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2.20 KB
  • 2022-04-22 13:46:08 发布

全球价值链发展背景下中国自由贸易区伙伴选择.pdf

  • 1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http://www.paper.edu.cn全球价值链发展背景下中国自由贸易区伙伴选择**周丹,谢锐5(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长沙410079)摘要:目前,区域贸易自由化已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趋势,然而随着全球价值链背景下国际分工的不断细化,各国之间的产业联系差异化逐渐明显。因此,如何在全球价值链背景下选择自由贸易区伙伴,以获得更多的贸易福利成为争议热点。本文构建了前后向产业联系10指标,利用Eora数据库测算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前后向产业联系,并以此作为中国选择自由贸易区伙伴的标准。结果表明,中国自由贸易区建设应重点推动与高收入国家尤其是欧盟国家的自由贸易区构架,积极发挥与“一带一路”战略的协同作用,并不断推进RCEP、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同时,自由贸易区的构建应注重知识密集型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开放,以及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产业升级。15关键词:区域贸易自由化;前向联系;后向联系;伙伴选择;贸易福利中图分类号:F741.2TheChoiceofChinaFreeTradeAreaPartnersunderGlobalValueChain20ZHOUDan,XIERui(SchoolofEconomyandTrade,HunanUniversity,Changsha410079)Abstract:Atpresent,theregionaltradeliberalizationhasbecomeanimportanttrendinthedevelopmentofinternationaltrade.However,withthecontinuousrefinementofinternationaldivisionoflaborinthecontextoftheglobalvaluechain,theindustrialrelationsbetweencountriesare25becomingmoreandmoreobvious.Therefore,howtochoosefreetradeareapartnersinthecontextofglobalvaluechaintogetmoretradebenefitsbecomecontroversialhotspots.Inthispaper,weconstructtheindexofforwardandbackwardindustrylinkagesanduseEoradatabasetomeasuretherelationshipbetweenChinaandothercountries,andusethelinkagesasthestandardofChina"schoiceoffreetrTheChoiceofChinaFreeTradeAreaPartnersinGlobalValueChainadeareaspartners.Theresultsshow30thattheconstructionofChina"sfreetradeareasshouldfocusonpromotingtheframeworkoffreetradeareaswithhigh-incomecountriesespeciallywithEUcountries,andactivelyplayasynergisticrolewiththe"onebeltandoneroad"strategy,andcontinuetopromoteRCEP,China-Japan-Koreafreetradeareasnegotiations.Atthesametime,theconstructionofafreetradeareasshouldfocusontheopeningofknowledge-intensivemanufacturingandservices,aswellasindustrialupgradingoflabor-intensive35manufacturing.Keywords:Regionaltradeliberalization;forwardlinkage;backwardlinkage;partnerselection;tradewelfare400引言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区域贸易自由化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趋势。据世界贸易组织(WorldTradeOrganization,WTO)官方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7月,经由世界贸易组织以及其前身关税贸易总协定(GeneralAgreementonTariffsandTrade,GATT)备案的有效区域贸易协定也达到635个,其中,正式生效的区域贸易协定达到423个。与此同时,作者简介:周丹(1991-),女,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国际贸易通信联系人:谢锐(1984-),男,副教授、硕导,主要研究方向:国际贸易能源经济.E-mail:xrxrui@126.com-1-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http://www.paper.edu.cn45区域贸易自由化推进了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以最终产品贸易为基础的传统国际分工模式逐渐被打破,以价值链为基础的产品内分工模式逐渐形成并不断发展,产品生产过程散布在世[1]界的各个角落,并形成了全球价值链。在此背景下,每个国家根据本国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并将其附加值化,国家之间的产业关联加强。而产业关联是分析区域合作的重要理论基础,通过研究各个经济体之间的产业关联的程度及变化趋势,可以分析生产要素在两国之[2]50间的流动水平和规模,这对构建自由贸易区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因此,如何基于产业联系选择自由贸易区伙伴成为研究重点。中国作为世界贸易大国,不断推进区域贸易自由化,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并以此作为参与全球价值链的重要手段。截止至目前,我国已经签署协议并进入执行阶段的自由贸易区共12个自贸协定,涉及21个国家和地区,自由贸易区伙伴分布于亚洲、拉美、大洋洲、55欧洲等地区。但是,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来看,中国自贸区建设的伙伴选择并没有特定规律[3]。而WTO(2015)的一项统计发现,中国全球价值链(GlobalValueChain,GVC)参与程度已接近50%。因此,在全球价值链的背景下探讨中国自由贸易区伙伴的选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文献综述60最早关于自由贸易区伙伴选择的研究是“自然贸易伙伴假说”以及“比较优势假说”。“自由贸易伙伴假说”认为在两国(或多国)之间存在较大的贸易流量并且彼此地理距离较近的[4][5]前提下,形成自由贸易区的可能性较大,自由贸易区所带来的贸易福利也较大。Panagariya[6][7](1997)、Krishna(2003)等却通过实证对这一假说表示了质疑,他们发现地理上的邻近与贸易量并没有必然联系,甚至越邻近的联盟伙伴,参与PTA对成员国的收益越少和损65失越多。而当伙伴国之间贸易量足够大时,毗邻的优越性和合适的商品组合已经在贸易规模中得以反映,甚至大的贸易量可能反映了一定的贸易扭曲,此时可能需要的是削减而不是刺激。因此,已存在贸易往来或已是主要的贸易合作伙伴并不是自由贸易区伙伴选择的主要问[8]题。“比较优势假说”则重点考察了自由贸易区成员国之间以及各成员国与世界其他地区的相对优势,认为在自由贸易区内,与世界平均水平极不相同的相对优势更有造成贸易转移的70风险,而得益于传统比较优势的两国人均资本禀赋的差异越大,则两国达成自由贸易区的可[9-11]能性以及潜在可得福利更大。对于发展中国家自由贸易区伙伴的选择,可以分为“南北”和“南南”两种模式。部分学者认为发展中国家与高收入或发达经济体的合作会带来收入的收敛,并促进区域整体福利的增[9][10]加,而南南型则可能造成不发达成员国收入的分散和福利的损失。但是,南南贸易自由75化同南北自由贸易区中免除关税政策同等重要,会不同程度的促进成员国之间的贸易,而且[12]贸易转移效应也并不明显。除了经济因素的考量之外,政治因素也成为影响自由贸易区伙伴选择的因素。自由贸易区的构建不仅仅是基于经济因素的考量,也是基于增强国际政治[13][14]影响和维护政治安全的需要,而两国之间的贸易谈判也依赖于两国政府的政治压力。随着全球价值链的发展,从增加值角度考虑国际贸易已经成为研究热点。最早将全球价[15]80值链与贸易紧密联系起来的研究是Hummels等(2001)提出的“垂直贸易(VerticalTrade)”。其后,越来越多的学者聚焦于有关增加值测算研究。部分学者也将逐渐将全球价值链与自由[16]贸易区的研究结合起来,认为全球价值链的加深促使自由贸易协定的作用越来越重要,[3]而如何选择自由贸易区伙伴的研究仍不多见。程大中等(2016)通过构建中国与进口国之-2-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http://www.paper.edu.cn间GVC依赖程度的指标,实证研究发现中国应选择高收入国家作为自由贸易区合作伙伴。85但是,他们并没有对出口增加值进行详细分解,仅使用了列昂悌夫逆矩阵方法衡量了中国与贸易伙伴之间的GVC依赖程度。因此,本文基于对中国出口的增加值分解,并通过构建前后向产业联系的测算指标,剖析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联系,并基于计算结果提出了中国自由贸易区伙伴选择的可行路径。2研究方法和数据902.1研究方法[17]本文将基于Wang等(2014)提出的双边出口分解框架,测算了中国出口中隐含的国内增加值以及进口国增加值,考虑到中国与其他主要国家或经济体的前后向产业联系,以增加值分解为基础构建了前后向产业联系指标,以此作为中国自由贸易区伙伴选择的依据。(一)前向联系指标[3]95不同于程大中等(2016)基于最终产品生产的增加值来源分析方法,本文利用多国投入产出模型,主要考虑中国出口中增加值的去向,将中国出口隐含的增加值进一步进行分解。[17]基于Wang(2014)总贸易核算框架,本文剔除中间品出口中纯重复计算部分以及隐含的别国增加值,将一国出口中被国外吸收的国内增加值为前向联系增加值,测算公式如下:nDVA=+(VB)"#Y(VL)"#(ABY)+(VL)"#(ABY)srssssrssssrrrrrssssrrttttsr≠,nnn++()VL"#(ABY)()VL"#(ABY)ssssrrrrtssssrrttutsr≠≠,,tsrtsr≠,(1)100其中,Vs为s国的增加值系数矩阵,用来衡量s国单位产出所消耗的国内增加值;Lss为s国本国列昂惕夫逆矩阵,即不考虑国际贸易时s国单位最终需求对s国各部门的完全需求量;Bss代表考虑国际贸易时s国单位最终需求对s国各部门的完全需求量;Brt为全球范围内的列昂惕夫逆矩阵,代表在考虑国际贸易的情况下t国单位最终需求对r国各部门总产出的完全需求量;Ysr为r国对s国各部门的最终需求矩阵;Asr为r国对s国的直接消耗系105数矩阵,代表r国单位产品对s国各部门中间产品的直接消耗量。在式(1)中,第一项表示s国最终出口并直接被r国消费的国内增加值;第二项表示s国直接被进口国r国生产国内最终需求吸收的s国中间出口的增加值;第三项表示被进口国r国以中间产品出口至t国,并被t国生产用于t国消费的最终产品的s国中间产品出口的增加值;第四项表示被进口国r国生产最终产品并出口至t国的s国中间产品出口的增加值。110第五项表示被进口国r国生产中间出口至第三国,并以最终产出出口至第四国的s国中间产品出口的国内增加值。被国外吸收的国内增加值(DVAsr)(后简称前向联系增加值)从前向联系角度反映了s国在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时与r国之间的产业联系。DVAsr越大,前向联系越为紧密,即s国向r国提供了越多的的本国创造的增加值。115为进一步衡量一国在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过程中的前向联系的相对紧密性,本文定义前向联系增加值占比(DVAsr_ratio)为r国前向联系增加值在s国前向联系增加值总额中的占比,其测算公式如下:-3-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http://www.paper.edu.cnDVAsrDVAsrratio_=nDVAsrr(2)(2)式中,(DVAsr_ratio)从前向联系角度反映了s国与r国之间产业联系相对依赖性。120DVAsr_ratio越大,则反映了s国为r国提供的增加值相对越多,即r国对s国中间产品出口的增加值存在较大的依赖,这说明s国更适宜与r国建立自由贸易区;反之亦然。(二)后向联系指标同样基于中国双边出口增加值的分解,将后向联系定义为一国出口他国的中间产品和最[17]终产品中包含的后者的增加值。根据Wang(2014)的出口分解框架,定义双边出口中隐125含的进口国增加值为后向联系增加值(FVAsr),测算公式如下FVA=+(VB)"#Y(VL)"#(ABY)srrrssrrrssrrrrr(3)(3)式中,第一项表示s国以最终产品形式出口至r国隐含的r国的增加值;第二项表示被s国以中间产品形式出口至r国隐含的r国的增加值(后简称后向联系增加值)。后向联系增加值(FVAsr)从后向联系角度反映了s与r国之间的产业联系。FVAsr越大,s国出130口至r国中隐含的r国增加值越大,即s国与r国存在紧密的后向联系。同理,为进一步衡量一国在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过程中的后向联系的相对紧密性,本文定义后向联系增加值占比(FVAsr_ratio)为r国后向联系增加值在s国总后向联系中的占比,其测算公式如下:FVAsrFVAsrratio_=nFVAsrr(4)135(4)式中,后向联系增加值占比从后向联系角度反映了s国与r国之间产业联系的相对依赖程度。FVAsr_ratio越大,则反映了s国在出口r国时对r国的增加值需求相对越大,即s国对r国增加值存在较大的依赖,这意味着r国更适宜与s国建立自由贸易区;反之亦然。综上所述,如果s国与r国的前向联系增加值或后向联系增加值比较大,则建立自由贸易区均可获得较多福利,如果s国与r国的前向联系增加值和后向联系增加值比较小,则建140立自由贸易区的获利有限。同样,如表1所示,如果前向联系增加值占比(DVAsr_ratio)或后向联系增加值占比(FVAsr_ratio)比较大,这说明两国全球价值链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都比较紧密,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获利较大,而如果两者较小,则自由贸易区建设获利有限。表1产业联系与自由贸易区伙伴选择Tab1Industryconnectionandfreetradeareaspartnerselection产业联系贸易福利与自由贸易区伙伴选择前向联系越为紧密,意味着s国向r国供给了较多的增加值。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关税水平降低,一方面,数值越大,s国与r国贸易壁垒消减,刺激s国增加值出口;另一方面,贸易前向联系越为紧密;反开放可以促进产品质量的升级,并且给中间产品部门带[18]DVAsr_ratio之亦然。来技术溢出效应,从而促进s国贸易福利的提升。-4-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http://www.paper.edu.cn后向联系越为紧密,意味着s国向r国的出口中隐含了r国较多的增加值,s国的出口依赖r国的增加值。数值越大,s国与r国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一方面,易于两国实现产业链互补,后向联系越为紧密;反扩大贸易份额;另一方面,便于s国充分利用r国技术FVAsr_ratio之亦然。外溢效应,实现产业升级,并实现价值链的攀升,从而促进s国贸易福利的提升。1452.2数据来源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Eora投入产出数据库,该数据库提供了1990—2013年间的多区域投入产出表,共包含了189各个国家或地区26个部门,基本涵盖了全球范围内的贸易活动。同时,为了消除价格因素的影响,本文以2010年为基期利用美国平减数据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平减,其中,平减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1503国家层面前后向产业联系与自由贸易区伙伴选择本节从国家层面分析了中国在全球价值链背景下前后向产业关联,并以此为依据分析中国自由贸易区选择的可能路径。从前向联系增加值的绝对量来看,1990—2013年期间,中国出口所隐含的前向联系增加值呈现增长趋势,由1990的626.9亿美元上涨至2013年的8533.3亿美元,这说明我国以前向联系方式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程度越来越深,基于前向产155业联系选择自由贸易区伙伴也变得尤为重要。从后向联系增加值的绝对量来看,1990年后向联系增加值总额仅8.75亿美元,而到2013年后向联系增加值总额达到108亿美元,是1990年的12.34倍。这意味着以后向联系衡量的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程度不断加深,基于后向产业联系选择自由贸易区伙伴也是十分有必要的。因此,通过进一步对国家层面的前后向产业联系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60第一,中国与高收入国家前后向联系紧密,自由贸易区伙伴选择应重点关注高收入国家和地区。根据世界银行对国家收入水平的分类,本文将Eora数据库除前苏联以及荷属安地列斯群岛以外187个国家和地区分为高等收入、中高等收入、中低等收入以及低等收入四个等级。通过对各个层次国家的前后向联系增加值占比的分类相加,不难发现,中国与高收入水平的国家或地区前后向联系均十分紧密,2013年前向联系增加值占比达到84.81%,后向165联系增加值占比达到96.30%,如表2所示。从前向联系来看,根据2013年前向联系增加值占比的分布,可以分为三个梯度。第一梯度包含中国香港、美国、日本三个国家或地区,前向联系增加值占比分别为19.54%、17.77%、10.66%,均超过了10%的水平,前向联系最为紧密。第二梯度包含了德国、韩国、英国、加拿大、法国、澳大利亚、新加坡、意大利、荷兰、泰国、印度、西班牙、印度尼西亚、墨西哥14个国家,前向联系增加值占比在1%-6%170水平,前向联系较为紧密。第三梯度是除第一、第二梯度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前向联系增加值占比均在1%之下,前向联系相对较弱。表3显示了主要经济体前向联系增加值占比分布,排名前十的前向联系增加值占比总额达到82.36%,超过总额的八成。根据世界银行数据库对收入的分类,前十个国家均属于高等收入国家或地区,均属于发达经济体。从后向联系来看,表4显示了2013年主要经济体后向联系增加值占比分布状况,美国、日本、德国、中175国香港、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八个国家后向联系的增加值达到总额的92.79%,较前向联系增加值占比分布更为集中。在2013年,日本、美国的后向联系增加值占比分别达到42.99%、-5-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http://www.paper.edu.cn27.34%,位居第一位、第二位。同前向联系增加值占比分布相似,占比超过1%的八个国际或地区均为高等收入国家或地区。这意味着中国与高等收入国家的前后向联系比较密切,与[3]高等收入国家建立自由贸易区会给中国带来较大的贸易福利。180表21990年和2013年不同收入水平国家前后向联系增加值占比分布单位:%Tab2TheFVAsr_ratioandFVAsr_ratiodistributionofcountrieswithdifferentincomelevelsin1990and2013Unit:%DVAsr_ratioFVAsr_ratio1990201319902013高收入90.6584.8198.4796.30中高收入5.689.381.402.22中低收入3.425.490.131.47低收入0.240.320.00070.0006资料来源:作者计算整理所得。185表31990年和2013年前向联系增加值占比分布单位:%Tab3TheDVAsr_ratiodistributionin1990and2013Unit:%1990201319912013中国香港13.4219.54新加坡0.842.07美国21.7717.77意大利1.801.88日本17.5010.66荷兰1.741.80德国7.405.71泰国0.791.73韩国1.955.20印度0.121.47英国3.233.38西班牙1.151.34加拿大1.422.30印度尼西亚0.581.07法国2.682.21墨西哥0.161.06澳大利亚3.142.18其他20.3118.63资料来源:作者计算整理所得。表41990年和2013年后向联系增加值占比分布单位:%190Tab4TheFVAsr_ratiodistributionin1990and2013Unit:%1990201319902013美国47.9142.99中国香港2.115.57日本35.5927.34英国0.581.90韩国0.876.61法国0.761.46德国4.035.91澳大利亚0.511.01资料来源:作者计算整理所得。第二,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前后向联系日趋紧密,自由贸易区伙伴选择应协同“一带一路”战略。从总体来说,图1显示了“一带一路”各国1990—2013年前后向联系-6-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http://www.paper.edu.cn增加值占比变化状况,前后向联系增加值占比都呈现了增长趋势,说明中国与“一带一路”195沿线国家产业联系的不断增强。尤其是前向联系增加值占比24年间上升了6个百分点,而后向联系增加值占比同比增长率在2006年以及2008年超过34%。与此同时,2008年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并没有造成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前后向联系增加值占比的下降,反而在2009年小有涨幅。这是由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虽包含了新加坡等发达国家,但发展中国家占大多数,甚至包含了柬埔寨、尼泊尔等最不发达国家,参与全球价值链水平较低,受全200球性经济危机的冲击相对较小。而从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的相对紧密程度来看,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的前向联系更为紧密,这意味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中国增加值出口的依赖程度相对更为深一些。这与“一带一路”大多数沿线发展中国家以及最不发达国家的总体技术水平相对较低有关。但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资源禀赋各异,与中国产业互补性强,前后向联系不断趋于紧密。推动自由贸易区的构建,对优化全球和区域价值链分工,205推动前后向产业联系的协同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图1“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前后向联系增加值占比变化Fig1TheDVAsr_ratioandFVAsr_ratiochangesofthecountryswhichbelongto“onebeltandoneroad"为了进一步分析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前后向联系,本文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按210区域划分为东亚、西亚、南亚、独联体以及中东欧六个区域。表6显示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六大区域前后向联系增加值占比分布,可以看出,中国与东亚十一国的前后向联系最为紧密,2013年前后向联系增加值占比分别达到了6.93%、1.90%,分别占“一带一路”沿线总占比的43%、51%。其中,中国与东盟十国的前后向联系尤为紧密。2013年东盟十国前向联系增加值占比达到6.87%,比1990年提升了3.72个百分点。中国与东盟十国前向联系最215为紧密的是新加坡、泰国、印度尼西亚,占比分别是1.07%、1.73%、1.07%。相比前向联系,中国与东盟十国后向联系相对较弱,但增长趋势明显,同比增长率曾一度高达77%。除此之外,中国与西亚、南亚、中东欧的前后向联系也不断紧密,前后向联系增加值占比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如表5所示。其中,中国与印度前向产业联系也较为紧密,2013年达到了1.47%的水平。而中国与中亚的前后联系增加值占比略有下降,但后向联系增加值占比却220出现小幅度上升。这是由于中国与中亚五国交通不便,出口发展相对缓慢。但中亚五国拥有丰富的油气、矿产资源,与中国产业发展互补性强。不同于其他五个地区,独联体取得前后向增加值占比均出现了下降趋势,这与俄罗斯的前后向联系增加占比变化有很大的联系。中国与俄罗斯在1990年前后向联系增加值占比达到1.64%、1.20%的水平,但之后出现急剧下降,在1999年前后向联想增加值占比仅达到0.45%、0.06%的水平。这是由于苏联解体后处-7-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http://www.paper.edu.cn225于经济调整阶段的俄罗斯与中国的贸易出现了短暂的急剧发展。但之后俄罗斯的政治动荡和经济危机影响了中国与俄罗斯的贸易发展,两国贸易发展相对缓慢,中国与俄罗斯前后向联系减弱。1999年之后,俄罗斯政府大力发展经济,中俄双边贸易持续健康发展,中国与俄罗斯的前后向联系增加值占比也开始逐渐上升,但仍不及1%。由此可见,中国自由贸易区建设在协同“一带一路”战略的基础上,应重点加强中国与东盟十国、印度的合作,同时在利230用“丝路基金”促进贸易便利化的同时,加强与西亚、南亚、独联体以及中东欧的贸易自由化。表5“一带一路”沿线六大区域前后向联系增加值占比分布单位:%Tab5TheDVAsr_ratioandFVAsr_ratiodistributionofsixareaswhichbelongto“onebeltandoneroad"Unit:%DVAsr_ratioFVAsr_ratio1990201319902013东亚3.216.930.241.90西亚2.703.670.080.38南亚0.602.000.020.74中亚0.390.120.0020.01独联体2.151.131.210.63中东欧0.972.180.010.07资料来源:作者计算整理所得。第三,中国与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前后向联系紧密,自由贸易区建设应加快区235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以及中日韩自贸区等谈判。表6显示了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四国前后向联系增加值占比分布情况,2013年,四国前向联系增加值占比达到19.51%,后向联系增加值占比达到35.67%水平,前后向联系均十分紧密。就日本与韩国来说,中国与日本、韩国的后向联系相对更为紧密一些,日本后向联系增加值占比在2013年甚至达到了27.34%的水平。但从前后向增加值占比的变化趋势来看,中国与日本前后向联系不断减240弱,前向联系增加值占比24年间下降了6.84个百分点,后向联系增加值占比下降了8.25个百分点;但中国与韩国的前后向联系却不断紧密,前向联系增加值占比24年间提升了3.25个百分点,后向联系增加值占比提升了5.74个百分点。这意味着中国应加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谈判,加快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建成。而就印度和澳大利亚来说,中国印度的前向联系更为紧密,在2013年前向联系增加值占比达到1.47%,而后向联系增加值占比仅为0.71%。245而中国与澳大利亚前向联系在24年间出现了一定的下滑,在2013年维持在2.18%的水平,前向联系仍较为紧;但后向联系增加值占比有小幅度的上升,在2013年达到1.01%的水平。这意味着中国应加强与印度与澳大利亚贸易自由化的合作。表6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前后向联系增加值占比分布单位:%Tab6TheDVAsr_ratioandFVAsr_ratiodistributionofJapan,SouthKorea,IndiaandAustraliaUnit:%DVAsr_ratioFVAsr_ratio1990201319902013日本17.5010.6635.5927.34韩国1.955.200.876.61印度0.121.470.010.71-8-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http://www.paper.edu.cn澳大利亚3.142.180.511.01欧盟21.7421.516.2511.02250资料来源:作者计算整理所得。第四,中国与欧盟前向联系紧密,后向联系增加值占比提高,中国自由贸易区伙伴选择应注重推动与欧盟各国的联系。从前向联系来看,1990年和2013年欧盟前向增加值占比维持在21%的水平,变化幅度小,如表6所示。其中,前向联系增加值占比较大的国家包括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2013年前向联系增加值占比分别达到了5.71%、2552.21%、3.38%、1.88%、1.80%、1.34%,如表7所示。从后向联系来看,后向联系增加值占比从1990年的6.25%上涨至2013年的11.02%,提升了4.77个百分点,这意味着中国与欧盟的后向联系区域紧密,中国对欧盟的出口越来越依赖于欧盟本身创造的增加值。其中,2013年后向联系增加值占比较高的欧盟国家包括法国、德国、英国,分别达到1.46%、5.91%、1.90%水平。然而,中国与欧盟贸易联系虽然十分紧密,但欧盟的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保260护措施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对欧出口的重要阻碍和壁垒之一,而自由贸易区的构建将成为妥善出理纠纷,推动贸易自由化的有效途径。表72013年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以及欧盟前后向联系增加值占比分布单位:%Tab7TheDVAsr_ratioandFVAsr_ratiodistributionofGermany,Britain,France,Italy,Holland,Spain,andtheEuropeanUnionin2013Unit:%DVAsr_ratioFVAsr_ratio德国5.715.91英国3.381.90法国2.211.46意大利1.880.89荷兰1.800.26西班牙1.340.28欧盟21.5111.02265资料来源:作者计算整理所得。4行业层面前后向产业联系与自由贸易区伙伴选择本节从国家总体层面分析了基于中国前后向产业联系选择自由贸易区伙伴的可行路径,但由于各个国家或地区的优势产业或敏感性产业存在一定的差异,中国与各国各产业的前后向联系也存在异质性。因此,在构建自由贸易区谈判过程中,往往优势产业或敏感性产业成270为谈判重点,如何在各行业前后向联系各异的情况下平衡开放性与保护性,实现互利共赢提高贸易福利是自由贸易区谈判的重点也是难点。Eora投入产出数据将国际贸易活动划分成[19]了26个部门。为了方便分析,参考樊茂清和黄薇(2014)产业分类方法,本文将除再出口和再进口部门、其他部门之外的24个部门分成了以下几类类按照生产的要素特点,参考[19]樊茂清等(2014)行业分类方法,将行业分为以下几类:初级产品和资源产品、劳动密集275型制造业、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知识密集型制造业、服务业以及其他。知识密集型制造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程度不断加深,对中国增加值的出口贡献不断增大,-9-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http://www.paper.edu.cn知识密集型制造业应成为自由贸易区伙伴选择的重要考虑因素。表8显示了五大类行业前后向联系增加值在中国总前后向联系增加值的占比,分别体现了个类行业对中国前后向联系增加值的贡献率,不难看出,知识密集型制造业前后向联系增加值占比上升,其前向联系增加280值占比在24年间上升了16.8个百分点,后向联系增加值占比上涨了22.35个百分点。其中,知识密集型产业前向联系增加值主要分布与美国、中国香港、日本、德国、韩国、新加坡、加拿大、英国、泰国等国家和地区,后向联系增加值主要分布与美国、日本、韩国、德国、中国香港等国家或地区,其中美国与日本后向联系增加值占比在2013年分别高达47.62%、22.51%。这意味着中国知识密集型制造业与这些发达经济体的前后向联系较为紧密,且出285口多依赖美国、日本自身的增加值供给。这是由于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经济体拥有核心技术以及先进的管理知识,处于价值链的上游,增加值率高。而中国处在由劳动密集向知识密集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相关技术的发展与发达经济体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构建相关自由贸易区促进知识密集型产业的自由化成为中国完成产业升级、实现价值链攀升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中国众多自由贸易区的谈判中,知识密集型制造业的开放成为谈判的重点。然而,290谈判国一方面希望实现自由化提升贸易福利,另一方面竭力保护本国的在技术、先进的知识等方面竞争优势以维护贸易福利,如何达成开放和保护的平衡成为难题。表8五大类行业前后向联系增加值占前后向联系增加值占比分布单位:%Tab8TheDVAsr_ratioandFVAsr_ratiodistributionoffiveindustriesUnit:%DVAsr_ratioFVAsr_ratio1990201319902013初级产品和资源产品4.662.454.310.83资本密集型制造业15.3616.0914.3112.14劳动密集型制造业39.5832.7147.3729.55知识密集型制造业16.9033.5522.8849.86服务业和公益产业23.4915.2011.137.62资料来源:作者计算整理所得。295随着低成本优势的不断削弱,中国劳动密集型制造对中国增加值出口贡献不断下降,自由贸易区伙伴的选择应注重保护相关产业的过渡与升级。如表8所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前后向联系增加值占比出现下降趋势,24年间分别下降了6.27、12.37个百分点,但其前后向联系增加值占比在2013年仍达到32.71%、29.55%的水平,与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前后向联系仍相对紧密,全球价值链参与程度相对较深。与知识密集型制造业相似的是,中国与美300国、日本等发达经济体的前后向联系相对比较紧密,这与我国与发达经济体的产业互补性有很大联系。但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低成本优势削弱,而欧美等发达经济体开始推行“再工业化”,中国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发展遭遇瓶颈,产业的转型升级成为必然。因此,自由贸易区伙伴的选择以及相应的谈判中,可以通过过渡期、部分降税、关税配额、例外等方式妥善处理不同敏感度的产品,保证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平稳过渡,同时实现产业的战略305升级。服务业参对中国增加值出口贡献较低,自由贸易区伙伴的选择应着力于促进服务业的发-10-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http://www.paper.edu.cn展。从服务业前后向联系增加值的绝对量来看,中国服务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程度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相比制造业,服务业前后向联系增加值的增长速度较慢,其对中国增加值出口的贡献率在24年间有所下降,如表8所示。这与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不无联系,一方310面,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额大,但逆差显著,服务贸易额的贸易占比不高,仅达到7.2%。据WTO发布的2015年全球贸易统计报告显示,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额达到2854.8亿美元,占据全球6%,位居全球第三,但服务贸易进口额达到466.3亿美元,逆差显著。另一方面,中国服务业领域的对外开放滞后,服务业难以充分利用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制约了服务业的有效供给。这就要求中国在贸易自由化进程中重点推进服务贸易的有序开放。在2013315年,中国服务业前向联系增加值集中于中国香港、澳大利亚和日本,占比分别达到31.07%、11.61%、11.87%,而后向联系增加值集中于日本和美国,占比分别达到40.18%、21.99%。这意味着中国服务业的出口多依赖于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或地区,应加强与相关经济体的自由贸易谈判。然而,发达经济体服务贸易自由化程度较高,开放门槛较高,大多采取“负面清单”的开放形式,与中国采取的“正面清单”形式存在很大的差别。因此,与相320关经济体的自由贸易区谈判应积极探索“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准入前国民待遇”的开放模式,实现中国服务业的有序开放。5结论当前中国经济已经高度开放,正处于发展模式转型的关键阶段上,在全球多边自由贸易体制短期内难以取得进一步突破的大背景下,积极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不失为一种实现中国325经济进一步开放转型发展攻守兼备的良好选择。而如今全球价值链分工已经成为社会分工的重要形式,基于全球价值链前后向产业联系选择自由贸易区伙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Eora多区域投入产出数据库,基于中国与其他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前后向产业联系,从国家层面与行业层面分析了中国自由贸易区伙伴的选择。本文通过多区域投入产出分析发现,以出口中隐含的前向联系增加值及后向联系增加值330含量测算的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程度是趋于上升的。从国家总体方面来看,第一,不管是前向联系还是后向联系角度,中国与高收入国家产业联系均较为紧密,自由贸易区伙伴的选择应重点关注高收入国家和地区。第二,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前后向产业联系不断紧密,自由贸易区战略的推进应有效发挥“一带一路”战略的协同作用。第三,中国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前后向联系紧密,四国前向联系增加值占比达到19.51%,后向联系增加值335占比达到35.67%水平,推进RCEP以及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谈判应成为自由贸易区建设重点。第四,中国与欧盟前向联系紧密,后向联系增加值占比提高,中国自由贸易区伙伴选择应注重推动与欧盟各国的联系。从五大类行业来看,知识密集型制造业对中国增加值出口的贡献率不断上升,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与服务业前后向联系增加值增速放缓,贡献率有所下降,尤其是服务业贡献率处于340较低水平。因此,自由贸易区的构建应注重知识密集型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开放,以及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产业升级。与国家总体层面前后向联系相似的是,知识密集型制造业、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以及服务业与高收入经济体的前后向联系相对较为紧密。因此,中国与高收入经济体在进行自由贸易区可行性研究以及谈判过程中,应把握好相关产业开放与保护之间的平衡,实现互利共赢。345自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正式提出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之后,自由贸易区战略成为我-11- 中国科技论文在线http://www.paper.edu.cn国重要的对外贸易之一。2015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我国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的总体要求,提出要进一步优化自由贸易区建设布局和加快建设高水平自由贸易区。同年,在“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推进RCEP谈判,加快推进RCEP、中国-海合会、中日韩自贸区等谈判,推动与欧亚经济联盟和欧盟等建立自由贸350易区关系以及亚太自贸区相关工作。同时,积极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商建自由贸易区。这与基于中国前后向联系增加值占比分布下选择的自由贸易区伙伴大体一致,但各国之间存在着各种敏感产业,要促成双方在开放性与保护性上的平衡,实现全球价值链基础上的互利共赢仍需要双方的积极谈判。355[参考文献](References)[1]BaldwinR,Lopez,GonzalezJ.Supply‐chainTrade:APortraitofGlobalPatternsandSeveralTestableHypotheses[J].TheWorldEconomy,2014,38(11):141-142.[2]李晓,张建国.中韩产业关联的现状及其启示:基于《2000年亚洲国际投入产出表》的分析[J].世界经济.2009,12:40-52360[3]CHENGDazhong,WANGXinkui,XIAOZhiguo,YaoWeiquan.HowdoestheSelectionofFTAPartner(s)MatterintheContextofGVCs?[J]TheExperienceofChina,workingpaper,2016[4]Wonnacott,P.,&Lutz,M.,IsThereaCaseforFreeTradeAreas?[J]FreetradeareasandUStradepolicy,1989:59-84.[5]KrugmanP.Themovetowardfreetradezones[J].EconomicReview,1991:5-25.365[6]PanagariyaA.Preferentialtradingandthemythofnaturaltradingpartners[J].Japan&theWorldEconomy,1997,9(4):471-489.[7]KrishnaP.AreRegionalTradingPartners"Natural"?[J].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2003,111(1):202-231.[8]SchiffM.RegionalIntegrationandDevelopmentinSmallStates[J].SsrnElectronicJournal,2002,18(4).[9]VenablesAJ.RegionalIntegrationAgreements:AForceforConvergenceorDivergence?[J].SocialScience370ElectronicPublishing,1999,113(490):747-761.[10]VenablesAJ.WinnersandLosersfromRegionalIntegrationAgreements[J].TheEconomicJournal,2003,113(490):747-761.[11]BaierSL,BergstrandJH.Economicdeterminantsoffreetradeagreements[J].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2004,64(1):29-63.375[12]KowalskiP,ShepherdB.South-SouthTradeInGoods[J].OecdTradePolicyPapers,2006(4).[13]FeenstraRC,LewisTR.NegotiatedTradeRestrictionswithPrivatePoliticalPressure[J].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1987,106(4):1287-1307.[14]MillimetDL,LakeJ.Trade-RelatedRedistributionandthePoliticalViabilityofFreeTrade[J].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2016(99):156-178.380[15]Hummels,D.,Ishiib,J.,Yi,K.Thenatureandgrowthofverticalspecializationinworldtrade[J].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2001:75-96.[16]ElmsD.Asia-PacificMegaregionalFreeTradeAgreements:FosteringGlobalSupplyChains?[C],TheWorkshoponAdvancingRegionalIntegrationintheGlobalValueChainEra.2014.[17]ZhiWang,Shang-JinWeiandKun-fuZhu.Tracingvalue-addedanddoublecountingingrossexports[J].385NBERWorkingPaper,2014,No.19677.[18]殷德生,唐海燕,黄腾飞.国际贸易、企业异质性与产品质量升级[J].经济研究,2011,S2:136-146.[19]樊茂清,黄薇.基于全球价值链分解的中国贸易产业结构演进研究[J].世界经济,2014,2:50-70.-12-'