荷特性之间寻求最佳的平衡点,来提高电能质量;通过应用和改造各种各样的先进设备,如基于电力电子技术和新型导体技术的设备,来提高电网输送容量和可靠性。配电系统中需要引进新的储能设备和电源,同时应利用新的网络结构,如微电网。(五)智能化控制技术智能化控制技术是指智能电网中分析、诊断和预测电网状态,并确定和采取适当的措施以消除、减轻和防止供电中断和电能质量扰动的控制方法。智能化控制技术将优化输电、配电和用户侧的控制方法,实现电网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合理分配。智能化控制技术的分析和诊断功能,将引进预设的专家系统,在专家系统允许的范围内,采取自动控制措施,而且措施的执行将在秒一级水平上,这一自愈电网的特性将极大地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先进的控制技术需要一个集成的高速通信系统以及对应的通信标准,以处理大量的数据。先进控制技术将支持分布式智能代理软件、分析工具以及其它应用软件。先进控制技术不仅给控制装置提供动作信号,而且也为运行人员提供信息。(六)智能化决策支持技术智能化决策支持技术将复杂的电力系统数据转化为系统运行人员可理解的信息,利用动画技术、动态着色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以及其他数据展示技术,帮助系统运行人员认识、分析和处理紧急问题,使系统运行人员做出决策的时间从小时级缩短到分钟级,甚至到秒级。三、国外发展情况(一)美国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美国已开始向部分家庭安装带有通讯功能的智能电表(SmartMeter),目标是以家庭为单位,随时监测电力消费和管理,更加有效地实现输电和供电。为此,对企业及地方团体实施的100个项目给予财政援助,计划2013年前在2600万个家庭安装智能电表,相当于09年3倍。新能源产业有望创造43000个就业岗位,环保产业将成为拉动未来美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二)欧洲英国目标是2020年在全国所有2600万个家庭安装智能电表,此项工作主要通过电力公司完成。并且已正式进行了适应风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的智能电表等相关实验。法国2009年秋天也发布了将再生能源纳入智能电网的计划,并开始征集相关企业参与。德国制定了“E—Energy”计划,总投资1亿4千万欧元,2009年至2012年4年时间内,在全国6个地点进行智能电网实证实验。(三)日本东京电力和关西电力等电力公司开始投资构建第二代智能电网(SmartGrid),目标除在所有家庭安装智能电表(SmartMeter)外,还计划加强送变电设施及蓄电装置建设。2020年前相关电力设施投资预计超过1万亿日元。智能电表作为第二代智能电网的核心设备,主要测量每个家庭电力消费情况及随时掌握太阳能发电量等信息。东京电力2010年起主要面向家庭安装2千万部。関西电力2010年3月底前在40万个家庭安装,并计划更换1200万部。预计2020年前日本智能电表需求量约5千万部,每部成本近2万日元,共计约1万亿日元。日本智能电网与欧美不同,主要特征是积极地利用家庭进行太阳能发电。太阳能发电长期目标是2020年发电2800万千瓦,相当于现在20倍;2030年发电5300万千瓦,相当于现在30倍。为此,需要增设电压调整装置和变压器,预计2030年前追加投资6千亿日元。四、未来发展前景“十二五”是中国经济转型期,高耗能产业将得到遏制。十二五期间的用电需求增速将将至5.1%,“十三五”更是降低至3.1%,因此,无论是电源设备还是电网设备,高速成长期已经过去,结构性投资机会将是主旋律。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由于特高压具备输电能力大、网损小等优点,国家电网公司规划,在“十二五”期间将投资约2.55万亿元用于电网建设,其中5千亿用于特高压电网线路的投资,将建成“三纵三横一环网”特高压交流骨干网架和11项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其中交流特高压投资额约为3300亿,占2/3左右。特高压交流网包括:锡盟、蒙西、张北、陕北能源基地,通过“三纵”向华北、华东、华中地区送电;北部煤电、西南的水电,通过“三横”向华北、华中和长三角环网送电。智能电网,即电网的智能化,它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表1智能电网与传统电网的差异比较内容传统电网智能电网能源型式煤炭为主(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大量应用发电方式集中式集中式与分布式并存骨干电网超高压。常规导体为主特高压、超导电网城市电网人工抄表、监视系统;常规变电站自动抄表、监控系统;数字化变电站运行控制被动式防御为主预警、智能控制、自愈通讯网络没有或单向慢速双向、高速运行和管理系统电力企业信息的传输和集成,需人工干预对电力客户、资源及营运的持续监视、实现高级分析优化应用电力市场有限的趸售市场,未很好的集成成熟、完善、高度集成的趸售市场用户单项式(仅是受电者),分时电价双向式(既是能源的受电者,又是能源的使用者),实时电价数据来源:国家电网按照国家电网公司2010年9月出台的《国家电网公司“十二五”电网智能化规划》,国网将在智能化领域的投资2861.2亿元,年均投资为572.2亿元,较“十一五”250亿元的年均投资大幅翻番,涉及到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及调度等六个环节。从建设进度和投资规模来看,变电、配电及用电三个细分领域较好,其中,用电“智能化”将投资782.1亿,占总投资的27.3%,是投资最大也是最成熟的环节,主要是由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和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将在“十二五”期间大量普及推广。国网最新规划未来五年新建电动汽车充换电站2900座和充电桩54万个,投资规模达到600亿元。这个建设规模比之前《国家电网公司“十二五”智能化规划》中新建904座充换电站和23.3万个充电桩的规模超2倍。调度系统是电网智能化的核心。2015年前,国家电网系统省级以上调度机构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全面改造和升级为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完成70%地调、40%县调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建设工作,总的投资规模达166亿元。第七节物联网其他主要领域应用分析一、食品安全、溯源肉禽类食品溯源由四大系统组成: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1、溯源养殖:全程监测家畜家禽生长圈舍、养殖场;单体标签跟踪2、精准物流:全程记录家畜家禽转运;全程跟踪屠宰后的储运透明屠宰:全程监控安全屠宰过程全网融合:终端ID号溯源查询显示系统果蔬类食品溯源由四大系统组成:精准农业、精准物流、精准加工以及全网融合二、安全防范智能城市产品包括对城市的数字化管理和城市安全的统一监控。前者利用"数字城市"理论,基于3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系统RS)等关键技术,深入开发和应用空间信息资源,建设服务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管理,服务于政府、企业、公众,服务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后者基于宽带互联网的实时远程监控、传输、存储、管理的业务,利用中国电信无处不达的宽带和3G网络,将分散、独立的图像采集点进行联网,实现对城市安全的统一监控、统一存储和统一管理、为城市管理和建设者提供一种全新、直观、视听觉范围延伸的管理工具。三、智能医疗智能医疗系统借助简易实用的家庭医疗传感设备,对家中病人或老人的生理指标进行自测,并将生成的生理指标数据通过中国电信的固定网络或3G无线网络传送到护理人或有关医疗单位。根据客户需求,中国电信还提供相关增值业务,如紧急呼叫救助服务、专家咨询服务、终生健康档案管理服务等。智能医疗系统真正解决了现代社会子女们因工作忙碌无暇照顾家中老人的无奈,可以随时表达孝子情怀。四、智能环保智能环保领域应用是通过对实施地表水水质的自动监测,可以实现水质的实时连续监测和远程监控,及时掌握主要流域重点断面水体的水质状况,预警预报重大或流域性水质污染事故,解决跨行政区域的水污染事故纠纷,监督总量控制制度落实情况。太湖环境监控项目,通过安装在环太湖地区的各个监控的环保和监控传感器,将太湖的水文、水质等环境状态提供给环保部门,实时监控太湖流域水质等情况,并通过互联网将监测点的数据报送至相关管理部门。五、智能物流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智能物流打造了集信息展现、电子商务、物流配载、仓储管理、金融质押、园区安保、海关保税等功能为一体的物流园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信息服务平台以功能集成、效能综合为主要开发理念,以电子商务、网上交易为主要交易形式,建设了高标准、高品位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并为金融质押、园区安保、海关保税等功能预留了接口,可以为园区客户及管理人员提供一站式综合信息服务。六、智能校园中国电信的校园手机一卡通和金色校园业务,促进了校园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校园手机一卡通主要实现功能包括:电子钱包、身份识别和银行圈存。电子钱包即通过手机刷卡实现主要校内消费;身份识别包括门禁、考勤、图书借阅、会议签到等,银行圈存即实现银行卡到手机的转账充值、余额查询。目前校园手机一卡通的建设,除了满足普通一卡通功能外,还实现了借助手机终端实现空中圈存、短信互动等应用。中国电信实施的“金色校园”方案,帮助中小学行业用户实现学生管理电子化,老师排课办公无纸化和学校管理的系统化,使学生、家长、学校三方可以时刻保持沟通,方便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情况,通过一张薄薄的“学籍卡”,真正达到了对未成年人日常行为的精细管理,最终达到学生开心,家长放心,学校省心的效果七、智能文博智能文博系统是基于RFID和中国电信的无线网络,运行在移动终端的导览系统。该系统在服务器端建立相关导览场景的文字、图片、语音以及视频介绍数据库,以网站形式提供专门面向移动设备的访问服务。移动设备终端通过其附带的RFID读写器,得到相关展品的EPC编码后,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访问服务器网站并得到该展品的文字、图片语音或者视频介绍等相关数据。该产品主要应用于文博行业,实现智能导览及呼叫中心等应用拓展。八、智能司法智能司法是一个集监控、管理、定位、矫正于一身的管理系统。能够帮助各地各级司法机构降低刑罚成本、提高刑罚效率。目前,中国电信已实现通过CDMA独具优势的GPSONE手机定位技术对矫正对象进行位置监管,同时具备完善的矫正对象电子档案、查询统计功能,并包含对矫正对象的管理考核,给矫正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带来信息化、智能化的高效管理平台。九、M2M平台中国电信M2M平台是物联网应用的基础支撑设施平台。秉承发展壮大民族产业的理念与责任,凭借对通信、传感、网络技术发展的深刻理解与长期的运营经验,中国电信M2M协议规范引领着M2M终端、中间件和应用接口的标准统一,为跨越传感网络和承载网络的物联信息交互提供表达和交流规范。在电信级M2M平台上驱动着遍布各行各业的物联网应用逻辑,倡导基于物联网络的泛在网络时空。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第八节2011年物联网行业重点领域新发展2011年12月,中国首个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在中新天津生态城投运。中新天津生态城智能电网工程是涉及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6大环节12个子项目的示范工程。目前,中新天津生态城4平方公里起步区已经逐步开始智能电网的应用,一期建设的418户居民家庭实现电力光纤到户,实现智能家居控制、智能用电、用电信息采集、安防报警、三网融合等功能。2011年12月,浙江省电力公司与杭州市政府签署电网构建框架协议,“十二五”期间,双方将投资240亿元打造杭州坚强智能电网。根据框架协议,形成以八座500千伏变电站为节点,从东北、东南、西南、西北等四个方向分别接受电力注入的“一环四向”主网架结构,建成各级电网协调发展,技术先进、设备可靠的坚强智能电网。2011年11月,作为国家电网三个试点项目之一的江苏南京智能园区试点建设项目正式通过验收。智能园区是综合运用通信、测量、自动控制及能效管理等先进技术,通过搭建用能服务平台、采集企业内部用能信息、开展能效测评与分析、引导企业参与需求响应,实现供电优质可靠、服务双向互动、能效优化管理的现代工业园区或工业企业集群。智能园区建设是智能用电环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展示智能电网建设成果的重要途径,在坚强智能电网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2011年9月,全国首家智能电谷(智能电网产业园)落户安徽,将有效推动安徽智能电网及光电行业的发展,为产业转移起到引领、示范和促进作用,是开展集群式产业链招商,发展“园中园”、“区中园”的一大创新和突破,必将推动电缆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加速调整。2011年9月,无锡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与法国必维国际检验集团正式签署“物联网产品检测认证国际合作”协议,这标志着物联网项目国际认证合作在无锡首开先河。双方将在物联网产品检测认证及物联网智能工程评估验证等领域开展认证检测的全面合作,共同完善技术平台,提供优质的公共技术服务,为无锡乃至全国的物联网行业提供高水平的专业和适用的检测服务。2011年9月,全球首家IBM提供技术支持的物联网技术中心落户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IBM中国研究院与北京大学(秦皇岛)科技产业园签署了商务合作协议,共同建设“秦皇岛物联网技术中心”。该中心将与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力发展的数据产业相结合,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培育中国北方地区一个重要物联网产业基地。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2011年9月,无锡启动建设物联网技术应用实训基地,包括传感器应用与检测技术实训室、RFID应用实训室、无线传感网络实训室、通信互联实训室、智能设备编程实训室、物联网综合教学实训室和物联网项目集成实训室等8个实训室。项目总投资为600多万元,其中中央和省财政专项经费360万元。该实训基地建设依托无锡物联网研发和产业优势,通过中央和省共建、校企合作等途径分两步进行,2011年建5个实训室,2012年将建3个实训室。整个建设项目2013年完成后,将成为国内领先的物联网高技能人才培养和相关人才培训基地。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第七章物联网行业重点区域和发展趋势分析2011年,国内物联网产业规模超过1900亿元(不含应用层),产业集群已初步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区等四大区域集聚发展的总体产业空间格局。中国物联网产业重点城市的分布,与信息产业区域分布特征基本吻合。第一节国内物联网区域集聚分析物联网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领域。发展物联网产业不仅是提高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升社会信息化水平的重要举措,也是各地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进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未来中国物联网产业将迎来加速发展期和优化布局的重要机遇期。在产业分布上,国内物联网产业已初步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区等四大区域集聚发展的总体产业空间格局。一、环渤海地区环渤海地区是国内物联网产业重要的研发、设计、设备制造及系统集成基地。该地区关键支撑技术研发实力强劲,感知节点产业化应用与普及程度较高,网络传输方式多样化,综合化平台建设迅速,物联网应用广泛,并已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物联网产业发展体系架构。二、长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物联网技术和应用的起源地,在发展物联网产业领域拥有得天独厚的先发优势。凭借该地区在电子信息产业深厚的产业基础,长三角地区物联网产业发展主要定位于产业链高端环节,从物联网软硬件核心产品和技术两个核心环节入手,实施标准与专利战略,形成全国物联网产业核心与龙头企业的集聚。三、珠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是国内电子整机的重要生产基地。在物联网产业发展上,珠三角地区围绕物联网设备制造、软件及系统集成、网络运营服务以及应用示范领域,重点进行核心关键技术突破与创新能力建设,着眼于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以及农村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四、中西部地区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中西部地区物联网产业发展迅速,各重点省市纷纷结合自身优势,布局物联网产业,抢占市场先机。湖北、四川、陕西、重庆、云南等中西部重点省市依托其在科研教育和人力资源方面的优势,以及RFID、芯片设计、传感传动、自动控制、网络通信与处理、软件及信息服务等领域较好的产业基础,构建物联网完整产业链条和产业体系,重点培育物联网龙头企业,大力推广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第二节八大重点城市物联网发展分析发展物联网产业需要强大的信息产业基础作为支撑。目前国内将物联网产业作为优先发展领域的重点一线城市,基本都为信息产业强市。通过解析4大区域内8大城市的物联网战略,能使大家对物联网产业地图有更清晰的认识。一、北京:科研实力首屈一指聚焦城市管理应用产业基础:北京物联网技术研发及标准化优势明显,重点企业业务领域涉及物联网体系各架构层,在核心芯片研发、关键零部件及模组制造、整机生产、系统集成以及软件设计等领域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政府行动:北京发表的《北京市发展物联网产业的推进思路》指出,北京具有强大的物联网产业支撑,有传感器、网络传输、数据处理等基本完整的产业链。北京物联网产业的发展目标是,到2012年培育和支持RFID、传感器、短距无线通信等技术领域至少30家核心企业,形成1000亿元产业规模。同时,北京已在城市交通、市政市容管理、水务、环保、园林绿化、食品安全等多个领域实现了自动化的监测和管理。北京市政府也陆续出台了《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行动计划(2010~2012年)》、《北京市城市安全运行和应急管理领域物联网应用建设总体方案》等具体的物联网建设规划及方案,持续推动北京市物联网产业发展。产业布局:北京以石景山区作为区级物联网综合应用示范区,东城区为电梯质量安全管理物联网应用示范区,丰台区为餐饮综合管理物联网应用示范区,朝阳区为社区安全管理物联网应用示范区。发展重点:北京物联网产业发展重在应用,主要聚焦在城市应急管理、社会安全、物流、市政市容管理应用、环境监测监管、水资源管理、安全生产监管、节能减排检测监管、医疗卫生及农产品和产品监管等领域。应用示范:北京着力建设的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包括首都城市应急管理物联网示范工程、城市安全运行和应急管理物联网应用辅助决策系统工程、北京市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工程、轨道交通安全防范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等。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二、上海:产业技术基础雄厚应用示范全面推开产业基础:上海是国内物联网技术和应用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在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方面具有一定基础。特别在推广应用方面,防入侵传感网防护系统已在上海机场成功应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子围栏已在世博园区安装,实现了智能安防。政府行动:上海是国内物联网技术和应用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根据《上海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10-2012年)》,将本市物联网产业发展纳入市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范畴并加以推进。2013年要建成上海物联网的中心产业基地,在物联网重点产业领域,形成10家以上的龙头企业,200个以上骨干企业,500家中小型科技企业的产业集群。物联网产业力争实现500亿元以上的产业规模。产业布局:上海在世博园区率先进行物联网应用示范,在嘉定、浦东等地区建设物联网产业基地,形成若干个物联网应用示范区和产业集聚区,展示物联网应用技术和示范工程。发展重点:上海市将先进传感器、核心控制芯片、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组网和协同处理、系统集成和开放性平台技术、海量数据管理和挖掘等物联网技术作为物联网产业中重点发展领域。应用示范:上海正积极推进10个方面的应用示范工程,通过示范工程探索完善的运作模式,形成长效运作机制,将上海打造成国家物联网应用示范城市。10个方面包括:环境监测、智能安防、智能交通、物流管理、楼宇节能管理、智能电网、医疗、精准控制农业、世博园区以及应用示范区和产业基地。三、杭州:产业先发优势明显天堂硅谷雏形初现产业基础:目前杭州市已基本形成了从关键控制芯片设计、研发,到传感器和终端设备制造,再到物联网系统集成以及相关运营服务的产业链体系。政府行动:杭州于2010年发布了《杭州市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年)》,提出在示范应用、核心产业、关键技术以及公共平台建设方面取得关键性突破,率先将杭州打造成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综合性物联网技术应用城市。产业布局:以杭州高新技术开发区(滨江)和余杭仓前创新基地为核心区,其他主城区及萧山、余杭、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钱江经济开发区、江东工业园区、临江工业园区协同发展构成支撑区,以及临安、富阳、桐庐、建德和淳安等5县(市)构成拓展区,形成具有杭州特色的“一网三区”物联网产业发展格局。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发展重点:杭州提出结合物联网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三层网络构架体系,着力提升先进传感器及无线传感器网络、网络传输与分析决策、物联网系统集成及标准化推广和物联网关键支撑等4大重点产业领域。应用示范:杭州重点推进智能城市试点示范工程、智能生活试点示范工程、智能“两化”试点示范工程和智能环境监控试点示范工程等4类试点示范项目建设。四、深圳:产业创新活力强劲抢先发展产业高端产业基础:目前,深圳已经形成通信设备、数字视听产品、计算机以及软件4大产业的聚集,并形成了较强的竞争力和上下游产业配套能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快速,相继出台了物联网、互联网等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政府行动:在深圳“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基础上,深圳市进一步制定了《深圳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1~2013年)》,更加全面具体地指导本地物联网产业的发展。产业布局:以南山区湾区和留仙洞新兴产业总部基地、软件产业基地、蛇口网谷互联网产业基地、龙岗区坝光新兴产业基地以及华为科技城新一代通信产业基地等物联网体系架构中各层级产业基地的发展为基础,深圳形成了罗湖莲塘互联网产业集聚区、南山智能电网产业集聚区、应用示范工程覆盖全市的产业布局。发展重点:深圳计划着力打造涵盖物联网产业的电子信息6个产业链;加强物联网关键技术攻关和应用;建设物联网传感信息网络平台、物联信息交换平台和应用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加大城市物联网传感网络建设与整合力度;增强物联网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应用示范:深圳将应用物联网技术建设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电网、智慧水务、智慧生活等一系列实用性强、经济效益高、社会效益明显的应用示范工程。五、无锡:传感产业实力强大产业集聚加速发展产业基础:无锡集成电路、智能计算、无线通信、传感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等支撑产业基础较好,初步形成了以新区、滨湖区、南长区为重点的产业聚集区。政府行动:2010年,无锡发布了《无锡市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力争通过3到5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建成集技术创新、产业化和市场应用于一体,结构合理、重点突出的物联网产业体系,努力成为掌握物联网核心和关键技术、产业规模化发展和广泛应用的先导市、示范市。目标是到2012年,在新型传感器、核心芯片、系统集成、应用软件开发等领域集聚具有较大规模的各类物联网企业,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到2015产业规模达到2500亿元。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产业布局:无锡规划在新区无锡(太湖)国际科技园、滨湖区经济开发区和南长区传感网高新园内,全力打造物联网核心区,加快发展物联网重点区。同时,全市其他6个市(县)、区立足现有产业基础,为全市物联网产业发展提供配套、支撑和服务,做大、做强全市的物联网产业链。发展重点:无锡规划重点培育和发展物联网核心产业、支撑产业和带动产业3大重点产业领域。面向重点领域,全力推广物联网应用。采取引进、合作、培育等方式,建立健全物联网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所需的各级各类服务平台。通过优化人才、资本、政策和服务环境,加快集聚物联网企业。应用示范:无锡计划在感知电力、感知交通、感知环保、感知医疗、感知水利、感知工业、感知农业、感知物流、感知家居、感知安保、感知园区等领域大力打造一批应用示范工程,并加快行业和领域的信息化进程。六、广州:产业链各环节贯通核心园区统筹发展产业基础:广州已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电子信息产业链条,形成了“一核多点、南北主轴”的区域布局,构成了以广州科学城为产业核心基地,以番禺区、南沙区、花都区、从化市为主轴的产业发展带。政府行动:《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智慧广州”,“推动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服务业全面融合”,“积极推进天河智慧城和南沙智慧岛建设”等物联网发展举措。产业布局:广州规划依托广州科学城、天河软件园、广州国家数字家庭应用示范产业基地、广州番禺RFID产业园等产业园区和基地,形成各具特色的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规模化应用的物联网技术产业集群。发展重点:围绕物联网“智慧广州”建设,广州计划重点发展RFID芯片设计和设备制造、传感器节点芯片设计和设备制造、卫星导航芯片设计和终端制造、智能装备制造、软件和系统集成服务、信息运营服务等6大物联网技术和产业重点。应用示范:重点实施基于物联网的城市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制造、智能安全监管、智能食品溯源、智能环保、智能电网、智能医护、智能支付等物联网重点应用示范工程。七、武汉:光电产业全国龙头光物联网蓄势待发产业基础:武汉是国内开展物联网研究较早、技术研究实力较强的城市之一。武汉作为中国的“光谷”,在敏感器元件、传感器、光通信模块、激光收发、扫描器等领域拥有深厚的产业基础,涌现出华工科技、理工光科、武汉邮科院等一大批物联网领域的代表企业。目前,武汉涉及物联网产业技术研发与示范应用的项目已达40多个,物联网产业发展氛围浓厚。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政府行动:《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重点培养物联网等新兴产业”,并把“推进物联网建设”作为加强城市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工作予以重视。产业布局:武汉计划全面提高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自主创新能力、辐射带动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壮大物联网产业发展,培育大型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承载,壮大汽车整车及电子电器产业规模,为“车联网”奠定基础。发展重点:武汉计划实现车联网全覆盖。拓展“武汉通”应用功能,基本覆盖居民衣食住行的小额消费,促进与身份信息管理互联。应用示范:武汉将引进和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实施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安防设施、智能环境监测、数字化医疗等物联网示范工程。八、成都:信息基础独树一帜产业应用潜力巨大产业基础:成都作为国家电子信息高技术产业基地,拥有物联网前沿研究和技术创新的科技优势,初步形成了满足数据可靠传输和智能处理的基础体系,率先开展了物联网试点应用并取得初步成效。政府行动:成都市政府于2010年发布了《成都市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2)》,提出到2012年,初步实现“三中心、两基地、六体系和一高地”的“3261”战略目标,并将成都打造成为立足西部、辐射和影响国内外市场的中国物联网产业高地。产业布局:成都规划以成都高新区为高端研发区,建设成都物联网产业科技园,重点打造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孵化基地,形成覆盖物联网核心技术领域和产业标准的科技创新体系;以双流县为制造产业区,建设成都物联网产业园,重点打造物联网产品制造基地和技术成果转化中心,形成物联网产品开发公共服务平台和生产制造基地。发展重点:成都将重点发展RFID与定位跟踪产业、新型传感器产业和软件及信息服务业,全力发展产业基础项目、产业载体项目和产业化项目,着力打造并逐步形成国内一流、面向国际的物联网技术成果转化基地和产品制造基地。应用示范:重点在智能交通、食品安全、环境监测和灾害预警、现代物流、城乡管理和安全监管等6个领域开展物联网示范应用。第三节我国物联网企业的区域分布分析按产业链层级划分,物联网产业可分为支撑层、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以及应用层五个层级。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一、物联网支撑层企业分布物联网支持层主要为整个物联网体系提供共性技术支持,以及为物联网技术产业化提供基于共性技术的测试、生产平台。目前支持层产业在国内物联网产业整体规模中所占比重尚不足3%,规模相对较小。物联网支撑层相关企业主要集中在京津环渤海、长三角以及珠三角地区。二、物联网感知层企业分布感知层是物联网体系对现实世界进行感知、识别和信息采集的基础性物理网络,产业领域主要包括传感器、RFID、定位系统等。目前感知层产业规模在国内物联网产业整体规模中所占比重约在20%左右,相关企业分布较为广泛,但上规模企业仍以东部沿海地区企业居多。三、物联网传输层企业分布传输层主要依靠传感网与已有通信网络的相互融合来实现,产业领域包括光纤光缆、光器件、各类通信设备等。传输层产业是物联网产业中规模最大的领域,在整体产业规模中所占比重达到40%。目前国内物联网传输层相关企业以网络基础设施企业为主。四、物联网平台层企业分布平台层的主要功能是承载各类应用并推动其成果的转化,产业领域主要包括计算中心和支撑软件等。平台层产业是目前国内物联网产业的第二大领域,产业规模在整体产业中所占比重接近40%。国内平台层企业主要分布在东中部地区。第四节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区域发展趋势分析《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在十二五期间初步完成物联网产业体系构建,形成较为完善的物联网产业链,培育和发展10个产业聚集区,100家以上骨干企业,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建设一批覆盖面广、支撑力强的公共服务平台,初步形成门类齐全、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物联网产业体系。在物联网区域发展趋势方面,物联网产业发展呈现出一定的“马太效应”现象,即“强者越强”的趋势。目前国内物联网产业初步形成了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区等四大区域聚集发展的总体产业布局空间,但从发展趋势来看,物联网产业的资源要素将继续向优势地区汇聚集中。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等地区作为国内物联网产业的聚集地,企业分布密集,研发机构众多,产业氛围良好,优越的发展条件将会吸引更多的资源要素向这些区域汇集。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从城市布局来看,北京、上海、杭州、深圳、无锡、广州、武汉和成都等城市已经处于物联网产业发展的领先地位,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这些城市将继续引领物联网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扩大,并以这些大城市为中心,形成多个物联网产业发展的集聚区。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第八章物联网行业产业链分析第一节物联网行业产业链简介在中国的物联网产业链中,市场参与者主要包括传感器/芯片提供商、应用设备提供商、网络提供商、软件及应用提供商、系统集成商、物联网运营商、用户七个环节:一、传感器/芯片提供商传感器与芯片是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游市场,主要包括传感器、RFID芯片设计、二维码码制等技术提供商。目前,国内物联网这一领域技术水平比较国外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在高端产品市场。二、应用设备提供商应用设备产品主要集中在数据采集层面,包括电子标签、读写器模块、读写设备、读写器天线、智能卡等提供商。我国物联网设备市场是较其他产业链环节发展较快领域,企业数量较多,但以中小企业为主。三、网络提供商物联网网络提供商指数据的传输承载网络服务商,以通信网为主,包括固网和移动通信网。国内三家电信运营商都已经涉足了这一领域,另外,也有广电网络运营商的参与。四、软件与应用开发商软件与应用开发商市场包括中间件厂商,在国内已经发展了相当数量的企业。由于物联网应用的行业特性比较明显,因此,应用软件开发商也主要是针对特定行业的企业,提供专业性的软件产品及解决方案。五、系统集成商系统集成商是根据客户需求,将实现物联网的硬件和软件集成为一个完整解决方案提供给客户的厂商。系统集成商的发展一方面反应了物联网业务的应用推广程度,另一方面也是影响应用推广的重要因素。国内在物联网应用集成方面企业多数规模不大,并且以专注于某一行业的集成商为主,还缺乏关注多行业的大型公司。六、物联网运营商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物联运营商主要是为客户提供统一的终端设备鉴权、计费等服务,实现终端接入控制、终端管理、行业应用管理、业务运营管理、平台管理等服务。目前,我国物联网运营及服务市场受制于应用的推广,还没有发展起来。未来,随着物联网应用范围的不断托大,运行状态、升级维护、故障定位、维护成本、运营成本、决策分析、数据保密等运营管理的需求将越来越多,对运营及服务提供商的要求也将非常高。第二节物联网产业链上游主要设备制造分析物联网技术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是一项系统。关于物联网的规划和设计以及研发关键在于RFID、传感器、嵌入式软件以及传输数据计算等领域的研究。传感器与芯片是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游市场,主要包括传感器、RFID芯片设计、二维码码制等技术提供商。目前我国传感器行业表现出以下特点:一、新投资新企业增多2011年,国外企业西门子投资2亿元在大连成立了西门子传感器与通讯有限公司,实现传感器的本土化;消费电子产品制造商索尼投巨资1000亿日元以全面提高图像传感器产值;DARPA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局给GE投资630万美元开发生物传感器。本土企业苏州固锝投资6亿元加大MEMS传感器量产,香港中国光纤网络系统集团有限公司投资51亿元建立中国光纤产业园规模化生产光纤传感器等。二、传统传感器应用拓宽2011年,很多新技术传感器产品诞生:能辨识任何物质的“超敏”传感器,可检测人体动作的CNT传感器,掌纹识别传感器,自发电纳米无线传感器,环形激光传感器检测纳米粒子“粒粒在目”,透明生物传感器等。随着物联网应用范围的扩大,基于RFID的传感器将在现有应用基础上得到更广泛的拓展。随着工业化的快速提升以及各地物联网示范项目的实施推广,传统传感器如温度、压力、气体、湿度、流量、热释电等传感器展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数字矿山、数字农业、工业安全监控网略等,都显示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气体传感器上市公司汉威电子在北京实施的家用燃气、一氧化碳监控物联网项目,对于首都民生燃气安全监控、预防煤气中毒,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三、企业尚未形成产业规模2011年,传感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就物联网发展而言,传感器企业尚未形成产业规模,传感器应用和产业发展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2012年,受国家政策的扶持与鼓励,尤其是传感器网络标准化等国家标准的出台,将对传感器网络标准进行规划,有利于不同类别传感器统一网络接口进行数据传输,便于平台的整合,有助于传感器物联网的集成化、多功能化和智能化。2012年,新兴投资可望得到规模化产出,新兴企业的增多将加速传感器行业的本地化研发、生产及销售。国内品牌将通过增加投资、合资等方式逐步渗透到高端市场,中低端产品出口将成为国内品牌厂商的选择。国外新技术的输入和应用,将带动传感器市场向更个性化、分散化的方向发展,国内厂商之间的并购与整合也将很快形成趋势。伴随物联网示范项目的进一步实施和推广,基于行业应用的物联网解决方案的成熟以及硬件成本的降低,作为物联网金字塔的基础,传感器产品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传感器产业将快速发展。第三节物联网产业链电信运营商分析一、我国电信运营商行业运营分析2011年,通信业积极推进3G和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移动互联网和增值电信业务,全行业继续保持健康平稳运行。截止2011年11月末,全国电话用户总数累计达到12.62亿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9.75亿户,比年初新增11633万户;基础电信企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到1.55亿户,比年初新增2880万户。全国电话普及率达到94.2部/百人,比去年底提高7.7部/百人,其中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72.8部/百人。(一)移动数据和互联网业务发展迅猛1-11月份,全行业实现电信业务总量10734亿元(2010年不变单价),同比增长15.6%。实现电信业务收入9012亿元,增长9.6%;非话音业务收入4185亿元,增长16.5%,其中移动数据及互联网业务收入达到768亿元,增长54.1%。(二)电信综合价格水平继续下降通过推动实行移动本地资费市场调节价,不断加强电信资费信息管理制度建设,引导和鼓励电信企业进一步降低资费水平,近几年电信资费持续下降,1-11月份,电信综合价格水平下降5.1%,其中移动话音业务资费同比下降7.4%,国际及台港澳漫游资费标准平均降幅超过了50%。(三)3G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1-11月份,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共完成3G专用设施投资941亿元。3G基站规模达到79.2万个,其中TD基站22万个,3G网络已覆盖所有城市和县城以及部分乡镇。11月末,3G用户达到11873万户,比年初新增7168万户,其中TD用户4801万户,新增2731万户。在移动电话净增用户中,3G用户所占比重从年初的43.7%上升到72.5%。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四)农村通信服务水平逐步提高1-11月份,新增农村地区宽带用户789万户,累计达到3265万户,占全部宽带用户的22%。随着农村宽带普及水平的提高,电信基础设施普遍服务范围持续扩大,100%的行政村和94.5%的20户以上自然村通电话,99.7%的乡镇通宽带,100%的乡镇、95%行政村通互联网。同时,我国通信业发展也面临着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一是行业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用户规模拉动,在3G等新业务方面,各电信企业仍主要靠终端补贴、话费优惠等方式吸引客户;二是宽带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截至2011年底我国宽带接入普及率为9.6%,低于OECD国家平均水平约15个百分点,平均下行速率不足全球平均水平1/3;三是市场格局失衡与产业链不协调并存,细分市场中单一企业的主导地位依然明显,基础企业出现管道化和边缘化趋势;四是基于互联网的新技术创新和新业务应用使传统电信业的业务模式、商业模式面临着严峻挑战,业务平台的开放化使得行业监管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二、电信运营商在物联网中的定位完整的物联网产业链包括政府部门、科研院所、芯片生产商、终端生产商、系统集成商以及电信运营商等环节,其中电信运营商将在整个产业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起到承上启下、串连各项资源并使其发挥最大作用的目的,最终实现整个产业的升级改善,创造效益和利润,真正形成一个高利润、高附加值、高效率运行的物联网产业。电信运营商在物联网产业价值链中可能扮演以下三种角色。(一)作为网络运营商目前,我国物联网产业正处于典型应用阶段,物联网技术多用于行业内信息化的实现。各行各业的应用种类多、技术跨度大、需求千差万别,存在自身传统的价值链和行业壁垒。电信运营商具有国内覆盖最广的无线通信网络,网络是其核心价值,通过系统集成商间接提供网络数据通道是其进入物联网产业最便捷的方式。(二)作为系统集成商电信运营商具有一定的为企业用户的运营商集成和服务经验,可以选择系统集成商合作,作为总的系统集成商,直接参与建设物联网及其应用的系统集成。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物联网的业务范围非常广,电信运营商只有通过建立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才能够满足不同行业用户的具体需求。(三)作为运营服务提供商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电信运营商拥有10亿以上的用户规模,具有全国范围的销售和收费渠道以及良好的品牌价值和丰富的业务经验,这些优势对于电信运营商物联网业务的开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凭借这些优势,电信运营商可以作为运营服务提供商,选择合适的系统集成商。系统集成商开发业务和服务,电信运营商在提供网络连接的同时,负责管理、检验项目的运行情况,推广业务以及收费。但是,电信运营商在产业链中的地位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物联网市场需求的变化、物联网关键技术的发展以及运营商能力的不断提升,其在产业链中的位置也会发生改变。发展初期。电信运营商处于产业链的中游,下游有通信芯片商、近场通信模块商及系统集成商,电信运营商尚不具备完整的物联网管控平台,主要提供网络通道服务,不能直接面向最终用户,对运营商而言提供的是被动的服务。目前“通道型”业务模式已不能满足客户需求,这种模式只能与竞争对手做同质化的竞争。发展中期。电信运营商通过建设自己的M2M平台可以提供少量应用并对其进行管理,提供的服务仍旧有限,这时运营商逐渐由被动改为主动提供管理型服务。电信运营商产业链中的位置也调整为中上游,最大的竞争来自于系统集成商。发展成熟期。随着电信运营商的物联网业务支撑平台日趋成熟,可以直接提供物联网的各种应用,用户可以自己或者通过运营商购买终端,电信运营商能够为用户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最终实现应用层面的全服务。这时候电信运营商基本处于产业链上游,系统集成商的定位已经变成运营商及管控平台之下的分包商。综合考虑不同的发展阶段,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电信运营商在不同阶段可以扮演以下的角色:●参与物联网相关标准的制定,作为地方政策规划的参与者。●终端设备合作的开发者,需要与众多企业合作。●基础设施服务的提供者,发挥自身优势,提供更好的电信服务。●物联网应用的继承与拓展者,为用户提供灵活的、综合的各种应用服务。●物联网管控平台的提供者和运营者,为客户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虽然物联网行业应用在不断升温,但成熟的物联网完整产业链尚未真正形成,同时,成熟的物联网市场也未出现。到目前为止,各种物联网应用依然是一个个“烟囱”和信息孤岛,一个个物联网解决方案的实施,仍旧需要实施方自己“从头做到尾”,提供物联网公共平台服务的企业需要各地政府和产业界培育。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三、运营商主要商业模式物联网的商业模式有着其自身的独特性,而物联网的大发展必将诞生很多新型的商业模式。根据物联网产业价值链中电信运营商角色定位的分析,电信运营商可能在物联网发展中形成三种商业模式,分别是聚焦模式、多环节覆盖模式和一体化模式。聚焦型模式指电信运营商将自身的经营业务仅仅定位于网络运营这一个价值创造环节,凭借其所拥有的网络资源和能力建立核心竞争优势,从而获取利润。多环节覆盖模式指电信运营商从事的经营业务不仅局限于网络运营,并且参与到其他价值创造环节,比如,同时作为系统集成商存在。一体化模式是指电信运营商在具备足够的集成和服务能力,充分了解行业需求的前提下,可以独立定制全套业务和解决方案,集网络运营、系统集成、运营服务于一身,根据不同的行业特点开发行业套件,以便用户实现个性化的开发,实现标准的规模定制业务。不同模式对于电信运营商的盈利能力、在价值链上的地位、投资风险和管理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对不同模式的竞争力进行分析。(1)盈利潜力。盈利是研究商业模式的最终目的。在聚焦模式中,电信运营商通过收取流量费获取利润,这种模式只能凭借简单的价格竞争,盈利潜力不大。在多环节覆盖模式中,电信运营商如果同时作为系统集成商时,则可以增加系统集成收入;如果扮演运营服务提供商的角色时则可以直接向用户收费,不仅收取流量费,而且可以因计费、远程维护、业务管理等获得收益。在一体化模式中,电信运营商可以获得以上模式中的所有收入。(2)产业价值链中的地位。在聚焦模式中,电信运营商只为系统集成商服务,不直接面对用户,处于价值链的从属地位。在其他两种商业模式中,电信运营商首先在通道的提供上处于主导地位,由于与客户有了更多的联系,为获得客户后期延伸需求奠定了前提,因而处于价值链的主导地位。(3)投资风险。任何的商业活动都会产生风险。电信运营商具备无线网络及接入、落地的基础设施,以聚焦模式介入物联网时,仅通过有限的投资就可以从中获利,投资风险很小。其他两种模式需要电信运营商更多的成本投入,具有较高的投资风险。(4)管理复杂度。不同商业模式的选择对电信运营商管理能力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聚焦模式对电信运营商管理能力的要求较低,随着其在物联网产业价值链中的重要性的增强,电信运营商需要用户联系,与其他产业价值链参与者合作,系统集成、运营管理都需要更多的人员和技术的投入,因而需要更多的管理技能,管理复杂度随之增加。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四、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物联网发展战略及布局领域分析随着3G手机进入大规模的普及阶段,传统的语音、短信收入增速逐渐放缓,电信运营商开始寻找收入的新增长点。资料显示,2011年全年通信业非语音业务收入所占比例达46%,物联网领域或是电信运行商逐鹿的新战场。国内运营商均十分重视物联网发展,并已经初步提出了各自的战略定位和发展规划。中国移动的MZM业务起步较早,将物联网作为第三波增长的业务领域,并制定了物联网三步走发展策略:第一步信息汇聚,第二步协同感知,第三步泛在网络。中国电信也已确定了MZM业务发展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快速切入市场;第二阶段提升业务价值,搭建MZM平台,并重点提升MZM业务的附加值、建设标准化的行业应用;第三阶段探讨引入公用MZM终端接入网络的可能,为政企客户提供真正的泛在网络。近几年来,三大运营商为了抢占物联网发展的制高点,在物联网的服务及应用方面都有一定的突破。国内三大运营商已不约而同地“进驻”位于无锡的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纷纷参与国内外各种标准组织,并积极开展与相关设备厂商的合作。中国电信在智慧城市、节能减排、智能家庭、移动支付、防灾减灾、物流等几个重点领域有了应用,还特别开发了物联网RFID手机翼机通,用于高校的日常管理。中国移动在江苏无锡成立了物联网研究院,成为首家搭建好实验平台的运营商。中国联通在这方面实力相对较弱,主要推出面向中小企业的应用产品,如订餐宝、3G视频监控、企业综合语音解决方案、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和手机移动采编等。另外,中国联通还与重庆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提高3G网络的覆盖水平,加速“智能重庆”建设。三大运营商的推进说明我国物联网产业分布格局的初步形成,各运营商对于物联网的投入与开发也在不断深化。中国移动物联网基地自建成以来,投资金额已达到10亿元,用于云端产品的开发,包括智能交通、智能家居、教育、金融、市政管理、城市安防等领域。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都已将物联网业务提升到战略层面,并均申请了物联网专用号段。在各类物联网应用过程中,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扮演着重要角色,向各行业及个人消费者提供了相应技术及服务。(一)中国移动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中国移动目前有电梯卫士、地质灾害防治系统、消防管理及宜居通4项物联网重点产品。电梯卫士是中国移动已经实现赢利的物联网项目,2008年底面向小区物业用户推出,当电梯发生故障时,系统会自动发出警告短信便于救助,同时电梯的定期回访、维护、管理等方面的功能,由中国移动进行集中的运营管理。目前电梯卫士已在辽宁、四川、河南等省市进行部署。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是在发生火灾等紧急事件时,通过传感器感知,及时通过联网的后台发出警告。地质灾害防治系统与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性质相近,主要针对自然灾害和山体滑坡的监控。宜居通是中国移动面向家庭用户推出的产品,是在移动原有座机的基础上,迭加了物联网的应用,当业主家中出现煤气泄露、着火等异常情况,通过传感器感应后,座机可进行报警,同时后台网络将异常情况发送给对应的小区保安或业主手机上,业主手机还能实现远程控制家电,实现家居生活的智能化。宜居通目前已经在重庆进行商用,月资费分为30/40元人民币等,与原有的通信费统一收取。除了以上四大产品,中国移动在各地也有其他物联网产品投入应用。在广东,”智能健康管理”是中国移动广东公司为解决看病难问题而打造的业务体系,目前该平台中,包括预约挂号、健康信息、视频探视、移动监护、139电子体检单等多项服务,已在东莞成功试点,中国移动也藉此开始进军医疗信息化领域。在上海,中国移动已为多个行业客户打造了集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和业务管理于一体的整套无线综合应用解决方案。2010年12月底中国移动与上海汽车工业集团合作的”企业一卡通”项目投入应用,这意味着上海首例基于RFID技术的企业级物联网商业应用正式运行,上汽员工使用一张升级版的移动SIM卡,就可以用手机完成刷卡上班、坐地铁、购物消费、领取使用洗衣票等功能。在山西,中国移动推出被称为”环保电子警察”的环保监控系统,这个物联网应用通过自动的数据监控方式对企业污染源进行监测。山西省环保厅和山西移动战略合作的”省重点污染源视频监控系统”,对超过140个重点监控企业进行实时监控,而这套监控系统,也是中国第一套投入运营的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山西移动部署物联网的另一个典型应用,是”智能抄表”,通过在终端安装SIM卡,利用移动通信网路,将数据发送至应用平台,能够帮助电力部门最大限度节约人力成本。(二)中国电信中国电信M2M平台试点工程已于2010年底完工,并在无锡测试上线,这是中国电信布局物联网领域的极重要一环,这一平台于2007年底开始建设,目标是解决M2M终端的端到端数据采集、管理与数据转发等问题,未来中国电信各省的物联网业务都将逐步接入到这一平台之上。中国电信凭借M2M平台,将实现网络在物联网业务中从管道向智能管道的跨越,成为真正的物联网运营商。在M2M平台的基础上,中国电信已确立了物联网业务的企业标准,包括终端通信、平台设备和服务协议等。基于以上标准,中国电信已经开始生产相关设备,未来各行业各种应用的物联网终端,可通过固定网络或无线宽带两种方式接入中国电信M2M平台。中国电信M2M平台将实现两个核心功能:(1)实现对终端的远程监测和控制;(2)实现对业务资料的转发。前者将帮助运营商及其客户管理各种物联网M2M终端,而业务数据转发功能可实现对数据流的管理和备份等功能。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目前中国电信已经在交通、医疗、环保、物流、水利等领域相继推出了一系列物联网产品,形成了多个大的主题,还有几十个单项的物联网应用,涉及十多个重要行业。(三)中国联通中国联通也已开始在物联网领域布局,其已与无锡感知中心签署了物联网融合发展的战略框架合作协议,在物联网技术研发、应用研究,以及相关服务当中开展全面合作。与此同时,中国联通已经在交通物流、城市管理、公共客户、金融等领域开展了物联网试点,而且加大了WCDMA通信模块标准化的推进工作,并且在传感器方面加大了投入。交通物流是中国联通重点投入的领域,其与公交管理部门合作,尝试提供智能交通业务,实现车辆信息管理,同时还与一汽、上汽等汽车制造厂商签署了3G信息化战略信息,与汽车厂商合作开发汽车网络互联信息化服务。五、电信运营商在引领物联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目前,物联网还处于起步阶段,产业链各方都有竞逐主导者的机会。由于物联网产业没有形成明确的分工,不同行业的应用也相对分离,整个物联网产业发展目前还处于零散阶段。与此同时,不同行业信息化之间存在一定的技术壁垒,使得各个企业只能投入在各自的领域,而很难提供完整、深入的行业应用。要大力发展物联网,必须建立统一的网络平台,必须依托电信运营商。在物联网产业链中,需要传输海量数据,需要在业务和管理方面实现“物与物”和“人与人”通信的结合,这些都离不开基础通信网络的保障。因此,电信运营商亟须发挥网络资源优势,打造综合性的统一物联网应用平台,与上下游之间展开紧密合作,抓住当前物联网业务价值链分散的时机。但值得注意的是,三大电信运营商虽然都在致力于通用型的物联网业务平台的建设,但是目前的平台主要功能还只是单纯的数据转发平台,甚至仅是通道服务。全球物联网应用大多是在特定行业或企业的闭环应用,信息的管理和互联局限在较为有限的行业或企业内,不同地域间的互通也存在问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物与物的互联互通。另外,在一些专业化程度较高的行业,如石油、金融、电力等行业,由于其闭环产业链已经相当稳固成熟,电信运营商几乎被边缘化。第四节物联网产业链下游其他运营商分析一、中间件及应用开发商、系统集成商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从对中国物联网产业链的分析来看,预计未来的市场主导者将是电信运营商,并且随着分工的细化和运营的专业化和逐步深入、铺开,可能出现专门的物联网运营商。运营商将在整个产业链中承上启下,串连各个环节资源并使其发挥最大作用,最终实现整个产业的升级改善,创造效益和利润,真正形成一个高利润、高附加值、高效率运行的物联网产业。网络设备提供商通过向网络与运营商提供建设和运营网络的软、硬件设备获得利润,是网络运营商向最终用户提供网络服务的基础。目前,网络设备提供商发展较为成熟,盈利能力较为稳定,包括华为、中兴、大唐、烽火等知名企业。应用开发商通过积极主动地不断开发能够吸引最终用户的内容及应用,收取信息费实现利润,是物联网产业链条中的关键因素。物联网产业价值链需要应用开发商提供的物联网软件包括MZM中间件和嵌入式Edgeware(也可以统称软件网关)、实时数据库、运行环境和集成框架、通用的基础构件库、以及行业化的应用套件等。所谓中间件是指一种独立的系统软件或服务程序,分布式应用软件借助这种软件在不同的技术之间共享资源。中间件位于客户机或服务器的操作系统之上,管理计算机资源和网络通讯。是连接两个独立应用程序或独立系统的软件。相连接的系统,即使它们具有不同的接口,但通过中间件相互之间仍能交换信息。执行中间件的一个关键途径是信息传递。通过中间件,应用程序可以工作于多平台或05环境。中间件厂商对采集来的数据进行初步加工,使得众多采集设备得来的数据能够统一,便于信息表达与处理、使语义具有互操作性、实现共享,便于后续处理应用。由于物联网应用的行业特性明显,并且,在目前以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物联网都将是以面对具体的某项应用的形式而存在。因此,针对行业的物联网应用开发商将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二、服务提供商运营及服务提供商为客户提供统一的终端设备鉴权、计费等服务,实现终端接入控制、终端管理、行业应用管理、业务运营管理、平台管理等服务。目前,我国物联网运营及服务市场受制于应用的推广,还没有发展起来,因此该块的企业总体实力较为薄弱,数量较少。未来,随着物联网应用范围的不断托大,运行状态、升级维护、故障定位、维护成本、运营成本、决策分析、数据保密等运营管理的需求将越来越多,对运营及服务提供商的要求也将非常高。目前,从企业层面,中国移动和同方合资的同方合志公司是中国目前最大的MMO(M2M虚拟运营商)。第五节物联网运营的八种商业模式根据商业模式中参与各方之间的主次从属关系以及客户价值创造主体的不同,我们可以将目前以及未来可能存在的物联网商业模式分为以下八种类型: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一、运营商主导型在这种商业模式中,电信运营商占据主导地位,无论业务的开发、推广,还是平台的建设与维护等,均以运营商为主力。具体可进一步细分为三种子模式:运营商直接提供网络连接模式,运营商合作开发推广模式,运营商独立开发推广模式。运营商直接提供网络连接模式是指由电信运营商向使用M2M业务的企业客户直接提供通道服务,而不通过系统集成商或其他服务商。而运营商合作开发推广模式则是运营商与系统集成商合作,系统集成商开发业务,电信运营商负责业务平台建设、网络运行、业务推广及收费,一般来说,这种模式中电信运营商仍占主导地位。运营商独立开发推广模式即运营商全部自营模式,指电信运营商自行搭建平台开发业务,直接提供给客户。三种子模式中,运营商合作开发推广模式是目前国内电信运营商进入市场的主流模式,如中国移动、中国电信都与行业的领先的系统集成商合作,由运营商面向客户推广行业应用产品。而运营商独立开发推广模式则因对运营企业初期投入要求较高,所以采用这种方式的企业还比较少,目前国内还未出现运营商独立搭建平台并开发业务再直接提供给客户的案例。运营商主导型商业模式主要适用的用户范围是企业客户,以采集类和定位类应用为主,应用范围广泛,具体可应用于环保监控、自动水电表抄送、智能停车场、电梯监控、物流监控、智能交通等领域。二、系统集成商主导型由系统集成商租用信运营商的网络,通过整体方案连带通道一起向用户提供业务;从运营商的角度来讲,即是运营商经过系统集成商间接向客户提供网络连接服务。这是目前使用较多的商业模式。因为物联网应用均是特殊行业中的个体内部实现,且企业专业化特征为明显,需要由行业内专业的系统集成商提供服务,特别是行业壁垒高、对应用要求复杂的行业更需要系统集成商的存在。此类系统集成商一般是第三方企业,拥有较强的软硬件开发和集成能力,同时在行业当中拥有较高的地位。在此类商业模式中,系统集成商是主要是利益获得者和收入分配者。技术水平是此类商业模式的核心,主要适用的用户是企业客户,实际的应用类型以采集类为主,而由于运营商非主体性和网络短程性的特点,其应用范围应该是固定区域空间内的数据实时采集类检测,具体可应用于环保监控、自动水电表抄送、智能停车场、电梯监控、自动售货机等。三、软硬件集成商主导型("iPhone"模式)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在这种模式中,实力强大的软硬件集成商,通过将自身硬件制造或软件开发领域的优势整合,如创造应用软件开发平台、与运营商和软件开发商合作等举措,形成一个综合个体主导生态系统,从而发掘甚至创造出新的赢利点,带动整个物联网产业的发展。该模式主要来源于苹果的"iPhone"商业模式,苹果公司通过与运营商合作,在分得运营商相关收入30%以上的同时,还通过智能终端系统iOS、应用程序店APPSTORE,成功促使广大的应用开发者为系统开发各种类型、各种价位的应用。这样,在销售硬件的同时,还开拓了应用下载这一新的盈利点,从而在移动互联网市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就国内而言,目前国内的物联网软硬件集成商相对较少,而且以中小型企业为主,还不具备主导物联网产业链的能力。因此,这种商业模式在国内尚无先例,但笔者认为在未来的5-15年内,中国也有可能会催生物联网领域的"苹果"。此类商业模式适用于与个人用户市场相关的便利类和控制类领域,通过在已有智能手机终端系统或者未来可能出现的专有物联网终端上开发相关行业应用下载,让用户自行选择和使用符合自身需求的物联网软件平台和应用,同时创立一个新的物联网系统生态环境。四、软件内容集成商主导型该类商业模式主要指google的"Android"商业模式,与"iPhone模式"类似的是,该类商业模式需要集成商和运营商合作开发相应的软件和应用平台,同时还需要大量的应用开发者以及广告商的参与。与"iPhone模式"相比,其系统的核心是软件内容集成商,硬件制造商是主要的合作类型,同时集成商在内容上拥有更多的资源与更大的主导权,广告效应更为集中。该类商业模式是google在移动互联网的成功案例,与苹果模式的区别在于,其成功有赖于google这类企业强大的软件开发能力以及内容的产生、整合和搜索能力。而在物联网的应用中,随着技术发展在各个阶段当中的成果体现以及内容重要性的提升,此类商业模式的应用范畴进一步扩展,其应用的核心在于软件与内容相结合并推向市场。从应用类型上看,各类应用均可涉及,而其成功与否的主要决定因素是发展周期,代表性的应用为位置服务、智能物流、智能家居、数字城市和智能校园等,特别是在以内容主导型的细节行业应用方面表现犹为突出。五、政府主导型此类商业模式一般由政府等公共事业部门搭建公共平台,客户租用或者购买平台以及相关的软硬件产品,并支付相关通信费用。在这类模式下,GPS车辆定位、视频监控是使用得最多的应用,其中也可能由通信运营商搭建相关公共平台。该类商业模式是物联网民生化应用的最直接体现,可以贯穿于物联网发展的各个阶段,政府在其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其对于技术、市场的把握非常重要;同时在发展初期,必要的资金投入也是不可缺少的。在物联网发展初期,此类商业模式可以作为面向市场的主要政策推广模式,主要的公共事业平台以此类模式搭建,可让用户在政府承担成本的情况下免费体验物联网的应用,从而有利于培养用户的相关使用习惯,为物联网行业其他类型的业务推广打下基础。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六、用户主导型在这类模式下,客户承担了物联网平台的全部费用和整个服务体系的搭建。在该类商业模式中,用户是唯一的核心,其他系统个体起辅助作用,一般说来,此类行业当中用户相对强势。这类模式下的物联网应用一般有私密性要求,对于信息的感知和传递有较高的安全性要求,跨行业拓展难。典型应用有电力行业的电力监控、水利行业的水文监控、气象学的物候监控、环保行业的污染源监控、化工的产品监控、交通的路况监控等。七、合作运营型合作型的商业模式是指产业链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参与方通力合作,设备提供商、运营商、系统集成商、软件开发商等从各自的利益出发组成某种产业联盟,在各方平等互利的前提下共同开发和推广物联网业务。比较典型的例子是运营商联合系统集成商,合作开发,合作推广。如挪威移动运营商Telenor与Telit合作M2M服务等。这种商业模式适用于所有类型的物联网业务。八、云聚合型云聚合是一种建立在云计算基础上,以用户服务为中心,根据已有的运营平台和业务能力,针对目标市场整合内外部资源,形成用户、商家、其他市场参与者共同创造价值的网络商业模式。其主要特点是,在一定的安全机制下,形成信息的全面自由流通,通过大量快速的信息传送来实现价值的高速增值。各个主体通过不断的投入产出活动吸引用户资源和创造价值。该类商业模式是未来物联网发展的理想模式之一,也是其真正形成一个融合型网络,覆盖生活每个角落的前提和基础。整体上来看,物联网的商业模式有从单一中心向多中心发展,由单一主体创造价值为主向多样化主体共同创造价值转变的趋势。国内的物联网产业刚刚起步,商业模式也还不成熟,由于运营商具有经济实力和用户群规模的优势,目前的物联网产业主要由运营商主导,国内的运营商甚至曾声称它们的M2M业务就是所谓的物联网的全部。但随着物联网相关技术和应用的发展,新的技术和应用不断涌现,设备商、服务商、集成商等的实力不断提升,物联网业务的复杂程度大大提高,单凭运营商的力量似乎已经不足以主导整个产业链,物联网未来将迎来多元中心的时代。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第九章2011年物联网行业企业分析第一节行业内上市公司综合排名及各项经营指标排名一、总资产排名根据对物联网行业中上市公司的总资产进行排序,可以看出2011年我国物联网行业上市公司总资产排名前三位的企业分别是同方股份,怡亚通,飞马国际。表12011年物联网行业上市公司总资产排名简称资产总计(万元)相对标准分排名注册省份同方股份3017095.181001北京怡亚通1285950.7042.622深圳飞马国际749202.5424.833深圳航天信息722150.1823.944北京软控股份537660.7817.825山东双良节能531922.9317.636江苏大唐电信506931.1916.807北京厦门信达466252.7015.458福建华工科技366470.6112.159湖北东方市场348256.7711.5410江苏珠海港341578.1011.3211广东高鸿股份238902.017.9212贵州得润电子207439.196.8813深圳三维通信206298.376.8414浙江东方电子194755.526.4615山东银江股份152685.735.0616浙江远望谷142151.304.7117深圳中瑞思创120404.253.9918浙江东信和平118335.483.9219广东恒宝股份85219.372.8220江苏汉威电子69634.872.3121河南晶源电子51545.561.7122河北威尔泰25495.700.8523上海数据来源:世经未来二、销售收入排名2012年我国物联网行业上市公司的销售收入排名前三位分别是:同方股份,厦门信达,航天信息。表2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2011年物联网行业上市公司销售收入排名简称销售收入总计(万元)相对标准分排名注册省份同方股份2096204.991001北京厦门信达1477310.1670.482福建航天信息1153977.6655.053北京怡亚通697478.1633.274深圳飞马国际596015.6628.435深圳双良节能513203.8924.486江苏大唐电信451907.6721.567北京高鸿股份408232.3119.478贵州软控股份221478.4010.579山东华工科技220178.3910.5010湖北得润电子150984.617.2011深圳东方电子118255.655.6412山东三维通信112097.575.3513浙江东方市场107262.175.1214江苏银江股份102981.364.9115浙江东信和平93386.514.4616广东恒宝股份77494.533.7017江苏珠海港45410.592.1718广东中瑞思创35011.461.6719浙江远望谷32067.781.5320深圳晶源电子28768.641.3721河北汉威电子26131.121.2522河南威尔泰13264.420.6323上海数据来源:世经未来三、净利润排名2011年我国物联网行业上市公司净利润排名的前三位分别是怡亚通,同方股份,飞马国际。表12011年物联网行业上市公司净利润排名简称净利润总计(万元)相对标准分排名注册省份怡亚通128169.561001深圳同方股份86852.5667.762北京飞马国际45973.6835.873深圳得润电子29469.6222.994深圳软控股份22988.5317.945山东双良节能15845.0512.366江苏高鸿股份13173.5810.287贵州三维通信12059.549.418浙江恒宝股份11658.789.109江苏东方市场11535.169.0010江苏厦门信达11493.578.9711福建远望谷11447.998.9312深圳华工科技10779.238.4113湖北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珠海港9308.007.2614广东东信和平8313.076.4915广东航天信息7657.855.9716北京大唐电信7073.465.5217北京晶源电子6679.765.2118河北银江股份4151.053.2419浙江中瑞思创3304.452.5820浙江汉威电子3179.672.4821河南东方电子2715.772.1222山东威尔泰1373.731.0723上海数据来源:世经未来四、总体排名分析对于物联网企业来说,衡量其长远盈利能力的指标比较多,总资产代表了企业的规模,是决定企业发展能力的最重要指标,主营收入反映了企业的销售量和销售价格两方面的能力,其重要性仅次于总资产,净利润则进一步考虑了企业获利能力,当然由于利润容易受短期事件和突发事件的影响,因而其重要性低于前两个指标。总之,考虑到物联网行业的特点之后,我们对物联网企业作综合排名时,对以上三个指标给出的权重如下,总资产50%,主营收入30%,净利润20%。2011年物联网行业上市公司综合排名前三位的上市公司是:同方股份,怡亚通,厦门信达。表12011年物联网行业上市公司综合排名简称资产相对标准分销售收入相对标准分净利润相对标准分综合标准分排名同方股份50.0030.0013.5593.551怡亚通21.319.9820.0051.292厦门信达7.7321.141.7930.663航天信息11.9716.521.1929.684飞马国际12.428.537.1728.125双良节能8.827.342.4718.636大唐电信8.406.471.1015.977软控股份8.913.173.5915.678高鸿股份3.965.842.0611.869华工科技6.073.151.6810.9110得润电子3.442.164.6010.2011东方市场5.771.541.809.1112珠海港5.660.651.457.7613三维通信3.421.601.886.9014东方电子3.231.690.425.3415银江股份2.531.470.654.6516远望谷2.360.461.794.6017东信和平1.961.341.304.5918恒宝股份1.411.111.824.3419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中瑞思创2.000.500.523.0120晶源电子0.850.411.042.3121汉威电子1.150.370.502.0222威尔泰0.420.190.210.8323数据来源:世经未来第二节2011年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发展分析一、经营状况分析2011年,公司立足于信息技术和能源环保行业,业务涉及计算机、数字城市、物联网、安防系统、微电子与核心元器件、知识网络、军工、多媒体、数字电视系统、半导体与照明、节能领域,通过“技术+资本”发展战略的实施,利用境内外资本市场平台,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2011年公司下属的新加坡科诺威德有限公司完成了分拆至香港上市,下属唐山晶源裕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与北京同方微电子有限公司重组获得了证监会重组委的审核,上海广电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与下属百视通网络电视技术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重组事宜也已完成,公司的科技成果产业化策略初显成效。2011年为加快企业孵化模式的发展,充实和完善“技术+资本”发展战略的内涵,公司进一步将投资触角伸向金融资产管理方面的业务,联合清华控股有限公司参与收购了重庆国信控股有限公司38.412%的股权,以期通过利用其金融资本平台和发展优势,积极探索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融合的发展途径,进一步拓宽公司发展空间,增强公司持续发展的能力,实现股东价值的最大化。同方软件打造的“物联网业务基础中间件平台”以ezONE业务基础平台为核心,构建了上层M2M相关行业应用,覆盖节能、环保、应急、交通、RFID智能卡、GPRS定位、市政与楼宇等20多个"垂直"应用行业,目前已在超过300个项目中成功应用,典型案例包括:中国移动e物流中心、中影集团院线放映设备管理、虹桥大型交通枢纽工程、奥运场馆门票管理、国务院应急系统、2011年,公司绩实现了较大增长。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09.62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7亿元,同比增长47.52%。二、企业发展战略分析从公司调整的业务布局方向来看,公司未来着力发展的产业布局正是围绕着“科技”、“消费与服务”和“节能减排”这三大方向。公司拥有“清华同方”品牌的计算机产品,而后又发展数字电视等信息终端产品业务,除了是考虑公司在电视设备系统方面的既有优势外,关键是要立足于未来数字化电子产品“大消费”的趋势,充分利用“清华同方”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的品牌和渠道,拓展未来消费终端市场。能源环境是公司立足于未来“节能减排”的大产业方向。在环保方面,公司在空气治理、水处理、固废处理的技术和业务方面均有着一定的发展;在节能方面,公司在原有的建筑空调节能的基础上,开始向LED等光电节能的方向发展。公司产业布局紧贴未来经济技术的发展方向,未来产业布局和相关资源的优势明显。公司打造成为科技、传媒和环保三位一体的“国际一流”企业的目标明确。三、SWOT分析表1同方股份SWOT分析SWOT分析表优势(S)劣势(W)密切依托清华大学的科研实力与人才平台,有很强的科研能力和人力资源;在节能环保新技术领域处于国内前列,有很强的竞争能力;在数字电视领域处于霸主地位,拥有完整的产业链;高校科技企业目前处于纯粹产品经营模式向资本运作促进创新的发展模式的转变当中,资金短缺,使得企业的技术优势难以有效的发挥机会(O)威胁(T)云计算模式在我国兴起,同方电脑推出的“TSS云网”解决方案是专注于云落地基础架构的解决方案,是面向企业用户私有云建设而推出的云计算落地解决方案。企业涉入尖端技术领域;目前各国物联网的发展迅速,高校企业依托于人才可以更好的对技术进行开发,但是核心技术的开发可能会受到国外发达国家技术的威胁;数据来源:世经未来第三节2011年怡亚通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发展分析一、经营状况分析2011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呈复苏态势,公司经营业绩稳步增长,但由于2011年下半年受欧债危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缓,公司部分业务也因此而受到影响。2011年度公司业务量345.0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98%;实现营业收入70.2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05%;实现利润总额约1.47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1.9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91%。深圳市怡亚通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以承接全球整合企业的非核心业务外包为核心,实现了物流外包、商务外包、结算外包和信息系统及信息处理外包等一站式供应链管理外包服务。在供应链管理服务领域,公司已基本建成服务全球整合企业的两大业务平台——全球采购执行平台和全球分销执行平台,供应链服务网络遍布中国,包括深圳、广州、上海、苏州、大连、福州、青岛、天津等沿海城市及内陆各大城市,此外,公司还是中国唯一一家全面入驻中国保税物流园区的企业。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公司主营业务包括采购及采购执行服务、销售及销售执行服务、供应商管理库存、进出口通关、国内物流、国际物流服务、保税物流服务等。二、企业发展战略分析(一)生产型服务供应链平台怡亚通为生产型企业搭建采购与采购执行、销售与销售执行服务平台,提供贯穿整个供应链的交易服务、国内物流、国际物流、通关、供应商管理库存(VMI)、分拨配送、资金配套及信息处理等服务,帮助企业实现全球采购与销售。目前是公司业务量最大的集群,建立了全国服务平台,2011年度业务量超过260亿,是公司成熟的业务板块。(二)流通消费型服务供应链平台怡亚通将在全国380个城市建立由厂商到各类经销商、卖场、终端零售店的分销及分销执行网络及平台,提供深度交易服务、深度分拨配送、深度结算及销售管理、信息管理等服务,帮助企业扁平渠道,提供一站式供应链服务,实现快速直供。怡亚通已成功建立了粮油、快消、汽车后市场、IT、家电等深度供应链服务平台体系,并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为企业搭建高效畅达的产品销售平台。2008-2010年为业务尝试与实践阶段,2011年筛选了适应公司发展的团队及行业重点培养。2011年度业务量约20亿,预计2012年度较上一年度有较大增长。(三)产品整合虚拟生产供应链平台怡亚通以产品整合为核心,怡亚通依托成熟的供应链服务经验及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建立标准化合作联盟体系,对产品的研发、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等供应链环节进行优势整合,为客户提供产品定制,从而优化现有供应链结构,提高产品品质及市场竞争力。三、SWOT分析表1怡亚通SWOT分析SWOT分析表优势(S)劣势(W)位于深圳经济特区,主要提供供应链服务,在全国各大城市设有物流中心和物流节点,在主要经济区设有全方位的保税物流平台;深圳将物流作为支柱产业;吸引优秀人才不多,水平参差不齐;品牌知名度有待提高;行业的进入壁垒不高,海关服务水平的提高,通关速度比较优势不明显;机会(O)威胁(T)人员流动性大,内部人员出去创业,分流了部分客户;银行如果收紧银根,公司没有信用额度做资金流的运作;行业壁垒不高,新的竞争者进入;人民币升值的减缓将对公司的盈利产生影响;公司的产品“虚拟生产”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供应链管理需求的快速增长使公司有较大的成长空间;跨国企业正将更多的业务转向中国,并通过外包物流来降低供应链成本;中国公司也面临着降低成本和更加关心核心竞争力的压力,而增加了物流及供应链外包的需求;目前行业分散,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公司凭先发优势有机会脱颖而出;的产业链比较长,环节多,虽然费率高,但容易出现问题;新进入的行业比如化工,业务不熟悉导致风险控制能力弱;客户的风险控制不好会变成公司的风险,如通关等方面;数据来源:世经未来第四节2011年厦门信达股份有限公司发展分析厦门信达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发展信息产业,以信息技术、信息服务和电子元器件制造为主营业务,同时经营国内外贸易、房地产,目前公司已经形成了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体,外贸、房地产开发为两翼的“一体两翼”的产业架构,成为以信息产业为核心的大型高新技术企业集团。一、经营状况分析2011年,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欧美发达国家的债务危机导致国际贸易的萎缩和大宗商品行情的跌宕起伏,国内宏观调控伴随货币政策的收紧,经济转型引发的增长速度放缓,使企业经营面临较大压力。公司在此背景下,深入推进精细化管理,创新业务发展模式,加强产品设计研发,拓宽市场领域,实现平稳发展。2011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7.73亿元,同比增长34.80%;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7,063.02万元,同比增长23.52%二、企业发展战略分析2012年公司的发展战略是:在做好商贸、房地产业务的同时,着重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不断提升电子信息产品的科技含量,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加强品牌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致力成为信息产业的优质上市公司。光电业务:2012年,信达光电朝着“技术创新,市场优先,封装争量,应用创新”的目标努力,实现封装生产线扩产项目投产,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形成应用产品和封装产品并举发展的局面。加强研发力量,确保研发投入,促进技术创新。巩固道路照明产品技术性能和市场领先地位,跟踪室内照明市场需求,积极研发室内照明技术,全面推进产品认证,研发具有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创新销售模式,争取建立中心城市LED光体验展示中心,以实现光电业务的全面发展。电子标签业务: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加快信达物联规模化发展步伐,全面提升公司综合生产能力及配套能力。以整体方案解决带动标签和读写器等产品的研发和销售;以市场和研发为导向,向产业链两端延伸,实现从制造型向研发制造型企业的转型。加大研发投入,打造更具实力的研发团队。创新商业运作模式,加大开拓市场力度,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三、SWOT分析表1厦门信达SWOT分析SWOT分析表优势(S)劣势(W)属于国有控股企业,受到政府政策的扶持;拥有20多年的外贸服务经验;内部管理严格,风险意识强;资信好,融资方便;不注重品牌建设;业务拓展能力不强;产品结构单一,抵抗风险能力较弱;机会(O)威胁(T)经济全球化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与台湾通信的实现给企业带来很多发展机会;国内市场潜力巨大;优秀制造商和外资企业直接从事进出口贸易;中小外资企业以及其他国有大型外贸企业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上涨;中国制造出现信任危机;数据来源:世经未来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第十章物联网行业发展趋势分析第一节行业总体发展趋势分析由中国提交的“物联网概述”标准草案,于2012年3月30日经国际电信联盟审议通过,成为了全球第一个物联网总体性标准。这次中国标准的“被采纳”不仅标志着在国际物联网领域中国的话语权大大增强,也预示着中国物联网产业将进入发展新阶段。预计到2015年,物联网产业规模将突破5000亿元,所涉及产业链极其广泛,这对中国未来经济转型势必产生深远影响。我国当前物联网发展主要面临以下几种趋势:一、政策投入成为产业发展最强动力“智慧城市”建设是中国城市化推进到一定水平的必然产物,对目前刚刚起步的物联网产业发展意义重大。国家倡导发展物联网产业,借以实现经济转型和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各地政府纷纷响应,高度重视物联网产业。中国已有28个省市将物联网作为新兴产业发展重点之一,不少一二线城市在建设或筹建物联网产业园。可以预见,2012年,物联网是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推进信息化工作的重点,政策支持力度继续加大。二、物联网将会出现一系列的标准竞争2011年,一些地方宣布建设智慧城市的标准,各有各的标准。物联网涵盖范围极广,相关标准影响较大。在制定标准时,各个参与方都试图让自己的想法能够主导上层标准的制定,并占取主动地位。三、产业链逐步形成,应用领域逐渐明朗经过业界的共同努力,国内物联网产业链和产业体系逐渐形成,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安防、交通和医疗三大领域,有望在物联网发展中率先受益,成为物联网产业市场容量大、增长最为显著的领域。根据“十二五”规划,2012年我国物联网产业将在智能工业、智能农业、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环保、智能安防、智能家居等重点领域积极开展应用示范。四、物联产业向西部扩展目前我国物流网产业集群已初步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区等四大区域集聚发展的总体产业空间格局。2011下半年开始国内西部的陕西、兰州、四川、重庆也开始将物联网产业作为优先发展领域。2012年将会有更多的西部城市开始加入物联网之中。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五、应用进一步扩大当前我国物联网产业的主要客户仍是政府及事业单位,还没有演变成市场普遍消费模式。随着,地方政府、中国物联网(RFID、传感网、智能通讯)产业各大联盟和国内外企业、机构的鼎力支助,关于民众的应用示范将会逐步扩大。综合来看,一方面,我国物联网产业链仍不够顺畅,物联网应用需求层次偏低,商业模式不清晰,整个产业链的资源共享明显不足;另一方面,多层面的政策投入仍是推动我国物联网发展的最强动力,短期来看,这种支持仍需要继续。第二节政策变化趋势分析政府的力推使物联网在中国各地得到普遍重视。从全中国层面看,“十二五”发展规划和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物联网都成为关键词;从地方来看,无锡、深圳、广州、上海等地都在加大资金、加强政策上的支持,希望在物联网的标准制定、核心技术研发、产业应用等层面获得突破,实现物联网产业真正破局。物联网在政策层面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扶持。2010年9月物联网技术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被列为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继而被提到国家战略高度。2010年10月”十二五”规划明确表示战略新兴产业是国家未来重点扶持的对象,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又是重中之重,主要聚焦在下一代通信网路、物联网、三网融合、新型平板显示、高性能集成电路和高端软件等范畴。除此之外,中国已将物联网明确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年)》和2050年国家产业路线图。“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发展宽带融合安全的下一代国家基础设施,推进物联网的应用。据悉,发改委已委托中国工程院组织专家编写物联网“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期间,物联网将重点投资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物流等十大领域,其中智能电网的总投资预计达20,000亿元人民币,居十大领域之首。工业和信息化部也已经将物联网规划纳入到“十二五”的专题规划,积极研究和推进。自2009年~2020年,中国“坚强智能电网”将分为3个阶段发展,从初期的规划试点阶段到“十二五”期间的全面建设阶段,”十三五”时期的引领提升阶段,智能电网建设总投资规模约40000亿元。2011年~2015年为规划的全面建设阶段,此阶段投资约20000亿元,居十大领域之首;2016年~2020年智能电网基本建成阶段投资17000亿元。预计到2015年建成50个面向物联网应用的示范工程,5~10个示范城市,形成核心技术的产业规模2000亿元人民币,其中传感器100亿元人民币,系统和试验检测700亿元人民币,芯片、中间件和集成模块及设备产业的产业规模600亿元人民币,工程实施、服务开发系统和运维600亿元人民币。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在未来,中国将继续在多方面给予物联网政策支持。在“十二五”期间,中国将制定和推广应用中国自主编码体系,突破核心技术和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初步形成从传感器、芯片、软件、终端,整机、网络到业务应用的完整产业链,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物联网产业领军企业。同时,重点推动以物联网为特征的智能物流产业发展,2013年~2015年逐步形成物流信息化的体系,2015年初步建立起与国家现代物流体系相适应的协调发展的物流信息化体系。第三节技术发展趋势分析一、关键技术创新工程工信部发布的《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要求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积极利用高校和研究所实验室的现有研究成果,在信息感知和信息处理技术领域追赶国际先进水平,在信息传输技术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增强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力争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形成较为完备的物联网技术体系并实现产业化。《规划》中详细列举了“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的关键技术创新工程:(一)信息感知技术超高频和微波RFID:积极利用RFID行业组织,开展芯片、天线、读写器、中间件和系统集成等技术协同攻关,实现超高频和微波RFID技术的整体提升。微型和智能传感器:面向物联网产业发展的需求,开展传感器敏感元件、微纳制造和智能系统集成等技术联合研发,实现传感器的新型化、小型化和智能化。位置感知:基于物联网重点应用领域,开展基带芯片、射频芯片、天线、导航电子地图软件等技术合作开发,实现导航模块的多模兼容、高性能、小型化和低成本。(二)信息传输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开展传感器节点及操作系统、近距离无线通信协议、传感器网络组网等技术研究,开发出低功耗、高性能、适用范围广的无线传感网系统和产品。异构网络融合:加强无线传感器网络、移动通信网、互联网、专网等各种网络间相互融合技术的研发,实现异构网络的稳定、快捷、低成本融合。(三)信息处理技术海量数据存储:围绕重点应用行业,开展海量数据新型存储介质、网络存储、虚拟存储等技术的研发,实现海量数据存储的安全、稳定和可靠。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数据挖掘:瞄准物联网产业发展重点领域,集中开展各种数据挖掘理论、模型和方法的研究,实现国产数据挖掘技术在物联网重点应用领域的全面推广。图像视频智能分析:结合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应用,有针对性的开展图像视频智能分析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实现图像视频智能分析软件在物联网市场的广泛应用。(四)信息安全技术构建“可管、可控、可信”的物联网安全体系架构,研究物联网安全等级保护和安全测评等关键技术,提升物联网信息安全保障水平。二、技术问题与发展瓶颈(一)标准缺位阻碍发展物联网标准体系既包括底层技术的标准,如频率、调制方式、接口标准等,也包括运营管理的标准,例如用户认证、业务流程、业务标识等语法和语义。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目前世界各国在该领域均处于同一起跑在线,标准制定各自为政,缺乏沟通交流,而长期缺乏统一标准将影响物联网产业的发展。事实上,目前欧盟及美国、日本等国纷纷加快物联网研究,制定相关标准,但在很多关键领域上,美国与欧洲的物联网标准也不统一,各国都借着制定标准,积极谋求全球物联网话语权,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争夺日益激烈。不仅国际上尚无统一的物联网标准,即便在中国国内的行业、企业之间,物联网应用标准也难以达成一致,导致物联网项目难以互通,没有统一的标准,物联网广域化全程全网的应用就难以实现。物联网应用在中国已经扩展到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家居、环保、城市管理、医疗健康、金融服务等10多个领域,但同时物联网标准缺位也日益成为影响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焦点问题。标准缺位不仅无法实现物联网的互联互通,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将影响整个物联网产业的发展。2012年由中国提交的“物联网概述”标准草案经国际电信联盟审议通过,成为了全球第一个物联网总体性标准,标志着在国际物联网领域中国的话语权大大增强,但整个物联网标准体系的建设仍有很长的路要走。针对物联网产业发展面临着标准不统一、跨领域应用门坎高、产业分工和商业模式不明晰等问题,有关部门正在探索物联网相关标准的建立。在中国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信部等相关部委的指导下,来自11个部门(行业)的21家现有标准化组织联合倡导,并已于2010年6月成立了物联网标准联合工作组,积极推进物联网标准化工作。(二)关键技术有待突破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作为物联网的关键环节,RFID和二维码技术在国外的起步较早、发展较快,欧美等发达国家在芯片设计、终端设备和系统应用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而中国在物联网领域的核心技术方面,相比发达国家依然存在相当的差距,在整个RFID产业链上,核心芯片研发、软件开发与系统集成的关键技术仍然被中国以外的企业所掌控。不过中国科学院早在1999年就启动了传感网研究,在无线智能传感器网络通信技术、微型传感器、传感器终端机、移动基站等方面取得大的进展,已拥有从材料、技术、器件、系统到网络的完整产业链。在世界物联网领域,中国与德国、美国、韩国一起成为国际标准制定的主导国,未来发展值得期待。第四节竞争趋势分析一、国际竞争分析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美国已将物联网上升为国家创新战略的重点之一;欧盟制定了促进物联网发展的14点行动计划;日本的U-Japan计划将物联网作为四项重点战略领域之一;韩国的IT839战略将物联网作为三大基础建设重点之一。发达国家一方面加大力度发展传感器节点核心芯片、嵌入式操作系统、智能计算等核心技术,另一方面加快标准制定和产业化进程,谋求在未来物联网的大规模发展及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二、国内竞争分析目前物联网的主流应用以政府引导型项目为主,包括车联网、食品安全、铁路市场在内的需求旺盛、应用条件成熟的领域走在物联网发展的前列。但值得注意的是,在部分应用条件相对成熟的领域,竞争激烈和重复建设等问题愈发显著。仅食品溯源管理系统这一应用,就吸引了多家上市公司争食蛋糕。新大陆是国内最早从事食品安全溯源的公司之一,曾占据农业部动物溯源项目市场份额的大半壁江山。远望谷公司表示,农业部溯源项目和商务部主推的肉菜追溯管理未来市场潜力巨大,远望谷一直在积极参与,其中前者已历经3年多市场培育,并参与行业标准编写。而今年下半年以来,其他物联网上市公司也加速在食品溯源领域的跑马圈地。其中,银江股份在6月底发布了重大项目中标公告,将运用以集成电路卡为信息传输载体的RFID技术,承担宁波市全市生猪屠宰场、肉类蔬菜批发市场、标准化菜市场等行业追溯系统建设。达华智能随后宣布,合资成立武汉聚农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将大力拓展基于RFID技术的农产品溯源、农业信息化服务等市场领域。食品溯源管理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新进入者越来越多,不少公司都在赔钱赚吆喝。例如,二维码手持识别机原本按照农业部的定价是3000多元,后来在竞争压力下降到千余元。部分公司在这个项目上举步维艰,甚至在赔本买卖。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第五节区域发展趋势分析自2009年无锡成为”感知中国”中心后,物联网概念在中国迅速升温,各地纷纷出台相关规划,大力发展物联网产业基地。进入2011年,这种态势仍在延续,各地争相投资物联网,纷纷公布自己的物联网发展计划。一、东南沿海发展迅猛在物联网建设热潮中,江苏、广东、浙江均大规模规划建设物联网产业园区,预测产值均达到上千亿元人民币,居于领先地位。江苏省的物联网起步最早,2009年11月底无锡市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正式获得国家批准。根据《无锡市传感网产业发展建设规划》,中国传感信息中心空间规划总面积20平方公里,首期总面积10.8平方公里,涵盖了产、学、研、生活配套的空间布局,主要由传感网创新园、传感网产业园、传感网信息服务园组成,但江苏发展物联网并非仅限于无锡,而是以无锡为产业核心区,苏州、南京为产业支撑区,构筑物联网产业基地,并面向全省建设应用示范先行区。广东省GDP及外贸都占有中国较大份额,既是制造大省又是物流大省,这些领域都是物联网发挥作用之处,而广东的信息化基础也为物联网应用创造了条件。广东将把广东省无线射频识别产业(番禺)园区、中国移动南方基地、广东省卫星导航产业示范基地等,作为广州市物联网产业的重要载体。其中,广州市规划将创建广东省物联网产业基地,形成较大规模物联网产业集群,深圳也将在蛇口工业区建设深圳首个物联网应用示范产业园区。在浙江省,2010年3月成立了物联网产业规划编制小组,计划把浙江打造成国家级物联网产业基地,建成以杭州为核心,嘉兴、温州乐清为”两翼”的物联网产业集群,成立物联网”产学研用”联盟,设立浙江省物联网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二、内陆地区不甘落后除了长三角、珠三角的省市之外,内陆地区也不甘寂寞,如位于西南的成都,2010年10月就有一批物联网项目在此落户,签约的物联网投资将超过100亿元人民币,项目内容包括”感知成都”物联网产业化项目、天府智能园项目、RFID涉车测试中心,以及九洲物联网产业化基地、RFID芯片研发制造基地、电站监测控制设备生产及制动化系统装置中试检测基地等项目。此外,2010年8月四川物联网安全技术产业等8个项目已经落户成都双流县,协议总金额达到60.2亿元人民币。按照成都市的计划,这批项目建成后,双流县将拥有中国首个物联网安全科技产业基地、首个物联网技术MICT产业基地、首个物联网智能型仪器表产业基地和首个物联网智能集控中心。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到2011年,中国已有十余个省市规划了物联网产业基地或园区。除了物联网产业园区,各地还纷纷抢占物联网产业的核心地位,试点物联网概念向产业转型,组织各大物联网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运营商等,成立物联网联盟,其发展目标虽略有差别,但均为提高地方物联网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全中国物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到2011年2月为止,已有北京、杭州、成都、武汉、河南、西安、上海、无锡、南京、天津等地成立了物联网联盟,只要假以时日,众多的物联网产业联盟组织对打造物联网产业链、促进各环节协同合作、加快技术研发、标准制定和应用推广等方面的推动作用将逐步显现出来。第六节主要应用领域发展趋势分析物联网应用方面,在交通、电力、治安、石化、卫生医疗、城市管理等各个领域,物联网技术已经开始应用,并出现车联网、数字城市、智能电网、智能交通等多种概念。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应用还只存在个别项目试点。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也指出,物联网的应用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有应用跨度大、产业分散度高、产业链长和技术集成高的特点,产业市场潜力很大,但形成物联网万亿级产业规模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将经历3个阶段:(1)先导应用阶段;(2)应用推广产业阶段;(3)有显着经济外部性的阶段。目前中国物联网总体上处于基础的阶段,部分领域已初步有一些成果,但万亿级的市场潜力还需要较长的培育时间,真正实现的时间节点在”十三五”后期。2011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约为2000亿元人民币,到2015年将达到7500亿元人民币,前景将超过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等单一市场。在细分市场方面,目前安防、交通、电力三大行业在物联网主要应用中位居前列。重要的应用行业还包括物流、医疗、手机支付等,并正逐渐渗透到其他行业和经济领域。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第十一章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第一节宏观经济风险从宏观经济发展趋势来看,虽然中国降低了经济增长目标,但总体还是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水平;经济增长中的各项风险,也将都到政府的重视和控制。物联网发展的宏观经济背景相对健康。一、工业持续增长,下行风险可控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11年第三季度增长13.8%;第四季度增长12.8%。总体上看,我国工业发展的基本面良好,具备持续增长的潜力,下行风险也是可控的。从当前的情况看,经济生产出现许多积极的因素。2012年国民经济增长预期目标降低有利于缓解资源环境的承载和物价上涨的压力,为调整结构、转变方式预留一定的空间,有利于引导各方面将经济增长的重点转移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二、中国将继续加强宏观经济调控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IMFC)第二十五届部长级会议上表示,未来中国政府将继续加强宏观调控,加快结构改革,保持经济的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周小川表示,金融危机表明基金组织需要切实调整监督重点,转变监督方式,提高监督的有效性和公平性。第二节政策风险我国物联网应用已从政府政策扶持阶段进入市场导入期物联网“十二五”规划等扶持政策出台的出台,为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催化剂;各级地方政府也将制定相应的实施策略,推动当地物联网产业的发展。但是,物联网产业发展也存在一定的政策风险,包括政策扶持力度低于预期、各地政府重复建设严重等。自物联网概念提出后,国内各科研院所和大中小企业都对物联网行业进行了关注,全国各省、市也迅速出台规划、招商引资,推动物联网项目发展。2011年信息化蓝皮书《中国信息化形势分析与预测(2011)》指出,目前,各部门、地方政府和企业对于发展物联网都很重视,呈现出“遍地开花”的现象。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和多个行业正在进行物联网应用的探索和试点;在某些应用领域以及“点”和“局域”的范围内取得了一些重要的进展和成果。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蓝皮书还指出,从总体来看,我国物联网尚处于发展初期,在一股热潮的表象之下,还存在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和障碍。一些地方和企业在没有真正理解物联网的内涵,盲目跟风,产品应用档次低、批量小、质量差,成本高;部门之间和产业链上下游之间沟通不足,盲目投入、重复建设情况频发;不少地方和企业还处在炒概念的阶段,戴上“物联网”的帽子以“圈钱圈地”。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长李力在第十三届高交会上强调,不能以物联网的名义去圈钱或者圈地,要推动物联网健康有序发展。目前,全国大概有28个省、市在发展物联网产业,无论是物联网规划,还是物联网基地,都存在重复建设问题。例如物联网行业现在做RFID封装的生产线,已经达到150亿片产能,但真正在全国的应用不超过20亿,产能严重过剩。第三节技术与运营风险物联网已经受到政府与企业的普遍关注,然而在技术和运营层面,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迄今为止,还没有开发出大规模、系统化、覆盖全国的物联网应用系统,难以形成规模效应。物联网产业发展的主要风险因素是核心技术突破慢于预期、产业链低端领域竞争加剧导致利润率走低、物联网标准出台慢于预期的风险等。另外,国内物联网规模应用和运营方面还存在标准缺失,业务模式不清晰、用户需求不明确和碎片化、产业链上下游资源亟待整合等运作相关风险。第四节上下游产业风险产业链“中间强,两头弱”,感知层和行业应用潜力较大。国内物联网产业链中间环节的通信设备和运营商实力较强,而上游的传感层和下游的中间件、大数据处理与挖掘等软件技术服务、行业应用相对薄弱,相应潜力较大。政策引发的进口替代是上游感知制造企业的发展契机,预计RFID和传感器未来五年CAGR将不低于30%。下游物联网应用目前逾90%由政府主导,预计重点应用行业内具有产业链整合能力的龙头集成商潜力较大。2011年构成物联网产业五个层级的支撑层、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以及应用层分别占物联网产业规模的2.7%、22.0%、33.1%、37.5%和4.7%。而物联网感知层、传输层参与厂商众多,成为产业中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在市场应用方面,2011年从整体来看,占据中国物联网市场主要份额的应用领域为智能工业、智能物流、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医疗、智能农业和智能环保。其中智能工业占比最大,为20.0%。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未来RFID产业市场规模超过100亿元,其中低频和高频RFID相对成熟,但标准化与核心技术的缺乏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预计到2020年,将有3.86万亿元的资金用于推动物联网产业化。在最初的2至3年内,50%的投资机会在信息采集领域,30%在信息传递领域,20%在应用领域;而接下来2年后,50%的投资机会存在于应用领域,30%在信息传输领域,20%在采集领域。因此,在前期最主要的投资机会集中于信息采集领域,比如RFID、红外感应器等板块。核心技术创新和关键行业应用为政策扶持重点。物联网为信息技术产业"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其中预计上游的感知层和下游的行业应用将是重点扶持方向。感知层重心在于核心技术创新,提升关键技术国产率,包括RFID,导航定位、二维码、大数据的存储与挖掘等;下游将重点扶持八大领域的物联网应用。预计国家也将可能通过财税优惠等多项措施扶持产业发展。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第十二章物联网行业信贷建议第一节总体授信原则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推动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和在重点领域的应用示范。”工业与信息化部明确提出了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的重点支持类项目,物联网行业信贷的总体守信原则应该以支持这些重点项目为主:(一)技术研发类项目:重点支持智能传感器、超高频和微波RFID、传感器网络和节点等感知技术,物联网应用中间件、嵌入式系统、海量数据存储与处理等应用技术,物联网信息安全、标识编码、频谱等共性技术的研发。(二)产业化类项目:重点支持传感器、二维条码识读设备、M2M设备、传感器网络通信模块/节点/网关、应用软件、信息安全等关键产品的中试和规模化生产。(三)应用示范与推广类项目:支持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改造传统工业流程、促进安全生产和节能减排的工业行业应用示范,以及在公共安全、公共服务、社会信息化等社会管理领域中的应用示范。(四)标准研制与公共服务类项目:支持物联网总体架构、接口、协同信息处理等基础和共性技术标准的研制;支持物联网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及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第二节鼓励类物联网作为一个新兴产业,虽然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很多不确定性风险,因此银行应该谨慎选择物联网行业中具有优势的、国家政策支持的技术和产业进行信贷。根据《产业机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中的鼓励类产业目录,建议银行进入以下与物联网相关的产业:1、2.5GB/S及以上光同步传输系统建设;2、155MB/S及以上数字微波同步传输设备制造及系统建设;3、数据通信网设备制造及建设;4、物联网(传感网)、智能网等新业务网设备制造与建设;5、宽带网络设备制造与建设;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6、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建设;7、下一代互联网网络设备、芯片、系统以及相关测试设备的研发和生产;8、增值电信业务平台建设;9、32波及以上光纤波分复用传输系统设备制造;10、10GB/S及以上数字同步系列光纤通信系统设备制造;11、数字移动通信、接入网系统、数字集群通信系统及路由器、网关等网络设备制造;12、集成电路设计,线宽0.8微米以下集成电路制造,及球栅阵列封装(BGA)、插针网格阵列封装(PGA)、芯片规模封装(CSP)、多芯片封装(MCM)等先进封装与测试;13、集成电路装备制造;14、新型电子元器件(片式元器件、频率元器件、混合集成电路、电力电子器件、光电子器件、敏感元器件及传感器、新型机电元件、高密度印刷电路板和柔性电路板等)制造;15、半导体、光电子器件、新型电子元器件等电子产品用材料;16、信息安全产品、网络监察专用设备开发制造;17、数字多功能电话机制造;18、医疗电子、金融电子、航空航天仪器仪表电子、传感器电子等产品制造;19、无线局域网技术开发、设备制造;20、量子通信设备。第三节淘汰类根据《产业机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淘汰类目录,淘汰产品中可能与物联网产业相关的产品包括BLR-31型称重传感器,WFT-081辐射感温器,WDH-1E、WDH-2E光电温度计、PY5型数字温度计,BC系列单波纹管差压计,LCH-511、YCH-211、LCH-311、YCH-311、LCH-211、YCH-511型环称式差压计少数落后产品。因此,银行应该禁止向生产此类产品的企业授信。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声明本报告由世经未来向其客户提供,世经未来保证报告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力求内容的完整和准确,但是并不保证内容的准确性或完整性,报告所载全部内容只提供给客户做参考之用,客户不应单纯依靠本报告而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本报告所载内容反映的是世经未来截至报告发表日的判断,我们将及时补充、修订或更新内容及观点,如果报告中的研究对象发生变化,我们将不重新发布或另行通知客户。本报告版权属于世经未来,未经世经未来事先书面授权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更改或以任何方式发送、传播或复印本报告。如需引用本文,须明确注明引自世经未来。咨询电话:010-87167575传真:010-87167575E-mail:wefore@163.com公司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2号领行国际1号楼1单元6层查阅相关数据及产业政策内容敬请登陆以下公司网站世经未来公司:http://www.wefore.com中国产业数据网:http://sj.wefore.com中国产业政策网:http://zc.wefore.com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2012年物联网行业风险分析报告金融市场趋势观察——世经未来行业金融研究部金融细分市场研究倾力之作!该产品立足于对金融行业各个细分市场的运行数据分析,以及重大事件解读,观察金融市场走势,揭示市场机会和风险。金融细分市场涵盖债券、股票、基金、期货、外汇、信托、租赁、保险、担保、贵金属、银行、PE/VC市场等。该产品全面、及时的为银行客户提供具有针对性、实战性的金融同业情报。中小企业发展环境及优选行业分析——世经未来行业金融研究部中小企业金融业务倾力之作!该产品立足于为银行客户提供基于中小企业金融服务需求下的宏观经济和行业研究参考。内容包括宏观经济分析(经济、金融形势、政策变化)、区域经济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比较分析)、中小企业业务优选行业分析(基础产业、优选行业、新兴产业)、业务机会,为银行客户开拓中小企业金融业务提供决策参考。月度重点政策精读——中国产业政策网研究团队的月度政策研究精华!在中国产业政策网的强大政策资源基础上,世经未来行业金融研究部为银行客户推出了《月度重点政策精读》。该产品以月度为周期,分析最新的宏观及产业政策变化、点击政策焦点、判断政策走势、提示投资风险和机会。该产品为银行客户日常业务的开展提供宏观及行业政策方面的决策参考。十年真诚专注创赢113咨询电话-0108716757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1年旅游饭店行业风险分析报告
- 2011年宁波市物流产业市场分析报告
- 2011年太阳能电池行业风险分析报告
- 2011融资租赁行业风险分析报告
- 2011新能源行业投资分析报告
- 2012年火电行业分析报告
- 2012年旅游饭店行业风险分析报告
- 2012年酿酒行业风险分析报告
- 2012年软件行业风险分析报告
- 2013-2017年中国活性炭行业市场研究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 2013-2017年中国净水器行业分析调查研究报告
- 2013年城市供水行业风险分析报告
- 2013年电力行业风险分析报告
- 2013年电信运营行业风险分析报告
- 2013年纺织行业风险分析报告
- 2013年工程机械行业风险分析报告
- 2013年机械行业风险分析报告
- 2013年建筑行业分析报告
相关文档
- 施工规范CECS140-2002给水排水工程埋地管芯缠丝预应力混凝土管和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施工规范CECS141-2002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施工规范CECS142-2002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铸铁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施工规范CECS143-2002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预制混凝土圆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施工规范CECS145-2002给水排水工程埋地矩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施工规范CECS190-2005给水排水工程埋地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 cecs 140:2002 给水排水工程埋地管芯缠丝预应力混凝土管和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含条文说明)
- cecs 141:2002 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条文说明
- cecs 140:2002 给水排水工程埋地管芯缠丝预应力混凝土管和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条文说明
- cecs 142:2002 给水排水工程埋地铸铁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 条文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