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0.45 KB
  • 2022-04-22 13:46:02 发布

主导企业突破性技术与市场的共生演化--以格力电器为例.pdf

  • 9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http://www.paper.edu.cn主导企业突破性技术与市场的共生演化--#以格力电器为例*邵云飞,霍丽莎5(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摘要:突破性技术创新是企业获取市场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从主导企业这一微观视角出发,在突破性技术创新成长期阶段,基于共生演化理论框架,研究了突破性技术与市场的驱动关键要素,并建立了突破性技术与市场的共生演化机理模型。同时以格力电器为案例,探讨格力电器的突破性技术与市场的共生演化,用以解释突破性技术实现商业化的多要素共生演化10过程。为进一步指导企业管理突破性技术创新提供理论指导。关键词:突破性技术创新;成长期;技术与市场;共生演化;主导企业中图分类号:F273.1LeadingEnterprisesBreakthroughTechnologyandMarketSymbioticEvolution——TakeGreeasAnExample15SHAOYunfei,HUOLisha(DepartmentofBusinessAdministration,SchoolofEconomicsandManagement,UniversityofElectronicScienceandTechnologyChina,Chengdu)Abstract:Breakthroughtechnologicalinnovationisanimportantwayforenterprisestogainmarketcompetitiveadvantage.Basedonthetheoryofsymbiosisevolution,thispaperstudiesthekeyelements20ofbreakthroughtechnologyandmarketdriving,andestablishesthesymbioticevolutionmechanismmodelofbreakthroughtechnologyandmarket.Basedonthemicrocosmicperspectiveofleadingenterprises,Atthesametime,GreeElectricasacase,toexploretheGreetechnologybreakthroughsintechnologyandmarketsymbiosisevolution,toexplainthebreakthroughtechnologytoachievecommercialmulti-factorsymbioticevolutionprocess.Andprovidetheoreticalguidanceforfurther25guidanceonenterprisemanagementbreakthroughtechnologicalinnovation.Keywords:Breakthroughtechnologyinnovation;growthperiod;technologyandmarket;symbioticevolution;leadingenterprises0引言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和信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创新和执行能力较强的主导企业虽然在30行业中占据领先地位,但在突破性技术创新的过程中,传统的技术创新管理理论无法得到有效运用。因此,突破性技术创新作为创新理论的一部分,逐渐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据统计,美国的技术创新当中,有78%属于首创或者技术突破型,这也是美国经济能持续发展的主[1]要动力。然而突破性技术具有独特性、高度不确定性、跳跃性和创造性毁灭,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的高度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让主导企业面临抉择两难境地和管理窘境。要降低突破35性技术创新的不确定性,一个关键问题是要认识突破性技术的演化路径。因为突破性技术创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572028;71172095);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130185110002)作者简介:邵云飞(1963-),女,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创新管理、新兴技术管理.E-mail:shaoyf@uestc.edu.cn-1-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http://www.paper.edu.cn新的形成是一个时间性的变量,突破性技术从产生到实现商业化并非是简单的线性过程,是资源、能力、技术、环境等要素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鉴于此,有效捕捉突破性技术创新成长期的关键要素,在突破性技术创新成长期探析突破性技术与市场的共生演化,对企业有效运用、管理突破性技术并成功实现商业化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的指导作用。401相关研究回顾[2]目前研究突破性技术创新演化的文献较为缺乏。Christensen(1997)指出突破性技术产品的性能比主流市场已定型的产品要差,但是它们具备少数激进的新用户青睐的其他特征。[3]突破性技术是指采用全新的科学或工程技术原理实现技术根本性变革,开辟新的技术轨道。突破性技术创新是基于突破性技术基础之上的,是具有革命性、跨越性的一类技术创新活动,45被普遍认为对技术及产业发展具有引领作用,是企业获得致胜先机和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4]具有颠覆性、高度不确定性和高度资源依赖性特质。鉴于突破性技术创新对企业和行业的重大影响,学者们开始分析影响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因素。主要有企业内部组织因素和外部市[5]场因素两大方面。A-li(1994)认为与新进入的小型企业相比,大企业以其独有的研发优势、技术和财务能力以及分散风险的能力优势在突破性技术创新上占据主导地位,为突破性技术[6]50创新创造机会。Hewitt和Roper(2000)通过以英国39个小企业的研究,发现小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组织障碍和战略障碍比较小,小企业在突破性技术创新活动中,比大型企业具有更明显的优势。在对两种观点进行了广泛讨论之后,学者们发现并不能得出必然的结论,于是开始从组织结构的角度研究主导企业如何应对和开展突破性技术创新。NolaHewitt[7]-Dundas和Roper(2000)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可以诞生新企业的技术变革最主[8]55要的是从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变更开始。张洪石(2005)系统研究了突破性创新动因和组织模式。分析了组织规模和结构会对突破性技术创新产生影响,如何度量和操作企业实现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指导企业实现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系统功能,学者们认识到需要探讨[9]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能力。Miller和Friesen(1992)指出成功实施突破性技术创新设想决于[10]四个关键因素:组织结构,信息流,人才流,关键人物。Veryzer(2002)探讨突破性技术创60新能力的问题时,提出了形成突破性技术创新能力需要重视研发过程的动态调整,避免原有技术研发流程的“惯性”。大量实证研究表明,企业外部市场环境是影响主导突破性技术创新成果实施的关键因素。面对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在实施突破性技术创新的过程中,主导企业需要转变原来的市场调查方式为市场学习方式,重视用户创新在突破性技术创新管理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一些学者认为市场导向无益于突破性技术创新,因为突破性技术创新面对65的市场是高度的不确定性,必须用非线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和判断;企业在突破性技术创新过[11]程中,有时忽略一些顾客的需求是必要和有效的。但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是一个动态管理过程,仅仅将对其的研究局限在一个静态的观察[12]是远远不够的。Leifer等(2000)在对跨国公司突破性技术创新项目案例研究的基础上,识-2-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http://www.paper.edu.cn别出了识别和开发突破性技术创新管理过程上的七种挑战,并提出了应对相应挑战所需要的[13]70资源和能力。张洪石,陈劲(2004)辨析了突破性技术创新模糊前段的概念,系统阐述FFE管理的内容和步骤,并对其进行评述,作为突破性产品创新创意产生和识别的基础。武建龙、[14]王宏起(2014)从模块化视角研究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性技术创新的路径,并给出不同路径间差异性及适用条件,旨在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技术瓶颈和实现对发达国家技术赶超,提供理论支持与决策参考。75已有研究为进一步探讨突破性技术创新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但同时存在不足之处,表现在:(1)目前基于技术轨道更迭理论,突破性技术一般出现于新旧技术轨道的更迭期;基于技术生命周期理论,突破性技术始于技术生命周期的萌芽期、最前端。二者均遵循技术演化S曲线特征展开研究,探讨突破性技术的涌现,无法解释有些突破性技术因企业资源和能力瓶颈无法实现商业化的现象。(2)缺乏系统揭示影响主导企业突破性技术与市场共生80演化的关键因素,只是对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泛泛而谈。(3)对突破性技术与市场的共生演化关系的研究有待开发,不能为企业捕捉突破性技术创新机会并有效地开展前瞻性技术研发管理和市场投入提供理论解释。基于以上分析,本文立足主导企业这一微观视角,基于共生演化理论框架,通过识别突破性技术与市场共生演化的关键要素并探析突破性技术与市场共生演化机理,从而为我国企85业高效运用和管理突破性技术创新,提升竞争力,实现突破性技术跨越提供理论基础,对于进一步丰富突破性技术演化理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取案例研究的方法,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形成是一个时间性的变量,突破性技术实现商业化并非是简单的线性过程,是资源、能力、技术、环境等要素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案例研究方法有利于对其动态演化过程进行准确描述,适合本文的研究对象。902突破性技术创新成长期技术与市场共生演化突破性技术实现商业化并非是简单的线性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市场反馈—产品性能持续改进”机制,是资源、能力、技术、环境等要素相互作用的复杂过程。企业很难独立进行突破性技术创新,需要结合集体智慧和多主体协同参与完成。因此,主导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需要基于资源和能力基础以及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网络化研发合作,从而趋动突破95性技术与市场共生演化,实现突破性技术商业化。共生演化理论最早由美国生物学家保罗·埃利希和彼特·拉文提出,他们认为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共生演化”而非传统观念的“生存竞争”。共生演化是指一个新事物的出现以及它是否通过频数效应在群里中成为大多数,关键要看该新事项是否与那些相关分支相互匹配[15]并能够建立持久的协同关系,只有这样的变异才能被留成,并最终起到推动进化的作用。100因为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形成是一个时间性的变量,共生演化理论适合本文对突破性技术创新多要素共生演化进行探讨。-3-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http://www.paper.edu.cn2.1突破性技术与市场共生演化的关键驱动因素(1)资源和能力基础与主导企业突破性创新。从资源和能力的角度看,突破性技术创新建立在一定的资源和能力基础之上。合理配置各类资源、优化组合各项能力尤其是知识资源105和知识创新能力是主导企业开展突破性技术创新活动的必要条件。因为从本质上看,突破性技术是建立在新的知识基础之上,对现有知识的重新集成甚至形成替代,知识基础不断更迭。[16]很多战略管理的相关文献表明:企业能力是其获得竞争优势的基础,有些学者提出动态[17]能力是企业调整战略活动以应对环境快速变化的关键,但是Iansiti和Clark认为动态能力不应该是一个新概念,因为企业能力本身就是动态的,是企业能力与市场、技术环境共生[18]110演化的结果。因此相对于渐进性技术创新,突破性技术创新的知识基础复杂、市场需求高度不确定、投资风险高,主导企业在面临高度复杂性的突破性技术创新管理时,对企业的动态能力要求更高,并且需具备丰富的知识资源存量和知识创新能力水平。(2)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网络化研发合作与主导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一项技术实现其从无到有需要有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而一项重大的突破性技术的成功研发需要众多相115关技术人员的通力合作完成,是集体智慧和多主体协同参与完成的结果。齐延信、吴祈宗[19](2006)探讨了突破性技术创新网络组织及组织能力,指出学习是提升该能力的有效途径。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网络化研发合作有利于信息共享和知识流动,便于主导企业组织间资源共享。高校和科研机构为技术研发提供知识基础,主导企业负责面向消费市场对科学技术进行商业应用,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的网络化研发合作促使技术创新合理分工,帮120助主导企业实现其不能单独完成的目标。因为主导企业自身能力和内部资源是有限的,在突破性技术研发时往往面临着“资源缺口”、“能力瓶颈”现象。在日益开放的市场创新环境下,主导企业仅仅依靠自身封闭而有限的资源和力量是无法立足于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因此主导企业需要依托自身、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网络化合作来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企业内部资源,同时机智获取外部分散性创新资源填补企业内部资源缺口、弥补能力瓶颈以实现突破性技术125的成功研发。2.2突破性技术与市场的共生演化在对突破性技术创新形成的关键要素分析基础上,运用共生演化理论构建了如图1所示的突破性技术与市场共生演化模型。突破性技术是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技术基础,突破性技术创新是突破性技术商业化的表现,是突破性技术实现商业化的过程。资源和能力基础以及企130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网络化研发合作是推动突破性技术与市场共生演化的关键要素。突破性技术、市场在多要素驱动下的协同交互演化可以形成一个能产生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20]“1+1+1>3”创新系统。突破性技术与市场的共生演化具体表现在突破性技术与市场相互影响,协同并进。突破性技术通过突破性产品向市场传递价值,市场反过来通过市场反馈机制促进突破性技术提高以改进产品性能,从而实现突破性技术商业化。135突破性技术通过突破性产品向市场传递价值。产品是突破性技术的研发载体,企业是实-4-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http://www.paper.edu.cn现突破性技术创新的载体,因此企业通过研发突破性技术,寻找应用领域进而锁定特定产品,对其进行设计、改造最终投入市场为利益相关者传递价值从而提高突破性技术创新绩效。突破性技术产品最初进入市场时,其性能并不能被主流消费者所接受,企业需要寻找应用领域、选择目标客户和突破性技术产品营销。由于突破性技术产品客户不明确,最初介入市场时往140往需要企业培养潜在客户或者寻找市场上的领先客户,领先客户是一些由企业通过产品性能需求匹配过的特殊群体,他们对某种产品性能的特殊要求可能目前不符合市场主流消费群体,但极有可能在未来成为市场领域中的大众需求、主流需求。突破性技术物化为突破性技术产品通过向市场传递价值促使产品市场化,市场与技术二者并进。最初对突破性技术产品研发设计使突破性技术物化为产品的实质表现为价值定位—价值感知—价值引入的过程,而产品145市场化实则变现为价值管理。突破性技术创新改进产品性能商业化市场反馈突破性技术市场价值传递寻找应用领域产品化关键要素资源和能力基础网络化开发合作图1突破性技术与市场共生演化Fig.1Breakthroughtechnologyandmarketsymbiosis市场通过市场反馈机制促进突破性技术提高以改进产品性能,从而实现突破性技术商业化。突破技术产品化从而实现价值传递的过程并非指定型的产品设计及成果长期入驻市场,而是通过对市场终端客户体验的反馈、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反馈持续审视市场和突破性技术创150新绩效并不断对技术、产品进行持续性改进的过程。突破性技术产品营销集价值发现、价值创造和价值传递于一体,企业在突破性产品营销过程中可以利用领先客户参与到突破性技术-5-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http://www.paper.edu.cn产品的主导设计改进中来,持续改进突破性技术、完善其产品性能满足顾客期望,不断挖掘市场上的潜在客户群体,提高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绩效。3案例分析155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1年,是集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国际化企业。2015年排名“福布斯全球2000强”第385名,家用电器类全球第一位。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自主创新”的发展理念,秉承“百年企业”的经营目标,凭借领先的技术研发、严格的质量管理、独特的营销模式、完善的售后服务享誉海内外。通过自主研发,格力的技术水平世界领先,在国内外拥有技术专利1.4万多项,其中自主发明专利5000多项,160自主研发的G10低频转矩控制技术、高效定速压缩机、高效离心式冷水机组、变频多联机、光伏多联机等多项技术填补了行业空白。格力依靠科技创新,赢得了庞大的国际市场,得到了世界的信赖。目前格力的业务遍及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除了国内的五大生产基地外,在巴西、巴基斯坦、越南设有生产基地,连续十年销量世界第一,逐渐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165格力电器与同行企业的最大区别在于格力一直以来将科技研发和产品创新置于企业最高战略位置。众所周知,在十几年前,格力与中国其他空调产业一样虽拥有很大的产能,仍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位置。董明珠曾坦言:“我们也曾经想过,别人都是合资,或者引进技术来实现自己企业的产值变化,或者是企业的扩大,我们当时也是带着一个简单的想法,去买国外的技术。”但正如她后来发现,“要想打破国外的技术垄断,就必须在研发领域做出170突破性创新,并且掌握一批核心技术。”(1)格力拥有丰厚的本土知识资源和科技创新能力,为突破性技术的研发提供基础。坚持以人为本为企业孵化科技型人才,注重在日常人力管理中创造丰厚的物质和精神激励,爱护、尊重人才,为科技人员搭造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除此之外,格力为科技人员提供与行业顶尖学者及专家进行技术交流与合作的机会,聘请国内外制冷行业领域的知名专家、学175者构建为格力的智囊团队,汇集精尖技术专业人才智慧,提升企业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制冷尖端前沿科技领域的创新和发展。近年来,为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格力投入巨资引进高端技术研发设备和设计软件、建设国际高端实验室进行专业空调技术研发。格力电器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不仅为企业技术研发人员提供了国际顶尖的研发环境,更是为企业带来了丰硕的突破性技术成果,在节能、变频、降噪、制冷等核心技术领域世界领先,改写180了中国空调行业“中国制造”的历史,带领中国企业实现“中国创造”的奇迹般跨越。格力在自主研发的基础上整合外部资源,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网络化合作来填补资源空缺,为突破性技术的研发提供基础。自主研发的关键资源是知识性人才,随着研发需求的日益增长,格力不断引进补充制冷、传热、材料和机电等专业技术人才。全国数百个高等院校设有相关专业,培养了大量高质知识性人才,为中国本土企业源源不断输送科技研发人才和-6-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http://www.paper.edu.cn185知识资源。不仅如此,格力广泛利用社会资源,今年来注重联合申办项目,采用合同招标式研究,聘请制冷领域知名专家莅临企业指导,并不断承办大型学术会议,充分利用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资源与企业实现资源共享和技术知识交流。(2)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导致国内出口下滑。目前空调行业整体市场处于低靡状态,产品制冷、制热性能过剩引发空调市场竞争基础的改变,仅仅依靠渐进性技术创新改进空调产品的190制冷或制热性能无法使空调企业立足于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面对市场的低靡状态,格力电器却始终保持了市场份额的持续增长。根据2014年业绩快报显示,格力电器实现营业总收入1400亿元,同比增长16.6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1亿元,同比增长29.84%。不同于空调行业其它企业,格力电器致力于突破性技术创新(见图2),凭借丰厚的本土知格力突破性技术创新空调节能、变频、降商业化噪、环保性能提高市场反馈格力突破性技术空调市场价值传递寻找潜在用户,满格力变频空调足潜在市场需求关键要素丰厚的本土知识资源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网络和格力电器企业自身化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科技创新能力技术知识交流图2格力电器突破性技术与市场共生演化Fig.2GreeElectricityBreakthroughTechnologyandMarketSymbiosisEvolution195识资源和企业自身科技创新能力以及与高校、科研机构的网络化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技术知识交流。面对市场上空调产品制热、制冷性能过剩,市场存在对产品节能、变频、降噪、环保等性能的潜在需求,产品竞争基础发生改变时,格力电器满足市场基本需求的同时,集中企业优势资源和科技人力在核心领域研发突破性技术,不断为市场创造新的需求并寻找新的用户来推广突破性技术产品。通过分析产品投放市场之后的反馈,持续提升技术改进产品性-7-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http://www.paper.edu.cn200能(见表1),进行突破性技术产品营销从而形成企业特有的突破性技术创新优势,占领行业技术制高点,攫取新的市场份额。格力在行业中的一系列突破性技术创新,打破了美、日、欧在空调行业市场上的垄断,抢占了突破性技术的制高点,让全球空调行业开始跟随中国的步伐前进。表1格力电器突破性技术205Tab.1Greepowerbreakthroughtechnology核心技术领域技术突破点性能改进鉴定日期及评价超低温数码增强型蒸汽喷射数码涡旋压缩机零下25摄氏度正常制热2005年11月多联机组世界领先智能化霜技术,压力控制化霜模式湿度温度独立控制系统压缩机效率提升,比传2009年10月高效离心式统离心式冷水机组节能国际领先冷水机组高效节能的小压比离心压缩机转为高温30%以上冷冻水设计,压缩效率高自适应转矩控制技术,从根本上解决了单解决低频振动问题,提转子压缩机低频振动的问题。高变频空调的高频运行G10低频控制2010年4月单周期功率因数校正技术,实现了母线电能力,提高功率因数校技术国际领先压的主动控制正的可靠性,实现变频单芯片驱动集成技术,集成度高、处理速空调更节能的目标度快超高效定速压缩电机高效化设计技术能效比达到了业界最高机的3.42,COP提高了2010年5月压缩机可靠起动技术8.6%。国际领先防止永磁体退磁技术关键部件工艺设计及制造技术采用CAN总线通讯技术满足城市错峰用电和限电要求,机组最大可再2013年8月变频多联机组节省电力20%,机组外行业领先高效三维轴流风叶机最低噪声可以低至45分贝采用了R410A环保冷媒设计利用PV(光电)发电原理,将太阳能转化最多可省电73%,IPLV为电能光伏多联机可升级至7.05,EER超对双级压缩技术、双压缩机并联技术以及过3.2,提升压缩效率,机组的全直流化控制等一系列核心技术可以轻松应对极端恶劣2014年10月双级压缩技术,将一次的压缩过程升级为的工况环境,在-30℃的世界领先两次压缩严寒下强劲制热,在54℃的高温下迅速制冷。-8-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http://www.paper.edu.cn4结论像格力电器一样真正具备全球领导力的主导企业是不局限满足于渐进性技术创新来满足市场需求而是创造需求、寻求新的突破性技术创新市场,尽管风险大、短期收益不明显。当然,企业自身资源和知识能力有限,虽不是技术研究的主体,但是企业对技术高层次的需210求往往是牵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进行突破性技术研究的“催化剂”。因此,在当今全球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境下,中国企业应当把握新兴技术变革的机遇掌握核心科技,充分利用全球化知识资源,瞄准高附加值的技术产品不断进行突破性技术创新以改进产品性能创造新的需求、寻求新的市场。只有引领新的市场需求,使突破性技术市场化,才能在突破性技术创新市场中处于优势地位,维系中国创造的持续生命力。215[参考文献](References)[1]SrivastavaMK,GnyawaliDR.Whendorelationalresourcesmatter?Leveragingportfoliotechnologicalresourcesforbreakthroughinnovation[J].AcademyofManagementJournal,2011,54(4):797-810.[2]ChristensenCM.TheInnovator"sDilemma:WhenNewTechnologiesCauseGreatFirmstoFail[M].Boston:HarvardBusinessSchoolPress,1997.220[3]HendersonR,ClarkK.ArchitecturalInnovation:theReconfigurationofExistingProductTechnologiesandtheFailureofEstablishedFirms[J].AdministrativeScienceQuarterly,1990,35(1),9-22.[4]邵云飞,庞博.网络嵌入与突破性技术创新:结构洞和关系强度的协同影响机制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5]ALIA.Pioneeringversusincrementalinnovation:Reviewandresearchpropositions[J].JournalofProduct225InnovationManagement,1994(11):46-56.[6]HEWITT-DUNDAS,N&ROPERS.StrategicRe-EngineeringSmallFirmsTacticsinaMatureIndustry[M].NorthernIreland:EconomicResearchCentreandCAMBenchmarkingLtd,2000:284-296.[7]Hewitt-Dundas,N.&Rope.StrategicRe-Engineering-SmallFirmsTacticsinaMatureIndustry[M].NorthernIrelandEconomicResearchCentreandCAMBenchmarkingLtd,2000:284-296.230[8]张洪石.突破性技术创新动因与组织模式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5:11.[9]Miller,D.&Friesen,P.Innovationinconservativeandentrepreneurialfirms:Twomodelsofstrategicmomentum[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1992(3):1-25.[10]Veryze,R.W.DiscontinuousInnovationandtheNewProductDevelopmentProcess[J].JournalofProductInnovationManagement,2002,(15):204-221.235[11]]Walsh,StevenT.DifferentiatingMarketStrategiesforDisruptiveTechnologies[J].IEEETransactionsonEngineeringManagement,Vol.49,No.4,November,2002,(4):341-351.[12]LeiferR,McDermottC,GO′Connor,PetersL,RiceM,VeryzerR.《RadicalInnovation:HowMatureCompaniesCanOutsmartUpstarts》[M].BostonMA:HarvardBusinessSchoolPress,2000.[13]张洪石,陈劲,高金玉.突破性产品创新的模糊前端管理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4(12):48-67.240[14]武建龙,王宏起.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性技术创新路径研究--基于模块化视角[J].科学学研究,2014(4):508-518.[15]杨虎涛.共生演化系统的萌芽、发展与成熟-多元化战略的演化经济学解释[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45-50.[16]CONSTANCEHE,RUTHRS.Productsequending:coevoluitonofknowledge,capabilitiesandproducts[J].245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2000,21:961-979.[17]TEECEDJ,PISANOG,SHUENA.Dynamiccapabilitiesandstrategicmanagement[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1997,18:509-533.[18]王核成,吴雪敏.动态能力形成过程分析[J].商业研究,2005(14):37-40.[19]齐延信,吴祈宗.突破性技术创新网络组织及组织能力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6(7):250[20]邵云飞,吕炜.以电信运营商为主导的我国物联网产业协同创新一体化研究[J].管理学报,2016,13(2):239-2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